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村城市化发展8篇

时间:2024-01-31 14:46:30

农村城市化发展

农村城市化发展篇1

苏锡常是江苏最富饶的地区之一,这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苏锡常城市群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依上海,西连南京,北靠长江,南临太湖,是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和城市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经济发达,腹地广阔,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科研实力强,苏锡常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经济实力发展迅速,越来越成为其中坚力量。包括苏州、无锡、常州3个省辖市及其所辖9个县级市。面积1.76万平方公里,2007年总人口1443.55万人,GDPI1440.67亿元,苏锡常城市群以全省17.5%的国土面积和18.9%的人口,创造了全省44.4%的生产总值和35.6%的财政收入,综合竞争力在全省乃至全国排名名列前茅。苏锡常地区是江苏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先导、先进制造业与创新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的中心城市。

在05年,溧阳的道路建设就已经建设到了农村,08年,拆迁活动开始出现,11年和12年,作者两次因为在校外租住的房子城中村建设拆迁而搬迁。从这样一个小角度看来,城市化已是不可避免的潮流。

然而城市化的进行到底如何?不得不说,作者身边,几乎所有居民都热切地期盼着拆迁的到来,拆迁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一笔从天而降的意外之财,意味着在如今房价飞涨的情势下,不费一分力气拥有自己的一套新公寓。然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并不是没有弊端,在作者曾经租住的一家位于城中村的户主,在听说了拆迁的消息后,便在自家楼房附近的水泥地上在建房屋,造了一个房屋骨架后,又有不拆迁的消息传来,于是施工停止,期间消息时起时消,房屋的建造也随之而变。

也许听来有些荒唐可笑,但考虑到实际拆迁过程中补贴的方式,用心昭然若揭。整个拆迁的补贴都是按家庭人口与房屋面积来计算的,每多一个人,或者多几平米的占地面积,补给费用都非常可观。所以像是一些从前努力将户口转成城市人口的人,近几年又分外热衷农村户口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然而在这样的城市化中,农民的所有权益是否都能得到保障,农民的待遇是否能完全实现公平,实在是引人深思。农村其实相对于城市,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聚居地,城市往往有着较为完备的公共设施,为所有居民共享,然而农村建设却不然,不同家庭之间不同的经济水平自然决定了不同家庭所能享受到的服务等级。农村相对落后的教育,维权意识,也成为了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真正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害的隐忧。

城市化也不应当仅仅只是房屋的堆砌,简单的公用设施建设,倘若如此,那么所有人群仍然将涌入老城区,去享受更高质的教育,更便利的生活,而城市化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或许这就是现在农村城市化的现状,不被满足的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在大城市间流动庞大人口,农村的空巢、留守现象并不少见。

同时,对于江苏的其他地区,苏锡常以外的,像是苏北地区,又是否能实现均衡发展?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2007年末,江苏省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3.2%,然而由于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江苏三大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很不一致,区域差异十分明显。这一差异首先表现为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基本上是从苏南、苏中到苏北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江苏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对全省GDP的贡献率在2007年度分别为62.39%、18.12%和19.49%,而平均城市化程度分别为67.5%,48.8%,41.7%。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苏南和苏中、北差异较大,与此同时,在三个区域内部,各市的城市化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在相对发达的苏南和苏中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

用一部分地区的迅速发展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并没有错,但这仅仅是在整个地区发展中所考虑到的,在发展过程中对落后的地区的忽视,恐怕是整个发展中更需要关注的隐忧。《马太.福音》里有句著名的理论: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是竞争的原则,但是倘若这样的趋势在社会发展中得不到遏制,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以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例如苏锡常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都在2倍以上。要改变这种现状,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增加政府在农村的教育投入,改变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另一方面,加大政府对福利保障投入,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总的来说,我们的生活水平的确在不断地得到提高。道路得到维修,公共基本设施得到建设,养老金得以发放,但那些都太过微薄,农村仍然在它的现有问题中挣扎。

首先就是严重的污染问题。城市昂贵的地租促使很多化工企业将厂址迁到城乡结合部以减少费用,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在作者家乡的一个小镇上,就有一家化工企业的进驻,致使该镇空气中污染物指数严重超标,曾数次有大批居民与工厂协商,向政府抗议,但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至今那里的居民们仍然生活在化学“毒气”中。这样基本的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我们又该如何保证农民们都生活幸福。污染还包括生活污染,缺乏基础设施,例如垃圾房、垃圾桶,没有定期清扫的人员和相对较低的居民素质,都成为了农村生活垃圾遍地现状的缘由。农村是在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力度不够,投入不够,关注不够,所以发展速度自然不够。

接着是教育问题,教育是国之根本。教育必将影响农村发展。农村子女很多,每一个人都想享受到更好的教育,然而在竞争之下,必然有淘汰出局的人。在作者家乡,近几年关于城乡间教育的政策变动也很大,先是初中部取消了择优录取,实行划片制度,。接着高中部的录取制度上添加了农村分配保送名额以及25分的降分录取。前者除了转户口,想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争取相对的公平。后者给了农村很大的优惠,自然也导致了一些不良现象,例如城市中子女享受完良好的教育接着转去乡下,在农村报名享受与他人同等的优惠。再倘若我们假设制度十分完善,该得到保护的农村孩子的权益都得到保护,但在这样不平等的教育下以较大差距一起录取的孩子一起学习时,起点也已经迥然不同。我们不能否认第二项政策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但治标不治本,能享受到优惠的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人,而平均的教育水平,几乎完全没有得到提高。或许我们应该考虑,不是从结果上稍作修改,而是在过程中,给他们送去更好的教学管理制度,更优秀的师资力量。而在鼓励优秀教师下乡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可以吸引他们的因素在哪?一切问题归结到最后,都变成了农村的发展问题。农村的发展,确实刻不容缓。

农村城市化发展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城市化;农民收入;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042-03

引言

近年来,浙江的城市化水平、农村金融水平也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经济增长、收入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农民收入增长也呈现不稳定的状况,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放缓。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就城市化水平、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展开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但这些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考察发现,针对省际地区而言,农村金融和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相对较多,但城市化和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将城市化与农村金融相结合共同研究对其农民增收影响的文献更是较少,尤其是对浙江省而言。研究农村金融、城市化水平对浙江省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结论有,孙蕾、詹树(2006)运用脉冲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从动态角度说明农村信贷投入与农民收入在长期趋势上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效果,指出当前贷款投向结构极其不合理,信贷投资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十分有限。楼裕胜(2008)根据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浙江省 1982―2005 年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率、农村从业人员的结构、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其实证分析过程中,选取的指标较为单一,运用的计量方法较为简单。故本文着眼于研究浙江这一经济大省的农村金融发展、城市化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又是如何的。

一、 理论分析与数据来源

(一)农村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关联性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的发展促使农村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地经济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大幅度增长,而信贷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的两大支柱。中国正在加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成为主导农村金融规模与转型方向的关键因子,城市化进程所推动的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是农村金融转型的重要决策变量,农民收入结构的演变亦促进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因而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对农村金融规模的约束。与此同时,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了对金融的多元化需求,城市化与农村金融和农民收入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二)变量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如下三个指标,本文所选的数据皆根据各年《浙江统计年鉴》和《浙江金融年鉴》整理,时间跨度为1987―2008年,其计量在Eviews6.0上实现。

1.城市化水平变量(U)。衡量城市化水平最直接的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取对数记为lnU。

2.农村金融发展变量。本文分别以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率FC(农业贷款年末余额与农业总产值的比率)和农村居民储蓄比率FS(农户储蓄年末余额与农业总产值的比率)考察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变量。

3.农民收入变量(R)。本文选取农村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取自然对数lnR。

二、 实证分析

(一)变量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对各变量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其中滞后阶数按SIC准则选取。通过检验发现U、FC、FS和lnR均为非平稳变量。对于非平稳变量的处理采用差分方法结果(见表1)。其中,U、FC、FS和lnR分别表示对相关变量取一阶差分值。发现经过处理后的所有数据序列在5%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同时也都是一阶单整的。

(二)协整检验

由于上述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所以本文采用Johansen提出的协整检验(JJ检验)来确定浙江省城市化、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根据表2中的迹统计值,在显著水平5%下,变量间存在唯一的协整方程,其表达式为:

lnR=- 0.126850FC +0.961443FS+5.522767U (2)

(0.09344) (0.64078) (10.9244)

由式(2)可知,就长期而言,浙江省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信贷比率负相关,浙江省农民收入与农民储蓄率呈现正相关,均与张鹏等(2009)的结论一致,说明在浙江这一经济大省的环境背景下,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未能进入良性规范发展的阶段,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率的提高没有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农民储蓄的额度越高,农民收入相对提高。而浙江省农村城市化水平发展与农民收入正相关,这也与国内绝大多数的学者研究结论一致。

(三)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由于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我们进一步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变量间的关系予以分析。表3检验的是FS、FC、U与lnR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从表3可知,在最优滞后期时,在5%的显著水平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率FC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民储蓄比率FS和城市化水平U均是农民增收lnR的格兰杰原因。这也正说明了,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比率的提高抑制了农民增收,与协整结果保持一致。

(四)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为分析冲击的反应,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脉冲响应函数。我们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为消除VAR模型中不同方程的随机误差项的同期相关问题,本文采用Cholesky分解方法得到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如下页所示)。

图1显示是农民收入对自身信息波动的响应途径,前四年为正向反应,后六年为负向反应。从图2可以发现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较为微弱。图3表示农民储蓄比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开始为正向作用,在第3年达到最大值,而在第五年至第八点五年呈负向影响。图4表明,城市化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逐年递增的,一开始影响不大,渐渐呈反向影响,在第六年达到最小值,之后逐渐回到期初状态。这些都验证了农村城市化效用的实质性,以及农村金融支持的不合理性等,但从长期来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促使农民增收的稳步提高。

结论和政策建议

检验结果指出,浙江省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金融发展变量之间的确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以农村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金融中介发展不利于农民增收;而城市化率的提高虽然在短期内具有时滞性效应,但长期来看的正向作用是极为有利的。建议: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中,融资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农村资金“城市化”现象也普遍存在,大量农村资金离开,农村巨大的金融需求无法满足。政府应建立并完善农村资金的回流机制。充分发挥县域基层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以增加对县级经济的金融支持,对支农贷款要进行财政贴息,引导资金进人农村,行成规范的农村金融支农体系。

参考文献:

[1]史永东,武志,甄红线.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预测,2003,(4).

[2]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04,(11).

[3]黄玉梅,孙宁华.浙江省开放度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宁波党校学报,2007,(2):47-52.

[4]楼裕胜.浙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农村城市化发展篇3

有些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限制农民合理流动和进城的政策、文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进城就业,非农收入难以提高,国家城市化进程缓慢。在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下,有关涉农的政策主要表现为限制、集中管理,主要维护涉农主管部门及其相关单位的利益。农业政策的目标本是针对农业生产者的,但农民得不到的好处消耗到中间环节,保护的是农业的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政策损失2)。有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行业、部门的封闭性,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导致农民收入的增长缓慢,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从全局考虑,全国一盘棋;从全球考虑,农业国际化,摆脱就农业而农业,就教育而教育的狭隘思路,可从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得到更为开阔、清晰和准确的答案,这也是入世对我国农业提出的警示。

研究表明,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非农收入,加快实现农村城市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更为有效之举。近几年,多数省、市、自治区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浙江省却一花独放的原因就是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2000年浙江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为4253.67元,其中非农收入达2964.62元,比1999年增长12.1%,占农民收入的70%。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9年增长7.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准。农民人均农业收入为953.82元,比1999年下降3.5%,增长率连年下降幅度也大大缓和3)。当然,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和个体经济发达,带动建筑、运输、服务业等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

农村城市化建设,成为解决我国农业就业人口长期大量过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一世纪性难题的一项国策和对策。原创:目前,我国有4.2万个小城镇和1.82万个村庄正在发育成为小城镇,居住人口达2亿,平均每一小城镇的人口达1.63万,面积为1.76平方公里。农村城市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离不开农民的转岗培训、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农村城市化也不是简单的工业化,农村环境保护、居民生活、文化、教育建设同样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因此,农村教育又涉及到农村社区教育和社会化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农村教育的诸多内涵归结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做好农村城市化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关键是正确把握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特点,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社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一、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特点和问题

(一)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全国小城镇平均面积是1.76平方公里,人均占用耕地面积是108平方米,与大中城市比较没有差别。小城镇具备城市基本设施和职能,有幼儿园、中小学、广播电视台、电影院、图书馆、医院、邮局、车站、自来水等设施。(2)就业人口比重比城市高,非农人口占大多数。根据有关统计,在小城镇中就业人口占71.6%,比城市的48.6%高得多。农业人口占37%,非农人口占63%。(3)第三产业发展快,从事三产的就业人口多。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17%,从事第二产业人口占44.4%,从事第三产业人口占38.6%,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多达83%。第三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1%,第三产业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72.2%。(4)企业中非国有企业占多数。在国有企业就业的人口占22%,集体企业占28%,个体企业占25%,非国有企业数和就业人口都比全国平均高是小城镇的特点。(5)工商业发达。小城镇的工商业发达,占全镇财政预算内总收入的63%,商品交易活跃,市场经济十分发达。在商品交易中,生产资料占34%,生活用品占66%。(6)根据1996年统计,小城镇人均纯收入为3100元,比全镇人均纯收入高900元,高出农村人口纯收入1倍4)。

(二)农村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落后,难以适应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农村城市化要求。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缓慢,2/3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每年有500多万名中小学辍学生,且有上升的趋势;二是农村职业教育落后,现实中的农村教育违背了农村智力和资源“发”和“不可分离性”规律5),农村青年初高中毕业后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活动,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更是难以入门,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门”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巨大障碍;三是农村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落后,阻碍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效益农业和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此外,目前的户籍制度不合理,不利于农村人口的快速转移。“离土不离乡”的制度和观念,农村人口难以转移和集中,小城镇产业规模小,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慢,城市化率低。城市化最低标准要达到10万人口、10平方公里的规模。因此,小城镇建设从理论上就有不少缺陷,不如农村城市化建设更为科学。土地、企业等所有制和使用、经营产权不明,经营权脆弱,小城镇的财政管理职能衰减。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短期行为多,耕地占用率提高,环境恶化,城市化建设的成本逐步提高。短期信贷资金不足,城市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6)。乡镇企业发展受阻,城市企业向农村扩散也受地区、行业、部门垄断的阻碍,都已成为加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很大障碍。

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农业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农村城市化建设涉及到户籍制度、土地经营制度和相关投入等条件,但关键问题是对大量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如何有序、合理转移,农业劳动力如何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优化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民收入。这里涉及到转移农民的转岗培训、农业劳动力的继续教育以及农村社区教育。

革命老区河南省新县积极培训农村青年加强老务输出,每年老务输出6万人以上,其中涉外务工人员常年稳定在2100人,年均老务收入3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县已建成县乡科技培训站17个、成人学校17所、文化夜校197所,主要从事外语、机械加工、木工、电工等业务培训。农村职业教育于是增添了新的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老务输出培训成为农民培训的新亮点。近几年,新县先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农村青年,仅在册的培训人员就达2万多人,仅2000年就向国外输出人员800人,年创收入5000万元7)。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1)大力开展农民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今后20-30年,农村劳动力转岗转移职业继续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村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城市化问题,其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核心问题。今后20-30年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也正是如何将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转变成人力资源优势。按人口转移角度预测:每年通过升学转出400--500万,通过职业培训转出400万已从业的青年农民进城,使现有的3、2亿农民在20-30年内自然减员1亿,转出1亿,新增1亿,农业人口(城乡二元户口制度改革后,以农业人口为准)减到全国人口的50%(农村8亿/全国16亿);通过进一步发展在50--60年内减到30%(4、8亿/16亿)人口,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目标。按建国后城市化率发展过程预测(审慎乐观预测):1982--2000年,城市化率增长15、51%8),平均每年增长0、86%,要达到70%,需39.5年。1953--2000年,城市化率增长22、83%,平均每年增长0、486%,要达到70%,需70年。按“九五”期间的城镇化年平均提高速度0、46%计算则需要74年。改革开放20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加上外资企业吸纳了近2亿农民工,今后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也不会达到这一速度,可能略低于1978--2000年的城市化率发展速度,根据审慎乐观预测,约需要40-50年,快则2040年实现,如果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可能推迟到2060--2070年,需要60--70年时间。按照这一农村人口转移进程,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力转岗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资金投入,委实任重而道远。农村人口转岗、转移就业培训将成为各级政府教育、农业部门近20-30年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应给予高度重视。

根据中长期农业发展规划和农村城市化建设规划,明确发展适合当地资源、气候、人文条件的二三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优化思路与对策,制定劳动力转移转岗培训计划,配备师资,选择教材,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农业劳动力转岗培训。经过转岗培训就业后的从业者也要定期开展以更新、补充和提高为目标和内容的继续教育。发展二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是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途径,然而,劳务国际输出在一些沿海地区也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与之相适应的水产、远洋捕捞、建筑、装修、财会、汽车驾驶、家政、刺绣、传统工艺等技术培训也是深受欢迎的职业教育。

(2)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通过劳动力转移和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将涌现大量专业农户和先导农户,他们是支撑和繁荣社区农业发展的中坚农民,他们不会只满足于一亩三分地的小规模经营和效益,而是想成为发展经营十几亩甚至几十亩、几百亩的种养业和加工业,以及农产品的贮藏、保险、包装、运输业经营大户、农业经纪人,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农场主、农业企业家。对这些农民要分层次、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继续教育。通过绿色证书的分级培训,将现在的农民职业教育按对象分成大众化的农民技术入门培训、骨干农民的职业教育和专业农民、先导农民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上我国面临加入wto,对农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规模经营和提高附加值的能力,还要具备根据市场变化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能自觉创新的农民,他们有能力不断引进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效益农业、提高附加值,在社区农业发展中起到先进、先导、示范、辐射和扩散作用。

(3)做好青年后继农民培养工作。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是劳动力老龄化、弱质化,农村妇女在一些地区已占农村劳动力的60--70%。农业劳动力素质不仅难以提高,紧接着又出现了工业化初期的问题,即农业后继乏人和老龄化、弱质化。因此,有计划地培养青年后继农民在沿海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已成为农民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农村普通初高中教育中加入一些农业以及二三产业的职业教育内容。对毕业后自愿继承和从事家业、农业的青年农民系统传授农业经营知识和技术,使他们努力成为专业农民和先导农民,这是提高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4)大力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是整体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主渠道。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都要在基础、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我们难以想象在不断产生新文盲的条件下能够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在不断向后推迟,为的是让国民在掌握更深更宽厚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职业教育高层次化,提高劳动力的创新能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在于其创新能力上。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发展农村高中。没有任何理由农村的学生只有到了城市才能读高中、读大学。城郊、沿海发达地区已在农村建起了高质量的高中和大学。积极发展农村高中,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积极面向农村,是适应社会、经济、教育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5)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使农村劳动力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这对于实施科教兴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稳定农村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现在,接受初中教育后的农村青年大多返乡务农,但由于农村普通初中教育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劳动技能课解决不了很多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农业生产建设和产业化经营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因此,绿色证书教育与农村初中教育的结合势在必行,这是在农村普通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农村普通教育,培养和确保较高素质的农村后备劳动力,确保农村稳定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3+1”、“2+1”(还有2.5+1)教育,原创:即在二、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安排一年的绿色证书培训。相比之下,初中全程渗透式职业教育是比较有效的做法1)。根据教育部、农业部文件要求,通过进一步完善绿色证书教育,在初中阶段有效实施,学生就有了更为全面学习和系统掌握农村产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既奠定学生升学基础,又为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随着我国社区经济的发展和高中教育在广大地区的普及,农村职业教育在城郊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向高中后推迟;中部地区逐步向高中后过度;西部地区仍在初中阶段实施一个阶段。职业教育的内容也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向二三产业发展。

农村城市化发展篇4

关键词:市民化 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

农民市民化的研究视角

农民市民化是现代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然而在我国学术界,对于农民市民化概念还没有明确的、公认的界定。但从市民化的主体来看主要包括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农民向城市转移并逐渐成为市民的过程,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农民在身份上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合法身份和相应的社会权利(包括居留权、选举权、受教育权、劳动与社会保障权、社会事务管理的参与权等等)。这是从城市的视角来构建农民市民化,市民化的对象主要是指已经迁移到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第二种观点是指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现有的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因此,市民化过程的实质是农民争取“市民权”的过程。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推动相应的农民市民化过程,其重要原因是政府政策导向和学术研究的重点被局限在基于城市视角的市民化过程,主要关注的是那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那部分人和城郊失地农民,把城市化看成是农民市民化发展的重要舞台和载体,这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因此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而是社会权利、角色意识、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一系列变迁过程。农民市民化的最终目的和意义,不是让所有的农村人口都迁移到城市,而是要让所有的人口,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够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逐渐消除城市差别。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必然选择

(一)农民市民化要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相适应

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上,大多把城镇化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因此,我国的城市化不是单向的城市化,即单纯地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是双向城市化,即一方面促使部分农村人口通过多种方式向城市转移,成为城市居民;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加强农村建设,使农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达到城市水平,实现城乡的融合,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分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农村城镇化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

在过去的多年中,城市化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了积极作用,今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还会有大量的农民向城市转移,最终成为市民。问题的关键是,一方面,目前我国仍实行高强度的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就业、保障等种种制度性障碍仍阻碍着农民向城市流动。另一方面,抛开制度性因素,就中国国情看,占全国人口70%多的农民,通过大量的人口迁移来实现农民市民化,这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中,由于大量农民迁移到城市,给流入地带来了人口过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已越来越让现有的城市无法接受。一些现象都表明:城市化不能作为中国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舞台,因此,我国农民市民化必须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逐步消除城乡居民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和使用等方面的差距。

推进农民市民化的途径

(一)改变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

1.推进户籍改革,消除农民市民化的体制障碍。首先要打破挂在户籍名义下的种种权利壁垒,取消隐藏于其背后的权利资源分配体系,让农民和市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及民主政治权利和待遇。其次是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户口管理模式,实施以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以职业确定身份,最终实现城乡人口一体化管理。

2.创新土地制度,推进农业规模经营。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长期化和固定化,增强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促进已经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出售长期经营权,使土地规模经营得以实现,推进经营效益。为了防止农民将卖地的收入在短期内用光,各方都应为失地农民的未来生活和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地方政府和土地开发商应共同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把一部分土地收入拿出来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基础账户,并纳入地方统一的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统一管理,为失地农民建立应有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3.按国民待遇原则,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城市已经基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比较薄弱,农民实际上是游离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群体,这是缺乏社会公平的。依据现有条件,我们有选择有重点地展开,分步走,先解决眼前的困难,逐渐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建立平等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导致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如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体制,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建立问责机制,公共财政支出应做到城乡均衡发展,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和基础设施等的投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按现代城市要素建设小城镇

农村城镇主要是指县辖镇和农村重要中心城镇,在城镇的发展布局和规划上要按现代城市功能和城市观念来建设,使小城镇具有现代城市的功能。城市在现阶段最为突出的是为生产服务的功能,其中包括市场功能、信息功能、金融保险功能、通信功能等。这意味着建设城市不仅仅是建设居住环境,其首要内容是功能建设、市场建设。在城镇建设中,要把农民纳入到规划中,公共基础设施应作为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加大投入,适度扩大城区规模,提升规模效应,并及时推动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促进现代文明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传播和确立,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生活。

(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就业能力和文化素质提高都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来实现,因此,政府、社会等应担负起这个责任,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面向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从组织上、制度上和机制上进一步确保教育培训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民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身的不足和缺陷,要善于抓住机遇,不断超越自我,积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劳动技能,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另外,还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意识,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各种兴趣和爱好,增强市民意识,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五)优化产业布局

优化产业布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体系不断优化。随着产业布局的优化和产业的聚集,农村小城镇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改变,城市文化对乡村的影响加大,农村地区的城市性会显著提高。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在劳动收入、劳动环境、居住条件、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差距,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从而达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

总之,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享受城市文明生活、公平享受公共物品的权力等。因此,我们必须有效增加促进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制度供给,突破农民自身素质束缚,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城乡融合,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农村城市化发展篇5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X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235-01

1天津实施农村城镇化的背景

中央明确提出,“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跨入21世纪以来,要想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如何安置农民和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的问题。已经有领导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就是七个字:“安居、乐业、有保障”。通过国土资源部及相关部委的联合研讨,将解决三农问题集中在了几个方面:集约利用土地、节约能源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享受到城市生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些问题已经各个部门的支持和肯定,也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实意愿和改善愿望,为以后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市组织专家研讨,专业职能部门广泛调查,力争找到能够在解放土地的同时一并解决建设资金的方法。当时,面临的是一个从来没有先例可以借鉴的领域,需要在保护农民权益与最大化集约用地之间找到合理结合点。最终,通过广泛征求农民意愿和大量调研,确定了以“宅基地换房”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办法,并在“十二镇五村”开展试点,涉及津郊近二十万农民。至2008年末,已有约数万农民告别以前的田间老房,住上现代化配套的商品房。在日常生活保障中,村民与城镇户口的人享受相同的社会福利待遇,过上了有社保、有医保的“城里人”生活。

2天津实施农村城镇化的初步设想

最初的宅基地换房建设小城镇的基本思路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坚持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不变、保证可耕种土地总量不减、农民自愿搬迁的原则,通过专业团队对拟实施区域进行高水平地规划、设计,最终兴建符合现代生活要素,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

这种规模的小城镇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仅仅依靠政府拨款或贷款还有集体组织的自身积累,显然差距巨大,只能在如何利用好土地上做文章。通过让农民上楼,将整合后的土地通过规划,体现其最大价值化,让土地流动起来,使土地资源资本化。农民用其自有住宅所占用土地,按照政府制定的统一置换标准,无偿换取小城镇中的一套住宅,并拥有该住宅的房屋所有权,该所有权与商品房的房屋所有权证在功能上完全一致。被拆除的原有房屋所占用土地,结合周边土地,统筹进行一体化协调组织,分步进行整理复耕,实现占补平衡。在规划新的小城镇方案时,除了保证农民还迁住宅的总体数量及套数必须充足外,还要规划一些具有经营性用途的土地,可供市场开发,并通过土地出让获得收入,以此来平衡小城镇的建设资金,使项目自身实现资金的自给自足,不完全依赖政府资金或贷款。

3天津小城镇建设的试运营

根据初步设想,2005年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开展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天津市是第一批试点城市。试点的具体内含就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把拟用来复垦的土地和拟用于小城镇建设的土地放到一个大盘子里面综合考虑,把建设新的小城镇和拆除原有建筑、恢复耕地的土地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数不增加,耕地不减少、村民生活质量不降低。

根据这个设想,在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内,天津市已开展了三批试点建设,建设农民还迁住宅约100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华明镇等9个全国闻名的试点镇村,约有15万农民从农村入住了新建成的小城镇,第四批的示范镇项目建设即将全面展开。

在项目运作中,主要有两个方面在管理上有自身的特色,具体如下。

(1)项目建设资金管理。

天津市严格按照小城镇建设的进度拨付各种款项,所有的建设资金全部在项目内封闭运行,保证了资金确实全部用于小城镇建设,使资金效用最大化,形成了“借、用、还”的良性循环,保证所有的小城镇建设项目资金上的自给自足。

(2)项目规划设计管理。

“每个小城镇,还迁村的规划建设必须突出区域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避免套用模式,拿来主义,复制以前的百镇一面、千村一面的省事做法。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集约使用土地,突出居住、商业、产业设施等城镇要素,形成各自独立又项目联系的功能区域。”在小城镇的建筑风格上,天津始终坚持聘请先进设计团队,将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规划设计方案之中,体现不同的建筑风格。同时,按照建设环境、资源节约的社会要求,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正是天津对小城镇进行的这种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的操作模式,可以保证最终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不减少、村民生活质量不降低。

4天津小城镇建设的需总结的几点

4.1 做好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是整个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基础,农民是用自己的土地配合政府进行整体区域运作的主体,要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作为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4.2 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

在涉及农民自身利益的决策上,必须事先征求农民的意见,这个意见不是一两个村民的意见,是要全体村民的意见。

4.3 保护耕地,搞好土地利用

小城镇项目开始后,要按时完成耕地复垦任务,凡是不能完成的,不要急于进行新的小城镇建设,一定要保证土地总体利用的效用最大化,切实保护耕地。

4.4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对于小城镇建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农村工作极大地热情,努力搞好项目建设。保证村民入住小城镇的时间约定,不给搬迁村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4.5 注重村民新居的建设质量

必须重视农民住房的工程质量,严格把关,明确和落实责任,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真正成为精品工程,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的工程。

4.6 小城镇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

农村城市化发展篇6

(一)发展基础

随着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地区按照“规划引导发展,改革推动发展,环境促进发展,组织保障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培育产业支撑,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经济总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朝阳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农村地区实现经济总收入447.5亿元,利润32.7亿元,辖区税收达到40.3亿元,农民人均劳动所得达到13161元。经济质量显著提升,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转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十五期间发展,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31.4:67.6。都市农业发展顺利,以创汇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绿色产业为主的农业新格局逐渐形成;第二产业中机电、医药、服装等行业支柱作用明显,机电行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双桥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良好,建筑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中商业、汽车服务、现代物流、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初步形成城市主、次干路与环路和快速路相联接的道路网络,农村地区低压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用电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实现绿化68平方公里,“清水朝阳”工程全面启动,农村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发展空间相对较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将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空间。农村规划产业用地1173公顷,绿色产业项目用地约274公顷,金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规划面积261公顷,未来发展空间相对充足。

(二)主要问题

规划对发展的引导作用需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缺乏战略规划指导,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存在雷同、重复建设现象;产业用地的规划不尽合理。

产业层级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土地资源投入和房地产拉动,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不足。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较高,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第二产业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不充分;绿色产业项目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需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深度和广度不足,知名品牌、龙头企业较少,产业发展和扩张能力有待加强。

劳动者素质与技能需要提高。随着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劳动力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

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路网布局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滞后;建设资金来源单一、规模较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三)发展机遇

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为农村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朝阳区是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农村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奥运会的举办将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区域知名度不断提升,对国内外的各类生产要素将产生巨大的汇聚作用,将推进体育会展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流通业、知识型服务业等现代产业快速发展。

落实三大功能区带动全区发展战略将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以奥运、CBD、电子城三大功能区建设带动全区发展的战略。将有力促进农村地区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产业层级的整体提升。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对朝阳区新的功能定位,紧抓三大功能区建设机遇,坚持规划引导与政策引导并重,把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提高产业层级和技术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

坚持“依托组团、产业聚集、节能高效、规模发展”的原则,全面优化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区域经济特色,形成推动农村城市化的产业支撑体系。在保证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和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实现农村地区经济总量和税收按可比口径每年递增15%,农民收入按可比口径每年递增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5:29:70.5,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

三、产业定位和主要内容

(一)产业定位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朝阳区的功能定位,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总体定位是: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绿色产业,提高产业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走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之路。第二产业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光机电、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运用新技术实现传统工业的升级。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体育休闲、现代物流、旅游、会展、文化创意、传媒、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构筑“以现代服务业领衔,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现代制造业为补充”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主要内容

依据“组团式规划,板块式发展”的发展思路,未来朝阳区农村地区产业发展重点实施“六九八”工程,即建设六大组团,构建九大经济板块,打造八条特色产业链。

1.实施组团式规划建设

以“完善功能、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发挥效益”为目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对朝阳区功能定位的要求,综合考虑朝阳区所辖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产业布局等实际情况,着力构建朝阳区农村地区六大组团,即:①奥运体育与会展产业发展区组团;②CBD功能拓展区组团;③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区组团;④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组团;⑤定福庄边缘集团组团;⑥垡头边缘集团组团。

(1)组团建设目标

近期(2006-2008年):先期重点推进奥运体育与会展产业发展区、CBD功能拓展区和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区三大组团建设,逐步推进定福庄边缘集团和垡头边缘集团两大组团建设,加快启动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组团建设,形成六大组团全面建设的框架。

远期(2009-2010年):完善六大组团内产业发展等经济职能和社会服务等非经济职能,通过打造全新的产业链,强化组团的协调发展,使之成为板块和产业链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六大组团形成产业优势突出、城市功能完备、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特色区域。

(2)组团建设重点

——奥运体育与会展产业发展区组团

以奥运功能区为核心,主要涉及奥运村、来广营西部、太阳宫北部等地区,内含健翔科技园区。

结合奥运功能区建设,依托区域内密集的体育场馆和会展设施,完善体育、会展产业发展需要的商务服务等配套设施;结合健翔科技园功能定位,提供国际科技交流与科技商务活动的服务平台;整合教育资源,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特色学校和国际学校,加大国际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营造国际化城市服务环境;将组团建设成为集体育、会展、商务、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育文化区。

——CBD功能拓展区组团

以服务*中央商务区为重点,主要涉及高碑店、东风、平房、南磨房北部、太阳宫南部等地区。

紧密结合CBD功能区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和商务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法律、会计、会展、物流和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发展所需的软硬环境,拓展CBD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加速发展影视传媒、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新型业态,促进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形成;将组团建设成为国际化水平高、文化产业和服务业发达的CBD配套区。

——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区组团

以电子城为核心,主要涉及将台、来广营东部、崔各庄西部、东坝等地区,内含电子城科技园东、西区、望京-酒仙桥边缘集团和北苑边缘集团。

加快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建设,电子城东区打造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转化基地,西区建设以跨国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为主的研发总部基地;强化电子城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周边地区与电子城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发展为电子城配套的商业服务、物流等产业;两大边缘集团完善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社区配套服务设施,提升该地区生活品质和人居环境;将组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电子通讯产业技术研发基地、转化基地和功能完备的宜居区。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组团

以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为核心,主要涉及崔各庄、孙河、金盏等地区,内含金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环文化产业基地。

通过植被修复、水资源生态处理等手段,对温榆河生态走廊进行综合治理,逐步恢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创造旅游休闲的绿色空间和最佳的人居环境;借势电子城和顺义新城,金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集中发展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依托国家电影博物馆、*影视城建设,加快启动大环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将组团建设成为文化旅游业发达、配套设施完备的绿色生态区。

——定福庄边缘集团组团

主要涉及常营、三间房、管庄、黑庄户北部等地区,内含定福庄边缘集团及双桥生物医药基地。

加强双桥地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的建设,促进三间房医药文化基地、管庄医药销售基地、黑庄户医药生产基地之间的相互借势发展,形成良好的医药产业发展氛围;发挥东临通州新城、西接CBD的地缘优势,发展综合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为CBD功能区和通州新城提供配套服务;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建材研究院等教育与科研机构,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和文化传媒产业发展;将组团建设成为医药和文化传媒产业发达,居住条件完善的综合服务区。

——垡头边缘集团组团

该组团包括十八里店、小红门、豆各庄、王四营、南磨房南部、黑庄户南部等地区,内含垡头边缘集团。

整合传统储运功能,改善交通条件,完善物流、会展业发展所需的配套服务设施,推进黑庄户、豆各庄物流区和十八里店会展区建设;依托现有物流网络体系和商业基础,发展综合商业和现代服务业;垡头边缘集团改善人居环境,并借势亦庄新城和电子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工业,促进产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发展;将组团建设成为集物流、商业、会展、居住于一体的商业会展区。

2.推进板块式经济发展

立足“依托组团、主业突出、产业聚集、规模发展”的原则,根据六大组团的分布情况,按照各产业内在机制的不同,规划朝阳区农村地区九大经济板块,即:①奥运体育与会展产业板块;②CBD配套服务业板块;③通惠河文化产业板块;④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板块;⑤温榆河绿色生态产业板块;⑥东坝边缘集团房地产及高新技术产业板块;⑦定福庄商贸文化板块;⑧双桥生物医药板块;⑨东南现代物流及商业会展板块。

(1)板块发展目标

近期(2005-2008年):确定九个板块的核心区域和可扩展范围,通过土地价格、资金扶持等相关政策的引导,调整现有产业结构;重点建设奥运体育与会展产业、CBD配套服务业、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三大板块,其余六个板块稳步推进;通过包装推介等方式,提高各特色板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重大项目在板块内布局,引导具有较强产业关联性的企业聚集,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提高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和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

远期(2009-2010年):加快培育板块内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特色经济板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每一板块都有龙头企业支撑的九大板块竞相发展的格局;拓展产业链的宽度和深度,深化产业分工,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区域内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带动更多劳动力就业和显著扩张经济规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板块发展重点

——奥运体育与会展产业板块

产业定位:体育会展产业、文化旅游产业

发展重点:吸引国内外知名体育健身、体育用品展销、体育经纪、体育赛事策划和组织等类型的企业入驻,发展体育产业;充分发挥奥运村周边会展场馆密集的优势,吸引会展承办、设施租赁企业入驻,完善宾馆、酒店等配套服务设施,推动会展产业发展;依托奥运森林公园、奥运景观大道,以奥运文化为核心,发展文化旅游业;限制传统服务业规模和数量,淘汰工业。

——CBD配套服务业板块

产业定位:与CBD相配套的服务业

发展重点:加快临近CBD地区的写字楼、公寓建设,发展餐饮、商业、休闲娱乐、职业中介等服务业,通过建设完善南磨房四方新区、高碑店财满街、东风欧倍德等一批重点项目,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和价位适宜的办公场所,服务于CBD;引入区外名校开办分校,支持以市场为主导发展继续教育、职业教育,针对CBD需求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出高层次的健康咨询、医疗保健等服务,优化CBD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满足CBD高层次人才需求;淘汰初级商业和工业。

——通惠河文化产业板块

产业定位:文化传媒业、旅游业

发展重点:承接位于CBD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台的产业辐射,吸引影视、文化创意、广告制作等企业以及各省、市电视台*办事处入驻,促进文化传媒业发展;打造“潘家园-高碑店-三间房”古家具赏购旅游线,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带的形成;高碑店地区通过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项目,发展民俗、时尚、传媒等文化产业,南磨房地区加速*欢乐谷项目建设,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淘汰初级商业和工业。

——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板块

产业定位: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重点:通过与规划部门协调,促成电子城西区东部(崔各庄)乡域规划的调整,启动开发该区域预留产业用地,作为电子城的接应用地;推进来广营和将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项目招商力度;支持现代通信、数字视听、微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及系统集成等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引进电子信息类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完善中小企业孵化体系,鼓励创业;依托区域产业优势,重点引进民营职业与成人教育机构,积极发展职教产业;限制传统工业发展。

——温榆河绿色生态产业板块

产业定位:旅游观光产业、绿色休闲产业

发展重点:以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建设为契机,挖掘温榆河文化内涵,建设旅游、文化、餐饮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发展旅游、文化、娱乐等绿色产业,形成绿色生态服务业带;孙河地区规划建设大型多功能购物中心,提升区域商业服务功能;该地区限制发展工业。

——东坝边缘集团板块

产业定位:房地产业、社区配套服务业

发展重点:加快区域交通、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医院、学校、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突出边缘集团开发的整体性,由东至西形成档次有别、结构有序的新型住宅区,伴随地产开发逐步完善餐饮、娱乐、商业、物业管理等社区配套服务业;限制发展初级商业,逐步淘汰传统工业。

——定福庄商贸文化板块

产业定位:商贸、文化、教育、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重点:重点建设常营乡“非中心”等项目,发展商务会展业;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和*第二外国语学院,发展教育产业;筹建三间房动漫基地等文化创意项目,发展数字娱乐培训、数字娱乐制作以及数字娱乐运行等产业,利用关联效应带动数字音乐、网上视频、虚拟社区和综合及专业网站等协同发展;发挥天坛生物、建材研究院等科研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定福庄边缘集团,发展社区商业、餐饮业;限制初级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传统工业。

——双桥生物医药板块

产业定位: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

发展重点:支持燕京制药等企业通过市场机制组建集团公司,整合医药资源,提升品牌价值,将企业做大做强;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以三间房中华本草园建设为重点,以中草药种植为基础提供多元化服务,拓展产业的价值增值空间;通过进一步完善黑庄户等地区市政设施和对该经济板块进行整体策划、开发,提升区域知名度和产业影响力,形成功能完善、辐射力较强的生物医药基地。限制发展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市场,逐步淘汰低端制造业。

——东南现代物流及商业会展板块

产业定位:商业、物流业、会展业

发展重点:完善公共信息平台、办公条件等硬环境,加强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重点引进物流和流通企业总部或结算中心;利用物流功能剥离后的仓储设施,发展会展业;推进大洋路特色商业街、城外诚商贸区及奥特莱斯商业区建设,增强特色商贸区的辐射力,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发展规范化特色专业市场,限制低级市场,淘汰化工产品制造等污染较高的制造业。

3.打造特色产业链

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打造沟通城乡两个地域的产业链,通过构筑有效的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根据区位条件、资源比较优势以及产业发展现状,重点打造八条特色产业链,即:①奥运产业链;②高新技术产业链;③绿色产业链;④现代文化产业链;⑤汽车服务产业链;⑥现代物流产业链;⑦都市工业产业链;⑧房地产产业链。

——奥运产业链

奥运产业链以全面服务奥运为核心,主要包括体育、商务会展、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房地产等环节。(1)体育环节。通过体育场馆建设带动房地产、建筑、建材行业发展;与*奥组委和旅游部门合作,联合开发以奥运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和一批创意新颖的旅游纪念品,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发挥奥运功能区体育资源密集优势,利用消费联动的特点,以健身休闲消费带动餐饮、娱乐等综合服务业发展。(2)商务会展环节。借奥运功能区建设契机,吸引民间资本建设包括莱太商业街、北方巨龙不夜城等项目,以商业、会展业带动物流、通讯、广告传媒业发展;加快培育为奥运会及商务活动提供办公用品、运输工具、通讯器材、体育设施租赁等服务的新型租赁业。

——高新技术产业链

高新技术产业链主要包括研发、中试、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1)研发环节。发挥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吸引国内外创新要素和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聚集,形成创新基地;通过市、区科技扶持政策,支持燕京制药厂、华东开关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制造环节。启动金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来广营中科膜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创尖端技术信息产业中心、将台IT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天坛生物、太洋、红惠、燕京等医药企业发展,形成电子城东区、金盏、双桥等高新技术制造业基地互动发展的格局。

——绿色产业链

绿色产业链主要包括研发、销售和配套服务等环节。(1)研发环节。与旅游部门联手,以生物科普游、绿色生态游、休闲度假游、体育健身游、特色商品赏购游等五种特色游所包含的各景点为基础,设计多条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并加强宣传包装,将旅游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来广营朝来农艺园等科技型企业应进一步采用仿真、仿生、电子显微、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在探索生物奥秘、展示现代农业技术、增加农业体验等方面有新的更多的创新;推广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电、气等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2)销售环节。太阳宫莱太花卉交易中心、黑庄户观赏鱼交易中心等销售型企业要努力提升品牌价值,创新销售模式,形成对市场的强的辐射力,带动更多企业和农户介入产业链条。

——现代文化产业链

文化产业链主要包括创意策划、加工制作、产品营销等环节。(1)创意策划和加工制作环节。依托中央电视台、*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电影博物馆,利用其强大的产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通惠河(运河)文化产业带、三间房动漫基地等项目,促进影视拍摄、制作、演出等环节的联动发展,通过影视基地建设和演出设备道具的生产,带动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电子元器件的生产。(2)产品营销环节。整合区域内传媒等现代文化以及古运河等传统文化资源,推出文化传播、文化旅游、影剧院等项目,带动餐饮、娱乐、商业等服务业发展,通过举办文化展览、文化博览会等形式,提供文化产品、文化技术、文化资本交流的平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汽车服务产业链

汽车服务产业链主要包括汽车展示销售、检测维修、汽车配件、驾驶培训、赛事休闲等环节。(1)展示销售环节。借东方基业国际汽车城之势,形成集群效应,构建由汽车交易市场、汽车4S店组成的完善的汽车市场体系;采取资本运作、自愿结合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2)检测维修环节。充分发挥盛华集团的聚集效应,带动汽车检测、汽车保养与维修、汽车信贷与保险、汽车交易中介、驾驶培训等服务业的发展(3)汽车文化环节。完善金港汽车公园等企业的服务功能,促进汽车赛事休闲、文化展示等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汽车美容、汽车度假、汽车娱乐、汽车俱乐部等新兴领域,进一步丰富汽车服务产业链的内涵。

——现代物流产业链

物流产业链主要包括信息、仓储、货代、运输、包装、配送等环节。(1)仓储环节。加快十八里店、豆各庄、黑庄户等地区仓储设施建设,扩大仓储面积,建立仓储信息系统,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提高仓储物流规模和能力。(2)配送环节。推进物流设施建设,带动物流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以奥运会庞大的物流需求为契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重点培育2-3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龙头,带动物流产业链的发展;鼓励物流企业,采用自动控制、远程定位等先进技术,提高专业水平,并提供海、陆、空、进出口、多式联运等全方位物流服务。

——都市工业产业链

都市工业产业链主要包括研发、生产、展示、销售等环节。(1)研发环节。鼓励服装企业与国际公司进行多种方式的联合,提升其国际化水平;鼓励开发生产绿色家具,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支持印刷企业,提高技术含量,拓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业务范围,发展精品印刷和高档彩色印刷等。(2)销售环节。加强对食品加工、进出口、销售等的监督检查,规范食品市场秩序;支持发展有机食品,进入高档消费市场。

——房地产产业链

房地产业链主要包括开发、设计、建筑、建材、销售、家装、中介、物业管理、社区配套等环节。(1)开发环节。依靠边缘集团开发,尤其是东坝边缘集团的启动,带动建筑、建材、家装、社区配套服务等行业发展;完成农民新村的绿化美化工程。(2)建筑建材环节。培育区内以田华建筑集团为代表的高素质建筑队伍,壮大建筑企业规模实力,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鼓励东方家园、百安居、城外诚家居广场、管庄建材市场等重点建材企业合理定位、加快发展,形成完善的建材销售体系;鼓励区内企业和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开展的合作,进行新型建材的研发。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体系,加强考核监督

建立区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农村地区产业发展。下设组团建设协调小组,定期研究组团发展,整体策划产业用地,集中审核引进项目,促进组团资源共享、整体发展。完善服务体系,建立“项目备案,板块审核,一条龙审批”工作机制,推进并联审批制度,推广网上审批方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健全考核体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将社会事业、城市管理、生态保护、资源节约、人文素质放到与产业发展同等重要位置,合理确定指标比例。妥善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按照组团功能定位,对各地区提出不同指标体系,重点考核人均纯收入、区域税收、资源消耗、保障水平、劳动力就业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基础设施状况、绿化美化水平等指标。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产业发展、市政先行的原则,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要求,对各组团道路、水、电、气、热、通讯等基础设施规模和布局进行统一规划,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和承载能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吸引社会单位参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和管理。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道路网络体系,将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主干道、次干道纳入市政统一规划建设,实现城乡统筹。按照农村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要求,采取乡建区补的方式,建设符合乡域规划的道路。按照组团式规划建设的要求,以组团为单位,建立完善的供电、供水、供气、排污设施体系,满足各组团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实际需要。在农村地区电力供应薄弱区域,根据朝阳区电力发展规划,采取增建变电站、增容扩容等方式,彻底解决用电问题。结合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实现农村新村与市政天然气管线、市政自来水管线对接。未改造的旧村要完成安全饮用水改造工程。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三)完善财政配套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完善区乡财政体制,按照街乡统一标准,确定支出基数,适当增加各乡财力。加大财政对农村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支农资金年增长速度不低于区级财力增长速度;按照产业规划要求调整支农资金方向,加强对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着力培育知名品牌和唯一性产品。按照“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增加总量”的思路,采取存量折股、公开拍卖等方式,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吸引民营经济参与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做好集体土地清查登记发证工作,建立银企交流平台,加强银农合作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四)集约使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总体规划、全面规划、科学规划为前提,有效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能源,实现农村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成农村地籍调查,强化土地管理。对各乡集体土地按区位等因素分类划级,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规划意图。将投资强度、产出效率、资源消耗、污染物总量等指标,作为提供和调整产业用地的主要依据。按照建设集约型社会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严格限制低级次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区政府科技经费等财政资金予以重点扶持。加快“三高两低”企业关停并转步伐。新引进企业要符合环保标准,鼓励企业进行国际环保标准认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蟹岛循环经济模式,培育一批工业生态园、农业生态园和清洁生产企业。

(五)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逐步建立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机制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机制,探索企业人事管理新模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鼓励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实行全方位的人才引进、智力引进政策,重点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国际金融、贸易、信息、资本运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服务中心建设,定期举办各类招聘会,为人才引进搭建平台。建立和完善区域奖励制度,对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完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的配套政策,在资金和办理相关手续方面要给予扶持和便利。研究制定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操作办法。充分利用区域智力资源,积极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

(六)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农村城市化发展篇7

关键词:昭通市 城镇化 农村 人力资源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表现为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过程,也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

一、昭通市城镇化基本状况

昭通市辖10县1区,有143个乡(镇、办事处),其中:建制镇54个(县城所在地10个),办事处3个,乡86个,1178个村委会,96个居委会。到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574.24万人。随着对外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全市国民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地方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各地对城乡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城乡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05年至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由17%上升到21%,平均每年增加0.8个百分点;建制镇数量由原来48个(含县城所在地)增加到54个(含县城所在地),增加了11.1%;城镇(含乡)建成区面积由113.4平方公里增加到161.2平方公里,增加了47.8平方公里; 2010年末与“十五”末相比,全市县城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由58.77平方公里增加到78.85平方公里,增加了20.08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度由232.51公里增加到399.6公里,增加了167.09公里,道路总面积由312.55万平方米增加到639.9万平方米,增加了325.35万平方米。 但是和周边城市和地区相比较 我市市城镇化水平还很低。到2010年末,全国的城镇化水平为47.5%,高于全市26.5个百分点;全省为36%,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和周边城市和地区相比较,曲靖为37%,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四川省宜宾市为38.56%,高于全市17.56个百分点;贵州省毕节地区为27%,高于全市6个百分点;六盘水市为35%,高于全市14个百分点。目前昭通的城镇化水平仅略高于全国改革开放初期17.9%的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全省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水平。可见昭通城镇化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城镇化条件下昭通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因素

昭通市广大农村地区一直保持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特别是镇雄、威信等县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上,这样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生成。

1.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根据经济学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可避免地持续下降,仅靠农产品收入,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很难赶上城镇居民。2011年昭通市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5098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073元,同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294元,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住房、公费医疗和实物收入,再扣除农民收入中不可交易的实物性收入以及农民收入中用于第二年再生产资料,城乡居民实际的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更大。许多感受到经济地位下降的农户看到外出打工所带来的改善收入状况的机会,因而具有较强的迁移动机。

2.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随着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劳动力边际生产率越来越小,边际生产率接近零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就成为了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不仅不会影响农业部门的产出,而且会成城镇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在当前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部门呈现一种局部缩小的趋势,城镇边缘的失地农民被迫成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3.环境压力迫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昭通市人地矛盾十分突出,2001年昭通市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就仅为0.88亩,相当于世界人均3.75亩人均耕地的23%,稍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耕地的警戒线。农村地区人口的数量已经超出了当地资源环境的容量。由于过去的过度开垦致使缺乏水源涵养干旱板结,地力下降。在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下,不可能快速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必然趋势。

三、昭通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城镇化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矛盾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推动我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需要大量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劳动力。但由于我市农民信息闭塞、思想观念落后,文化水平较低。职业技术教育落后,有95.3%的人没受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全市职业技术学校只有3所,专门针对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机构或学校几乎空白,农村人力资源的非农就业能力有待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源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昭通市城镇化条件下第二第三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一方面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工厂企业招不到符合招聘条件的员工,这成为了阻碍昭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不仅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也是解决就业难题的关键所在。

四、解决我市人力资源供需矛盾的对策

1.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最大障碍。政府应该加大农村职业技术培训的财政投入,并使之“制度化”,以保障农民的受教育权和创业发展权。根据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对农村剩余劳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免费技能培训,并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其持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劳动力市场。政府要建立健全市场用工信息系统,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就业咨询、法律服务等在内的就业服务网络,打破城乡就业壁垒,把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人员统一管理,实现平等就业。

2.政府应该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第一,合理规划城乡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要本着“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均衡发展、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撤、并、转、建”等方式撤并整合,打破乡镇行政辖区的限制,优化教育资源。形成高中阶段学校向城区集中,初中阶段学校向乡镇集中,每个乡镇重点为好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初中。在此基础上根据“五统一”(标准、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原则,制定并落实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规划。第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在教育经费分配上实行差别化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不同层级的对口支援,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第三,实施优惠师资政策辅助农村学校。鼓励优秀人才到偏远的农村小学任教;推行定向培养政策,制定待遇优惠政策,通过提高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和毕业生前往执教,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资源的均衡问题;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地区和偏远学校教师的培训政策,从时间、经费、培训力量等方面给予保障,以提高这类学校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第四,建立合理的教师资源流动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不同地区、不同基础的学校都可能有优秀教师前来执教。在不同区县之间、学校之间建立师资力量的对口支援关系,帮助偏远地区农村学校的教师提高业务水平。鼓励城市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义务到偏远地区和薄弱学校工作,使我市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均衡发展。

农村城市化发展篇8

一、农业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

(一)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许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城市化基本上都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前工业时代,虽然也有城市,但一般只是限于政府部门的集中地和商品集散地,数量不多、规模也不大。客观而言,这一时期的城市是以后工业化时期城市的雏形。存在于欧亚非三个大陆上的各种前工业时代的文明中的城市形态大致符合上面所说的基本特点。只是到了十六、十七世纪,欧洲特别是西欧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后,城市化才逐步发展了起来。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在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后,发生了巨大的质的突变。这一质的突变的标志就是以劳动者分工协作为特征的大机器生产的普及。由于分工协作和机器的使用,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物质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不断膨胀扩张。马克思对生产力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评价极高,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短短百年中所创造的财富超越了人类以往任何时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正是在这一特定的物质财富的生产方式下,或更为准确地说,在这一生产力发展阶段中,生产的集中必然导致生产要素的集中,进而必然导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二)农业与城市化的内在关系

一国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受到的影响方面诸多,本文集中于三个方面加以讨论,以揭示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这三个方面分别为:人口、土地、资金。

1人口方面:据统计,如按人口比例计算,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大多已达到70%,有的甚至超过了90%;不少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50%以上。而我国目前已达到36%,即近45亿人口。一般而言,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一国城市化水平随工业化水平的发展而相应发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同时增长。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更少的农业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满足更多的城市人口的需求,将成为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

2土地方面:扩大土地占用是不可避免的,城市化对农业的作用还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外延增长必然占用大量耕地。农业在土地问题上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方面,必须在最大可能条件下,为城市化提供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必须在逐步减少的耕地上生产出数量和质量仍能够满足一国基本需求的产品。

3资金方面:城市由于不仅是人口的重要聚集地,消费巨大;而且还是一国生产能力的主要集中地域。因而,一国的资金必然主要投入到城市中进行循环流通。即便是农业生产体系中自身积累的储蓄,为了追求更高更确定的收益,也从农业生产体系流向城市。

二、我国农业和城市化发展面临的现实状况

(一)城市与农村经济差距拉大,农业劳动力潮水般冲击城市劳动力市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问题。目前,城乡差距还有日趋扩大的苗头,城乡之间在经济分配上的对立越来越严重。农业长期投资不足,而且人力、资金外流,使农村地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相对恶劣。这样既对城市的管理造成难以估量的压力,同时又造成农村地区不断走向衰败。我国的现期发展状况虽没有严重到发生直接社会对抗的程度,但城乡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既不利于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又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中的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不相符。

(二)巨大数量的农业劳动力摆脱了旧的计划体制的控制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以组织管理,即政权建设如何继续下去,成了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采取了一种城乡隔离的制度措施,在户籍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农民有所歧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旧有的城乡隔离的制度措施以立法形式逐步取消,在这种背景下,针对农业人口地域空间大规模的迁徙和居住的分散性两种特点,现有的制度措施尚无建立的实践。这时,政权建设作为一种重大问题被摆到重要的位置。

(三)农业面临着加入WTO以后激烈的国际竞争。农业是一国产业中的基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不仅仅是关系到本国稳定,而且深刻影响着国际局势的稳定。因而如何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农业发展日益处于不利发展状况下,找到一个有效的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模式,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面临的又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农村城镇化是较从前农村社区组织形式更优的组织管理模式。

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第一,由于人口聚集,公共设施的社会化建设和使用有了可能,无须耗费巨大的社会成本在分散的农村地区建立实际上不可能建立的公共设施;第二,创造原来居住生产分散状态下所不能创造的就业机会;第三,农业生产要素在一个区域内可以相对的集中,从而为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农业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政权建设方面来看,第一,有利于对农业人口的控制,为加强计划生育、国防教育等工作的力度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第二,有利于防止农业人口过分分散所导致的诸如犯罪等社会现象所产生难以控制的不良后果;第三,有利于农场和国家政局的稳定。

(二)农村城镇化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作好准备。

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导致旧有的农业体系的转变。这一过程中,旧有的农业体系中有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既然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不可移易的发展趋势,那么在旧有的农业体系被迫转变的同时,通过农村城镇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使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业人口经济在心理上作好准备,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对抗的激烈程度。

(三)农村城镇化有效增强我国农业在未来新的生存条件下的生存和竞争实力。生产力的发展客观要求一切领域的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从低效益向高效益发展。农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农村城镇化作为一种农业生产要素的集中方式,必将有利于农业自身的发展,为未来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作好准备。

(四)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