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技术》创刊于1983年,1958-1970《热带电工》;1971-1983《特殊电工》;1983-1992《环境条件与试验》;1992至今《环境技术》。旨在充分发挥专业媒体优势,整合资源,服务行业,打造专业的技术交流平台,促进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领域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国内唯一主要针对电工、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领域技术研究的专业权威期刊。面向电器、电子、汽车、航空、航天、五金、涂料、建材等行业,和相关环境试验设备行业。
《环境技术》报导电工电子机械产品环境条件分类、环境试验、试验方法、测试技术和评价技术;报导备种环境条件对机电产品及其零部件和材料的性能特征的影响、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成果,机电产品环境防护技术和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可靠性。报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环境技术的国际标准、技术报告及工作动态和国外有关科技信息;报导国内外标准化工作、EMC技术、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运行维护等有关环境技术的文章,有关新颖环境防护材料、工业技术开发的专题介绍、市场信息、专题讲座和行业技术活动等等。
本站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成功后可单独寄出,本站非环境技术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
1.来稿形式:试验与研究报告、专论、综述、国内外动态信息。文章务必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力求精炼、图表清晰。试验与研究报告一般不超过5000字,综述、专论一般不超过6000字。
2.试验与研究报告、专论综述均要求其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地址、摘要、关键词及图表的说明文字分别用中英文表叔;并且要求写出中图分类号。
3.稿件请附上作者简介。格式: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
4.文稿要求有电子版。标点符号要符合规范;数字或字母用到的上、下角标予以分辨清楚;插图要求清晰,一般不要超过8幅,插图位置下应写明图的序号、图名及图注;插图、照片及表格都应适合大16开版面排版;稿中尽可能避免直接引用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资料;稿中计量单位,请统一使用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稿件中涉及到的外文一律用标准印刷体,大、小写以及正、斜体区分清楚。
5.稿件由作者自留底稿,来稿一般不退,请勿一稿多投。
6.本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其作者文章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7.稿件文责自负。来稿应注明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编、姓名、联系电话、E-mail等。稿件一经发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杂志两本。
作者:周伟; 张作刚; 宋大勇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利用一个飞机液压系统动作筒的实例来说明基于使用可靠性数据来预测航材订货量的过程。使用可靠性数据预测航材订货量,首先从航材使用的故障数据入手,分析出航材的故障分布类型,找出航材消耗规律,然后预测出航材订货量。
作者:潘广泽; 罗琴; 李小兵; 王远航; 黄创绵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如何利用历史的性能检测数据对高精度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贮存可靠性进行评估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建立了高精度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性能参数基于Wiener过程的可靠性评估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并以某型高精度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为例进行了贮存可靠性评估,得到该型高精度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可靠度为0.9的贮存寿命为17年,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作者:张智勇; 杨舟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针对目前测试智能电表可靠性的相关设备少,现有设备精度、自动化程度不够高的特点。本文设计提出了智能电表多应力可靠性综合试验系统。该系统采用集中控制系统,实现温度、湿度、振动试验条件一体化设置,按照试验时序分别控制振动台、温湿度箱。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解决了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漂移和温度传感器的非线性失真问题。实现在加速应力水平下,对智能电表进行可靠性测试,并能对测试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处理,对智能电表可靠性评估。
作者:黄首清; 何韦; 臧建伯; 王浩; 刘守文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介绍了可靠性强化试验的理论基础强度-应力准则、不同生产过程的产品强度分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可靠性强化试验的设计方法,重点剖析温度步进应力试验、快速温变循环试验、振动步进应力试验、综合应力试验的剖面、量级、持续时间等设计细节和考量。最后针对疲劳损伤失效机理的可靠性强化试验,提出了一种利用强化振动应力代替传统鉴定试验中振动应力进行寿命鉴定的方法,并给出了应力折算的步骤和算例。
作者:鲁雪峰; 李建刚; 程照明; 江传华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针对潜用高可靠电子装备的可靠性指标验证,存在试验时间长,费用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方案,并结合案例阐明了该方案的实际工程应用。
作者:张昭凤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本文就当前可靠性试验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我国可靠性试验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目前存在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物理试验与仿真相结合;软硬件并举;试验中引入加速应力;进行可靠性综合建模。
作者:张丹峰; 穆志韬; 谭晓明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基于恶劣的海洋服役环境,以典型飞机电连接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喷涂缓蚀剂、加载电流载荷,利用盐雾箱开展试验室加速腐蚀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接触电阻等技术,探究电连接器的腐蚀失效形式,验证缓蚀剂对飞机电连接器的防护性能。
作者:王玲; 朱玉琴; 罗勇; 何建新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分析总结了腐蚀仿真技术原理、腐蚀损伤仿真分析基本流程,以及国外较为成熟的腐蚀仿真软件系统特点,给出了腐蚀仿真分析技术在飞机结构腐蚀损伤评估中的应用实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腐蚀仿真技术已达到初步工程化应用阶段。腐蚀仿真技术可以超越时间、空间和某些试验技术限制,有效弥补传统环境试验技术对飞机结构腐蚀损伤快速评估的不足。
作者:李旭东; 赵霞; 穆志韬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按ASTM标准对2A12铝合金进行预腐蚀,产生腐蚀坑,测量预腐蚀坑的深度,统计预腐蚀坑数目,进行数理统计,获得其几何尺寸的分布。对预腐蚀试验件进行静拉伸试验,得到了腐蚀损伤程度越大其剩余强度越小的关系。在断口观测基础上建立了腐蚀坑的物理模型,基于腐蚀坑平均特征参数和最大特征参数两种参数提出了剩余强度预测方法,并与实验值对比,本文的方法对于2A12铝合金预腐蚀剩余强度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穆志韬; 赵霞; 李旭东; 孔光明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根据主要的环境要素编制了某沿海机场加速环境谱,对某飞机铝合金机翼纵墙模拟试样进行加速预腐蚀试验,然后进行疲劳试验,基于裂纹萌生寿命(TTCI)服从双参数威布尔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建立了表征腐蚀损伤下该试样原始疲劳质量(IFQ)的EIFS分布,并对其在沿海机场服役的经济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结构件在沿海机场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能达到了使用要求。
作者:谭勇; 周彩元; 陈源; 何建新; 张紫娟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采用仿真手段开展2A12铝合金和TC4钛合金连接件腐蚀行为模拟计算。给定输入条件下,仿真结果显示2A12铝合金和TC4钛合金连接件高腐蚀电流密度区域主要分布在连接件两种金属偶接部位。电偶连接件仿真计算腐蚀倾向与实际部件腐蚀行为一致,最高电流密度达0.0003A/m2,腐蚀速率为1.23um/a。采用仿真手段开展连接件腐蚀行为模拟计算,可以快速评估连接件电偶腐蚀倾向,给出电偶腐蚀高风险分布区域,腐蚀电位分布、腐蚀电流密度分布和腐蚀速率等量化计算结果还有待进行进一步验证。
作者:汪宏斌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定间隔测试截尾样本的数学模型。以威布尔失效分布为例,深入研究了定间隔测试截尾样本的参数无偏估计方法,并提出线性回归分析与极大似然估计相结合的估计方法。首先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获得分布参数初值并作线性回归显著性检验,然后通过求解似然方程组获得分布参数无偏估计值并作分布拟合优度检验。本文研究对于定间隔测试截尾样本的理论计算与寿命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海林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在电梯应用领域,LED照明系统的使用具备了节能、美观、高可靠、长寿命、简单维修等优点,但在实际工程中会经常出现各种可靠性问题。本文针对电梯照明用LED,分析了影响其可靠性的多种环境应力和各种可靠性问题,对器件层面的失效原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以具体案例进行了LED故障机理的分析,并给出了提高可靠性的综合建议。提高LED灯具的可靠性可以减小维修成本,且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具有现实工程意义。
作者:张思雨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使用红外热像仪、微光显微镜(EMMI)、聚焦离子束(FIB)、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仪(EDS)等技术手段对在长期老化过程中发生COD的激光器样品进行了失效分析,总结出相应的长期老化失效机理。
作者:佘祖新; 王长朋; 刘威; 张凯; 梅华生; 牟献良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研究某型汽车QSTE500后悬架摆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失效的原因。通过宏观分析、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对后悬架摆臂断裂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后悬架摆臂有4个位置发生开裂,开裂位置均位于焊缝处,沿焊缝扩展。后悬架摆臂的1#位置为快速过载疲劳开裂,2#开裂位置为过载疲劳断裂,3#断裂位置和4#断裂位置为典型疲劳开裂。
作者:朱朝轩; 罗俊; 唐毅; 唐游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基于大尺寸DIP陶封器件在高加速离心试验中的高失效率问题及其典型的失效模式,用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对这类器件进行了失效分析,确定了引发失效的原因为使器件中部悬空的装夹方式存在问题,进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
作者:杨喜存; 惠好鹏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针对现在通用的电子设备环境应力筛选方法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环境应力筛选方法的改进措施,就是把通电也作为除了振动和温度外的第三种应力施加给试件,结合实际情况对应力强化或弱化,尽可能多的发现并剔除早期故障,达到应力筛选的目的。
作者:刘旭琳; 刘曦; 杜武斌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本文主要对武器装备在各种运输条件下的主要环境因素、试验应力条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着重分析了振动和冲击应力对装备运输的影响。提出了运输试验条件的剪裁标准和依据,对武器装备的运输试验设计和考核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王德; 王军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综述了装备通用质量特性中的各类环境设计因素,在综合考虑多种环境因素的条件下归纳了环境防护设计的基本原则,为确定装备通用质量特性提供指导。
作者:纪云飞; 祝华远; 刘阳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基于海军航空装备维修性检验评估主要目的,参考国军标相关要求,明确了维修性检验评估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并初步探讨了检验评估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方法。
作者:王利明; 祝华远; 刘阳; 纪云飞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阐述了在役航空装备测试性定量评估验证的目的和任务,明确了测试性定量指标要求,规范了测试点、参数的选取及控制要求,以故障检测率为例进行了测试性定量计算,并依据评估结果对在役航空装备进行了评估与验证。
作者:马东利; 刘坤; 张保军; 缑宇翔; 王腾浩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目的-车辆在高原地区行驶时,由于气压低,空气稀薄,对车辆动力性能会带来极大影响。空气密度的降低会使发动机功率下降,同时对车辆辅助系统的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方法-通过控制试验室内真空环境,达到高海拔模拟的需求。结果利用该方法,预期可以在室内完成高原试验。结论-本文阐述了整车低气压模拟试验系统设计。
作者:薛永宁; 周新房; 李振阳; 罗蓉; 薛璐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针对冬季相对湿度低、无法满足翼盒装配这一主要问题,提出一种在开敞区域局部增加湿度的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样机实地测试及理论计算,确定加湿量及一体化管路布局。根据在ARJ翼盒装配型架上安装加湿系统的应用验证,将相对湿度控制在30%~85%范围内,湿度集成控制,实时显示温度及湿度,可在全年进行装配工作。解决了实施前在冬季大部分时间相对湿度在15%以下,不能进行装配工作的问题。
作者:王腾浩; 刘达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履带车辆台架试验是履带车辆试验室环境试验的重要环节,测功机是台架试验台的核心部件,台架试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直接取决于测功机惯量模拟的精度和响应时间是否可靠。本文采用对比法对履带车辆底盘测功机进行校准,利用高精度扭矩仪、标准机械惯量箱、等效惯量匹配机械系统、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通过模拟测功机的实际工况,完成测功机的基本惯量的校准、电惯量模拟精度的校准及响应时间的测量。履带车辆底盘测功机的在线校准,解决了离线静态校准方式数据的单一性和不确定性,为履带车辆测功机提供计量技术保障。
作者:陈诚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一种传送电能的最新技术,利用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的固有频率和电磁频率相同时产生强电磁耦合原理从而完成无线充电。本文以电动汽车大功率ERPT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车载接收板与地面发射板之间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方面研究了距离特性对ERPT系统的影响,分析系统的传输功率和效率。针对水平距离变化提出了半自动对位泊车和全自动对位泊车两种方案;针对垂直距离变化提出了智能垂直升降系统方案。
作者:杨保华; 王峰; 王哲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针对导弹舰上值班环境条件分析评估的难题,在综合考虑影响导弹装备舰上作战效能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各单项环境条件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对各单项环境条件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对单项环境条件的评估结果进行聚合分析,构建战术导弹舰上值班环境条件分析评估模型,最终采用GEM方法,实现对战术导弹舰上值班环境条件的量化形式的综合评价。
作者:杨勇; 杨晓宁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微纳卫星低成本、快速交付和保证任务可靠性的特点对试验验证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卫星的新要求。文章结合微纳卫星发展现状和试验需求,针对不同应用模式分析了微纳卫星试验验证策略,给出了微纳卫星系统级、组件级试验基线,对比分析了新试验模式较之传统试验模式的优势。本文提出的试验验证策略对于开展微纳卫星研制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李鹏; 刘凯; 党炜; 王主凤; 田蓬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商业现货(COTS)固态硬盘(SSD)凭借高性能、低成本的优点,在空间科学、空间应用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但其是否具备在轨应用的能力,可靠性水平是否达到要求,还需要通过相关保证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验证。固态硬盘在正常运行中,由于读写比例、数据包大小、访问模式等工况变化和供电电压波动,导致其读/写速度、SATA接口电流等性能特性发生变化。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利用搭建的固态硬盘测试系统和基于开源Iometer二次开发的SSDTS测试软件,研究了某商用固态硬盘的性能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固态硬盘接口电流受读写比例、数据包大小和供电电压影响较大,而读写速度受读写比例和数据包大小等工况影响较大。因此,空间应用固态硬盘选型工作需要结合实际任务模式和使用需求,同时使用过程中应保证输入电压的稳定性。本文为低等级固态硬盘在长期空间应用场合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梁钰; 殷寔; 张双俊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GJB150.3A提出了恒定和循环两种高温试验方法,本文对各试验程序进行了分析,以某典型发热和不发热产品为例,按照GJB150.3A试验方法制定了恒定高温和循环高温试验方案,开展了具体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运用Fluent创建热仿真模型,进行了高温试验仿真,验证了试验结果,总结了高温试验建议。
作者:张颜林; 邹伟; 周亮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工艺的进步,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成为集成电路必然趋势。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将高性能模拟单元和专用数字逻辑控制单元集成在单个芯片上,具有集成度高、面积小、功耗小的优点。但是,由于数字单元和模拟单元共用芯片衬底,两者之间会通过衬底传递干扰信号,影响单元性能甚至功能。本文通过对某型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基准异常现象的分析,给出失效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并为未来避免类似问题发生提出思路。本次失效表明在设计阶段对电源、地线干扰信号的仿真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秦强; 翟疆; 张生鹏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Workbench中的SixSigma模块及可靠性理论进行了导弹舱体结构可靠性分析。首先运用ANSYSWorkbench对导弹舱体结构参数化建模,然后采用最优空间填充设计方法生成样本点,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N)生成响应面进而开展参数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舱体内径对舱体结构可靠性的影响最大。
作者:高玉玲; 唐成; 陈兴泉; 刘艳萍; 康晓晨; 张辉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本文讨论了对某型战斗部样品进行离心加速度试验,采用一套横向卧式夹具完成X、Y、Z三轴六方向的试验,分析了战斗部样品在Y、Z轴不同部位的加速度值分布情况及误差,给出了试验样品的安装要求和试验样品尺寸限定条件,可使样品的安装外形尺寸扩展到Φ400mm×700mm,加速度误差范围在-9.01%~+12.8%。又收集了离心加速度环境试验后样品的靶场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比对,认为横向卧式夹具既满足实验室离心加速度环境试验误差要求,又不影响靶场实际试验数据和战斗部性能指标。
作者:蔡向明; 陈荣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介绍了交流换气扇性能测试系统,对其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对基本量、大气密度分量、喷嘴流量系数分量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影响交流换气扇风量与输入功率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沈朝晖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本文通过综合方向加载试验夹具的设计应用和转臂式稳态加速度试验设备的应用,确定影响综合方向加载稳态加速度试验精度的因素,对试验方法进行优化。解决了产品在综合方向加载条件下进行稳态加速度试验的技术问题。
作者:孔巧玉; 魏晶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霉菌试验是确定产品及材料在湿热环境条件中的抗霉能力,是研究霉菌及防护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霉菌试验可分为天然暴露试验和试验室人工加速试验。
作者:刘四平; 张强; 王学科; 石鹏颉; 李向军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研究了振动试验过程中产品敏感部件或响应最大部件的加速度响应幅值与控制值之间的差别,采用产品响应幅值限制控制(限幅控制)的方法,将产品敏感部位或响应最大部位的加速度响应幅值降低至有效合理范围内,从而实现振动试验过程中的产品安全。
作者:柏遇合; 谭勇; 唐万东; 钟勇; 陈源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完成某型号电动柴油泵振动试验夹具的设计。通过探讨振动试验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详述了某型号电动柴油泵振动试验夹具的设计思路与过程,并结合模态仿真分析和实际振动试验验证夹具是否满足试验要求。夹具固有频率的试验结果与仿真计算误差约为5.8%,均匀性也较吻合,该产品的振动试验顺利完成。夹具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设计的合理性。
作者:常耀东; 陆妩; 李小龙; 姚帅; 魏昕宇; 王信; 孙静; 刘默寒; 郭旗; 何承发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对国产PNP双极晶体管开展同剂量率不同温度条件的辐照试验,研究了不同辐照温度条件下界面陷阱的演化机制。结果显示,低温辐照阶段,界面陷阱生长与辐照温度呈正相关性,温度越高,界面陷阱增长速率越快;中、高温辐照阶段,界面陷阱生长与辐照温度呈负相关性,界面陷阱生长受到抑制。本文结合温度对辐射响应的影响规律,发现氢的钝化和去钝化作用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影响界面陷阱浓度的关键因素,且该竞争机制与Si/SiO2界面处氢种类有直接关系。
作者:张文超; 张双俊; 梁钰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受试产品在进行高低温湿热过程中发生问题,会造成受试产品损坏、试验数据无效等后果,进而造成试验周期的延长以及成本的增加。本文总结归纳了高低温湿热试验过程中常见的三类问题,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问题的预防与解决方案,以期指导试验人员开展相应工作,避免问题的发生。
作者:敖辽辉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本文采用拉开法对铝合金表面的清漆漆膜的附着力进行定量测试,比较了不同清漆在不同导电氧化处理表面附着力的差异,结合盐雾试验和湿热试验对清漆的防护能力和附着力进行评价,从中确定TS96-11氟聚氨酯清漆作为铝合金构件防护用清漆。
作者:高旭; 解龙; 贺旋; 李玉玲; 王枫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本文针对冲击响应谱试验技术并结合GJB150.18A-2009,研究了冲击响应谱时域波形合成的方法,分析了调幅正弦小波参数对冲击响应谱合成的影响,针对这种方法给出了冲击响应谱试验参数调整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利用后峰锯齿波和调幅正弦波叠加合成匹配冲击响应谱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有效约束冲击有效持续时间。
作者:陈宇; 李明; 陈雪晴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本文在对大气辐射环境及其对航空电子设备危害影响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JESD89A、EIAJEDR-4705、IEC62396-2、IEC62396-5、RTCADO-160方法2X等国外现行航空电子设备大气辐射试验相关试验标准,对比分析各标准的试验目的、适用对象、适用范围以及试验方法、试验用的辐射源,了解各标准的特点,并对大气辐射诱发的单粒子效应试验程序和试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国外大气辐射试验方法涉及的技术已趋于成熟,鉴于航空电子设备受大气辐射影响越来越突出的事实,提出针对国内辐射源情况制定国内大气辐射试验方法标准的建议。
作者:张学渊 期刊:《环境技术》 2018年第A01期
本文通过对环境试验作业中的湿热试验项目、试验标准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比对,重点描述了三种主流湿热试验方法要求上的区别,以及在实践操作上的心得和注意事项,以引起对湿热试验项目的讨论和研究。
为了看看我的文章质量如何,小心翼翼的向环境技术杂志投了一篇,大致20天左右退修了,专家的意见很简洁明了,接着又向编辑递交了修改稿,参加外审,此刊的编辑非常友善,十分感谢。
需要邮寄稿件,大概一个月左右说的录用,环境技术杂志社编辑部态度很好,送了两本刊物,投稿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作为一名小硕,以后会继续努力看书、码字,提高自己能力。杂志效率很高,不拖拖拉拉,不耽误作者的时间。
环境技术杂志编辑和审稿人都很负责,稿件处理效率很高,从投稿到出版的时间非常短,半个月就给了审稿意见,只是一些格式问题,对于文章的内容和结论都没有改动和质疑的地方,大家要对文章有信心,严格按照杂志格式的要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
在这里真是非常感谢环境技术杂志审稿专家们,给了我很多修改意见,为我的文章润色不少。这篇文章是我读研期间写的第一篇文章,不过经历坎坷,最后接受的时候已经是我的第三篇了,但是,没想到混了个封面文章,总算有个不错的结局。总结经验就是,文章还是要反复的改,反复的凝练,才会有出路。
《环境技术》期刊审稿速度快的没话说,1个月之内就有审稿结果了,直接录用,编辑及时回复各种问题,答的也很快,发票也及时得邮寄过来了。嘿嘿,不错不错。
环境技术杂志审稿流程很规范,信息反馈也及时。编辑和外审都很敬业,态度很友善。投稿过程很舒心。审稿很快,质量好的论文建议首选这个杂志。
长达一个月的审稿周期,主要因论文的审稿意见未能及时反馈的问题,积极跟编辑部沟通多次,编辑部电话估计打了不下数十次,每次都能及时沟通,最后重新选择审稿人,又送审了2次,才将审稿意见汇齐,感谢杂志社的老师的耐心沟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要感谢编辑的多次帮助,谢谢!
环境技术杂志速度很快啊,差不多半个月,中途有过小修一次。审稿非常仔细,参考文献都有详细阅读。速度很快!编辑老师态度也超好,非常有素质。编辑和审稿人的意见比较中肯和专业,挺不错的杂志。
初审很快,进入外审以后一个专家拒审,因此外审持续了有点久。第一次外审一共提了十几条意见,都一针见血,并且要求重审。有些问题很棘手,在修改说明说清楚就好。重审当天返回,专家是对我提出的一个概念比较好奇,又修改一次。最终编辑部又审了一星期,最后修改一次送终审,终审当天结束,第二天收到了录用通知。总的来说这个期刊很严格。
审稿速度较慢,但审稿专家和编辑部老师对稿件要求较高,审稿超级认真,投稿过程等于一个提高过程,值得推荐的一个好期刊。文章的审稿速度快不快决定于审稿人,你要是碰到快的,可能一个月就审好了。编辑处理稿件是很快的,也很负责任,态度很好。以后有合适的稿子还是会投的。
从审稿意见来说,期刊对论文还是比较慎重的!改了两次,要注重阐述时突出重点或者说创新点。期刊给人感觉还行,审稿速度还可以,编辑态度也很好。可惜不是核心!
同事给我推荐的书,大致看了前面的内容能带动你的思考,好书就是好书,包装完整,字体清晰,正版好书!思考点完全不一样,不一样的认识,值得一看。
总结一下:没有基金,没有经验的第一篇文章竟然被录用了,说明还是比较看重创新点,我的题目在网上几乎没有相同的。还有,如果是“退修再审”,好好修改,一定能正刊录用,我把所有的帖子都看了,只要是修改了,还没有不录用的。最后,祝好~
7月15日投稿,20天外审结束后录用,审稿速度真的是很快,给编辑部老师点赞,第一高效,第二审稿意见很详细、很有针对性、对文章写作和以后的修改方向大有帮助,非常感谢编辑部老师的指导!
《环境技术》审稿速度很快,一个月内外审加录用,值得大家投稿。每次有外审意见回来后都会通知你修改。编辑还是非常负责的,大家可以试一试。审稿速度快,外审专家强悍,意见中肯。
审稿速度挺快的,大概半个月,就有审稿意见,建议修改后录用。没三两天就接到,采纳通知,可以加急办理,但是需要自己用方正书版进行排版,然后把排版文件发给编辑部就行了,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挺好的期刊,可以推荐。
1个月的审稿周期,还算是快的,审稿人很仔细,很小的格式错误都给你指出,只是退修后修改用了半个月,再把修改稿返回,2个小时就录用了,录用后还让修改了2次,总算是大功告成,12月投的。1月22号录用,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版。
《环境技术》审稿速度还是可以,外审一个直接接收,一个录用,修改后两周,编辑终审,已经采用。注明:外校投稿,感觉不是很排外。
审稿周期不太长,审稿专家给出的意见比较中肯,有利于提高文章质量《环境技术》期刊现在越来越注重文章的质量,如果文章很具有创新性和新颖性可以投往该期刊。
《环境技术》期刊还不错,编辑老师和审稿专家的水平都很高,态度很好,也比较负责。感觉文章只要内容充实,够新,还是比较容易中的。不错的期刊。推荐大家投稿哟!
审稿还是比较快的,只要文章没有太大的错误,录用还是挺快的。1个月基本就审稿结束了。此期刊审稿过程较快,意见具体,有针对性,最重的是容许作者对审稿人意见提出异议。非常好的期刊!
很不错的网站,中途遇到点问题也被客服很完美的解决了,书还没有收到,很期待的。。。。
发表之家的忠实用户了,一直很信赖。《环境技术》是我特别喜欢的杂志,前年开始就看《环境技术》了,自我感觉好,对自己的工作也很有帮助。
5月18号投出,6月15号发的录用通知。此期刊审稿过程较快,意见具体,有针对性,最重要的是容许作者对审稿人意见提出异议。这家期刊还是很不错的,效率很高。赞一个~
由于是自己第一次写文章有点大意,写的创新点不是很突出,结果导致第一次投《环境技术》审稿半个月后被拒。听了审稿人的意见然后加了点东西写的更详细些,主要就是把创新点写的更突出了些。10天收到回信-小修,修改后一天接受。总体还不错。
编辑部老师很负责任,外审速度也很快。收稿后第二天就给送外审了,外审回来后第二天就退修了。第一遍退修完继续退修第二遍,第二遍主要是修改格式。修改完第二天就录用了。效率很快,赞一个。
投了一篇,感觉这杂志很负责,自己从审稿到接受不用一个月,经过小修后录用,编辑是直接联系作者,感觉很好。总的来说,杂志的编辑很负责,对一个学生的发展来说很好的。值得投稿...
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杂志,国内影响还是比较靠前的,接收不容易了,文章大幅度修改三次后才录用,比较麻烦,对理论要求较多,如果有没理论深度方面的东西建议不要投,有理论有应用是以后的方向。
从投稿到录用不到30天,速度还是挺快的!审稿老师很负责,给的意见很中肯。格式要求挺严格,改了一个星期,《环境技术》编辑的态度也非常好!不错的杂志,值得推荐!
虽然对我来说不会很难,但是实际上对文字的要求,对内容的要求还是有一些高度的。之前看到不少该刊的文章,所以这次投了一篇。给本科生一作,考研需要,我们共同完成写文章,投稿,修改……希望对他有所帮助!
文章要有一定的亮点,成果也要有一定的实用性。虽然日常稿件处理量很大,但环境技术杂志编辑部的老师效率高,态度热情和耐心,不排斥投稿者查询稿件。审稿老师意见比较中肯,审稿速度还挺快的。
审稿速度还是挺快的,一个月内出结果,还有编辑给格式和写作方面的问题,后期的过程挺多的。初次发表文章,专家和编辑都很负责,修改特别详细,让我从中学到一些东西,非常感谢!
编辑部和审稿人速度很快,两个人都是10多天审完稿,审稿意见也很详细。一个月修改后直接录用,编辑老师很爽快。编辑部的态度不错,审稿人意见有些还是不错的。
一个月内两位老师的审稿意见回来了,意见是修后再审,认真按照审稿意见修改,录用。总的来说,编辑老师很好很负责!审稿老师速度快!意见对论文的改进帮助很大! 赞一个!
环境技术杂志一个月内被拒搞,编辑很友好,认为认真修改后可以重投,修改了大半年,重投后两个多月被接收,两个审稿人都认为修改后文章的质量显著提高,没修再修改.但是在线发表比较慢,耐心等待中。
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8.18投稿。9.7 小修。9.17 返修。10中旬录取。很快很不错,环境技术杂志的编辑态度超好,编委会给我发邮件的是杨俠老师,态度没的说,特有耐心,赞一个!如有什么投稿流程上不懂的同学们可以私信我。
投稿后一个星期之内初审,再过两个星期拒稿,给出外审意见,还算迅速
对原创性要求较高,投了两篇都中了,提了一些中肯的意见,但价格有点太贵了,编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