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合同管理意识8篇

时间:2024-04-22 15:21:40

合同管理意识

合同管理意识篇1

【关键词】索赔含义;索赔范围;索赔依据;合同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我国加入WTO后建设市场逐步同国际接轨,工程索赔越来越引起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承包工程的合同管理,提高索赔意识,对提高自身管理素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正确认识索赔

在建设工程中,索赔统称是指施工单位或承包商在施工合同施工过程中,对于非自身原因造成的工期延期、费用增加而要求建设单位或业主给予经济和时间补偿的一种权利,并不因索赔的发生而使任何一方额外受益或受损,其性质属于经济补偿行为,而不是惩罚,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和合同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比如: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工程量增加;在施工期间由于外界干扰而发生的停、窝工费用等。它与合同违约不同,合同违约是指违反承包合同应负的责任,是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而引起经济损失应支付的违约罚金。比如合同中的约定“按进度付款”,而甲方没有按进度要求付款,违反合同约定,这时甲方应支付违约罚金。而施工单位在收取违约金的同时还应向甲方计取由于不按时拨付进度款而发生原材料采购推迟导致的施工人员停、窝工费用。前者为违约罚金,后者为损失索赔。所以索赔与违约有着根本的区别。索赔自始至终存在于施工的全工程,它是由经济合同的性质所决定的。在国内外一些合同条件(如国际上的FIDIC合同,国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 ,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较大,业主承担的风险较小,对于这种风险分担不均的现象,承包商可以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防范,其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善于进行施工索赔。合同所约定的条件有变化,就存在索赔的可能。所以索赔是合同管理中的一项正常业务,正确认识索赔,对提高管理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施工单位或承包商,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争得盈利,不得不重视索赔工作。

2. 明确索赔范围与内容

从施工索赔的含义上看,索赔是以合同为依据的,只要非自身因素造成就可争取索赔。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发面:

2.1由于设计原因产生的经济索赔有:

(1) 设计增加工程量。比如原设计为一层,后根据需要增加一层而引起的工程量变化。

(2) 设计变更引起的变化。比如设计功能的改变,而引起修改原设计方案,导致乙方施工方案的改变,施工工期的延长及其它方面带来的连锁反应损失。

2.2由于施工条件造成的索赔有:

(1) 施工条件准备不充分。比如:合同鉴定后甲方未能按要求及时提供施工场地;甲方提供的场地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引起发生材料二次倒运费用,甲方应负责搞好三通一平工作,而实际未搞或没有搞好就移交给施工单位,导致施工单位额外增加费用等等。

(2) 外界干扰。比如:在施工中间,因甲方原因周围农民断路、封工地大门,导致材料不能及时进场,产生停、窝工的费用;社会供电不正常,不能满足施工需要而产生的停、窝工费用等等。

2.3由于国家、上级规定的变化而导致索赔的有:

(1) 取费内容的增减。

(2) 费率和取费标准的变化。

(3) 预算定额的改变等等。

2.4由于设备,材料价格的变化造成的索赔:

(1) 设备型号的改变,供应单位的改变。

(2) 补差材料的品种增加。

(3) 国家调价系数的变化等等。

2.5其他原因引起的索赔有:

(1) 不可抗力如风、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工程损坏(工期索赔),业主不正当的终止合同造成的损失。

(2) 经建设单位签证的费用。

(3) 由于甲方未及时供应设备,材料造成的停、窝工或延长工期造成的损失费用。

(4) 甲方提供的地质报告与实际不符,如地下水位的升高而发生的抽水费用。

(5) 由于甲方未能按合同要求支付足额的工程进度款,而引起的施工工期拖延等。

(6) 由于甲方未能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导致施工单位发生的看护费等。

(7) 由于甲方违反国家政策、法规而造成的损失费用。比如,甲方将乙方原合同承包范围内的工程项目,未经乙方同意,擅自分包给其它施工单位施工等。

(8) 因合同条文模糊不清甚至错误。

3. 运用索赔理论,做好索赔基础工作

从以上索赔的范围和深度上看,造成索赔的原因与因素很

多,涉及的业务面广,它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综合性、策略性都很强的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全系统、全方位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单靠个别部门或个别人不行,它需要领导的重视、组织有力、方法恰当,建立全员经营思想意识和索赔资料,创造良好的企业信誉,重合同、守信用,为工程索赔奠定良好的基础,它应做好以下工作:

3.1高度重视施工合同。因为施工合同是索赔的法律依。

据,索赔是以合同条款为依据,合同有利,发生索赔事件就可以处于主动签地位,易于取得索赔成功,合同不利,则损失已先产生于合同鉴定之中,索赔成功的机会和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因此在签订合同时,要选派懂国家政策,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参加,对业主提出的合同条件要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推敲,要特别注意“默认条款”。对原则问题要据理力争,不能轻易放弃。只有争取签订一个较为公正、合理、有利的施工合同,才是取得索赔成功的关键。

3.2加强合同动态管理,寻找和发现索赔机会,设立专门

的合同(索赔)管理人员,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跟踪,随时收集,记录工程施工中与合同要求不相符合之处及出现的争议问题,及时分析,确认责任,办理有关手续,做好索赔准备。

3.3积极索赔基础资料,抓好资料文档管理。没有证据或。

证据不足,索赔是难以成功的,因此建立资料数据的收集、交接和归档制度,设专人负责,搞好资料文档管理,为索赔提供准确无误,充分详细,完整有效的资料。通常对索赔应具有真实性、全面性、关联性、及时性的要求,要具有法律证明效力。作为索赔证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招标文件、中标资料、工程合同及附件,业主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图纸、技术规范等。

(2) 工程各项有关设计交底记录,变更图纸、变更通知等等。

(3) 工程各项经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签认的签证,工程各项往来的信件、指令、通知、答复等,工程各项会议纪要等。

(4) 施工计划及现场实施情况记录:施工日志、工长日志、备忘记录等。

(5) 工程停电、停水和干扰事件影响的日期及恢复施工的日期。

(6) 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拨付的数额及日期的记录。

(7) 工程有关施工部位的照片。

(8) 现场气候记录。有关天气的温度、风力、雨雪等。

(9) 工程验收报告及各项技术鉴定报告等。

(10) 工程材料采购、订货、运输、进场、验收、使用等方面的凭据等。

(11) 国家、省市有关影响工程造价、工期的文件、规定等。

4. 掌握索赔技巧,提高索赔艺术是赢得索赔成功的必要基础

索赔的机遇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你不去索、不会索、业主不会白赔给你,一个无事实根据的索赔,业主自然不会赔给你,而一个既有事实又有根据的索赔,如果方法不当亦难以获得索赔成功,所以掌握索赔技巧,提高索赔艺术十分重要。它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4.1要及时(索赔事件发生或终了28天内)、按程序提交

实事求是的索赔文件。

4.2索赔事件要真实、证据确凿。索赔针对的事件必须实

事求是,有确凿的证据,令对方无可推卸和辩驳;对事件叙述要清楚明确,避免使用“可能”、“也许”等估计猜测性语言,造成索赔说服力不强。

4.3计算索赔值要合理、准确。要将计算的依据、方法、

结果详细说明列出,这样易于对方接受,减少争议和纠纷。

4.4责任分析要清楚。一般索赔所针对的事件都是由于非

承包商责任而引起的,因此,在索赔报告中心必须明确对方负全部责任,而不可含糊的语言,这样会丧失自己在索赔中的有利地位,使索赔失败。

4.5在索赔报告中,要强调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

说明承包商对它不可能有准备,也无法预防,并且承包商为了避免和减轻该事件的影响和损失已尽了最大的努力,采取了能够采取的措施,从而使索赔理由更加充分,更易于对方接受。

4.6明确阐述由于干扰事件的影响,使承包商的工程施工

受到严重干扰,并为此增加了支出,拖延了工期,表明干扰事件与索赔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4.7索赔报告书写用语应尽量婉转,避免使用强硬、不客

气的语言,否则会给索赔带来不利的影响。

4.8工程索赔过程中要相互尊重,注意工作方法,要有理、

有利、有节地去谈判,对业主不明的理由要耐心解释,切不可恶语相对,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2003年我们在汉中广厦锦江花苑A座高层住宅楼工程决算中,存在甲方未经乙方同意,擅自将铝合金门窗及一些二次装修项目分包给其它施工队施工,违反了国家有关政策,属工程肢解行为。我们提出要向甲方收取肢解部分工程量的全部施工管理费,作为一种总包合同承包人的合同损失费用。当时,甲方认为我们的要求不合情理,没有干什么能拿管理费,不予答应。后来我们亮出国家的有关规定,给其解释,使他们认识到工程肢解行为的不对,理应支付给我们由甲方分包部分工程量的金额施工管理费用11万多元,问题得到了解决,给单位赢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合同管理意识篇2

一、法律知识学习是工程管理专业的要求 1.专业培养目标与方案的要求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1999年7月编制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明确,工程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2)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3)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4)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5)具有综合运用上述四个方面的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6)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7)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8)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设置了四个专业平台,这些专业平台是工程管理各个专业方向都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其中,法律平台是与技术、管理、经济并列的四大平台之一。 2.土木专业毕业生调查反映的结果 为了分析土木工程类专业毕业生进入建筑施工企业后,需要哪些方面的管理知识,美国曾于1978年、1982年、1984年三次对400家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中上层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当时建筑管理方向28门课程的重要性排序见表1。数据显示建设项目相关法律一直被认为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课程。学习法律知识也是培养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法律意识的培养远比法律知识的学习更艰巨,并不是设置一门课程就可以解决的,必须在课程体系中得到落实并长期贯彻。 二、工程合同管理课程必须强化合同法律意识的培养 西方国家有深厚的民主法律社会渊源,有关工程合同法律的研究也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一些论著千锤百炼成为经典之作,如《Hudson'sBuildingandEngineeringContract》第一版发行于1891年,距今115年,现已发行第11版。西方的合同管理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较多地从法律方面研究合同;进入80年代,较多地研究合同事务管理(ContractAdministration);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更多地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管理问题[1]。 我国工程管理领域的合同管理理念是80年代以后才逐步引入的,与从事务及项目管理角度研究工程合同形成了较好的接轨,但是先天缺乏从法律角度对工程合同的研究。 正是由于历史的空缺,工程合同法律意识缺少生根发芽的文化土壤。合同法律意识的缺乏不仅体现在我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上,也体现在我国工程管理的学术领域。 田威先生(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长期在海外从事世行和亚行贷款项目)曾经说过,中国工程师的专业水平、技术能力和现场经验比外国人要强,但如果作为国际咨询工程师,欠缺的是经济、法律、海外工作经验。 邱闯先生在他的著作《国际工程合同原理与实务》作了如下论述:我国期刊及书籍介绍国际工程合同的作者一般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些文章和书籍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一般是从工程师的共识角度出发,可能会有以下局限性: (1)强调的是工程师的看法,而未论述法官、律师、法学家的观点。 (2)缺少对合同条款的法律意义推敲; (3)强调明示条款的论述,缺少对默视条款的论述。 中西方工程合同管理的研究历史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合同法律的研究,强化合同法律意识。要依靠教育弥补与西方国家存在的100多年的文化意识差距。 三、工程合同管理课程能够延续法律意识的培养 西方工程合同管理100多年的法律研究历史表明,合同与法律密不可分。工程合同管理首先必须依法管理,建设法律是工程合同管理的前提与约束,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则建设项目相关法律知识应当是工程合同管理的先修知识。其次,工程合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合同进行,工程合同本身就是一部“施工法”。国际工程合同范本FIDIC就被公认为是一部“施工法”,FIDIC里面有许多英文的法律用语,非常讲究用词的准确与严谨。表1的调查数据反映,建设法律与合同管理的排序前后相连,也反映建设法律与合同管理的密切关系。 工程合同管理与建设法律的密切关系说明,法律意识的培养完全能够在工程合同管理课程中得到传承与延续。 四、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是教育实施的关键 尽管工程合同管理课程赋有并能够承担法律意识培养的重任,但是,目前合同法律意识的培养并没有在合同管理课程中得到体现。 首先,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课程设置建议,工程建设法律与工程合同管理课程是分开设置的,由不同的老师承担不同的课程,其优点是易于实施,但法律意识培养难以得到体现。如果合并授课,显然有利于法律意识培养的连续性,但是能够同时承担两门课程的老师却寥寥无几。 其次,从当前工程合同管理教材看,重点是工程合同的事务性管理,管理程序、经验及做法,缺少法律意义的推敲与分析。一旦教育成为一种技能培训,培养的只能是操作型管理人员,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做,缺乏辨析能力。尽管早期的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中,将合同法的内容编入教材,但是与其它内容没有融合,显得苍白无力。 从工程合同管理实践看,经过多年的教育,合同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合同管理的概念却并未受到重视。“重视签合同,轻视管合同”的现象普遍存在,合同签完后,大都躺在文件柜中睡大觉,现场(无论是业主单位还是承包商的项目部)很少设置合同管理部门,即使有,其职责也仅是文档管理。 我从99年开始讲授工程合同管理课,为了教学的需要,常常上网搜索相关案例,但总是很失望,国内工程合同管理案例极其单一(大都是工程款支付纠纷)。这说明,现场工程人员的合同管理意识普遍不高,这实在是教育的缺失。#p#分页标题#e# 要解决合同法律意识的教育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强化师资力量的培训。要培养学生的合同法律意识,首先要培养老师的合同法律意识。工程合同管理人才应当是具备法律、经济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工程合同管理课程的授课老师理所当然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只有具备工程建设法律、技术与经济等复合知识结构的老师,才能够在课程的衔接与教育思想的延续上游刃有余,才能提高授课效果,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合同管理意识篇3

1.对合同管理认识上的误区

企业领导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顾在市场上承揽任务,却不注重合同的签订或签订草率,往往忽略对于对方的资质、是否具有履约能力、经营状况的审查,将订立合同流于形式。为了承揽业绩,签订不平等条约,使部分合同缺失公正。对合同条款不作仔细推敲,合同文字不严谨,对违约责任、违约条件等不作具体明确的约定一旦遇上纠纷就没了协商与调解的有力依据。

2.对合同与合同管理的关系缺乏认识

一般企业合同管理的弊病都是在合同前期谈判、准备工作和即将签订这一阶段往往备受关注。但当合同一旦签订了,往往就被当做普通的事务文件收藏在文件夹中,失去了实现权利义务的意义,而仅仅把它看成是生产过程,使合同签订与合同执行脱节。因而,合同管理的问题大多数产生在中期和后期的履行阶段。

3.合同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

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管理知识。很多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依法订立和履行合同的意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以致产生了合同管理上的诸多问题。还有的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尤其在生产过程中,忽略合同条款,合同形同虚设。合同管理人员不了解经营生产工作,经营人员不了解合同条款,一味答应对方超出合同规定范围内的交付要求,无法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及损失,为合同高效、有序的履行买下了很深的隐患。

二、如何有效进行企业合同管理

1.全面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合同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是依法执行权力和履行义务的根本,这就要求合同管理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法律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由此可见,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和管理方面的试纸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可以从合同管理人才培养和引入开始,加强合同教育、合同意识,对法制观念,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和学习。

(1)选好人员。企业领导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

(2)在实践过程中,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培训和在职学习;结合实际事例分析总结,安排学习讲座,并进行一系列的专业考核。

(3)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他们的责任,建立竞争机制,对有贡献的合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

2.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往往存在的问题都是由于一系列细节决定的,缺乏必要的流程说明、完整的权责明晰和工作内容规划。提高合同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果必须从细节做起,使合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以制度为基本依据,确定工作规划,规范流程并明确权责。指定负责人员以确保合同的整个周期都有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和修订;对法律风险应有明确的风险意识和规避措施,从而对整个合同期间出现的违约问题,应采诉讼或其他补救措施等都有明确的处理方式。在合同的签订阶段要注意:对方主体资格的审查及对方履约能力的审查;在合同起草时使用公司拟定的合同示范文本,有利于公司合同管理和审批的效率;签署正式的合同本文中应尽量避免用词不准确、条款不明确,避免过多空白,注意加盖骑缝章避免少数不诚信单位擅自更换合同内容。在合同履行过程方面,应避免订立合同形同虚设,超过合同约定范围的交付要求等提醒对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公司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并随时督促对方及时履行其义务,调高合同履约率,减少合同纠纷。合同如存在附件的,应明确约定附件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并与合同条款具有同等效力。当附件内容与合同条款不一致时,以哪个约定为准,也应予以明确。

3.完善材料归档制度

除了对于合同本身的管理之外,与合同相关的材料也需要进行严格的保管和归档。有关合同履行中的书面来往信函,文书,通知等文件应及时整理,妥善保管原件;应当注意电子数据的保管,例如电子数据交换记录、电子邮件、网银过账记录等方面,以备在产生争议时作为证据之用。向对方单位交付成果,资料或发票时,应向对方索取签收函。

三、结论

合同管理意识篇4

关键词:工程建设;合同管理;问题及对策

当前,在企业特别是一些工程建设企业中,合同管理是一大重点。工程建设这一项目不同于其他项目,其持续时间较长,所需要的物资较很大,对于工程建设的要求很高,这么一个严格的项目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约束文件和信用证明的话是很难开展起来的。合同管理是通过了合同双方协商之后签订的有明确协议的文件,它包括项目开展的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预先性,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项目的实行。合同的施行固然带来了了许多的好处,但是这之中的管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将会结合实践来讲述阐述这些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一、工程建设企业管理意识欠缺

(一)企业管理缺乏法律意识

当前,许多企业法律意识严重缺失,一些企业签订合同没有不按照国家所规定的示范文本来操作,而是私自更改合同内容,创建有利于自己的合同,回避了业主应当执行的业务。有些企业甚至于根本不用书面合同,而是直接用口头的形式来签订合约。这一行为忽视了我国政府对于对于建设合同的规定,违反了我国对于合同管理的相关规定,造成了工程建设秩序的混乱。要知道,国家早就有相关的政策规定了合同文本的规范,对合同文本的形式做出了确切的规定,企业私自更改是违法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

对于这一现象,工程建设单位就需要从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入手。,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合同管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而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可以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传授他们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他们意识到合同管理是一个很严肃和重要的事情。此外另外,还要定期对管理人员绩效进行考核,明确考核制度,真正让管理人员负起责任来。

(二)工程建设管理混乱

工程建设行业中,各个工程建设的项目各不相同,建设的企业的资历也皆不相同,有些资质较高的大型企业接受了一些大的承接了大型项目,然后却又转让给一些小的企业将工程进行转包,通过差价来获取利润,这种行为严重的威胁着施工项目的安全,不但是违反了国家法律,而且给国家利益带来很大的危害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对于这一问题工程建设中的违法行为,国家机关务必要严格严格起来执法,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来实行强有力的监督,国家的相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好相关规定,加强对企业资质的管理,以防止大型工程建设企业利用自身资质承包项目,转手又而将工程转换转包,而使得工程的行进与质量不能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受到威胁。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一定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执行,绝不可以因为一己之私而非法行政进行违法操作。

二、合同管理方式混乱

(一)只重视建设不重视合同管理

现今,一些工程建设企业建设的信息化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尤其表现在一些中小企业上。这些企业只重视施工的进行开展而没有注意到合同管理的规范化,造成合同文件丢失,给企业的后续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多的困难。合同管理绝对不是小事,一旦丢失将会使得整个工程建设的行进受到威胁,甚至导致工程建设于瘫痪。

合同管理方式的落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合同管理方式落后,这也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企业都容易重视施工而忽视企业内部的建设,从而导致了合同管理系统的混乱。对此,企业务必要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内部运行系统设施,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对企业的信息管理尤其是合同的管理。

(二)只重视合同管理不重视建设

一些企业倒是重视了合同的管理,把合同制定得好好的,也管理得好好的,却忽视了施工的合理安排施工过程进行,。建设单位没有按照合同要求安排工程建设的进行,而是采取自己的方式,用有利于自己行进的方式来开展。这种行为会导致建筑的质量不合格以及工期拖延不止,从而导致企业信誉大失,增加工程建设的成本。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种行为只会让导致企业形象大跌。

对于此行为这种现象,就需要施工企业注意合同的规定,扎扎实实的遵守合同的内容,根据合同合理安排日常行进作业,真正将合同的条文规定保证应用到实际之中中去,最终保证工程建设按期完成。这不但是工程质量的保证,而且还是一个企业信誉的证明,只有信誉和质量保证了,工程建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会提升。

三、缺乏专业的工程建设管理人才

工程建设中的尤其是合同管理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专业技术知识管理等,合同管理都需要有专业知识素养的人才,这就需要一些具备综合能力的管理型人才。然而工程建筑这一技术密集型行业往往缺乏这些人才。如果说在工程建设中缺少了这些具有综合专业素养的人才,那么在发生一些合同纠纷时就很难维护企业的利益。对于此类现象,就需要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素养,重视人才队伍的专业化。

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养,重视员工的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让员工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合同意识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识问题,对于合同的制定、遵守都需要很高的法律修养。当然,员工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高阶管理人才,管理人才的法律知识必须具备,这是企业制定合同的基础。

另一方面,在人才招纳时要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这也需要各大高校的配合,高校是提供人才的源泉,各高校应当重视人才的综合培养,在合同教育着一块要用点心,学生应当懂得工程建设中合同存在的必要性以及签订的方式,只有高校的配合,才可以为我国工程建设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力量。

结束语

当前,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点,合同管理问题更是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并围绕这三大问题分别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当然,问题并不单单只有这三个,肯定还有更多,只不过这三例是最为典型的而已。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合同管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企业的高层管理应当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遵守国家法律以促进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完成这些问题以使我国工程建设更加完善呢,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凤芝,孔晓勇.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方的合同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24)

合同管理意识篇5

【关键词】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呈现高度发展态势。在工程建设市场日趋完善和成熟的背景下,研究工程项目管理,就必须研究合同管理。如何利用有效的合同管理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合同管理的本质

我国建筑业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产生包括工程款拖欠、工程质量以及安全管理等诸多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的产生无一能与合同管理脱离干系。如果按照合同支付工程款,就不会有拖欠工程款以及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如果按照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施工,就不会出现工程质量问题。这些反映的还仅是表面现象,究其本质,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市场的改革。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即合同)经济,合同是市场主体之间进行交易的依据。体现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就是履行合同的过程。建筑合同管理是根据双方协商签订的合同条款,履行得当,就能保证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保证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为企业赢得最大利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总任务是“五控”、“两管”,其中合同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总纲。施工单位和业主之间的利益关系,最终都要体现在合同上。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要不断提高社会信誉,提高经济效益,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自身的合同管理,特别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只有加强合同管理,时刻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才能在双方发生严重分歧时,有效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有些企业领导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合同风险缺乏防范意识,没有意识到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是规定双方责权利关系的文本,而在现实中,往往出现先开工后签约,合同签订滞后的现象。在合同的制定过程中,往往只是走形式,考虑不周全,没有在合同中明确可能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细节问题。原因在于专业合同管理人员、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合同知识和经验不足,合同意识不强,且存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不依合同解决,随意处理的行为。

2.合同条款责权利不平衡

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权责不分明。大多数企业没有制定严谨统一的合同管理制度,各部门权责不分明,意见难统一,易造成争权夺利、责任推诿的局面,给企业发展埋下重大隐患。

3.合同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谁都可以签合同。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

4.合同内容不规范

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不规范,用词不准确,对合同执行情况缺乏监督。 合同必须措辞严谨,比如工期为“天”就会产生歧义,是计算“工作日”还是 “阳历日”,就对工期影响很大。合同只有措辞严谨,符合法律法规,才能不产生歧义,并能约束双方行为的有效文件。 在实际施工过程,经常会发生违约,就是因为合同条款没有明确规定双方的责权利,一旦违约,就会互相推诿责任。

5.合同管理与相关管理衔接不好。

其它管理和合同管理机构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不能够博采众家之长,就会造成“1+1

三、合同管理应注重的方面

1.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合同观念

现阶段人们的法律意识和合同意识较为淡薄,合同管理仍是工程管理中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建设施工过程中,应由专业人员从事合同管理。同时,在项目管理中,要强化合同管理,鼓励项目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尤其是合同法,切实树立依法签约、依法履约的思想,把合同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2.建立合同管理组织、培养专业合同管理人员。

合同管理涉及经营、预算、法律、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知识,专业性强,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其次,要规范工作程序,制定必要的工作制度,要求合同管理人员照章办事。第三,要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建立更加科学的,包括合同管理职能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规章制度,确定合同与成本、工期、质量等管理子系统,将合同管理融于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

3.规范合同签订内容

要根据工程特点,选择恰当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指工程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导致工程增减的结算条件和结算方法),因为不同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关系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现阶段我国针对不同的合同关系已制定合同范本,其中合同的通用条款适用于所对应的工程,不仅提高了合同制定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合同的规范性、全面性、公平性。

4. 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加强内部管理,制定项目的印章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有利于项目管理真正体现管理层的意图和要求,有利于合同的履行和纠纷的发生。加强印章管理,避免私盖公章,引起项目的合同纠纷。加强合同管理,便于查阅、检索、保密和执行合同,避免个别领导的拍脑袋工程,避免先施工后签合同和结算的发生。

5. 做好合同资料归集工作

合同管理意识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合同管理 建议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178-01

合同管理对于企业和项目的经营管理活动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每一个项目的承接,都要经过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在履行过程中要进行合同管理,在项目完成后还要进行项目后评价。合同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它同时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项目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未来。

1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国内的工程建设领域,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低,合同履行存在缺陷等现象在施工企业都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

(1)对于合同管理,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全面看待,合同认识上存在片面性。有的人认为合同的订立、履行、审查等行为就是合同管理;有的人认为合同管理是以合同为管理对象,以避免合同纠纷的行为。

(2)合同管理缺乏程序化、制度化。合同管理制度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层面,而且涉及法律、法规等各项制度,是针对企业现状和特征制定的关于合同管理人员、职责、方式、流程、实施细则等的管理规定,如:合同审查分析制度、合同过程管理制度、合同交底与定期报告制度、合同总结评价制度等。很多施工企业由于人员管理水平偏低,往往忽略了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合同管理过于随意性,具体表现通常有如下几种:制度制定不完善、制度履行不彻底、管理流程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明确。

(3)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合同管理保管多于管理。有些施工企业不愿聘用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合同管理,即使设立了合同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人员也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知识和能力。这些企业中的合同管理人员事实上为合同文件保管员,将合同管理工作误解为合同内容的登记和合同文件的保管。他们不能对合同内容提出有建设性意见,不能对合同的签订进行监管,更不能及时对合同履行情况跟踪监控。

(4)合同管理数据化程度不高。许多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手工处理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由于合同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的合同信息也各不相同,实时性不强,导致各部门协作,监控执行方面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首先,文档管理困难。合同文档管理仍然以传统的纸质合同为主,电子版合同为辅,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其次,信息汇总困难。数据格式不统一,采集也不能够及时进行,汇总工作耗时多、准确性低。再次,缺少预警机制。缺少对合同进度、结款等关键节点的预警,不能准确地预测近期可能的收支项目。

(5)合同管理问题处理滞后。很多企业不愿花过多的精力致力于合同管理的事前控制,总是等到发生合同纠纷或出现损失后才重视起来。而合同纠纷发生后或索赔事件发生后不能及时处理或提出索赔,致使合同风险损失因管理不及时而扩大,或错失合同索赔的时机,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2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合同法律意识淡薄

施工企业的经营运作还不规范,企业法律意识不强,尤其是缺乏强烈、敏锐的合同法律意识。有时不根据工程项目和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订立相应的合同条款,往往将订立合同流于形式。对合同条款不作仔细推敲,对违约责任、违约条件等不作具体明确的约定。订立的合同非常简单,内容缺乏、条款不全、责、权和利不明,为工程合同纠纷、合同损失和经济风险留下了隐患。

2.2 合同管理职能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很多施工企业的管理层,不能从战略高度分析和认识合同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缺乏对合同管理职能的重视对多年来积累的有关合同管理的经验教训,缺乏系统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已有的经验教训不能指导今后的合同管理工作,常常为同样失误重复地交“学费”。这类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执行的深度和质量往往依赖于具体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本身所具有的经验。项目现场合同文件管理混乱,大量无效、错杂的合同文件既干扰了合同管理人员的分析和判断,又不能为合同管理提供有力的合同依据,特别是由于难以保证合同管理中关键性环节的全面实行。发生遗漏或工作失误则会导致重大合同失误,形成合同风险。

2.3 合同文本存在众多缺陷

部分施工合同文件对履约双方约定的权利、义务显失公平,如过多地强调了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不明确,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凡此种种,施工合同的有失公平和公正,履约双方的责权严重不对称,是当前工程款屡屡拖欠的主要原因。另外大多施工合同文本中缺少对工程保险责任、索赔计算原则的具体约定。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是保证施工合同履行的有力手段,施工企业对这一点却往往认识不足。

2.4 合同管理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偏低

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强、知识面宽、法律法规意识要求高、需要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工作。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目前缺乏合同管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影响施工企业管理和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既有法律政策制定层次的问题,又有市场层面的客观因素,还有企业管理内部的问题,以下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升合同管理水平提出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管理流程的改进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企业建立基于管理流程的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对企业的所签订的各类合同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对合同状态进行跟踪。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合同评审的网络化。依据历史工程索赔事件建立索赔事件库为项目获取索赔机会提供信息支持。

(2)提高索赔管理能力。

对每个成员进行索赔基础知识的培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索赔意识。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索赔的重要性,总结索赔管理经验及教训,不断督促相关人员进行该方面的交流和学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设置专人负责索赔管理工作。将索赔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

(3)提高合同三大目标控制能力。

合同三大目标也是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目标,企业应重视成本、进度、质量控制方法。严格按照合同操作进行各项控制工作。

(4)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工作能力。

企业需聘请熟悉国外法律、国际惯例,懂外语,有创造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可通过培训班、学习、听讲座,参加法律专业或经济管理专业考试等形式,不断提高公司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要结合公司以往在合同管理中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意识篇7

[关键词]高校;综合档案管理;问题;改进

1.引言

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有了更大的依赖性以及更高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之下,档案事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时代的变迁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一定会给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工作以及生活方式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同样会产生很多的客观现实问题,我们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才能为现代的高校综合档案管理工作产生推动作用。

2.我国高校综合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领导重视不足,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不强

不少的高职院校领导没有足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档案管理的正确的意识,即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于学校的教研以及教学工作产生的促进作用。这样,高校管理者对于学校的档案建设工作就不会倾注很多的注意和经精力,甚至是几乎不过问,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统计数据失准、效率低、从业人员态度散漫,归档立卷工作一拖再拖从而形成材料积压的局面。

2.2高校综合档案管理者缺乏先进的思想意识

很多从事高效综合档案管理的人员因为终日拘囿在整理以及搜集档案的工作中,缺乏将工作与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因此缺乏一种现代管理观念,也就不能够应用现代管理理念指导档案管理工作,也没有认识到自己从事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如此一来,就造成了在真正的工作中缺乏改革以及管理创新意识,也没有办法对高校综合档案管理的不同资源进行更好的利用与开发,导致很多的管理资源消耗于无形之中。

2.3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

现代档案管理工作日趋智能化和现代化,因此它对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如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信息搜集、计算机、文件整理以及管理等不同的工作能力。然而,我国不少的档案管理者本身并不是学习档案管理专业出身,他们没有或者非常缺乏档案管理的工作经验,这对于当代的高校综合档案管理的高标准开发利用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所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档案管理而言意义重大。

2.4高校综合档案缺乏足够的开放力度以及宣传力度

高校综合档案缺乏足够的开放力度以及宣传力度,这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的高校综合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强烈的市场意识,思想上封闭保守,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还存在着“保密保险”的落后的管理理念。在有的学校,不少的大学生甚至对于学校的档案室的成分与内容,不知道查档的方法和途径,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利。

3.高校综合档案管理的改进方式

3.1树立现代管理意识以及档案知识意识

因为我国的很多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处于一种半封闭的状态,对我国的高校综合档案管理的发展很不利。很多内部因素或者外部因素都会对我国的档案管理造成一种阻碍,相当一部分的档案从业工作者严重缺乏知识经济以及信息文明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进行改变,建立起现代管理意识以及档案意识,这样才能满足现代档案管理的要求。第一、档案管理者必须要增强对高校综合档案进行管理的意识,才能适应现代这一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第二、形成一个开拓进取的档案管理发展观,对我国现今的高校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进行改革,更大程度地利用高校综合档案信息资源,对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潜能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掘,促进我国的高效综合档案部门获得更大的发展;第三、树立以及提升开放意识,通过不同的服务方式,形成一个更合理、理想的利用环境,借助于竞争机制,建立起一种资源共享以及实效意识,提升竞争意识,坚定服务意识,加深科研意识。

3.2用现代化方式管理高校综合档案

第一、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对高校的综合档案进行统计、搜集、保存以及整理,实现档案以及文件立卷的高效、高质量管理,同时通过现代互联网络,构造出一个高校综合档案信息数据库,实现资源的共享;第二、借助于现代化的更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现代化技术,加快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的发展步伐,对现有的档案体统进行更新,建库联网,同时创造条件服务于高校信息网的建设工作,早日完成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第三、提升各大高校的综合档案标准化建设,现在很多的高校有着标准各不相同的综合档案部门计算机数据库的设备。因此,我们应当考虑从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出发,逐步形成一个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使得宝贵的知识资源实现共享。

3.3提升高校综合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一个高校怎样才能实现综合档案高效管理,关键就是提升高校综合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从事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只有拥有现代知识技术,有着工作所需的完整的知识结构,树立、培养档案创新观念,才能够促进不同的服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笔者认为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是促进高校综合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可行性措施,在继续教育、实践教育以及系统教育中一步步增强管理水平。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仍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这已经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高校综合档案管理进行改革,研究在知识经济时代更科学的、更高效、更高质的档案管理方式,方可以将高校综合档案信息转化为生产力。

参考文献:

[1]《谈如何做好高等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工作》,刘楠,《经营管理者》2010年13期

合同管理意识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合法合规;运行机制;研究

一、引言

在合同的合法合规中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的方面,一是对法律和法规的严格遵守;二是需要对合同进行监管与约束,对行业准则的遵守;三是对内部规章制度和合同的规定要符合对外合同的约定;四是需要遵守社会已有的道德规范,秉承诚实信用的原则。一个企业的运行与管理与合同的合法合规运行是分不开的。因此,合同的合法合规以及运行机制对于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是企业长久发展运行的根本保障。在文章中,将主要分析国有企业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合同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从而为国有企业的合法管理提供根本的保障。

二、国有企业合同合法合规的必要性分析

国有企业中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可以保障企业正常经营,促进企业的良好稳定运行。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合同管理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载体,贯穿与合同管理的始终,其合法合规运行机制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合同的履行具有重要的效用。合同签订的合法合规也对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内外部环境互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企业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性发展才能稳住脚跟。与此同时,合同的合法运行机制有利于维护国有企业合法权益。一方面,合同的管理依法制定可以为企业权益提供一定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合同实时把控,防止合同双方因为违约而导致的利益受损,如果存在违约的行为可以及时追究对方的责任,不断的降低国有企业的市场经济风险。此外,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国有企业的经济纠纷。国有企业不同于普通的企业,管理的格局具有复杂性,管理层级多以及专业分类多、风险难以管控等问题。这些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国有企业面临一些诉讼纠纷或者给企业带来巨额的负债,长此以往也会给企业带来发展上的困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合同的风险占经营风险比重比较大,发生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合同审查的主体不过关,合同签订的不及时以及合同内容不够完善,发生违约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处理等。鉴于此,一定要及时的对企业的合同进行及时的风险把控,严格的把握国有企业的合同管理。

三、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违法成本低

在国有企业的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就是由于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薄弱,对于合同的依法合规管理意识不强。虽然在现阶段随着依法治国的理念的不断深入,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工作中依然有部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依然按照原有的工作模式,只是将合同视作一个基本的程序,没有严格的按照合同上的规章制度执行。甚至存在有的管理人员不清楚合同中的规章制度要求,不重视专业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使得国有企业的规章制度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的合同中还存在着合同更新慢,难以满足合同的制度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严重脱节,使得国有企业的合同制度形同虚设。最为重要的是国有企业长期的形成的这种落后的理念和意识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在国有企业的制度中存在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惩罚力度小,对于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与管理,导致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层出不穷,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合同管理的工作基础基础差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对于合同的管理就是企业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相应的合同管理人才。合同的管理看起来在企业管理中不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合同的知识面比较广,涉及专业性的知识比较多。需要合同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财务知识,还需要合同管理人员熟悉公司各项任务。但是由于合同的管理起步比较晚,大部分企业都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加上外部环境不规范等因素,多数企业都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意识,更不要说对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了。

(三)国有企业的合同签订时间滞后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现阶段,合同签订的不及时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合同签订的不及时会导致签约的内容缺乏有效的保障,长期以来也会造成企业制度混乱的局面。而国有企业之所以在签订合约时候存在滞后性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的合同审查审批流程比较繁琐,审批人员的效率低下。这也是国有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没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的原因。同时,国有企业的管理流程复杂,尤其是涉及到财务和招标投标业务的时候,存在许多的法律风险问题。此外,在合同风险的防控上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大部分的问题都是由于合同的纠纷而导致的。一方面是对合同的对象出现违约情况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影响了企业的继续开展。另一方面,就是由于国有企业的经济纠纷,例如:企业的担保纠纷和企业的应收账款纠纷等问题。如果没有及时的对企业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就一定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

四、国有企业合法合规管理的策略探讨

(一)提升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

要对国有企业的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需要提升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具体来说,在国有企业的管理中要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合同管理环境。为此,需要不断的提升员工的法律意识,完善合同的管理制度。同时也需要根据相关的合同法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并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对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需要对合同的文本进行规范,提升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规范意识。此外,在国有企业的合同管理中还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国有企业的人员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合同管理,加大对违法失职人员的惩处力度,提升企业的违法成本。

(二)建立系统化的合同管理工作信息系统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今天,国有企业的管理也不能一层不变,在国有企业的合同管理中,需要建立系统化的合同管理流程,建立全方位的管理流程。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广泛推动合同的信息化管理。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充分的利用网络与资源优势,提升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和透明化,实现对合同管理的全方位监控。此外,还需要大力完善合同文本,不断丰富合同的内容,提升国有企业的防范意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强化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

国有企业的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一方面需要将加大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这样可以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充分的调动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为企业深化改革,防范风险提供保障。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障合同的及时签订,提升国有企业的合同审批效率,树立企业的主体与责任意识。鉴于此,需要加大对国有企业的审核监管,对于效率低下的审核人员需要进行问责,加大处罚力度。

五、结束语

在合同的管理中,国有企业的合同内容还不够完善,在合同中规范的合同范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虽然在现阶段,国有企业的的合同范本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合同签订的风险,但是在合同的内容上还不够完善,导致国有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潜在风险。鉴于此,需要加大对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机制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刁恒.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机制研究[J].重庆行政,2019(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