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学生数学论文

时间:2022-04-15 03:50:44
摘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逐渐增加。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 教育论文 教育

小学生数学论文

小学生数学论文:试析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摘 要:计算教学是数学教育的重头戏,贯穿于小学数学教育活动的始终,其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细致的总结与归纳。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基础知识;计算习惯

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是数学教育的重头戏,贯穿于小学数学教育活动的始终。由此,计算教学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可见一斑。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何种措施才能真正优化计算教学的细节,帮助小学生能够正确且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以及分数的四则计算呢?综合多年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将自身总结、归纳的计算教学感悟陈列如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以切实促进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更好进步与发展。

一、掌握基础的学科知识,是发展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首要前提

面对一道数学计算题目,要想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学生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应当运用何种数学运算定律、法则、公式等进行计算,而这些显然属于数学学科基础知识的范畴。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掌握基础的学科知识,是发展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首要前提。

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予以高度的肯定与重视,并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计算基础知识的教授与训练,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在充分理解整数加减乘除、分数通分、约分、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相互转化等相关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数学计算技能,从而为自身数学计算能力的更好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异分母分数的减法”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回忆整数减法的数学含义:从一个数量中减去另一个数量的运算;接下来,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仔细观察减法运算中两个分数的分母,让他们懂得分母不同的情况下,两个分数不能直接进行相减;随后,教师则可以借助学生之前所学的“通分”数学知识点,引导他们将减法运算中两个不同分母的分数进行通分,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得到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如此,结合整数减法知识进行分数相减自然也就不再困难了。这样一来,就促使学生切实加深了对于“异分母分数减法”数学定义的深刻认识,从而为他们日后“异分母分数减法”相关题目的数学计算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关键所在

小学阶段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其实际计算能力普遍薄弱之外,更同他们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的计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抄题时注意力不集中,以至于把数字以及运算符号抄错;再比如,运算过程中粗枝大叶、掉以轻心,不注意数学运算规则、定律、公式、法则等的正确运用,更谈不上计算出结果之后重新进行验算了……这些,显然成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切实提高与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

鉴于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组织学生明确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查。

一看

认真看,抄题时认真查看题目,确保抄写的题目与原有的数学题目一致、竖式上抄写的数字与原有数学题目中横式上的数字一致、横式上填写的结果要同竖式计算出的最终结果相一致。以此保证学生在认真查看、认真读题的前提下,努力避免抄错题目或者运算符号等状况的出现。

二想

仔细想,也就是仔细审题、仔细阅读题目。这就要求学生在数学计算时,不应单纯求快,拿到题目就下手进行计算,而应当率先仔细阅读题目,探究该数学题目是否存在简便的计算方法?应该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并在认真思考、仔细阅读题目的基础之上再着手进行计算,以此实现数学计算题目既快又准的最佳目的。须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哲学道理。

三算

细心计算,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具体计算过程中,必须做到精神以及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对题目中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等细节正确书写的基础上细心地完成数学题目的计算。

四检查

检查是指完成题目的计算之后,对计算结果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与验证。

教师可以向学生详细讲解检查环节之于保证学生计算题目高正确率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其次,教会学生检查与演算的具体方法:计算完之后,检查数字、运算符号、小数点等是否抄错或者遗漏,检查计算方法、计算法则等的运用是否科学、合理,检查计算过程中每个环节得出的结果

最终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长此以往,相信必定能够真正培养起小学阶段学生科学、正确的计算习惯,从而为其自身良好计算能力的形成与完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对于切实增强他们自身的数学修养以及综合素质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对其日后数学专业知识的良好发展可谓意义深刻。对此,我们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予以充分的肯定与重视。特别需要指出的一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与完善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就能轻松实现的教学目标,而是需要我们教师长期辛勤且努力的付出,为此,我们小学数学一线工作者必须秉持高度的责任心与责任感,在强化基础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以此作为最佳契机,促使小学阶段学生计算能力真正得到大幅度的进步、提高与发展。

小学生数学论文:利用学具培养小学生数学多元能力

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学生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通过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1.利用学具培养计算能力

教师针对学生特点,注重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借助小棒动手操作帮学生理清算理、算法;注重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并且定期在班内开展“我是计算小能手”比赛活动,对学生此方面的能力借助课堂表现、比赛检测等实施激励评价。

1.1 培养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口算能力培养,教学中的具体措施如下:

1.1.1 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如:计算125×56,看作1.25×8×7,先算1.25乘8得1,再算1乘7得7。

1.1.2 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

1.1.3 利用多种练习方式进行口算训练。为提高学生口算能力,我校采用了3分钟训练活动,即上课后利用3分钟进行口算练习,一般多采用听算形式,然后集体订正。

1.1.4 为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口算的积极性,我们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练习的形式有:计时算(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听算、看算、抢答、分组接力赛(练习题都以卡片形式呈现),每学期两次计算比赛。通过以上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口算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1.2 重视错例分析,做到对症下药。在口算训练中,有时我让学生当小老师、小医生,让他们进行找错、议错、改错的训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错误并改正,学生易于接受,这样能很好地防止类似的错误,把学生典型的错例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1.3 引入竞争,提高兴趣。计算教学枯燥无味,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用口算卡片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计算的兴趣。

2.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抓好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大家都知道,解简单应用题是解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无论整数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都是一样,它们有共同的教学规律。打好整数、分数简单应用题的基础就为解复合应用题做好了准备。

2.1 初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解答一切应用题的重要基础。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的认知特点分成不同的层次来教学。低年级要通过操作学具直观使学生理解每种运算的含义。

2.2 使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通过摆小棒、画线段图等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2.3 紧密联系运算的意义来选择运算方法。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运算的意义,把对运算的意义的理解与应用直接联系起来,很容易确定运算方法。例如,当学生分析出要把两个数合并,就联想到用加法。由于运算的意义与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起直接联系,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一方面学会应用运算的意义来解题,从而提高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培养检验的良好习惯。解答简单应用题同进行四则计算一样,也要注意培养检验的习惯,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另一方面可以为培养检验复合应用题的能力打下初步基础。

3.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学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见性,这是主体精神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性的工作。一要培养兴趣,让学生迸发创新思维。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学具,使每节课形象、生动,并有意创造动人情境,设置诱人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学具和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二要分散难点,让学生乐于思维。对于较难的问题或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分解,减缓坡度,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三要鼓励创新,让学生独立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多赞扬、肯定,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展。

实践表明,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并选用科学的方法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容易接受,解题的正确率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强。

小学生数学论文:浅谈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都觉得数学比较枯燥,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1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如在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给学生这样的问题:把一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的多还是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的多?大家分分看,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心理活动,他们会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这个比例中,学生很快就明白分子相同时,分母大的分数值小,分母小的分数值大,从而理解其意,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一种学习的欢乐。对学习数学也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就会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也会相应提高。

2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生活化是实践中学习数学的一种延伸。数学生活化的目的,是让数学回归其本质。因为数学来源于人的生活实践。而在生活化的数学环境里,学生合作探究,就使数学教学过程体现了人的发展的机理。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把数学问题放到生活实际中去考量,并突出生活化过程的合作互动,易于形成教学过程的数学生活化氛围。例如,在教学“容积单位”时,让学生组织起来,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容量,在交流时,学生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食用油上印着5升,一袋牛奶标注着225毫升,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到了数学的实际应用,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创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是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是对象,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用数学的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知到平时学习是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能被2、5整除的数的教学中,教师请学生任意举一个数,教师能快速判断出它是否能被2整除。随着学生列举的数的增多,教师依然十分快速地判断出结果。秘密何在呢?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热情很高涨,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学习的思维在教师提供信息的撞击和我引导下得以活跃,使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的研讨气氛中。

4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在教学中,我都经常结合实际,给学生讲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方面强调你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必须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就个人的前途而言,掌握数学知识对自己将来成就事业能带来很大的帮助。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学习《钟表的认识》我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制定作息时间记录自己一天的活动;学习《元、角、分的认识》后让学生亲自去超市买学习用品讨价还价感受数学的运用;学习了面积的认识后让学生回家后计算一下家里的房屋面积;学习速度×时间=路程这个关系式后,让学生求自己家里到学校所走的路程等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其实是息息相关密切相关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这样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了学习的意义,对探究数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5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再动手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除了抽象的概念、机械单调的公式外,就是枯燥无味的计算,课堂上学

生往往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不佳。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结合教材特点,采用愉快的教学方法,如有趣的游戏,生动的语言,把教学内容穿插在故事中,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低年级教学加减计口算时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形式的练习:(1)出示卡片,全班口答。(2)双人抢答比赛,优胜者上台当小老师出示卡片点名回答。(3)小组“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对又快。(4)夺红花比赛。老师出示算式卡片,学生出示得数卡片,给全对的小组奖励小红花以示鼓励。教师通过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时刻让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和神秘感。

总之,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课堂上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理变化,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生数学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孩子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时候。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质,孩子的兴趣往往有自已的独特性。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天赋和素质的先兆。家长要经常问一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兴趣。有位学者曾把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比作父母撒在孩子心田里的一粒小小的火种。当父母将这粒火种在孩子心中点燃的时候,就像面对需要点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种落在上面,风大了就会吹灭,风小了燃不起来,柴草太紧了不透风,太松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湿了还不行,这时候,你要小心呵护这小小的火苗,要“哄”着它一点点燃起来,旺起来,最后成为熊熊烈火。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下面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浅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心理条件,在日常教学中就是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自我追求掌握的知识和尝试解决新问题方法,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立性和主动求知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求知识。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二、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生活的实际,不断地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看到数学的真正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或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从而产生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后,我引导学生观察课室的黑板,让学生想办法量出它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周长;课后布置学生测量家中计算机显示器或学校篮球场长和宽,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它们的周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条件。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某一些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不关心。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

四、开展适当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的竞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在竞赛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增,因而大部分学生在比赛的情况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会刻苦困难。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需要灵活地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竞赛。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赛的胜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避竞赛的不良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又准又快”,“看谁的解题的方法最多”,“看谁的方法更简便”等,都能使学生各自表现自己的长处。例如:在“亿以内数的读法”练习课中,我进行了“看谁读得有快有准”的比赛,我预先准备好卡片,在每张卡片写上一些比较大的数,每举出一张卡片,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并且大力地表扬读得又快又准的同学,评选他们为优秀的学习标兵,奖给他们一些小礼物。比赛效果很好,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读错的只是个别。这样,使同学们在紧张的竞赛中掌握了知识。使他们在竞赛中获得了新知。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有获胜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小学生数学论文:浅谈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知识迁移

论文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点在于对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计算思维的训练。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计算的方法,还应该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上对学生加以培训,即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由点及面,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变成自身能力。本文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际出发,浅谈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我们,教育的重点在于学习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书面知识的灌输。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旺盛的时期,认知和思考也正在不断成熟完善,因此,这一时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合理联想,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已学的知识联系推论未学知识。这一时期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来抓。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呢?下文逐一进行论述。

一、知识迁移理论的基本特点

知识迁移是指已有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适当的迁移可使学生对新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而知识迁移是具有条件的,在新旧知识之间具有相互联系作用,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知识的相似性

知识相似性是指对象不同但结构大体一致的知识体系,如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运算中就具备内在相似,基本知识结构大致一样。

2.知识的理解水平

这个层面要注意两个状态,一是迁移知识的本身状态,因此要牢固迁移前对旧知识的理解水平、掌握程度,以抓住知识的核心才能进行迁移。二是知识的反身影响,知识迁移是相互之间的,是双向传播,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会触发对原有知识进行相关认识,并解决之前模糊不懂的问题。

3.知识的应用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于实际,这样学习知识才有目的与动力,因此可以果断地说知识的最终归属就是被应用,其应用也是一种迁移,是理论上升到实际的更高层次的迁移。

二、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1.理解学科知识,夯实迁移基础

实现知识迁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对数学课程一般原则的理解和概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推论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新学知识,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生原有知识是否能够满足新知识的学习要求,如果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尚有困难,那么教师就需要及时给予知识的补充,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只有将知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原则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的迁移。

例如在低年段“千克、克、吨”授课中,学生必须先对物体的质量在脑海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一个足球、一个乒乓球、一个热气球,三者孰轻孰重),通过学生自身动手去感觉物体质量,才能根据这些知识基础,迁移到对“千克、克、吨”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想促进学生学习迁移,首要的任务是抓好、抓牢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典型例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应用机会,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应用原则和基本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迁移。

2.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实现迁移通畅

奥苏伯尔认为知识迁移就是,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由此可见,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基础所在,没有认知,知识迁移将无从谈起。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的这一过程中,关联点是重中之重,只有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学生才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对过往知识进行总结温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觉地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点。

比如在低年段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教学中,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认识了“个、十”的数位名称、顺序、位置,此时在教学中使其掌握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此分析,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有:(1)计数方法基本相同。从以“个、十”为单位到以“百”为单位的数,都是个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从以“百”为单位的数到以“千”为单位的数都是各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百位逐次加100上升到千位。(2)数位顺序相同。均为从右到左,由低位到高位。(3)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相同,都是“十”。这些共同要素构成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类比促迁移,抓训练攻难点”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以旧学新”,突破难点,掌握新知识,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知识迁移

论文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点在于对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计算思维的训练。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计算的方法,还应该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上对学生加以培训,即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由点及面,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变成自身能力。本文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际出发,浅谈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我们,教育的重点在于学习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书面知识的灌输。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旺盛的时期,认知和思考也正在不断成熟完善,因此,这一时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合理联想,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已学的知识联系推论未学知识。这一时期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来抓。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呢?下文逐一进行论述。

一、知识迁移理论的基本特点

知识迁移是指已有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适当的迁移可使学生对新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而知识迁移是具有条件的,在新旧知识之间具有相互联系作用,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知识的相似性

知识相似性是指对象不同但结构大体一致的知识体系,如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运算中就具备内在相似,基本知识结构大致一样。

2.知识的理解水平

这个层面要注意两个状态,一是迁移知识的本身状态,因此要牢固迁移前对旧知识的理解水平、掌握程度,以抓住知识的核心才能进行迁移。二是知识的反身影响,知识迁移是相互之间的,是双向传播,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会触发对原有知识进行相关认识,并解决之前模糊不懂的问题。

3.知识的应用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于实际,这样学习知识才有目的与动力,因此可以果断地说知识的最终归属就是被应用,其应用也是一种迁移,是理论上升到实际的更高层次的迁移。

二、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1.理解学科知识,夯实迁移基础

实现知识迁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对数学课程一般原则的理解和概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推论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新学知识,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生原有知识是否能够满足新知识的学习要求,如果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尚有困难,那么教师就需要及时给予知识的补充,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只有将知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原则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的迁移。

例如在低年段“千克、克、吨”授课中,学生必须先对物体的质量在脑海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一个足球、一个乒乓球、一个热气球,三者孰轻孰重),通过学生自身动手去感觉物体质量,才能根据这些知识基础,迁移到对“千克、克、吨”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想促进学生学习迁移,首要的任务是抓好、抓牢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典型例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应用机会,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应用原则和基本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迁移。

2.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实现迁移通畅

奥苏伯尔认为知识迁移就是,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由此可见,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基础所在,没有认知,知识迁移将无从谈起。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的这一过程中,关联点是重中之重,只有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学生才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对过往知识进行总结温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觉地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点。

比如在低年段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教学中,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认识了“个、十”的数位名称、顺序、位置,此时在教学中使其掌握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此分析,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有:(1)计数方法基本相同。从以“个、十”为单位到以“百”为单位的数,都是个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从以“百”为单位的数到以“千”为单位的数都是各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百位逐次加100上升到千位。(2)数位顺序相同。均为从右到左,由低位到高位。(3)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相同,都是“十”。这些共同要素构成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类比促迁移,抓训练攻难点”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以旧学新”,突破难点,掌握新知识,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3.加强科学训练,提高迁移,举一反三

在一切的教学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都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障碍,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要想突破,首先,教师要准确明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重”在哪里,“难”在哪里;其次,要想突破,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教学策略;最后,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精讲精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4.注重知识同化调整,提高迁移水平

知识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的不断深入下扩大、深化和发展的,当新知识不易被学生掌握时,就要对原有知识进行改组,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不断提高迁移水平。比如在低年级“节日广场”教学时,由于前面两节课已经让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10以内的数能通过口诀快速得到乘法结果。因此在教授此节课前预先让学生对乘法口诀再熟悉一次,随后投影出“节日广场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如广场上的气球数量是“四束气球,每束8个”,进行口诀换算为“四八三十二”得出答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最好进行提问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中熟悉了乘法口诀,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在教学时,教师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注重知识的同化调整,以促进知识迁移的发展,如不及时调整,则会对学生知识进行负迁移,造成学习障碍。

5.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夯实知识迁移

抽象概括能力对学好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越高,其知识迁移能力就越强,对新知识的掌握理解就越容易。在对学生进行抽象引导时,根据切入的恰当时机让学生积累更多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性认识,使抽象概括具备一定基础。

比如在低年段“认识图形”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发现事物的各种属性,然后把本质属性从中抽象出来。在掌握了概念的内容后,再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才能对概念所反映的同类事物有普遍的认识,这才算理解了概念。如教师为了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感性认识,准备了3厘米长的小棒3根及4厘米、2厘米、8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教师请学生先用8厘米长的小棒去围三角形,学生发现随便配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呢?”“这根小棒太长了,另外两根小棒太短了。”“如果把它们换掉,你们能将它们围成三角形吗?”学生互相讨论,结果围成了各种三角形。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后,师生共同抽象出三条线段围成封闭的图形是三角形的两个本质属性,然后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再通过变式练习,深化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6.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完成知识迁移与实际的契合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必须要合理的探究情境,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情境探究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新亮点。教学情境的探究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同时借助研究,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实现思维的拓展,思维的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以一定的教学探究情境为载体,学生更容易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解题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在联系的思考和运用,便能达到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既要符合学生兴趣又要与所学知识紧密相连。

例如在低年段“测量”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喜爱的物品(书本、软尺、铅笔、小刀、手指等)对课桌的长度、宽度进行测量。但由于测量工具的不准确性和不统一性,测量结果与实践长度、宽度大不相同,进而得到需要进行专门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单位的计算才能得出结论,自然引出本节课所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此刻,使学生充分认识用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的好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进行探究测量方法,反复实践后学生可自己总结出用具有刻度的软尺进行测量,并按照‘左对0,右看刻度’的测量要领,从中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最后,在融会贯通此节课所教学的内容后,开展教室内的测量活动,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完善。学生可对地砖、窗户、黑板、教室、讲台、同学之间的身高进行测量,根据所测量物体大小的不同,合理选择合适的大小刻度软尺。通过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探究情境,并加入了一定的动手实践操作,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点的兴趣,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并在动手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实践所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

三、结语

总之,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迁移能力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知识本身存在的紧密内在联系为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提供了便利。在今后的工作中,广大小学数学教育者还需继续努力,努力创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方法,努力拓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空间。真正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小学生数学论文:谈小学生数学课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

摘 要: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

关键词:主体性 自主学习 自主发展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极容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应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如:在学习了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饲养场买来黑兔9只,白兔36只, ? ”并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想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思考之后学生提出:“黑兔和白兔一共多少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再买多少只黑兔就和白兔同样多了?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短短几分钟,没有经过我任何提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得出了5个问题。这样做学生既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得多。

二、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

1.大胆猜想

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学生们争着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有关系吗?”这就促使学生积极寻求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途径。

2.充分思考

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例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大家的兴致很高,很快得出4种折法。

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折法,造成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去进一步思考、尝试,终于又得出了3种折法。勤于思考使学生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让学生想说就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又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要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对“时针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意见,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例题可由学生模仿教师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说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四、放手让学生去做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征。对于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巧板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又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后,我问学生:取一根16厘米长细绳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根据已学得的知识讨论得出:16厘米就是所要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周长÷2就是长方形的一个长与一个宽之和。然后借助钉子板,实际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结合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总之,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论文: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摘 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看,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觉与知觉的随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针对这点,本文从六个方面说明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培养 小学生 数学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就是一种优先对某一事物或活动发生注意的感情倾向。随着兴趣越来越浓,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爱好。兴趣不仅是对事物的表面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会使人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从事该活动而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当一个人对生活感兴趣时,他就会觉得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当一个人对学习感兴趣时,他就乐于学习,更加积极勤奋和刻苦,学习就会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学习,学习兴趣也就开始高涨,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一 故事激趣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教师经常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去激发学生:在一座山上有许多猴子,大家都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吃。它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两块,分给小猴甲一块。小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小猴乙两块。小猴丙更贪吃,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六块,分给小猴丙三块。讲完故事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三只小猴分得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感到这个故事很有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二 操作激趣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充分说明了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进行思维提供支柱,而且往往让人恍然大悟,产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口算除法”的例题42÷3时,课前布置学生准备42根小棒,教学时让学生四人一组自由讨论,如根据前面学的除法定义“平均分”去操作并口算结果。巡视时,我发现有些同学分发时是每次一根把木棒分别递给另三位同学,而有的同学分发时是先把十根小棒捆起来,每人先给一捆,剩下的再平均分成三份。我便请出不同分法的这两组同学到讲台前演示分发过程,同学们清楚看到两个组是同时开始分的,结果每次分发一根的组还在操作,而先分一捆的组已操作完毕。各组每人平均分得的小棒没有差异,都是14根,但操作时间显然不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从而达到本课教学目标。

三 媒体激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育又带来一个春天,计算机辅助教学正逐步走进我们的课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寻着一条神奇的路爬上山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中,充分地运用多媒体的大容量,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角,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接下来我问:“大家想不想知道关于角的更多知识?”学生们大声回答:“想”。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

四 幽默激趣

幽默如一脉新鲜的血液,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在数学课堂恰当地引入幽默,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关系。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灵感伴随着智慧的火花和谐相生。例如,一次我在上课时,发现个别同学精神不振,情绪低落,于是灵机一动说:“我们的教室里飞进一只虫子。”听到这话,学生精神大振,到处找虫。这时我笑着说:“那只‘瞌睡虫’早飞走了。”学生们听了都会意地笑了。被教师的幽默打动,教学渐入佳境。

五 游戏激趣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尤其是寓课堂教学练习于游戏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为此,作为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尽量采取游戏的形式,消除学生对学数学枯燥乏味的感觉,让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习”。在教学中可穿插一些游戏,如“找朋友”(在卡片上写出一些算式,再在另一张卡片上写出相应的得数,分别发给不同两同学,让拿算式的同学找到拿着得数的同学);“小诊所”(故意把答案或解题方法写错,让学生给“病人”看病、治病)等等。这样把枯燥的练习变成了有趣的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六 竞赛激趣

小学生大多争强好胜,一听比赛就跃跃欲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竞争机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小组内开展“夺红旗比赛”“口算开火车竞赛”(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口答,以所用时间短的组为优胜)、还有“课堂提问抢答竞赛”“比比谁的红花多”等等,竞赛的形式可多样化。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起点,也是成功的起点。作为教师,要善于运用兴趣在学生与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兴趣引领学生通向成功的彼岸。

小学生数学论文:浅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点做法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自主创新的强大内动力,有了这种内动力,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兴趣是学习数学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同学中,因为觉得“数学太难”的人数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因为“基础不好,从小就不喜欢”。这说明这些同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少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对学习数学缺乏信心。

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做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是选择适当的数学教学方法,作为数学老师要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学生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努力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自己的具体做法:

1 教师以激情感人,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把那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来教育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还要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现实生活当中,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我在数学教学中努力用生动、形象、直观、带有强烈情感又富有激情的语言来进行表达。教学中努力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乐于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由想动口发展到想动手,而动手和动口都是促使学生动脑的最好途径。这样会使学生不断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2 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1 通过指导学生动口、动手,丰富教学。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先让学生观看幻灯片,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再指导学生分组动手测量圆的周长;最后说一说测量的方法和结果。通过这样直观的接触,使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2.2 鼓励学生“说”理,提高学习的效率。数学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发表自己的想法的机会,除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态度,同时消除了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把知识牢牢地掌握了。

2.3 触类旁通,培养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以及动脑思考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除了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触类旁通的能力,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的知识。如教学“位置”时让学生通过说出自己在班级的具体位置,使学到的的知识“学以致用”,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2.4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爱自己所有的学生,不要吝啬给自己的学生以肯定和表扬。皮革马利翁效应指出教师的正面暗示将影响学生的发展,只有从内心认可学生,才会给他们最真心的赞扬。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只有从内心认可你的学生,你才会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你的学生,平时要多和学生交流,在学生面前流露出你对他的信任和爱心,学生自然也会爱上你。其实,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上他所教授的课程。

2.5 精心巧妙设计课堂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的问题的设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起到引领知识的作用。教师应尽可能地避免:“是不是”、“对不对”、“行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努力提高问题的质量。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随着教师的努力而与日俱增。

小学生数学论文:兴趣教学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了兴趣,什么事情都干不好的,兴趣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动力,可以指导实践,所以教学应该从兴趣入手。据调查,许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其中有许多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我抽样调查了身边的学生也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有的甚至厌恶学习数学。看来激发兴趣是多么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教学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教育家皮亚杰曾经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重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忽视了学习是学生的一种生命体验过程,学生只是被动盛放知识的容器,毫无情趣可言。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使许多学生从小就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令人心痛。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用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通过动口、动手,丰富表象。我在教“角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身边的角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角的样子用语言进行描绘,再自己动手画一画角是怎样的,在总结完角的样子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画不同的角多,最后举例说明角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样,使学生对角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感怀愉悦,各抒己见,提高效率。数学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除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3.举一反三,培养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除了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举一反三能力,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知识。如教“乘法口诀”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体会“几个几是多少即是口诀几几得几”,从而延伸到体会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表演,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如我教“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专门请一些同学扮演数字和小数点,然后让扮小数点的学生根据我出示的小数在数字中进行移动。整个表演过程,学生情绪高涨,笑声叠起,而学生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二、让学生都参与课堂,提高兴趣,化难为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去“做数学”,体现学习过程参与化、活动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舍得投入时间,多提供一些让学生活动的机会。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了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线绳和纸条,分小组作实验,实验一:用线绳绕原形物体一周,量出线绳的长度,再量出圆的直径,用线绳的长度除以直径的长度,求出商,然后比较商的大小,从而推出圆的周长公式;实验二:让学生在圆形物体的边缘做一个记号,以记号为起点,在纸条上滚动一周,用直尺量出物体滚动一周的长度,再量出物体的直径,用纸条的长度除以物体的直径并求出商,进行比较后,推出圆的周长公式。这样,老师只是作了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学生充分参与到了学习中,作了学习的探索者和研究者,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效果好。又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切一切,比一比,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整节课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参与热情很高,学习有效度非常高。又如,教学行程问题时,我针对小学生对“地点”“时间”“方向”等关键要素、及“相遇”含义难以理解这一学情,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首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其他学生按照题意给他们做“导演”,然后,请学生借助于自己两只手进行活动演示。事实证明,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表象,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三、把生活实际和数学课堂联系起来引导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数学以本来面目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数学应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深感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后,让学生讨论了一个问题“车轮为什么要作成圆的”,学生不但演示,而且进行了假设;在教学《圆的认识》后,还让学生在草坪上设计一个半径是十米的圆形花坛,亲自去实践,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

四、让“争论”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不同,所谓千人千面。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在争论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学习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心需要。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逐渐增加。

小学生数学论文:培养小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培养兴趣

对小学生来讲,兴趣是其非智力的核心。只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思考并掌握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和有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以情激趣

首先,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情感。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如果在课堂上总是板着面孔,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因此,教师要力求创造和谐的情境,以从容、和蔼的教态融洽师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尽量做到音量适度、语言亲切、语调抑扬顿挫,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不感到累。同时还应注意适度运用幽默,给孩子以欢乐,活跃课堂气氛。

再者,要注意多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以期待信任的目光,以温和的言语打动学生的心灵。例如,在让学生进行口头计算时,学生一紧张,叙述就不连贯,此时,教师如脸带微笑地点头认可,可让其充满信心一定会讲,学生在教师表情、动作、语言的激励下,学生正确地叙述了计算过程。

二、以奇激趣

授课中,我常设计新颖的过渡题,加深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初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如何找中间题是个难题。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题多变的方式让学生找方法、找规律。如:学校买了一张桌子用了27元,还买了几张椅子,共用了30元,桌子椅子共用了多少钱?一步计算应用题是学生原有的知识,根据数量关系他们很快解答出来。接着进行变式:学校买了一张桌子27元,还买了几把椅子,桌子椅子共用了多少钱?大家认为这题不能解答,理由是只知道桌子的价钱,椅子的价钱还不知道,当我补上了“还买了5张椅子,平均每张6元”时,大家讨论开了,有的认为这道题还是不能解答,有的认为可以解答,通过与上题的比较,知道了在椅子价钱不知道的情况下,可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椅子的价钱的道理。而后再变式:学校买了一张桌子,它的价钱比椅子的价钱少3元,椅子用了30元。桌子和椅子共用了多少钱?有了刚才感知,这次讨论的效果好多了,学生不仅会解答,而且能说出理由来,找中间题的难点突破了,并归纳出两步应用题的一般规律。

三、形象激趣

我常制作一些色彩鲜艳的教具,让学生在乐中学。如:设计了“摘苹果”的活动,把数学题写在红色纸做成的大苹果上,然后在黑板上用绿色粉笔画一棵苹果树,要求学生必须将苹果树上的题目作出正确答案后,才能将苹果摘下,放在用色纸作成的花篮里。在同一时间内,谁摘的“苹果”多,就是第一名。这样做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开拓思维,获取知识。现代教学论强调:“要使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因此,教学数学知识尤其重视学具的应用。

四、游戏激趣

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应大量适度的运用,活跃学生的思维。

总之,数学教师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首先要对数学有信心,感兴趣,学生才能会在老师无形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下,有信心,感兴趣。激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数学论文:谈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马虎”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易导致计算错误和失误。我们往往认为这是学生“马虎”造成的。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在计算和读题中出错,不能仅仅归结为马虎,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感知错误

题目中的数看错或抄错。由于计算题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形单一,学生受到思维发展程度的制约,就容易造成在观察题目时,感知模糊,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仔细,易抄错数和符号等。如一些学生常把“89”写成“98”或者“86”,把“100003”写成“10003”。对于一些应用题,名词术语丰富,如表示数量之间关系的术语:比……多(少)、一共、增加、增加到、还剩、同样多、几倍、平均等,学生没有确切地理解和熟练地掌握。

2、思维定势的干扰

当学生碰到与原有强化信息类似的外来信息时,原来的信息便会被激活,产生思维干扰,易造成错误。如学生会在平时的大量计算和专题训练时形成固定的思维习惯,而当题目与原来的题目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时,仍然按照原来的做题方法进行,不能及时、准确地分辨信息。如在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练习题16+99、35+198、74+297中夹一道68+101,学生依据简便算法中“多加了要减去”这一定势思维,把68+101变成68+100-1来计算,造成错误。

3、技能缺陷

加、减、乘、除这些基本运算是各种复杂运算的基础,只有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运算后,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一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重视审题,对学生读题的技能指导也不够。

4、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不感兴趣,对于反复做过的练习态度不认真,对新学内容一知半解,知识半生不熟最容易马虎。

解决学生做题“马虎”的问题,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从正面入手。培养注意力

注意的前提是兴趣,人的情绪、兴趣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感知的过程,影响着感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了兴趣,就会有动力,就会有热情,会自觉、细心地完成学习。

2、养成细心的习惯

(1)提高检查能力。有的孩子作业写完就扔给家长或同学去检查,殊不知别人查出错误时,意味着他自己的检查能力已经丢掉了。题目做完后,要求学生检查,核对,确认没错后才算完成。每次都检查,时间一久,学生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固定下来,杜绝“马虎”行为。

(2)不要依赖橡皮。限制孩子使用橡皮,孩子就会认真一点。“三思而后行”,想好了再做,争取一次做对。

(3)错题集。给孩子一个“错题集”,让孩子把每次作业中的错题抄在“错题集”上,找出错误的原因,把正确的答案写出,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档案”,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办法。

3、加强基本运算的训练

(1)坚持口算练习,常抓不懈,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如听算、看卡片口算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在竞赛过程中,反复强调要先正确而后快,要注意把学生易出现的错误整理起来,分析归类,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扫清障碍。

(2)加强估算教学。在计算教学中要适当教给学生一些估算的方法,便于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估算只看能出明显的错误,不能代替验算,适当把估算和验算相结合,将会使计算做到既对又快。

(3)典型错例对比分析。对于较为普遍或易混淆的计算问题,就要利用课堂的最佳时间,通过典型错例对比分析,使个别学生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加强错因分析和技能指导

有些老师一看有的题目因为学生“马虎”错了,就把原因完全推给学生,没有及时地帮助学生查找原因。以应用题为例,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数量关系从情境中分离出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实现这个转化,是以感性认识为开端的。指导学生分析时需要依靠直观的感知来支持抽象思维。教师一方面要以直观形式呈现应用题的内容,如通过实验演示、实际操作、画线段图等,给学生提供清晰、明白的知觉材料,使其产生深刻的表象,另一方面唤起学生过去的经验。如设计过渡题,运用转化等手段,使新的表象同旧的经验融化,从而提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例如: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离甲站40千米的地方,两车仍以原速继续前进,各车分别到站后立即返回。又在离乙站20千米的地方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可以这样画图揭示规律:

第一次相遇两车走一个全程;第二次相遇两车走两个全程;因第一次相遇后到第二次相遇甲车走了40+40=80千米

全程=120-20=100千米

对于一些基本类型的应用题要注意“变式”的运用,可以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问题进行转化,把某个条件转化为实质不变而表达形式不同的条件,促成知识转新为旧化异为同,从而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总之,要克服“马虎”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还要坚持一定的时间,效果才比较明显。

小学生数学论文: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思考

摘 要:本文作者对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谈了几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认为,激发兴趣、创造机会,让学生想交流、会交流、交流好,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学生能熟练地解题,就以为达到了教学目的,却忽视了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训练,最后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思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是语无伦次、毫无条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教学实践。

一、培养自信,激发学生数学交流的兴趣

1.及时评价,让学生乐于交流。

自尊与自信是孩子发展的力量源泉。师生之间民主、愉悦、激励的氛围,以及生生之间合作、融洽与平等的关系是讨论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交流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有亲历成功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又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便会增强,从而会更加努力、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给予价值取向的指导,使学生从老师的信任和赞赏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潜力,产生学习的自信,从而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思考、发现、疑问,充分地激发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兴趣。

2.允许出错,让学生敢于交流。

“让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都能够体面地坐下来”应作为课堂教学原则来恪守。课堂应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场所。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评判、急于给一个标准答案。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二次成功”的机会,给弱势群体充分思维的时间,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多给学生一些类似于“你能够举手发言已经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了”“你再深入的想一想,一定会找到答案”的鼓励性语言,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从而产生“要交流”的兴趣,“敢交流”的自信,达到“会交流”的效果。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数学交流的途径

1.教师主动设问,让学生有交流的机会。

语言是人和人交往,以及个体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工具,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和语言的发展密切联系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多动口,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日积月累、不懈地训练,就能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应经常问学生,用的是什么图形的教具,是怎样贴图形的,讲了什么内容,怎样进行回答,等等。

2.学生主动质疑,让大家有思考交流的素材。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才能思,辩才能明。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动口,在疑难处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无疑能使学生拓展解题思路,年终总结达到思想的开放性。如果我们能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口,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3.结合实践,交流操作探究的发现。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往往要依靠具体事物作为思维的支撑。没有操作支撑,绝大部分学生很难进行定向有序的思维活动;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从直观到抽象的,其思维过程要借助直观的形象来引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地利用教具、学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引导他们动手、动脑、动口,有效地提高他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教师在数学课上应针对学生抽象水平较低的现象,重视实践操作,通过直观演示和教具的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节中,推导数学公式是难点,比较抽象,如利用教具进行演示,便会一目了然: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这个三角形面积的两倍,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然后提问:“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能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这时,再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进行实验,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就能回答出上面的问题了。再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让学生剪出任意大小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再量量各个三角形的度数,算算三角形角的和是多少度?通过量、算,初步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性质。此时,学生特别想知道是不是各种形状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教师就要把握这一最佳时机,让学生剪下角拼一拼,看能否拼成一个平角,通过剪、拼,学生进一步印证结论。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把结论讲给同学听,讲给教师听,只要讲得清楚,大家听得明白,就应给予肯定。借助学具练口语,有利于交流的进行和知识的提升,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数学交流的习惯。

三、注重指导,让学生学会数学交流的方法

1.交流发现要完整。

清晰有序、头头是道地说话,不但能给听者留下较深的印象,而且能使说者的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思考问题要有根有据,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尽量做到简单明确,便于表达。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的数学知识都呈现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信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呈多样化,因此,不少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做得干净漂亮,但若让他们把自己的思路说一说,却往往不能完整、流利地表达。针对这一现象,就应从训练学生的口语基础入手,从培养数学交流能力入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指导他们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完整地表达出来。如教学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两步应用题:“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教师就要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指出做纸花用11张后留下的部分和做小旗用去9张的部分,把中间小问题讲出来,尽量让多个学生讲,使学生的内在思维能力转化成口语。

2.交流发现要有准确。

在训练学生有头有尾地说话,能完整、连贯地把话说清楚的同时,我们还要指导学生说准确。例如,“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有的学生可能脱口而出“2”,也有的说“2份”,答案虽然对,但语言不准确。如果养成好的说话习惯,就能完整地回答出:“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只有多练习,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想说、会说、能说、说好,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才会变得更有逻辑性。

3.适时追问,提高交流的有效性。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根据教学的目标与交流的实际,教师适时地加以追问或补问,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交流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同数位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敏感地抓住有关信息进行追问或补问,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激活学生的思维,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研究,发展学生深层次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宽度和深度就能得到不断提高。

“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学生数学交流的过程反映的是他们的思维过程,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发展,将会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数学交流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交流”,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能力的训练,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小学生数学论文:合理把握小学生数学学习起点

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对从事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情感态度等。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起点分为两类,即:学习的逻辑起点和学习的现实起点。通俗地讲,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根据学习进度,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教师要合理地确定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习起点与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距离正好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从而使学生有信心、有决心去探索、去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学习的现实起点

教师只有找准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才能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那么,如何才能找准学习的现实起点呢?

1.提前预习,有的放矢。对于同一学习内容来说,有时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要高于学习的逻辑起点,而一小部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会低于学习的逻辑起点。如何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呢?我通常是在每一次学习新知识之前,布置给学生具体的预习要求:你知道这一部分讲了什么知识?你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要在课堂上与大家共同解决?通过课前预习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优生进行指导,对学困生给予个别补救。

2.交给学生言语权,从学生的言语中发现学生的认知起点。课堂上要给足学生言语权,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教师才能更加准确地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并发现不同学生起点的高低,从而有效地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的流程才能变成智慧碰撞的过程,学生才会从一次次困惑中破茧而出,由怀疑而探究,由缺憾而追寻。

3.炼就一双数学的眼睛,从生活情感中挖掘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对所学知识所承载的生活基础的情感态度,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效,这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基础。

数学老师需要炼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儿歌中的数学、童谣中的数学、诗歌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去发现、体会、领悟数学之美,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在考虑对学生认知起点追寻的同时,兼具考虑学生学习情感起点的追寻,这样就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数学学习的人文性。

4.在对“理所当然”的质疑中反思学生认知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毕竟无法亲历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教学中总会有对学生认知起点定位的偏颇。在我们认为的某些“理所当然”的事件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认知起点的认识,错过了许多教育的契机。所以我们需要时时反诘自我:我是不是在理所当然地认定了学生的认知起点?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1.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及时调整教学顺序。教师往往习惯于设计单一化的教学方案,这就给自己在课堂上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教师要事先摸准不同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顺序。

2.构建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情感、意志、态度等投入课堂学习。那么教师该如何应对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把握教学整体目标及每一教学环节具体目标的前提下,对每个环节设计多个具体方案,力求构建出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以便对付教学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

三、改进教案撰写格式,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的合理把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从合理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出发,而不是从备教材教法出发,任何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要变“设计为教师教服务的教案”为“设计为学生学服务的学案”,以反映分析学生、分析教材、构建教学方案和拟定教学思路的全过程。学案设计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又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反思与提高。

小学生数学论文:如何使小学生喜欢数学,想学数学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挖掘数学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活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喜欢数学,想学数学,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究竟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呢?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兴趣“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外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要侧重于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课堂教学 想学数学

例如,在教学《平移》时,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要有创新思维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敏捷,迸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 “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

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

又如我在教学《复式统计表》时,我利用教学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收集数据后提问:“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学生提出打“√”、打“正”等,并提出用“举手”来统计更快些,后来的教学中我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比较“表1”和“表2”的问题,从而探索出“复式统计表” . 我们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

渗透创新方法,树立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正如陶行知所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有些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但有些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如下图),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