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植物对重金属耐性的分子生态机理

谭万能; 李志安; 邹碧 植物生态学报 2006年第04期

摘要:植物适应重金属元素胁迫的机制包括阻止和控制重金属的吸收、体内螯合解毒、体内区室化分隔以及代谢平衡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深入应用,控制这些过程的分子生态机理逐渐被揭示出来.菌根、根系分泌物以及细胞膜是控制重金属进入植物根系细胞的主要生理单元.外生菌根能显著提高寄主植物的重金属耐性,根系分泌物通过改变根际pH、改变金属物质的氧化还原状态和形成络合物等机理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目前,控制菌根和根系分泌物重金属抗性的分子生态机理还不清楚.但细胞膜跨膜转运器已得到深入研究,相关金属离子转运器被鉴定和分离,一些控制基因如铁锌控制运转相关蛋白(ZIP)类、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Nramp)类、P1B-type ATPase类基因已被发现和克隆.金属硫蛋白(MTs)、植物螯合素(PCs)、有机酸及氨基酸等是植物体内主要的螯合物质,它们通过螯合作用固定金属离子,降低其生物毒性或改变其移动性.与MTs合成相关的MT-like基因已经被克隆,PCs合成必需的植物螯合素合酶(PCS),即γ-Glu-Cys二肽转肽酶(γ-ECS)的编码基因已经被克隆,控制麦根酸合成的氨基酸尼克烟酰胺(NA)在重金属耐性中的作用和分子机理也被揭示出来.ATP结合转运器(ABC)和阳离子扩散促进器(CDF)是植物体内两种主要膜转运器,通过它们和其它跨膜方式,重金属被分隔贮藏于液泡内.控制这些蛋白转运器合成的基因也已经被克隆,在植物中的表达证实其与重金属的体内运输和平衡有关.热休克蛋白(HSP)等蛋白类物质的产生是一种重要的体内平衡机制,其分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重金属耐性植物在这些环节产生了相关响应基因或功能蛋白质,分子克隆和转基因技术又使它们在污染治理眄上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关键词:重金属分子机理膜运转器螯合物质区室化

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5106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植物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1560.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