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路径

时间:2022-12-12 11:04:05
摘要: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作为高校运行的重要工作,不仅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与高校的持续运行存在重要联系,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分析,对学生学籍档案信息进行科学性、规范性管理。
关键词: 高校 学籍 档案管理 路径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路径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篇1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好与坏影响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测评状态,对院校管理体制的完善有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为背景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确保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同时也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时应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使传统管理方式得到有效改进、创新,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数字化作为改革的基础,尝试构建信息化的高校档案管理体系。

1“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与带来的机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我国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化,人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生活方式也发生显著变化。“互联网+”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当今时代带来无数的机遇。

1.1“互联网+”的时代特征

“互联网+”就是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互联网+”是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双重创新的形态推动下由互联网发展的新经济形态。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数据信息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互融合的优势。在“互联网+”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下,能创造更多的新的发展机会,有利于传统行业逐渐进行优化、升级、转型,使传统行业更好地跟当今信息时代融合,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促进社会信息化的进步。“互联网+”传统行业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当前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是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将互联网与工商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全面融合,被认为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的主要方向。“互联网+”以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为特征,与传统行业融合构建出新的发展模式,满足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扩展消费范围、改变消费行为、丰富消费信息,进一步加强消费的互动性、理性、无边界性、分享性和自主性。在当今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将互联网的成果融合于社会各领域中,全面推进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1.2“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发展对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启示

随着“互联网+”经济形态的不断演进,我国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在社会各领域都大力发展信息化的情势下,针对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而言,也需进一步与时俱进,更加适应时展的趋势,为学籍档管理工作开创更好的发展前景,更好地完善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由于教育的不断普及,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各大高校都在扩招学生,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压力日益繁重。学籍档案记录学生在院校期间的各项表现,如考试成绩、活动奖励、奖学金以及处罚等,每个学生的学籍档案中的内容都十分繁杂,因此不同学籍档案的归类、保存与整理成为一项繁重的工作。但伴随着“互联网+”经济形态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不断普及,为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开辟新的路径。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进行信息化转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进传统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方式,打造新的智能化、数字化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系统。

2高校学籍档案的特点

2.1复杂性与保密性

学生学籍一般会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家庭成员联系方式、各科考试成绩、奖惩情况,也包括学生在院校的专业名称和一卡通信息等。但随着高校管理的不断深化,学生学籍档案还应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荣誉、处分等更多的学生信息,以便学生对自己的院校学习情况有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院校对学生档案的管理。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保密性。由于学生学籍档案涉及大量的个人隐私,例如奖励与处分和院校对学生的相关评价,这对外在一定时期内都是绝密的,不可对外开放,所以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的保密性就显得十分重要;[1]

2.2来源多样与数量巨大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是我国高校管理学生在院校中的信息以及学籍数据的主要方式。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一般由学生、任课教师、辅导员、教务处工作人员等相互配合,对学生在院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完成信息收集和整理。我国高校学籍档管理有来源分散的特点。学籍档案的形成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习生活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食堂就餐、图书馆出入、日常表现、考试成绩、奖励与惩罚等各种情况。我国高校一般会为学生办理校园一卡通,一卡通里包含学生的几乎全部信息,但信息来源十分复杂,一旦在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就会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普及,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招生范围逐渐扩大,学生的在校人数和毕业人数也逐年递增,学生档案数量越来越多,对高校传统档案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挑战,增加高校档案管理的负担;[2]

2.3形式多样

学生学籍档案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记录形式,学生在高校学习的几年中,不同的院校对不同的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和模板也各有不同。例如,有的高校保存学生档案是通过单独的文件夹进行独立保存、有的高校是将一个班的学生的档案信息在同一个文件层里进行保存,而学生档案采集部门的记录模板也都各有差异,这就对整理、校对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3传统学籍管理模式的弊端

3.1易丢失和损毁

由于档案的不断扩充和增添,院校需反复地对档案进行调取,而档案大多数是纸质,档案信息极易磨损。如果档案有需转移的要求,在转移过程中也有可能由于人员的疏漏或者运输方式的失误造成档案信息的丢失;

3.2占用空间大,浪费资源

过去传统的学籍档案存放的主要方式是使用档案袋在档案室进行保存,每个学生都有大量的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在当前学生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学生的档案放到一起要占据大量的空间,院校需不断开辟档案室的空间对学生的档案进行整理和存放,也要聘用更多的档案管理人员,才能有效地整理学生的学籍档案,极大浪费高校的人力、物力资源;[3]

3.3整理存档不方便

学生的档案不是一次性生成装入档案袋,而是在学生在院校的生活中不断地丰富、生成一项项档案。将学生的重要事件生成纸质档案的模式进行管理,需不断地往档案中放入材料,或对材料进行反复填装,档案整理人员需将不同的学生的档案一个个找出来,再填进新的档案,十分复杂、烦琐。

4传统档案管理流程与学籍档案信息化的优势

4.1传统档案管理流程

在我国高校传统的档案管理中,要先由系统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的录入和更新,然后由专业的人员进行档案处理,处理过后的档案,会送到人事部。在进行档案处理的过程中,专业人员会对档案进行校对,分化出有误档案部分,档案和职工档案不同的类型,然后将档案送去人事部,由专人处理,最后统一归档。这样的传统的档案管理流程十分繁琐,需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和浪费时间、降低效率,不利学籍档案管理的发展。

4.2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4.2.1便于查阅,提升使用效率学籍档案管理需要不同部门出动采集人员去收集学生的各种相关材料,对资源整合难度与信息收集难度都有较大的挑战。而学籍档案包含学生在院校期间几乎所有的[4]行为记录,时间跨度极长。在学生数量大且档案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为档案的整理和查阅提供极大的便利。通过信息技术建立数据线上学生档案收集,可更加有效地整合学生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在出现数据错误时修正更方便。学生也可通过校园系统查询自己的档案,对档案中有错误的地方,可进行及时的上报纠正。在传统的学籍档案信息整理的模式下,高校对档案的利用效率极低,不到关键时刻几乎不去查阅学生的档案,也不去对档案中的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指出和纠正。但信息化学籍档案数据的建立,可大大提高学生学籍档案的使用率,显著提升学籍档案的精准性;4.2.2节约资源,减少投入成本利用信息技术管理高校学籍档案可大大提升管理效率,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利用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高校学籍档案进行结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数字化、信息化高效档案管理。虽然在前期对新电子设备和软件设备需投入一定的成本。但长远来看,在查询或浏览学生档案信息时,传统纸质形式已不适应当今高校学籍档案利用信息技术管理情况,不仅节省人力保管费用,也减少管理空间,有效地减少纸张浪费及人力资源浪费;4.2.3档案信息存留时间长、存储信息多且不易损毁在不断的查询和反复添装补充以及转移的过程中,传统纸质的学生学籍档案信息,极易造成档案的遗失和破损,对学生学籍档案保存管理工作造成很大阻碍。纸质档案中的纸张材料不统一、印刷方式不一致,导致同一份档案中的不同信息受到的磨损情况也不同,保存期限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化可令学生的信息保存时间更长,且不易发生丢失和损毁,在调取过程中也更便于调动。如需学生学籍档案转移的情况,只需通过数据传输或移动相关电子设备就可完成,大大节省运输成本及人员管理成本;4.2.4档案分层次管理想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建设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开发数字化、信息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可采用分层系统架构实现信息化的学籍档案管理。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学生平台、办公平台、业务规则模块三个架构。业务规则模块主要属于教学综合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用于管理教学产生的各种档案,面向教务处与学院,包含院校的各种档案记录和转档管理。学生平台属于学生教育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面向高校的学生,主要用于收集学生的学习成绩、课程数据、一卡通等各项信息。通过互联网建立学生的数据信息档案,方便学生进行核对和院校利用。系统分层结构如图2所示。

5高校学籍档案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化管理策略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归档内容比较陈旧、简单,存在不能满足社会的选材要求的缺点[6]。并存在归档工作比较滞后、不够及时的主要问题。高校方面对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应加大重视度,实现与时俱进,对管理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学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更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规范。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互联网+”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明确相应管理细则、制订工作措施、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档案管理质量得到保证,有序推进“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利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保证“互联网+”模式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应用和融合。构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有效融合的综合性学籍档案管理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学生相关信息进行统一整合管理校正和利用。提升对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利用率,保证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质量。高校要注意对电子学籍档案管理的维护,及时、有效地进行学籍档案的归档,对电子档案数据信息进行储存和录入,确保学生的多项档案资料可得到及时、有效的收集和归档,避免出现错误。6结语在“互联网+”模式下对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势在必行,在当前我国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已开始信息化的应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顺应时展的潮流,符合社会前进方向的管理方式,对我国高校管理工作完善和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邰春兰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篇2

一、数字化技术对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优势作用分析

1.提升学籍档案管理效果

高校学籍档案是对学生学籍信息的记载,包括学生的成绩、日常学习表现以及相关活动的参与状况等,类似于学生在大学校园成长历程的记录本。在以往学籍档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通常是依据学生所在班级或者系别等开展手工化管理,但高校的学生数量较多,所以学籍档案管理较为零散,难以将这些信息进行融合,导致档案信息之间形成孤岛效应,不仅不利于信息运用,还导致管理者面临较大的工作量,难以提升档案管理效果。通过对数字化技术进行运用,构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平台,并在平台中设置对应的院系入口,则可以及时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存放,还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需求等对档案信息进行精细化分类,并根据运用路径对档案信息进行综合存放,使档案信息管理更为高效,且能够提升档案信息的运用效果。

2.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

数字化技术运用于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还能够帮助高校节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助推高校档案管理成本下降。在以往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管理者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搜集学籍档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分类、分析等,最终根据分类状况对其存放,不仅需要安排更多的工作者,而且还会消耗较高的时间成本。此外,对纸质学籍档案信息进行保存,还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会加剧高校档案管理的物资浪费。通过构建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学籍档案信息进行搜集,则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整合更为全面的信息,不仅不需要更多人员手动搜集,还能够降低时间成本。同时,数字化档案管理还能够节省空间,不会占用较多的档案室空间面积,能够更大限度地促进学籍档案管理质效的提升。

3.推动高校现代化发展

高校作为我国社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其也应当积极跟随时代的变化,对自身的内部管理进行变革,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当前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很多行业都开始与互联网交融,通过对互联网的应用,提升了发展成效。在互联网+大潮之下,高校的发展也面临较大的机遇。通过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入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高校提升数字化运用的能力,促进高校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同时,由于学籍档案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学生学籍信息多,而且管理工作烦琐,通过对数字化技术运用,可以提升管理者的数字化技术,而其他教职工则可以在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趋势下,积极学习数字化知识,并在各自的领域中开展数字化建设,深化对数字技术的运用,能够从更大的层面带动高校的现代化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1.缺乏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

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离不开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做支撑,但实践中,很多高校都未建立针对性的学籍档案数字化信息系统,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中,仅仅是将原有的纸质手动管理机械搬到了计算机中,没有充分对计算机的各种先进技术进行运用,所以,整体学籍档案管理的效果依然不够理想。还有的院校虽然构建了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但是因为长期不注重对系统的维护,导致系统中很多功能无法得到有效运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明显的固化、生硬等问题,也不利于学籍档案管理效果的提升。

2.没有构建完善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学籍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在学生未来发展中有较大的作用和价值,而且在学校的长远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高校要规范化、科学化地对学籍档案信息进行管理。要想真正提升学籍档案管理效果,需要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做参考和约束,尤其是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流程与原本传统管理的流程有较大区别,而且对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更需要构建规范的制度体系。但在实践中,很多高校都缺乏制度体系,仅仅是在技术创新上努力,却忽视了制度体系建设,导致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管理过程不够科学、规范。甚至一些院校依然采用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其内容已经明显落后,无法发挥出有效的指引作用。

3.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技能有待提升

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与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相比,流程更为复杂,且管理内容更为精细化,所以对档案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学籍档案管理者要能够充分对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运用,能够依据具体的流程和要求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开展;另一方面,也要掌握跨领域知识,如统计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等,能够以较高的综合技能对学籍档案进行分析、整合、保管等,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籍档案管理的效果,促进档案信息价值的发挥。但根据相关了解发现,高校很多学籍档案管理者都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难以对数字化技术进行科学运用,而且跨领域知识掌握不够,在开展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存在不能胜任、创新力不够的问题。

三、数字化趋势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策略

1.构建完善健全的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在数字化趋势下,为了推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大限度发挥学籍档案的价值,高校应当构建针对性、操作性高的学籍档案信息系统。一方面需要高校做好资金安排,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上投入足够的资金,为先进信息系统的引进做好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在引进学籍档案信息化系统之前对院校的情况进行分析,做好系统模块的设置。例如,可以根据院校的学籍档案管理要求、对档案信息的使用需要及不同院系的实际情况对系统设定模块,使学籍档案能够被分模块化、清晰化管理,更好地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效果。同时,高校还要定期对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可以安排专人负责对学籍档案信息系统进行管理,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系统内容更新和优化,确保系统的高质量、可持续运转。此外,高校在构建信息化系统之后,还要对原有的学籍档案信息进行电子转化,使原本纸质版的信息也能够电子化,使学籍档案管理更为完整。具体来看,学籍档案信息转化的方式有两种:第一,扫描图片的方式。学籍档案管理者运用扫描仪对原本纸质学籍档案信息进行扫描转化为电子版,并存放于对应的模块中。当然如果没有扫描仪,也可以采用拍摄照片的方式,利用摄像机对学籍档案信息进行清晰化拍摄,并将拍摄好的图片存放于对应的信息系统中。第二,重新录入的方式。重新录入指的是学籍档案管理者根据纸质版学籍档案信息在系统中进行电子化录入,这样虽然能够确保学籍档案信息清晰、完整,但是会给档案管理者带来更大的任务量,加剧其工作负担。不同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这些方法进行选择。

2.构建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由于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烦琐,且规范性要求高,所以高校要构建完善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体系,在制度中对每一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规范,明确整体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方法,降低不规范行为发生的概率。具体来看,在构建制度体系之前,相关人员要对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流程、所需岗位、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未来工作方向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充分思考与研究,根据不同的岗位或者不同环节的工作构建细化的制度体系。同时,为了确保制度体系有更高的操作性,还可以与学籍档案管理者进行讨论,通过思想碰撞和观点互换,实现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制度中的细化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完善等。还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也处于变动中,尤其是在当前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更需要高校及时对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和优化,要随时根据情况对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体系进行调整、完善,不能长期沿用滞后的制度体系。

3.不断提升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为了促进学籍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使之更为高效地开展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对学籍档案管理者开展系统培训。高校在构建学籍档案信息化系统和做好制度建设之后,就要对学籍档案管理者开展培训,要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其综合技能,使之能够自如对信息化技术进行运用,并主动提升学籍档案管理的效果。例如,可以每月或者每两周组织学籍档案管理者参与一次培训活动,邀请学籍档案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人员或者从外部聘请信息技术专家为学籍档案管理者展开培训,使他们通过学习对信息系统有更为全面的了解。第二,引导学籍档案管理者到其他优秀院校实地考察、开展交流活动,通过此举吸收经验,促进工作创新。例如,高校可以鼓励学籍档案管理者到兄弟院校或者关系密切的院校学习,档案管理者相互之间分享经验、交流看法,做到优势互补,促进工作的进步。第三,构建激励机制,鼓励学籍档案管理者开展自我学习。学籍档案管理者作为档案管理的主体,只有加强学习,认识到自我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够快速提升综合技能。因此,为了促进学籍档案管理开展自我学习,提升学习热情,院校可以构建激励机制,如可以每月或者每学期对学籍档案管理者的工作成效进行考核,依据工作岗位设置考核指标,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四、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发展趋势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有显著的信息化趋势,未来会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并促进学籍档案管理效果的持续提升。

1.智能化趋势

智能化趋势是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现智慧化发展,构建了智慧化管理体系,学籍档案管理也被纳入了智慧化管理过程中。未来,在科技日益进步的背景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也会更为智能化,如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学籍档案信息进行实时传输和共享,并促进学籍档案信息的全面化管理。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则可以使学籍档案信息存储更为安全、有效,且可以通过区块链系统的建设,自动对学籍信息进行动态化更新,提升学籍信息管理的效果与效率。通过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学籍档案管理信息的搜集更为容易,降低了过去低效搜集和识别的困境。可见,未来在先进技术的作用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会逐步走向智能化。

2.数字化趋势

数字化趋势从本质来看与智能化趋势存在共性,指的是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原有的大量复杂信息会以数字化技术体现出来,并采用编号或者条码等方式呈现,使学籍档案信息更为规范,降低了传统管理的复杂性。当前在新技术时代,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更为智能,一系列数字化技术被运行到行业发展中,高校在教育环节也对数字化技术进行了运用,但是整体来看,学籍档案管理中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还不是十分完善。未来,随着高校发展水平的提升、信息化技术运用的不断成熟,学籍档案管理也会逐步走向数字化。此外,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技术,其本身具备较高的集成能力,可以对各类信息进行集成,且推动学籍档案信息的完整与全面,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在新时代下的要求是相符合的,所以,未来学籍档案管理也会向数字化趋势发展。

3.综合化趋势

综合化趋势指的是在数字化技术的作用下,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会打破原有的独立局面,与各个相关主体的联系更为紧密,且推动学籍档案信息的高效传递与转移。高校学籍档案信息是学生的学历证明,在其未来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会随着大学生所属学校的变化进行转移,而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难以实现档案信息的高效传递,在数字化技术的作用下,则可以使学籍档案管理更为高效,并借助信息系统实现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部门与人事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其他院校档案管理部门的联系,使学籍档案管理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总体来看,学籍档案转接的内容有两个,即转入和转出。在学籍档案转入过程中,学校可以直接利用信息化技术将数据转入新学校,而非向传统方式那样,对档案信息进行包装并邮寄。在转出过程中,则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对学籍档案分类和筛选,并快速将其转入对应的单位。整个过程不仅快捷,而且不容易出错,能够提升档案转移的效果。当前该技术已经在很多高校和事业单位得到了运用,未来这一趋势会更为显著。

五、结束语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作为高校运行的重要工作,不仅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与高校的持续运行存在重要联系,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分析,对学生学籍档案信息进行科学性、规范性管理。但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学籍档案管理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模式,不能对数字化技术进行全方位、深入化运用,导致学籍档案管理的效果不理想。文章就探索数字化趋势下如何对学籍档案信息进行管理,结合现实状况提出一些具体的管理策略,并指出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助力。

作者:李娟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篇3

科学合理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体现高校管理工作水平高低的关键。当前阶段,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需要全面融合互联网新型理念和思维,有效探究管理期间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定出完善的学籍档案管理措施,促进“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对于高校学籍档案的论述和管理原则

高校学籍档案包含了学生的个人信息,比如家庭地址、身份证号以及学生姓名等,同时也包含了与之对应的入学时间、学习情况等。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后期保存相关的资料提供相应的记录。将学生在学校中的各项表现详细记录下来,这是一项对学生对学校和社会都有着极高保存价值的真实记录材料。当社会选聘人才时,可以把学籍档案当成一项参考依据,这对于选聘人才有着极高的参考意义。

(一)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应遵循规范化的原则

高校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到的要点比较多,在实际工作开展期间,相关高校应当遵循规范性的要求,制定完善的标准制度,防止电子档案归档期间出现矛盾。一旦没有合理规划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少了规范性制度为支撑,那么档案管理效率就会下降,难以保证整体质量。

(二)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应遵循统一化的原则

当收集和整合高校学籍档案的时候,只有及时更替不同的信息,才能满足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统一性原则,严格遵循该项原则是基本需求。基于此,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整合相关的信息内容,统一管理,以此提高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效率。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现状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各高校虽然实施了学生学籍档案监督管理工作,同时也对其给予了相应的重视。比如改进创新了以往传统管理模式,摒弃了单一且滞后的理念。可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实施现状来看,还有着较多的缺陷,各项问题的出现阻碍了学籍档案管理效率的提高。

(一)归档工作质量有待提升和完善

当前,加强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有着极高的作用,归档范围包含的方面非常多,可以为社会选拔专业性人才提供良好的依据。在新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运行进程逐渐加快,学生的学籍档案信息也必须和多样化要求相符合。但在实际中,学籍档案包含的信息不具备完善性和系统性,难以客观呈现出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因此使社会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时缺少相关的依据,也无法根据学籍档案了解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和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学籍档案中缺少了完善的材料,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籍档案内容针对性和可用性的发挥。

(二)归档内容滞后不符合社会选拔人才的需求

高校学生学籍档案材料不管是奖励或者是惩罚内容等,都必须全面融合于档案归档环节中,加强归档整理工作,将时效性和针对性全面体现出来。不过从具体工作实施情况来看,高校档案管理单位一般是在学生毕业离校以后才会整理档案,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鉴定材料和奖惩材料等过于分散,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为就业单位全面了解学生提供良好依据。再加上没有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转专业、降级学生的学籍档案资料,所以形成了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档案的情况。这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开展,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正常就业。

(三)采取的档案管理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许多高校尚没有制定健全的学籍档案管理体系,采取的管理方式比较单一。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技能不高,专业水平较低等,难以高效率管理各项学籍档案,阻碍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比如,依旧使用手工档案管理模式收集整合各项学籍档案,没有与当代信息化技术相融合,导致学籍档案的安全性降低,难以安全开展该项工作。

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策略

(一)引进信息化技术,规范档案管理提升效率

引进新型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方式,借助信息化技术优势,加深互联网模式的应用和融合力度,创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相互融合的综合性学籍档案管理系统。首先,在落实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登记转递学籍档案信息,从而使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质量显著提高。高校要做好纸质档案的电子化处理工作,保障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而全面体现出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其次,基于互联网平台中共享数据资源,为学生查询提供便利,突破以往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当学生毕业以后,不管是处于何处都可以了解到所需要的内容,加深用人单位对学生自身情况的了解,有助于引进专业性人才。高校方面开通往届毕业生档案网上查询系统,发挥系统自动化和高效化效果,降低档案管理人员对于往届毕业生档案查询的压力。最后,在规范性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归档学籍档案,有效维护电子档案信息,降低人为操作误差的出现。

(二)共享档案信息,注重网络安全

在共享档案信息过程中,需要提前培养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人员,保证档案信息共享工作顺利开展。在共享档案信息过程中,密切关注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除了能够为人们生活提供方便之外,同时还使其面临着较多的隐患,其中网络安全是最为明显的一种情况。所以,要想避免档案信息被恶意损坏,务必重视学生学籍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三)摒弃传统管理模式,加大创新力度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部门只有摒弃传统,创新管理模式,才可以将学籍档案的优势发挥出来,提升学籍档案管理效率。基于此,各高校应当强化信息化档案管理力度,优化自身理念,将档案管理从以往传统模式转变成信息化模式,落实档案管理体系,为创新学籍档案管理提供良好的依据。

(四)制定完善的高校学籍管理体系

档案管理体系不完善是目前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高校应结合档案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档案管理体系,确定基本的管理要点和准则,以此提高学籍档案管理质量。明确规定各项管理程序以及归档时间,促进相关工作稳定开展。将互联网技术落实于制度制定方面,借助各项技术的优势,为规范性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

(五)强化高校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力度

在对高校学籍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时,相关人员需遵循基本要求和社会形势来制定有关的信息化建设计划,将网络平台的灵活性体现出来,拓展功能,定期创新和改进软件,使该项工作和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与此同时,需优化管理方式,不同类型的管理方式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选取与之相符的模式,从而促进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六)增强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健全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着极大的优势,因此务必加大对其的推广力度。首先,对于高校管理层来讲,需要对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组织其他人员积极学习信息化建设管理方法以及知识点,熟练操作各项信息化建设技术,创建规范性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以此为学习知识提供便利。其次,制定健全的宣传制度,全方面实施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宣传工作,以此提升该项工作的效率。最后,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基础设施不完善现象最为突出。因此需要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投入相应的资金,比如采购专业性的扫描设备以及仪器等,健全各项基础设施,从而促进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更好地开展。从以上论述来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力度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归档内容不完善、不符合社会选拔人才的基本需求等,结合这些情况必须制定完善的解决对策,确保问题被彻底解决,从而使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林.“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文化产业,2021(08).

[2]李笃.关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智库时代,2019(45).

[3]石岩.我国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10).

作者:庞蕾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