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8篇

时间:2024-01-29 17:31:59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篇1

一、在体育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

没有教育的全体性就谈不上素质教育。因此,体育教学改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使体育教学属于全体学生”。素质教育提倡全面性,要求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提出、内容的选择、考核标准的制定,都必须符合全体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这样才能使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都能得到同样的学习与锻炼,承认并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在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同时,要求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尽一切可能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需要。在教学中,笔者既注重纪律、任务、规范的要求,也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体育活动的满足。在重视运动能力强、体育课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同时,更要关心某些身体有缺陷或运动能力低下的学生。快乐体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体育教育理念,它应为满足每个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和其身心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提倡快乐体育,建立一种不带强迫性的,是每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能够将自愿性、竞争性与激励性融为一体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的方式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学生有积极的表现和进步,教师就应及时给予奖励,而不论其在班上同学中实际所处的能力水平如何。在学期终结的时候,笔者把统考分与奖励分按照一定的权重合成,给出学生的终极评价。

二、在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得到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否定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单纯获得技能和增强体质的教学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性这一特征,一方面要求学校体育在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体育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生活劳动素质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快乐体育也为加强学生德育提供了机会和有利条件,在教学中笔者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借助多样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学生间思想有隔阂,就安排他们同组参加集体竞赛,教育他们学会、善于与他人合作;对于那些娇生惯养、怕苦怕累的学生,就让他们参加强度大的活动,使他们领会顽强拼搏的意义;对于不关心集体,对他人冷漠的学生,就让他主持一些项目的训练,以增强其归属感和集体精神。所以,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只要抓住教育时机,运用学生的典型例子适时施教,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习惯。

三、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发挥其能动性,使之能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快乐体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笔者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活动的位置,进行多种多样的训练。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发展,而发展创造力的关键就是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快乐体育之所以强调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求体育教师将爱心带入课堂,要求体育教师爱每一个学生。

四、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素质教育提倡“主动性”:一是要通过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唤起,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让学生在自主的、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学会学习。只有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他们锻炼身体、娱乐和游戏的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笔者常常采用游戏法。例如,体育游戏的无功利性,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把注意力集中于活动过程中,在欢乐、放松状态下有效地学习任务。游戏的自由选择特征,可使我们把教材、教学方法、活动方式进行处理,提供一定的选择机会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得到尊重和自由,这既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快乐体育改变了体育教学中以教师单纯灌输、学生机械学习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苦学的局面。实践证明,快乐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风校纪的根本好转,学校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的违纪现象减少了,教育的综合发展能力有了较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改善,反映了素质教育在发展方向、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B)―0045―01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质出发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学科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级义务教育化学教材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笔者认为,中学化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他们的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的差异,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主动学习。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新大纲是根据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制定的。化学义务教育教材又是根据我国国情,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而编写的。新大纲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传统知识与现代知识、本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教师正确执行新大纲,就能保证化学教学从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从只重视知识传授转变到重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从只重视书本转变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突出观点的教育学科态度和科学信息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初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大纲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伸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因此,深刻理解大纲,专研教材并且使其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化学课的讲授主要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试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以此加强学生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82个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在实验前要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同学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摩上升到抽象思维。对10个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8个选做试验和10个家庭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篇3

数学教学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素质的教育

1.贯穿爱国主义教育。①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②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精神。

2.贯穿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特点、量变到质变的特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观点的教育。中学数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对立统一、量变质变、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在教学中,如果能注意挖掘这些因素,自觉地使用唯物辩证法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就能更深刻地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高唯物辩证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

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抽象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飞、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数学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四、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篇4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大学生成功;大学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成功。而大学生要成功,大学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主体成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是否能够成功,大学生成功素质获取的主要途径乃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大学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关键影响因素。因为独立学院教育规律和模式与普通高校不同,所以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基于这种特点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对大学教师素质的要求也会相应呈现其独特性和复杂性。

一、大学教师素质的要求

大学教师除了具备普遍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外;鉴于其独特性,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人文素质

当下处于时代的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出现了很多不良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大众乃至对大学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抛开无节制的贪婪、商业上的巧取豪夺,制假贩假售假、腐败现象无时无处不在不说,作为任何社会堕落之最后防线的教育事业,其有的腐败程度、人文素质的低下也令人触目惊心。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较薄弱、不够勤奋,家境较好,因此就会导致自我认识和控制力差,同时个性突出,自我约束力不够。在社会这样激烈的影响下,就会对学生形成腐蚀作用,出现诸如: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导致学生主流价值观和自我实现意识的缺失。这种人文素质的缺失必然影响大学生自身的“精神成人”和阻碍大学生 “五大体系”的全面发展和最终成功。

从当下大学人文素质现状来看,大学教师的人文素质仍然是实施大学人文教育的关键。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人格、技能,甚至教师的礼仪和服饰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行为学中讲到榜样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穷的,所以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效率好的关键。

(二)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是国家教育大计的重要举措,是民族的希望。创新素质是成功素质的核心素质,创新教育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一个人没有创新思维是没有大的的成功的。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必然要求大学教师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

对大学教师而言,创新是一种敬业的表现。创新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批判和怀疑精神,敢于设想和想象,敢于实践。在复杂的否定之否定中,建立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在这过程中,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和时间的,对教师身心和意志的双重考验。当然,具备创新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中本能地会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种强烈的教学互动下,学生的智力会得到经常性的开发,有利于学生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三)实践能力

在教育目标上,独立学院注重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实践能力强是应用型人才的标志,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偏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独立学院更强调教学内容必须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适应专业目标岗位群的实际需求。保障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在教授方式上,强调产学研结合,不断挖掘教学空间,将课堂搬到现场,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前提是大学教师要有很强实践能力素质。在教学和科研上,大学教师要不断创新并将研究成果投入应用转化为生产力。

(四)身心素质

大部分的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并呈现阶梯型层次,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就要求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对大学教师身心素质的考验。只用健康的体魄,才能承受和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所谓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对教育事业的责任认定。健全的心理素质诸如:耐心、信心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要求,可能就需要耐心的讲解和多次重复的强调。

健全的身心素质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不断锻炼和提升大学教师身心素质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五)发现素质

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个性突出,潜质明显的特征;鉴于此,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就提出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同步推进。那么,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就要求必须具备发现素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要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质,使得学生内在的隐性素质升华为显性素质。二是教师同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失败因子,指出和督促学生能够消除失败因子,不断进步并最终走向成功。

往往不是学生缺乏意识或者创新思维,而是教师缺少发现。可见,大学教师的发现素质在学生的成功教育环节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成功的体现是培养成功人才,那么不断提升大学教师的发现素质乃是该教育理念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途径

(一)国家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

近年,国家不断关注和重视独立学院的发展,并赋予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国家应该颁布相应的政策诸如规范制度、经济政策等来加强大学教师素质工程的建设。大学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校发展的基石,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是学校长远发展的保证。

(二)大学教师素质的自我提升

1善于思考,加强交流。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思考,总结自身的不足,寻找素质缺陷不断改进和提升。同时,要加强与人交流,同事相互思想碰撞,产生新的观点,有利于共同素质提升。

2参加教学培训。参加各种教学培训诸如先进教育理念的陶冶,教学技能的培训,教学竞赛的参与等,都能够在不同方面改善和提升大学教师素质。

3努力实践。实践是最有效的教师素质提升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投身实践,不断创新并检验。理论联系实际,总结教学得失,在自我高素质要求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三、结语

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是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和探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也会不断地变化和完善,但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关键还是加强大学教师素质的提升。努力培养大学教师的高素质,进而培养大批的成功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创新

一、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通常教师采用的授课形式比较单一,而评价学生钢琴水平的高低也仅仅是通过让学生弹奏一两首曲子,并以此作为考核学生期末成绩的唯一评价标准,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与现代的钢琴教学模式相违背。例如,老师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很难看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等等。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要着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进而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这也是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所以,高校要实行素质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处理问题,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另外,素质教育理念也是我国教育的整体方针,是全民族未来教育的希望,旨在促进全民族的全面发展,并以此提升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因此,针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发展形势,也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我国要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着重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所谓的素质教育是一个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笼统概念,只是人们习惯性经常把它们放在一起讨论,而素质教育具有两面性,主要包括了外在和内在素质两个方面。外在素质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综合表现,比如这个人的能力表现如何,这个人获得何种成就等;内在素质是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主要是指人们的价值观导向以及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态度等。所以,高校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另外,从我国长远的教育发展理念来看,素质教育也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与社会发展规律相吻合的,也是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教学的改革思路

1、教学课程的改革

在高校课程学习中,钢琴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因为钢琴教材的选择是根据社会发展形式变化而改变的,所以,高校钢琴教师只有紧跟时展潮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钢琴教学内容,才能实行有效的钢琴教学模式。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课程的实用性,如果只是单纯的想要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会使得课程内容相对杂乱,而且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整体上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钢琴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对于过时的课程内容要懂得取舍,合理使用新版教材课程,因为有些过时的教材比较侧重于理论与素质知识的学习,而现代教学改革模式是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钢琴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钢琴课程内容,并根据素质教育理念适时调整钢琴教学内容,以期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当前高校许多钢琴教材已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尤其是一些压缩本的钢琴教材都是抄编而来的,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水平。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对当前的钢琴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以期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我国素质教育阶段,传统的钢琴课堂教学模式只是简单的以教师课堂授课,实行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为当前素质教育理念是要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社会实践活动中,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也使得教师容易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反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水平,更不可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地改革创新钢琴教学方法,也可以通过借助网络技术等教学辅助工具,实行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实践

1、优化教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

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大学教育以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大学钢琴教学要遵循实用性和专业性教学原则,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专业性的钢琴技术人才在社会发展需求中占比很大,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面,也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钢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要穿插理论知识的讲解,从而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性人才。而从音乐课程结构体系来看,要建立健全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将音乐基础课程和钢琴专业课程按照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同的划分形式进行重新组合,在选择钢琴教材内容的时候要以满足专业需求为原则,因材施教,剔除过时的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所以,钢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机动的选择钢琴基础性课程内容,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另外,考虑到学生在掌握一个知识点或某项技能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学习过程,钢琴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钢琴学习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优化钢琴教学理念,全面构建钢琴教学结构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发射型思维能力。

2、教学步骤的创新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安排好教学步骤,这是关乎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体现钢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使设计的教学步骤能够更加全面性和合理性。在设计教学步骤的时候,钢琴教师首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先对教材大纲有个大致地了解,之后根据教材内容精心编排教学计划,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完善。同时,教师还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既包括对教材的分析研究,也包括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分析,并在此过程中适当地补充一些教材之外的知识点,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3、教学目标的改革创新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这是决定教学进度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意识形成的重要体现。由于钢琴教学的弹性很大,而且教学内容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的目的、内容、步骤等认真备课,要预先编排好教学计划,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有条不紊的完成钢琴教学任务。因此,钢琴教师在教学的初始阶段要从教学的目的、步骤等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并引导他们更好地应用于基础教学实践活动中。另外,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重理论学习的模式,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篇6

关键词:数学;理念;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倡素质教育,数学是高中基础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束缚,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是每个初中教师的责任。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高考的检验,教师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应有的数学知识,也要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所以怎样实施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高中数学教师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学理论认为,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师生之间交流沟通,学生更加尊重信任教师,便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以教学活动为依托,营造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师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以课堂为基地,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顺畅、轻松地完成教学,教师关注师生关系塑造,做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分解课堂教学法,教师灵活处理讲解与交流的时间安排,留出更多的师生互动时间,师生共同思考、研究、解决数学难题,在共同协作中,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关注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技巧,塑造良性的师生关系。教师提供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价值判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朋友,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高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先导,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对学习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特点,采取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广泛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枯燥的高中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创设情景交融的环境展现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信息符号,接收新知识,有利于理解知识内涵,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精神和谐,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意境,以情动情,加强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给学生提供的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进入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的动态学习过程,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信息技术在“函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的应用,抽象的函数概念只有在具体的应用中才能被理解深刻,通过用函数性质比较大小等活动,深化函数概念。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角函数的图象,形象直观,学生从多维度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思想

学生的思维品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依据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是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指引着数学的发展方向,支配着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强调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如化归思想和符号化思想。高中代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数学思想,让学生认识字母的意义,培养学习符号化的兴趣。例如,“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教学,用不同意义的复数形式,阐述四则运算法则,通过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展现符号化的鲜明特点,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数学思想。化归是将数学问题化解和归纳,化复杂问题为简单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纵向化归和横向化归思路,把大问题化解为相互关联的小问题,逐个解决,让学生反复训练,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建立数学思想体系,养成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营造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利于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归化和符号化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发展数学技能,引导学生反思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知识的承载方法,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家超.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篇7

关键词:英语 教学 素质 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导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政策理念,是我们构筑21世纪初期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思想。为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发展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素质是人经由先天自然遗传和后天在社会文化环境实践中积累而形成的生理、心理的内在的基础条件。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人们学习和掌握英语的一种潜能,即它是人们的英语能力的形成及发挥的内在渊源。《英语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①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②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③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④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⑤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⑥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这些基本理念的提出是与国家教育部推行的教育改革主导思想是分不开的,体现了对人的培养的新的教育思想。

能力与素质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一般说来,素质越高,能力就是越强。也就是说,素质是决定能力的最主要的因素,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有什么样的能力。我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 坚持听说能力的训练

1.将“听写”贯穿于英语教学始终

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上高中后给我的反馈信息证明了听写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自始至终坚持下去。我教过的大部分学生上高中后说初中时坚持听写使他们上高中后听语音课感到容易。有人在来信中写道:“Dict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our English learning in class. It’s helpful for us to study English well in the further.”多年来,我在英语课堂上坚持“三听写”:① 听写重点单词与短语。② 听写课文的重点句子。③ 听写结构简单、没有生词的课文改写材料。这种做法为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坚持值日生报告制,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从初一起,我就坚持值日生报告制。我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教一个新单元时,让每个学习小组结合前一个单元所学内容就日常生活、学习与天气等方面课前先进行集体讨论,写好发言稿,然后再轮流推荐一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free talk”。用这种做法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以此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表达的内容自然丰富起来。在教学中我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就所学内容自由地表达,为他们提供大量的“说”的机会。

3.听课文录音,初步领会教材内容

我在教授每篇课文前,先让学生关上课本听课文教学录音。在听完课文录音后,教师口头提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作答。通过听课文录音,学生模仿了地道的英美人语音、语调,增强了听力练习。同时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口头回答,将课文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

(二) 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有两种概念。一是出声“朗读”,二是不出声“默读”。在英语总复习中,自然以后者为主。阅读技能的培养是顺利完成阅读能力的培养的有效的方法。它有三个基本要素 ——“速度、理解和词汇量”。通过读,学生可以自己培养语感,而语感又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从考试角度看,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占有重要地位,所以阅读训练在英语学习中显得尤其重要。 我的做法是:

1.教会学生阅读理解课文

理解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中,我首先精心设计了一些合理的阅读理解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理解课文;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前、中、后都要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寻找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2.训练学生阅读速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限时阅读课文,抢先回答问题。同时,注意帮助学生纠正“回视”的坏习惯,培养“跳跃式”阅读法,逐步扩大“识别间距”和逐步克服“心译”的依赖。这样做,使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是非判断几类题型时就不会感到棘手了。

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诚然由量变到质变,大多数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在课外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篇8

A.几乎每一个化学老师都认为,初中化学应该以基本的化学概念、基本的化学技能以及基本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本内容。――这里隐含着“初中化学要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化学的基础”等观念。

B.许多化学教师认为,“精讲多练”是搞好化学教学的有效方法。――这里隐含着的知识是:听课和练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方式;隐含着对学生学习评价标准的认识:能解题就算学好了。

C.几乎每一位化学教师都认为,学习化学必须掌握化学语言,化学教学必须注重化学实验教学。――这反映了他们对化学学习内容和途径的看法。

其实,认为“教师只能按课本教学”,这本身也是一种理念,反映了许多教师对工作性质、意义的认识。著名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说:“只重视传授化学知识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与技术,更应该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应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就是在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戴安邦教授身体力行,努力实践,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为我国化学科学和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可见,每一个教师,不管接受过何种训练,他对课程教学都具有某些理念,只不过有些理念是自觉的,有些不自觉的而已。何为教学理念,它涉及到许多方面,首先应该回答“教学活动应该达到哪些目标”,“怎样达到这些目标”等方面,形成指导教学活动的任务、目标、内容、形式、媒体、方法与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因此,教学理念决定着课程如何实施,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在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教师,他只有形成对于课程教学的正确认识,即具备了正确的教学观念,并且按照这些认为来自觉地进行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历来成功的教学改革,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无不跟坚持学习、不断更新先进、正确的教学理念有关。著名的特级教师王云生主张发掘化学教学的教育功能,让我们主动学习、健康地发展。在这个理念指导下,他努力学习、实践启发式教学思想,认真研究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加强和改革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变能力与创新性,努力提高习题教学的效益,积极进行化学选修课教材的建设,总结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贵在自觉主动,重在贯穿渗透”规律,取得了优异的教学业绩和丰富的教学研究成果。

就有这样一位老师,坚信人人都能成才,在教学中想法设法唤起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有一次,一个学生因为看课外书而耽误了吃饭,这位老师没有像一般老师那样批评这位学生,反而热情地对他说:“人才成长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热爱学习,对学习很投入。你因为看书忘记了吃饭,说明你也有这个特点,只要坚持努力,你也会成才!”此后,这个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改变了化学学得不好的状况,后来还在化学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更新的课程理念、搞好课程改革自然成了一件很紧迫的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历史重任。

当前,在教师中比较普遍地存在一些亟待更新的观念:

(1)“化学课程就是要培养化学人才”。

这种认识混淆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区别,对中学化学教育,特别是初中化学教育的危害很大,需要认真的、彻底的消除其消极的影响。

(2)“系统地传授化学知识是化学课程最主要的任务”。

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使学生获得适应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经验的目的、计划和过程,是目标、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体。这方面的陈旧看法是不利于课改的,是必须摒弃和更新的。教师需要明白两点:首先,课程不等于学科知识体系,不是要求学生再现的学科知识体系。其次,课程不仅仅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实践表明,把课程跟学科知识体系等同,不但会导致智能、情感、品德和个性的培养,而且会导致注入式教学,导致知识面狭窄,脱离实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危害很大。课程的实际过程不仅仅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班级授课,还包括多种实际活动。因此,活动和社会实践也应该作为正式的课程。

(3)“所谓基础就是指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双基教育”,我们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十分重要,但是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是“双基”是不够的,要由“双基”发展为基础教育、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这“四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基本能力教学和基本观念态度教学的认识和实践研究与体验。因此,更新对基础的认识,加强理论研究和体验,乃是当务之急。

(4)“教师的任务就是讲好课,学生的任务就是要听好课”。

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育人,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个目的,而不是讲课;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为社会发展需要、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学习,也不只是听好课。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关键是在于真正理解,真正落实。

(5)“教学评价就是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价值判断或排列名次”。

教学评价是课程系统地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影响很大。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过于功利主义,很容易导致应试教育,不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

基于以上的这些观念,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需要我们树立一下新的教学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一培养为主。

为什么进行化学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化学教学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不仅是培养化学英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问题。21世纪的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我们教师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可见,“培养人才”与“培养人”虽一字之差,却代表着不同方向。

2.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促进学生发展。

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要以德育为核心,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加强各种实践活动,使各方面教育互相渗透,协调发展。化学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乃至掌握必要的化学知识技能,使他们从特定角度了解科学过程,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相联系,学会解决一些化学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素养,满足社会在公民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需要,并且使人类的化学经验精华得以向后代传送和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以人为本”,这不但要体现在课程的整体构思上,还要体现在整个体系中,在实施过程中,要把个性、潜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等,作为目前课程实施中的关注重点。

3.既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智力品质,又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品质。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改进教育方法,使德育内容渗透在学科内容中,使德育内容与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要向“知时节”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重视化学教学中的人为因素,重视化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努力发掘化学教学中的人为因素,积极的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地非智力品质。当然,培养什么样的人,使学生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应该是优先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搞好人文素质培养,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认知目标的制定和落实,也要注重情感、态度和行为目标的制定和落实。在充满竞争的社会,在重视你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

4.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重要地位。

在改进学习过程、转变学习方式方面,首先要注意强化实验的探究功能,因为实验是获得化学知识、进行化学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其次,用研究性学习来改造化学课堂教学,通过研究性学习,学习者才能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形成可靠地知识结构,形成追加新知识单元的基础。第三,组织好学科实践活动,在化学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性教育活动,即学科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实现新时期化学课程的目的。第四,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这种开放式地学习,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做法。这些年来,虽然课程改革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不乏有把其当成耳旁风者。因此,要想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就要大力克服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要在化学活动中,培养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

5.培养学生始终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热爱科学,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自主学习室未来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和基本生存方式,始终学习能力成了现代社会国民生存能力的重要成分。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培养兴趣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是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放在很突出的位置,只有学生主动学习,才有可能学的生动、活泼。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