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8篇

时间:2024-01-16 16:10:08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篇1

1、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交互式的地理学习环境,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促进教学相长。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方式手段等无疑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学生在现代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上能得到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增强其在各个方面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我们通过多媒体收集丰富的材料,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通过丰富的视频、图片等知识的教学,不但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而且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从而达到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2、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介绍我国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洪水原因时,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长江水系图,用闪烁的方法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即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教师很容易给学生介绍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另外再插入一些近年来上中游山区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影视片段去启发学生,它是使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另一主要原因。多媒体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加大课堂容量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很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再者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别,教师只能针对多数学生能理解的水平讲课,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差的学生跟不上,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影响了教学效果,课堂学习的个别化几乎无法实现。我在用网络课件“西部地区”进行教学时,利用CAI地把西部的地理环境、落后的基础设施、丰富的矿产资源、脆弱的地理环境……逐一展示,让学生克服了空间结构意识和空间想象力的困难,再解答学生疑问。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先是学生在网络上播放有关西部的小电影,自己总结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然后自主选择完成难、中、易三个不同档次的训练,网络系统会给出相应的解析及答案。而我则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监控功能,随时观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程进展,用教学网络的辅导功能给予个别或集体性的提示。发现难点、亮点,则截下来后上传到网络给大家讨论研究。

4、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强化学生记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科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是探求自然事象和人文事象空间分布、组合和运用规律的一门跨学科领域和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因此,需要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的一些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很多,学生们常常为熟记这些抽象、枯燥、纷繁的地理名称、地理概念、地理常数、地理特征而苦恼,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好地理的诀窍就是死记硬背,可见,提高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重要性。地理多媒体教学由于其新颖、多样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并以其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眼看、耳听、脑动等多种感官共同运作,因此,地理多媒体教学,在提高学生记忆能力方面的作用非常之大,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5、多媒体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它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影响必然造成教学过程事件的非可预见性,课件设计不可能把对这些事件作出的“反应”纳入可控流程。因此我们应依靠多媒体来提高地理课堂效果,但并不依赖它。

2 认为多媒体电脑是万能的,可以取代一切传统的手段。并非所有的课堂内容或课型都需要多媒体计算机,如我们自己有实物标本时,观察实物标本更直观、有效,若再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其图片就是画蛇添足,其效果反而不好。其实,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达到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有些可以用传统的手段解决的问题,就不必要为用而用,这样反而有哗众取宠之嫌。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篇2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一位教师要在课堂上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这位教师应具备那些条件呢?首先授课的内容必须是多彩多姿、有声有色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学的策略必须是多元化的,也就是学生的学习背景皆不相同,如何调和各种不同的学生学习起点行为,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适当的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必要的;再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影响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垂直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问的水平互动;最后学习环境的建构,教师对教学环境的设计是采用由上而下的教学架构,让学生在这样安排的环境中以由下而上的学习经验建构所学得的知识体系。

多媒体可以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导入《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一课的时候,播放一段沧海变桑田的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让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以一段影视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外力作用和地貌时,可以播放一些地貌景观图片,如风蚀地貌中的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积作用中的沙漠、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作用下的峡谷和瀑布,还有流水沉积作用下的冲积扇、平原和三角洲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可以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丰富的画面、文字和声音等视听信息,不但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而且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多媒体易于反复演示,文字显示停留时间较长,比教师单纯用语言表达更易使学生记忆、掌握,有利于反应和理解能力弱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接受知识。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工厂含有机质废水排入池塘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时,运用PowrPoint制作了含三种方法的幻灯片进行教学。首先制作了比较复杂的动画演示这一过程。其次就动画演示过程文字,制作边演示动画边出现文字的课件,轻易地解决单媒体不方便做到动态和文字相结合的演示的问题。最后运用“纲要信号法”让学生口头复述这一过程,达到较好的效果。一些适当夸张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刺激学生接受信息的器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增强教学效果。我常常把课件的教学过程设计成教学环节自动演示,课件演示时,我离开讲台,站在学生中间授课,亲近学生,直接监控学生学习,从而面向全体学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地理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地理学习中,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各种地理事物落实到地图上,因此,读图解图能力是重要的技能之一。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必需的,而多媒体教学是有效的手段之一。课本上的一些图形旨在让学生理解某些结论形成的过程,但是这些图片设计中所体现的内容是静止的,有时学生很难做到充分理解。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把结论形成的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在“洋流”一课的教学中,借助视频或者动态图形把海水的大规模周期运动的情景、海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方向及变化规律展示出来,让学生很快就明白其中道理,并且印象深刻。当学生再看到地图时,就能够活学活用,游刃有余地将知识与地图相结合地分析问题。

四、多媒体技术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篇3

一、正确处理好逻辑性与生动性的关系

高中地理学科注重知识内容的逻辑性,而多媒体能提供生动性的手段和效果。如果只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学生虽能系统的掌握知识体系,却可能造成课堂效果的沉闷,容易使高中生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如果只注重手段和效果的生动性,则会重了形式轻了内容,偏离了我们预定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要把握好逻辑性与生动性之间的尺度,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如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课的教学中,借助视频或者动态图形把海水的大规模周期运动的情景、海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方向及变化规律展示出来,然后结合经纬网和世界地图,让学生确认每条寒暖流的具置,学生很快就会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印象深刻。当学生再遇见地图时,就能够做到活学活用,能够游刃有余地将知识与地图相结合分析问题。

二、有效规避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

(一)地理课堂教学多媒体应用的不足之处之一:幻灯片的切换不便于学生做笔记

有时图文分离不便于学生形成图文结合的整体记忆效果。我们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是播放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或是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在幻灯片的制作中,一张幻灯片的容量有限,一般都会把图片和文字分开,给学生播放时,学生往往看到图就看不到文字小结,要求学生做笔记的话就要在图片和文字之间进行切换,这既不便于学生做笔记,又不便于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记忆。

(二)地理课堂教学多媒体应用的不足之处之二:多媒体教学缺少传统教学中的黑板即时重现能力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运用,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已经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的教学功能是现代化教学媒体无法取代的。黑板即时重现能力强,随写随看、随擦随写,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恰当运用好板书和多媒体的结合,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原则

(一)选择性原则:

有些内容适合以教师讲解为主,则多媒体手段可少运用些;有些内容适合以学生领会为主,则可运用除多媒体外的多种手段加以引导。如在《人类与环境》课件中,在讲自然原因引起环境问题时可同时打开插入“火山”“地震”“台风”“海啸”等多个视频片段,在讲人为原因引起环境问题时可同时打开插入“大气污染”“油污染”“破坏自然资源”“森林火灾”“酸雨” 等多个视频片段。这样,把多个视频片段连接在课件里,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时间,选择播放一个或多个视频片段,既可把遥远的地理事物一下子拉到眼前,生动、逼真,又可大大节省时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效性原则:

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逻辑性、联系性很强的学科,经常与其他学科交叉。教师在课堂上联系其他学科,紧紧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如“地球的运动”“风向的形成”等这些内容远离生活实际,抽象难理解,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而这些课题和物理知识联系紧密。在教学中,光凭教师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显然无法解决问题。有些难点借助一般教学手段依然无济于事,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从人们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直观――抽象――实践)入手,有效地突破难点,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直观性原则:

高中地理课中有许多重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如在《水循环》课件中,我把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分别制作成三个动画在讲解的时候一一显示,最后又把三个动画结合在同一动画上显示水循环的整个过程。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循环类型的环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三种循环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将它们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篇4

关键词: 多媒体 高中地理教学 应用研究

多媒体教学这一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地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就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能够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为“教师教―学生学”,这种单调的地理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了麻木和厌倦的情绪。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能使地理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从而强化地理知识信息对学生大脑的刺激,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新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时常处于兴奋状态,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这种将本来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赋予崭新的展现形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活跃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了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兴趣,即所谓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会高涨,求知欲也会随之而增强,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借助多媒体可以将高中地理中一些抽象的理性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感性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中许多地理过程无法直接观察,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辅助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通过时空、大小虚实等的变换手段,明晰地把众多地理现象、事物及其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再现于课堂上,不仅可以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而且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必要的空间和时间。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中的“地球的运动――公转和自转”,如果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学生就根本想象不到地球是怎么运动的,而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不仅可以很直观形象地将地球的运动展现给学生,而且可以在展现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而地球的公转却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如果地球只有自转而没有公转,那么地球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反之,如果地球只有公转而没有自转,那么地球上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设问条件的变化,把看似无疑的结论问题化,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球的运动。

3.增大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容量,解决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相冲突的矛盾。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地理教学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上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媒体的运用大大地增加了课堂上地理知识的传授量。例如高中每次月考过后教师需要把考试的答案告诉学生,传统的方法是教师一字一句地把答案念给学生或者把答案抄写在黑板上,而高中学习时间紧张,这些传统的方法都严重地浪费了时间。多媒体教学可以借助投影仪直接将答案展示给学生,省去了抄答案或念答案的时间,从而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给学生讲解“为什么”,最终增大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容量,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冲突的矛盾也随之得到解决。

二、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显现出的强大功能备受广大师生的青睐。然而,我们在看到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的同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仍然居于辅助地位,而不是主导地位。因此,在多媒体教学冲击传统教学的浪潮中,我们不应该忽略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运用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的地理教学有机结合。

应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中学教育的必然趋势,但其终究只是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媒体和手段,人才是教育媒体的驾驭者。教育毕竟是一个将自然人培养为社会人的过程,而传统教学中的人与人、面对面的心灵交流是程序化多媒体教学无法取代的,因此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在实践中将传统教学中优良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会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借助现代教育媒体的作用,在为高中地理教学注入生机活力的同时,使高中地理教学沿着更健康的轨道走向现代化。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紧扣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为进行教学活动而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的体现,其特点是在教学上通过采用这种更为灵活、更易接受的方式调动学和教的积极性,在不加重教师和学生负担下,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能过分追求视觉的图像、声音和色彩,否则学生易将注意力集中于屏幕,学习兴趣难持久。多彩的画面和逼真的三维动画等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容易使学生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等形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紧扣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和要求,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扩充课本之外并且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3.教师应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注意技术含量和实用性的关系。

为了将多媒体教学与地理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尤其是上课之前,教师应熟悉课件的运行环境、操作过程,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组织和调控地理课堂教学,灵活掌握课件的呈现时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也是进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协调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地理教学的关系,使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晔.对高中地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个认识[J].池州师专学报,2005,(6).

[2]杨友军.地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杂志社,2011,(5).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篇5

【关键词】 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学地理课堂,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它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手段的运用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将结合地理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2.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与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技能、能力培养要求带知识进步",更加突出地理教学对技能、能力培养的关注。通过多媒体图文、动画、视音频逐步培养对地理环境和地理图像的观察能力,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加以认识、理解和想象的能力,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开展地理实践和社会地理调查的能力等。

3.有利于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地理课中一些难点,如地震的产生、地震波的传播、地壳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恒星日和太阳日的不同等,内容较抽象,即使有模型也难理解。而通过看电脑模拟过程,学生能直观地反映这些地理现象,那么难关就可以攻下。同样道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可运用电脑软件,突出重点的知识,便于把握重点知识。也可通过练习,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

4.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课堂的容量,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地理课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包罗世界各地、各民族,有众多的地名、地理事物。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问题,不可能学到什么地方,就去到当地亲身体验。而单凭教材和地图册,学生觉得知识是抽象的,有时还因国外的地名多而弄得晕头转向,从而害怕学习地理知识。通过电脑播放一些该国家或地方的资料,让学生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抽象的知识感性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知识。如讲授中国行政区划的内容,以前差不多要用两节课的时间,应用多媒体教学后,用一堂课的时间就可学完,还可进行相关巩固练习,通过练习反馈的信息得知,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这方面知识。

二、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注意点

1.多媒体运用不能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以"机灌"代替"人灌"。

许多教师把多媒体看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使学生称了"看戏者",课堂成了"满堂看"。多媒体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避免出现教师成多媒体课件的解说员的现象。

2.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取代板书。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运用,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已经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黑板是现代化教学媒体无法取代的。黑板即时重现能力强,随写随看、随擦随写,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教学中时有灵感突来,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结合传统教学手段,恰当运用好板书和多媒体的结合,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选择多媒体。

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每框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处理好用还是不用,或是怎么用的问题,避免出现运用多媒体的"盲从"误区。如在进行"三圈环流"的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动画不一定就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运用板书板画,边讲边画,更能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三圈环流的基本原理。又如我们自己有矿物、岩石实物标本时,观察实物标本更直观、有效,若再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其图片就是画蛇添足。因此要选择适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内容,科学、周密地设计课件。

4.课件的制作应适用,避免出现"画蛇添足"。

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片面追求课件的完整性,将教材中浅显易懂的内容大段大段原封不动地搬到投影屏幕上,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做成幻灯片,甚至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打在幻灯片上,整堂课是在教师不断地敲击键盘中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多媒体课件是突破难点和重点的一种手段,不一定每个教学环节都得用多媒体。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适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自然景观图进行突破。如在讲"沼泽地"时结合沼泽地的景观图,讲"太阳高度的变化"时用多媒体动画,能形象再现抽象的教学内容。几张简单的幻灯片照样可以上好一堂课,幻灯片之间不一定都得联系在一起。另外,在幻灯片的空白区域很多教师习惯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很花哨的动画,使课件重美观、轻实效,重谈了教学主题。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与教学内容相比,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地理;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多数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通常是通过板书或者地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中职地理是一门内容多、领域广的学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动态地模拟地理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课堂变得更具有动态性,让学生融入一种更加具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职地理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不再静态且呆板。在中职地理教学中有许多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际事例,在讲解地理运动与地表形态时,导入部分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关于沧海桑田的影视片段,通过变换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以及详细动听的解说,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给学生美的享受。与此同时,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神到课堂上。在讲解地貌以及外力作用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定的地貌景观的图片,包括风积作用中的风蚀蘑菇、风蚀柱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增强,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产生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现代的地理教学中,网络技术应用广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真正的主体,而教师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丰富的画面。声音以及文字,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如在讲解工业废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时,可以制作幻灯片进行教学,制作生动的动画进行演示,同时在动画播放的过程中插入适当的文字讲解,使文字与动画结合起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可以在班级的中间位置进行授课,这样可以更好地亲近学生,同时也最大范围地对学生进行监督。

三、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中职地理的学习中,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将地理事物落实到实际的地图上,所以学生应该掌握读图和解图的技能。应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然而在书本上的图片是静止的,学生不容易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直观地展现设计内容。例如,在讲解洋流内容时,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以及动态的图片展示海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方向和变化的规律,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更容易理解并且在脑海中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最终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读图能力。

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网络地理教学,内容非常具有时代性,教学氛围非常活跃。这样,学生状态非常好,从而进行自主学习。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具有很多的优点,可以多种媒体相互交错地使用,非常方便并且迅速,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容量更大,教学效率更高。如在讲解西北地区的内蒙古草原时,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或者播放有关于草原放牧的视频,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氛围。在中职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小结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教学时,也应该注意传统教育手段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应该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完全取替传统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希如.浅谈中职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

[2]库勒米拉·克兰拜.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6(2).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篇7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赫巴特曾说过:“真正的感觉观察比单纯的描述更可取。”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能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交互功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这样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了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形成的教学模式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参与教研的教师和参与学习的学生同时进行学习,并实现课本知识和课件演示并行,弥补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的不足。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地理内容上至天、下至地,有些内容是我们的足迹不可能到达、我们的视野不可能涉及的地方。我们在课堂上根据地理图像多类型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播放、展示等形式,让学生获得地理感性知识,让学生认识到难以直接感知的地理事物和地理分布规律,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像心理学家林格伦的研究指出,学生获得好成绩的多因素中,兴趣占25%,而在学习失败的诸因素中,缺乏兴趣占35%,兴趣是重要的内在动机之一。故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地理教学时,用多媒体屏幕展示,直观地看到寒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暖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并通过教师讲解寒暖流交汇处给鱼带来丰富的鱼饵,这些海域可建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北海道渔场。在课堂剩余时间播放学生感兴趣的神奇的厄尔尼诺视频,这样可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使整堂课学习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激发学生求知欲,能取得常规教学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图表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篇8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教学应用与实践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改革,多媒体教学不断的推广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多媒体应用于地理教学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领域。地理学科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五彩缤纷的自然风光和层出不穷的地理事件用多媒体电脑进行描述是最能发挥其功效的。目前一些现成的教学软件与课堂衔接困难,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总感达不到较好的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的服务课堂教学。下面就以自己制作一些课件为例浅谈一下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主动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并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兴趣又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一定的情境中极易产生,因此,利用CAI课件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例如:在《台湾省》、《黄河》、《长江》等课件的片头分别加入“阿里山的姑娘”、“黄河颂”、“长江之歌”等视频影像歌曲,当学生一进入教室,悠扬的音乐、悦耳的歌声、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中来,一首首熟悉的歌曲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既轻松又新颖。又如,当讲到台湾的旅游资源时,一幅幅美丽的风光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一边欣赏一边还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解说,犹如亲临其境,乐而忘返。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化繁为简,突出重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他教具教学,但一些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而且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如采用多媒体CAI辅助教学,恰恰弥补了地图教学的不足之处,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例如:在《台湾省》、《广东省》、《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分区分课件的设计制作中,把位置、地形、矿产、经济、人口、城市、旅游等各个地理要素分开显示,能起到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的作用;而类似“土地类型”、“中国降水”、“人口迁移”等图幅,可制作成类复合投影片,如“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则把它分解成:耕地分布、林地分布、草地分布、沙漠分布等图幅,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逐一显示。又如,在“世界人口迁移”的教学中可分解成二战前人口迁移路线图和二战后人口迁移路线图,这样,既利于教师重点讲解,又可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

在《水循环》课件中,把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分别制作成三个动画,在讲解时一一显示,最后又把三个动画结合在同一动画上显示水循环的整个过程。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循环类型的环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三种循环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通过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将它们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化静为动,形象直观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教具主要是挂图并结合课本插图在教学中使用,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多媒体CAI课件进行动态模拟,使静止图像成为动态图像,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例如:在《板块构造》、《地壳运动》课件里,制作了多个动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把“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褶皱”、“断层”、“火山的形成”等等,都变成了动画显示,学生看后一目了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一动画,先把画面作成水平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岩层慢慢发生变形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这时显示的图像是“各斜成谷,背斜成山”,然后再显示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慢,差异性的侵蚀继续发展,使背斜部位渐渐成为谷地,向斜部位反倒转为山峰,即“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一动画的模拟显示,使学生难以理解的地形倒置现象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此外,很多自制的CAI课件里,在动画显示过程中适当配上声音或音乐,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地形雨形成的过程”、“冷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气旋反气旋形成的天气”等动画显示过程中,相应配上雷声、雨声;在《中车降水》课件里,一边通过动画模拟“锋面雨带移动”的全过程,同时配乐朗读:“夏季风,雨祖宗,五月在南岭,六月在江淮,七八向北去,入黄进辽松,九月回江南,十月去无踪”。这样,就能把雨带移动的时间、路线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子里。

四、化远为近,生动逼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