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时间:2022-04-11 06:17:34
摘要: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工作,必须把其作为一项经常化、日常化的基础工作来抓,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电力生产事故大多是能够防止的,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将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关键词: 企业生产管理 管理论文 管理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

摘要: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对高危行业、化工从业单位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应加强安全工作研究,提高生产劳动的安全系数。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 安全生产管理 研究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经济组织大量产生。中小企业为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人员就业,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从数量上说已达到4153.1万户,其中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个体工商户达3130万户,站全国企业总户数的99.6%。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但是,中小企业在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安全生产问题也日益突出,伤亡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近年来非公有制工矿商贸企业事故起数占当年年度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矛盾,也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1 中小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结合对中小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咨询及调查后发现,目前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主体责任没有落实,主观意愿性薄弱 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其主体责任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一部分企业,从负责人到普通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侥幸心理强,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因素视而不见或者认为只要小心注意就能够完全规避风险,考虑不到多重因素作用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同时,安全生产管理必然要求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从短期看对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部分企业尤其是小、微型企业对成本的敏感度很高,主观意愿性薄弱,甚至从主观上有抵制情绪。

1.2 安全工作无人管、不会管 一部分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未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方面投入不足,使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处于无约束真空状态。有些企业虽然配有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但流于形式,并未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实质性的推进和监控作用。一些中小企业目前仍没有摆脱个人管理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没有形成科学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虽然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缺乏安全生产相应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对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也不够熟悉,在实际生产中并不能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

1.3 受安全工作不好管的观念影响与制约 由于在企业中安全生产存在无人管和不会管的情况,往往管理人员本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就会使安全生产管理难以有效的推进,造成安全生产不好管的结果。

部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人的薪酬与工作量直接挂钩,工人为提高劳动效率,图省事,违章操作的情况屡见不鲜,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保护对象对安全生产工作感觉上有对立情绪,这也是导致安全工作不好管的一个重要原因。

2 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思路

面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国家和各地政府部门都十分关注,相继出台了许多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难题。

为适应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有关精神,经人事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决定,在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中增设助理级资格。通过此举,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

为解决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出现“不愿管、不会管、没人管”的问题,2008年深圳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从机制调整上解决这一难题,召开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托管工作现场会,推行安全生产托管工作,2008年选择600家中小企业和事故多发企业进行安全托管。基本做法是采取中介机构的专家进驻企业,中介机构进驻后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向企业反馈安全检查意见、制订隐患整改计划并指导企业整改、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对企业老板和从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建章立

制等。

2009年,成都市青白江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借鉴“法律顾问”的理念,本着企业自愿和“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率先在危险、危害程度较高的企业和近年发生过事故的中小企业推行了“安全生产顾问”服务,向企业提供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培养管理人才,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推动了企业的本质安全建设。

针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开展社会化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主体,负有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职责。但是调查发现许多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达不到要求的课时,或者内容简单重复达不到教育培训的效果。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创造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和宣传,或者委托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全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培训的重点对象应是高危行业、化工从业单位和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教育培训不仅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同时还要让广大的从业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知道自身的权利义务,知道如何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提高生产劳动的安全系数。把劳动者对安全生产工作感觉上的对立情绪转变成安全生产的自发自觉。

2.2 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要真正落实各地各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完善综合协调、联合执法、激励约束等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权威有效的安全生产绩效评价体系。要充分发挥安全技术人员和专家在安全咨询、教育、管理、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构建安全生产专业管理体系。针对当前部分乡镇安监机构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督促基层做到安全生产机构、人员、待遇和装备“四到位”,同时适时实行执法监察权力委托下放,统筹开展安全生产服务监管。要注重分类指导,加大乡镇级和街道社区级专职安全管理员队伍的管理力度,鼓励各地通过建立镇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队等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打造一支管理科学、工作得力的安全管理队伍。

2.3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措施 要狠抓重点监管行业企业的隐患排查,实行安全生产隐患定期排查通报制度以及网上报、分类、统计制度,并根据实际,适度扩大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区域和范围,定期开展中小企业隐患排查活动。在此基础上,加强分类监管工作,突出整顿治理重点,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的专项整治和源头控制,严厉打击查处“三非”企业。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安全生产处罚政策,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落实事故通报、责任倒查、整改措施报告及整改落实督查等“四项制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各类生产安生事故。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监察工作,完善安全生产日常监察办法和工作程序、手段,利用举报奖励、宣传教育等方法,发动广大群众枳极参与安全生产监管。

2.4 完善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扶持政策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较为紧张,对生产经营成本敏感度高等特点。对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利用经济的杠杆撬动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为中小企业设立安全生产资金专项低息贷款,加强监管,做到专款专用。对于安全生产情况良好的中小型企业给予税收、工伤保险费率优惠等措施,提高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2.5 加强执法的严肃性 各级安全生产职能管理部门应当对安全生产条件恶劣,隐患排查治理不利的单位进行严格执法。严肃查处一批制度缺失、管理混乱的反面典型,使广大中小企业认识到违法违规的代价不仅仅是发生事故之后才会产生。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是中小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3 结语

做好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需要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级、各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结合隐患排查治理和企业安全文化创建,切实发挥先行示范企业的引领辐射作用,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安全宣传的针对性,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细分宣传内容,利用主流媒体和网络、短信等多种宣传渠道,将安全知识送进千家万户,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

作者简介:卢常盛,(1973-),男,山东青岛人,本科,电气技术专业,研究方向: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试论统计信息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 浅议 统计信息 企业生产管理 作用

论文摘要: 统计信息是沟通、联络企业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枢纽;准确的统计信息是实施生产管理决策的基础和条件;快捷、准确的统计信息是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保障;准确无误的统计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管理的科学指导。

信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人们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当今世界,信息已成为战略资源和生产要素,成为商品价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价值增长的重要资源。能否准确地、及时地掌握大量的信息就成为能否管理好现代社会,科学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在众多的经济信息中,统计信息是经济、社会、科技信息的主体,它具有广泛性、连续性和超前性的特点。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这就要求企业的各项经济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统计是科学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它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工具,在企业各项基础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统计工作的经验:统计信息是沟通、联络企业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枢纽;准确的统计信息是实施生产管理决策的基础和条件;快捷、准确的统计信息是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保障;准确无误的统计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管理的科学指导。

一、统计信息是沟通、联络企业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枢纽

一个企业是由多个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及职能科室构成,为了使各层次、各单位的活动协调于整个企业生产管理中,必须借助统计信息这一“神经系统”把生产经营任务、计划等分解并传送到每一个基层单位,甚至于落实到每个员工,同时,又把每一个下属单位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到有关领导层,实现上下纵向的和左右横向的多方面联系,沟通整个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情况。统计信息在这种沟通、联络中,发挥着枢纽的作用。

二、统计信息是实施生产管理决策的基础和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的过程就是信息的不断输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管理中所做的工作实际是一个以信息收集、加工、传递、使用为中心的工作。如果把企业生产管理过程和管理工作简化为计划、实施和控制三个环节,那么,统计信息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基础。

制定决策与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最重要的职能,但科学的决策与计划又必须以全面反映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资料为依据。统计数据是各方面情况的客观反映,了解、掌握和应用统计信息资料和统计基本知识,是各级领导和部门研究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并实施正确的决策和计划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我们强调决策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出发,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入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如果不研究信息、不重视数据分析,就只能是“拍脑壳”的主观臆断和瞎指挥。没有足够的、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资源,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所依据的信息资源不全、不准也会导致决策的失误。只有掌握了充分可靠的统计信息资源,直至对情况了如指掌,才能运筹自如,驾驭形势,进行成功的决策。

三、统计信息是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保障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统计数据是一种价值很高的经济信息,如果这种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和灵活的方法传递到企业内部并能被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广泛的开发利用,将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率,并能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按预期的目标进行。从一定意义上说,决策的水平和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任何决策和计划,都是为了行动。企业生产管理就是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调节。在经营生产活动中,统计工作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全过程,统计工作的目的性和时效性的特点有了最突出的表现。它可以适时地提醒和督促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增产与节约、速度与效率等之间的关系,使管理者可以及时发出调节和控制的指令, 以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和原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实际生产管理工作中,信息反馈是多回路的连续反馈过程,正是依据源源不断的信息反馈,使管理者不断提高决策质量,并在执行过程中及时采取强有力的调节和控制措施,推动整个企业经济的运行按既定目标向前发展。可见,在整个企业生产管理中,统计信息既是管理各个环节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又是整个管理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

四、统计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管理的科学指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与其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统计数据,包括同行业、竞争对手和本企业的情况,以便做到知己知彼,并据此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日常的决策和管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站稳脚跟,谋求发展。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统计工作除专业性外,还具有群众性的特点,统计数据是企业员工辛勤劳动成果的数据反映。统计信息以其特有的数据形式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全过程,以各种报表的形式参与到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准确无误的统计信息对企业生产管理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而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信息则会误导企业管理者,导致其指挥生产决策的失误。统计数据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生产是否能稳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是否能使企业生产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因此,统计信息的正确性对企业生产管理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中,信息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生产力水平、管理水平和效率高低的关键。适用的统计信息对科学决策的正确性、预见性、适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时代赋予了统计工作新的使命,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实践、提高,将统计的信息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才能让统计信息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航天企业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

提要本文针对某航天企业在新的形势要求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提升企业科研生产管理(企业核心业务)信息化水平,以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航天企业;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装备采购体制的加速变革,航天企业普遍面临着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和来自用户的更高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更是面临着多型号任务并举、多阶段任务并行的复杂局面,急需大幅提升科研生产管理水平。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处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劲引擎,因此,着力推进航天企业在其主要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有助于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某航天企业是由研究院及其所属的研究所(工厂)两级、多法人组成的大型科研生产企业。近年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有限,信息孤岛不断增多。本文主要从研究院的层面就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探讨,试图提供一点对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思路和建议。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尚未广泛、深入地运用于企业的主要业务领域;二是信息孤岛现象突出,信息资源没有做到有效共享;三是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不尽合理,仅注重满足应急的管理需求。也正是受限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近年来,在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方面逐渐凸显出了以下问题:一是型号间、单位间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科研生产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相对不足;二是科研生产过程跟踪、监控手段相对落后,预防和快速响应的能力较弱;三是在多型号项目同时存在并展开工作的情况下,单一型号项目的纵向管理突出,型号间的信息缺乏共享和交流;四是型号项目执行的要素(人、财、物与进度、质量等)在管理过程中的综合性体现不强等。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从信息化建设角度来看:第一,对信息化的重要性和信息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信息化管理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信息系统用户的交流、协作和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三,业务管理部门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求牵引和推广应用力度不够。

从科研生产管理角度来看,众所周知,信息化建设都是以科学的管理为基础的,科学、明确的管理流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固有的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等特点,本身就给信息化建设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加之在新的条件下,传统的航天型号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因此,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越来越触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企业组织的变革以及管理流程的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一)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结合该企业的实际情况,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应涵盖预先研究、型号研制、型号批生产、军贸项目等各项任务,涵盖探索、预研、研制、批产、售后服务等全寿命周期,涵盖进度、质量、成本、外协外购、人力资源、沟通管理、风险管理等全系统要素,还要与条件建设、综合保障资源、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有机结合。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核心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科研生产管理一体化集成信息平台,一方面增强企业对多型号项目的集中管控能力,保证企业总体目标实现;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单一型号项目管理,提升型号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研制生产经费及信息等因素有机结合与利用好,保障各项型号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工作思路及方法。基本思路: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完善科研生产管理体系。应首先做的工作是流程显现,全面梳理出当前的技术、管理工作流程,之后应着重研究完善影响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完善并形成一整套的、有机的、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三是结合实际充分论证系统方案,把方案论证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四是规范过程管理,稳步推进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科研生产管理一体化集成信息平台,切实提高科研生产管理水平。

(三)信息化建设具体对策

1、管理体系及工作流程。随着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航天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生产管理制度,通过两条指挥线的组织指挥系统,推动了我国航天型号工程项目的研制和发展。在传统的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中,贯穿了一系列的管理过程,包括合同管理、计划管理、技术状态管理、质量可靠性管理、经费管理、试验管理、风险管理等。针对单一型号的科研生产管理模式已日臻成熟,为实现对单一型号的精细化管理和航天型号项目管理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极好的条件。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急需引入多项目管理理念,以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应不断完善军品任务责任令和军品综合调度管理制度体系,真正做好对科研生产任务全阶段、全寿命周期的集中管理,全要素的统筹管理,并实现全过程管控、规范化、信息化、系统化、多元化和全方位管理。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分解细化为若干、具体的作业文件,并确保这些作业文件有机连接、全面、系统,真正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流程问题信息化。

2、信息系统集成方法。针对企业科研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企业在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已有一定基础的客观实际,本文强调通过集成开发,实现信息化管理。传统的企业应用集成(eai)解决方案有4种类型:用户界面集成、数据集成、业务流程集成、函数/方法集成。这4种集成方法不能方便、灵活、低代价地实现异构系统的集成,难以快速适应企业现代业务变化的需求。在不改变企业应用底层架构的基础上,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应用集成开发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它支持在中间层以服务模块方式实现解决方案,当多个运行在不同平台和技术上的应用程序必须互相通讯时,这种体系结构尤其适用。

基于soa体系架构的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选择好基础集成平台,打造集成系统门户;二是集中任务列表、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权限管理和统一界面管理;三是关注应用集成、应用框架和内容管理;四是注重安全保障体系、维护支持体系和基础硬件设施的构建。对于新提出的管理需求,可以基于同一技术平台,进行模块化开发来实现。

3、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从大的层面来看,首先要克服由于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难度大、复杂性高导致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艰巨的畏难情绪;其次要科学推进企业的组织变革,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最后要紧密结合科研生产管理实际,充分论证需求,统筹策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具体来说:一是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企业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建设,领导是关键;二是要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有限目标、重点突破;三是要注重需求牵引,力求应用实效;四是要推进统筹建设、强调资源共享;五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工作,严格计划考核;六是要协同推进、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四、结论

身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努力把信息化作为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流程再造的科学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的科研生产管理水平,是航天企业履行富国强军神圣使命的根本要求。着力推进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将有助于推动管理改革创新、规范科研生产流程、提高基础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本文初步提出了基于soa架构实现系统集成开发、满足企业对多个型号集中管控和对单一型号精细化管理要求的应对策略。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浅谈中小矿企业的财务及安全生产管理

【摘 要】随着矿产资源的紧缺,矿业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已远不能适应企业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同时,安全生产管理成为矿业企业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中小矿业企业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教训。

【关键词】中小矿企业 财务 安全生产

一、中小矿业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中小矿业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矿业那么明显,尤其民营矿业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会计人员身兼多职。企业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按会计规范要求设置,有的小矿业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2)亲属管钱,聘用会计管账。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矿业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人员作兼职会计,聘用会计人员途径有四种:国有企业财务人员;会计事务所工作人员;社会招聘;其他。这些会计人员无论是定期做账,还是长期聘用,工作内容只是停留在会计简单的业务核算上,即制凭证、记账、编报表、报税,发挥不了财务管理职能。(3)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有些中小矿业企业根本不设帐,以票代账,或者勉强设账,但账目混乱。

3.管理制度缺乏情况严重。中小矿业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根本无制度,更谈不上实际工作中的执行。

二、对中小矿企业会计规范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1.改善外部环境。要解决中小矿业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光靠一两家企业自我完善和会计人员个人努力是很难达到的,当地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我认为乡镇政府、当地税务和工商等部门应在企业开办前明确规定矿业企业所要上交的各项费用及准确标准(不能有弹性),在不违返国家政策的条件下,给予最优惠条件,并明确所优惠之处。

2.矿业企业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企业管理又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因此矿老板在思想上要重视会计人员的选拔及各项制度的建设。只有矿业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了会计核算,以身作则,那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各级各部门才能真正做到照章办事,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3.统一各中小矿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1)会计报表体系中指标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操作上的简便易行。在会计报表的体系设计中,建议只编制简化型的财务报告,而且只要求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免除编制现金流量表。(2)引进计算机计记账处理技术,实现会计电算化。这样,会计人员可以从烦琐的手工记账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从价值的角度出发,密切控制投入与产出、协调企业财务关系,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增强企业的发展和责争实力的目标。

三、中小矿企业矿山安全生产管理

矿山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势必给企业和职工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预防事故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在各种预防措施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生疏,安全知识贫乏,其安全管理的基础如同建在沙滩上,实现安全生产也就没有保证。矿山井下作业的危险程度和危害后果最为严重。事故频率高是其特定的环境造成的。随每一吨矿石的采出,工作面、井壁、采场、矿房等空间环境都会发生变化.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带来了种种工作危险,构成了事故的三要素。三者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人,他既是现场操作者又是改变现场环境的主体,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人去排除,而排除现场存在的隐患,靠的是操作者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这就要求对操作者进行安全教育。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坚持以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最根本要求。安全生产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不善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管理缺陷是所有事故的普遍原因,管理失误往往是多重失误造成的。因此,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企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安全法津法规、安全专业知识,以达到客观地、科学地分析各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部门、各工种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很难落实。通过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事故责任。

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4个环节,切实做到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要”,实现安全工作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助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摘要]本文从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的本质内容出发,以解决人的思想意识为突破点,把确立安全生产观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积极探讨如何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 企业 安全生产 管理

一、把确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人们是否重视安全生产,是否遵守安全生产的规则,关键在其是否有安全意识、是否确立了安全生产的观念。因此,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牢固确立安全生产观念作为主要内容,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树立四种理念: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安全生产工作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反映了广大职工群众的迫切愿望,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因此要把重视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职工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当中的安全主体地位和作用,教育职工珍惜生命,善待自己。

二是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我们在抓安全生产工作时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领域的各项工作。“安全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

三是树立“安全生产是最大的政治”的思想理念。安全生产是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得到了保障,职工队伍才能思想稳定;只有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才能调动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和生活热情;只有使重大事故得到遏制,减少事故造成的创伤和震动,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只有顺应客观规律,讲求科学态度,才能有效防范事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是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价值理念。安全价值理念主要体现在安全投入与生产效益的关系上。安全既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那就必然是经济效益的基础。安全这个基础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间接的效益回报,还能产生直接的效益。只有生产安全了,才能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信誉损失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企业才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优势营造安全氛围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安全氛围。如果一个单位安全氛围好,就能够感染人、鼓舞人、约束人,并直接影响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和员工的安全行为。思想政治工作在宣传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工作方法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在抓安全生产工作时,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安全氛围,把思想政治工作中宣传、教育、鼓动等优势手段应用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

第一要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第二要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径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第三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带头作用。

第四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发动群众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良好风气。

三、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重点

1.针对职责分工:层层展开。针对企业领导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提高决策层的安全生产意识上。因为,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的好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安全与质量的关系;使他们明确思路,在工作中不仅要“贵钱”,更要“贵人”,把安全生产与经营发展等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针对专职安全监管人员和职能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管理能力上。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认清责任,不辱使命,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等环节的监管,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作。

针对于特种作业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应抓住其工作特点和可能引发的危险及状态展开,使他们充分认识岗位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要帮助他们熟练掌握本工种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预防、改善和控制危险的手段和方法,提高他们对突发险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针对一线岗位操作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要放在让他们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和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上。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素质,使他们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并自觉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通过他们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操作,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

2.突出工作重点:预防为主。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所谓预防为主,就是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做到超前思考,科学论证,精心组织,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除了要切实解决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抓好防范,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为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性。要经常分析员工的思想状况,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准确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把不利于安全生产的现象解决在发生之前。杜绝被动地哪里出了问题就到哪里“抢险”,哪里有了火情就到哪里“灭火”的情况出现。目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的改革和战略调整必然会触及个人利益,容易导致员工的思想波动,进而危及到企业的生产安全,这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安全生产的保证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要求也更高。因此,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认清形势与责任,依靠科学的管理和现代的安全管理技术,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变事后处理为科学预测,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书记曾经指出:“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安全生产要长抓不懈,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长抓不懈。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更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为企业安全发展助威呐喊、保驾护航。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探析

【摘要】我国电力企业正处在深化体制改革的新时期,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我国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电力企业的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电力企业本身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针对目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字】电力企业;安全管理

1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人员素质的问题

员工缺乏安全生产意识这主要表现在员工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下而进行的违章操作和指挥等方面。员工在电力安全生产方面缺乏一定的认识,在进行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时,并不知晓或者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而只是习惯性的进行习以为常的违章操作和违规指挥,因而导致~些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人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稳定和电网的安全。

1.1.1 生产一线人员力量相对薄弱。电网企业存在结构性缺员现象,特别是变电运行、检修、试验等工种,后备力量不足。一方面是近几年电网企业在减人增效方面,采取员工内退的办法,使一些基层骨干提前离岗;另一方面是电网设备档次提高而人员技能素质跟进不及时。

1.1.2 由于存在结构性缺员情况,在主业生产岗位存在部分农电工混岗的现象。目前,农电工的政治待遇、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等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带来农电工的不稳定,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对电网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

1.1.3 生产现场仍然存在违章作业的现象。虽然电力企业用"三铁"反"三违"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事故问责制的要求一年比一年严,但生产现场违章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杜绝。

1.1.4 其它方面的因素。存在领导干部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班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未形成闭环、农电安全管理基础薄弱、配网安全用电管理不严,安全用电宣传不够,农网涉外伤害等个别现象。

1.2 注意权力控制因素的影响

因为任何组织都由各种利益集团所组成,权力控制集团中的各成员都在不同程度地代表着某一集团的利益。一个组织的组织结构必然反映出最强利益集团的利益,或是多个较强利益集团之间的妥协。企业组织结构的再造的首要任务是对权力的重新分配。另外,企业的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而且各有利弊。如果过度集权就会产生:不利于合理决策;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阻碍信息交流:助长企业中的官僚主义。而分权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决策的统一性较差,需要进行统一协调,而协调也是需要时间和资源的;容易失去控制,形成分权单位权利控制的各方割据现象。因此,企业必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1.3 建设安全问题

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安全生产的实现要靠人来完成。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解决安全工作深层次的问题。加强安全获救教育,树立安全生产榜样,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忧患意识和做好安全工作的信心,不仅要通过企业内外事故的剖析,而且要建立电力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室,展示恶性事故发生现场及当事人的照片,用血的教训来唤起员工地安全生产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同时,要及时对安全生产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分析、总结并推广他们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

2 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2.1 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建立企业安全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企业安全管理领导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制度,企业生产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管理制度,企业经营安全管理制度,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管理制度等。

2.2 企业管理的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

目前多数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缺乏激励机制,突出表现是安全奖吃大锅饭,或有罚无奖。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预防,而不是事后处理。有罚无奖,常常使受罚人只认倒霉不认错,其他人袖手旁观,觉得事不关己。因此,安全管理的激励机制应当克服上述两项缺点,重奖预防事故的有功人员,通过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使有功者成为企业英雄,成为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安全生产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处理,触及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处理。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安全教育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在企业每年的各项先进评比活动中,要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突出安全生产奖励优先,奖励额度也应体现优先,促使员工自觉养成安全行为的习惯。

3 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3.1.1 注重全员安全知识培训

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设备基础知识,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培训,重点讲解电网新技术、新设备知识,确保在岗员工对新设备的产品结构、技术性能、运行特点有全面掌握,对设备存在的缺陷能及时发现,出现故障能及时消除。

3.1.2 注重技能培训和评选

加强首席师、技术能手评选和技术比武工作,在变电运行、电力营销、送电线路、变电检修等14个专业中大力实施"导师带徒"活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生产人员对设备的掌控能力。

3.2 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

3.2.1 以缺陷管理为中心加强设备管理

要应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3.2.2 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

合理安排输变配电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

3.2.3 改善设备性能

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3.2.4 加强监测与跟踪

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3.2.5 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

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不断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力度,转变电力安全的管理过程,树立电力安全的管理思想,加强电力安全的现场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改变电力安全的详细方法,夯实电力安全的行动行为,增强电力安全的线路监督,才能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以构建和谐的电力安全环境。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浅析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 建筑企业; 安全; 管理

论文摘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常见问题以及管理措施。只有有效地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等管理手段,以人为本,以责任制度为约束,加强安全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才能做到安全和文明的施工生产。

建筑施工企业是以生产建筑产品、提供劳务服务为主的生产经营企业,其生产一般都具有周期长、露天作业、高空作业等特点,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影响因素,这一切都为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生产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施工生产的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是企业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家庭的幸福。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抓好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

1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常见问题

1.1 建筑市场不规范

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无证和越级施工,挂靠、层层转包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施工单位靠低价中标,揽到工程任务后便以?w扣安全投入、削减安全设施等方式来赚取利润;有的建设单位将工程肢解后分包给多个施工企业承建,在安全生产等问题上互相推诿,致使安全生产制度难以施行。

1.2 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差

只重效益,不重安全。在市场经济意识的作用下,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企业缺少进行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和技术力量,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施工生产中缺少基本的安全设施。建筑行业内流行的一种说法“:安全问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正是这一现状的真实反映。施工企业在管理水平、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欠缺,是引发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建筑工人安全素质低

在我国,建筑生产仍旧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而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大量劳动力,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较贫困的山区、农村。这些建筑工人,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把进场前的安全教育仅仅看作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因而,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诸如: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随意出入安全防护区,甚至是无证操作、跨专业操作等一些违规现象,给施工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4 缺乏安全救援措施

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和意识,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加以识别并及时进行处理;对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致使事态进一步扩大,使小事故变成大事故。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生产现场,均无临时医务室,项目部办公室内也没有悬挂紧急救援的呼叫电话,在出现异常现象或发生事故后,不能及时请求救援,使本来可以防止的事故和人员伤亡,变成现实。

2 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

2.1 加强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制度

根据建设系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特点,确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以及专项治理目标,制定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把施工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进行层层分解到基层,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与此同时,建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监督反馈制度,施工图审查制度、建筑安全隐患、险情及事故社会举报制度,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落到实处,确保全市建设工程质量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2.2 责任到位,狠抓落实

在日常安全监督管理中,一方面我们根据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规定,把安全监督申报与建筑施工许可证的颁发紧密地联系起来,对未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未建立现场安全保证体系、未根据现场特点制定有效安全防护措施、未对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进行承诺的施工企业,不予办理安全监督。对已办理安全监督的建设项目,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采取定期(每季度、半年检、年检)以及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检查,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职责,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使企业做到领导到位、意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努力降低工伤事故率。

2.3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建筑施人员安全防护能力

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为契机,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宣传车、标语、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并在报纸、电视开辟安全生产专栏,宣传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通过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在全面培训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抓事故单位、安全检查不合格单位、安全管理薄弱单位有关责任人和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执法人员、建筑业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教育培训的规定要求,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时传输新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增强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2.4 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象

及时发现创文明工地的典型,认真总结经验,并经常组织各企业到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参观交流,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使全市建筑工地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轨道。彻底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象

2.5 建立安全防护临时设施费用专款专用制度

必须建立为安全生产提供费用的保障机制,在工程施工招投标时,安全费用不得进入竞价,不得压缩。在施工中,监理、建设等单位及有关建筑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做到安全费用及时到位,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2.6 改进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一是采用动态跟踪抽查与专人定点负责制相结合的方法。在办理安监手续时,为该工地指定一名安监员,负责对该工地的安全监督交底、平时技术指导及监督现场安全教育与防护措施的实施。对该工地文明施工、安全防护水平的评定,则由站领导带队进行动态跟踪抽查。这种一人定点服务,集体动态打分评定的方法,既解决了工地现场安全员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指导培养了企业、项目部的安全员,又确保了安全检查的公正公平,廉洁执法。

2.7 加强后期安全监督管理

工程建设进入后期,项目管理人员、作业工人思想的放松,分包施工队伍的进入,预留洞口和临边的防护、脚手架拉结点被拆除,脚手片被抽掉等等,人的不安全思想和物的不安全因素的重合,事故发生几率自然就高了。有些拟创省、市文明标化的工地,在初期管理严格,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较高,但到了后期,特别是检查验收以后,疏于管理,同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要经常回过头去看看,对建筑施工安全实行前、中、后期全程监督管理。

3 加大安全生产的行政处罚力度

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契机,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针对各个时期安全生产整治重点,制定专项整治任务目标,适时地提出整治工作要求。如在防止“五大伤害”事故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中,以安全防护产品、设施的整治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科学、符合国标、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设施取得了很好效果。根据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在组织开展日常安全巡检的基础上不定期地对专项整治薄弱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和跟踪督查,并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检查与自查、检查与专项整治、检查与整改、检查与追究相结合,切实消除事故隐患。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对无视生产工人安全、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现场存在严重隐患的企业加大惩戒力度,依法对它们进行行政处罚,真正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敢碰硬。真正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科学合理薪酬制度在企业生产管理中运用分析

摘 要: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成功的重要原因。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竞争更加白热化。留住人才对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所以一个科学合理的薪酬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鼓励人才发挥优势作用也越加明显,近年来,宽带薪酬的概念提出后,受到业界的推崇,以宽带薪酬为切入点,分析合理的薪酬制度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薪酬制度;宽带薪酬

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企业的永动机。企业薪酬制度关系到能否激励员工为企业发挥其积极能动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还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否留住核心人才,从而关系到企业在社会竞争中的生死存亡。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可以说是一种最重要的、最易使用的激励方法,它是企业对员工的回报和答谢,以奖励员工对企业所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和创造,是企业对员工所做贡献的承认。在员工的心目中,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着员工个人的能力和发展前景。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对员工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企业的发展更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一个合理的薪酬体系,对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企业薪酬制度的设计和完善,更是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

1 传统薪酬制度的弊端

传统薪酬主要是薪点制,薪酬确定的依据主要是职务(岗位),实行的是职级工资,薪酬与岗位(职务)的严格挂钩,只要岗位(职务)不变,要实现增薪那是不可能的。其弊端显而易见:

(1)激励不恰当,给员工定位不准确。

(2)平均主义严重。无论员工技能好坏,但只要熬到一定的年限就可以享受高薪。容易挫伤了核心员工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核心员工的积极性。

(3)薪酬设计与管理具有随意性。传统薪资制度中,有时领导一句话就能影响员工的等级和晋升。

(4)范畴过于狭隘。传统薪资制度中,给员工的进修、培训、出国等机会所涉及的成本并不计算在内。

(5)激励动力不足,激励成本不断上升。

(6)激励的短期化甚至不具有激励性。传统薪资制度只注重了薪酬的保健功能而忽视了其激励功能,即只满足了员工的低层次需求,而忽视了员工的高层次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宽带薪酬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宽带薪酬体系是近几年来比较盛行的一种新型的薪酬体系,所谓的宽带薪酬,是指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范围进行重新组合,就是企业将原来十几甚至二十几、三十几个薪酬等级压缩成几个级别,同时将每一个薪酬级别所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拉大,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

2 宽带薪酬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运用

宽带薪酬的特征是薪酬等级层次少,浮动范围大。薪酬等级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区间变动比率高。宽带薪酬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横向发展空间。在这种薪酬制度设计中员工的职业发展不再只是沿着公司中唯一的薪酬等级层次垂直往上走,他们在企业中的流动是横向的。但是随着他们获得新的技能、能力、承担新的责任或者是在原有的岗位上不断改善自己的绩效,他们就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即使是被安排到低层次工作上,他们依然有机会因为自己出色的工作而获得较高的薪酬。

2.1 工作分析是构建宽带薪酬体系的前提

工作分析是通过对各种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条件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分析,以科学系统的描述并做出规范化记录的过程。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具体进行工作分析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直接观察法等,在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工作分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企业自身的全面理解与分析。基于对企业的特点进行分解,即企业的业务流程、范围、职能以及在此基础上分解所涉及的各项工作的种类和属性进行的分析。此项分析的结果是企业进行组织设计和岗位设置的前提和依据,它有利于梳理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合理界定部门与职位的工作职责,从而使组织效率最大化,尽力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组织结构设计和岗位设置精简高效。所以在这方面上的工作分析是最终确定组织内某一岗位价值大小的基础。第二,对任职者资格以及具体工作岗位的分析。针对具体岗位的任职资格、工作范围、工作条件、权限以及任职人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身心的要求所进行的分析。这种分析的结果为员工招聘、绩效考核以及员工培训提供依据。第三,岗位分解动作。针对某个岗位某项具体的操作过程、步骤所进行的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分解具体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之形成一种定势、一种章程或者规范。这种工作分析对薪酬设计起着补充的作用。

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以岗定薪”中的岗位才真正明确,而在传统的薪点制中的“以岗定薪”则较为注重职务级别的高低,并没有从岗位本身对组织发展重要作用以及对其任职者的相关要求出发。

2.2 公平是一个科学合理薪酬体系的保证,其中又分为内部公平与外部公平

(1)内部公平。

实现内部公平需要借助于岗位价值评估。只有把“以岗定薪”的岗位职能梳理清晰,才能确定某一岗位在组织结构中各个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从而得出岗位的等级序列,

如此才能实现薪酬体系内部公平。它是基于组织结构内部各个岗位的共同特点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评价要素的组合。

具体的岗位价值评估的方法包括很多:岗位分类法、有岗位

排列法、要素比较法、要素计点法等,每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而这种岗位价值评估模型需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岗位价值评估是实现组织内部公平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实现内部公平的基础,最终的内部公平还需要员工胜任力评估以及绩效管理来保证和实现。

(2)外部公平。

外部公平是薪酬体系对外具有竞争力的直接体现,简言之,一个企业的薪酬标准要与市场上的同类岗位薪酬接轨。一般说来,外部公平的实现往往是通过薪酬调查的方式,具体调查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例如企业之间相互调查、委托市场调查公司以及问卷调查等,在调查目标企业的选择上多以同地区或夸地区同行业或相近行业为主,比较企业各岗位与市场上相对应岗位的薪酬水平。

无论是内部的不公平还是外部的不公平,都会使员工期望值下降,并且感到不安全,出现士气下降、人员流失,甚至招聘不到人员等现象。而宽带薪酬还体现“同工不同酬”的新观念,体现了对员工个体因素的重视与尊重。对于企业个体员工,薪酬有两个基本作用,其一是满足生

活基本需要,即所谓的“保健性”;其二是体现其工作价值,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即激励性。总体看,两者是互为消长的,而如何妥善的协调两者的关系,就要用薪酬结构设计来完成的,是选择高保健低激励还是选择高激励低保健,依然是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具体实际需要。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传统的薪酬结构中有了不少新的内容,诸如股票、期权以及虚拟股份等,增加了薪酬的长期激励作用。

3 宽带薪酬体系与组织绩效管理的有效衔接

薪酬体系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薪酬本身只具有对人才吸引作用和短期的激励作用,而长期的激励作用则不明显。只有将薪酬与绩效管理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激励作用。所以,宽带薪酬是否能够顺利的实施,还要看企业自身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否成熟。良好的绩效管理是宽带薪酬应用的基础。如何将企业的人工成本转化为企业发展向前的动力,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和谐,是任何企业都在追求的一种境界,但实际上,如何更好的将组织绩效、部门绩效及个人绩效的有效衔接,却是企业管理人员倍加头疼的问题,宽带薪酬的关键在于拓展了员工的薪酬提升的空间,更好的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宽带薪酬的灵魂所在。薪酬制度的完善不是一个单一的活动,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创新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的适时调整中来体现,逐步实现薪酬体现的两个公平,而这个公平的实现,是需要许许多多基础的工作来支撑和维护的,是缺一不可的。宽带薪酬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自然还有许多其本身不完善地方,在现实中还有许多其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其对传统薪酬体系不足的地方的弥补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此外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只有与有效的绩效管理结合起来,才能显现出薪酬对组织绩效的实现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变人力成本为人力资本,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珠宝首饰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研究

摘要:文章的目的是研究珠宝首饰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内容、特点。研究内容包括物料管理、bom设置、生产车间管理、工序损耗管理等,并提出珠宝首饰生产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法,论述生产管理系统对珠宝首饰企业的作用。研究方法是,先概览珠宝首饰生产管理信息化,再具体分析其信息化内容、信息化实施的内容。然后得出珠宝首饰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特点、特色作为结果。最后得到信息化能够有效帮助珠宝首饰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结论。

关键词:珠宝首饰;信息化;生产管理;erp;sfc

1珠宝首饰生产管理信息化的概述

现代珠宝首饰产业,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从进销存、mis起步,走过erp、drp、pos,迈向“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信息与集成,通过电子商务、商业智能、供应商管理,珠宝企业信息化逐步走来、渐入佳境。

珠宝首饰行业信息化选择上,既有国外大中型制造与零售业软件供应商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软件包;也有许多国内软件企业推出的优秀系统。当然,也有一些大中型珠宝公司,投入重金打造先进的、分布式、覆盖多个业务的集成性大型信息系统。比如微软axapta erp系统、久久才大、纵横、向导科技、天宝等。

但珠宝首饰行业信息化,相比电子产品制造等行业,处于相对初级的水平。珠宝自身的物流及工艺特点和珠宝企业管理水平现状,造成了珠宝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其中,生产制造环节的物料管理、库存控制、工序管理、人工管理,是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做好了珠宝首饰的生产管理信息化,可以立竿见影地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物料损耗、实时掌控库存、提高生产效率、公平透明地进行绩效管理,最终提高订单履行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利润。

本文将基于珠宝首饰生产和制造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珠宝首饰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细节及对策,以阐述生产管理信息化对珠宝首饰加工制造企业的重要性。

2珠宝首饰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分析

生产活动控制负责执行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与此同时,生产活动控制还必须最有效地利用人力和机器资源,并最大程度减少在制品库存和维持客户服务水平[1]。在erp系统中主要依靠车间作业控制(sfc)或生产作业控制(pac)来完成车间作业管理的任务。sfc适用于固定位置布置生产设备的离散机群生产方式,而还包括了可以用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和流程式生产控制的系统则被称之为生产作业控制。

珠宝首饰生产管理系统,必须是满足珠宝行业特色需求的灵活系统。主要包括多公司管理、供应商管理、销售订单管理、采购订单管理、生产工单管理、基本构料维护、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订单管理、生产车间管理、总账管理、发票管理等功能。其中,基本物料维护、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车间管理,必须根据珠宝首饰行业特点量身订造。是珠宝首饰管理系统与其它行业管理系统的主要不同之处。

珠宝首饰是由金属、钻石、宝石,通过溶金、注腊、打磨、镶嵌等工艺,组合而成的小件产品。物料分类不是很复杂,一般分为成品、珠宝、钻石、金属、附件等。不同类型的物料,具有不同的属性。每种类型的物料都需要定制出不同的信息录入界面,以提高录入效率。比如钻石的4c属性、宝石的专属信息、金属的成色属性等。

珠宝首饰bom的构造也不太复杂,层次不会太多,一般由珠宝、钻石、金属、附件、半成品等组成。bom的设置上,不但要设置原材料和成品之间的“件”数关系,也要设置k金和纯金属间重量换算。根据bom计算物料需求时,需计算各种原材料的需求数量和重量,比如计算需要的纯金重量、补口重量、宝石数量、钻石数量。

最重要的子模块是生产车间管理系统。传统珠宝生产过程中,wip物料往往处于失控状态。发料下去后,到生产入库前,无人能准确知道物料、半成品具体位于哪里,确切数量有多少,丢石丢料现象严重。溶金、焊接、打磨等工序过程中,超额损耗易处于超标和失控状态。珠宝钻石、贵重金属单位价格高,一点点丢损都涉及到较大金额的损失。工人的工资,也需要根据工艺水平、损耗综合计算。

工艺路线是说明各项目制件的加工顺序和标准共识定额的文件,主要说明加工过程中的工序顺序和生产资源等计划信息。车间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确定珠宝首饰生产的工序、工艺,核定每个工序的人工标准、损耗标准,设置损耗超标界限。然后为成品和生产工单设置工艺路线,下达工序工单,把物料、半成品、人员分派到每个具体的工序,及时登记每个工序完成的半成品、实际消耗的人工,并根据每个工序发出的物料的重量、数量,回收的物料的重量、数量,算出实际金损耗和丢石、丢料。因此,就能控制到wip的状态和数量、实际的金损、实际消耗的人工(计件、计时),避免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及有效公平计算工人工资。

3珠宝首饰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不是任何企业想上erp系统就可以想当然地取得成功。企业实施erp系统是否能够成功,首先取决于企业本身,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主要在于内因[2-3]。珠宝企业实施erp,尤其需要先梳理内部流程和需求,再适当选取erp系统,分阶段地推行。

具体,珠宝首饰企业实行生产管理系统的时候,需要按步骤逐步实施。最佳做法如图1:

(1)先建设从销售订单、采购订单、生产订单到发货/发票流程的软件。集中管理起所有物料的基础信息、库存状态、销售和生产数据。使得管理层能够精确做好生产管理,使得物流、信息流处于有序、可控状态。

(2)然后梳理珠宝首饰加工制造工序,建设生产车间管理系统。控制好工序金损耗、丢石,掌握、控制wip,根据工作质量公平有效计算工人计件、计时工资。做到降低物料成本、加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获取生产加工环节上更多的利润。

逐步实施,增量开发,立足行业特点,符合企业实际需求,是珠宝首饰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

4珠宝首饰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结论

因为珠宝首饰原材料单位价格高,价值比较贵。物料成本、物料损耗折算为货币金额,对珠宝首饰加工企业来说,是占毛利润很大的一个比例。减少了成本,就可能提高利润;加强了管理,就可能提高效率。所以,珠宝首饰企业实行信息化,主要作用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物料损耗、实时掌控库存、提高生产效率、公平透明地进行绩效管理,最终提高订单履行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利润。

首先,实施基本信息化和改善关键流程,使生产管理成为可控状态:控制物料库存、掌握订单状态、得到库存/资金周转率、进行销售预测等。这主要是提高管理效率,以同样的管理成本,支持更大规模的制造和更难以预测和把握的销售。

其次,实施生产车间管理系统,掌握wip状态,控制工序损耗,有效且公平的核算工人计件、计时工资。降低的金损和丢石,反映在经济上是降低物料和生产成本;有效的wip管理,改善了库存挤压,降低了库存成本;公平有效的计件、计时工资计算,妥善地管理好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人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一套好的sfc系统,现实可行的车间和工序生产管理制度,能最直接地降低物料、库存、生产、管理成本。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摘 要:科学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这对企业经营者的政策水平、技术素质、责任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入手,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发生。通过企业经营者的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减少和控制伤亡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项基本政策,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强调: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贯方针、重要政策。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从政治上和理论上深入理解,深刻认识,严格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搞好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指示是做好安全上作的重要前提。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产业部门之一。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除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外,还导致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1.1建筑安全基础理论研究滞后,对安全生产发展影响重大

近年来,长期的安全科研投入不足,造成了安全管理理论滞后,安全管理方法、手段和体系落后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不规范的市场环境阻碍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与建筑市场的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等缺陷,当前建筑市场上普遍存在着拖欠工程款、垫资、肢解工程包、违法分包和非法挂靠等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不良行为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有所恶化。不良的市场环境势必影响安全生产管理,主要表现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一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难以在施工现场落实,这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留下了难以预测的后果。

1.3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来看,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数量普遍不足;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③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不足,安全自控工作和自查工作流于形式;④建筑施工企业过分依赖监理单位和监督机构,安全检查工作形式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付上层领导的检查。

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形势飞速的发展。要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必须改革原有的、被动的、靠监督检查来实现安全生产的落后方式。要用科学的预测预防管理办法指导和推动安全生产,真正做到以“预防为主”

2.如何改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一直较低,每年由于安全生产事故丧生的从业人员有数千人之多,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因此,改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已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2.1提高建筑施工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

从目前来看,建筑施工现场的第一生产线作业人员中,民工约占50~70%,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水平都比较差,所以建筑施工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使一线工人认识到现场施工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使他们掌握安全生产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主要要做到这么几点:①鼓励一线工人主动参加技术等级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②规范劳务承发包行为,通过劳务交易中心进行规范化招工,杜绝闲散劳动力无合同上岗的现象;③定期开展经常性施工事故实例讲解,加强员工对安全储备必要性的充分认识,使“人人要求安全”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2.2规范建筑工程建设各方的市场行为

首先,建筑施工单位要从招标投标的入口把关,综合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建设资金的贯彻落实。其次,单位要对施工成本组成有一个合理界定,对施工成本进行可操作性的规定,避免无序竞争。再次,参加国内外其他城市的经验,在建设项目开工之前,抽取适当比例的工程款作为开办费,专款专用,由现场监理和业主共同负责监管。

2.3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行政监督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建设参与者要重点监督施工现场是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考察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需要持续改进,如果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工程建设参与各方没有贯彻落实安全责任

,不履行安全生产制度,就必须进行处罚,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通病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总之,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崇高的工作。它涵盖了丰富的社会科学内容。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肩负着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任,必须努力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以指导和推动安全生产。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浅谈分析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管理方法

论文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管理 常见问题 方法

论文摘要:安全管理是电力供电企业的生命,乃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的系统工程,安全管理抓得好。无论对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还是对电力企业本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对促进电力企业良性循环。努力构筑和谐用电环境更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

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稳定运行事关各行各业,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确保安全生产和电网安全运行,确保可靠的电力供应,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本文认真分析和思考了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寻找对策来加强安全管理,可供同行参考学习。

一、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首先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强,对“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把握不牢固,存在“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现象;第二是员工自我保护能力差,不按标准化作业流程做事,抱有“侥幸”心里,存在盲目骄傲自满和厌烦的情绪,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再次就是在检修、施工中不认真执行《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两票三制”,不认真落实现场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违反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及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电网及输变电设备损坏事故,都是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酿成大错,给员工、企业、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执行力不强

因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任务、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一些电力供电企业只着重提高企业效益,对安全管理投入的时间、资金相当有限,轻视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对已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不认真执行,或执行力不够。抓安全是时紧时松,上面要求紧时,就跟着喊一下,不能层层执行下去。而有些供电企业就是不按计划安排工作,领导随意性强,来了任务或出了事情就仓促应战。有些供电企业虽有计划,其完成率也是不高的。又比如对现场运行规程不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管理不及时完善,“二措”和“五防”不按时完成,对“两票”执行情况不及时评价、通报,对设备的正常巡视检查、各项预试工作没有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对发生的设备故障、异常及事故不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分析、总结,对存在的缺陷处理不及时,设备长期带“病”运行,留有重大的安全隐患等等。它具体又表现在:一是深入现场少,了解情况少,发现问题不及时或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导致工作缺乏针对性和超前性;二是到现场检查发现问题质量不高,深入调查和分析不够;三是部门之间对发生的问题推拖抹赖,不能很好的协调合作;四是发现问题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存在好人主义;五是对形式主义不敢大胆抵制,对检修、施工作业现场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风险预控措施开成虚设,上下存在着用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

3.反违章工作不严、不力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供电企业包括行为性违章、管理性违章和装置性违章。它又主要表现在管理干部存在“四怕”心理,即一怕抓严了影响队伍稳定。二怕抓紧了影响干群关系,三怕认真了影响政绩考核,四怕较真了影响了收入,所以不敢大胆管、大胆抓,有的是对工作情况不清楚而没法抓,有的是对司空见惯的“小”事碍于情面、怕得罪人而不去抓。检查督促不到位,只满足于传达与要求,缺乏跟踪检查、指导帮助和监督。对事故、违章处理不严,做老好人,往往存在姑息迁就的现象,使违章行为的发生得不到有效遏制。

4.安全生产考核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没有真正执行到位,走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领导,即不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又不能起到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经济杠杆。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奖罚失衡。防止问题奖的少,发生问题罚的多;二是时效滞后。奖的不及时,罚的也不及时;三是避重就轻。发生大问题偃旗息鼓,发生小问题大张旗鼓;四是考核不公。前面发生的事情没考核、后面发生的事情考核了,或有的事情考核了,有的事情没考核;五是尺度不公。员工做与不做一个样,能做与不会做一个样。

5.安全工器具管理不严

安全工器具管理没有按照“择优选取、正确使用、定期试验、定期报废”的十六字方针来执行。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6.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

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党政工团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少数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二是部分班站长的管理能力差,不善管、不敢管;三是先进模范榜样示范作用不强。各项评先、评优工作也是靠人情关系。

二、加强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1.强化安全意识,树立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明确一个“责”字。

首先企业员工是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培训,使安伞责任重于泰山深入人心,积极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第三就是要加大资金、时间投入,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现场安全风险评估。

2.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

第一,各级电力供电企业的安全工作监督体系,应能正确地理解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地落实分解到企业员工,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班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把所有的规章制度真正执行到位,以制度与考核的约束来开展安全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第二,提高一线生产员工工作积极性,在考核奖惩上要赏罚分明,奖勤罚懒。因为他们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中应该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真正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转变,可以肯定地说,只有从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到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在安全思想上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一次质的飞跃。才能够从事故源头上发挥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3.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严于管理,扎实开展反违章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重在“以人为本”,并认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标杆班组建设的各项活动,以活动抓管理,以管理抓安全。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首先,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其次,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现场作业行为,实现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第三。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安 全警示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仅要依赖生产中的技术装备、生产组织水平,更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地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水平。

4.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加强现场监督,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

首先,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监督职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监督职责到位、基础工作到位,同时要强化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和创新意识;班组是生产的第一线,必须保证现场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可以通过制定简明详尽、操作性强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养成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5.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一是完善工器具的采购、发放、领用、报废等制度。二是完善工器具的台帐,做到帐、卡、物一致。三是加强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理记录和验收、试验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6.进一步加强安全性评估工作

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估工作主要是安全风险库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7、齐心协力,打造“我要安全”的浓厚氛围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需要一种合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聚积和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我要安全”的浓厚兴氛围,才能真正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三、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工作,必须把其作为一项经常化、日常化的基础工作来抓,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电力生产事故大多是能够防止的,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将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探讨

摘要: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以及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安全生产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和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但是,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它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要使电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1.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1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企业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仍然有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1.2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企业下属基层单位中职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供电所的登高作业器具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

1.3不严格执行《安规》,经常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其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等。

1.4管理工作不到位。企业往往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而轻视日常的细节安全管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已经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栖息相关[3],涉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要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企业领导到基层班组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操作人员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2.2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二是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做好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2]等规程、标准的培训和执行工作。四是要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切实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同时要强化“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完善安监职能和人员配备,加强农电安全产监督管理。坚持从基础抓起,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现场的监督管理。

2.3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二是做好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工作,事故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2.4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安全文化是人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在企业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中为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企业只有具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然而,实践经验证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认识,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员工的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并且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1]其重点是从人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方面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2.5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因此,企业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教育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并且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从而适应电力生产建设的需要。

2.6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杜绝习惯性违章。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可以从操作层面,建立所有操作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所有业务活动、生产活动的流程化,把各类文字流程图表化、现场化。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明确排查措施,量化操作参数,界定操作步骤,重点推广应用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巡检、标准化操作、标准化资料、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讲解、标准化管理方法。通过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推广应用,实现杜绝岗位员工习惯性违章的目的。

2.7抓好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设备的缺陷有关。一是以缺陷管理为中心来加强设备管理,着重应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二是合理安排电力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三是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四是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五是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2.8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一是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给其他个人使用。二是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总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的总则。目前,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化了,现场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人员也趋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则相对复杂化,管理制度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在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之时,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新标准、高要求,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适应或超前发展,并及时让电力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的探讨及应用,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整体水平,促进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浅析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封装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作者:王林梅 潘坚跃 黄民翔

论文 关键词:电力 企业 生产管理系统 公共信息模型(cim) 通用数据访问(gda )

论文摘要:为解决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与其它应用子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依据iec 61968 cim时电网资产信息进行标准化及建模,将生产管理系统加入到企业数据集成平台,实现与其他应用子系统(如scada)有机地结合。通过企业集成总线(uib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按标准的数据格式进行信息交换,实现企业管理网中的生产管理信息方便、统一地被第三方使用,进一步加强了电力企业的信,岛一体化建设。本文重点论述了实现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封装集成的依据和技术方法。

0引言

随着电力企业不断 发展 ,传统的管理模式及分散孤立的 计算 机应用系统已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目前电力企业虽已建成各种信息系统,但各系统间相对独立,“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生产管理系统作为电力企业的核心系统,拥有全局的生产管理信息,但同时需要与其它应用子系统进行通信,才能获取所需的各类数据。若对生产管理信息进行封装后,实现与电力企业其他应用系统间的集成,可大大促进企业的信息一体化建设。

为充分挖掘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管理功能,本文提出7基于iec 61970/iec 61968 cim对生产管理信息进行标准化及建模,实现生产管理系统与电力企业更多应用子系统间的集成,并介绍了集成后实现的应用功能,如遵循iec 61970的gda服务、gda服务以及在svg接线图查询设备台帐信息等应用功能。

1集成的重点技术

建立元数据存储库元数据存储库专为集成平台使用,用于灵活配置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转换部分,以及生产管理系统资源在集成总线上的注册。

建立元数据存储库,需要分别建立cim元模型信息库、资源注册机构和系统信息库。iec61970/iec 61968 cim的元模型信息库存储iec61970/iec 61968中定义的类、属性、关联及其解释,也包括了自定义的类。资源注册机构负责管理集成平台上的所有资源,对于在多个系统中都有记录的同一资源可以有不同的命名方法,但是只能通过唯一的resource id(资源标识)在集成平台上标识。系统信息库中存储的信息则说明了数据在哪里,即如果同一资源存在于多个系统中,则由系统信息表指明以哪个系统中的信息为准来保证信息的唯一性。

1.2实现模型映射工具

模型映射是实现生产管理系统加入集成环境的第一步,通过模型映射工具才能将生产管理系统私有的数据模型转换为cim,客户也可通过映射工具的模型扩展功能来自定义类、属性及类之间的关联。

1..2.1,模型映射工具的设计依据

生产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 网络 结构的数据模型是依据iec 61970第301部分建立的,而资产的数据模型则是依据iec 61968和一些必需的模型扩充来建立。

为了实现生产管理系统资源信息与其他应用系统(如scada)信息的关联,需要对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电力系统资源信息进行建模。由于在实现生产管理系统与scada系统集成的项目中,采用的建模原则是电网结构与ems需要的计算参数以scada为准,因此生产管理电力系统资源信息可以只包括equipment(设备)的基本属性和关联,即:naming.name. naming.description, equipment.mem-ber of equipmentcontainero

1.2.2补充模型扩展功能

由于iec 61968中有些电力资源信息的模型还不够完备,需要对cim进行扩展。为保证系统的标准性,模型扩展的基本原则是:使用原模型中的类、属性及关联,只在继承的子类中增加新属性和新关联。

例如,目前在iec 61970和iec 61968中均未对ta. tv,避雷器(surgearrester )、消弧线圈(petersoncoil)进行建模,而这些类型的设备又+分重要,因此需要对equipment类进行扩展,如图1。

1.2.3模型映射工具的具体功能

模型映射工具实现了对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封装集成过程中的模型扩展、模型转换,以及建立scada资源与生产管理资源的对照表。具体功能如下:

(1)模型扩展口用户可灵活自定义类和属性,保存到cim元模型信息中,同时可对已定义好的类进行修改。

(2)模型映射。对待包装的应用系统进行类、属性及关联到数据库表、字段之间的映射(支持sql语句和存储过程),映射规则保存到元数据存储库。

(3)资源映射。通过资源映射功能将生产管理系统中的资源注册到集成平台上由资源注册机构负责管理。

(4)系统。各应用系统选择需要的类或资源,将相应的信息保存到系统信息中。

2实现的应用功能

完成基于iec 61968 cim对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资产模型进行标准化封装后,即可将生产管理系统加入到企业集成总线上,实现与其他已经加入集成环境的子系统进行通信。本文以scada系统为例,介绍生产管理系统加入集成环境后实现的重要功能。

2.1生产管理cim xml模型导出器

采用cim xml/rdf描述生产管理模型,导出 的资产模型cim xml文件可以是生产管理的全模 型,也可以是生产管理的部分模型,提供给第三方 使用。

2.1.1生产管理全模型

生产管理全模型的信息包括简化的电网模型和 资产模型。通过简化的电网模型可以了解一个设备 在电网中的电气位置,通过资产模型可以了解一个 设备的台帐信息、缺陷记录等。

2.1.2生产管理部分模型

若客户需要了解某个厂站下或某个具体设备的 资产模型,则需要导出生产管理的部分模型(文档类的一个子类)。生产管理模型导出工具允许客户选择导出一个厂站或一个设备的模资产型如下:资产列表包括一个厂站下的所有资产信息资产目录包括一个厂站或一个设备的台帐信息。活动记录包括一个厂站或一个设备的缺陷记录。

2.2生产管理gda服务器

采用gda服务平台形式的电力企业集成总线,实现其他应用系统(如scada系统的电力系 统实时资源信息)与生产管理系统资产信息的关 联。通过生产管理gda服务器,客户只需要掌握 cim知识,就可以访问由scada系统维护的数据而无需知道数据的逻辑模式,使第三方应用更加便利。

2.2.1 cis服务器

基于corba的客户/服务器提供在线的方式实现生产管理系统的组件接口规范(cis)接入标准的或带corba中间件平台的系统。cis服务器提供灵活的数据交换,实现iec 61970 cis部分中的gda{和高速数据访问(hsda)服务,支持紧祸合集成方式。

2.2.2通用数据访问gda

gda是cis中的重要部分,是对远程存储单元进行数据访问的请求/应答式api(应用程序),主要包括:

(1)读访问,提供元数据的基本查询能力和更c高级的过滤查询功能。

(2)写访问,提供对元数据的写操作。

(3)变化通知(gda事件)。

乞生产管理gda服务器主要实现了以下接口能:get_values( )—查询一个资源的属性信息;get_extent_values( )—查询一类资源的属性信息; get_related_values()—查询与某个资源关联的一类资源信息;get_descendant-values( )—查询与某个资源多级关联的一类资源信息。

第三方应用的客户只需要依据标准规范了解接口的功能、服务名、入/出口参数、返回状态等,就可以访问生产管理gda服务器获取相关服务。

2.2.3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所有应用程序接口(api )的公共部分,与iec 61970第4部分中的其他服务(包括gda, hsda, tsda, ges等)结合使用。图2给出了电力 企业 集成平台上生产管理gda服务器、scada gda服务器、gda服务器以及第三方应用之间的关系。生产管理gda服务器可直接使用由scada包装器提供的公共服务。

2.3gda服务器

由图2可知,scada包装器提供了scada的资源环境,生产管理gda服务器则提供了生产管理的资源环境。针对电力系统中这两个重要数据源,设计了gda服务器为第三方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资源环境。数据使用者只需发出数据访问请求就可以获得数据,而无需知道数据是由谁提供的。gda服务器的具体功能有:

(1)为客户隐藏了scada gda服务和生产管理gda服务的两个语境,客户只需连接一个服务即可得到两个系统的信息。

(2)gda服务通过模型映射工具的系统信息确定数据的定位和组织。

(3)gda服务的角色既是scada gda服务器和生产管理gda服务器的客户端,又是其他客户的服务器端。服务器实现客户请求的分发及信息的重组,即将客户请求分发到合适的gda服务器,并将各gda服务器的返回结果重新组织返回给客户。

2.4设备信息查询功能

结合scada svg图形及gda/hsda服务器,实现了在scada接线图上查询设备台帐,包括设备资产的基本信息、资产模型信息、缺陷报告等。

3结束语

应用cim对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封装,实现生产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有效地保护了生产管理系统的投资。企业内其他应用系统可以从生产管理gda服务器获得资源信息,也可从gda服务器获得生产管理与scada两个系统的信息。第三方可利用本系统提供的cim xml生产管理模型、gda服务,全面了解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及设备属性,保证了全局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唯一性。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煤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1.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式落后

煤化工企业存在生产设施落后、陈旧的实际问题,这为煤化工生产埋下了潜在的安全威胁,给煤化工企业带来安全隐患。煤化工企业没有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思想和机制的体现,特别是没有对煤化工企业生产的风险评估,这会使各类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容易酝酿出重大的安全事故。

1.2企业员工安全素质不高

相当一部分煤化工企业长期雇佣临时工来降低劳动成本,这些人大多都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作为指导,这些都是造成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漏洞,进而导致煤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2煤化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2.1建立起重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共识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是对“人”的尊重,是煤化工企业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代表,在现代社会里,人是一切管理的根本,也是管理的根本目标。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煤化工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人的安全,这也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所在。因此,在煤化工企业的范围内必须建立起重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观念,要通过煤化工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建立,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认知加以强化,使每位煤化工企业的人员都能主动实践和配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这样才能从意识上和认知上实现对人的关心和尊重,通过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更好地凝聚煤化工企业全体人员的共识,为煤化工企业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安全和管理的基础支撑。

2.2加强对人员的现代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强调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认为安全隐患存在于每个人的意识和具体操作之中,因此,必须加强对全体人员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的养成教育,要结合煤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和风险分析,将安全意识全面地落实到生产和管理的细节之中。现代安全生产教育中丰富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使教育工作更能贴近煤化工生产的实际,这样有利于企业员工的认可,同时也有助于安全行为的养成和建立。现代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要具有动态性,要以各种手段来进行,通过更为生动和结合实际的手段来提高现代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的生命力。同时要在现代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中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意识,将“要我做到安全”转变为“我要做到安全”,这样就可以更为主动地、积极地预防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安全隐患和风险。

2.3做好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风险评估工作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安全风险评估,就可以实现对煤化工企业安全问题的事先控制,进而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结合煤化工行业的特点聘请有经验、有资质的人员对企业生产进行全面、细致、系统地评估,进而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来制定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主动防护和积极治理的方案,进而确保煤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进行,真正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点和实质落实到企业的各方面,重点与细节之中,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成效。

3结语

煤化工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要对安全有敬畏的态度,这样才能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法律发展的基础上,将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在煤化工生产中实现现代安全管理理念,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煤炭化工企业应该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从细节上降低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从关键上抵制不安全行为,这样才能在系统上和操作上达到对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达到整个煤化工行业生产的整体性安全。

作者:姜洪生 单元:中煤黑龙江煤炭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电力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浅谈

摘要:电力机械是国家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构件,也是衡量国家电力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电力机械产品的生产组织管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某电力机械制造公司为例,对该公司的生产组织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同类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力机械;制造业;生产管理

1前言

改革开发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国民经济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电力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然而,作为国家电力基础设施重要构件的电力机械产品,其生产的发展长期低于需求的增长,因此整体来说,市场在较大范围内长期以卖方市场的形式存在。电力机械产品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用户只能依据产品的结构情况来设计自己的使用情况。传统电力机械企业保证生产能力和基本的产品质量后,就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当时传统电力机械企业的最大特点是以单一品种或少品种的大批量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

2电力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在2000年以后,电力机械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逐渐向饱和方向发展,买卖关系中的主导权慢慢向买方转移,因此市场需求开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用户对电力机械产品的产品质量、使用性能的要求变得更高,在要求产品价廉物美,还要求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以往靠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的传统企业生产方式,已逐渐无法适应当今用户的要求。于是,很多现代电力机械企业的生产模式开始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的用户订单式生产模式。由此,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式生产模式已日渐成为现代电力机械制造企业的主流生产模式。

3电力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多品种小批量订单式电力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是往往以销定产,独立生产车间“单打独斗”。在生产车间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客户订单的要求内容进行加工生产。由于电力机械产品类型及规格都非常繁多,不同的订单产品,其产品组成结构、产品技术参数、产品设计方案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应的加工制造工艺流程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产品多样化的生产模式就要求每个独立车间的加工设备及加工制造工艺要满足其多样化。这就导致电力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问题一、电力机械产品制造周期长,用户订货急,交货期无法满足。由于订单式生产的特殊性,很多电力机械产品都是非标产品,每种非标产品都必须重新修改设计。因此存在设计工作量大、设计周期及审图时间长的情况。另外新修改设计的图纸没有经过实践检验,非常容易造成产品零部件的制造错误以及返工,从而影响整个电力机械产品的生产周期。同时,由于零部件生产重复性低,材料的消耗定额制定不准确,往往造成生产物料的采购准备工作困难,不能准确的储备库存,这样就形成较长的生产物料采购周期,进而延长了整个产品的生产制造周期。问题二、独立生产车间生产组织协调能力差,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由于电力机械产品的多样化,使每个独立生产车间的加工设备及加工制造工艺也多样化,从而成为各自为营的“全能车间”。同时由于生产组织协调能力差,因此会经常出现某个车间的生产任务时而过重,时而严重不饱和的现象,最终导致独立车间之间的协同生产能力较差的情况,造成企业总体生产计划的无法顺利实施的情况。问题三、信息传递过程缺乏及时性、准确性。由于电力机械制造企业办公信息化程度较差,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公司的生产运营活动,各类生产计划、任务和报表等均以纸质甚至口头形成传递。出现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交流沟通不畅,数据信息查询困难等现象,导致生产计划制定不准确,对于合同订单内容发生变化通知不及时,缺少生产计划执行效果实时监控反馈机制,生产信息反馈滞后,生产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握车间在制品的具体生产进度。

4改善电力机械制造生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做为电力机械生产制造的经营类企业,用户就是上帝,用户的需求必须要给予重视。针对存在问题,必须制定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将规范原有的生产工作流程,充分协调并发挥各生产车间的优势资源,对现有生产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尽最大限度的缩短整个生产管理运行周期,从而使企业的生产能力满足用户的需求。改进一、制定完整的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生产周期。制定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制度,对生产中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限定。在设计环节,制定项目负责制和图纸三级审核制度,提高设计人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在生产物料的采购方面,尽量采取边设计边采购的采购模式,并充分分析生产物料的采购预见性。在生产管理方面,通过对企业生产计划的编排工作、生产作业的管控工作、生产进度的控制工作等相关工作流程进行的规范化、系统化工作,使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逐步迈向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管控,严格控制产品的生产周期。改进二、加强生产管理部门的权限,充分协调车间资源。将原来各自独立车间制改成全公司一盘棋的车间集中管理制,通过加大生产管理部门的生产计划、监控和生产考核职能,集中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各车间之间的生产协调作用,降低产品库存,避免了重复、浪费生产的发生,加快企业的整体生产和运营的效率。其次,车间集中管理制的施行使生产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各车间的生产动态,合理安排各车间的生产,可以充分挖掘各车间的生产潜能,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三、引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及时传递信息,实现企业信息共享化。在公司内部建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同时通过办公室自动化系统明确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保障了信息资源传递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并明确了各部门的相应职责,可以有效的实施“首问负责制”,充分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

5结语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机械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过程是否顺畅,充分反映了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表面上电力机械企业的竞争是产品与产品之间,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产品背后的生产组织管理理念的竞争。因此,持续推荐生产管理工作优化是现代电力机械制造企业快速发展先决条件。

作者:陈华明 单位:成都电力金具总厂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