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单位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时间:2022-12-15 11:51:04
摘要: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中,劳资管理工作关乎职工切身利益,需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并加大对提升劳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投入力度,以此提高劳资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单位 管理人员

单位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单位管理人员素质篇1

在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管理的诸多弊端逐渐显现,已经难以适应时展趋势。劳资管理人员作为事业单位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者和劳动报酬的实施者,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承担上传下达的使命和责任。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缺少服务意识、业务能力不足、缺乏责任感以及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难以胜任劳资管理各项工作。因此,提升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现状

●缺少服务意识

事业单位劳资管理工作量大、内容多,许多工作是劳资管理人员无法预先知晓的;劳资管理人员不仅要面对烦琐的工作内容,还需解答职工的咨询,导致许多劳资管理人员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之下,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对工作效率和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另外,部分劳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秉持应付了事的思想,缺少良好的服务意识,面对职工的咨询并未耐心、细心解答,而是态度敷衍,导致许多职工对劳资管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满,影响了劳资部门的声誉。由此可见,在提高劳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服务意识是十分紧要的内容。

●业务能力不足

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负责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两项,为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和劳动力资源开发。劳动报酬工作需要劳资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水平,能够准确计算不同岗位职工的工资绩效,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充分理解国家出台的关于事业单位职工薪资待遇的文件,掌握省级部门对事业单位薪资发放的具体要求;面对职工对劳动报酬产生的疑惑,能够及时以政策文件解读的方式解决他们的疑问和困惑。当前事业单位较为普遍的情况是劳资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对相关政策的解读不够深入,甚至部分职工比劳资管理人员更加了解相关,这不仅导致劳资管理人员无法为职工解决相应问题,同时也造成事业单位劳资管理工作质量极低。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主要是帮助事业单位合理选聘职工,根据不同职工的优势和特点,为其分配合理的工作岗位,让职工能够在岗位中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与实现自我价值。但是目前劳资管理人员通常是以岗定人,以查缺补漏为主导,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诸多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现阶段实际工作的需求。

●缺乏责任感

事业单位劳资管理工作不仅内容十分复杂,且许多数据信息涉及内部机密,需要劳资管理人员严格遵守事业单位的保密制度,避免机密泄露等问题发生。劳资管理人员是国家公职人员,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自身政治立场。在事业单位实际劳资管理工作中,大部分管理人员均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问题,日常工作加班情况十分普遍,这就需要劳资管理人员具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始终保持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然而,大部分年轻人在进入事业单位劳资管理工作岗位后,认为已经获取正式工作编制,面对现实工作往往敷衍了事,难以始终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

●人员流动性大

由于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并未设置劳资管理专业,因此,大部分劳资管理人员是从其他专业转行的,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队伍的稳定性。首先,并且事业单位针对劳资管理人员职称晋升,并没有设置完善的制度和体系,导致劳资管理人员工作晋升受到很大的局限性,继而影响了劳资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认同感,大部分劳资管理人员会因为竞聘优质岗位,离开劳资管理工作岗位;其次,劳资管理工作内容十分烦琐复杂,对劳资管理人员的工作精细度要求极高,且长期单一的工作模式十分枯燥,是一项具有持久性和事务性的复杂工作内容。部分劳资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很难获取突出的工作业绩,长期重复性的工作,导致劳资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价值的认可度较低,这也是造成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队伍流动性大的主要因素。

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策略

●定期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劳资涉及的信息内容十分巨大,仅档案内容就十分复杂、烦琐,因此需要劳资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责任感、耐心与恒心,才能真正胜任劳资工作。现如今,事业单位选聘的人才,大多为应届毕业生,由于他们刚刚进入社会工作岗位中,缺少充足实践经验,做事心浮气躁,这给事业单位劳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劳资管理人员的定期专业培训,切实提高其服务水平。劳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坚定的政治立场,在实际工作落实和推进过程中,始终遵循国家相关规章制度体系,以公平、公正、公开作为基本的工作原则,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忱与责任感。同时,劳资管理人员要遵循事业单位的各项保密制度,避免未经核实的消息传播,始终履行岗位职责,做好事业单位的支撑工作。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劳资管理工作涉及知识面广,涵盖心理学、社会学与专业技能,事业单位要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强化劳资管理人员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所以,事业单位应详细制订劳资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培训工作,并定期考察培训成果,培养劳资管理人员学习与工作习惯,增强其为事业单位服务的能力。

●以不定期考核,强化业务训练

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要充分了解国家、地区以及行业的劳资管理政策和制度体系,以及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层面遵循的理念和规章,深度理解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正确分析和解决职工的各类问题,实现各方利益的有效协调。第二,劳资管理人员要能够灵活运用各项信息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技术、办公软件等,以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事业单位劳资管理工作水平。第三,劳资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持续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能在实际工作中认知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极主动学习弥补短板,正确处理工作中的问题与矛盾,顺利开展各项劳资管理工作。对此,事业单位要加强不定期考核,构建具有持效性的考核制度体系,将考核不合格的管理人员及时调离劳资管理岗位,对广大劳资管理人员起到警示作用。事业单位可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但主要以不定期考核为主,这样能够了解劳资管理人员真实的业务水平,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应付考核的现象,促使劳资管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中循序渐进提高业务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同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劳资管理软件,并广泛运用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劳资管理工作中。因此,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必须要学会灵活运用各项信息技术手段,切实推进劳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提高劳资管理效率。一是事业单位要根据劳资管理软件的应用要求,一方面,引导广大劳资管理人员展开自主学习,树立新型管理意识,通过学习新技术手段改革劳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也应定期组织劳资管理软件的培训,使劳资管理人员有系统化学习的机会,继而科学合理地将计算机软件运用于劳资管理工作中。二是劳资管理人员不仅要灵活运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信息管理,同时还需要将诸多信息内容进行归档,劳资管理人员应着力建设劳资信息数据库,将事业单位教职工信息、工资、保险等信息进行数字化整合,并以数据信息的形式储存在数据库中,便于查询和管理。三是劳资管理人员应根据事业单位劳资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将计算机管理软件与人工核对相结合,提高劳资信息管理的准确性,亦能够保证劳资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加强队伍管理,增强人员稳定性

事业单位劳资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连续性特征的工作内容,如果劳资管理人员不稳定,频繁更换必然会对工作进程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事业单位要加强劳资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注重打造科学合理的劳资管理人员队伍,不仅要保障工作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同时保障职工的利益不受影响。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劳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机制,引入职称评聘、干部选拔、评先树优等形式,对劳资管理人员形成良好的激励作用,增强其对劳资管理工作的认同感,提高整体队伍的稳定性;充分挖掘劳资管理人员的内在潜能,使其在工作岗位中实现自我价值,以此增强劳资管理人员的工作认同感;鼓励劳资管理人员探究日常工作的规律,加强自身工作成果的总结归纳,在做好幕后工作的同时,将其显现在台前,这能让劳资管理人员获得较为强烈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正是获取持续工作动力的源泉。事业单位可以让劳资管理人员将单位的工资、保险等制度,整合为通俗易懂的文件说明,提高报告会等形式向广大职工详细讲解,这不仅能够让广大职工充分了解相关制度体系,同时能够增强劳资管理人员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中,劳资管理工作关乎职工切身利益,需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并加大对提升劳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投入力度,以此提高劳资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应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始终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秉持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事业单位广大职工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助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蒋雪梅

单位管理人员素质篇2

人力资源一直是企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单位组织日常运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都要靠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来实现。将合适的人员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人尽其才,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一直以来,档案管理都是事业单位的边缘部门,受重视程度较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对档案管理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队伍现状分析

1.档案管理队伍缺少骨干力量。

目前来看,基层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档案管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就是简单地将档案保存好就可以了,因此档案管理的工作经常由一些年龄偏大的人员承担。这部分人员的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工作效率也明显不如年轻人,因此对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此外,部分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没有专职人员负责,而是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任,这就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频繁,工作没有接续性,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

2.档案管理人员缺少专业背景。

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才能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但目前的情况是,许多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没有档案管理的专业背景,对档案管理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无法满足档案管理的发展要求。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开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而档案管理工作者在这方面的能力缺失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二、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1.正确的三观和端正的态度。

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管理思维与价值观十分重要。正确的三观是实现档案事业社会价值的根本保证。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具有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才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避免内部或涉密档案外泄的情况发生。此外,事业单位的档案一般包括文书档案、人事档案、科技档案、财务档案等,类别较多,内容繁杂,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将各级各类档案做好编目,安置保存。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爱岗敬业、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

2.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首先应具备档案学的专业知识,如档案管理学、档案法规学、档案管理自动化等,在工作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其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也开始走向成熟,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在适应新时展的基础上明确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流程和环节,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具备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应用有助于档案事业的长远有序发展,在档案管理中不断突破创新,能够使档案部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提升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素质的对策研究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的方向和发展道路。提升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使其具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单位应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脑入心,融入档案管理工作中,帮助档案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有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档案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部分档案为涉密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保密法》《档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了解哪类档案可以公开,哪类档案只能内部传阅,哪类档案为机密档案,同时在工作中要遵守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端正态度,认真负责,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档案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2.完善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

制度是做好一切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基层事业单位要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改进和完善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推进档案人事管理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的人才流动,激发其工作热情。首先,要建立激励制度和奖惩制度。档案管理部门也要讲求效率,事业单位应根据档案管理的特点建立符合档案管理部门实际情况的制度,针对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要提出表扬,有条件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工作拖沓懒散,效率低下的人员则要提出警告,必要的时候应采取扣罚奖金等手段。其次,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灵活的进出机制。明确档案管理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实行岗位责任制,通过聘期考核或定期考核决定人员的绩效结果,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3.建立教育培训体系提升人员能力。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专业能力、新媒体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应按时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了解档案管理的前沿发展,补充自身的档案学管理专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其次,单位或部门应提前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需求开设相应的信息技术培训,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熟练程度,提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最后,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要注重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拓宽工作思路,优化工作路径,提高工作能力。

作者:闫虹娟 单位:凌源市劳动就业局

单位管理人员素质篇3

在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动中,基层档案管理永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否实现对档案的安全高效管理,决定着事业单位能否平稳发展。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管理方式得到了普及,这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难以满足事业单位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形式多种多样,只有注重对原始文件的保存,才能够为日后的信息查询和增值服务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服务意识,还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尤其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档案管理模式逐渐被无纸化管理所取代,档案管理人员更是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并且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以适应档案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

一、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老龄化趋势

在一些基层事业单位中,领导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较低,工作量也较轻,于是任用了一些工资成本较低的年龄偏大的职工,或是干脆将档案管理岗位作为对将要退休人员或需要照顾人员的福利性岗位,造成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队伍普遍年龄偏大、素质较低、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给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较差

在基层事业单位中,许多档案管理人员并非专业领域内的人员,对档案管理的专业性知识较为缺乏,对档案管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档案的收集与归档两个环节,并且缺乏创新思维,很难对当前档案管理的重复性工作进行优化与改善。甚至有许多管理人员同时兼任着其他部门的工作,导致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型管理,或是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不利于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较差还体现在某些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较低。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的工作,保管着国家的一些机密性文件,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政治鉴别能力和职业道德,而某些人员为了一己私利做出出卖集体的事情,最终造成许多恶劣的影响。

(三)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

在有关档案的搜集、记录、借阅以及保密等环节,许多基层事业单位并没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或是虽然有一些制度要求,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与执行,这直接导致档案信息管理的混乱,甚至导致档案的可靠性降低或失去利用价值。并且许多基层事业单位还沿用着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使各阶段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中的遗漏、缺漏事件时有发生。传统的档案寄送方式主要是通过邮寄的方式寄送到相应的档案室中,如果操作人员执行不力,很容易导致档案的丢失或损坏。在信息检索环节,许多基层事业单位还保留着传统的手动搜索方法,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尤其是对基层事业单位而言,每天要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传统的工作方式往往使管理人员“费力不讨好”。

二、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一)法律法规意识

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对国家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如《档案法》和《档案管理办法》等的学习和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许多违法乱纪现象的产生。因此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法律规范意识,尤其是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更要着重注意档案的安全性和秘密性,坚决避免档案信息外泄事件的发生,要将档案看做是宝贵的资源财富,将档案管理工作看成是党和国家给予的重要事业。对于基层事业单位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要积极履行,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习惯。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实操性较强的工作,需要较长时间的“档龄”作为经验积累的基础,并且日常工作内容较为繁琐和枯燥,这些都对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有着很高的要求。

(二)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

现代化的管理工作体现出专业化管理的特点,这就要求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具备档案学的相关专业知识,例如档案管理学、档案网站建设、中国档案史、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计算机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运用,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新思维是促使档案管理行业在未来实现有序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创新思维,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不断进行总结和思考,努力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还要提高对自身发展的要求,避免产生安于现状、思想守旧、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等现象。

(三)信息化管理思维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并且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也在很大范围内得到普及,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社会的发展,因此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也应具备信息化管理思维和能力。另外,由于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数据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及时掌握各种新型管理技术,并且要对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进行借鉴,形成以现代化管理思维为基础、以各种信息化方式为手段的档案管理体系。

三、提升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一)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首先,基层事业单位的各部门领导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要重视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并且提高对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之处,制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素质提升计划。同时基层事业单位要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要利用单位内部的信息分享平台或标语来提高全体员工的档案保护意识。

(二)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

首先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可以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帮助相关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正确的意识形态来指导实践活动。组织针对有关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课程,系统、全面地学习法律法规文本,做到知法守法。要明确哪些档案可以公开传阅,那些档案涉及内部机密,哪些行为是职责所在,哪些已经越界。其次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职业能力的培训。通过临时雇佣的方式,利用一些有丰富档案信息管理经验的外部人员对内部人员展开培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掌握,熟练操作各种信息化设备,同时帮助他们转变观念,使他们从单纯的档案看护者转变为信息资源的开发者,满足事业单位在新时期对档案信息类型、用途的多样化需求。还要加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改变过去以自我为中心的档案管理模式,要更多地面向用户,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并且服务对象的群体也要向着多元化多层次转变。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要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按照权责分工和业务责任的原则明确划分出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为档案管理部门的灵活运转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优化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构成,在人员选聘阶段要提高学历、年龄、专业等方面的要求,为更多怀有专业热情和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的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要加强人员上岗之前的能力考察和技术培训工作。最后,要建立公开平等的奖惩机制。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展开定期的监督和评价工作,对于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公开表扬,将工作效率与工作业绩纳入年终奖评之中,对于某些工作懈怠、态度不端正的员工要提出警告或执行惩罚措施,严重的要考虑辞退,引入更加优秀的年轻人担任职务。总之,新时期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要顺应时展的潮流,积极应对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各种挑战,运用各种途径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加大对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的引入力度,更新档案管理人员团队。同时要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管理设备,增强对计算机技术的科学运用,要用更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黄京京.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与思考[J].兰台内外,2018(65).

[2]张驰.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J].新丝路(中旬刊),2020(04).

[3]陈冰源,史俊利.浅析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探索[J].西部资源,2019(05).

[4]闫虹娟.提升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思考[J].兰台世界,2019(01).

[5]侯培培.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探讨[J].办公室业务,2021(04).

[6]李峰.探析如何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J].传媒论坛,2018(16).

[7]马天芝.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有效措施[J].赤子,2012(10).

[8]王云.浅议如何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J].西部资源,2014(01).

作者:闫怀康 单位:山西省文水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