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8篇

时间:2022-05-02 09:16:41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篇1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社会化工作方式;党员责任区制度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摇1009-928X(2011)07-0054-03

刘少奇认为,党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是依据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党的政治任务来决定的,必须具有一定限度的灵活性。如果环境变更,工作条件改变,党提出了新的政治任务,那么,党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也必须有所改变;否则,旧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就要阻碍我们党的工作内容的发展与政治任务的执行。一般说来,党的工作方式分为两类:行政化工作方式与社会化工作方式。2005年伊始,中共闸北区委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决定在全区建立健全党员责任区制度,明确了党员要在工作区、居住区、社会活动区履行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的责任要求。它是党的社会化工作方式的成功实践。

一、党员责任区制度

所谓党员责任区制度,就是把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空间划分为工作责任区、居住责任区和社会活动责任区。党员要把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要适时适宜适当地参与居住区的建设与管理,要在社会活动中展现党员形象,事事处处为党的形象添光彩。同时,要求党员在责任区中充分发挥好“三个员”,即联络员、宣传员和服务员的作用。也就是说,党员要成为党与人民群众沟通的纽带、社会与政府联系的桥梁,在第一时间把群众的意愿反映到党组织中来;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主张,及时将上级党组织的声音传达到群众中去;要围绕表达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开展服务。建立健全党员责任区制度还落实在八项具体制度上,包括:联系基层单位制度、结对交友制度、周四联系群众制度、开设“区委书记信箱”、建立“焦点网谈”制度、定向分析研究社情民意制度、继续做好“双结对”工作、三三制等。

党员责任区制度通过“三区”、“三员”、“八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与发挥作用、服务群众、体现形象结合起来,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将党员履行责任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结合起来,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结合起来。

二、党员责任区制度体现党的社会化工作方式的主要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发展,我国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个相对具有自主性的社会性领域正在逐步发育。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不仅需要发挥政治领导作用,还要深入社会,开展群众工作,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因此,必须转变原有僵化的行政工作方式,将社会化工作方式上升为主要的工作方法。在中共闸北区委探索实行的党员责任区制度中,就体现了新形势下党的社会化工作方式的主要形式。

(一)服务型的工作方式。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代表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其本质在于“为人民服务”,而党的执政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得以巩固。这就决定了基层党组织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市场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中的大量工作,必然是群众性、社会性而不是行政性、政治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将部分政治工作去政治性的政治策略,是由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的社会性所决定。

首先,基层党的政治工作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进行的。例如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利用自身资源,为临汾社区建立居民网上学习圈,将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社会活动中。其次,党必须承认社会生活的多元性,承认不同的权威和组织。如在城市基层社区中,随着业委会、物业公司等社会性、经济性组织及白领阶层的出现,党组织在面对这些组织开展工作的实践中不能采用原先的行政领导方式,而要灵活地运用社会化的妥协、协调等手段来确立自己的权威,进而实现对这些组织的领导。第三,作为政治策略实现的领域,维护群众利益与满足群众需求是基层党组织的根本目标与任务。去政治化是基层党组织开展的部分政治工作中的政治策略。党组织要将政治工作寓于基层社会的各种日常活动中,通过非正式的形式达到正式的工作目标。如通过采取慈善活动等各种非政治性措施筹集资金,帮助解决困难居民的实际生活问题,既为居民排忧解难,又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从而将党的政治工作深入贯彻下去。

(二)榜样型的工作方式。在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党的领导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引导过程,也就是要通过社会性的手段施加影响,使群众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贯彻党的各种决策。

首先,在领导原则上,更多地强调合作和协调,这是社会化工作中进行领导的基本原则。要有效地实现对群众尤其是组织的领导,不能仅仅靠形式上的行政领导,必须掌握那些拥有资源的组织间互动的关系原则并能够制定与控制互动的规则与过程。其次,在具体领导方式上,党组织要更多地采用间接领导的方式,更多地在具体活动中通过党员和积极分子在群众中扮演相应的角色(或领导、或长辈、或朋友,等等)进行间接领导。例如在“上海市杰出志愿者”共产党员刘惠成生前默默行善的事迹感染下,闸北区3000名惠成志愿者与区内的3000位残疾人开展结对活动,一对一进行帮扶。第三,在具体的领导方法上,必须采取民主的工作方式与组织方式,用说服而非命令的态度,运用风俗、习惯等社会性控制手段、以社会性的身份接近群众,将党的决议首先作为提议获得群众拥护,在团结大多数群众的基础上,以群众的名义去执行,使他们自愿接受党的各项工作,而不是时刻感觉是在被领导。

(三)精英型的活动方式。在群众工作中,党的决定仅仅是对群众的一种提议,必须在群众中通过后,才能以群众的名义去执行。党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转化为群众自身的要求,将行政性的要求转化为社会化的形式。党的社会工作往往要以群众的名义(如以一些知名人士、企业家的名义)去开展活动。社会化的活动方式是实现社会化工作目标的重要环节。

在党组织自身的活动方式上,党的团体活动更多的采用个人的、分散的活动。在基层社会中,党组织所面对的工作对象――群众是分散的、小规模的,大量居民的问题是非常零散、琐碎的,这也就决定了在开展工作时,党不能简单地采取组织动员的方式,而必须依据工作对象自身的问题,个别地、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从党员的活动方式来看,在党员的社会活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社会化工作对于党员活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能够参与到一些社会精英的组织活动中,还要能够利用这些社会精英开展活动。同时,党员还要善于团结社会上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士,通过他们开展工作。在活动方式上,党组织要丰富活动方式,广泛开展娱乐性、学术性、经济性、互、社会性、公益性甚至是风俗性活动,淡化政治色彩和政党色彩,增强文化色彩和群众色彩。比如生活互的自助活动,帮助社区中生活困难的居民;文化娱乐性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学习性的知识型活动如图书馆、读书会、各种讲座等,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以吸引群众、组织群众。

(四)资本型的工作方式。在社会化工作中,党组织要依托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如党员的人格力量,情感交流甚至风俗习惯等。同时,党自身的组织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首先,从党的组织形态上来看,党不可能在所有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基层党组织,而是要把各类社会成员吸收接纳入相应的群众组织,并通过党引导制定的规则和党员模范作用来开展工作。其次,从党组织的组织运行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转型,基层社会环境逐步复杂化,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而在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时,党组织可以通过各种临时组织,临时会议作为对正式组织的补充,解决和协调近期的一些工作。第三,在资源获得上,单单依靠行政资源是不够的,党组织还需要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动员社区参与、获得居民支持,挖掘更为充分的社会资本,形成社会化工作的社会支持体系。例如针对不同居民自身的技能,组织各种专业服务队,以此来构建党组织的工作网络。第四,在群众组织形式上,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组织不宜大,以众多的独立的小组为宜。在这种小群体中,党组织通过党员或者积极分子的活动,依托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可以较为顺利地开展工作。

三、党员责任区制度:党的社会化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面对日益复杂的基层社会,党的基层组织必须转变观念,灵活地采取多样化的社会化工作方式,才能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闸北区委实行的党员责任区制度,就是党的社会化工作的创新。具体表现为:

(一)为基层党组织社会化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化工作方式已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方式。同时,这种工作方式与社会具有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变动而通过不断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党的基层工作注入了活力。党员责任区制度通过明确党员发挥作用的责任区域来扩大群众利益表达的覆盖面。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细胞和活动主体,在党的工作中应主动成为联系群众、凝聚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党员队伍中,既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也有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大量普通党员,他们本身就是党组织联系群众、表达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在社会组织结构和利益关系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基层党组织能否把党的声音传递到群众中去,能否把群众的利益表达纳入到党的工作中来,关键是要发挥好党员作为群众利益表达主体的作用,依靠党员管理体制和基层党的工作机制的创新,激发党员活力,使党员成为党与人民群众沟通的纽带。近几年来,闸北区委在探索群众利益表达的途径方面,建立健全了党员责任区制度,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赋予党员责任区制度以新的时代内涵。

(二)它是对社会转型期党的基层工作的创新。传统的完全依靠行政背景开展党的工作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变化的社会环境了。作为党的基本工作方式之一,行政化工作方式曾经在党的工作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甚至一度成为党的主要的工作方式。但随着这种工作方式成为党组织的主要工作方法,党就逐步失去了与社会的联系,自身组织也逐步趋于僵化,其负面影响在改革开放前尚不明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基层社会逐步发育,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由此,行政化工作方式的作用空间急剧缩小而趋于相对化。在当前的基层社会环境中,完全依靠行政力量来推进党的工作已经力不从心,必须采取社会化工作方式,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闸北区委在党员责任区制度的推行过程中探索建立了“十、百、千、万”联系网,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这就是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的创新。

(三)它是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重要工作形式之一。党员责任区制度通过实施“八项制度”来探索构建群众利益表达的有效机制。实践证明,这些制度在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和凝聚社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开展“结对交友”活动,全区20多名党员局级领导干部每人结对“三个朋友”,400多名党员处级干部每人结对“两个朋友”,一些有条件的普通党员也力所能及地结对帮助困难群众。党员干部广泛联系困难群众、优秀人才和新社会阶层人士,既访贫问苦,又访贤问能,达到了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良好效果。这充分说明,党员责任区制度是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重要工作模式之一。

(四)它是社会化工作方式的长效机制。社会化工作方式的运用并不局限在行政化工作难以触及的领域,而是存在于整个社会关系领域,依社会的变动而变动,对于社会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即使在一些完全拥有行政资源的党组织中,也需要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消除行政性工作由于强制或命令而产生的社会关系障碍。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行政资源较为丰富的党组织,也应该学习采用社会化工作方式,以保证组织自身的活力。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篇2

一、认真总结汇报。

按照领导点评活动的具体要求,一是党支部对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来,围绕社区中心工作所开展的具体业务工作情况以及履行兑现公开承诺、为民服务、社区建设,争创“五好”党组织和班子建设、民主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二是党支部全体党员就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情况及时向支部进行了汇报,并在党支部会上进行了交流。

二、认真开展点评。

1月6日下午,社区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在社区会议室召开领导点评专题会议。会上社区书记谢维同志对支部领导班子以及党支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社区中心工作开展工作情况以及日常工作作风进行了逐一点评。充分肯定了我社区在社区建设、为民服务、党员公开承诺等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切实为社区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同时也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解决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建议意见;明确要求要借这次点评活动的东风,认真梳理存在问题、理顺工作思路,制定出符合我社区支部工作实际的重要举措。按照意见安排,社区党支部对每名党员也进行了认真点评。整个领导点评活动进行顺利、点评到位,切实深入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三、制定整改措施。

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下大力气进行整改,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要在建设学习型班子上下功夫。要努力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增强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坚持好学习制度,增加学习时间,创造学习环境,除了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外,还要进一步增加政策法律方面的学习内容,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篇3

一、认真总结汇报。

按照领导点评活动的具体要求,一是党支部对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来,围绕社区中心工作所开展的具体业务工作情况以及履行兑现公开承诺、为民服务、社区建设,争创“五好”党组织和班子建设、民主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二是党支部全体党员就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情况及时向支部进行了汇报,并在党支部会上进行了交流。

二、认真开展点评。

1月6日下午,社区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在社区会议室召开领导点评专题会议。会上社区书记谢维同志对支部领导班子以及党支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社区中心工作开展工作情况以及日常工作作风进行了逐一点评。充分肯定了我社区在社区建设、为民服务、党员公开承诺等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切实为社区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同时也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解决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建议意见;明确要求要借这次点评活动的东风,认真梳理存在问题、理顺工作思路,制定出符合我社区支部工作实际的重要举措。按照意见安排,社区党支部对每名党员也进行了认真点评。整个领导点评活动进行顺利、点评到位,切实深入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三、制定整改措施。

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下大力气进行整改,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要在建设学习型班子上下功夫。要努力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增强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坚持好学习制度,增加学习时间,创造学习环境,除了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外,还要进一步增加政策法律方面的学习内容,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篇4

一、进一步增强抓好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迫切需要社区党组织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区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增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功能和社区的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杭州市委的要求,我市结合实际,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组织到位、保障到位、作用到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市社区党建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区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相互整合不够,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有的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与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服务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不强,社区共建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客观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健全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推进“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难题”、打造“平安富阳”的客观需要。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进一步明确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我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推进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我市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今后三年,要继续完善社区党组织体系,在社区建党委、楼道建支部的基础上,加大“两新”组织、撤村建居社区和流动人员中的党建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党在城市工作的全覆盖。实施社区“领头雁”工程,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三个80%”(45周岁左右的占8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能带头服务并带领党员服务居民群众的占80%)的目标。开展“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建设,努力使60%以上的社区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⑴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明显。⑵党员干部队伍好。社区工作者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⑶工作机制好。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⑷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社区治安良好。⑸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对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

三、进一步健全社区党组织体系,扩大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设置。在建立社区党总支的基础上,在册党员超过100名的社区党总支应升格为社区党委。社区党委(党总支)要按照“便于组织学习、便于开展活动、便于加强管理”的原则,适当划小所属党支部的设置规模,一般以20人左右为宜,建立楼道党支部。同时,建好特色党小组或单元党小组。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实际,在城镇、撤村建居区、城市新区、新建居民区等各类社区,及时调整和建立社区党组织。

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有关街道(镇)党(工)委要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通过支部建在市场、建在协会等办法,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单位,都要单独建立党组织;不足3名党员的单位要建立联合党支部。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单位,要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联络)员、帮助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实现党的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有关街道(镇)党(工)委要与“两新”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建立双向联系制度,适时向他们通报这些组织党建工作的情况。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将这些组织的注册登记和年度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其所在街道(镇)党(工)委。

通过不断健全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工作覆盖面,努力实现社区党建工作“四个有”: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健全的组织活动;有党组织活动的地方就有坚强的战斗力和活动成效。

四、进一步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正确处理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及其他组织的关系,努力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

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建设,把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采取“公开招聘一批、下派充实一批、结对帮带一批、考察后备一批”的办法,拓宽社区工作者选任渠道。市和街道两级要把选派机关干部到社区任职,作为培养锻炼干部、充实社区党建工作力量的重要途径,定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要按照每个社区正职不少于1:1、副职不少于2名的要求,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社区后备干部队伍。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学历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本领。凡年龄在4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下的社区工作者,都要参加学历教育。要依托党校和社区学院,抓好对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培训。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考核管理和监督。实行社区工作者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并把考核工作与开展评选“满意不满意社区”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考核结果与社区工作者的奖惩挂钩。开展“领头雁”工程建设,要突出社区党组织书记这个重点,力争到2007年底实现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三个80%”的目标。

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工作规则、决策议事规则等制度,理顺社区党组织与居民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议事协商委员会等组织的关系,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党组织要支持和保障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履行职责;社区居委会要增强党的观念,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居委会成员可以交叉任职,提倡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经过民主选举由一人担任。正确处理社区党组织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中介服务组织的关系,社区党组织要引导他们依法经营管理,支持和鼓励他们开展各种健康、文明、有益的服务活动;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中介组织要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指导、帮助和监督,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共同推进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群众。

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动员和组织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开展社区与驻区单位间的“思想教育联抓、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文体活动联谊、社会工作联做”活动,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共建社区的有效机制。驻区单位党组织要牢固树立“立足社区、关心社区、共建社区”的观念,主动参与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自觉接受驻地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大力支持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实现共驻、共建、共享。驻区单位上级对驻区单位有关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类考核、评选,应当听取街道(镇)、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管理

不断探索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党员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社区发展党员工作。要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进社区的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对已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要及时把他们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定时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对无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要在核实其党员身份后,及时把他们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要认真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电化教育等制度,完善党员学习积分卡、奉献积分卡制度,推广党员过政治生日、“不作为”党员告诫等制度,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保障党员民利。开展社区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保证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富阳市社区党总支工作细则(试行)》(富委[2003]44号)的有关规定,社区党员活动经费按每名党员年人均30元的安排,由市财政和党费各承担50%。开展“组织帮党员、党员帮党员”活动,推广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流动党员管理站和党员互助基金等做法,在解决党员思想问题的同时,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凝党员魂、暖党员心、聚党员力。

完善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探索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有效方式和活动载体,进一步调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社区党组织要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建设。街道(镇)、社区党组织要加强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的联系,必要时可把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驻区单位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和评比有关先进时,应注意听取街道(镇)、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

社区党组织要树立牢固的群众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进一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上来。要从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点)的建设与管理。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按照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着眼于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社区服务、卫生、文化、环境、治安、社会保障等功能。开展面向贫困户、老年人、儿童和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开展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驻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完善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加强以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利用社区文体活动室、社区广场等阵地,组织文艺演出,活跃社区文化;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强化社区治安;加强社区环境整治,开展社区爱国卫生运动,美化社区环境。运用现代科技和通讯手段,加快社区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社区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

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联系群众的优势,大力倡导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群众服务。加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创建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和“春风行动”等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的作用,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要进一步健全市四副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社区党建工作制度,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联系和指导。街道(镇)党(工)委对社区党建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要发挥龙头作用,统筹推进本辖区的社区党建工作。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篇5

按照“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社区党建全覆盖”的要求,当前社区党建中最重要的组织工作目标,就是要构建切实有效的社区党的组织活动体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支撑结构。具体讲,社区党建全覆盖就是适应新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建立社区党工委对社区实现全面领导的新体制,形成党整合社会各类资源的新机制,形成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工作体系,从而实现“强核心、建网络、全覆盖、促文明、为群众”的工作目标。总结现有的成功经验和好做法,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推进社区党建全覆盖。

一、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合力推进基层党建发展

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社区(街道)党工委要对社区党建工作负总责,领导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与群众自治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运用属地、属条、属资、属业等不同方式,灵活地把社区中的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都纳入到社区党组织的有效管理范围内,主动联系社区单位党组织,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在职党员理事会制度,把单位党组织组织起来,共同商讨、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使社区单位的党建工作统筹规划,发挥党员居民在社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单位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联系卡,增强其社区党员意识、社区示范群体意识和社区党建主体意识,使单位在职党员逐步成为社区党建的中坚力量,扩大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保证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切实有效发挥。

二、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打造社区党群工作者队伍

开展有效的社区党建工作,推进社区党建全覆盖,人力资源是第一要素。按照“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的理念,探索划分工作网格,配备专职党群工作队伍,实现“两新”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2005年6月,全市面向社会统一公开招聘了近2000名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这支队伍依托党员服务中心的资源,配备到网格,工作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第一线。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的建立,对于推动“两新”组织先进性教育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基层党务干部匮乏的现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党群工作者就是人才”的观念得到了社会的逐步认同。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好吸纳有的居民区党组织干部作用,如何进一步拓宽队伍来源、选拔方式和培养途径等,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要以社区在职党员为骨干,培养社区工作志愿者队伍,培养职业化的专职党的社会工作者队伍,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党的社会活动家。

三、拓展党员服务中心功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为了进一步落实“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目标,本着“服务党员、服务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全面推进社区(镇)党员服务中心的建设。目前全市220家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已经全部建立,并向经济开发园区、商务楼宇以及村、居民区延伸,实现了党员服务网络在行政区域上的全覆盖。并完善党员服务中心的各项功能,确定党员服务中心作为流动党员的接纳地、“两新”组织构建党的基层组织的孵化器、区域内基层党组织共享的资源平台、党组织服务党员的温馨家园、区域内党组织大和党员面向群众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五项基本功能。要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逐步建立包括首问责任制、情况报告制度、工作信息沟通交流制度等;促进社区内各单位间、社区与社区间、社区与单位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效地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动员组织单位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各项活动,开展为社区群众服务的活动,为充分发挥单位在职党员在思想上的导向作用、政治上的示范作用、服务上的带头作用创造条件。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社区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地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可以通过建立社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联系制度、服务制度、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使社区单位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形成制度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群团工作全覆盖、党建服务网络全覆盖”到“长效机制”质的飞越。联系制度可以是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可以通过设计制作《党员参加社区建设情况登记表》,便于社区党组织掌握了解在职党员的构成情况、分布情况和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服务制度是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内容、形式的具体体现,单位党组织可以要求在职党员结合自己的职业特点和专长,开展专题服务,并定期向单位党组织汇报。

五、加强对新社会组织的分类指导,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社团组织涉及范围广、差异性大且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要切实遵循“谁举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党内的有关规定和程序,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进行分类指导,对有3名以上的正式党员,有合适书记人选的单独组建党组织;正式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采取挂靠、联合等方法予以组建;没有党员的单位,选派党建联络员。同时,要理顺社团党建双重管理体制:凡由法人单位举办的社团组织,明确举办单位党组织具体抓该社团的党建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凡由个人和个人合伙举办的社团组织,明确其党建工作由业务主管部门党委负责,社区配合做好有关党建工作;区社团管理局着重抓好“登记关”和“年检关”形成社团局、业务主管部门、举办单位和社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社团党建管理体制。

六、探索工作体制的变革,构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篇6

我区有4个街道党工委,60个社区党支部,市区有41万多人口,3万多名党员。今年来,我们按照做大、做优、做美、做强城市的要求,确立“抓基础、育典型、创特色、促提高”的社区党建工作思路,初步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其他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我们的做法是:

1、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开放式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与社区组织体制调整同步建立社区党组织。今年3月,我们将原有的103个居委会整合为60个社区,建立了60个社区党支部,实现了“一社区一支部”的目标。并把社区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注重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按照“交叉兼职、双向进入”的原则,实行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采用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一批,从街道机关选派一批,从原有居委会留用一批等方式,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热心社区工作、奉献精神较强的新的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目前,60个社区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41.5岁,比过去下降了4.5岁;高中以上文化的达100,其中大专文化的占33。二是整合社区资源,初步形成兜边盖底的社区党建的组织网络。区委于7月份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和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强化了全区面上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在加强对街道党工委及其所属社区党支部党建工作实施纵向领导的同时,根据“自愿、协商”的原则,加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的横向联系,建立了“点、线、面”三个层次的社区党建载体。“点”:在居民小组、小区、单元、楼道中明确党员负责人,落实“党员责任区”,使在职党员在社区中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线”:以社区区域为单位,在社区成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根据区域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共建活动,目前已有11个社区建立,年底前将全部建立。“面”:以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为覆盖面,街道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目前已在城东、亭湖建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主任,每季召开一次碰头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列会,每年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确保社区党建工作的经常化,9月份,文峰、先锋也将相继建立协调委员会。形成以“三会”为龙头的新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组织网络,跳出封闭的“小天地”,形成开放的社区党建“大循环”工作格局。

2、创新管理方法,全方位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切实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在部分社区建立在职党员联络站、流动党员活动站,针对社区不同类型的党员实行分类管理,落实社区党员责任区。按照“社区支部党员,居住社区的在职党员,下岗、外来流动党员”三种类型,对社区党员实行“三证”管理,印发了《社区支部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情况登记证》、《社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情况登记证》、《社区下岗、流动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情况登记证》和《社区党员登记表》各2万多份。对社区在职党员实行双向管理,要求每名社区在职党员要积极参与社区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认领一个社区党员责任区,每年参与社区志愿活动不少于16小时、为社区办1—2件实事。社区党支部对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情况进行记载,每季度向所在单位反馈一次,每年组织一次评议。“七一”前,60个社区党支部向社区3万多名党员发出一封公开信,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正在开展的社区党员责任区认领活动,在广大社区党员中形成居住在社区,服务在社区,奉献在社区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区已有8000多名社区党员签订了认领责任区协议。亭湖街道各社区根据党员认领责任区情况,将在职党员分为社区服务、社区治安、城市管理、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等9支党员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活动。同时,各社区还对社区内新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团体的进行调查摸底,对符合条件的建立党组织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有党员的地方就党的组织领导。目前,全区在社区各类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18个。

3、创新服务载体,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文化需求。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活动。坚持民思我想,民需我办,民困我帮,民忧我解的服务宗旨,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便民利民服务。目前,全区建立了4个社区服务中心,60个社区服务站,3000多个社区服务网点,方便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城东街道雅和社区创立了“社区服务‘110’”,服务站聘用了40多名兼职技术工人,开通热线电话,为居民群众提供清洁、维修等7大类30多种服务项目,服务对象覆盖市区,深受居民的广泛好评和欢迎。二是开展“四进社区”活动 。各街道、社区以“同在一个社区,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广泛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定期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时事政治、道德法规、科普文明、健康卫生的教育活动。社区创办的老年公寓“银发俱乐部”、“老少同乐室”等,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养老、健身、娱乐的活动场所。三是实施“凝聚力工程”。“七一”前,区四套班子领导深入社区,开展察民情,听民意活动,每人联系帮扶一名社区贫困居民;机关党组织开展了“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活动,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进行了结对共建、机关党员干部与社区特困户结对帮扶,帮扶城市贫困户和特困下岗职工650多户。各社区还设立了再就业指导站、援助站,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信息,培训就业技能,组织就业洽谈活动,先后为1000多名下岗职工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帮助30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城东街道党工委大力实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三心”工程,组织党员干部进百家门、知百家难、解百家愁,积极帮助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先后帮助社区60多户居民解决了就业难、生活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

4、创新工作方式,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一是规范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总结我区已有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措施等。在社区组织体制改革中,下发了《关于在社区体制改革中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社区党组织建设要做到“三有四统一”。在规范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突出以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队伍建设这一重点,选好配强管活社区领导班子,建立与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社区干部选拔、培训、监督、激励机制,提高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大力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为了培植典型,推动全区面上的党建工作,今年初,提出了创建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围绕“组织机构健全,领导班子作用好;分类管理到位,党员队伍建设好;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好;创建工作规范,社区文明风气好;基础工作扎实,管理制度执行好”的“五好”目标要求,明确创建标准、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和细!则,细化各项创建目标要求,落实了创建工作责任制。还带领街道、社区干部到南通、扬州等地学习考察,指导、帮助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创建工作水平。今年“七一”,区委对朝阳、雅和等6个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进行了命名,每个点发放了1000元奖金。

贯彻落实市社区党建暨市区结对帮扶特困家庭工作会议精神情况:

7月22日,全市社区党建暨市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特困家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会后,我们立即将会议精神向区委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并通过层层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市会精神,特别是俞部长的讲话。一是分三级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市会精神。市会后,我们将市部近期下发的几份文件进行了翻印,下发到各社区党支部。并组织召开了社区工作委员会成员、街道领导班子、社区党务干部三个层面的会议,讨论、学习市会的精神。二是召开全区街道工作暨社区党建工作会议。8月7日,区分管领导,区委社区工作委员会全体同志,各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110多人观摩了6个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和4个社区新经济增长点;8月8日召开大会,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分别交流了近年来社区党建工作的做法,区委书记徐超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区今后一段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三是举办了一期全区社区、城郊村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培训班。8月9日,我们会同区民政局、司法局等部门,利用一天时间,对社区支部书记进行专题培训辅导,培训内容有社区建设管理服务、法律基本知识、城市经营与发展、社区党建等知识,还观看了社区党建专题片。四是对下一阶段社区党建工作计划进行过堂。8月15日,区委组织部召开了各街道党工委、城郊党委分管书记、组织委员例会,交流各家贯彻落实市、区社区党建工作会议情况以及下一阶段社区党建工作的打算;区委组织部对今后社区党建的几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街道党工委指导各社区制定下一阶段的社区党建工作计划,并逐一进行过堂,把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措施落到实处。五是扎实做好“双挂”工作。各社区主动与市直单位进行登门、电话联系,先锋、亭湖街道以党工委牵头召开对接座谈会,文峰街道党工委同志逐一登门拜访“双挂”单位领导,74个社区、城郊村与市直单位签订了联建共建协议书。有的市直单位领导多次到社区走访了解,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市民政局、市地税局等单位已为社区协调阵地问题。

二、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做法

近年来,我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较好地保证和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开展调查摸底,为有的放矢的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打下基础。我们先后2次大范围地对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现状进行调查摸底,一是去年5月通过各党(工)委对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各类专业市场进行调查。二是今年3月份对私营企业党员队伍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这些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到20__年底,全区各类非公经济组织2万多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8000多户,私营企业12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有2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企业去年共实现产值59.54亿元, 销售收入54.54亿元,利税2.8亿元,从业人员近7万人。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篇7

一、社区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玄武区现设新街口、玄武湖、玄武门、锁金村、后宰门、梅园、红山、孝陵卫等8个街道办事处,8个街道党工委,66个社区,13个社区党委(其中新成立的7个社区党委已报市委组织部待批),53个社区党支部(总支),227个楼幢党支部,483个楼道小组。社区党员总数为4661人。其中,男性党员2581人,女性党员2080人;35岁以下的党员452人,59岁以下的党员1589人,60岁以上的党员2620人;研究生党员35人,大学本科党员495人,大学专科党员668人,中专党员509人,高中党员955人,初中及以下党员1999人。66个社区党委、总支和支部书记,有49个进入居委会交叉任职,担任社区主任,实现了主任、书记“一肩挑”,并专门设置了社区副书记。

(二)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成效

1、明确职责,建立社区党组织机构。近两年来,玄武区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开展创建党建示范点活动的意见》。明确了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担负着领导、组织、协调、指导社区工作的主要责任。召开了两次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会,每次都安排参观考察,让大家了解省内外党建工作发展最新水平,开阔党务干部视野,这充分表明了区委、区领导十分重视社区党建工作,逐步实现工作重心向基层基础转移的坚定决心。2005年,玄武区委、区政府对所属街道、社区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全区11个街道调整为8个街道,81个社区调整为75个社区。2006年4月,玄武区又将75个社区调整为66个社区,解决了点多面广、资源分散的问题,并逐一组建了66个社区党委、总支和党支部,本着高效精干的原则,优化了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结构。同时各街道、社区都成立了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员大会、社区党建联席会等协调机构或社区协商议事机构。区委为了规范社区党组织设置,实行“社区党委(总支)—楼幢支部—楼道小组”的模式,及时调整和健全社区党组织。凡正式党员在50名以上的社区,成立党总支;正式党员在100名以上的社区,成立党委。以小区、楼幢、楼道为单位成立党支部和设置党小组,进一步规划小活动单元,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

2、强化措施,确保社区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为了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玄武区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知识结构做了明确要求,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产生、培训、考核做了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人员的任用,采取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复转军人、待业大学生、离岗休养的机关干部中,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公推直选为主要形式,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好、热心社区工作、有一定党建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配强社区党组班子。区委还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要求区领导干部和区机关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社区,并定期到社区研究工作、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围绕深化社区服务,形成了党员义工服务、万家帮、后勤管理社会化、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树形象等特色品牌;锁金村街道党建工作在全国获得了多项荣誉,新街口、后宰门、梅园等街道的党建工作也在全省有较大的影响。

3、立足服务,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一是实行监督登记制度。为加强全区党员的分类管理和社区党员的宏观管理,玄武区在社区中实行对党员进行监督登记制度。即社区党组织对组织关系已迁入社区的居民党员实行全面综合管理,用“红本”登记;对组织关系在单位、原创:户口和居住地在社区的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用“蓝本”登记;对户口不在本地区,但居住地在本地区的外来流动党员,用“黄本”登记。为了对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外”实施有效地管理和监督,玄武区委下发了《关于全区在职党员在社区中开展“八小时之外树形象”活动的通知》,要求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内”在单位服从单位党组织的管理;“八小时之外”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社区党组织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情况定期向党员所在单位反馈,作为党员干部升迁、晋级、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开展党员志愿者义务活动。按照党员的特长和意愿,组成了理论宣传、文化宣传、帮贫扶弱、环境保护等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服务。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区委组织部和区机关工委联合下文,要求区机关各党(总)支部与社区党组织开展“双结对、双促进”共建活动,将社区党建工作与区机关各部门的党建工作和帮扶工作紧密相联系起来,为构成玄武区大党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巩固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玄武区委、区政府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不断加强了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但社区党建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党组织地位不突出。在社区群众和社区工作人员中,有的对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地位和关系搞不清楚。只知道社区居委会的存在,而不知道有无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组织中,存在重视居委会主任、轻视党组织书记,主任协调工作的力度大于书记的现象;在用人上,许多街道把有能力的人优先安排在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开会布置工作召集的是居委会主任、而不是社区党组织书记;从个人意愿出发愿意做主任的多、做书记的少,影响了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性。

2、参与能力不够强。社区内有许多党员对开展党建工作活动参与的少。不少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积极性不高。在职党员只有35.7%表示“愿意参加”社区活动。街道和社区有少部分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他们认为:在现有街道和社区管理体制下,社区党支部实质上是离退休支部,对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缺乏信心,上级组织对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宣传和指导。

3、队伍素质不够高。社区工作人员虽然是公开招聘的,但素质参差不齐。从整体来讲,有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缺乏系统地掌握现代化城市管理专业知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管理方法、工作手段等还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工作思路不宽,组织领导能力不强,社区管理层次水平较低。还有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存在年龄偏大、工作能力偏弱、工作效率不高。与日益拓展社区党建工作不相适应。

4、软硬设施不配套。全区社区中只有香铺营、北安门、板仓、锁五等社区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外,其它社区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不平衡。有些社区重软轻重的现象比较突出,硬件设施不能达到上级要求。有4个社区处于拆迁过渡外,大多都在150平方米以上,300平方米的以上的仅有9个,1500平方米的只有新街口街道香铺营社区1家。社区公益场所和居民公共活动场所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实际需要。

三、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1、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要有紧迫感

一是社区中各种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大量涌现,对社区党组织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由于这些组织大部分在社区,仍然是党的工作的薄弱点,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和规范,因此,社区党建工作任重道远。二是党员分布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下岗职工、离退休干部、复退军人、大学生、流动人口和在职党员等大量进入社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此,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任务明显加重,传统管理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三是开展创建文明城区活动,对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了新要求。社区党组织要在创建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责任,通过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团结和组织社区各方面力量,把“创建文明社区”与党建工作相结合起来,促进社区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要把握的原则

一是共同参与的原则。社区党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单靠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是无法搞好的。因此,社区内的单位党组织,应当积极参与,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最大的配合和支持。同时,单位党组织要教育在职党员主动投身社区党建工作之中,履行好职责。

二是开拓创新的原则。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既要总结成功经验,更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与现代城市管理相配套的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通过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来构建社区党建新格局。

3、开展社区党建工作要处理好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社区党建与街道党建的关系。街道党建是由街道党工委主持的,直接管理社区党支部建设。社区党建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在组织领导上,由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和组织,使社区党建工作深入到为居民群众服务中去。在活动内容上,以搞好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为中心,多为社区居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工作机制上,使社区党建融入社区建设之中,为创建和谐社区工作目标同步。在党建工作对象上,注重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党建工作内容上,重点抓党务工作、解决居民生活和社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必须着眼于整个社区,着眼于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着眼于社区建设和管理,使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和发挥。

二是处理好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的关系。社区建设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居民思想素质;加强城市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创建文明城区活动、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确保社区党建就是确保社区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战斗力,为社区和谐发展作保障。

三是处理好工作进社区和工作布置给社委会的关系。当前,有些部门把工作进社区与工作布置给社委会等同起来,有的直接把工作交给社委会,把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委会变成了自己的下属机构,任务繁多,社区工作人员忙乱。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工作进行必要的梳理,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理顺与社委会的关系,探索自身工作运行与管理的机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促进社区党建工作。

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明确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根据新形势和工作任务的要求,玄武区明确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围绕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紧贴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评价好”的“五好”要求,着力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立足社区、服务群众、永葆先进”的社区党员队伍,着力建设“政治坚定、团结协作、群众公认”的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着力建设“保障到位、特色鲜明、创新开拓”的党建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全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推进现代化新玄武建设而努力。

针对全区社区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玄武区明确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强化核心为前提,以扩大民主为方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为建设民主法制、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温馨而又充满活动的和谐社区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确立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

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主导力量。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关键要加强社区党支部建设。

一是明确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完成本社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搞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社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做好群众工作,搞好各项服务;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居民遵纪守法,保证和促进辖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是搞好社区党组织建设。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居委会党员干部,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对支部书记人选缺乏的,可从企事业单位选派有较强事业心的年轻党员到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也可从企业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和大学生中公开选聘优秀党员到社区担任支部书记。要下大力整顿好社区后进支部班子。对那些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好的、班子软弱、工作效率低下的,上级党组织要及时组织力量,采取措施,限期加以整顿转化。逐步改善和提高社区党组织成员的结构和素质,为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领导核心作用。

3、建立健全共建机制,构筑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区一级要牵头成立指导委员会,成员由辖区内与社区建设关系有影响力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规划指导社区党建工作、社区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街道一级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围绕社区党建工作,通报情况,协调活动,服务群众,形成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格局,社区一级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商会议。由社区党支部牵头,社区内有关党组织负责人和在职党员参加。协调开展社区党建活动,组织开展社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的社区服务工作。

二是建立社区党建工作保障制度。区委组织部要负总责,街道党工委要直接负责。要通过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这个载体,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目标。同时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建责任区,党员结对帮扶制度等,把社区党建工作任务层层落实到人,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4、加强教育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做好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待业、失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离退休党员是社区党员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做好思想工作,使企事业、机关单位的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及时转到居住地党组织,加强管理。要结合离退休党员特点,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发挥离退休党员的作用。

二是加强对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社区党组织要把发挥在职党员作用与其自身的职业特点、专业特长结合起来,设置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岗位,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舞台。要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在职党员,为他们排忧解难,激发在职党员居住在社区、奉献在社区、回报在社区的热情。单位党组织要主动把党员基本的情况提供给社区党组织,教育和督促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建设活动,并将党员干部在社区建设中的表现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内容,作为评选先进、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是丰富社区党员活动的内容,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要把“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和开展社区“双结对、双促进”活动相结合起来,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创造条件,使每个党员都能在整个社区生活中发挥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把社区党员的关爱,送到特殊人群、特殊对象的心坎上,体现社区的温暖。同时实行党员挂牌服务和建立党员责任区活动。采取党员包楼、包户的方法,开展争当“文明家庭”、争创“文明楼院”活动,把党员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表率作用体现出来。要注意打造党员义工服务这一玄武品牌,在党员义工组织的统领下,组织好党员志愿者、万家帮等服务队伍,为创建文明社区做贡献。

5、加强社区硬件建设,为社区党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街道都要想方设法,通过腾、租、改、建等多种形式,加大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力争每个街道至少有3个以上社委会建筑面积达300平方米以上,并保证其中三分之二面积作为服务党员、群众以及文化娱乐的阵地。结合城市建设和老城改造,每个街道都要积极协调有关方面,整合资源,力争建成一个1000平方米的市民广场,每个社委会都能建成一个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市民广场。为扩大基层民主,开展群众议事、党员议事,开展社区教育、满足居民文化需求,提供有利的场所,实实在在地把党员服务中心建在社区,建在群众身边,真正融教育、管理和愉悦群众于一体,把社区建成居民共同的家。

6、加大领导力度,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篇8

一、创新城市党建工作机制。构建纵横联动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格局

适应城市党建格局变化,宁波市委从社区党建入手。成立由副书记为组长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政领导社区党建联系点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的意见》、《宁波市社区党组织工作细则》和《关于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见》等文件,就城市党建涵盖的社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海曙北仑两区分别进行城市党建领导机制改革、城乡一体党建模式的先行试点,区里成立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和社区党建工作研究会:街道建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党组织与工青妇等联动共促党建机制,以及企业与社区、村与企业结对抓党建机制。创新街道社区党的领导体制,强化街道党工委在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中的领导协调功能,明确“三个关系、四个权”,即街道党工委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组织、指导、协调关系,赋予组织协调权:与“两新”组织党组织的领导关系。赋予领导权:与区(县市)派出机构的协管关系,赋予双重领导权:以及赋予对辖区内党员教育管理权。探索赋予社区党组织对驻区单位的工作协调权、党员双重管理权和评议监督权,驻区基层党组织或党员对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决策参与权和社区事务知情权:驻区单位发展党员、选用干部,应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落实区(县市)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以及其他党组织在城市党建中的责任,建立层层负责、条块结合的“三级互动、共建共创”的城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探索建立城市党建巡视督查制度、城市党建情况分析会制度,健全城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

二、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构建全员覆盖的区域性新型组织体系

突破单位、行业、所有制、区域限制。整合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资源,创建“区域党建”的新模式。开展“关系在企业、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岗位”活动,依托社区、楼宇、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流动人员集中居住点等固定空间设置区域性党组织,成片推进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建设,支部建在社会组织单元上、党组织建在流动群体的党员中,努力把党的组织覆盖到小区、商贸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以及产业链条,建立起全员覆盖、形态稳定、机制开放,与新型城市体制相适应的区域性组织网络。例如,依托商会平台。积极引导企业主重视和推进“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在“两新”组织集中的地方探索建立党的社会工作委员会,统一负责区域内党员发展、党组织筹建和党的群众工作;加强撤村建居、“城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党的建设工作,明确组织设置方式和组织领导体系;创建功能型区域党组织,依据党员特长。把以楼群为依托设置党支部向以社区中具有不同功能的群众性组织为依托设置党支部延伸和拓展:坚持“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原则,试行党组织网格化管理,街道社区统领辖区内各类党建工作,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区域性党组织为关键、功能型党组织为补充的新型组织体系,理顺区域内各类党组织隶属关系,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楼道党支部和功能性党支部,或街道党工委――区域性党组织――功能性党组织为网络的组织构架,单位党建、社区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理顺区域党组织和区域内行政组织、群众团体、社会组织以及辖区单位党组织的关系,确立区域党组织为核心,区域内各类组织协同配合的组织领导机制。目前全市建立区域性党组织503个,辖党员15530名,楼道党支部430多个,其他功能性党组织198个;4382家规模非公企业已建党组织3833家。辖党员3.6万多名,组建率87.5%,其他未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均已纳入区域党建范畴。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

三、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办法。构建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新机制

建立经常性党员学习教育机制,健全“”制度,加强基层党校和党员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微型党课”、“网上课堂”、“网上论坛”、“菜单式教育”等学习形式,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干部党员学习网、电化教育等手段,拓展集中学习和党员自学的途径。依托党内信息管理系统、党员服务中心和外来暂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健全《流动党员活动证》,形成“基层单位源头查找、街道(乡镇)联络登记、组织部门分类建库、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基层组织教育管理、党员作用有效发挥”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加强流人地党组织与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流出地党组织健全登记报告、定期联系、监督评议、跟踪管理等制度,流人地党组织从信息管理、教育培训、服务创业、作用发挥等方面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使每个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进城进组织”。目前全市已掌握外来流动党员6439名,比2005年翻了两番。建立民主开放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吸纳机制,加快集聚社会优秀人才,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健全党员违纪预警机制。探索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试行党代表联系制度、提案制度和接待日制度,以及党员首议制、提案制、表决制、党务公开制等制度。

四、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构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的工作平台

积极探索多层次、全领域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和途径,建立城市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深化社区党员“一人一岗”活动,丰富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内涵,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定期下访和党员联户、结对帮扶等制度。整合服务群众的社会资源,建设以区(县市)党员服务平台为龙头,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党员

服务站、楼宇党员服务点为主干,居民服务站等服务载体为基础的党员服务网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党组织依托各自资源建立党员服务站(点),组织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开展机关党支部与楼群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把机关党建理念、机制、方法向基层党组织辐射延伸:开设“宁波市志愿者网”,抓好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实行党员志愿者注册登记制,推行党员志愿服务登记卡、结对服务联系卡和“星级管理”等党员义务服务制。党员每年为群众办一两件实事,把在职党员参加社区义务服务活动作为党员评议汇报的内容。目前全市城区内共有党员志愿者10万余名,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1100多支,推出服务项目150多个。建立资源共享的党员人才库,探索党员服务积分制度,扩大党员互助金规模,重视关爱党员的心理健康,增强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

五、创新党务工作方式,构建高效率的电子党务系统

构建现代化网络党建系统,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依托政府专网建成了联接市、区(县市)、乡镇(街道)、社区(村、企业)四级的党内基本信息管理网,覆盖了507个网络级党委用户,676家系统用户:含有全市37.1万名党员、3.5万名入党申请人、2.1万个基层党组织和2.3万个基层单位的基本信息。还将规划建设全市电子党务信息系统,加快建设电子党务平台,加强党建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形成覆盖城乡、先进实用、高效安全的电子党务办公自动化网络。建立党员IC卡应用管理系统,扩大党内信息管理系统的覆盖率,提高党务工作效率。加强远程教育规范化建设,建好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目前在全市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企业等开设了3285个终端接点,并重点向商务楼宇、行业商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等地延伸。拟建立全市性党建门户网站和若干有规模、影响的专业党建网站,使党建工作覆盖互联网。加强党建网络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在现有81890710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基础上,建立党务部门回应网民机制,构筑公开党务信息、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平台。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