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全科医生聘用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2-07-22 09:22:13

全科医生聘用工作总结

全科医生聘用工作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稳妥有序,突出公益、综合改革,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加快建立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持可持续的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机制,提高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全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立起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等新的体制机制,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务人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运行效率显著提高,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1、明确机构职责。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市卫生局统一管理。

①乡镇卫生院的职责。乡镇卫生院以维护农村居民健康为中心,综合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承担市卫生局委托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以及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所需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的相关工作,对实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的人员、业务、药品、房屋、设备、财务和绩效考核等进行统一管理。

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提供与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相关的中医药服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业务、药品、房屋、设备、财务和绩效考核等进行统一管理。

2、核定机构编制。根据市编办、财政局、卫生局《关于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等问题的批复》规定,我市共设18处乡镇卫生院、2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编制1710个(具体编制核定见附件1)。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调整结构、增减相抵的原则,科学调整和使用本单位医疗卫生人员编制,不得擅自增加编制总量。核定的编制总数,作为其确定岗位数量和核拨人员经费的依据,实行统筹安排、动态调整。

3、科学设置岗位。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类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公共卫生等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优先满足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专业和中医药岗位需要。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岗位总量的90%,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的90%。其中,乡镇卫生院用于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专业、中医药岗位分别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的20%、20%和10%,并逐步到位。岗位设置方案由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上述规定编制,报市人社局、编办、卫生局共同核准。

(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1、实行竞聘上岗

①机构主要负责人的选聘。积极推行乡镇卫生院院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聘任制和任期制。由市卫生局会同相关部门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每届任期一般为3年,可按规定程序连续聘任。

②其他人员的竞聘上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工作人员,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按照核定的编制及岗位设置情况,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做到定编定岗不定人,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符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进入的人员,均应按照岗位任职条件和规定程序参加竞聘。优先聘用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中医药等急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把岗位任职条件关,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有准入要求的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市人社局、卫生局要根据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实施竞聘上岗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具体的竞聘上岗办法并监督实施。

竞聘上岗工作结束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同竞聘上岗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聘期等内容,确立聘用关系,聘期一般为3年。市人社局、卫生局按规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竞聘上岗和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审核认定。

2、招聘新进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编制限额内出现岗位空缺需补充工作人员时,一律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相关规定实行公开招聘。优先聘用定向培养的医学生、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养计划的培训学员。招聘的医疗、公共卫生人员一般应具备卫生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护理人员应具备护理专业学历和执业资格,其他紧缺的专业人员也应具备专科以上学历。

3、安置未聘人员。按照省人社厅、发改委、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妥善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聘人员安置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在编正式工作人员中的未聘人员,采取系统内统筹调剂、实行三年待聘制、允许提前退休、鼓励自谋职业、支持学习深造等途径和办法妥善安置。对编制和人事计划外的未聘人员,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确保单位正常运转、确保稳定的前提下,自行妥善处置,今后不得在编制计划外自行聘用人员。

(三)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1、开展绩效考核。在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的指导下,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建立有激励、有约束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综合管理和满意度评价。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数量和质量等,基本医疗服务具体考核医疗质量、规范用药、医疗费用控制和工作效率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重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定期组织内部绩效考核工作。#p#分页标题#e#

2、实施绩效工资。市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已出台了《关于印发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该通知的规定,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四)规范药品采购机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要全部通过省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坚决杜绝网下采购行为。要严格执行基本药物货款结算制度,按规定及时上缴基本药物货款,确保基本药物足额供应,及时配送。

(五)推进补偿机制改革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要求,在确保政府卫生投入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市财政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规划足额安排;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财政补助的办法补助,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实施步骤

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要按照制定方案、核定编制、设置岗位、竞岗聘用、绩效考核、实施绩效工资、总结验收的顺序,深入扎实地推进,确保年9月底前完成。

(一)学习培训,制定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深入学习改革文件,准确把握政策要求,理清工作思路和方法,找准改革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要围绕落实综合改革任务,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使广大基层卫生人员明确要求,掌握政策,增强信心,积极投身改革。

(二)核编定岗,竞聘上岗。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核定的编制数量以及岗位设置规定,于8月15日前完成岗位设置方案制定及核准。严格按照岗位竞聘规定组织竞聘上岗工作,确保8月20日前完成。

(三)妥善安置,保持稳定。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关于妥善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聘人员安置工作的要求,制定具体办法和工作方案,于9月中旬完成未聘人员安置工作。

(四)绩效考核,兑现奖惩。市卫生局负责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在市卫生局实施考核基础上,由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确定绩效考核等级,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安排挂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结果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挂钩。8月底前全面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并规范开展绩效考核工作,9月底前实现绩效工资制度入轨运行。

(五)考核评估,总结验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成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要及时考核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确保改革成效。

五、保障措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有序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和协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着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把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参与改革的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强化纪律意识,依法合规办事,确保改革不走形、不变样。

(二)加强财力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市财政局要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确保各项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强化资金监管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政府补助资金分配使用的规范、安全、有效。

全科医生聘用工作总结篇2

根据省市卫健委的安排和部署,2020年特岗全科医生招考于7月26日如期开始,于8月24日圆满完成了培训。现将招考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招考工作基本情况

招聘地点:卫生健康局

招聘对象:全县发公告,户籍符合报考条件的所有医生。

招聘数量:2020年兰州市计划招聘特岗全科医生共18名,其中招聘特设岗位全科医生6名

资格审查:由卫健局、人社局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由兰州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复核。

招聘方式:采取面试、组织考察的方式进行,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确定岗位人选。

体检:对面试考察合格者,组织统一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应聘人员体检全部合格。

公示聘用:对经面试考察、体检合格人员,在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兰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履行聘用手续

二、目标明确

通过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招聘工作,引导和鼓励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到乡镇卫生院从事全科医疗工作,逐步解决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紧缺和无执业医师的问题,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全科医生聘用工作总结篇3

一、改革前医院现状及改革的主要困难:

(一)现状:

本院在20*年前只是一个人员不足30人、年收入不足30万元、业务用房不足400平方米的小型医院。1998年与县卫职校、县眼病所合并后,购置原印刷厂办公楼开展业务,现有正式职工55人,临时职工20人,床位60张,6个临床科室及3个管理科室,年收入近200万元。

(二)改革的主要困难:

1.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我院现有编制75人,按现有床位计算更多,而现在实有职工才55人,竞岗的面太窄,人才可选择性太低。

2.起步晚,人员技术结构不合理。我院近半数人员来源于卫校和眼病所,而且由于原中医院条件限制,人员专业技术普遍较差,致使我院人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中医人才溃乏,难以形成中医特色。

3.人员年龄老化,思想守旧。我院40岁以上人员约占50%,部分人员业务基础差并且思想保守,阻力大。

4.由于所购房屋结构不符合医院要求,不利于科室的设置和业务的发展。

二、改革完成情况:

1.20*年5月底,完成了改革的宣传动员、岗位调研工作,完成《××县县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县县医院人员聘用制度实施细则》、《××县县医院搞活内部分配暂行规定》、《××县县医院岗位设置、岗位说明及定员方案》等四个方案制度的制定、通过与审批工作,完成《××县县医院竞聘应试说明》的编写等全部前期工作。

2.20*年6月完成了13个中层干部岗位、18个中高级职称岗位的竞聘工作。

3.20*年7月完成了全体职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工作,以及未聘人员的安置工作。

三、改革的结果:

1.中层干部岗:院内16人参与竞聘,有12人受聘,1个岗位空缺。

2.高级职称岗:有5人参与竞聘,4人受聘。

3.中级职称岗:有16人参与竞聘,14人受聘。

4.初级聘为中级职称的6人,中级聘为初级的1人;中级聘为高级职称的2人,高级聘为中级的1人;转岗聘用的有1人,待岗培训3人,提前退休4人,内部退养1人。

5.总空岗28个,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招考,现我院临聘职工27人。

四、改革的成果:

1.体现了“职务职称能上能下,工资福利可高可低”的指导思想。

2.体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原则。

3.使一批年轻技术骨干能够脱颖而出。

4.增加了单位用人和分配的自,理顺了人事管理关系。

5.促进了职工工作积极性,改善了职工服务态度,增收节支。

五、经验总结:

本院的改革较为顺利,没有过激言行等不稳定因素出现。总的来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充分,宣传到位。我院召开了3次全院性宣传动员大会,十余次中层干部学习动员会,各科自行学习省州文件若干次,发放各种相关文件及调查问卷百余份,个别谈话十余人次,制度公示2次。

2.发扬民主,健全制度。医院根据医院管理学上的要求,发放岗位调查问卷七十份,再根据80%以上职工的意见,科学编制各岗位说明书,并分别制定了前述四个方案,经两次公示和修订后,全部以94%以上的赞成票在全院通过。

3.公平公开,坚持原则。改革全程都处于职工和人事、卫生、纪检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全科医生聘用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医疗单位 招聘 问题 对策

随着中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医疗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医疗单位的竞争日益加剧,而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获取,因此,如何选拔合格人才是医疗单位获得竞争力的关键。而医疗单位由于受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对人才招聘不重视,负责招聘的人员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导致招新员工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甚至人员流动频繁等招聘效率低下等问题产生。

200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卫生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卫生事业单位要实行聘用制;2006年,人事部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指出事业单位所需人员都要实行公开招聘。因此,正式编制人员在医院整个专业队伍中的份额将越来越少,大量的工作岗位需要从外部招聘人员来补充,聘用人员无疑将逐步成为医院专业队伍的主体。本文通过对某医疗单位招聘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医疗单位招聘问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某医疗单位招聘情况

1.某医疗单位简介

某医疗单位是华北地区较大的一所市级妇幼保健院,担负着全市妇幼保健、医疗、科研培训、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和信息管理等六大社会职能。1999 年评为国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该院担负着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全院占地面积 25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41000 平方米,开设床位 700 张,职工 1000 多人,中高级职称人数为 308 人。

2.某医疗单位招聘流程

每年由用人科室根据岗位空缺和工作需要,于11月30日前提出下一年度增人计划(应该充分考虑下一步儿科病房楼投入使用医疗及护理人员需求情况),填写《招聘计划表》报职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统一汇总后上报人事科备案,由人事科提交院领导班子研究,院领导研究同意后按照程序进行招聘。

3.招聘原则

基本要求:品德优良,在校期间未曾受过违纪违法处分;专业知识扎实,成绩优良,医疗、医技人员原则上英语成绩四级或以上,能如期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身体健康(体检合格者方可正式录取)。

同一科室人员要在学历、资历中形成梯队,有利于职工个人职业的发展。避免出现学历相同、资历相似的人员过多的现象;避免出现过度竞争,浪费人力资源。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能够真正招聘到与所需岗位相匹配的优秀人才。人员招聘时应做到数量上整体控制,选人上严格把关,用人上以才为先。

4.招聘渠道

(1)人才交流会。每年秋冬季节人事科都会收到各医学院校发来的招聘会邀请函,人事科根据实际情况(路程的远近,学校的等级)选择性地参加人才交流会,主要针对周边的河北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联合大学等三所大学,招聘工作小组负责人进行宣讲,主要针对医院情况、本次招聘专业要求、人员素质要求、招聘程序进行讲解。接收简历并进行初步筛选,公布初次筛选结果,学生填写《校园招聘职位申请表》或提交《毕业生推荐表》,根据统一标准(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专业、综合素质等)进行二次筛选,同等学力有执业医师资格证者优先。通过二次筛选者方可进入考试,通过严格的程序在校园内选拔高、精、尖人才。

(2)网络平台。在市人事人才网公开招聘工作的相关信息。此外,人事科负责与部分重点医学院校的学生就业部门取得联系,并在校园就业网站注册并招聘信息,运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充分扩大招聘的辐射面,让广大毕业生将其个人简历投递到我院,以增加人才选择余地。

(3)自荐。对于应届和往届医学院校毕业生可通过直接投递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把简历送交人事科,人事科负责收集整理。

人事科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收集应聘者简历。通过审核相关证件、网上认定等形式对报名者执业资格、学历、专业技术成果、质量等资料进行资格审查。并初步筛选,将符合我院用人条件人选汇总后进入面试考核程序。

5.面试考核

医疗(医技)人员面试考核:考核小组(院领导、职能科室、人事科组成)采取听取专业技术工作报告、撰写病历等医疗文件、答辩等形式对报考者业务技能及理论水平进行全方位的了解,面试后需用人科室主任对应聘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护理人员面试考核:考核小组(院领导、职能科室、人事科组成)采取面试与实际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

6.确定拟用人选

各类人员面试考核结束后,人事科及职能科室对面试考核结果进行汇总登记,按排名先后次序择优录取,人事科与拟招聘人员签订工作意向书,完成招聘工作。

对于新招聘入院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定期举办拓展训练,以加强新入院职工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尽快融入医院这个大集体。

二、某医疗单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招聘前期的准备

该医疗单位只是在年底统计第二年的用人计划,而无长期规划,影响招聘的长期性。同时,该医疗单位缺乏工作分析,影响员工招聘的针对性。调查发现,业务部门在向人力资源部门提交招聘需求的时候,不能明确界定候选人的要求。

2.招聘工作未能与医院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紧密融合

该医疗单位处在需方占优的人力资源市场环境中,在这种环境影响下,招聘工作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实现,因而就很少有医院在招聘前制定根植于医院总体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相匹配的招聘计划。这样做使得医院招聘效率低,招聘目的性不强,人员上岗后绩效达不到要求,招聘后频发离职、跳槽现象。

3.未建成标准化、流程化的招聘体系

该医疗单位在招聘的各个环节,基于主观经验的招聘方式占了首要位置。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还未能普及,导致长周期、高淘汰率、效果不理想等成为招聘工作陷入困境的瓶颈。

4.招聘渠道狭窄

该医疗单位只是采用人才交流会、网络平台和自荐的方式进行招聘,渠道较窄,不能有效地招聘到合格的人才。

三、改进情况

1.根据医院战略,制定人力资源招聘规划

招聘实践必须与医院战略相结合,要注重人与组织的匹配,招聘过程需要兼顾应聘者技能与价值观的考察,强调适应性培训,帮助新员工融入医院。

人力资源招聘规划要求把对岗位空缺的描述变成一系列的目标,并把此目标和相关求职者的数量和类型具体化。在规划中一方面要求招聘人数,另一方面要确定招聘类型;一方面医院必须计划吸引一定数量的人员申请此岗位。

人力资源招聘规划包括招聘人数、招聘人员素质要求、招聘对象、经费,招聘渠道以及人员需求计划报表等信息。在招聘规划中设计招聘录用的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可操作性、经济性员工、科学有效的原则、整体和部分相结合的原则、灵活性原则。

2.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

认真进行工作分析,制定明确、详细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明确每个不同工作职位对员工的要求及考核的标准,在招聘过程中才能做到有据可依,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要做到准确描述工作内容,客观提出从事工作的要求,必须采取适用有效的方法。同时,确定岗位的胜任特征,该医疗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周围的竞争环境特点来确定岗位的胜任特征。

3.制定明确合理的招聘标准

要制定明确合理的招聘标准,招聘人员在招聘前应对空缺岗位进行职责分析,确定岗位的责任、内容、操作规程及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形成该职位书面的工作说明书和工作描述,并以此为标准开展招聘工作。同时,招聘标准要灵活变通,如有些技能在工作中很容易被学习,就不一定要把那些缺乏经验和培训的求职者立即淘汰。要确定明确的选聘标准,最重要的是要有准确的职位描述,缩小筛选范围,确定关键的考核点,鉴别主要的才能。

4.评估招聘结果与流程

招聘录用工作结束后,应对招聘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估,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对招聘活动的评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招聘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总结;二是对招聘工作的效率进行评估,主要是指时间效率和经济效率(招聘费用)。要对招聘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对招聘工作的失误和不必要的开支进行反思和修正,建立起完善的成本预算和控制体系,对招聘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度量,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改善招聘工作。

5.树立现代化招聘理念

医疗单位应该树立现代化的招聘观念,坚持双向选择理念,把创造竞争优势与招聘选拔相结合。要坚持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制定适合医疗单位自身特点、需要和应聘者的偏好等的选拔程序和方法等,实现个性化招聘模式。

6.建立必要的人才储备信息

招聘实践中,经过层层筛选、面试,常会发现一些条件不错且适合本单位需求的人才,但因为岗位编制等因素限制,无法现在录用。作为招聘部门,就应该将这类人才的信息纳入单位的人才信息库(包括个人资料、面试小组意见、评价等),不定期地与之保持联系,一旦将来出现岗位空缺或发展需要时即可招入,既提高了招聘速度又降低了招聘成本。

7.拓宽人才招聘渠道

招聘可以采用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内部招聘可以采用职位公告法、主管推荐和档案法;外部招聘除了本单位现有的方法外,还可以加入广告招聘、员工推荐、中介机构和猎头公司等方式。

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对于具有博士学历或医院急需人才,制定给予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等优惠政策吸纳人才。医院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大力发展自身后备人才的培养,制定《在职人员提高学历规定》,鼓励各类人员加强在职学习,使医院人才培养达到了既造血又补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旭旦,吴文艳.员工招聘与甄选[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孙玉萍.浅谈如何提高医院招聘的有效性[J].价值工程,2010(31):69-70

[3]王雪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用人模型与关键决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4]聂媛媛,田俊双.现代企业人才招聘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商贸,2011 (2)

全科医生聘用工作总结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用人自、灵活分配权为核心,以提高医院运行绩效、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为出发点,以保证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目标,紧紧围绕“管事与管人相结合、权利与责任相统一、收入与贡献相匹配”的工作思路,借鉴市级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在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现“两放开一搞活”(放开人事权和分配权,搞活绩效考核),进一步增强县级公立医院发展活力。

二、改革任务

(一)推行人事制度改革

1.审批医院规模。县区政府依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服务需求,明确县级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县级公立医院设置规模,明确床位与科室设置,报市政府审批。

2.核定人员编制。根据市政府审批的县级公立医院规模和床位设置,按照省政府文件规定的床位与人员1∶1.5的比例核定人员编制,医生、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编制总数的85%(其中,临床护士编制不少于每病床0.4人)。各县级公立医院具体编制的核定,按省定的标准,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编制部门按程序逐单位审核审批。编制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做好县级公立医院的编制和人员结构等管理工作,凡涉及公立医院机构调整、床位增减或功能定位等事项,编制部门应对机构和人员编制做出相应调整。探索实行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逐步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动态管理机制。

3.规范岗位设置。县级公立医院的岗位设置方案由县卫生、人社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要根据核定的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确定县级公立医院的岗位总量,充分考虑单位业务发展、工作需求、人才成长等多种因素,合理设置县级公立医院的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类岗位比例。要保证临床、护理、医技、药剂等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不得低于岗位总数的85%。管理岗位一般应设置在行政科室,业务科室不设专职管理岗位,由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人员兼职。鼓励县级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是县级公立医院聘用工作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人员岗位以及核定人员工资等人事管理的依据,不得私自变更岗位设置方案。县级公立医院新增业务应依法进行技术准入,新增职能和业务科室应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避免滥增科室,虚设岗位。

4.推行全员聘用制。县级公立医院要根据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的政策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建立以聘用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坚持以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为主的用人导向,在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规定的岗位聘用条件,积极推行竞聘上岗,择优聘用工作人员,推动县级公立医院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5.严格聘用程序和条件。县级公立医院人员聘用总体要在人员编制总量和岗位设置数量内进行,坚持“老人老政策,新人新办法”,新进人员一律按事业单位有关政策办理医保、养老保险等相关工资福利待遇。要建立和执行医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人员聘用计划,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1)医院原有编制内人员聘任。县级公立医院原有编制内人员,原则上应按现聘岗位或职务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确因渎职和工作失误不宜继续聘用的,按规定程序给予解聘和辞退。

(2)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县级公立医院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拟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需在上年度10月份将聘用计划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人社部门审定,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进行,招聘的大学毕业生按程序签订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并办理相关聘用手续。聘用的医学临床类大学毕业生需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护理专业可放宽至第一学历大学专科及以上(需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且年龄在25周岁以下),均实行一年聘用试用期。

(3)在职人员聘用。鼓励县级公立医院根据工作需要聘用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医院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和个别急需人才,县级公立医院可将拟聘岗位、人员条件及建议人选等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并对拟聘人员至少试工三个月以上,经考核合格并能适应岗位需求的,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人社部门审批后,办理聘用手续。县级公立医院拟聘的在职人员需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执业医师及同类资格,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年龄可适当放宽到45岁以下。

(4)规范中层管理人员聘任。县级公立医院中层管理人员聘任,要严格在审批设置的科室、岗位设置和中层配备职数限额内进行。要遵守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规定,坚持选拔条件和程序,提倡竞聘上岗,实行聘任和委任的,必须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集体研究、会议决定,并实行考察预告制和任前公示制,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积极推选中层管理人员新老交替和轮岗制度,县级公立医院中层管理人员凡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3周岁(护士长年满48周岁)的,应当免去现职;在党政办、人事、财务、设备、采供、药剂等医院人、财、物等重要岗位任职满5年的,原则上要轮岗交流。

6.加强聘后管理。

(1)强化人员培训。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卫生人才培养的核心,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大力开展聘用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加强业务培训和外出进修管理,不断提高卫生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2)严格岗位考核。建立科学合理、便于操作、涵盖医院各类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聘用人员岗位考核制度,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德、能、勤、绩多方面对受聘人员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晋级、分配、奖惩和解聘的主要依据。

(3)建立续聘、解聘机制。对聘用期满、考核合格人员,双方同意,可及时办理续聘手续,任一方不同意续聘的按程序办理解聘手续。建立聘用人员辞退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凡在聘期内,出现差错事故、违规违纪行为、医德医风较差、不能适应岗位需要、两年内不能取得执业资格、年度考核不合格等情况之一的,要坚决予以辞退。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交司法机构追究其相关责任。

(二)完善分配制度改革

1.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事业单位档案工资与实际执行工资相分离的工资福利制度,档案工资按事业单位正常渠道审批。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县级公立医院分配制度,建立起向技术骨干、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重点岗位和高风险岗位等临床一线倾斜,充分体现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按贡献定酬的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任要素等一并纳入分配因素,确定岗位绩效工资。实行一岗一薪,易岗易薪。

2.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按照国家和省上有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精神,在医院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基础上,大力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医务人员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技术水平、质量、数量、成本控制、病人满意度等考核结果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在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下,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医院收支节余可拿出一定比例提高医务人员待遇,确保医务人员收入逐年有所增加。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落实优秀人才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工资倾斜政策。

(三)改革医院管理体制

1.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各县区要成立由政府有关部门代表、医院职工代表、服务对象代表、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审定医院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章程拟定和修订,院长选聘与考核,监督医院运行等职责。

2.逐步建立院长聘用制度。明确院长、副院长任用条件,加强县级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改革单一的委任制,引入竞争机制,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公开选拔、社会招聘等方式遴选院长、副院长人选,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由医院管理委员会聘任。实行院长、副院长任期制和目标责任制管理,探索试行院长年薪制,建立与院长岗位管理、目标责任考核、责权利相统一的院长激励约束机制。

3.实行医院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全面负责医院运行管理。医院内部建立科学民主的议事决策程序,重大决策、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中层以上人事任免等事项要民主审议,报医院管理委员会审批。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医院各项改革深入进行的关键举措。县区政府要组织编制管理部门和人社、卫生行政部门,在相关政策指导下,于2012年9月10日前制订出具体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各县级公立医院要高度重视,抢抓机遇,按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关规定和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导,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工作。

(二)完善政策,统筹推进

深化和完善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要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其他措施相互配套,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相互促进。涉及到人事管理、财务制度、社会保障等政策,相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及时沟通,做好有效衔接和保障。

全科医生聘用工作总结篇6

一、改革前医院现状及改革的主要困难:

(一)现状:

本院在20**年前只是一个人员不足30人、年收入不足30万元、业务用房不足400平方米的小型医院。1998年与县卫职校、县眼病所合并后,购置原印刷厂办公楼开展业务,现有正式职工55人,临时职工20人,床位60张,6个临床科室及3个管理科室,年收入近200万元。

(二)改革的主要困难:

1.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我院现有编制75人,按现有床位计算更多,而现在实有职工才55人,竞岗的面太窄,人才可选择性太低。

2.起步晚,人员技术结构不合理。我院近半数人员来源于卫校和眼病所,而且由于原中医院条件限制,人员专业技术普遍较差,致使我院人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中医人才溃乏,难以形成中医特色。

3.人员年龄老化,思想守旧。我院40岁以上人员约占50%,部分人员业务基础差并且思想保守,阻力大。

4.由于所购房屋结构不符合医院要求,不利于科室的设置和业务的发展。

二、改革完成情况:

1.20**年5月底,完成了改革的宣传动员、岗位调研工作,完成《××县县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县县医院人员聘用制度实施细则》、《××县县医院搞活内部分配暂行规定》、《××县县医院岗位设置、岗位说明及定员方案》等四个方案制度的制定、通过与审批工作,完成《××县县医院竞聘应试说明》的编写等全部前期工作。

2.20**年6月完成了13个中层干部岗位、18个中高级职称岗位的竞聘工作。

3.20**年7月完成了全体职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工作,以及未聘人员的安置工作。

三、改革的结果:

1.中层干部岗:院内16人参与竞聘,有12人受聘,1个岗位空缺。

2.高级职称岗:有5人参与竞聘,4人受聘。

3.中级职称岗:有16人参与竞聘,14人受聘。

4.初级聘为中级职称的6人,中级聘为初级的1人;中级聘为高级职称的2人,高级聘为中级的1人;转岗聘用的有1人,待岗培训3人,提前退休4人,内部退养1人。

5.总空岗28个,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招考,现我院临聘职工27人。

四、改革的成果:

1.体现了“职务职称能上能下,工资福利可高可低”的指导思想。

2.体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原则。

3.使一批年轻技术骨干能够脱颖而出。

4.增加了单位用人和分配的自,理顺了人事管理关系。

5.促进了职工工作积极性,改善了职工服务态度,增收节支。

五、经验总结:

本院的改革较为顺利,没有过激言行等不稳定因素出现。总的来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充分,宣传到位。我院召开了3次全院性宣传动员大会,十余次中层干部学习动员会,各科自行学习省州文件若干次,发放各种相关文件及调查问卷百余份,个别谈话十余人次,制度公示2次。

2.发扬民主,健全制度。医院根据医院管理学上的要求,发放岗位调查问卷七十份,再根据80%以上职工的意见,科学编制各岗位说明书,并分别制定了前述四个方案,经两次公示和修订后,全部以94%以上的赞成票在全院通过。

3.公平公开,坚持原则。改革全程都处于职工和人事、卫生、纪检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全科医生聘用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聘用护士 离职 分析 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院护理模式的转变,原有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严重短缺,已难以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医院使用聘用护士已成为缓解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初,聘用护士正逐渐成为护理队伍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力量,而这支队伍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质量和护理职业安全。如何做好对聘用护士的管理,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已成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05年5月~2010年5月聘用制护士离职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聘用护士离职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降低聘用护士离职率,稳定护理人员队伍,加强聘用护士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一、临聘护士离职的调查分析

某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聘用护士占全院临床护士总数的51%,本院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共招聘聘用护士110人,其中67人离职,占该期间招聘护士总数的61%。

1.聘用护士离职情况

在67名离职聘用护士中,具有护士资格的49人,占总离职总数的73.1%,护理员17人,占25.4%,护师1人,占 1.5%;工作年限1年以下以者38人,占离职总数的 56.7%,1~3年者23人,占 34.30%,3~5年者3人,占4.5%,5年以上者3人,占4.5%;中专22人,大专44人,本科1人;已婚者16人,未婚者51人。

2.聘用护士离职原因及去向 (表1)

二、分析

1.聘用护士离职的特点

从该医院聘用护士离职情况看,具有护士职称的离职率占73.13%,离院者以取得护士执业证后1~2年者居多;大专学历所占比例最高,占65.7%。

2.聘用护士离职的原因分析

①被动离职。在本次调查中,“被辞退”居聘用护士离岗原因之首位(34.3%)。这些护士因经试工、考核后,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或因聘用期间内工作表现不佳,违反医院规章制度而被辞退,其原因源于聘用护士的流动性大,导致聘用护士的整体业务素质不高。

②个人发展。聘用护士受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 缺少归宿感和职业认同感,认为自己不属于正式在编职工,,感觉职业前景渺茫,在工作中很难有长远打算。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在该专科医院,因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而跳槽离职的聘用护士占25.40%。受专科医院工作性质、业务范围等多因素影响,部分聘用护士在本院一边工作,一边不断在外寻求应聘机会,一旦找到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工作,就会主动提出辞职申请。研究表明,聘用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职业人群,且护士职业认同对其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及离职倾向等具有一定预测作用。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有助于提高聘用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其离职倾向。

③薪酬及福利待遇。聘用护士的薪酬,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聘用护士与在编护士承担了相同的工作,甚至付出了更多的劳动,但他们的待遇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同工不同酬,使聘用护士在工作中有强烈的不公平感,严重影响了聘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聘用护士离职。在调查中发现跳槽的具体原因中,多数聘用护士因工资、福利、保险等待遇得不到合理的满足而离职。

④执业环境。聘用护士普遍存在着年轻、工作时间短、思想不稳定的现象,在临床工作中一旦出现了对所选择的专业科室不满意或者是又找到了更适合自己、薪水更高的工作时,就主动提出辞职,使医院和用人科室处于被动状态。

三、聘用护士离职的影响

聘用护士较高的离职率,会降低护理人员的士气,造成人心浮动,甚至造成更多人产生离职意念,导致了护理队伍的不稳定性,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聘用护士频繁的离职,迫使医院不断地招聘,以补充空缺岗位,给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造成医院培训成本的增加,因为对医院来说,临聘护士的离职致使已培养的护理人才流失,投入和回报严重失衡,临聘护士离职后,医院需要继续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为新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以培养替代者,也使医院护理培训成本大大增加,从而造成了医院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转贴于

四、对策

1. 规范招聘程序和配置。专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规范聘用护士的招聘程序和配置,制定聘用护士录用制度,严格聘用护士的考核与甄选,把好聘用护士“进院关”,选拔敬业、爱岗的应聘者,力争挑选与医院文化理念相融合的护理人员。

2.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整体素质。对新聘护士,加强岗前培训力度,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聘用护士的业务培训及临床带教工作,使之在步入临床初期有良好的衔接和适应,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是降低聘用护士离院职率发生的重要途径。

3.规范考核管理,严格晋级聘用。制定聘用护士考核办法,对聘用护士定期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其工资晋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是否续聘的依据。对在工作中表现好的护士,医院给予物质及精神双重奖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4.提高聘用护士工资待遇,实行聘用与在编护士同工同酬。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险及福利待遇,在薪酬制度上给予具有竞争力的薪金与福利,实现个人利益和与社会利益最大程度上的融洽,提高聘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聘用护士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与医院发展。

5.加强人文关怀,增强主人翁意识。在护士离职原因方面反映出聘用护士不仅需要稳定的职业,还需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聘用护士不仅需要得到物质上的需求,同时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医院除了积极协调聘用制护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还应当创建和营造良好的护理执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环境,增强护士群体的凝聚力,提高职业认同感,提供聘用护士行政和业务方面的升迁机会,承认和奖励优秀护士,从而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降低聘用护士离院发生率。

五、结束语

临聘护士现已成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聘护士队伍是否稳定决定了医院能否流畅运行。因此,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对聘用护士离职的现状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及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临聘人员离职现象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吴秀云,赵延魁,王爱华.医院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工作压力与满意度认知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8):490-491,504

[2]刘晓虹.护士职业认同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81-183

全科医生聘用工作总结篇8

1聘任方案的制定

临床医学专业职称评聘的正确政策导向及科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综合能力的正确评价、工作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与发挥,关系到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结构优化和科学合理设置。深化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工作的目标是实行医学专业人员评聘分开。这一改革的关键在于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量化评价标准,使之逐步从以往的片面注重学历、资历、论文、科研等方面情况转变到全面注重评审对象的业绩、能力、真实水平上来。目前,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的取得一般须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的评审总体上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一种综合定性评价。在实际评审中,由于没有很好的规范的量化标准,专家们只能侧重于医务人员的学历、资历、和科研的级别和数量等方面的情况,往往忽视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职称制度自身存在不足,量化的评价标准较少,评审方式过于单一。在此基础上,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针对实际情况认真查摆了以往职称评审方法的弊端,专程走访了多家先进医院,参考各地市职称评审条件,结合医院实际对评审条件的有关方面内容进行了重新归纳分类,根据实际制定了一整套实施流程,确定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的医务人员高级职称聘任量化考核评价标准体系。

2实施聘任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个人基本情况”主要考察拟聘人员的学历、现任资格年限、工作年限、资格后奖励等方面的情况[2]。一方面是申报条件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成绩的取得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这一客观事实,此项约占总分值的10%。“科研教学”包括“论文著作、科研和教学带教”,此项约占总分值的15%。在制定职称聘任量化考核评价标准过程中,就聘任人员的论文著作、科研奖励、教学带教等指标进行量化,按照标准进行考核计分。在论文著作方面,给发表的论文或著作按照杂志等级和作者排名进行计分,如发表的论文著作被SCI等收录,则另行加分。在科研方面,则把它分为承担课题和获奖课题两类,按省部级、市厅局级不同等级进行加分,在同一等级按名词再进行细化赋分。对于“科研教学”的标准制定,分值比重在总量化评审标准中比例不宜过高,其目的在于正确引导广大医务人员能把时间与精力放在临床工作上来,放在患者身上,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医疗质量和医德医风”包括医疗质量、医疗纠纷、医德医风,考核拟聘人员的日常医疗工作情况,按数据说话,才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业绩、能力、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此项约占总分值35%。“学识水平”包括“疑难病例分析考试、临床技能考核”两大部分。主要测评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程度、临床实践的能力等方面情况,此项约占总分值的35%。笔者相应引入“疑难病例分析”这一指标分析包括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三个部分,主要反映拟聘人员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程度,这项考核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临床技能考核分为内科及护理考查房、外科手术。因为内科及护理的查房及外科手术直接反应医务人员的基础知识、临床经验及对病情的分析能力,是职称聘任量化考核的重中之重,能更加直观地反应医务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能全面客观地评价他们的真实水平。“内科及护理系统考核查房”,重点是考核医务人员对每个专业病种和各专业新知识新理论的掌握情况,以体现每位拟聘人员对疾病的诊断思维和诊断技巧,并进行病例分析,提高医生综合素质。“外科系统考核手术”主要是考核医务人员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与思维的敏捷性。手术操作技能的高低虽然不是衡量外科医生整体水平的唯一标准,但不可否认手术操作的成功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因此,精湛的手术操作技能是外科医生重要的看家本领。整个查房及手术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医院对此方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表800份,在规定时间内回收有效调查表720份。调查范围较广,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问卷评价指标共有22个项目指标,按照非常合理、合理、不合理三项合计统计,调查对象认为非常合理、合两项合计比例在93.9%,不合理的仅为6.1%。从调查结果上来看,调查对象认为笔者制定的职称聘任量化考核评价标准,是合理且可行的。

3实施聘任方案的具体做法

3.1考前培训按聘任实施方案,聘请医院内、外科权威专家对拟聘人员考前培训。

3.2严格考核根据取得任职资格人员分布情况,将职称评聘人员共分成5个组进行考核。理论考试由组织人事和纪检监察部门联合监考,全程监控录像;技能考核通过光盘录制方式,拿到外省市医院组织专家进行点评,严格按照标准答案打分,保证打分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3.3考后点评考后由医院权威专家对全体拟聘人员进行查房技术质量、手术技术操作质量、疑难病例讨论质量点评。点评的重点是此次考核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考核点评后发给每人一盘录像带,让每一个拟聘人员清楚自己存在的问题,让落聘人员心服口服。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