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石油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5.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石油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创刊时间:1980
  • 国际刊号:0253-2697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724
  • 国内刊号:11-2128/TE
  • 邮发代号:80-110
  • 全年订价:¥ 192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地质勘探
  • 油田开发
  • 石油工程
  • 综述
  • 对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看法

    对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以下看法:①中国原油高峰年产量保持在约1.8×108t,维持的时间长一些对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更有利;②大油气田的发现与'难采储量'的发现是长期并存的,因此,在寻找大油气田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对低品位储量的勘探;③我国原油开采应长期走有经济效益的'多井低产'道路;④对我国今后油气资源远景产生重大影响的是那些知之...

  •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潜力及运聚规律

    准噶尔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大,探明率低,勘探潜力巨大.天然气运聚规律和特点表明,区域构造运动主控天然气运移,流体势决定天然气运移的方向和聚集场所,断裂和不整合面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异常高压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动力,具有深盆气藏发育的地质特征和成藏条件.因此,斜坡带上倾方向和古隆起是天然气运移的指向区和有利聚集带,前陆逆冲推覆构...

  • 库车山前逆冲带超压流体主排放通道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前陆逆冲带通常具有异常高压、构造圈闭发育和成藏条件复杂的特点,是油气勘探的高风险地区.对库车坳陷克拉苏逆冲带钻井、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研究证实,克拉2特大型气藏形成于超压流体主排放通道上.该区构造挤压强烈,逆冲断裂活动伴随着下第三系膏泥岩/盐岩塑性流动,那些与膏泥岩/盐岩封闭层变薄、形成局部薄弱带相关的断层成为超压流体排放的...

  •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弧形构造带混源原油特征

    根据原油的生物标志物和碳同位素等特征,论述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弧形构造带混源原油存在的依据.按照物质平衡法原理,利用相混合两类原油(煤系油和湖相油)的αααRC27百分含量,建立了混源原油混合比例数学模型.利用混合原油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和数学关系式,计算了西部弧形构造带两种原油的混合比例.对混合原油甾烷、萜烷谱图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

  • 深盆气藏勘探方法及其应用

    深盆气藏是天然气勘探与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深盆气藏的勘探须基于地质理论、勘探方法和工程技术三者'一体化'的综合研究.'一体化'综合研究主要包括:①强调油气勘探过程中,深盆气藏地质理论的研究与应用;②针对深盆气藏地质特征,开展与之相配套的多学科综合勘探方法研究;③钻井和试采工程技术的改进.这3方面的研究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四川...

  • 挠曲坡折带特征与油气勘探——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

    根据中国东部伸展盆地的演化阶段、构造运动、断层发育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结合沉积体系和砂体的分布特征,将坡折带划分为断裂坡折带和挠曲坡折带,并对两者的成因、差异、勘探领域和方向进行了对比.论证了松辽盆地南部挠曲坡折带的成因、分布规模以及隐蔽性油气藏的储集层类型、盖层条件,指出了有利勘探领域和重点勘探区块.

  •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香溪组二段和四段砂岩沉积模式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香溪组二、四段砂岩是盆地内主要天然气储层之一,近年来勘探形势喜人.香二和香四段砂岩分布面积约为10×104km2,厚度稳定,矿物和结构成熟度高,较厚砂岩层大多呈逆粒序构造,常发育冲洗层理和互成180°交角的楔形或板状斜层理,风暴岩频繁发育,伽马曲线成箱形,夹5%~10%的炭质泥岩或含薄煤层炭质泥岩.结合全川的资料,对川中4×104km2...

  • 泌阳凹陷安棚鼻状构造的沉积成因及裂缝分布

    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储层胶结致密,属于特低孔隙度和特低渗透率储层.储层中天然裂缝较发育,以高角度或垂直裂缝为主,裂缝性质为张性破裂和剪切破裂.采用先进的定向取心和声电成像测井等天然裂缝识别技术,定量确定了裂缝组系产状及分布.通过研究应力场在平面上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裂缝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提出了安棚鼻状构造的沉积成因机制,并分析了...

  •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二氧化碳的成藏疏导通道

    从二氧化碳气藏疏导通道的角度,对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发现的幔源二氧化碳气藏及无机成因的烷烃气藏进行了探讨.根据松辽盆地深部地质结构、异常高的热流值等特征,认为对松辽盆地深层的壳内低速高导体可以有两种解释:①上地幔发生部分熔融,析离出来的流体相在静压力作用之下上升并穿过莫霍面后,在下地壳上部或中地壳内聚集而成的岩浆房;②...

  • 乌尔逊凹陷南部层序地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乌尔逊凹陷沉积过程与构造演化对应,具有阶段性.层序地层学分析结果表明,凹陷南部白垩系发育2个一级层序(TSq1和TSq2)、5个二级层序(Ⅰ-Ⅴ)和12个三级层序(Sq1-Sq12).层序界面特征明显,层序内部沉积体系类型丰富.凹陷沉积演化经历了2个旋回,分别从T4时期和T04时期开始,其中后者为不完整旋回.总的构造格局决定了凹陷形态与沉积物在可容纳空间内的...

  • 塔里木盆地英南2气藏成藏机理

    探讨了塔里木盆地东部英南2凝析气藏的非常规盖层--致密钙质胶结砂岩的形成机理.这种致密砂岩孔隙中钙质胶结物共有两期,早期方解石阴极发光下发出桔红色光,晚期发出桔黄色光,早期方解石被晚期交代.碳酸盐岩胶结物微区和全岩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钙质胶结物碳同位素组成表现出与生物成因有关的负值,δ13C分布在-7.17‰~-9.06‰, 氧同位素组成具...

  • 辽宁南部石炭-二叠系界线处同位素分析

    辽宁南部大连金州湾剖面位于东北与华南、华北的交界区域,为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剖面,是我国北方为数不多的以海相沉积为主的剖面.在剖面第28层中发现的与华北地区早二叠世(虫筳)类化石相当的Sphaeroschwagerina-Rugosofusulina带附近发现了沉积碳酸盐岩内大幅度的碳同位素组成正向波动,可以进行大区域的石炭-二叠系界线划分对比.该期氧同位素组...

  • 利用地震资料估算孔隙度和饱和度的一种新方法

    应用Gassmann方程,计算分析了孔隙度和饱和度与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介质密度和纵、横波速度比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波速度、介质密度对孔隙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速度比值对饱和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对联合利用纵波速度(或纵波波阻抗)与纵、横波速度比值计算孔隙度和饱和度方法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是较稳定的,其精度受油气物性的影响.论述了利用...

  • 《石油学报》荣获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

  • 中国石油学会学术会议预告

  • 煤层气产业发展论坛会议消息

  • 中国石油学会2005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05年3月24-25日,中国石油学会2005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石油学会秘书处、各省、市、自治区石油学会以及各分会、专业委员会的近1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黄炎,中国石油学会秘书长何庆华、副秘书长钱基、王伟元,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平平、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胡见义院士、天然气专业委员会主任夏鸿辉等...

  • 陆相断陷湖盆油藏流场宏观参数变化规律及动态模型

    以胜利油田河流-三角洲储层为例,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以及岩心分析、测井储层评价、物理模拟和油藏数模等多种方法,研究了陆相断陷湖盆高渗透储层和中、低渗透储层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流场宏观参数变化规律,建立了特高含水期宏观参数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和预测模型,探讨了油藏流场宏观参数的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油藏开发流体对储层渗透率...

  • 微观剩余油动态演化仿真模型研究

    长期注水开发使得储集层微观孔喉网络中的剩余油形成分布极复杂,应用仿真理论、方法和技术可以模仿不同油藏在不同含水阶段注水开发的动态演化过程,揭示剩余油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微观剩余油仿真研究是表征和研究剩余油演化规律的有效手段.在微观剩余油仿真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和揭示孔隙非均质性、岩石润湿性、开发流体及温度、压力变化...

  • 油湿灰岩储层中季胺类物质对周期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

    周期注水是开发灰岩储层低渗透基质中原油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对于亲油储层效果较差.对基质含水饱和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质含水饱和度变化特征方程,提出了周期注水与润湿反转技术相结合的开采方式.利用油湿灰岩裂缝模型,在注入水中加入低浓度具有润湿反转能力的季胺类物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进行了周期注水室内模拟研究.结果...

  • 纵向非均质大型平面模型聚合物驱油波及系数室内实验研究

    利用室内建立的一套测定聚合物驱油水前缘和波及系数的方法,结合大庆油田的非均质特征,在纵向非均质大型平面模型上进行了聚合物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并对层间和层内两类非均质模型的动态驱替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层间模型的中、低渗透层波及系数分别能达到0.92和0.67,而层内模型中、低渗透层的波及系数仅为0.83和0.34,且相对层...

  • 任11裂缝性底水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研究

    对任11裂缝性底水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评价了注气地质特征和水驱开采特征.同时,借鉴雁翎油田注氮气驱油试验成果,进行了注气驱油机理和流体界面运动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注气采油方案,并分析了地下储气库与提高采收率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任11裂缝性底水油藏的盖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以形成次生气顶和富集油带,具备注气提高采收...

  • AMPS共聚物溶液的性质及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征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物在高温、高矿化度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增粘性能.对这类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油藏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对AMPS共聚物的溶解性、溶液流变特性以及在岩心中流动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其溶解性较差;矿化度对溶液的滤过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剪切速率为10~100s-1时,曲线出现拐点,且聚合物浓度越低,拐点越明显;浓度和...

  • 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模拟实验研究

    根据流动单元渗流特征的定义,设计了层间非均质实验模型,研究了相同水动力条件下不同渗透率级差模型的水驱油渗流规律和水淹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为2是流动单元划分的界限,渗透率级差小于2的非均质储层在合注时各个层位都能被注入水有效驱动的为一个流动单元.注入水自然流动形成的通道不完全是由绝对渗透率决定,而与层位之间渗透率相对...

  • 用荧光分析方法研究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变化

    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由驱油的动力和阻力两大因素决定,在这些力的共同作用下,水驱后不同类型的微观剩余油在聚合物驱后的微观分布不同.研究了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利用荧光分析方法,对比了天然岩心水驱和聚合物驱后的荧光分析图片,统计出了聚合物驱后不同类型微观剩余油的比例,给出了高、中、低不同强度水淹部位的微观剩余油分布规...

  • 欠平衡钻井环空多相流井底压力计算模型

    随着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发展,对井底负压值精确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已经开发了随钻井底压力测量仪器.对井底压力的大小实测发现,原有的气液两相流井底负压控制计算模型的计算误差较大,达到13%.为此, 在H.V.Nickens所建立的钻井过程气侵时的两相流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直井环空多相流井底压力流动型态新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岩屑固相和多相...

  • 抽油杆柱与油管偏磨机理及偏磨点位置预测

    结合油田生产实际,对抽油杆柱与油管系统的磨损介质类型和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抽油杆三维力学综合分析模型,利用Visual Basic 6.0语言和Matlab 6.0语言开发了相应的仿真分析软件系统,并进行了三维井眼轨迹对抽油杆柱受力变形的影响研究.利用该软件系统,可以确定抽油杆柱与油管严重偏磨点的位置.使用新型抗摩擦接箍,可使定向井抽油杆柱偏磨...

  • 利用敏感井底钻具振动传递地面信息的方法

    提出了一种新的传输方法,即利用一个动态加速度传感器代替2个压力传感器来感应地面泥浆泵的各种操作,进而通过解码得到地面下传的指令.根据测量方法,设计了下井仪器,进行了多个井次的室内和下井试验.试验得到的数据表明,井下传感器可以感应到地面泥浆泵的开关操作信息,从而使地面泥浆排量的编码信号传递到井下钻头附近.

  • 输油系统中变频调速电机和泵类负载效率的计算方法

    在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中,频率改变后,电机的转速不能由频率直接确定,因而不能确定电机输出的机械功率.电机拖动泵类负载时,由于泵与电机对轴联接,因此泵的轴功率也不能确定,电机和泵的效率也不能单独计算.依据电机理论和泵的特性,分析并得出了在频率改变后,由频率计算电机转速及输出机械功率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单独计算电机和泵的效率.另外...

  • 有杆抽油系统无级调冲次工艺研究

    利用变频调速无级调冲次技术对有杆抽油系统采油工艺参数进行了综合研究及评价,结合最新研制生产的抽油机变频调速智能控制装置,分别进行了厂内台架试验及油田现场试验,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了抽油机无级调冲次工艺对抽油机平衡度、输入功率、电动机功率因数、油井日产液量、吨油耗电量以及抽油机泵效、系统效率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杆...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