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对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及感想8篇

时间:2024-02-27 14:39:21

对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及感想

对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及感想篇1

作者简介:

丁 峻(1958―),男,宁夏中宁人,杭州师范大学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哲学、认知科学、教育哲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西方的具身理论研究》(11JCZX02YB)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人类的知识系统可分为“本体知识”和“对象性知识”;本体知识由自我经验、自我情感、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等系列要素构成。主体唯有借助具身认知方式才能真正内化外源知识,进而以审美方式建构本体知识、运用投射方式输出思想成果和行为图式。因此,我们应当把建构本体知识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作为大学的根本价值目标,以便借此体现大学对人类文化的全息传承与综合创新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本体知识;人格智慧;元认知;大学;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2-0014-08

几千年来,人类的心智发生了巨大的嬗变;这主要归因于教育所传导的知识价值。大学的文化集成了古今中外的人才成长与成功经验、凝聚了全人类的顶级智慧与美感人伦品格,因而成为提升师生员工自我表现、创造力、审美诗意、爱心良知和精神变革的动力源泉,并有助于激发校园内外人们的好奇感、奥妙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因而,基于知识创新的大学教育遂成为引导人们认知精神世界与创新内在价值的不可或缺的核心平台。

与之同时,人类的环境与生态、情感与行为也日益呈现出种种危机境况:“现代人虽有能力改变一切,却忽视了自身的发展。……惊人的科学技术成就迫使人类丧失了某些最重要的观念,从而使我们的内在世界失去平衡、外在世界失去协调、前途难以预测。”[1]

造成上述本体性危机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应对挑战的智慧之道又在何方?本文拟结合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命题,就长期被忽视的人的本体价值建设等根本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探讨,以造益我国大学的教育理念更新与知识载体创新。

一、智仁勇精神:人类文化的精华、人格文化的枢纽

人类自古以来对自身(尤其是审美之道、创造之谜)最感兴趣,杰出人才则是体现人类的顶级智慧与崇高情怀的卓越典范;他们的审美情操和创新智慧遂成为天下大众心向往之的人格精神与事业理想的“标准参照系”。

那么,名人文化所体现的人类文明的精华究竟是什么?杰出人物用以孕育创造性情感与思维能力的人格结构具有哪些文化标志、认知焦点、闪光亮点和价值特征?进而言之,中国大学应该如何建构用以回应“钱学森之问”的思想路径?上述问题乃是值得我们深究且非常有趣和极为复杂的元问题。

1. 为何“天人一性”、“物我一体”的认识论是传统智慧精华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圣人之用心,皆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下事事物物、形形,万万分殊,但都不离一心,心一贯万物万事,心具有众理,盖天人一性也,物我一体也。

人之所以能尽己尽物之性、知性知天,是因为天人一性、物我一体。换言之,每个人既是独立存在的生命体,也是浩瀚宇宙的一分子;他既是认知的主体,也是认知的客体或被认知的对象。他可以通过认知自我来感悟宇宙的特殊规律,进而综合与推导出宇宙的一般规律。若非一性一物,就不可能实现尽己尽物、知性知天。因此可以说,尽己则尽物,知性则知天。

换言之,人的本体世界与作为人类对象的客观世界都具有本质相通的变化规律、真理与价值特征;因为人类与万物的孕育、生成、发展、壮大、成熟、退化及消亡和转化过程,均基于宇宙创生与湮灭的总体性规律。人类的本体世界由多元系统综合构成,其中包括生物生理生化物理系统、心理心智精神系统、社会历史文化与种族特质遗传系统、脑体物质系统和分子量子神经信息系统,等等。上述诸种复杂系统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信息演化过程,无不时时处处精妙映射着对象世界乃至宇宙时空的相关本质特征及其运变规律。

2. 真诚人格的认知催化效能

针对人格所具有的认知价值,儒家很早就做出了相当全面深入的智性阐释,进而肯切地表述了情知意互动互补与协同发展的辨证关系:一是《中庸》所确立的“诚意”人格坐标及其所具有的“尽人性”、“尽物性”、“赞化育”和“参天地”的主客观认知效应,二是孔子所概括的“知仁勇”三达德之人格规范及其“知天―知人―知己”、“爱天―爱人―爱己”、“顺天―益人―弘己”的社会实践价值。它由此凸现了儒家伦理文化的现代认知意义及其深蕴的科学基础,也为我国的大学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价值开掘与创新演绎,对传统人格精神进行批判扬弃和取精用弘提供了深厚的思想资源和可操作的认知路线。

孔子指出:“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中庸・三十二(诚意)》)[2]为何“诚意”能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这是由于“诚者,天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二十(治国)》)。孔子在此把“诚”作为天道与人道实现相互契通的本体标志。

那么,如何能够使天道与人道相贯通、使天性与人性相濡染呢?孔子指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及其知之一也……及其成功一也。”(《中庸・二十(治国)》)。可见,作为“天”与“人”之“三达德”且“以诚贯之”的知、仁、勇,遂成为人们用以契通天道与人道的根本法门和修行途径。也即是说,唯有人们在思想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以诚心实意来贯通整合并内外修行“知、仁、勇”之三达德之时,才会逐步实现知天知人知己、爱天爱人爱己、造益社会和实现自我根本价值的人生理想!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二十三》)。在此,孔子深入阐释了“诚意”与“明知”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由诚心而实现明心(自知),由自知到知人、知物。同时,他又强调了真诚的人格行为对主体认知与完善自身、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深广的价值辐射功能:“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二十二(诚意)》)。

孟子有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卷十三・一》)。可以说,这是孔孟对儒家伦理文化的认知价值和启智功能的完整释说。儒家从至诚可以尽性、从尽自我之性到尽他人之性、从尽人之性到尽物之性、从尽物之性到尽天地宇宙之性,对伦理人格促进人性的内在发展和物性的全面发展做出了价值时空层面的逻辑递进与认知阐释。这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复兴和中国社会的制度文明创新等战略事业,都具有高远深邃的智性启示!

知仁勇发源于诚心、又复归诚心,孔子据此而完成了儒家伦理人格对主客体世界进行认知与完善的历时空摄取、共时空整合与超时空创新之文化价值使命!

3. 真诚人格意识对成全自我与万物的决定性作用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知意唯有实现了内在统一及协调练达之后,才能形成独特而和谐的人格意识及其个性精神。不妨借用一句话来认识孔子三位一体人格论的心理学效应:“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章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二十八)。

那什么是“知”与“仁”呢?“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路);“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贡);“知者自知,仁者自爱”(颜渊)。可见,孔子的仁知观包括了自知自爱、知人爱人、被知被爱这三大系列的情感规范与认知观念,体现了平等互动、自觉自愿、自主自由的“存在本体”认识论思想。

仁知统一,意味着人道与天道、伦理与逻辑、主体与客体、情感与思维的和谐统一,由此从历时空的经验世界和共时空的逻辑天地导向超时空的理念王国,进而推动个性主体形成全新的人格意识和个性精神体系,在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相互融通的基础上走向审美与创造的自由灵通美妙境界!由是观之,孔子的仁知勇三位一体人格论,实际上是人本化的精神宇宙层面的理想人性建构理论,其意义已经超出伦理修行的范畴,具有认知和创造的源头动力价值与精神奠基功能。

总之,真诚的人格意识是主体贯通与整合知仁勇(人格三达德)的核心力量。孔子把诚意视为成全自我之仁的大道,由此导向成全万物的认知之道,内外之道相通、内外之性相合;主体据此得以知天地、知人我、知明行。可见,真诚的人格意识乃是主体练达人格能力和提升个性智慧境界的不二法门。

二、人格智慧得以生成的本体知识论基础

以上讨论了以仁智勇为特征的人格价值及其本体认知效能,笔者在此将之称作“人格智慧”(或本体智慧),以区别于我们在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时所动用的“客观智慧”、“物性智慧”或对象性智慧。以下侧重探讨人格智慧得以生成的本体性知识基础。

1. 当代教育的理念误区与知识观盲区

众所周知,知识是智慧的必要性基础。然而,对于诸如“知识如何转化为(人的主体性)能力”这样的问题,现当代的高等教育却无法回答之。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仅能作用于人的客观知识或对象性知识,后者则需要由学习者转化为自己的本体知识;本体知识的升级活化与内在映射导致人的元认知能力廓出,元认知活动基于自我参照系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具身认知与对象化映射。

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关于知识的定义与分类方法,譬如“认知性知识”和“工作性知识”(巴顿),“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野中郁次郎),环境知识、专家知识与自我知识[3];本采夫提出了情感性知识、认知性知识和体用性知识[4];考斯米德斯认为,可以将人类的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规范性知识[5];艾斯特指出,情感也是一种主体性知识,没有情感体验就无法内化客观知识;情感有助于促进主体的认知目标定位及知识建构。[6]

与之有别,笔者基于主客体价值坐标,提出与“对象性知识”相对应的“本体知识”观、与“客观智慧”(或对象性智慧)相对应的“本体智慧”(或人格智慧)观[7],进而据此深入揭析本体知识与人格智慧之间奇妙复杂的相互关系,借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文化发展与理念创新提供某种思想启示。

其社会动因在于,当代的大学(包括中国与外国的大学)尚未形成以人为本的知识观,因而它们无法基于人的本体知识之建构机制、升级方式、转化路径和认知操作原理来创制实施“客体知识-本体知识-人格意识-元认知系统-本体智慧”的具身认知教育理念,更无法形成用以促进学生的人格智慧向客观智慧转化的合情合理的思维创新教育理念。

譬如,我国的教育活动依然停留于传播客观知识这个初步环节,尚未影响人的本体知识系统,进而致使学习者无法形成个性化的元认知能力。可以说,本体知识的建构空白乃是我国教育存在的根本缺陷,片面的知识观、实用性的人才观和功利主义的教育观乃是我国教育滞后的思想症结。

再如,我国大学所培养的学生普遍缺少下列高阶人文素质:

(1)个性化的 “哲学、美学、科学” 三位一体认知理念与自我意识。它是人们用以认知自我与世界、构建假说与理论、设计实验选取数据、建构模型表征、解释已知和预见未知等科学理性活动的精神意识元坐标。当代的大学生及成年知识分子尽管学历高、外语好、专业知识精深、实验技术先进,却无益于科学猜想或理论假说之孕生。

(2)新颖生动、美妙灵通的多元想象能力,包括艺术想象力、科学想象力、本体想象力等。国人(从青少年到成年人)呈现出想像力贫乏的严重倾向,多数人对知识、专业、职业工作缺乏如痴如醉的爱趣,从而难以大舍大取、献身于斯;脑袋空空,提不出问题、无力建构理性假说,而是按书本或别人的模式来做研究、搞实验,从理论到技术鲜有独创或建树。

(3)丰富而独特的文化经验及个性化的概念建构能力。知识经验狭窄单一,概念视域偏狭陈旧、表象结构窄促、思维状态单调滞化、推理时空局限、想像天地窄小。

(4)内外一致和理性化的人格行为范式。我国的部分大学师生、知识界和其他各界的不少人士,都表现出日益浓重的人格行为取向的功利化倾向。

总之,人类知识创新的根本之道在于“万物备我、格内致外”。然而,我国的教育暴露了严重的价值目标错位和耗竭人心的形式化倾向、严重制约了青少年之情知意本体能力的创造性发展,呈现出“借物役心,扭曲人性”的可悲效应。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革除旧弊、激活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具体而言,我们亟需基于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育观、知识观和价值观的彻底更新,进而据此建构人性化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论。

2. 本体知识观的人文主义价值基础

孔子把诚意视为修练人格智慧(知仁勇)的根本基础、将致诚看作获得情感自由、认知自由和意志自由的内在坐标(即“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情知意规范)。这与西方古典文化及近现代哲学所推崇的“人本主义”精神价值观及文化教育哲学不谋而合。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知识需求、潜能特质与个性尊严,追求人的情知意的个性化、和谐性与全面性发展。人本主义教育哲学的核心理念包括两大内容:

一是形成有关人性及个性世界的本体知识论。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若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人的整个脑体心身系统着眼,深入全面客观地认识它们的发生、形成、发展、转化、成熟与衰亡的内在规律、精细准确地把握个性主体用以调控其“情知意行”的内在机制。唯有掌握了人的情感、心智与行为发展规律,大学才能据此形成清晰明确、富于前瞻性和批判性整合性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基本框架,进而借此合理筛选出那些需要被传承的古今中外文化内容。

二是形成学习主体用以发展与转化本体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本体创造论(系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和经验,有自己特殊的的痛苦与快乐,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潜能特质与价值理想。因而,每个人都需要基于自己与众不同的本体知识系统来发展自己的元认知能力,进而依托“自我参照系”将元认知能力转化为认知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智慧,最后经由身体系统的系列中介而表达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笔者认为,本体知识是学习者转化客体知识的认知中介,据此形成的基于“自我参照系”的元认知框架决定了个体的对象化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因此,当代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当聚焦于人的本体知识,以深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人的个性化情知意之自由自主和全面协调的发展。其中,自我认知框架决定了人的对象化认知能力。

其根本原因在于,主体对自我身心能质的真切认知、充分发挥和完满实现,乃是人的根本需求与无上理想之所在。因此,我们的高等教育应当首先注重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促使“自我认知能力”的形成和“自我价值”的内在实现与外在实现。

3. 本体知识的内涵与价值分析

与对象性知识相对应,本体知识即是主体用以体验、重构、认知、评价、预测和管理自己的情知意活动的内在认知资源,其中包括元记忆、元体验和元调节等认知操作要素,也包括主体对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自我与科学、自我与宗教、自我与艺术、自我与伦理、自我与家庭、现实与理想等相互的价值关系认知、互动作用认识与行为主导图式。

(1)本体知识的基本内容

一是本体性经验(或者说是指向自我的感性认识或经验性知识)。它包括自传体记忆,有关自我的情感经验与文化经验(包括艺术经验,科学经验,宗教经验,道德经验,游戏经验等),自我对话经验、自我幻想与身体经验,等等。

二是本体性概念(或者说是有关自我的知性认识或符号性知识)。它包括三大结构:1.共性知识(包括自我的群体特征、社会属性、种族与人类属性,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2.个性化知识(包括自我潜能,自我特长,自我情感特征,自我性格倾向,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人格类型、能力优势及弱点,自我的行为方式等);3.工具性知识(包括自己所形成的个性化的科学概念、艺术概念、生活概念、技术概念、宗教概念、生命概念、自然概念、宇宙概念等)。

三是本体性思想(或者说是指向自我的理性认识或理念性知识)。它包括个性主体的自我意识、情感理想、认知策略、人格框架、价值观、行为图式与发展战略等内容。主体以此解释自我的历史、调节自我的现实图式、设计和预测自我的未来进路。

(2)本体知识的价值品格

在现当代人的心目中,所谓的知识主要指客观世界(特别是自然世界)的科技知识,所谓人的认知与创造能力主要指对科技文化的内在转化与操运水平。我们对人的自我体验、自我认知和自我建构等内在过程缺少关注、研究和教育实践。

第一,指向自我的经验性知识有助于个性主体在历时空层面将客观经验、对象化情感和社会化价值分别转化及还原为主体自身的主观经验、本体情感和个性价值。其所具有的感性化具身体验之价值品格,有助于矫正目前基础教育的感性缺失倾向。

第二,指向自我的符号性知识系统既有助于个性主体在共时空层面转化及体用其所摄取的各种对象性符号知识,也有助于主体将本体性知识再次投射到新的对象时空及新的对象目标之上、进而借此实现对外部世界的移情体验和换位思考。

第三,个体形成的指向自我的理念性知识,实际上折射了主体自身的本质价值与精神理想,体现了主体对自我世界的内在规律、价值真理与发展战略的科学认识,反映了主体高阶转化及能动创用对象世界之多元规律和真理认识的理性精神建构水平;它们集中体现为个性主体的自我意识、元体验-元认知-元调控水平。

(3)客体知识转化为本体知识的具身机制

人类的学习行为实际上是主体借助对象之镜来观照自我和实现自我的精神内创方式。换言之,客体知识唯有被学习主体借助具身认知方式而转化为自己的本体知识之时,才能发挥其两大核心作用:一是对人的移情体验能力的强力催化和深广拓展,二是促进创造性想象能力的效价升级与理性化意象生成。

第一,将客观经验转化为学习者本体经验的具身化体用原理。主体所加工的客观知识分别被主体的镜像神经元系统转运至经验性时空、认知性时空和哲理性时空,进而由大脑前额叶的情感体验中枢进行价值评价、由认知中枢进行机制分析,再由前运动区进行具身预演、由语言活动区进行符号匹配,最终形成个体对客观知识的三大认知转化产物:本体性经验、本体性概念、本体性理念。

第二,将客观规则转化为学习者之认知规则与思维策略等本体知识的对象化迁移原理。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需要对内心的知觉表象展开二度创造、二次发现和二度体验,进而将认知结果投射到虚拟性和实体性对象之上,借此实现自我与对象的认知价值。

第三,将客观规律、客观真理与客观理性转化为学习者的精神规律性知识、思想理念性知识还价值真理性知识的高阶具身内化原理。譬如,主体在创建科学知识的系列过程中,首先需要生成感性表象,继而生成知性概象,最后生成理性意象;其实质是将科学的客观形式逐步改造为主客观合一的“间体世界”与“镜像时空”;其间,主体将客观化的科学内容转化为本体性的生命感觉、知觉规则与理性意识,由此实现了理性价值的本体建构任务。

三、人格智慧的建构机制与映射原理

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当聚焦于人的本体知识,以深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人的个性化情知意之自由自主和全面协调的发展。其中,本体知识的审美建构乃是学习者发展认知能力的先导目标。其原因在于,人的本体性情感发展位于认知发展的首要阶段,自我认知框架决定了人的对象化认知能力。[8]

1. 人格认知的自我参照系

笔者认为,本体知识是学习者转化客体知识的认知中介,据此形成的基于“自我参照系”的元认知框架决定了个体的对象化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其中,高等学校在引导学生建构本体知识、形成元认知能力、完善人格智慧并使之转化为社会性智慧的决定性过程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且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1)善于借助表象世界的对象之镜来观照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的独特新质、不断充实与提升自己的本体经验,进而建构感性时空的镜像自我。

(2)善于借助概念世界的对象之镜,对自我的本质特点展开符号还原、镜像具身和概念认知,进而建构知性时空的镜像自我。

(3)善于借助意象世界的对象之镜来观照、体验、预演和投射自己的人格智慧,据此建构理性时空的镜像自我。

总之,未来的大学教育应当将理念要素、情感要素、认知要素和经验要素渗透于具身性的教学过程中,以便借此满足他们的高阶精神需要。这种需要既包括主体在知识内化过程中创造与感受具身预演和虚拟映射之妙境的自我审美动机与个性潜能诉求,也包括其在知识外化过程中实施与体验具身操作和实体投射之神奇效能的智性乐趣和自我实现的愿望。

2. 人格智慧的操作结构:元认知与本体工作记忆

(1)元认知意识与人的本体发展

为了提升学习者的个性化体验与思维创新能力,我们需要树立以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为根本目标的能力教育观。其根本原因在于,元认知能力决定了学习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与改造/创造能力。

1)元认知的基本内容:元体验(涉及自我表象或本体经验特征),元概念(涉及自我价值属性、发展特征与思维规则),元调节(涉及自我意识及理念策略执行程序等)[9]。作为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心理表征法则与操作模式,元认知理念是调节其他元认知活动的核心因素。

2)元认知的体用方式:“情感管理”和“认知管理”。与之相关的原则或方法论主要涉及学习者对知识和行为的情感分配、认知分配及思想加工图式。学生只有通过深入学习“认知管理”和“情感管理”的科学方法,方能提升对自我(情感、思维、意识和行为)的认知水平。

(2)本体工作记忆

为了借助元认知系统实现对自我情知意活动的认知、体验、调节和完善目的,学习主体还需要动用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主要是指人们为了解决某种内在或外在问题,或实现某种思想目的的过程中,从自己大脑中现有的信息库中选择性提取的与上述目标密切相关的理念性、策略性、概念性、情绪性、程序性、情景性、身体性知识。其中,来自元认知系统的元调节网络,具体负责提供相关的理念性知识,借此来引导与调试个体的工作记忆活动。

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元认知能力的发展需要学习者依托自己的“本体工作记忆”(包括情绪工作记忆、思维工作记忆、身体工作记忆)、“本体知识”系统和“自我参照系”坐标。在这方面,笔者所开拓建立的“本体工作记忆系统”(其中包括身体工作记忆、情绪工作记忆、书写动作工作记忆、言语动作工作记忆等重要内容)[10],对于主体建构自己的本体知识、发展本体能力、创新本体价值、完善本体智慧、体验本体幸福等内部实践活动来说,都具有根本性的支撑意义。

3. 人格智慧的映射原理

那么,我们所获得的基于本体知识而形成的人格智慧又是如何获得空间映射的呢?可以说,认知自我不但是认知对象世界的内在参照系,更乃是实现自我之能力与价值的思想基础;认知自我又需要基于人对自己的具身体验、情感理想和认知理想等感性内容与理性预设。

(1)具身预演和内在映射

人学习知识的深层方式主要涉及“知识预演-虚拟映射”这个认知操作序列;其间,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具身性转化、创造性活化与本体性催化。[11]具体而言,我们在内化客观知识时,一方面要依托自己的审美理念来确定认知目标、学习策略和信息加工方式(形成审美意象的理念驱动力),另一方面要听从自己的情感反应、有选择地重组各种感觉信息,以此作为内在模拟客观情景和创造虚拟意象的认知框架,进而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情感评价、思想假设等创新产物虚拟投射到内心的对象世界及“间体世界”之中;一俟这种内在的知识预演和虚拟的价值映射图式在反复操练之中趋于完善时,我们才能形成真正的创造性思维与价值实践能力。

然而长期以来,国内的大学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机械灌输抽象的客观知识与刻板的操作性技能,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投射和情趣渗透,造成知识传导脱离学生的内在需要、无法使他们借此生成本体知识,致使多数学生对学科知识感到乏味厌倦,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为此,弗里曼深刻地指出,“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唯一区别,在于前者仅仅为学生搬运陈旧知识,后者则为学生烹调新鲜可口的知识大餐。[12]

这提示我们,人所学习的文化内容需经由具身体验而转化为主体自己的心脑与身体之相应的活动状态――即不同层级的个性化的认知表征体系,如此方能真正造益于人的内在创造与价值感悟,切实满足大学生的高阶精神需要:在知识内化过程中创造与感受具身预演和虚拟映射之妙境的自我审美动机与个性潜能诉求,在知识外化过程中实施与体验具身操作和实体投射之神奇效能的智性乐趣和自我实现的愿望。

(2)移情换思,重构自我

伯斯纳指出:“对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来说,其学习效能不佳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他们缺乏学习能力,而是由于他们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情感与认知活动相匹配。他们天生缺乏这种科学方法的训练;因而教师需要向学生传导有关元认知的操作方法。”[13]

因而基于新型的本体知识观,教师应当把学习者体验自我、认知自我和创新自我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与主导方式之一:即借助本体映射来体验自我,通过具身认知来理解他人和人类情感,获得“从他物中反映自我”、“从他物中享受自我”的拟人化品格[14],继而缘此发现自然规律、领悟科学价值,品味艺术美、自然美、道德美、科学美之情韵奥妙,进而持续提升重构自我、实现个性理想和精神价值的内在能质。

(3)双向发现与自我实现

可以说,正是由于主体发现了自身和对象世界的完满本质与发展规律,他才能够于内心呈现出相应的情感理想、获得真善美兼备和主客观世界相统一的价值理念,进而将这些内在价值逐步转化为相应的独特新颖的知性形式与感性形式,最后将这种感性形式加以对象化的符号呈现和对象化的实体传载。

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发展的情感既从大量的客观媒介中提取原料,也从主体以往的经验中抽取特定的态度、意义和价值,进而使它们得以活化与浓缩、被提炼与组合为思想和情感的意象及灵感。在这种过程中,两者(指主客观世界)都将获得它们不曾具有的形式、特征和活动规律。”[15]

学生唯有形成了认知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对自己的情知意力量的内在操控能力之后方能将之转化为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智慧。换言之,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之后,需要仰仗自己在学校所修炼的个性化的本体智慧,据此安身立命、成人立业,借此观照外部世界、设计创新蓝图、实践创新理念、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强调开发个体的潜能,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完整人格,激发与引导学生建构自我与世界的主体性能力,这既是未来中国大学实行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未来中国大学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个神圣理想的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

[1] 奥雷里欧・佩西.罗马俱乐部: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页[M].蔡荣生,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88.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31.

[3] 张刚,倪旭东.从知识分类到知识地图[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1):59-68.

[4] Ben-Ze'ev, Aaron. The Subtlety of Emotions[M].Cambridge, MA: MIT Press,2000:42.

[5] Cosmides Leda, John Tooby.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Emotions in Handbook of Emotions[M]. New York: Guilford Press,2000:91-92.

[6] Elster Jon. Emotion and Action in Thinking About Feeling[C].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146.

[7] 丁峻.本体知识:教育的认知盲区与操作误区[J].心理研究,2010(6): 4-5.

[8] Van De Lagemaat, Richard. Theory of Knowled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155.

[9] Drew Gilpin Faust. Statement on the Report of Harvard Task Force on the Arts[C].In: Harvard University (eds.),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the Arts,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2.

[10]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3.

[11]Thomas M. Jessell, Eva L. Feldman, William A. Catterall. Advances in Brain Research [M].London: Dana Press, 2009:23.

[12]David H. Freeman. How Science Will Enhance Your Brain[M]. London: Dana Press, 2008:104-105.

[13]Posner, M.I. & Rothbart, M.K. Educating the Human Brain[M]. Washington DC: APA Books,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ress,2007:64-65.

[14]谭容培.论审美对象的感性特征及其构成[J].哲学研究,2004(11):88-89.

[15]威廉・卡尔文.大脑如何思维[M].杨雄里,译.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56-57.

From Ontological Knowledge, Personalized Intelligence

to the Mapping of Meta-cognitive Value

――

On the Mental Principles & Operative Routes for Universities

to Practic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DING Jun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36)

Abstract:

It is reasonable to divide human knowledge system into two parts, subjective ontological knowledge and objective knowledge respectively. The former one consists of elements such as a person's individual self-experience, self-emotion, self-concept and self-consciousness, etc. And a subject can internalize his/her exterior knowledge only through personal cognitive modes, construct his/her ontological knowledge through aesthetic efforts, put out his/her personalized intelligence and behavior pattern through projection. Hence we should take constructing ontological knowledge as the key duty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ake developing students' meta-cognition as the fundamental value target, so as to fulfill the social func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of a university.

对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及感想篇2

关键词:教学论;方法论;基本规律;内部动力;永恒主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3-0069-07

规律是事物存在和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向。本质的联系意味着没有此规律,该事物或现象不会出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条件没有发生变化,只要决定规律的根本原因没有消失,规律就必然会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本文从方法论角度比较中外教学论发展的历史,寻求其发展中的个性,意在探寻教学论发展的规律,为教学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中外教学论发展中方法论的特殊性

中国教学论的发展一直受中国古代哲学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至今仍根深蒂固。相比较而言,国外的教学论虽以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但是受不同哲学思想的多方面影响,因而显得更加开放。中国教学论的发展所依据的方法论更加重视内省与思辨,而国外教学论的方法论在自然科学的引导下更加强调科学,体现了逻辑运演的思路不同。此外,中外教学论发展的方法论所持根本不同,中国教学论所依持的方法论构建的是伦理世界,国外教学论的方法论其本在于理念世界。

(一)方法论的单一与多样

有学者说,“从秦帝国到唐中叶是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以豪族大地主结合政治权利与经济权力的剥削为特征,因而地主阶级的政权也仅是代表豪族大地主利益的政权。”[1]这句话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就是中央集权的宗法制度。这种宗法制度下是中国长期自然形成的家族制度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二者相结合构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统治基础。由儒学发展至理学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主张君权、父权,男权的统一,满足了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的精神需要。“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基本上规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的色调和格局。这种思想文化体现了强烈的封建宗法的精神,但又具有不同的时代风貌,斑斓多彩,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2]正是理学思想契合了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才使得理学长期以来成为统治阶级所宣扬的唯一正统思想。即便是在近现代,乃至当代,理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在方法论、思维层面影响着今天的教学论研究和发展。至建国后,中国教学论发展的方法论基础也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与当时的历史与政治有关,更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直接相关。

国外教学论的发展在最初阶段同样不能脱离哲学摇篮,教学论依附于哲学而存在是不争的事实。直至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以及威尔曼的《作为教养的教学论》的问世,才逐步确立了教学论的独立学科地位。与中国哲学唯理学独尊的地位不同,国外哲学的发展是开放的,多派别的,因此也产生了多种教学论思想流派。就哲学方法论角度而言,国外教学论的发展经历了理性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行为主义等多种思想流派。每一思想流派都根据自己所持的方法论,着眼于教学活动的不同侧面,阐明教学活动的本质,构建教学论的思想体系。而随着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丰富发展,国外教学论也不局限于哲学方法论的唯一地位,兼用心理学、数学、统计学等多种视角与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的描述与教学思想的阐明。即便是在中国教学论进行现代构建的自我发展时期,仍然脱离不开依循国外教学论发展路径的选择。因为以多学科、多背景、多理论作为研究教学活动的不同视角以及方法论基础,从而进行教学论学科建设,是教学论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方法论逻辑运思相异――内省与外查

由于方法论的单一与多样,更是因为方法论内部的逻辑运演不同,所以呈现出中外教学论发展的不同逻辑思路。中国传统哲学以理学为正统思想,而理学则是以早期儒学为基础蓝本,吸收了法家、道家及佛教的本性、心性理论中某些思辨性特征,由天人合一的“天道”发展到“心性”的逻辑推衍,因而更加注重内省与思辨。国外教学论的发展虽然在其初级阶段依附于哲学同样具有思辨和形而上的特点,但是随后的发展其方法论呈现了注重科学与实证的特征,更注重从教学活动的外部视角去审视教学。因此,与中国教学论相比较就更加能够落实到具体的教学问题中。换言之,国外方法论其着眼点是具体的教学实际问题,而中国教学论的方法论更倾向于建立理论体系去指导、解释、解决现实教学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理学具有官本位、群体本位、社会本位的基本特征,与西方社会的理性主义下的个人本位和自由主义相区别。因此,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缺乏独立的自主精神和个人意识,而这些恰恰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化精神的核心以及人的思维习惯。这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为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农业文明社会,与自然经济相联系。传统农业文明中的人未能形成真正自由的个体,人依附于自然界和所属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西方社会相对而言,较早进入工业社会和步入现代化进程。工业社会和现代化意味着人的个体化和理性化的发展。这样,以官本位、群体本位和社会本位为特征的理学方法论使得人们更加相信权威和统一思想,表现出对理学思想的内省与思辨。与此相呼应的是理学作为指导教学论思想发展的唯一地位的确认。西方教学论的历史发展中,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为特征的现代化促使人们更加广泛地寻找多种视角、途径进行教学论的研究。因而自然学科和科学技术就能够影响方法论,进而影响方法论指导下的教学论。

第二,理学作为方法论其基本特征是注重伦理与道德,即关注人文和人际关系,西方哲学则更加重视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社会的伦理是由人的身份、地位、家庭等构成的等级关系以及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血缘关系共同构成的。这与西方社会由契约和法制所构成的平等、自由的社会关系不同。因此,理学更加强调人文和人际关系。反映在教学论中,教学内容就以“仁、义、礼、智、信”等确保人际关系和谐和宗法制度完善的人文学科为主,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尊崇地位和教师主导的作用。教学论研究的思维逻辑以内省和思辨为主。平等、自由的交往关系和理性的伦理关系是西方社会文化关系的特征。它提倡个性的自由与创造性,重视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教学论中,西方的教学论就更加注重自然科学内容,且强调科学精神和探索自然的自由精神和创造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重视学生的自由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发挥。

第三,理学思想具有自身逻辑运衍的路径和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因自身的逻辑运衍的方式以及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的任务而具有保守性。当然,其保守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官本位和社会本位有着本质上的关联。在人与自然界天人合一的关系中,由于缺乏自由精神和主体性,所以支配人们思维与行动的是传统、经验、常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则及习惯等。理学的逻辑运衍思路就会指向人性与人心,从而其关注的着眼点就立足于人性与人心,其方法就必然是以内省为主。西方哲学则不同,西方哲学后期的发展在理性主义文化的背景下强调理性与科学、自由与创造。

(三)方法论所持之本不同

纵观理学思想和西方哲学的发展,可以发现,它们的发展经历截然不同。理学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统治与社会稳定的正统思想,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逐步演化,其思想不断地得到丰富与建构,但是其思想内核从未脱离“天理”与“人伦”的中心。天理指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法制度、纲常伦理,人伦指的是人性及人性归属。西方哲学的发展鉴于其自身体系的开放、自由思维的探索及创造精神,受到18、19世纪自然科学技术的冲击,其所持之本也发生变化,即从对存在与存在者等虚无的关注转向对自然界、人的重视。

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肯定人性的相似和后天学习的作用。“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后天的主动学习将人性引导至“仁”的理想境界。孟子的性善论,同样是强调人类后天的主动学习,将人性的善扩充、发展。至宋代,由于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来自意识形态的冲击――佛教的本体心性论和道教的宇宙生成观,使得儒学理论显得贫乏而没有说服力。这时期的理学家进一步深化传统的人性理论,并着重从天人合一以及天理的角度进一步阐发儒学的人性思想。宋学家朱熹则完成了理学的本体论的构建,他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3]这样,就将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与天理相统一。无论是儒学还是理学,都强调人性与天理。可见,它们重视的是“现实当下的生活本身――‘伦理世界’,其身心性命之论,无非是强调后天学习和教育之功,并藉此进入人伦领域――仁的境界,成就理想人格”。[4]

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哲学目的在于世界的本原。如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万物不仅生于水,而且复归于水;德谟克利特总结了先前的自然哲学家关于本原的思想,创立了原子论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提出了“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当人们发现,无法用一种物质来说明世界的本原时,开始转向寻求人类认识的精神世界。西方哲学的发展开始尝试着围绕存在与存在者,阐明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直至近代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哲学也不再仅仅纠结于人类的认识过程、思维与存在,而开始尝试用各种方式解读世界。实证主义哲学用自然科学中的实际调查、量化的方法认识世界;人文主义哲学主张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性的关注与尊重;解释学、现象学则强调对认识对象的多样化理解和多角度的阐明;后现代主义则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对于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认识。西方哲学的主题是随着时展不断演变,背后隐藏的是其运衍逻辑、思维方式的变化。

二、中外教学论发展的共同规律

(一)教学论发展过程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感性认识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开端。列宁说:“认识论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地就是,感觉是我们知识的唯一源泉。”[5]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个别的、局部的和表面的东西的反映,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的形式。在人们开始尝试认识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之初,人们关于教学的一切认识都是基于教学实践的感性认识。如早期的智者派教学思想就认为“人的感觉就是知识”,教学就是为了现实的生活――授之以从事政治生活的本领。那么教学论就是人所感觉到的关于教学的认识。这种认识没有对错之分,因为这一切源于感觉。中国传统教学论特别是先秦教学论思想也体现了教学论历史发展的初级阶段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先秦教育家们的教学论思想都是他们对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属于经验层面也即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思考。由于先秦教育家们的兴趣不在于理论的建构,而是实用性地强调如何从事实际的教学、指导教学实践,因此早期的教学论思想显得随意,经验性较强而理论性较弱。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第一步,也是教学论发展第一阶段。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第一,直接性。具体到教学论这一认识过程来说,早期人们对教学的认识源于感觉与经验,且教学的目的直接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相联系,如智者派培养从事政治活动的人等。人们对教学的感性认识还表现在仅仅基于感觉去认识教学,没有任何方法论或思想的指导。这也体现了感性认识的特征。第二,生动性、形象性和丰富性。第三,片面性和表面性。这个特点是由前两个特点所决定。感性认识还没有深入到客观事物的内部,概括事物的本质和一般,而只是对客观事物片面性和表面性属性的反映。当然,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部分本质,只是不能通过理性思维从中加以区别和认识。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生的。认识的真正任务就在于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它是认识过程中重要的、高级的阶段。苏格拉底首次发现了人的精神的力量,发现了人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人的理性的重要作用。因此,从苏格拉底开始,人们开始理性地认识世界,认识教学。至柏拉图,开始探寻世界的普遍、共相与概念。他将教学对人的作用进一步深化,认为教学应注重心灵的训练,以发展和完善人的理性,培养以“公道”待人接物,以“理性”支配言行。直至教学论学科的独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产生,对于教学活动的认识开始能够进行合乎规律的理性的判断与审视,从而使教学论从对教学现象的描述转向理论的论证。教学论发展进入了理性认识的阶段。理性认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间接性。理性认识不再如感性认识那样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而产生的对客观的直接反映,而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这就是说,理性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以感性认识为中间环节。在教学论发展至理性认识阶段,归纳法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人们对于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的认识,是在实践和感觉基础上加以提炼与总结,并且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第二,抽象性、概括性。由于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因而不像感性认识那样具有生动、形象和丰富的特性,而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第三,本质性。理性认识已经不是停留在客观事物的现象方面,而是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反映事物的本质,是对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和规律性的认识。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论是探究教学的一门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本质。继夸美纽斯之后的教学论逐步开始探索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教学论的认识开始深入教学内部,探索内部的一般性的、本质性的规律了。

教学论由于长期依附于哲学而存在,因而具有抽象性与思辨性。在教学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对于教学的认识逐渐深入,不断从不同的侧面揭示教学本质。这种对于教学的理性认识是教学论发展的必经阶段。赫尔巴特在其统觉心理学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学的基本阶段,总结并提出了教学活动的阶段性。究其本质,对教学的认识,即教学论的建构开始转向探讨一般性的规律了。对此,杜威提出了批判性的观点,认为其教学论是演绎性的,演绎性的教学论忽略了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活动。这实质上是批判教学论的理性发展不能够通过形成的理性认识指导教学实践,关注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中具体的人与事。因此,提出以儿童经验和心理顺序组建教材的课程观与课程设计,以及从学生思维角度出发而建构的“从做中学”的教学过程观,共同成为其教学论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教学论的发展经历理性认识阶段必须以指导教学实践为目的,并且充分发挥理性认识的作用,才能够达成真正的理性发展。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教学论的发展过程不是简单地由感性阶段发展至理性阶段,必须经由理性,将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够长足发展。列宁说:“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应当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的。”[7]教学论的发展就处于这样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螺旋上升过程中,处于不断运动的和矛盾的永恒过程中。

(二)教学实践与教学认识的矛盾――教学论发展的内部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教学论发展同样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即教学论的主要矛盾是教学论发展的内部动力。教学论的发展就是人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认识的发展过程,就必然与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呈现一致性。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的矛盾是认识过程的三对基本矛盾。对于教学论这一认识过程而言,其基本矛盾表现为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教学现象或教学活动、教学实践和教学认识(教学论)的矛盾。教学论的基本矛盾推动了教学论的不断发展与前进。其中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的矛盾是根本矛盾,教学实践与教学认识的矛盾是核心矛盾。

主体和客体的矛盾在认识过程中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没有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就没有实践与认识活动的发生。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的解决,都是为了解决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因而我们称主体和客体的矛盾为根本矛盾。人是有意识、有能动性的实践主体,这就意味着他不可能面对客观世界的一切无动于衷,而是要竭尽全力地使客观世界的一切为我所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的发生也同样源于人类对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但是,当教学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时候,人类开始践行着且在践行的过程不断认识与改造教学,以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当教学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就出现了与主体需求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促使着人类不断对教学提出要求以满足需要,从而不断深化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的认识,进而推动教学论学科不断发展。在促使教学活动满足自身的需要之前,就有必要认识教学现象或教学活动这一客体,就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就形成了教学论的本体论部分;进而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就形成了教学方法论以及教学技术等问题;最后还基于认识主体的需要,回应教学“应怎样”的问题,这就是教学论的价值论问题。这样,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就促使对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入,不断完善教学论学科体系。

尽管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是基本矛盾,但仍然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与走向。因为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够发生关系,才能够产生矛盾。因此,实践在一切问题中处于核心位置。在教学论发展的过程中,教学认识与教学实践的矛盾是教学论发展的内部核心动力。教学认识可以理解为“关于教学的认识”、“对教学的认识”、“教学中的认识”。教学认识的理论化、系统化、体系性就是教学论。教学认识是认识主体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教学现象或教学活动的理解、思考与理性总结。当教学认识能够解释、说明以及指导教学实践时,教学认识与教学实践处于和谐的发展过程。相反,当教学认识已经不能够对当下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分析、阐释以及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时,一方面说明教学认识已经失效或落后,另一方面说明教学实践出现了新的亟待主体加以认识的教学现象,这样,教学认识与教学实践必然产生矛盾。无论是教学理论的失效,还是教学实践的发展,这种已然发生的矛盾促使认识主体进一步深化对教学实践的认识,提高教学认识,以便重新发挥对教学实践的解释与指导功能。对于今天的教学论研究者而言,需要“承担起指导、总结及反思教学实践的任务,关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彼此的对话、交往与理解,有效实现情感共鸣,生成可理解的情境性话语。”[8]如此,教学论就在教学认识和教学实践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

(三)实践关系是教学认识过程中一切关系的基础

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也是教学论发展的源起。教学论是在实践基础上人们思辨的产物,没有教学实践,就没有人类关于教学的认识,这应是确定无疑的[8]。探讨教学认识过程中的实践问题,实际上是探讨实践关系问题。实践关系首先要涉及的是关系的主体与客体。认识就是在主体和客体的实践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10]。主体和客体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论表现为人和自然的关系,还是表现为人和社会的关系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基本关系是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实践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的最基本关系,其他方面的关系都是在实践关系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并受实践关系所规定和制约。在教学论发展历史中,也即是人们对教学不断认识的过程中,也体现为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表现为教学认识的主体践行着教学活动,并且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改造教学实践活动,使得教学活动不断满足自身的需要。认识关系是实践关系的派生,只有当主体作用于客体进行实践活动时,主体才会产生与客体的认识关系。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是教学论的认识对象――客体,那么种种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就成为教学认识的来源。教学论的认识主体人,特别是教育实践者、教学论研究者,接受客体所传递的信息。同时,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认识的结果――教学论,是对教学认识的客体的主观反映。不论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还是认识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都是为了满足主体一定的需要。因此,主体对客体的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中都渗透着价值关系。尽管对于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的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但其中都说明了作为主体的研究者对教学活动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如普罗泰戈拉在谈及其教学目的时,就说到他那里求学的人,可以学到处理私人事务与公共事务的智慧;柏拉图认为教学目的首先是培养军人与执政者;儒学思想中关于教学目的论述、教学原则以及教学内容的伦理性等,都体现了主体所赋予客体的价值取向。

在教学论发展的运衍轨迹中,体现着不同主体与发展中客体的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在这一切的多层面关系中,实践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第一,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无论是教学实践活动,抑或教学认识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11]实践是事物与认识主体之间的桥梁。没有实践,客观事物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联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教学论发展的历史,即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过程也同样如此。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直接相关。因而,随着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人的认识和知识必然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实践不断给人类的认识提出新的课题,即新的需要,而这种需要会成为一种巨大力量,把认识不断推向前进。如前所述,教学论发展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螺旋上升,即是实践在其中发挥着桥梁和基础作用,推动教学论在不断发展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化。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不仅只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普遍性和现实性决定了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教学论的发展是在教学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前行的。即便是对于教学的本质性、规律性的认识发展至更高的理性阶段,也必须由现实中的教学实践来判断其合理性和真实性。因此,目前的教学论发展,特别是国外教学论的研究,以现实中的“教学问题”为教学认识的起点,并以此阐述教学思想和建构教学理论是符合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教学论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本质与规律――教学论发展追求的永恒主题

黑格尔曾经将人类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消极理性和积极理性四个阶段。如果以认识发展过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阶段来加以区分,知性、消极理性与积极理性就是对理性认识阶段的不同分类。恩格斯说:“悟性和理性。黑格尔所规定的这个区别――依据这个区别,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合理的――是有一定的意思的。”[12]知性是对事物的直接性加以分析,从中抽取一方面、一个规定加以认识,得出的对此事物的单独认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看,即是单独地、孤立地考察事物的某一方面,从而反映事物某一稳定方面的思维阶段。理性是对事物多方面联系的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的思维阶段,是对事物的联系的、发展的整体的反映。知性阶段是人类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没有知性阶段就没有理性阶段,知性是理性思维的基础,为理性思维提供基本材料;同时知性如同感性认识一样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它仅仅是对事物的抽象、孤立和分割的认识,那就不能从总体上把握认识对象,不能在联系和发展中发现多样性背后的统一性,因此,知性必然要发展到理性。理性是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在知性的基础上整体地、联系地、发展地认识事物,以运动的眼光与视角看待事物,并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运动,以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全面具体认识。

基于认识过程中,对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及理性认识的“知性――理性”思维阶段的划分,可以发现:事物的普遍联系以及发展运动,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必然追求。人是自然界、社会中最复杂的动物。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特殊活动。因此,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是复杂的体系,一方面教学是运动与静止对立统一的事物,另一方面,教学中诸多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等)相互区别、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对于教学的认识就会经历理性认识的知性阶段和理性思维阶段。对于教学的认识,如果孤立地从某一角度出发,仅能够得到对教学的部分认识。在教学论学科群中,许多子学科都可视为对教学的知性认识阶段。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论、教学艺术论等等。当然对于教学的某一方面的认识是对教学整体认识的基础。认识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局部到整体的过程。理性思维阶段是认识的高级思维阶段。人们不仅要对教学的某一方面加以认识,还会在联系和发展中全面认识。全面认识的结果就是对教学的普遍性认识和规律性认识。审视今天教学论的基本构成――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手段等,每一部分都是对教学的孤立认识,即知性思维的结果;而当我们将其视为普遍联系的因素和相互作用的整体时,并在其发展中探索其本质和规律,就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此,对于本质和规律的追寻,将是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胡哿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5.

[2]余敦康,什么是儒学[J]。文史知识,1988(6):21-27.

[3]朱文公文集(第七册):卷70《读大纪》[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4]张瑞瑶,王承绪,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古代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527.

[5]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1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7]列宁全集: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8]李森,张东,教学论研究三十年:实然之境与应然之策[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18-124.

[9]李森,陆明玉,论教学论的实践性与实践教学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7-121.

[10]王家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123.

[11]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76.

对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及感想篇3

论文摘 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实际,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实际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关键。按中学生心理形成、变化、发展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学,能使中学政治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在论述心理学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如何才能让心理学在政治教学中得到实际运用。

1 心理学在中学政治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中学的政治课教学是以提升中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为教学目标的学科。因此,做好政治教学工作,不能忽视对学生思想现实的了解和把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形成、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思想就是就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是一个人在客观现实中产生的主观精神。思想观念的形成和与人的感觉认识、情绪情感及思想意志是密切相关的,是这些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中学生来讲,他们的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他们的思想情感变化以及他们所具有的意志品质直接决定着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每一次变化都直接关系着他们对政治思想、道德信念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提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有意识地按照其思想观点的实际有目的地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这本身也是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的一种开拓和创新。

2 如何将心理学运用与中学政治教学的实践

在中学政治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要讲求方式方法,具体来讲主要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2.1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投入炽热的情感

情感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心理因素,它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虽然它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但是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从人类的认知结构上来讲,情感是人类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形成的,是认识活动的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认识结构中最为活跃、最为恒定的因素。正是因为情感因素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征。也正是由于情感因素的存在,人与人才能实现心理上的交往和沟通。强烈的情感可以起到舒缓心情、催人向前、引人奋进的作用。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进行教学情感的投入是德育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中学生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目前中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已呈现出种种问题。例如,由于个性太张扬在生活中经常会与家长、老师及同学产生矛盾;当他们的愿望和需要得到满足时就欢欣鼓舞,而当得不到满足时就悲观失望;由于复杂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学,他们的情感呈两极化发展的局势,有的太过外向活泼,而有的又极其内向自闭;由于自我意识的过度发展,他们一般具有比较强的自尊心,但是却缺少必要的自信心,而且很难形成对社会和他人的信任感。

将心理学应用于中学政治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过滤作用和催化作用。这需要教师以强烈的情感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政治课就是说教课的传统观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付出十分热烈的情感,要以自己的积极情绪来感化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要应对经常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政治教学具有方向性。因为,只有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品质、塑造他们的意志。

2.2 要尊重认识规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

人的认识活动是有规律的。它来源于社会实践,而且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发展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思想纷至沓来。中学生由于处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期,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那么他们对于社会上一些复杂问题的思考就会出现困惑或者是出现偏差。中学教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准确了解新形势下的中学生思想变化发展的实际。这要求我们不但要掌握扎实的教学理论、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敏锐的洞察目光,而且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规律。从实际出发给他们以及时有效的指导,要纠正他们在基本认识上的偏差,要将他们的内心信念转入科学的轨道。有时面思想迷茫或者思想执拗的学生,我们更要主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尊重认识规律,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做到实事求是。第二,要实现互动教学。第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2.3 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需要

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什么是兴趣和需要。兴趣是由人的认识需要而引发的一种心理因素。它体现着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认识,直接表现为对某一事物及活动的积极倾向。兴趣总是会通过特定的形式来展现,而一个人的兴趣往往与他自身对事物的需求有关。既包括直接需求,也包括间接需求。当我们对某种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就会主动地去接近该事物,并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之相联系的活动。需要反映的是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客观需求。当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需求的时候,就会主动产生一种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愿望和动机,这种愿望和动机往往最终会转变为现实的行动进。因此说,兴趣是一种认识性选择,而需要是行为的基础和根源,是人们从事特定活动的直接动因。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兴趣、需要在人对生活实践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样,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全面了解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要,那么就可以促使他们形成高尚的动机,转变对政治教育课原本的思想。学生的需要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我们可以把多种多样的需要分为两类,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单就中学生对在校学的需要来说,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对荣誉的追求、对体质锻炼的需求等方面。学校和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这些需要,因为这些都是积极且合理的。只有尊重这些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不可否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多数的情况是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某些需要。比如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想法不切实际,过于强调客观理由和个人利益。因此他们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需要表现出厌烦、冷漠的态度。这种不加认真考虑就随意否决的做法不仅有碍于学生需要的正常解决,而且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因此,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我们要学会正确分析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合理的要求,要想办法给与满足,做好的需要的转化。对不合理的要求,要及时以政策、法令和法律法规加以限制和否定。需要指出的是,在满足学生合理需要时候我们要善于把学生的知识需要、成才需要转化为他们的自身需要,形成群体的内在动机,把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到知识学习上来。

参考文献

[1] 戴伯韬.政治教育应起主导作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1.

对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及感想篇4

1 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正如《新课标》所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发展什么?学生的发展应是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和“传授”是根本不同的,“传授”主要是靠教师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发展”主要是靠学生内部的动力作用,使自身的素质和个性得到提高。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适当的指导、激励。

小学语文本身包含了促进儿童发展的诸多因素。语文是个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通过语文学习,儿童不仅能学习语言,还会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及思维能力、丰富情感。所以,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2 体现学语文和学做人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教语文、学语文,也要教做人、学做人。其实学语文和学做人二者是统一的。学语文和学做人二者是必然统一的,但不是自然能够实现的,更不是把语文课变为思品课就能完成的,必须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在贯彻该原理时,必须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统一各项任务。

2.1 认真读书、作文,从学习语文中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及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养成喜爱读书、作文的兴趣和习惯。在《新课标》的教学目的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这样的目标不是老师讲几次能够达到的,必须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作文,从篇篇课文中,从作者的精美语言中,如,词汇的丰富,句式的多样,篇章构思的巧妙;从文字所载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之中逐步吸取。经过日积月累,学生会逐步体会出祖国语言文字之美,接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从而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及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逐步养成准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好习惯。

2.2 认真读书、作文,从学习语文中悟出一定的道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语言体现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每篇文章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因此,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的过程,就是凭借文章的语言去理解、感悟、推想作者表达事物的道理和思想感情的过程。不论是写事、写人、写景的文章,其中总是蕴含一定道理的,只有明白了事理才能提高思想认识。通过习作,学生能写出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等,其习作过程也是受教育提高认识的过程。

2.3 认真读书、作文,从学习语言中感受丰富的情感,为做一名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热爱地球的现代人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学生的情感,不能脱离读书、作文,因为文学作品大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小学语文教材不论是什么题材、体裁,作者所着力的是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使作品所表达的景、情、语三者统一起来,从读书中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因素;作者往往以事达情或以理激情,读书时就要先明事达理,才能入情,达到和作者情感的共鸣。

学生的作文,只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文章。有的学生感到作文困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对周围事物、人物、景物的热情,看到什么都无动于衷,又怎能表达出真挚的感受呢?所以,作文指导也要渗透情感教育。

3 遵循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教学是一种规范的社会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在科学思想指导下进行,指导思想是科学的、先进的,其教学设计才是高水平的。

科学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科学性要求正确、准确;科学决不仅仅是结果,它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态度和方法,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对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及感想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达信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52-02

“学知”“达信”“践行”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重境界,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实现服从到内化再到外显的过程。“信”作为连接“知”与“行”的纽带,起着情感动力、意念支撑的重要作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达到最高境界必然要经过的阶段。然而,由于教材、教师、学生等诸多因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一直在“学”“知”这个层次上徘徊,在通往第二层境界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本文将围绕思想政治学科及政治教师本身来阐述思想政治课“达信”的有效途径,以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所启迪。

一 “达信”第一步——形成知识的认同感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达到“学知”这一层次更多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服从。或出于最后考试,得到一个好评价的目的;或惧怕老师和教材的权威,对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本身存在的疑惑以及对教师教授过程的不解,学生们更多的是选择沉默与全盘皆收。因此,学生们对思想政治课知识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学了”“了解”“知道”或更低的层面,而没有真正对所学知识形成一种认同感,而这也正是“达信”的第一步,也是奠定基础的一步。

1.深入学科研究,提高教材质量

思想政治学科具有通过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知识来实现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功能。毋庸置疑,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揭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学科正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将其传授给学生。然而,不同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加上这些理论本身的抽象性,要通过短暂的课堂教学使全部学生认识到这些知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从而产生认同感难度可想而知;再者,思想政治学科还具有通过向学生传递社会规范,思想道德观念等德育层面的知识来实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然而学科教材对这一层面知识的选择与设置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对学生来说,过分强调比较遥远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标准,而对与学生发展最为密切的思想与心理健康知识及最基本的社会公德知识没有作深入介绍,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脱离学生实际,随之而来的只能是思想政治课信度的下降。

因此,学科专家需要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才能编写最简单的教材来阐释复杂的理论;同时加强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标准和学生思想实际的研究,而在这一过程中一线教师作为学生最为亲密的接触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品德现状,研究的过程中专家学者要尽可能地与他们合作,倾听他们的意见,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能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的道德规范,找到先进性道德要求与广泛性道德要求的结合点。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知识的真实性和可用性,慢慢形成对这些知识的认同感。

2.转变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认知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而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它不仅仅是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更重要的一点是要与学生一起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单纯地依靠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能将这些知识“给”学生,可是要想学生从思想上认同这些知识,并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政治课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属于意识形态系统的这些内容传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转变教学方式。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探究发现,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探究主题,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题目。如在讲解“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时,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探究这些文化资源给自己家乡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资源的魅力,同时可以体悟文化给经济、政治和个体发展带来的影响。师生、生生一起探索,学生不再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回答教师的提问,而是在经过思考之后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在不同思想不断交流碰撞、反复质疑的过程中,逐步找到自己认知上的不足,甚至是误区,从而主动纠正错误,转变思想,完善自己。经过这种积极的探究,全身心的投入,学生对教材理论认识会更深刻、更全面,从而主动认可和信服这些理论知识。

二 “达信”第二步——坚定情感的信奉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对思想政治课知识的认同感,而不仅仅停留在“了解”“知道”的层面上,说明思想政治课教学已经突破了“达信”的第一道关卡。然而,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真正实现“达信”还有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要走,那就是实现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坚定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信奉。这一步的困难性就在于它要走进学生的内心,触碰学生的灵魂。而思想政治课教师及其开展的课堂教学作为这种情感和价值观的最直接来源理应承担着最重要的责任,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中学生作为正处于青春期的独特群体,有着属于这个群体独特的情感需要和价值取向,他们渴望拥有独立性和个性自由,如果将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不顾学生的需要一味地强加,可能收到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是反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假”“大”“空”的代名词。因此,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上,教师都要怀抱着一颗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的心,平等而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真实的思想情感,以及其中存在的误区,寻找作为教师与学生共通的情感,发掘思想政治课不同模块知识与学生情感的链接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链接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来阐释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摆脱知情分离的弊病,让课本所写、教师所讲触动学生的神经,填补学生思想意识上的缺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是在与课本、与教师、与课堂进行思想情感的双向交流,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接受进而内化思想政治课所蕴含的情感价值观,而不是被迫的接受。

2.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政治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情感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设计还只是存在于思想层面,而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到思想政治课所传递的情感价值观才是关键。因为只有亲身体验到的才是最真实的,才会选择去信任。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由教师通过语言、音乐、故事等方式导入体验情境,所创设的情境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进入角色。如在讲解“民主选举”这一框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村长选举的过程,学生可以扮演村长候选人、选民等,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选举的民主性,感受到公民政治权利的真实性,使其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政治生活。

思想政治课所传达的情感价值观之所以很难得到学生的信奉,主要是因为其所讲理论与学生所看到的社会实际存在一定的矛盾。而这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特别希望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得到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一情况,教师首先要将社会现实真实地呈现出来而不是选择避而不谈,粉饰太平,这样只会徒增学生的反感。如在讲解“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以及“我国的政党制度”这两个框题时,学生很容易就会在政府和党内的一些腐败问题大做文章,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承认这些问题确实存在,进而列出更多正面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腐败与不作为只是存在于个别人身上的问题,更多的还是有一颗清正廉洁的心,能真诚为人民服务。同时,理论与实际的矛盾,教师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道德两难的情境,让学生作出选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会经历过一番挣扎,在艰难的取舍过程中,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及其蕴含的情感价值观会有更加深刻的体悟,情感上会更加信奉。

3.以品格的力量感染学生

政治课教师作为思想品德课道德情感价值观最直接的传递者,所受到的学生关注度远远要高于其他学科教师,如果政治课教师本身存在素质低下、品行不端的问题,又或是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对自己所讲的理论观点、道德观念持怀疑的态度,这些负面的行为和情绪就很容易被学生捕捉到,学生在对老师失去信心的同时,对思想政治学科也会失去信任感。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思想行为在学生实现“达信”的道路上责任重大。

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关注学科理论知识发展的前沿,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政治修养,伴随着不断加深的理论研究,教师会发现政治课更大的魅力,坚定自己对它的信仰。更为重要的是有了这种信仰就一定要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只有这样,在课堂教学以及与学生的日常交流过程中,他们才会自然的、毫不做作地流露出对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及其蕴含的情感价值观的信赖,学生们会真实地感受到教师这种强大的品格魅力和坚定的信仰。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这种对教师的信赖感作为一种非强制的影响力会影响学生将其转化为对思想政治课情感价值观的信奉。

“达信”作为学生个体实现知识与情感价值观内化的阶段,对于实现“践行”这一境界重要性不言而喻,其难度也有目共睹,需要思想政治学科自身作出相应的变化,也需要政治课教师付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高德胜.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逆反心理成因初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2]王长海.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接受障碍的成因及对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Z1)

对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及感想篇6

关键词:石涛;画语录;艺术成就

1 石涛生平及《画语录》简介

(1)石涛生平简介。石涛(1641~1718),广西全县人,俗姓朱,名若极,出家为僧后,法名原济。号石涛,他的号别很多,有苦瓜和尚、瞎尊者等。他是中国山水画的大家,是中国画坛上的一位奇才,国画“黄山派”的创始人。由于他自幼出家为僧,对佛学及禅学有极深的研究,并在文学、诗词等各方面也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绘画艺术成就,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至今还广为赞誉。

石涛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并对禅学有着极高的悟性,因此他得以用禅学思想写出了划时代的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石涛的艺术成就是前无古人的。如果人们对禅学有一定的认识,再读此文,定会感到文中的妙处实在不可多得,堪称千古绝唱之奇文。

(2)《画语录》简介。《画语录》又名《石涛画语录》、《苦瓜和尚画语录》,是石涛著的画论专著。《苦瓜和尚画语录》十八章内容,意深词涩,玄之又玄。其中“一画”、“尊受”、“蒙养”、“资任”等概念尤为常人不解。历来山水画论解析者不少,然大多浅尝辄止。由于石涛在《画语录》中运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范畴概念,在行文中常常更换近义词,而且偏爱使用对偶语句,因而读者在阅读和理解《画语录》时会不时遇到某种困难和障碍。

石涛《画语录》全文共计十八章:一画章第一,了法章第二,变化章第三,尊受章第四,笔墨章第五,运腕章第六,氤氲章第七,山川章第八,皴法章第九,境界章第十,蹊径章第十一,林木章第十二,海涛章第十三,四时章第十四,远尘章第十五,脱俗章第十六,兼字章第十七,资任章第十八。石涛还有另一部《画谱》,同样十八章,各章标题和《画语录》相同,但较简约,学者们认为《画语录》是《画谱》的定稿。

石涛《画语录》阐述的是山水画创作与自然的关系、笔墨运用的规律及山川林木等表现方法,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主张“借古以开今”,反对“泥古不化”,这些绘画思想对近代有重大影响。《画语录》其画学思想体系可称为“一画”论体系。石涛把“一画”作为自己画学体系的元范畴(或中心概念)。其他一些概念,如形与神、蒙养与生活、识与受、笔与墨、有法与无法、心与物、氤氲、资任等等,都与“一画”相联系,以“一画”为出发点并以“一画”为归宿。

其中有许多部分玄妙难懂的章节,并以佛学与禅学思想作了一些通俗的解释。对石涛《画语录》目前众解不一,其原因主要是,对《画语录》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同。如:以道学思想解释《画语录》,必然会将其解释附着道学思想。以世俗思想解释《画语录》,同样会附着了世俗的见解。若想全面地分析石涛《画语录》的写作思想,以道学及世俗观点解释,都不能将其解释得十分准确。因为石涛所处的年代,正是清朝康熙大兴佛教时期,石涛本人又是正宗和尚出身,并具有深厚的佛学与禅学功底。以他所具备的这种修养及当时佛道互不相碍的佛观,无论从石涛本人所处的特定环境,还是《画语录》写作的主导思想,作为石涛本人,以佛学及禅学思想指导写作《画语录》都是必然的。所以,今人以佛学及禅学思想研究石涛的《画语录》,方能准确地再现《画语录》的本来面目,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其绘画艺术思想。

2 《尊受章第四》原文及翻译

(1)《尊受章第四》原文。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古今至明之士,籍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不过一事之能,其小受小识也。未能识一画之权,扩而大之也。

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如天之造生,地之造成,此其所以受也。

然贵乎人能尊得其受,而不尊,自弃也;得其画而不化,自缚也。夫受:画者必尊而守人,强而用之,无间于外,无息于内。《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乃所以尊受之也。

(2)《尊受章第四》翻译。艺术上感受与认识的发生,应是感受在先,认识在后。如果认识在先,然后感受,感受到的就不是最初的纯粹感受了。古往今来的聪明之士,无不是借助认识加深感受,而在感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高认识的水平。若画家局限于一时一事的感受和认识,那不过是小感受,小认识,未能认识到一画及其权变的作用,尚需发扬光大。

世间万物无不在一画中体现为艺术活动。绘画时,画面因墨而产生,水墨缘笔而运行,画笔凭腕而动作,手腕随心而运动。其自然而应和之状,犹如天地繁衍万物成形。这就是受的道理。

3 总评与启示

石涛造型观中突出的颖悟是发觉了平面分割的重要,他充分利用了画面和面积,以白计黑或以黑计白,黑白间的对照、协调在其作品中都有体现,可有可无或不了了之的空白不存于他的画面中,空白处的题款的位置、形式、疏密等等都属于他画面严格结构的整体。他着重在款识与绘画的形式及内涵中求得如鱼入水之美,郑板桥和潘天寿也特别重视这种综合艺术体裁的推敲。

艺术创作是需要动脑筋的、用精神、凭感觉的,从这方面谈艺术创作,就形成了艺术认识论和艺术心理学。石涛《画语录》的《尊受章》实质上就是以其生特有的概念讲述艺术认识论和创作心理学。“受”与“识”是石涛这方面的概念。石涛在“重识”的前提下“尊受”,因此本章的题目是“重识尊受论”。

石涛重识尊受。不论从石涛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来看,还是从《画语录》或《画谱》的文字来看,石涛都主张把“识”与“受”辩证地统一起来,在“重识”的前提下“尊受”。这从他所说的“古今至明之士,借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句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中外许多大画家在识与受辩证统一问题上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美国画家只贝茨说:“在艺术创作中,直觉与理解并存,如同一枚银币的两面。”倪贻德在论述石涛的“一画”论时说:“过去一般画家,总是偏重于感受、感觉方面,而忽视理性思维方面。石涛却不然,他既是一个敢于感受的人,又是一个善于深思的人。他说:‘夫画贵乎思,思其一,则心有所著而快。’他在观察自然时绝不仅仅停留在视觉感受上,更不局限于直观视野中所能看到的局部现象上,而总是形象思维伴随着逻辑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那样辩证地进行观察认识。”在石涛的感受中,就成为天地运行透露信息与艺术运作中得心应手的一体化过程,绘画艺术的创造过程如同天地化育万物一样的自然而然。其机枢是心,其关键是腕。心中物象通过腕的运作迹化于纸上,艺术品即告完成,而画家的心灵也就通向了自然山川之美景的再创造——俨然一种上帝造物的机制和感受,岂不值得珍惜!

参考文献:

[1] 王宏印.《画语录》注译与石涛画论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 石涛,杨成寅.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对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及感想篇7

关键词:认知诗学;阅读模式;视点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03-02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是学生的理解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大部分学生阅读时只片面地理解了词或句,但涉及到语篇的主旨大意时,都甚为费解。这与多年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分强调语法、词汇和语音的讲解分不开的。教学的材料通常不是一个个独立的词或小句,而是一个语篇,如何在准确理解语篇的组成形式基础上有效把握语篇主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试探讨一种认知诗学视野下的视点阅读模式。

一、阅读模式

学术界对阅读教学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模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模式:“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交互模式和心理图式模式以及语篇分析理论。“自下而上”模式基本上是一个读者被动地通过视觉接受文字符号,运用词汇、语法知识,通过解码、编码和转换等手段机械地理解文本意义的过程。而“自上而下”模式是对上一模式反驳,它过分地强调读者的背景知识在理解中的作用,把阅读过程看作是一个包括预测、选择、检验、证实4个步骤的认知过程。虽然增加了对非语言因素“世界知识”的关注,但却忽视语法、词汇等基本语言知识对阅读的作用。“交互模式”综合了以上两种模式,认为阅读过程既是语言文字的处理过程,又是读者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来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心理图式模式与“交互模式”大致相同,都强调背景知识如语言知识、世界知识以及篇章结构和类型等知识的作用。语篇分析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能动的、充满活力的认知过程。语篇是由语言符号组合而成,却涵盖了作者思想情感和社会文化等信息。语篇分析理论从多层次、多角度对语篇结构、主述位结构、衔接手段和信息流程进行分析处理。这些认知模式的建构为认知诗学中的语篇视点理论等提供了理论基础[1]。视点是认知处理的要素,语篇中对视点的选择和安排体现了作者对信息的认知过程。

二、视点阅读模式

视点是认知诗学领域中一种特殊的图式,是制约语篇深层机构(即语义)的一种图式,反映人们看待对象世界的角度和态度,支配着对象的选择与组合,从而又影响语篇表层结构的组织。视点可分为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心理视点(叙述视点和知觉视点)[2]。作为认知处理过程中的一个要素,视点在认知处理过程中反映着认知。在阅读过程中,视点的选择和处理是一种认知过程,它涉及图形背景、情感、想象等多个认知方式的交叉运用,读者对视点的把握程度影响着其把握作者或叙述者观点和态度的精准性[3]。它在认知诗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视点理论对文学文本的分析,有利于读者通过把握语言形式进而深入地理解以及全面地把握文章的主题、人物的特性等各方面。

(一)时空视点与图形/背景的形成与对立

人们在观察客观世界或呈现对象世界时,总要依托一定的时空角度和位置,包括时空的起点和移动顺序,这就是时空视点。时空视点又分为时间视点和空间视点。时间视点主要通过副词、动词的时体变化和状语短语来标记,从发话人的角度出发,以动词的不同时态表现过去、现在或将来某一时间内所描述的行为和状态,同时也可通过语篇中时态的相互照应来说明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空间视点主要通过地点状语,指示代词、指示动词来标示。时间标记语用来确定时间顺序及其语篇的文化背景。空间标记语用来指示空间位置和移动及语篇的情景语境。时间和空间标记语一方面可以标记视点,另一方面可以突显视点,吸引阅读者的视知觉。阅读者以视点为聚焦点结合已有的图式和百科知识进行加工解码,将栩栩如生的故事的镜像投射到读者的大脑中。空间视点和时间视点结合起来则构成语篇的文化背景和情境语境。因为语篇是情景中的语篇,所以,要分析语篇必须首先了解语篇产生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4]。在某种程度上语境理论与认知诗学图形背景理论具有相似性:即心理图形对应上下文语境,心理背景中前景对应情景语境,而后景则对应文化语境。语境的引入能使语言形式与某个特定的意义联系起来,从而使语言变得活跃,更有生命力[5]。在阅读过程中,时间视点和空间视点一方面帮助阅读者快速建立语境,而语境将为读者提供一个上下文的关系,使词汇意义与句子的含义表现得更具体明确。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视点刺激大脑认知加工,激活大脑中已有的图式和语言知识,展现文化语境。而文化语境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是作为一种背景知识出现。一般来说,掌握的文化语境越多对语篇的理解就越透彻,以便从更宏观的角度全方位地兼顾语篇的各个层次。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视点、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同语境的作用一样,它们相互依存,同时作用于读者的阅读心智。读者在阅读《新视野大学英语2》Love under the Nazis一文时,通过对文中时间视点载体:winter day in 1942,空间视点载体――Nazi concentration camp的聚焦,脑海中就会涌现出二战期间的文化背景,纳粹残暴的组织和无情的杀戮,生命时刻处于危险边缘,在朝不保夕的危险境地,一个小女孩的一个普通的苹果显得是多么的珍贵,读者对文化语境的视点解读,将对语篇结构和文章的主题有更深刻的认知。

(二)观念视点与情感体现

观念视点(ideological point of view)指的是作者/说者对具体语篇/话语所述内容和对象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 任何言语行为又必然蕴涵着说话者或显或隐的价值判断, 因此,语篇分析离不开观念视点的解码。关于观念视点的标识,Fowler指出主要有两种,一是情态,包括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句子副词)、评价性形容词及副词、有关认识、预言和评价的动词以及全称句。二是语体,包括个人语体、社会语体和功能语体[6]。Michael Short认为价值和观念倾向性词语、社会指示语里的“称呼语系统”[7]都对观念视点有很好的体现。语篇是一个包含作者态度、语篇人物思想的综合体,所以阅读过程是一个充满着情感的过程,分析语篇阅读活动的情感过程,更接近语篇的本质。情感过程在对语篇阅读活动的解析,可以结合情感在世界、作者、文本、读者这4个维度中的传递来认识。作者将自己对世界上不同事物的情感通过表达观念视点的语言的手段蕴含到文本中起到加强和突显作用引起读者聚焦,读者根据自己的情感认知,进入到作者在文本中营造的情感世界,从而将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审美情感。所以说阅读过程是一个以情感为线索,作者与读者交流认知思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传递最为人们关注,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将文本的情感上升到了审美情感。而审美情感的体验是最接近文学本质的情感过程的。也就是说学生要想真正理解语篇,不仅要准确理解语篇的组成形式,还需要积极调动自身的心理机制,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百科知识,发挥主观联想和激感,在心理空间上对语篇的概念进行语义加工和理解。《新视野大学英语1》Deep Concern一文中,作者在描述Sandy 父亲对她听音乐的态度时运用了Horrible stuff――awful---tuneless, offensive lyrics――have a negative influence ――terrible等承载观念视点的语词,上述评价性形容词饱含情感和不满的态度,给读者生动逼真地展现了一位对孩子喜欢音乐表示不解的父亲形象。

(三)心理视点与想象体验

在语篇分析中,叙述视点的分析侧重于说话人/受话人关系(含作者/读者关系)。叙述视点的语言标记主要是人称。非文学性语篇表达的一般都是作者本人的经验或意见,因而大多是第一人称叙述视点[8]。第一人称的笔调显得亲切,易与读者拉近距离,产生思想和感情的共鸣进而激发想象。想象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过程,是阅读活动中的重要素质。首先,读者依照头脑中所储存的表象,结合文本的描述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跨越到对文本的理解中。其次,作者与读者互动将存留在头脑中对文本抽象的印象具体化。最后,读者结合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对文本内容进行创造联想,进而拔高主题升华。以《新视野大学英语1》中A Good Heart to Lean On为例,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点,将自己作为整篇文章的叙事者,以作者自己与父亲在一起生活的点滴故事为叙事载体,令读者通过自己的思维,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另外一方面,第一人称叙事视点,易引起读者思想和情感的共鸣,读者在阅读中,融入到故事情节中,结合作者描述的事件进行想象,在大脑中对所描述事件加工、处理形成对文章主题理解的升华。

认知诗学主要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是语言学与文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它既关注文学文本,又重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文本的互动与交流,是对整个文学活动的再评价。从认知诗学角度构建视点阅读教学过程,既是对阅读心智过程的分析,又能展示出语篇文本的意义。同时,利用认知科学有关的研究方法,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视点模式对语篇的全新解读方式不但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而且会提高阅读者的语篇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5〕谭晨.认知诗学视野下的文学阅读[D].四川外语学院,2010.8,9.

〔2〕〔8〕熊沐清.论语篇视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21-22,21.

〔3〕李良彦.认知诗学视域下的文学阅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72-74.

〔4〕张德禄,刘汝山.语言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外语学院出版社,2003.252.

对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及感想篇8

【关键词】 童心说 超越性 超越特征 经验性超越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诞生于明代中后期的特殊时代文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美学内涵和美学价值。童心说美学思想以“童心”概念为核心,其内涵包括:人心的本然状态、思想情感表现的真诚无伪和个体自我意识的萌芽。以此为基础,童心说美学思想强调私心、真情和自由、激烈的情感力度,重视主体意识和情感内容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并把它们作为衡量文学 艺术 作品的审美价值的标准,肯定了小说这种新文体在美学上的地位,在美学理论内涵和文艺实践现实两方面体现出了童心说的超越性特征。而这种超越性特征的本质以及这种本质的文化根源都是什么,它们拥有什么样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种本质特征显示出来的美学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又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全面研究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我们实现对童心说美学思想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的真正了解。

一 童心说:一种经验性的超越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显示出来的超越性特征,体现了它独特的美学价值。童心说从“童心”概念出发,重视个体私心、私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强调真情的真实展现,并以私心、主体和真情为前提,提倡在文艺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真实、激烈的情感。这在“童心”内涵的内在逻辑上构成了一条以“童心”概念为起点的不断演进的脉络,从而形成了童心说美学理论,构成了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以及晚明美学思潮的重要内容。而这种超越性,作为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一种整体性质,它的特征与文化根源将是我们在本节要进行探讨的内容。

1. 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特征:回归原初状态

从超越方式上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它在个人与社会、情感与伦理的关系中,选择了以回归到原初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高度甚至畸形发展的群体和伦理因素的颠覆和超越。具体表现就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强调个人价值的儿童之心去对抗代表社会权威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在情感和伦理的关系中,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封建理法的压迫。首先,李贽提倡的“童心”,在他看来是一种最初之心,也就是儿童之心:“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焚书》卷三《童心说》)儿童之心同成人之心对比,最大的特征就是“真”,包括思想不受沾染的纯净之“真”和自身欲望情感的天然之“真”。儿童之心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是最初的本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同被“闻见”、“道理”所异化的成人之心完全不同,它代表的是更接近于人和人心的本来面目的状态。如前所述,李贽深受道家“初心”思想的影响,《老子》中有“圣人皆孩之”的说法(《老子·四十九章》),李贽吸收并发展了这种思想,把最初之心的价值同圣人所能达到的境界统一起来,在他看来,在认识方面处于原初的真实状态的儿童之心比社会伦理 教育 熏染下形成的成人之心更重要、更有价值。而认知上的纯净的真实只是儿童之心“真”的含义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它的“私心”意味。受到庄子反对“异化”的思想影响,李贽重视儿童那种 自然 天性和欲望情感的价值。儿童拥有最原初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其生理欲望是天然存在、可以不受道德伦理约束的,具有一种天然的合理性。一个儿童最大的自然就是“穿衣吃饭”,这就是他们的“人伦物理”(《焚书》卷一《答邓石阳》),除此之外,再没有成人心中所谓的“人伦物理”。儿童之心的“真”的这一层含义使童心说尊重人的天性自然和欲望情感的合理性,而反对伦理矫饰。针对当时集体审美意识中极端强化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社会、群体一极,以“闻见道理”沾染最初之心,以社会的伦理教化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望的状况,李贽找到了“童心”概念,把它作为整个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起点,以儿童之心那种最初的、本原性的“真”,去对抗强大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突出了个人作为审美主体的主体性价值。其次,李贽的提倡的“童心”,强调“真情”的含义,重视情感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处理情感与伦理的关系时,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伦理礼法对审美情感的压制。“真情”是童心说核心概念“童心”的另一个重要内涵,也是在“真心”基础上分化和发展而来的。李贽重视情感真实的审美价值,认为:“盖声之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认为文艺创作的动力来源是表现天性自然的情感,而不是可以凭借伦理礼法“牵合矫强而致”的,所以应该“以自然之为美”(《焚书》卷三《读律肤说》)。传统美学注重伦理礼法影响在人心中形成了后天的理智状态,而李贽重视的却是原初状态的先天感性情感的价值。针对当时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中以伦理原则压制人的感性情感的极端状态,他试图以强调恢复人“真情”这种原初的感性情感来突破当时以 理学 为思想基础的伦理礼法对文艺创作的控制。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感性情感反抗童心说对于前代和当时的美学思想的超越,二者都是以回归原初状态来实现超越的,这就是童心说美学思想选择的超越方式。李贽重视的儿童之心和感情情感,不只是完全意义上的复归,他也赋予了它们以新的时代特征,即近代性质的思想因素,这些因素就具体表现在童心说超越性的近代色彩中。然而,就其超越方式的整体性质来和思维方式来说,仍然属于一种回归原初状态的超越方式。

2. 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特征的本质:经验性超越

童心说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情感反抗伦理的压迫,这种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是李贽立足于现实生活经验,注重个人的心理过程和情感体验的结果。李贽的“童心”概念的内涵受到了儒家(心学)、道家和禅宗思想以及前代文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然而,这一概念毕竟是李贽以自身的思想架构为基础,并由他第一次提出的,明代中叶以后独特的社会现实背景赋予了李贽关注现实和世俗生活的特点。李贽的思想具有异端色彩,一方面与他狂傲孤高的个性和圣人情结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关注市民阶层发展带来的世俗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感性价值的结果。如前所述,李贽一生思想丰富博杂,晚年甚至剃发,生活在佛寺之中,然而其本人却一直以儒者自居,秉承着儒家关注现实的人生态度。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他也敢于跳出传统礼法的限制,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也使得他有可能从现实的感性生活之中吸收新的营养,建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童心说》中对于文体演变的看法就体现了他关注现实发展,注重新的文艺现象的思想态度。“童心”概念的现实基础是晚明社会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新的时代力量出现的市民阶层的感性生活。对于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人的天性情感欲望的合理性的认同,是李贽推崇“童心”,把“童心”作为其美学理论起点的前提。重视和关注现实生活感性特征,决定了“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感性直观的观照方式之上的,无论是儿童之心还是感性情感,都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感性层面,对于它们独特价值的发现,是通过直观感悟的方式实现的。直观感悟不同于理性判断,它不经过逻辑的分析、推理,而是凭借对现实经验的直观把握和概括 总结 来获得对客观事物特征和 规律 的认识,这种认识无法通过逻辑推理来加以判别、证伪,而要在实践应用中体现它的合理价值。直观感悟的关照方式的结果就是在最终得到经验论性质的结论。童心说美学思想采用的回归原点的感悟直观式超越方式,决定了“童心”概念及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的经验性性质。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来反抗当时的美学现实对于人的审美主体价值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的扭曲和伤害,实现了对于前代和当时其他美学思想的超越。

3.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文化根源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性特征,根植于

二 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局限性

中国 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论思辨特征使童心说及其超越性在文化精神上体现出了典型的中国特征,独特的文化根源既赋予了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很大合理性,也使它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1. 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合理性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以“童心”概念为理论起点,重视私心和情感在文艺创作主体心理结构和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超越宗法伦理对人心和文学 艺术 的审美本质的异化,它的理论建构是基于直观感悟的观照方式之上的,其超越性具有经验性特征,而这种经验性超越方式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造成的普遍的经验论思辨水平有关。童心说所代表的,正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模式下带有中国文化精神和思维特征的美学理论,它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因素,也就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合理性的体现。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方面。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宗法制度造就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一方面,“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及文化的连续性 发展 ,使得中国传统美学能够在二元对立世界之先,在更为始源的状态下思考美的本质问题。”[6]李贽以直观感悟方式把握的“童心”概念,就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更为始源的状态”的。对于儿童之心的原初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重视,造成了童心说以人的生命本体为美学本体的独特面貌,使它思考了审美活动之于人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在内容上更加切近了审美活动那种融合了感觉、知觉、想像、情感和思维等审美感受心理形式的复杂面貌和本质 规律 ,显示出了“简单”的深刻性。另一方面,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作为这种思想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五行宇宙图式,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中的具体思想理论呈现出模糊的面貌特征。“模糊性就是不能用公式定义表达出来,不能给予形式化,不能让人明确地检验其对错。”[7]这种理论和思维上的模糊面貌,主要体现为轻工具、重心灵的文化特征。天人合一宇宙图式的系统性和超前性使中国人较早地认识到了工具的局限所在,而没有走向重工具的技术之路,因而也就避免了西方文化中工具理性的局限。同时,与轻工具相适应的就是重心灵,即“强调经验、体验和直觉,对外物仰观俯察,用整个心身体验,指导悟出最精微处”。[8]不依赖具体工具的中国人选择了用整体的心灵去把握天人合一的世界的奥秘,试图使人的心理在最深的层次上与宇宙万物相通。这与那种审美主体与客体相融合而产生审美愉悦的状态是相通的。童心说就是以直观感悟式的整体心灵和情感,去挽救审美主体心理的异化状态和解决文艺创作的非审美化问题的,它的经验性超越性质的直观感悟和整体心灵的把握方式,是一种中国式的审美观照,强调以整体心灵去把握复杂的宇宙万物,以有限的审美体验去获得超越时空的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在这种注重心灵的中国文化特征的影响下,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视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的复杂性特征,而没有把文艺创作的价值简单地降低为传统的伦理教化功能。“童心”概念,体现出了李贽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把握能力,使童心说比起强调文艺创作的伦理价值的前代美学思想,乃至强调明晰的同时代西方美学思想,都更符合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虽然选择了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童心说却因为它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而在美学思想领域显示出了一种“简单”的深刻性和原初意义上的合理性。

2. 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局限性

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造就了童心说美学思想直观感悟式的认识方式和经验论的思辨水平,使它选择以归原初归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当时审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拨和超越。这也造成了这种美学思想在经验性超越方式上的局限性,使它在超越了前代及当时其他美学思想,启发了当时和后世的审美实践的同时,也缺少了一种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超越态度和继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它由文化根源及其思维特点决定的 历史 性晚出和理论性“浅薄”上。首先是它的历史性晚出。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宋代就出现了新的 经济 发展特征,坊市制度解体,商人地位开始上升,市民阶层出现,他们倾向于提出自己的精神文化要求。然而,至明代中叶李贽提出“童心”概念,开始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群体转向个人、从伦理转向情感,中国文化发展中的这种新动向才得到了确认和肯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童心说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胜利,然而却是一种迟到的胜利。用于指导和引领文艺创作的美学理论的晚出,限制了新的文化因素在中国美学中的发展,也就限制了中国美学本身的发展。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历史性晚出,正是其文化根源造就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结果。农业生产、宗法血缘和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塑造了中国人的着眼于整体功能的思维方式和具体思想理论的模糊面貌。模糊的理论思想不重视认识明晰的意义和工具的作用,一方面使人们不会把事物从整体系统中孤立出来加以考察,避免了形而上思维方式无法把握整体的缺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们对于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及其思维模式的长久遵从,无从反抗,只能在这一思想传统之下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做“表层的超越”[9],由此引起的对文化发展中的新因素的不敏感,或不能对这种新因素的意义进行及时、合理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思想理论在诞生时间上的滞后性。美学思想领域的变革缓慢,代表的市民阶层的文化要求的童心的“人欲”涵义的历史性晚出,就是受到了这种模糊理论面貌限制的结果。其次,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造成了它在理论性方面的“浅薄”。李贽所处的时代,市民文艺繁荣发展,然而这种现实并没有受到士人阶层的重视,他们仍坚持以封建正统的诗学理论规范当时的文艺创作,甚至在面对文艺创作萎靡衰颓的状况时,主张以复古的方式实现超越。李贽的童心说同他们相比显然具有进步意义,却也没能最终摆脱强大的传统文化根基的影响。“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李贽对于现实生活进行的直观感悟基础上的,直观感悟的把握方式一方面使童心说更加适应审美活动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特征,帮助它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实现了对当时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超越;另一方面,童心说美学思想也因为这种符合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性思维特征原则的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了经验论思辨水平的限制。这种局限,在童心说美学思想同西方美学史中的现象学美学理论的对比中,表现得更为清晰、具体。“现象学是代表二十世纪西方 哲学 潮流的三大主要哲学流派之一”[10],它的巨大影响波及到了美学领域,对当代西方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现象学的奠基人胡塞尔主张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来弥合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本来面目的割裂,现象学美学思想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现象学美学和童心说美学思想都重视事物的感性现实,试图通过对事物原初状态的把握来获得的最终的真实,实现对事物审美本质的把握。然而现象学美学又与童心说美学思想不同,它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美学中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辨高度发达的前提和基础上的,是对形而上的思维方法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割裂整体、遮蔽真相的局限的反思和反抗,目的在于克服它们的缺陷,达到真正的“真实”。现象学重视的感性现象,强调的原初状态是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更高的感性的否定式上升的结果。而童心说则是回归到感性的情感和欲望、童心和人的原初心理状态,以童心对抗成人之心,以感性对抗理性,以对混沌一体的整体的直观把握来现实对审美本质被遮蔽的问题的“超越”。缺少理性反思往往会削弱反抗的力量,缺少明确的新美学要素的理论建构也常常显示出不够明晰和深刻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影响下的童心说美学思想,因模糊的思维惯性而形成了历史性的“晚出”,因缺少理性反思和新要素建构而显示出了理论性的“浅薄”,这些共同造成了童心说美学思想在超越性方面的局限。

三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意义

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内涵和超越性特征进行特殊性考察,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认识它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对于美学史研究和观照当前文艺创作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具有美学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1. 美学史意义: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特征,有助于通过它来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这也是研究童心说超越性特征的美学史意义所在。在独特时代背景、社会现实与文化根源,以及这三者影响下的李贽本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的共同作用下诞生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拥有独特而复杂的超越性特征,在晚明美学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都拥有独特的地位。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中国文化熏染痕迹和典型的中国思维方式的特点,使人们对于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理解,具备了重要的美学史价值和意义: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美学史的本质特征,进而更好地处理民族美学和世界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经验性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具体考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美学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大环境之中的,农业生产方式、血缘宗法制度以及二者共同造成的天人合一宇宙图式和思想传统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美学思想,使它更加倾向于关注人的生命本体、心灵和内在超越,不同于西方美学“出于理论体系的需要而非生命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11],这种美学特征使中国美学呈现出了注重人的整体心灵内在超越的面貌。中国美学思想没有像西方美学思想那样拥有严格的概念、范畴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选择了一条真正能够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方式的关注天人关系中人的心灵的内在超越之路,试图以审美活动的方式实现对于有限时空的超越,获得无限永恒的愉悦的心灵体验。因为重视心灵的美学倾向,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传统的整体模糊的理论思维特色,中国美学思想对于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的复杂性的把握,比起西方美学更加全面深刻,它在动态的系统中,以整体的直观感悟和文艺实践的经验 总结 的方式获得的认识,更加符合人类心灵的复杂和深邃的特点,切近了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中国美学的独特价值,启发我们在认识中国美学同西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关系问题时,不能一味地以西方的美学理论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和逻辑范式来强制规范中国美学思想,将它们作为判断中国美学思想价值的标准,而是应该充分了解和尊重中国美学的独特性,既认识到它基于自身文化特性而体现出的系统性、超前性和合理性,也看到它的模糊性、经验性和局限性,对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真正做到全面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2. 现实意义:观照和指导我们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特征及其文化根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前文艺创作中的具体问题,观照和指导当代的审美实践,具有现实意义。首先,童心说美学思想对于文学艺术本质和创作主体心理特征有着深刻的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艺术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启示我们在面对当代美学和艺术实践时,采取一种重视审美意识的原初状态、更符合文学艺术本质和独立自足性的审美态度。当前的中国,大众文化崛起,具有大众文化特色的文学艺术蓬勃发展,这些文艺创作在内容方面体现出了现实化和娱乐化的特征。这与“童心”概念诞生的晚明时代市民阶层地位上升,表现市民阶层情感欲望和文化要求的市民文艺蓬勃发展,更加贴近现实的小说和戏曲创作繁荣的状况具有相似性。在这一前提下,关于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遭遇的娱乐化的市场原则与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之间的矛盾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或许可以从童心说美学思想中得到启发。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到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的方式来实现对文艺创作审美本质的回归,与对传统美学思想的超越。它带来的个体意识觉醒和对个人情感欲望的尊重,以及对文体创新的肯定,都符合市民文艺发展的要求,自李贽开始并影响到金圣叹的小说点评就是证明。童心说对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提示我们在处理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的市场原则与审美本质的矛盾问题时,将注意力返回到审美创作主体的心理特征和文学艺术的本体上来,重视文学艺术的现实性,以坚持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本质为前提,兼顾娱乐性和市场原则,而不能为迎合或者采用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文艺创作。其次,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的认识,也提醒我们重视创作主体的自我完善和理性反思的作用,从创作源头上赋予文学艺术更大的发展和提升的动力,提高它们的审美价值。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传统所造成的理论模糊性和经验论思辨水平。这种文化特征通过长久的历史积淀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既使在今天的文艺实践中,也常常能见到它的影响痕迹,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的文学艺术作品缺少理性反思和自我超越意识的特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审美创作主体重视自身思想的丰富、自我修养的提升以及自我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能力和把握能力,在此基础上,努力创作出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由此可见,全面、理性地认识童心说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及其文化根源,挖掘它们的合理内核,反思它们的局限,用以观照和启发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正是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