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现在的网络环境8篇

时间:2024-01-19 14:52:07

现在的网络环境

现在的网络环境篇1

关键词:档案管理 现代网络 创新

一、创新方法

1、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本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上传有关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本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许多单位档案馆(室)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网上服务,已成为为社会和单位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档案工作者要以网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化,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档案信息管理法制化。如:输入目录管理数据库,在网上公开部分档案目录,方便查询检索;档案棺(室)与宣传部门密切配合,可以将本单位重大活动中形成的新闻录像档案数字化并及时归档,建立数字化视频档案数据库,以便于宣传和利用。

2、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室),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3、加强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例如:为了方便下级或管理部门,互联网上用户通过网站传送自己单位非保密的档案全文,档案馆(室)自行开发“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归档系统”。该软件可以利用身边联入网站的计算机,足不出户就可将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到档案服务器归档,而不需跑到档案馆(室),也不必交任何光盘或软盘。

4、开展在线服务。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原件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里必然要发生变化,至少是部分变化。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然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档案部门可以在网页上通过汇编相应的专题、提供数据库查询、电子信箱等服务方式,让利用者与档案馆(室)利用电子邮件在网上进行快速通讯,进行信息交流,回答服务对象对档案材料真实性与保存价值的咨询,提供查询和资信服务。

5.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到档案馆(室)查阅党政机关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文件的人员逐年增多。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后,公民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投资兴业等需要,希望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到有关政策信息。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搞好现行文件资料的阅览服务

二、拓展领域

1、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2、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处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从信息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档案人员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员,还应是档案信息财富的拥有者和提供者;档案馆(室)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还是档案信息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用户。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对于档案信息的开放和开发,档案工作者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和产业意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出击。如在汇编专题信息方面:开发科技信息,帮助企业引进开发先进技术产品;开发经济信息,为企业结构调整服务;开发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营销机会;开发法律信息,为企业维护合法权益服务;开发房地产信息,为城市改造和建设服务等。

现在的网络环境篇2

1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特点的对比

1.1 网络环境的特点

网络环境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网络环境提供的是一个具有以下特点的平台:

(1)虚拟性。虚拟性是网络环境最突出的特点。网络交往的实质是人机对话,是一种“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方式。交往主体所直接面对的是计算机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很多交流者并不需要了解对方的来历,只要情感得到了表达,不管对方是否认同或理解,网络的作用即得到体现。这是虚拟性带给交流者的便利之处。

(2)开放性。毫无疑问,网络环境是开放的。每个进入网络的人,都可以享受这个空间的资源。网络的出现超越了空间限制,消除了地域的限制,拓展了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的领域。开放性带给交流者的好处是:能增大人际交往的范围,情感表达的机会变多。

(3)平等性。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人际交往及情感表达总要受到某些社会条件的限制,主动的一方总要为自己的主动付出或多或少的代价。而对于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人们摆脱了身份、职业、时间、空间的约束和国家、地域的管辖。同时,人们也不用在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种族肤色等各种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差异和不平等,网络环境中的双方都不用考虑彼此的现实利益,也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

(4)低成本。低成本的意义有两点:(1)金钱成本小,比起现实生活中的礼尚往来,网费可以忽略不计;(2)时间成本小,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你可以同时和几个人,甚至是几十个人交流,大大节省了时间。

1.2 现实生活的特点

现实生活是由我们活着期间所做的每一件事组成的,虽然网络环境是一个适合交流的平台,然而现实生活的某些特点却决定了网络环境是无法取代现实生活的:

(1)直接性。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是直接的,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书信、电报、电话等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具真实性,更能增进彼此的情感,在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使其情感得到更正确的表达。

(2)具体性。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要求交往双方都必须在场,通过言谈举止等多种方式表达思想感情,实现交流信息、传递感情、增进了解的目的,这是一种直接的、生动的、具体的、全面的、封闭式的交往和情感表达。正是这样一种直观具体而完整的感受,使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及精神得到很好的交流,使人能够感受世界的真实,有利于增强人际间的情感,提高交往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服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从而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比较

现实交往是通过文字语言和体态语言(如手势、表情、眼神等)的交往形式,以交流思想和抒发感情为主要目的的人际关系的互动活动。这种交往形式是直接的。

网络交往是伴随网络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是指在网络上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交流介质,是一种人际间的符号性精神互动活动。这种方式在本质上是“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方式,双方直接面对的是计算机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

(1)交往过程的比较。从人际交往过程看,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是源于人的内在需要,它是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而网络环境也就是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是伴随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仅有3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惊人。

(2)交往动机的比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是通过竞争和合作,交换信息和资源、交流情感,达到信息和资源共享、情感共鸣的目的。在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则主要是以减轻压力、克服孤独、获得支持、情感交流、发泄等为目的。

(3)交往角色的比较。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双方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客观存在的主体,双方都有特定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双方的交往是直接的、符合一定社会角色、平等或不平等的交互关系。而在网络环境中,交往双方的身份是虚拟的、多样的。

3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情感表达途径的比较

3.1 网络环境中情感表达的途径

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其他群体有很大不同,既非完全的校园生活,又非完全的社会生活,因此,他们的情感表达途径也与其他人群有显著的不同之处。根据网络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常用的表达情感的途径是博客、校内人人网、BBS、QQ聊天和E-mail,他们通过这些途径来交友、交流思想、表达看法等。

3.2 现实生活中情感表达的途径

人类都是朝着社会化方向改变自己的,大学生也不能例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他们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技能,更要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包括面谈、聊天、电话、书信等方式。这些方式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4 正确引导大学生情感表达的方法

即便网络中的人际交往能解除现实交往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而,我们不得不辩证地看待网络交往带给现实交往的冲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这势必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所以,让大学生正确规范地进行人际交往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情感表达进行正确引导:

(1)健全网络制度和监督系统,加强信息的过滤。一方面,通过合理使用网络,健全网络制度和监督系统,让大学生们接触尽可能多的好的网站,老师也应该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多为学生搭建现实交流平台,使得他们的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另一方面,加强信息的过滤,建立网络防火墙,净化大学生的网上环境。

(2)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校园是大学生现实交往的重要场所,和谐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渗透作用。高校应该多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现实交往活动来降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频率。

(3)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心理疏导。高校应该通过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来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网络交往的自律意识,引导学生文明进行网络交往,健康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加强网络心理疏导。

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使得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然而,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现实交往的意义尤为重要。所以,要通过上述几个方法来使网络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正确化和规范化。只有网络交往得到规范,才能在现实交往和现实中的情感表达发挥协作和指导作用,毕竟网络交往是无法代替现实交往的,网络环境下的情感表达也无法满足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曲智坤.浅谈大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高教论坛,2008(3):58-59.

[2] 曹明.论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关系.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8):116-118.

现在的网络环境篇3

(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工作处,辽宁锦州121001)

摘要:在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相对传统的学生谈话工作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深化学生谈话工作的效果越来越受到辅导员的重视。本文论述了学生谈话工作的作用及重要意义,并在对网络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利用网络环境深化学生谈话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网络环境;大学生;谈话工作;现实需要;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25—02

收稿日期:2014—06—12

作者简介:朱长旭(1983— ),男,辽宁锦州人。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工作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莫过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长久以来,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或鼓励、或教育、或安慰、或帮助等目的。随着网络平台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沟通方式等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网络环境中的交流也逐渐成为学生谈话工作的主要方式。

一、辅导员谈话工作的作用及重要意义

面对面谈话是一种最常见的交流方式,也是高校辅导员的一项基本功,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的效果与辅导员的谈话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长效性也正是在大量谈心工作的基础之上实现的。谈心是师生交流思想、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过程,辅导员则是这个过程的主导者,其谈心的方式、方法是影响谈心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恰到好处的谈心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使学生逐渐建立对教师的信任,从而使辅导员能够进一步融入到学生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有效地开展工作。

二、在网络环境下深化学生谈话工作的现实需要

(一)学生网民逐渐增多,网络对学生的影响逐步加深

当今,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的重心、工作方式等都相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2008年,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2.53亿人,中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而中国网民的主体主要是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而年轻群体中又以学生网民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了30%,学生网民已经达到7600万人。

(二)网络环境可以弥补传统谈话工作的局限性

首先,传统的谈心工作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辅导员对于谈话的目标、过程、方式、场所等必须要准备细致,但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谈心工作的作用必然会受到影响。网络环境减少了学生与教师面对面谈话中产生的尴尬和抵触情绪,交流方式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其次,在网络环境下更容易观察谈话工作的效果。传统的谈话结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再次与谈话对象进行谈话,间断性地了解学生的变化。而网络中的言论相对自由,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志、留言或空间等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谈话后的状态。

第三,在网络环境中谈话形式多变,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在网络环境中,学生谈话工作会出现多种形式的变化,可以是短讯、微博,也可以是评论、留言等。在网络环境下,可以缩短谈话工作之初将学生引入话题的时间,还可以将一次总体的谈话过程分解成只言片语,延长谈话对学生起作用的时间,而且可以同时和几名同学进行单独谈话,大大提高了谈话工作的效率和时效性。

(三)网络环境适应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学生接受某种意见而让自己发生改变的前提条件是对该种意见不反感,愿意去尝试、调整,从而选择接受这种意见。传统谈话工作由于其面对面的谈话方式,往往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和对抗心理的出现。加之随着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他们对事物的批判态度以及行动上的反抗意识都愈发强烈。因此,利用网络环境,采取教育目的隐蔽、教育方法间接的谈话方式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冲破学生的心理防线是十分必要的。

三、在网络环境下深化学生谈话工作的可行性

(一)网络的超时空性使谈话工作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

在网络环境中开展谈话工作不受课时和教室的限制,无需辅导员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安慰、批评等。这种交流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只要辅导员掌握了学生经常上网的时间段即可,例如每天晚饭后、周末等。在谈话过程中,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不仅更容易接受谈话内容,而且可以同时介绍身边同学的情况,扩大了辅导员对于学生群体了解的范围。

(二)网络交流的多样性使谈话工作具有多种多样的作用方式

在网络环境中,辅导员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谈话的内容、目的深藏于各种交流及载体之中,因此,这种谈话工作的作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不定期的评论、留言,也可以是大规模的群组讨论,还可以是论坛中跟帖发表看法,等等。

(三)潜隐性使网络环境下的谈话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

网络中的交流、谈心工作将变成一种没有实体的教育形式,它可以在校园内无处不在地发挥作用,使学生在信息交换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在“无形”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在网络环境中开展谈话工作存在着很强的潜隐性。

(四)网络交流的无意识性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配合辅导员完成谈话活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中丰富的活动形式,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渠道,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其参与到活动中,同时无意识地吸收其中所隐藏的教育内容。

四、在网络环境下深化学生谈话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占领博客阵地,加强交流,深化学生谈话工作

博客是一种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并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因此,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特别是微博,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深受当代大学生的推崇。大学生通过博客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博客记载和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美好时刻,更可以结识朋友,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二)建立大学生主题网站,营造交流氛围

建立以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的大学生主题网站,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抓住大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建立学生论坛、贴吧等,通过观察网站中学生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建立网络群体

随着工作环境的不断改进,电脑、网络已经成为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工具。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QQ、飞信等聊天工具,建立网络群体,与学生随时在线交流,了解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参与学生在群内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的思想主流。辅导员还可以在群内发送校内外的各类新闻,提高学生对群的关注度,努力在群中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使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从而更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通过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有效地开展谈心工作,对每一位辅导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具有实效性、长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玉泉,王娜.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7(6).

[2]高金环.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

[3]张会萍.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新视野,2010(8).

现在的网络环境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人格权;个人信息权

中图分类号:D91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00107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给人类的交往和信息获取、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使地球成为真正的“地球村”。互联网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空间”极大地扩张了人们活动的领域和空间,使得信息的和收集更为容易,更为简便\[1\](P10)。但网络在促进社会发展、方便传递信息的同时,利用网络披露他人隐私、毁损他人名誉等行为也大量存在。因此,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就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新课题,人格权法也应对此有所体现。

一、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特殊性

互联网不仅在受众上有无限性和超地域性,且登录和使用具有自由性,一旦被不正当使用,就可能对个人人格权益构成严重威胁,并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后果,法律有必要对其加以规制\[2\](P7)。在网络环境下,人格权概念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法律有关人格权的规定可以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但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权相比,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人格利益的特殊性:

第一,网络环境下的人格利益具有集合性。在网络环境下,各种人格利益通常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对某一人格权或人格利益的侵害可能同时构成对其他人格权或人格利益的侵害。例如,在网络上非法披露他人隐私,可能既侵害隐私权,同时也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这些人格利益和权利一起,组合成了人格权益。《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中提到侵害民事权益,但没有具体列举被侵害的权益,从实践来看,在网络环境下遭受侵害的权益主要是人格权益。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保护不仅仅保护各种具体的人格权,还包括其他的人格权益。

第二,网络环境下的人格利益具有扩展性。网络环境中的人格权是对各种人格权的统称,并非一种具体的人格权类型,也不是一种新类型的、框架性的权利。与现实人格权一样,网络环境中的人格权以名誉、肖像、隐私等各种人格利益为客体,但因为网络的放大效应和受众的无限性,现实中并不重要的人格利益在网络环境中就成为需要保护的重要人格利益,从而体现了拓展性的特点。例如,自然人的声音虽然并非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客体,但在网络环境下极易受到侵害,应将其作为一种网络环境下的重要人格利益而加以保护。要看到,在网络环境下,人格利益的范围较之以前任何时代都有所拓宽,除了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声音,肢体语言、形体动作、可被利用的个人偏好信息都有被法律保护的意义。在此要特别注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例如,在网络上,利用搜索引擎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将资料的碎片汇集到一起,从而实现对各种个人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等,这些个人信息一旦被商业机构收集和利用,将会给个体带来不良后果。这表明,在网络环境下,一旦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和擅自披露,就会对权利人的权益造成重大侵害。例如,在“网络暴力第一案”中,原告个人家庭住址等信息被被告在网上披露后,很多网民据此前来围堵,给原告生活安宁造成很大侵扰①。再如,在网络上披露某女明星的年龄,将导致该明星的演艺生涯受到影响②。当然,网络环境下的人格利益具有扩展性,并不意味着在网络环境下某些极易遭受侵害的人格利益就应上升为人格权,只是在客观上凸显了其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王利明:论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保护第三,网络环境下的人格利益结合了虚拟性与实体性。一方面,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即网络环境并非实体的空间,在非实名制的情况下,行为人往往使用不表彰其身份的网名,行为人与受害人之前并不存在直接的接触,侵害行为的发生通常是借助于虚拟网络环境而发生和实现。但网络人格权的虚拟性并不意味着,对其的侵害不会导致现实的损害后果。例如,在网络上侮辱他人也会导致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从而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在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侵害环境和手段都是虚拟的,甚至当事人也是通过网名隐匿的,但遭受侵害以后会导致现实的损害后果\[3\](P7)。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本身也是实体性的权利,其侵害行为虽然是在虚拟空间发生,但其损害后果却是实际存在的,并会对权利人造成现实的损害。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的人格权和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是没有本质区别的。这也再次表明,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并非人格权的新类型,也并非产生了新的人格利益,只不过,某种人格利益在网络环境下,其表现形式、保护方式等具有特殊性。

现在的网络环境篇5

从对网络环境的概念界定上我们知道,网络环境是以互联网络为中心的一种特殊的人造环境。它与以往我们所接触的大环境分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着显然的区别。

1.网络环境——“虚”“实”兼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是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事物之所以相互区别根本上就是性质的不同。网络环境从其性质上来讲,就是一种虚拟的社会环境,但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鉴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以互联网为中心形成的一种人工环境,其虚拟性显然可见。网络环境中的主体都是凭借一个虚拟的媒介和网络中虚拟的身份进行活动的,这些主体包括网络的使用者和服务者。无论媒介,还是主体所营造出来的社交活动圈子,都有别于现实生活。但是,网络环境作为现实环境的延伸,其与现实环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其特性的角度作解释就是除了虚拟性外,同时亦具有现实性。无论是作为网络环境的服务者,还是作为网络环境的消费者,他们都是源于现实生活的人或组织,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一个或者是多个角色。虽然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他们是以虚拟的角色和身份活动着,但实际上这些角色在本质上是受控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体的思想与行动的。因此,网络环境应当是“虚”与“实”的结合体。

2.网络环境——“无限”“有限”共存。网络环境是以网络为媒介,任何人或组织只要具备登陆到互联网上的条件,都可以参与到网络环境中去。网络环境在时空上具有极强的超越性,用户在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鼠标和屏幕进入到其想进入的网络空间中去,可以凭借鼠标进行无限的下一个链接,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甚至用户也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形成一个崭新的网络空间。网络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的超越性和在管理平台上提供的高度自制性,客观上给主体提供了一个空间可以尽情无限的自我发挥,这一点也是对主体最具吸引力之处。但是,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体,他们都有独立的意识。有些东西愿意和所有人分享,有些东西则只愿意和特定的人群分享,还有些东西则不愿与其他任何人分享。在网络上,主体可以跟据自身的特定需要,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网络空间,空间建立者可以通过各种信息验证做出空间访问者的筛选,这是对无限网络的有限限定。同时,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络中,人们的交往已然不仅限于简单的交流与沟通,而是深入发展到了组织交易活动的程度,最具代表力的就是现今风起云涌的网上购物等行为。至此,现实环境中诸多要素对网络环境主体行为的影响和制约越发明显。

二、网络环境与高校德育的交叉

2013年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高两个百分点。在新增加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在众多的网民中,学生网民占据非常大的比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使网络文化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网络德育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网络技术与德育活动相结合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社会中的道德问题而迫切要求的结果。”网络德育的形成是网络社会产生的客观要求,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必须要全面科学地分析事物,积极发挥事物的“正能量”,引导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环境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实践的必然场域。同时“环境对人施以各种环绕力”,德育主体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德育成效也随之增强或减弱。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成为当下影响高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德育环境既是网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实德育环境的延伸,是网络与德育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要成功实施网络德育,就必须营造好优良的网络德育环境。

(一)网络德育环境的“正能量”发挥

“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直接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为作用的关系。在教育中,我们尽可能地在向“民主的教育”和“教育的民主”方向努力。多元化、开放性的网络环境激发了人们自主参与的热情,唤醒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个体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因为网络提供的是一个较为透明的公开的环境,它作为传播媒介的同时又提供了一套监管机制,为营造一个开放民主自由的网络德育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德育主体之间的顺畅交流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媒介。网络环境除了为德育主体提供顺畅的交流沟通环境外,鉴于其带有一定的隐蔽性,也为德育工作者获取较为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提供了方便。网络平台的搭建,突破了人们在时空上的限制,信息的传递互换更直接、快速、及时,而且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成本更低廉。另外,这样一个平台的搭建也避免了主体面对面时有些想法不便当面直接表述的尴尬。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表达者可以借助于网络的虚拟身份无所顾忌地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意愿表达出来,教育工作者也能更容易地把握大学生的真实想法,为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提供最大的可能性。

(二)正视网络德育环境的不利面

网络环境营造出了一种新型的文化氛围。新媒介文化在高校中的普及诚然有积极的一面,然而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精神食粮的新媒介文化,它也在“逐渐消解着传统的权威,对历史和现实的意识形态起到了直接的解构”。网络德育环境在为人们提供开放、自由、独立、无限的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道德规范的缺失。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网络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是作为协助法律共同提升人类综合素质的道德规范的形成则显得比较迟缓。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网络虚拟性的特性,很容易使人脱离现实社会的道德约束,责任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是缺失,虚假信息、造谣、恶意中伤他人的事情频频出现。同时,在虚假外衣的掩饰下,一个人出现了双重甚至是多重人格。凡此种种,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是危险的信号。因此,当下,着力形成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是优化网络德育环境的重要任务。

2.网络环境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与网络环境参与者素质的参差不齐。网络环境除了有其隐蔽性外,还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任何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网条件,都能成为网络环境的参与者。他们既可以从网上寻得想要的信息,同时又可以在网上和共享一部分自身的信息。因此,网上的信息来源极其广泛。广泛的信息来源使网络环境显得很活跃。但是,由于涉入网络环境的门槛越来越低,使得参与其中的主体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自然的信息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一些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瞄准了这个渠道,想方设法将其思想渗透到这方阵地。而当下我们的网络信息监管机制尚不够完善,虽然也在进行着对信息的监管工作,但是与信息膨胀的势头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人们接触到的信息五花八门,既有意识形态的恶意渗透,也有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垃圾信息、不负责任的言论传播等等。这些对我们优良德育环境的建设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监管机制,提升网络德育环境参与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是我们当下建设和优化德育环境的重要工作之一。

三、高校网络德育环境的建设和优化

网络的诞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等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教育形式、教育环境的改变更为深刻。而对于作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来说,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网络德育环境的产生与发展。

(一)网络德育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伴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高校网络德育环境也在不断的建设与完善中。努力一直在继续,但是在之前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网络资源利用不够充分。自网络技术诞生后,作为极具科技前瞻性的高等院校就开始投入了一定的注意力,一些院校开发和建立了自己的德育网站。比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德风园等。其目的就是想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构建一种理想高效的网络德育环境。但是,从运行的情况来看,很多德育网站的点击率并不高,人气不旺,甚至很多是在“空壳”运行着。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这类网站的特色性不强,对网络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生动性的把握不够紧密,没有对受众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2.网络德育环境管理漏洞的客观存在。任何事物的完善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必然是由不完善→较完善→完善(理想状态)。在网络德育环境的管理上,制度的不完善和不统一是导致整体环境不够优化的客观原因之一,这个问题有待于有关方面去积极解决。同时,除了制度缺陷之外,在网络德育环境管理中,人员配备也存在问题。网络德育环境的建设从规范的制定、日常的运作管理到德育工作的开展,都需要配备一支专业的德育师资队伍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但是,就目前各高校在网上开展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都是兼职老师在做这项工作,这些老师都有日常的教学任务和行政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德育环境的建设中,因而必然会对网络德育环境建设的成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建设是基础,优化是关键

所谓德育环境的优化,是指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各种环境因素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作用。面对网络这个特殊的人工环境,我们更应利用其间的积极因素引导网络德育环境向有利的方面发展。综合各方因素,对于网络德育环境的建设和优化,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加强网络德育环境主体的自身建设。网络环境的平等性一方面弱化了教育者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也使得传统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实现。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是自由流

通的,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可以兼备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在这样的环境中,传统教育者的控制力度大大削弱,而受教育者的自由选择度却大大增强。因此,在网络德育环境中,其主体既包括了德育工作者,同时也包括了传统德育工作的对象。即只要涉入到高校德育领域的人都可成为网络德育环境的主体。首先,德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德育环境理念。理念对于主体的行为活动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传统的德育环境更偏向于“适应”,而非改变和优化。人类对于世界的一切行为和活动并非为了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变世界,使人类生活的环境更舒适。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德育工作者既不能全盘否定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又不能完全被动地适应,而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其间的积极因素引导环境向有利的方向发展。鉴于现代社会中网络环境的重要地位,加强网络德育环境建设的意义也极其重大。其次,加强网络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网络德育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尤其突出。在网络环境中,对网络工具的正确使用,以及对网络环境的适应若有专业人士的引导下,将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因此,加强网络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优化网络德育环境的必备条件之一。专业网络德育队伍的存在一方面能在网民需要求助、咨询、沟通的时候及时提供专业的有效的引导,避免网民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另一方面专业人士也能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对网民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宣传网络法律法规,增强网民的网络法律意识。当然,由于网络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专业的网络德育队伍成员也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否则也无法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再次,全面提高涉入网络环境主体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能力主要包括了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协作信息与信息免疫。信息素养的养成可分为两个步骤,即宣传和教育。前期的宣传必不可少,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法做广泛的信息展示。线上是指在点击率较高的各大门户网站宣传普及相关知识;线下则是指通过宣传橱窗、海报等形式做相应的工作。在前期宣传和普及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教学部门各种形式的教学工作(诸如课堂教学、各种活动、讲座等)可以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从而有效而直接地提高受众利用信息的能力。

2.增强德育网站的有效性。纵观各大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平台已基本建立,但是相对而言还比较粗糙,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利用率低下。网络德育环境的平台,即德育网站。无论是普通网站,还是冠上“德育”的网站,其本质都是进行信息,实现与网民的互动。在众多的网站中,如何吸引网民的注意力,是德育网站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前,大多数德育网站只是简单地将相关的德育信息在网站上,别无其他。但是,诸如时事政治、德育新闻等信息,网民都可以轻易地从其他门户网站上获取,无需特意去访问德育网站。久而久之,德育网站便开始了“空壳”运转,进而逐渐被大家遗忘。因此,只有改变网站内容陈旧的现状,才能高效发挥德育网站的作用。德育网站的专业人员要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使得网站的内容跟上时展的步伐,展现德育网站本身所应有的活力。除了网站内容的及时更新外,网站内容的展现手法也必须多样化,网站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探索和善于发现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应用于网站的优化上。这样才能使德育网站变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富有趣味性,将其从无人问津的角落推放到众人面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德育网站平台在进一步优化过程中,同时也应分配一定的精力来经营“网络社区”。现代社会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在紧张的环境中提供一个让人能倾心交流的平台意义尤为重要。网络社区平台的兴起便是一种必然。当下诸如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微信等论坛的迅猛发展趋势,有力地证明了其潜力巨大、影响深远广泛,广大网民愿意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愿意和别人进行思想的交流、问题的探索等。但是,通过现实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论坛大多偏向于娱乐和趣味性的话题,网络德育环境建设尚未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给网络德育环境建设的专业队伍提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他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揣摩现已成功的网络社区的经验,并结合网络德育环境建设的需要,建立自己的网络社区,从而在网络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当然,德育工作者也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时刻关注各大热点论坛网民的思想动态,将德育思想和活动渗透到已有的成熟的网络社区中去,以更好地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也为整个网络德育环境的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网络环境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公民意识;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d9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3-0142-04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意识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把握网络环境的特征,正确应对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开放性和共享性是网络环境最大的特点。网络从一开始就是以共享为目的的开放型系统,网络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和共享,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学生进入网络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多元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文化习惯。共享网络信息使他们扩大了视野,但是在信息渠道丰富的同时,不良信息也蜂拥而至,对部分缺乏判断力的大学生造成误导,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主流意识受到影响,对我们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培养大学生坚定的国家意识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网民主体的虚拟性和平等性

网络所构建的是一个真实现实世界以外的虚拟的空间,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同时,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充分自由和平等的平台,每一个大学生都可能成为网络的中心。由于网民身份的虚拟性和平等性,大学生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作为网民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长,民主参与意识更为强烈,通过网络参与现实决策的愿望更为迫切,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使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约束力大为弱化,这种情况极容易导致自由和权利的滥用,导致部分大学生将在现实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带到了网络中来,任意地攻击、侮辱他人,忽视社会后果,社会责任感淡漠,显示了最基本的公民意识的缺失。这些都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和从众性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增长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以最迅捷的姿态介入某些公共事件,并形成汹涌的“民意大潮”。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由于网络上的信息量大,传播的覆盖面很广,因此,大学生在针对一个信息发布自己的观点时,往往仅凭个人好恶和直观感受,缺乏深入的思考,比较感性化、情绪化、简单化,具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同时,网络舆论传播本身也有明显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受一时一事的影响较大,并且很容易受到阶段性的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和引导,表现出较强的从众性和跟风效应。对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和从众性的特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增强和理性精神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网络环境给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而,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以及其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和谐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要求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里写到:“一个国家,只有他的人民是现代人,他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的人格,他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国家。否则,即使经济已经起飞,也不会太长久。”随着我国网络环境下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在重视个人权利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在注重自我发展的同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一环。“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他们的公民意识不仅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个人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国

和民族的发展和走向。因而,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意识,是实现国家教育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是国家提高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

(二)信息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相互激荡,这种多元价值观正通过网络媒介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使他们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变得更为多元、复杂。信息全球化多元化的飞速发展,既为大学生关注世界社会问题,吸收和传播先进文化,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也给西方敌对势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面临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冲撞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冲击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带来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对青年大学生‘四信’教育带来的挑战。”因此,信息全球化、多元化发展下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塑造国家合格公民,是对国家政策、文化理念及传统价值的信仰和捍卫,是信息全球化、多元化发展对我国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新的挑战和要求。

(三)现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学是年轻人成人成才的摇篮,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是加深和扩大对社会和人生认识、逐步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期。大学阶段,青年学生心理上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独立性显著增强。但由于大学生个人阅历较浅,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世界观不成熟并且在判断事物时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网络环境下各种不良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在客观上加剧了大学生价值观中的某些不良倾向,使他们走入价值观选择的误区。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在此情况下,加强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使其对自己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权利与所承担的义务有清醒的认识,以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网络环境下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架构

长期以来,在我国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公民意识的教育,但缺乏“明确性”、“系统性”,缺乏“人性化”。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环境下最具活力的参与者,网络环境的进步发展,有赖于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公民意识的养成。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通过搭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一中心双基地四平台”的新架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从而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搭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一中心”

以人为本,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远的指导方针,也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必须落实的重要原则。在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以“以人为本”理念为中心,离开这一中心,公民意识教育就容易成为一种空洞的理论说教,难以落到实处。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中存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以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就是相信大学生,依靠大学生,满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不同的精神需求,提高公民意识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是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切实向前推进。

(二)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相结合——搭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双基地”

网络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我国当代大学生是网络世界里最具活力的成员,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网络空间应该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基地。首先必须积极建立大学生网络公民意识教育基地。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被动教育方式,可以在网上创建公民意识教育的网站,开辟公民意识教育专栏,设立公民意识教育论坛,建立信息互动沟通平台,加大网络公民意识教育的宣传力度。其次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公民意识教育基地。要增强网络公民意识教育的知识性、实用性,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公民意识教育中,用有益的网络资源调动学生学习互联网知识的积极性,最大可能地抑制和消减网络的消极负面

影响,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在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搭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基地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搭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社会基地。因为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虽然存在着虚拟与现实的区别,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的活动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人的活动,网络社会中对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都要在现实中得到体现,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虚拟环境之中,否则就失去了其现实意义。首先要充分利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丰富资源,让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贴近现实社会、贴近生活,把大学生学习、应用网络知识的热情引导到适应未来、服务社会的方向上来,把上网与做人、做事相结合。其次要重视大学生公民实践活动。公民意识教育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应该以大学生公民意识活动为载体,坚持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突出内涵,强化公民意识要求,使大学生把公民意识教育中学得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在实践中转化为行动。只有通过网络空间、现实社会双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基地,形成网内网外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良好合力,才能使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全方位多层次——一搭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四平台”

一是以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引导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的体现,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直接、深刻、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利用形式多样的网络技术手段,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公民意识教育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营造良好的公民意识教育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公民角色和公民责任,使校园文化体现民主、开放、友爱、协作的价值观,拓宽大学生的眼界,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因此网络环境下优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发展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将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是以管理制度创新平台推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实社会依靠法律对社会的运行进行起码的调控,起到了约束、规范的作用。但是,因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存在与现实社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管理制度及规范体系也应该与现实社会有一定的区别。从制度层面上讲,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构建方向是既要逐步构建和强化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信息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体制,建立民主平等交流的程序性规范,明确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相关责任、权利和地位,又要给网络环境开辟充分的自由空间,保证网络环境下的有序稳定及大学生的正当利益不受侵犯,要坚持在引导中管理,在管理中引导,使得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制度可以为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公民权利的使用营造宽松的环境,为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

三是以教育队伍建设平台发展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由于网络改变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环境,这就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其必须进一步树立教育民主化的观念,除了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外,还要熟悉网络特点,具备通过网络新载体开展公民意识教育能力。因此,必须重视教育队伍建设平台,要提高教育队伍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创新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使他们能积极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快捷准确地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其明辨是非、坚定信念,形成正面的舆论强势;利用网络环境的新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意识教育活动,增强网络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方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教育队伍成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升的良好前提和保证,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工作的新发展,促使大学生公民意识逐渐走向成熟,引导大学生建康成长成才。

四是以政治理论教育平台促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平台。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具有一定的同质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好公民;公民教育也是教育学生如何做“合格公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升华的主要途径。网络环境下,仍然要充分发挥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把其作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导作用。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比较注意体系的完整性,在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方面注意得比较多,但在生动性、实践性方面结合得不够,因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要充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平台,改变其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来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积极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大学生社会参与机制,不断开拓公民意识教育的新领域,使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柯缇祖,网络舆论:民意的“自由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9-02,

[2]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现在的网络环境篇7

关键词:安全生态;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6-0096-02

自互联网问世以来,网络安全就成为人类牵肠挂肚的事情。从表面看,网络安全只是针对网络所讲的安全,但本质上,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广博、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牵扯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的大生态问题。因此,有必要将网络安全放在安全生态的背景下做深度的反思。

1 安全生态的界定及特征

安全是与风险、危险关联的对应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它要求人类与人类,人类与各种环境和谐相处,科学配合,有成绩的进步。谈论安全、追求安全的目的是防范、消弭危险,使人类在特定时间、针对特定事物,其假设目标的实现有一个良好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和机制体制。发展、运行过程及结果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但在现实生活中绝对意义的安全是不可能的,客观地讲,只能是少有危险,或各类风险、危险能够控制和及时化解。

生态是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实现一种默契,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生态是一个演变、发展有规律的系统,其目标在于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不断净化。当然这个系统所包含的内涵层次呈多元化态势,既有生物自身的内容,有生物与生物间的内容,有环境自身的内容,有环境与环境间的内容,也有生物与环境间的内容,各种内容的交织、叠加,使得生态系统的内涵层次多元而异彩纷呈。同时,生态系统中资源承载量和环境容纳量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是恒定的,但其分布是不平衡的,存在着差异,差异导致竞争,优势和劣势不断交替。当然任何一个生物个体都有其资源生态位,成功、幸福、目标满足的生物个体一定是善于拓展自己资源,提高生态位适应环境的个体,是一个能量输入和输出平衡的个体,从而导致生态系统也是如此。另外生态系统也是联系共生的,是风险与安全在博弈中达到平衡的系统。

安全生态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生物与生物,环境与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风险,不出事故,默契、适应、协调、统一的状态。其基本特征是:

1)指向明确。安全生态是一种社会存在的客观生态形式,他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安全。不仅要求生物与生物间的安全,环境与环境间的安全,而且也要求生物与环境间的安全。在相对静止,和谐相处时要安全,即便在正负能量冲突中,风险也要可控。安全是安全生态的最终落脚点与目标指向。明晰的目标追求使安全生态可视价值跃然纸上。

2)主体泛在。在灵动的社会生活中,安全是人类难以割舍的不懈追求。安全生态与不同的社会生活主体结合,都会有目标明晰但内容要求不尽相同的生态目标。社会生活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安全生态主体的泛在。这种泛在,构成了林林总总的安全生态要求,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与多元,安全生态主体不断衍生已是大势所趋。

3)静中有动。生态是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这种和谐统一,随着生态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在不断运动变化。当生态框架内的诸多因素相对守恒稳定时,生态系统是安全的,当生态框架内诸多因素发生矛盾碰撞,生态各因素间条件约束发生变化后,生态系统就会有风险的出现,安全就面临拷问,需要生态系统的诸因素不断调整,实现新的平衡,达到新的安全。这种运动冲突一类是实质变革的革命式运动,一类是改良式的修复运动。安全生态诸因素的变化、修复、调整、变革决定了生态系统能量守恒的静止只是相对的,革命式和改良式的运动却是绝对的,安全生态是在变革与修复中存在,具有了静中会动、静中有动的特征。

4)平衡完善。正是由于安全生态运动的绝对性,决定了安全生态的和谐平衡不会也不可能是永恒的。需要在各种能量的输入、输出的交织、博弈中,在生态的革命式变革和改良式修复中,不断完善,实现新的平衡。从目标讲,是安全的实现。从能量讲,是正负能量冲突后的守恒。从形式讲,是生物与生物、环境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和谐。从本质讲,则是风险因素的剔除,对危险细胞的修复或替代,是对生态系统存在的非安全因素的矫正、完善和变革。

2 加强安全生态建设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必须

网络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现实,使得网络已成为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有力支撑。当然,对网络安全的认知也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就十分关注安全,并在安全的基础上完成了新民主主义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首次提出了网络安全的概念,将网络安全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网络与信息安全,又一次证明了党对网络安全追求的坚毅与矢志不移。同时从网络运行的实际看,在国际视野内,由网络安全问题引发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起伏已不再是虚幻,“棱镜门----斯诺登”事件就是鲜活的例证。从国内看,网络风险遍存,形式多样、变幻莫测。2015年“3.15”晚会所展现的网络风险,让人惊悚后怕。谋求洁净、和谐、稳定、环保的网络安全已是箭在弦上,不可期艾的大事。由于网络安全在本质上涉及与网络关联的方方面面,已不再是单一的就网络而言的安全,而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安全,思考网络安全必须从安全生态的角度出发。

从环境的角度讲,安全生态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必须。网络安全的主体是网络,结果是安全。但是网络存在不是孤立的。也就是说,有着客观的存在环境。网络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平衡适应、有序递进构成了客观存在的安全生态。这些环境,从宏观角度看,可以理解为网络存在的社会环境,包含了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等由诸多内容组成的环境系统,构成了网络安全的环境营养圈。从微观角度看,可以理解为网络存在的运行环境,包含着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人文环境、科技环境等内容组成的环境系统,构成了网络安全的环境实施圈。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要实现网络安全,就要考虑环境的安全,也就要思考安全生态。因此,对安全生态的思考已然成为保证网络安全的必须。

从内容的角度讲,安全生态建设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必须。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网络,其建设、发展、运行范围及其评价具有了明显的社会性,关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的各个方面。从这些内容讲,网络安全自然也不再是网络自己的问题,而是与诸多内容紧密相连的生态系统安全的问题,要实现网络安全,单单考量网络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以诸多内容关联的生态系统。只有生态系统的安全,才会有网络安全的存在。

从功能的角度讲,安全生态建设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必须。生态功能的发挥是平衡目标的实现,平衡将成为安全的前提。网络安全成功的存在,既受益于环境,也受制于环境。既作用于内容,也反作用于内容。恰恰是网络、环境两者组成的生态在能量的交换、更替、对立、发展中,不断整合,不断进步,吐故纳新,不断修复,调适,实现新的平衡的过程。安全生态鲜明价值功能的,实现了网络安全的目标。因此,从功能的角度讲,只有安全生态的存在,网络安全才能存在。

3网络安全生态建设的路径思考

保证网络安全,消弭网络风险业已成为当下社会常态化思考的问题。但仅有思考是不够的,以网络安全为基准,做好安全生态建设路径的设计,实现网络安全,是当下我们着重考虑的问题。

1)提高认识。客观的讲,目前,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是,从安全生态的角度来思考网络安全做的还很不够。可以说,还是刚刚起步。一是对安全生态认识不足。二是对安全生态与网络安全的关系认识不足。三是对安全生态建设认识不足。四是对上述认识的主体不仅十分局限,而且认识也参差不齐。要从安全生态的角度,保证网络安全,必须从认识层面有本质的提升。一方面,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态建设,保证网络安全这一命题的认识。认识的主体要做到全社会的覆盖,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入心、入脑,做到家喻户晓。为通过安全生态建设,保证网络安全夯实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提高对命题内涵和关系的认识。在正确认识网络的基础上,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深刻理解安全生态的内涵、安全生态与网络安全的关系,扣住概念、握住逻辑、盯住实践,形成网络安全大框架下的安全生态建设的大逻辑,拿出安全生态建设的大设计,最终实现网络的大安全。

现在的网络环境篇8

关键词:网络;文明环境;培育

网络作为高科技条件下的新兴媒体,为人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提供了便捷、快速、广泛的信息传播工具,是科技时代人们进行思想交流与互动的广阔平台。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文明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洁净的网络空间是彰显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是网络时代进步发展的衡量标准。培育网络文明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培育网络文明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网络不文明现象大量存在和产生的客观现实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以其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全方位地渗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并且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关系、性格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现在,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与网络的快速发展相伴生,网络不文明现象也大量出现:信息服务难辨真伪;垃圾邮件泛滥成灾;污秽语言不绝于“耳”;强制广告反复出现;商业运行诚信缺失;游戏软件充满暴力;黑客攻击不堪忍受等,已经成为时下网络上最令人痛恨的痼疾。网络不文明是现实社会不文明的折射和放大,是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浮躁媚俗等不道德行为的“网络版”。网络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和产生对网民的责任感、义务感、道德感的养成构成了极大威胁。

无论网络虚拟空间如何发展,它仍是现实空间的延展,其活动主体都是现实空间的人,不存在超越人类共同道德准则的规则。因此,在网络空间也要讲求游戏规则,网络大量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和产生要求加强网络文明环境建设。

(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迫切任务

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作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和思想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它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同时也问人类的现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文化的兴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而良好的网络文明环境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网络文化所包含的价值选择是多元的,重视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加以引导,用道德理性维护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而网络不文明现象的出现与和谐文化发展要求背道而驰,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格格不入,对健康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

因此,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净化网络空间、树立网络新风,培育文明风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只有优化网络文明环境,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可靠的信息传播和获取途径,健康内容和先进文化传播和宣传阵地,以及和谐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

(三)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也从现实生活延伸到网上,网络文明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领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着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而不断进步的特征。在网络空间,各种价值观念、文明准则和道德规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多元并列、包容并蓄的道德结构和道德状况。和谐社会呼唤网络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加强网络文明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为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将规范网络管理、发展先进文化与网络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网络文明环境培育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实践的创新与发展。网络文明环境建设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培育网络文明环境的原则

(一)软硬兼备原则

网络文明环境的培育需要软硬兼备,即提升硬环境与强化软环境相结合。网络文明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主要是为了能够登录网络所需要的技术设备、网络场所等。与其相对应,所谓软环境主要是指包括网络主体、网络内容、网络技术等在内,通过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以及伦理教化体现出来,含有文化和服务内涵的方面,它表明网络文明的进步程度。培育网络文明环境既要营造硬环境,更要强化软环境,软环境比硬环境的实现更为关键和艰难,当然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和放弃硬环境建设,如果说硬环境可以用量来衡量,那么软环境则表现为质的提高。

科技进步为硬环境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上网速度不断提升,网络信息日益丰富,虽然有87.3%的网民使用台式机上网,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也成为了网民的重要选择,分别有30.9%和28.9%的网民使用这两种设备上网,手机上网成为网络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相形之下,网络软环境特别是网络文明的软环境建设亟待加强,使之与硬件发展相协调。

(二)刚柔相济原则

网络文明环境的培育需要刚柔相济,即将法律约束与道德教化相结合。一方面要完善立法,制定规定明确、操作性强的法律,硬性规范网络文明,增强网络主体的知法、守法意识,并通过网络法制教育,调整、控制、矫正网上行为。另一方面,要对网络主体强化道德教化,提高他们的道德责任和自律意识,增强网络行为的道德理性。法律和道德都是行为规范,所不同的是法律具有稳定性、明确性、强制性,能通过强力排除或抵制偶然性、任意性及特权的侵害,使社会在严密的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运动中形成高度稳定有序的秩序和状态。而道德是通过说教、示范、舆论影响的方式调整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利益关系。在网络时代,培育网络文明环境,法律约束与道德的规范缺一不可,必须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平衡二者的力量。

(三)正负结合原则

网络文明环境的培育需要正负结合,即正面引导与消除负面影响相结合。构建文明的网络环境,仅仅有法律法规还是不够的。政府在加强网络管理、进行正面引导方面可以做许多工作。如:积极引导网站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服务,引导网络用户选择健康有益的网上信息;要求网站的创办者和经营者建立、健全网站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管。从政策引导和宣传等方面入手,积极倡导并广泛开展绿色网络、安全网络、健康网络、诚信网络创建活动。通过对网络经营者和广大网民进行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积极引导,促使他们自觉地为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环境而努力。另一方面,对网络不文明现象大量出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进行有效且合理的控制,力争将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处理在萌芽状态,立足于网络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文明进步来合理使用和有效开发网络。

三、培育网络文明环境的措施

培育网络文明环境刻不容缓,当前,网络文明建设呈现出网络法规的制定滞后;网络主体的责任感、自控力差;网络内容的水平低;网络技术不成熟等特点,迫切需要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一)健全网络法规

强制性的法律措施是维护网络安全健康和文明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中国互联网协会又制定了举报、删除互联网上不良和垃圾信息的具体办法,以抵制不文明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但是现有的法律法规远不能满足合理约束或规范网络的经营者或使用者,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的需要。利用计算机窃取机密情报,进行金融诈骗、偷窃、制黄贩黄、侵犯知识产权、编制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及蓄意破坏网络等的违法犯罪活动呈直线上升趋势。计算机犯罪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针对网络社会中的严重犯罪行为,道德规范显得软弱无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强化网络道德规范的同时,还要将那些成熟的、共性的道德规范转化成法律法规,使之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使违法者受到法律的处罚和制裁。

(二)规范网络主体

网络是网络文明环境的“硬件”,网络主体则是网络文明的承担者和责任人。培育网络文明首先要强化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培养维护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所需要的道德理性,指导网络主体根据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要求,按网络文明建设的规律办事,增强网络文明活动的目的性和责任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文明道德水平、自律意识和审美情趣。其次要规范网络主体的道德行为,加强自我约束,学习和掌握有关网络伦理道德规范,自觉遵守网络社会基本的游戏规则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形成抵御外来诱惑的能力,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营造网络文明环境,不仅是广大网民的任务,网络经营者和网络从业人员作为网络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增强维护网络文明环境的责任意识,加强行业自律,正确处理追求经济效益与抵制不文明行为、构建文明和谐网络环境的关系,自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文明办网。2006年4月9日,北京的千龙网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掀起了积极营造网络文明环境的新风。只有文明办网与文明上网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共创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

(三)繁荣网络文化

培育网络文明环境离不开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充分发挥网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弘扬社会正气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把网络变成社会文明,特别是先进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繁荣网络文化,首先要把网络文化的先进特质发扬光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网络文化的需求。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运用网络新技术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占领思想文化的网络空间,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制定政策、创造条件,扶持拥有优秀网络文化内容的网站,加强和改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服务,努力形成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提高素质、扩大宣传阵地、提高精神文明辐射力和感染力的作用。

(四)强化网络技术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和标志,网络技术在网络文明环境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可以给网络文明带来负面影响,也可以为消除这些影响提供安全管理的保障。培育网络文明环境需要发挥网络技术的积极作用,通过技术手段保障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实践证明,技术只有与伦理、法律携手,才能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网络、生态的网络。必须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通过计算机监控、软件隔离等技术手段有效甄别、过滤不健康网站的信息,进一步改进对垃圾邮件处理的办法和流程,加快开发防止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的信息安全技术,提高安全保障技术应用水平,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网络服务。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窗口与平台,只要全社会相互协调,积极努力,必将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