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4-01-15 14:51:09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计量价值

一、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分析

马克思的分析是从最简单的最常见的商品交换现象开始的。概括地说,日常经济活动中,A和B两种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以一定的比例相交换,这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它们为什么能够互相交换?又为什么有这样的比例?这只能是它们中间包括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就是人类劳动,是人类的生理学意义上消耗,而包括劳动量的多少则决定它们之间相互交换的比例。这种关系就像机械运动和电子运动两种运动形式一样,因为这两种运动形式中包含共同的东西——能量——能按一定当量相互转化。劳动就是人类的社会性能量。在机械大生产发展的条件下,劳动的质也日益表现出同一性,即机械劳动这样一种同质的重复性劳动(因此,马克思的有关“正常条件下,平均劳动强度和劳动熟练程度”的抽象也接近于现实)。所以,我们很容易计算出重复劳动生产一种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因为它仅决定于“劳动时间”,就可以进行客观的度量。

其实,亚里斯多德早就认识到,只有劳动耗费相等的物品,才可以互相交换。托马斯•阿奎那还将公平价格看作是与生产上劳动耗费相等的价格。因为,这是符合当时的经验的:在简单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交易双方互相对对方商品的生产条件和所耗费的劳动量都是清楚的。不过,马克思以前的学者没有抽象出价值,都不能正确地区分交换价值与价值。

当然,为什么要交换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存在社会分工(它也是商品生产的原因),价值就反映了分工这种间接协作性质的社会关系。相反,如果只是企业内部分工,则不存在这种商品价值关系,而是分配关系。

总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非常严密的。近来,劳动价值论成为一个理论热点,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将越来越多的非劳动要素纳入创造价值的因素中,但大多数人是想当然:其隐含的假设是“谁重要谁就参与价值的创造”。而我认为,如果不能从上述基本关系入手,找到矛盾,我们就不可能从理论上否定劳动价值论,同时,也意味着,也只有从上述基本关系的分析入手,我们也才能发展劳动价值论。

爱恩斯坦有一句名言:正确地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关。因为只有正确地提出的问题,才会有答案,才能正确地回答问题。经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不少观点所提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而我们则改变了传统的提问方式,真正将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历史范畴来看待和发展。一方面,我们发现现代社会商品价值关系弱化而非商品价值关系增强的趋势,另一方面,又由于社会经济形式是处在一种发展过程之中,现代社会中的直接社会关系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商品价值关系仍然是基本的关系,所以,我们的研究仍然只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框架内来发展。这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可以充分地扩大生产劳动的范围,即凡提供有益使用价值(不限于有形的实体性的使用价值)的劳动都可以认为是生产劳动,并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两大部类;

第二,需要用商品价值方法计算已不属于社会分工体系中间接协作性质的劳动量。主要指直接提供服务的劳动和各种创造性劳动。

二、关于石器和电脑

我想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石器时代的人们打造一件精制的石器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生产一台现代机器如电脑,两者所包含的价值量有没有可能一样?对这个问题如何根据商品价值的定义作出分析?

我认为,它们两者的价值可能是相等的,如果两者对于各自的时代而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一样(如100小时)的话。从商品价值的定义来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简单正常平均条件),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它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显然,石器时代有石器时代的“正常平均条件”,而我们这个时代也有我们这个时代“正常平均条件”,它们提供两个不同水平的平台,但只要花费的时间一样多,则可认为两者的价值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时代人类生产所创造的价值量的多少仅与人类所花的总的劳动时间有关,而与其他因素,如技术水平、劳动强度等无关。因为,不管是什么时代,不管各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和劳动强度等等如何不同,每个时代都会在自己当下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基础上来衡量自己那个时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只要社会总的劳动时间相同,那么这两个时代所创造的价值量就是相同的(尽管劳动生产率和商品量等不相同)。

当然,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如果建一条现代化的石器生产线,那么,生产一件石器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非常微小的,这完全是技术进步或知识积累的结果。不过,在这里,我们可能要对不同的时代进行比较,这就是不变价。尽管我们没有必要以数万年以前为基准来计算现代社会商品的不变价,最多也就是以数十年前的基准来计算不变价,但反反映的关系是一样的。三、创造性劳动

从第一部分的分析看,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实际上是“重复劳动”,因为只有重复劳动才存在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问题,才可计算价值量。但从第二部分的分析来看,创造性劳动以人类的发展来说,似乎更重要,更具有根本性,创造性劳动推动技术进行,实现知识的积累,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创造和知识的积累已成为普遍的和最重要的因素,几乎也不再可能被资本无偿地占有,甚至反将资本打败(如知识产权侵权),日益成为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反映重复劳动的价值论就不适应了,需要更多地反映创造性劳动的新价值论。因此,这里存在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创造性劳动却是无法像重复劳动那样来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无法计算价值。例如,创造性劳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如睡梦中的灵感甚至对创造发明也成为关键性的因素;再如,重复的创造性劳动是不被认可的,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如专利只授予一个也只有一个发明人,当然一般使用的是先申请原则)。也就是说,创造性劳动不存在重复劳动那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创造性劳动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进一步考察剩余价值,那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样存在。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竞争日益全球化,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区域也好,靠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来增加利润是行不通的,实际上,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工作日是不断在缩短的,而劳动强度也是在降低的。因此,如果一个企业在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只是老一套(重复劳动形态),实际上就只能维持原有的生产状态,甚至要亏损。这就是说,企业盈利与否以及盈利的多少越来越决定于是否进行了创新以及创新的多少。但是,对于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恰好就处于“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因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也就是说,就个别企业来说,可能由于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它仍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或价格出售,所以,它能获得剩余价值。但对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就不存在剩余劳动时间,没有剩余价值!从直观上来看,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亏损的。从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的盈余的总和恰好等于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的亏损的总和,两方面相抵,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之和等于零!这显然与两大部类对剩余价值的分析是不协调的。简单地说,虽说个别企业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积累可能存在,但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积累并没有得到解释。

四、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

我认为,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为我们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线索。首先,马克思考察有剩余价值的两个来源或形态。对于个别资本来说,可能存在剩余价值,它可能来源于剩余劳动,即传统的剥削,这实际上构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价值积累),是由于劳动时间延长、人口和劳动力增加等引起的;也可能来源于对创造性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马克思称之为“不费资本分文”。不过,在当时,这些创造性劳动成果往往是作为附带的因素被不偿地吸收到资本当中的,所以,马克思没有进行单独的考虑,只是放进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分析中。

我认为,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为我们解放问题提供了线索。如果我们与现代社会所提供现实条件相结合,就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劳动力数量趋于稳定甚至减少,劳动时间也在减少,而知识的进步越来越快,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积累日益突出。

第二,由于现代国家对劳工日益严格的保护,所以,传统的剥削已越来越难以发生。

第三,创造性劳动成果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保护,无偿占有的情况也日益难以发生,即对创造性劳动的剥削是困难的。

第四,当知识为社会所共享时,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积累也就成为一般社会财富的积累。

第五,创造性劳动直接创造“剩余”,或者说,这种剩余已不再是传统的“剩余价值”,而不过是将价值作为一种计量方法来衡量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结果,是一种“计量价值”,具有预期价值的性质。在这里,重复劳动提供一个价值基准,而“剩余价值”已由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成了一种价值计量方法。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 创造性劳动 创造 剩余 计量价值

一、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分析

马克思的分析是从最简单的最常见的商品交换现象开始的。概括地说,日常经济活动中,A和B两种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以一定的比例相交换,这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它们为什么能够互相交换?又为什么有这样的比例?这只能是它们中间包括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就是人类劳动,是人类的生理学意义上消耗,而包括劳动量的多少则决定它们之间相互交换的比例。这种关系就像机械运动和电子运动两种运动形式一样,因为这两种运动形式中包含共同的东西——能量——能按一定当量相互转化。劳动就是人类的社会性能量。在机械大生产发展的条件下,劳动的质也日益表现出同一性,即机械劳动这样一种同质的重复性劳动(因此,马克思的有关“正常条件下,平均劳动强度和劳动熟练程度”的抽象也接近于现实)。所以,我们很容易计算出重复劳动生产一种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因为它仅决定于“劳动时间”,就可以进行客观的度量。

其实,亚里斯多德早就认识到,只有劳动耗费相等的物品,才可以互相交换。托马斯•阿奎那还将公平价格看作是与生产上劳动耗费相等的价格。因为,这是符合当时的经验的:在简单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交易双方互相对对方商品的生产条件和所耗费的劳动量都是清楚的。不过,马克思以前的学者没有抽象出价值,都不能正确地区分交换价值与价值。

当然,为什么要交换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存在社会分工(它也是商品生产的原因),价值就反映了分工这种间接协作性质的社会关系。相反,如果只是企业内部分工,则不存在这种商品价值关系,而是分配关系。

总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非常严密的。近来,劳动价值论成为一个理论热点,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将越来越多的非劳动要素纳入创造价值的因素中,但大多数人是想当然:其隐含的假设是“谁重要谁就参与价值的创造”。而我认为,如果不能从上述基本关系入手,找到矛盾,我们就不可能从理论上否定劳动价值论,同时,也意味着,也只有从上述基本关系的分析入手,我们也才能发展劳动价值论。

爱恩斯坦有一句名言:正确地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关。因为只有正确地提出的问题,才会有答案,才能正确地回答问题。经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不少观点所提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而我们则改变了传统的提问方式,真正将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历史范畴来看待和发展。一方面,我们发现现代社会商品价值关系弱化而非商品价值关系增强的趋势,另一方面,又由于社会经济形式是处在一种发展过程之中,现代社会中的直接社会关系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商品价值关系仍然是基本的关系,所以,我们的研究仍然只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框架内来发展。这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可以充分地扩大生产劳动的范围,即凡提供有益使用价值(不限于有形的实体性的使用价值)的劳动都可以认为是生产劳动,并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两大部类;

第二,需要用商品价值方法计算已不属于社会分工体系中间接协作性质的劳动量。主要指直接提供服务的劳动和各种创造性劳动。

二、关于石器和电脑

我想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石器时代的人们打造一件精制的石器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生产一台现代机器如电脑,两者所包含的价值量有没有可能一样?对这个问题如何根据商品价值的定义作出分析?

我认为,它们两者的价值可能是相等的,如果两者对于各自的时代而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一样(如100小时)的话。从商品价值的定义来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简单正常平均条件),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它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显然,石器时代有石器时代的“正常平均条件”,而我们这个时代也有我们这个时代“正常平均条件”,它们提供两个不同水平的平台,但只要花费的时间一样多,则可认为两者的价值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时代人类生产所创造的价值量的多少仅与人类所花的总的劳动时间有关,而与其他因素,如技术水平、劳动强度等无关。因为,不管是什么时代,不管各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和劳动强度等等如何不同,每个时代都会在自己当下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基础上来衡量自己那个时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只要社会总的劳动时间相同,那么这两个时代所创造的价值量就是相同的(尽管劳动生产率和商品量等不相同)。

当然,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如果建一条现代化的石器生产线,那么,生产一件石器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非常微小的,这完全是技术进步或知识积累的结果。不过,在这里,我们可能要对不同的时代进行比较,这就是不变价。尽管我们没有必要以数万年以前为基准来计算现代社会商品的不变价,最多也就是以数十年前的基准来计算不变价,但反反映的关系是一样的。

三、创造性劳动

从第一部分的分析看,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实际上是“重复劳动”,因为只有重复劳动才存在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问题,才可计算价值量。但从第二部分的分析来看,创造性劳动以人类的发展来说,似乎更重要,更具有根本性,创造性劳动推动技术进行,实现知识的积累,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创造和知识的积累已成为普遍的和最重要的因素,几乎也不再可能被资本无偿地占有,甚至反将资本打败(如知识产权侵权),日益成为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反映重复劳动的价值论就不适应了,需要更多地反映创造性劳动的新价值论。因此,这里存在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创造性劳动却是无法像重复劳动那样来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无法计算价值。例如,创造性劳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如睡梦中的灵感甚至对创造发明也成为关键性的因素;再如,重复的创造性劳动是不被认可的,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如专利只授予一个也只有一个发明人,当然一般使用的是先申请原则)。也就是说,创造性劳动不存在重复劳动那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创造性劳动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进一步考察剩余价值,那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样存在。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竞争日益全球化,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区域也好,靠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来增加利润是行不通的,实际上,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工作日是不断在缩短的,而劳动强度也是在降低的。因此,如果一个企业在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只是老一套(重复劳动形态),实际上就只能维持原有的生产状态,甚至要亏损。这就是说,企业盈利与否以及盈利的多少越来越决定于是否进行了创新以及创新的多少。但是,对于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恰好就处于“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因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也就是说,就个别企业来说,可能由于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它仍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或价格出售,所以,它能获得剩余价值。但对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就不存在剩余劳动时间,没有剩余价值!从直观上来看,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亏损的。从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的盈余的总和恰好等于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的亏损的总和,两方面相抵,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之和等于零!这显然与两大部类对剩余价值的分析是不协调的。简单地说,虽说个别企业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积累可能存在,但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积累并没有得到解释。

四、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

我认为,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为我们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线索。首先,马克思考察有剩余价值的两个来源或形态。对于个别资本来说,可能存在剩余价值,它可能来源于剩余劳动,即传统的剥削,这实际上构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价值积累),是由于劳动时间延长、人口和劳动力增加等引起的;也可能来源于对创造性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马克思称之为“不费资本分文”。不过,在当时,这些创造性劳动成果往往是作为附带的因素被不偿地吸收到资本当中的,所以,马克思没有进行单独的考虑,只是放进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分析中。

我认为,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为我们解放问题提供了线索。如果我们与现代社会所提供现实条件相结合,就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劳动力数量趋于稳定甚至减少,劳动时间也在减少,而知识的进步越来越快,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积累日益突出。

第二,由于现代国家对劳工日益严格的保护,所以,传统的剥削已越来越难以发生。

第三,创造性劳动成果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保护,无偿占有的情况也日益难以发生,即对创造性劳动的剥削是困难的。

第四,当知识为社会所共享时,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积累也就成为一般社会财富的积累。

第五,创造性劳动直接创造“剩余”,或者说,这种剩余已不再是传统的“剩余价值”,而不过是将价值作为一种计量方法来衡量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结果,是一种“计量价值”,具有预期价值的性质。在这里,重复劳动提供一个价值基准,而“剩余价值”已由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成了一种价值计量方法。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3

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愿望是一种可贵的愿望。无论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包含有永恒的创造冲动。现代人的基本特征,是不人云亦云,不囿于成见,不因袭传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已有环境条件,乐于接受新的思想理念和新的行为方式,有改革和变化的要求。一句话,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愿望。我们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真正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充分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的主体,切实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愿望和创造实践,善于自觉地从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中获取智慧和力量,这也是党增强创造力的深厚源泉。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人们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破旧立新,打破思想禁锢,激起思想碰撞,推进思想解放,活跃思想创造。要主动了解人民群众创造的愿望和要求,鼓励他们在创造中为社会作贡献,同时体现自身的价值。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有创造愿望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切实尊重人们的创造愿望,还要努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境氛围。一个社会充满活力的标志,就是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创造性,使每个人都富于创造精神,积极参与各种创造性的工作和活动,成为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的主体。

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活动是最有可能对价值生产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劳动。表现为创造者在创造动机和创造意识的支配下,运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创造思维和创造方法产生出新的具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其中包括新观点、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和新工艺等。现代经济和社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的竞争,说到底又是人才以及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对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给予充分支持,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保证。需要指出,由于创造活动是特殊的劳动,有特殊的贡献,应该有特殊的支持。从政策层面上讲,要有特殊的政策扶持和激励措施,比如根据创造活动风险较大、不确定因素较多的特点,以政府为主、社会参与建立创造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鼓励社会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和冒险,减少创造活动的成本;在制度安排上,则要健全和完善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人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通过创新实现自身更多的利益满足,并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支持创造活动还要建立一种保护创造和爱护创造的机制,即允许人们在创造中失败,宽容失败的创造者。全社会应该形成一种鼓励、保护、关心、帮助创造活动的良性机制和浓厚氛围,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创造中一时失利的人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使他们有可能总结经验教训,东山再起。

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充分发挥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表现。创造才能是蕴藏在创造者身上的创造能力,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生产力资源。创造才能的发挥,就是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将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取得有创造性的成果,对社会有创造性的贡献。如何将人们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要切实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即“四个尊重”,尤其是尊重人才。人才是人群中最具有创造优势的优秀分子,增强创造活力首先必须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让他们各显其能,各尽其才,各有所为。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风尚,确立人才浪费是最大的资源浪费这个理念。从各个方面创造环境条件,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要冲破一切妨碍人才创造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人才创造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人才创造的体制弊端。要使有创造才能的人有安全感和事业心,少受干扰,一心一意从事有创造价值的劳动。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创新性高端人才;概念创造力;创造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6-0005-06

用创造性测量得分的方式来界定和筛选高创造力人员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因为创造力测验上显示的高得分与实际的创造力之间,可能存在许多中间因素,二者可能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也可能存在本质的区别。就目前创造力研究领域积累的资料而言,还缺乏充分证据来证明创造力测量上高得分是未来实际创造才能的有效预测源。为此,林崇德教授在他主持的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中,启动了一种反向的研究路线,不是通过创造性测量预测未来创造力,而是选择具有被社会公认的创造性成就的高端创新人才,通过回顾性地研究他们代表性的实际创造成就及思维、个性与个人成长历程,揭示具有实际高端创造成就和才能人群的特点,从而找到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有效实施创造力培养的可靠切入点。

一、高端创造群体的选择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的高端创造对象

高端创造群体主要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4位具有原创性高水平科研成就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另一部分是38位具有突出创造性成就的人文社会、艺术领域的杰出人士。

1.创造性院士科学家

建国以来,我国科学界在各个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进展与一些科学家的创造性贡献是分不开的。本研究在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命5个学科,先选择中国科学院院士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二等奖的青年科学家,每个学科各100人,共500人作为候选人,再匿名列出其代表性成果,通过专业评定其成果的新颖性和适用性(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释事物的能力、预言发展的能力),选出107位候选者,并最终确定可以参与研究的34位被试。34位被访科学家的具体情况见图1。

2.人文社会、艺术领域的创造性被试选择

人文社会、艺术领域的创造性人才有学术性与社会性之分,前者主要指从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学科研究,并在其领域取得了独创性成果的人员;后者主要指社会认可程度较高、有为人所瞩目的原创性作品和成就的人员,比如从事艺术创造的画家、书法家、导演、舞蹈家、音乐家等。对学术性创造性人才,主要以他们研究成果的原创性、独创性来判断他们创造性所达到的水平;而对于社会性创造性人才,则是以其作品的创新性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社会认可程度和领域知名度为标准。经过同样的专业人士对有关候选人代表性作品的创造性和领域创造水平及影响力的评定程序,最终有38位人文社会和艺术领域的创造性人才进入本研究,与科学创造性人才数量基本对应。38位被访人文社会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

(二)深度访谈及资料分析

对于科学创造者的访谈主体部分有两个内容,一是让被访者讲述自己最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工作的研究过程,反思哪些特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是让被访者谈对他们的成长以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具有影响的重要生活事件,说明这些事件对创造活动的意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人才被试进行的访谈,主导结构与对科学创造者进行的深度访谈法相近,但在过程中也使用了针对该群体特征的不同程序,同时考虑到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艺术创造的个体特性,对个体的创造过程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访谈1~2小时。为保证访谈的质量和访谈过程本身的一致性,访谈工作全部由负责科学创造者分课题研究的张景焕博士和负责社会科学创造者分课题的王静博士完成。

访谈前最主要的准备工作是访谈提纲的设计。根据本研究的具体目标,结合文献资料和已有的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在和小组成员多次商讨之后,拟定了一个半开放式的访谈提纲,并通过4次预访谈进一步修正之后,最终形成正式的访谈提纲。

访谈的录音资料全部逐字转录成了文本,并对文本资料进行逐行的微观分析,以产生初步的类别。微观分析实质是开放编码的过程,以发现并界定资料中所隐含的概念及其属性。具体做法是,在访谈资料中划出被辨别为某一特定心理特征的句子或(一系列)陈述,将它们编为一个独立的码号。阅读中每遇到一个新的特征就进行一次登录,重复出现的特征也进行登录,并在编码器上记录下这些特征的内容及出现频次。

归纳微观分析结果,可进行主轴编码。主轴编码(axial coding)是关联类别与次类别的过程。因为编码围绕某一类别进行,并在概念层面上连接各个类别,因此称为“主轴”。具体做法是,列出上述分析得到的所有码号及每一码号的内容,从理论上分析每一个心理特征的含义,从访谈资料中发现每个心理特征实际的、具体的内容,从而发现各个心理特征的关联及重复的成分,将在内容上有较多重复、理论含义相同的码号合并到出现频次较多的码号上来。根据微观分析和主轴编码,建立初步的编码索引体系,并通过进一步完善编码工具,形成对编码主题的描述,在有了初步的编码类别与编码主题样例之后,再建立完善编码索引与编码词典,并据此进行编码,最后找到科学及人文创造者的思维与关联心理特征。

二、科学创造者的心理特征

科学创造者的心理特征分析是根据前述详细的编码过程获得的编码结果进行的。对有关结果进行了编码信度和评分稳定性检验,证明结果可靠。按照某一特征的出现频次不少于总人数的25%,即不少于9次(34×25%=8.5≈9),共有26项心理特征符合这一标准(见表1)。

对获得的评分结果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可以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x2=495.626,df=496,p<0.0001)。在比较了各种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并进行方差最大旋转。载荷量的碎石图表明,可以抽取5个主成分。5个主成分可以解释总体变异的5 1.647%。根据每个主成分所包含的心理特征,这5个主成分可以命名为内部驱动的动机、问题导向的知识构架、自主牵引性格、开放深刻的思维与研究风格以及强基础智力,解释贡献率分别为17.32%、12.15%、8.32%、7.62%和6.24%。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科学创造者综合性动机包括内在兴趣(内部动机)、理想抱负和积极情绪体验三种成分。艾曼贝尔(T.M.Amabile)认为,内部

动机的作用是创造的最重要的机制。艾森伯格(R.Eisenberger)认为,奖赏作为一种外部动机,其起作用的方式是:对新异表现的奖赏提高内部动机以及创造力,对常规表现的奖赏降低内部动机以及创造力。艾曼贝尔认为,外部奖赏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控制和信息。奖赏提供的信息是鼓励求新的信息,它使个体更好地完成任务,这种奖赏所激发出的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及创造具有促进作用,但外在激发因素使个体感觉受到控制,这种类型的外部影响与内部动机是不相容的,因而不利于创造。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88.24%的科学创造者认为内在兴趣对他们的创造性工作非常重要,但仅有内在动机对于长期的创造性工作是不充分的,还需要具有远景驱动效应的外部动机共同发挥作用,以明确的社会经济的形式奖赏、鼓励创造力能够强化创造动机,不能一概否认外部动机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取得高创造成就的研究者大多具有多学科背景,广博而又交叉的跨学科的知识组合以及多元化的教育背景使得科学家不断用新的方式去理解、体会正在研究的问题,产生新的思路与观点,有时则是其他学科方法的直接移植或借用取得了另辟蹊径、曲径通幽的意外收获。多学科的学术基础可以培养不同的思维模式,能够融不同思维模式于一体并互相启发,当面对具体课题时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创造。

在性格特征方面,本研究发现,就科学创造而言,自主牵引的性格特征包括勤奋努力、坚持有毅力、独立自主、冒险、自信以及乐于交流与合作。这一特征与兰克(J.Rank)和弗里斯(MFrese)等人提出的个体主动性的研究结论有相似之处。他们的研究认为,个体主动性包括自我发动(self-starting)、积极行为(proactive)和坚持(persistent be-havoir)三部分,其具体特征包括,对自己工作质,量的要求超过工作的一般标准,在工作中花更多的精力,积极战胜困难和障碍等。有研究表明,积极行动的人格预示着未来的创造。

在思维风格方面,本研究发现科学创造者的思维富于开放性,思维独特新颖、灵活变通,并且善于洞察和进行系统研究。与斯腾伯格(R.J.Stem-berg)的观点不同,本研究认为洞察力属于思维风格,斯腾伯格等人将洞察力视为智力特征的重要部分。对洞察力的科学心理学解释见于斯腾伯格等人的论述,他们认为洞察力是选择性比较、选择性组合、选择性编码的能力。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洞察力不是一般的心理历程,而是选择性的智力过程。既然是选择性的过程,个人特色以及知识积累就会起到重要作用,就可以看作是体现个人风格的心理过程,在这里被称为思维风格。

研究发现,科学创造者都具有较高水平的一般智力:理解正确、思路清晰、学习新知识快。此外,他们都具有较强的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

三、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思维特征

根据对38位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深度访谈的文本资料进行的分析,主轴编码上形成的概念词有21个。有关概念词在被试文本资料出现,该被试就在此概念词上得分“1”,重复出现都计为“1”。表2(见第8页)所示是38位被试在21个概念词上的频次结果。

38位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中,有28位自愿在访谈之后参加与领域新手的对比研究。领域新手来自于某大学大一到硕士三年级的学生,为了和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相对应,研究者只选择了社科和艺术两学科的学生。

创造者和新手被试的具体情况见表3(见第8页)。

本研究选取的比较指标来自于词汇联想测验的思维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和独特性等四个方面。相关特征的操作性定义如下:思维敏捷性,指被试在特定时间内联想到的词汇的个数;思维灵活性,指被试所有联想到的词汇依照思维灵活性编码方法获得的类别;思维深刻性,本研究中思维的深刻性体现为被试自由联想到的词汇体现的深度;思维独创性,强调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独特的和新颖的智力品质。灵活性、深刻性和独特性都由同行的稳定性评定获得。

对比研究发现,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创造者与同行新手相比较,在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灵活性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思维的深刻性、独特性两方面差异显著。创造者要明显优于同行大学生新手。

创造是一个漫长和艰苦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思维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思维的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批判性、对比性、类比迁移能力等为被试尤其强调的特点,对于创造性成果的最终实现,都具有使得整体创作思维过程得以完成的重要作用。

思维的综合性是所有思维特点中被提及率最高的,28位参加这一部分研究的创造者中,高达24位被试(约为86%)提及思维综合性这个思维特征。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都和创造力相关,往往精通两种专业的人较为富有创造力。本研究中也发现,思维的综合性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创造的重要条件。被试强调,“理科思维”“多学科角度看问题”,是能够很好帮助自己思考的方法。在这里,思维的综合性除了指学科间的综合外,还包含其他多重综合形式,包括与前人研究的综合、个人积累等。正如被试所强调的“学术积累延伸”“继承基础上的推进”“看读中的发现”“你越做你越有经验,这也是你的积累”。

超过82%(23人)的创造者被试提及创造过程中思维连续性也是创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特点。在这里,创造性思考是一个不间断且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协同活动的过程。在一个问题没有达到一种心理预期之前,思维总是处于激活或者待激活状态,随时可能被激发。创造者认为,没有绝对创造性的作品,任何一个作品都是前面作品的延续。

分领域对38位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的思维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人文社会领域的创造者更强调思维的综合性、批判性、对比性、目标性、求新求变、激发性、精确性、多向思维、敏锐性、聚合思维等特点,这是由其创造工作需要的系统思维特性决定的;而艺术领域的创造者更强调思维的系统性、类比迁移、连续性、想象、辩证思维、发散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形象具体思维等特性,使得有关的思维过程需要有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系统创造过程不同的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人文社会科学创造者显示出显著的思维批判性优势,而艺术创造者则显示出思维类比迁移能力的显著优势。因此,人文社会领域创造性成就的取得更加需要思维中的批判性品质,而艺术创造则更需要有优势的思维类比迁移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在思维独特性上也显著优于新手群体,这从另一个侧面反证了我们在创造者被试群体选择时对创造者所作的界定,因为创造者群体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生产出独特、新颖创造性产品的能力并实际完成了产品的创造过程。

分析访谈资料可以发现,高成就的创造者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使得思维的速度减慢(创造者

的平均年龄比领域新手的平均年龄大43岁),而对于领域新手,其思维灵活性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单一。随着教育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信息环境的迅速变化,即便是新手,其思维方式也开始呈现多方向、多角度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创造者还是领域新手,学科的不同没有给人们带来思维特征的本质差异,这正好说明从创造性思维特征人手整体研究创造者特点的可行性。虽然不同学科联想到的词汇可能不同,但是思考的方向、思考的维度、思考的深度不会因为学科而有差异。高创造性的人才,无论其从事的学科如何,都会在某些创造性思维特征上表现出自己的优势。

四、创造力的基本结构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对创新性高端人才研究的核心目标,是揭示其之所以成为高创造者的原因,并为在教育实践中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创造力的基本结构――敢想敢为

根据上述创新性高端人才的思维及关联心理特征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科学创造者认为,创造者既有知识广博、内在兴趣、发现问题、洞察力、思维新颖和灵活等特点带来的概念创造力,又有独立、坚持、勤奋和愿意尝试的创造执行力,并且有抱负,有进取心,从而使复杂和艰难的创造过程终于成功转化为物化产品。概括而言,顺利完成具有独创性的高水平创造成就,需要两种基本心理条件,即产生或提出具有突破性创新观念的能力(概念创造力)和将创新概念付诸实施并物化为创造产品的能力(创造执行力)。创造执行力又与为创造的实现持续投入心理能量的使命感和坚持性紧密关联。用日常语言简单表述创造者的基本特征,就是敢想(概念创造力)敢为(创造执行力)。

长期以来,创造力结构研究方面始终存在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二分研究,一直不能很好地统一,二者对创造性实际成就的影响和贡献也不能形成合理的逻辑解释。笔者通过对创新性高端人才的深入研究所建立的概念创造力一创造执行力或“敢想敢为”模型,很好地将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个性统一到了一个整体的创造力概念之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领域创造者对创造人格特质评定的同样倾向也证明了这一点(限于篇幅,创新性高端人才人格特点和成长历程的研究结果另文发表)。

任何创造力成分,如果脱离了实际创造作品的生产,都不具有实际意义。而概念创造力一创造执行力模型,正好对应了创造产品生产过程的创意产生能力和将创意物化为产品的能力。概念创造力是个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功能,其产品就是创意,是创造性产品的开端。而创造执行力是创造性个性的功能,它提供了创造者将创意转变为现实产品的动力和执行机制,并使创造者最终完成创造产品,使之成为事实。纵观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创造者都既是创意的提出者,同时又是创意的践行者。

(二)创造力的基本结构对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启示

上述以对创新性高端人才的系统研究为基础而概括总结出来的创造力“敢想敢为”的基本结构,对于促进国家创新目标的实现和实质提升创造性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更偏向于平衡发展的适应性人才,如希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培养“四有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等,而对突破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虽有强烈的愿望和迫切的人才需求,但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条件,还缺乏深刻的了解,更缺少有效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本研究通过对72位创新性高端人才的思维及其关联特征的纵深研究,在两个层面可以直接被用于教育实践,明确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方向,提供促进创造性人才产生的教育环境,引领我国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实践。

第一,在教育实践中创造让孩子“敢想敢为”的空间。根据本研究结果,要提升我国青少年创造力,必须培育适宜于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和社会氛围,推动青少年“敢想敢为”,提升其概念创造力,并同时在性格培养和技能训练上提升其创造执行力。大量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普遍存在鼓励依从的倾向。金盛华曾明确提出:“中国儿童性格独立性和创造性缺乏的深层原因,是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充满过度保护、过度引导和压力。过度的保护使他们丧失了许多机会,不能经历本该由自己经验的事情,而且学会了依赖;过度引导使他们丧失了接受挑战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并且学会了被动接受影响而不是主动思考的习惯;压力限制了他们经验的范围和心灵的自由,限制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归根到底,他们丧失了太多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智并使自己的理智得到发展的机会,性格的软弱和思维的贫乏,是这种发展历程的自然结果。”显然,我国教育需要学会把青少年的“敢想敢为”当成一种能力来培养,这才是真正创造力培养的开端和本质。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5

1.1信息时代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

人格特质对创造性的发挥和实现是至关重要的。斯滕伯格格通过实践研究发现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不懈、愿意承担合理的风险、愿意成长、容忍不确定的情形、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信念是重要的创造性特质。Feist认为对新体验更加开放、较少墨守成规、更自信、自我接纳、有野心、易冲动等人格特点对科学和艺术创造至关重要的人格特质。因此,具有开放性、自发性、自信、勇气、毅力以及对社会同化的反抗等人格特质的人会有高创造性表现。现代的信息科技和开放的文化氛围,为个人的自发性提供了条件,也让人更加的开放,有更多的新体验,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样,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表现也让容易人失去自信,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不能很自信的接纳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2信息时代创造力与动机的关系

创造性智力品质和人格特质有利于创造性,但能否实现创造性则依赖于内在动机。创造性人才对创造过程是一种需要和享受,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必定是受好奇心驱动的。因此,创造力的实现还需要动力和目的。动机理论研究表明,如果满足内部需要和成就需要为目的,创造性就会更容易显现,而为了外在的目的或表现自己,就会降低创造性的发挥。这可能是因为外在的目的会降低人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水平。而具有好奇心就会对问题更加敏感,感到有必要解决问题,并且会努力去解决问题。内部动机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资源,可以促使人自愿地投入到创造性观念中去。外部动机有一种增值效果,特别是对创造性的外部奖励。内部动机在创造过程早期尤为重要,而外部动机(一定的物质利益等)在创造性的实现需要克服重大困难或付出艰苦工作时也非常重要。因此,创造性既是自发的过程,也是自主实现目的的结果;内部动机是创造性的前提,而在内部动机基础之上的外部动机可以提到增值效果。信息时代也为个体的创造性成果提供了市场化的机会,可以满足个体的物质需要和成就需要;同样,其他人的关注以及欣赏本身也可以增强个体的创造性动机。而如果失去了内在的享受和好奇心,只为了物质利益和别人的欣赏,则会抑制一个人的创造性发挥。

2创造力实现的社会因素

具备了特定的智力素质和创造性人格特质,并且拥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成就动机就会拥有较高的创造潜力。但如果没有对创造力支持性环境和对创新观念的奖励机制,创造潜力的实现就无法获得实现。社会环境对创造力的形成和发挥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阿瑞提发现天才成群的出现这种现象,他认为创造力产生的两个必然条件是“具有创造基因的文化与潜在的创造个人”;他总结了具有创造性基因的社会环境:文化条件和手段的便利、让所有人使用文化手段并享受文化刺激、重视新生事物的产生、接纳不同文化、对不同观点的接纳、鼓励和提倡创造等等。斯滕伯格根据他的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一个安全并且能得到回报的文化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支持性并且能欣赏、鼓励和奖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才会促使人进行创造力投资。

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有但很少有人去实现,是因为实现创造力的成本太高而收益太少,而在这方面社会可以有更多的作为。而现代的信息技术就为创造力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个体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自己的创造性成果传播出去,以便获得认可和物质方面的回报,外在的认可和回报有利于激发个体的创造性发挥;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欣赏和鼓励这些创造性成果,而这种参与本身就促使更多人的投入到创造性中去。而交流和沟通的方便,以及自由文化的出现,形成了一个创造性的文化,可以进行创意不会遭受太大的压力和排斥。但是,信息技术带来的开放和自由的氛围,将个体的成果推向大众,进行市场化的评判和操作,这本身容易弱化创造性的内在动机;而得不到大众认可的创造力也会慢慢消失,真正有创造性的成果可能得不到大众的认可。

3总结及展望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文化创造力;现代素质;和谐社会;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1-0009-05

一、文化创造力的内涵

德国哲学家荷尔德林在其著名诗句中曾指出,人诗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对此,海德格尔给予了高度地关注和深层次的阐释,并将其作为对人的存在的最本真的解释,“惟有人才能死,而且,只要他羁留在大地上,栖居于斯,他将继续不断地死。不过,他的栖居却栖于诗意中。”①其实,人所具有的诗性使人获得了文化的特性,而这足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成为真正的、独立的、自由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这是因为人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更是文化的产物,人通过其文化的特性而彰显了自身的存在。

毋庸置疑,文化是人类创造成果的凝聚,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自身创造性活动的施展并伴随着人类自身的不断进化而积淀形成的现实存在,它是人类创造力的现实表征,是人类生命活力的具体佐证。文化在其发展历程中,总是体现为一种创造力得以展现和发挥的过程,文化创造就是人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立、维系文化安全的过程中进行的具有鲜明人格特质的实践活动。文化创造赋予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类通过创造力的不断提升,关照自身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通过能动的生活与生产实践,按照最高的价值原则和最优化的自组织原理,不断地寻求着自身的解放,追求着人性的自由,并努力促成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意味着文化创造力的充分激发,也意味着文化创造目标的现实达成;从本质上说,文化创造力的实现过程就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的完满实现,是主体能力的最终体现;文化创造力的实现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整体性的创造过程,而不仅限于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获得了自由创造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就如愿地履行了其社会责任;可见,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是对象性成果与自身自由发展的辩证统一,是个人目标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是文化创造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

因此,在文化哲学视角下,文化创造力是人综合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文化创造的基础和前提,而文化创造则是人类的本质机能,它推动着人类自身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加强文化建设工作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②而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③由此可见,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创造力是民族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民族与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古今中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创造力的竞争。

总体来说,文化创造力充分地彰显了人的自由、能动的本质特征,它是人之文化本性的自觉张扬;因为,文化创造力展示了作为文化主体的人,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在批判性地继承既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实现文化自身的超越与突破,因此,文化创造力的实现过程必然是新事物产生的过程,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则更加注重创造过程中“质”的提升,而并不仅在于数量的积累和时空的扩张,也就是说,文化创造力体现了创造主体在否定“旧质”的基础上创生出“新质”,因为,只有“质”的发展和变革才是文化创造力实现的目的和归宿。文化创造力是一种总体性的生成,因为,一方面,它是创造主体在整合既有文化资源、调动主体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就其成果而言,不仅体现为其现实的创造成果,同时也体现在对于创造主体――人的本质内涵的丰富和充实。可见,文化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自组织的动态平衡的文化系统的发展过程,它是一个由潜能向现实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既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创造的客体,因此说,文化创造力离不开人,人是文化创造力的核心。事实上,文化创造力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是文化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实践经验和成果为文化创造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由实践而产生的需求则激发和调动了文化创造的活力,而文化创造力的实现也必然又转而促进实践的发展。此外,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又需要通过实践的标准给予检验和评价,故而,文化创造力是文化主体在文化实践中不断释放和展示自身潜能的一种能力。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文化创造力并不是静止的、固化的能力,它是伴随着人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等多方面内在品质的充实和发展而得以提升的,因此,只有具有自觉能动性和主体意识,并具有内在发展潜质、积极进取的文化主体才能拥有并实现文化创造力。文化创造力总是通过人的现实创造成果体现出来的,具体地表现为,文化创造主体――人的创造能力和水平,因此,在人学的意义上讲,文化创造力就突出地体现为现实的人的创造力;当然,文化创造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兴盛的重要标志,因为,只有具有强大的、生机勃勃的文化创造活力的国家或民族才能够更有效地维护和保存既有的文化传统,也才能更有力地掌控和把握自身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创造力也是社会和谐、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因为,文化创造力的水平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程,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具有强大生命力,也进而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才能成为引领时展的航标。

综上所述,文化创造力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和达成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重要评价指标,也就是说,文化创造力的全面实现关系到社会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而言,文化的振兴和创造力的实现有助于社会与文化的顺利转型,有助于整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立的全面提升,更有助于美好理想和发展蓝图的实现;因此,可以说,文化创造力的不断增强和最终实现必将预示着当今中国文化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和提高,同时,也意味着当今中国人现代化素质的建构、和谐社会理念的现实建构以及世界文化强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达成。

二、文化创造力与人的现代化素质建构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对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文化环境、文化体制、文化教育、文化产业等多方面合理配置和有效联动,同时,文化主体的自身因素在创造力的实现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文化创造力的实现与文化主体是相辅相成的,在现实的文化发展进程中,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当前,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主要包括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等方面,其中,人的现代化建设就内涵人的现代化素质的建构问题,它与文化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紧密相关,文化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它们为人的现代化提供必要的保障,而人的现代化则又是文化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最终归宿,因此,我们认为,文化创造力的全面提升必将有力地促进人的现代化素质的全面建构。毫无疑问,当前中国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转变,就是“从对人的发展的一般认识向其现实实现,从人的发展的价值建构向现实建构等的转折;这种转变更加有利于真正解决和改善影响人的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有利于通过成功的社会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等系统工程的建造,高效快速地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④可见,人的现代化素质的建设并不是理论的、抽象的描述,而是现实的、脚踏实地的建构,它主要体现在当代中国人创新意识的全面觉醒、自由而丰富人格的形成以及健康心智和能力素养的提升,而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必将有力地促进这些素质的生成与发展,反过来,健康而又丰富的现代个体必将更好地促进文化创造在更高层面的实现,继而二者相互推动、相互支撑,最终必将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毋庸置疑,文化创造力的提升是文化和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是人的现代化素质建构的前提和基础,它有助于消除影响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滞障和束缚,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健康的文化生存环境,因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⑤,“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⑥由此可知,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将极大地促进当今中国人现代化素质的迅速提升,也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具体的实现路径。坦率地讲,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主体条件,而文化创造力的激发和提升能够有效地带动和促进文化主体素养的建构,因为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是文化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展现,它必然预示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它是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在现实层面的集中体现。因此,当今的中国,文化创造力的迅速提升和全面实现不仅能够创造出先进的文化成果,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创造激情,为社会与文化的发展营建良性的、积极向上的“力场效应”,而这种效应则能够引领和激发中国人现代化素质的建构,促进真正的、现代的和“大写的人”的生成。

三、文化创造力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力度是衡量当今中国社会现代化水平和程度的重要标准,是反映中国社会与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就社会的发展而言,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有助于和谐社会的现实建构。首先,应该承认的是,“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生成的最好诠释。众所周知,“和谐社会”的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系统观和整体观的基本精神,它所反映的是人类追求公平、正义、友善、包容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类对于建设理想社会的憧憬和期盼,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工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它是当今中国文化创造活力的具体展示。毋庸置疑,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总是通过其创造成果展现出来的,主要包括物质文化成果、精神文化成果以及制度文化成果,而其中物质文化成果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精神文化成果则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制度文化成果则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的体制保障。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伴随着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的创造激情和活力空前高涨,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踊跃地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之中,展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成果和财富,改善了自身的生存状况,提升了自身的生活品味,同时也促进了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在其创造物质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不断丰富和充实精神世界,创造出多元化的精神文化成果,并通过理论创新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文化财富,引领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尤其是通过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并进行创造性的开发,促使其获得新的生命活力,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在制度文化层面,通过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了民主政治建设,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保障了社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了社会运行的高效,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由此可知,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成果的取得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构,而当今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是文化创造力的现实生成的结果。然而,就现阶段而言,中国的文化创造力的水平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均衡,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大力提升和有效激发中国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创造水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建构。事实上,和谐社会本身就应该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它既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因为“和谐”一词,从其根本上讲就包含着动态平衡的理念,它首先是以承认差异和不同为前提的,它本身反映的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复杂系统,而在这个系统内部,通过建立共同的愿景,加之以必要的协调和管理,保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可见,当今的中国社会正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由于主体需求的差异性使得整个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同时,又由于社会和文化的转型使得其生存和发展环境变得愈加复杂多变,故而,为了维护系统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增强其适应能力,不断地强化其自身发展能力的建设,因此,通过提升当今中国文化的创造力,以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文化成果来满足其成员发展的需求就成为一项当务之急的重要课题,这已成为普遍的共识。而和谐社会的建构正是通过在动态的平衡中谋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由是观之,和谐社会的建构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文化创造力的现实生成就成为促进其实现的重要保证。

四、文化创造力与世界文化强国的建构

当今的世界,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许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意识到,随着国际政治的多极化发展,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无法确保其持续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尤其是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之后,这样的认知越来越成为普遍的共识,因此,人们转而开始关注文化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独特的作用。事实上,一直以来,人们更多地重视和强调国家的经济、政治、科技以及军事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比重,而忽视和遗忘了文化国力对于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重要价值与意义。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文化国力的培育和提升,努力打造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国家形象,不断强化自身在国际的文化影响力。就中国而言,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大国,但是,在当今的世界文化“版图”中,中国并不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强国,这主要是因为较之于中国迅猛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实力,其文化国力是相对低下的,与其他先进的国家相比较,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可见,文化国力的强盛关系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然而,文化国力的提升应归因于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水平,故此,当今中国的文化创造力与文化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作为世界性的文化大国,中国拥有令其他国家或民族羡慕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丰厚的资源储备和蕴藏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同时,中国文化还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五千年的文化史见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而且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此外,就中国文化的内涵而言,其内容丰富多样、包容性强、影响范围广,可以说,一部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国社会发展史、思想史和民族融合史。然而,世界性的文化大国并不就是世界性的文化强国,因此,当今中国文化强国的建构就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重视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就是不仅要理性地审视自身文化,传承和保护优秀的文化传统,摒弃腐朽的文化残渣,丰富和充实自身文化内涵,突出自身特有的文化精神,同时也应加强对外文化交往,包容性地对待异族文化,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其次,提升文化竞争力,就是要通过挖掘和开发既有文化传统,合理整合自身文化资源,以最新的文化成果来推进文化的革新,通过文化创新增强自身文化的适应性和时代性,突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个性,增强自身文化的传播力和辐射力;最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就是要通过搭建文化发展平台和载体,促进文化成果向现实的转化,尤其要通过鼓励自主创新,增强文化原创能力,积极维护自身文化安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塑造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当然,文化强国的建构还涉及到诸如文化环境、文化制度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然而,归根到底,就当今中国而言,世界性文化强国的建构最终应落实到中国文化创造力实现的问题之上,因为,只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才能具备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以开放的心态加入到世界文化的交融之中,才能够创造性地改造自身文化传统,才能够有能力创新自身文化内涵,才能强化自身的文化传播力,更进一步讲,也才能有能力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保障自身的文化,也才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文化话语权,因此,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有助于文化影响力、感召力和向心力的提升,有助于世界性文化强国的现实建构。

综上所述,当今中国正处于文化与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文化创造力的现实水平就成为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性指标。事实上,只有建立在自身文化创造力全面提升基础上的中国社会,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维护自身文化的安全,也进而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当代文化成果。毫无疑问,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激发将有力地推进当代中国人现代化素质的建构,推进和谐社会理念的建构,推进世界文化强国的建构,必将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①【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见《讲演与论文集》,1959年德文版,第142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ews.省略,2007-10-24。

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Sina.省略,2011-10-26。

④李燕:《人的(素质)发展之现实建构》,《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第27页。

⑤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第89页。

参考文献:

[1]【英】培根.新工具[M].许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5).

[3]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庄寿强,等.普通创造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5]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6]方伟著.文化生产力――一种社会文明驱动源流的个人观[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7

关 键 词: 创造;创造力;成才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5-0076-04

21世纪以来, 创造力已经成为人才竞争的核心,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校都高度关注人才的创造力。创造力造就人才,有创造力才能成才,缺少创造力难以成才。

一、创造力的内涵

关于创造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是:(1)创造出未曾有过的; (2)首先完成或建立的成果。《辞海》解释是: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创造的英文对应词是create,意思是to cause(something new)to exist;produce(something new),即引起或产生某种新的事物。可以看出,创造是重新构建或产生新事物的一种活动。

创建了“Creativity at Work”网站的奈曼(Linda Naiman)女士认为:我们使用创造力这一术语在于强调如下过程:“创造力就是去发掘他人事先未曾觉察的事物之间的关联。” [1] 这个定义恰当地将创造性确立为人类的一种基本能力,每个人都可以有效地发挥创造力。而戴维·玻姆认为,科学家的探索最终旨在发现从未知晓的新东西。他真正追求的是有根本意义的新东西:自然界中前所未知的规律性,它在一个广泛的现象域中展示着统一性。 [2] 这两个概念都着重强调创造力中的独创性,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对未曾察觉或从未知晓的新事物和新东西的追求。

对于创造力的的定义,笔者认为:创造力是在一定的目的和条件下,运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独创性地提出新思想,产生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创造力的内涵应包涵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创造力的目的性

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 借助意识、 观念的中介作用, 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个体的创造力具有目的性,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针对已有事物进行重构,寻找已有事物之间的独特联系,或者去发现未知的事物。如果说科学是一座高峰, 创造力就是以这座高峰的峰顶作为目的地, 无数具备创造力的个体都在攀登这座高峰的路上。创造力是有目的地进行思考,其目的就是解决新问题,包括对于事物新的认知,发现事物之间新的联系,创造新的事物等。尤其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 具备创造力的研发人员不断创造新的技术、 新的产品, 以满足社会和个体的需求。 创造力的目的性客观表现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并使创造性成果能够得以实践应用。

而反观是空想、幻想,虽有一定的目的性却不能实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空想、幻想的目的性不符合客观规律,大部分仅仅停留在想的层面,少部分在实践中被证明不能实现。创造力是超越于现实,但又必须依托于现实的。没有超越难以成就创造力,但是完全脱离实际也难以成就创造力。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探寻规律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有许多规律已经是被证明的客观存在,是无法超越也不能超越的。创造就是在继承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解决新的问题和发明新的事物等等。如果违背已经被证明的客观规律,是不能实现创新的。如,前几年有人提出把水变成汽油,但做了很多实验无法取得成功,因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完全就是不切实际的思考和行动。

(二)创造力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和个体条件

创造力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和个体条件,时代的差异性和个体的差异性都会影响创造力的实现。

1. 社会条件对创造力的影响。社会条件,是指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组成的总和。不同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条件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社会条件孕育的创新成果也有差异性。如,针对生产工具而言,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以自然工具为主,奴隶社会以青铜制生产工具为主,封建社会以铁制生产工具为主,而近代以来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从蒸汽机的发明到计算机时代仅仅花了三百多年的时间。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社会条件制约着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实践。

2. 个体条件对创造力的影响。 创造力蕴藏在个体之中,也可以说人是创造力的主人。人类自身潜藏着巨大的能量,据科学家推测,开发利用程度不超过10%。但为什么有的人拥有超群的创造力,而有的人丝毫没有体现出创造力。这应当与个体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有密切的关系。创造力应当建立在良好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基础之上,通过个体独特的兴趣、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加以强化, 同时还需要个体良好的生理素质作为外在的支撑条件。如科学家发现一个定律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这个过程对于常人而言是难以坚持的。“伟大科学家牛顿得出万有引力这一重要贡献已是1685年了,他前后历经20年的辛勤劳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计算,才取得这一伟大成果。” [3]

(三)创造力具有独创性

从语义学理解独创包括两层含义,独立的创造和独特的创造。独创性,是指经独立创作产生而具有的新颖性和差异性。独创性是创造力的核心,包括继承性的创新和原创性的创新两种。

1. 独立创造。独立创造应是独创性的题下之意,当然独立创造可以是一个人完成, 也可以是一个团队完成。独立创造首要的特点就是思想的独立性,不受外界干扰,独立完成研究和发明。即使是团队合作产生的创造性结果,仍然是以团队的主持人为核心,以他的思想、观点作为中心,综合团队成员的方法和实践而完成。

2. 新颖性和差异性。 独特创造也是独创性的题下之意,就是新颖性和差异性。提出前人没有提出的思想、概念,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新颖性表现在对于原有事物特性的突破, 差异性表现为与现有事物比较而独具特色, 两者都指向新的创造性成果。独创性的前提是人在面对事实时应当抛弃自己的先入之见。创造力的主体必须能够学习新事物,并有可能对原有的很宝贵的某些思想观念进行彻底的改变。

(四)创造力要产生创新的成果

创造力应当以创新的成果为现实的落脚点,如果没有创新的成果,创造力就会飞灰湮灭不复存在。由创造力所产生的创新成果,主要包括提出新思想,产生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

1. 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思想、新的概念, 可以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产生的继承性新思想、新概念。任何思想、观念、概念,都不可能是凭空而来,知识本身就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正如牛顿所言,如果说我看得远一些,是因为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2. 产生新技术,解决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求创新的成果能够为社会服务, 将创新成果运用于解决社会的新问题和困难。 如为了应对城市发展后的交通拥堵问题,人们运用了高架桥、立交桥等新的道路形式,地铁、轻轨等新的交通工具也相继问世。创造新事物, 包括改进原有事物的特性和原创新事物两种。改进原有事物是通过优化功能、改善外观等形式达到新事物对于大众的适应性和新颖性。 而原创的新事物就是一种超越式的发明创造, 会引起新的技术革命,掀起新的社会时尚。

(五)人人都有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发表的《创造宣言》讲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4] 创造力不是少数有特殊才智、因出类拔萃而被公认为“天才” 的人物所特有的。 创造力不完全是需要特殊才智,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人人都有创造力,只是人具有的创造品格不同而已。

创造力具有层次性,有的人拥有非凡的创造力,提出的新思想、发明的新技术等创造性成果能够为推动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普通人的创造力很多时候表现为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但绝不能因为创造力的层次性否决了创造力的普遍性。

二、创造力是成才的关键因素

创造力对于人才而言,是人才素质最本质的要素,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要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才能成才、展才,而人才取得创造性成果就必须依赖于人才良好的内在素质。同样,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创造力,解决现实的困难主要依靠创造力。

(一)创造力是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

人才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系统和心理素质系统,心理素质系统涵盖智能素质系统和非智能素质系统。 创造力属于人才智能素质系统中的能力素质之一, 而且是最为核心的人才素质。21世纪是一个经济和科技激烈竞争的世界,这种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人才素质结构的核心要素是创造力的高度发展。

1. 创造力是人才与非人才的重要素质区别。人才学将能否从事“创造性劳动”作为区别人才与普通劳动者的重要标志,富有创造性,是各类人才的本质特征。可以说,人才活动的生命力是创造。人才的创造力,表现在人才能够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成果。评价人才的外在标准就是对人才所创造的成果进行判断和评价。这些成果如前文论述,包括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事物。反观非人才,不具备创新成果条件,这可以追溯到非人才的内在素质, 其中最为欠缺的是不具备创造力,没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创造力的大小决定人才层次的高低。 创造力的大小决定着人才层次的高低,拥有较小创造力的人属于初级人才,拥有中等创造力的人属于中级人才,拥有较大创造力的人属于高级人才,拥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属于伟大人才(或者通常所说的天才)。成才后,人才可以随着创造力的提高,创造性成果的增大,逐步由初级人才上升为中级人才,再由中级人才转化为高级人才。高级人才可以分为伟大人才、杰出人才和一般高级人才。伟大人才所具备的非凡创造力和其他人才素质要素是难以复制的, 很难用创造性成果的积累实现从初级人才向伟大人才的转变。

(二)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创造力

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人来完成,又主要依靠人才来完成。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道,“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事业就不能成功。” [5] 创造力就是人才最核心的素质, 正是创造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1. 人类社会的形成主要依靠创造力。 在人类社会和人的实践活动产生之前, 统一的物质世界本无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分,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从人创造工具、使用工具开始,人就具有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人用创造的工具进行实践,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人类的实践活动运用创新的工具同时又具备新的创造性特征,正是人类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才使得人类形成了独有的社会形态。

2. 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创造力。 人类社会形成后,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关系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社会理论已经得到历史的证明。 在生产力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产生主要依靠创造力。同样,上层建筑中的社会制度、文化、 艺术等等也需要创造力提出新的思想、 新的观念,创新文化、艺术形式等。如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前无古人的事业。 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一个民族的前途如何,就取决于其中有多少人在进行创造性劳动。

(三)大的、现实的困难需要创造力解决

现实社会和大自然现在出现的问题既多又难,有的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人才的创造力,用新的思想、新的工具、新的技术解决这些问题。

1. 解决现实困难需要新的思想指导。 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思想的指导, 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思想和创新思想。今天现实社会和大自然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能在当下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认清问题。改革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解决问题后,又出现新的问题,不断探索着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又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体系指导中国的实践。

2. 解决现实困难需要新的劳动工具。有了新的思想,解决现实困难还需要新的劳动工具。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工具的更新速度快,功能不断增强。现代劳动工具逐渐向智能化、人性化发展,以适应新的要求,解决新的问题。现代社会开发的领域和竞争的范围不断扩大,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需要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旧的劳动工具必然被淘汰,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劳动工具必然产生。正是人才在新的时代不断运用新的创造力,创造新的技术和劳动工具。而只有具备创造力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掌握新工具的特性,更好地使用新的劳动工具。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终都依靠人才来推动,人才从“潜才”到“显才”的过程就是成才的过程,就是创造力得以发挥的过程。对于个体而言,缺乏创造力难以成才;对于社会而言,缺乏创造力就难以进步。

参考文献:

[1]Linda Naman. What is creativity?[EB/OL]. http://creativity at work. net/FAQ Creativity At Work. htm.

[2](美)戴维·玻姆(David Bohm). 论创造力[M]. 洪定国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

[3]曾晓萱. 伟大的足迹——世界科学家传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14.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力产品;文化

创造力是一种提出或产生具有新颖性(即独创性和新颖性)和适用性(即有用的、适合特定需要的)的工作成果的能力。文化在创造力导向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除把它导向一定的专业和社会群体之外,文化还可能影响整个创造性活动的水平。其中之一就表现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下的创造力产品各有特点。创造力产品是用来测量创造力的指标之一。马肯农认为:“出发点,亦即所有创造力研究的基石,就是分析创造性的产品,确定是什么使他们区别于其他普通产品的”[1]。伦克指出,对创造力产品的分析或许会涉及由发散性思维测验和成人评价量表在心理测量的质上不一致状况引起的测量问题。大量的研究者和教育者与马肯农和伦克一样相信创造性的产品的重要性 [2]。创造性产品常与相关的人格特征、动机以及社会环境相结合来考察。这里,我们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下的创造力产品,从而分析比较不同社会文化对创造力的影响。

一、文化与创造力产品

1.文化

创造力不是出现在真空中的。当我们研究具有创造性的个体、创造性产品或者创造性活动的时候,我们常常忽视了环境或社会背景,去掉了创造力所存在的情境。然而,环境总是存在的,并且对创造力表达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文化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尤为重要。文化是指一个特定人群所共同享有的系统,它包括认知、行为、风俗、价值观、规则,还涉及一群人与他们的社会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符号系统。文化能被学习并在社会上代代相传[5]。

2.创造力产品

创造力常被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可见,个人的创造力通常是通过进行创造活动产生创造产品体现出来的,创造力产品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能够满足研究者所觉察到的一种外部评价标准的需要。然而,尽管人们普遍承认创造性产品的重要性,而且关于创造力产品的理论思考也在几十年间成了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创造性产品评价的心理测量研究却出奇的有限[1]。也就是说,暂时还没有判断创造性产品的一致性的标准。

自从guilford(1950)令创造力受到美国心理学者的重视之后,创造力在心理学界日益受到重视。创造力反映了人们行为的重要方面,几乎与各行为领域相关(例如,艺术的、科学的、经济的、宗教的,日常领域)。这里,我们所比较分析的创造力产品是指在社会历史中有着较高的社会评价的成果,是一个社会群体乃至整个世界所公认的有价值的产品。是在东西方社会中存有一定的文化代表性的产品。

3.文化与创造力产品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力是由创造力所赖以生长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反映在创造力产品上就是,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创造性的产品会出现在哪个领域,社会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知识及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例如,如果宗教信仰排斥一个专业领域,那么这个领域上的产品将不能发展出有创造性的产品;文化也可以通过提升其价值和重要性来提高或降低某个领域出现创造力产品的概率。例如,国际象棋在冰岛得到高度评价,甚至被推崇为创造性的表现,那么一个有潜质的棋手是不太可能被埋没的;文化投资于艺术或是科技都会促进这一社会领域的创造性产品的出现。例如,15世纪的前25年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雕塑、绘画和建筑方面创造力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独一无二性。正如奇可森特米海依所指出的:“正是因为整个共同体都深深的卷入到创造性活动中,才使文艺复兴成为可能。而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而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精心策划的一个有意识的政策。[6]”

二、东西方文化下的创造力产品比较分析

正因为文化对创造力产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本文将就东西方社会下的两个领域的创造力产品进行比较,即:艺术创造力产品和科学创造力产品。从而分析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所产生创造性产品的异同。

1.东西方文化下的艺术创造力产品比较分析

艺术所包含的范畴非常之广,历史上的著名艺术作品数不尽数,而且有很多作品曾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至今仍然影响广泛。我们分别就其中的文学和绘画领域进行分析比较。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的一种艺术。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此时,按照文学的起源相近和风格类似之处划分,世界文学就可大致分为东西两派。而在情感文学作品方面,东方的表达方式大多以含蓄的方式为主。例如《红楼梦》中对于表赠定情之物的描写。这种“欲说还休”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戏曲《牡丹亭》、《西厢记》中也可窥见一斑。西方的表达方式是直白而热烈的,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文学方面,中国人经常会以意会、暗示等方式去表达,造成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美感。西方人则更喜欢用直观性的表达。钱钟书先生曾将中国的古诗歌与西方的长诗对比,发现中国古诗只有寥寥数十字,但在意境的表达方面更胜一筹。这与东西方文化下的表达方式有关。

另外,西方的作品中展现个人奋斗和个人主义精神的居多。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十日谈》、《哈姆莱特》。而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众多的典型形象中,最突出的是个人反抗社会、个人奋斗的典型。卡门坚持的绝对自由和对社会的反抗。萨克雷《名利场》中的主人公蓓基.夏泼.于连身上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等。而东方文学作品多数是展现集体主义的精神风貌,讲求社会健康、和谐、进步[7]。创造力可能会受到文化特征的激励或者阻碍,比如通过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的倾向,或是对要求顺从和传统的价值观 [8]。个人主义的文化,将个体定义为独立的。例如,美国和马拉西亚的学生在表达他们的独特性上的要求存在区别,要求与众不同依次与“稀有的”。集体主义文化强调责任,合作,义务和圈内权威的认可。像中国大陆和台湾文化,将个体定义为在一个社会环境(如家庭)和与之相关的道德责任之内的 [9]。

自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前384-前322年)的古希腊时代和与之相近的孟子(前551-前471年)的战国时代,即公元前5世纪到前3世纪,东西方的绘画就开始出现差别,各成体系,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绘画注重明暗塑造物象的立体感,借透视传达物象的空间感,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则注重以线条表现平面物象的本质特性。

weiner(2000)观察了中国绘画的空白的美学特征,其中“留白”空间是卓越和有价值的。这一美学特点强调了创造过程中与环境综合和协调,与西方绘画中人物特点的突出形成对比。简而言之,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创造价值更强调对传统的尊重和与自然的和谐[11]。li(1997)提出,东西方艺术创造力可以由两个根本上不同的传统,横向的和纵向的。在横向传统上,西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艺术目标、方法和体系的修正甚至是本质上的改变受到很高的评价,并被认为是创造性产品(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被认为是绘画的突破)。尽管如此,在纵向传统上,东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与儒家学说相一致,艺术创造力以对之前的重新诠释的形式得到表现。艺术家在努力建立自己的风格上是完全尊重传统。中国艺术家通常不会偏离他们已有的主题,他们试图发现一个空间来表达对自己特点和独特性的需要[12]。可见,与西方的创造力相比,东方的创造力的观点强调对之前的重新诠释、心灵内部的过程和与环境的综合。

对于绘画主题来说,西方的以基督教为主,故在圣经主题的表现下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绘画家。这表现出了文化对于艺术的推波助澜作用,一种文化在社会上的地位决定了某种形式的艺术有多大的影响程度和多强的生命力。东方人对于神话的信奉也由此引出一批具有独创性的绘画作品。这是与宗教密不可分的。

2.东西方文化下的科学创造力产品比较

科学一旦作为系统的要素进入作为高层次的文化之中,即被后者包容在内,而且要遵从文化的制约和引导[13]。文化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东西方科学创造力产品的:其一,文化通过引导科学创造力产品的方向来影响创造力产品的种类;其二,文化通过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影响科学创造力产品的发展。

西方的科学传统不以实用作为最高目的,而是以追求真理为最高目标。在这样的传统下的创造力产品也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点:如:希腊自14世纪出现了“惯性原理”、“动量概念”、“落体定律”、“解析几何”等的萌芽;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先后提出了元素论、古代原子论,创立了托勒密地心说宇宙模型,构建了以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为标志的公理化体系,形成了以演绎为主的形式逻辑体系。而在中国古代大都是以实用科学为特征的技术成果。这些创造力产品体现了东方文化下的特色。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中国人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帝尧时代已经规定一年为366天,商代(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的天干地支记日法、西周时期(约前11世纪-前771)的月旬日时的划分等。在宇宙体系研究方面,从公元前五世纪出现盖天说到张衡(78-139)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天文学说。在数学方面,圆周率的计算、勾股定律、方程求解等领域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这是由于文化对科学的引导作用表现在作为系统的文化对作为其要素的科学的属性、功能或“随机涨落”进行选择,使之朝着有利于自身稳定及进化的方向发展[13]。“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最普遍的治学原则、治学动力和治学态度。单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智力活动不可能鼓励研究者力求对技术或技术操作进行进一步的理论解释。另外,中国传统社会不存在对科学理论研究的社会化、制度化的鼓励机制。与古希腊社会把大批高智商的智者吸引到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情况不同,在中国传统社会,官场成为广大第一流学者的吸引中心[14]。这正如jeffre royed在解释中国科学和希腊科学的差异时所说的“对抗”和“权威”:“希腊科学家通过在公开的辩论中取得胜利来获得声望,因此在哲学学派、医学学派中失去声望是很痛苦的,在中国也有辩论,但是皇帝往往只对那些有用的感兴趣,像有助于农时的历法等,所以在中国的科学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框架就是是否对国家有利,显然这是一种实用导向。[15]”

在西方科学传统中数学一直是最受重视的领域之一,科学理论中的逻辑关系总是以数学化为其创造力产品的完成形式。西方科学的数学-演绎方法传统从希腊科学一直延续到近现代科学。欧几里德(约前330-前275)的《几何原本》完整演绎了科学的数学理论。阿基米得(前287-前212)的《论平面上的平衡》导出了“杠杆原理”,在《浮力论》中以数学的严密性论述了“阿基米得定理”及流体静力学问题。在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伽利略的落体定律等都有数学化表达。相比之下,中国历史上的宇宙模型都是含糊的、比喻性的、假设性的、无法否证的或哲学性的东西,根本没有做到量化或数学化。《易经》中的八卦常被说成是电子计算机中二进制的最早形式,但是如无莱布尼兹(1646-1716)的二进制,八卦本身就不可能被解释为与数学上的二进制有什么关系,也不可能为电子计算机所利用。

这是因为,从东西方科学史看,东西方科学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同[14]。在希腊科学中,希腊人不仅把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而且在研究其他科学和哲学时始终把数学当作是必不可少的。在柏拉图那里,数学被看作是演绎体系,而宇宙整体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形状的几何体构成的。而中国的科学叫“格致”,中国“格物致知”中的“物”并不是指物质的物或万物的“物”,而是作“事”解。这个“格致”的对象和“格致”的范式(科学范式)所带来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古代学者倡导“用心悟道”、“心包万理”,而不是锻造思维的工具和手段[16]。

三、结论

可见,由于以上这些差异的存在,致使东西方文化在创造力的各个领域产生着各不相同的作用。通过人文、地理、环境影响创造力的基础领域;特定文化的兴起又会引领特定领域创造力产品的兴盛;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对东西方社会的绘画,建筑,文学创造力作品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形式,种类和风格;民族精神影响着文学创造力作品的表现思想和写作手法;不同的文化底蕴也对创造力作品在最求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有着不同的影响;宗教的作用使得一些领域的创造力作品层出不穷,而另一些领域却受到极大的限制。

【参考文献】

[1]mackinnon, d.w(1978). insearch of human effective-ness: indentifying and developing creativity. buffalo, ny: 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

[2]taylor, d.w(1960).thinking and creativity.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the sciences, 91, 108-127

[3]罗伯特.j.斯滕伯格.创造力手册.第一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79-288.

[4]上官子木.创造力危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1-22.

[5]张彬.东西方民族的英雄颂歌_伊利亚特_与_格萨尔王_比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100-103.

[6]williams, j.e.,saiz,j. l.,formyduuval,d.l.,munick,m.l.,fogle,e.e, adom, a.,haque,a.,neto,f.,& yu, j. (1995). cross-cultural variation in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 seven-country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30(5),529-550.

[7] sodowsky, g.r.,maguire, k., jhonson, p., ngumba, w., & kohles,r.(1994).world views of white american, mainland chinese,taiwanese,and african students:an investigation into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5(3),309-324.

[8]weiner,r.p.(2000). creativity and beyond cultures, values, and chang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9]li,y.(1997). creativity i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omain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0(2 & 3), 107-132.

[10]吕乃基.论科学与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7:7-12.

[11]朴昌根.从与西方传统科学的比较看东亚传统科学的方向.科学思想,2003,夏:114-13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