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闻传播核心论文8篇

时间:2023-03-20 16:13:32

新闻传播核心论文

新闻传播核心论文篇1

【关键词】新闻理论体系;新闻学学科特质;新闻学核心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一、现状:“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的提出与探讨

“新闻理论体系”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方面一个日渐凸显的学术话题。最早从一些学者对我国新闻理论体系学理性的反思开始(刘建明,1991:童兵,2000),再到一些博士生的研究课题(沈莉,1998;陈作平,2005;唐远清,2006),甚至到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的立项(丁柏铨,2002),直到目前一些新闻理论专著的最新尝试(杨保军,2006),“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的研究无疑正在形成一个阶段性的研究高潮。

“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研究主要关注的是1978年以来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问题,它可以分为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试图描述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的范式转型轨迹,一种:是直接探究建构新的高质量的新闻理论体系。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对新体系的建构必然要对旧的体系进行反思和批判。现择其要者,可以概括这类研究的核心观点如下:

1、高质量的新闻理论体系建构标志着一个学科的成熟。

钟情于“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的研究者普遍持有这样的观念,认为任何一个学科,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一定水平的时候,都会开始进入到一种自觉地追求理论体系建构的阶段,特别是学科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往往标志着一门学科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个新阶段,对我国的新闻理论体系建设而言,还意味着对全球化进程的参与。杨保军指出: “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时代,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尽管文化差异是事实性存在,意识形态的争端也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各国的现实状况也有或大或小的不同,但人类面临的诸多共同问题,也促使普世的东西越来越多”。

2、对板块式结构自然思维方式的批判。

我国新闻理论体系建构最早始于甘惜分先生的《新闻理论基础》,其重点主要是探讨有关新闻的一般原理和新闻事业与现实生活、与群众和与党的关系等问题,初步奠定了板块式结构框架。后来我们的新闻理论虽然受传播学的影响,不断丰富发展,但基本上都不脱板块式结构的模式,并形成了新闻、新闻事业、新闻工作三大块的模式。刘建明先生认为这种结构模式有简单堆砌之嫌,陈作平指出这种建构方法属自然思维方法,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没有将把握新闻实践共相和对各种具体形态的全面统摄作为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而是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将解决实践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放在第一位,主要是对局部经验的归纳总结和一定的逻辑分析来把握新闻活动的内涵”这种经验式和随机式的研究方法客观上造成了理论内部不断分解和切割使概念不断膨胀,同时又变得支离破碎,解释力度下降。

3、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要求,积极探求稳定成熟的高质量的理论体系。

所谓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要求,就是要使理论体系具有科学的推理脉络、清晰的逻辑起点、严谨稳定的概念层级和无可辩驳的结论。

追逐着上述目标,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成果。如童兵先生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一书,试图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建构自己的体系,“我的使命是沿着这一公式指点的路径,逐一说明传播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相应位置、功能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再比如最近出版的杨保军的《新闻活动论》一书,以新闻活动为线索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新闻活动自身、新闻活动主体、新闻活动对象、新闻活动媒介、新闻活动原则、新闻传播规律、新闻活动界限、新闻活动环境等。陈作平先生则提出了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媒介形态的结构路径。这些探索,无疑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价值。

二、反思:如何讨论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

通过第一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新闻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不满足于传统的自然思维方式统领下板块式新闻理论的建构模式,希望寻找到一个在全球化时代更具普世性和更为科学的理论框架。而这种科学的理论框架,在目前的探索来看,很显然就是直接以传播学框架为框架,不论是以5w框架结构还是以新闻活动为贯通,这里面体现的都是一种传播学的结构思维和过程思维。

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传统的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真的就一无是处吗?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历史合理性在哪里?二是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可以以传播学的框架取代新闻学吗?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式固然有其经验把握的随意性,但作为人类实践经验的提炼升华,自然也有其现实逻辑的依据。甘惜分先生后来在其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概括为一个逻辑起点和两个三角。一个逻辑起点就是“新闻”,两个三角则是“新闻――传播者――受众”这个小三角和“新闻控制者――广大受众――不断变动着的现实世界”这个大三角。这种三角理论模型正反映出一种在关系中把握新闻的思路,是我们在未来的理论建构中需要继承的精神遗产。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另一个优势是非常适宜新思想的嵌入。在新闻理论范式转型的过程中,新的思想创新可以以一个个新板块的形式添加进去,从而形成一种“转型新闻学”的特殊样态。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它不以所谓的理论体系构建为要旨,却以新闻学基本概念的传达为追求,以对最新的新闻理念的把握为要务。而这,正是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历史合理性之所在。一批学人不主张对新闻理论体系进行过早的建构,其原因也正在于此。

其次关于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问题。有人认为在西方不存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问题,认为这是一个纯中国式的伪问题。但这正是中国独特的理论语境下所产生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问题:当西方希望通过报刊市场化和大众化解决了新闻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问题,并在新闻理论体系中牢牢奠定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地位的时候,传播学才形成,并以其强大的理论张力形成对新闻学内容的丰富。我国的新闻理论体系正相反,它需要借传播学的科学性来消解理论中的僵化的意识形态内容,而后再来确立新闻专业理念,而此时的传播学并不能提供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从理论上弄清楚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问题,就成为我们考察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起点。

我们认为,传播学的学科特质是结构性、交叉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传播学讨论的是人类传播行为的社会结构性存在。具体说来,它是在社会学结构论的支持背景下,把传播作为一种

社会的结构来研究的。同时,传播学理论也是以5W这样一种结构性过程模型为基础来建构的。也正是由于传播学的这种结构性特征,才衍生出了传播学的多学科交叉性和开放性,它几乎向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开放,形成了十字交叉路口的现象。

新闻学的学科特质则是主体性、理想性和实践指向性。在传播学出现之前,传统的新闻学是在新闻业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从新闻实践的经验中概括提炼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关于记者编辑操作规范和媒介组织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两方面。传播学出现并成熟后,对新闻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使新闻学摆脱了前科学的经验性研究状况,并把新闻学的逻辑起点确立为新闻信息,新闻信息的需求、生产、消费、分配和控制构成了新闻理论的逻辑演绎脉络。在我国,传播学更是具有直接的解放意义,传播、信息、受众等概念丰富了新闻的定义,并使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成为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传播学可以取代新闻学。新闻学属于专业应用学科,其核心是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的专业化、职业化理念训练,尤其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专业训练。所以,它是围绕着双重传播主体(记者编辑/媒介组织)而展开的关系研究,如果说传播学是5W模式的过程框架,新闻学却是以两个主体为顶点的关系框架,同时,新闻学中还含有传播学中所不强调的核心价值内容――新闻专业主义以及对新闻实践直接有指导意义的操作原则等内容。

所以,讨论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其根本原则是要尊重新闻学的学科特质,在这个前提下,既要保证理论体系建构的科学性,又要保证理论体系建构的简约性。

三、建构:“新闻学核心”模型图

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所在,并指出应该在尊重新闻学学科特质的前提下建构新闻理论体系。这就排除了那种把新闻学扩张为传播学或把新闻学扩张为媒介经营学和操作学的建构取向。这多少有点类似于宁树藩先生建议把新闻学区分为本义新闻学和广义新闻学的思想。但本文更愿意把这种建构取向称为“新闻学核心”建构,并用下面的模型图予以演示: (见下图)

在这个模型图中,新闻学核心由新闻本质论、新闻关系论和新闻理想论三部分构成。在新闻本质论中,主要解决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新闻的起源是人类信息交往的需要,信息.的需求、生产、消费、分配与控制是形成新闻、新闻事业主要关系的逻辑脉络这类的问题。其知识背景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思想,如传播观、信息观、新闻生产观等。在新闻关系论中,主要包含六大关系和六大命题。六大关系是记者(新闻)-事实、记者(新闻)-受众、记者(新闻)-媒介、媒介组织-政府、媒介组织-公众、媒介组织-商业,六大命题就是新闻事实论、新闻价值论、新闻形态论、媒介属论、媒介体制论和媒介生态论。新闻就是在这些主要关系构成的社会场景中的实践呈现和功能施展。新闻理想论则是指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包含客观性原则和新闻自由理念)。它是新闻事业合法性的根本来源。

四、结语

一直以来,对新闻理论体系的研究有一种复杂化的倾向和对传播学的盲目崇拜,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确立起新闻学的学术地位。这未免走入了误区。传播学理论对新闻学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使得传统新闻学中呈零散经验状态的研究在结构性思维的统摄下聚合成了一个逻辑性非常强的体系,具备了一个更广阔的信息传播的结构性知识框架,从而大大提升了新闻学的逻辑性、科学性和学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传播学的框架可以直接成为新闻学的框架,传播学的结构性思维特征只能潜隐地渗透在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中,作为一种底色而存在。而且,正是由于传播学的存在,新闻学的学科特质才被更集中地凸显出来,而且这种学科特质最终体现在“新闻学核心”的理论建构中。

新闻传播核心论文篇2

英文名称: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5-2577

国内刊号:11-3320/G2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新闻传播核心论文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马克思主义

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我国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成功的。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代中国价值理念,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对于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树立中国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社会的发展,媒介对于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无法忽视的巨大影响力。但是,在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有必要探索马克思的传播思想,进而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发挥传播媒介的有效作用,在实践层面上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

1 媒介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媒介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密不可分,媒介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党的十提出的“三个倡导”能否落到实处。我国正在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环境自由,各种思潮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媒介教育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弱化

市场经构和利益主体的多样性,为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社会条件。市场经济结构和利益主体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利益主体对各自利益的谋求和维护,必然会对社会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影响,使人们的道德价值判断和选择呈多样化,进而带来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多元化道德价值取向并存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情况,这种多元化的道德价值取向冲击着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础,动摇着原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人们对物质的追求高过其他层面的追求时,社会精神生活匮乏,人与人、人民与政府、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一些关系变得紧张。市场经济带来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产生强大的冲击,使原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压力之下作出妥协和调整。

1.2 我国媒介教育的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以及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努力建成小康社会、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而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面对当前复杂的媒介环境,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公民媒介素养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媒介成为一种工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利用媒介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因此,要保持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就需要积极提高国民的媒介素养,强化媒介认知、批判和运用能力,抵御外砦幕的不良影响,这对于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媒介教育的缺失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极影响

当今国际环境全方位开放,中西方文化处于相互冲击和融合之中,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主流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失去了强大的凝聚力量。党的十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这是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凝聚智慧和力量并长期奋斗的重大任务,同时也是大众媒介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网络媒体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和规模传递海量的信息。如何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正确解读信息内涵并根据自己的需要理性吸收就变得尤为重要。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每个公民都成了生产和传播信息的主体,这也对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未实现普及,国民的媒介素养水平普遍偏低,人们对于流传在网络中的信息难辨真假,在不加证实的情况下往往跟风转发,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原则

2.1 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各种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总的看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立者和奠基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包括两部分主要内容,一部分是关于对新闻本源、新闻本质等诸多新闻传播领域基本问题的看法。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新闻专业教育更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者,弘扬和谐、文明的时代主旋律,树立诚信、友善的先进典型,凝聚社会正能量。

2.2 遵循传播的内在规律

现代社会,新闻媒体因其覆盖面广、影响范围大,已经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成为影响国家生活、政府形象、群众情绪和社会舆论的重要因素,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和主要阵地。所有阶级和政党都希望利用自己的舆论阵地,开展新闻宣传。新闻媒体同时作为新闻、信息的聚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是体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第一功能,是传播新闻舆论引领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

近来,主流媒体加强与新媒体的互动,及时从新媒体中获取舆论动向。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人们思想活动发生深刻变化,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流意识形态,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十中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进一步凝练和发展,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 大众传播媒介功能异化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当我们观望大众传播媒介如何深刻改变着社会交往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同时,忧虑相伴而生。一旦这些急遽发展的科学技术闯进活,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那么一种新的异化也就产生了。即文化的媒介化。也可以说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工业”。“文化工业”作为现代技术发展的产物,给文化的生产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成长空间和传播手段,并改善着大众文化传播的民主化进程。但科学技术的不断渗透,又使文化越来越趋向于一种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失去了更多的审美性与人文关怀。文化的技术化使工具理性充斥着文化领域中的价值理性。文化的工具性充斥着文化本身应该固有的价值理性。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

3.1 保障物质与精神交往相统一

在马克思的精神交往论里所体现的观点中,不仅物质交往决定和影响精神交往,精神交往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着物质交往。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精神交往和精神生产有着自己发展的特殊规律。恩格斯认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除了要重要物质交往对精神交往的作用,还要重视人类精神活动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重视精神交往的特殊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3.2 迎合宣传对象的心理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文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各阶层如政府、媒体、企业和学校创办的文化活动都以唱响时代主旋律为己任,成为宣传先进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先进的价值观念以及先进文化的代表,如果深入人心首先必须要实现话语转换。如果没有及时转换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即使各种文化传播通过载体和形式的创新只能获取传播范围的广泛,但不一定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衡量传播效果的首要标准就是人们是否接受,是否转换为大众的话语甚至是形成相对应的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要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样才能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认同的基础。

3.3 推进新媒体互动中达成价值共识

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路径必须与r俱进,不断创新。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实现传播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传播形式以人民为主体;传播内容以事实为依据的自上而下的宣传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实现更为科学传播方式――互动传播。

在中国,党政权力组织拥有权利、媒体等主场优势。如果不能发挥好主场优势极可能转变为主场劣势。充分发挥主场优势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主动应用媒体、报刊公开信息,这可以适当扭转主场劣势,让群众言论自由,并对于一些言论和评论做出正确的回应,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一方面还可以让民众在互动中达成价值观共识。网络是一种信息和意见的平台,也可以起到让民众发泄不良情绪的这样一种作用。

我们不能让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大众文化毒害人们的价值观念,要避免传播方式的单向化、庸俗化及流行化;也不能使得传播内容由于极高的复制率使其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否则,我们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会让公众产生逆反心理,而背离最初的理想效果越来越远。因势利导,有效规避各个因素对传播活动的负面影响,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大众化过程中起到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萨姆瓦、波特著,阂惠泉译.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陈新汉.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11.

[5]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新闻传播核心论文篇4

关键词:新闻传播;信息时代;自媒体;价值取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深入广泛应用,我们逐渐进入信息时代。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逐渐减少使用传统通讯方式,转而使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通过即时通讯技术能够更快速地获得新闻信息,并在社交工具上分享各自对新闻的看法和评论。新媒体能够快速完成信息的互动和分享,使新闻及其评论的传递效率更高,效果更显著。普通人通过自媒体能够发表和传播自己对新闻的评论。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媒体价值取向将发生更大的改变。因此,研究信息时代媒体的价值取向有更重要的意义。

1信息时代媒体传播情况

1.1信息时代媒体满足了人们表达自由的诉求

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存在于电视、报纸和广播中。首先需要指定的记者去对某些事件完成采访,然后将资料发回给编辑,由编辑对图片、影像和文字资料进行整理,经过整理和编辑的资料才能与读者及观众见面。在整个周期中,新闻素材由收集到整理花费时间较长。而信息时代媒体主要以微信、微博为平台进行新闻的传播,每个微博用户都是新闻记者,可以实时将自己遭遇的事件编辑成新闻进行传播或加以评论。与传统媒体模式相比,利用信息时代产生的自媒体,人们可以随时传播所见所闻。由此可见,信息时代产生的自媒体能够消除一些限制,使新闻记录者的范围扩大,同时人们表达诉求的方式更自由。

1.2信息时代媒体各种新闻评论泛滥

虽然新闻评论变得越来越自由,限制越来越少,但是随着限制的减少,新闻传播的无自律性、无边界性亦引起了新闻泛滥,真假难辨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传统媒体具有引导主流价值观的责任,对新闻的传播和评论严格把关,使新闻传播和评论都比较严谨,不易发生泛滥的情况。

1.3信息时代新媒体让传统媒体陷入困境

传统媒体在信息时代到来后逐渐陷入困境,当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变快时,越来越方便的手持移动设备即可传播和分享大量的新闻及评论,人们不必阅读报纸、观看电视、收听广播就可获得大量的信息。且随着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使用自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越来越简单,门槛越来越低,大量传统媒体的用户逐步转向自媒体,通过更便捷的方式,传播更多样化的信息。但是,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传统媒体的报道更为专业,自媒体的报道更快速,在不久的将来,二者将会逐渐发展成互惠互利的局面,利用自媒体的快速传播以及传统媒体的专业性,让新闻评论更真实、快速、专业。

2信息时代媒体传播价值取向与责任

信息时代,自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自媒体逐步盛行的今天,对于信息时代的媒体传播价值取向和责任,需要深入地思考。自媒体工作者在信息化时代应该肩负重担,引导社会人士进行更有价值的追求,并需要做好榜样,担起自我监督的责任。新闻传播媒体是向全社会传递信息、引导公众舆论的重要渠道,能够推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并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每一个自媒体工作者都应该担负着传播社会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积累社会历史文化等重任。在信息时代,媒体传播价值取向与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新兴媒体在形态上的规范化

新闻传播能够给公众带来真实、全面的信息,为社会民众提供一些言论方向。实际上,传统媒体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逐步转变过程中将会出现一系列的因素,造成真实性、全面性逐渐下降,媒体形态的转变使这些传统媒体也发生了改变。自媒体在发展过程中,要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承担自身的责任,依然需要构建新闻传播的专业标准和规范体系。自媒体在飞速发展下,立场、观点和内涵文化等核心要素依然需要重点建设,学习传统媒体在核心要素构建方面的经验,构建出适合信息时代的规范化的新媒体。

2.2引导舆论公众的思想自由和言论

自由是国家赋予公民的权利。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渠道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使公众不能自由地发表言论。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自媒体的出现,公众有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能够利用自媒体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传播。然而,由于公众群体属于比较松散的群体,个体思想间存在较大差异,当每个人都有权利对某些新闻发表自己的评论时,便会充斥着大量的“自说自话”。自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得到一定的引导,媒体工作者在一定范围内引导舆论,让普通公众理性发表言论,避免由于公众的盲从心理而偏离核心价值,真正构建出积极健康的公众讨论体系。

2.3积极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

虽然国家赋予了公民自由表达的权利,但公民行使该权利时,应该学会自律、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言论观点,并积极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既是新闻传播者,又是受众。人们都应该加强自律,向社会核心价值观靠拢,成为具有责任感,并积极传播正能量的人。

参考文献:

[1]曾丽芸,谭天.自媒体在新闻传播教学中的应用[J].新闻爱好者,2015(6):70-72.

[2]刘畅.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J].西部广播电视,2015(23):30,34.

新闻传播核心论文篇5

当代新闻传播的研究起始于拨乱反正,该时期新闻为了摘掉新闻无学的伪帽子,不顾反对和逼迫率先建立了新闻学。在1980年初期,新闻领域的学术焦点汇集在新闻改革与创新方面。不管是新的新闻、新的观点、新的视角、新的方法,都是建立在新学科新闻学基础上,其核心和主旨只有一个:为新闻传播而呼吁和呐喊。1989 年的春天,政治风波的洗礼扭转了新闻传播的核心主旨,强烈的现实反差从知识分子的身上暴露出来,新闻传播成为了一个比较新鲜和洋气的代名词,现实关怀的写照下,新闻传播学转向知识命运共同体,通过该时期的潜心专研,逐渐有了当今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科研成果,现有研究成果成为新闻传播学的基础,并为传播学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奠定了一定的保障。直至1997 年,新闻传播学在教育部学科分类中成为了与教育学、医学、工学、农学等持平的一级学科。1999 年,高等院校开始加大招生的规模和数量,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发展迅猛发展,师资队伍和研究队伍逐渐壮大,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的更加紧密,业务渠道更加宽广,研究领域更加宽泛,新闻传播学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专业。总而言之,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研究主体的特征

21世纪前期,新闻传播学缺乏独立性的审视与批判,只是单一的拥有少部分政治资本。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1989年末,相关学者以资本论、务实论、教育论等学说对新闻传播学的作用和功能进行了批判,对出现的政治风波和爱国运动等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阐述,并完成了传播知识的理论重构,随着新闻传播学的进一步发展,学术创新成为了新闻传播学发展的重要载体,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新闻传播学飞快的崛起,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且行政化的色彩逐渐变浓。总体而言,教育成为了新闻传播学最为关键的核心资本。

三、研究内容的特征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已经由应用型转为理论型,更加注重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新闻传播学的变化顺应了世界的发展;其次,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现象,被社会广泛关注,且已经与我国的经济、文化等构成了一体化发展模式;最后,我国对新闻传播的重视力度和程度逐渐高涨,特别是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两会的精神等很好的诠释了新闻传播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新闻传播的自由和学术的积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研究方法的特征

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主要依靠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行指导。在新的历史起点下,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应该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加快和完善,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不断完善和创新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让新闻传播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0年后期,新闻传播的方法论逐渐成为学者热议的焦点,其方法单一、方法简单的不足之处逐渐的暴露出来,而在这种新的历史起点下,新闻传播也变得更加成熟,说明新闻传播的方法已不单单是单一的路径,而是多元化与多样化组合的全新路径。特别是在2000年后,一大批新闻传播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为新闻传播的学科发展指引了方向。

新闻传播核心论文篇6

一、打破传统媒介研究思维僵化模式,将信息传播分成四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 / 消费和再生产

传统的媒介研究方法是以主体对客体的两元对抗思维模式,简而言之,主体是作为创造者的传播者,客体是接受信息的受众者,信息从主体到客体之间过程是中间的传播过程,这种传统的媒介研究思维方式僵化了受众者的地位,被直接物化或对象化。传播者以直线传播的方式将意识形态、信息传播给受众者,传统的媒介研究将媒介作为传播者,把其看成是国家权力机构的传播工具,受众者缺少自主权和话语权。霍尔打破传统媒介研究的思维模式,将信息传播分成四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 / 消费和再生产,这四个环节概括了信息传播的循环过程,彼此既联系又保持独立性,同时提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传播主体的目的和传播内容,技术、物质工具也在制约着信息的传播,传播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主客体对立意义上直线性,具有间接性。传播过程还要考虑传播者和受众者双方的社会关系、差异性和多元性。

霍尔引入了符号学的观点,信息以符号为载体,组合成语义链进行传播,这个符号载体是以语言的规则构成,在符合和意义或者图像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保证了信息的正常流通。传播过程看成是意义能指和所指双重、复杂的符号建构过程,从而展现出传播活动复杂维度。霍尔的理论打开了受众者研究的开端,恢复受众者在传播过程中的本位,他们是有主体意识的个人,不单单是被动接受、被信息制造者操纵的客体。

二、将意识形态编码的文化形式和受众的解码战略联系起来的编码/解码模式

一般认为,大众传播与媒体研究有着两种范式:其一是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实证主义流派,代表人物有拉斯韦尔、施拉姆、拉扎斯菲尔德等。拉斯韦尔在 《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和取得什么效果。另一条是由法兰克福学派所开创的批判范式,强调对传媒进行意识形态效果批评。在霍尔之前,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尽管不认同这一学派对于媒体社会功能的一味贬低,但却继承了这一学派的意识形态批评路径。

研究霍尔就不得不提到霍尔在媒介文化研究创立的编码 /解码模式。霍尔以广播为例来说明信息来源和 接收者之间符码的不对称,广播员往往关注的是观众未能按他们(广播员)的意愿理解意义。他们真正想说的是电视观众没有在主导的或所选的符码范围内活动,他们期待完全清晰的传播,然而,却不得不面对系统地被扭曲的传播 霍尔认为编码与解码之间符码的不对称,根源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文化关系、社会背景和地位利益等结构性差异,传播者按照某种意识形态进行编码之后进入流通环节的信息,在面对负杂的、有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社会时,信息便摆脱了传播者编码时的真正意图,受众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不断变化、对信息积极接受、解构和再生产的过程。霍尔的解码、编码模式的意义在于超越了实证主义流派的媒介传播模式,批判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消极受众论,开启了文化研究模式的新纪元。

三、霍尔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传播学研究新范式带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霍尔开创的这一研究范式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虽然存在诸多理论疑点,但对媒介和文化研究产生了迄今犹在的巨大影响,值得中国学界继续深入研究。斯图亚特霍尔的传播学创造性地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过程分析方法引入到传播研究中,反对僵化、概念化、封闭化的研究,这对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为在我国文化多元化、民主化的今天,传播学研究的意识形态是绝对不能够忽视的。如果忽略了社会日益被划分为多个话语领地的事实,忽略观众的话语权,传播就可能遭遇失败。因此新闻事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话语实践对于信息建构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意识到只有观众认同主导社会的文化秩序才能实现传播的真正目的。霍尔的这种暗含文化多元化、民主化的意识形态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之下的,更加符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求。

新闻传播核心论文篇7

    一、传统媒体规制的历程

    大众传媒在传承价值观念、培育新的价值意识、塑造价值主体、建构共同价值取向、维持价值体系和引导价值目标实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是我国政治自信的充分体现。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也是对外开放的需要。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担负着引导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作用。

    建国以后,新中国将旧中国所开办的报纸、杂志和广播电台全部接收,并改造为以《人民日报》为龙头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对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控制十分严密,妨碍了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正常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大众媒体还未兴起,媒体数量相对较少,国家对媒体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的规范和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家逐渐认识到意识形态弱化的不良影响,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性,对新闻媒体采取了新的管理方式。这一时期,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工作更加细致。国家对新闻媒体的管理逐渐制度化,新闻报道更加有序,新闻的公开透明度逐步加强。在社会生活领域逐步开放,社会更加富有活力的同时,一些领域逐渐变得庸俗化。这种庸俗化使人们对政治的热情逐渐降低,对金钱的追逐则成为不少人生活的重要目标。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试办民营发行。进入21世纪,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改革进一步深化。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开放书报刊分销服务市场,为此提出了新华书店转为企业的改革要求。2003年,开始了新一轮的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改革,开始在9个省市21家单位设立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大约经过3年时间,最终达到了国家所确定的目标。同时,我国也逐渐放开外资与国内私人资本入股出版行业的限制发行。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探索的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以新闻出版业为例,下一步改革争取实现的目标是“一个体制、两个格局、三个体系”。一个体制就是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自主经营的体制。两个格局就是以国有为主导,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导,吸收人类优秀文化共同发展的开放格局。三个体系就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市场体系,以人为本、深入基层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传播体系。

    二、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我国是一个传媒大国,拥有的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数量堪称世界第一。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到2010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81家,其中包括副牌社33家。中央级出版社221家,其中包括副牌社13家。地方出版社360家,其中包括副牌社20家。从报刊杂志的角度来分析,到2010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84种,总印数32.15亿册。在这些报刊杂志中,有一些是党政机关主办的报纸杂志。党政机关主办的报纸杂志以及具有教育功能的报纸杂志是教育人民群众与全体党员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平台。

    目前,我国逐步建立并正在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法律体系。在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法律体系中,除了宪法和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之外,还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性法规。宪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原则性,在社会生活中起具体操作作用的是各种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

    (一)宪法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国家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宪法的原则要求,这在宪法的序言中有明确的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限制公民的自由,而是有序地扩大公民的自由,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也是宪法的规定。如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二)法律 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法律,既有综合性的基本法律,也有专门性的法律。最重要的基本法律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处罚法》等。上述法律与新闻活动都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刑法》第105条规定:“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专门法律有《保守国家秘密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对保密制度和泄密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

    (三)行政法规 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行政法规比较多,效力层级较高,社会影响也比较大。《关于对期刊出版实行自负盈亏的通知》、《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规属于此类。另外,国务院办公厅颁布或者转发的一些通知或者规定,如《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等法规也属于此类。这些行政法规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管理。表面上看,上述法规的社会管理职能很明显,但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功能却并不明显。但如果结合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具体管理行为,也能体会到这些法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紧密关联性。

    (四)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主要是国务院所属国家广电行政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报刊、广播和电视的专门规章,包括如下几类:一是有关新闻媒介管理和经营活动的规章。如2005年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和《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等;二是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的规章。如1990年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和1998年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等;三是关于取缔、打击非法出版物的规章。如2004年最高院和最高检《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四是关于约束新闻从业人员行业道德的规章。如2001年《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和2005年《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

    三、政府管理模式的改进

    徒法不足以自行。社会舆论传播载体每天面对千变万化的社会局势,仅仅凭借法律进行静态的调控,难以收到理想的社会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动态控制管理模式十分必要。对社会舆论传播载体应当实行两条线交叉管理。一方面,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对传媒实行思想政治上的领导,引导传媒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做正面宣传,并对传媒进行跟踪管理与监察工作。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由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

    (一)改进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批准登记模式 对新闻媒体实行批准登记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管理职能。比如,报纸由依法设立的报纸出版单位出版。出版单位出版报纸,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登记号,领取《报纸出版许可证》。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报纸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报纸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注册登记主办单位与主管单位制度是国家规范和发展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重要环节。主办单位与出版单位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主办单位应当切实负起责任,领导和监督出版单位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好出版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应当从主办单位做起,层层落实。

    (二)改进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审读模式 审读、审听、审看(简称三审)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报刊是否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否贯彻了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成立专职三审小组,按层级负责审查社会舆论传播载体,可以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规范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目前三审人员的素质整体较高,政治可靠,经验丰富,责任心很强,能够依据具体分工,做好报刊杂志或电视电台节目的三审工作,及时完成三审报告的撰写。

    党委宣传部与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之间的三审工作交叉,可以起到互相配合、拾漏补缺和互相监督的作用。但三审人员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既有媒体报导政治导向方面的问题,也有文字图片错误的问题,比如写错中央领导人的名字,台湾、香港、澳门被称为国家,刊登凶杀案件现场过于血腥的照片等等。

    我国建立的三审制度符合国情。中国媒体发展太快,数量太多,逐一实行事前审查需要数量相当庞大的审查人员,不具有现实可行性。所以通过颁布各种禁载规定,建立事后三审制度,能够起到加强媒体自律的作用。

    (三)改进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统一协调模式 在新闻工作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遵循新闻规律,对各种新闻媒介实行分级负责和分类指导,宏观上进行有效的舆论调控。各类各级媒体虽然各具优势、各具特色,但是,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政方针的宣传上,一定要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新闻改革应当有利于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而不是削弱这种领导。社会舆论传播载体进行舆论宣传,引导社会思潮,应当坚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推动新闻宣传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言论有自由,宣传有纪律。社会舆论传播载体的组织者要定时组织例行会议,召集各业务部门的主管参加,传达宣传精神,通报相关违反纪律的情况,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登载于媒体的文字要受宣传纪律约束。由于这些宣传纪律的存在,法律中规定的诸多要求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新闻传播核心论文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闻媒体 中国梦

新闻媒体的作用有很多,新闻、传播信息、传递观点、普及知识、服务群众,等等,都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进入信息社会之后,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体竞相发展。它们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通过对其他媒体信息的再加工、再传播,使得媒体的功能作用不断扩展、延伸。今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媒体输送的最重要的产品已经不再是单个的信息或观点,而是一整套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不同的新闻媒体有不同的个体属性,但从传播价值观念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价值观的载体与传播媒介。一个新闻媒体重要与否,与他们能否成功地塑造和传递某种价值观有着很大的联系。

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一方面,要区分好层次,针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分别搞好解释和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要按照三者的逻辑关系,在分别宣传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机联系和合理整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解释好、宣传好,这也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新闻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足

当前,新闻媒体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应该说花了很大力气、下了很多功夫,主要表现在:各类新闻媒体拿出大量的版面、波段、时长和网页,专题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为营造好的宣传效果,各类媒体综合运用了深度报道、图片漫画、电视专题和主题影片、视频等,营造了全方位、多维度、全媒体的报道格局,掀起了宣传高潮,营造了浓厚氛围。但是,作为新闻媒体人,从批判和改进的角度来看,也不难发现当下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给核心价值观的文字报道“贴标签”的多,深入挖掘和宣传先进人和事的少;配发图片漫画抽象象征的多,具象感人的少;电视专题和主题影片浮在表面、流于形式的多,深入挖掘精神实质、体会崇高品德的少;网站网页罗列标题、“画皮充数”的多,实实在在突出主题、形成声势的少,等等。不少人说起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一个个建筑工地外墙上五颜六色的招贴画,或是路边的灯箱广告牌,这不能不说是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不足和遗憾。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高度抽象,如果满足于将原文生搬硬套完成任务,只能是听者寥寥、惶论成效。众所周知,宣传是一门艺术。高明的宣传,能够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接受传播者的观点;相反,不动脑筋的宣传,不但不能引起受众兴趣,甚至让受众反感,连同蕴含其中的价值观念一并被摒弃。现在一些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和“阵地”,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上,热衷于发掘市场、经营创收这些“副业”,对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就难有“激情”,应付了事在所难免。

2.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质学得不深、掌握不透,只能照搬照抄、人云亦云,自然效果平平,难以出色出彩。传播的前提是掌握,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怎么给别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提供精神层面的重要支撑。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媒体、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服务读者需要、满足读者需求,还要担负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重任,搞好创新理论的学习理解和转化运用责无旁贷。

3.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主动学习意识不够、改革创新意识不强,那么作为还要“慢半拍”的宣传来说,效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量的实践成果积累,也必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和不断拓广,吸收更多的反映社会主义特色、反映中华民族特色、反映社会实践特色的精神要素,内涵进一步扩大、内容更加丰富,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立足于当下正在干的事情,结合我们的国情,贴近人民群众,不断地创新宣传的方法和手段,为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和宣传效果不断努力、不懈奋斗。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效果的建议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果,不是哪一家媒体的事情,也不是少数媒体想做就能做到的事情,更何况,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种类的媒体,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传播流程和效能功用,一概而论显然是以偏概全、贻笑大方,但是,如果把不同类型的媒体都看成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看成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那么,提高宣传效果、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落地生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加以改进。

一是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相关内容的理论阐释,努力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应该说,理论阐释是纸质媒介的强项,可从实际情况看,新闻时政类报纸、杂志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少党报、党刊满足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照搬照抄,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阐释;还有的请一两个专家教授“代为发声”,虽然作了一些解释说明工作,但实际上弱化了话语权,成了别人的“传声筒”和“扩音器”。反观广电类节目,比如各地上星电视台纷纷开设的“寻找最美人物”“感动中国”“美丽乡村”栏目,大多聚焦平凡人、常见事,但由于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细致的描写刻画,将他们身上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聚焦、放大,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这就启示我们,新闻媒体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既不能消极应对、应付了事,也不能被耗费精力的理论阐释工作所吓倒、不敢作为,而是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去搞好理论阐释工作。一方面,要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理论观点和精神实质,做到心中有数、方向有准;另一方面,要跳出理论讲理论、跳出观点找观点,通过鲜活的事例和生动的故事去打动读者、影响读者,在讲好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中,提高读者对蕴含其中的价值观念的理解和把握。

二是宣传的方法手段要更加贴近群众需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影响群众、赢得群众。

新闻宣传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因此,任何时候,新闻媒体都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需求牢记心间,决不能不看对象自言自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疏离现实、忽视大众、远离生活。生活中,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看书时,看字少的轻松、字多的累;读报时,看图轻松、看字累;网上看新闻时,看视频比较轻松、看图片也能接受、看字最费脑筋。这就启示我们,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我们要严格按照群众选择信息、接受传播的规律办事,始终选取人民群众最喜欢、最轻松、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去进行宣传。报纸、杂志等媒体在进行传播时,既要发挥自身特长,多做理论阐释和解释说明的工作,也要注重取舍,能通过讲故事传播的信息就通过讲故事传播,能通过举例子、列数字、画图表讲清楚的,就尽量少用冷冰冰的语言和文字,同时,在主要使用文字的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多地配图配画,活跃版面、吸引读者。广播、电视、网络,相比纸质传媒而言,在生动性、活泼性上占有先天优势,但也容易出现主题不集中、中心不突出的问题,因此,也应该在节目、网页的逻辑梳理和组织结构上下功夫,使节目符合听众和观众的线性逻辑思维,使网页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符合视觉效果和审美效果,达到更好地传播效果,实现传播目的。

三是当下要集中精力搞好中国梦的宣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正能量贡献力量。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重难点问题是缺乏有效载体。核心价值观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抽象,可以说和很多事情都有关联,可又都很难穷尽,因此,找到合适的载体加以宣传,是宣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方法。当前,主流媒体的一个宣传重点是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应该说,中国梦就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恰当载体。因为中国梦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高度吻合,甚至可以说,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表达,自觉追逐和实现中国梦也即是全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人的思想、外化于行动及落实到国家、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中国梦在与“三个倡导”价值观关系问题上具有高度统一性及内在逻辑关联,因此,唱响中国梦是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新闻媒体把握住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宣传起来就有了主心骨,镜头就找准了焦距、下笔就有了章法。一方面,要充分宣扬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通过新闻的笔触将这些事迹总结梳理好、宣传扩散开,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反响,凝聚起强国筑梦的正能量;另一方面,要注重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中阐释好中国梦,通过对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的热情赞颂;通过对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努力争取民族独立、国家振兴、民生发展的讴歌赞美;通过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热烈期盼和不懈追求,充分反映出中国梦的历史现实意义与丰富内涵,反映出中国民族对和平发展的热切向往和不懈追求,反映出一个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的东方文明古国翻开历史新篇章、书写发展新奇迹的高度自信和坚定信心。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