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规模经济的分析8篇

时间:2024-02-18 14:40:29

规模经济的分析

规模经济的分析篇1

关键词:规模经济效应;规模不经济;钢铁行业

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173-03

国际上,钢铁行业常常被作为规模经济的一个典型的行业代表,即随着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递减,并在某一个规模达到最大值,寻得其发展的最适规模。其后进入递减阶段,即规模不经济。许多国家的钢铁工业都印证了规模经济的效应,并且发挥了良好的作用。然而,在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却不尽然是规模经济,其中的现象和原因也多种多样,怎样解读和解决我国钢铁行业的非规模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钢铁行业是基础性原材料工业,在任何一国的发展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钢铁行业更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十分迅速。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产钢第一大国,2003年突破2亿吨,粗钢产量突破5 000万吨用了37年时间,突破1亿吨用了10年时间,突破2亿吨用了7年时间。近年来,我国连续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2000年以来,我国钢铁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钢产量增速年均达到20%左右。通过2000―2005年的全球钢铁贸易量及我国占世界商品贸易的份额数据(表1),整体上显示了近年来国际钢铁行业的发展和贸易状况,以及我国钢铁贸易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与1996年前相比,2006年全球粗钢产量增长了165.2%,增量主要来自亚洲地区。同年,我国粗钢产量较十年前增长了413.8%,在世界粗钢产量中的比重由1996年的13.5%增长到33.8%。2007年,我国钢铁出口数量为7 316万吨,较5年前增长了7.5倍,出口金额为515亿美元,较5年前增长了14.5倍。自2005年起,我国由钢铁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的出口量保持高速增长,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尽管我国钢铁行业产量和出口都发展迅速,但就企业规模而言我国的钢铁行业企业规模明显偏小,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还很低。下页表2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对比,可见,中国年产超过500万吨的企业明显多于其他国家,但占全国总比重偏低,我国企业规模明显小于国外同行业水平。

在我国的钢铁行业发展和贸易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钢铁出品生产和出口结构的不合理,下页表3列出的是2005年世界几个主要钢铁生产国的钢铁产品结构。

可以明显看出,与国际上的其他钢铁大国相比,我国的初级产品比重与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明显与其他国家相反,初级产品比重占绝对优势地位,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依然相对落后。就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优势依然稳固,我国虽然钢铁总产量和出口量稳步提高,但就产业内企业构成和产品构成来说尚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显现规模经济效应。

二、对钢铁行业规模经济的分析与比较

规模经济,即随着一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总产量的增加速度超过投入要素的增加速度,从而带来平均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产出水平与投入水平相比有更大的提高。钢铁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可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行业,这是为许多国家的钢铁行业所证明的。因此,钢铁行业的规模经济曲线为U形。在钢铁行业发展越成熟的市场,其规模经济效应发挥的效用越明显。在我国,钢铁行业已经有了大量的投入,然而却似乎并未真正达到规模经济。

我国在钢铁产业中虽然总量很大,但同时国内的钢铁企业也有很多,即整体产业集中度很低。行业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可以选取绝对集中度(CRn),即某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从下面表4可以看出,相对于实际上许多其他钢铁大国,我国的钢铁工业集中度仍然处在很低的水平。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与其他几个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远远低于日本的73.2%,而作为新兴国家代表的巴西,钢铁工业的集中度更是高达99%。由于我国的CR4%小于30%,处于竞争性行业范围,可见,我国的钢铁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行业内最大的四个钢铁公司尚没有达到足够的规模控制市场。2005年,中国钢铁全行业企业多达6 686 家,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其中消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落后的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这就代表着,由于竞争程度高、集中度低,企业之间会由于产品和市场相似而产生相当大的竞争和摩擦,交易费用偏高,资源配置损失和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规模经济难以产生。

在国际环境中,由于发达国家的钢铁行业发展成熟并且规模经济明显,因此,对于我国真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地位是十分不利的。应用外部规模经济的分析模型(图1),中国在目前没有规模经济、技术相对落后、出口钢铁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成本不能有效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其他发达国家抑制。

总体来看,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行业内企业偏多,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贸易和生产中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国外的贸易保护抑制了我国钢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钢铁生产对于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过高;出口钢铁的结构不合理,多以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为主;在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的同时,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等生态问题。因此,探寻中国行业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发挥我国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和企业投资,都是十分紧迫的问题。

三、原因分析

通过数据和理论分析可知,行业内企业数目过多、主导企业优势不明显、行业结构不合理以及行政等其他因素的诸多方面,都成为制约我国钢铁行业规模经济化发展的原因。

由于钢铁业是一个利润较高的行业,因此,在我国钢铁行业的投资主体众多且多样化。我国钢铁产业中中小企业数量颇多,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并不能完全主导市场。而钢铁行业内企业过多是导致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难以实现的原因之一。在规模经济理论中,一个普遍的规律即产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程度与一个行业内部的厂商数量成反比。因为一个行业内部厂商数量越少,专业化程度就越高,规模收益就会越高。另外,由于我国几个大型钢铁企业的规模尚不够大并且对市场没有绝对的占有率,因此,不能以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和产出的增加带动整个行业发展。

之所以钢铁行业会有如此多的中小企业,除了有高回报吸引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钢铁行业进入的壁垒相对较低。就经济方面而言,钢铁行业的产品差异性不大,由于成本并没有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有绝对差异,技术水平整体不高,因此,只要新进入的企业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就可以生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就市场和政策方面来说,由于我国钢铁需求旺盛,因此,进入钢铁行业的企业都有盈利的机会和可能。在政府政策和国家法律等方面,并没有明确禁止进入钢铁行业的规定,并且各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自身的收入并不限制中小企业介入钢铁行业。综合以上几方面,诸多企业在钢铁行业内并存的现状就难以避免了。

另外,钢铁行业企业内部的技术水平和机构组织等情况也影响了规模经济的实现。钢铁行业中能耗问题是十分关键的,但我国目前的“钢铁产品单位能耗大大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大中型钢厂的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15%,而设备比较落后的中小企业,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50%”。另外,由于我国钢铁生产和出口结构不合理,中低附加值钢铁产品要远远大于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此,较发达国家的钢铁行业来说,技术相对落后,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缺乏,总体利润率不高。更由于诸多新进入行业的或者中小企业往往选择中低附加值的低技术产品,因此,导致行业整体没有能够实现技术的进步和利润的提高。而大型钢铁公司,如鞍钢、武钢、包钢等,虽然资产和人员投入很多,但是由于机构组织冗余,生产效率较低,资本投入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更不能提高自身的行业占有率、引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在政策执行时,地方政府的重复建设是我国钢铁行业规模不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出于辖区的就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官员的晋升等外部收益原因,两个及以上的地方政府可能违反中央政策,一起对钢铁行业投资建设,缺乏有效合理的合作,造成重复建设。而当两个区域都投资该产业并重复建设时,中央的优惠政策便会被扭曲,成本被提高,原本可以实现最优规模的最低成本也将被提高,从而产量下降,规模不经济出现。

四、政策对策

近年来,中国为适应国际市场和更好的发展钢铁行业应有的规模经济效应,采取了一些兼并和重组的尝试。继新宝钢形成之后,浙江杭钢集团、四川攀钢集团、甘肃酒泉钢铁集团等均采用了这一模式,另外,鞍钢和本钢、大连钢铁和抚顺钢铁、酒泉钢铁和八一钢铁等则采用联合的模式。

规模经济的分析篇2

关键词:规模经济;生存技术法;影响因素;电子信息产业

1 企业规模、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

简单地说,企业规模就是指企业的大小,可以从企业投入或企业产出两个方面来把握。从企业投入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从企业产出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空间广度。企业规模正是这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两者的统一。

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报酬递增。如果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则会形成规模不经济。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生产的规模经济,二是交易的规模经济,三是储藏的规模经济,四是专业化分工的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是规模经济形成的最基本因素。

经济规模是指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产品生产单位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规模生产。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重新配置资源、调整生产规模以达到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的经济规模,从而获取最大限额的规模效益。

2 影响企业规模的主要因素

从宏观上讲,在一定时期,企业的规模大小受制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时的整体技术发展状况这一经济力量。从微观上讲,企业的规模大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力量。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技术发展状况一定的条件下,企业规模会随着企业资本积累的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

行业特性。不同的行业,生产工艺特点也不同。有的行业需要巨额投资、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或生产大型及成套设备,或均匀而大量的生产的行业。更适合于进行大规模生产,如采掘业、化工等这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第三产业及产品由大量零部件组成的产业(如塑料制品及金属制品等行业),这类产业企业的规模大小与效益关系不大,一般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小企业的主战场。

市场规模和需求状况。在某一工业中,能以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需要该工业产品的规模限制的,只有当产品的数量达到值得设置相当庞大的生产组织时,这些经济效果才能完全体现。市场需求变化快、品种多样的产品,以及主要是满足地方需要的产品,其生产规模应以中小型为主。市场需求大、品种较单一、需求变化较小且面向全国的产品,条件可能的话应把规模搞大些。

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资源、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规模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重要因素。供应充足才可以建立大企业。对采掘工业来说,资源情况是制约企业规模的决定性因素。资源多而集中,可形成大企业;资源少而分散,则只能建立小企业。对加工业来说,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状况对企业规模有较大影响。

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理论上的最佳经济规模,由于受到现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往往不能实现,或者在别国能实现,在我国却不能实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考察,技术因素对企业规模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

此外,政府的产业政策倾向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规模结构的状况,是倾向于反垄断还是鼓励企业规模经营,企业规模结构显然也会有差别。

3 规模的生存技术法

在确定企业的经济规模有许多方法,成本比较法、利润比较法、工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它们的应用条件和对数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里运用的是生存技术法(又叫适者生存法)。

适者生存法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首先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一般地说,在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并且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公司或企业的规模就是最优的,因此,判断企业最佳规模经济,就是考察企业在以往全部时间内规模分布状况。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于,竞争将趋向于清除那些规模效率相对较低的企业,只留下那些具有较低的平均成本从而在一定时间内生存下来的那类规模的企业。

生存技术与研究规模经济的其他方法相比,应用此方法更直接、更简单,它避开了许多统计与会计方面的困难,对许多行业的规模经济得出了有价值的经验研究结论。应该说这种方法包含了比工艺设备所决定的经济规模更多的因素,在实践中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斯蒂格勒指出,“由于各厂商使用种类不同、质量不同的资源,最佳厂商规模必有多个,呈现某种频率分布,生存技术能对这一分布做出估计。”但采用此方法研究时应注意的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且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原因肯定不止是规模经济这一条。

生存技术法的计算过程如下:1.用销售收入指标把某一产业的企业按其规模分作不同的层次。2. 选择两个时点,不能间隔太短,至少有5年以上,这样,才能使采集的有关数据能体现出某种趋向性。然后对每一类规模的企业所占行业产量的份额进行计算,如果某类规模的产出份额在一定时间内下降,那么就认为该规模企业的效率相对较低,一般地说,效率越低,则份额下降得越快。通过长期的统计分析某一行业中生产某种产品不同生产规模的变化趋势,就可能看出该行业的规模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4 运用生存技术法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微电子、光电子、电子元器件、软件、计算机、通讯、网络、消费电子以及信息服务等众多行业, 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分为投资、消费和元器件三类。信息经济时代, 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信息化建设的推广、新一轮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 为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创造了绝好的市场环境, 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突显。

根据统计资料,采用上述生存技术法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1991~2006年间的最佳规模范围进行测度。根据生存技术法的思想,时间间隔要5年以上,需要25年左右的统计数据资料,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晚,但规模变化较大,所以时间间隔取为3年,以体现变化情况。

用于规模生存技术法研究的企业,一般取有相当规模的,这里取前100强,根据各个企业的销售额占该年总销售额的比重的分布情况,划分为6个等级。并按照规模等级合计企业数量和该等级占100强的销售额比重。结果如下(见表1):

我们可以发现2%-3%与3%-4%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所以将两者归为一类,并绘成图表如下(见图1)。

由图1我们可以发现,4%以上的规模等级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最佳规模范围(要说明理由),0.5%以下规模等级的销售额比重比较稳

定。

4%以上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由1991年的0上升到2006年的6个,而占年百强销售总额比重也是由1991年的0%持续上升到2006年的42.48%,上升幅度非常大,并且稳定。电子产品适用于均匀而大量的生产,资本技术密度较高,规模比较显著。而从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来看,不受限于原材料、劳动力等,大的企业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规模扩张。并且进入的企业相对较稳定,很多由2%-4%规模等级的企业发展而来,说明大规模和企业容易做强做大,发展较快。

2%-4%规模等级以及0.5%-1%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这两个规模等级的公司规模有很大的不经济性。

而1%-2%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除1994有较大的上升外,其余年份的在12左右波动,销售额比重在14%-19%之间波动,呈不稳定的无趋势状态。总的来说,除少数外,大部分中型企业排位在上下波动,没有很大的变化,说明中型企业还是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

0.5%以下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上升较大,由1991年的37个上升到2006年的60个,增加了23个,而销售额比重仅由1991年的14.88%到了2006年的15.62%,增加不到1%,绩效并不高。并且我们对比电子百强目录可以发现,0.5%以下的企业数目增长虽多,但变化很大,几乎是重新洗牌,重新进入一批新的企业。说明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处于成长阶段,进入壁垒较低,新的公司容易进入,中小企业仍有生存空间,但同理进入公司多,市场竞争激烈,如经营不慎,则易被淘汰。 

5 结论

总的说来,电子信息产业中大企业容易做大,该行业容易进入,但竞争激烈,也容易被淘汰,尤其是不具规模效益的小企业。中型企业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近年来大企业数目较稳定,但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当然,我国电子百强与国外的跨国公司相比,在规模上还有巨大的差距,2003年的百强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尚未超过ibm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以上分析说明我国电子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尚未达到经济规模。但要注意做大不等于做强,扩大规模外还要注意加强合作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1]朱涛.大型连锁企业最佳规模的测度及其构建[j].江苏商论,2007,(06).

[2]刑冠.企业边界的确定:生存技术检验法在中国的运用[j].甘肃农业,2006,(12).

规模经济的分析篇3

【关键词】银行保险 因素分析 规模经济 风险管理

银行与保险公司皆属于金融中介范畴,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所起到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国民经济中银行与保险都处于核心地位。随着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监管政策的不断放松,金融服务业被迫进行战略调整和扩张,追求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

一、银行及保险机构的规模经济

保险机构和银行同属于金融中介的类型,虽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在产品的供给方式、运营的方式、盈利的方式以及风险控制的模式上具有高度相似的特点。例如产品的开发过程是相似的,包括产品定价、风险分析、营销拓展等;运营管理方式比较相似,包括客户服务、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基本相近。保险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内在的扩张需求及外在的竞争压力以及在市场间套利的机会,驱动着金融中介机构以不断提高规模效率,充分运用规模经济方式拓展新的领域和寻找新的利润来源。

在国际金融市场创新化、多元化、国际化和功能化的驱使下,国际保险市场也面临着风险国际化、竞争自由化、资本国际化和监管透明化的挑战。现代技术尤其是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在金融保险业的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金融运行的效率,强化了金融信息的传递,推动了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和优化。其中银行保险合作发展的银保模式以及全能银行模式,推动着国际金融企业竞争实力的不断提升,也迫使金融企业寻求一切方式提高自身实力,不断扩张规模,发挥规模经济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规模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规模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经济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导致经济效率不断提高、平均成本不断的降低。因扩大规模而降低平均成本的,均称之为具有规模经济;因规模扩大的,平均成本不变或者升高者,称之为缺乏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不过当经济单位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出现规模不经济。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内在的规模不经济是由于组织规模变大后,更难于协调、监督和管理,导致交易成本显著增加,造成整个组织经营管理效率下降的倾向。大型金融机构的规模不经济通常变现为盈利能力低、效率低下和比较弱的资本结构。

二、保险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因素

国际金融保险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金融保险业通过战略重组提高自身实力,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率,所以跨业务部门并购浪潮不断涌现。例如美国保险业的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欧洲银行保险业的并购也涉及310亿美元。根据Sigma(2006),1999-2004年期间,日本发生规模较大的并购交易,期间Meiji Life与Yasuda Mutual Life合并,Prudential US收购了Kyoei Life,Tokyo Mutual Life和Daido Mutual Life以及Taiyo Mutual Life进行了合并。这些公司合并均着眼于扩张规模,提高规模效率。

规模的扩张若能够带来成本的降低,证明该经济单位具有规模经济效率。以银行保险业最发达的法国情况来看,用银行保险形式的公司明显比传统保险公司更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佣金和成本在总保费收入中的比重,银行保险机构能够控制在10%左右,传统的保险公司比例则通常高于10%,甚至达到20%。不过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银行保险和一般企业的规模边界有所不同。对于一般企业而言,规模的追求很可能仅仅受到某种数量边界的限制,因为超过某种边界,将导致规模不经济。但是,对于银行保险而言,由于各国法律和监管的规模定,其规模最直接的限制就是自己既定的资本量以及现有的资产质量。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按照资本量和资产质量来选择和决定规模边界,是银行保险最为现实的选择。

三、银行保险在风险管理上的规模经济效应

保险机构和银行的联合将有效提高在风险处理上及风险管理领域的效率,在多个层面体现规模经济效应。两类机构的风险类别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就风险管理和处理的技术手段、管理技能、专业人才方面具有较多共同点,两类机构的资产风险和负债风险的处理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上述几方面的规模经济,从而提升规模效率。保险机构及银行对规模扩张的追求,以及上述多种要素产出效率的提升,导致生产边界不断扩张,从而实现更多的风险聚集。在不同层面上,风险的管理将体现规模经济效应。

一是风险集中与公司总风险。虽然对公司总风险的估算仍是保险机构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难题,因为不同类型的风险估计差别显著,总风险的估算基本上是各种风险评估的混合。集中风险的方法基本上是对历史数据的统计,计算净回报率的概率分布,并且计算分布的标准差。虽然各种风险汇总过程中对各种具体风险之间的权衡和相互之间的抵消程度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但是通过扩展企业生产边界,扩展风险处理边界,扩大风险承担总量,仍可以提升几个类别风险的估计精度。

二是对保险机构的承保风险处理效率的提升。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保险市场处于一种分割状态,不同类别、地域、客户群、渠道等指标的保险风险具有显著的风险差异性,从而呈现了割裂的保险市场。银行保险机构规模的扩张,承保风险规模的扩大,实现较细类别风险处理量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在概率上提高精算技术上估计的准确程度,降低定价方面的精算风险,从而有利于降低整个精算风险。

规模经济的分析篇4

摘要:求学网论文网带来了国债发行规模的计量经济分析,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对您设计论文有所帮助!

总结:国债发行规模的计量经济分析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撰写文章有帮助,更多精彩论文尽在求学网论文网!

规模经济的分析篇5

[关键词] 规模经济;国际贸易;出口;政府补贴;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 F71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0-0061-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高我国石油工业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05BJY050)。

一、引 言

经济学中传统的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等贸易理论都假定市场竞争是完全竞争,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即产品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实际上,当前的市场多数并非完全竞争,而是不完全竞争,主要包括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三种类型,而且在当今的现代化大生产中产品产量增加的比例要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这正是克鲁格曼提出的规模经济的特征所在[1]。

在规模经济下,国际贸易出现了两个主要倾向[2]:一是发达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二是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本文尝试运用博弈论这一分析工具对其中的第二个倾向进行分析,由此获得现今国际贸易中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并因此而形成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的理论依据。

二、模型假设

根据经济学及博弈理论的基本假设,本模型特作以下假设[3]:

(1)人是理性的。企业总是以追逐个体私利为目标,国家总是以政府所得或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表现出的是一种个体理性。

(2)人与人之间是非合作的,由于在一国内,企业之间是利益根本冲突的,一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的增长必然导致另一企业市场份额的减少,利润下降。所以博弈是非合作博弈。

(3)人与人之间是信息共知的。各自的博弈结构(包括策略集、所出策略或行动、在各种策略组合下的支付等)均为双方所共知,属于完全信息博弈[4][5]。

(4)双方同时给出策略,属于静态博弈。

(5)符合规模经济特征的两个市场主体,即两个企业分别为各自所在国的某一同种产品垄断企业,生产能力、生产技术完全相同,是同一层次、同一水平的两个企业。而且各国的国内生产函数也相同,产品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

三、出口模型

在满足上述基本假设的前提下,我们设有两国S、T,分别有一垄断企业A、B,生产边际成本均为c,国内生产函数分别为:

PS=a-QS,PT=a-QT,

其中,PS、PT和QS、QT分别为S、T两国产品的市场售价和实际消费量。

1.“自给自足”模型

设A、B均在各自国内生产和销售,而不向别国出口,即自产自销,“自给自足”,则两家企业的利润分别为:

fA=PS×QS-c×QS,fB=PT×QT-c×QT。

则各自的反应函数为:fA/QS=a-2QS-c=0,fB/QT=a-2QT-c=0,

解得:Q=Q=(a-c)/2,P=P=(a+c)/2, f=f=(a-c)2/4,

此时得到两国的消费者剩余为:g=g=(a-c)2/8

假定两国的社会福利均为本国消费者剩余与本国企业利润的加权期望,权系数分别为(1-β)、β,则两国的社会福利均为:F=F=(1-β)×(a-c)2/8+β×(a-c)2/4=(1+β)×(a-c)2/8.

2.单一出口模型

假设两国中只有S国企业A向T国出口,企业B未向S国出口,且出口需要花费(1-k)倍装船商品的运输成本(0≤k≤1),即实质上只有k倍的商品到达别国市场,此时两国的生产函数分别为:

PS=a-Q, PT=a-Q-kQ

其中Q、Q、Q分别表示A企业在S国(本国)、B企业在T国(本国)、A企业运至T国(别国)的商品量,有A、B两企业的利润分别为: fA=( a-Q)×Q-c×Q+(a-Q-kQ)×kQ-c×Q, fB=( a-Q-kQ)×Q-c×Q。

A企业在S国的反应函数为:

fA/Q= a-2Q-c=0,有Q=(a-c)/2;

A企业在T国的反应函数为:

fA/Q= ak-kQ-2k2Q-c =0,

B企业在T国的反应函数为:

fB/Q= a-2Q-c-kQ =0,

有Q=(ak+ck-2c)/3k2, Q=(ak+c-2ck)/3k;

得到S、T两国产品均衡价格分别为:

P=(a+c)/2,P=(ak+ck +c)/3k;

两企业的利润分别为: f=(a-c)2/4+(ak+ck-2c)2/9k2,f=(ak+c-2ck)2/9k2;

此时S、T两国的消费者剩余分别为:

g= (a-c)2/8,g= (2ak-c-ck)2/18k2;

两国的社会福利为

F=(1+β)×(a-c)2/8+β×(ak+ck-2c)/9k2,

F=(1-β)×(2ak-c-ck)2/18k2+β×(ak+c-2ck)2/9k2。

3.相互出口模型

如果企业A、B互相向对方国出口,则生产函数和企业利润分别为:

PS=a-QkQ,PT=a-Q-kQ;

fA=( a-Q-kQ)×Q-c×Q+(a-Q-kQ)×kQ-c×Q,

fB=( a-Q-kQ)×Q-c×Q+(a-Q-kQ)×kQ-c×Q。

实际上变为双寡头的古诺(Cournot)竞争模型,企业A、B在S国的反应函数为:

fA/Q= a-2Q-c-kQ=0,

fB/Q= ak-kQ-2k2Q-c =0,

得到Q=(ak+c-2ck)/3k,Q=(ak+ck-2c)/3k2。

同理,在T国的均衡消费量分别为:

Q=(ak+ck-2c)/3k2,Q=(ak+c-2ck)/3k。

则P=P=(ak+ck +c)/3k;f=f=(ak+ck-2c)2/9k2+(ak+c-2ck)2/9k2;

F=F=(1-β)×(2ak-c-ck)2/18k2 +β×[(ak+ck-2c)2/9k2+(ak+c-2ck)2/9k2]。

在给出了上述三个模型后,得到四种情形(包括仅有B向S国出口而A不向T国出口的情形)的企业利润支付矩阵(见表1)。表1. 企业利润支付矩阵

由表1可以看出,企业存在纯策略Nash均衡(出口,出口)。实际上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动态的均衡,即当别国企业向本国出口时,通常有本国的均衡价格低于别国的均衡价格(或者本国被“扰动”前的价格),此时导致本国企业利润下降,出于个体理性,本国企业将针锋相对的也采取出口策略,最终达到Nash均衡。同时得到四种情形对应的两国的社会福利支付矩阵(见表2),同样国家之间也存在惟一的纯策略Nash均衡(出口,出口),这也可理解为是一种动态均衡。表2. 社会福利支付矩阵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企业盈利的角度还是国家的社会福利角度,都应采取扩大出口、鼓励出口的策略以维持自己的根本利益,这也是作为防范和抵御外国商品“入侵”的必要手段,具有时序动态性。

四、补贴模型

先行出口意味着利润和福利的净增长,具有明显的“先动优势”。为了争取这种利益,各国政府都纷纷采用鼓励出口的国际贸易政策――对出口企业实施出口补贴。下面针对出口补贴政策分两种情形进行讨论:一是单一补贴,即两国中仅有一国对本国企业出口的商品进行出口补贴,另外一国并不实行补贴;二是双方均实行出口补贴。其中在第二种情形中,我们仅讨论补贴等同的情形,即两个同一层次、同一水平的国家实施同一单位出口补贴额。

1.单一补贴模型

假设只有S国政府对本国企业A出口商品到T国进行补贴,单位补贴额设为u,有:

fA= (a-Q- kQ)× Q -c× Q+( a- Q- kQ) × kQ- c×Q+ uQ,

fB不发生变化,可以求得此时:

f=(ak+c-2ck)2/9k2+(ak+ ck -2c+2u)2/9k2

f=(ak+c-2ck -u)2/9k2+(ak+ ck -2c)2/9k2

f=(1-β)×(2ak-c-ck)2/18k2+β×[(ak+ck-2c+2u)2/9k2+(ak+c-2ck)2/9k2-u×(ak+ck-2c+2u)/3 k2]

f=(1-β)×(2ak-c-ck+u)2/18k2+β×[(ak+ck-2c)2/9k2+(ak+c-2ck-u)2/9k2]

2.同等补贴模型

双方均实行补贴时,对应各项有:

f=f=(ak+c-2ck -u)2/9k2+(ak+ ck -2c+2u)2/9k2

f=f=(1-β)×(2ak-c-ck+u)2/18k2+β×[(ak+ck-2c+2u)2/9k2+(ak+c-2ck)2/9k2-u×(ak+ck-2c+2u)/3 k2]

可见,当a+c>2(c+u)/k时,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当a+c

不难得到,当 (4c+u)/k5c-a时,纯策略纳什均衡(出口补贴,出口补贴)的均衡支付却小于(不出口补贴,不出口补贴)的均衡支付,并未达到帕雷托最优。实际上,政府决定实行出口补贴,总是追求自己所得利润最大化,以此决定最优单位补贴额。记:

F= t×[(ak+ck-2c+2u)2/9k2+(ak+c-2ck)2/9k2-u×(ak+ck-2c+2u)/3 k2],

有:dF/du=-t/9k×[a-c+2c/k+4u/k],d2F/du2=-4t/9k2

因为二阶导数小于0,所以对应u*=(ak+ck-2c)/4,F*为最大值。同时u*满足a+c>2(c+ u*)/k,即此时(出口补贴,出口补贴)是纯策略纳什均衡。代入帕雷托最优分界条件,有:

(4c+ u*)/k-(5c-a)=1/4・(5a-19c+14c/k),

则:当5a-19c+14c/k

实际中,国际贸易间多为a>c,u2(c+u)/k,但5a-19c+14c/k>0,是纳什均衡但不是帕雷托最优。这实质上陷入了“囚犯困境”,即对政府或企业不合作(均进行补贴)的确是一种理性策略,但这种理性只是个体理性,不是整体理性,导致最终的结果并不是最优结果。而要实现帕雷托改善,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双方约定的形式建立合作联盟,实行合作的策略组合(均不实行出口补贴),这也正是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其成员国加入前与已经加入的各国签订双边、多边旨在减少出口补贴和关税的协定的用意所在。

考虑到该博弈的重复性、多次性,根据KMRW“声誉”模型定理,如果将该博弈无限重复下去或重复次数足够多,也会在博弈中出现合作行为,而合作解的取得依赖于博弈的次数和人数。一般认为,在人数较少、次数无限多时,合作解是该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而人数较多、次数有限时,则易出现个别人搭便车的不合作行为。因此,只要博弈各方均采取“以牙还牙、针锋相对”的策略,且能从合作博弈开始,则会实现帕雷托改善。而要从合作博弈开始,就有必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约束机制,且要使该约束为可信承诺约束,使每一个国家如果都能从这种合作中得到好处。

五、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1)在规模经济下,出口有利于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增加,政府应该鼓励出口,一方面可以积极的应对外企的“入侵”,弥补带来的利润损失;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就业,提高整个国家的社会福利。

(2)各国实行出口补贴虽然有利于增加消费者剩余,扩大出口,但是实际上并不利于政府收益的增加,相反会减少各国政府实得收益,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可信约束机制(如WTO规则),使大家共同遵守,合作取得最优值。

(3)必须确保WTO规则的可信性,否则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可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成员国必须承担义务,积极合作、减少出口补贴、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公平交易等等;二是使每一个成员国都能享受入世后带来的利益,拥有平等的权利。

[参考文献]

[1]J.卡布尔著, 于立, 张 , 王小兰译.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 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

[2]姚海鑫. 经济政策的博弈论分析[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3]宋杰鲲, 张宇.集团公司财务会计的博弈论分析[J].山东经济, 2004, (2): 117-119.

[4]谢识予. 经济博弈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5]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An Analysis of Game Theory for Exportation in Scale Economy

Song Jiekun1,Zhang Yu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257061, China;2.Financial Assets Center of Dongxin Production Unit of Shengli Oilfield, Dongying 257091, China)

Abstract: Scale economy has two principal characters: incomplet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scale reward increase. In scale economy, international trade of the similar products is mutual exportati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s analyzed through utilizing game theory so as to establish a game model, by which the theory basis of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trade is pursued.

规模经济的分析篇6

关键词:财政规模;决定;异质性因素

一 问题的提出

1978年以来,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财政活动的规模自70年代末以来呈现一定的收缩之势。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30.96%的水平一路下跌,到1995年降至11.67%,从1996年开始才逐年有所上升。然而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迅猛增加,连年突破历史最高水平。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财政支出占GDP的两个指标来看:1996年到2001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是10.9%、11.6%、12.6%、13.9%、15.0%和17.1%,呈现显著的逐年递增趋势。从总规模看,2001年财政收入16386.04亿元,为1990年的5.6倍;同年财政支出规模达18902.58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5倍多。财政收支的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扩张迅速,既有适应经济形势、满足公共需要增长的一面,同时在当前经济增长放慢的前提下,这样超常规的增长也不能完全视为合乎情理。深而言之,在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之间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边界?支出膨胀导致的财政赤字累积,会不会加剧财政风险?产生上述种种疑虑和担忧不能被简单地认为纯属杞人忧天。

历史地看,财政规模(尤其是相对规模)增长在各个国家是一个共同的趋势。在1870年前后,当今主要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平均水平为10%左右,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升至20%左右,而在90年代中期则升至40%以上(柯武刚、史漫飞,2000),一些北欧国家甚至达到60%以上。政府规模膨胀的内在诱因是什么?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供的解释是否适于解释中国?在我国除却暂时的、局部性的因素,如税制改革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短期经济形势要求财政支出相机抉择等,决定财政规模变动的长期的深层次因素是什么?

二 财政规模变动的经济学解释

对于财政支出发展趋势的研究,以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AdolfWagner)的研究最为著名。其研究成果被概括为“瓦格纳法则”,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在他看来,导致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政治因素指的是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市场关系更加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要求提供法律和治安等设施。经济因素指的是由于工业化、城市化会产生大量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协调。皮考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则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在正常条件下,政府支出的上升与GDP增长线性相关,这是内部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在战争、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出现时,公共支出会骤然增加,即存在“替代效应”(公共支出替代私人支出),并且危机过后公共支出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水平,造成公共支出对私人支出的永久性替代。其中后者是导致支出规模扩张的最主要因素。马斯格雷夫(Musgrave)和罗斯托(W.W.Rostow)则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来解释:早期阶段,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设施,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比重较高;到了中期阶段,政府投资只是私人投资的补充。而一旦进入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大规模增长。

公共选择理论的解释主要有:(1)缪勒、默雷尔(P.Murrel)和奥尔森等人的研究揭示利益集团的存在和行动造成政府开支的不断增长。一个国家的利益集团越多,政府支出规模就越大。(2)普维亚尼(AmilcarePuviani)的财政幻觉假说,纳税人对财政收支真实规模的认识是模糊的,存在课税中的幻觉和公共支出的幻觉。分门别类的税种、预算内容和程序的复杂都使纳税人不可能完全掌握真实的情况。(3)为了获得最大化的政治支持率,官员倾向于扩大政府开支。布坎南和唐斯等人运用市场方法对政治市场进行分析得出,只要增加政府开支获得的边际选票收益大于增加政府税收所带来的边际选票损失,政府的预算规模就会扩大,直到边际收益和边际损失相等时为止。

上述理论对中国财政规模的变动有一定的解释力,比如伴随着市场化进程,对政府产生了协调市场关系、规范市场秩序的需求;在经济发展的起飞前和起飞阶段,需要政府大规模投资于基础设施。但由于历史、政治、文化方面的显著差异,上述理论之于中国的适应性和解释力并不是完全的,有必要探寻其他可能的解释。

三 中国财政规模变动中的异质性因素

我们从回溯历史出发,因为“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历史是至关重要的”(诺斯,1994)。传统习俗、行为准则、主观偏好以及习惯虽然不能提供准确的数量指标用以考察对财政规模的实际影响,但它们对财政规模的决定施加着看不见的但却十分有力的影响。

(一)政治因素

1.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在中国延亘长达两千多年,自秦一统天下肇始,“书同文,车同轨”,经汉唐至明清,中央集权制历经建立巩固、膨胀衰微的风风雨雨,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历代统治者眼里,“国”亦是“家”,“家”亦是“国”,二者之间不能完全泾渭分明。自然而然,财政税收就由封建君王凭借自身需要或增或减,只要代表天意,符合仁义道德就可通行无阻。因此,财政支出安排的专制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

2.官员“为民做主”的主观偏好和行为准则。封建科举制下“学而优则仕”的官员既是行政首长,又是司法长官,权柄在握,使命感强。他们有强烈的“为民做主”意识,作为地方父母官,肩负着保一方平安、造福百姓的重任,乃至于淡化、忽视了“民”自身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历朝历代治水修路、兴修水利之举,多会得到当代和后世的赞誉。所以偏好和潜意识使得官员愿意兴办公共事业。如诺斯所言,“个人的主观偏好在决定选择时确实起着很大作用”,“为民做主”的主观偏好和行为准则作为非正规约束影响选择的结果。

(二)法律因素

1.财产权制度长期付之阙如。政府税收的取得虽然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后盾,但由于它直接导致纳税人利益的减少,因此必须经由严格的法制程序批准才能施行,在西方须经议会审议通过。早在亚里士多德时就有这样的认识:“要求法治的人是在要求上帝和神明而不是别人来进行统治;而要求人治的人则是在引狼入室;因为人的激情就像野兽,强烈的激情甚至会使人中英杰也误入歧途。而在法律中,你有理智没有激情”(柯武刚、史漫飞,2000)。从1215年《大》确立自由、平等思想,到1689年“光荣革命”对君力的限制,法律思想和宪法思想被广泛用以引导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即便是百姓的破屋陋宅,也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对私有财产的认可和保护由此可见一斑。“对财产权的界定与保障越明晰有效,财富的强行再分配的难度就越大”(刘军宁,1998)。面对国家权力,只有独立的司法系统和法律规定才能保证纳税人利益不受侵犯,其作用不可或缺。因此税种的开征、税率的调整都是十分审慎的事。

古代中国有的是公法而不是私法。传统上,家族中的权威、“尊卑长幼”、道德伦常经常替代司法而成为行事的标准(如孟子所谓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可以说“行为的可预见性是靠享有权威的人物来保障的”(柯武刚、史漫飞,2000)。司法(尤其是民商法)制度长期付之阙如,人治大于法治是传统文化之特色。而涉及财政税收政策,封建政府对百姓或取或予,完全不必受法典律令的约束,只要是所谓“上顺乎天意,下合乎民心”就能自上而下畅行无阻。表现在财政制度安排上,就是收支的随意性、非规范性。当财力充裕时,尚可遵循一定的规范,但如遇财政吃紧,在正税以外,各种“灵活”而名目繁多的税收附加形式几可信手拈来。韦伯在其著作中称:“就地租而言,官方宣称的税收与实际的税收,二者间的比率是1∶4”。而“到了16世纪晚期,许多非正式的税收形式在许多地区实际上已经制度化了”(黄仁宇,2001)。今天政府收入中税费并存、费大于税的格局形成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能够发展到超出“正税”而喧宾夺主的规模,恐怕不是简单的以改革代价等说辞能完全解释的,其渊源不可谓不深。

2.纳税人权利的模糊和淡化。我国传统税收理论强调税收“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突出特点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后盾,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由此,履行纳税义务被着重强调,权利却有些被淡化。然而在法律层面,义务从来都是与权利相伴而生的,并且权利处于主导地位而义务导源于权利。作为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纳税人首先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其次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另一方面,纳税人履行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只有履行义务,才能享有权利,享有权利必然要求履行义务。因此,权利和义务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

纳税人权利首先是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对政府而言是应尽义务。政府取得税收的理由是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满足公共需要。政府收入规模的大小也取决于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数量。其次,纳税人作为公民有权监督税款的使用,包括使用方向、方式和对效益的评估等。也就是说,政府开支的全部过程应置于全体纳税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之下。但由于信息、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人民代表对财政预算报告的审议目前还只停留在形式层面。

此外,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被假定能够掌握足够的信息、知识,可以做出科学的决策,只有政府是全知全能的,信息的复杂性和不完全性被忽视。政府几乎包揽一切,从生产、销售到分配的全过程,政府集中占有社会资源,向社会集中提供各种形式的物品。因此,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无所不能”的假定也是影响财政规模变动的因素之一。

上述诸因素今天仍以各种潜藏的、变异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传统、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正规的、非正规的制度安排对现实的政治、经济生活不无影响,况且与正式制度安排相比,非正式制度的生命力更强、变迁更为缓慢。作为某种潜规则,它们像暗流一样活动在内部、在深层,甚或连当事者自己也毫无察觉地受其导引而行事。只有从理性上深入认识这些问题,才能确保财政规模的增长更趋合理化、科学化,并对公共财政框架的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刘尚希。公共支出范围:分析与界定[J].经济研究,2002(6)。

[2]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刘军宁等编。自由与社群[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美]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6][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0.

规模经济的分析篇7

 

简单地说,企业规模就是指企业的大小,可以从企业投入或企业产出两个方面来把握。从企业投入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从企业产出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空间广度。企业规模正是这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两者的统一。 

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报酬递增。如果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则会形成规模不经济。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生产的规模经济,二是交易的规模经济,三是储藏的规模经济,四是专业化分工的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是规模经济形成的最基本因素。 

经济规模是指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产品生产单位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规模生产。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重新配置资源、调整生产规模以达到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的经济规模,从而获取最大限额的规模效益。 

 

2 影响企业规模的主要因素 

 

从宏观上讲,在一定时期,企业的规模大小受制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时的整体技术发展状况这一经济力量。从微观上讲,企业的规模大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力量。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技术发展状况一定的条件下,企业规模会随着企业资本积累的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 

行业特性。不同的行业,生产工艺特点也不同。有的行业需要巨额投资、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或生产大型及成套设备,或均匀而大量的生产的行业。更适合于进行大规模生产,如采掘业、化工等这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第三产业及产品由大量零部件组成的产业(如塑料制品及金属制品等行业),这类产业企业的规模大小与效益关系不大,一般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小企业的主战场。 

市场规模和需求状况。在某一工业中,能以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需要该工业产品的规模限制的,只有当产品的数量达到值得设置相当庞大的生产组织时,这些经济效果才能完全体现。市场需求变化快、品种多样的产品,以及主要是满足地方需要的产品,其生产规模应以中小型为主。市场需求大、品种较单一、需求变化较小且面向全国的产品,条件可能的话应把规模搞大些。 

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资源、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规模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重要因素。供应充足才可以建立大企业。对采掘工业来说,资源情况是制约企业规模的决定性因素。资源多而集中,可形成大企业;资源少而分散,则只能建立小企业。对加工业来说,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状况对企业规模有较大影响。 

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理论上的最佳经济规模,由于受到现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往往不能实现,或者在别国能实现,在我国却不能实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考察,技术因素对企业规模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 

此外,政府的产业政策倾向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规模结构的状况,是倾向于反垄断还是鼓励企业规模经营,企业规模结构显然也会有差别。 

 

3 规模的生存技术法 

 

在确定企业的经济规模有许多方法,成本比较法、利润比较法、工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它们的应用条件和对数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里运用的是生存技术法(又叫适者生存法)。 

适者生存法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首先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一般地说,在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并且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公司或企业的规模就是最优的,因此,判断企业最佳规模经济,就是考察企业在以往全部时间内规模分布状况。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于,竞争将趋向于清除那些规模效率相对较低的企业,只留下那些具有较低的平均成本从而在一定时间内生存下来的那类规模的企业。 

生存技术与研究规模经济的其他方法相比,应用此方法更直接、更简单,它避开了许多统计与会计方面的困难,对许多行业的规模经济得出了有价值的经验研究结论。应该说这种方法包含了比工艺设备所决定的经济规模更多的因素,在实践中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斯蒂格勒指出,“由于各厂商使用种类不同、质量不同的资源,最佳厂商规模必有多个,呈现某种频率分布,生存技术能对这一分布做出估计。”但采用此方法研究时应注意的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且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原因肯定不止是规模经济这一条。生存技术法的计算过程如下:1.用销售收入指标把某一产业的企业按其规模分作不同的层次。2. 选择两个时点,不能间隔太短,至少有5年以上,这样,才能使采集的有关数据能体现出某种趋向性。然后对每一类规模的企业所占行业产量的份额进行计算,如果某类规模的产出份额在一定时间内下降,那么就认为该规模企业的效率相对较低,一般地说,效率越低,则份额下降得越快。通过长期的统计分析某一行业中生产某种产品不同生产规模的变化趋势,就可能看出该行业的规模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4 运用生存技术法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微电子、光电子、电子元器件、软件、计算机、通讯、网络、消费电子以及信息服务等众多行业, 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分为投资、消费和元器件三类。信息经济时代, 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信息化建设的推广、新一轮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 为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创造了绝好的市场环境, 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突显。

根据统计资料,采用上述生存技术法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1991~2006年间的最佳规模范围进行测度。根据生存技术法的思想,时间间隔要5年以上,需要25年左右的统计数据资料,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晚,但规模变化较大,所以时间间隔取为3年,以体现变化情况。

用于规模生存技术法研究的企业,一般取有相当规模的,这里取前100强,根据各个企业的销售额占该年总销售额的比重的分布情况,划分为6个等级。并按照规模等级合计企业数量和该等级占100强的销售额比重。结果如下(见表1):

我们可以发现2%-3%与3%-4%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所以将两者归为一类,并绘成图表如下(见图1)。

由图1我们可以发现,4%以上的规模等级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最佳规模范围(要说明理由),0.5%以下规模等级的销售额比重比较稳

定。

4%以上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由1991年的0上升到2006年的6个,而占年百强销售总额比重也是由1991年的0%持续上升到2006年的42.48%,上升幅度非常大,并且稳定。电子产品适用于均匀而大量的生产,资本技术密度较高,规模比较显著。而从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来看,不受限于原材料、劳动力等,大的企业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规模扩张。并且进入的企业相对较稳定,很多由2%-4%规模等级的企业发展而来,说明大规模和企业容易做强做大,发展较快。

2%-4%规模等级以及0.5%-1%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这两个规模等级的公司规模有很大的不经济性。

而1%-2%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除1994有较大的上升外,其余年份的在12左右波动,销售额比重在14%-19%之间波动,呈不稳定的无趋势状态。总的来说,除少数外,大部分中型企业排位在上下波动,没有很大的变化,说明中型企业还是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

0.5%以下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上升较大,由1991年的37个上升到2006年的60个,增加了23个,而销售额比重仅由1991年的14.88%到了2006年的15.62%,增加不到1%,绩效并不高。并且我们对比电子百强目录可以发现,0.5%以下的企业数目增长虽多,但变化很大,几乎是重新洗牌,重新进入一批新的企业。说明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处于成长阶段,进入壁垒较低,新的公司容易进入,中小企业仍有生存空间,但同理进入公司多,市场竞争激烈,如经营不慎,则易被淘汰。 

5 结论

总的说来,电子信息产业中大企业容易做大,该行业容易进入,但竞争激烈,也容易被淘汰,尤其是不具规模效益的小企业。中型企业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近年来大企业数目较稳定,但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当然,我国电子百强与国外的跨国公司相比,在规模上还有巨大的差距,2003年的百强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尚未超过ibm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以上分析说明我国电子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尚未达到经济规模。但要注意做大不等于做强,扩大规模外还要注意加强合作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规模经济的分析篇8

简单地说,企业规模就是指企业的大小,可以从企业投入或企业产出两个方面来把握。从企业投入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从企业产出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空间广度。企业规模正是这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两者的统一。?

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报酬递增。如果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则会形成规模不经济。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生产的规模经济,二是交易的规模经济,三是储藏的规模经济,四是专业化分工的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是规模经济形成的最基本因素。?

经济规模是指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产品生产单位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规模生产。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重新配置资源、调整生产规模以达到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的经济规模,从而获取最大限额的规模效益。?

2 影响企业规模的主要因素?

从宏观上讲,在一定时期,企业的规模大小受制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时的整体技术发展状况这一经济力量。从微观上讲,企业的规模大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力量。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技术发展状况一定的条件下,企业规模会随着企业资本积累的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

行业特性。不同的行业,生产工艺特点也不同。有的行业需要巨额投资、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或生产大型及成套设备,或均匀而大量的生产的行业。更适合于进行大规模生产,如采掘业、化工等这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第三产业及产品由大量零部件组成的产业(如塑料制品及金属制品等行业),这类产业企业的规模大小与效益关系不大,一般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小企业的主战场。?

市场规模和需求状况。在某一工业中,能以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需要该工业产品的规模限制的,只有当产品的数量达到值得设置相当庞大的生产组织时,这些经济效果才能完全体现。市场需求变化快、品种多样的产品,以及主要是满足地方需要的产品,其生产规模应以中小型为主。市场需求大、品种较单一、需求变化较小且面向全国的产品,条件可能的话应把规模搞大些。?

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资源、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规模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重要因素。供应充足才可以建立大企业。对采掘工业来说,资源情况是制约企业规模的决定性因素。资源多而集中,可形成大企业;资源少而分散,则只能建立小企业。对加工业来说,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状况对企业规模有较大影响。?

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理论上的最佳经济规模,由于受到现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往往不能实现,或者在别国能实现,在我国却不能实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考察,技术因素对企业规模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

此外,政府的产业政策倾向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规模结构的状况,是倾向于反垄断还是鼓励企业规模经营,企业规模结构显然也会有差别。?

3 规模的生存技术法?

在确定企业的经济规模有许多方法,成本比较法、利润比较法、工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它们的应用条件和对数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里运用的是生存技术法(又叫适者生存法)。?

适者生存法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首先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一般地说,在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并且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公司或企业的规模就是最优的,因此,判断企业最佳规模经济,就是考察企业在以往全部时间内规模分布状况。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于,竞争将趋向于清除那些规模效率相对较低的企业,只留下那些具有较低的平均成本从而在一定时间内生存下来的那类规模的企业。?

生存技术与研究规模经济的其他方法相比,应用此方法更直接、更简单,它避开了许多统计与会计方面的困难,对许多行业的规模经济得出了有价值的经验研究结论。应该说这种方法包含了比工艺设备所决定的经济规模更多的因素,在实践中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斯蒂格勒指出,“由于各厂商使用种类不同、质量不同的资源,最佳厂商规模必有多个,呈现某种频率分布,生存技术能对这一分布做出估计。”但采用此方法研究时应注意的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且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原因肯定不止是规模经济这一条。生存技术法的计算过程如下:1.用销售收入指标把某一产业的企业按其规模分作不同的层次。2. 选择两个时点,不能间隔太短,至少有5年以上,这样,才能使采集的有关数据能体现出某种趋向性。然后对每一类规模的企业所占行业产量的份额进行计算,如果某类规模的产出份额在一定时间内下降,那么就认为该规模企业的效率相对较低,一般地说,效率越低,则份额下降得越快。通过长期的统计分析某一行业中生产某种产品不同生产规模的变化趋势,就可能看出该行业的规模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4 运用生存技术法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微电子、光电子、电子元器件、软件、计算机、通讯、网络、消费电子以及信息服务等众多行业, 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分为投资、消费和元器件三类。信息经济时代, 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信息化建设的推广、新一轮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 为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创造了绝好的市场环境, 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突显。?

根据统计资料,采用上述生存技术法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1991~2006年间的最佳规模范围进行测度。根据生存技术法的思想,时间间隔要5年以上,需要25年左右的统计数据资料,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晚,但规模变化较大,所以时间间隔取为3年,以体现变化情况。?

用于规模生存技术法研究的企业,一般取有相当规模的,这里取前100强,根据各个企业的销售额占该年总销售额的比重的分布情况,划分为6个等级。并按照规模等级合计企业数量和该等级占100强的销售额比重。结果如下(见表1):?

我们可以发现2%-3%与3%-4%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所以将两者归为一类,并绘成图表如下(见图1)。?

由图1我们可以发现,4%以上的规模等级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最佳规模范围(要说明理由),0.5%以下规模等级的销售额比重比较稳

定。?

4%以上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由1991年的0上升到2006年的6个,而占年百强销售总额比重也是由1991年的0%持续上升到2006年的42.48%,上升幅度非常大,并且稳定。电子产品适用于均匀而大量的生产,资本技术密度较高,规模比较显著。而从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来看,不受限于原材料、劳动力等,大的企业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规模扩张。并且进入的企业相对较稳定,很多由2%-4%规模等级的企业发展而来,说明大规模和企业容易做强做大,发展较快。?

2%-4%规模等级以及0.5%-1%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这两个规模等级的公司规模有很大的不经济性。?

而1%-2%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除1994有较大的上升外,其余年份的在12左右波动,销售额比重在14%-19%之间波动,呈不稳定的无趋势状态。总的来说,除少数外,大部分中型企业排位在上下波动,没有很大的变化,说明中型企业还是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

0.5%以下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上升较大,由1991年的37个上升到2006年的60个,增加了23个,而销售额比重仅由1991年的14.88%到了2006年的15.62%,增加不到1%,绩效并不高。并且我们对比电子百强目录可以发现,0.5%以下的企业数目增长虽多,但变化很大,几乎是重新洗牌,重新进入一批新的企业。说明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处于成长阶段,进入壁垒较低,新的公司容易进入,中小企业仍有生存空间,但同理进入公司多,市场竞争激烈,如经营不慎,则易被淘汰。 ?

5 结论?

总的说来,电子信息产业中大企业容易做大,该行业容易进入,但竞争激烈,也容易被淘汰,尤其是不具规模效益的小企业。中型企业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近年来大企业数目较稳定,但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当然,我国电子百强与国外的跨国公司相比,在规模上还有巨大的差距,2003年的百强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尚未超过ibm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以上分析说明我国电子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尚未达到经济规模。但要注意做大不等于做强,扩大规模外还要注意加强合作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