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工选择下旱地小麦生长塑性与产量形成特征

刘英霞; 王建永; 程正国; Asfa; Batool; 祝英; 陈应龙; 王静; 熊友才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第11期

摘要:旱地小麦在进化过程中经受了自然和人工的双重选择,其中人工选择在品种驯化和改良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本文综述了人工选择下旱地小麦进化特征、生理可塑性、形态可塑性和种群属性演变等几个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问题,探讨了旱地小麦适应逆境胁迫的生理生态机理,并勾画了其进化路线.在旱地小麦从二倍体到六倍体的漫长进化历程中,自然选择对小麦适应外界环境起到关键作用;随着人工选择的介入,以产量为主要目标的性状选择不断得到强化,从群体上呈现适应逆境的形态特征.人工选择下旱地小麦的水分及养分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生物量分配呈现出地下部减少、地上部增加的分配特征,对密度胁迫和高温胁迫的耐受性不断增强,但单位面积光合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旱地小麦生产是复杂的群体过程,而非简单的个体反应.人工选择提高了旱地小麦的种群适合度和个体繁殖分配,强化了与环境的协同性,却弱化了其自然种群属性.本文还对旱地小麦的进化图进行了描绘,对气候变化下旱地小麦育种和栽培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旱地小麦人工选择生理塑性表型塑性进化

单位: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旱农业生态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730000;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西澳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西澳大学农业研究所; 澳大利亚佩斯600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应用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1056.00

关注 29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