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美术大观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美术大观杂志

主管单位: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辽宁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88
  • 国际刊号:1002-2953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10001
  • 国内刊号:21-1173/J
  • 邮发代号:8-1
  • 全年订价:¥ 638.40
  • 发行地区:辽宁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艺术与设计
  • 美术研究
  • 民族艺术
  • 教学论坛
  • 大观专栏
  • 精英艺术
  • 大观画廊
  • 艺苑撷英
  • 大家风采
  • 昨日与今天——评美国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

    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美国著名画家,以肖像画、风景画见长,一生醉心于绘画,留下数千件作品。他6岁习画,17岁前往巴黎,进入卡罗勒斯-杜兰(Carolus-Duran,1837-1917)的画室学习。天分、勤奋、外加老师指点得法,21岁的萨金特便参加沙龙展,随后脱颖而出,声名日盛。1884年发生的《X夫人》事件以后,他离开巴黎,定居伦...

  • 它山之石——张仃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展

    张仃,1917年出生于辽宁北镇(祖籍为邻近的黑山县);1932年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研习中国画之余兼作漫画;1934年参加北平左翼美术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曾投身“抗日宣传队”,以漫画为武器宣传抗日;1938年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后到文艺界抗敌协会,任陕甘宁边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 浮大海 走千山——观张仃的写生册页

    张仃的写生山水是从册页开始的。从1954年到1957年这一阶段的水墨写生,其实就是册页,题材是成组的,如西湖一组、苏州一组、富春江一组、绍兴一组、颐和园一组。后来,“”中从河北获鹿小壁村农场回来,根据速写也画过一组获鹿系列的水墨,应该也算册页。1974年困居北京西山开始焦墨写生,全是册页,无巨制。

  • 饱含浓情与诗性的青春绝唱——写在《青春足迹·刘孔喜绘画艺术展》开幕之时

    刘孔喜,1952年生于河北省固安县,1969年自北京初中毕业后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劳动。1977年考取鲁迅美术学院,1982年继续考取该院研究生,1985年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3—1994年任日本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油画学科客座研究员,研究坦培拉绘画技法和油画古典技法,作品曾参加第六、七、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出版《坦培拉绘画技法》等专著...

  • 画“麦田守望者”的人

    这里所言“麦田守望者”,非塞林格笔下的那个美国少年霍尔顿,而是中国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那是千千万万的人数,故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麦田守望者”们。画他们的画家是刘孔喜先生。他是当年千千万万“知青”中的一名。他下乡的地方有两种指语——一曰“北大荒”,二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 我的写实观

    我对写实绘画的偏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尺度、位置、空间、质感、色彩等因素,我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将这些因素描绘得精准、妥帖、到位会使我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愉悦和平衡。作为表现世界、传达情感的绘画艺术,具有多种风格和样式,它们都有着各自的存在意义和审美价值,而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听从内心的召唤,热爱就是你的方向和归宿...

  • 赋彩制形,山外看山——薛亮山水画风探微

    薛亮,1956年出生于江苏靖江。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至1997年任新华日报美术编辑,1997年至今工作于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国画院原副院长,傅抱石纪念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委员,第九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第十届江苏省政协常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 山外山

    山水画自魏晋以降,告别了“辨方州、划浸流”的地志图,渐受老庄的玄学思想影响,将山水当作了体认圣人之道的绝佳途径,故宗炳说:“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因是后人提笔造境,杖黎邀友,将画作悬于粉壁,共入山中,以为“卧游”。然而,垒石栽松乔者,多写境腹私,戏笔而已,山外是秦是汉,概无知也。

  •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情志相谐及唯美人格

    情志相谐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构成审美心理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活动。中国古典审美心理一般分解为心思(理)、心情、心欲。从中国传统的习惯的两分法出发,大体可分为情和志。情主要指情感及情欲;志虽有时包括情感(有时也直接指情感),但主要是指思想(理)、意志。

  • 论李唐《万壑松风图》的艺术特征与时代面貌

    “南宋院体四大家”之一的李唐是中国古代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山水画大家,而《万壑松风图》正是其创作盛期的代表作品。本文主要从艺术本体角度对其艺术特征进行解读,通过对章法构图、笔墨技巧,尤其是一些细节处理方面的分析与总结,对其所代表的两宋之交山水画时代面貌进行学术判断。

  • 从《浒溪草堂图》看吴门画派

    《浒溪草堂图》是吴门画家文徵明的作品。文徵明作为吴门画派的领袖,他的作品足以代表吴门画派的风格及特点。广取博采是文徵明学习绘画的主要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也成为吴门画家的主要学习手段,其益处在于能使画家不断地挖掘绘画语言本身的发展潜能,使绘画语言的提炼更为精致、完整,进而建立起自己的语言风格。

  • 简析中国书法创作的内涵

    中国书法创作是一种创造,它以时代背景为基调、以个人生活观察为根据、以一定目的为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主观能动思维,认识自然并吸取物象的节奏、韵律、造型的变化,融会“诗书画印”文人传统,和谐统一艺术创作的形式与内容,归结为精神内涵的表现和创造,铸就自我的风神品貌:书为心画。

  • 艺术的苦行者——解读凯绥·珂勒惠支的自画像(下)

    珂勒惠支的自画像不但没有对自己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丑化”了自己。而这与她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选题偏好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本文还将指出珂勒惠支创作了一种新的“替代式自画像”。

  • 浅析构图形式在克里姆特装饰绘画中的体现

    20世纪著名的装饰象征主义绘画大师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人物,独具匠心的构图形式是其绘画作品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值得我们探究和借鉴的宝藏。文章通过分析大师作品的构图,不仅了解构图在绘画作品中的重要性以及传达给人的审美意象,也对装饰绘画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

  • 中国透视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影响

    本文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国透视理论的特点,对西方透视法传入前和传入后的中国透视理论做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视学》和其中的西方透视法,对中国工程图学和界画的影响,对用于中国传统绘画解析的散点透视理论,均做了深入细致分析和一定学术价值的论证。

  • 工业化时代乡土油画的创作思考

    本文通过对在工业时代下乡土油画创作的困境、创作依托、创作思路和方向的探寻,为乡土油画创作探索一些创作思路和方向,以使乡土画家能够创作出更多慰藉乡愁心灵的感人作品。

  • 如何提高水彩画的表现力——水彩画肌理的运用

    水彩画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画种,肌理作为一种绘画语言在水彩画中广泛运用,它使画面富有生命力与别具一格的审美。肌理的巧妙运用有助于我们拓展思路、发展空间,在水彩画的艺术道路上不断发现、扩张、更新、开拓艺术语言与空间。水彩画的特殊技法离不开肌理的运用,本论文从四部分对肌理的运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 敦煌石窟壁画艺术中的电影语言——对于绘画作为视觉语言的思考

    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及相关文化艺术现象一直为中外学者所关注,也是艺术学习者研究的热点。而本文更多地关注那些在考察敦煌石窟壁画时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部分——敦煌石窟艺术类似电影化的表现语言。敦煌莫高窟的这种特殊的“电影化的表现语言”恰恰凭借绘画的力量使得佛教故事在信徒中鲜活地传播开来。

  • 新媒体环境下的数码绘画创作媒介与理念探索

    数码绘画是通过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处理软件来进行创作的,但是无论它如何迅猛地发展,都追随着传统绘画的优良传统,并发扬出自我独有的特征与优势。本文就新媒体大环境下的数码绘画,从创作媒介与创作理念两方面分别入手,在传统绘画的研究基础上,对数码绘画进行对比研究。

  • 浅析基弗“废墟艺术”对中国当代创作的影响

    近段时间,基弗在中央美院的大展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基弗的“废墟艺术”,以及中国当代“废墟”艺术的创作,来探索基弗“废墟艺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

  • 油画、材料媒介与“中国艺术场”的复兴

    油画作为西方艺术代表种类进入中国并成为中国艺术场的组成部分,已磕磕绊绊历经三百年余年。作为世界文化艺术格局中举足轻重的中国,“西学东渐”已成不争的事实,而如何把握好契机化“西学”为“生力”,融合东西文化精华,复兴中国艺术场,成为摆在中国艺术家面前严峻的课题。

  • 试论美术创作与主观世界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作品是创作者对于客观物象的主观观照,其作品反映创作者的涵养素质、生活感悟、情感体验、个性气质等,美术作品中是否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取决于创作者主观世界的丰富程度以及对自然的审美的敏感度。

  • 浅谈当前美术品市场发展的“中间人”

    本文论述了在当前美术品市场的状况下,应充分认识到美术作品批评者、美术策展人和职业经纪人作为美术品市场流通环节“中间人”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中间人”要具备“史”的素养、“评”的能力以及“艺”的坚守,最后表明美术品市场健康回暖需要“中间人”的努力。

  • 传统美与现代美的完美结合——浅析“子龙蜡染”的艺术语言

    本文以“子龙蜡染”作品的发展历程为出发点,浅析“子龙蜡染”的艺术价值、艺术语言和艺术特色,以及“子龙蜡染”对当代中国蜡染艺术发展的意义。

  • 异域世界里中国文化元素的别样展示——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

    本文从故事题材、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台词与对白设计等几个方面详尽地分析并肯定了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并进一步提出创作出既有中国元素又有中华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是我国动画发展的必由之路。

  • 影视镜头意识培养与提高

    镜头意识是影视行业最基础的知识系统,是一种只可意会却很难描述的事物,也是行业中最容易忽视的培养环节。镜头意识是每个影视从业人员的第一堂课,它是进入影视行业和打开影视创作大门的一把钥匙。认识与识别、实践拍摄、分析与运用以及绘制镜头是培养镜头意识最基本的方法。提高影视制作人员镜头意识,才能具备影视创作的基本能力。

  • 荆楚古代丝织品装饰纹样研究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荆楚古代丝织品中的装饰纹样。与其他时期的丝织品装饰艺术相比,荆楚古代的丝织纹样展现了一个神秘灵动、意义非凡的领域,它不单单是表面上的装饰图案,而是承载了楚人智慧与信仰、楚国灿烂辉煌的文化的载体。

  • 人类学视野下的墓室壁画艺术——以酒泉丁家闸五号墓壁画研究为例

    墓室壁画这种具有“特殊仪式”的艺术,作为“信使”链接着现世和来世,借助“图”“画”来“复制”出理想的来世世界。将人类意识形态中生命活动的宇宙空间用图画呈现出来,“天地、品类、群生”等不同境界的浩繁事物和墓室共同构筑起一个守护来世的“幸福家园”。壁画中神秘、浪漫的虚幻景致和世俗、理性的现实场面交织在一起共同创造了一个“理...

  • 设计史语境下的中国民间造物艺术特征研究

    民间造物艺术的实用价值以及设计伦理与审美对当今设计产业及设计教育的发展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因此,深度关注中国民间造物艺术是我们研究设计艺术历史的新的领域和维度。

  • 从发现到呈现——《背包》的创作思考

    木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创作形式和表现手法,本文以木雕作品《背包》的创作为切入口,将作者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从发现到呈现的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希望能对相关艺术作品的创作提出有用的建议。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