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教育导论8篇

时间:2024-02-21 14:39:06

科学教育导论

科学教育导论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创新

坚持在教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教育理论创新作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先导,对于教育体制创新、内容、方法及手段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理论创新与发展,必须在需求与可能的结合上找到创新的“抓手”

目前,我教育还处在一个主动适应转型建设的初级阶段,时代需求和现实条件之间的矛盾无法回避。如何在教育理论创新过程中使创新成果与教育实践相吻合?深则厉,浅则揭。只有用科学发展观去考察、去回答这些历史性课题,才能找到既有前瞻性、创新性,又有操作性的创新“抓手”。

(一)立足于当前教育客观实际

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一项具体活动,有其历史性和独特个性,与普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等教育模式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和推动教育实践的思想,其创新必须以教育实践为基础。离开了教育实践,空谈教育理论创新,创新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教育理论创新作为理论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立足于现阶段教育实际,强化主动参与建设和发展的意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高素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实践、学科专业建设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更深入地融入到院校建设主战场,继续强化应用研究,把教育理论创新研究选题引至满足教育重大战略需求和教学技术改革需求上来,努力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

(二)把握教育理论创新的标准和底线

教育理论创新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理论创新其标准也是不同的,并且教育理论创新的标准因受历史性和个人价值观多元性的影响,很难做到最大限度的客观公正与统一。即使如此,在评定成果是否达到创新要求时,我们认为还是有着最基本的标准和底线的。这个底线和基本标准就是:有利于军队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有利于推进军队建设事业的全面进步。而不能是像少数人主张的教育理论创新“怎么都行”,结果把人们引向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二、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理论创新与发展,必须以具体专业岗位活动为实践平台

(一)以岗位为平台提高创新能力素质

教育理论创新活动离不开抽象的思维活动,当然也离不开实践活动。岗位是检验教育理论成果成效的“神经末梢”,也是产生教育创新灵感的“有机载体”,没有精通岗位的人才群体的实践活动,就没有教育要素的融合和体系的集成。信息时代,迫切要求教育工作者精心钻研教学技能。特别是对于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专业学位教育的开展、在职干部短轮训任务增加等带来的教学管理及教学方式变化,这些都是教育理论创新产生可操作性的载体和“抓手”,更应引起足够关注。以岗位为平台的教育理论创新活动可按基本创新素质培养、岗位创新训练、实施创新的步骤展开。

(二)用科学发展观拓展创新战略视野

一是为了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加强创新,教育工作者应当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拓展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理论研究中摆脱对教育著作纯文本阐释的传统方式,才能使教育理论研究真正有所创新。二是教育理论创新要擅长借用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对教育各类现实问题的细致分析,同时引入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而实现教育的理论创新。三是教育理论创新要有全球的视域。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在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是整个世界发展的主题。创新不能满足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视野,创新必须具有全球的视域,必须走出狭隘视域的限制,必须能为更多的人接受。这样的创新才具有现实意义,才能从本土走向世界。

三、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理论创新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双重关系

(一)正确处理理论创新与继承之间的关系,坚持在继承中求发扬

教育理论创新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从零开始,教育理论创新离不开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的教育文化遗产。不了解历史,不了解过去,就不能准确地把握现在,不可能实现创新。创新意味着破旧立新,要破旧就必须了解“旧”,也即了解历史,把握其发展的规律与存在的不足。历史是连续的,任何研究都不可能脱离历史进行,教育理论创新要求教育工作者要透彻研究教育及其理论发展的历史,批判性地吸收历史上教育理论研究的精华,清醒认识自己研究的起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才能在创新的道路走得更远。

(二)正确处理创新成果质与量之间的关系,坚持在兼顾中质量求优先

质量以一定的数量为前提,数量以一定的质量为基础。在教育理论创新的实践中,需要科学处理质与量这一对矛盾。就数量来看,当前教育理论创新成果数量还远远跟不上迅速发展的教育实践,就这一点而言,我们要不断加大研究力度,大大增加教育理论创新成果的数量;问题的侧面是,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二者关系,往往是在数量上实现突破的同时,创新成果质量却有不种程度的下降,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理论创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为此,在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科学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科学教育导论篇2

关键词:计算学科;导论;人文教育;教学改革

任何一门学科或专业,都含有丰富的人文内容和特质,都可以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的熏陶与生命力量的提升。在计算学科导论的教学过程中,以一种什么样的意义来揭示该学科,就帮助学生设置了一个学习的方向。方向不同,学生在从事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心理活动不同,学习的结果也不同。对知识,学生会记忆性地学;对技能,学生会模仿地学;对能力方面,学生会思维地学;对伦理方面,学生还会体验地学。无论如何,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是非常明显也是极其重要的。

一、计算学科导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多年来,通过对计算学科导论的关注,以及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的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定位、组织与设计方面,我们可以归纳和总结出国内外高校对本课程的处理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1)高层次抽象。也就是用高度抽象的理论模型来刻画计算机及计算的本质问题,其特点是层次高,系统性强,且融抽象性与科学性于一体。这种教材质量较高,但对于本科生来说,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2)“浓缩”+“拼盘”。将本学科的主干课程,如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浓缩”起来,独立成章,然后合成一个“拼盘”。其特点是内容广而散、概念多而杂、理论深而不透,学生很难理解与掌握。此外,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讲授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对这个“度”的把握非常困难;与后续课程内容重复等。

(3)实用主义。主要体现在以操作为主的入门教育,教学内容类似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其特点是学生容易掌握,也可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但却失去了“导论”课程的本质属性,学生对整个计算学科很难有所认识和把握。

(4)其他。比如以某种具体语言为主,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这些内容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需的,但不宜作为“导论”课程来讲授。

二、课程的定位与教学指导思想

作为“导论”课程,计算学科导论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定位?确实应该进行冷静、理智地加以分析。

首先,在定位方面,我们必须意识到以下几点:一是该课程为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该课程中介绍过多的理论、方法、技术、概念和术语;二是要站在学科的高度给学生“指点江山”,使学生对计算学科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三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的热情,使学生受到较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鉴于此,我们认为该课程在专业知识的传授方面应该起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里所谓的“承前”一是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过程以及前辈们所做的贡献,二是了解计算学科的本质问题;而所谓“启后”一是介绍本学科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二是让学生了解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其次,在教学目标方面,可以归纳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发展趋势,能从中获得必要的启示;从理论模型的层次上掌握计算及计算机的本质问题;了解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水平;通过大量的事例和素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

因此,我们认为计算学科导论应该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思想:努力强化“导论”二字,贯彻以“发展沿革、计算模型、兴趣驱动、知识架构、学习导向、人文熏陶”为方针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发展沿革”方面,主要强调两方面的知识。一是计算学科的发展史;二是计算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及其带给人们的启示。“计算模型”是描述如何在计算机中完成计算的一种概念性方法,不涉及硬件和软件细节,从抽象以及方法论的层次上揭示计算及计算机的本质特性。“兴趣驱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内在的、强烈的本能冲动;“知识架构”侧重于介绍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学习导向”着重讨论本学科的特点、规律以及学习方法。“人文熏陶”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成为健全的、高尚的、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大爱”的社会有用之才。

三、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1.计算学科发展史

知识的传授不能脱离知识的背景以及知识产生、发展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促进学生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精神构架的有机成分。历史的发展过程,无不反映着辩证思维的过程。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形成概念,再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可以获得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只有学习和熟悉历史,深刻地认识过去,才能更加自觉和正确地把握现实与未来。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学会怎样做人等。

2.历史人物的事迹与成就

在计算学科的发展史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学者和专家。他们的奋斗经历、挫折和成功、团结与协作、百折不挠的惊人毅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以及他们创造性的智慧,都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如阿兰•图灵(Alan Turing,1912-1954)年仅23岁就被选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在量子力学、概率论等领域都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对计算学科的重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有限状态自动机(即图灵机)以及“图灵测试”。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计算机界的最高奖定名为“图灵奖”。

又如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在格论、连续几何、理论物理、原子能和经济学等领域都做过重要的工作。冯•诺依曼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和数值分析的开拓性工 作。

3.业界公司的兴衰与成败

短短的几十年里,计算机界诞生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这些公司的管理理念、经营策略、企业文化、技术路线、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等,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自1975年微软公司创立以来,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比尔•盖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神话。到1999年7月16日,微软公司的股票市值已突破5000亿美元的大关,而当时世界上只有8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超过了5000亿美元。比尔•盖茨的成功,验证了一条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如果市场起飞,那些恰好在起飞点进入市场的人,将会获得超过一般数学期望值的投资回报。英特尔(Intel)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独立半导体制造商,成立于1968年8月。该公司为何能在短短的40年里创造辉煌?除了雄厚的科研、技术以外,注重新产品开发、强化质量意识、全力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出色的营销沟通能力对英特尔的发展功不可没。

创造神话的公司还有很多,比如IBM,HP,Yahoo,APPLE……这些公司的成败与兴衰的背后,有很多曲折、感人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人们可以获取很多智慧、经验、教训、感悟,对从业者来说,没有比这更宝贵的精神财富了。

4.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兴趣驱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内在的、强烈的本能冲动。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产生的积极探究的认识倾向。当一个学生对某门课程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学习这门课程就有了内在的、持久的动力,这种内因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对于计算学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认为有几条途径。一是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如多媒体CAI)展示计算学科的经典应用,如科学计算、天气预报、导弹制导、CAD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计算学科给人类所带来的震撼人心的变革;二是介绍计算学科未来引人的美好前景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是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计算学科尚存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

5.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人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心理体验。社会责任感一旦确立,就会成为性格心理的组成部分,就具有稳定性,使人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尽职尽责。因此,在人文素质教育中,除了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以外,还应该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上多下工夫。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立足现实,从时展与社会进步的高度来把握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第二,介绍与学科有关的优秀历史人物,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第三,介绍学科与当前民众利益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献身于造福人类与社会伟大事业的热情。

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

参考文献:

[1]石茵译.计算机科学导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15.

[2]杨跃民.高校人文教育:问题与建议[J].理论探讨,2005,(6):140-142.

科学教育导论篇3

教学理念优化

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即应用生活元素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幼儿教师应秉持人本教学理念,以生活元素引导幼儿探究科学知识。以自然科学《滴水成冰》为例,教师要以简单、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水结成冰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而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也能大幅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利用奇妙、好玩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针对奇妙的自然现象,幼儿难以解释,觉得非常神奇,比如水在常温状态下加入试剂后就变成了冰,幼儿会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索科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营造和谐、稳定的活动环境。《滴水成冰》实验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且一个人难以完成,教师可以开展合作教学法,借助集体学习和师生互动优化幼儿的科学探究方式,满足幼儿集体学习的愿望,缓解學习压力,并通过学习向导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收获学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教学方法优化

生活即教育,教师要为幼儿搭建生活学习舞台,体现幼儿对生活教学元素的高度理解。以《制作气动小汽车》为例,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如下。

第一步,教师组织幼儿观看科学短视频,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活动初期,教师先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观看有趣的科学短视频,介绍气动小汽车的科学原理。虽然绝大多数的幼儿看不懂,但是大家会被五颜六色的气球、形态各异的小汽车吸引,当看到气球推动小汽车前进时更是大为惊奇,这样就能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步,教师利用道具演示奇妙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欲。仅靠视频引导是无法让幼儿切实感受科学的奇妙的,所以教师还需要用道具演示奇妙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比如在观看视频后,教师用硬纸板、钉子、胶水以及气球等生活用品还原“气动小汽车”的制作过程,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力求精细、慢速,让幼儿看清楚搞明白。第三步,教师分组实操还原科学实验,增强实践能力。气动小汽车的制作仅靠幼儿一人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教师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大家以集体智慧还原科学实验,从而提升幼儿的科学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一组推选出小组长,带领其余三人共同制作气动小汽车。这个过程中某些幼儿会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指导并渗透激励教育,使其迎难而上完成任务。第四步,教师立足生活布置亲子任务,夯实教学成果。通过制作气动小汽车,幼儿明白了是气球中的气推动小汽车前进,那如果汽车更大更重,还会不会有同样的效果呢?教师以此问题布置亲子任务——制作重量为3kg的气动小汽车,并让小汽车跑一米远。这个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幼儿不仅能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还能学习到更多实用的科学知识,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

教学内容优化

科学教育导论篇4

一、转变领导观念,努力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基层教育科研的开展需要领导的重视,因为学校领导的认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层工作的重点和教育的评价标准,同时领导的教育科研能力的高低对教育科研也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领导的认识水平到位了就能制订出有利于教师教育科研的评价标准,就能激发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领导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而且进一步树立领导威信,产生亲和力和凝聚力。转变领导的认识和提高领导的认识水平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科研部门应该选好课题,确定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并进行公关,寻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领导看到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从而转变领导的认识,进而支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在领导的重视下、在领导的率先垂范下,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使教育科研成为教师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方式。

二、重视科研队伍的建设。确保科研课题的有效落实

教育科研课题最终要通过学校、教师来落实,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题的研究程度。因此建立一支科研能力强、意识先进、结构合理的相对稳定的研究型队伍,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教育事业长期有效健康发展的根本大计。针对当前教师的认识素质应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重视对教师的培训。请专家结合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对教育科研基础知识、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做专题性报告;还可以派教师送课,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指导和讲评。接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可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有利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最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三、做好课题前期规划,确保课题的有效性

基层学校和教师在研究能力和认识水平上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课题的选择上往往有失偏颇。一些学校在选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复研究。其一表现为从“口号”出发,盲目的“赶时髦”,造成与他人研究重复,缺少特色;其二表现为从学校本身所处的位置和直接经验出发,造成未能在原有教改和科研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分析其原因:一是缺少情报信息研究,捕捉不到最有价值的问题;二是对自己原有成果和经验的特点提炼不够,难以形成有创意的特色研究。

选好课题并设计好方案,是取得研究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另一半,则是以科学的态度,将已确定的目标和计划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四、开展校本研究,以小课题带大课题

校本研究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科学教育导论篇5

一、科学发展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的高等教育,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其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方向,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一)科学发展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在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时候,我们党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提出了契合实际的指导理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上的指导作用体现在高等教育的规模效应和质量效益。

1. 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效应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人才的多样化、人才的数量化、人才的市场化以及人才的普及化。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照进高等教育即为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数量会大幅度增加,这要求高等教育的教育规模要不断的扩大,但不是盲目的、无原则的,而是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及配套设施的规模要相应的扩充,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只有保证了高等教育体系中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等要素间的匹配性和合理性,才能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只关注其规模性而忽略其质量性。规模效益固然让人兴奋,但我们在注重高速发展规模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度”的问题,防止过犹不及。在注重发展高校规模的过程中,在不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和本质内涵的前提下,实现其规模效应,注重其规模效益。这样的规模性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才是我们所期待的。

2. 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效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国高等教育自始至终就注重人的发展,并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最大的自由。《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展不是空喊的口号,更不是停留于肤浅的言语上,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对于高等教育,国家一方面通过设置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的专业,做到了因“生”制宜,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高校进行评估,把好办校质量关,向高校要质量和效益。

质量优劣是衡量高等教育是否有效实施的硬性指标。向质量要效益,向质量要成效。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学生,教师,学校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在教学中,教师始终秉持孜孜不倦的态度,思考如何教好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很好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在学校中真正学到知识,获得发展;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好教学设施和保障,才能使得教师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学生要注重自己的发展,要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直觉性,能够使教师的教学劳动能够不会白费流失,能够不会使得学校投资甚至国家的各种保障落空。因此,学校,教师,学生作为这个教育体系中的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把好质量关,各个环节之间也要做好协调,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二)科学发展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网络时代、信息超载的世纪,改革高等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资源等方面都面临挑战。科学发展观理论应运而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寄托。

1. 在培养人才方面更加关注“专才”的培养

人们常说:21世纪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而高等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各级各类高级人才的途径。因此,国家对各方面的“专才”的培养投资也相应的加大,可以实现国内人才的精、尖、高。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让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使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这里的“专”是在某个领域或方向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因此,在“专”才的培养上我国高校要下功夫。

2. 大学生就业形式的变革

大学生就业方式由“计划分配,统一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模式。这种模式的变革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是适应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的。对学生来说,择业的主动权回归到学生手中,满足学生的工作渴望和就业需求;对企事业单位来说,可以采取聘用制,选择自己需要的人才,聘用适合单位所需人才。这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也是充分实现人的自由化,遵循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基本要求。

3. 专业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以我国基本国情为出发点,让高校开设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专业,改革或去除那些老的、过时的专业,旨在用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去丰富和武装学生的头脑。在开设社会需求专业时,不断更新专业的教学内容,不断调整开设课程,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我们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引导学生树立学贯中西、通古知今的意识,做到自我完善。

4. 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办学理念

当前生产的大型化和密集化、科学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知识更新期的不断缩短、新兴科学的大量繁衍、教学内容和手段的相对落后、教育经费的不足等等,要求学校教育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 把教学与科研、生产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 才能使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使教学内容得以更新、使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 使学生学到更加切合实际的理论,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素质。“三结合”教学体制的建立是互惠互利的。只有坚持将三者结合起来,使教学为科研服务,科研为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并能使生产为教学提供实践场所,让教学、科研、生产成为一体,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使人获得发展。

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高校需要做出的努力

高校该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也即是说如何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实际内涵。高校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高校要做到把发展放到各项工作的第一位

发展是硬道理。高等教育的发展迫在眉睫。高等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各项事业得以发展的关键之一。没有高等教育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不可能得到提高;没有高等教育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不可能获得空前的进步;没有高等教育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可能实现小康,人民生活水平不可能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需要发展,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为教师提供便利的后勤保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充分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得到发展。

(二)高校要做到以人为本

马克思说:“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而教育的最终目的要归结到人。这里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我国高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仅要做到让教师获得很好的发展而且让学生也得到充分发展。教师是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是教学体系中的教育对象。只有将教师和学生的才智充分发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增加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道德理念等。

(三)高校要做到在教学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校要关注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满足社会发展要求;教学资源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升级,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国家、教师和大学生的需求,并且使教学资源能够可持续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降低教学成本而且可以使师生长期受益;教学环境也要更加人性化,比如在体育场馆的建设、校园绿化、教学楼和宿舍楼的生活环境等。高校要充分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方面考虑,使教学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

(四)高校要做到统筹兼顾

科学教育导论篇6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理论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一系列基本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里的具体开展和实际运用,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理论教育,体现了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需要。高度重视以思想理论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历史反复证明,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伟人的这一着名论断科学地揭示了以思想理论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搞经济建设离不开可靠的政治保证,必须认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不断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新环境、新情况和新任务邓小平多次强调:“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目的是增强党和国家的凝聚力,增强干部队伍和群众队伍的凝聚力,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实践证明,不断加强并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为此,党中央提出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多次强调要坚持 “三个不能变”的思想,即: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地位不能变,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地抓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不能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不能变。显然,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理论教育才能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取得新的进展。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理论教育,体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面对全球化和多样化的社会环境,面对广大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面对我们党所承担的伟大历史使命,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正是遵循上述一贯的指导原则,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理论教育,体现了新时期坚守主导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一门学问,在世界知识之林及各种意识形态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因为,思想理论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涉及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即人类的精神生活,并不单纯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阶级、哪个政党的个别行为。这种性质,使思想理论教育成了人类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一项共同的实践活动。它历来是统治阶级为夺取和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与社会成员,而组织并进行的社会教化工作的十分重要的方面。诚然,思想理论教育的名称及形式在不同的国家、阶级那里,是各式各样、或隐或显的;但其实质与目的却完全相同,都是为阶级统治服务的。因此,在许多国家,虽不一定有“思想理论教育”之名,但绝对有“思想理论教育”之实。就拿美国来说,其思想理论教育通常是在公民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名目下进行的,旨在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政治信仰、理论价值的灌输及实践行为的指导,使人们成为适应资产阶级政治需要的“好公民”。另外,在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在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公民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乃至历史地理教育的名目之下,都做了大量实质性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如果我们不为“名”所囿,就应实事求是地承认思想理论教育在当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并非只是社会主义国家才有,更不仅仅只有中国大陆才有。当然,在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以及不同阶级、政党之间,思想理论教育会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与形式,这正体现了与矛盾的普遍性密切联结着的矛盾的特殊性。我们在思想理论教育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正体现了坚守我们党主导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面对全球化形势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情况,结合新时期党对思想理论教育的新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对于我们进一步唱响“主旋律”,强化“生命线”,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促进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

(作者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办事处)

科学教育导论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教育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问题。”胡总书记的这番话,再次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高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实现教育手段与方式的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从而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使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融会贯通,切实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落实“以学生为本”是构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基础

一般都认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了解自身、完善自身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兼顾传承性和发展性的知识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落脚点。但这种认识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只要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就不难发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如何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眼光去对待这两者的关系,不能用一种精神去替代另一种精神,更不能实用主义地把一种精神凌驾在另一种精神之上。而应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实践中尽管是有所侧重但力争使之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

在以往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体制的制约,往往使得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这种做法的后果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不注重精神世界向上向善的提升;二是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知识的重要性,致使理科学生文化修养相对欠缺,文科学生科学常识知之甚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长期被人为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忽视或淡化“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直观地讲,“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考察和规划我们的一切工作,学生的健康而全面的成长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应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归属。

“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应用在教育教学之中,一方面,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体贴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设计和布局上,既考虑学生今天的需要,又有力地把握学生未来走上社会自身发展大展拳脚的需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应作为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基础。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统一协调起来,明确地把大学教育的目标规定为健康人生观形成和知识结构完善两者之统一,扭转那种重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轻道德教育通识教育的观念,改变过分强调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系科和课程的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实现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基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成功的高等教育,应培养出大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而人的发展,马克思曾有过一个很精当的描述:“即作为主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在谈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时,马克思又有一句名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尽管“这将是一门科学”今天还远远没有出现,但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在总体上是占主流地位的。

人们通常是这样定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形成的,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升华。

在上述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者在形成的过程中,都依赖于实践,其成果同属于人类文化的升华;其基本作用都可归结于对人自身的深刻关怀,体现出人类不断认识世界的理想追求;其主要内容都包含 “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生存所涉及的方式与手段;而其终极目的都落实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就需要把全面教育的内在精神动力和主要内容融合起来。回到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上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就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失任一“一轮”“一翼”, 会造成学生或者知识面狭隘化,或者高分低能,或者有才无德,或者走上社会后面对不同角色的适应性、选择性、转换性差,等等。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提出过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标准:“21世纪要实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大成的智慧教育,培养出知识眼界宽广,自觉运用科学技术,敢于开拓创新,促进社会、自然和人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换一个角度说,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兼顾到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又可以说,从终身学习的层面讲,今天的高等教育同样亟待着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融合。

三、统筹兼顾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主战场

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根本方法。第一课堂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主战场,统筹兼顾第一课堂的的教育教学,在人文精神教育中贯彻科学精神,在科学精神教育中注重人文教化功能,努力做到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交融。

以往的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文精神或科学精神的缺失,但主要表现为科学教育倍受青睐而人文教育遭受冷落。要遏制这种趋势的蔓延,进而改变现状,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理论,积极实践。具体地说,第一课堂的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高等教育的组成架构,实行院校调整和重组,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的局面,建立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综合性大学。在高校内部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淡化专业的细分,突出大专业大学科;在低年级实施大类授课方式,适当增设文理结合的学科和专业,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兼顾学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知识。

2.控制源头,改变以往文理分科的招生制度。不再以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来限制专业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地确定自己所喜好的专业,避免高中阶段的文理偏科现象在大学加剧。

3.优化课程设置,变换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首先,需要均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学生中学分中的比重,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中基础的课程纳入核心课程。第二,开设兼顾科学与人文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把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方法论与价值观整合为一体融入综合课程。第三,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改革,分为自然科学类、生物医学类、历史文化类、文学艺术类、哲学社科类五类,要求五类课程均在选修学分中占一定的比例,鼓励和引导偏重文科的学生选修理科课程,偏重理科的学生选修文科课程。

四、统筹兼顾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广阔天地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延伸和补充,它的出现是对传统授课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第二课堂活动,打破了传统室内教育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对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课堂以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为载体,紧贴学生实际所开展的一系列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开放性活动,是进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广阔天地。

加强教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提高第二课堂的活动效果,应搭建好软件和硬件的平台,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我们设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组织专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界定“第二课堂”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并借此强化深化广大师生对第二课堂建设的认识,进而水到渠成地把第二课题建设纳入学生的培养方案。

2.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第二课堂的管理。建议把第一课堂教学的学分制管理引入第二课堂,使得第二课堂活动状况与学生的毕业成绩挂钩。

3.积极开展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音乐会、文艺晚会、著名科学家的成就展览和相关讨论会等,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艺术审美能力。

4.积极推广学生课外学术沙龙活动。学术沙龙活动应由大学生自己主办,采用主题式的交流方式,选题尽可能涉及政治历史,科技前沿,经典命题等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

五、结束语

今天在校的大学生,早已不是什么天之娇子了,他们只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普通的劳动者。苛求他们,放纵他们,依照旧有的教学模式塑造他们,都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教育为突破口,才有可能培养出闪烁着科学之光和人文之光的符合时展要求的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

[注:此文章系“2007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中标课题《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JXJG-07-1-7)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丛立新:《课程建设的双重任务》,《教育研究》,2002.7。

[2]王鲜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应然――兼论通识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3]赵杨群:《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失与教育对策》,《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1.

科学教育导论篇8

关键词: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就业

第一章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1.1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各个高等院校的逐年扩招,高校毕业生也随之增多。而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好多企业求贤若渴,但却招不上适合岗位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到处投简历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学非所用,跨到另一行业来工作。

1.2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的教育,未能很好的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只有3%的人能达到服务业起点职位要求的能力水平。首先,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其次,一些高校教师的素质不够合格,在讲授能力和调动学生兴趣和主动性上有很大欠缺。最后,很多高校都重理论,轻实践。由于资金设备和师资方面不符合条件,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只能在教学过程中化繁为简,从而导致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

第二章 以广告学专业为例研究本科学历教育

2.1广告学专业的特点和广告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

广告学是近年来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新兴的一门学科。广告学专业是一门文学艺术、经济学、管理学交叉融合的运用型专业,所培养的是能从事广告策划、广告营销、广告企业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这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广告活动又是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活动,因此广告学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广告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对文化艺术的感知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情怀。

2.2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由于广告专业发展前景普遍为人们看好,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各大高校为了迎合市场就业需求也纷纷扩招,导致广告专业人数增多,教育质量也相应受到影响。

首先,教学资源投入不足。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边缘学科的重视不够,在资金和设备上投入没有足够的投入。广告学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不能和一些思想理论性的专业相比,它需要对学生专业操作技术上给予关注。比如广告摄影的器材,一些艺术类课程所需的要工具等。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不充分,直接影响了广告学专业的教学质量。

其次,专业课数量不足,课程结构不合理。广告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集经济、艺术、管理等学科为一体,对学生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由于教学是时间有限,广告学专业课程的数量就受到了挤压,课程结构不合理使学生的专业素质不足。

最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由于广告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从事这一专业领域研究的教师学者相对其他专业明显较少,造成了广告专业师资力量的短缺,一些专业的课程只能派一些文学、艺术的老师来兼任,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3广告学本科学毕业生求职问题

由于广告专业学生的急剧扩招,导致了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异常激烈。广告专业又是一个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企业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为提高效率,会选择那些能直接上岗的,具有很好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毕业生。我国的本科教育培养强调理论培养与技能培养并重,但实际中我们本科教育更重视了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论教学。广告专业的市场准入要求低,竞争又激烈,导致全行业目标薪金期望降低,低的薪金待遇使好多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不愿进入该行业。

第三章 广告学专业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策略

3.1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概念界定和目标

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相关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不同于学术性本科教育,它在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从事本专业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的同时,更强调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和创新。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型人才,满足社会职业所需。

3.2广告学专业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设置

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社会的需求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广告学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对广告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首先,广告学知识涉及到经济学、传播学、美学、文学等多学科,因此广告学专业也要依此进行完整的课程体系构建,主要分为五个课程群:传播学课程、广告学课程群、营销学课程群、艺术与视觉表现课程学等、人文课程群。其次,由于高校的教材和教育理念往往滞后于行业发展,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却常常发现所学与实际严重脱节。因此在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同时还要根据广告行业对人才的需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3提高广告学专业教师素质

师资力量是广告学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广告学专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受制于本专业教师水平,因此要全面提高广告学专业教师的素质。首先,要广开人才引进的渠道,大力引进广告学专业学术人才,提高教师的学历要求和职称要求。其次,广告学教师要树立广告意识,用自身的广告人的精神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由于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性强,在教学中必须将理论和实务联系起来,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4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广告专业实习基地

学校要通过科研与社会服务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可以进行广告学专业校企联合办学,建设专业实习基地,企业不仅能够派经验丰富的企业成功人士去学校任教,还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解决部分毕业生就业问题。

第四章 对我国高等本科教育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广告学这门专业的发展分析,给我国的高等本科教育发展带来很多启示。首先,学校要找准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高等学校是为了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各方面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的,不仅要培养出学术性的人才,还要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其次,高等教育要以职业需求为基础,优化学科课程设置。多开放一些实践性的科目,在教学设置和师资配备上都进行合理投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进入职业领域中增强适应性。再次,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加强高职称、高学历的学科性教师配备,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业成功知名人士来校任教,制定激励政策来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最后,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专业应用场所,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再用课本上的知识去指导实践,减轻本科毕业生从学校到岗位过度的压力。(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樊继轩.论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11)

[2] 张健.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communic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2005(06)

推荐期刊
  • 科学
    刊号:31-1385/N
    级别:省级期刊
  • 科学课
    刊号:42-1625/G0
    级别:省级期刊
  • 江西科学
    刊号:36-1093/N
    级别:省级期刊
  • 标准科学
    刊号:11-5811/T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