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英国学者与他的中国电影研究——Leon Hunt访谈

    笔者于2010年偶遇中文版的《功夫偶像:从李小龙到〈卧虎藏龙〉》,读罢感慨万千,此书是西方第一部从学术批评的立场系统化、理论化地阐述功夫电影的专著,西方评论界推荐此书为功夫电影研究者与爱好者的必备读物。①2012年农历龙年岁初,受此书作者里昂·汉特先生的邀请,笔者访学布鲁内尔大学,与其就中国功夫电影研究兴趣的缘起、研究的切入点、研...

  • 论电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电影艺术是现代人喜欢的艺术形式,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等特点,其传播效益和推广力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电影艺术具有传播"非遗"、宣传"非遗",普及"非遗"、推广"非遗",记录"非遗"、存储"非遗"的作用,它以直观的视觉影像展现"非遗"文化,将"非遗"文化以视觉形式推...

  • 文化帝国主义视角下的后经典好莱坞电影解读

    美帝国主义文化通过对其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普世价值、政治理念等美国主流文化的输出,解构着世界其他国家民众的文化底蕴和传统。而后经典好莱坞电影则是这一功能的典型先驱,以其大制作、工业流水化,在美国现代经济霸权、文化霸权、政治霸权、军事霸权的后盾下,摧折各国文化,改写各国民众意识认知与思维传承,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球战略...

  • 新世纪中国作者电影的艺术探寻

    弗朗索瓦·特吕弗提出作者策略,即强调电影的个性与创新;安德烈·巴赞将电影作者论概念总结为选择个人化的元素作为相关的尺度,然后持续永恒地贯彻到每部作品中。新世纪以来,中国影坛上主旋律与娱乐商业片位居主导,艺术性渐弱,商业性渐强。执著于艺术性探索的"作者"们不少却遁入私语化、边缘化怪圈。本文针对新世纪中国作者电影现状,从艺术角度...

  • 论新时期以来“青春成长”主题电影的“言说”策略

    新时期以来,青春电影中的"青春成长"主题创作活跃,在创作的主题、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突破,艺术家的"言说"权利前所未有的扩张,尤其在塑造青年人物形象的广度与深度、表现青年人的青春暴力以及表现青春爱与性的启蒙三个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与时代意义。

  • 过去与现代的穿越:电影的叙事风格赏析

    电影的叙事风格是电影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电影中的故事的好看与否与电影的叙事风格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专业角度来看,电影的叙事总是充满着戏剧化的效果,这也是电影所追求和要求的。电影技术在不断进步,电影也向着商业化的趋势靠近。商业化的潮流下,电影的叙事显得更加突出。不同的叙事角度,也会导致观众产生不一样的审美观念,这与电影的发展分不...

  • 史诗电影《天国王朝》的图景层次分析

    在现代思想文化的烙印下,基于"十字军东征"历史真实改编的史诗电影《天国王朝》,在经过创作、制作、营销、商业运作、观众观影等活动后,同时具有多重图景层次。各个图景层次彼此缠绕,相互交织,融合为现代人们尤其是西方人脑际当中想象的过去"天国王朝"的历史图像,该图像所呈现的是历史与现实的视阈交融,它包含了丰富的现代文化意义。影片不...

  • 论电影《摔跤手》中所展现的体育精神

    《摔跤手》摒弃了导演很擅长的电影语言上的华丽,在叙事上采取线性平铺直叙。这种平静的叙事与花式摔跤这个很拉风的职业产生很大的反差,尤其是当你看到比赛之前,队员们虽然打扮得一个比一个拉风,但是都很礼貌和平静地商量着何种动作能让观众更加疯狂。本部影片的意义就在于主人公他的矛盾、他的踟蹰、他的选择、他天生就有的反思与领悟、他那只...

  • 灰色城市中的存在——论贾樟柯的电影创作

    贾樟柯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一直受人们关注。贾樟柯的电影极具纪实风格的美学气息,他用摄影机捕捉着被银幕遗忘的时空,保持着对平民阶层的一贯关注,揭露出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城市的异化和人的艰难存在的主题。本文正是基于此,对贾樟柯迄今为止执导的六部故事片作一番扫描,贾樟柯影片中富有想象力的影像表达,正确而现实地描绘出现代化进程中社...

  • 贾樟柯电影叙事的诗化倾向

    贾樟柯电影有着对现实的逼视和对底层的关注,反映的是真实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生活、情感现状。同时,他的电影的创作理念中还包含着对诗意的追寻和对现实的诗化表达。这使得贾樟柯电影在揭示生活冷酷面的同时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内涵。

  • 姜文电影中的作者痕迹

    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电影导演,姜文的电影与同时期其他导演的作品相比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其作品中所折射出的电影作者性和浓郁的形式主义风格以及他个人的时代记忆都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观影者。本文以姜文执导的四部电影为文本,在"电影作者论"这一观点视阈下,从话剧艺术样式、电影符号、英雄主义情结等几个方面对姜文电影进行简要的阐释,将姜...

  • 传统动画影片中的道本思想研究

    传统文化是动画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动画作品的思想内涵又能传达出传统文化中的某种价值观和道德观。中国传统的人文、自然、哲学观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传统哲学思想对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动画影片在哲学内涵、美学思想、艺术手法等方面要体现出传统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道本思想与中国传统动画设计有...

  • 中西方动画电影中人设形象及其风格的差异性研究

    随着现代动画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动画电影也逐渐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审美观念的不同、科学技术发展程度制约因素,使得中西方动画电影中形象风格存在众多差异点。本文主要对中西方动画电影的形象风格差异性进行研究,希望对热爱动画电影的广大受众和从事于动画电影的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 动画创作中的规律性特点研究

    虽然动画的种类多种多样,但就动画创作而言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从其流程来看,动画片无论何种类型,均可分为前、中、后期三部分。虽然由于工具和材料的不同而造成不同工作方式和具体流程,但由于动画片具有相同的动画特质,所以这并不能改变动画的创作特点。本文就从动画创作的一般规律出发,阐述动画创作中要有明确的创作定位;要正确看待原创;...

  • 论动画电影《快乐的大脚》中人物造型的创意与展现

    在动画电影中人物造型的创作与人物性格搭配是一种新鲜尝试,美国动画电影《快乐的大脚》中主人公曼波的造型表现手法和艺术价值是一个值得我国电影发展学习的优势。动画电影的人物造型表现需要考虑电影本身的剧情、人物、拍摄技巧等因素。在电影《快乐的大脚》中,造型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创意,利用了新颖的技巧表现了剧情中动物的情感生活,抒发了企...

  • 从《秦时明月》看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中侠义精神的表现

    动画"侠义精神"的诞生和中国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动画片作为艺术产品实现了它的商业价值,由此带动人们对动画产业的热情。本文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探索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世纪十年中国动画影视题材及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细致地分析了新世纪中国动画影视作品中主角所体现出来的侠义精神,以《秦时明...

  • 试论漫画与动画的邻界关系

    漫画属于平面视觉绘画艺术,动画则属于动态影像视听艺术。漫画将大小不一、纵横有致的画格组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新型漫画的形象体系,颇似电影镜头的拍摄效果,这就是Manga。蒙太奇的理论有力地推动了动漫艺术的发展。由于电影语言的介入,使Manga从传统的漫画中独立出来。漫画与动画在选择创作题材上大多是以文学作品作为改编的主要对象。本文讨...

  • 探析动画电影中色彩结构的叙事作用

    动画电影经历了无声片、黑白片,再到3D动画片的演变,动画电影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与色彩的推波助澜是密切相关的。动画电影中的色彩是动态的,为电影的故事情节服务。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设计决定了一部动画电影的质量,可充分发挥色彩结构对动画人物的心理刻化,表白人物的主观情绪。本文围绕写实性和主观性两个方面来探讨色彩结构对动画电影的叙事作用,...

  • 日本文学意味与电影艺术的融合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不仅在日本本土引起了巨大轰动,在亚洲乃至全球都十分有名。由原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已经于2011年9月在中国内地公映。《挪威的森林》的小说,带着深刻的日本文学的烙印,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更是将日本文学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本文将通过《挪威的森林》的小说与电影的对比,窥探出日本文...

  • 多义主题与拱形结构:小说与电影的互文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是文学史上的一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杰出文学人物,他的造诣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上,而且在电影电视上也有不菲的成就。他的作品屡次出现在银幕上,成为电影艺术创造的热点。小说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改编尤为突出,被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进行了26次之多的改编,不断地被诠释和演绎。本文着重探析《安娜·卡列尼娜》从小说到...

  • 大爱还是无奈——关于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热现象的思考

    "改编"不仅是重要的创作方式,也是影视发展史上经久不衰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学名著改编热为目前的一大艺术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体现在影视艺术的双重属性、行业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信息传播方式与人类的阅读习惯的双重改变等方面。

  • 由崇“理”到扬“情”:论电影《风声》对小说《风声》的改编

    电影《风声》和小说《风声》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两者所致力于打造的因素却不相同,作为与小说《风声》同名的影片,它在许多方面对原著进行了改编,一定意义上解构了小说的内质和重心。从审美诉求和美学风范来讲,小说崇尚"理性",麦家强调"理性"的力量,其小说创作始终在探索人的智力极限、理性空间,标举"理性"的思索之美、认识之美;电影高...

  • 我谈电影《边城》的改编

    凌子风导演的影片《边城》是根据沈从文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自搬上银幕后,曾得到诸多好评,并在国内外获过大奖。但时过境迁,以当代人的眼光来比读原著和这部改编电影,笔者认为无论是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的增删、边城风俗的展现,还是细节的处理上,都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拟以原著为依托,就如何充分利用电影的视听艺术特性更好地展现原著的精...

  • 从《喜宴》看中西方道德礼仪文化的差异

    李安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与艺术功底的电影导演,他有着中西方结合的文化背景与国际化的商业眼光,能够让他在好莱坞电影市场中创作出大量的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电影。在另一方面,道德礼仪是人类社会中生存的基本制度和形式,由于中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使得在日常的道德礼仪文化习俗上有着明显的矛盾与冲突。本文针对李安导演的早期作品《喜宴》...

  • 浅析卓别林无声电影的音乐之旅

    电影是音画艺术,音乐与电影是骨肉相连和密不可分的,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推动影片的剧情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电影音乐是一种相对新兴的音乐形式,最初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声电影时期电影发展为纯视觉艺术和通过音乐所表现的部分听觉艺术,卓别林喜剧片的出现,让这种音乐形式发展到了顶峰。本文追溯了电影音乐的历史,探讨了电影音乐的叙事、...

  • 谈中国水墨元素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

    在中国电影产业和中国传统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国式的电影元素重新被电影工作者们作为重点。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水墨元素逐渐成为极具中国审美意蕴的电影表现符号,它不仅仅是中国画的一种艺术体现形式,而且还把其自身丰富的变化运用到电影艺术中,以达到独特的创作效果,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我国的电影创作中。因此,本文旨在从中国水墨元...

  • 解读叙事学语境下的新《鸿门宴》

    由李仁港导演操刀的《鸿门宴》给观众带来一场刀光剑影的历史盛宴,赢得广泛好评。《鸿门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是楚汉相争中最精彩的部分,李仁港导演对历史的重新解读,让观众看到鸿门宴上弈棋定天下的精彩片段。同时,对角色的重新解读让这部影片有着过人之处。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对《鸿门宴》的叙事结构视听语言及导演创作意图进行解读。

  • 论电影《金陵十三钗》的空间叙事

    电影《金陵十三钗》展示了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人性光辉的彰显。该电影的艺术魅力与它的空间叙事密不可分:其一,电影中的诸多空间意象如"教堂""红十字""琴弦"等,具有深刻的内涵特征和象征意义;其二,运用"空间表征法",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体现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更显张力;其三,电影中的精神空间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挖...

  • 《金陵十三钗》后现代技法蠡测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在导演生涯现代化进程中的又一次转折。其中所融入的后现代技法使其电影震撼人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从人物构成来看,拒绝媚俗,但不拒绝世俗;从情节设计来看,追求"共时"叙述的艺术性;从接受的角度来看,以开放性的姿态追求更广泛的审美性和空间。这部电影没有刻意地将这种新的元素作为炫耀的资本,而是潜移默化地体现在...

  • 革命罗曼蒂克的力作——论《秋之白华》的新与旧

    导演霍建起和编剧苏小卫夫妇合作的《秋之白华》演绎了瞿秋白和杨之华二人的浪漫爱情,这是一个革命加恋爱的主题情节,在某些方面仍有潜在的规训所在。但影片进行了新的探索,其分别以杨之华和瞿秋白的视角回忆了二人的爱情和革命事业,凸显了革命领袖在爱情生活中的情深意长与对自己革命人生的复杂体味,整部电影以诗意唯美的画面寓意着理解与包容...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