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网络新媒体建设8篇

时间:2023-12-19 11:22:01

网络新媒体建设

网络新媒体建设篇1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032-02

0 引言

近年来,流媒体技术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毫无疑义,流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促使网络能够科学、合理地传输各式各样的多媒体文件,将静态的图片和文字逐渐替代动态的音视频,这已经成为互联网十分主要的传播内容之一。当前,音视频媒体将互联网当成载体的情况越来越多。事实上,传统电视媒体的垄断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方式来获取所需要的视频内容,新媒体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成就。

1 网络广播电视台概述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既为电视技术的未来指出了十分明确的发展道路,又为电视技术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目前看来,在世界范围内,将互联网技术和广电全面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产生全新的交互式电视技术,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电视的短板主要体现被动化、单向化。不容置疑,绝大部分广电机构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特征,尽可能克服传统电视的短板。与此同时,广电机构应该将互联网技术的自身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争取取长补短,从而为广大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电视台在建设新媒体的过程中,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开播是十分重要的标志之一。事实上,网络电视台作为网络融合的初级阶段,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值得肯定的是,不断对电视节目的传输渠道进行扩展是网络电视台的主要目标之一。实际上,广大用户采用传统电视收看和通过网络电视台收看节目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广大观众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网终端和互联网任意选择喜爱观看的节目,不会再受限于时间、地点。更确切的说,广大观众不会受到电视台播出时间的束缚了。虽然,不少电视节目已经播放过了,但是我们可以对这些电视节目有选择性地进行回放,从而满足我们自身的实际需求。

2 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

对网络广播电视台概述进行详细了解之后,接下来,我们谈谈对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的理解和认识。从目前看来,专业的培训并非是新媒体资源制作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来说,新媒体资源制作能够给广大用户提供不少现成的模块化操作和流程指导。事实上,视音频类型和素材越来越多。更详细地说,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和受众预算,一定程度上受到新媒体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为此,不少传统媒体已经开始接触新媒体,行政边界和形态壁垒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跨行政区域和跨媒体传播的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本质上说,广大用户内心最为真实的需求是创意。换句话说,技术创新大幅度提升了广大用户体验。正因为如此,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原则包括:先进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稳定性原则、访问统计性强的原则、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和易用性原则等。

3 新媒体平台技术路线

在全面了解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围绕新媒体平台技术路线,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想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攀升,传媒界掀起了新媒体建设的潮流。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多客户端、多功能的实际需求,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低带宽、负载大和高稳定性的实际需求,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新媒体平台技术路线。从目前看来,浏览器\服务器的三层结构模型在系统平台构建过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另外,系统平台会选择网络编程接口和DHTML 技术,用以与数据库进行相应的连接,从而建成我们所需的应用系统平台。

4 新媒体平台架构

在探讨了网络广播电视台概述,分析了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论述了新媒体平台技术路线之后,接下来,针对新媒体平台架构说说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够加快推进刍议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建设的研究进程,希望能够实现刍议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建设的预期目标。实践表明,系统不仅科学、合理地设置了内网、外网硬件防火墙,而且在软件方面设有形式多样的安全保障机制,具备防病毒、交叉验证、安全审计、访问控制、安全认证和信息加密功能。这些安全保障机制包括:口令保护机制、认证\授权机制、执行控制与存取权限机制等等。更明确地说,在系统内部,注重权限分级管理,提供相关方面不一样的安全保证。这些方面包括:文件内部字段、数据库和文件集合等等。另外,有关方面领导应该大幅度提升对硬件部署、软件部署和网络结构的关注度。

5结论

综上所述,刍议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事实表明,对于电视与互联网竞争来说,图像质量是其十分重要的武器之一。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人们欣赏节目的互动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绝大部分观众点播和互动的实际需求,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电视的单向传播模式。一般来说,绝大多数观众的多样互动和个性化需求,无法通过传统电视的单向传播模式得以实现。正因为如此,刍议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建设,应该引起有关方面领导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张芸,韩春秒,杨蕊.新媒体时代提高我省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探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2]李艳,鲁力立.融媒体・新技术・新资本・微世界――亚太新媒体高峰论坛综述[J].现代传播,2012.

网络新媒体建设篇2

新媒体环境的演变使得国内高校的文化建设逐步趋向多元化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的发展局限已被打破,其不仅在现代人们生活及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当前高校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校中,新媒体环境能够有效改变高校单一的文化传播方式,将其发展至网络平台,从网络平台中建设属于高校的文化特点,并发展特色文化内涵,打造一个网络与现实共存的大型文化平台,并从中扩大高校文化影响力,使高校校园文化实现良好建设与高效传播。对此,为进一步探讨,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效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一、引言

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及传播方向主以围绕报纸、杂志、广播等途径进行,而在伴随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下,新媒体开始成为高校的第五大媒体平台。在高校文化的传播上,高校的文化传播方向主要从精神、制度、价值等文化方向创造文化氛围,而在传播渠道上,高校在融入新媒体环境后,能够使文化建设与传播方向发生重大变化,并改变文化的传播方式,将其形成公共平台,突破了文化传播单一的格局画面,使其在网络的大力推广下增强高校文化的吸引力,使高校学生能够积极吸高校文化,为高校的文化建设带来有力支持。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意义

高校校园文化是继承高校历史内涵及教学理念的重要文化。从高校的未来发展来说,文化的建设不仅表达了高校的发展思想,其也是指引高校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指标。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上,高校传统的建设渠道主要从杂志、校刊、广播等方式进行建设,这些建设方式大多都继承了传统高校的建设模式,并在多个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方式及建设平台开始发生变化,且在信息的传播效率上相较于以往实现了高校、高速、无空间阻碍的传播特点,能够使信息在后立即得到有效同步传播。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的网络平台为信息的建设提供了公共平台,并将主导权交由每个人手中,每个人都能够对信息进行自主建设与传播,以中心的信息内容实现个人与个人的传播方式,中间不需进行任何的管理与约束,这使得信息传播成了自由举动,而该建设与传播方式也更适合当前青少年所追求的传播理念。在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上,新媒体环境的融入必然会改变高校文化的建设方式,并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改变高校文化的传播范围,将其以公众形式的方式呈现于网络平台,使其得到更多学校与学生的认识。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途径与方法

第一,加强高校网络文化的推动与引导。高校文化代表的是高校的教导精神与发展理念,这意味着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方向需具备高校特有的文化特色,并遵循高校精神理念,将高校传统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外在呈现,根据文化内涵设计高校文化体系,使新媒体与高校网络文化形成良好衔接。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上,高校需将媒体网络良好地融入于校园当中,并积极推动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引导高校文化走向网络平台,使其更易得到受众群的接受。在推动与引导上,高校需从两大方向进行实施:

第一,设计符合高校文化的宣传体系

每个高校都具备独特的文化理念,高校在转移建设方向时,需从综合因素思考建设内容,可从语言力量上加深高校学生对文化内涵的印象与认识。比如我院邝邦洪院长提出来的“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五进”活动,既突出我院的教育目标,高度涵盖了全面育人的深刻含义,又保障信息文字的简洁与记忆简易度,使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实现良好传播。首先,高校需从文化标识进行建设,对文化建设的字体要求及颜色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并对校园文化信息及内涵结合现代教学理念进行进一步完善。同时,高校可结合校园各个景观区域命名传播文化内涵,根据景观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使其有效渲染高校校园氛围,增强文化的渲染力;其次,根据多媒体新元素改变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传统的高校文化子主要具备公信力高、导向力强的特点,基于该优势前提,高校可将文化建设以转述的方式将其进行传播,不可完全照搬,利用新媒体各个功能建设高校文化电子杂志期刊,将高校各个文化在网络平台中开展,并在选择文化信息内涵时,把握信息内容的先进性,引入当下校园文化的热点信息,并将传统典型的文化内容做好宣传,提高校园文化的吸引力。

第二,建设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交流平台

新媒体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方式,还有人们的交流方式。为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得到有效推广与传播,高校可根据网络文化建设所需,建设相应的文化交流平台,充分利用QQ、微信等软件平台构建通讯平台,强化师生间沟通,并加强对学校网络文化的宣传,可通过校园文化撰写文章、文化作品集等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认识,鼓励高校各个班级创建网络交流平台,建设班级组织交流网站,并将其拓展至社团平台中,建设不同社团的网络文化平台,使高校中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实现统一与集中化。

第三,建设针对性高校网络特色化文化理念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因此,在建设时,高校需始终以学生为前提作为建设目标,将学生作为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宗旨。这表示着,高校在建设网络文化时,需结合高校学生兴趣方向及心理特征出发,建设符合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内涵,以此提高文化的吸引力,使高校的网络文化摆脱传统固定单一、缺乏新意的信息内涵,将高校文化与思想政治有效结合,并根据高校学生对文化内涵的需求建设针对性的高校网络特色化文化理念,使其得到更多学生的青睐。院校可通过组织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及场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网络不道德行为带来的危害,邀请受害者现身说法强化渲染力,动员学生承担起维护网络纯净责任,将道德号召内化成个人心灵感悟,进而在网络应用中规范自身行为,和网络不文明行为做斗争,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第四,建设稳定水平高的网络环保队伍。一方面,要积极打造一支在校党委领导下,由院校宣传部、网络中心、政工人员、学生代表等组建一个理论水平高、技术精的网络信息监管队伍,职责就是密切注意新媒体信息动向,及时有效的收集、分析及评价信息,把握最佳时机,占领新媒体斗争制高点。另一方面,要积极建立红色网络志愿队。基于新媒体环境特性,决定着其优化单单靠少数人参与和努力是无法取得效果的,需全社会参与和努力,共同遵守网络规范,行动和目标一致才可实现。对在网络上屡次传播反动信息、开展非法网络活动者提出警告并给予教育引导,对院校的贴吧、论坛等发出的谣言及时发现、删除,并通报处理。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异常活跃,对新事物有很强的探知欲,学习并掌握新的技术,现阶段诸多“红色网站”都是这些学生建立和维护的,且大部分高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管理者和信息制作者都是学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树立高校形象与品牌的重要建设,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式及方向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校园文化的传播不再局限于校园内,而是通过网络公众平台,走出局限性传播范围,使文化内涵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上,高校需积极加强高校网络文化的推动与引导,并建设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交流平台,增强校园文化的互动,并建设针对性高校网络特色化文化理念,使高校在文化精神的传播下形成专属的特色形象,这是建设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冯莉,田园.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05):669-673.

网络新媒体建设篇3

1.西方通讯社海外传播网络布局调整,形态转变,功能强化。美联社加大了拉美地区的经营力度,在欧洲等英语国家有所压缩;法新社积极推进“小语种战略”,把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国家纳入战略目标;彭博社在多个国家扩张迅猛,不断蚕食路透社的业务市场。路透社在海外网络的职能不断拓展,已经从单一的新闻信息采集站点转变为具有海外营销、技术支撑、用户服务、新媒体终端建设等多种职能的混合型实体机构。

2.报刊媒体海外网络层级分化,优胜劣汰,强者愈强。大量地方性报刊在集团化过程中主动或被动地裁掉花费巨大的海外机构和驻外记者,转而共享集团提供的海外传播网络。以美国论坛报集团为例,其下属的7家地方性报纸两年内先后关闭海外记者站,转而使用《洛杉矶时报》的海外新闻采集传播网络。同时,少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强势报刊依然拥有完整而强大的海外网络,成为其他媒体高度依赖的对象。英国《金融时报》通过在多国开办本地网站,持续拓展海外网络。《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也借助多个地区性编辑中心不断扩大海外传播网络。

3.广播电视面向世界播出的频道数量增多覆盖扩大,但全球性传播网络数量有限。面向世界播出的广播电视台和新闻频道飞速增加,由2000年的5家上升到2010年的9家电视台共26个频道和版本。不过,构建覆盖全球的电视网络依然受到法律准入、财力要求、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限制。目前,仅有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公司、半岛电视台等少数电视媒体构建起了具有较大国际覆盖面和影响力的海外传播网络。在传统优势地区之外,绝大多数电视台仍然只能通过交换和合作获取国际新闻资源或者实现节目落地。

4.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型海外网络成国际新闻流动的新渠道。这类网络以互联网为传输平台,把全球各地的个人记者甚至专业人士编织成国际传播网。由于没有专门的驻外实体机构,也不一定有专职的新闻采集人员,这类网络具有虚拟、临时、松散的特征。其中,美国新闻网站“现场报道”、博客社区“环球之声”最有代表性,每天通过互联网在不同国家间交换大量地方新闻、现场图片和视频节目。

西方媒体国际传播网络建设的新趋势

1.从组织机构来看,实体性驻外机构总量减少,本土外派记者压缩,但信息采集网络数量不断扩张,功能更加健全。西方媒体海外新闻信息机构和驻外记者的数量近年来都在大幅削减。另一方面,由特约记者、自由撰稿人、签约摄影师、新闻线人等各种形式的非正式员工组成的网络正在成为西方媒体最重要的海外新闻采集力量之一。以法新社为例,非全职摄影报道员遍布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人数超过1000人,为全职摄影报道记者的2.86倍,发稿量占该社全部图片发稿量的三分之一强。

2.从发展战略来看,多语种建设理念出现分歧,走向全球化与地方化两个极端;数字化转型成为契机,抢占海外新媒体终端成为共识。多语种建设一度是西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共同理念,不过,近年来这一思路出现了明显分歧。美国之音和英国广播公司先后停播了包括汉语在内的多个语种广播。美联社也裁减了荷兰语、德语等语言专线,并试图裁减法语专线,明确提出今后的发展重点是英语这一“全球性”语言。与此相反,法新社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小语种战略”,在保持原有发稿语种的基础上,与当地媒体合作推出了印尼语、乌尔都语等小语种新闻线路,还计划在今年推出泰国语、缅甸语新闻线路。

与语言能力建设出现分野不同,借数字化转型之机抢占海外新媒体终端成为西方媒体的共识。英国《金融时报》等报刊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建设本土化新闻网站,驻外实体机构得到强化。法新社在多个海外市场大力推进高清数字电视新闻,并在这一全新的国际传播领域取得先机。此外,西方媒体还积极进入各国的手持阅读器、移动媒体平台等新的传播终端,构建新型国际传播网络。

3.从操作手段来看,网络建设的本土化程度大幅提高,同对象国的融合更加全面彻底,媒体产品生产销售针对性更强。西方媒体的海外机构人员本地化程度大幅提高,新闻产品生产和销售实现了区域化、对象化、定制化。由于淡化了外来身份,这些媒体有效地规避了许多本地法律障碍,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融入了对象国。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就绕开我国市场准入政策限制,通过“低调渗透、待机发展”的战略,以收购、合作的方式控制了大量与电视内容无关的技术和服务类网络,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稳定用户,为下一步建设内容制播平台打下基础。

4.从互动关系来看,海外网络间的业务合作与信息交换更加频繁、联系互动更加紧密,海外网络集群化发展成为趋势。互联网和通讯技术把基于不同地域、不同语种和不同受众群的传播网络勾连起来,形成大型国际传播网络集群。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传统强势媒体依托历史优势,通过合作、交换、并购等方式整合大量区域性传播资源,分别成为各自传播网络集群的核心。美联社与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地方强势媒体集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交换地方新闻内容并对接传输信号系统,构建起以美联手机新闻为核心的、覆盖整个美洲的手机新闻传播网络。美国有线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和半岛电视台也分别在全球各地笼络了众多的地方新闻供应商,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电视新闻传播体系。

对我国媒体海外传播网络建设的启示

1.转变思想观念,更加重视人员本土化工作,充分调动外籍雇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国一些媒体对外籍雇员招聘、使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外籍雇员的定位还十分保守。改变这种状况,媒体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创新手段。首先要淡化“内外有别”的观念,消除对外籍员工的“戒备”和“歧视”心态。在保证政治安全和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更加大胆地使用外籍雇员;适当增加优秀雇员权限,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可让优秀外籍雇员担任更高职务。其次,要通过各种措施,为雇员创造尽可能宽松的工作环境。为优秀雇员提供跨国流动的工作机会,开辟雇员事业上升空间和途径;消除雇员打零工、打短工的思想,增强归属感。此外,还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考核体系,优胜劣汰,科学合理使用外籍雇员。

2.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立足国际舆论发源地,以新媒体为抓手实现追赶和超越。目前,我国媒体在亚非拉地区的网络建设已取得一些突破,具备一定局部优势,但在欧洲和北美这两个主要的全球舆论发源地,力量还十分薄弱。要扭转这种“倒挂”状况,一方面需要在欧美地区加大资金投入,招聘优秀雇员,改进管理制度,创新报道手法,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打造传媒公信力。另一方面,我国媒体还要抓住传媒技术升级换代的契机,迅速进入这两个地区的新媒体终端。

网络新媒体建设篇4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137-02

一、引 言

2012年,为了适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截至目前,已有134所高校通过教育部审批开始培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人才,其中绝大多数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

虽然此前已有网络新闻、网络传播等专业方向及试点专业新媒体与信息网络的多年探索作为基础,然而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依旧处于摸索阶段,现有课程体系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与传统新闻传播学专业没有实质区分;有些课程虽名属新媒体,在教学内容、思维上实则没有突破传统新闻传播学的范畴,导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名不副实;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将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学科课程杂糅在一起,缺少关联和融合。

课程体系是“一组相互关联的课程所组成的整体”[1],课程以相应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为指导和导向,按照一定比例和逻辑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系统。同时,课程体系的制订还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科现状趋势、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实际情况等因素,与外部环境形成良性互动,以适应外部环境。

二、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制订依据

1.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地方本科高校课程体系制订需考虑所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制订须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了解新媒体岗位的设置以及社会对新媒体人才在素养、能力方面的要求。另外,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媒介之间快速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打破,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要顺应这一媒介生态的变化,“相应的课程体系应该从原来的‘媒介条块分割’模式下转型,实现新媒体技术与内容的实质性融合”[2],打破媒介融合与专业分割的困局,形成了融合性课程体系。

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要面向地方,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例如,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和新疆维稳背景下,新疆网络与新媒体岗位人才招聘更强调人才的政治素养,新疆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要求从业人员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人民网新疆分公司要求“中共党员优先,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无历史政治问题和违法违纪行为”。另外,新疆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处于“一带”的核心区。网络与新媒体是新疆进行对外传播,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国家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培养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人才是新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也是挑战。

2.学科现状趋势

“‘专业’就其实质而言仅仅是一组课程,课程组合代表着一组特定的知识”,“专业是否应当划分开,主要应考察专业之间知识的构成是否重复很多。[3]”

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多是在原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基础上,依托原有办学经验、师资力量、设备设施等建立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面向传统媒体培养人才的新闻学、传播学等专业也在进行改革,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新媒体的理念、知识和技能,以回应媒介生态的变革。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须与原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尤其是新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区分开,减少专业之间的知识重复,体现专业差别。即使同样的课程,在课程内容模块设置和理念上也应体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特点。

另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是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只有在不同学科间借鉴、融合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因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须探索适应交叉学科特征的新型复合课程体系,避免将网络与新媒体狭隘地理解为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平行的又一新媒体,从而陷入褊狭的单纯媒体观的专业建设视野。

3.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地方本科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培养目标需要有课程体系来具体实现,课程体系是落实培养目标的第一步,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据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上基本达成一致,即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网络与新媒体人才。要落实这个培养目标,必须构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否则,培养目标也只能是一个空泛的口号。

地方本科高校应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宽厚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多元的培养通道,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科交叉融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并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激发学生创新潜质,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互联网创新应用能力。

再次,复合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只停留在将多学科的知识杂糅在一起,“一锅端”地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注重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融通以及融通之后产生的新思维与方法的生长点,更要关注能力与素质的复合。

在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学科发展趋势、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制订还需以高校自身定位、校情为前提,充分考虑高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办学条件。

三、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明确课程体系目标

课程体系中的课程以及课程之间的排列组合、比例关系等的安排都要有一致的目标指向。因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就是:课程体系的目标是什么?

课程体系目标包括:课程体系总目标、课程结构目标和具体的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因此,课程体系总目标就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总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将之贯穿于课程结构目标和课程目标之中,课程结构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总目标的逐层细化。

虽然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上基本达成一致,即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然而却缺乏具体的培养标准和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空泛,使得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具体的方向。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应根据所面向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身条件等明确、细化培养目标,使课程体系建设有章可循。

课程结构目标即组成课程体系各部分的目标,例如理论课程目标、实践课程目标,基础课程目标、核心课程目标,专业必修课程目标、专业选修课程目标等应明确分工,并且均指向课程体系总目标。培养目标中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在课程目标上,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目标应更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体现。

2.优化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主体部分,课程体系建设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要以新媒体岗位能力为基础,以不同的知识群或课程模块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各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交叉循环,从而达到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组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各学科内容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配合和组织,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设置应体现出课程设置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主次分明,相互协调与平衡。加强通识教育,加大选修课程比例,拓宽人才培养口径;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方法类课程设置,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注重隐性课程设置,作为对显性课程的有力补充,形成激发学生创新的良好育人环境。同时,课程结构内部各部分尤其是先修课程和后修课程之间应相互衔接、关联,符合一定的规则性和有序性,符合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符合学生的心理逻辑。

3.完善课程实施与评价

课程实施就是课程的执行过程,实施的主体为教师和学生,其目标是实现课程预期的效果。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师资多来自现有专业系院,或从高校引进专业人才。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从分散的实践转化为知识、理论需要一个过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在理论、知识和实践上普遍先天不足。从现有专业抽调的师资在课程上有可能仍沿用原有的思维、理念,而从高校引进的博士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和知识,但缺乏网络与新媒体的相关技能,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理想的途径是与业界联合,实现与业界的对接,从业界引进人才,现有教师也可去业界进行挂职锻炼、进修学习,掌握前沿动态,提升新媒体技能。

同时,完善教学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教学实施的积极性,探索适应前沿型、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师生共同协商完成教学实施过程。

最后,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和标准,对课程目标的完成、教学效果等做出判断和评价,并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诊断,并将其作为完善课程建设的途径和优化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巩建闽,萧蓓蕾.基于系统的课程体系概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6):102.

网络新媒体建设篇5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高校党建;大学生;党支部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01-02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应用创新层出不穷,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终端的网络新媒体得到爆发式增长,QQ、微博、微信、易信等“微传播”极大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流、沟通的距离和空间,也催生了庞大的“低头一族”。大学生是网络新媒体应用的重要群体,因此,如何依托网络这个载体更好地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无法回避的新问题。而作为重要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大学生党支部也必须适应网络化这个大环境,直面网络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研究和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

一、网络新媒体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2.35亿,占网民总数的41.6%[1]。高校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新媒体在方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不少负面影响。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开放,很容易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造成信息甄别的难度,不利于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同时,一些低俗信息和网络谣言等虚假信息的泛滥,也会误导社会认知,使部分学生接受的主流思想道德教育被稀释、替代,价值观发生扭曲或偏差。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些新媒体,加强思想引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已经是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大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承担着发展和教育学生党员的职责,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起着重要的推动和辐射作用。在大学生党建的某些传统工作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今天,需要借助网络新媒体,拓展工作平台,创新工作途径,丰富工作内容,从而促进党支部和大学生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运用网络新媒体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关系处理

(一)处理好网络开放性与党员纪律性的关系

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应该遵守党内保密的纪律性要求,要有意识地做到防止泄密。开放性是网络的鲜明特点,党支部成员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开放性平台进行讨论交流、汇报思想情况,广大同学也可以及时向党组织反映情况、表达意愿、行使监督权,但这些党建工作并不是都具有公开性,有很多内容属于保密范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它的技术可靠性和系统安全性也时时受到威胁。在党建网络运行中,交互性的需求扩大了网络的正向功能,开辟了大学生党员参与支部建设的便捷途径,但其运行程序的保密性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因此,在利用党建网络提供交互的同时,应及时做好有效的监督、正确的引导,保证用户留言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正确性,发现偏激性的语言、不健康的网络行为应迅速做出反应,及时整理和回复,进行有效纠正和正确引导,特别是对学生党员要有明确的纪律要求,努力做到主动应对、保障有力,充分保证党建网络的健康、安全运行。

(二)处理好线上党建与线下党建的关系

我们重视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党建工作程序和模式的否定,恰恰相反,传统的党建工作是网络化党建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党建工作网络化是传统学生党建工作的纵深拓展和延伸。党建网络在信息的传播、有效缩短空间距离方面具有优势,我们要利用这种优势弥补传统党建模式的不足。比如,高年级大学生党员中有些人外出实习,甚至出国交流学习,对于怎样参加党组织生活、汇报思想、参与支部决策等问题,传统党建模式限于物理空间的遥远而鞭长莫及,而党建网络可以通过支部QQ群、微信圈、微博等载体召开网上组织生活、收集查看党员思想汇报,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网络党建只是一种对传统党建模式的扩展和补充,它毕竟没有传统党建模式那样的亲和力和真实感,很多工作还是要在网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应该着力促进线上和线下两种工作模式的优势互补,要两方面同时发力,目的是形成合力,这样的工作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三)处理好全面规划与试点推进的关系

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途径很多,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党员同学基于自己的爱好和支部建设的需要,自己创办各类QQ群、微信群,利用各种网络手段进行着党建工作的创新。面对这些既形式多样又缺乏整体规划管理的网络载体,高校各级党组织应充分重视,认真研究,深入把握其规律性,结合党的建设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有系统地推动网络党建新阵地建设,不断强化阵地意识,主动抢占,全面推进。在对党建网络载体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利用的前提下,可在部分大学生党支部先行试点,积累基层网络党建经验,待某些网络平台使用日趋成熟的时候,再进行全面推广,实现稳中求进。

三、善用网络新媒体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善用网络新媒体,队伍建设是关键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要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打好主动仗,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具有丰富基层党建工作经验,熟悉学生党员思想状况和网络规律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党建工作队伍。为此,应大力加强网络党建工作专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学生党员骨干队伍建设,不断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更高的水平发展。

网络党建工作专职干部队伍主要由思想政治辅导员和专职党务工作者组成,他们也是平时和学生党员接触最多,最具有基层党建实践经验,最能把握学生党员思想特点和成长需要的干部队伍。能否用好这支队伍,是决定学生党建网络化成败的关键。为此,高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入激励机制,认真落实网络党建岗位责任制,将学生党建网络化的实现水平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进行考核。在选留辅导员时,应严格把关,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运用水平作为用人的重要参考因素加以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学生党建理论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网络党建的一支主力军。这支队伍以传播党的建设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己任,无论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是在网络上交流思想,他们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对于广大学生的思想引导,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应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教学水平,促进网络党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紧密结合。大学生党员骨干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学生党员的楷模,应充分重视他们在网络党建中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党员有干事情的热情,有对党支部建设的关心,有对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新思路,高校应注意为他们搭建平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引领作用,在学生党建网络建设、管理和运用中充分依靠、大力支持和真心帮助他们,以实现党员同伴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和加强对网络党建工作队伍的培养,通过定期举办相关知识讲座和外出进修学习等途径加强对党建工作队伍的网络技术培训,包括计算机操作和网站建设、管理技能的培训等,为网络党建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搭建平台,努力提高他们的党建理论水平和网络运动能力,切实增强把握全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一支思想政治好、业务素质硬,同时能有效开展“网上党建”、富有战斗力的党建工作队伍。同时,要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鼓励和动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有特长的教师党员、学生党员都参与到学生党建网络化建设的实践中来,让他们为学校网络党建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二)善用网络新媒体,思想引领是核心

在网络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网络环境对人的思想具有较大的影响。一些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千方百计地通过网络加以渗透,与我争夺网络思想阵地主动权的斗争非常激烈,他们妄图从青年学生身上寻求突破口,以实现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在网络这片没有硝烟但却同样复杂激烈的战场上,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主动出击,及时建立党的信息数据库,建设具有鲜明政治立场与观点的党建网站,积极抢占网上斗争的主动权。大学生党建网络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把利器,它牵动着整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党建网站的开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创建新平台,拓展新形式,丰富新内容,将学生党建网站建设成为吸引大学生,凝聚大学生的“红色阵地”,要保证做到在网上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准则的展现,保证党和国家的思想文化在网络上占据主导地位。

要重视网上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建立学生党建网站,在网上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通过学生党建网站积极树立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榜样和先进典型,大力弘扬身边优秀学生党员的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去感染人心、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宣传的手段和形式应该多样,内容和创意应该鲜明,富有特色,可考虑将视听技术和平面文字相结合,将网上宣传和在线交流相结合,通过革命书籍下载、革命电影在线观看、大学生党员先进事迹网上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网上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努力实现对党员群众进行入心、入脑、春风化雨般的思想教育。

(三)善用网络新媒体,强化管理是保证

实践证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是高校学生党建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为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的统一领导,学校应当成立以主管网络信息化建设、学生工作和宣传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由学校党办、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网络信息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学生党建网络化建设领导小组,整体规划,系统实施,重点研究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过程中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工作制度等问题,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层层落实学生党建网络化建设责任制,签订工作责任书,将其作为考核院系、职能部门和干部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各学院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对各自党建网站、网页的有效、健康运行负责,学校要组织进行定期的检查或不定期抽查。通过以上措施,争取实现党建网络建设资源与力量的整合,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党支部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任贤良.推动网络新媒体形成客观理性的网络生态[J].红旗文稿,2014(11).

收稿日期:2014-10-27

网络新媒体建设篇6

19日,来自中央部委、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代表,部分省报网站的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200余人共聚一堂,重温和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交流经验,展望未来,纵论舆论引导新格局和新兴媒体建设。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迅速,截至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3.16亿,中文网站387万多个,并以翻倍的速度持续增长。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大大拓宽,群众意见表达空前活跃,网络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重点新闻网站和党报网站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吴恒权在致辞中说,过去的一年,人民日报社实行机构与职能的调整,将逐步形成报纸、网络和手机媒体三个层次的新闻报道新格局,让人民网在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在发言中指出,重点新闻网站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使命,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全面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进一步巩固提高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中发挥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同时,蔡名照提出“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网络传播规律”、“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和“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五大措施阐述舆论阵地、舆论传播力、竞争力、影响力、新兴媒体的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

人民网总裁何加正认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在舆论宣传领域已经初步完成了从配角到主角的转换,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网络媒体必须相应地承担起主流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

据了解,一年来,人民网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发展,效果显著。一是发挥优势,利用红色资源,将为党和政府服务与为广大网民服务有机结合;二是加强策划,完善组织机制、方法措施,舆论引导效果明显提升;三是积极主动,抓好报网互动和融合深化,舆论引导新格局进程明显加快;四是以新技术新应用为引领,推动人民网事业向更广阔领域发展;五是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网络广告、电子出版、无线增值、网络服务,实现经营收入的历史性突破。

关于网络舆论引导,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和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分别就媒体联动构建舆论新环境和网络议政、问政平台的搭建阐述了舆论引导的途径。胡正荣说,传统媒体拥有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和权威优势,新媒体则有多样性、广泛性和互动性的优势,将两者以合理的机制联动和融合起来,会建构一个全新的舆论环境。闵大洪提出主流网络媒体作为引导舆论的主阵地,应为广大网民提供议政的平台,为党政各级领导开设―个网络问政的平台。经营发展是第一要务

据《2009: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统计,2008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为4200亿元,网络媒体产值为400亿元,约占10%,但包括重点新闻网站、党报网站在内的网络媒体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从发展现状来看,重点新闻网站和党报网站跟一些商业网站相比,存在资金、技术和互联网经验积累不足等先天劣势。

蔡名照在发言中明确提出,重点新闻网站应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适应3G技术推广,加强技术研发,拓展手机媒体服务等新业务,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加快推进转企改制,吸纳国有战略投资者,增强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吴恒权说:“2008年,人民网实现了访问量和收入双丰收。”据了解,人民日报社编委会提出“加强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这三家‘人’字头中央媒体的主体地位”的战略目标,将原来几千平米的工厂用地划拨人民网,目前新增1700平米的改扩建工程已完工,有新建的机房、远程视频访谈室和大演播室等。2008年末,人民网在东京成立了日本株式会社,成为第一个走出国门、实现本土化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2009年初,人民网与《证券时报》合资成立人民在线公司,已出版发行内部刊物《网络舆情》,舆情监测、人民数据库等项目也顺利升级。

包括党报网站和重点新闻网站在内的网络媒体发展、经营模式是业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清华大学教授崔保国说:“网络媒体和其他的媒体一样,商业模式的原理、核心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吸纳用户访问量,第二是增加用户黏性,第三是深度挖掘用户价值,所以网络媒体必须有吸引用户和流量的内容。”他认为,重点新闻网站和党报网站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网站内容一定打破党报编排的思维定式,按照网络媒体的思维方式去办,整合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并整合“富媒体”概念;网站的经营一定要走出报业经营的窠臼,注重客户市场感知力;党报网站定位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坚持主流化、大众化,坚持高品位;用网络思维办网站,实行市场化机制,坚守竞争原则,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包括团队持股和投资多元化,并推行资本运作。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张东明认为党报网站等网络媒体的科学发展必须创新盈利模式,按照宣传规律、新闻规律、互联网规律和市场规律发展壮大党报网络事业。总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发展网络媒体的实践,他认为,党报网站不应照搬传统的报纸“二次售卖”理论,而应该借鉴商业网站的多元化盈利模式,创新“二次售卖”理论;在市场开拓和盈利模式方面,既要推进内容销售、合作建设党政网站、网络广告、活动收入以及开发手机报、手机网站等业务,又要创新思维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进行运营模式创新,通过发挥传统媒体在内容制作上的专业能力,逐步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的“全媒体传播”;同时必须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借鉴商业网站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营销理念,加以创新和运用,建立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分配激励机制,比如推行团队持股或全员持股。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进一步融合

随着3G的推广和普及,电脑屏、电视屏和手机屏“三屏合一”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新兴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同样不可逆转。依托权威传统媒体而生的网络媒体,又该怎样发挥母体资源优势,实现自身与母体真正联动与融合?

据吴恒权介绍,自2008年以来,《人民日报》的报网互动和融合也进入新的探索和实践,探讨报网融合的思路和办法,从原来互相转载、推荐向共同策划、同步实施、后期深化、延长链条等方向全面转变。吴恒权说:“前不久,人民日报社启动了机构与职能的调整,组建新闻协调部,成立地方分社,建设公共稿库,这些举措都将从体制机制上推动人民网作为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融合。”

何加正也在发言中指出,人民网以新技术新应用为引领,以改造提升技术设施为基础,以网络电视、手机媒体两个新领域为重点,加大全面推广新技术新应用的步伐。据了解,人民网目前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和3G手机视听节目内容服务许可证。

网络新媒体建设篇7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网络公众平台建设;存在不足;改进思路

一、高校网络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思路

推进高校网络素质教育首先要充分认识网络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当代大学生是走在时代潮流和思想前沿的青年群体,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接纳能力。随着其学习、生活、娱乐等网络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网络已不再是高校传统教育的辅助手段,正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平台。

其次,要发挥学院、学校在网络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新浪微博、QQ、微信等新媒体交互方式,大学生都是最主要的使用群体。高校需要把新媒体作为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风向标,做好思想政治宣传的有效途径,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要调动学生主动接受、参与到网络教育的过程中来,建立互动式网络平台。

第三,要将网络教育与实际结合,制定阶段性目标,实现两者间的统一与相互促进。在网络平台建设中融入学生所学的专业特色内容,推出系列专题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对其进行宣传推广,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参与和受益,最后,再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网络平台的推送内容作出改进。

第四,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权力。在学生群体中,成立专门的网络平台建设队伍,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形成“学生带动学生”的良好局面。

二、大学生网络公众平台建设的探索和成果

新媒体环境下,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创生信息的重要工具,以微信为代表的一系列APP已然成为大学生移动终端的必备应用。其中,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让微信走向自媒体和媒体公器的融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新的育人平台和环境。而微博作为一个能与外界保持良性互动的传播平台,具有影响广、互动性高、方便快捷等优点,颇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对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学院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下,笔者带领学生团队主要对微信公众平台和新浪微博两个网络平台进行建设。

1、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官方微信平台XISUDY

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官方订阅号XISUDY,主要推送学院新闻和最新动态,旨在全面提高学院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由学院团工委学生会新媒体运营中心负责。XISUDY微信公众平台自2014年5月4日创建以来,经过四段发展历程:单纯的文字信息―加入图片信息―图文内容对应―编辑推送模板,优化推送内容的布局,正逐渐成为学生们普遍关注、内容被持续转载、信息被高度认可、话题被深度参与,具有广泛影响力且教育与管理并重的校内优秀网络公众平台。截止2015年12月13日,关注量达3214人,在展示学院学子风采、学生工作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东语院报微信公众平台

东语院报是我负责的学生组织之一,主要负责出版院级报纸《东方》,组织各色专业文化活动,帮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延伸学习。东语院报微信公众平台是针对本院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成长需求,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文化资源平台。

2015学年上半学期,在学院领导和其他老师的支持帮助下,笔者和院报学生团队实现了以下两方面的建设目标:第一,深入挖掘学院、学校教育资源。一方面,开辟了《东方文明大讲堂》系列讲座(北京大学颜海英、拱玉书教授主讲),并对每期讲堂进行摄影和全程录像,同时在东语院报微信平台设置专栏,推出学生们的听后感想,扩大文化讲堂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第二,开展广泛的网络学习活动。组织开展了“燃情岁月,我与读书”随想专题和“漫谈中东实事与国际格局”、“朝韩文化月”文化沙龙活动。通过准确把握学生的文化取向,邀请院内专业文化课程老师担任主讲人,进而激发学生和老师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带动身边人的关注和参与,形成师生网络文化建设的良胜循环。

3、新浪微博西外大东语官微、西外大东语14翔之队

西外大东语官微平台主要针对社会公众,为人们近距离了解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运作、动态,提供便捷的渠道。初期的建设目标为:丰富微博的表现形式,树立有学院鲜明特色的微博形象。东语学院现有阿拉伯语、朝鲜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印地语、泰语和乌尔都语7个语种专业。西外大东语官微平台的内容多围绕学院七个语种进行更新,如多语种的美文好句(并分享资源链接)、“东东带你游东方”专题(介绍相关国家的名胜景点)等,也会学院新闻、转载学生们关注的社会热点信息。突出学院的文化内涵,多语种学习氛围,从侧面增加人们对学院的认知。

西外大东语14翔之队微博,是笔者将学生管理工作与网络新媒体结合的另一个尝试。“翔之队”是和东语学院2014级学生的团队Logo,想用微博记录他们在每一次活动中的成长,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弘扬、传播社会正能量。今年7月,为积极响应国家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东语学院“心语东愿”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在青海省循化县红军小学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在此期间,我们特设新闻采编组,将每天的支教动态更新到西外大东语翔之队微博平台上,截止活动结束,阅读量总计达3万余次。由此可见微博的影响范围之广,而学生们也在社会公众的肯定中,更坚定了奉献的心。

三、现阶段新媒体网络公众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形式较为单一,缺少立体的内容呈现

微信、微博之所以被大学生们喜欢,是因为这些网络公众平台是“集合了图、文、音、视频等几乎所有的受众接受信息方式,同时兼具互动特性,是媒体增强自身影响力,创建更具粘贴性的受众群体,实现消息覆盖面与效果最大化的重要媒介”。当前,学院网络公众平台的推送形式多为简单的图文搭配,趋于固化;推送内容停留在学院宣传层面,信息展示较为单一。

2、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微信公众平台对服务号和订阅号都提供了开发模式,开发者可以通过公众平台提供的接口,实现自动回复、获取订阅者、自定义菜单等功能。目前,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所具备的功能和高校学生之间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自主开发能力不足,导致运营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束缚了自身的发展。

3、运营团队的专业性仍需提高

良好的平台建设需要稳定专业的人力资源支撑。学院已有的网络公众平台自建设以来,便交由辅导员和学生组织统一管理。虽然会定期进行培训,但仅依靠具有信息技术能力背景的学生干部是不够的,专业技术指导的缺失使运营团体对新媒体的应用能力得不到大的提升。同时,有限的可用资金也制约着团队的技术设备进一步发展。

四、大学生网络公众平台建设的改进思路

1、丰富形式,优化推送内容

现阶段,在学院师生的反馈建议下,笔者和新媒体运营团队的学生们正尝试在XISUDY和东语院报两个微信订阅号图、文推送的基础上添加音频、视频信息,注重对多种感官素材的利用,提升网络公众平台的传播力和表现力。扩充微信平台信息量,加强推送内容的规划,使推送内容具有实用性(例如推出与学科专业、就业有关的信息),让学生们受益。

2、把握需求,完善平台功能

网络公众平台建设要把握用户需求,完善新媒体体验。即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性、校园日常生活需求,深入研究和分析校园用户的功能使用需求,通过持续地调研评估,确保后期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开发更具准确性和高效率。可以推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模块,及时获取反馈的信息,积极回应学生所需,加以改进。

3、整合资源,提高专业性

一方面,通过整合优化学生团体的内部资源,打造更专业系统的运营团队。调整新媒体运营中心的内部结构,将新闻采编组纳入宣传部,努力促进宣传工作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建立外联部与新媒体运营中心的工作联系,新媒体运营中心对外联赞助商进行网络宣传,外联部为新媒体运营中心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广泛联系其他院系,发挥多学科的优势,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技术等专业优势。同时,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应多提供新媒体运行的平台、环境及激励机制,通过聚合和吸引优质的人力资源,更好地推动校内网络公众平台的建设。

五、总结

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文化的熏陶和引领。只有紧跟时展步伐,在网络文化中给予大学生浓厚的文化熏陶,在网络中给予大学生健康的精神引导,解答其疑问和困惑,让网络文化素质教育成为大学生成长的巨大资源,为大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肥沃田地,才能真正实现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网络引导和教育,将网络文化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高校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平台进入青年工作,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社会主流文化,加强高校青年工作建设。相信我们只要恰当地利用好微博、微信等网络公众平台,使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媒体公器,同时也必将会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发展服务和思想指引,更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平台建设的创新思考.

[2] 马云霞.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建设探索[J].时代教育,2014.11.

[3] 高丽倩,王建虎,张进.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精品化建设研究―以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4.

[4] 张丽萍.基于浙江传媒学院学报微信公众号的实证分析[J].新闻知识,2015.02.

网络新媒体建设篇8

牢牢掌握网上话语权

长期以来,在话语权问题上,我国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一些西方媒体往往喜欢用预设立场和“标签式语言”描述中国。有个别西方媒体甚至歪曲事实真相,用诬蔑不实之词误导公众。而中国媒体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在话语权问题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常常不能在第一时间把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出去,有时即使报道出去了声音也很弱小,无法影响西方公众。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与西方媒体争夺网上话语权,通过网络媒体把中国的声音及时发出去。今年以来,从“3・14”暴力事件、奥运圣火海外传递风波,再到这次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国网络媒体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力量。网络对这些重大事件都进行了深度参与,网民的意见汇聚与表达深刻影响甚至改变了这些事件的进程。西方媒体从此不得不正视和面对中国的一股新兴力量――网民。

营造网上正面“舆论场”

主席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交流时说:“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这充分说明网络舆论正在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具有交互功能的论坛,是包括领导人在内的所有人关注的焦点。网上论坛在营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舆论场”是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因素,从而能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网络媒体在虚拟空间形成了一个影响巨大的正面“舆论场”,并在一定时空、一定程度上影响和主导了现实社会舆论,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抗震救灾斗争。

网络舆论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网络舆论主要由网络上的媒体言论、论坛及新闻跟帖所形成。这种特性,使互联网上既有正面声音,也有负面消息,甚至还有造谣污蔑、混淆视听的各利,杂音、噪音等有害信息。但是,在“拉萨暴力事件”、“‘’分裂势力干扰破坏奥运火炬传递”和“汶川大地震”突发事件报道中,中国网络媒体充分显示出“网民战争”的巨大威力,以“真实、客观、公正”的强大舆论,捍卫了祖国的神圣利益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尊严。通过这一事实我们应该认识到,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研究网络舆论的特点规律,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网络舆论引导的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就能够增强网上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虚拟网络空间营造强大的网上正面“舆论场”。

让客观的专业言论成为网上“最强音”。网络言论是对网上新闻的深入解读,它可以帮助网民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新闻事件的深层内涵,进而起到引导网上舆论的作用。在抗震救灾中,人民网的“观点频道”、新华网的“新华言论”、中国军网的“观点言论”,都依托其母媒体的言论优势,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和热点问题,发表了许多针对性很强、有真知灼见的网络言论。实践证明,以主流媒体的政论、时评来影响和引导网上舆论非常有效。权威的言论可以及时地帮助网民把对舆论客体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网络言论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担负起为正义鼓与呼的使命,以深邃的思想和一定的规模,为形成网上正确舆论导向起到了先锋作用。但在平时,网上言论的数量较少,在一些重点问题上的声音比较弱小,在许多需要引导的问题上还存在“盲区”。因此,网络媒体应该注意整合传统媒体的言论资源,并进一步开发和拓展传统媒体言论作者队伍的资源和作用,在重大问题上灵活机动地发表自主言论。通过多种措施形成网络对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引导的强势言论,让客观的专业言论成为网上“最强音”。

使重点论坛成为公正舆论辐射源。网络论坛跨越了社会发展的物质、精神和地域限制,实现了公众话语权演绎史上的历史性革命。网站论坛因此成为网络评论的主阵地,成为影响网络舆论的主要辐射源。

网络论坛是网络的神经末梢。国内外的每一个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几乎都会在论坛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形成一个网络评论的“自由市场”。因此,对于重大、敏感的政治、经济、军事问题和社会突发事件等在论坛上的讨论应该给予必要的“软引导”。一方面,应该做大做活做强重点媒体网站论坛。建设好令网民信赖的重点媒体网络论坛主阵地,最大程度地引导网络舆论。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培养和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各重点网络论坛应该正确引导和培养“意见领袖”队伍,以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通过网站和网民的努力,使热点和敏感问题在论坛交流中求得理解,在沟通中取得共识,在讨论中凝聚人心,引导论坛讨论沿着理智、建设性的轨道发展,使重点媒体网站论坛成为公正舆论的辐射源。

引导新闻跟帖在碰撞中走近真实。网络传播对普通民众话语权的解放,激发了人们想说敢说的欲望,网民对感兴趣的新闻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站也因此开发应用了新闻评论系统,为网民提供即时评说新闻的技术平台。面对汶川大地震中的各种有代表性的人和事,各大网站都有大量的新闻跟帖,网民们每天都会就当下的热点和重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各种观念在某一个新闻事件或观点上集合、碰撞和交汇,进而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影响。因此,对于论坛上偏离基本新闻事实和主流舆论的跟帖应及时进行评论和反评论;对极端错误的跟帖应及时删除,使新闻跟帖在多样中求共识,在多元碰撞中走近真实。

自律他律共创网上和谐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网络不仅成为抗震救灾的特殊战场,而且出现了自中国有互联网以来前所未有的健康、有序、和谐的网上氛围。在网上互动空前活跃的情况下,网络秩序良好,网络环境洁净,网络民意一致。登录中国互联网各网站,以往低俗平庸的炒作被健康文明所主导,以往事不关己的漠然态度被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的激情所感染,恶意攻击的谩骂失去了生存空间,相互理解和包容成为网民处事的主要基调,即使出现一些偏激甚至极端的言论,网民的容忍度也大大提高,并立即会有大量跟帖进行劝阻和制止。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造谣和散布虚假信息扰乱人心,以抗震救灾为幌子骗取钱财,扰乱社会秩序的现象也大大减少。而且一旦

出现此类事件立刻遭到有关部门的查处和严厉打击。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网络在自律与他律的互动中达到了文明和谐。这些喜人的变化昭示我们,只要把网络的自我约束与社会的外部法制结合起来,网络一定会走上健康、文明、理性的发展轨道,也一定会形成中国互联网良性有序的生态环境。

在虚拟空间构建网络自律的坐标体系。在网络社会中,个体自主性的体现是任何传统通讯方式所无法比拟的。网络环境缺少像传统媒体那样严格的干预、管理和控制,这就要求网民、网站和互联网行业都应该有较高的自律性,并形成“三位一体”的自律型坐标体系。抗震救灾中网络社会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体系实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面对地震,我承诺:“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国网民自律公约》的帖文,曾被各网站论坛竞相转载。帖子中网友自订的“十不”自律公约的出炉,树立了中国网民自律标准体系的一块里程碑,也表明了中国网民正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智。

网民网上网下的身份割裂,是形成网络失序的主要原因。网络的匿名性使部分网民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束缚和法律制约,倾向于极端、暴力和不负责任。严酷的地震灾害,唤醒了网民心底的人间大爱;紧张的抗震救灾,涤荡出网民内心深处的热血激情。在灾难面前,网民实现了一次自我“救赎”。面对地震灾害时的情绪求同、网下舆论与网上言论的高度统一、救灾行动与网上呼吁的良性互动,促进了网民的身份认同、集体认同和秩序认同。网民在从虚拟向现实自我的回归中做到了严格的网上自律。今后,我们应该把这种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自律引入网络自律常态化。

网民自律是网络自律的基础和核心,各网站和互联网行业的自律也十分重要。在抗震救灾中,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人民网、新华网等20多家网站共同倡议发起了“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杜绝虚假信息,共建诚信网络’”诚信自律行动,活动上线第一天,响应网站就超过了200家。各网站都严格自律,认真履行了网站应尽的引导、提醒网民的职责。此前,互联网行业和各网站都曾签署过多个文明办网的倡议,这些倡议终于在长期的努力和这次抗震救灾中产生了良好的累加效应,这些都为我们通过自律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用他律廓清网络空间的最后一道底线。网络虚拟社会应该纳入法制监管的视野和轨道,并且应该制定更加详细的法规,建立更加专业的执法与监管力量体系。

互联网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没有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真空”。加强技术与法律法规监控,是网络他律的重要屏障。网络媒体属于高科技产品,首先应该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把不健康、不和谐的内容第一时间清除出网。此外,应该高度重视以法律法规强制性手段规范网络行为。应该不断加大我国网络立法的力度,培养一批网络执法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规范双管齐下,就可以构建科学的网络他律防线,从各个环节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

网络是现代社会人类的精神家园,在这里,需要干净、文明、理性。我们在互联网上构建网络自律的坐标体系,并用他律廓清网络空间的最后一道底线,我们就将在互联网上收获自由的文明和文明的自由。自律,将使网络更有力量;他律,将使网络更有秩序。自律是根本,是核心;他律是保障,是重点。让我们在自律与他律的互动中努力构建网上和谐。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互联网还是一个十分年轻的网络媒体,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在走向成熟和理智的道路上,时时处处都呈现出“双刃剑”的两面性。网上正面积极的舆论曾在振奋精神、激扬民气、凝聚人心、增强合力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错误消极的网上舆论也曾扰乱视听,混淆是非,为社会上某些错误或偏激情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网上主流话语权比较弱势,网络舆论过于分散和混乱,网络监管存在不少漏洞与“空白”,中国网络媒体在自我净化和完善发展上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