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呼吸道疾病护理8篇

时间:2024-01-07 16:31:32

呼吸道疾病护理

呼吸道疾病护理篇1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道疾病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30-01

早产儿指的是胎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早产儿40例。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孕周28-36(30.2±1.2)w。患儿出生时体重1569-1946(1756±246)g。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孕周29-36(30.8±1.4)w。患儿出生时体重在1573-1904(1704±270)g。两组在性别、年龄、怀孕周期以及体重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都采用静脉滴注、吸氧以及保暖等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措施[2]。具体方法如下:(1)保持患儿气道的畅通无阻。医护人员需要估计好患儿的呼吸和循环,再根据各项指证来对患儿进行吸氧和机械通气,从而保证患儿有充足的氧气供给。(2)对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在护理患儿时需要注意减少光线的直射和噪音,需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同时需要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人性化护理,在操作时动作一定要做到轻柔缓慢,在唤醒患儿时需要用最轻柔的动作和温柔的口吻,适当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对患儿进行轻柔缓慢的抚摸,对患儿进行适当的体操锻炼,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患儿生长发育。(3)增强循环系统的稳定。将患儿的血压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尽量减少操作,避免过度刺激。(4)维持中性温度。患儿温箱内的温度调节使得患儿的皮肤温度在36.5~37℃,患儿的肛温在37~37.5℃,同时用毛巾制作患儿的巢,给患儿舒适温暖的感觉[3]。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数据用 ±s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 感染情况

在观察组中新生儿的感染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治疗有效率为100%;在对照组中有5例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情况,其治疗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各项指标的对比情况

观察组中的患儿出院后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新生儿的监护措施也越来越完善;采用护理干预的手段能够给早产儿呼吸道疾病以有效的护理,这样不仅保持了患儿呼吸道的通畅而且增强了患儿的循环系统;在护理时需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注意观察患儿意愿的表达来作出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措施;要尽量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来使得患者舒适的成长,避免光照和噪音等不良因素;本研究采用护理支持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以患儿为中心,对其进行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家庭式护理,让患儿感受到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全方位护理和呵护;医护人员需要鼓励患儿的母亲进行亲自护理,这样就会大大减少患儿母亲在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给患儿母亲逐渐树立起信心来照顾护理好患儿[4]。

通过维持中性温度和增强循环系统能够使得在治疗早产儿在呼吸系统疾病时增强治疗效果,另外还能够增加鸟氨酸羧酶的活性,使生长激素释放增多,这样早产儿的生长速度就会变快;本研究中观察组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其有效率达100%,对照组仅87.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早产儿的肺腑、消化以及循环系统等器官组织发育并不成熟,各项功能也发育不完善,在免疫力上也不如足月儿强,所以较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呼吸道感染就是其中一种。积极做好呼吸道护理、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建平,鲁萍.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报,2009,16(16A):59.

[2]李风艳.抚触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6):848.

呼吸道疾病护理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72例呼吸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A、B组,每组各86例。参与本次研究的172例患者均通过望诊、血气分析、肺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与支气管镜检查体征,被确诊为呼吸道疾病。其中男93例,女79例;年龄16~77岁,平均(56.3±4.9)岁;病程7~42 d,平均(25.3±4.4) d;支气管哮喘4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各30例,感染性喉炎36例,肺炎3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B组 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治疗:行一般疾病指导,引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对待流涕、干咳等症状;要求患者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不利于预后的活动;常规交流,引导患者以合理的态度对待疾病;指导用药。其他还可按需指导饮食、日常作息等。

1.2.2 A组 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进行护理。①放松性练习:医护人员每日于晨起早饭后、午饭后及晚间9点前后在患者间开展放松性练习活动,包括播放舒展性的音乐,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在舒缓音乐中放松身心,摒除杂念;②认知性干预:护理人员通过适当语言鼓励患者、灌输呼吸道疾病基本知识、列举该疾病治愈率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排遣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的依从性;③家庭性心理干预:研究表明,患者家属情绪对患者自身情绪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作好家属沟通工作,提升患者家属的治疗信心与基本疾病常识,告知家属必要的情绪流露及辅助治疗方法,通过鼓励患者、促进家属间沟通交流等方式,利用积极心理暗示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④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工作,加强医患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提升治疗效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出院前需在值班护士的指导下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填写完成后由护士当场收回并统一管理,收回率为100%。

1.3 评价标准

1.3.1 满意度评价标准 出院前组织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需从医疗环境、治疗态度、技术程度、咨询细致度、尊重性、信任性等方面进行满意度打分[5],不满意:≤4分;满意:5~7分;非常满意:8~10分。

1.3.2 不良情绪评分标准 采用SDS与SAS量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分,其中SAS为四级评分,1~4分分别表示“偶尔”“有时”“时常”“总是”4个标准,标准分=总分×1.25,正常:≤49分;轻度抑郁:50~59分;中度抑郁:60~69分;重度抑郁:≥7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B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总满意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与B组比较,χ2=11.1971、*P<0.05

2.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B组干预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A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6±3.4) d,明显短于B组的(13.2±4.3)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道疾病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容易导致严重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对疾病治疗及患者的预后均有负面作用[7-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A、B组患者的SAS及SDS均>60分,充分显示出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急迫性,与杨惠琴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联合护理方案的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84%,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案的B组,说明加强细节护理与心理干预,能有效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对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治疗依从性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细节护理干预的意义在其他一系列研究中亦有表现,如王淑芳等[10]认为,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其中全面护理干预与细节护理干预基本含义类似,充分证实该护理方案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不良情绪均较干预前有所缓解,表明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较传统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概率,有助于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11],使患者在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下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12],以和谐医患关系[13],减少医患纠纷、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率与质量,为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对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能有效疏导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和谐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率与质量,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预后质量创造条件,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丽花,黄丹霞,牟晓玲,等.等待肺移植病人心理状况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33):3087-3088.

[2] 马春兰,肖军,王可,等.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3(4):566-572.

[3] 安向果.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78-79.

[4] 王萍,焦涛,朱敏立,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A]//2013年第十二届全军呼吸内科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227-231.

.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2):1134-1135.

[6] 陈立文,茹茉莉,朱洋君,等.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情绪障碍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504-2506.

[7] 祝哲敏,崔桂梅,薛永朝,等.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80-81.

[8] 吕晓飞,张罗.变应性鼻炎与精神心理紊乱[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34(2):97-99.

[9] 杨惠琴,夏迎雪,李风森,等.哮喘患者的情绪测评分析及治疗对策[J].新疆医学,2007,37(4):41-42.

呼吸道疾病护理篇3

无创呼吸机是一种无需气管插管即可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机。2008年6月~2011年6月对88例肺心病呼吸衰竭及COPD患者进行了无创机械通气,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的缓解呼吸肌疲劳,纠正缺氧状况,降低气管插管率。

资料与方法

8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85岁,其中肺心病并呼吸衰竭9例;COPD 79例。所有进行S/T模式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均符合以上两项诊断的住院患者,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

方法:治疗前监测、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神志、发绀程度、肺部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等。本组病例全部采用鼻罩通气,通气模式为S/T模式,呼吸频率16~18次/分,氧流量5~6L/分,吸气末正压与呼气末正压,两者相差4~8cmH2O。每天通气1次,每次4~8小时,7~14天1个疗程。

结果

88例患者治疗期间,其中80例治疗有效,经2~4周治疗后康复出院;5例无效,其中有3例因病情突发加重转ICU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等有创通气治疗,另2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护理

⑴通气前准备工作:①心理疏导:通气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该项治疗的重要性;指导其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有效配合,并告知患者护士会在其床旁给予有效监测,消除其恐惧心理;应用呼吸机后患者不便交谈,可用简单的手势或用文字来交流,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态,积极配合治疗。②保持呼吸道通畅:上机前及时清除患者口鼻腔、咽喉部痰液和分泌物,是防止窒息的关键。③呼吸机的准备:检查呼吸机各参数,管道连接和通畅情况,氧气管连接和氧流量,湿化槽内的水温、水量。选择合适的鼻罩,将呼吸机鼻罩与头带连接,让患者试戴,松紧以鼻罩不漏气为准。暂不连接呼吸机,让其适应一下。

⑵通气时护理要点:①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巡视,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是否出现人机对抗,若患者突然出现烦躁、发绀加重、呼吸浅快、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骤降等,提示无效通气,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采取抢救措施。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通气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口鼻腔、咽喉部痰液和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以助排痰,对痰液黏稠者,嘱患者多饮水,或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对分泌物明显增多,密切观察通气效果。③饮食护理:机械通气患者对营养的需求较高,故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饮食的喜好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糖分的过多摄入。每天补充2500~3000ml的水分。如出现腹胀,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

⑶撤机后的护理:①指导正确的呼吸:做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初次锻炼时做到循序渐进,以不觉疲劳为度,并可在卧位、坐位、站立位,随时随地地进行锻炼,最终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呼吸方式。②卫生宣教: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和排痰,指导患者进行上肢抬举运动增加肺顺应性;吸烟应劝其立即戒烟,避免或减少有害粉尘、烟雾或气体吸入,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营养,改善生活习惯,耐寒锻练等,对COPD的防治都有重要的意义。

⑷并发症预防:①面部皮肤压疮:患者由于持续使用呼吸机或系带牵拉过紧时间较长,且大多数患者年老体弱,皮肤免疫力相对较低,故容易造成鼻粱部、鼻翼两侧的面颊部、下颌部皮肤压伤。对持续使用无创呼吸机>4小时的患者在使用前认真检查鼻罩边缘的完好性、柔软度,在易摩擦部位涂擦凡士林薄保护皮肤,避免压伤和擦伤皮肤;在治疗间歇时协助患者轻轻按摩局部皮肤,有效地预防了局部皮肤压疮的发生;出现破溃时,用金霉素眼膏或百多邦软膏外涂,防止继发感染。②胃肠道胀气:在使用呼吸机前,对患者提前进行正确呼吸方法指导,嘱其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间尽可能长,慢慢调节自己的呼吸,可以减少气体进入胃肠道。对于出现胃肠道胀气的患者,则协助顺时针按摩腹部,指导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必要时留置胃管,行胃肠道减压。

⑸呼吸机消毒:呼吸机在使用中需维持一定的温湿度,这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故应定期消毒呼吸机的细菌过滤器、过滤膜、管道及鼻面罩。每天用75%酒精擦拭机器表面;鼻面罩每天用75%酒精擦拭后再用生理盐水纱布擦拭1次。螺纹管用2%戊二醛浸泡30分钟,后用流水冲洗干净,晾干。撤机后,除上述步骤外,呼吸机内部还应给予清洁、洗尘、调试和保养。

讨论

机械通气能迅速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同时也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是提高COPD患者临床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十分有效的措施。在使用过程中护士应熟练掌握呼吸机性能,操作流程,各种参数的意义,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对患者给予恰当的宣教,有效的指导,能提高患者对呼吸机的适应性和依从性,减少或消除不良心理反应,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以保证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周舸,陶敏,沈小清.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6,4(21):39—40.

2施毅,陈正堂.现代呼吸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45—754.

3姚丽英,陈飞兵,吴玉叶.COPD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3):1631—1632.

呼吸道疾病护理篇4

[关键词] 细节护理;心理干预;呼吸道疾病;不良情绪

[中图分类号] R43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c)-0134-03

Influence of detail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respiratory diseases patients with anxiety,depression emotion

HAN Xue-fei HUANG Li-sha GUO Na-na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People′s Hospital of Luohu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etail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respiratory diseases patients with anxiety,depression emotion. Methods 172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by random sampling method,group B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plan to intervene,group A was given detail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hospital time,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bad mood score and other indexes of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satisfaction to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group B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A,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Befor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patients in group A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 which were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B,it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42.6±2.4) scores and (45.6±5.1) scores respectively,it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of group B [(58.9±3.4) score and (57.4±3.3) scor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 Detail nursing;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Respiratory disease;Bad emotion

呼吸道疾病是一种病变区域集中在支气管、肺部、胸腔的常见疾病[1-2],病情较轻的患者易出现咳喘、胸闷、胸痛等症状[3-4],严重者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较大[5-6]。本研究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72例呼吸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86例患者采用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护理,以深入探讨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呼吸道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72例呼吸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A、B组,每组各86例。参与本次研究的172例患者均通过望诊、血气分析、肺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与支气管镜检查[3],存在鼻塞流涕、干咳、喷嚏、咽痛、全身发热、头痛乏力、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4]临床症状或体征,被确诊为呼吸道疾病。其中男93例,女79例;年龄16~77岁,平均(56.3±4.9)岁;病程7~42 d,平均(25.3±4.4) d;支气管哮喘4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各30例,感染性喉炎36例,肺炎3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B组 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治疗:行一般疾病指导,引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对待流涕、干咳等症状;要求患者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不利于预后的活动;常规交流,引导患者以合理的态度对待疾病;指导用药。其他还可按需指导饮食、日常作息等。

1.2.2 A组 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进行护理。①放松性练习:医护人员每日于晨起早饭后、午饭后及晚间9点前后在患者间开展放松性练习活动,包括播放舒展性的音乐,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在舒缓音乐中放松身心,摒除杂念;②认知性干预:护理人员通过适当语言鼓励患者、灌输呼吸道疾病基本知识、列举该疾病治愈率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排遣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的依从性;③家庭性心理干预:研究表明,患者家属情绪对患者自身情绪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作好家属沟通工作,提升患者家属的治疗信心与基本疾病常识,告知家属必要的情绪流露及辅助治疗方法,通过鼓励患者、促进家属间沟通交流等方式,利用积极心理暗示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④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工作,加强医患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提升治疗效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出院前需在值班护士的指导下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填写完成后由护士当场收回并统一管理,收回率为100%。

1.3 评价标准

1.3.1 满意度评价标准 出院前组织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需从医疗环境、治疗态度、技术程度、咨询细致度、尊重性、信任性等方面进行满意度打分[5],不满意:≤4分;满意:5~7分;非常满意:8~10分。

1.3.2 不良情绪评分标准 采用SDS与SAS量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分,其中SAS为四级评分,1~4分分别表示“偶尔”“有时”“时常”“总是”4个标准[6-7],标准分=总分×1.25,正常:≤49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SDS同样为四级评分,A~D分别表示“很少或从无”“偶尔”“时常”“绝大部分时间”4个标准[8-9],标准分=总分×1.25,正常:≤49分;轻度抑郁:50~59分;中度抑郁:60~69分;重度抑郁:≥7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B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总满意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与B组比较,χ2=11.1971、*P

2.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A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6±3.4) d,明显短于B组的(13.2±4.3)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呼吸道疾病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容易导致严重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对疾病治疗及患者的预后均有负面作用[7-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A、B组患者的SAS及SDS均>60分,充分显示出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急迫性,与杨惠琴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联合护理方案的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84%,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案的B组,说明加强细节护理与心理干预,能有效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对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治疗依从性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细节护理干预的意义在其他一系列研究中亦有表现,如王淑芳等[10]认为,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其中全面护理干预与细节护理干预基本含义类似,充分证实该护理方案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不良情绪均较干预前有所缓解,表明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较传统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概率,有助于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1],使患者在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下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12],以和谐医患关系[13],减少医患纠纷、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率与质量,为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对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能有效疏导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和谐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率与质量,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预后质量创造条件,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丽花,黄丹霞,牟晓玲,等.等待肺移植病人心理状况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33):3087-3088.

[2] 马春兰,肖军,王可,等.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3(4):566-572.

[3] 安向果.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78-79.

[4] 王萍,焦涛,朱敏立,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A]//2013年第十二届全军呼吸内科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227-231.

[5] 侯俊英.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哮喘控制关系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2):1134-1135.

[6] 陈立文,茹茉莉,朱洋君,等.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情绪障碍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504-2506.

[7] 祝哲敏,崔桂梅,薛永朝,等.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80-81.

[8] 吕晓飞,张罗.变应性鼻炎与精神心理紊乱[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34(2):97-99.

[9] 杨惠琴,夏迎雪,李风森,等.哮喘患者的情绪测评分析及治疗对策[J].新疆医学,2007,37(4):41-42.

[10] 王淑芳,马忠金,邓志云,等.全面干预对于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1):1628-1629.

[11] 归纯漪,姚旭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院外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56-357.

[12] 徐艳,唐文君,唐宇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抑郁80例临床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2):1014-1015.

呼吸道疾病护理篇5

[关键词] 护理干预;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抢救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7(c)-0116-03

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是小儿期常见的一种耳鼻喉科以及头颈科疾病[1-2],该病常见于喉腔略显狭小的儿童,喉腔的狭窄常会导致其黏膜下层松解[3],若在此时患儿由于发炎或是其他原因导致黏膜充血、肿痛,容易引发呼吸道阻塞。一般小儿的呼吸阻塞病情要比成人严重,对患儿的健康甚至生命有严重威胁。对于小儿而言,呼吸阻塞性疾病常具有突发性、危重性等临床特点[4-5],但小儿呼吸阻塞性疾病的起病原因较多,不同的病因常会导致患儿的病情有所差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儿实际,采取不同的救治方案。一般而言,对于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是气管类疾病所引发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采用药物保守性治疗即可保证其在较短时间内康复。但对于支气管内异物所引发的急性阻塞,则应及时诊断并抢救,以防止病情发展引起痉挛性呛咳或黏膜水肿,保证患儿生命安全。随着计划生育的不断推行,孩子之于家庭的意义不断提升。因此,保证小儿生命健康,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选取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96例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儿,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抢救及康复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我院就诊的阻塞性疾病患儿92例,男61例,女31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2.31±0.93)岁。患儿病因为咽喉类疾病52例,包括急性喉炎、咽喉异物以及喉部肿瘤等;气管或支气管类疾病31例;食管类疾病5例;其他病因4例。所有患儿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4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急救及护理。护理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急救及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两组具体急救及护理方案如下:

1.2.1急救方案

对于紧急入院的患儿,医护人员应立即检查其呼吸状况,通过吸氧尽快改善其呼吸状态。同时,迅速对患儿进行检查,诊断发病原因,并根据病因和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抢救方案。对于感染类病因应在最短时间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抑制病情发展。对于气道阻塞的患儿则应给予紧急处理,即开口腔除腔内异物,Heimlich法除气道异物或内窥镜下除异物。当患儿呼吸得到改善后,进行救治。一般采用雾化吸入或气管滴入的方法给予肾上腺素,剂量为1~2 mg,可有效消除黏膜水肿;给予糖布地奈德治疗炎症。对于上述方法无效的严重患儿,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包括麻醉下气管插管去异物以及气管切开术等。

1.2.2 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组患儿经过急救治疗后,由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护理。随时监测患儿的呼吸状况,并及时提醒家长或是病房内其他人员保持安静,以使患儿能够保持稳定,利于疾病的治疗。告知患儿家属救治后注意事项,并进行手术护理。手术护理是指患儿术前,医护人员应与家长及时沟通,安慰家长,使其对患儿的病情充分了解。保证患儿术前禁食、禁饮,以及必要的呼吸监测及改善措施。但应注意慎用止痛剂。

1.2.3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提高患儿抢救效果。

1.2.3.1 心理护理 在患儿入院之初以及在救治过程中,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患儿的情绪变化并进行包括肢体、语言等方式的交流和沟通,建立其内心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可连同家长对患儿进行适当鼓励,树立其面对疾病的信心,最大限度地配合医生的救治。同时,医务人员应及时向家长告知患儿的病情,并随时留意家长的情绪变化,为其讲解各种急救措施的必要性和意义,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

1.2.3.2 饮食护理 患儿在抢救过后,医护人员告知家长患儿平时饮食的相关注意事项。建议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冷流食,但应注意食量,进食最好取半坐或坐立。在患儿进食过程中,指导轻堵气管套管,以保证呼吸与吞咽动作步调一致。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说话训练,同时应多喝水。一般患儿术后3 d即可进行半流食。切忌给患儿食用硬质或是刺激类食物。保证患儿营养充足摄入,对于必要患儿可进行静脉输养。

1.2.3.3 出院指导 医护人员在患儿出院的1周内定时与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儿的呼吸情况、精神状态等,判断其病情恢复情况。对于存在就医隐患的患儿及时建议其入院复查,避免病情延误。同时,通过与家长沟通,在家长对患儿的日常护理过程中,提出正确的意见。患儿出院后一般不进食硬质难嚼的食物,尤其是小于3岁的孩子,不可给坚果性质的食物;家长应嘱咐孩子在吃东西时,不可打闹;在孩子进食过程中,家长不可以转移其注意点;这些可以有效防治食物误入患儿气管,引发患儿再次入院。对于因入食异物,而咳嗽、呼吸抑制的孩子,应指导其停止摄入食物,在安静状态下迅速送往医院急救。

1.3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患儿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儿日常活动以及心理活动评分;调查患儿家属对治疗过程中护理的满意情况;记录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焦虑症状评分参照方宗君等[6]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问卷标准。护理满意度评价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满意三种,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抢救疗效比较

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抢救成功率、病死率以及重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干预组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中各有1例和2例患儿自动出院,未经治疗。见表1。

2.2 两组患儿康复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患儿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焦虑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干预组优于常规护理组。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比较

调查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干预组优于常规护理组。见表3。

3 讨论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儿病情危急,发病迅速,常需要急诊救治[7-8]。据调查显示,多数呼吸道阻塞患儿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常会威胁生命。因此,呼吸道阻塞性疾病作为儿科急诊中的常见病症,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其有效的治疗手段探究也在不断发展进行中。就目前而言,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轻症患儿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9-10],而中重症患儿可采取气管插管或是气管切开手术,以尽快去除阻塞异物,保证患儿生命安全。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自身病情的主诉能力较差,因此,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是护理的重点,也对护理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干预作为专业护理发展的重要体现,已成为重大疾病护理的必然趋势,而小儿作为特殊患者,成为护理干预的重点对象。

本文针对我院92例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儿,分别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和急救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救治结果,可知,护理干预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即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呼吸道阻塞疾病患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同时,护理干预对患儿健康,尤其是社会活动及心理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降低疾病对患儿生活的影响。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0.13±1.09)d和(12.42±0.97)d,即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对减轻患儿家庭负担具有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护理干预在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抢救和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还可以提高患儿的预后健康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卢根,靳蓉,苏守硕,等.纤维支气管镜术诊治小儿呼吸道疾病作用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 27(11):844-847.

[2] 王双乐,杨楚,李创伟,等.小儿危重呼吸道阻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4):251-254.

[3] McNamara VM,Crabbe DC. Tracheomalacia[J]. Paediatr Respir Rev,2004,5(6):147-154.

[4] 张杰,张亚梅.降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并发症及病死率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 39(9):658-662.

[5] 李荟.小儿呼吸困难误诊漏诊47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9):124.

[6] 方宗君,蔡映云,王丽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测量评估及应用[J].现代康复,2001,5( 4):7-9.

[7] 黄英,刘恩梅,李渠白,等.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术诊治小儿呼吸道疾病9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 20(8): 469-471.

[8] 靳蓉,朱莉,徐和秀,等.小儿下呼吸道异物误诊哮喘九例分析[J].小儿急救医学,2004,10(2):118.

[9] 李健,骆莹莹,王红琴.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3):148-150.

呼吸道疾病护理篇6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康复

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的趋势,临床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多,由于老人的生活习惯、职业、社会地位的不同,而造成了他们有许多不同心理特征。如何减轻老年患者的心理负担、社会压力,提升其康复速度,为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热点问题[1]。这要求护理人员在照顾老年患者时,充分考虑、注意他们的心理特征,对不同个性、心理特点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康复的影响非常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1日-2011年5月1日的62例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58~69岁,平均63岁;病程3个月~5年。

1.2护理方法

1.2.1营造和谐病房环境老年患者在住院之前,通常都是表现出不愿意、排斥的心理。在患者入住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根据患者的基本信息,安排一个与患者患者的年龄、文化环境、工作履历、兴趣爱好等情况非常接近的病房。在患者入住之后,耐心的向患者介绍病房的环境、设施、人员的信息,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不只是单纯只接受治疗,而在医院的日常生活中能够与病友有一个沟通、交流、活动的共同点。让病房本身在无形之中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医疗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感。

1.2.2消除焦虑老年人出现焦虑的情绪,主要是因为他们入住医院之后,对社会事物的接触较少,生活秩序被打乱,从而逐渐不适应于社会。临床的患者由于对医院饮食起居、休息睡眠不适应,产生一种排斥心理,从而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因此,在老年人入住医院的初始阶段,负责临床的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向老年人介绍医院的环境、休息、生活习惯、规章制度。并且向患者的家人询问、了解其个性特点,对老年的个性差异,利用语言技巧、采用不同的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从而增加老年人对护理人员服务的信任感。针对不同的老年患者心理,尽可能的去满足他们的需求。通过上述手段,医院可以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资料。

1.2.3护患沟通良好的护理在于怎么去减少患者对医院、自身疾病的抱怨、担心。心态的治疗是对疾病的康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尊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美好的语言能够调整好患者的心态,并且有利于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因此,护理人员照顾老年人患者时,应该充分地尊重老年患者,对患者的态度温和、诚恳。例如,在回答老年患者的疑惑时,说话要柔和缓慢,耐心地倾听老人的主诉。也可以让老人讲述其退休之前的光荣事迹,而且要表现出一种敬佩感,满足其自尊心、自信心。对老人出现的健忘、唠叨的现象,要给予理解,切不可表现出不厌其烦的情绪和语调过高的埋怨,否则会让患者产生恐惧的心理。在工作中,应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充当老人的抑郁、苦闷的倾诉对象。

1.2.4护理的非语言沟通护士的动作、举止、眼神、表情、语调都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唠叨表现一种无奈的表情,或者在回答老人的询问时,声调过高。容易让老人产生产生一种焦虑、恐惧的情绪。而通过对老人的态度温和、语言诚恳意切,能够使得老人在接受护理时,产生一种舒适、轻松的感觉。如果的举止不雅,经常表现不耐烦的情绪,则会让老人感觉不安,甚至不愿同护理人员沟通。

1.2.5及时向患者反馈病情康复情况患者普遍表现出不愿意久住在医院的情绪,他们最关心的还是病情的康复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进行细心的照顾、护理,还要向他们及时反馈病况信息。注意反馈的方式,尽量报喜不报忧。如果向患者传达“忧”的信息,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例如,在患者向你询问,我的病康复得怎么样,护士就应该展示出一种非常高兴、积极的状态,然后非常诚恳的对患者说,今天你又离出院的日子近了一天,病情康复很顺利。这样有利于缓解患者对病情的焦虑,促进他们康复的信心。

2结果

通过护理人员对62例的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细心的照顾,并不断分析总结,在护理过程中非常注意老年患者的不同个性、心理。使得老年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感,的心理压力明显降低,焦虑、抑郁的情绪明显减少,康复的进展明显加快,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

3讨论

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虽带有对医院明显的排斥心理,在医院的生活中,有着焦虑、抑郁、不安的情绪。但通过护理人员的细心照顾,是可以被缓解和消除的。因此,护理人员在照顾老年患者时,应该充分考虑、注意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找出他们的共性和异性,对其进行耐心、科学、合理的护理,就能很好缓解他们的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进展[2]。

参考文献

[1] 张晓华.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09,4(3):127.

呼吸道疾病护理篇7

【摘要】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腹泻是儿童呼吸道、消化道常见疾病,采用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治疗机与药物平行治疗上述疾病,近年来已推广使用,经临床证明:做好双波长光纤激光治疗机平行治疗的护理,配合医生治疗,对促进患呼吸道、消化道疾病患儿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我科用上述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治疗机在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激光治疗机动性辅助治疗小儿呼吸道、消化道常见疾病570例,支气管哮喘、肺炎确诊病人共计434例,其中,男265例,女169例;腹泻确诊病人136例,男84例,女52例,年龄在32天~6岁。

2 治疗方法

呼吸道疾病的患儿在入院第一天开始,只要有适应症,排除高热症状的患儿,使用激光配合静脉输入抗菌素行抗感染治疗,腹泻的患儿在急性期过后,进行激光治疗。

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取天突、大椎为主要部位进行照射,腹泻取脐周、中脘穴进行照射,输出功率,A波长100~600,B波长10~60,时间为5~10分钟,每天一次,5~7次为一疗程。

3 护理方法

护理是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参考设备使用说明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对激光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有了以下的体会:

3.1 治疗前的护理

3.1.1消除恐惧心理一般而言,患者和患者的家长,基本上对激光的了解知之甚少,总是会觉得激光会烧灼皮肤,或者对患者的人体、内脏器官造成损伤,因此,在治疗前,护士要向患者家长耐心的介绍激光的安全性、有效性,让患者和家长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接受治疗,这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前提。

3.1.2选择好治疗时机小儿哭闹和不配合是儿科实施治疗的一个难题,因此,在治疗时机上,宜选择患者平静期、吃奶时、睡眠时进行,对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抗拒的患者,可以采取停止治疗,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再进行。

3.1.3要注意禁忌症由于治疗过程中,要患者家长配合,因此,要提醒家长不能将激光直接照射患者的眼睛,同时,要仔细的检查患者治疗部位是否有黑色素沉积,如果有,可以用厚胶布覆盖后再行治疗,毛发浓密的部位要进行备皮处理。

3.2 治疗中的护理

3.2.1准确选择照射功率不同的患者,由于年龄不同,要调节不同的功率治疗,准确的操作是仪器治疗效果的保证,因此,要非常熟悉的掌握仪器的性能和使用。

3.2.2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一般情况下,激光治疗过程中,由于照射部位有温热感,患者会有很舒服的感觉,但也要尽量中途检查照射部位是否有发烫的现象,尤其是遇到患者突然哭闹时,要及时暂停检查,在确保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再继续治疗。

3.2.3照射部位要准确要不时的检查和观察照射部位是否移动偏离,并给予及时的修正,尤其是一些不太配合治疗的患者,更要加以注意。

3.2.4冬天要注意保暖冬天天气寒冷,治疗时要注意关闭窗户,保持室内的温度,最好室内有空调,这样才能保证患者不再受凉而加重病情,掀开患者的衣服的时,要动作麻利,避免长时间将患者的皮肤暴露在外。

3.2.5家长要正确的配合由于治疗过程中,要患者家长怀抱患者平躺在自己的身体上,患者家长要亲自手持治疗头,所以,要告诉家长轻轻的将治疗头置于患者的治疗部位,要避免压迫太重患者出现抗拒哭闹,影响治疗效果。

3.3 治疗后的护理

3.3.1治疗结束后,由于治疗过程中,患者体内的毛细血管和体液加速循环,会造成患者短暂的水分流失,要嘱咐患者家长适量的给患者喝点水,适当补充水分。

3.3.2治疗后,应在一个小时内,询问患者的家长,详细了解患者的临床状况,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向主管医生汇报,在查明原因的情况下,调整治疗方案。

4 讨 论

现代研究,激光(632)属可见红光,皮肤透射率大,对深部组织和神经末梢刺激温和,有神经和内分泌的调节功能[1]。激光治疗具有镇痛、无菌、强身、无损害的优点。激光照射穴位,刺激局部和深部感受器,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加强对胃肠道功能的调理[1]。激光照射就是以低强激光束直接或聚焦照射代替传统的针刺,使局部组织的分子、原子吸收能量后,刺激穴位处的神经,使之产生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神经―体液、经络等途径调节机体功能[2]。现代实验研究,证实低功能激光(632)照射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当低功率激光(632)作用于经络穴位系统后,中枢及外周的阿片肽系统均参与了免疫调节过程[3]。由此可知激光有调节人体胃肠道功能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能达到抗病毒、恢复肠胃功能的目的,所以激光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是肯定的。激光照射在肺区指定穴位上,能由经络传递能量,使人体产生“光学生物效应、热效应、电磁效应及机械效应”[4],从而达到清泄肺热、舒畅肺气、运行气血,疏通经络、化浊痰、平咳喘之作用。呼吸道患儿采取激光辅助治疗和护理,可促进肺部渗出物的吸收和罗音的消失、达到症状控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治疗机与药物平行治疗,与传统的针灸相比,激光既能达到针灸的效果,还具有无痛、无菌、安全、操作简单的特点,是治疗小儿呼吸道、消化道常见疾病的一种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美兰等,中国激光医学杂志,1995,4(4):223

〔2〕李忠明,应用激光,1999,19(6):376

呼吸道疾病护理篇8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有创呼吸机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在临床上对于危重患者来说是重要的急救场所,这是因为大多数的患者都呈现明显的呼吸衰竭,因此对于有创呼吸机的应用概率也非常高,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应用有创呼吸机情况下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几率[1]。本文对可能诱导重症监护病房当中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其中,男性46例,年龄2~80岁,平均年龄为43.5岁,女性34例,年龄2~72岁,平均年龄为44.9岁,对所有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80例患者中引发下呼吸道的可能因素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在整个过程中实行全方位护理,跟踪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将所有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以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相关诱导因素,排除无关因素,找出各个因素与呼吸道疾病感染几率之间的关系。

1.2.2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确诊标准 患者使用有创呼吸机时间在48h之内便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为时间标准;将机械通气过程前后的胸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通气之后的胸部出现新浸渍的阴影区域[2];白细胞所占有的体积分数显著提高,乃至大于10×109/L;患者开始出现性肺部音、炎性支气管分泌物及肺实变等症状,这些都是发生肺部实质性感染的有力症状;另外,在对痰进行培养实验中发现了病原菌的存在或在已知的病原菌基础上又发现新病原菌的存在都可以作为确诊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标准[3]。

1.3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临床术后数据输入电脑,建立Excel表格,整理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的临床术后数据进行t检验,对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情况 经过数据记录、统计发现,在选取的80例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发生了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概率在32.5%,有11例因医治无效而死亡,死亡率在42.3%。

2.2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 经过数据分析可知,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会伴随机械通气时间(即带机时间)的增长而显著提高(P

2.3发生基础疾病的数量 经过数据分析可知,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会伴随基础疾病数量的增长而显著提高(P

2.4插管方式 在详细数据统计之后可以发现,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有创呼吸机的患者来说,插管方式对于下呼吸道疾病的感染也有一定的影响。在80例临床资料中,经鼻腔插管及经口插管的患者共有50例,而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有18例,发病几率在36.0%;对于30例进行气管切开再插管的患者来说,共有19例患有下呼吸道疾病,所占比率高达63.33%。很明显,采用气管切开后再插管方式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几率高于前者(P

2.5疾病严重情况 通过数据统计可知,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几率随着疾病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

3讨论

人体呼吸道的主要部分为鼻腔、咽喉、肺泡、气管、支气管等构成,其中鼻腔当中的主要结构鼻甲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将人体吸入的气体进行异物净化、加湿、加温等,这是通过鼻甲中富含的丰富粘膜组织,血管、黏液等完成的[4],在这一过程完成后,下呼吸道便能够免受有害物质及各种微生物的侵害,得到一定的保护,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在建立人工气道工作过程中,人体的上述各项生理功能由于外界强力的侵入而受到了破坏,细菌便很容易入侵呼吸道,并滋生、繁殖,最终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等危险。在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由于经常会应用有创呼吸机进行通气,因此很容易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经过相关数据调查发现,这类疾病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50%~70%[5]。有研究证实,侵入性的操作能够带给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高系数的呼吸道感染,属于独立高危因素。

本研究对重症监护病房当中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和探讨,发现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所患基础疾病的数量、插管方式及疾病严重情况都能够显著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类疾病,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越长、基础疾病越多,气管切开后插管的插管方式及高危疾病状况都会提高下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发生几率。在临床上尽量采取最合适的医治组合,及有效的干预措施,尽可能降低感染几率,以增加治疗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刘冰,贾淑梅,徐修礼,等.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03).

[2]周田美,董晓勤,余道军,等.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0).

[3]任玲,周宏,茅一平,等.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10(0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