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探讨

时间:2023-03-21 14:45:30
摘要:乡村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是筑牢亿万农民群众健康“第一道防线”的必然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乡村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确保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关键词: 乡村 医疗卫生 健康发展

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探讨

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还不健全、中医药服务发挥作用还不显著、保障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完善、疫情防控能力和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一是推动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保基金的包干机制,明确各级政府责任,严格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按人头总额(含外转病人额度)预付政策,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形成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利益共同体。二是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提升村级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能力与水平。三是医共体牵头医院建立中心药房,统一药品范围、统一带量采购、统一集中配送、统一按时结算、统一药学服务,实现药品保障上下贯通。同时,牵头医院加强指导帮扶,促进基层合理用药。四是通过上级专家中长期派驻、流动执业、定期坐诊,以及基层医生轮流进修、精准进修、定期培训、提高工资待遇等多种方式,推动专家资源下沉,实现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同质化。

二、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在乡村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中作用

一是出台鼓励中医药乡村服务的新农合医保政策。适时实现“三保合一”的全国统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门诊报销范围,实现门诊报销上不封顶。或通过按人头付费、完善相关技术规范等方式,让慢病患者能在基层、门诊享受中医药服务。二是健全基层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开展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中医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和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项目建设,重点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把中医机构补齐、把中医科室补全、把中医人才补强。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管理体系,明确县(市、区)中医药管理职能,合理配置中医药管理人员。三是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人员的编制和待遇。完善编制备案管理、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鼓励院校毕业生、离退休老中医药专家、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到基层服务。四是进一步贯彻实施基层中医药实用人才培养培训项目。政府提供一定财力和技术支持,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的作用,支持著名中医药专家、中医药技术持有人、标准和临床指南制定者,依托基地对基层中医药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推广培训和临床能力提升。

三、强化保障机制,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县域医共体形成激励约束新机制,实现“活乡镇”的目标。推广乡镇卫生院实行“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的绩效管理机制。医共体包干经费结余部分,依据绩效考核结果按比例分配,优先激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配比例向村乡两级、偏远地区倾斜。二是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机制。稳定基层卫生队伍,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对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给予财政补助,补助标准随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三是建立常态化公共卫生专项培训提升机制。开展农村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实战演练,制定更具操作性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疫情处置预案。

四、提升农村社区传染病疫情防控能力和精细化水平

一是完善农村地区传染病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二是综合运用移动媒体、村(社区)各类宣传阵地和信息平台,强化农村居民防控知识宣教和生活方式引导。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共创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强化乡村医生与社区网格员协调联动,实行社区网格与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挂联结对,健全群防群控和监测预警机制。

单位:公共卫生委员会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