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时期教育方针8篇

时间:2024-03-23 08:18:01

新时期教育方针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1

关键词:教育方针;演变规律;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241-02

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着战略作用。教育方针是一个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该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对教育工作制定的总的指导方针,体现国家教育目标、政策、方向,直接决定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教育方针的演变从一个特定角度折射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程,存在着某种具有规律性的特点,为我们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方针提供一些启示。

一、教育方针演变与党的四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对教育的发展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党的四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方针演变的理论依据,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传承中又有创新和发展,为中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实施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在教育方向上,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确立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教育目的上,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素质教育”是对、邓小平和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是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以说,教育思想是新中国前期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邓小平教育思想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指南,而和的教育思想是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和升华。这些一脉相承的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根本保证[1]。

二、教育方针演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步

建国六十多年来,教育方针的演变是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变化。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教育亦是如此。当时的教育改革与建设方针继承和发展了老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要求党的教育方针也必然要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作出调整,教育方针就由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期间,由于受左倾思潮的严重干扰和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受到严重挫折,当时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色彩十分浓厚,它使人们差不多忘记了教育在其他方面的社会职能,加之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又推行了一套“左”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得教育方针完全被扭曲。经过十年浩劫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历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春天。20世纪9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这时,在教育方面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更新要求,教育方针也演进到了新的高峰,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又上一个新的台阶,教育事业也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8.5年以上和10.5年左右,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专门人才。这些都表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教育方针也进一步的完善,提出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针。

三、教育方针演变的内在动力与根本目的

(一)创造优越于资本主义教育模式是教育方针演变的内在动力

资本主义社会虽是对落后、愚昧的封建社会的否定,但并未改变其社会制度的剥削性质。资产阶级在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旗帜下实行的是双轨学制。每一个社会成员由于其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实际决定了他们所受教育和教育机会、程度的不同。因此,资产阶级自我标榜的教育民主则是受教育权形式上的平等而实际上的不平等。1975年第三十五届国际教育会议上阿尔及利亚学者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就提出:“每个儿童的社会出身,强烈地影响学校教育的条件。事实上,很明显一个吃得很差或者营养不良的孩子不可能像富家子弟那样有许多学习机会。”[2] 在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对立、阶级斗争时,教育平等问题是很难实现的。

中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多年间,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全国教育战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第一,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6年,全国2.6亿学生,1 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0多万所学校,遍布全国的城市和农村。第二,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2006年,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毛入园率达到42.5%;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3%,比2002 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7%,比2002 年提高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2%,比2002 年提高1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2%,比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3]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基本上确立教育权利平等,但是尚未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虽然中国尚未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但由于中国在基本上废除剥削制度以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发生在劳动者的内部,属于社会主义教育民主化不发达的状态,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基于阶级对立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在性质上有根本区别。中国的教育是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科学文化成果的权利,使人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实现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优越于资本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方针的根本目标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培养人才及其怎样培养人才的科学,教育方针也必然要体现出这个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智体)、“三育”(德智体),还是“四育”(德智体美),思想上左右摇摆,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也各自引经据典,莫衷一是[4]。而现阶段所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越完善,经济社会越发展,越是要求劳动者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海南.论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演进与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2] [澳]W.F.柯纳尔.20世纪的教育[J].张法艰,译.外国教育资料,1983,(4).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2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六大报告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重要指导意义。 教育方针反映着党领导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关系教育工作全局的总方向。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这是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回顾历史,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核心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正反映了教育方针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时代性的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被确立,教育方针在改革实践中得到发展并逐步完善。为适应新形势需要,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教育方针的新表述,后被写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经一定的立法程序在《教育法》中加以规定,大大强化了教育方针的导向性。《教育法》第五条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新的发展:一是提出了新观点,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写到教育的旗帜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二是明确了新要求,突出强调教育要努力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十六大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表述,既和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保持了连续性,同时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因此,这一表述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是以现实国情和国际环境为背景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我国已进入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而教育与人才培养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文化与经济的日益融合,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象牙塔”式的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了解教育方针制定的背景和依据,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方针的内涵,提高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也是理论创新的成果。新的教育方针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科学性。表述涵盖了教育的方向、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明确回答了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方针内涵。这一表述集中反映了教育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规律,因而是科学的、严谨的、全面的;二是时代性。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相对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言,更明确、更直接地突出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宪法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首次完整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美育在教育方针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也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表述立足国情,着眼素质教育,放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洋溢着时代精神;三是实践性(或称可行性)。教育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较之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方面拓宽了对培养人才途径的认识。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但不是惟一的实践活动,我们培养人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更要坚持教育同整个社会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拓宽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必将指引我国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将有力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革故鼎新。 全面理解和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是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方针的丰富内涵,自觉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贡献。当前,我们重点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扩大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关心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二是以人为本,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改革创新,增强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全面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改革创新,永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3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六大报告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重要指导意义。  教育方针反映着党领导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关系教育工作全局的总方向。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这是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回顾历史,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核心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正反映了教育方针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时代性的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被确立,教育方针在改革实践中得到发展并逐步完善。为适应新形势需要,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教育方针的新表述,后被写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经一定的立法程序在《教育法》中加以规定,大大强化了教育方针的导向性。《教育法》第五条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新的发展:一是提出了新观点,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写到教育的旗帜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二是明确了新要求,突出强调教育要努力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十六大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表述,既和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保持了连续性,同时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因此,这一表述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是以现实国情和国际环境为背景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我国已进入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而教育与人才培养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文化与经济的日益融合,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象牙塔”式的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了解教育方针制定的背景和依据,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方针的内涵,提高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也是理论创新的成果。新的教育方针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科学性。表述涵盖了教育的方向、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明确回答了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方针内涵。这一表述集中反映了教育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规律,因而是科学的、严谨的、全面的;二是时代性。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相对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言,更明确、更直接地突出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宪法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首次完整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美育在教育方针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也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表述立足国情,着眼素质教育,放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洋溢着时代精神;三是实践性(或称可行性)。教育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较之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方面拓宽了对培养人才途径的认识。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但不是惟一的实践活动,我们培养人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更要坚持教育同整个社会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拓宽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必将指引我国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将有力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革故鼎新。  全面理解和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是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方针的丰富内涵,自觉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贡献。当前,我们重点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扩大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关心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二是以人为本,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改革创新,增强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全面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改革创新,永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4

【关键词】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6—0126—04

党中央在延时期,在延安先后创办了近30所干部学校,包括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陕甘宁边区党校、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行政学院、延安大学等。[1]339这些干部学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战时的培养目标,在极其艰苦的办学环境下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国家建设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党的干部培训机构(包括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已经发展到数千个。总结延安时期党的干部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对党在新时期办好干部学院,实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战略目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主要经验

延安时期党的干部学校办学经验十分丰富,本文从教育方针、校风、师资队伍、办学方针和学风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梳理总结。

(一)坚持战时教育方针,以为抗战服务和为抗战培养干部为己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继承和发扬党在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干部学校坚持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的办学方针,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将“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作为教育纲领提出。[2]341938年,同志又强调,“在一切为着抗战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均应使之适应战争的需要”,并明确提出“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2]33。根据党中央和的指示要求,延安各类干部学校纷纷确定自己的教育方针,虽然各学校性质和培养方向有所区别,但教育方针都集中体现了为抗战服务的基本要求。例如: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陕北公学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实现国防教育,培养抗战干部。”女大的教育方针是“以养成具有斗争理论的基础、革命工作方法、妇女运动专长和相当的职业技能等抗战建国知识的妇女干部为目的。”鲁艺的教育方针要求“训练适合今天抗战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3]21教育方针对干部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等起着统领、导向作用。

(二)用校风(校训)、校歌凝结办学精神,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延安时期,党的干部学校大多办学时间较短,但共同的特点是培养目标明确,办学思路清晰,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校风(校训),有的还有校歌。学校的办学精神和理念都通过校风(校训)、校歌得以体现。如中央党校的校风(校训)为“实事求是”,抗大的校风(校训)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鲁艺的校风(校训)为“紧张、严肃、刻苦、虚心”,陕公的校风(校训)为“忠诚、团结、紧张、活泼”,女大的校风(校训)为“紧张的学习,艰苦的生活,高尚的道德,互助的作风”,延安医科大学的校风(校训)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用校歌唱出教育方针、唱出校风(校训)、唱响学员的昂扬斗志,更是延安时期党的干部学校的一大特色。如抗大、陕公、女大、鲁艺、民族学院、华北联合大学等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歌。抗大校歌由凯丰作词,吕骥谱曲,歌词为“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除校歌外,延安的干部学校还结合抗战和边区建设创作了许多激情澎湃、鼓舞民众的歌曲,如抗大、陕公等校共同的《毕业歌》,鲁艺的《打到敌人后方去》、《生产大合唱》、《八路军之歌》、《南泥湾》、《白毛女》等,这些歌曲都是校内先唱,随之很快传遍全国,成为群众喜闻乐唱的歌曲。

校风(校训)、校歌是学校的根本目标和性质特征的集中反映,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的体现和反映,也是和战争年代救亡运动、生产劳动、勤俭办学、教育实践、社会活动等密切结合的。这些校风(校训)、校歌对于办好学校,陶冶师生革命情操,改造思想作风,建立革命人生观,增强光荣自豪感,使师生自觉遵守纪律,热爱母校,形成团结紧张、互助友爱风气等,起到了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和鼓舞作用。

(三)从抗战需要出发,高起点,高要求,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兼职师资队伍

延安时期,干部培训任务量大,而师资严重短缺。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干部学校采取三种渠道组建师资队伍。一是把有教学实践经验和有一定影响的知识分子组织起来,组建专职师资队伍。二是把学员中有一定文化水平和革命斗争经验的人员组织起来,实行学员教学员。三是由在延安的党的领袖们和教育家兼任学校负责人,请他们为学校上课、作报告,形成一支高层次、高水平的兼职师资队伍。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是由延安的领袖和教育家担任干部学校负责人,保证了战时教育方针的落实和办学目标的实现。延安许多干部学校的负责人都是直接由中央决定或由中央领导、军事领袖、著名教育家直接担任(或兼任)。1938年4月鲁艺成立时,兼任院长。中国女子大学校长由王明担任。延安大学以吴玉章为校长。此外,成仿吾任陕北公学校长、徐特立任自然科学院院长、陈云任泽东青干校校长、林伯渠任行政学院院长、周扬任鲁艺院长(后任延大第二任校长)、高岗任民族学院院长、马明方任西北民大校长等等。众多的中央领导、军事领袖、教育家担任干部学校负责人,直接关注干部学校的教育方向和校风建设,使延安干部学校正确落实中央战时教育方针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二是,中央领导、军事领袖、教育家经常为延安干部学校上课、作报告,形成了一支高层次、高水平的兼职师资队伍。以自然科学院为例,根据自然科学院学员林伟回忆,、、何干之、、谢觉哉、林伯渠、周扬等都在学院做过报告。此外,自然科学院的学员还经常走出校门听报告,如在边区礼堂等地方听过任弼时的时事报告、彭真的减租减息报告、的新四军情况报告等。[3]168-169

(四)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努力实现工农分子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

抗日战争开始到发动高潮时期,延安的干部学校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学员成分复杂,思想改造任务艰巨;二是政府停止对八路军、新四军供给物资,对延安实行军事、经济封锁,干部学校的办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种形势,中央要求干部学校全面地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员既有文化知识、又有劳动观点和劳动人民感情

这一时期干部学校的学员大体为两种:一种是在革命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工农分子,对这些人培养的重点是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知识程度,并加强业务教育;另一种是进入延安参加革命的进步知识青年,对他们的培养重点是改造世界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他们的劳动观点,与工农打成一片的观点和艰苦奋斗的作风。1939年,中央军委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提到抗大及一切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军政学校及教导队办学方针时指出:“我们应努力转变他们的思想,注意于领导他们的思想转变的过程”。在教育知识分子的四项原则中,特别规定“教育他们深入下层实际工作,反对轻视实践经验”,“教育他们接近工农,决心为他们服务,反对看不起工农的意识。”延安其他的干部学校也有同样的任务,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一定的机关和部门取得联系,举行定期的实地考察以补充和印证正课的讲授,这样不仅培养了知识分子具有劳动的身手,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工农学员更接近劳动和劳动人民。

2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解决办学的物质困难问题

抗大总校刚从邢台迁回陕北(绥德)时,为抗大提出了“培养干部、准备反攻”的八字任务,要求抗大师生自己动手,克服困难。根据中央和的指示,抗大提出“首长负责,自己动手,建立革命家务”的口号,1943年全校劳动建校共挖了200多个窑洞当校舍,全年共收入近300万元。到1944年生产成绩更加突出,共收入47600余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倍。[3]148-151延安其他的干部学校都像抗大一样,师生共同劳动建校,之后以生产保证学习。各学校都成立生产委员会,负责落实生产任务,安排、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1942年以后,在大生产运动中,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取得了更大的成绩。

(五)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教育培训更具实效性

延安干部学校的学风建设是和延安学习运动紧密联系的。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条化的不良倾向,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对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辨别能力,党中央、在延安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强调各级干部不要“只是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全党要深入学习理论,研究历史和现实。

受教条主义影响,延安干部学校的学习教育活动也经历了一些波折,特别是党中央提出正规办学的指示后,一些学校曾一度出现重视理论学习和文化知识学习,轻社会实践和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研究的现象。这一现象随着延安学习运动的深入和整风运动的推进,很快得到纠正,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蔚然成风,成为延安各个干部学校学风建设的主旋律。在抗日战争初期阶段,陕公成立后,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少而精;教学一致”作为教学三原则。1939年成立的女大,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集体学习与个人专修并重”作为教育方法。新的教育方针要求学校进行中国革命历史与现状教育,培养学生的革命立场与事实求是作风;通过各种方式和边区各实际工作部门及实际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实际经验得到理论提升,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学与用的一致。[4]23,31-34,49,141

二、几点启示

(一)关于办学方针

教育方针是对全国教育而言,办学方针则是教育方针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延安时期,干部教育和高等教育是相一致的,这是一个适应战时需要的特殊现象。在今天的和平建设时期,干部教育和普通教育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序列。干部教育更注重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培育、执政能力提升,为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培养各级领导骨干和高级专业技术骨干。中央《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要求,干部教育培训要“更好地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服务,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我们应按照中央的基本要求,认真研究新时期干部教育方针的确切表述,根据各级各类干部学校的不同定位,研究制定各级各类干部学校的办学方针,使我国新时期干部教育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各级各类干部学校的办学方针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关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多样,但校风(校训)、校歌最能凝结和长期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师生风貌。与延安时期干部学校相比较,现阶段的干部学校(包括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各类干部培训机构)多数办学时间较长,但许多学校没有自己的校风(校训)、校歌,根本原因还是干部学校文化建设自觉性的缺失。培养目标的不清晰,办学动力的不足,教学内容的空洞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学习延安时期干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从文化深层推动培训及管理工作,着力打造干部院校独特的优秀文化品牌。

(三)关于兼职师资队伍建设

延安时期的干部学校由领袖和教育家担任校领导并讲课作报告,保证了教育培训的高水平、高质量。现阶段干部学院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许多干部学院的主要负责人都由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兼任。一些学院实施“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组建了由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和著名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组成的兼职教师“师资库”,这些兼职教师在教学培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和延安时期干部学校相比较,现阶段兼职教师中一些人重利益驱动、缺乏责任意识,重教学现场效应、缺长远教育思考。有的干部学院对“师资库”缺乏科学管理和经常更新,使“师资库”成了“死资库”,“专兼结合”成了“以专为主”。为此,各级领导如何向延安时期的领袖们学习,经常深入干部学院上课、讲学,干部学院如何向延安时期的干部学校学习,用兼职师资引领教学培训上台阶、上水平,这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一个转变领导作风的重要课题。

(四)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树立劳动观点,热爱生产劳动,增强与劳动人民的感情,是党的领导干部党性纯洁的重要表现,也是党对各级领导干部实行党性教育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干部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多具有较高文化程度,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基层锻炼,缺乏与群众的感情。所以,今天的干部学校,仍然应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但重点应放在“知识分子劳动化”上,注重社会实践课、现场体验课,深入基层,深入工农,这不仅是对延安时期干部学校优良传统的继承,更是今天干部党性教育的一项长远战略举措,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五)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建设

延安时期党的干部学校理论联系实践的优良作风对现阶段干部教育的重要启示是,坚持实践第一观点,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是中国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经验。这条经验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阶段同样需要发扬和光大。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提出构建“延安学风”的概念,其重要内容就是要积极倡导延安时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教学培训中注重党的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实践体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思维方式的形成,使学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研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从而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效应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栗洪武,朱智斌.中国教育发展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3]众说纷纭话延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4]延安大学校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Major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and Its Contemporary Inspirations

of the Party’s Cadre Schools during the Yan’an Era

YANG Zhengshe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Yan’an, Yan’an, Shaanxi 716000)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5

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形成以后,在它的指导下,革命根据地的教育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由于革命根据地是处在战争的环境中,所以实行了教育和战争的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适应对敌斗争需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同时,由于革命根据地是分散在广大的农村,所以指出:“解放区的文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在推进他们的工作时,应当根据目前的农村特点,根据农村人民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采用适宜的内容和形式。” 这就是说,在革命根据地办教育必须和农村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行教育和战争结合、教育和农村实际结合的前提下,中共中央提出了干部教育第一,群众教育第二;在干部教育中,现任干部的提高重于未来干部的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的方针。这就使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显示出了与和平建设时期正规教育不同的战时教育的特点。

1944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召开了文教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所作的《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报告中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方针,指出对于文化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第一是团结,第二是批评、教育和改造” 的原则,并且提出了根据农民的需要和自愿兴办民办学校的原则。1945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新民主主义的;就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 他还指出,党在教育方面的具体任务是:一是有计划地从广大人民中培养各类知识分子;二是从百分之八十的农民中扫除文盲;三是采取适当的坚决步骤,扫除一切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和教育;四是对于旧文化工作者、旧教育工作者采取适当的方法教育他们,使他们获得新观点、新方法,能够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很显然,这些教育任务的提出和实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并且使它更加具体化了。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总结发展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的经验,使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尤其是1948年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定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长期坚持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把工作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到农村,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以后,解放区的各项工作,包括文化教育工作在内,“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

这一时期,各解放区继承和发扬了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教育的革命传统,继续坚持在职干部教育、兴办干部学校教育,举办中等教育,发展小学教育和群众业余教育,所不同的是政治教育以解放战争、为主要内容。新建立的解放区,则是对旧有学校进行改造,中学以上的学校,以政治教育为主,改造师生的思想,然后动员学生参加或根据地的建设工作。对小学教育的改造,主要是改造教师思想,废除旧教材,采用解放区自编的新教材。

由于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革命形势和任务跟着有所转变,有些解放区的教育为适应这种变化,就开始向着新型正规化的方向发展。例如1948年秋,东北地区已接近全部解放,生产建设、支援战争已成为东北解放区的中心任务。为此,东北解放区从长远着想,改变了中学的方针任务,把以政治教育为主的短期政治训练性质的学校,改为以文化教育为主,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正规化学校。同时,为适应当时的迫切需要,还举办各种短期学习班。其他一些解放区甚至更早地开始了这一转变。这就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民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这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文化教育工作方面的总政策和总任务,也是全国解放战争后期指导实施正规化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概括和具体体现。它说明,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教育,而且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时期也是同样适用的。

四、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特点

新民主主义教育除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三大基本因素之外,还具有如下特点。

1.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教育发展方向的指针。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教育工作的绝对领导,按照党的总方针制订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保证了教育工作的共产主义方向。同时,在中等以上学校中建立党的领导机构,在学生和教员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对学校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负有监督和保证的责任,使党的组织很好地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党的指示在教育部门和学校顺利贯彻实施。

2.正确处理了教育和政治、经济的关系。1941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了文化(包括教育在内)和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实践,证明了这个基本观点的正确性。为党制订的各个阶段的教育方针任务,也都是为当时的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如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为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根据地的建设工作服务;提高广大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引导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参加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自觉地积极地从事生产建设,支援革命战争等等。早在1933年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文中就指出:“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这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历史事实证明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工作,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发展服务作出了贡献。

3.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又不忽视文化教育。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由于革命斗争迫切需要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掌握革命理论、政策和策略,用以指导革命运动;同时,根据地的干部学校,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干部学校,招收的学员大都是从旧社会来的带有旧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把他们培养成为革命干部,必须以政治教育为中心,转变他们的思想。所以党对在职干部理论和政治教育十分重视,并注意克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而对文化低的干部,则首先学习文化,然后再学习理论。对中小学也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但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为主。同时,又适当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课教学之中。对群众(主要是农民),由于绝大多数是文盲,所以强调进行扫盲识字教育,同时也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发挥他们参加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以及根据地生产建设的积极性与自觉性。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4.注重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早在1934年,制订的苏维埃教育方针中,就包括“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则。到抗日战争时期,继承和发展了苏区这一优良传统。抗日根据地的学校实行“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师生既用脑劳动,又用手劳动,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地的实践也证明了这种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方法,既增加了根据地的社会财富,具有经济意义,又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5.正确处理了干部教育和国民教育的关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中,干部教育(包括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是放在第一位的,国民教育放在第二位。这是因为“一切工作包括国民教育工作在内,都要经过干部去做”。“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干部教育,培训了数以百万计的革命干部,他们不仅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骨干力量,而且后来又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历史证明,当时把干部教育放在第一位的决定,是一个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而在国民教育中,又是成人教育第一,儿童教育第二。这是因为当时农村中的成人,是革命战争与生产任务的首要担负者,他们提高一步,革命战争与生产即可提高一步,对他们的教育较之儿童教育,更有迫切性。

6.正确处理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发表的《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演说中指出:“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不但要有新式学校,而且要利用旧的村塾加以改造。”在这条方针的指引下,解放区小学、农民业余教育、扫盲运动,就如雨后春笋,蓬蓬勃勃地发展了起来。正规小学、中心小学,由于条件比较好,着重于提高,不正规的民办学校,由于条件较差,着重于普及。两者兼顾,可以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既可打开普及的局面,又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7.发挥了公办与民办国民教育事业的两个积极性。根据地办国民教育,既发挥了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又发挥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说明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既是政府的事业,又是群众的事业。陕甘宁边区初期小学都是公办,发展不普遍。后来,依革命形势发展,小学除公办之外,又允许民办或民办公助。扫除文盲,是发动群众自己教育自己,以民教民。在教育事业中走群众路线,照群众的需要与自愿原则办学,使群众教育得到广泛发展。

五、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随着相应地进行了文化教育的伟大变革,废除了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文化教育,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新教育。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根本变革。随着这种变革,制订了新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改革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创立了包括在职干部教育、干部学校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农民业余教育及军队教育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体系。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这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文化教育工作方面的总政策和总任务,也是全国解放战争后期指导实施正规化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概括和具体体现。它说明,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教育,而且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时期也是同样适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了新中国“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鉴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老解放区教育,首先是中小学教育,现在应以巩固与提高为主,条件许可时,可适应群众需要做某些发展。巩固与提高的关键是适当解决师资和教材问题。”“新解放区教育工作的关键是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坚决执行维持原有学校,逐步作可能与必要的改善的方针。新区学校安顿以后的主要工作,是有效地在师生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逐步建立革命人生观。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6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然而这场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变革也出现了如下一些值得重视的不良倾向与问题:

(1)家庭偏理想化。一些家长以自己的爱好与价值取向为标准,来规定学生的课余活动,虽然在短时间内有助于学生某些单项素质的提高,但往往是以牺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全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为代价。还有一些家长深怕落在人后,于是照猫画虎,盲目跟风,反而造成学生极大的心理负担。

(2)学校偏形式化。一些学校没有调整原来的教学计划、课时,只是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口号,加上一些单项培养素质的课程,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有些学校只是单单减少了以往繁重的课后作业, 教学计划、课时都不变,并无实质性的教学改革。还有些学校搞一些贴着“素质教育”标签的活动,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制造舆论和气氛。尽管形式多样,但实际上还是坚持抱着“升学率”的大腿,实施“应试教育”。

(3)教育偏教条化。教育理论上大多只探讨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内涵,对素质教育的目标、结构、方法、评价等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不能适应指导教改实践的需要。有的实践对由于缺少理论指导,比较盲目,不够理性,对素质教育理念体现失之于偏颇。

(4)社会偏庸俗化。某些社会组织把一些与学生素质教育毫不相干或关系不大的活动硬扯进素质教育的范围,打上素质教育的招牌。更过分的是以素质教育为名,推销产品,招揽顾客,高价提供家教服务,乱办兴趣班等与提高素质无关的活动。

要纠正上述存在问题,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既用素质教育这个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去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深化对教育方针的理解,更要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科学地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有效地解决与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指导教育改革实践。

十七大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的总规定。

早在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人的发展时,就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的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将来,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科学地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和推行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回顾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表述略有不同,其实质和宗旨没有太大变化,但其反映出的人才素质观却是不同的。以1957年的教育方针为例:“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反映了文革前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明确地找到了国家教育的发展方向,清楚地指出人才培养标准,这一时期,重点强调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阶级观点、爱国主义、劳动(下转第15页)(上接第6页)观点等。而接下来的文革十年是教育事业停滞甚至倒退的十年,政治上过度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领, 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只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却完全否定了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结束这一段历史以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逐步走向正轨,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拨云见日的崭新时代。这一时期开始,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地提出了培养人的个性的问题,鼓励培养敢于思考、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个观点的倡导者就是邓小平同志,他在刚主持工作时就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有知识和人才。接着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开始真正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产生是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人们对教育培养目标内涵的更加丰富地认识和对培养目标内在联系与作用更加深刻地理解的结果。

发展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教育必须贯彻教育方针中的全面性。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是既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当然首先在于为个人的发展服务,培养素质优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受教育者在素质上能保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并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坚持人的素质发展全面性与结构性的统一。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使受教育者在素质上尽可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首先应当使德、智、体等基本素质得到发展,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来说。

(2)素质教育必须贯彻教育方针中的平等性。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不能单单面向被高一级学校选拔、能够继续接受教育的少数优秀学生。这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基点,也是教育方针的基点。所以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各种类型的专家,而且更要重视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3)素质教育必须贯彻教育方针中的前瞻性。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对未来的,这是对教育功能的重要概括。素质教育不是以目前升学或就业做为直接目标,它的立足点是面向新时代的需要,是为了让下一代人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一系列主张和基本要求,实质上是回归党的教育方针,回归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要求。当前,我国正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逐步推进教育各条战线上的工作。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坚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主题,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1993-2-13.全国各报.

[2]佘曙初.浅谈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1).

[3]刘明坤.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4).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7

摘 要:政治文化的延续发展,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推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去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有助于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中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必须牢牢把握针对性,突出实效性,使之真正充分发挥出凝聚人心、激励士气重要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5-0181-01

文化是考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方面之一。政治文化则是政治体系中,公民对政治的信仰、态度、感情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文化延续的途径之一,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坚持不懈地使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党员和群众头脑,把进步意识贯注于工作之中,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巨大威力和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以共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指导思想教育为重点,牢固把握针对性,突出实效性,不断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向深入。

一、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方面的问题分析

1、新形势下,针对教育对象思想情况缺乏深入了解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对象是主要群体,我们应该认真关注他们的思想、行为的动向,灵活地加以教育方式的变更。但是,在新时期下的思想教育中,总体仍然存在着不真实、不及时、不深刻的倾向。并且在掌握教育对象的思想情况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在相当多的时间里是凭老经验,想当然地抓教育,往往忽视了教育对象的思想随着时间地点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因素。

2、部分教育方法落后于时代要求

在进行思想教育中,教育方式往往处在重要位置。虽然近几年来在思想教育的方法上做出了不少改进,但是大部分的教育模式仍然是集中上课,照本宣科。新时期下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通讯联系方式日益更新,不仅仅是课堂宣讲,手机、网络等等都可以作为教育的新方式。我们在探索新方式、开辟新渠道、运用新手段等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应有的原则性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旗帜鲜明地提倡正确的思想,批判和抵制错误的倾向。思想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有鲜明的原则性。但是,现在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格调不高,不仅怕得罪人,发展成了一味地讨好人、笼络人,甚至迎合一些人的消极情绪,这些都是存在于思想教育中的大问题。

4、教育者素质与新形势下的要求不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部分教育者的素质,仍然不能与新时期下的要求相适应,例如,有的教育者对科学内涵没有真正了解,难以从理论上实践上回答各种重大现实问题;有的则是知识结构不合理,授课中知识性和信息量不大;有的实践经验缺乏,对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都比较缺乏,讲起课来缺乏感染力。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有效策略

1、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观念

针对有一部分教育者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将其简单化、低级化。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对教育对象进行洗脑,简单地向他们灌输爱护国家、爱护共产党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者自身有十分扎实的理论功底,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仅要教育对象传递爱国爱党的思想,培养爱国精神,还需要讲授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爱国思想不能凭空产生,它还需要以相关的理论为依托。这就需要教育者自身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政治素养,并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较高的位置,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渗透功能

树立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改变以往仅仅把讲课当做思想政治教育的狭隘教育观念,拓展思想教育的视野、内容、领域以及途径。在抓好集中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加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将集中教育和广泛深入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并且,把启发基本觉悟与强化制度约束相结合,要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另外,把调动积极因素与严肃查处违纪问题相结合,在宣扬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的同时,坚持从严执纪,对违反政策规定的人和事,敢于较真碰硬。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渗透功能,有助于适应新时期下的思想教育形势。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采取大班教学的方式。这种模式的课堂效果欠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可以将实例运用于思想教育中,使课堂讲解不再冗长枯燥,这样就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育对象其实不乏政治热情,大部分人都十分关心时政,积极讨论热点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将现实引入课堂,吸引教育对象的注意力,让其成为课堂的中心。同时,可以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给人以形象直观的感受,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与各种教育相互配合,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形式并非单一,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基本形式主要有:系统的政治教育、以文化活动为主体的教育。系统政治教育是向人们系统地灌输进步社会的教育形式,同思其他形式相比,具有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基础性和严密的特点。以文化活动为主体的教育,是通过“形象”的感染熏陶,诱发人们向真向上的力量,使人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真理、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教育形式,使之相互结合起来。根据思想教育内容的差异,教育任务的不同要求,选择好教育有利时机,采取最佳的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可以增强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逐步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最终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桂华.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现象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郑永廷, 朱白薇.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丰富与发展――改革开放30 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成果[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9.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8

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认识到,要想做好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要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上下功夫。

一、在培训内容上提高针对性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培训内容是搞好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要按照《条例》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岗位职责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立足于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知识和能力等素质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一是突出教育培训内容的政治性。学习政治理论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是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当前,想要抓好干部的理论培训,就必须根据《条例》规定的相关内容,用最新最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干部的头脑。比如,目前各级都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干部教育培训就要围绕这些方面来开展,否则就跟不上形势的要求,培训就会失去意义。二是要提高教育培训内容的服务性。一方面,干部培训的目的,是要培养干部的战略思维,开阔干部视野,提高干部执政能力,使之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这就要求培训工作必须与党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否则,培训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培训工作涉及面广,既涉及培训对象的选调,又涉及培训经费的开支;既涉及培训队伍的管理,又涉及培训基地的建设,等等。如果没有各级党委的重视,一切也就无从谈起。而培训工作要引起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就必须围绕中心工作来开展。当前,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就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为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增强教育培训内容的适用性。根据参训干部的层次、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等情况,按照“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合理设置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对于政治理论培训内容的确定,要坚持与实际相结合,面对现实,贴近生活中的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克服贪多求全的弊病,删减一些陈旧、不合时宜的内容,着力在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的掌握及运用上下功夫。对于各种知识和能力培训内容的确定,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任务对干部的要求和干部自身的岗位、专业、文化程度等特点,做到“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本着“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对机关干部,要侧重现代管理、组织人事、公文处理、办公自动化和网络技术等提高工作效率的技能与知识的培训。对农村基层干部,要侧重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党在农村的政策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对企业干部,要侧重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驾驭市场、利用市场的能力。

二、在时间安排上提高针对性

干部教育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在时间的安排上,必须遵循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来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坚持“三为主”。根据干部零碎时间多整块时间少的特点,把理论学习要点整理成自学提纲,以岗位自学为主;根据干部晚上时间多白天时间少的特点,开办“夜校”建立“夜学”制度,坚持以晚上培训为主;根据干部假日时间多平时时间少的特点,将大规模集中培训主要安排在星期天和节假日,以星期天和节假日培训为主。二是合理确定培训时间。按照培训对象层次的不同,确定培训时间的长短。对领导干部,为不影响正常工作,一般应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对青年干部,应坚持中、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干部,多采取半脱产的形式;对农村干部,采取短期轮训的方法,培训时间尽量避开农忙季节。三是实行弹性学习制度。为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可探索采用学时学分制度。每年推出一定数量的“自选式菜单”课程,由干部根据自身需求挑选,实行个性化培训,满足干部的不同层次需求,把《条例》五年内必须参学参训三个月的要求,采取分段、分散学习的方法,通过累计学时学分的办法抓学习效果的落实,五年内达到规定学分即算完成学习任务。

三、在培训模式上提高针对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