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3-12-22 10:13:39

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篇1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在目标定位上存在客体化的倾向,忽视大学生的主体需求,导致培养机制主要侧重于责任意识的灌输现象,是一种典型的动员式培养模式。只有在目标上明确大学生能够以主动参与来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定位,确立大学生自主式参与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协同机制,才能造就真正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机制;责任意识培养客体化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系统性的完善教育机制,明确的目标定位是这一机制的基础和实现培养使命的前提。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在目标定位上忽视大学生的主体需求,存在教育对象客体化的倾向,造成了培养机制主要侧重于责任意识的灌输,是一种典型的动员式教育模式。只有理顺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目标定位,即通过围绕如何养成大学生服务国家、社会、家庭和他人的使命,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大学生养成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责任意识。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目标定位的现状

康德指出:“每一个人想要成为人,都要有所担当。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①)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为了建立更加美好的社会,任何社会都需要明确对其成员的社会责任要求。每一个成员基于社会角色的不同,都肩负着相应对社会的应尽责任,就像马克思所强调的:“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②)这种责任要求内化于人心,作为社会中的人能自觉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思想观念,就构成了该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当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比普通人掌握着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更高综合素质和更多社会期待的特殊社会群体,肩负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以及个人更加重要和特殊的责任。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能及时对自己、家庭、邻居和国家尽义务的良好公民。③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目标定位,即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内涵和标准是形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在国家战略和高等教育实践中有着既定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目标定位要求,主要体现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和个人的责任要求。梳理这一系列目标定位,可以发现,我国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目标定位更多的是国家政府的单向性要求,在目标设置上缺乏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关注。

首先,对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意识规范,更多的是强调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忠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④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出发,大学生的国家责任要求强调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⑤维护祖国的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意识。

其次,对大学生的狭义社会责任意识的规范亦有强烈地政治意蕴,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反对极端个人主义。由于当前我国强政府弱社会的现状,作为大学生,其社会责任在教育定位上被强调坚持集体主义,弘扬中华美德,维护公共秩序。如《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强调大学生要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公共设施。面对当下网络这一新生社会空间,国家对大学生的责任要求正在迅速跟进和增强,增强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树立网络文明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⑥

再次,对大学生的家庭的责任更多的是强调对我国传统家庭美德的教育灌输,面对快速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的少子化全新家庭结构,我们的家庭责任缺乏全新的凝练和顺应时展。我国传统儒学对“孝”“悌”“慈”“敬”“恭”等家庭道德规范做出了深刻的阐述,“孝”也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在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培养目标定位上,强调大学生对家庭的责任首先就表现在要孝顺和尊重长辈。其次,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学会珍惜父母带给我们的来之不易的学习和生活的机会。最后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也让自己的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

最后,对大学生的自我责任要求,在培养目标上更多的是强调其学习要求,缺乏系统性、关注大学生自我需求的普遍意识教育。现有的大学生自我责任目标强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全面提高个人政治素质,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我责任定位更多的是当下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责任要求,如《江苏省大学生文明公约》规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珍惜时间,学业有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强健身心,陶冶情操。明确使命,勇于实践。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大学生的长远自我社会使命定位,尤其是自我政治、经济、社会意识缺乏有效的关注。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现状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关键是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变化要求,在教育机制上迅速确立有效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培养。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状况受到严重的冲击,导致现有的教育机制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式,并且缺乏应有的实效。近年来,大学校园暴力、考试舞弊、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令人担忧。尽管古往今来从不缺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如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论,近有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说,以及新时期教育部长袁贵仁同志在贵州考察教育工作时也强调:“过去我们讲素质教育,多数情况下讲的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次明确提出‘富国家,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⑦但教育实效却难尽人意,灌输式的责任要求,难获大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互动。

问题就在于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在目标定位上存在客体化的倾向,即围绕如何养成大学生服务国家、社会、家庭和他人的使命,现实的培养机制主要侧重于责任意识的灌输,忽视大学生的自我责任需求,是一种典型的动员式教育模式。这样就使得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具有极大的被动性,具体培养对策的可操作性面临着挑战。而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主体性缺失源于培养机制的协同性不足,国家、政府、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人缺乏有效的协调互动,尤其是对一些标志性的社会实践缺乏针对性的回应和反思。现实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往往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各个客体独立开来,各客体之间没有固定的、长期的联系和互动,并且忽视了大学生作为责任主体的重要性。

同时,现行的培养机制过分强调理论教育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中的灌输,忽视了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作用。此外,缺乏从多角度出发制定明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机制,如通过感恩教育、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心理教育等多方面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最后,借鉴和学习西方先进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方法没有落实到实际当中。

三、建构大学生自主参与式社会责任协同培养机制

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意识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相关培养主体历经漫长时间的责任共识积淀和教育方式创新。首先,需要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主体,建构一种协同性的培养责任体系。国家需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标准,这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学校需要将社会责任培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社会、家庭与大学生个人则需要形成一种主动参与式合力。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博克曾说:“有机体的行为和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和动力。”[⑧因此,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强调大学生本身在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和行为选择能力,充分挖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理论上为学生自主承担道德责任建立基础。此外,还要注重国家、社会以及家庭对大学生合法权益的尊重,使大学生自发形成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自觉养成社会责任意识。在教育内容上,要注重“责任公民”的教育。一是加强自我责任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加强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的修养。其次是通过学习西方的“隐性课程”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思想的影响。二是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主要通过对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规定的学习,明确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

在培养实施方法上,创造一系列适合责任意识教育的具体方法。如:在国家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用积极的政治思想引领大学生;大力发展经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化境。在社会方面,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进行积极思想的宣传,用积极的舆论引领社会思潮;给大学生提供发表有关责任意识教育方式期待的平台。学校可把德育分计入第二课堂学分。在家庭方面,给予大学生一定的经济支持,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文明意识等。个人方面,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培养自律、自尊、自信的人格。与此同时,建立学校、社区中心等组成的制度化、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团体、家庭、社区多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以达到责任教育的目的。

引文注释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代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③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④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人民网,2010-07-30.

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5(1).

⑥江苏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EB/OL].江苏教育. 2006-11-03.

⑦袁贵仁同志在贵州考察教育工作时的讲话[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0-08-05.

⑧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学校;家庭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3-0133-02

社会责任意识指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劳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理性意识。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特殊阶段。由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时期,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当今时代,学生属于一个有独立意识和独立地位的政治权利主体,盲目追求自由和个性是其显著特征,他们都懂得追求自己的权利,但对于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笔者认为,权利与责任是统一的,缺一不可,为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客观分析,我们针对部分学生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

一、问卷调查――切准问题的脉搏

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有关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调查,来了解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进而对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方法进行研究。本问卷采用匿名原则,您所提供的数据,我们将严格保密并且只用于本研究。您真实的回答将为我们提供最宝贵的信息,谢谢您的配合!

请同学们在相应的题目后的数字中选出您所认为最合理的答案(在相应的数字上面打“√”即可)。

性别:男( )女( ) 年级:( )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了400份问卷。收回389份,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当前的社会责任意识状况。主要是从学生日常的生活行为习惯来了解他们对社会秩序的维护状况、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意识。

二、把准病灶――分析问题的成因

1.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欠缺的表现

第一,责任主w意识淡薄。公民权利和责任是统一的,权利与义务或责任从来都是对等的。只有权利与义务或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公民社会。在这份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而百分之八十多的学生却非常介意别人不遵守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本应该是每个人自觉遵守的,但很多学生却把这种本应有的责任推给其他人,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很高,对自己要求很低。

第二,社会参与意识欠缺。公民参与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公民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公民应对参与公共事务和国家管理持主动关心、积极参与的态度,而不是作为现存体制的消极服从者。在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个人都参与过社会爱心活动或慈善活动,但是百分之七十多的学生表示不会参与定期的社会爱心活动或者慈善活动,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不会参与社会管理。

第三,承担社会责任具有被动性。社会公共领域需要每个公民公平地承担起创造和维系正义制度的责任,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主张其政治权利,培育自律精神和公共精神。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参与过慈善活动,但是当问及为什么参与,只有百分之四的学生表示是主动参与,并认为这是自己的社会责任,而绝大部分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认为这是教师的要求或者是为了班集体的荣誉。

2.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的原因

第一,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冲击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当前,人们会经常通过网络了解社会信息,进行社会交往,开展网上交易,发表个人见解。但网上信息泛滥可能导致学生信仰缺失,从而影响他们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收和传播的隐蔽性,也可能导致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

第二,家庭教育的后劲不足。当前,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自幼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生活,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视别人的关心为理所当然,而不知道去关心他人,对他人和社会表现出明显的漠视倾向。他们的亲情观念相对淡薄,自恋意识较强,注重个人发展,社会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淡薄。还有些家长对子女往往只重视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而轻视其精神上的教育,甚至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而与子女缺乏情感和心灵上的互动交流,长此以往,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也会产生困难,这就极有可能导致其责任感淡薄甚至缺失。此外,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开始出现自我封闭倾向,会对道德规范产生错误的认识,遇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第三,学校德育的弱化。虽然国家早就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但大多数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他们责任感的培养。同时,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学校还给教师下达教学指标、升学率指标,等等,受功利思想的驱使,教师没有精力和兴趣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慢慢地,学生就变成“分数的巨人”“情商的矮子”。此外,越来越多的学校搞封闭式教学,学校德育仅限于“上墙”“会议”,落实不力,其结果也造成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这样就势必导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位。

三、对症下药――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学生当前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家庭教育是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关键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不能过分宠爱,而应改变一切包办代替的做法,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让他们从小就懂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和应承担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家长的日常行为对子女的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家长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做孩子的好榜样。

2.学校教育是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

进入学校后,学校影响相对于家庭影响而言。逐渐成为主要因素,学校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要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应该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校园文化要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校园文化是一门隐蔽课程,是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有机载体。学生在校除了接受课堂教学以外,其余大都在接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而且多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的。对此,学校应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例如,开展以社会责任为主题的学习讨论会、辩论赛或演讲比赛;开展有关社会责任活动的图文展览、征文活动:开展有关社会责任意识的讲座,等等。由此,可有效达成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倡导责任文化,弘扬责任精神的目的。

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责任意识

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大环境被拜金主义、利益至上等消极思想充斥,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社会价值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如今的网络信息社会下不断被践踏,大学生道德缺失事件频繁发生,需要完善和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

一、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应该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培养目标。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多大学生自我中心凸显,责任意识淡漠,功利思想严重。因此 “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怎样培养大学生?”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责着责任,即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及自己的责任,这些责任制约着他们的生活。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已成为重要教育命题。

“责任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范畴,是融合社会角色与社会要求的情感状态,利用个体社会角色的自我认知,充分发挥自我价值。”认清楚个体责任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促使个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萌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情感状态,促进个体的道德素质发展。“社会责任感”作为个体的情感部分在社会生活中的反应,具有相互性、特定性、利他性特征。“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对社会、国家热爱的深厚情感,是主动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的精神,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关注国计民生、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联系,为国家兴旺发达而奋斗。” 陈建华表示“社会责任感是对个体所履行义务,承担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和对社会责任的觉悟,是个人对行为的一种约束,也是对自身发展提出的要求” 。情感作为与人交往的社会性的态度体验,将人所特有的情感表达过程与认识相联系,以内心深处对社会需要的态度为基础。

综上所述,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面对社会赋予的责任、自身对社会承担的责任的态度的情感反应。以主动担当的情感状态为依托,展现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个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的丑恶现象做出适时反应,坚定正义。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在社会中立足的情感要素,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纽带,是推动个人道德品质发展的动力。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还不够,造成道德缺失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大社会环境的急功近利也使得大学生不能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为了金钱和权利不惜任何代价。据有关部门对大学生“上大学生的目的”进行调查发现,“既为社会也为个人”占首位,“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仅占9.7%,“不太明确的”占10.5%。国对于上大学的目的被大环境下的利益所驱使,偏离原有的教育方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亟需加强。与此同时,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也曾对北京地区大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的签约和违约问题调查发现,有16.3%的毕业生有过违约行为。除了大学生个体责任意识淡薄,还包括学生知行不一,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任何代价。《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差及对策研究》课题组项目对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问及如何看待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时,83.4%的学生认为人人有责,30.6%的学生关注环境污染,只有20.2%的学生身体力行保护环境,73.6%的学生承认自己有过污染环境的行为从过往的文献中可以得知,很多大学生表面上把自己的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联,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真正发生冲突时,大多数学生会优先考虑保存个人利益,牺牲国家利益,利益至上成为多数人的选择。责任意识淡薄、知行不一等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除此之外,家庭溺爱、网络信息技术也给我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带来阻碍。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探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现路径。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实现路径

(一)培养责任意识,完善个人品质

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生活中个体拥有负责的意识后,将其内化,外显于行为,通过行为表现展现个体品质,但这种意识在现今大学生中普遍缺乏,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责任意识的培养,因为“责任是主体主观诉求,自觉性是主体其最本质的特征。”主体以自觉实现自身的诉求,达到个人品质的塑造。社会责任感作为积极社会意识对社会能动的情感反应,指导个体社会行为,对社会事务认真负责。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除了对其自觉性的内外作用,还包括对社会、家庭、他人的责任认识的强化,发挥个体社会价值。大学生作为社会人,体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应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如果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那么当其面对突发社会事件时,容易表现得态度冷漠,缺乏同情心,事不关己。例如,药家鑫因交通肇事造成受害者重伤,害怕日后与其纠缠,举刀残忍杀害受害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过分关注自身利益,造成悲剧发生。大学优良的道德品质需要在生活中养成,培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情感缺失,利用积极心态调节个人成长,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的大学生责任意识不仅需要课堂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并感受社会责任,从而提高自我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重视高校管理,发展服务学习

“服务性学习”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基础上,通过投身精心组织且能满足社区真正需要的服务活动将课程知识应用于社区服务,对服务经验进行结构化的反思。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阵地,有义务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发展推行“服务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面对高校日益严重的道德缺失问题,作为管理者理应加强管理,重视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以往高校教育偏重学生智力发展,突出学生应试能力培养,以分数衡量学生的优良,忽视道德实践教育,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埋下隐患。高校管理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相脱节,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服务性学习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丰富了责任教育的培养方式,采取课堂理论学习与社区服务结合的新型课程模式,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社区服务过程,学生反思课程内容,实现社会责任的提升。高校重视创新管理,开设服务―学习课程供学生选修,同时辅助“5.25心理健康节”、“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月”、“红色1+1”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服务―学习“的机会,完善大学生们服务学习―知识的理论实,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营造家庭环境,倡导感恩教育

父母被称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教育方式决定着孩子的个体发展。父母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引导其社会责任的构建,教授生活的基本技能及做人准则。伴着孩子年龄增长,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逐渐脱离对父母经验的汲取,从自身出发解决问题。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对大学生责任感内化有着重要作用。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被长辈溺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王子生活,童年时期过分关注学业,忽视感恩教育,形成父母对孩子关爱是应该的想法。感恩教育不仅包括对家庭的感恩,还包括对同辈群体的感恩。孩子们除了上学完成繁忙学业,多与图书、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做伴,长期的被动接受,导致其互动交流能力退化。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无感情互动的机器生活必然会造成孩子家庭责任的冷漠,形成淡薄的社会的责任意识。营造优良的家庭环境,感恩父母和社会,将感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规范 媒体舆论,监管网络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完善,网络媒体成为大学生信息获取主渠道。利用网络可以获取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信息:积极地信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诸如富二代、官二代炫富,官员腐败等消极信息则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网络本是人类沟通渠道,加快社会发展进步的助推器,但失范的网络内容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腐蚀着学生的道德底线。主流媒体的舆论是误导青年学生,在没有进行核实具体情况下,非理性发表意见,扰乱正常社会秩序。控制网络内容,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从制度源头治理网络暴力,传播贴近学生生活,净化心灵的信息,利用人人网、微薄、微信等在学生生活中最为关注、使用平凡的沟通方式引导社会内容,构建制度规范的社会责任电子平台,吸引学生关注,培养健康、乐观、向上的大学生,实现网络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近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29.

[2] 孙秀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与重塑的理性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8(05):228-231.

[3] 陈锡敏.健全人格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高校理论战线,2005(11):49-51.

[4] 陈建华,高明.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1):95-97.

[5] 杨国安.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和培养途径分析[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02):48-49.

[6] 姜兵.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8(11):34-35.

[7] 许海元.当代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现状及培养对策――基于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的调查[J].道德与文明,2009 (03):96-99.

[8]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57

[9] 蓝超英.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7(03): 8-11.

[10] 周春梅.试论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3:108-110.

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教育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也存在某些问题,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现状

1.理解层次不高,且波动性大。社会责任感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表现为自我约束,即不做损害他人利益,不做危害社会的事情,这属于较低层次;第二层次表现为对他人的关怀及对社会的回报,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热心帮助他人,积极为他人、为社会服务,这属于较高层次。一项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自觉维护公共道德方面比较好。但在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方面,大学生的参与度不够。这充分表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较高层次上较为欠缺,理解层次不高。除理解层次不高外,大学生还易受环境、舆论及他人的影响,具有波动性大的特点。

2.在价值取向上,实用性与功利性倾向突出。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总体上体现了公平、自律、竞争、自立的时代特征,崇尚进取务实,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实用性与功利性价值倾向明显。实用性和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表现在学习上,轻理论重技术,轻人文学科重自然学科,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在入党动机上,很多同学入党是为了增加找工作的筹码,而并非出于政治信仰;在择业上,考虑工作报酬、单位性质等个人因素远远多于国家需要。价值取向上的实用性与功利性明显。

3.在责任行为与责任认知上存在较大偏离,具有矛盾性。大学生在责任行为与责任认知方面存在偏离。大学生的责任行为与责任认知有较大偏离。绝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认知,但他们思想上的认知尚不能完全转化为责任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的特征。大学生在在日常行为、学术行为、就业行为、网络行为、就业行为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失范。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不良环境影响造成的。

1.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不高,是社会责任感淡化的根本原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主要是由于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不高和个人价值定位不准导致的。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和自己周围世界的关系的认识,并由此对自身的一切思想、行为与潜能所采取的自觉的态度,自我意识对个体的个性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在思想上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意识水平也不太高。

2.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起了消极影响作用。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社会价值观更趋多元化。多元的社会价值观既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譬如在市场经济中形成的拜金思想等,就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功利性和实用主义倾向。

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因素之一。学校教育的缺失大致包含学校教育目标导向的缺位,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的影响三个因素。长期以来,中小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有所欠缺。导致德育教育目标导向缺位;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上,往往也是说教法远远超过实践法,注重对学生的说教,而轻学生的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上,学生受到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影响。当前一些教师缺乏师德师风,给学生形成了不良影响。

另一重要原因是家族教育的偏差。当代家庭教育内容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家长普遍重视子女的智育教育,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而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有所弱化,放松了对学生德育教育。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思考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根据,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才是根本。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学生的头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三是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感恩不仅要回报父母,更要回报社会。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构建家、校、社会教育平台,形成教育培养合力。就家庭而言,父母要主动承担起对自己子女在责任感教育的义务,要让他们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要从小培养责任意识,养成他们对家庭负责的意识;父母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成为小孩学习的榜样。就学校而言,应该养成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优良环境。学校要建设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就社会而言,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通过社会制度的规范来引导和加强全体公民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立法等各种途径规范社会各团体、企业、单位、个人的社会责任;加大对社会责任的监督和批评,对于先进事例要进行宣传,宏扬社会正气,对于社会不正之风要进行严厉批评,抵制不正之风。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

3.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锻炼,拓宽社会责任感教育途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只有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行为,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生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象牙塔”,了解社会,体察民情,通过拓宽教育途径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通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义务献血、志愿者服务、大学生村官、支援西部建设志愿者等等途径来锻炼大学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责任担当;责任教育;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一、不断强化责任,勇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历史上敢于担当的大有人在。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常以天下为己任”,用他们的行动和思想来实践了其为中华而崛起的社会责任。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孔子的“当仁不让”;文天祥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近代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有这些都是我国历史上仁人志士尽忠职守,挺身而出的生动体现,舍命担当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是激励我们“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无尽精神力量。

当今社会,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敢于担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才能创造人生的精彩,做出应有的贡献,赢得人们的尊敬。同志对青年提出了“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殷切寄语;同志多次强调: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所有的这些都可以体现出广大中华儿女为使中华名族流传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远扬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使中华民族屹立在民族之林,呕心沥血,尽忠职守,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由此可看出,我国的民族观念与教育理念中重视培育责任意识、强调责任担当教育的优良传统。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原因探析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与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显露,这些对高校大学生传统的理想信念、集体主义观念与责任担当意识产生了强烈冲击。【1】一些不正确不健康的价值观也进入到校园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正面作用,也不利于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还会使一部分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过于追求个人利益,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价值。

2.自身心理不成熟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有一个心理断乳期,其心理发展过程中也充次着矛盾与冲突。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独立性,但由于经验不足,看问题易感情化、片面化、模糊化,脱离现实,不能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因此,往往容易陷入误区。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性,成为制约其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3.教育制度与手段不健全

责任意识作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这种意识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存在着误区。首先,认为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经历了大学教育后,大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就会自然而然地具有社会担当意识。其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多以灌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只是肤浅的了解一些道理和形式上的教育,并没有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实践。最后,学校在教育工作中存在不足,有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造成一些学生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使学生与社会分割,缺少实践性,更不利于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

三、加强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途径

大学阶段是人生养成道德习惯,培养自觉道德意识的重要时期。引导大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抱负,培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打开“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实践公正无私、戒奢节俭、防微杜渐等修身之道,【2】这些都需要大学生改变角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需要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积极介入,创新方式、方法,将对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德育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在责任担当教育中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认知能力。因此,要牢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他们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理想之中,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其明确意识到自身所担负的责任,逐步增强其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2.以情感教育为依托,注重健康人格的培育

情感可指引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因此,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形成。高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满足其个性需要,关注他们的性格、习性、情趣、爱好、需要、特长、精神等人文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的主流意识和思想,客观地辨析社会存在的问题,培养其健康人格,增强其推动社会进步的意识。营造热情奔放的教育氛围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在学生心中激起波澜、产生共鸣,催化感动之心、体谅之心、情趣之心与同情之心,使他们把这种情感内化为社会责任意识,外化为社会责任担当行为。【1】

3.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承担责任,只有在承担责任的实践中得到良好的情感,强烈的心理体验,才能使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有所提高。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形成的最好途径,是其品德外化的重要表现渠道。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思想,理解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使学生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运用到实践当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发现不足,使其责任担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和升华。

参考文献

[1]殷尧,高职院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原因与对策[J].德育研究,第29期

[2]陈笃钦,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工作探索,2006年第4期

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02-02

责任意味着使命和担当。有无责任心,将决定一个人在生活、家庭、工作、学习上的成功或失败(托尔斯泰)。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义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是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1]。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构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是衡量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尺,同时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网络也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阵地。而网络这个信息宝库在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的同时,因其所具有的虚拟性也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影响

当前,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尤其是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方面,更是产生了正面和负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

1.正面效应

网络的运用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拓展了德育的渠道,丰富了德育的方法与手段。首先,网络的超媒体性有助于大学生自主探索,促进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很多在校大学生就是通过网络了解到灾区的信息,从而主动去关注此事。各高校的大学生纷纷举行了网上祈福和捐款活动,为救助灾区人民奉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又如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不少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发表了自己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其中一些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辟谣性说明,更是突显了大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关注公众利益、不人云亦云的可贵品质。其次,网络的虚拟性为实现学习者的角色扮演提供了可能。如在网络模拟人大代表会议上,学生通过扮演来自各行业代表的角色,体会到了各行各业的艰辛,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加深学生对民生的了解,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公民的职责所在。再次,网络的隐蔽性使大学生更易于彰显自己的个性,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对于一些内向的学生而言,当教师在课堂上问及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时,他们会三缄其口,但在网络上他们往往能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网络上就算是说错了什么,也不会给人带来压抑感,避免了现实交流中的尴尬。另外,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增加了大学生网民关注社会问题的可能性。目前,我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而大学生天生对社会问题有一种敏锐感。近两年来网络上不少热点话题的流行,如由郭美美事件引发的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思考等,都与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是分不开的。随着微博的广泛流行,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这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负面效应

网络同样存在负面效应,尤其是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方面,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网络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网上交汇,这使得网络在成为信息宝库的同时,也成为不良信息的集中营。尤其是很多具有隐蔽性的信息的存在,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价值观,这些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影响。稍不留神的话,网络用户就有可能在接受各种正面信息的同时,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大学生的自制力和辨别力不是很强,网络上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和多元思想的影响极易使他们产生动摇,进而对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对网络的沉迷使得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模糊。社会责任意识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并不断得到强化。人只有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才能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2]。但网络的虚拟性往往使大学生分不清其与现实世界的区别,混淆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出现角色定位模糊的现象,并最终导致社会责任感淡薄,使他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3]。例如,大量网络交友版块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的形成,降低了大学生的真诚度。三是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个人主义盛行,并最终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网络上发言的高度自由性以及网络的隐蔽性使得学生的个人主义倾向日益得到强化。一些大学生变得更加肆无忌惮,随意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四是对网络传奇人物的盲目崇拜使得一些大学生忽视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拥有高超网络技术的人往往成为IT界的宠儿,同时也成为大学生崇拜的对象。尤其是那些IT界的精英,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Facebook的创始人Zuckerberg成为无数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但这种对于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的人才的崇拜,会导致了另一种现象的出现,那就是对黑客的盲目崇拜。黑客们拥有高超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他们可以悄无声息地黑掉某一网站,攻击别人的电脑,甚至是不动声色地盗取他人的银行账号,以谋取私利。个别大学生将黑客当成“知识英雄”来崇拜,而全然不顾及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不道德的,这样很容易造成个人价值观的偏离,进而影响了他们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对策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个体认识其社会责任、履行责任的一种独特的道德情感。该责任意识是一种主动性的责任意识,反映了大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体现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大学生三方的积极配合。因此,应构建由内而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体系。

1.优化网络环境,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建立网络道德失范的防控机制,是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全社会都应重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及时过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杜绝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注重对网络环境的净化。与此同时,应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行为的选择应以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标准,并建立在服从整个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的基础之上。此外,为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学校应创造性地开设一些网络文化课程,变堵为疏,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网络信息,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

2.加强自我管理,培育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

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的熏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只能起到外部的促进作用。为了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必须使他们树立自我管理的观念。在网络时代,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中来,使他们实现由被教育者向自主教育者的转变,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也才能让别人的教育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4]。一方面大学生要学会从网络上了解各种最新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社会上发生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擦亮眼睛,学会甄别信息,正确认识善恶美丑,要能够抵御各种诱惑,要学会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行为,时刻提醒自己在网络上也要坚守社会道德准则,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3.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的的社会责任意识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关键在于要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责任意识在促进自身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使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产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除了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外,还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为此可建立以社会责任教育为主题的BBS论坛,并按照不同的主题将其分成不同的版块,如“希望工程版块”“敬老活动版块”“国情民情版块”等,以BBS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发表在BBS上,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网络论坛具有交互式实时响应的功能,其打破了传统媒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互学习环境。在这样的论坛上,我们可以积极宣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得以形成、巩固、提升和发展。

三、结语

社会责任意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居于统领的地位。网络虽丰富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形式,创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机制,但却淡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采取优化网络环境、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才能消除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网络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方乐莺.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道德生成机制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27-28.

[2]段慧兰,陈利华. 大学生道德自我之建构策略探讨[J]. 思想政 治教育研究,2010,26(5):114-116.

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教育;道德教育;着力点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之一,要求“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然而,在长期以来的道德实践中,尤其是高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却存在着重理想教育,轻责任教育的倾向,道德教育内容空泛,方法单调,造成道德教育与学生主体发展之间的断层,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呈现明显弱化的趋势。当前,把责任教育作为着力点来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责任素质,是高校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责任教育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责任意识是指人们在承担责任、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产生并指导以后责任行为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的培育在高校道德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由责任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决定的。

1.责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格尔认为,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所以,在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道德教育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规范对人们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的活动,即教育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这是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关键。而责任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培养人们做好分内之事的活动,应当说,这两者在目标指向上是一致的,两者所采取的措施、使用的方法、选择的载体也有诸多共同之处。具体而言,责任教育的内容体系是从德育内容体系中选择构建起来的,责任教育由生命责任教育、行为责任教育、成才责任教育和回馈责任教育等内容组成,这些内容本身就是德育内容体系的组成部分;责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是德育手段和方法的具体化,责任教育所采用的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责任讨论法等教育方法就是德育的方法;责任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道德素质是其他素质的灵魂,而责任素质又是道德素质的灵魂,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所在,是贯穿道德教育始终的核心内容。

2.责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责任意识是人类追求幸福和人格完善的基础,是一个人道德人格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人成熟成才的重要标志。当责任主体具有了强烈的责任意识时,社会的需要(包含道德的需要)就会成为责任主体的一种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就会促使责任主体产生责任行为,履行其责任。如果没有人们对社会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意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就缺乏自觉、可靠的支撑,美好的道德愿景就都失去了根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信用危机、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责任感的缺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从本质上讲也是一个具体内化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问题。道德教育中如果不进行责任教育,道德教育就很难取得实效。解决好了大学生责任教育的问题,其他方面的思想道德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高校德育应从责任教育入手,强化大学生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的认识与把握,努力使他们的责任意识与社会要求达到有机统一。

由于责任教育在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我们必须注重以责任教育为着力点,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水平。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状态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从我们的调查分析看,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上述问题,而且社会责任感缺乏是上述问题的核心和根源所在。

1.责任认知缺乏

在我国,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责任教育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当今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总体较好,在父母的关爱甚至溺爱中长大,在家庭中缺乏责任认知和体验,几乎不知道责任为何物;在学校,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校教育基本围绕高考进行知识教育,无暇顾及每门课程中包含和体现的责任教育内容;大学教育又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育,同样缺乏系统的责任教育,致使学生对责任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知,以至于是非观念不明、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差,认识不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2.责任情感淡薄

由于责任认知的缺乏,加之责任实践教育跟不上,学生很难产生责任情感体验,导致学生责任情感淡薄。主要表现在: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得回报父母、老师、社会,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礼仪礼貌;缺乏关爱之心,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别人感受,不能主动关心他人,甚至鄙视社会弱势群体;缺乏协作之心,过分注重个人奋斗与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奉献和服务精神不足,不知也不愿与他人合作共事;社会情感淡薄,对社会漠不关心,甚至敌视报复社会。

3.责任意志薄弱

由于缺乏责任认知和情感体验,导致大部分大学生责任意志薄弱,主要表现在:严于律己不够,无论独处还是群体生活,总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不遵守公共秩序及行为规范,甚至放纵自己;吃苦精神不足,心态浮躁,独立生活和抗挫能力低下,缺乏坚韧奋斗的毅力;主动担责意识不浓,过分强调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回避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甚至想尽办法推卸责任;志向不高远,相当部分的学生认为理想可望而不可及,追求“现实”、“具体”和“最实惠的”享乐,注重自己的现时利益,在就业选择上,“生活条件好”、“工资收入高”、“工作轻松”成为他们追逐的热点。

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加强以大学生责任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三、以责任教育为着力点,大力加强高校道德教育

1.制定责任教育规划,使学生责任教育更具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

责任本身具有层次性,大学生对责任的认识也有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为其制定科学的责任教育规划。首先,学校要进行课程总体规划,要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责任教育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有关责任的知识,真正理解和体验什么是责任,为什么要负责任,怎样负责任,以及不负责任的严重后果等,这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对每一个教育环节和教学内容进行责任教育规划,这是责任教育最容易忽视的环节。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责任教育功能,能否挖掘出其中的责任教育的内涵,关键需要教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责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中,并按照责任校园建设的要求,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次,要对学生的道德理想进行合理校正和规划。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起负责任的意志品质。因此,学校有必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甚至是学生个体,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有步骤的道德理想规划,即每一个学业阶段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责任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进责任教育。只有具有针对性,才能提高实效性。

2.加强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体验教育牢固树立大学生责任意识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提升。只有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感受,才能产生心灵深处的震撼,产生责任情感,唤起责任意识,促成责任行为。另外,学生是现代教育的主体之一,传统的“灌输教育”最多只能灌输一些苍白的责任知识,而无法解决鲜活的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责任行为等问题。缺乏不断的社会交往和实践,就无法形成一个人稳定的责任品质和情操,更无法促成负责任的自觉行为。因此,在实施责任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开展各种讨论与活动,扮演和体验各种角色责任,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3.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树立和巩固大学生责任意识

当今大学生总体上家庭条件优越,骄娇之气更重,责任体验不足,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不够全面和理性,很多时候他们会不自觉地陷入到诸多的道德和责任冲突之中不能自拔。而这一系列问题往往困扰着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容易导致学生遭遇问题不知所措,甚至出现不负责任的极端行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着眼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所以,在学生遭遇到道德和责任冲突产生思想上的困惑时,需要有导师给予他们及时的分析、指导和帮助,给与他们心灵的按摩与慰藉,帮助他们走出思维的困境,走出道德和责任的误区。而这种心理疏导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在关键时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尽职尽责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团队的力量,使其心理达到平衡,感受到责任和利益的辩证关系,从而巩固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促进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

4.构建责任社会,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是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对人的培养具有导向功能和感染功能,即社会倡导什么,社会树立什么样的形象标杆,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从而去模仿、去学习。所以,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不只是高等院校的事情,而是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责任。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责任教育的环境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复杂,其影响因素的广泛性、易变性,影响性质的多重性,影响方式的多样性,比任何时候都难于把握。因此,高校应当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构建责任社会,为大学生责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家庭、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细胞的沟通配合,大力构建责任家庭、责任企业、责任校园、责任单位、责任政府,建设责任文化,让学生随时随地都置身于一种负责任的氛围和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接受责任环境的熏陶,接受责任事例的感化,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自己的责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商务印书馆,1979.

[2]邹学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实践[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3]白先同.德育新观念[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

[5]金安.责任[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青少年,公民责任感,培养

一、青少年责任感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凝聚社会正能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

责任感是个体在道德活动中因对自己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体现出对承担责任的明确归因,也体现出没有完成责任时的过错心理。责任感是由知、情、意、行组成的多层次系统。青少年公民责任感是青少年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格的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起点,新的挑战,青少年责任感教育关乎个体发展,更关乎社会未来,将其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进行再思考,不仅是青少年思想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凝聚社会正能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而与此同时,一些如诚信缺失、食品安全、生态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频发,所有问题都在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滋生,使部分人对金钱占有欲的膨胀达到了无视道德和法律的地步。急功近利的心态不断滋生,导致人们行为较之过去更具功利性。审视当前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公民责任感的缺失。现代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公民责任并且认真履行,那么社会大系统就能协调运转。因此,明确责任并认真履行公民责任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培养具有高度公民感的优秀公民,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国民素质的关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21世纪教育报告中强调:“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最具可塑性的黄金时期,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思维敏捷、性格独立、个性张扬、兴趣广泛;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敢于质疑权威、评价事物不拘一格;求知欲强、乐于探索。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他们在接收传统文化的熏陶,以祖国文化为荣的同时也在学习外来文化。他们具备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的潜质。但全面、客观地审视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现状,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学生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生活中自我为中心、只懂索取不懂付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责任意识淡薄、与人团结协作意识与能力都不强、嫉妒心理、攀比心理浓重、缺乏抗挫折能力、自私、冷漠等。在学习方面有些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自律能力,不爱学习,抄袭作业,上课搞小动作,即使老师不断说服教育,仍不愿改正。在家庭日常生活方面, 有些家庭的教育存在着重大失误和偏差, 表现为父母包办一切,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做家务,不愿与父母沟通,不理解、不关心父母。“父母责任心的‘超重’,相应的也就易造成子女责任心的‘失重’:许多子女将理应由他们自己承担的责任,如处理生活、独立学习等诿之于父母。”这些学生很少去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自己要做什么,父母也忘记了孩子除了学习之外还能做什么。此外,部分学生缺少社会公德,不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以上这些问题表明青少年整体责任意识在弱化,这不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也不利于国家人才的培养,影响着国家的长远发展。究其原因,是公民责任教育的缺失和不当造成的。因此,加强青少年公民责任感的培育显得尤为迫切。

二、青少年公民责任感教育的内容

人的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在人类教育史上,责任感教育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与成熟,一直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责任感的培育,孔子提出“当仁不让”、“父母在,不远游”、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表达了鲜明的责任意识。

我国传统的责任感教育基本上只强调青少年个体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强调社会对青少年个体的要求。这个相对片面的定位在传统社会尚有较好的教育效果,而在现代社会,责任感教育不能脱离权利意识,在实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敬业奉献等教育内容的同时,还应该辅之于如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等内容的教育,实现责任教育与权利教育的并重。王兆Z、白尚祯在《社会科学战线》撰文指出,西方国家公民教育中的永恒主题:第一,爱国主义教育是西方公民教育中的主旋律;第二,公民资格教育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通行证;第三,道德教育是西方公民教育的重中之重。但同时,全球背景下的世界公民意识教育也逐渐成为重要教育内容:第一,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全球意识教育;第二,国际理解教育;第三,环境意识教育;第四,注重科技、社会与人文的教育;第五,以“反色情、反吸毒、反暴力、反艾滋病”为主题的品性教育③。责任感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青少年通过自己的行为,履行对祖国、人民、民族的责任,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责任感教育也是一种行为能力教育。

不同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梦”的自我实现本质,“中国梦”的本质是一个团体的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梦。这一本质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有着“家国合一”的传统观念,“入世”的传统价值更是把个体的自我发展与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的贡献紧密连接起来,突出了中国传统社会“自我”这一概念不同于西方的社会意义。当代青少年生活在凸显自我价值的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是青少年的共同追求。而怎样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摆正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自我最大价值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当代青少年发展的关键问题。从本质上说,责任感就是一个人对于国家、团体、家庭、他人等主动负起责任,并施以有益的精神与情感作用。所以,正确认知和处理个人自我实现与奉献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责任感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动青少年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之中,引导青少年体会“国家好、民族好,个体才会好”,激发他们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对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是当前责任感教育的重点。

三、关于当前青少年公民责任感培养过程的中的几点思考

公民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社会民主化的推动力,是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公民责任感的培养更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应注意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公民责任感教育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青少年公民责任感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对青少年公民责任感的培养也不能停留在口头说教阶段,应该渗透到每一门具体学科中,渗透到每一堂课中,渗透到学校日常生活中,渗透到教师的言传身教中。

2、青少年公民责任感教育方案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培养青少年公民责任感是培养青少年适应社会发展,将来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品质,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方案的制定必须要体现教育体系,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层次。既要做到每一阶段教育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又要做到整体阶段具有连贯性和全面性,培养过程可以循序渐进。

3、青少年公民责任感教育方案的持续性与参与性。高尚道德情感的养成与行为习惯的形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青少年公民责任感的培养亦是如此,需要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持续熏陶和影响。也需要青少年多参与、多实践,才能避免知行脱节,才有助于行为的养成和责任感的形成。

在青少年阶段,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有效的公民责任感教育,需要提高青少年公民意识,促进公民责任感养成,加强青少年公民责任实践。

四、青少年公民责任感培养的途径

1、培养青少年公民责任感, 先要提高学生公民责任意识。要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伟大目标鼓舞青少年、激励青少年学生,引导其努力将自身的责任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增强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在公民责任感的培养中,首先就要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对青少年爱国情怀、民族精神、集体意识、团队精神、诚实守信等品质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和责任意识。公民责任感教育还可以渗透到学科教育中,与本学科特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其次,开展各种公民教育的宣传活动,让青少年学生更多的接触优秀人物,发挥榜样人物的力量。强化青少年的是非判断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要让青少年学生成为公民责任感教育的主体,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宣传公民责任感的重要性,这样不但能强化青少年学生对公民责任感的理解,而且在宣传的过程中,也能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2、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促进青少年公民责任感的养成。家庭、学校、社会是青少年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所,青少年公民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努力。首先,学校把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学校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良好的学校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学生良好的纪律意识和学校照章办事的风气是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基础。因此,教师的言行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榜样,学生活动的场所要渗透责任教育内容,使学生时刻感悟责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风貌。其次,家长要树立好榜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应时刻铭记“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做好孩子的表率。家长们要敢于承担责任,言行一致。家长应顺应时代要求, 在平时生活中注重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不要采用出现问题后再补救的教育方式,这需要家长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孩子认真做人、谨慎做事的态度,引导孩子承担家庭的义务和责任,体会自己的责任。最后,社会要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一个充满公民意识的空间,让学生处处体会到公民责任感的存在,勇于承担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应承担的责任。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正确的评价标准,青少年公民责任感的培养要关注社会,要敢于并善于把社会问题引进学生生活中来。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同时,为学生揭开社会神秘的面纱,引导学生对符合社会利益的事情,采取积极支持、参与的正面态度;对损害社会利益的事情采取排斥、敢于反抗的负面态度。

3、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公民责任感。社会实践能给孩子们承担责任的机会,培养青少年公民责任感,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体验责任、担当责任的过程中,去感受自身肩负的责任,坚持有“责任心”的实际行为。公民责任感教育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给孩子一个承担责任的做事机会,让青少年学生把民主的准则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公民责任感。鼓励青少年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合作的力量和奉献的快乐。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尊重青少年学生的意见,启迪学生通过负责任的行为获得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满足,这种自尊心的满足是形成公民责任感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教育中最应予以重视的地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对公民责任的内心体验;有助于青少年良心、爱心、同情心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切实担负起人生责任,成长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参考文献:

[1]夏威.大学生素质教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14.

推荐期刊
  • 社会
    刊号:31-1123/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社会建设
    刊号:22-1410/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大社会
    刊号:44-1717/D
    级别:省级期刊
  • 法治社会
    刊号:44-1722/D
    级别:省级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