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1-21 21:18:43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1

摘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其他课程相比,“形势与政策”课知识体系灵活性强、实效性高,必须以新鲜生动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增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在参与中学会用历史的视角、客观的态度理性看待当前的焦点、热点问题,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号】2095-3089(2016)34-0026-01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多年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与探索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必须增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对现实生活的参与感,在参与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中学会用历史的视角、客观的态度理性看待当前的焦点、热点问题,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努力成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先导。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不统一。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具有内容更新快的显著特点。、教育部每年于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前制定两期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各学校根据教学要点选择相关内容组织编写教材。由于没有统一的要求,没有具体的指导,各高校编写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2.师资不稳定。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具有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的特点,在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在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等知识的获得方面,教师和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它要求任课教师更要有较强的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较高的政治敏感度、较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必须对一个社会热点研究得更深入、梳理得更系统、分析得更透彻。

3.教学不规范。

教育部根据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部署,明确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经调查,大多学校在执行时存在偏差,学时安排普遍不足,不少学校四年只安排一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二、关于参与式教学改革的思考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教学形式,它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个体经历、互动活动、情感体验等形式,让学生产生认知、触感、价值认同。

1.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形势与政策课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使学生能够形成认识国内国际形势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互动话题讨论交流,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和分析,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形势政策观,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参与式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时事热点和政策焦点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晴雨表”,必须通过课堂外的实践活动才能及时传递,大学生也只有通过社会活动的实践和体会才能实现价值认同和价值弘扬。课堂内通过知识的传授,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课堂外通过对事实的剖析,解决“如何看”“怎样看”的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使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成“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契合的完整的教育范畴。

3.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参与式教学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丰富和活化教学内容,把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带到实践中去验证,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实现了课内培育与课外践行的统一,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此及彼、身临其境、验证道理、坚定信念。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

近年来,教学团队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效果以及成绩评价体系等主要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努力在学生参与、氛围营造、建立机制上下功夫,挖掘课堂和社会两大教育资源,形成了共同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局面。

1.以专题讲座整合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与政策变化来丰富教学内容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点。为了突出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以专题讲授为基本形式,站在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高度,精选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大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作为教学专题,既有相对固定的内容模式,又突出时效性,不断整合教学内容,使专题讲授突出了时代性、针对性和知识性。

2.以团队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通过集中召开教研会确定专题,然后采用团队教学的方式,每名教师承担一个专题,并成为其研究方向,将这些专题研究得精、深、透,使之成为这些问题的专家、学者,这名教师在一个相当稳定的时期,专门学习、思考、研究本人担负的任务,并将其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使《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有突破性进展。团队成员团结合作,互相交流配合,注意各专题的衔接。这样充分发挥了团队教学模式的优势,最终形成育人合力。

3.以移动互联网延伸教学空间

针对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近年来,我们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建设微信课堂的形式,拓展教学手段和渠道,课程容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收集当前时事资讯,并深度解读,将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适合移动学习的材料编辑成图文并茂的专题,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自主学习。二是组织学生基于朋友圈建立相应的讨论小组,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起讨论,随时随地的交流分享信息,有效增加互动,扩大课堂容量。三是把课程考核延伸到微信平台。开发微信考试平台,建设试题库,让学生在答题完成后提交后立即看到自己的成绩。允许学生重考刷分,延长考试时间,让学生在成绩比较中获得类似闯关心理和冲动,从而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形势与政策内容。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时尚元素 课堂效果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成长于信息时代的90后大学生对新媒体、对时尚元素比较乐于接受,为提高高校形势政策课的实效性,探索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引入符合大学生审美情趣的时尚元素,让学生因此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时尚的概念及时尚元素应用到形教课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时尚,就是在一定的时间里,人们对某些新鲜事物所呈现出的持久的关注和欣赏。它是一种综合化的与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前行有关的整体概念。

根据随机抽取的北京交通大学1940名左右在读本科生关于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效果、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结论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枯燥,深度不够,过于形式化和说教性,对国际形势分析不够,不能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课堂形式也较为单一,不够生动,缺乏互动性,主观说教偏重,缺乏数据分析,教学方式也不够活泼,缺乏吸引力,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设形势政策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瞬息万变。而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并不成熟稳定,一方面,需要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分析事情的本质,并接受正确的观点引导;另一方面,作为掌握高科技知识的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对政策和政治形势必须有自己的解读能力。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形势政策课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来讲更加重要。但是,如上的调查显示,授课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形势政策课的效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针对目前90后学生的特点,授课教师可以将同学们最为关心的时尚话题、时尚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从而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通过时尚元素在形势政策课中的运用,可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其中多媒体的运用使课程更好地切入,并且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继而形成一种良性的教与学的循环;课上课下多种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时尚元素的引入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将时尚元素引入到形势与政策课中更有利于发挥形教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既拉近了老师与学生距离,也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气氛,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得保证。教学质量保证了,才不失开这门课程的意义。

二、时尚元素应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程中须遵循的原则

时尚元素与形势与政策课的对接并不是随意而为之,需要遵循合适的原则。在相应的原则框架下恰当使用时尚元素,巧妙地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容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时尚元素应为形势与政策课的中心任务服务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的形势,和国家对当前国内外形势所做出的政策调整,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注重思想上的提高。时尚元素的应用必须紧密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切忌喧宾夺主。时尚元素要具有时代感,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使教学形式更加新颖,增强课程的亲和力,以激发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兴趣。

在以完成形势与政策课中心任务为前提的情况下,恰当使用时尚元素易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引导;反之,如果盲目追求运用时尚元素,忽略了教学初衷,偏离了该课程的中心任务,则会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甚至造成曲解和误解,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务必注意,时尚元素应为形势与政策课的中心任务服务。

2.时尚元素的应用要贴近实际,成为学生与课堂间的有效联系

将时尚元素应用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时,需注意贴近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应用方式。一是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年龄、性格、学习特点出发,密切关注学生关心的方阵政策、热点话题,以学生们感兴趣的时尚元素作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包装;二是联系课堂实际。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合适的时尚元素作为运用方式,与课堂进行融合,使时尚元素和形势与政策课本身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促进学生更加充分地消化、运用所学知识,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运用时尚元素要遵循以上两项原则,与时俱进,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使形势与政策课真正为学生所接纳,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时尚元素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作用研究

1.传播方式的时尚化变革――多媒体技术、视频

多媒体技术应用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人类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沐浴着它所带来的阳光,新技术所带来的新感觉、新体验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想象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视频传递现场情况,通过图片展示当时景象,通过音乐感染同学们,这样对于课堂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具体为以下几点:

(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形势与政策课中教学的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让看似枯燥的形势与政策课也能够生动活泼起来。

(3)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4)大信息量、大容量性。形势与政策课的学时少,教学容量大。引用了多媒体技术后,节约了空间和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根据随机抽取北京交通大学1940名左右在读本科生关于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效果、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结论显示,多数学生是很接纳这种使用多媒体进行讲课的形式,特别是采用视频的方式。

2.语言的时尚化运用――网络语言、流行语言

网络语言是指网民们借助于网络在聊天室和网上论坛或者游戏中,彼此沟通交流所使用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简称网语)。

词汇的时尚化,是网络语言生活化的写照。时尚、简洁,鲜明,注重借鉴学习与吸收,不断丰富汉语词汇,是网络环境下语言的特点之一。网络语言和流行语言贴近时代,迎合青年人的追求新奇和标新立异的心理需求,并且使用起来简洁便利。同时,作为一种交际手段,为了达到最有效的沟通,网络语言丰富生动而又极具表现力。基于这些原因,网络语言被学生普遍接受,并且使用频率很高。

自主化、个性化、全息化、符号化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言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合理利用,作为时尚元素的一种对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网络环境下表达与交流的广泛性,更能体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中的开放和兼容并包的精神。教师大可不必谈网色变,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网络,从中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网络语言。教师应认识到网络语言的出现与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必然表现之一,进而客观看待网络语言的迅猛传播及其在形式政治课中的使用。

3.组织形式的时尚化

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教学的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下,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会带来极为不同的教学效果。

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应该推出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在课堂内,可以更多些讨论式、座谈式、游戏式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使每个学生真正置身其中,在与师生交往,同学间的交往中做到经验共享、学会合作和发现自我。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经过在课堂上不断地思考和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组织形式有了多方面的变化。由原来的传统种田式不断向新的更为有效的形式转变。

(1)小组合作式

小组合作式教学组织形式指的是将2人以上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以各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弥补集体教学的某些不足,给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密切接触、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培养健全人格、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2)马蹄式(双翼式或半圆式)

马蹄式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以教室的讲台为中心,将学生课桌椅排成马蹄形状,与半圆式、双翼式相似。它的优点是留出的空间大,可以开展一些活动量较大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左右2个大组,便于开展一些对抗性的教学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和分组比赛等。马蹄式既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同时便于老师走近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对于教师监控整个课堂也没有影响,可以说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安排形式。

(3)席地式

席地式顾名思义就是教室里没有桌椅,学生可以席地而坐。现在,有一些学校开辟了英语活动室,地上铺设了地毯,老师、学生进入教室都脱鞋,或穿上室内鞋。有的英语活动室还准备了一些小方凳,可以随时组合成各种小组形式。席地式的优点是,由于没有桌椅,教学场地相对扩大,教学活动的空间可以随时变换。学生可以根据要求变换姿势,如站、坐、蹲,还可以根据要求改变活动方式,如全班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等。学生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学习,没有拘束、没有负担,轻松自如,仿佛又回到了幼儿园。

通过以上对时尚元素融入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对融入过程中原则的把握以及所发挥的作用这三个方面的阐述,相信形势与政策课在学生中的接纳度势必会有大的提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做,一定会得到丰厚的成果。

参考文献: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 课程特点;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63-03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对大学生了解、分析、掌握时事与政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况。针对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的不完善之处,尤其是“教学内容不够系统、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资源过于分散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惟有准确把握课程的教学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方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应对挑战。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要特点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知》不仅明确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和地位,也对课程教学内容和任务予以明确规定,由此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既有着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一致的共同性,也有着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

1.稳定性与变动性兼具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可归纳为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其中,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方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基本内容相对稳定,而有关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等时事问题则动态性较强,这使得课程表现出稳定性与变动性兼具,尤以变动性更明显。

2.丰富性与广泛性并存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体系庞大,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领域。仅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的《2011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为例,国内部分的教育教学内容包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十二五”规划目标;“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教育等六个方面。国际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调整复苏的情况;世界格局调整中的国际关系;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进展状况;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下的国际安全威胁问题;我国全方位、多领域的外交策略与主张等五个方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广泛性并存的特点由此可见。

3.思想性与知识性统一

《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课程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教育功能的实现建立于知识讲授的基础之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功能体现在通过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党的政策等的宣讲与分析,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由于国内外各种事件和问题的形成与发展都涉及大量相关的背景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中立地就事论事地讲述时事、转述新闻,而要全面分析时事的发生历史、发展趋势及其与相关事件的联系,阐明党和政府的立场、观点、态度,使得教学具有思想性与知识性相融的特点。

4.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以时事和政策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为教学目的,课程教学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无论是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的分析,都离不开对相关理论问题全面而充分地阐述,只有采取“以理服人”的方式,讲活、讲透和讲深相关的理论,才能使学生真心接受教育,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在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的基础上,才能指导他们清晰地了解、认识和把握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问题,回答和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现象、问题。

上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所固有的特点对教学效果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它们既是课程教学的亮点,可以增强课程教学的生命力、吸引力,有助于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成为课程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它们也是课程教学的难点,教学内容变动性和广泛性强而连贯性、系统性相对不足,使任课教师因知识结构局限而难以驾驭所有讲授内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有广度而无深度,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扬优避劣、扬长避短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应成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策略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特点、教学目标和当代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特征,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尊重教学双方的主体性,建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采取以讲授法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多种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法;改变单一的考核模式,形成以综合课堂学习考核与课外实践成果的成绩评定机制。

1.建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

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合乎人的本质属性的教学模式,在承认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活动主体、激发双方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建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它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举措之一。 《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课程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保障,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则是课程教学能够获得实效的重要途径。首先,从课堂教学的特点看。在信息化时代,获取信息、了解形势手段的便捷多样,令教师与学生在获取时事讯息方面处于同步状态,更何况学生人数众多、信息面广,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信息储量相对具有局限性。对此,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既能促使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以补充新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的知识含量,又能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前收集与讲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信息,准备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感到困惑的问题等,从而在教学中形成师生在知识上的互补、过程中的互动,避免出现教与学相互分离的现象。其次,从大学生认知特点看。当代大学生个人生活经历相对简单、生活体验肤浅,来自外界尤其是网络的多元化、复杂性信息,容易造成他们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偏差。他们往往“在国家稳定和个人义愤,在理智和情感,在长远利益和短期目标等方面失去判断力。有些大学生的求异思维明显,对非正常渠道传播的消息信任度极高,易偏激和冲动,且有较强的行动力和号召性,往往在关键时候,影响大学生群体的行动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他们对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真实认知情况,也能够使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加以剖析、澄清和引导,有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采取以讲授法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多种教学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在理论上所具有的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国情、社情、民情,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增强他们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大局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等方面的作用,是通过精心设计、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来实现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使得以讲授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地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显得既十分必要也充分可行。

首先,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出台,都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相关,是特定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产物。《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无论是时事分析还是政策解读,都必需建立在学生对相关知识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这奠定了讲授法作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地位。讲授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教学主题,从而更有效地达到课堂教学的教育目的。但单一的讲授教学不仅会令课堂难以避免地陷入枯燥、沉闷的气氛之中,并且还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抑制了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实践中以讲授法为主的同时,通过将提问法、讨论法、案例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中,作为讲授法的辅助,不仅能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的学习融入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从而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其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以及授课对象的特点,使得以讲授为主、辅以其他多种形式教学法的运用,在实践操作上也是可行的。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生活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从小练就了利用网络获取资讯的本领,见多识广、头脑敏捷、思维活跃。相对而言,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也更自信,个性张扬且叛逆,喜欢并敢于表现个人见解,喜欢尝试新事物。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安于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给予的信息,更愿意相信自己从网络上所获取的知识,尤其是有异于教师所讲授的观点。90后的这些特点提醒教师,在讲课中应努力改变唱独角戏、满堂灌的做法,根据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将讲授与其他教学法相融合,尤其要注意多给学生提问、发言等表达他们观点的机会。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所表达的各种见解,教师不要急于以是非论定,而要以平等、尊重、友好的态度,鼓励学生完整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不断设问、反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论证,最终得出教师所需要的结论。

3.形成以课堂学习考核与课外实践成果综合考量的评分机制

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多种教学法的运用,这些都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吸引力的策略,但作为一门课程,学生更为关心的是课业成绩。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单一的考核评分机制,没有建立较为全面、公正的评分机制,没有将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成果加以综合考量,无疑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削弱所采取的教学策略的效度。丰富完善考核方式,形成以课堂学习考核与课外实践成果综合考量的评分机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营造严谨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氛围,是增强《形势与政策》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首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给予他们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让学生们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变化中,在真假难辨的资讯大潮冲击下,学会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全面、系统的思维,正确认识和分析在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始终将维护党的领导、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置于第一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的、教学效果的评价,都通过学生对处理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来衡量。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形成有关形势与政策方面的观念、理论和方法,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的话,那么,这种初步形成的形势观、政策观的正确性,以及学生在这些观念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需要通过他们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中的表现来评定。其次,建立以课堂学习考核与课外实践成果综合考量的评分机制,需将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态度与成效结合考虑,在成绩评定中坚持“强化平时、弱化考试;奖励参与、看重态度;既重学习、更重应用;以掌握知识为基础、培养能力为目的”的原则与做法。具体而言,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互动、讨论发言、课堂作业等情况的评分;二是在课外参与学校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担任青年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考察调研等社会实践后,撰写的调查报告或学习体会等书面报告的成绩;三是期末的专题论文考核成绩,根据学期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相关内容给定选题范围,由学生据此选择论题、撰写论文,最后由教师综合学生这三部分成绩给出课程学习的总评成绩。

从教育学角度论,虽然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之说,《形势与政策》有效教学策略的设计取决于教师自身对课程性质与任务的认识,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没有普适之道。但《形势与政策》课有效教学策略的设计也可谓有一定之法,这个法就是教师对课程特点的把握,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作用的认知以及教师自身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不懈努力,这些都是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必不可少的法宝。

参考文献

[1] 曲 涛,马永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50.

[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3] 姜相志,王国学.把“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73.

[4]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11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Z].教社科司函[2011]22号.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4

一、新制度主义:制度主义的“重新发现”

《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城邦制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开创了政治学领域内对制度研究的先河。直到20世纪前期,对制度进行研究一直是整个政治学科的核心内容,政治学家们试图通过找寻到一种完善的政治形式,实现各种政治原则。从这个角度上讲,制度曾是政治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学可以称之为“旧制度主义”,其中的制度多指实体性的组织与结构。

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之后,政权形式得到不断完善,政治制度也日趋稳定。与此同时,以静态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受到了行为主义公共政策研究范式的挑战。二战后,政治研究开始强调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形成了行为主义与理性选择理论,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行为主义理论因为过于注重政治形式,对政治实质的揭示显得不足;因为强调方法论,而轻视了对于实际问题的研究;因为倚重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抛弃了历史方法。这些使行为能解释“所有政府现象”的观点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行为必定发生在制度环境中,所以行为主义理论也必须考虑制度因素。1984年,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发表文章《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使制度主义在政治学研究领域中被“重新发现”,进而诞生了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制度研究开始重回主流政治学研究视野。

二、新制度主义对制度概念的发展

新制度主义并不是对旧制度主义研究范式的简单回归,它“不再强调政体对社会的依赖,而是主张相对独立的制度因素和社会间的互相依赖性;不再强调微观过程与历史效率性的首要地位,而是主张过程的相对复杂和历史的无效率;不再强调选择和分配的结果,而是主张行为的其它逻辑与意义、象征行为的核心地位” 。①新制度主义试图将其它的制度因素,解释为形成行政行为与公共政策的自变量。

作为新的研究范式,新制度主义除了批判行为主义,对旧制度主义的合理处也进行了继承。它吸取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的内容,并采用了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因此,新制度主义将制度概念的涵义进行了新发展,表现为:第一,对制度概念的理解由静态转向了动态;第二,将制度的范围进行了相应扩展,从正式的规则和静态的结构拓宽到非正式的惯例、观念和结构。

但是,“新制度主义并不是由一个学派提出,有明确理论系统的理论,主要是一种学术上的潮流。”② 由于对新制度主义进行研究的学者众多,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在对新制度主义进行分类的诸多标准中,以罗斯玛丽?泰勒和彼得?霍尔在其论文《政治科学和三个新制度主义》里提出的分类标准最为出名,他们把新制度主义分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这些分类都被称为新制度主义,表明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即都承认制度的重要性,只是研究者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流派。

“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是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而这种行为和过程,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政策过程,即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等。” ③新制度主义作为新的政治学研究范式,对政治学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必定会对公共决策的研究起到很深的影响作用。

三、新制度主义对改善政策研究的意义

(一)新制度主义拓宽了学界对政策变迁过程研究的视阈

在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出现之前,行为主义学者认为,个人和其行为造成了政策的变迁,制度所起的作用有限;而旧制度主义研究者的视角则放在正式和宏观的制度,认为正式的制度结构变化造成了政策的变迁。

新制度主义以制度研究为中心,对公共政策的变迁进行研究。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可以从制度过程中受益,但是当制度一旦形成之后,对个体也会形成反向作用,通过左右其策略选择来影响政策。一方面,制度借助行为人影响了政策结果;另一方面,个人基于需要塑造了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自己的收益。

历史制度主义通过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来解释政策为什么能在变迁时保持着相对稳定。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黑箱”使决策者为避责而倾向于减少决策风险并选择短期政策,故意设障延缓政策变迁,增加政策变迁需要的成本,这加强了对路径的依赖。但政策迟早会发生变迁,这是作为否决点或否决者的政治组织或行动者的态度立场,会对政策选择起到重要的影响。否决点和否决者在不同的制度结构中不同,在特定的制度结构里,要想使政策能够顺利通过,必须获得处于重要且关键位置的否决者的支持。

总之,新制度主义理论使得政治学者能够结合制度、环境和行动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公共政策变迁,使公共政策研究更加深入,结论更加趋向于真实。

(二)制度的引入,使对政策结果形成的解释更具说服力

多元主义认为,公共政策过程是党派与利益集团之间斗争和妥协的过程。精英主义则认为,政策制定更多依赖的是精英间的相互妥协。新制度主义将研究视角从人转到了制度本身,“认为社会科学如果能从对结构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人的单独影响,会获得更强的解释力。”① 按照新制度主义的观点,“行为――政策结果”的研究模式过于简单,对政策结果的解释很难具有说服力。因此,新制度主义这种“简单”的模式进行了扩展,把制度因素纳入政策过程,提出了两种新的模式,即:“行为――制度――政策结果”与“制度――行为――政策结果”模式。公共政策研究因为制度变量的加入变得愈加复杂,但更多变量则有助于探索更多的理论模式,进而提出新的政策研究框架。

由于制度安排不同,同一政策会在不同国家产生不同结果。历史制度主义在分析政策系统差异时,着眼点放在制度的中层结构上。公共政策研究里的“制度”概念一般是指生活中的政策网络。权力和利益在政策网络里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制度因素的界定功能,影响政治主体在政策结果里的权力布局,并依靠政治主体在组织里的地位来决定利益格局。主体行为因为受权力结构和利益目标的束缚,权力、利益和行为间会产生不断的协调过程,“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大量的政策活动与和各种参与者间建立与维持秩序相关。看似更多的是沟通而不是决定”, ②这种协调的过程,只能建立在依靠政治主体相互信任形成的社会资本基础之上,是公共政策秩序的前提条件。

新制度主义认为政策选择是在制度约束的前提下,政策网络中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同时,政策选择会通过制度这条途径,影响观念文化和意识形态。政策过程中,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适应性逻辑和结果性逻辑的冲突,要想协调这种冲突,政策网络中的主体也必须通过“适应性”来建立对其他主体的信任,允许其它主体对自己的政策进行修改,以最低限度地减少冲突。所以,冲突也是政策结果形成的各种原因之一。

(三)新制度主义对政策研究的发展具有建构意义

自从形成独立学科以来,政策科学之所以离理想目标仍相距甚远,很大部分原因是学科内部存在困境。首先,研究取向上存在着二元矛盾。面向过程的公共决策,以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基础,以理性为度量,形成了依靠行为主义指导的政策分析;但是面向政策的知识需求,则是以理论和知识为基点,以公正等价值为度量,形成了政策的研究制定过程,此种矛盾形成的分裂,影响了政策学科的更深一步发展。其次,行为主义思潮汹涌,对政策的研究过于泛技术化,“把政策分析建立在科学哲学与实证主义方法基础之上,此种倾向是不正确的。” ③

因此,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需要对政策的研究进行重新建构。宏观层面上,对制度进行分析是政策科学的部分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价值要求,因为价值会在制度的变迁和政策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从具体的环境出发去考察政策问题,才能对政策选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作出正确分析,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抽象地讨论政策结果,并在推论的基础上研究政策效应。

中观层面上,旧制度主义以国家为中心,着重从宏观层面上进行分析;而行为主义则以社会为中心,看重从微观上对个体行为进行研究。新制度主义相比较而言,处于中观层次,对下通过整合微观的个体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政策网络与团队运动;向上则通过对宏观结构与法律分析进行整合,研究制度变迁的过程和结构。在解释政治事件时参考背景和结构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制度学习和路径依赖等理论去解释制度的变迁。

微观层面上,行为主义研究者信赖的技术只是工具而不是学科发展的阻碍,所以我们要在国家的制度框架内、在相关历史背景中,赋予技术以现实性意义。新制度主义既然可以采用行为主义研究的相关技术,也同样可以使用相关实证研究的技术对政策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解决公共政策存在的应用性问题,可以先由新制度主义来关注问题,再由行为主义研究方法来进行论证。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5

1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1.1互动性现今一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缺乏互动。一些教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就是宣讲国家的政策措施,传递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相关信息。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需要互动,互动性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性。所谓互动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相待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互动性包括多个层面:从互动的主体角度观之,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从互动的时空角度观之,互动又包括课堂之上的互动与课堂之外的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宣讲一定的政策与信息,更重要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研究社会问题、探索方针政策[2]。这种分析研究和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多为学生普遍知晓但又认识不够深入的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大事件。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停留于介绍一些人人皆可查知的信息,学生的思维则不可能从这些信息简单传递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该门课程的价值也就完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即体现在此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题在课堂内外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得以交流与碰撞,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指引下得出一些结论。

1.2开放性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具有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开放的内容。每个学期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都会本学期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这是为开展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但是一些教师在每个学期进行教学时将教学内容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仅仅围绕教育部下达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进行简单的信息扩充。这样很容易将形势与政策教学局限在对一些信息的简单传递上,而没有引出隐藏在这些信息背后深层次的内容。这也是一些形势与政策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呼唤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内容的开放性。形势与政策课程面临的主题都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中的重大事件、形势与政策。这些主题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个形势与政策主题即使主要是属于每一个学科门类,但是深入分析其现象,探究其原因,又往往涉及到其他学科门类的信息和知识。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互动性质也决定了该门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在互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视角都可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可能从其独有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点提出对教学主题独特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主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另外,现今信息社会的特性决定了相关广泛的信息可以由学生轻易地获取,那种浅显易被学生掌握的信息已经不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开放性的课程内容是势在必行的。其二,开放的理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理论体系对于一门课程至关重要,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注定其吸引力是有限的。然而,形势与政策绝不是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给人以理论不深或理论不成体系的印象,这与教师不善于挖掘形势与政策课程丰富的理论体系有关,这也是当前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呼唤开放的理论,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挖掘本门课堂独特的理论,并形成本门课程独特的理论体系。

1.3实践性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都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大事件,这些主题本身即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另外,当代大学生对现实问题具有比较强烈的批判倾向乃至逆反心理,对社会现实问题更加笃信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得来的结论。这也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原因。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性体现在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

2实施参与式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的策略

2.1进行情景对话式教学设计,增强师生、生生互动传统课堂中那种宣讲式教学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形势与政策课程发展的需要。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互动性需要我们对教学进行重新设计,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在确定形势与政策的专题后,进行更加精细的教学设计,在相应专题内选择既能体现本专题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又富有争议性和对抗性的话题,精心进行话题设计,然后围绕这些话题进行问题设计,以便启发学生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将一部分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在进行相关话题的设计时,不仅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功课,学生也应该做好准备。教师在进行相应的形势与政策专题设计时,应该将相应的情景和背景交待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些专题的情景做好背景知识的预备,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让学生在课前即对一些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课堂就从一些简单知识的传递中解放出来,教学双方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较深层次的互动讨论。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精神;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大思政”理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大思政’理念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6C18)研究成果。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一直是个育人的重点问题。随着党的的胜利召开,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如果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让学生真正领悟精神,系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长期以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有些学生把形势与政策课当成一种形式来应付,认为其是一门不太重要甚至可以轻视的课程。少数学生在上形势与政策课时,心不在焉,有的玩手机,有的打瞌睡,有的做其他功课。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也同时反映出了这门课本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当前教育界应当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而体现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上,就是要切实改善教学效果。

一、切实改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是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需要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党的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理论成果,如何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把握精神,是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着哪些问题呢?主要有两个问题:首先是课程内容没有经过分解处理就匆匆进入课堂,整堂课下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容易产生困惑和厌烦的心态;其次是课程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教师照着教案或PPT一路讲到底,想与学生互动但又怕完不成教学内容而容易满堂灌,偶尔有那么一两个视频也因为时间的关系而难以让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形势与政策课是宣传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和解读国内外形势的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理论性,如果在讲解该门课程时教师不能让学生较好地领悟和掌握中央的相关精神,这样反而起不到教育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良好效果。

党的精神要求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和多样,尤其是要在激发青年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上要多下功夫。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国家、党和社会主义的认知水平。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活跃而乐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对于国家、民族、政党和社会主义的印象都是通过课堂、书本和影视媒体而建立起来的。而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思想意识多元多样的特点更加明显,引领和整合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美《外交政策》曾刊文对中国的微博状况进行了分析。作者在微博上搜索“《圣经》”这一关键词得到了1700万个搜索结果,搜索“耶稣”一词得到了1800万个搜索结果,搜索“基督教徒”得到了4100多万个搜索结果,搜索“圣诞节”一词得到了1.6亿多个搜索结果。有许多不利于青年学生成长的剥削阶级思想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在不断地侵蚀着青年学生的思想,比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等。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如何将青年学生教育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形势与政策课有着其他思想政治课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时效性和新颖性。因此,要上好形势与政策课,就需要授课教师不断深入学习党中央最新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追逐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热点,不断拓展教学手段,努力把最新、最全和最具活力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这门课程的独特魅力。新的教学手段即意味着教师要借助慕课、微信和QQ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同时要把最好、最新的视频资料和最新的教学资源通過课堂讲座、辩论、知识竞赛和演讲等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其深受感染,心灵不断受到新的知识体系的洗礼和冲击。

二、深入了解一些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学习缺少兴趣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来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党的精神

精神集中体现在党的报告中,如果让大学生单独学习这份报告是有难度的,因为当前大学生对政治学习缺少兴趣,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报告涉及国计民生,内容非常广泛,里面遍布政治术语,而大学生生活圈子小,接触社会的时间短,让其单独系统学习报告难免会觉得枯燥难懂,兴趣索然;二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着电脑和手机网络、娱乐媒体、歌星影星等富有娱乐意味的“视觉快餐”的强烈冲击,再加上西方媒体无时无刻地针对我国青年大学生输出西方价值观,例如对自由、平等、人权和个人主义的反复歪曲和误导,这对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让一份政治性极强的报告成为学生系统学习的对象,其难度可想而知。作为宣传党和国家相关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及精神的形势与政策课,就应当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多种学习方式,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大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学习党的报告,了解和掌握报告的精神内核。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党的精神,将精神的具体内容落实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方方面面。党的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五位一体系统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具体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应当充分体现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多种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精神。应当认识到,报告虽然只有四万多字,却是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方面面的高度总结和提炼,是今后中国发展的总的指导方针,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将报告与当前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起来,使精神成为今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核心指导思想,即形势与政策课的每次教学活动都要以精神为指导,确保教学内容体现时展的最新要求,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让精神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三、通过“大思政”理念下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让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的“大思政”成为大学生学习党的精神的好平台

党的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成果,其中新提法新举措就有四十个,这其中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等重大判断等。如何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上向学生把这些大道理讲深讲透?“大思政”理念下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是较好的解决途径,当前改革的重点就是通过“大思政”理念下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让“大思政”成为大学生学习党的精神的好平台,让精神以生动而具体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

作为高等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大思政”教育观是一种从全局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看法和从根本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方法。它以“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为哲学基础,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工作理念,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方法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不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创新。从理论意义上说,“大思政”理念要求高校的各种资源整合,全员育人,有利于构建形势与政策教学大思政格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资源优势。从实践意义上说,“大思政”理念有利于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尝试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一直是改革的重点目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将从单一的“灌输型”模式转变为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然而在这当中,形势与政策课一直是改革的边缘课程,相关成果甚少且不成系统,急需以“大思政”理念来引领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博客;聚焦;表达;公共利益;功能;考量 

博客(blog),作为向公众展现个人意志的舞台已是一种不争的社会事实,作为一种与 时俱进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欣赏、所接受,并且正在改 变着传统的网络和社会结构,对社会发展、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虽然公众和学界对博客及其影响的评估不尽相同,然而,仅从对博客现象的不断聚焦与关注 这一事实,不难看出博客的社会影响力正在日益增大。从20__年的两会期间,人民网推出的 "两会博客"得到了代表委员与博友的热情支持,一些代表通过博客方式阐释自己的政见, 到今年6月总书记在线直接与网民进行交流,等等,这些都在向人们昭示一种事实, 即网络、包括博客形式作为一个传递信息、相互交流沟通的现实方式,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 各界的广泛接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式与平台。如果说,过去学 界对于博客问题的研究更多是从传播学、政治学、管理学的视角进行思考,那么笔者在本文 中则是首次尝试从学理视角对博客聚焦与表达社会公共利益功能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

一、论题的提出

必须承认,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群体利益的更加多样化,公众 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对自身的利益和权利维护更加关注。我们的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 管理者,本质上应当代表社会公众整体利益,应当通过各种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使社会利益 格局达于均衡。换言之,政府作为社会公众整体利益的代表,其本质要求将全体公众整体利 益充分表达出来,使不同群体利益得到充分表征。如果 这一前提并不具备,那么即便政府本 质应当代表全体公众利益,但在事实上则是未必能够成立。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成熟的社会 ,一个成熟的政府,在对待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问题时,起码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一是政府 如何来代表社会公众整体利益,即如何表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均衡问题;二是不同利益 群体各自利益将会通过何种方式得到表达与维护,即现实社会中的民意表达科学机制如何进 行建设的问题。由此可知,开拓、畅通多元的民意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是一个需要全社会 共同努力的实践问题。

然而,事实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化,社会公众的利益正在 分化,有些人成为市场化的正收益者,有些人则成为市场化的负收益者,目前中国社会阶层 构成中,公众已分别被纳入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失衡问题日见凸现。 

一方面,现实中,强势利益群体已经构成实质上的利益集团,他们有能力利用各种资源,以 各种形式来诉求自身利益,来影响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其利益也能够充分地被政治决 策和公共政策所反映,因而其利益不但得到制度性保障,而且其利益在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 激励下可以被放大。甚至,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强势利益集团对某些政治决策和公共 政策的制定甚至有“影响”政府的实际能力,使政府决策带有明显的强势利益集团的利益导 向和偏向。

另一方面,现实中,社会弱势群体已经形成,正在或者已经被边缘化,其利益要么难于 得到表达,要么表达得不充分。由于他们自身缺乏有效影响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通道和具体 手段,致使他们在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往往被边缘化。这样一来,弱势群体在市 场机制强化过程中利益已经受损的前提下,其利益诉求在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中如果不能得 到反映,那么整个社会利益格局就会越发失衡。或者说,在利益表达失衡条件下,社会利益 诉求机制必然是会严重缺损。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如果出现了社会中相当数量的利益群 体的利益诉求无法通过有效通道和途径得以表达,那么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因信息不完善难 以反映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其结果必然会导致社会利益格局失衡。此时,当弱势 群体不能通过正常有效通道和途径使其利益得到及时有效表达时,往往会采取非制度化和非 正常途径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从而使社会矛盾激化。

如何回应和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如何使不同利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更 为充分?如何使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在信息完善前提下矫正社会利益失衡,进而实现社会利 益的均衡。特别是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导致的社会利益格局简单化和一致性,政治 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形成往往是政府单一主体行为,即制度转轨和社会转型后,社会利益已经 分化、公众已明显区分为不同利益群体的背景下,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必然要求利益表达, 即政治参与形式的改变,即要求公众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群体利益表达和社会整体利益均衡 。因而,如果说现代社会强势利益集团实质上已经形成,且利益表达、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 对其利益的反映已经非常充分,那么弱势利益集团及其利益表达的不充分甚至是严重缺位, 这对于社会利益结构失衡而言,则是一个值得社会加以深刻反思的。

由此可知,如果说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是正常的,但利益关系不能断裂。通过 何种机制、何种途径使社会利益关系保持在合理的张力状态,使不同利益群体、特别是弱势 利益群体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得以实现,使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充分反映社会整体利益,使 各利益群体成员自觉成为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执行者,使其行为有助于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 实施,这将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成熟的重要维度。博客作为现代社会传播信息的特殊手段和 平台,对于补充与表达社会弱势群体话语,对于聚焦和表达社会公共整体利益,可以承载着 特殊的功能。



二、博客聚焦和表达社会公共整体利益的功能

如果说,网络群体的出现并迅速发展,使之作为新型社会利益的表达渠道,其政策参与 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那么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持续增长的庞大人 群为网络群体发展及参与公共政策提供坚实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互联网日益更新的技术内 容,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新闻组和虚拟俱乐部等形式,为人们提供一个超越物理空间平 台,从技术上保证人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网络平台进一步促进交换行为,包括资源交易和 关系强化,催生了新的民意表达和结社模式,拓展了社会利益表达的渠道。

概括地说,博客作为特殊网络群体在社会公共政策参与上更具优势:

第一,政策参与形式多样便捷。博客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探讨,使之对政府政策进行建言 献策更加直接便捷,社会影响力增强。如,通过在网上对相关问题直接发表观点,引发或引 导社会舆论,从而使社会问题成为政府关注对象,进入政策议程,进而引起政府管理部门高 度重视,最终使相关政策得到改进和完善。

第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强。由于博客政策参与形式的多样便捷,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 地聚集众多力量,围绕特定问题展开及时报道评论,引起社会聚焦与强烈关注,即可以凭借 自身优势将合理合法政策建议更为有效地传递到社会各界,既可以迅速在全国形成无法估量 的社会影响力,又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社会问题快速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

第三,合作式的非对抗性政策参与。如前所述,博客群体政策参与方式主要是合法性的 间接参与方式,因此,政府并没有进行严格管理,而是给予一定自由活动空间,甚至有时还 会主动与其进行沟通和合作,适时 邀请专家参与其中,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论证,做到有理 有据地参与,为政府决策提供很多有价值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缘于网络群体,包括 博客的积极、合法、专业、高效参与,为政府提供了有价值信息,也为广大网友与政府之间 架起一座交流、相互了解桥梁,从根本上促成政府、民众及社会各界对其信任与支持,使之 成为社会公共利益表达科学渠道,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博客作为网络群体,在表达社会公共利益和政策参与中, 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

第一,参与政策过程的能力有限。政策参与能力是指对政府决策加以影响和推动的能力 。但博客作为自发产生的网络群体,一方面,组织凝聚力并不强,即其必须具有相当的凝聚 力,才能形成较高质量的利益综合,进而才能在政策参与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 博 客群体总体凝聚力较弱,对相关活动,以兴趣作为标准,因此造成了其活动现实中缺乏事实 上 的群众基础局面。另一方面,博客群体在组织策动能力方面同样存在着困难,因为其群体参 与活动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自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一群体之间处于一种精神上支持 和网上表态,使其活动规模、影响都很有限,很难收到更为有效效果。

第二,政策参与不平衡性。由于博客群体之间在组织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社 会关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致使其在政策参与水平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使其政策参与存 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策参与主体不平衡。因为,目前博客群体中 大部分是属于一种联谊性质,在不同群体类型中,利益表达意识不同。另一方面,政策参与 渠道不平衡。博客群体政策参与和公民政治参与形式虽然不尽相同,但其政策参与也是具有 层次性。

可见,尽管博客群体政策参与困境的原因很多,但有两点不能不关注:一是消解博客群 体自身能力问题,二是优化其政策参与的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具体说,就是要在利益愈加分 化的过程中,尽快提升解决社会各界的责任,来积极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

三、对博客表达社会公共利益功能提升的思考

如前所述,博客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在表达社会公共利益问题上有着特殊占位,因而, 提升其表达社会公共利益能力及关注社会生态环境则是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一个日益 成熟的社会,理应做出如下回应:

第一,充分发挥博客群体对社会矛盾与危机的监测、预报功能。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一 个开放社会,随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挑战,这就要求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时: 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进一步从制度上保障落实公众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让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都得到充分表达。具体言,既要完善现有制度资源,又要积极拓 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因为,只要有表达渠道,民众利益诉求就会凸显出来。表达则是接受 的前提,公众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提出利益诉求并直接参与政治。但表达上存在 的“困难群体”依然存在,这就要求建立科学的诉求表达机制。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制 度资源。我国传统的诉求表达机制,可以分为群体利益诉求机制和个体利益诉求机制。前者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包括政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和工会、妇联等群众组织;后者 则包括人民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同时,传统媒体也有着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的 双重功能,也是民众利益诉求表达的重要渠道。再次,要充分关注网络媒体作为公众利益诉 求的直接表达渠道。这一点,通过论坛、网络新闻评论、官员在线问答等多种形式,已表达 出一个良好开端。而且,现实中,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也都越来越重视收集网络舆论,乃至 直接上网“潜水”、公开发帖、在线回答问题、与网民互动。正如有的专家指出,在一个公 开的舆论环境中,多元利益诉求进行竞争,正当、合理的利益诉求无疑更具竞争性,更得人 心,更能制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

第二,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和博客形式向社会、向公众传递与输入公共政策,以最大限度 地克服缓解政府管理过程与民意沟通不顺畅问题。这是因为,在民意表达的社会机制中,传 统媒体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因传统媒体的局限,在民意表达的过程中,确实存在 着民意表达的缺位、民意表达的错位、民意表达越位等问题。这就要求一个社会共同体整体 抗震能力的增强,必须要以公众的整体心理承受力提升,必须以对危机、对矛盾、对风险的 及时知晓为根本前提。只有公众对危机、对矛盾知道得越及时,越深入,社会化解危机的准 备就会越充分,社会对危机处理的成本就会越小,公众面对风险、回应危机过程中的心理承 受能力就会越稳定。今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正是由于各种传媒,包括网络和博客等新媒 体在信息传递方式的公开、及时、透明,使得这场危机得以化解,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 抗压力与民族凝聚力。

简言之,对于博客这一社会现象及其功能问题的认知理解,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的问题,不同视角可以有不同解读。这里,笔者对于这样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现实课题, 仅仅是从功能这一新的视角进行了首次考察与初步思考,恳望得到专家学者指正。



参考文献:

[1]从总书记上网看互联网政治[eb/ol].人民网,20__-06-23.

[2]王文祥.建立底层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j].社会科学战线,20__,(6).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要求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实施。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效果,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实现中国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一、“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课程,需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状况,使大学生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最终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前课程有强烈的时效性,需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站在爱国的立场关注当前各种热点问题,要使大学生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特点、明确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现状调查

通过调查,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现状如下:

(一)“形势与政策”的实施情况

各高校都能按时开设并完成计划学时。通过教学,大学生能认清新国内外形势与变化,拓宽视野,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与部署,有利于结合自身实际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形成正确认识,能结合自己的理想和国家需要规划人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欢迎。

(二)“形势与政策”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几所高校中调查发现,“形势与政策”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信息化社会冲击下的选择性辨别困难。

网络及多种信息的影响使学生个体呈现出独立性、差异性特点,学生思想差异大,缺乏主动性。一方面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但是另一方面辨别力有待提升,对政治问题缺乏敏感度。高校大学生的共同特点是思维敏捷、责任感多等,但是随意性大、思想不稳定,有时懒惰散漫、好高骛远,有时缺乏自信、消极悲观。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该课程的参与意识不足,多样化的信息冲击也带来了分析和辨别力困难。

2.教学内容时效性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形势与政策课因为时效性较强,需要熟悉和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掌握当前时政要闻及未来走向,需要教师有结合学生实际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就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要求看,信息更新快,如何在有效的授课时间里,讲授最有价值的信息,并且传递更多正能量,则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并组织好课堂教学的。个别教师把“形势与政策”内容变成枯燥的理论解读和政策宣讲、缺少趣味性,无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缺乏师生互动和思想交流。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多采用“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好处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节约和整合资源,传递有效信息。缺点是忽视了与学生互动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缺乏沟通及不能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思想引导影响了听课效果。

三、以核心价值观引领 “形势与政策”的创新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多角度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

(一)团队合作模式,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团队模式集体备课、评课、竞争上岗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还可以采用讲座、研讨会、外出学习等形式,让教师得到交流,从整体上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围绕核心价值观,突出重点进行实践。思政课教师要围绕核心价值观中24个字的要求,多研究国内外动态及国家最新的形势,把握时效性,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选取大学生关注的问题,结合丰富的案例,利用教师个人魅力,动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良好局面。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