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干部任职转正总结8篇

时间:2022-11-11 00:41:22

干部任职转正总结

干部任职转正总结篇1

一、转任非领导干部队伍现状

近几年,由于__县加快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转任干部正呈现出数量逐年增长、年龄越来越轻的趋势。据统计,目前全县转任干部共126人,其中:正科级104人,副科级22人;男性115人,女性 11人;从年龄结构来看,50周岁及以下的22人,占转任干部总数的17%,51至55周岁(含)的75人,占总数的60%,56至59周岁(含)的29人,占总数的23%;从学历结构来看,初中学历的1人,高中、中专学历的42人,大专学历的66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17人;在单位上班的71人,参与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的35人,到企业帮扶的9人,其它情况11人。从调研情况看,转任干部队伍总体状况较好,具体表现为:

1、综合素质较好,政治过硬。这批转任干部大多出生于建国前后,成长于革命建设年代,接受党的教育多年,政治立场坚定,党性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较强,生活作风朴素,与群众关系密切。在重大政治问题面前,能保持清醒头脑,能对群众做细致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是一支政治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

2、工作经历丰富,业务精通。转任干部大多有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工作经历,大部分在多个岗位、多个领域工作过,在乡镇、机关部门担任过领导职务,阅历丰富,而且长期工作在一线,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经验,有的还是某一工作领域的专家、权威,他们与群众联系密切,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妥善处理群众性、突发性、复杂性事件的经验,有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

3、大局观念较强,心态平稳。大部分干部认为,自己因年龄、身体状况转任,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必然结果。这些同志能识大体、顾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愉快地从领导岗位退下来,通过一定时间的心理调节,能够正视现实,保持平衡心态,尽快地实现“退位”后心理上的平稳过渡。

二、主要作法和成效

近年来,__县从加强教育和管理入手,为转任干部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再创业绩提供新的舞台,使其成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作法是:

1、提高认识,加强引导。一方面教育转任干部摆正心态,克服“官本位”观念影响,正确认识组织安排,扫除自身心理障碍,树立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豁达开朗情怀。通过《__报》、__电视台、__党建网等县内主要媒体开辟专栏,大力宣传报道转任干部发挥作用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尊重人才的局面,进一步增强转任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激发转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教育在任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从心底深处尊重转任干部,要求各单位为转任干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处理好与转任干部的关系,让他们充分感受党的温暖,以百倍热情投身到各自工作中去。

2、提供舞台、合理使用。通过发放调查和征求意见表,全面了解掌握全县转任干部的专业特长、工作经历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汇总,建立转任干部人才库,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转任干部的作用。一是成立党建工作指导组、廉政建设监督组、主导产业督查组、重点项目推进组、国企改革帮抓组、维稳督导组、创卫工作督查组、高速公路拆迁组八个工作组,由各牵头单位负责,县委组织部具体协调,充分发挥转任干部懂政策、威信高、能力强、经验多、善管理的优势,采取组织考察选人,自主选岗的“双向选择”方式为转转任干部设岗定责,积极引导转任干部当好宣传员、办事员和组织员。如县工商联主席曾毅转任非领导职务后,被县政府抽调担任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办公室主任,三年来,带领创卫办一班人,走街窜巷实地调研,制定创卫规划、实施方案,狠抓落实,今年10月顺利通过了省政府验收。二是积极鼓励转任干部到骨干企业帮扶,充分发挥转任干部的管理才能和社会关系优势,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建言献策、作出贡献。如县经贸局局长欧立斌转任后,被中科麦迪森药业有限公司聘请主攻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他充分发挥多年来从事工业、经贸相关工作的优势,带领公司技术人员展开中药材gap认证、基地建设等,为__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三是兼任部门中层干部,成为一线战斗员。如原渭溪乡人大主席王国联转任为县民政局社救股股长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积极争取国家救济资金300多万元,帮助农村五保户等弱势群体解决吃、住困难,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四是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聘请一部分转任干部牵头组织扶贫济困、“关心下一代”、希望工程等公益事业工作。如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龚文炳转任后,多方协调组建县慈善协会,在他的辛勤努力下,20__年10月县慈善协会成立,他被选举为副会长兼秘书长,当天接受社会各界捐款30余万元。

3、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制定出台了《__县转任非领导职务干部使用和管理暂行办法》,以制度来明职责、促学习、强素质,规范行为。一是学习制度。吸纳转任干部为单位中心学习组成员,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识大体、顾大局意识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二是考核制度。对转任干部的政治学习、联系基层情况、思想和工作表现情况都纳入正常的目标管理,实施全方位考核,在原单位工作的由所在单位考核;临时抽调到非常设机构工作的,由各牵头单位进行考核,按抽调总人数15%的比例提出优秀等次和考核结果建议意见,报县委组织部,商县人事局后,研究确定考核等次。对按时上班的,享受同级别在职干部的待遇;对发挥作用较好的,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具实报销100元手机通讯费用。三是谈心交心制度。结合干部分级谈话制度的实施,由单位领导经常与转任干部进行谈心交心,探讨工作,调动工作积极性。通过科学管理、合理使用,转任干部潜能得到激发,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促进和推动了全县各项工作。

一是有利地推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领导改任非领导职务制度切实解决了领导干部“下”的问题,有效地管理、发挥好转任干部的潜能,畅通了干部出口,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得到彻底落实。

二是规范了干部日常管理。采取相关措施促使转任干部严格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在干部职工中形成良好的榜样和导向作用,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三是实现了党政人才资源的二次开发。转任干部大都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是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使用,有效地形成了人才资源二次开发和利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调查中发现,__县转任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如何教育管理好、发挥好这支干部队伍的作用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闲置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干部转任后,受思维定势制约,难以接受与自己过去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不愿从事非领导岗位的具体工作。大部分单位对这些老领导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安排工作、不分配任务,使其无所事事,缺乏工作压力和动力,上班变成“自由人”。有的即使坚持上班,也是走走形式,成为“闲人”,造成干部资源的极大浪费。

2、思想滑坡比较明显。由于社会舆论和家庭压力的影响,少数干部调整到转任后,角色转换不到位,思想上陷入了种种误区,对组织的安排缺乏正确认识,把转任等同于退休或在岗退养,摆老资格,不服从管理,影响单位工作正常开展。有的干部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放松了学习,行动上自由散漫,影响了党政干部在群众的形象。

探究转任干部教育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有体制机制方面的,也有操作方面的。具体分析如下:

1、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部分单位还没有把转任干部教育管理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对他们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如何发挥作用研究不多,管理较为松散。有的单位负责人不敢管,认为转任干部大多资历老,难以驾驭,管不住不如不管;有的单位负责人不愿管,认为现在单位人手足够,督促转任干部,让他们发挥作用,搞不好会帮倒忙,不如不安排,种种原因造成转任干部管理和监督上“偏之于软”,使其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2、监督管理不严格。没有具体的管理制度明确转任干部的工作职责和政治、生活待遇,对转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不如在职干部严格,转任干部工作在一线的少,分管工作较少,分工中责任较小,工作积极性、责任心、执行力与在任领导有一定的区别,造成考核评定难。

四、对策与建议

加强对转任干部队伍的管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社会氛围、管理政策、工作机制等方面共同着力,形成合力。

1、创造环境,

让转任干部敢干事。

要根据单位不够重视、转任干部不够理解和社会舆论不够正确这一情况,重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在全社会形成鼓励转任干部干事、支持转任干部干成事的共识。首先,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宣传,帮助其转变观念,合理管理和使用好转任干部,要深刻认识发挥转任干部作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任干部曾在领导岗位上工作过,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让他们赋闲,是干部资源的极大浪费,是对他们的不公正对待,也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各级党组织要克服各种思想障碍,真正把发挥转任干部作用摆上议事日程,拿出解决办法。其次,要教育转任干部正确对待职务的升降去留,正确对待岗位的变化,破除“上荣下辱”等陈腐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认识到“一线”和“二线”,“实职”和“虚职”都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不论何种职务都要为人民当好公仆,从而调整好心态,摆正位置,在新的岗位做出新的业绩。再次,要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宣传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大力宣传报道退职干部发挥作用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每年开展一次“十佳转任干部”评选活动,对获得“十佳转任干部”称号的,在当年的干部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格次,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端正对转任干部的认识和态度,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尊重人才的局面,进一步增强转任干部的事业责任感和荣誉感。

2、搭建平台,使转任干部能干事。

要解决转任干部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人施任,注重“三个结合”:工作需要与因人制宜相结合,小集中与大分散相结合,上级原则安排与下级灵活使用相结合。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其单位特点、个人经历、能力特长、身体状况,为他们安排适当工作,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从目前情况看,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负责调研工作。安排围绕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重点专项工作任务和重大课题,开展综合性和专题性调查研究,就单位的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进行调研论证。二是协助班子成员负责某一具体事务。发挥转任干部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优势,安排他们协助领导联村、包抓新农村建设和后进村整治等某一专项事务。三是抽调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根据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任务,成立党建工作指导、重点工程督察、重点项目推进、国企改革帮抓、维稳督导等临时工作组,由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部门具体协调,采取组织考察选人,自主选岗的“双向选择”方式为转任干部设岗定责,积极引导他们当好宣传员、办事员和组织员,财政部门按抽调人数预算办公经费到各工作组牵头单位管理使用,年度考核由各牵头单位按一定优秀比例评定,报组织人事部门审定,加大对转任干部的监督管理。

干部任职转正总结篇2

一、加大干部交流任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领导干部交流是指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通过调任、转任、挂职等方式,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从交流范围来看,可以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地方和部门之间,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之间交流,也可以在同一单位或系统内部交流;从交流时限上看,可以定期交流或不定期交流;从任职方式上看,可以提拔流、平职流、培养流和回避流等。领导干部交流对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促进事业发展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1、贯彻落实上级干部政策规定的需要。20__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第五十二条规定: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交流的对象主要是:因工作需要交流的;需要通过交流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在一个地方或者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按照规定需要回避的;因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交流的重点是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党委、政府部分工作部门的主要领导成员。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十年的,必须交流。党政机关内设机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时间较长的,应当进行交流或者轮岗。干部交流可以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地方与部门之间、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进行。20__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章“交流与回避”也作了相关规定。20__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交流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如《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中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的正职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任职满10年的,必须交流;新提拔的一般应易地交流任职。副职领导成员在同一领导班子中任职满10年的,应当交流。我们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都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政策规定,加大领导干部任职交流力度。

2、提高干部能力素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需要。实行干部交流,一可以培养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素质。如今干部的成长,必须经过实践的锻炼,特别是多种环境、多个岗位的磨炼。而长期以来,很多干部很少有机会转换岗位、转变角色,有的干部甚至一辈子都在一个单位一个科室工作,使得阅历单纯,经验欠缺,这无益于提高干部能力、增加干部经历、丰富干部经验。干部经过几个不同岗位的锻炼,使其担负更重大的工作就比较有把握;二可以改善领导班子结构。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干部有时难以满足领导班子专业、年龄、性别、经历等结构方面的要求。加大干部交流,可以更好地弥补不足、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使班子结构更趋合理,切实增强领导班子活力和整体战斗力;三可以完善领导执政水平,交流干部能够带来新思路、新方法,防止思想老化和僵化,给领导班子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3、增强干部队伍活力、调动干部积极性的需要。现在有些干部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在一个单位或乡镇工作,处于一种固定的工作、生活环境,时间长了,思想疲劳就会引发懒散、厌倦的心理,容易凭经验、惯例办事,在工作目标、思路和人际关系等问题上形成思维定势,时间越长,对事业发展的动力就会渐渐丧失,工作激情就会渐渐降低,导致干部队伍的活力大大减弱,不利于事业的发展。实行干部交流任职后,通过跨岗、跨部门工作与异地交流,在新岗位上没有固定工作模式,没有经验可循,必须对新岗位工作从头认真学习,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工作新鲜感,激发工作积极性和活力,才能找到事业发展突破口,打开工作局面。

4、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净化党风政风的需要。当今社会,诱惑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领导干部稍有不慎,就会堕落成为腐败分子,沦为国家、历史、人民的罪人。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或单位任职,特别是担任重要职务,掌管人、财、物的部门领导,容易滋生腐败。通过交流干部到一个新的地域、单位任职,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外界环境对干部工作的影响,摆脱亲朋好友对于公务的干扰,减少滋生腐败的土壤,促进领导干部秉公办事、廉洁从政。

二、我县在干部交流任职方面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积极推进领导干部任职交流工作,不断加大干部任职交流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1、建立较为完善的干部交流制度。在总结我县过去干部交流成绩的基础上,参照中央出台的新制度规定,20__年县委常委会会议纪要规定“凡在同一单位担任正职满8年的领导干部,原则上要进行岗位交流。在同一执法执纪和管理人、财、物的单位任副职满8年的,也应当予以交流。需要交流的正职或副职,其年龄离改非年限不足2年的,可不交流”。“借鉴其他县市的作法,结合我县实际,乡局级单位正职男性年满53岁、女性年满51岁和副职男性年满51岁、女性年满49岁改任非领导职务”。“对工作年限满30年的,或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或因病长期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干部,要研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提前退休”。20__年4月县委常委会议通过的《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日常管理的意见》第16条规定“按照《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结合 干部考察考核结果,加大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使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在同一单位领导班子中任职满8年的,原则上要交流。在同一个单位担任领导班子成员满5年的,有计划地交流。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原则上交流任职。加大平职交流调整力度,有序推进科级领导干部在乡镇之间、县直单位和乡镇之间、同一单位不同职务之间的任职交流。需要交流的领导班子成员,距改任非领导职务年龄不足2年,或身体健康原因,可以不交流。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非领导班子成员,参照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轮岗交流”。并明确了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任期、任职回避、谈心谈话等相关制度,为加大干部交流任职、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依据。

2、多种方式推进领导干部交流。一是提拔流。县委不断探索完善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加大干部考核考察力度,对业绩突出、表现良好、群众公认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根据个人能力特长和班子结构需要,交流部分干部到新单位任职。二是平职流。把在同一单位任领导班子成员满5年的干部列入计划交流范围,把在同一单位任领导班子成员满8年的干部列入重点交流对象,促进领导干部多岗位锻炼、丰富工作经历,不断优化党政机关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三是培养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把缺乏基层工作经历或缺乏艰苦环境历练的党政机关优秀干部、年轻干部,选派到乡镇基层任职,安排到重大项目建设一线和部门挂职锻炼。四是公选流。有计划地组织公开选拔科级干部活动,推进干部跨身份、跨部门、跨系统交流,为优秀年轻干部修建成长快车道。20__年以来,我县公开选拔乡镇领导成员和县直机关科级干部6次56人。五是回避流。县委依照《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把需要任职回避的干部列入必须交流范围,把好任职回避关。20__年以来,全县共交流科级领导干部624名,其中20__年78人,20__年86人,20__年112人,20__年149人,20__年199人;属提拔流282名,占交流科级领导干部总数的45%;属平职流305名,占交流科级领导干部总数的49%。截止20__年,全县任同一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满8年的仅有10人,占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总数6%;任同一县直单位党政正职满8年的仅有8人,占县直单位党政正职总数8%;任同一县直单位领导班子副职满8年的尚有38人,占县直单位领导班子副职总数9.6%。

3、不断拓宽干部交流任职范围。一是加大乡镇之间或县直部门之间横向交流。利用集中换届、届中调整等时机,不断加大乡镇之间或县直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力度,对新提拔干部尽量交流。20__年以来,我县乡镇领导班子之间交流任职136人,县直单位之间交流科级领导干部97人。二是加大同一单位内部轮岗交流。包括同一乡镇或同一县直单位班子成员、科长的转岗调整(不含实职改非和退休);同一单位的科长进入领导班子成员。20__年以来,乡镇内部转岗交流科级领导干部83人;县直单位内部转岗交流科级领导干部132人。三是加大乡镇和县直单位之间的纵向交流。主要是有计划地从县直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从乡镇选调优秀年轻干部到县直机关任职;照顾年龄较大、业绩突出的乡镇领导干部到县直单位工作。20__年以来,在乡镇和县直单位之间交流科级干部154人。四是加大干部挂职锻炼力度。通过组织部门安排挂职、不转人事工资关系的方式,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农村基层和企业、到上级机关或发达地区、到部门挂职锻炼。20__年以来,全县共选派300多名县直机关科级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选派35名机关科级干部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选派56名干部到中央、省、市直部门和发达地区挂职或招商,选派48名科级干部到县局挂职。

三、干部交流任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我县实施干部交流任职的实际效果看,近年来虽然不断加大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全面盘活干部队伍、全面提升领导班子功能、全面适应工作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也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矛盾。

第一,干部交流有思想观念障碍。少数干部安于现状,不愿交流,认为在现在单位工作得心应手,人事熟悉,工作环境好,担心到一个新单位新岗位不熟悉业务、不熟悉人缘,工作上有压力,人事关系上不好处理,甚至怕眼前利益受到损失,顾虑重重,求稳怕变。特别是少数职能较强、待遇较好部门的干部不愿交流,离县城较近乡镇的干部不愿交流。少数单位领导的思想也不畅通,不积极支持干部交流政策,不认真推荐交流对象,对真正作风好、能力强的干部不愿推荐交流出去,而对有些不喜欢、能力较差的干部当作甩“包袱”的机会。从而造成一些能力较强、有发展潜力的干部缺乏多岗位锻炼,少数职能较弱部门和边远乡镇的领导班子得不到优化和强化。

第二,干部交流有待遇保障障碍。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体制的制约,加之有些单位内部管理不规范,不同单位和部门的干部职工福利待遇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干部往往不愿从公务员管理单位交流到事业单位,县直部门干部不愿往乡镇交流,更不愿意交流到艰苦地区和职能较弱部门工作,即使组织安排到艰苦地区或职能较弱部门工作,自己也会思想有包袱,工作不安心。由此造成全县县直部门与乡镇、机关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干部逆向交流难。

第三,干部交流有体制机制障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上、向外交流干部难。受干部层级管理限制,县委管理的科级干部,想向市直单位、向外县调动交流干部非常难,干部交流只能在县内循环。二是地方干部与垂管干部无法交流。越来越多的县级部门实行省级垂直管理,这些部门虽然设在地方,但其人财物都上收到省一级,垂管部门与地方之间很难互相交流干部。三是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交流较难。受身份限制,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干部交流也有难度。干部交流主要集中在同性质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岗位职位有限,选择余地很小。

四、推进干部交流任职的对策建议

加大干部交流是干部工作的大方向,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做好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工作,既要立足现实,又要放眼未来;既要发扬成绩,又要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干部交流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加强思想引导,营造良好环境。针对干部队伍交流任职中思想不畅的问题,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 宣传中央、省市和县委关于干部交流政策规定,加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力度,凡是不的信息都要及时公开,让广大干部和社会更多地了解我县干部调整总体情况和干部交流的明显成效,引导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干部交流的积极作用,消除不正确的思想情绪,真正理解和支持干部交流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干部交流的阻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级各单位党组织和主要领导的引导作用,坚持各单位领导同志经常与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广泛听取单位领导对交流人选的建议和交流干部对任职意向的合理诉求,引导他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正确对待干部交流任职,消除单位领导“舍不得”和“甩包袱”的不良心态,确保干部交流任职顺利推进。

干部任职转正总结篇3

一、转任非领导干部队伍现状

近几年,由于*县加快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转任干部正呈现出数量逐年增长、年龄越来越轻的趋势。据统计,目前全县转任干部共126人,其中:正科级104人,副科级22人;男性115人,女性11人;从年龄结构来看,50周岁及以下的22人,占转任干部总数的17%,51至55周岁(含)的75人,占总数的60%,56至59周岁(含)的29人,占总数的23%;从学历结构来看,初中学历的1人,高中、中专学历的42人,大专学历的66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17人;在单位上班的71人,参与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的35人,到企业帮扶的9人,其它情况11人。从调研情况看,转任干部队伍总体状况较好,具体表现为:

1、综合素质较好,政治过硬。这批转任干部大多出生于建国前后,成长于革命建设年代,接受党的教育多年,政治立场坚定,党性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较强,生活作风朴素,与群众关系密切。在重大政治问题面前,能保持清醒头脑,能对群众做细致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是一支政治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

2、工作经历丰富,业务精通。转任干部大多有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工作经历,大部分在多个岗位、多个领域工作过,在乡镇、机关部门担任过领导职务,阅历丰富,而且长期工作在一线,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经验,有的还是某一工作领域的专家、权威,他们与群众联系密切,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妥善处理群众性、突发性、复杂性事件的经验,有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

3、大局观念较强,心态平稳。大部分干部认为,自己因年龄、身体状况转任,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必然结果。这些同志能识大体、顾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愉快地从领导岗位退下来,通过一定时间的心理调节,能够正视现实,保持平衡心态,尽快地实现“退位”后心理上的平稳过渡。

二、主要作法和成效

近年来,*县从加强教育和管理入手,为转任干部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再创业绩提供新的舞台,使其成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作法是:

1、提高认识,加强引导。一方面教育转任干部摆正心态,克服“官本位”观念影响,正确认识组织安排,扫除自身心理障碍,树立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豁达开朗情怀。通过《*报》、*电视台、*党建网等县内主要媒体开辟专栏,大力宣传报道转任干部发挥作用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尊重人才的局面,进一步增强转任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激发转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教育在任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从心底深处尊重转任干部,要求各单位为转任干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处理好与转任干部的关系,让他们充分感受党的温暖,以百倍热情投身到各自工作中去。

2、提供舞台、合理使用。通过发放调查和征求意见表,全面了解掌握全县转任干部的专业特长、工作经历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汇总,建立转任干部人才库,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转任干部的作用。一是成立党建工作指导组、廉政建设监督组、主导产业督查组、重点项目推进组、国企改革帮抓组、维稳督导组、创卫工作督查组、高速公路拆迁组八个工作组,由各牵头单位负责,县委组织部具体协调,充分发挥转任干部懂政策、威信高、能力强、经验多、善管理的优势,采取组织考察选人,自主选岗的“双向选择”方式为转转任干部设岗定责,积极引导转任干部当好宣传员、办事员和组织员。如县工商联主席曾毅转任非领导职务后,被县政府抽调担任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办公室主任,三年来,带领创卫办一班人,走街窜巷实地调研,制定创卫规划、实施方案,狠抓落实,今年10月顺利通过了省政府验收。二是积极鼓励转任干部到骨干企业帮扶,充分发挥转任干部的管理才能和社会关系优势,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建言献策、作出贡献。如县经贸局局长欧立斌转任后,被中科麦迪森药业有限公司聘请主攻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他充分发挥多年来从事工业、经贸相关工作的优势,带领公司技术人员展开中药材GAP认证、基地建设等,为*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三是兼任部门中层干部,成为一线战斗员。如原渭溪乡人大主席王国联转任为县民政局社救股股长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积极争取国家救济资金300多万元,帮助农村五保户等弱势群体解决吃、住困难,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四是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聘请一部分转任干部牵头组织扶贫济困、“关心下一代”、希望工程等公益事业工作。如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龚文炳转任后,多方协调组建县慈善协会,在他的辛勤努力下,20*年10月县慈善协会成立,他被选举为副会长兼秘书长,当天接受社会各界捐款30余万元。

3、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制定出台了《*县转任非领导职务干部使用和管理暂行办法》,以制度来明职责、促学习、强素质,规范行为。一是学习制度。吸纳转任干部为单位中心学习组成员,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识大体、顾大局意识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二是考核制度。对转任干部的政治学习、联系基层情况、思想和工作表现情况都纳入正常的目标管理,实施全方位考核,在原单位工作的由所在单位考核;临时抽调到非常设机构工作的,由各牵头单位进行考核,按抽调总人数15%的比例提出优秀等次和考核结果建议意见,报县委组织部,商县人事局后,研究确定考核等次。对按时上班的,享受同级别在职干部的待遇;对发挥作用较好的,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具实报销100元手机通讯费用。三是谈心交心制度。结合干部分级谈话制度的实施,由单位领导经常与转任干部进行谈心交心,探讨工作,调动工作积极性。通过科学管理、合理使用,转任干部潜能得到激发,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促进和推动了全县各项工作。

一是有利地推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领导改任非领导职务制度切实解决了领导干部“下”的问题,有效地管理、发挥好转任干部的潜能,畅通了干部出口,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得到彻底落实。

二是规范了干部日常管理。采取相关措施促使转任干部严格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在干部职工中形成良好的榜样和导向作用,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三是实现了党政人才资源的二次开发。转任干部大都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是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使用,有效地形成了人才资源二次开发和利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调查中发现,*县转任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如何教育管理好、发挥好这支干部队伍的作用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闲置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干部转任后,受思维定势制约,难以接受与自己过去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不愿从事非领导岗位的具体工作。大部分单位对这些老领导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安排工作、不分配任务,使其无所事事,缺乏工作压力和动力,上班变成“自由人”。有的即使坚持上班,也是走走形式,成为“闲人”,造成干部资源的极大浪费。

2、思想滑坡比较明显。由于社会舆论和家庭压力的影响,少数干部调整到转任后,角色转换不到位,思想上陷入了种种误区,对组织的安排缺乏正确认识,把转任等同于退休或在岗退养,摆老资格,不服从管理,影响单位工作正常开展。有的干部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放松了学习,行动上自由散漫,影响了党政干部在群众的形象。

探究转任干部教育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有体制机制方面的,也有操作方面的。具体分析如下:

1、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部分单位还没有把转任干部教育管理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对他们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如何发挥作用研究不多,管理较为松散。有的单位负责人不敢管,认为转任干部大多资历老,难以驾驭,管不住不如不管;有的单位负责人不愿管,认为现在单位人手足够,督促转任干部,让他们发挥作用,搞不好会帮倒忙,不如不安排,种种原因造成转任干部管理和监督上“偏之于软”,使其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2、监督管理不严格。没有具体的管理制度明确转任干部的工作职责和政治、生活待遇,对转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不如在职干部严格,转任干部工作在一线的少,分管工作较少,分工中责任较小,工作积极性、责任心、执行力与在任领导有一定的区别,造成考核评定难。

四、对策与建议

加强对转任干部队伍的管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社会氛围、管理政策、工作机制等方面共同着力,形成合力。

1、创造环境,让转任干部敢干事。

要根据单位不够重视、转任干部不够理解和社会舆论不够正确这一情况,重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在全社会形成鼓励转任干部干事、支持转任干部干成事的共识。首先,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宣传,帮助其转变观念,合理管理和使用好转任干部,要深刻认识发挥转任干部作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任干部曾在领导岗位上工作过,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让他们赋闲,是干部资源的极大浪费,是对他们的不公正对待,也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各级党组织要克服各种思想障碍,真正把发挥转任干部作用摆上议事日程,拿出解决办法。其次,要教育转任干部正确对待职务的升降去留,正确对待岗位的变化,破除“上荣下辱”等陈腐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认识到“一线”和“二线”,“实职”和“虚职”都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不论何种职务都要为人民当好公仆,从而调整好心态,摆正位置,在新的岗位做出新的业绩。再次,要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宣传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大力宣传报道退职干部发挥作用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每年开展一次“十佳转任干部”评选活动,对获得“十佳转任干部”称号的,在当年的干部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格次,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端正对转任干部的认识和态度,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尊重人才的局面,进一步增强转任干部的事业责任感和荣誉感。

2、搭建平台,使转任干部能干事。

要解决转任干部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人施任,注重“三个结合”:工作需要与因人制宜相结合,小集中与大分散相结合,上级原则安排与下级灵活使用相结合。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其单位特点、个人经历、能力特长、身体状况,为他们安排适当工作,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从目前情况看,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负责调研工作。安排围绕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重点专项工作任务和重大课题,开展综合性和专题性调查研究,就单位的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进行调研论证。二是协助班子成员负责某一具体事务。发挥转任干部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优势,安排他们协助领导联村、包抓新农村建设和后进村整治等某一专项事务。三是抽调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根据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任务,成立党建工作指导、重点工程督察、重点项目推进、国企改革帮抓、维稳督导等临时工作组,由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部门具体协调,采取组织考察选人,自主选岗的“双向选择”方式为转任干部设岗定责,积极引导他们当好宣传员、办事员和组织员,财政部门按抽调人数预算办公经费到各工作组牵头单位管理使用,年度考核由各牵头单位按一定优秀比例评定,报组织人事部门审定,加大对转任干部的监督管理。

干部任职转正总结篇4

一、基本现状

1、行政村干部人数情况。全市现有在职村干部10193名,其中村党组织书记2735人,村委会主任2724人,上级下派任村干部152人。组干部17308人,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3884人,村干部兼任组干部2403人;实际领取固定报酬的村干部9757人、组干部14730人,平均每村9名村组干部领取工资。全市共有离任村干部13657人,其中曾任村主要干部的9405人,1325人任村主要干部20年以上。连续任村主要干部时间最长的为43年,累计任村主要干部时间最长的为52年。

2、行政村人口规模情况。全市共有2736个村,17357个村民小组。其中500人以下的村421个,占15.4%;500至800人的村623个,占22.8%;800至1500人的村1069个,占39%;1500至2000人的村394个,占14.4%;2000人以上的村229个,占8.4%;人口最多的村4778人(城固县三合乡龙王庙村),人口最少的村57人(留坝县马道镇老店子村)。

3、村干部报酬情况。2007年,全市村干部人均年工资3130元,比2003年增长1085元。村“两委”主要干部年工资在1200元以下的村82个,1200—2400元的村1155个,2400—3600元的村749个,3600—6000元的村667个,6000—12000元的村81个,1.2万元以上的村2个。年最高工资在汉台区东关街道办事处东塔村,为1.4万元;年最低工资在南郑县阳春镇杜家湾村,只有600元,差距十分悬殊。

4、村干部报酬来源情况。调查表明,全市普遍以乡镇为单位制定了村干部工资标准。村干部工资主要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在部分有集体积累的村,由村集体经济对村干部工资进行补贴。其中2472个村完全依靠财政转移支付解决村干部工资,超过村总数的90%,264个村由集体经济对村干部工资给予了补贴,不到全市村数的10%。

5、村干部工资兑现情况。全市目前有2189个村能按时足额兑现村干部工资,超过村总数的80%,其余547个村均存在拖欠现象。其中拖欠一年以下的村131个,拖欠一至三年的村173个,拖欠三年以上的村243个。拖欠村干部工资总额达到1118.6万元。其中拖欠3000元以下的村64个,拖欠3000至5000元的村131个,拖欠5000至10000元的村132个,拖欠1万元以上的村220个。

6、离任村干部补贴情况。全市共有1256个村对3952名离任村干部落实了一次性或长期性补贴。享受补贴的离任干部中,有2795名为村主要干部,占享受补贴离任村干部总数的71%。无补贴的离任村干部共9705人,其中曾任村主要干部的6610人,分别占离任村干部和无补贴离任村干部的71%和68.1%。享受一次性补贴的干部中,最高补贴3.9万元,最低150元。享受长期性补贴的干部中,汉台区东塔村一位任职22年的离任主要干部,依据村里规定按照其在职工资标准领取退休金,使其年补贴总额达到8760元,成为全市最高的补贴,而最低的补贴标准只有每年40元(宁强)。从补贴来源看,依靠县区财政解决的村662个,依靠村集体经济解决的村421个,县区财政和村集体经济共同解决的村161个,以农村低保方式解决的村有12个。

7、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情况。调查显示,全市有318个村的734名村干部参加了养老保险,分别占村总数的11.6%和村干部总数的7.2%。其中村主要干部471人,占村主要干部的9%。养老保险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的有119个村、262名村干部,完全由村集体承担的有12个村、25名村干部,完全由乡镇承担的有6个村、8名村干部,其余181个村、439名村干部由个人、村、乡镇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医疗保险方面,所有村干部除按要求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外,均未参加其他医疗保险。

二、主要做法

1、合村并组,精简干部人数。2004年以来,随着扶贫搬迁工作和小城镇建设的持续推进,山区群众居住分散的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一些发展速度较快的城郊村被改建为社区,截至2007年底,全市行政村数由2004年的2821个减少到2736个,村民小组由18291个减少到17357个,村干部人数也由16290人减少到10193人。

2、交叉任职,用足多方资源。通过采取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村干部兼任村民小组长、适度推行“一肩挑”等措施,2007年底,全市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达到3884人,364个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干部兼任组干部的达到2403个,每村村干部平均人数也由2004年的6人减少到3.7人。同时,各县区用足用活退耕还林、计划生育等政策资金,由村干部履行护林员、妇女主任工作,享受相关补贴,提高了村干部的工资。

3、科学分类,改善工资结构。部分县区采取村干部结构工资制,把工资分为固定和可变两大部分。固定部分根据村人口数、耕地面积、工作量大小和职务、任职年限确定,可变部分根据村干部年终工作考核、评议情况确定补贴数额,在具备发展集体经济基本条件的村,还根据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条件和创收难易程度下达创收基数,超基数部分村干部按比例提成。

4、明确奖罚,引入竞争机制。西乡、宁强、镇巴县采取财政拨款和乡镇集资的办法建立了村干部奖励基金,每年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评选出“优秀”、“良好”的村干部,并发给不同数额的奖金,带动村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略阳、留坝等县坚持发展经济和提高待遇并重的思路,采取公开选聘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并对其实行目标化管理的办法,打破地域和身份限制,选聘优秀人才到村任支书,根据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确定奖励和处罚数额。

5、提供保障,解决后顾之忧。部分县区对任职满一定年限、正常离任的村干部,采取发放养老补助金和办理养老保险的办法对其离任后生活进行保障。宁强县对连续任职3年以上正常离任的村干部,按照每年110至150元的标准,在离任时根据任职年限给予一次性离任补贴。汉台、西乡、略阳、留坝、佛坪等县区对连续或累计任职达到一定年限、年满55岁或60岁的离任村干部按年度发给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南郑、城固、勉县、镇巴等县的部分乡镇由乡镇、村和个人三方分别承担一定比例的保险费,为连续任职满一定年限的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

6、明确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勉县、宁强、留坝等县积极总结实践经验,出台了《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暂行办法》、《村干部定员、定额补贴管理暂行办法》和《保障村级组织运转实施办法》等长效机制文件,提出村干部离任后的补贴办法,将一些积极有效的激励保障措施形成制度,使村干部吃下“定心丸”,增强了工作干劲。

三、存在问题

1、工资待遇与工作付出不对等。以村干部的工作任务和实际工作量为前提看待其工资水平,村干部工资与付出不成正比。随着农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农村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尤其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村干部的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按部就班地落实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村干部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村干部的实际工作时间已经占到全年时间的三分之二,村干部工作逐渐呈现专职化趋势,而村干部工资与普通公务员工资相差甚远。去年公务员工资调整以后又进一步拉大了差距,使一些村干部心理更不平衡。调研中,许多基层干部反映,如果他们撂下工作外出打工,按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价格一年至少能挣一万元左右,自己搞种养业或跑运输收入也很可观,但当了村干部无暇顾及自家产业的发展,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拿的钱还不如外出打工人员两个月的收入。这种落差使得村干部岗位缺乏吸引力,干部队伍不稳定,后继乏人。

2、工资来源渠道与提高待遇相矛盾。财政转移支付是村干部工资的重要来源。调查表明,全市72%的村都是空壳村,年集体收入一万元以上的村仅占17%,只有不到10%的村从集体收入中拿出资金对村干部工资进行补贴。那些稍有收入的村大多会优先用于工作开支,无法对村干部进行补贴,而发展村集体经济短期内也难以见效。因此,如果国家转移支付政策没有大的调整,村干部工资缺口将会越拉越大,提高待遇必然愈加困难。

3、工资拖欠导致村干部队伍不稳定。由于税费改革前的历史欠帐和工作开支过大挤占村干部工资,以及部分村开办企业亏损后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转移支付款优先用于偿债等原因,拖欠村干部工资问题十分严重。在拖欠村干部工资情况最为突出的洋县,拖欠总额达406.7万元,超过全市拖欠村干部工资总额的36%,其中有70个村已拖欠3年以上,69个村拖欠1万元以上。调研中发现,一些村干部直到离任也未拿到拖欠的工资,久而久之,拖欠的工资不了了之,导致很多村干部认为工作白干了,感情受到伤害,思想出现波动,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离任干部待遇无保障影响在职干部积极性。近年来,虽然各县区加强了对离任村干部待遇问题的重视,也采取了一些保障措施,但由于涉及面广、县区财政吃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离任村干部待遇上财政投入依然严重不足。村干部在职时工资低,离任后生活又缺乏保障,一方面使农村优秀青年不愿意入党、不愿意当村干部,党员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另一方面,使很多在任村干部抱着“干好干坏一个样,在不在职一个样”的态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心态严重影响了村干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实现汉中在陕南率先突破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四、问题成因

1、机制不够完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是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主渠道,全市只有4.5%的村自身有能力解决工作经费,95.5%的村都以转移支付为主要来源,67%的村完全依赖这笔资金维持工作运转和发放村组干部报酬,绝大多数村在经费开支中处于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2005年全省免征农业税后,省财政将转移支付标准由每村平均1万元提高到1.4万元;2007年下半年,又在原基础上平均增加了6000元。从形式上看起来村干部工资有了一定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转移支付资金要用于村组干部工资、村级组织办公费和报刊征订费等多方面开支。而陕西省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的一项调研显示,剔除一些不合理或不必要的支出,现阶段要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平均每个村最低需要2.5万元,与目前的转移支付标准差距较大。

2、集体经济薄弱。调查统计显示,全市共有775个村有集体收入,占全市村数的28%,其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309个,年收入1至10万元的村349个,年收入11至30万元的村50个,年收入31至50万元的村31个,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36个。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村大多收入渠道狭窄、收入也极不稳定。1961个无集体积累的“空壳村”占全市村数的72%,其中1790个村有负债,超过全市村数的65%。调研中发现,由于我市很多村发展意识亟待提高,加之受地域、交通、资源等环境因素的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短期内难以实现效益,从而导致村干部工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陷入了“工资低—选人难—发展慢—解决工资更难”的恶性循环状态。

3、村组干部职数过多。村组干部人数过多首先是因为村民小组设置过多。全市17357个村民小组,有组干部17308人,其中专职村民小组长占了85%;实际领取固定报酬的组干部有14730人,2007年发放组干部报酬816万元,比2003年增长37万元。从村组干部的比例看,全市村干部平均每村3.7人,组干部平均每村6.3人,如果剔除领取报酬的专职村民小组长,将原本用于发放村民小组长报酬的资金用于补助村干部增加的工作量,在目前的开支条件下每个村干部年平均收入将增加800元。同时,由于村、组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债权债务关系难以理顺,致使合村并组很不彻底。如南郑县500人以下的村就有111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2.5%。

4、村级债务负担沉重。调查中了解到,村级债务主要产生于正常工作开支:一是在发展村级公益事业中搞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大量债务。一些村为了完成任务,超越本村经济实力借款搞工程、上项目,往往带来沉重的债务。与2003年调查数据比较,全市负债村增加573个,负债总额超过了2.6亿,是2003年负债总额的2.2倍。二是征订报刊杂志任务重。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规定:“国、省定贫困县的行政村不得突破300元;其他县、市的大村不得突破800元,小村不得突破500元”。但调研中发现,2007年公费订阅党报党刊平均每村支出1658元,一些平川村每年的报刊征订费超过4000元,山区村也大多在1500元以上,几乎占到公用经费的90%,严重挤占了日常办公经费开支和村干部工资。

四、对策建议

1、着力精简行政村和村组干部。加大并村力度,减少村干部人数,提高村干部待遇。据有关资料显示,宝鸡市2006年底总人口376万,农村人口310多万,行政村1082个,农村人口与行政村比约2865:1;广西南宁市2006年底总人口600多万,农村人口400多万,行政村2400多个,农村人口与行政村比约1667:1;而我市至2007年底,总人口379万,农村人口305万,有行政村2736个行政村,农村人口与行政村比约1115:1。不难看出,我市行政村的平均人口相对较少,仅占宝鸡市行政村平均人口的2/5,占南宁市行政村平均人口的2/3。为此,我们建议结合即将开始的村党组织和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加大合村并组力度。500人以下的村予以撤并,500—1500人的村只设村干部3人,1500人以上的村,可设村干部3-5人,但最多不超过5人。同时,提倡和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村“两委”成员兼任其他组织负责人或村民小组长,减少村干部职数。对干部人数过多的乡镇,选派素质较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到村任职,从根本上减少行政成本,提高村干部待遇和工作积极性。

2、健全村干部工资补贴制度。建议村级干部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励补贴三个部分构成,所占比例可为6:2:2,其中:①基本工资占工资总额60%,由各县区按照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村干部职务的不同,合理确定村干部工资档差,规定村书记、主任与其他村干部之间最低档差幅度,确保村书记、村主任基本工资不低于3500元/年,其他村干部年基本工资不低于正职的60%。基本工资在各乡镇村级转移支付中列支,由各县区财政统一划拨到乡镇财务管理中心,以工资折(卡)的形式按月发放到人。②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的20%,各乡镇党委根据村干部年度工作任务完成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方案,并报各县区审核同意,由各乡镇党委统一公示无异议后予以执行。通过绩效挂钩,适当地拉开村干部之间的工资差距,真正实现“以绩定酬、绩优薪优”。绩效工资资金在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以此鼓励村干部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个人收入和集体收入同步增长。③奖励补贴。依据年度工作考核情况和民主评议结果,按不少于村干部总数10%的比例确定优秀村干部,考评为“优秀”的村干部每人至少给予1000元的奖励补贴;考评为“称职”的村干部每人至少给予500元的奖励补贴。奖励补贴资金由各县区财政列支,实行“一年一考核,一年一发放”。凡在该年度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村,该村所有干部不能被评为“优秀”或“称职”等次:①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②出现5人以上赴本市以上(含本市)上访;③发生重大不安全责任事故;④计划生育工作受到黄牌处理或通报批评;⑤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⑥影响重点项目工程进展,损失严重;⑦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严重问题;⑧其它突出问题。

3、实施医疗、养老保险制度。①现任村干部的医疗保障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对于连续或累计任职满12年的现任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由村集体为其缴纳个人基金,统一办理。村干部离任后,新合疗个人缴纳基金从离任之日起自行缴纳。②有条件的村,可对连续或累计任职满6年的现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按照个人、村集体4:6的比例缴纳保险费,办理养老保险,具体方案由乡镇党委制定,报县区委组织部、基层办审批后实施。村干部离任后,养老保险费从离任之日起自行缴纳。

同时,逐步探索建立由党委、政府组织引导,纳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经办的社会养老保险,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适当补贴的多元筹资机制。

4、建立正常离任补贴制度。对连续担任村主要干部12—15年(含15年)或累计担任村主要干部15—18年(含18年)且正常离任的,给予500元/年的生活补贴;连续担任村主要干部15—30年(含30年)或累计担任村主要干部18—30年(含30年)且正常离任的,给予600元/年的生活补贴;连续或累计担任村主要干部31年(含31年)以上且正常离任的,或在任期内被评为省级以上(含省级)劳动模范、优秀党组织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且正常离任的,给予800元/年的生活补贴。

村干部离任补贴资金由市、县区两级财政按照4:6比例共同解决,补贴年限从该村干部正常离任后、年满60岁起直至死亡。对于已享受财政供养的离任村干部,不再享受离任补贴。

5、建立困难补助制度。建议市、县区建立村干部困难帮扶救助基金,对特困离任村干部实行资金救助。对那些生活确实非常困难、经过乡镇批准正常离任、任职时间累计达到一定年限且任职期间工作表现良好的村主要干部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已享受养老保险的不再补助或按照救助金与养老金的差额给予补助),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6、不断提高村干部政治待遇。一是可以由市、县区有关部门组织实绩突出、议政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外出参观学习,并将其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二是在有职位空缺的乡镇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队伍中定向招录公务员。三是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地方组织法》、《公务员法》的规定,把连续多年工作成绩突出、政治立场坚定、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干部,依法选拔为乡镇党政副职,或使其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强化村干部造福人民的责任。

7、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建议市、县区两级出台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各村因地制宜,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尤其对贫困村更应加大扶持力度,对发展好的村实行以奖代补。二是建议把部门帮扶贫困村脱贫致富情况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实行村不脱贫、联系部门不脱勾,促进贫困村的发展。三是合理开发利用闲置房屋、场地、设备、“四荒地”等集体资产,以公开招标或者投资入股参与经营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利用率。四是加大组建专业协会力度。由村“两委”会牵头,以有偿服务为主组建行业专业协会组织,为农户提供服务,拓宽村集体经济来源渠道。

8、提高村干部引领发展的能力。市级有关部门抓好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和乡、村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市、县区分别抓好村主要负责人的任职培训和任期培训,县区、乡镇主要抓好村“两委”其他成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其为民服务的本领;积极实施“双培双带”和“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对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产业发展带头人、农民致富领路人。

干部任职转正总结篇5

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工作总结

一、学习工作基本情况

xx位挂职锻炼年轻干部于200x年xx月到我乡进行半年的挂职锻炼,本批xx名挂职干部,来自xx局,全部为女同志,分别任xx助理和xx助理。

(一)党委重视、安排周密、责任分工明确

为切实抓好挂职干部锻炼工作,乡党委非常重视,自去年xx月挂职干部从xx来到乡机关任职,乡党委对此项工作做了详细安排。对挂职干部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由党委副书记分管此项工作,组织干事具体负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干部挂职锻炼落到实处。

(二)妥善安排,为挂职干部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为让挂职干部们生活上无后顾之忧,我乡对她们给予了妥善安置、提供优良条件。为了解决挂职干部上班方便,在机关院内,虽然住宿紧张,仍想办法分别给她们各安排了一间宿舍,作为生活学习场所,同时,政府食堂保证正常开伙。良好的生活环境,使挂职干部全身心的投入到挂职工作和学习当中,有效地提高了挂职工作质量。

(三)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确保挂职锻炼工作的顺利进行

齐抓共管,层层落实责任制。乡党委除按照《xx县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管理暂行办法》和《xx县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乡实际,要求挂职干部必须严格遵守乡党政机关各项规章制度,使挂职干部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通过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相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挂职干部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四)精心安排,严格要求,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乡党委要求挂职干部每月按时参加机关干部月末的政治理论学习,并按机关干部的要求,让她们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和撰写心得体会。同时注意加强挂职干部的法制教育,增强了挂职干部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并组织他们同机关党员干部一起听党课,看电教片,下基层调研,更好地促进挂职工作。

(五)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挂职干部实践力度,实行帮带锻炼

乡党委结合实际,本着专业、原岗位对口的原则,安排两名挂职干部分别在机关挂职(岗)工作,为她们明确了机关帮带人、制定了帮带人职责、任务和目标,增强帮带人的责任意识。从帮工作、帮学习、带思想、带作风入手,提高挂职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安排挂职干部到各村组调研,拓宽挂职干部工作的接触面。以实践锻炼为主,乡党委要求挂职干部每月至少深入村委会3天以上工作。融入到村上各项工作,通过挂职锻炼,找到学习、借鉴、提高的切入点,从实践锻炼中提高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半年来挂职干部能够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充分发挥特长,既配合了工作又锻炼了自己。同时我乡xx名挂职干部还能积极融入机关干部之中,如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各类集体活动等。

二、工作起得的成效

一、严于律已,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

xx年来,选派干部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和观察事物,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在思想上积极构筑抵御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化、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一切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本职工作。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努力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xx年来,她们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认真收集各项信息资料,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向领导汇报,让领导尽量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最近工作的实际情况,为解决问题作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

二是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三是在接待来访群众的工作中,坚持按照工作要求,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听取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要求、建议。同时,对群众要求解决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认真解释,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群众相信政府。

三、珍惜机遇,锻炼提高

组织选派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大学毕业生,到基层进行锻炼,目的是使她们有机会去了解基层,接近群众;让她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强能力、磨炼意志。通过锻炼,她们逐步了解并熟悉了基层乡镇机关工作的程序和要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初步形成了科学的工作方法。并较快地适应了三个转变,即工作角色的转变,工作环境的转变和生活环境的转变。甘当小学生,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习锻炼,做到工作、学习上高标准、严要求,生活上低标准、艰苦朴素。正确处理学习锻炼与联系派出单位工作的关系,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锻炼上。自觉做到慎独、慎欲,经受考验,用实际行动维护自己的形象。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认真学习锻炼,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四、转换角色,甘做小事

少讲空话,多办实事,不讲条件,多做贡献,是基层锻炼的基本要求。她们基本能坚持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干实事。每天上班,都坚持早到办公室,提前把水拎、扫地、擦桌子、倒垃圾这些办公室日常工作做好。坚持从小事杂事做起,将做小事情作为对自己的一种考验。

五、深入实践,提高才干

通过xx个月基层锻炼,她们对乡党委政府的各项制度、职责、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等都有了最直接的认识和亲身的实践感受,首先是提高了自己与基层打交道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锻炼了她们的综合分析和组织协调工作能力,期间也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

六、勤学多思,追求进步

年轻干部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刻苦学习,充实自己。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建功立业,在创造中锤炼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们总是注意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工作重点,因而能较为圆满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以自己的业绩赢得领导的重视和信任,赢得同事们的理解与认可。

七、积极调研,共谋发展

深入调研,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促进发展是基层锻炼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锻炼期间,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把自己的所学、所思转化为具体行动,如为xx村委会xx、xx、xx测量公路等,努力为xx交通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挂职干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意识还不够。

干部任职转正总结篇6

一、认真学习,坚定信念,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

理论是支配人们行动的指南。为此,我认真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及xx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自已的工作实践。不论是参加上级组织的理论学习,还是我个人自学,都能按计划读完规定的学习书目,都能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做好,认真进行理论思考,认真预备发言提纲,认真吸取讨论成果。一年来,共记理论3万余字,写学习心得体会和发言提纲10余篇。通过学习,深刻把握了“xxxx”重要思想的时代精髓,增强了践行“xxxx”的政治责任感,更加坚定了信念,振奋了精神,自文秘家园觉做到与党中心、中心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同旅党委的决策保持一致。

二、任劳任怨,踏实工作,努力当好参谋助手

我团善后办组建以来,我能够及时转变角色,熟记自身职责,把善后办工作当事业干,把职务当责任尽。任职以来,没休过一次假,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自已能够把部队当日子过,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团结同志,尊重他人,努力当好参谋助手,积极协助团善后办主任做好各项善后工作,赢得了转业干部和善后办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我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做好了物资收缴工作。部队精简调整工作展开后。我们针对工作任务重,官兵思想忧虑多,治理难度大的特点,及时召开了协调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责任。我配合善后办赵主任对部队物资进行了认真清理收缴,做到了帐物相符。同时,还对每个角落,每个房间进行了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收缴封存,保证了部队公共财产不爱损失,维护了部队利益。二是抓好了交流、转业干部的学习治理与离队工作。我们交流干部88名,转业干部122名。离队前,我们对拟交流、转业干部编班、编排,集中居住,统一治理,我与他们实行“五同”,保证了每名干部不失控。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了专题培训,学政治理论、高科技知识和军地两人才技术。离队时,我们召开了欢送会,使每名转业干部带着眷恋之情离开了部队,我们的善后工作得到了转业干部的一致赞扬。三是严格看管营产营具。我们针对营产营具多,留守人员少的实际,成立了巡逻队,天天24小时内不定时对营区及周边进行巡视,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我坚持天天早晚围着营区转一遍,每周带领人员对所有的营房检查一遍,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到目前为止,我们官兵思想稳定,治理安全正规,营产营具完好。四是自觉塑造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我感到,职位就是责任,事业重于泰山。虽然自已不管钱不管物,但组织上把自已放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对组织负责,对部队历史负责。一年来,自已能够认真落实江主席提出的“三严、四自”要求,以寝食不安、夜以继日的精神尽好职责,干好工作。严格执行廉政建设规定,管住自已的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脚,做到了不该拿的钱物一点不沾,不该去的地方果断不去。

干部任职转正总结篇7

同志们:

开展述职评议工作是落实上级党委和公司党委关于加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的具体要求,更是党员领导干部常态化考核的重要举措。经过二天时间的精心组织,XX集团总部副处级及以上中层管理人员的述职评议工作圆满结束,这是XX集团有史以来首次集中听取中层干部述职,也是集中民主评议中层管理人员的第一次,可以说“目的明确、意义重大”。目的明确:就是在XX集团逆势发展的关键当口,让大家看看总部机关这支管理队伍究竟干了哪些工作!干成了什么事!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做,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做!给大家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意义重大:就是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暂停键”,要努力实现XX集团逆势发展的各项任务目标,总部机关高效运转是关键,机关中层管理人员必须高境界、高标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主动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境界,以强势的作风保证,刚性的目标意识,果敢的履职能力,完胜各项工作任务。

同志们,利用周六、周日两天的时间,XX名同志分别对所在部室分管工作进行了比较圆满的述职,做了很好的汇报发言,我也是第一次全面系统的听取各部室管理人员工作汇报,对大家的工作在感性上有了进一步了解。各位述职的同志回顾了一年的工作,找出了存在的问题,说实的比较多,空的比较少,亮工作、亮成绩、亮措施,更重要的是亮思想。应该讲,自去年带领大家到省内外学习对标以来,公司上下解放了思想,提升了境界,更加坚定了突围解困的信心和决心。从述职中可以感受到,大家对此次述职评议思想重视、准备充分、态度认真,通过述职评议,大家普遍从思想上受到了触动,感受到了岗位责任和压力,增强了抓好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下面就述职评议及相关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述职评议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实施述职评议工作是集团公司面对企业突围解困、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立足于深化国企改革,以转变机关作风为着力点,以提升机关执行力建设为重点,以实绩导向、刚性要求为核心,以实事求是、民主评议为支撑的一次综合性强、覆盖面广、卓有实效的实践。述职评议工作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一是缩短周期、利于纠偏。今后述职评议将由一年一次转变为半年一次,有利于述职本人自我反省、自我纠偏、自我提高,更为适时组织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避繁就简、便于操作。压缩一系列繁琐程序,述职和评议同步推进,考评结果一目了然;三是民主评议、覆盖面广。将过去的书面述职、事后评议,设置为现在的当面述职、直面评议,中层管理人员面对面述职,公司领导和各部处室负责人背对背考评,更加体现了述职评议的公允性、科学性,更增强了公开监督的广泛性、严肃性。通过这次述职评议,我认为,达到了五个方面的明显成效。

1、思想境界有了新提升。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决定了企业克难攻坚、转型突破的成效。通过这次述职,中层管理人员都能以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来提升思想境界,这也看出我们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责任目标是一致的。尤为突出的是大家制定的措施,都比较具体,既有素质提升计划,又有重点工作突破方向,更有担当履职的气魄,这样的高境界,落实到实际中必定带来工作成效的高回报。

2、作风建设有了新转变。转变作风靠的是什么?我认为,不是“一萝筐”的制度,也不是“一阵风”的强求,而是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满足新要求,通过干部自身的深刻变化、积极作为来集中体现。这一点,述职的同志都深有感触。因为,XX集团“短期要支撑,长远要发展”的重任,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作风,不能因为推诿扯皮,而丧失了企业发展的机会;因为,上级的重托和员工期望,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作风,不能因为履职不到,而砸掉了员工的“饭碗”;因为,单位与单位、部室与部室之间横向对标还有很大差距,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作风,不能因为满于现状,而丢掉了自己的“饭碗”。这次述职评议,使大家对作风转变都有了深刻认识,相信同志们能够把转变作风作为工作常态,在今后的工作中持之以恒的坚持好。

3、工作目标有了新定位。长期以来,部分机关部室责任不清,定位不准,“踢皮球”“打官司”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这次述职,大家都能“对号入座”,明确了自已的职责和工作定位。简单讲,就是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自己有哪些权力和义务,工作应该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能够把自己的工作系统化、具体化,基本树立起了大服务的观念。

4、沟通交流有了新平台。这次通过实事求是、畅所欲言的述职,大家分别就2018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同时找出各自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制定了管用实用的工作措施。应该说,这种述职评议的形式,为大家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增进部门间和同志间的了解,达到了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5、干部管理考核有了新秩序。通过本次述职评议,我们对干部述职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原则、内容、方法、步骤、组织领导等都有了系统思考和具体实践,在干部管理考核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建立起相对规范的干部管理考评体系,营造了中层管理人员“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的良好工作秩序。

从这次述职评议中也发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陈旧观念的束缚,个别人员还存在等、靠、熬、混的思想。二是基础工作不扎实,流程不规范,工作不紧凑,效率不高。三是责任心不强,少数人员存在上推下卸不负责、不担责的问题。四是部室之间缺少沟通,团队意识差,配合意识不强,存在各行其是现象。五是个别人员业务能力欠佳,创新意识不足,工作艺术、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六是深入基层调研、服务基层水平不高,出实招、办实事,解决问题不多。七是满足于当“传话筒”,总结工作讲得多,做的少,空的少,实的少,缺乏务实的工作作风。八是不善于学习法律法规,在依法合规按程序办事上有一定差距;九是爱岗敬业、珍惜岗位的意识不浓。十是换位思考的境界不够,工作定位找得不准。十一是独立思考、独立作战、独当一面的境界还有一定差距,用心工作不够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各部室要引起高度重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单位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

这次述职评议只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前奏。当前,深化国企改革已进入破冰阶段,三项制度改革作为重中之重,更是国企改革的第一大任务。总部机关作为集团公司的中枢和大脑,如何实现机关精干高效灵活运转,这是机关改革的关键。从目前形势看,总部集团旗下各单位,有的已经动了,有的正在动。从掌握情况看,XX集团、XX集团机关改革力度都很大,为我们下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XX集团从机关组织变革入手,研究和建立起了灵活高效的组织体系,搭建起科学有效地管控体系。在优化组织结构方面,对业务相近、职能范围重叠的部(处)室进行合署、合并,使得各业务职能更加均衡、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方面,调整和改善了干部的布局结构、职能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增强干部队伍的整体功能;在机关高效运转方面推行大部制改革,建立了办事高效、运转灵活的机关管理组织体系,切实发挥了总部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XX集团面对老区资源枯竭、后续发展乏力、负债率高、企业亏损严重、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大胆实施脱贫解困计划,把深化改革、创新变革作为脱贫解困、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明确了八大工作攻坚任务。在理顺管理机制体制方面,进一步理顺层级定位,优化管控,赋予单位经营自主权、团队组建权、用人选择权、考核分配权;实行管理人员竞岗竞标,自元月一日起,所有管理人员级别纳入档案封存,单位、机关部室主要负责人竞聘上岗、自主组阁或考察聘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精简压缩、理顺整合两级机构;班子正副职分开考核,集团重点考核正职;机关处室挂靠基层单位经营指标,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等。特别在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方面,着力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并业务相近、职能交叉的机构,处室压减X%以上,每年压减分流员工X人,到2018年分流压减总人数的X%以上;打破管理人员终身制、铁交椅,建立常态化应聘竞聘机制,对于关键指标,三个月未完成解聘分管副职,连续半年完不成解聘主要负责人,未竞聘上的易岗易薪,设立激励政策,促其“走出去”创业。机关早已全部实行年薪工资制,板块分类,注重绩效,业绩考核,刚性兑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当前建立了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设立薪酬档次,按岗按贡献取酬,在什么岗拿什么工资,管理人员薪酬与员工收入水平相适应、同步升降;市场化取酬,形成“薪酬=关键指标绩效收入+激励绩效收入.支出”市场化结算模式。

在对标会议上我谈到,XX集团虽然当前很困难,但他既拥有优势资源,更有改革创新的动力,这股断臂求生、锲而不舍的勇气及有力的措施,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借鉴。就我们而言,支撑发展的项目都在建设中,深化改革还停留在理念层面,这样能行吗?再不加把劲努力,我们的明天靠什么!在座的各位务必清醒认识当前集团公司面临的严峻形势,绝不能麻木不仁、不以为然,要切实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凝神聚力、用心工作、创新创效。在今年的年度工作会上,对于基层经营班子契约化管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进机关大部室、基层大区队改革都进行了明确要求。下一步,要优化方案,抓好三项制度改革配套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特别在推行机关“大部制”改革上,要注重做到与优化组织、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实现机关高效灵活运转相结合,以提高整个组织机构效率为目标,推进转型和创新。

三、以创建“五型机关”为目标,着力转变作风、提高效率

机关是中枢,机关作风建设的好坏影响和带动全局。面对当前企业改革发展中的诸多难题,总部机关要率先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五型机关创建,在履行职责上有新成效,在办事效率、服务质量上有新提高,在员工群众满意度上有新提升,为集团公司突围解困、转型发展提供强大“中枢“保障。一是创建学习型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做出表率,机关工作人员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把学习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流机关干部队伍。二是创建创新型机关。深入开展“强对标、见行动”主题活动,从根本上找准与兄弟单位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旧的观念、体制、做法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牢固树立“无处不创新、无人不创效”的理念,以创新的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和工作机制,推进重点工作,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创建效能型机关。机关工作人员要强化效能意识,简化办事程序,高效率、高标准履行工作职责,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和工作效能。四是创建服务型机关。集团公司将把述职评议作为提强机关副处以上履职能力的重要措施,一以贯之,常抓不懈;作为薪酬兑现的重要依据,一以贯之,刚性执行。突出抓好公开承诺、民主评议、考核评价、全程监督四个重点环节,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人员服务基层、服务员工群众、服务创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工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人力资源部要系统总结这次述职评议工作经验,结合正在研究制定的部门考核内容,重点对照年度分解的工作任务,围绕兑现个人承诺,在考核部门解决大事、难事、关键事的成效上做文章,进一步深化提高,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五是创建廉洁型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保证政令畅通,坚决制止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全面落实和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有关规定,加强机关工作人员自身建设,以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树立清正廉洁的新形象。关于五型机关创建,由总部机关党委制定具体方案,并抓好具体工作落实。今后,每季由基层单位对机关人员、机关部室评议一次,考评结果与薪酬兑现挂钩,对评议结果倒数的,减少其部门及管理人员薪酬。

要充分发挥机关效能,提升履职能力,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1、必须在转变机关作风上下功夫。要着力推进“五个转变”:一是转变思想作风。增强五种意识、达成五种共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守摊子,,思想和“等靠熬要”问题,用心工作,激情创业,做到敢试、敢闯、敢冒、敢破、敢立、敢担当。二是转变工作作风。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在解决制约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把各项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倡导“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不干则已、干则必成、干则一流”的工作作风,做到“求真、求实、求细、求新、求和”。三是转变领导作风。要坚持做到发展为上、员工为本、务实为先、律已为诫;牢记“七个强化”以自强,开拓创新,不履使命,坚持“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依法合规按程序办事,积极营造“阳光、坦诚、简单”的工作氛围。四是转变生活作风。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健康的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讲操守、重品行,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五是转变群众作风。要善于深入、联系群众,进一步深化“七个到一线”工作法,多倾听群众呼声,多向群众问需问计,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打牢各项工作的基础。

2、必须在提高履职担当能力上下功夫。一是提高组织领导能力。要统揽全局,众谋善断,知人善任,提升团队组织的整体效能。二是提高综合协调能力。要重视交往,学会沟通,对外善于盘活各类资源,对内激活各方活力,营造凝神聚力、团结协作的干事创业合力。三是提高业务指导能力。要加强政策法规及业务的学习,增长才干,靠过硬的本领,帮助指导基层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四是提高领导艺术能力。要提升综合素质,多学、善学、博学,提升人格魅力,把管理经验转化为科学的领导艺术。五是提高管控策划能力。要完善制度,明确责任,高水平策划和推进工作,建立闭环机制,提高管控策划水平。

3、必须在推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创新,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我们破解新难题、提出新思路、开拓新事业的动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培育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机制,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正做到发展有新思路,实践有新举措,工作有新突破。

4、必须在强化工作落实上下功夫。一是真抓实干。要真正把重视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落实到行动上,铺下身子,真抓实干。对于明确的任务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二是快捷执行。对于承诺的事项和职责范围工作,要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第一时间执行到位、落实到位。三是严细标准。要按照精益求精的要求,严格执行审查把关制度,坚决杜绝推诿扯皮、上推下卸的现象,确保各项工作精细无漏洞、精准零失误。

干部任职转正总结篇8

一、问题与分析

__、_、_镇和__乡总面积1107平方公里,人口37463人,分别占全县总面积和总人口的30.1和50.2,四乡镇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县上下达的编制,一乡三镇共下达行政编制133人,事业编制65人,目前行政人员在岗103人,缺编30人,占总数的22.2;事业人员编制65人,在岗61人,缺编4人,占总数的6.2。一乡三镇正副科级干部定编62人,目前配备55人,尚缺7人。

1、乡镇干部队伍及干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乡镇干部队伍常年生活和工作在基层,长期扎根农村,熟知乡镇之苦、干部之难、报酬之低,在山区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服务基层,联系群众,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乡镇干部队伍及干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存在着相对老化的现象。从所调查的4个乡镇来看,乡镇干部在册人员总数167人,其中:30岁以下的乡镇干部41人,仅占在册人员总数24.5;30-48岁的105人,占62.9;48岁以上的21人,占在册人员总数的12.6。干部文化程度偏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4个乡镇167名在册干部中,仅有大学文化10人,占在册人员总数的5.9;有大专36人,占在册人员总数21.6,这部分人中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参加党校函授学习后取得的本科、大专文凭,专业知识相对贫乏;中专以下的121人,占在册人员总数的72.5。干部创新意识差,缺乏开拓市场的能力。由于常年工作在乡镇,普遍缺乏正规化培训,加之山区信息闭塞,远离县城,导致乡镇干部队伍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坐井观天,缺乏开拓发展的能力,很难适应市场农村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二是干部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各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大力发展果菌药等主导产业,基本打破了传统农业的格局,初步形成了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项目,户有增收门路的可喜局面。但是如何为产业发展提供一体化服务,让产业真正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当前许多乡镇干部这方面素质还不高,解决农民信息不灵、产品销路不畅,产业结构调整不力和推广科技的方法和能力欠缺,4个乡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6名干部中,真正熟悉农村工作,懂业务、懂技术的只占很少一部分。这些问题与当前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极不相适应,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干部管理方式单一。从调查情况看,4个乡镇目前仍采用的是以干部包村和片线管理为主的岗位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叫法不一,但工作模式大体一致,基本上都是因人定岗。干部考核方式不健全。各乡镇虽然制订有严格的干部考核管理制度,但往往都是以人为主的考核能够得到落实(如出勤考核),而以事为主的目标考核,由于考核指标没有科学量化,考核很难兑现,以致于个别乡镇年终考核评奖时,只好是吃“大锅饭”,搞平均分配,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挫伤了一些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干部管理体制不顺。4个乡镇除乡镇直接管理的站所和工作机构外,现有林特站、社保所、派出所、土管所等县直部门下派业务单位的工作人员管理权仍归主管局管理,虽然这些人在乡镇工作,但工资、人事管理调动权都在县直部门,乡镇只有使用权。这种现状的存在,在相当程度上瓜分和肢解了乡镇政府的大部分职权,使乡镇工作和干部管理的难度明显增大。干部交流力度不够。近年来,虽然县上和乡镇都采取了干部竞争上岗、轮岗、异地交流等形式就干部交流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总的来说,交流的力度还不够大,交流干部人数所占干部总数的比例还比较小,干部本地化和长期在同一地方工作的现象仍然存在。如太山庙乡33名在岗人员中,有14名是乡上的本地干部,占干部总数的42。在这14名干部中,有4名是夫妻关系,8名是亲戚关

系。由于当地干部长期在固定的区域工作,而且社会关系复杂,给干部管理工作既增加了难度,又使这些干部造成思想僵化,工作无动力,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干部进出口不畅。纵观##乡镇干部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80年代初招考了一批轮换干部,从村干部中选拔了一批乡镇领导干部,其二,90年代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了一批。从98年以后,由于学生分配制度改革等原因,除了少数选调生被分配至乡镇工作、县直部门部分中青年干部被选拔乡镇任职外,

乡镇的进人渠道几乎被堵死,导致干部队伍结构不甚合理。在干部的出口上,目前除了到龄离、退休和自然死亡外,其他渠道很少,这也是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结构的一个重要原因。

2、乡镇转换职能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中央1号文件、税费改革以及7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许可法》,无不对乡镇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乡镇工作由内容到形式都将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许多与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将很快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人往哪里去?税改后,乡镇干部征收税款这一主要任务将逐步消失,加之计生、土管、司法等工作走向法制化,乡镇一些原有职能即将弱化,几十年一贯履行“安排生产,催粮要款,结扎引产”三大项常规任务基本不复存在,一些干部偏多的乡镇许多人无事可做,富裕人员分流问题再次凸现。

二是钱从何处来?税改后,虽然中、省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进行补偿,但乡镇缺口仍然很大,本来在此之前就十分困难的乡镇财力就更加捉襟见肘,这种现状,不但难以保持乡镇最基本的运转支出,而且许多乡镇无力偿还欠款,更何况又面临教育、修路、集镇建设等公益事业的投入。

三是事该怎么做?乡镇工作历来辛苦,其任务之重,条件之差,待遇之低是众所周知的,但乡镇工作最容易出问题,这也是无可争论的事实。因为职责界定不清、事务繁杂而导致顾此失彼,又因为机制不健全、程序不规范导致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乡镇搞好工作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四是职能怎转换?由于现行体制问题,随着乡镇林业站、社保所、派出所、土管所管理职能上划,导致部分乡镇职能削弱,增加了协调难度,致使部分群众所急所盼所想的工作落不实。乡镇在管理方面严重存在着“责、权、利”不相一致的问题,本属于乡镇政府管理的事务,但人权、财权均在上级业务部门管理,致使乡镇政府管理权名存实亡,导致部分“七站八所”与乡镇政府“两张皮”,上述情况的存在,无法有效发挥乡镇职能作用,出现了乡镇“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的怪现象。

二、有益的探索

在现行体制下,固然影响乡镇职能有效发挥的因素很多,但一些乡镇面对新情况和新任务,在职能转换方面坚持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今后乡镇职能的转换起到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1、取消包村制度,强化村民组织自治功能。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后,规定了村民委员会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汤坪镇党委、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工作方法,其弊端有三:一是大包大揽村务,弱化了村民组织自治功能;二是导致镇上干部力量分散,加大了干部经常性管理工作的难度;三是包村干部几乎年年轮换,导致工作没有连续性和长远考虑。对此,该镇今年在柏杨村进行了取消包村工作试点,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了村民委员会自治功能,短期内使后进村的各项工作出现了新的起色。近期汤坪镇党委、政府正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明年将在全镇全面推行取消包村工作制度,集中干部力量,围绕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搞好社会化服务,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增长的目标。

2、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增强政府服务功能。

成立各类中介组织,加强各种专业服务,是乡镇政府在新时期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近两年来,城关镇在围绕袋料产业,汤坪镇在围绕果菌药菜主导产业,太山庙乡在围绕果菌药桑主导产业建设上,依靠科技、提供信息、加大投入,从而使产业基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两镇一乡的共同经验是:围绕主导产业,增强服务功能。他们认为,要实施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单家独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联结,必须以引进和培育龙头基地为主,组建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为辅的中介组织。因此,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开始倾斜干部力量,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商品生产基地,以此强化服务功能,拉动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3、创新工作机制,确保服务效果。

好行为要用好的机制来推动,建立符合农村工作实际的监督考核机制,是搞好

服务的根本,也是实现乡镇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环节。汤坪镇、太山庙乡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汤坪镇创新工作机制,在产业建设中,推行了党委、政府建协会、支部建分会、协会联公司的模式。在经济工作的实践中,镇党委、政府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培育和营造市场上,努力建好镇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协会。村上建立分会,在能人党员中扶持了汤坪镇蔬菜、药材、食用菌3个协会。镇协会采取引资、合作等方式吸取龙头企业来镇投资,提供技术,建设基地,实行“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先后建立了渔湾村秦岭菜业经营公司、安康北医大华严村绞股蓝种植公司、汤坪江浙食用菌公司等龙头企业,促进了全镇菜、药、菌三大产业的发展。太山庙乡在创新工作机制上,突出抓了以下两点: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在规范机构设置后,进一步规范各办(站、所、协会)职权范围,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夯实任务。建立健全工作督办检查制度,对(站、所、协会)工作落实情况,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进行督办检查,对工作不力,未按时完成任务的,限期整改或限期完成,如限期整改无起色,仍未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列入办(站、所、协会)或个人考核

档案,年终按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与十三月工资及年终奖金分配挂钩。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实行一项产业、一个协会、一套管理办法、一套考核机制。坚持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过去单纯的数量考核转移到数量考核和质量考核并重上来,坚持以实绩为取向,以民意为根本,对引导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做出积极贡献的干部,实行重奖,并与晋职评优直接挂钩。

4、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

乡镇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干部的作风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影响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对此,汤坪镇党委、政府坚持创新工作方法,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去年以来,该镇在创新工作方法中坚持边实践、边总结,逐步在全镇建立了“一访、两定、一查、三评、三贴近”的工作制度。“一访”就是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走访一次所联村的全体党员群众,村两委成员至少走访一次全体村民。通过走访了解和掌握他们所想、所需、所忧;“两定”就是镇党委、政府根据各村要求,村上根据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和群众党员的要求,确定当年要办的具体实事,确定当年的具体工作目标;“一查”,就是定期进行一次督查,镇党委、政府组织由老党员、离退休干部、县镇人民代表参加的监督组,定期对“两定”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做好指导帮助和协调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解决不了的困难,协调有关方面,把定下来的事情一件一件落到实处;“三评”,就是让群众评优劣。镇村干部以述职形式向参加评议的党员群众汇报当年“两定”目标完成情况,参加评议的党员群众根据“两定”任务完成情况,分别对镇村干部进行“优秀、称职、不称职”的量化测评,并当场汇总,将测评结果纳入镇村干部年度考核;“三贴近”就是办实事。要贴近自身条件,量力而行,坚决防止说大话、讲空话、不办事、不求进取的现象;贴近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防止发生脱节、不合拍现象;贴近群众,认真征求群众意见,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既要谋发展,又要保稳定,向群众公开承诺,接受监督。汤坪镇这一创新工作方法的推行,把立足点放在办实事上,不仅为镇村两级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指明了方向,而且有效地激发了镇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也对镇村党员干部提高素质、转变作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转换的设想

要实现乡镇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首先应该从转换乡镇工作机制,创新干部管理机制入手,依靠机制的转换推动职能的转变。

1、调整机构设置,转移工作重心。乡镇对应县级机构设立了站、办、所,实行分级负责、分层管理,这样的机构设置和工作机制,带有明显的行政事务色彩,导致了机构臃肿,人力分散,加之乡镇将主要精力放在抓收入上,导致职能错位。在新形势下,乡镇应由“抓事务、抓税收”向“抓产业、抓服务”上转移,机构设置也应向这个重心靠拢,才能使乡镇职能到位而不错位。这就要求进一步整合人力资源,在精简事务性机构同时,组建以产业服务为重点的服务机构,强化政府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上的职能。

2、转换工作机制,改变行为方式。乡镇工作一贯做法是“领导包片、干部驻村”,力量分散在村上,每到中心工作来临时,集中力量搞突击,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工作没有连续性和长远考虑。在村民自治之后,农民已经不欢迎乡镇插手村级一般事务,因此,破除包揽一切的思想,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把力量集中到各个产业发展的服务机构就显得十分重要,乡镇可以通过有偿服务和发展集体产业的办法分流人员,以此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

3、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乡镇职能转换,并非放弃管理职能,而是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进行协调,靠服务来实施管理。这必然要求乡镇干部纠正农村工作中随意命令、胡乱指挥、不负责任的行为。要坚持依法行政,政务透明,从计划经济时期依靠计划行事和市场经济初期自以为是错误的做法中跳出来,坚持依法行政,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更好的履行职责。

4、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干部素质。一要建立干部培训考核机制。要严格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总体要求,着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开放式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适应建设学习型政府的需要。对每名干部都应建立学习档案,每半年由组织、宣传部门检查考评一次,作为干部考察、考核的依据。二是要建立完善日常学习、集中培训、轮训制度。严格按照全县干部培训规划,分期分批对全县14个乡镇所有干部进行普遍轮训,加大对乡镇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政治理论和科技知识、法律法规的学习,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提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三是要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对干部进行各种业务和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同时要支持鼓励干部参加专业考试和各种成人脱产学习,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的干部队伍。

5、创新管理机制,着力转变干部作风。一是建立完善考核机制。首先要强化县对乡镇的工作考核,突出对最终成果的考核,重点考核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支出情况,农民的收入和负担情况,以及经济工作和重点工作情况,进一步规范考核内容和完善考核的方式,使乡镇工作考核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其次要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干部的考核和奖惩。应当结合各地实际,根据工作职能、任务来制定考核目标,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结合,责任到人,奖惩分明。第三要把考核的权限交给农民。积极探索干部述职考核制,定期组织乡镇干部向人大代表、农民代表述职,由农民代表根据他们的述职以及平时的所作所为进行打分。二是创新干部交流机制。积极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回避交流、异地交流,定期不定期在乡镇机关内部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进行轮岗交流,县委组织部和其他相关部门也要适时对各乡镇干部按一定比例进行异地交流。同时积极做好干部分流工作,将事业单位的人员逐步推向市场,给予一定的政策和基本保障,变事业单位为经济实体,鼓励干部1─2年带薪创业,到期脱离财政。三是健全干部“上下”机制。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突破条条框框,大胆公开选拔德才兼备的同志提任领导职务,另一方面积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