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发展前景8篇

时间:2023-09-26 15:10:38

电影发展前景

电影发展前景篇1

电视电影是一种新兴的电影品种,指为电视首映而制作的影片。它在国际上的发展历史才只有30多年,而在我国则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电视电影既吸收了电影传统中用精致的声画语言进行叙事的各种技巧,又适应了电视媒介的特点,体现出了影视艺术在新传媒时代强烈的整合需求,同时也反映出了影视艺术同宗同源而又殊途同归的深层美学特质。

一、电视电影的起源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办电视台,宣告了电视媒介的诞生。由于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大感兴趣,一时间待在家里看电视节目蔚然成风。以美国为例,原来已成为美国人固定消闲方式的“周末举家上电影院”被彻底破坏,这就造成了电影观众人次的急剧下降,尽管当时的电视技术只能提供质量很差的画面,但由于电视的新鲜性、免费观赏、节省外出的额外费用以及体力消耗等,足以弥补早期电视艺术造成的观赏缺陷。从此以后,电视艺术就以其传播的迅速性在大众传播领域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第一传播媒介,并对电影艺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因此,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两种艺术形式——电影与最强势的传媒——电视,从40年代开始了激烈竞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逐渐从恶性竞争走向合作,开始了影视合流的趋势。国外的影视合流最初是以在电视上播放电影的方式为开端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即电视电影。

电视电影在国际上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40年,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这之前,美国电视上播出的影片大多是1948年以前拍摄的旧片,而且很少有高质量、高票房收入的佳作,通常也不在黄金时段播映。直到1961~1962演季,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网首先在黄金时段推出一个栏目《周六晚间电影》,播出一些新片,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此后,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先后在1962年和1965年推出了自己的黄金时段电影节目。之后,在电视屏幕上播出好莱坞新片成为一种标准规范。

在电视屏幕上播出电影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但是在把电影搬上电视屏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成本过高和电影无法很好适应电视播出等一系列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加在一起,促成了电视网为自己拍电影的想法。1964年,环球电影公司最先向全国广播公司提出了为电视网制作影片的概念,并在当年10月播出了第一部专门为电视网制作的影片《看他们怎么跑》(see how they run)。到1966年,全国广播公司又同环球制片公司签约,长年制作在电视中首播的影片。第一部是在美国电视史上很有名的《声誉竞赛》(fame is the name of the game)。此后这种影片成为美国电视中一种固定的节目样式,被称作made for tv movie(为电视制作的电影)或简称tv movie(电视电影),更适合于在电视上播出,制作成本也远远低于一般的好莱坞影院影片。由此,电视电影正式诞生,成为一种完全区别于影院电影的、成熟的节目样式和制作产业。目前,为中国观众所知并较有影响的电视电影有: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英国片《我美丽的洗衣店》、岩井俊二的《捆绑》《烟火: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等,以及被我国观众误认为是电视剧的美国电视电影恐怖片《x档案》、电视电影侦破片《神探亨特》和由斯皮尔博格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十集电视电影《兄弟连》等。

二、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

和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电影只有10年的历史。虽然只是短暂瞬间,但这毕竟是电视电影开创性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电视电影走过了一段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每年播出上千部影片。一方面,随着事业的发展,电影频道中心面临必须从简单提供节目到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制作节目的转变;另一方面,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频道肩负着成为影视合流龙头的重任。同时,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电影产量不断下滑,电影频道节目编排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从1998年开始,电影频道开始尝试自己制作一些节目,并拍摄故事片,由此掀开了中国拍摄电视电影的序幕。

在最初的尝试中,“第一次吃螃蟹”的电视电影人把重点放在独立拍摄影片上,主要参照电影的叙事结构、人物的刻画与镜头的运用等,强调电影化的表现手法,并且根据电视播出的特点,为了达到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降低成本的目的,尽量选择场面小、情节比较紧凑、人物相对较少的题材。第一部拍摄完成的电视电影是杨亚洲导演的《别了,冬天》,其主演为喜剧明星牛振华,女主演是陶红。影片故事类似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对于后来的电视电影的创作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由于缺少理论定位和创作经验,早期的电视电影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艺术质量不高的问题,如剧本的容量不够、内容单薄,剧情简单、雷同,人物概念化、性格不鲜明;创作的科技含量不够,电影作品看上去更像是电视剧等等。

1999年4月,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正式成立了电视电影部,正式铺开了电视电影的创作道路。2000年伊始,电影频道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及《当代电影》编辑部召开了关于电视电影的研讨会。在认真研讨和总结了电视电影的创作规律、艺术特点和制作经验之后,电影频道决定部分电视电影用16毫米胶片拍摄,目的是提高电视电影的艺术质量,用优秀的作品打造电视电影品牌。2002年,电影频道经过反复论证和大量调查研究,决定从世界高科技的发展趋势和电影技术发展前景以及电影频道的未来考虑,电视电影采用高清数字技术拍摄。从最初采用标准清晰度数字摄像机拍摄到部分采用16毫米胶片摄影机拍摄,到转向高清数字摄像机拍摄,标志着电视电影的创作开始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近10年来,电影频道已经推出了一千多部电视电影作品,不少作品显示出可贵的艺术创新锐气,其结构的张力、形象的丰满以及风格、样式的多元性探求等方面,都堪与电影相媲美。由于其题材涉及非常广泛全面,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节目,为中国影视艺术宝库增添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同时其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从收视率上看,每部电视电影作品黄金时间首播的观众人数一般都在2 000万至3 000万人次左右。其中,60%以上的电视电影作品首播的收视率都能进入电影频道当周收视率前十名。由此可见电视电影观众层面的广泛及其社会影

转贴于

响。同时,不断发展的电视电影事业,也激活了电影文学创作,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电影创作人才。现在,电影频道每年都能收到1 000多部剧本,一大批成熟的剧作者和年轻导演从电视电影起步,现在也成为电影或电视剧拍摄的新兴力量。不少为我们熟知的著名导演、演员都曾为观众奉献过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比如导演高希希、杨亚洲、乔梁,演员陶虹、李亚鹏、陆毅、佟大为、潘粤明、何琳等等,不胜枚举。2003年,由电影频道(cctv-6)出品,歌手艾静主演的电视电影《黑白》代表中国的电视电影首度走出国门,在第16届法国兰斯国际电视节上荣获了评委会特别奖;2004年,纪实性电视电影《一个农民的导演生涯》在第32届易本希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银奖;2005年11月,中国女星何琳因在电视电影《为奴隶的母亲》中饰演阿秀一角。获得了第33届国际艾美奖最佳女演员奖,这是亚洲女星第一次获得如此殊荣。这次获奖又一次见证了中国电视电影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辉煌时刻。同时也为中国的电视电影人坚定了无限的信心。

但是,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剧本的创作上。由于大多数剧本是自由来稿,许多作者是新手或是非专业作者,剧本的成活率比较低;而且在剧本的内涵上,存在着作品的容量不够、内容单薄,剧情简单、雷同,人物概念化、性格不鲜明等不足。许多有能力有分量的艺术家没有真正参与到电视电影的创作中。二是在影片的制作上。由于电视电影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在电影的制作上缺乏制作经验,在电视电影刚刚开始起步的前两年,基本按照电影的制作方式拍摄而成的作品不多,大多数影片是用磁带而不是用胶片拍摄的,所以,使不少作品看上去更像是电视剧。同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的小制片公司不具备拍片能力,而将项目转包出去,使制作经费在转包过程中被盘剥,严重影响了部分影片的拍摄质量,这也说明在电视电影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操作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中国电视电影的未来前景

面对这样一个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中国电影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它的未来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关于电视电影的创作

在题材上,由于电视播放具有比较快捷地反映人们最关心的现实生活问题的特点,因此,可以加强关于现实题材的创作,那些带有新闻性、时代感的现实生活的题材,或表现真人真事的纪实题材,都可以成为电视电影的主要题材类型。此外,还可以关注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名著的改编和儿童片。同时,要借鉴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创作经验,强化为档期制作,为类型化的片场制作,打造国产类型电影品牌,提高电视栏目整体质量。在人才上,可以吸引更多有创作经验的优秀导演加入电视电影的创作队伍。

2.关于电视电影的投资方式和制片方式

几年来,电视电影的制作队伍已经逐渐成熟,形成了独家投资和多种投资相结合的投资方式,每年有100多家影视制作单位参与电视电影制作,目前的电视电影创作已初步形成规范化的生产运作。因此,电视电影要继续发展,就要继续引进市场机制,用市场方式来进行运作,使电视电影的生产完全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建立制作、发行、播映的完整机制,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视电影经营机制,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由于制播分离制度的实施,电影的投资可以从原来的先期投资过渡为后期购买,以适应市场经济。

3.关于电视电影的市场开拓

从已经播放的电视电影的收视反应来看,电视电影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如果再加上16毫米影片市场和其他后开发市场,将会形成一个对整个电影产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可以根据电视电影的不同类型和观众的观赏需求来划分播出的时间档期,形成不同风格的栏目,以栏目的整体优势吸引观众,赢得市场;也可以扩大播放市场,将播放电视电影的频道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扩大到全国地方台的影视频道。同时,综合考虑影片的市场价值,可以将一些已经播出的、观众反映较好的、质量上乘的影片制成拷贝或vcd、dvd,在国内或海外市场发行,以整合资源,扩大市场。

4.关于电视电影的生产用材

电影发展前景篇2

电视电影是一种新兴的电影品种,指为电视首映而制作的影片。它在国际上的发展历史才只有30多年,而在我国则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电视电影既吸收了电影传统中用精致的声画语言进行叙事的各种技巧,又适应了电视媒介的特点,体现出了影视艺术在新传媒时代强烈的整合需求,同时也反映出了影视艺术同宗同源而又殊途同归的深层美学特质。

一、电视电影的起源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办电视台,宣告了电视媒介的诞生。由于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大感兴趣,一时间待在家里看电视节目蔚然成风。以美国为例,原来已成为美国人固定消闲方式的“周末举家上电影院”被彻底破坏,这就造成了电影观众人次的急剧下降,尽管当时的电视技术只能提供质量很差的画面,但由于电视的新鲜性、免费观赏、节省外出的额外费用以及体力消耗等,足以弥补早期电视艺术造成的观赏缺陷。从此以后,电视艺术就以其传播的迅速性在大众传播领域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第一传播媒介,并对电影艺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因此,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两种艺术形式——电影与最强势的传媒——电视,从40年代开始了激烈竞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逐渐从恶性竞争走向合作,开始了影视合流的趋势。国外的影视合流最初是以在电视上播放电影的方式为开端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即电视电影。wwW.133229.cOM

电视电影在国际上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40年,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这之前,美国电视上播出的影片大多是1948年以前拍摄的旧片,而且很少有高质量、高票房收入的佳作,通常也不在黄金时段播映。直到1961~1962演季,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网首先在黄金时段推出一个栏目《周六晚间电影》,播出一些新片,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此后,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先后在1962年和1965年推出了自己的黄金时段电影节目。之后,在电视屏幕上播出好莱坞新片成为一种标准规范。

在电视屏幕上播出电影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但是在把电影搬上电视屏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成本过高和电影无法很好适应电视播出等一系列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加在一起,促成了电视网为自己拍电影的想法。1964年,环球电影公司最先向全国广播公司提出了为电视网制作影片的概念,并在当年10月播出了第一部专门为电视网制作的影片《看他们怎么跑》(see how they run)。到1966年,全国广播公司又同环球制片公司签约,长年制作在电视中首播的影片。第一部是在美国电视史上很有名的《声誉竞赛》(fame is the name of the game)。此后这种影片成为美国电视中一种固定的节目样式,被称作made for tv movie(为电视制作的电影)或简称tv movie(电视电影),更适合于在电视上播出,制作成本也远远低于一般的好莱坞影院影片。由此,电视电影正式诞生,成为一种完全区别于影院电影的、成熟的节目样式和制作产业。目前,为中国观众所知并较有影响的电视电影有: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英国片《我美丽的洗衣店》、岩井俊二的《捆绑》《烟火: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等,以及被我国观众误认为是电视剧的美国电视电影恐怖片《x档案》、电视电影侦破片《神探亨特》和由斯皮尔博格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十集电视电影《兄弟连》等。

二、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

和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电影只有10年的历史。虽然只是短暂瞬间,但这毕竟是电视电影开创性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电视电影走过了一段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每年播出上千部影片。一方面,随着事业的发展,电影频道中心面临必须从简单提供节目到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制作节目的转变;另一方面,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频道肩负着成为影视合流龙头的重任。同时,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电影产量不断下滑,电影频道节目编排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从1998年开始,电影频道开始尝试自己制作一些节目,并拍摄故事片,由此掀开了中国拍摄电视电影的序幕。

在最初的尝试中,“第一次吃螃蟹”的电视电影人把重点放在独立拍摄影片上,主要参照电影的叙事结构、人物的刻画与镜头的运用等,强调电影化的表现手法,并且根据电视播出的特点,为了达到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降低成本的目的,尽量选择场面小、情节比较紧凑、人物相对较少的题材。第一部拍摄完成的电视电影是杨亚洲导演的《别了,冬天》,其主演为喜剧明星牛振华,女主演是陶红。影片故事类似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对于后来的电视电影的创作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由于缺少理论定位和创作经验,早期的电视电影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艺术质量不高的问题,如剧本的容量不够、内容单薄,剧情简单、雷同,人物概念化、性格不鲜明;创作的科技含量不够,电影作品看上去更像是电视剧等等。

1999年4月,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正式成立了电视电影部,正式铺开了电视电影的创作道路。2000年伊始,电影频道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及《当代电影》编辑部召开了关于电视电影的研讨会。在认真研讨和总结了电视电影的创作规律、艺术特点和制作经验之后,电影频道决定部分电视电影用16毫米胶片拍摄,目的是提高电视电影http://的艺术质量,用优秀的作品打造电视电影品牌。2002年,电影频道经过反复论证和大量调查研究,决定从世界高科技的发展趋势和电影技术发展前景以及电影频道的未来考虑,电视电影采用高清数字技术拍摄。从最初采用标准清晰度数字摄像机拍摄到部分采用16毫米胶片摄影机拍摄,到转向高清数字摄像机拍摄,标志着电视电影的创作开始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近10年来,电影频道已经推出了一千多部电视电影作品,不少作品显示出可贵的艺术创新锐气,其结构的张力、形象的丰满以及风格、样式的多元性探求等方面,都堪与电影相媲美。由于其题材涉及非常广泛全面,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节目,为中国影视艺术宝库增添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同时其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从收视率上看,每部电视电影作品黄金时间首播的观众人数一般都在2 000万至3 000万人次左右。其中,60%以上的电视电影作品首播的收视率都能进入电影频道当周收视率前十名。由此可见电视电影观众层面的广泛及其社会影

http://

响。同时,不断发展的电视电影事业,也激活了电影文学创作,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电影创作人才。现在,电影频道每年都能收到1 000多部剧本,一大批成熟的剧作者和年轻导演从电视电影起步,现在也成为电影或电视剧拍摄的新兴力量。不少为我们熟知的著名导演、演员都曾为观众奉献过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比如导演高希希、杨亚洲、乔梁,演员陶虹、李亚鹏、陆毅、佟大为、潘粤明、何琳等等,不胜枚举。2003年,由电影频道(cctv-6)出品,歌手艾静主演的电视电影《黑白》代表中国的电视电影首度走出国门,在第16届法国兰斯国际电视节上荣获了评委会特别奖;2004年,纪实性电视电影《一个农民的导演生涯》在第32届易本希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银奖;2005年11月,中国女星何琳因在电视电影《为奴隶的母亲》中饰演阿秀一角。获得了第33届国际艾美奖最佳女演员奖,这是亚洲女星第一次获得如此殊荣。这次获奖又一次见证了中国电视电影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辉煌时刻。同时也为中国的电视电影人坚定了无限的信心。

但是,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剧本的创作上。由于大多数剧本是自由来稿,许多作者是新手或是非专业作者,剧本的成活率比较低;而且在剧本的内涵上,存在着作品的容量不够、内容单薄,剧情简单、雷同,人物概念化、性格不鲜明等不足。许多有能力有分量的艺术家没有真正参与到电视电影的创作中。二是在影片的制作上。由于电视电影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在电影的制作上缺乏制作经验,在电视电影刚刚开始起步的前两年,基本按照电影的制作方式拍摄而成的作品不多,大多数影片是用磁带而不是用胶片拍摄的,所以,使不少作品看上去更像是电视剧。同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的小制片公司不具备拍片能力,而将项目转包出去,使制作经费在转包过程中被盘剥,严重影响了部分影片的拍摄质量,这也说明在电视电影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操作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中国电视电影的未来前景

面对这样一个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中国电影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它的未来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关于电视电影的创作

在题材上,由于电视播放具有比较快捷地反映人们最关心的现实生活问题的特点,因此,可以加强关于现实题材的创作,那些带有新闻性、时代感的现实生活的题材,或表现真人真事的纪实题材,都可以成为电视电影的主要题材类型。此外,还可以关注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名著的改编和儿童片。同时,要借鉴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创作经验,强化为档期制作,为类型化的片场制作,打造国产类型电影品牌,提高电视栏目整体质量。在人才上,可以吸引更多有创作经验的优秀导演加入电视电影的创作队伍。

2.关于电视电影的投资方式和制片方式

几年来,电视电影的制作队伍已经逐渐成熟,形成了独家投资和多种投资相结合的投资方式,每年有100多家影视制作单位参与电视电影制作,目前的电视电影创作已初步形成规范化的生产运作。因此,电视电影要继续发展,就要继续引进市场机制,用市场方式来进行运作,使电视电影的生产完全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建立制作、发行、播映的完整机制,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视电影经营机制,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由于制播分离制度的实施,电影的投资可以从原来的先期投资过渡为后期购买,以适应市场经济。

3.关于电视电影的市场开拓

从已经播放的电视电影的收视反应来看,电视电影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如果再加上16毫米影片市场和其他后开发市场,将会形成一个对整个电影产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可以根据电视电影的不同类型和观众的观赏需求来划分播出的时间档期,形成不同风格的栏目,以栏目的整体优势吸引观众,赢得市场;也可以扩大播放市场,将播放电视电影的频道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扩大到全国地方台的影视频道。同时,综合考虑影片的市场价值,可以将一些已经播出的、观众反映较好的、质量上乘的影片制成拷贝或vcd、dvd,在国内或海外市场发行,以整合资源,扩大市场。

4.关于电视电影的生产用材

电影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 音乐电影;电影艺术;发展前景;电影营销

一、音乐电影概述

(一)音乐电影的产生

由于早期的电影并没有声音出现,所以早期的电影很难令观众长时间地坐在剧院里面欣赏画面,于是一些大型的剧院纷纷请来一些有名气的演奏乐队,在播放电影的时候配合电影内容,为观众献上与之相配的精彩演奏。严格地说来,从默片时代开始,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联。直到1926年8月6日,世界第一部有声短片《唐•璜》在美国上映,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正式问世。其中使用了一种被称作“维他风”的唱片伴音系统,但这部影片中的声音还只限于一些音乐。

(二)音乐电影的概念、定义

音乐电影是以音乐为题材的一种电影艺术形式,是目前为止出现的一种新的音乐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音乐电影的组成是由普通电影和Music Video糅合而成的新的音乐电影表现形式。一般会以一个单一的故事为中心,创作出指定主题音乐和其他辅助音乐的片段,再按照电影拍摄的逻辑顺序将音乐作为主要叙事手法制作而成的短片。但听电影原声唱片,又跟看电影是什么关系呢?有人会因为音乐而喜欢上一部电影;有人也会因为喜欢上一部电影而四处寻找这部电影的配乐。由此看来,音乐电影的定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必须有一个完整、独立、具备戏剧冲突的故事情节,其特点是音乐电影与音乐短片、情节MV等区分开的重要之处。

2.影片长度较短,这是新类型音乐电影与传统歌舞片的重要区分特点。音乐电影一般在10~20分钟左右,远远短于传统电影90分钟的分割线。

3.以音乐为题材,电影中穿插专门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

(三)音乐与电影艺术的完美结合

电影不仅在过去的世界中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念,被称为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外,对现在和将来的世界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电影被誉为是声、光、影艺术的完美结合。然而“光与影”都只是体现在技术层面对电影作出的贡献,只有音乐这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在艺术上完美地与电影结合在了一起。音乐与电影两者有机地结合,利用视听的触动,使人们更完美地表现自己心底的思想感情。音乐用不同情感不同音调来营造与影片贴切的气氛,并能诉述一些心底无法表达的纠缠,还能传递心灵感受,用音乐突出某种动作与动态,恰当的音乐让观众对于影片的情感能更直观地理解。有了音乐的加入,不但提高了电影艺术的品味,也使视听艺术更加丰富,本来静态的画面借助动态的持续不断的音乐形式达到了完美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二、音乐电影与普通电影的区别

(一)主流电影的分支――音乐电影

作为主流电影的一个分支,音乐电影并不像其他类型片一样容易融入大众的视野。严格地讲,音乐电影应该算是新媒体电影的其中一个流派。

素有“暴力美”之称的著名导演吴宇森捧红尼古拉斯凯奇的电影《变脸》(又译夺命双雄)中,一名男童戴着耳机,子弹在他身边飞舞,柔美的音乐响起,这一镜头堪称暴力美学的典范。

Nino Rota现在的至高声誉不仅仅是因为他曾为《教父》谱写了令人动容的音乐,更是对他在电影配乐界至高无上地位的真实评价。他在早年进军好莱坞之前,在意大利电影界的地位就已经非同一般了(11岁就写了第一部宗教剧配乐),后来为19部费里尼电影担任了配乐,被后者称为“就像是上帝派来帮我完成电影的人”。1968年,由他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配乐原声带正式发行上市,创下了300万美元以上的收益,也使得电影原声带成为风靡唱片市场上的一种赚钱的重要手段。

对于《我的父亲母亲》来说背景音乐的烘托也起到了很大的渲染作用。伴着悠扬的曲调和电影情节,“奔跑”在整个影片中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从初见的兴奋,到追恋人的急迫,再到雪野中的焦急,到最后通向幸福的奔跑。每一次奔跑的姿势都各自不同,心情也会随着当时的心境起伏变化,同时传递的一个相同的主题,就是爱情。音乐的高潮与奔跑节奏配合的极为巧妙,让观看者的血液也随之沸腾。

(二)音乐电影与其他类型片的区别

我们可以将音乐电影看做是歌舞片的精简版。然而并不是所有类型影片都适合改变成音乐电影这种电影形式的。受制于影片长度,如功夫片、警匪片、故事片这种需要铺垫的影片并不适合新媒体电影去追赶未来电影的发展潮流。音乐电影相对来说更加独立,它不再是故事为单一主线,音乐烘托情节,而是把二者真正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形态艺术。这也是音乐电影与其他类型片最大的差别所在。

(三)音乐电影的优势

音乐电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营销发行渠道具有多样性。从中国媒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来看,整个经济模式是一个缺乏规范法律体系的领域,电影营销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其中的一个表征。音乐电影中,音乐与电影没有上下级关系,两种艺术相辅相成,是互为依托存在的。所以在后期的宣传攻势中,电影故事可以增大音乐发行方的力量,而影片本身又以音乐元素为卖点,进行交互式宣传,截取影片片段与音乐的结合运用在宣传中,吸引人的注意。在现代电影声音创作观念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中国的电影声音正在构建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创作体系,使得当下中国的文化语境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态势给电影艺术产业领域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电影声音创作在此氛围中形成了独有的本土特征与发展趋势,并立足国际舞台。中国电影声音的学术研究仍落后于中国电影的其他专业领域。因此当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和制作领域渐次地在一般人的眼光中从事业性领域转变成了商业性和产业性并重的领域以来,认真研判、梳理、考量每年的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状况,并思考中国电影声音将朝着怎样的方向继续发展,不仅是电影声音工作者和研究者的责任,亦可为下一个电影发展周期的总体策划和酝酿、为进一步地提高中国电影声音艺术的创作质量水平、为中国电影走向全球并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语境下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铺设出一条基本之路。

三、音乐电影的发展前景展望

(一)音乐电影的历史

音乐电影的演进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在音乐电影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时期都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气,每个时期社会风气也构成音乐电影本身的延续。以下将以时间的先后来简述电影音乐的发展过程与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1.默片时代追溯电影音乐的历史

1895年在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厅,卢米埃兄弟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商业片,放映的同时还邀请了钢琴家做现场的伴奏,所演奏曲目均是通俗的音乐,这次音乐与电影的交汇就证明了两者有一个切入点与结合处。

1912年,温克勒出版了名为《音乐指示谱》的乐谱合集,专门为当时放映电影的现场来使用,得到大众的好评。

1913年各家出版商开始将音乐的类型分门别类应用于适用的情节中,其中以《动画音乐集》最为有名。

第一位正式将音乐引进电影中的是电影之父葛里菲斯,他创作的《国家的诞生》影片,首次与音乐家布瑞尔创作的美国歌谣完整结合,这是电影音乐的一大转折点。

在默片时代电影音乐总谱已经出现,作曲者事先编谱完毕后在电影放映时由交响乐团或室内管弦乐团现场演奏。最著名的是默片大师卓别林从1918年起为自己的电影创作的音乐,除了写曲之外,他还身兼提琴手、钢琴师与管风琴师等。

2.起飞时期的电影音乐史

1927年对于电影史的发展是关键的一年,因为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渐趋成熟,使得有声电影正式崛起,观众终于能在听到音乐的同时听到演员们的声音了。

有声电影制片商对电影音乐开始关注,以音乐注入电影中的方式来建立公司电影的形象,同时也尝试其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以达到更成熟的电影音乐语言。1927年的《爵士歌手》是第一部片中主角能开口说话的有声电影,此后不到三年,声音的出现让电影表演更具生命力,有声电影自此席卷了整个影坛,成为主流。

(二)今天的音乐电影

今天的音乐电影以音乐与形态表演被人们接受,并形成一套完整独立的叙事的美学体系。音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而电影却无法不在音乐中体现情绪的升级,这就是音乐电影的显著特征。音乐电影也可以叫做音乐故事片,从理论上讲音乐电影是一种集音乐、电影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其诞生之日起,已经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歌舞青春》《摇滚青春》《歌剧魅影》《海上钢琴师》。现今电影音乐改变了以前电影必须是用形体方式构成的传统观念,与电影中的对话、场景等结合,形成了新的整体叙事的表现形式,有时音乐与语言结合,有时音乐和音响效果结合,有时与两者都结合来恰如其分地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

(三)音乐电影的未来

电影音乐的重要性与将来的发展是一个空间巨大的未来电影行市,各种新创意、新体裁、新风格的音乐电影会不断涌现。随着电影思想的多样化和大众眼光需求的多样化,音乐电影将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认可,不久的将来,在电影市场会占有不可估计的广阔市场。

四、结 语

电影音乐最常用的手法是根据影片的主题思想或主要人物的性格创作一个(或几个)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主题。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其他音乐作为陪衬、对比和补充,但并非惟一的手法,它随着情节进展而重复(或变奏、发展),成为贯串发展的主体。这种主题称为主导主题或主导旋律。当代西方也出现了许多不用主导旋律的电影音乐,仍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音乐艺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时期,电影已有几百年历史,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已成为这门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形式的多样性与独特的艺术性已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接纳,从只有形体表演的无声电影到配音配乐电影艺术、从单纯的语音表达到丰富的形体展示,到现在以音乐带动电影情绪的发展,音乐电影已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门类被提出,推动并加速各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 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电影发展前景篇4

析微电影的前景及其发展困境 精品 源自中考试题 一、微电影的表现特点与传播机制

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典型产品。作为以网络为平台的艺术表现形式,微电影又牵引出一类以媒介载体作为界定标志的所谓“新媒体电影”。尽管“新媒体电影”是刚刚出现的新事物,对其下定义还为时过早,但微电影作为牵出“新媒体电影”范畴的引线,无疑是“新媒体电影”的主打产品,电影艺术与网络媒体的跨界联姻使得微电影呈现出自身独特的表现特点和传播机制,也是微电影可以在短时间内占领市场的制胜法宝。

1.体现“三微”特征

“微”是最近两年内新流行起来的网络语,如“微博”、“微小说”等。“微”是微小、超小的意思,它是微电影的最大特点。所谓“三微”是指“微时间”:一般一部微电影的时长限定在30秒至45分钟,超过45分钟,就会进入大电影的范畴;“微制作周期”:相比于大电影的动辄数月甚至数年的制作周期,一部微电影的制作周期只有几天至几周;“微投资规模”:因为时长的限制,微电影的投资规模普遍较小,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即可制作完成(《一触即发》的高投资规模是个例)。“三微”使得微电影门槛低、成本低、短小灵活,可控性强,摆脱了过去大电影高姿态、高成本的形象,普通人已触手可即,这也是它吸引众多草根阶层一尝新鲜,玩起电影“草根秀”的主要原因。

2.内容广泛、原创性强

在“2011中国(北京)微电影节”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大赛对于参赛内容的要求是:“视频类:分为剧情类、纪实类和动画短片三个大项。它们可以是:爱情片、搞笑片、动作片、剧情片、恐怖片、科幻片、伦理片、励志片、歌舞剧;也可以是:广告片、小品、话剧、个人演唱会、精彩演讲片段、经典文学的重新演绎、对恋人的真情表白、甚至是离奇梦境的再现的各式各样作品题材和内容,拍摄工具与手法不限,只要内容新颖,思想健康,格调高尚均可报名参赛。”因此,微电影在内容和制作方式上基本上不存在特殊的限制,任何来自于生命、生活中的点滴情景、感悟、幻想等等,都可以做为微电影的素材。微电影不要求对完整故事的完整表述,它可以直取某个片段,关键是这个片段要足够新颖和有趣,足够有创意。作为网络时代的产品,微电影的制作主体和欣赏主体都以游走于网络的年青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为主,青春、激情、梦想和草根足以保证微电影有源源不竭的原创力和新鲜血液,这是微电影的先天优势。

3.以网络、手持终端机等新媒体作为载体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突出的特点是播放和传播的载体不同。传统电影往往需要有庞大的制作团队,高昂的制作代价和宣传成本,而播放方式只能选择电影院和电视,受众相当有限,并且缺少互动,以电影向观众的单向输入为主。微电影打破了传统电影的营销机制,它以有线或无线网络作为主要的传播工具,以电脑、手机、MP4等具有网络接收或存储工能的数码产品作为接收终端,大大拓展了收视群体。网络媒体的多元化以及媒体与受众无限互动的特点,直接决定了微电影一改传统电影的单向输入模式,而以立体互动的模式呈现。网民和观众可以通过视频上传、下载、转载,在线观看、时时跟贴、微博分享、论坛交流等多种途径参与微电影的互动。而微电影短小精悍的篇幅也非常适宜于现代快餐文化的消费节奏,排队、等人、乘车、休息等任何生活的间隙都可以欣赏一部微电影,并快速完成转发、跟贴等多种操作,因此,微电影真正实现了电影与现代生活的无缝对接。

4.与网络公司、厂商、广告运营商跨界联姻

从微电影正式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奠定了它与网络、厂商和广告运营商的联姻关系。目前,微电影从策划、创意到制作、推广、传播,几乎所有的环节都全线加入了跨界联姻制作模式。这种联姻收到的效果是双赢甚至多赢的,它大大提升了微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平、制作规模和制作效率。通过两界微电影节的举办,微电影的数量、质量以及由它带来的产值、利润都在呈几何倍数增长。尽管微电影市场的划分目前还没有完成,但网易、腾讯以及参与微电影制作的各大品牌和广告运营商无疑是其中最大赢家。从目前正在形成的微电影市场链来看,微电影正在大型网络公司、影视公司、主流媒体、视频网站众多大品牌商家、广告运营商的共同打造下,由过去个人DV秀的小打小闹变成一项规模庞大、利润产值不可估量的文化产业。中国市场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代江,在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开幕式上对微电影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做了充分的肯定,高度评价说:“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他将在中国当代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写下灿烂的一笔,同时他还将做一个品牌标识,带着所有参赛选手的影音梦想走向未来,走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里程碑。”

二、微电影发展的内在困境

微电影市场的崛起引来了多条相关产业链联动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个人加入到微电影的阵营,然而在这一片兴奋和躁动之下,微电影自身发展的潜在问题和困境却格外值得警惕。从微电影的性质上来看,它究竟是广告片还是电影艺术,这从一开始就是个问题。目前能够看得到的有关微电影的界定,也是一片混乱。大多数定义一方面无法否认微电影作为电影门类的艺术本性,另一方面又要坦承微电影的商业目的,甚至有些定义直接把微电影看成是竖立企业LOGO的载体,而这二者之间的对立冲突是显而易见的,赤裸裸的广告植入无疑会严重损害微电影的艺术表达。作为一诞生就纠缠于艺术与广告之间的微电影,它与广告商业的联姻既是它快速崛起的资本保障,也可能成为遏止它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是微电影先天的二元悖论。

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微电影是借助于广告植入才得以登堂入室,渐成气候。但既贯之以“电影”之名,就说明它在本质上仍属于电影的一个品种,电影具有的艺术要素,在微电影也是通用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电影行业的功利性也越来越突出,导致最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片面注重电影的外在形式、票房,而内在质量却一路下滑,这是国产电影的通病。近年来,广告植入频频出现在各类中外大片中,像《家有喜事2009》、《杜拉拉升职记》、《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系列等,这些广告植入无论怎样尝试以“无缝对接”的形式嵌进影片,但仍能让观众一眼认出,2011年的《变形金刚3》大规模植入中国品牌广告更是把这一行为推向新的高潮,引来一片哗然。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植入广告打断了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感受影片的持续性与完整性,给观众带来极大反感,这种反感进一步使观众对影片的艺术享受和审美感受大打折扣。但是尽管如此,大电影还没有完全走向赤裸裸的商业游戏,电影艺术的本性始终在牵制着电影的发展,引导着电影在艺术与功利之是找到平衡,当一段时间的过度功利化倾向之后,电影艺术会重新找回自身。所以我们看到,在《十面埋伏》、《夜宴》等倍受过度形式化、叙事结构不合理、内容空洞之诟病的一批国产电影之后,《山楂树之恋》又再次以纯洁美好的爱情点燃人们对中国电影的信心。因此,可以说,电影的艺术本性是左右电影发展的核心要素,电影人需要做的是在尊重并突显电影艺术本性的前提下,权衡它与商业利益之间的亲疏远近,二者关系处理得好,会实现电影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反之亦然。

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新兴产品,它在制作方式、传播手段、受众群体等方面,具有传统电影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作为电影艺术的表达形式,微电影在其本性上应当与传统电影一样以艺术性和审美性作为核心要素,这就决定微电影在其本质上要受到艺术规律的制约。因此,目前微电影与商业广告之间的“二元悖论”关系,并不可能长久维持,这种看似融洽的矛盾关系只是微电影发展初期的不成熟表现。若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微电影应当回归并严守自身的艺术本性,在受众、载体、商业价值与艺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中寻求发展。

三、微电影的艺术原则

微电影作为电影艺术与时代科技的结合的产物,它与电影一样同样承载着人类审美理念和道德精神塑造的重任。微电影不是消解一切意义的纯形式、纯功利游戏,任何单纯地以科技效果、商业目的或低俗娱乐作为目标的制作,都将违背微电影的艺术原则,微电影若要获得长足发展,仍需遵循如下艺术原则。

1.功利与审美相统一

审美功能是任何艺术种类的首要功能,微电影同样要以高品位的审美追求作为目标。就表现题材而言,微电影应力求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生活片段、小场景、故事桥段等展现出生命的美感与时代的风貌。就表现形式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多种艺术手段塑造美的意象。电影能够综合各类艺术于一身,这是其他艺术所不具有的优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电影的商业运作模式在为微电影带来资金、技术、传播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促进了微电影对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其他艺术手段的融纳,大大增强微电影的审美表达功能。然而这些艺术形式毕竟仅仅是电影与微电影的表达手段,法国电影艺术理论家马尔丹认为:“当传统的电影语言仅满足于成为一系列技巧手段、人人都用的特技的汇总,……这种语言就太像电影的一种‘儿科病’,也就是说,太简单了。”[3]因此,电影并不能仅仅作为融纳多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段而存在,它还有更为本质的意义,这种意义马尔丹称为“电影存在”,从“电影语言”到“电影存在”是一种质的飞跃,而对美的塑造与传达无疑是电影见证自身的重要内容。

因此,微电影要将自身的有利条件转化为对审美功能的追求,自觉以培养大众审美情操和提升大众审美品位为己任,将追求商业目的与审美教育统一起来。

2.娱乐与教化相统一

  析微电影的前景及其发展困境 析微电影的前景及其发展困境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析微电影的前景及其发展困境 精品 源自中考试题

电影发展前景篇5

[论文摘要]在广告娱乐化背景下,对电影广告化这一新兴广告方式合理成功的运作对广告业和企业发展都将产生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伴随着全新的历史性变革,广告式电影将成为广告与电影的不断融合的典型代表。 

 

电影广告化即企业或类似性质的团体,通过赞助或支持某部电影的拍摄与制作,获得在影片中展示自身形象的机会,从而使电影越来越具有广告性质。这是一种崭新的广告投放手段。也是商业电影的一种发展趋势。电影广告化的出现。不仅标志着广告对于电影元素的运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标志着广告生存空间的一次极大扩展。 

 

电影广告化的优势 

 

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娱乐化形式,电影广告化综合了广告电影和贴片广告的长处,形成了自己明显的优势。 

第一,宽广的覆盖面。借助于电影平台广告,使广告受众人数得到极大拓展。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和引人入胜的艺术形式,几乎拥有所有社会阶层的观众。而且,由于这些广告已经融入电影故事当中。所以,无论观众是前往电影院观看电影还是通过电视、网络观看电影,都会成为广告的受众。同时,种类繁多的电影类型也给了广告制作者细分受众的机会,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乃至收入水平的不同,都会造成群体独特的观影倾向。 

第二,巨大的不可抗性。在电影放映中播放广告,具有其它广告形式无法匹敌的不可抗拒性。由于广告与影片内容的紧密结合,在受众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各种商品和品牌信息都会伴随着电影内容和人物的出现。自然而然地呈现在受众眼中,这是一种强制性出现的过程。也就是说,观众可以在贴片广告播放的时候大嚼爆米花,抑或闭目养神,但却不太可能对电影播放中出现的广告故意采取抵制措施,跳过广告内容或者脱离广告内容来观看电影,这会影响到他对影片的理解。这无疑是广告主们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场景。 

第三,强烈的辐射性。电影中出现的产品往往会获得很强的光环辐射效应。当电影中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演员出演之际,他们所使用的道具——即商家所特别赞助的商品、服务及其品牌也会随之获得很强的名人效应和光环效应。他们对电影的观看者直接发挥着一种强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当他们在生活中将要购买类似产品时,不免会受到这些电影镜头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显性的.即消费者知道自己曾看到过出现了这种产品的电影:也可能是隐形的,即消费者虽然想不起来曾在某些电影中接触过此类产品,但电影里的产品镜头却给让他对这个品牌产生了深刻的记忆。 

第四,恒定的持久性。虽然在电影有限的放映时间里,其中涉及广告的内容和时间不是很长,但电影本身的宣传、放映周期和媒体的关注使一部电影在很长的时间内吸引着大众的关注,一部好的电影甚至可能在几十年后都还拥有忠实的影迷。因此,相较于杂志报纸上平面广告的短寿以及电视广告频繁的更换,电影广告化作为一种广告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令电影中放映的广告拥有较持久恒定的生命力。 

 

电影广告化:广告业与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电影广告化无疑是以后广告业和电影业结合的最佳方式,其成功的运作和处理,对广告业和企业都将产生无与伦比的宣传效果和市场效应,从而促进广告业和企业的飞跃发展。 

从广告业发展来看,电影广告化作为一种在电影媒体上广告的新型手段。它首先扩展了广告的生存空间。从广告诞生以来。广告几乎出现在了所有可以刊登信息的物体上。从酒店招牌到报纸。再到广播和电视,它一次次开拓着新的领域,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在电影盛行于全球之后,作为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广告必将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完成自己新一轮的革命。其次,电影广告化还促进了广告创意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平面广告,还是电视广告,近年来都将创意作为衡量自己创作水平的重要砝码。而电影通常都在讲述一个复杂的故事。要想在其中插入广告,无疑更需要广告人员的创意智慧。这种创意智慧在被激发之后,不仅可以用于电影广告化,也可以很好地指导其他广告形式的创意活动。例如一些应用于电影情节的幽默式广告表现手法,完全可以被电视广告所借鉴:镜头背景里大大的室外广告,也可以给平面广告以启迪。更重要的是,电影广告化从历史的角度延续着广告永恒的生命力,并对广告从业人员产生强大的激励和鞭策动力。某种程度上,广告的不断革新。正是广告长盛不衰的巨大动力。 

电影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电影广告化 优势 助推器 发展前景

电影广告化即企业或类似性质的团体,通过赞助或支持某部电影的拍摄与制作,获得在影片中展示自身形象的机会,从而使电影越来越具有广告性质。这是一种崭新的广告投放手段。也是商业电影的一种发展趋势。电影广告化的出现。不仅标志着广告对于电影元素的运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标志着广告生存空间的一次极大扩展。

电影广告化的优势

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娱乐化形式,电影广告化综合了广告电影和贴片广告的长处,形成了自己明显的优势。

第一,宽广的覆盖面。借助于电影平台广告,使广告受众人数得到极大拓展。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和引人入胜的艺术形式,几乎拥有所有社会阶层的观众。而且,由于这些广告已经融入电影故事当中。所以,无论观众是前往电影院观看电影还是通过电视、网络观看电影,都会成为广告的受众。同时,种类繁多的电影类型也给了广告制作者细分受众的机会,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乃至收入水平的不同,都会造成群体独特的观影倾向。

第二,巨大的不可抗性。在电影放映中播放广告,具有其它广告形式无法匹敌的不可抗拒性。由于广告与影片内容的紧密结合,在受众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各种商品和品牌信息都会伴随着电影内容和人物的出现。自然而然地呈现在受众眼中,这是一种强制性出现的过程。也就是说,观众可以在贴片广告播放的时候大嚼爆米花,抑或闭目养神,但却不太可能对电影播放中出现的广告故意采取抵制措施,跳过广告内容或者脱离广告内容来观看电影,这会影响到他对影片的理解。这无疑是广告主们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场景。

第三,强烈的辐射性。电影中出现的产品往往会获得很强的光环辐射效应。当电影中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演员出演之际,他们所使用的道具――即商家所特别赞助的商品、服务及其品牌也会随之获得很强的名人效应和光环效应。他们对电影的观看者直接发挥着一种强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当他们在生活中将要购买类似产品时,不免会受到这些电影镜头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显性的.即消费者知道自己曾看到过出现了这种产品的电影:也可能是隐形的,即消费者虽然想不起来曾在某些电影中接触过此类产品,但电影里的产品镜头却给让他对这个品牌产生了深刻的记忆。

第四,恒定的持久性。虽然在电影有限的放映时间里,其中涉及广告的内容和时间不是很长,但电影本身的宣传、放映周期和媒体的关注使一部电影在很长的时间内吸引着大众的关注,一部好的电影甚至可能在几十年后都还拥有忠实的影迷。因此,相较于杂志报纸上平面广告的短寿以及电视广告频繁的更换,电影广告化作为一种广告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令电影中放映的广告拥有较持久恒定的生命力。

电影广告化:广告业与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电影广告化无疑是以后广告业和电影业结合的最佳方式,其成功的运作和处理,对广告业和企业都将产生无与伦比的宣传效果和市场效应,从而促进广告业和企业的飞跃发展。

从广告业发展来看,电影广告化作为一种在电影媒体上广告的新型手段。它首先扩展了广告的生存空间。从广告诞生以来。广告几乎出现在了所有可以刊登信息的物体上。从酒店招牌到报纸。再到广播和电视,它一次次开拓着新的领域,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在电影盛行于全球之后,作为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广告必将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完成自己新一轮的革命。其次,电影广告化还促进了广告创意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平面广告,还是电视广告,近年来都将创意作为衡量自己创作水平的重要砝码。而电影通常都在讲述一个复杂的故事。要想在其中插入广告,无疑更需要广告人员的创意智慧。这种创意智慧在被激发之后,不仅可以用于电影广告化,也可以很好地指导其他广告形式的创意活动。例如一些应用于电影情节的幽默式广告表现手法,完全可以被电视广告所借鉴:镜头背景里大大的室外广告,也可以给平面广告以启迪。更重要的是,电影广告化从历史的角度延续着广告永恒的生命力,并对广告从业人员产生强大的激励和鞭策动力。某种程度上,广告的不断革新。正是广告长盛不衰的巨大动力。

另一方面,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作为一种广告手段,电影广告化无疑具有一般广告所共有的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加产品曝光率,促进产品销售等功能。但是,作为一种与电影融合在一起的特殊手段,电影广告化还有着区别于一般广告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企业可以借助电影广告化,实现自己的的品牌战略目标。具体来讲:

其一,促进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定位的认同感。在如今这个物质资料极其丰富的时代里,商品的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一种新产品的推出经常会带来一大批的模仿者。这就需要企业对其旗下产品品牌进行相当精确的定位,从而将这种产品同市场上其它类似的产品区别开来,吸引消费者前去购买。电影作为一种对生活的艺术表现手段,里面所涉及的人和事自然可以成为企业品牌向消费者推介自己产品定位的途径。而且这种推介是非常具体和范例化的。尤其是对于定位相对高端的产品来说,电影明星在影片中使用这些产品就是一种最有效的产品定位行为。更加难得的是,这些行为中的定位信息,会在瞬间传播给观看电影的众多观众。电影放映前,也许有的人会不了解苹果笔记本到底是一些什么人在用,但当他们看到连政府特工都在用苹果笔记本处理日常工作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这款笔记本到底有多高端了。也会感同身受的体会到使用这款产品可以给自己带来的优越感。这对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言是一种积极的推动力,因为你的产品已经从其它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其二,利用比肩效应,迅速提高品牌档次。电影广告化不仅对静态的品牌定位具有积极作用,对动态品牌定位也有着明显影响。一般来说,新产品上市需要在发展中逐步壮大自己,并逐步改变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中的定位。但这种定位的变更信息,往往在传播上是滞后的。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企业已经做出了品牌定位转向的决定,但消费者却依然认为你的产品还在原地踏步。如新天下集团在推出自己的神舟笔记本产品之初,由于暂时无法拥有与众多一线品牌竞争的实力,便将其产品定位于市场低端的位置,这个决策在当时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随着企业笔记本业务的发展,神舟笔记本逐渐拥有了神舟优雅等相对高端的产品,但无奈神舟笔记本在消费者心目中已有的“价格杀手”印象,无法对自己的高端品牌进行成功的推介。然而运用电影广告化手段却可以令此类问题迎刃而解。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让观众热捧的一些 明星演员在电影中多使用一些神舟笔记本的产品。这种使用,其实就是一种非常明显而且极具传播效力的企业转型宣言。这里,品牌和明星产生了一种互动,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品牌即明星的印象,从而使企业的品牌和明星产生强烈的比肩效应。迅速提升品牌档次。

其三。促进品牌的国际化发展。电影广告化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可以而且应该为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之路贡献力量。众所周知,电影在当今已经成为一种高度国际化的娱乐手段。如《变形金刚》除了在本国取得的3.19亿票房成绩外,在海外更是有近4亿入账,这充分说明了商业电影的国际化影响。在《变形金刚》中出现的隐性广告全部被世界顶尖品牌一网打尽。诺基亚、雪弗莱,还有备受网民热捧的易趣购物网,都在电影中扮演了各自的角色并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似乎所有取得全球票房佳绩的商业影片都看不到中国品牌的出现。中国企业一直都在叫喊着要创立国际品牌打入海外市场,但是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利用电影媒介这样一个极佳的宣传平台。去取得国际市场上的成功。撼动世界的好莱坞大片成为了国外品牌独舞的场所,中国的国产品牌却依然找不到出路。如果《谍影重重》里失忆的主人公使用的是联想电脑,如果《变形金刚》里被火种源改造成超级武器的是波导手机,如果《一球成名》里球迷庆祝时喝的是青岛啤酒,局面又会怎样呢?这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我们需要走的符合当今品牌发展道路的传媒策略。在商业化电影大行其道的今天,没有什么是成功的商业运作无法达成的。

需要强调的是,品牌的形成和品牌知名度的树立,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短期的努力可以创造。以电影为平台去宣传自己的品牌,其效果常常不能马上显现出来,而且品牌的最后成功也绝对不能靠电影的单打独斗,需要企业长期的努力和与电影广告宣传相配合的各种片外活动的积极开展。

电影广告化的未来趋势

2007年夏天,《变形金刚》以君临天下的姿态统治了全球的票房市场。然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部电影对于广告的意义。的确,这是电影广告化被成功运用的又一成功案例,但《变形金刚》对于广告的意义不仅如此。事实上,它标志着电影广告化开始了革命性的新的发展时期。广告在电影中越来越具有主动性的因素,直至未来的某日,一种崭新的电影形式――广告式电影诞生于世间。那时,《变形金刚》也许会被认作是广告式电影的开山鼻祖,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不同于传统的广告电影,未来的广告式电影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历史性的变革:

其一,与广告电影不同,广告式电影将突破广告电影时间上的限制,与一般电影一样。可以用两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讲述故事,更好的为企业的产品宣传呐喊。

其二,不同于广告电影大部分通过网络完成观看,广告式电影在剧情设置,画面效果和明星效应各个方面都将和真正的电影无异。它会吸引人们购买门票走进影院,去享受数小时的视听盛宴。这也意谓着。广告式电影有着在电影院上映的能力和吸引观众付费观看的魅力。

电影发展前景篇7

一、微电影的表现特点与传播机制

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典型产品。作为以网络为平台的艺术表现形式,微电影又牵引出一类以媒介载体作为界定标志的所谓“新媒体电影”。尽管“新媒体电影”是刚刚出现的新事物,对其下定义还为时过早,但微电影作为牵出“新媒体电影”范畴的引线,无疑是“新媒体电影”的主打产品,电影艺术与网络媒体的跨界联姻使得微电影呈现出自身独特的表现特点和传播机制,也是微电影可以在短时间内占领市场的制胜法宝。

1.体现“三微”特征

“微”是最近两年内新流行起来的网络语,如“微博”、“微小说”等。“微”是微小、超小的意思,它是微电影的最大特点。所谓“三微”是指“微时间”:一般一部微电影的时长限定在30秒至45分钟,超过45分钟,就会进入大电影的范畴;“微制作周期”:相比于大电影的动辄数月甚至数年的制作周期,一部微电影的制作周期只有几天至几周;“微投资规模”:因为时长的限制,微电影的投资规模普遍较小,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即可制作完成(《一触即发》的高投资规模是个例)。“三微”使得微电影门槛低、成本低、短小灵活,可控性强,摆脱了过去大电影高姿态、高成本的形象,普通人已触手可即,这也是它吸引众多草根阶层一尝新鲜,玩起电影“草根秀”的主要原因。

2.内容广泛、原创性强

在“2011中国(北京)微电影节”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大赛对于参赛内容的要求是:“视频类:分为剧情类、纪实类和动画短片三个大项。它们可以是:爱情片、搞笑片、动作片、剧情片、恐怖片、科幻片、、励志片、歌舞剧;也可以是:广告片、小品、话剧、个人演唱会、精彩演讲片段、经典文学的重新演绎、对恋人的真情表白、甚至是离奇梦境的再现的各式各样作品题材和内容,拍摄工具与手法不限,只要内容新颖,思想健康,格调高尚均可报名参赛。”因此,微电影在内容和制作方式上基本上不存在特殊的限制,任何来自于生命、生活中的点滴情景、感悟、幻想等等,都可以做为微电影的素材。微电影不要求对完整故事的完整表述,它可以直取某个片段,关键是这个片段要足够新颖和有趣,足够有创意。作为网络时代的产品,微电影的制作主体和欣赏主体都以游走于网络的年青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为主,青春、激情、梦想和草根足以保证微电影有源源不竭的原创力和新鲜血液,这是微电影的先天优势。

3.以网络、手持终端机等新媒体作为载体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突出的特点是播放和传播的载体不同。传统电影往往需要有庞大的制作团队,高昂的制作代价和宣传成本,而播放方式只能选择电影院和电视,受众相当有限,并且缺少互动,以电影向观众的单向输入为主。微电影打破了传统电影的营销机制,它以有线或无线网络作为主要的传播工具,以电脑、手机、MP4等具有网络接收或存储工能的数码产品作为接收终端,大大拓展了收视群体。网络媒体的多元化以及媒体与受众无限互动的特点,直接决定了微电影一改传统电影的单向输入模式,而以立体互动的模式呈现。网民和观众可以通过视频上传、下载、转载,在线观看、时时跟贴、微博分享、论坛交流等多种途径参与微电影的互动。而微电影短小精悍的篇幅也非常适宜于现代快餐文化的消费节奏,排队、等人、乘车、休息等任何生活的间隙都可以欣赏一部微电影,并快速完成转发、跟贴等多种操作,因此,微电影真正实现了电影与现代生活的无缝对接。

4.与网络公司、厂商、广告运营商跨界联姻

从微电影正式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奠定了它与网络、厂商和广告运营商的联姻关系。目前,微电影从策划、创意到制作、推广、传播,几乎所有的环节都全线加入了跨界联姻制作模式。这种联姻收到的效果是双赢甚至多赢的,它大大提升了微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平、制作规模和制作效率。通过两界微电影节的举办,微电影的数量、质量以及由它带来的产值、利润都在呈几何倍数增长。尽管微电影市场的划分目前还没有完成,但网易、腾讯以及参与微电影制作的各大品牌和广告运营商无疑是其中最大赢家。从目前正在形成的微电影市场链来看,微电影正在大型网络公司、影视公司、主流媒体、视频网站众多大品牌商家、广告运营商的共同打造下,由过去个人DV秀的小打小闹变成一项规模庞大、利润产值不可估量的文化产业。中国市场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代江,在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开幕式上对微电影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做了充分的肯定,高度评价说:“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他将在中国当代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写下灿烂的一笔,同时他还将做一个品牌标识,带着所有参赛选手的影音梦想走向未来,走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里程碑。”

二、微电影发展的内在困境

微电影市场的崛起引来了多条相关产业链联动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个人加入到微电影的阵营,然而在这一片兴奋和躁动之下,微电影自身发展的潜在问题和困境却格外值得警惕。从微电影的性质上来看,它究竟是广告片还是电影艺术,这从一开始就是个问题。目前能够看得到的有关微电影的界定,也是一片混乱。大多数定义一方面无法否认微电影作为电影门类的艺术本性,另一方面又要坦承微电影的商业目的,甚至有些定义直接把微电影看成是竖立企业LOGO的载体,而这二者之间的对立冲突是显而易见的,裸的广告植入无疑会严重损害微电影的艺术表达。作为一诞生就纠缠于艺术与广告之间的微电影,它与广告商业的联姻既是它快速崛起的资本保障,也可能成为遏止它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是微电影先天的二元悖论。

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微电影是借助于广告植入才得以登堂入室,渐成气候。但既贯之以“电影”之名,就说明它在本质上仍属于电影的一个品种,电影具有的艺术要素,在微电影也是通用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电影行业的功利性也越来越突出,导致最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片面注重电影的外在形式、票房,而内在质量却一路下滑,这是国产电影的通病。近年来,广告植入频频出现在各类中外大片中,像《家有喜事2009》、《杜拉拉升职记》、《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系列等,这些广告植入无论怎样尝试以“无缝对接”的形式嵌进影片,但仍能让观众一眼认出,2011年的《变形金刚3》大规模植入中国品牌广告更是把这一行为推向新的高潮,引来一片哗然。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植入广告打断了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感受影片的持续性与完整性,给观众带来极大反感,这种反感进一步使观众对影片的艺术享受和审美感受大打折扣。但是尽管如此,大电影还没有完全走向裸的商业游戏,电影艺术的本性始终在牵制着电影的发展,引导着电影在艺术与功利之是找到平衡,当一段时间的过度功利化倾向之后,电影艺术会重新找回自身。所以我们看到,在《十面埋伏》、《夜宴》等倍受过度形式化、叙事结构不合理、内容空洞之诟病的一批国产电影之后,《山楂树之恋》又再次以纯洁美好的爱情点燃人们对中国电影的信心。因此,可以说,电影的艺术本性是左右电影发展的核心要素,电影人需要做的是在尊重并突显电影艺术本性的前提下,权衡它与商业利益之间的亲疏远近,二者关系处理得好,会实现电影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反之亦然。

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新兴产品,它在制作方式、传播手段、受众群体等方面,具有传统电影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作为电影艺术的表达形式,微电影在其本性上应当与传统电影一样以艺术性和审美性作为核心要素,这就决定微电影在其本质上要受到艺术规律的制约。因此,目前微电影与商业广告之间的“二元悖论”关系,并不可能长久维持,这种看似融洽的矛盾关系只是微电影发展初期的不成熟表现。若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微电影应当回归并严守自身的艺术本性,在受众、载体、商业价值与艺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中寻求发展。

三、微电影的艺术原则

微电影作为电影艺术与时代科技的结合的产物,它与电影一样同样承载着人类审美理念和道德精神塑造的重任。微电影不是消解一切意义的纯形式、纯功利游戏,任何单纯地以科技效果、商业目的或低俗娱乐作为目标的制作,都将违背微电影的艺术原则,微电影若要获得长足发展,仍需遵循如下艺术原则。

1.功利与审美相统一

审美功能是任何艺术种类的首要功能,微电影同样要以高品位的审美追求作为目标。就表现题材而言,微电影应力求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生活片段、小场景、故事桥段等展现出生命的美感与时代的风貌。就表现形式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多种艺术手段塑造美的意象。电影能够综合各类艺术于一身,这是其他艺术所不具有的优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电影的商业运作模式在为微电影带来资金、技术、传播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促进了微电影对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其他艺术手段的融纳,大大增强微电影的审美表达功能。然而这些艺术形式毕竟仅仅是电影与微电影的表达手段,法国电影艺术理论家马尔丹认为:“当传统的电影语言仅满足于成为一系列技巧手段、人人都用的特技的汇总,……这种语言就太像电影的一种‘儿科病’,也就是说,太简单了。”[3]因此,电影并不能仅仅作为融纳多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段而存在,它还有更为本质的意义,这种意义马尔丹称为“电影存在”,从“电影语言”到“电影存在”是一种质的飞跃,而对美的塑造与传达无疑是电影见证自身的重要内容。

因此,微电影要将自身的有利条件转化为对审美功能的追求,自觉以培养大众审美情操和提升大众审美品位为己任,将追求商业目的与审美教育统一起来。

2.娱乐与教化相统一

在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娱乐成了人们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娱乐不是自我放纵和庸俗消遣,它的主要目的是回复和调整身心健康。为了迎合观众的娱乐心理,庸俗低俗的影片和视频近年来屡见不鲜。尽管娱乐是电影尤其是微电影的基本功能之一,但它不应该成为电影以及微电影滑向庸俗低俗的借口。微电影在带给人们或开怀一笑或心理释放的同时,它必须承载一定的思想内含,包含时代的价值观念、伦理原则、美学趣味,它绝不是能够消解一切意义的纯形式的游戏,应该为人们带来更多关于人生的、生命的、爱情的、事业的思考与反省,为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服务。中国电影在建国后的相当时间里,曾经自觉地充当过“文以载道”、“移风易俗”的社会教化者的身份,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文艺“载道”传统的现代继承,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前,鉴于对电影艺术的特殊性和表现规律的把握不到位,往往出现以道德说教取代艺术表现的现象,如我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等。“这种意识和观念反映到理论概括上,就是无视电影独特的艺术本性与美学规定性”。这是由片面强调社会教化功能而出现的极端现象。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消费节奏的加快,文艺作品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消解文艺的教化功能。如果有一天,当文艺真的被抽去了它赖以成为自身的意义内涵,沦为跟风走、跟利走的纯形式游戏,它也就离瓦解自身的时间不远了。因此,电影及微电影制作者应当秉承“寓教于乐”的古训,在遵循电影艺术的表现规律与特点,走通俗化路线、娱乐大众的同时,增强教化民众责任感,拒绝低俗与庸俗,回归自身,走在自己的路上。

电影发展前景篇8

关键词:电影;放映技术;发展;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电影行业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现代电影行业中,放映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影片的播放质量及电影院的经济效益。从我国电影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而言,放映技术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电影放映技术方面缺乏自主研发,而多是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理念和放映设备,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前景。因此,在我国电影行业的今后发展中,必须加强对放映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从而实现与世界国家电影行业的进一步接轨。

1.新中国以来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历程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髙的背景下,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曰趋强烈,从而为电影放映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1951年,我国自主研发了第一台专业的电影放映设备——“松花江”牌电影放映机,从而改变了我国电影放映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困境。同时,在国内高等院校中,相继开展电影放映专业教育,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的电影放映技术人才。1970年以来,随着国内大中城市电影院的改造与扩建,以及电影放映设备的不断更新,我国的电影放映技术进人了崭新的发展时期,并且逐步攻克了超高压短弧氙灯、开关电源、放映银幕、放映碳棒、高保真放映镜头等技术难题,从而有效提升电影放映的图像质量。

在电影放映中,影院声音问题长期困扰我国放映技术人员。经过不断的钻研与试验,我国经历了电子管扩音机、晶体管扩音机、光学立体声、录音立体声、数字立体声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成功研发了大功率播放器、立体声处理器及系列配套扬声器等影院声音处理设备,促进了我国影院声音质量的提高。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影放映技术也迈人了快速升级换代的发展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化电影放映技术主要有:1)数字锁相环技术;2)放映机开关模块化电源技术;3)影院红光还音技术;4)放映机处理器的计算机控制与处理技术;5)高亮度增益放映银幕。随着各类新型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国际电影放映新技术的不断引人,有效缩短了我国电影放映技术的更新周期,为电影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2.对我国电影放映技术的前景展望

数字电影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电影放映技术的必然趋势。数字电影与胶片电影不同,它的成像原理和放映原理,完成是另外一个系统,它是针对模拟技术而言的一个新的技术和新的系统,它对图象的记录是用数字技术的,是用开关电路,两个状态,放映的时候也是用这个技术,是用的新技术。

(1)数字立体电影发展的现状和优点

目前,数字立体电影主要是依托数字影院放映设备的平台,增加放映数字立体电影的辅助设备和更换金属银幕来放映数字立体电影。数字立体电影的辅助设备包括Real-D系统、XPAND系统、杜比3D系统和Masterimage系统。

Real-D系统采用圆偏振技术,在立体放映设备市场中占据着较大份额。该系统中的关键装置被称为Z屏。它由支架固定在镜头前方,放映时,光束通过Z屏投射到金属银幕上,其配套眼镜可一次性使用,也可经消毒后重复使用。

XPAND系统,我国应用最多的系统就是XPAND系统。它的组成部分包括同步转换器、信号发射器和液晶开关眼镜。该系统的眼镜,其新研发出来的立体眼镜佩戴更舒适,电池也可更换。

杜比立体系统是由滤光轮装置、同步控制器和滤光眼镜组成。滤光部件要安装在放映机内部,系统采用杜比服务器,使用高亮度的数字白色屏幕,眼镜造价较高。

Masterimage系统是由韩国KDC公司研制,采用的是圆偏振技术。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圆偏振转盘控制装置和圆偏振眼镜,系统安装在放映机的前方,使用金属屏幕。但系统体积较大,运行起来噪音较大

当前的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处在一个良性上升的阶段,而且近些年来,每年都会有一批制作精良的影片在不断的投放到多厅的电影院中,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电影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影片故事的感染力,还有主创人员的票房号召力,重要的是电影的技术制作给观众带来的视听震撼力和冲击力。由于现代数字技术以其优越的手段改变了传统得胶片电影的放映模式,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数字电影技术人员研发的重点就是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对电影加以整合,以创造新的影片制作方式。随着数字立体电影的不断发展, 它的放映技术已经成为电影人热衷的问题,数字立体电影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将推动立体电影的发展。

(2)我国数字立体电影放映的前景

2008年开始,数字立体电影正式登陆中国,随着《阿凡达》、《堂吉诃德》、《变形金刚》等影片的广受欢迎,对于促进我国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我国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对于数字立体化电影放映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缺乏先进的放映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我国正式上映了十余部外国优秀的3D影片,广受观众的好评与热议,为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什么要那么重视数字技术,就是因为数字技术它的优势太大了,比如说中国的农村,过去我们看电影大城市先放,中等城市后放,小城市更后放,35毫米的到现场需要2、3个月,有的到半年才能看到,后来发明了16毫米,就是把35毫米的胶片一切两半变成小放映机放,农村流动的放映队。现在全世界有1.2到1.3万块数字银幕,美国有8000块左右,我国有1000多块,到年底是2000块,居于世界第二。美国到2015年不再使用电影拷贝,都在用数字电影放映,但是由于经济危机可能推迟了它进展的速度,但是也挡不住用数字电影发行的大势。

针对我国在数字立体电影放映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我国广电总局提出了规范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和示范影院建设的“十五”规划。在2009年,我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对国内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进形了跟踪调査,并且在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及中影集团的指导与协助下,积极开展与外国公司进行技术研发合作的模式,在国内成立专门的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研究试验室,逐步进行了技术理论、系统试验、演示试验与制片试验等研究项目,为我国放映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持。在2009年,我国自主研发了《35mm电影放映画面检验片》,并且在参照国际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检验片进行调整与完善,从而促进了我国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标准化发展。同时,在《35mm电影放映画面检验片》的实际应用中,充分结合《变形宽银幕画面检验片技术标准》、《光学声带检验片技术标准》等国内最为专业的放映技术标准,主耍应用于35mm电影放映机的调整、检验与鉴定,从而对成像质ffl进行综合的评价,是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创新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定量检测工具。

推荐期刊
  • 电影创作
    刊号:11-1468
    级别:部级期刊
  • 电影
    刊号:11-4668/J
    级别:部级期刊
  • 电影画刊
    刊号:61-1049/J
    级别:省级期刊
  • 当代电影
    刊号:11-1447/G2
    级别:CSSCI南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