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配音的发声技巧8篇

时间:2024-01-11 11:51:47

配音的发声技巧

配音的发声技巧篇1

关键词:民族声乐;共鸣技巧

在民族声乐的表演中,必须很好的把握的演唱时的技巧,才可以非常全面的展现民族声乐的魅力和艺术特色,但是根据实际演唱的特点,更加有效的利用共鸣的技巧,可以让演唱变得更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达到完美的演唱效果。在民族声乐的唱法中,共鸣和语言是联系异常紧密的,除了能完美的表现的人物的情感和演唱的特色以外,还能展现民族的风俗。在演唱的时候可以根据现场的要求和听众的习惯,恰当有效的使用共鸣,不但可以提高演唱的感染力,也可以体现共鸣技巧下声音的魅力和效果。

1原理

民族声乐中,如果没有共鸣技巧的运用,演唱就会显得势单力薄,毫无特色可言,而且声音也异常细小,缺乏一定的感彩。加入共鸣技巧的使用之后,就会让声音变得悦耳动人,同时也具备了相当强大的穿透力。因此,在表演的时候完美的展现共鸣的效果,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探究和分析。

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之中,共鸣的意思就是唱歌时发声的时候,通过气息的冲击,产生一定的音波,通过声带或者周围的肌肉等,经过空气的传递让口、胸和头产生共振。但是只依靠声带传递出来的声音是非常微弱的。但是,经过共鸣技巧的使用之后,声音就可以在瞬间变得圆润、饱满,富有穿透力,演唱的旋律更加动人。共鸣的主要部位有口腔、鼻腔和胸腔。第一,需要学会用三腔各自共鸣的方法和技巧,然后再将三者融合在一起,相互配合和联系,缺少其中一个都达不到共鸣的效果。所以,在唱歌的时候,需要正确规范的调整胸腔和口腔的共鸣,然后让整个系统达到一个完美的配合。与此同时还要进行三腔之间的相互配合,才可以把共鸣的整体效果发挥到最完美。

2运用

根据上述材料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对于共鸣技巧的原理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对于共鸣技巧的把握重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就针对共鸣技巧在民族声乐表演中的实际利用和掌握方法,通过呼吸的训练、语言的训练以及唱法的训练和共鸣的运用三个方面的具体分析,力求在相关的技巧运用中,可以将其特色发挥到最佳的效果。

(1)呼吸的训练。民族声乐中,演唱有关的美声唱法和普通的唱法之间二队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与此同时,又具备独特的特点。第一点:民族声乐的唱法特点是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通过长时间的培训完成的。正确的呼吸训练是民族声乐的学习基础。同时,呼吸对于民族声乐的表演和演唱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训练的时候,必须找到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呼吸的支点。然后身体必须笔直的站立,身体要尽量的放松而且精神状态必须饱满,合理利用鼻子和嘴呼吸,肩膀不能上抬,小腹必须配合性的进行收缩。这样的话,在呼吸的时候,就可以在支点的控制之下缓慢合理的运用气息进行表演和演唱。在训了的时候,还需要对弱音、高音、强音等,不同阶段的进行加强锻炼,利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保持发声时的一种近乎自然的状态。

(2)语言的训练。说话和演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演唱的时候,需要将文字和声音产生一定的共鸣把两者联合在一起,才可以把声音表现的优美动听。首先是对四声五音进行分别,在演唱的时候可以根据旋律对歌词进行完美的表达,利用共鸣的技巧,将字尾、字头和字腹分清楚。演唱的时候还需要注意齐、合、开等四呼的差异性麻将文字和声音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然后产生一种良好的共鸣的效果。然后在吐字和咬字方面。必须要求其连贯性和清晰性,利用气息将字送出来,同时唇齿的配合必须到位,以此增强演唱时的魅力和表现力。

(3)唱法的训练和共鸣的运用。民族声乐的演唱注重的是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必须注意情绪的彰显对共鸣进行相对应的调节。与此同时,根据声情并茂的原则性,灵感的运用共鸣技巧,在训练的时候必须把握好音色的处理。在共鸣技巧的实际训练过程中,不但可以注重口腔的训练,还可以注重训练的规律,对此进行合理的把握。还需要注意的是,咽腔通道的运用。使用中音区演唱的时候,必须保证鼻腔、口腔和咽腔等达到一种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关系,进而使得演唱的时候上下通常,没有任何的阻碍。

3总结

综上所述,对民族声乐演唱中共鸣技巧的利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究和分析。又根据两个大方面、三个小方面的具体分析,了解到了共鸣技巧的基本原理,以及民族声乐中运用共鸣技巧的完美效果,让我们认识到作为民族声乐演唱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共鸣技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共鸣技巧的原理也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争取把共鸣技巧的穿透力和演唱力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加完美的体现出民族声乐的特色和魅力,使得整个演唱的效果达到极致。

参考文献:

[1] 高美英.论民族声乐演唱当中的共鸣技巧[J].北方音乐,2013(16).

[2] 曲璐.论歌唱的表演与技巧的统一[J].音乐探索,2007(03).

配音的发声技巧篇2

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在实现动画后,其潜在的价值也得以开发,中国早期水墨动画就有很多优秀的例子。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传统的水墨动画已经略显落后了,于是有人提出了“实验水墨”,“都市水墨”等新型水墨动画的概念。可是关于这种类别的新型水墨动画较少,与之对应的相关配乐技巧便更少了。而配乐作为动画的特殊语言其重要性是不用多说的。好的配乐可以深化主题、传递情感、为全片定下感情的基调。而水墨动画的配乐,一般是用中国传统乐器,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中就用到了古筝、笛子、琵琶、二胡等乐器,因为这些中国传统乐器的加入,给本来就充满着中国韵味的故事更增贴了几分底蕴。而关于新型的水墨动画(一般为广告宣传片等)则给人一种新潮、国际化的感觉,如果用中国传统的配乐方式则突不出新型水墨动画的新,而用西方的西洋乐器或电子乐,这种配乐风格虽然是国际化了,可同时也没有了中国传统乐器弹奏中国传统调式的韵味。直接用中国传统乐器配乐突不出新型水墨动画的国际化,而用西方的配乐风格又体现不出中国的韵。这时在配乐上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或许是条新的出路。

一、配乐时用西洋乐器演奏民族音乐

在配乐时如何用西洋乐器表达民族音乐的韵呢?中国传统音乐在它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从音阶、律制、宫调、音乐形态特征还是文化传统到民族思维方式,均形成了其特有的规律和特点。与西方七声音阶,大小调式不同,中国的民族调式以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为调式骨干音。有些民族歌曲还有六声、七声调式,但仍以五声音阶的音为基础。同时中国五声调式中的非五声骨干音,有清角(4)与变徵(b5),清羽(#6)与变宫(7)这四个偏音。C 大调的这四个偏音,音高并不与十二平均律的C大调一一相等,随着音调的上行与下行具有上下游移的特点,具有游移性。西方的大小调中的同一音高的情况又有不同,如C大调的b5、7音具有向5和1音的上行倾向,演奏时略高于平均律;4、#6音则具有向3、6音的下行倾向,演奏时的实际音高略低于平均律,具有倾向性。比如根据音程关系来说,宫调式清乐音阶与大调音阶是相同的。但由于作曲时采用的旋法不同,使调式各音级的稳定属性也有所不同。通过区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音阶、调式,便能在配乐时找到民族音乐的特点。可以尝试一些适合于五声音调的和弦结构,比如加入平行四度、五度和弦,加入单音、双音、和弦装饰音,这些都有利于增强音乐的中国色彩和韵味。在给水墨动画配乐时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传统调式的曲子,能让人有西体中用的感觉。

二、 配乐时西洋乐器通过不同的技巧模仿民族乐器的特殊技巧

在配乐时用西洋乐器模仿民族乐器的特有技巧也能让人有不一样的感觉。由于中国民族乐器音质上“近人声”,且弹奏的技巧之多是中国民族乐器的主要特点。比如白居易《琵琶行》里关于琵琶的描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就表现出了琵琶的技巧的多样性,右手有弹、挑、夹弹、滚、剔、抚、双弹、双挑、飞、划、拂、扫、撇、勾、扣、勾打等技巧,左手有揉、吟、带起、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等技巧,可演奏多种和弦且声音变化丰富;古筝,二胡、唢呐等民族乐器在演奏上的技巧则更多,这里便不再赘述。而西洋乐器的演奏技巧就较单一,这样在模仿民族乐器的时候就要在力度、节奏、音的长短与音高相互间的修饰上下功夫了,比如要用钢琴表现出民族乐器音色的颗粒型就要靠手指触键和离键的速度来突显。于是在配乐时就要根据水墨动画的画面节奏和表现出来的“虚”、“实”变化来配乐,这时西洋乐器就需要根据其技巧来模仿民族乐器所特有的节奏、音色和表达出来的虚实感。

三、 配乐时电子乐器模仿民族乐器的音色

电子乐器一直在配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子乐器不同于传统乐器,它有特殊的电子发音体,电子乐器的发音体是由若干电子元件组成振荡器,通过电压放大,不同的频率变化产生出不同的音频信号,再进行功率放大,由扬声器传送出特定的声音。电子乐器的音色仿真,就是电子乐器通过采样技术对自然声学乐器的声音进行采样,然后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在电子乐器上真实地再现这些声学乐器的音色。在电子乐器模仿民族乐器的方面,过去由于声学乐器有很多技巧且演奏时加入了演奏者的情感,使得电子音乐不能很准确的模仿其演奏时的音色。但随着电子乐器的发展,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比如电子琴中民族音色预备设置按钮越来越多,还有滑轮和呼吸控制器的辅助。某些电子合成器还能通过设置,在同一音高上经过重复的弹奏通过力度的大小产生出拟人的感觉。这些都让电子乐器在民族乐器上的仿真更上了一层楼。在配乐时用电子乐器编配民族音乐会让听众感觉到一种现代感

配音的发声技巧篇3

关键词:民族声乐 共鸣 技巧

只有高超的技巧、优美的声音才是声乐演唱所需要的。每一位声乐演唱者都在努力的追求优美的嗓音,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发声技巧。歌唱是一门高雅的艺术,通过声音,就能够让听众感受到其中的内容与情感,进而达到感化听众的目的。而正确的呼吸、咬字以及共鸣,才是良好声音的获取方法。在声带当中,人们的声音是非常小的,但是通过共鸣的方式,能够数倍地扩大原来的声音,从而让声音逐渐地趋近于完美。对于歌唱来说,共鸣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对于演唱者的音色、音量以及音高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把握共鸣技巧,才能够展现完美的声音。

一、共鸣

想要声乐作品艺术效果的完美,我们就不能够忽视共鸣的作用,想要“运用”共鸣,我们就需要先对共鸣的基础理论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那么,什么才是共鸣?

共鸣指的是某一个物体由于受到振动从而发出了声音,并且这一种声音传播到了其他的物体之上时,其他的物体也出现了共振现象。除了基音之外,当一个发音体在发音振动时,也会出现微小的泛音。

形成人体共鸣主要是从歌唱的发音到人体内各种共鸣产生腔体的利用,在受到了气息的作用之后,对声带产生了冲击,从而出现了基音。虽然这一个基音非常的微弱,但是当基音进入到了固有的人体共鸣空间后,就会有不同刑事的声波共振产生,从而就出现了悦耳而又优美的歌声,使用共鸣不仅能够将音响的效果扩大,也能够达到美化声音的效果。

在发声时,对于可以调节的共鸣墙体进行调节的时候,主要是根据音的高低变化。每一个共鸣腔都不能够孤立使用,而是需要练成一体,共同使用,主要是将头、口、胸腔一起混合使用,从而形成“整体共吗”。

二、共鸣技巧在民族声乐当中的运用

(一)呼吸训练

由于民族声乐的唱法与美声虽然各有特点,但是也有共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民族声乐的延长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歌唱语言以及发生法,在民族声乐唱法当中,把握正确的呼吸才是基础,对于整个国内的民族声乐演唱来说,呼吸的作用都无法磨灭。在呼吸训练当中,我们首要目标是找准呼吸支点。在站立的时候,首先要保持身体放松且又挺拔,然后嘴、鼻同时吸气,保持双肩不会出现上抬现象,并且在两肋和腰部找到气息的支点,再配合上收缩小腹,如此,在支点支持的控制之下,气息就能够缓缓地呼出。另外,在民族声乐的歌唱训练中还要根据音的强弱以及不同的音域来进行,比如:连音、低中高音、断音、强弱音的训练。最后,在呼吸时,必须保持自然性,不能够违背了生理规律。

(二)语言的训练

唱歌与说话是完全不同的,在演唱当中,吐字要求结合到声音的共鸣,也只有完美的结合,才能够让听众感觉到歌唱的动听、优美、丰满。因此,第一,做好五音的了解以及四声的分辨,在演唱当中还需要将旋律以及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准确的传达出来,这就要求了要严格的进行语言的训练。作为一名民族声乐的演唱者,需要将字头、字腹与字尾明确的分出来,在开头不能够拖延较多的时间,保持干净利落:在腹部要保持与声音密切的关系,在训练当中要注意合、开、齐、撮之间存在的不同,从而巧妙的结合字音,产生共鸣效果。第二,气息与吐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保持吐字、咬字的准确、清楚,通过气息将字送出来,并且配合上牙、齿、唇、舌的连贯性。另外,在歌词的内容上也要多多做好“备课”,才能够将歌词想要表达的意境结合起来。

(三)共鸣技巧的使用

在民族声乐的演唱当中对于“情”的表达是相当注重。所以,在演唱中对于共鸣的调节可以通过情绪以及情感的需要来进行,另外,也可以根据“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原则,来对共鸣腔进行灵活化的运用。还有,对于咽腔通道的运用也要留心,例如:在演唱中音区的时候,就需要将主导放在口咽腔、喉咽腔和鼻咽腔,在辅助配合上胸腔和鼻腔来达到共鸣,这只有如此的歌唱,才能够保持咽腔通道的“畅行无阻”。

配音的发声技巧篇4

[关键词]声乐技巧 合唱艺术 问题探讨 研究分析

所谓的声乐技巧就是用人的声音进行艺术的展现,并且在展现的过程中通过对音高、音色的变化来体现歌曲情感艺术的一种方法。在这样的声乐技巧中人们能够以美好的歌声去感染更多的听众,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高超的声乐技巧能够引起听众与演唱者的共鸣,实现歌曲创作的最终目的。而合唱艺术又与其他艺术不同,它是一个集体性的表演团队,所以要想更好的变现歌曲的情感,需要合唱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声乐技巧的要求,实现歌曲的艺术价值,展现歌曲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无论任何形式的技巧他都需要声乐技巧的帮助。演唱者只有掌握了高超的声乐技巧才能够更好的演绎出歌曲的情感,才能够打动更多的听众,实现歌曲艺术创作的价值。

一、声乐技巧的含义以及重要意义

声音技巧的训练和运用是前辈们不断研究的课题。声乐是人声的音乐,它跟器乐相比较,有着它最显著的特点:我们人体所固有的发声器官发声产生声乐;然而器乐则依赖于各种各样材质制成的乐器,人的声音本身只是一种生理现象,一种人类能够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它并没有审美实质的精神内涵。但是将人声带入声乐艺术的时候,声乐训练的目的是使其所蕴含的生命力和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能够满足我们最普遍的审美观,与我们进行情感交流。因此,我们通过技能技巧的训练来掌握声乐表演的正确方法就成为了我们能够使声乐艺术得到传承和更好发展的重要任务。

声乐技巧主要包括演唱者的发声、音色、咬字、情感的把握以及气息的掌握技巧等,这些都是在合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合唱艺术中每一个演唱者都能够很好的把握歌曲的情感以及声乐技巧,那么在合唱中就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演唱效果。除此之外,声乐技巧还要求表演者能够选择合适的形式去展现歌曲的感情与内涵,在每一次的表演之前,表演者都需要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思想去揣测和理解。在艺术作品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在进行表演时表演者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来对作品进行诠释,展现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用声乐技巧来表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演唱技巧。

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首先它能够充分的展现出一首歌曲的情感,使听众与合唱者产生共鸣。在进行合唱时如果能够将歌曲的感情完美的展现出来,那么这次的合唱就是一次成功的合唱。高超的声乐技巧是展现歌曲情感的重要基石,它能够使听众感受到演唱者内心真实的想法,能够理解演唱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与演唱者达成共鸣,将合唱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达到合唱的目的和效果。

二、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1、更好地表达歌曲艺术情感

音乐的魅力与其他形式的艺术有所不同,它需要声乐技巧的充分表达才能够更好的展现自身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尤其是在合唱艺术中只有每一个演唱者将声乐技巧充分的应用于合唱,才能够是整体的合唱艺术有更加真实的情感,从而与听众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歌唱形式的艺术主要是通过传达歌曲创作者的真实情感,表达创作者的心声。在合唱中不仅需要演唱者与创作者之间进行心灵的交流,还需要演唱者与同伴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实现歌曲的共鸣。我们一般都知道一位优秀的演唱者不适用嗓子在唱歌而是用情感在唱歌,所以只有将歌曲唱出感情,才能够得到更多听众的认可,才能够更好的展现歌曲艺术的魅力。所以声乐技巧非常重要,它是演唱者进行感情演唱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好的声乐技巧,再优美、再动听的音乐也就让人觉得乏味无趣。一首歌曲如果不能够将其情感充分的融入,将会大大降低歌曲的艺术价值,影响歌曲的创作意图。所以说高超的声乐技巧能够更好的实现合唱艺术的情感,展现合唱艺术的魅力。

2、更好地体现歌曲的风格

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同样也具有自身的风格,而歌曲风格的体现同样需要声乐技巧来进行展现。对于合唱艺术来说更是如此,要想体现歌曲的不同风格就要采用不同的声乐技巧从而提高歌曲的情感内容,实现歌曲的创作目的。世界上存在不同的民族,所以也就存在不同风格的歌曲,每一个民族都有自身特有的歌曲风格,而合唱者在进行合唱表演时必须要用不同的技巧,通过发声的不同,唱腔的长短以及语气语调的变换来体现风格的不同,体现一个民族和国家特有的文化音乐气息。比如说中国南北方歌曲就存在一定的风格差异。北方的歌曲风格比较粗犷,声音干净利落,而且歌曲的节奏起伏波动较大;但是南方的歌曲相对来说节奏变化较小,比较平缓,而演唱时声音比较细腻甜美,所以南方的唱腔一般会给人一种婉约之美。除此之外,民族之间的曲调风格也不同。比如说蒙古族的在进行演唱时比较善于运用颤音来拖腔;而藏族的歌曲在进行演唱时则比较倾向于高亢嘹亮的嗓音以及大幅度的声线摆动来给人以辽阔的感觉。又比如国外是意大利歌曲一般声音比较圆润浑厚,在风格上展现意大利的独特音乐之美以及他们国家的民族音乐特色。

3、展现歌曲中所描绘的艺术形象

在合唱艺术中,每一首歌曲都有自身的特色也有自己所要描绘的艺术形象。所以说在进行合唱时每一个合唱者如果能够根据自身的声音特色来进行演唱就能够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从而给听众带来不同的听觉效果。比如在合唱时如果要想表现深沉、悲伤的情感可以让低音合唱者进行合唱,而在表达比较欢快、愉悦的音乐时则可以让声音高亢的歌者进行演唱。尤其是在合唱这样的艺术形式中,只有将各个演唱者的声音特色搭配好才能够更好的展现歌曲的内容,表达出不同的乐曲风格,体现不同的思想情感。在合唱中还可以运用多种声乐技巧来提高音乐的魅力,达到合唱的效果。比如在《走向复兴》歌曲的合唱中不仅要体现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还应该体现中国人民不断奋斗,充满激情的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决心和毅力。所以该歌曲在进行演唱时要搭配高低中音来进行,男音的浑厚有力体现中国奋斗复兴的决心,女生嘹亮高亢则体现中国人民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所以说声乐技巧的运用与合理搭配可以更好的展现出歌曲描绘的艺术形象。

合唱艺术只有更好的搭配不同的演唱者,不断提高演唱者的声乐技巧才能够更好的展现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艺术内涵。同样在进行歌曲的演唱之前,每一位合唱者还应该有自己对歌曲的见解,形成自身的独特演唱风格,进而在演唱中发挥出自身的特色,将歌曲的艺术性更好的展现给听众,达到与听众共鸣的良好效果,从而也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演唱声乐技巧。

参考文献

[1]刘韧.合唱艺术的声音训练[J].飞天,2010,6(8):6-7

[2]骆宗勤.声乐理论与声乐技巧焦点问题探讨[J].大家.2010,5(5):29-30

[3]夏毅和.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J].民族艺术研究,2010,4(3):23-24

配音的发声技巧篇5

关键词:声乐学习 心理活动 心灵的歌声

声乐艺术是人的艺术,它通过人的思想、感情利用声学上的各种技能而获得成功。它的整个过程,既是技能方法上的过程,又是充满了心理意识的过程。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长、短,共鸣的嘹亮,声音的优美,色泽的圆润,以至个性、风格、色彩,激情演绎,无不从心理意识上打动人心。声乐学习从开始学习发声到表演,处处都离不开思想意识和心理准备。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谈笔者对声乐学习的几点思考。

一、声乐学习从感觉入手是很有效的方法

模仿的运用

歌唱与发声技能技巧离不开歌唱者的感觉。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有些歌唱发声技能技巧很难用语言描绘,即使语言能描绘清楚,初学声乐的学生也很难理解。此时,就需要有一种最初级最直接的、让学生认知和理解声乐学习的方法——模仿的运用。

对于声乐的学习来说,模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手段,恰当的模仿可以很快达到学习的目的。早在2000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他说:“从蜘蛛那里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天鹅和黄莺等鸟的歌唱我们学会了唱歌。”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只是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教师的示范极其重要,一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技巧,如“声音位置的感觉”“声音共鸣的感觉 ”“气息控制感觉”等,如果从心理、意识上着手,运用模仿手段,就会变得简单、容易,心理意识使复杂的肌肉运动过程自动实现。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学生才能对“难以理解”“难以控制”的复杂过程得到感知。由此可见,模仿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出自人的本能,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和人的心理特征,它是通过视觉、听觉、动觉等感觉产生的,也是人类“呀呀”学语本能对位性的显现。

灵敏的听觉训练

初学声乐的学生,总是要不断认识歌唱的科学规律,一切声乐技巧都靠意识来统治发声器官,使它按照预定要求进行动作的结果。意识指导正确与否,通过声音效果和演唱效果来进行判断,耳朵最先对这种效果进行感受,通过听觉反应,经过思维的分析、综合,便形成一个正确的心理及科学意识,进而指导肌体动作。有些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歌唱的欲望非常强,张口就唱,对听觉反应没有任何心理意识,没有内心的自觉意识,演唱盲目,这是非常错误而有害的。灵敏的听觉反应是声乐之舟的导航器,它可以让你感受声音的刚、柔、强、弱,节奏时值的长、短,声音的喜、怒、哀、乐。灵敏的耳朵不但要聆听“优美、动听”的科学声音,还要听紧张、虚散等不对路的声音,通过这样的对比,找到正确声音的路子和方向。不但要听自己的声音,还要听别人的声音,分析别人的缺点自己是否存在,别人的优点自己如何学习借鉴。通过灵敏耳朵的聆听来进行自我观察,逐渐提高对歌唱发声技能技巧的认识能力。

声音既不像文学所用的语言那样具有清晰具体的语言性,也不像雕塑所用的形体那样具有鲜明实在的造型性。声音在现实中缺乏原型,造成了它的朦胧性,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通过听觉,我们却可以掌握它的一些基本特征,从而可以根据相应的感受作出肌体的反应。所以,耳朵的听觉反应,是声乐学习者的良师益友。

二、声乐学习要注意分配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声乐学习中的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歌唱技能、发声技巧等)的指向和集中。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几种对象叫做注意的分配。实践证明注意分配是可能的。如歌唱家在舞台上表演时,眼睛看着观众、耳朵听着伴奏、嘴里唱着歌词、手在表演,注意还指向速度、节奏节拍、技巧、情绪和情感、人物形象等等。

声乐学习中要合理分配注意的能量,没有反复的、长时期的训练是不可能做到注意能量的分配进而达到自如运用。认知心理学家把注意的能量分配看作“聚光灯效应”,即:“在灯的瓦特数不变的情况下,聚焦大小与灯的亮度成正比”。 当注意心理指向多种活动或一个系列的运动时,注意的能量就会有意识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分配问题。

人的注意分配技能是后天培养和训练出来的,我们能否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几种活动上,必须依靠一定的条件。同时进行着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必须至少有一两种活动是已经熟练和自动化了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顾此失彼。声乐学习是多种活动的训练,如呼吸训练、打开喉咙训练、吐字训练、表情训练、放松下巴训练、歌唱姿势训练、表演训练、情感体验训练等等。当这些活动都很生疏时,把注意同时指向各种活动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分别练习、各个突破,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反射系统,演唱时才可以不费力气地同时完成各种活动。

三、声乐学习离不开丰富的想象与积极的联想

想象与联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通过积极主动地想象与联想,能生动形象地间接概括歌唱的发声特点。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想象与联想的空间是无限的,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声乐学习者的进步。

积极主动的想象与联想是声乐学习的必需方法之一。音乐家史开勒斯说:“在唱一首歌的时候,是思想把歌儿唱起来。”歌唱者本人就是自己的“乐器”,在操纵自身乐器的过程中,人的声音看不见、摸不着、难以观察,是种抽象的物理音响。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声音、习得演唱方法,会用上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语言,例如用比喻性词语、某种场景的写实或夸张性的描述等等。学生依据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展开想象与联想,想象与联想越丰富,对音乐、发声技巧的感觉力就愈加敏锐、愈加强烈,对抽象声音、技巧的概括重组就越快。

想象与联想为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发声技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例如“哼鸣”练习,要求口腔里像含着一小块糖,脸部保持含蓄的微笑,声音靠前,集中在鼻腔,像小声哭泣般送出来,学生通过以上的语言引导,通过积极想象,联想“伤心、小声哭泣”的情景,便可以很快找到声音的位置以及面罩感。再如“闻花式”吸气,为了让学生在吸气过程中能充分打开鼻咽腔而又不至于提气,要求“把花的香味闻到肚子里去,甚至更深的丹田周围去”。通过这样的引导启发,学生加以想象联想的积极配合,不但能打开鼻、咽、口腔通道,还能很好地稳定气息,达到更好地演唱的目的。

转贴于

四、声乐学习需要坚强的意志行动和自信心

意志行动

“意志”在《辞海》的解释是为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在每一个声乐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学好,唱好。在这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中,所谓“自觉努力”,应该是指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强烈的歌唱欲望和积极的学习心态。来到声乐课堂,看见老师,看见钢琴,内心就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我想唱”“我很想唱”,把老师所讲的歌唱方法在内心进行意念式练习,从无声的气息练习开始,从简单的发声练习开始,就要表现出这种兴奋状态。在演唱或发声之前,演唱和发声的效果已经作为行动的目的存在于大脑之中。通过意志的心理调控,带动意志的行为调控,促使肌体肌肉微妙恰当协调,这样,口、咽腔打开了,气息顺畅了,声音通道建立了,声带的张力精确了。随着音高的逐渐增高,意志的支配力量也越强。

实践证明,意志坚强的歌唱者克服歌唱发声中缺点和错误很快,接受正确方法也较快。意志力薄弱者,不仅克服歌唱发声中的缺点和错误较慢,接受正确方法也较慢。歌唱家卡鲁索毕生刻苦磨练,意志坚强,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男高音。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出身贫苦,小时候做过鞋匠、艺徒及商店抄写员,还在流动剧团当配角,由于酷爱声乐,刻苦好学,毅力超人,唱作俱佳,表达歌曲入木三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具有崇高的国际威望。声乐学生运用意志心理进行声乐学习,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

声乐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不但要付出辛勤的汗水,还要求学习者有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一般来说,基础训练并无速成的诀窍,一个技术、技巧的获得,声音观念的树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歌唱的技术、技巧只有在实践中反复训练,在对与错中反复感觉、分辨,才能理解进而掌握。

“自我意识”与自信心

声乐学习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强烈的歌唱欲和表现欲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信心就不会有饱满的热情,更谈不上学好声乐。多唱(歌唱欲望)、敢唱(表现欲望)对声乐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在歌唱的“不自然”阶段,有些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微妙的变化,意识到自己的声音离老师的要求较远、有差距。一段时间内仍没有找到理想的声音,缺乏学习声乐应有的耐心、恒心,以至逐渐失去了歌唱的信心,认为自己唱不好,对自己的声音没把握,便不愿去练,不敢开口,纵使是开口唱了,也是被动、消极应付,久而久之便产生歌唱恐惧心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多唱、敢唱的目的,并不是去炫耀你的声音有多么好,而是通过多唱、敢唱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歌唱中的“自我意识”。通过这样的自我意识,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总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当自己的心理意识评价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相矛盾时,学生就应该对自己的心理意识进行实事求是的检查,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步。

多唱、敢唱为别人和自己提供了正确评价自己歌唱能力的良好途径,这对于提高学生歌唱发声的认识能力,培养和发展歌唱发声正确的心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五、多种记忆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声乐技巧的提高

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通过演唱实践感知过的技能技巧、思考过的内容、练习学过的动作、体验过的情感等等,在演唱完毕后,并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仍会在大脑皮层留下演唱兴奋过程的痕迹。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多回忆演唱感觉,勤做声乐学习笔记,不失为声乐学习的好方法。笔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唱某个高音的肌体感受,对好与不好的声音色彩的听觉感受、气息运用的控制感受、酝酿某种歌唱情绪的心理过程、咬字吐字方式方法、自己的某些演唱发声想法等等。通过多回忆、勤笔记的方式,就能使在声乐课堂上习得的歌唱技能技巧得到进一步强化。歌唱神经联系的形成,就是要依赖反复的练习,反复强化才能暂时巩固神经联系,识记的东西才能得以保持。声乐笔记可以很好地帮助学习者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重现、再认、巩固并保持下来,逐渐积累成演唱经验。

正是由于音乐记忆,才使声乐学习者的歌唱技能技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从单调到丰富。在声乐学习中,必须运用各种记忆方法,把知识巩固起来,否则永远是个“新生儿”。

六、声乐学习需要加强情感体验

音乐艺术不是反映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侧重表现自我内心的情感、精神体验。在艺术实践过程中,人们必须通过各种音乐表现手段才能实现自己的艺术目标。假如把歌唱完善的技能技巧比作一棵大树,歌唱者的文化素养就是装饰这棵大树的绿叶,它对于歌曲演唱的内涵表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同的一首歌曲,为什么有些人唱起来像一杯白开水,而有的人却唱得叫人回味无穷?这正是文化素养体现在歌曲中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随着声乐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建立起稳定的声音通道,声音色彩调整俱佳之后,在歌曲演唱方面的要求更多的就是怎样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表现这种“自我内心的情感体验”,在这种“自我”的感悟过程中进行二度创作。此间二度创作过程正是检阅歌唱者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过程,一个优秀的歌唱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歌唱技能技巧,更要有丰富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演唱一首声乐作品,只有深入地分析其内涵,理解其内容,才能把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演唱歌曲《黄河怨》,为了恰当准确表现“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深重苦难以及“清算血债”的决心,演唱者首先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抗战历史,了解此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甚至要去欣赏相关的影视资料,如《南京大屠杀》等,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在演唱时通过内心积极想象联想,心潮澎湃,在这样的情绪之中就一定能很好地表现这首声乐作品。

可见,学习声乐不但要有好的嗓音、乐感和良好的声乐基础训练,还应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艺术修养和相应的文化水准,这里且将其统称为文化素养。要通过文化素养来加强情感体验,提高声乐学习者的悟性、理解力和表现力。因此,声乐学生在歌唱技能技巧提高的同时,不要忘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让歌声真正成为“心灵的歌声”。

参考文献 :

配音的发声技巧篇6

关键词:声乐学习 心理活动 心灵的歌声

声乐艺术是人的艺术,它通过人的思想、感情利用声学上的各种技能而获得成功。它的整个过程,既是技能方法上的过程,又是充满了心理意识的过程。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长、短,共鸣的嘹亮,声音的优美,色泽的圆润,以至个性、风格、色彩,激情演绎,无不从心理意识上打动人心。声乐学习从开始学习发声到表演,处处都离不开思想意识和心理准备。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谈笔者对声乐学习的几点思考。

一、声乐学习从感觉入手是很有效的方法

模仿的运用

歌唱与发声技能技巧离不开歌唱者的感觉。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有些歌唱发声技能技巧很难用语言描绘,即使语言能描绘清楚,初学声乐的学生也很难理解。此时,就需要有一种最初级最直接的、让学生认知和理解声乐学习的方法——模仿的运用。

对于声乐的学习来说,模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手段,恰当的模仿可以很快达到学习的目的。早在2000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他说:“从蜘蛛那里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天鹅和黄莺等鸟的歌唱我们学会了唱歌。”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只是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教师的示范极其重要,一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技巧,如“声音位置的感觉”“声音共鸣的感觉 ”“气息控制感觉”等,如果从心理、意识上着手,运用模仿手段,就会变得简单、容易,心理意识使复杂的肌肉运动过程自动实现。WWW.133229.coM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学生才能对“难以理解”“难以控制”的复杂过程得到感知。由此可见,模仿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出自人的本能,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和人的心理特征,它是通过视觉、听觉、动觉等感觉产生的,也是人类“呀呀”学语本能对位性的显现。

灵敏的听觉训练

初学声乐的学生,总是要不断认识歌唱的科学规律,一切声乐技巧都靠意识来统治发声器官,使它按照预定要求进行动作的结果。意识指导正确与否,通过声音效果和演唱效果来进行判断,耳朵最先对这种效果进行感受,通过听觉反应,经过思维的分析、综合,便形成一个正确的心理及科学意识,进而指导肌体动作。有些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歌唱的欲望非常强,张口就唱,对听觉反应没有任何心理意识,没有内心的自觉意识,演唱盲目,这是非常错误而有害的。灵敏的听觉反应是声乐之舟的导航器,它可以让你感受声音的刚、柔、强、弱,节奏时值的长、短,声音的喜、怒、哀、乐。灵敏的耳朵不但要聆听“优美、动听”的科学声音,还要听紧张、虚散等不对路的声音,通过这样的对比,找到正确声音的路子和方向。不但要听自己的声音,还要听别人的声音,分析别人的缺点自己是否存在,别人的优点自己如何学习借鉴。通过灵敏耳朵的聆听来进行自我观察,逐渐提高对歌唱发声技能技巧的认识能力。

声音既不像文学所用的语言那样具有清晰具体的语言性,也不像雕塑所用的形体那样具有鲜明实在的造型性。声音在现实中缺乏原型,造成了它的朦胧性,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通过听觉,我们却可以掌握它的一些基本特征,从而可以根据相应的感受作出肌体的反应。所以,耳朵的听觉反应,是声乐学习者的良师益友。

二、声乐学习要注意分配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声乐学习中的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歌唱技能、发声技巧等)的指向和集中。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几种对象叫做注意的分配。实践证明注意分配是可能的。如歌唱家在舞台上表演时,眼睛看着观众、耳朵听着伴奏、嘴里唱着歌词、手在表演,注意还指向速度、节奏节拍、技巧、情绪和情感、人物形象等等。

声乐学习中要合理分配注意的能量,没有反复的、长时期的训练是不可能做到注意能量的分配进而达到自如运用。认知心理学家把注意的能量分配看作“聚光灯效应”,即:“在灯的瓦特数不变的情况下,聚焦大小与灯的亮度成正比”。 当注意心理指向多种活动或一个系列的运动时,注意的能量就会有意识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分配问题。

人的注意分配技能是后天培养和训练出来的,我们能否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几种活动上,必须依靠一定的条件。同时进行着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必须至少有一两种活动是已经熟练和自动化了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顾此失彼。声乐学习是多种活动的训练,如呼吸训练、打开喉咙训练、吐字训练、表情训练、放松下巴训练、歌唱姿势训练、表演训练、情感体验训练等等。当这些活动都很生疏时,把注意同时指向各种活动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分别练习、各个突破,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反射系统,演唱时才可以不费力气地同时完成各种活动。

三、声乐学习离不开丰富的想象与积极的联想

想象与联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通过积极主动地想象与联想,能生动形象地间接概括歌唱的发声特点。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想象与联想的空间是无限的,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声乐学习者的进步。

积极主动的想象与联想是声乐学习的必需方法之一。音乐家史开勒斯说:“在唱一首歌的时候,是思想把歌儿唱起来。”歌唱者本人就是自己的“乐器”,在操纵自身乐器的过程中,人的声音看不见、摸不着、难以观察,是种抽象的物理音响。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声音、习得演唱方法,会用上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语言,例如用比喻性词语、某种场景的写实或夸张性的描述等等。学生依据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展开想象与联想,想象与联想越丰富,对音乐、发声技巧的感觉力就愈加敏锐、愈加强烈,对抽象声音、技巧的概括重组就越快。

想象与联想为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发声技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例如“哼鸣”练习,要求口腔里像含着一小块糖,脸部保持含蓄的微笑,声音靠前,集中在鼻腔,像小声哭泣般送出来,学生通过以上的语言引导,通过积极想象,联想“伤心、小声哭泣”的情景,便可以很快找到声音的位置以及面罩感。再如“闻花式”吸气,为了让学生在吸气过程中能充分打开鼻咽腔而又不至于提气,要求“把花的香味闻到肚子里去,甚至更深的丹田周围去”。通过这样的引导启发,学生加以想象联想的积极配合,不但能打开鼻、咽、口腔通道,还能很好地稳定气息,达到更好地演唱的目的。

四、声乐学习需要坚强的意志行动和自信心

意志行动

“意志”在《辞海》的解释是为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在每一个声乐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学好,唱好。在这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中,所谓“自觉努力”,应该是指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强烈的歌唱欲望和积极的学习心态。来到声乐课堂,看见老师,看见钢琴,内心就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我想唱”“我很想唱”,把老师所讲的歌唱方法在内心进行意念式练习,从无声的气息练习开始,从简单的发声练习开始,就要表现出这种兴奋状态。在演唱或发声之前,演唱和发声的效果已经作为行动的目的存在于大脑之中。通过意志的心理调控,带动意志的行为调控,促使肌体肌肉微妙恰当协调,这样,口、咽腔打开了,气息顺畅了,声音通道建立了,声带的张力精确了。随着音高的逐渐增高,意志的支配力量也越强。

实践证明,意志坚强的歌唱者克服歌唱发声中缺点和错误很快,接受正确方法也较快。意志力薄弱者,不仅克服歌唱发声中的缺点和错误较慢,接受正确方法也较慢。歌唱家卡鲁索毕生刻苦磨练,意志坚强,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男高音。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出身贫苦,小时候做过鞋匠、艺徒及商店抄写员,还在流动剧团当配角,由于酷爱声乐,刻苦好学,毅力超人,唱作俱佳,表达歌曲入木三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具有崇高的国际威望。声乐学生运用意志心理进行声乐学习,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

声乐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不但要付出辛勤的汗水,还要求学习者有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一般来说,基础训练并无速成的诀窍,一个技术、技巧的获得,声音观念的树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歌唱的技术、技巧只有在实践中反复训练,在对与错中反复感觉、分辨,才能理解进而掌握。

“自我意识”与自信心

声乐学习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强烈的歌唱欲和表现欲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信心就不会有饱满的热情,更谈不上学好声乐。多唱(歌唱欲望)、敢唱(表现欲望)对声乐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在歌唱的“不自然”阶段,有些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微妙的变化,意识到自己的声音离老师的要求较远、有差距。一段时间内仍没有找到理想的声音,缺乏学习声乐应有的耐心、恒心,以至逐渐失去了歌唱的信心,认为自己唱不好,对自己的声音没把握,便不愿去练,不敢开口,纵使是开口唱了,也是被动、消极应付,久而久之便产生歌唱恐惧心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多唱、敢唱的目的,并不是去炫耀你的声音有多么好,而是通过多唱、敢唱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歌唱中的“自我意识”。通过这样的自我意识,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总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当自己的心理意识评价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相矛盾时,学生就应该对自己的心理意识进行实事求是的检查,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步。

多唱、敢唱为别人和自己提供了正确评价自己歌唱能力的良好途径,这对于提高学生歌唱发声的认识能力,培养和发展歌唱发声正确的心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五、多种记忆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声乐技巧的提高

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通过演唱实践感知过的技能技巧、思考过的内容、练习学过的动作、体验过的情感等等,在演唱完毕后,并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仍会在大脑皮层留下演唱兴奋过程的痕迹。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多回忆演唱感觉,勤做声乐学习笔记,不失为声乐学习的好方法。笔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唱某个高音的肌体感受,对好与不好的声音色彩的听觉感受、气息运用的控制感受、酝酿某种歌唱情绪的心理过程、咬字吐字方式方法、自己的某些演唱发声想法等等。通过多回忆、勤笔记的方式,就能使在声乐课堂上习得的歌唱技能技巧得到进一步强化。歌唱神经联系的形成,就是要依赖反复的练习,反复强化才能暂时巩固神经联系,识记的东西才能得以保持。声乐笔记可以很好地帮助学习者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重现、再认、巩固并保持下来,逐渐积累成演唱经验。

正是由于音乐记忆,才使声乐学习者的歌唱技能技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从单调到丰富。在声乐学习中,必须运用各种记忆方法,把知识巩固起来,否则永远是个“新生儿”。

六、声乐学习需要加强情感体验

音乐艺术不是反映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侧重表现自我内心的情感、精神体验。在艺术实践过程中,人们必须通过各种音乐表现手段才能实现自己的艺术目标。假如把歌唱完善的技能技巧比作一棵大树,歌唱者的文化素养就是装饰这棵大树的绿叶,它对于歌曲演唱的内涵表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同的一首歌曲,为什么有些人唱起来像一杯白开水,而有的人却唱得叫人回味无穷?这正是文化素养体现在歌曲中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随着声乐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建立起稳定的声音通道,声音色彩调整俱佳之后,在歌曲演唱方面的要求更多的就是怎样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表现这种“自我内心的情感体验”,在这种“自我”的感悟过程中进行二度创作。此间二度创作过程正是检阅歌唱者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过程,一个优秀的歌唱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歌唱技能技巧,更要有丰富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演唱一首声乐作品,只有深入地分析其内涵,理解其内容,才能把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演唱歌曲《黄河怨》,为了恰当准确表现“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深重苦难以及“清算血债”的决心,演唱者首先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抗战历史,了解此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甚至要去欣赏相关的影视资料,如《南京大屠杀》等,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在演唱时通过内心积极想象联想,心潮澎湃,在这样的情绪之中就一定能很好地表现这首声乐作品。

可见,学习声乐不但要有好的嗓音、乐感和良好的声乐基础训练,还应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艺术修养和相应的文化水准,这里且将其统称为文化素养。要通过文化素养来加强情感体验,提高声乐学习者的悟性、理解力和表现力。因此,声乐学生在歌唱技能技巧提高的同时,不要忘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让歌声真正成为“心灵的歌声”。

参考文献 :

配音的发声技巧篇7

1 声乐钢琴伴奏技巧

声乐钢琴伴奏需要与人声相互配合,并能够让演唱更加的具有内涵,使声乐作品更加丰富、细腻,这些都需要声乐钢琴伴奏者掌握一定的伴奏技巧。具体说来,声乐钢琴伴奏技巧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音量和音色应根据演唱需要和歌曲内容而变化。在声乐钢琴伴奏中,应当控制好音色和音量的变化,一方面要体现演唱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具体的歌曲内容而产生变化。声乐钢琴伴奏者不仅应当依照谱面标记。例如,奏法标记、情绪标记和力度标记等,还要通过与演唱者的长期配合,在合作中积累曲目创作的感受,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因此,声乐钢琴伴奏者需要与演唱者相互配合,并且还要展开想象与联想,体现出灵活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创作《昭君出塞》这一曲目时,在结合王昭君的个人经历的基础上,伴奏者在演奏第一个和弦时,要体会出这个历史故事中包含的情感因素,酝酿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准备好按键位置后将手指贴住琴键,从外往里利用手臂钩起和弦,让听众的思绪也被钩起。另外,在伴奏过程中,要利用从轻到强、从慢到快的手法,使两组六连音能够合为一体、一气呵成,并让听众的思想始终凝聚在乐曲之上,感受曲目中的内涵与韵味。

(2)从指尖渲染情感、烘托氛围。在演唱者演唱的过程中,声乐钢琴伴奏者会受其影响,产生很多灵感的火花。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个资深的声乐钢琴伴奏者也会感染演唱者,让歌者随着伴奏者的情绪而不断波动。歌者可以从伴奏者的指尖中把握曲目的情感和内蕴,从而调动起自己的思绪和激情。声乐钢琴伴奏者为了更好地感染歌者,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一是要掌握演唱的发声方法,并了解曲目的内容,从而把握曲目的整体风格。二是要了解歌者气口处理的技巧,这样才能与歌者共呼吸,在心里能够与歌者发生共鸣。三是要合理选择不同时值的休止符,让休止符与曲目合二为一。四是要具备一定的视奏能力,熟练掌握读谱方法,准确把握钢琴伴奏时的情绪,体现出作曲家的匠心独运和艺术灵气。五是要掌握掌、腕关节的桥梁技巧,形成手位的整体感和颗粒性,从而达到通畅、连贯的效果,以情带腕,以气撑掌,并能够根据不同的音色予以相应的调整。

(3)根据不同的歌曲体裁选择不同的伴奏音型。音乐有不同的体裁类型,钢琴伴奏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音乐体裁选择不同的伴奏音型。在长期的音乐实践过程中,音乐的体裁变得多种多样,并根据地域和功用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一种音乐体裁通常都有相对固定的格式。伴奏者需要充分了解这些固定格式,选择不同的伴奏音型。例如,进行曲、小夜曲和圆舞曲等。

(4)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钢琴伴奏不仅能够体现音乐的体裁,而且能够塑造出形形色色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作品的内涵与意蕴,塑造出更加完美的音乐作品。钢琴伴奏塑造音乐形象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钢琴伴奏可以对景物进行描写,利用娴熟的伴奏技巧让听者触景生情的效果。二是钢琴伴奏可以对场景进行描写,利用不同的伴奏音型来渲染某种氛围,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5)钢琴伴奏对情节的描写。钢琴伴奏也能够起到描写情节的作用,这在作曲家赵元任的大合唱《海韵》中体现得最为明显。通过钢琴伴奏体现出独具特色的象征因素,从而向听众描述了故事的发生过程,利用钢琴的起伏和节奏来体现渴慕光明的少女被黑暗势力吞没的情节。这一伴奏技巧需要钢琴伴奏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指导学生不断实践和挖掘,通过不断学习形成自己娴熟的伴奏技巧。

2 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指导

现阶段,钢琴伴奏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伴奏专业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但是,艺术指导与钢琴伴奏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艺术指导需要一定的内在气质,需要通过不断的磨炼和提升,将自己的钢琴伴奏技艺发挥到极致,并具备很强的艺术造诣。除此之外,艺术指导还需要做好音色控制,将弹奏与歌唱合二为一,达到完美融合的境界,体现出音乐的流畅性和连贯性。这些都需要钢琴伴奏者多积累自己的伴奏经验,以积极的学习态度磨炼自己的技艺,在更深层次上去诠释一首曲目,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钢琴伴奏具有很强的技巧性,需要把握好触键分寸并控制好音色,将自己内心中细腻的情感流露出来,这样才能触及听众的心弦,达到更好的弹奏效果。钢琴伴奏者需要关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用心感受和体会演唱者的情感起伏,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将钢琴弹奏与歌声融为一体。例如,如果演唱者出现一时失误的情况,钢琴伴奏就不要太过高昂,以免影响演唱者的正常发挥,使演唱者出现高音失常等问题。总之,钢琴伴奏者需要在不断的合作中,与歌者保持默契,这样才能打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3 结语

在学习声乐钢琴伴奏技巧时,应当细致分析作品的内涵、语言、发音、旋律和呼吸等方面的特点,使声乐钢琴伴奏能够起到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声乐钢琴伴奏技巧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深入研究和分析作品的艺术内蕴,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技巧,促进学生艺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刘媛媛.浅议声乐钢琴伴奏技巧及教学指导.黄河之声,2012(08).

葛慧.论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指导性.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丁文杰.对声乐钢琴伴奏教学的理解与实践.音乐生活,2010(06).

石琳.谈舞蹈钢琴伴奏教师的素质要求.职业技术教育,2008(35).

刘党忠.舞蹈钢琴伴奏的和谐性.艺海,2006(02).

何珊,丛育瑾.舞蹈教学中的钢琴伴奏.大舞台,2005(03).

配音的发声技巧篇8

【关键词】钢琴基础;和声;声乐素养;心理素质

提到即兴伴奏,很多人误认为是自由的,无章法的,事实并非如此。即兴伴奏是一门融钢琴,和声,声乐,作曲,心理学等于一身的综合叉学科。是有章法可循的,是可以传授的技能。

一、钢琴基础

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离开钢琴基础那就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的。学好歌曲钢琴即兴伴奏就必须先打好钢琴基础。车尔尼钢琴教程作品599,849以及299是钢琴学习者的必修课,也是即兴伴奏所必要打下的基础。在横向方面还必须配套的学习同程度的巴赫作品,钢琴基础教程,小奏呜曲等。

通过车尔尼作品599,849,299的学习,可以掌握一定的钢琴技巧。连奏,断奏,音阶,琶音双音,和弦,八度,气息,分句等技巧通过练习运用,在歌曲钢琴即兴伴奏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任何一首歌曲伴奏离不开连奏,和弦,气息等。例如歌曲《歌声与微笑》,(词:王健曲:谷建芬)歌曲的第一句: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在伴奏织体上用柱式和弦,在“下”字四拍上,可以用八度下行填充长音。这三句歌词看起来是三句,但气息是一句。这简短的一句话涉及到的钢琴技巧有和弦,八度,连奏,连断奏,气息。这些技巧通过车尔尼作品的学习是可以获得的。钢琴曲目《G大调小步舞曲》(贝多芬),这首曲目包含的钢琴技巧有双音,八度,连奏,断奏,当然气息是每一首曲目必不可少的。第一段的一至八小节包含有双音的技巧。第二段的第六至第八小节就有八度的技巧。

二、和声理论知识

和声理论知识是钢琴伴奏的一个重要基础。学习歌曲即兴伴奏,首先要学会为歌曲选配恰当的和弦。在大调式歌曲即兴伴奏中常用建立在大调音阶中的第一级音,第四级音,第五级音上构成的三和弦,它们分别是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在和声配置中这三个和弦应用的非常多,并且明确调性,所以也称它们为正三和弦。在钢琴伴奏中的和声配置,应遵循和声功能的和声进行。大调正三和弦连接常用主和弦与属和弦相互连接,主和弦与下属和弦想和连接,主和弦与下属和弦,属和弦连接。

功能和弦替代原则。六级和弦,一级和弦,三级和弦属于主功能组。二级和弦,四级和弦,六级和弦属于下属功能组。三级和弦,五级和弦,七级和弦属于属功能组。其中六级和弦既属于主功能组又属于下属功能组,三级和弦既属于主功能组又属于书功能组。

替代和弦在歌曲伴奏里视具体情况应用。

三、声乐素养

歌曲体裁决定了钢琴伴奏风格。歌曲体裁有儿童类,进行曲类,舞蹈类,抒情歌曲类等。

1.在儿歌类曲目伴奏中,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歌曲的自身特征。带旋律与不带旋律两种伴奏织体均可应用,应当以带旋律为主要伴奏织体,有利于孩子准确的唱出音高。

2.进行曲类的歌曲一般节拍分明,速度感坚决,稳定。歌曲结构方整,旋律及节奏富于推动力和感召力。在钢琴伴奏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和声配置以正和弦为主,副和弦合理应用。(2)和弦低音以原位为主,以强调和声的功能性。(3)伴奏织体中的旋律层常用右手结合单音八度,附加双音等。(4)伴奏织体中的和声层多采用柱式和弦。

3.舞蹈类歌曲具有鲜明的节奏特征,乐句简洁明晰。速度较快,以体现欢愉的情绪。

4.抒情类歌曲情感内敛,旋律闲聊温婉舒展。和声配置以大三和弦为主,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应用较多,也使用柱式和弦。低音部以和弦原位进行为主,句末或休止符的伴奏不要过于显眼。例如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前奏左手可以分解和弦,右手单音弹奏。主题左手可以八度低音加琶音,右手和弦分解。接高潮部分的长音填充应用音阶上行,高潮部分右手应用八度和弦,左手和弦分解。结尾部分和弦分解上行,左手带低音结束。

四、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位伴奏老师必具的硬性条件。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保证:

1.过硬的心理素质能保证伴奏者钢琴技巧的稳定发挥。钢琴伴奏首先要保证伴奏者弹奏曲目时速度把握的准确性,节奏的准确性,调式的准确性,音准的准确性。其次要尽量的发挥出钢琴的色彩,发挥出钢琴技巧。而这一切除了具备钢琴基础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过硬的心理素质能保证伴奏者与演唱者的默契配合。无论是高校音乐专业生演唱,还是中小学生演唱,都会有唱错的时候,伴奏者不能因为演唱者错而随意的停下来或是投以询问的眼神,这都会影响演唱者的情绪。专业学生的演唱,有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伴奏者要配合这种风格,不要以个人的喜好来发挥自己的风格。伴奏者始终处在一个伴奏的地位,起烘托情绪,渲染情绪的作用,切忌喧宾夺主。

3.过硬的心理素质是曲目完整性,流畅性的保证。良好的心理素质能稳定的发挥钢琴技巧,从而推动演唱者的演唱,以保证曲目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参考文献:

[1]冯德钢,歌曲钢琴即兴伴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