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配音的技巧方法8篇

时间:2023-11-07 10:00:45

配音的技巧方法

配音的技巧方法篇1

【关键词】琵琶左手;技巧训练

乐手在演奏乐曲时,基本上都是左右手一起进行的,所以一般比较注重双手的配合训练,缺乏对单手技巧的训练的重视。单手技巧的训练很重要,特别是左手技巧的练习,它和右手技巧的练习是同等重要的。左手也是旋律歌唱的重要工具之一,比如在乐曲《春蚕》中,左手的音乐表达作用就很明显。若能单独地进行左手技巧的训练,然后再进行组合训练,就会对双手的配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就琵琶左手技巧的训练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 左手的姿势

在进行左手技巧的训练之前,要先弄清楚左手的正确姿势。很多学琴者之所以没办法完成左手的技巧(特别是快速把位的移动),主要原因在于左手的姿势不正确。左手正确的姿势是:拇指一般放在琵琶背上,食、中、无名、小指放在面板的相品处,手心向内,手背向外,虎口悬靠或者倚靠在琵琶的边侧处。肘部在按奏相位、品位第一把、第二把时作下垂状,在按奏品位第三、第四把位时作平行状。在演奏时,不要刻意去把身体挺直,应该是把肩膀放松、放平,以自身觉得最自然松弛的姿势去演奏。

左手手腕的姿势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腕部具有调节臂部与手部位置、角度关系的功能。在左手系统中最主要的功能,是给予手部动作以位置和框架的支持。手部在按音时的变化,须在腕部的灵活配合下才能够实现。左手的手腕在把位的移动过程中应当保持平稳。

二. 左手变位技巧的训练

变位技巧是左手的两个不同的音位之间的移动方式,主要由移位、换位、跳位三种基本的技巧构成。变位技巧考验的是演奏者的肩部、肘部、腕部关节相互协调的能力。在变位技巧的训练中,琴体重心的稳定性起着基础作用,人与琴体之间形成动态的协调关系。很多初学者在练习变位技巧时,容易产生肩部跟随臂部位置变化的情况,这样的姿势是不正确的。变位过程中,肩部应始终保持自然松弛状态,为左手提供稳定的支撑。变位时,左手移动的速度必须与旋律进行的速度保持一致,因此需要合理地设计左手按音的指序,左手手指应尽可能保持在弦上移动。其中,拇指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应配合其他手指的变位保持轻巧灵活的移动能力。

移位是指相同弦序的三度音程以内(包含三度),同一手指在两个音位之间的一次性垂直移动。左手手指与琴弦的距离影响着移动的速度,所以在移位技巧的训练中关键是采用手指贴弦移动的方式,灵活地上下滑动。此技巧的训练可自己随意搭配指序进行各个把位的移位练习。

换位是指同一手指一次性四度音程距离的上下移动。食指在换位技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常用的换位手指。当食指贴弦移动的时候,其他手指的按音动作要同时进行,以增加换位动作的平稳性和准确性。

跳位是同一手指的按音动作一次性大于四度音程的上下移动。跳位动作的指序设计应考虑到速度和动作衔接的流畅性,尽可能避免采用同一手指跳位。

变位技巧的训练可以根据不同种类进行音阶、琶音、不同度数音程的练习。练习中应做到心中有数,动作轻巧而果断,保持手指的均衡用力,声音清晰,保证音乐的连贯。

三. 左手发音技巧的训练

左手发音技巧分为基本发音和腔韵润音两种。它们之间是互相支撑的关系。

左手的基本发音动作由实音、虚音、独立发音构成。

实音动作时左手技术构成的基本条件,是其他发音体系的动作基础。实音技巧中关键是手指的抬起和落下。左手手指的触弦位置一般采用指腹,但通常食指采用指腹上侧,小指采用指腹下侧。手指应自然抬起和落下,而不是刻意抬高。其中拇指的实音技巧较有难度。拇指单音一般以手指侧面约在指甲二分之一触弦,并注意保持肩部的平稳。

虚音技巧主要包括泛音和浮按虚滑,其独特的音色具有独立的表现功能。泛音分为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泛音有它独特的音色,在乐曲中适当地运用,可使乐曲的色彩更为丰富多样。泛音被广泛运用于抒情写意的文曲中。自然泛音是将左手手指浮点在泛音音位处的弦身上,同时右手指甲弹弦。左手手指的姿势犹如蜻蜓尾巴点水的样子,触弦轻巧。人工泛音是右手采用小指在左手发音音位下方的八度音品上,与弦体轻触,并采用食指中关节的屈伸方式拨弦发音。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双手离弦速度的一致性。浮按虚滑技巧的演奏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要求,带有很大的即兴性,随音乐的发展而添加。

独立发音技巧包括打、带、擞。这三个技巧具有动态、音色、律动和意境方面的表现功能。在传统音乐作品的文曲中,它们是最常用的表现手段之一。打音注重的是落下,带音注重的是抬起,擞音注重的是经过。这三种发音技巧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可以为旋律增添意境的趣味,产生音色的对比和色彩的变化。

腔韵润音技巧包括吟、揉、猱、推、拉、扭、绰、注、压、撞等。腔韵润音技巧的训练要注意依据不同作品的风格作变化。比如在《春雨》中,具有浓厚的江南地域色彩,在润音的发音上要注意柔缓,不宜幅度过大。腔韵技巧是通过手指对弦体张力变化的控制,传递出作品的细腻情感。

琵琶左手的技巧十分丰富,其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左手要熟悉各个把位,做到心中有琴,并加强音阶的练习,换把、跳把、快速活指的练习,让左手更加灵活准确。随之增加润音腔音的练习,提高乐曲韵味的表现。琵琶学习者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应注重左手技巧的训练,根据自己的弱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日后在演奏乐曲中将会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参考文献

配音的技巧方法篇2

关键词:影视剧;人物配音;贴合技巧

塑造人物是影视配音创作的核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世界文化多样性潮流的涌进,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日益增强。影视译制事业恰恰在改革开放春雨的滋润下,发育、成长、壮大。

配音是指对未经同期录音的影视片进行的一种还原或补充的后期制作过程,其包含的声音素材为人物语言、现场音响、画外解说、音乐等。配音过程中,人物语言应与人物口型、人物动作一致,现场音响应符合现场事件和环境,画外解说、音乐体现出创作者的意图并与情节发展相配合。从狭义上说,配音是指在影视剧作品中,专为对白、独白、内心独白、旁白以及群杂等人物语言的后期配制而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创作活动。影视配音艺术创作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独特的技术性:一方面表现为对录音科学技术的依赖;另一方面,其创作本身又具有独特的技术技巧。

配音绝不是单纯背台词、对口型,而是根据原片进行再创作的一门艺术。影视剧人物配音贴合技巧体现这种创作的根本所在。贴合技巧包括贴合角色人物的口型、贴合角色人物的行动、贴合画面的情境、贴合人物内心感觉及戏相等。

一、贴合角色人物的口型

它是配音工作的核心,也是影视剧人物配音创作中最基本、最具特点的技巧。人们观看译制片,首先最直接的便是看配音与原片人物说话动作的长短是否相合。人物口型的贴合,首先要做到原片人物的口型时间长短相一致,形成同步。要对准人物口型的长短,首先,要把握有声语言节奏的问题。贴合口型的长短不是仅仅记着从什么地方开始,什么地方结束就可以了,而是要在把握人物性格和具体场景的基础上,体会人物语言的节奏,调整自己心理节奏的快慢、松紧与之相合。其次,就是贴合人物口型的开合。要想达到人物口型的精微贴切,更好地还原人物的音容笑貌,达到传神的境界,要努力做到贴合人物口型的开合。无论是普通话译制片、外语译制片,还是地方语和民族语的译制片,在说话时的口型上却都有着明显的表现。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在不影响语速与表达清楚的前提下,再加上一个正好合上口型开合状态的语气词等虚词与之相吻合。最后,就是贴合人物口型的松紧。要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很简单,不能只贴人物口型的外部长短与开合状态,还要极为重视其内心状态导致的筋肉感。要从表演出发,跟上人物的种种心理与生理表现,适当调整自己说话的筋肉感,该松则松,当紧则紧。

二、贴合角色人物的行动

在幻化人物的时候,除了抓住人物语言的性格特征以外,还要与原片人物角色的行为特征同步。要想贴合人物的行动,首先要贴合人物的气息。因为要配好人物,先要与之“同呼吸”。气息状态首先表现的是人物的心理节奏。配音时我们如果没有贴合人物的气息,即使口型对得严丝合缝,但依然给人的感觉是“两张皮”。行为动作本身就是演员塑造剧中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音演员对片不能光看口型,还要看他的表情、手势、一转身、一呼吸,这都要仔细观察,才能更好地贴合人物的行动。

三、贴合画面的情境

影视剧人物配音时,除了贴合人物口型和行动以外,还要把握好作品的整体节奏,贴合好作品中所有与人物情节有关的表现手段与情境,才能全面、立体地配好人物。无论对白、旁白、人物身份都要准确。无论画里画外、语言感觉都要贯穿。在很多影视剧作品中,很多时候,人物语言并不都完全对应在人物面部的画面上,越是较长的、大段的语言越是如此。要想处理好画里画外的问题,需要保持人物感觉的贯穿,尤其是语言节奏和心理节奏的统一和贯穿。在技术上,初对时要画好气口位置,标明画外的内容,记住时进时出、时近时远、时正时侧的人物语言的开口位置。

四、贴合角色人物内心感觉及戏相

与人物感觉相贴合有两个方面:(1)与人物总的个性、气质相合;(2)与人物的每一具体活动即思维、情感、表情、动作相合。也就是说,要为一个人物配音,要从心理上完全成为那个人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那个人物的一切心理行为,配音语言才有底蕴。

综上所述,在影视剧人物配音过程中要把人物体现得活灵活现并且去“还”角色人物的“魂”,必须掌握贴合技巧。要掌握好整个影视剧人物贴合技巧,除了上述的贴合角色人物的口型、贴合角色人物行动、贴合画面的情境、贴合人物内心感觉及戏相以外,还要贴合气质、气息等。

参考文献:

[1]王明军,闫亮.影视配音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施玲.影视配音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李力宏.表演艺术之有声语言再创造:影视剧配音创作浅析.当代电影,2007(06).

配音的技巧方法篇3

关键词:美声唱法;发声方法;研究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音乐文化始终在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跨越了种族和国界,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如果按照声乐种类进行划分,有三种被广泛接受的演唱方式,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以及通常唱法。伴随着音乐历史文化的发展,美声以其独有的特点和发声方式,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发生体系,成为现代声乐的标致。

一、美声唱法的特点

(一)音域广

在美声唱法中,歌唱家通常能够达到两个八度,一些女高音通常能达到两个半八度,更高水平的演唱者甚至能达到三个八度。只有歌唱家的音域广,才能子啊演唱时游刃有余,运用自如,将演唱技巧与情感融入到一起,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让人情不自禁,沉浸其中。

(二)音色美

在美声唱法中,音色优美,音质统一。音色是否优美取决于声带的震动频率,即使是用一首歌,不同的人演绎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歌唱家们利用意识和母音变化的配合再加上咽部腔体的变化有力的控制了声带振动的频率充分发挥声带和音色的统一配合[1]。这种演唱方式发出的音色纯净优美。

(三)气息通畅

在调节气息上最常见的呼吸方法是胸腹联合呼吸法[2]。这种呼吸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让气息强弱控制自如,气息储存量大,与声带的发生技巧配合在一起,音量可大可小,音调可高可低,并且连贯性好。让歌唱者在演唱时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四)咬字方式

不同的唱法会给听众带来不同的听觉享受,美声唱法在发生的时候,字正腔圆,在咬字方面最为规范。在唱歌时,咬字是基础,字的字头字尾,声母韵母,都要在发生中都要表现充分,如此才能将歌词的韵味表达得淋漓尽致。正确的咬字位置是在口腔内,而不是在嘴巴上,最为关键的是要在牙关和上颚咬字。通常情况下,咬字的同时还要伴随着发声,发声时咬字的圆润程度决定了声音的整体美感。吐字清晰再加上歌词的韵味最能打动人。

(五)横试、竖试唱法自如运用

为了提高发声吐字时的圆润程度,我国声乐教育家一般在使用横式唱法的时候,配合以竖式的唱法来吐字发音。根据作品的内容以及演唱时的精神内涵,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演唱方式,让作品发挥出最佳效果。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继承并发展了横试、竖试唱法。

(六)哭腔的演唱技巧

在演唱时使用哭腔的技巧,可以让演唱时的感情更加充沛。在使用哭腔技巧时,要让声音圆润自如,去掉声音生的紧张感和不适感。在调节气息的时候,让喉结处于下降状态,便于共鸣腔体的形成。强化气息和带的配合,通过使用发声技巧,对每个声音进行处理,使其充满感情。

二、美声唱法的发生方法

(一)声带

对于声带的运用对于演唱者来说,至关重要。有人天生声音沙哑,有人天生的声音条件是不一样的。有人声音沙哑,有人声音清澈洪亮,这跟声带有很大关系,声音清澈明亮的更合适演绎美声。在美声唱法中,声部是根据声带的特质以及声音的条件和音色来划分的。如果声音浑厚有力,可以演唱低声部;如果声音高亢嘹亮,同时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这样的声音适合演唱高声部。美声唱法的发声方式就是声带和横膈膜的配合来控制所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哭啼的方式来训练高音[3]。歌唱者在演唱的过程,如果从低音要瞬间转换到高音,可以采用真假声转换的方式,这种发生技巧可以使声音更加流畅优美。

(二)气息

歌唱家在演唱时,对于气息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发声技巧,才能在演唱时拥有充足的气息支持。在演唱美声时,使用最为普遍同时也是最为有效的是胸腹联合呼吸法。这种发声方法可以在腹腔内使气息有很大的流动空间,在日常训练中,长期坚持练习,能够提高演唱者的气息。在呼气和吸气的过程中,要加强与横膈膜之间的配合,横膈膜张开或者是下降对呼吸的频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演唱中,要加强两者之间的配合。

在演唱过程中,微笑不仅能使歌唱者显得更加谦卑有理,同时也能使红楼处于最好的发声位置,这也是美学在发声时,最常用的技巧。在美声中,将这个技巧当做激起技能。激起技能便于人体处于共鸣状态。无论是硬激起,还是软激起,都要通过腹部的配合才能实现。歌唱者通过激起技能,找到人体共鸣的最佳状态,进而提升自身的演唱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美声唱法以其独有的特点以及发声方法在音乐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美声唱法通过对气息的掌握与控制,并且通过独特的咬字技巧,演唱出优美的旋律。我们加强对美声特点与发生技巧的研究,不断丰富我国的音乐技术。

参考文献:

[1]费云焱.刍议美声唱法的特点和发声方法[J].黄河之声,2015(24):90-91.

配音的技巧方法篇4

关键词:民族声乐 共鸣 技巧

只有高超的技巧、优美的声音才是声乐演唱所需要的。每一位声乐演唱者都在努力的追求优美的嗓音,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发声技巧。歌唱是一门高雅的艺术,通过声音,就能够让听众感受到其中的内容与情感,进而达到感化听众的目的。而正确的呼吸、咬字以及共鸣,才是良好声音的获取方法。在声带当中,人们的声音是非常小的,但是通过共鸣的方式,能够数倍地扩大原来的声音,从而让声音逐渐地趋近于完美。对于歌唱来说,共鸣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对于演唱者的音色、音量以及音高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把握共鸣技巧,才能够展现完美的声音。

一、共鸣

想要声乐作品艺术效果的完美,我们就不能够忽视共鸣的作用,想要“运用”共鸣,我们就需要先对共鸣的基础理论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那么,什么才是共鸣?

共鸣指的是某一个物体由于受到振动从而发出了声音,并且这一种声音传播到了其他的物体之上时,其他的物体也出现了共振现象。除了基音之外,当一个发音体在发音振动时,也会出现微小的泛音。

形成人体共鸣主要是从歌唱的发音到人体内各种共鸣产生腔体的利用,在受到了气息的作用之后,对声带产生了冲击,从而出现了基音。虽然这一个基音非常的微弱,但是当基音进入到了固有的人体共鸣空间后,就会有不同刑事的声波共振产生,从而就出现了悦耳而又优美的歌声,使用共鸣不仅能够将音响的效果扩大,也能够达到美化声音的效果。

在发声时,对于可以调节的共鸣墙体进行调节的时候,主要是根据音的高低变化。每一个共鸣腔都不能够孤立使用,而是需要练成一体,共同使用,主要是将头、口、胸腔一起混合使用,从而形成“整体共吗”。

二、共鸣技巧在民族声乐当中的运用

(一)呼吸训练

由于民族声乐的唱法与美声虽然各有特点,但是也有共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民族声乐的延长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歌唱语言以及发生法,在民族声乐唱法当中,把握正确的呼吸才是基础,对于整个国内的民族声乐演唱来说,呼吸的作用都无法磨灭。在呼吸训练当中,我们首要目标是找准呼吸支点。在站立的时候,首先要保持身体放松且又挺拔,然后嘴、鼻同时吸气,保持双肩不会出现上抬现象,并且在两肋和腰部找到气息的支点,再配合上收缩小腹,如此,在支点支持的控制之下,气息就能够缓缓地呼出。另外,在民族声乐的歌唱训练中还要根据音的强弱以及不同的音域来进行,比如:连音、低中高音、断音、强弱音的训练。最后,在呼吸时,必须保持自然性,不能够违背了生理规律。

(二)语言的训练

唱歌与说话是完全不同的,在演唱当中,吐字要求结合到声音的共鸣,也只有完美的结合,才能够让听众感觉到歌唱的动听、优美、丰满。因此,第一,做好五音的了解以及四声的分辨,在演唱当中还需要将旋律以及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准确的传达出来,这就要求了要严格的进行语言的训练。作为一名民族声乐的演唱者,需要将字头、字腹与字尾明确的分出来,在开头不能够拖延较多的时间,保持干净利落:在腹部要保持与声音密切的关系,在训练当中要注意合、开、齐、撮之间存在的不同,从而巧妙的结合字音,产生共鸣效果。第二,气息与吐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保持吐字、咬字的准确、清楚,通过气息将字送出来,并且配合上牙、齿、唇、舌的连贯性。另外,在歌词的内容上也要多多做好“备课”,才能够将歌词想要表达的意境结合起来。

(三)共鸣技巧的使用

在民族声乐的演唱当中对于“情”的表达是相当注重。所以,在演唱中对于共鸣的调节可以通过情绪以及情感的需要来进行,另外,也可以根据“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原则,来对共鸣腔进行灵活化的运用。还有,对于咽腔通道的运用也要留心,例如:在演唱中音区的时候,就需要将主导放在口咽腔、喉咽腔和鼻咽腔,在辅助配合上胸腔和鼻腔来达到共鸣,这只有如此的歌唱,才能够保持咽腔通道的“畅行无阻”。

配音的技巧方法篇5

李斯特《塔兰台拉舞曲》不仅是一首钢琴独奏作品, 同样也作为管弦乐队的经典曲来演奏,这就表明着《塔兰台拉舞曲》是李斯特所特有的在钢琴上表现了管弦乐效果的作品。《塔兰台拉舞曲》具有强大的音响效果,音域宽广,利用钢琴技巧将作品细腻化、壮大化,使作品有完美的流动发展性、听觉多效性、给人以自觉幻想性。

二、技巧在《塔兰台拉舞曲》中的重要性

1、引子部分的技巧运用

引子由沉重而短促、明显的左手旋律进入,而左手向上的旋律逐渐加入的上方位衡音使得音乐有种不和谐的奇特感,也使得演奏者在双音的轻重调配上有了很大的难度, 虽然此段旋律线条明显,但若想将此旋律完美展现出来是需要非常灵巧、细腻的手法的。么主题部分的技巧运用连绵不断的三连音需要轻巧快速的轮指技术,虽然是跳音,但利用贴键不弹跳的轮指也能使三连音有轻巧而连绵的效果。要有画圈似的波浪慢慢向上涌进并将重音放在后拍,使华丽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有整体的旋律感。而这些轮指与快速滑过的连音是在黑白键之间巧妙地穿插,要准确地找到并有控制力地将这串音演绎好是需要各种技巧的结合来完成的。然后将前面旋律分裂出来在快速地穿插中将主旋律向上又回来的线条清晰、连贯、有明显歌唱性地显现出来。接着分离般的左手的跳跃使音乐趋向于两拍子但仍保持在三拍子和两拍子中间,这要求演奏者要有熟练的左右手几对几配合的技术才能使音乐均衡、有感觉地发展。与主题高潮连接的过渡则需要双手准确、快速地交替,并有感觉地均匀地加速加重。主题高潮则是由更加庞大的和声体系构成,在众多和弦中要找出并弹出主旋律,并将其他音都不落又衬托般地展现出来。踏板的运用也是一大重难点,这一段的踏板使用是非常特别的, 它和前面主题三连音同样将重音放在了后拍,使得有向上升的感觉, 因此,踏板的使用很特别地只用在后拍,然后短促地收回再次在后拍上落下。此段虽是节奏整齐的旋律,但要表现旋律的壮观就要在整齐的节奏中运用强弱对比将旋律做出流动化,使之具有流动性。这要求演奏者能够很好地控制力度,强则强,能收则收。随后更加流线性的向下跑音则需要演奏者灵活的手指跑动性。能够流线性地、弱弱地、清晰明快地、不丢音地将左右手对称的连音滑下来也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手法。在摸进主题高潮中夹含着一组明显的技术音,虽然只是由三个音组成,但它不是用弹的,而是用指尖如轮指般抓过,轻巧而华丽。此技巧同样出现在肖邦的谐谑曲中,很多技术还没达到一定高度的学生是没有办法随心地弹奏这段运用了特别手法的乐曲的。这一段要求演奏者有沉得下去的重力与灵巧的跑动的结合,技术含量相当高及主题第一次变奏部分的技巧运用这部分将连贯的轻巧的手法结合运用发挥至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右手的双音要在很快速轻巧的情况下将上方旋律突显出来,尤其是这些双音均为交叉型的,要能够熟练地换手腕,将音颗颗断掉,有弹性、有线条地描绘出来。有种要将众多和弦在快速的演奏中形成轻快如童趣般的单音旋律一样,因此,演奏者要有干脆、准确、主音倾向明显的演奏手法。

同时左手也将主音落在下方小指,对于本就弱小的小指来说要清晰出现在这决速而细腻的音乐中是需要很好的技巧的。么发展柯特劳旋律的技巧运用这一段虽然是较柔的、缓慢的,但是李斯特加入了他特有的华丽装饰音使得音乐虽柔但宽广、坚定, 虽缓慢但又夹杂着急促快速的跑音。李斯特同样运用了不整齐节奏型使音乐同时包含了优雅与热情。他的装饰音在音乐当中不再是装饰,而是歌唱中表现飘渺回旋的重要的一部分。左手跨八度外的跳跃使得音乐在优雅的进行中增添了一份活泼,但这也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将右手歌唱性的旋律演绎的同时左手能够准确、如波浪般地连贯地亥画出来。其实对比起快速的音乐优雅的音乐更难表现完美, 左手在黑白键之间轻巧连贯地回转又不抢风头地是很难控制的。李斯特在此段中所大量运用的除了华丽的长串单音外,更具技术性的是六度音程的跑动,并且是在不规则节奏型的情况下,各种混合节奏与规整节奏的配合。能够做到旋律清晰、音程分明、不落音地将六度音程跑动做到完美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3题与柯特劳旋律结合进行第二次发展的技巧

运用四指快速轮指已经是非常难的技术了,在这段中不仅是简单的四指轮指,而且是在各种黑键上轮指后的旋律跑动, 同时还要将三连音的头音作为主音在轮指的过程中突显出来,结合三连音后拇指主音构成主题与柯特劳旋律的结合体。

4全曲高潮的技巧

运用和主题高潮一样,这里运用了顿音、休止与踏板的灵活使用,使右手上方音在跳动的和弦中形成轻决的舞蹈旋律。在最后一段激烈澎湃的和弦中常常让演奏者感到的是演奏过程中的疲惫与力不从心,有力道而找不到线条感,控制力盲目而使得和弦只有强度不存在流动性。想要做出旋律的流动性是非常需要演奏者本身力度的强大以及对力量合理的支配的能力的。要在需要加强的情况下有余力将其爆发力直接、有点地爆发出来,在需要轻巧的情况下有能将强大和声体系发挥的细腻、轻快的能力。想要做至目这些,就必须有坚固的钢琴技巧。

配音的技巧方法篇6

【关键字】案例模仿;影视配音;教学方法

一、模仿教学的概念

“模仿”在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依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人在掌握语言和各种技能的过程中,以及艺术习作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于模仿。”笔者认为模仿在配音技巧学习中不是惰性、机械性的学习方法,而是一种积极诚实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初学阶段应予提倡与引导,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入门,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从模仿开始,走向传承发展,提高创新。模仿教学的几个步骤如下:

1在模仿中入门,解放天性,学习配音的贴合技巧、表演技巧、用声技巧;

2在模仿中找准自我,熟悉和发现自己的音型并学会控制;

3在模仿中巩固和学习为不同类型人物和作品配音的不同用声技巧;

4在模仿中发展完善自己的技能并且在实战中创新使用学到的技能。

二、案例模仿教学法导入配音课程中

《影视配音艺术》这门课程除了配音发展历程、配音佳作赏析、配音环节和基本技巧讲解之外,还有实训操作部分,在这部分中学生需要亲自实践影视剧人物配音、各类电视片配音以及广告作品的配音等。这些从案例模仿入手是最可行也最有收效的教学方法。

1基本思路:在《影视配音艺术》这门课的教学中,不再缩手缩脚地操作实践环节,大大方方地从模仿入手,先是大量模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音型的最佳表现方面,最后在创新实践中大胆尝试各种新的作品。

2模仿的过程中选择优秀的案例作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优秀案例种类和风格是不尽相同的,同学们可以在练习中可以拓展自己的音域和控制,也能找到自己更能把握的风格。

3案例作品仔细讲解后,交给学生选择性地模仿练习。接下来的点评指导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与赏析的经验,加上对学生专业基础的了解,对他们的练习作品给予最合适最有效的分析与指导,甚至示范。

4最后一个环节是回课环节。多数初次的配音作品不够理想,经过分析讲解示范练习之后,学生会有激情再重新配音制作,吸取了老师的教导之后,通常会有长足的进步。这个回课环节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置为两次、三次或者更多。

5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会相应得到提高。通过配音和制作,学生对音视频制作环节的知识掌握不少,Edius,cooledit,moviemaker,等软件的操作也逐渐熟练。

三、《影视配音艺术》具体操作实践方案

1、课时具体分配方案和教学组织形式

将总课时48节分为24节理论大课和24节实训课。理论大课的内容主要为配音艺术发展历程、五大环节、优秀译制片、电视片、广告的案例分析与技巧讲解。实训课程内容为影视剧人物(含动画美术片)、电视专题片与广告配音练习与回课。

2、教材与教学资源介绍

本课程配套使用的教材是施玲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十月版的《电影电视配音艺术》。本书翔实介绍和分析了传播学中影视传播分支下的影视配音艺术的相关知识和创作技巧,第一编概述篇:分析声音及其在电影中的表现与作用,回顾影视配音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二编赏析篇:精选十部优秀译制片,将影片背景、译制艺术特色评析、演员配音表演艺术分析等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介绍;第三编创作篇:详尽阐述了影视剧配音、电视片及广告配音的创作基础、创作环节和方法、技巧等。

本教材配套的经典译制作品、电视片和广告配音片段DVD以及台词,方便学生练习。第一部分:影视剧片段(含19部影片中的48个片段):1爱德华大夫;2霸王别姬;3办公室的故事;4悲惨世界;5西游记;6哪吒闹海;7宝莲灯;8国王与小鸟;9红楼梦;10虎口脱险;11魂断蓝桥;12简爱;13流浪者;14尼罗河上的惨案;15牛虻;16狮子王;17王子复仇记;18追捕;19佐罗第二部分:电视片解说片段(含六大类型10部电视片片段):1复活的军团;2草莓的种植;3动物世界;4江南;5走近;6鲁豫有约――背景资料解说;7电影传奇――背景资料解说;8苏州园林;9主食的故事;10龙游石窟。第三部分:广告词文字(含广告角色配音与旁白五类风格配音的17个片段):1.IMB援救中心广告之货车篇;2英特尔全新超级本电视广告――埃及篇;3范冰冰--诺基亚N9广告;4聚美优品广告;5上海通用五菱;6利群广告片;7央视公益广告――打包篇;8央视皮革城广告片;9哈尔冰啤酒1;10哈尔冰啤酒2;11泸州老窖国窖1573广告历史篇;12.创意家电;13梦之蓝;14可伶可俐升级控油洗面乳;15张子宣――美宝莲广告;16.杜蕾斯;17 上海大众――常回家看看

3、案例模仿教学环节的精华案例:电视片解说类型与实训的示范授课内容:

电视片内容包罗万象,现实中的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表现对象。因此,电视片的解说在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主要特征,大致可以分为议论型、讲解型、抒写型、白描型、陈述型和悬疑型等等。本节出现的实训1-10的视频范例收录于本书所附数据DVD中,以便大家练习。

1.议论型

这种解说样式往往出现在以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等为题材的政论片中。解说往往是站在有一定高度的视角上,整体听来严肃、庄重、大气。声音上以实声为主,力度较强,吐字圆润集中,节奏多凝重或高亢。在解说中,这种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片子风格以及解说者自身嗓音条件的不同做调整。不能一味地拔高调,政论片也有解说平实、相对客观、语势较平缓的。

实训一:复活的军团 解说(节选)

四千多年前,文明的曙光开始照耀中国大地,在黄河流域的原始部落中,第一个国家―― 夏 诞生了。

500多年后,商取代了夏。(……文字略)

实训提示:本段是大型历史纪录片《复活的军团》的解说词节选。基调是苍凉、厚重、富有历史感的。练习时注意这样类型段落的用声状态和重音处理以及与画面的融合。

2.讲解型

这种解说样式多出现在以介绍科技、卫生、文体等领域知识为内容的科教片中,这类电视片所讲述的内容很多都是观众所不了解或者不熟悉的知识,所以,解说主要承担的是讲解说明的任务,解说中,用声适当、语言质朴、节奏平缓、需要耐心、热情、内行,不一定让观众听来觉得解说者是所讲述内容方面的专家,但至少是懂得其中知识的。

实训二:科教电视片 《草莓的种植》

草莓种植新技术――温室无土栽培

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果实色艳形美,酸甜适度,营养丰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在胶东半岛,草莓保护地栽培已成为主要栽培方式,约占栽培面积的60%。(……文字略)

实训三 动物世界

动物世界 野性澳大利亚 南方的海洋(下)

澳大利亚大陆东南角附近更为寒冷的海洋,也在波涛下面孕育着生命。海水冰冷刺骨,但比起澳大利亚大海湾来说,这里无异于天堂,仿佛天门洞开,生命如潮水般蜂拥而出,光是海藻就有一千多种。

(……文字略)

实训提示:科技知识类的解说要多从受众的角度考虑,节奏要适当,耐心讲解,遇到专有名词或生活中不常出现的词汇要适当减慢节奏,吐字清楚。《动物世界》也属于讲解式的配音,由于内容的独特它显得更加轻松愉快和有趣。并且由于赵忠祥老师多年一贯的独特的配音风格的呈现,有些自成一体的感觉。大家可以在这个视频的鉴赏中从基调把握、吐词方式、用声用气、声画融合等多个角度来揣摩一个配音员独特风格的形成。

……

四、考核与总结

1实训考核方式的改革

学生上交四份配音音视频作业,考核与点评结合,提高学生技巧。核分形式如下:影视剧人物配音作业(25%)+动画片配音(25%)+电视专题片配音(20%)+广告(20%)+考勤10%=100分

这样的核分方式比较科学和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在配音技巧的方方面面呈现出的实力。而且由于考查项目分得比较细致,并且穿插有回课程序,学生可以最后上交自己反复锤炼过的作品,这精益求精的过程便是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2、考核存档形式

每人上交一张碟片存档,写好详细的作品目录。包含自己的四项不同类型的配音作品――影视剧人物配音、动画片人物配音、电视专题片配音、广告配音。

配音的技巧方法篇7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1

前言

所谓钢琴技巧它其实是一个泛指,在这里它包括的内容有琶音、音阶、双音、和弦、八度、断奏触键及各种连奏,同时还有力度强弱与否,想要得到相对完美的钢琴演奏技巧,上述所说的各类都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对于钢琴的一个整个学习过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整个演奏动作技能的一个养成过程,所以可以说是一个必须经历不断练习,同时一直保持而且也需要迁移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于每一个钢琴学习者来说,可以在对于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动作技能上会有差异,而且在学习钢琴的天赋上会有非常大的差异,我们先排除这一部分的差异,所以如何得到这些技能就是最重要的了。

一、钢琴技巧的显现形式

通常是以各类练习曲与各类音乐作品为载体,纯粹的技能练习其目的同样是为了完成音乐作品所设计的。因此,钢琴演奏技巧的提高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得以实现。所谓“练习”是指为了获得技巧而经常进行的某种动作。钢琴练习即指钢琴学习者通过钢琴音乐作品获取各种信息输入大脑然后进行加工整理,大脑将加工整理好的有关练习信息指令通过输出神经系统传达给运动系统的各个感觉器官,各感觉器官及肌肉各器官协调运作,促使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协调一致达到弹奏练习自动化的阶段。练习的目的是有效地提高钢琴演奏技巧,以期用于准确地表达音乐形象。

二、钢琴演奏中的震音与滑奏

震音说的是在快速弹奏时,手指不能离开键盘,就好像长在上面似的,手腕与手指要结实有力,能够无损耗的将下臂产生的力量进行传递,如此才能成功演奏震音。拉威尔的钢琴作品《水的嬉戏》在48小节处便有了震音与滑奏的双手交替,在26小节出现了单手震奏颤音。这些特殊的演奏技巧,如何才能科学的学习与掌握?在左右手交替震音处应该均匀弹奏,手臂不可以过快或者过慢,这就要求在训练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听觉能力。同时在此处小节中的震音还有些特别之处,它不需要下臂足够大的力量,而是将肩膀作为重要补充,以最小的力量演奏出最大的声音。在对震奏颤音演奏时需要用手臂回转的下臂完成,手腕保持着准确传递下臂最微小的动作,而上臂不能回转,仅仅是积极参与,它随着下臂回转而自由抖动。滑奏不是单个音的演奏,而是通过掌部动作让整个键盘上划出声音的演奏方法,因此也叫刮奏。在使用这种弹奏技巧时,手掌要坚实而不是僵硬,能够协助拇指弹奏。

三、身体的协调

1、手腕

手腕是连接指尖与大臂的桥梁,更是大臂向指尖输送力量的唯一途径。对手腕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坚挺,又必须富有弹性的.手腕的灵活表现在它的动作方式。手腕的动作主要有三个方向,即左右,上下,周旋。左右方向的动作主要在于,一是配合大指的转弯。在弹奏音阶与琶音时,以及其它需要大指转弯的经过句时,大指要主动向里作水平状伸展,需要适度的手腕左右运动加以配合。大指需外推出,将整个手掌向外侧转出,手腕必须辅以必要恰当的水平运动。因而,大指与手腕作柔顺的水平动作的配合是手掌转弯的最重要的关键。二是弹奏连奏句,手腕必须作水平运动,从而实现力量的转移,确保声音具有连贯性和歌唱性。三是手腕的上下方向运动是用来弹奏某些轻巧的连续快速的双音、八度、和弦、以及强化触键深度。在演奏此类乐句时,手腕完全需要本身的爆发力,要具有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动作幅度将最大限度的力量集中的能力。随着手腕自身的控制颤抖能力越强,肘部,大臂乃至全身放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手腕的第二种动作方向,是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周旋。这种用手腕“转圈圈”的动作很难掌握自如,凡是不能用手指直接连接的远距离音符或同一音型的重复都需要用这种手腕动作将这些音符充连续起来。手腕是钢琴演奏中最重要的发力“中转站”,运用不好,必定使整个演奏呆滞、无生气。

2、大臂

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应当是发自大臂的连接,不仅仅在音量响亮或大和弦处要运用大臂,在最轻弱处,在转弯处,在连贯处,都需要运用大臂。大臂的发力在于直接,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放松状态,大臂的用力其实就是一种以放松为基础的震动,在用力前,全身各部位非常放松;用力后也非常放松。大臂的用力可能速度非常快,时间非常短,非常大,也可能速度相当慢,时间相对长,而且不仅仅以爆发力的形态,而是以某种“拉压力”的形态存在,应当按照所需要的音色决定大臂运动方向速度及方式。

四、踏板的运用

踏板,在每一首作品中的使用都各不相同,作曲家们有的作了明确的标记,有的则没有标注,还有的并不使用踏板,因此,谱子上的标记也只能是作为演奏时的参考。这就如同一个人的讲话,她的呼吸是不用做标记的。使用踏板主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在连奏时踏板的使用较为突出,它的作用是既要连贯又不能使弹奏变得混乱;当弹奏密集和弦上行下行时,尽量采用切分踏板。

五、提升钢琴演奏技巧的途径

1、对于新的作品进行正确的弹奏。

首先对于一个新作品,不要去将整个作品都演奏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使作品的新鲜感保留下来,在练习中依次去进行乐曲的短小片断或个别声部进行练习;在遇到了一些难演奏的片断的时候并不一定要第一时间去解决,因为当一个东西在重复了几次以后就会出现分神的现象,处理方式就是可以先去弹奏其它的一些片断,之后再全神贯注对之前难以掌控的片段来进行练习。

2、对于教师的指导和示范进行有效地掌握

首先钢琴学习者必须要对教师的指导方法注意观察,这是由于在课堂上教师会通过作品来示范钢琴演奏当中的技能动作并且做详细的解释。因此学习者一定要对老师的讲解注意观察。只有对理论知识掌握了才可能在实践当中有更加扎实的功底。

3、充分把握注意力与科学地安排练习时间

在进行钢琴演奏练习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是集中并且精力是充沛的时候,才可能提高效率得到正确的演奏技巧。我们可以将练习时间分为集中练习和分配练习两种,前者指的是进行连续地练习,不休息直到掌握;后者指的是把要练习的曲目分成几个阶段,中间会有休息的时间。在时间的安排上要看个人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进行时间的安排上还要针对不同的作品来进行安排。所以说,教师在安排学生的学习时,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同时合理的分配练习时间,相信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掌握钢琴演奏技巧。

结论

综上所述,提高钢琴演奏的有效途径就是掌握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钢琴学习方法,只有科学的钢琴学习方法才是通向钢琴学习成功的保证,只有科学地练习才能获得高深的演奏技能,只有科学地练习才能使每首作品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配音的技巧方法篇8

关键词:声乐演唱;声乐技巧;呼吸;发声;共鸣

1 声乐演唱及技巧的内在关系

声乐是嗓音、曲调、语言的完美融合,它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声乐的探索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通过日常演唱者的刻苦发声训练逐渐建立其模式化的声乐演唱体系。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声乐演唱在音乐教育中也有了新的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提高,主要表现在对发声的科学化指导,对相关技能的全方位掌握,无论是对声音还是站姿、咬文嚼字都有着系统化的训练模式,从而在声乐演唱训练的基础上使得学生产生音乐的共鸣,达到富有感染力的演唱效果。

声乐演唱讲求技巧,如何运用正确的姿势,如何保证气息的支持,如何让声音自然圆润,如何更富有渲染力的表达歌曲等等,都要依靠声乐演唱技巧得以实现。声乐演唱技巧包括发声技巧、肢体语言表达技巧、共鸣腔使用技巧、咬字技巧等等。发声技巧的关键在于气息的运用,唱歌时,气息畅通无阻,才能将声音似喇叭般高低自由收放,得到圆润、松垮、通畅、宽衡的声音效果。肢体语言表达技巧是指通过肢体动作,配合歌词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演唱者的心声,除此之外,适当的肢体动作也可以确保演唱者畅通的呼吸,使整个演唱过程锦上添花。共鸣腔使用技巧是声乐演唱的基本技巧,包括咽喉、口腔、鼻腔、胸腔,通过四腔的协调一致影响声音的共鸣,从而引导或牵制声音的变化。咬字技巧主要运用在对歌词的阐释,通过掌握每一个字发音的规律及腔调,分析并运用到演唱中去,通过对咬字适当的夸张或缩略来配合不同的曲风,从而加强音乐的感染力。

声乐演唱的过程也是声乐技巧运用的过程,声乐技巧作为声乐演唱的辅助工具,对于音乐的演唱及内在情感的表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声乐强调的是演唱,演唱即是声和情感的外在表达。为了更好的阐释声和情感在音乐中的融合,需要声乐技巧予以辅助,通过坚持不断地发声练习和肢体表达练习来达到最终的演唱效果。除了互通的内在联系外,声乐演唱及其技巧还有共通之处,即声音的共鸣。歌唱的动力在于气息,气息又贯穿声乐演唱技巧始终,无论是发声练习还是咬字技巧及肢体表达技巧练习,其都为“气息”所服务。在气息提供演唱动力的基础上,气息又帮助演唱者更好地阐释歌曲,表达歌曲。在音乐教学中,老师会充分利用声乐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再由学生的悟性感知声乐,表达声乐。在领悟中,需要学生以积极地心态感知声乐演唱及技巧二者的联系,在技巧的辅助下将音乐完美的表达。

2 呼吸训练

呼吸为声乐演唱提供“支持”,这种支持是一种自然的唱歌状态,即讲求气息的平稳通畅,从而推动声的发生,当然这种自然流畅的气息需要不断的气息训练加以强化,使得声音避免僵死和堵死的情况发生,声音在气息的推动下自然的形成“通”、“松”、“空”的特点。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中,呼吸训练作为基础训练,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教学作用。古语说的好“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呼吸训练帮助声音正确的震动,随着不同振动频率、振幅使得声音有高有低,音色各异,在气息的支持下,完成整首歌的演唱。当然气息不仅仅对声音有着支持作用,还有着渲染作用。气息的渲染作用主要表现在“饱满性”上,即随着喉咙的打开,气息的通畅流淌,使得整个上半肢腔体得以扩大,在充足的空间内,产生“共鸣”。因此呼吸训练不仅决定着音色、音调,也决定着共鸣体的渲染作用。打好“气息”的坚实基础是声乐练习的第一步。

3 发声练习

发声训练是声乐演唱训练的基本形式,即提炼出歌曲的基本曲调及动机、乐句,配合母音、音节,根据对不同音域的选择,在一定的音域内做半音上行或下行移动的练唱。正确的发声往往配合横膈膜控制呼吸法,在喉头的位置确定下,使得声与气息密切配合,无论是低音还是高音,无论是美声还是通俗,在喉部器官稳定的基础上配合声、气的调节都能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发声训练的另一大目的是为了调节共鸣腔体的使用,通过头和胸的控制扩张共鸣腔,在共鸣腔扩张的同时美化发声。训练中,老师往往会帮助学生做声区划分,注重学生呼吸、共鸣腔体的紧密配合,从而达到发声练习的最高效果。在发声练习中,通常选择a、e、i、o、u五个原音作为基础母音,从最易发声、最自然动听的母音练习开始,逐渐引导学生正确的发音,提高声乐学习质量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4 共鸣腔体的运用

在呼吸训练中我们提到过,共鸣使得声音更有渲染力,更具饱满性,没有共鸣,声音失去艺术特点,由此可见共鸣的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人体的共鸣腔包括胸腔、口腔、头腔,在歌唱中,由于曲调的不一,演唱形式的各异,咬文吐字的具体化,使得共鸣腔在演唱中的使用比例不同。通常来说,低音更多的使用胸腔,因此在低音域练习中,会注意胸腔发声练习,胸腔共鸣的关键在于保持声音的松弛,切莫用胸腔共鸣压迫喉咙。中音则适用于口腔共鸣,口腔共鸣是声音的直接共鸣区域,声音由喉咙发出后、口腔保持自然打开状、下颚自然放下,在需要时可以稍稍后拉,上颚保持上提感,在烟、喉自然松开的情况下,配合牙齿、唇部、舌获得更好地口腔共鸣效果。头腔共鸣主要应用在高音发声,头腔共鸣的最大特点在于声音的明亮、辉煌,富有穿透力。头腔共鸣不仅决定着音色,更决定着音质,练习时,老师通常会教导学生以闭口打哈欠状,双唇微闭,留宽气息通道,从而使得声音上提,以眉心震动为目标,集中声音的明亮,配合呼吸点、共鸣点、发声点,取得丰富,富有光彩的发音效果。

5 歌唱语言及其表达

声乐不仅是对旋律的表达,也是对语言的表达过程。歌唱艺术以唱腔为基础,搭配语言,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热爱。如何才能充分表达歌唱语言,首先从咬字说起,歌唱时的咬字不同于说白话时的咬字,讲求呼吸的支持,根据音域和音质的要求达到不同的共鸣。吐字同样以气息为动力,以口腔为发声源,在吐字中我们既要考虑口腔的打开状态,找到共鸣点,又要确保呼吸的支持,咬准字的发音,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保持正确的吐字效果。最后要提的是收尾,恰当的收尾做到承上启下的歌唱作用,不仅为下一句发音打好铺垫,更保障了整首歌的自然流畅的表露。

6 结语

通过对声乐演唱及技巧的探索中我们发现,声乐技巧为声乐演唱提供了保障,使得声乐演唱更完美、细腻。此外声乐的各个技巧间又相辅相成,穿插其中,无论是共鸣还是发声还是气息支持,都成为声乐演唱艺术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杨思思.浅谈声乐演唱中呼吸的运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