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教育图书馆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2-08-04 00:44:18

新教育图书馆工作计划

新教育图书馆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图书馆员教育;图书馆员职业素养;慕课;继续教育模式

图书馆从早期的藏书楼发展到现在以“知识服务”为己任的现代图书馆,图书馆员要符合图书馆的岗位标准和任职要求,也必须不断地适应和更新知识。继续教育是推动图书馆员提升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图书馆员终身教育的最佳途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的深入,图书馆员迫切需要适应网络时代与数字信息时代的新型继续教育模式,慕课这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目前还未大规模地运用于该领域,但其在线、开放共享、可扩张性等特点决定其适用并将带给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新契机与活力。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慕课作为一种新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实现慕课在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中的三个路径。

1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21世纪的图书馆员将扮演知识提供者(KnowledgeProvider)、知识通道者(KnowledgeGateway)、知识教师(KnowledgeTeacher)、知识组织者(KnowledgeOrganizer)、知识生产与出版者(KnowledgeCreatorandPublisher)及知识合作与倡导者(KnowledgePartnerandAdvocate)等多重角色。[1]因此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不仅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员的外在要求,也是馆员自身知识更新与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而当前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组织规范、内容设置、举办模式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

1.1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尚未建立

所谓继续教育,即“在相同的领域内,对已有经验的扩展或重建的一种学习。其目的并不是对这一知识领域中所有学习做一完结,而是意味着学习者对以往所修习的内容继续不断的努力钻研”[2]。截至2014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17个,全国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5607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5479人,占9.8%;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18146人,占32.4%。[3]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相对齐全的图书馆学教育体系,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对该教育体系做了有效补充,但目前图书馆系统尚未制定出权威性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与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相关的文件仅有国家人力资源保障部颁布的《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与各省自行颁布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以《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为例,该条例在第二条中规定“本条例所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是指对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进行的以补充、更新、拓展知识,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和培训”[4]。可以明确该条例所指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却无法明确图书馆学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等关键信息。另一方面,图书馆学是一门专业学科,是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有其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我国至今没有一个专门的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机构,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目前存在着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教育内容规范性与专业性欠缺等问题,因此亟需政府统筹建立相关法规与条例,构建出科学规范的图书馆继续教育体系。

1.2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模式较为单调

我国图书馆界将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作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制定“十二五”战略规划时均对继续教育做出规划。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均在“十二五”规划中有明确规定,对继续教育参加人员、培训课时、培训课程等方面作出规定。[5]目前,图书馆员开展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培训等。在实践中,根据人员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的工作特点,主要有两大模式:一是传统的继续教育教育模式,以“面对面”培训方式为主,主要有全员培训、骨干培训、长期培训、短期培训等;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模式,即网络教育模式,包括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平台等。这两类继续教育模式各有特色,同时也存在不足,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一是每个馆员的自我教育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对培训方式和内容需做出正确的判断;二是各图书馆自身存在教育资源不足,培训专业不均衡等现状;三是网络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偏理论性,针对现代化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方面网络培训内容较少;四是网络教育平台双向视频交流很难实现,信息的单向传输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

1.3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较为滞后

随着信息化、知识化和数字化的深入,传统图书馆转向智慧图书馆,图书馆员也应该及时更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我国图书馆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仍然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教育、业务知识培训等方面。这种现状的形成与我国图书馆现有的管理制度与人事制度密切相关。公共图书馆是政府领导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图书馆员要紧跟党和政府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的方向,每年都需要学习最新的国家政策方针。图书馆服务性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职业道德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职业道德教育首当其冲。业务知识培训包括图书馆传统业务与三大工程培训等方面,目的是根据实际岗位的需要更新知识。在信息化、知识化和数字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当前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明显滞后,缺乏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的系统性培训。

2慕课作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新模式的理由

中国内地高校的慕课之路已经起步,公共图书馆领域也开始为读者提供慕课服务,如“国图公开课”、“文化共享大讲堂”、“南图讲座”等,但目前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领域还未引进慕课这一新型模式。在云服务、云计算平台等新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慕课必将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包括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领域。

2.1慕课的大规模在线的特性适合图书馆员继续教育

慕课(MOOC)最早于2008年提出。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把他的人工智能课程放在互联网上,吸引了多个国家的16万学生注册学习,此后,MOOC引起许多世界著名大学的关注,引发了教育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代表了远程教育最前沿的发展趋势。[6]MOOC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体现了技术和文化的融合,围绕着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创造出新的能量,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大规模、在线、开放等特性。同时,慕课融合了人工智能、多媒体、云计算、社交网络、大数据分析等多项技术,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注册,自由选学其中由顶级大学一流教师开设的视频课程,在线与老师或者其他学员互动,参加随堂测验和线上考试,有的通过后还能得到证书。[7]我国图书馆员存在馆员人数多、规模大、差距大等问题。慕课大规模开放的特征突破了地域限制、教育背景差异、职称层次差异等现状,促使全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均等化。不论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员,还是中西部地区的图书馆员,都能在线学习同样的课程,这也顺应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等性原则。根据《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图书馆自身需为读者提供有保障的硬件设备与通畅网络的服务,这些条件适应慕课这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可以说慕课作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新模式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2.2慕课课程的优质性促使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高效化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缺乏严格的任职资格制度,存在图书馆进人标准过低、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需要满足不同层次馆员的需求以达到高效化的目标。慕课汇集了全球最优秀的教师与教学资源,不仅能提供最好的教师授课视频,还能为学习者提供包括学习资料和学习辅导在内的一整套优质教育资源,可以说是“优质”教学资源的集成。另一方面,慕课的灵活性能为不同层次的图书馆员提供高效的课程,将图书馆员需求与课程内容高度统一起来,如专业的馆员可以选择图书情报基本理论知识的课程,提高其图书情报学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的能力;非专业的馆员可以选择网络知识与数字图书馆等方面的课程,满足其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研究馆员可以选择专题培训,加强其研究深度,促进其科研水平的提高;初级职称的馆员可以选择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与论文写作水平。慕课课程完成后需通过相关测试才能拿到学分,图书馆员必须进行认真而投入的课程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这能促使大量的图书馆员提高自学意识,培养专业素养。

2.3慕课大规模互动与参与特性突破传统

慕课有一个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它改变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传统定位,更多的体现一种互动交流关系,在线学习代替了传统教学,大规模以及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8]目前我国图书馆员分布于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和科研图书馆系统,这三大系统在行政隶属上分别由平行的不同部门主管,这是图书馆员交流与互动缺乏的主要原因。与图书馆员之间的交流相比,图书馆员与培训主体,如培训主办单位、培训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少。国家图书馆、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发展中心、文化干部管理学院等全国性培训主办单位均未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图书馆员交流平台。省级公共图书馆与本省内各级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往往依靠本省图书馆学会举办活动的途径实现,而各省图书馆学会举办的活动也有限。因此,慕课这种不限制注册人数,还提供了网络交流空间的形式,为图书馆员大规模参与学习、彼此互动提供可能。

3慕课在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中的路径研究

虽然在线教育已存在多年,但运用在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中的范例并不多。相比于第一代网络公开课,慕课已经展示出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实现慕课在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统筹图书馆通用教育慕课资源、建立统一的图书馆员慕课学习与交流平台、成立慕课管理专业团队、创新图书馆员慕课继续教育机制这四条途径实现。这四条途径分别从慕课的资源、平台、管理、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

3.1建立图书馆通用教育慕课资源

图书馆员专业能力涉及到多方面的领域和范畴,归纳起来可以分为:智力性能力、应用性能力、动作性能力和研究性能力。[9]慕课资源的内容可以根据图书馆员专业能力涉及的领域进行规划,具体包括图书馆基础、图书馆理论、学术会议、数字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和电子资源类等方面的课程。要根据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制定适合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基础科目,如图书馆学基础、图书馆学研究设计与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技术等;并且要加入图书分类、编目、元数据标引、古籍修复等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的课程。同时,要适当增加图书馆发展战略与趋势、公共文化体系、公共数字文化、云媒体服务等紧跟时展的内容,扩大图书馆员视野。目前已经建立慕课资源的课程包括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学研究设计与方法》、中国科学院的《图书馆发展战略与趋势》,数字图书馆方面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与电子资源方面的《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及创新服务》等。[10]整合优质的图书馆慕课资源是首要工作,必须尽快开展。

3.2建立统一的图书馆员慕课学习与交流平台

2014年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成立,宣布共同建设中国医学教育慕课平台,这标志着慕课教育学习的学科统一平台在中国建立。[11]而图书馆界尚未建成慕课的统一平台,因此做好资源整合,全方位进行资源有机整合,搭建统一的图书馆员慕课学习平台是当务之急。慕课是E-learning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依然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图书馆员之间及图书馆员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老师对图书馆员的引导等,依然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慕课形式下,图书馆员的学习自主性尤为重要。建立交流互动平台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了解图书馆员的学习进展,便于及时给出指导;并能进一步推动全国各级、各地图书馆员之间的业务交流。

3.3成立慕课管理专业团队

慕课的特点是不仅要求有优质的资源、强大的师资,还需要一支为教学资源进行统筹协调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不仅需要负责与教育主体的联络,收集、整理课程资源,制定慕课学习目标,编写教学计划,及时调整课程进度,还需要维护好交流互动平台,为网上交互教学、课程考试等做好规划。针对图书馆员的工作性质与知识更新需求,慕课管理团队还需要做好教育各个阶段的整合,协调各级各地各层次图书馆员的学习需求。由于我国目前的三大图书馆系统分属于不同的上级主管部委,因此,成立慕课管理专业团队对于协调三大部委之间的人力资源、课程资源、数字资源、考试资源等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3.4创新图书馆员慕课继续教育机制创新图书馆员慕课继续教育机制是一项重要措施,具体做法是:一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图书馆员的慕课继续教育管理机构,推广慕课这种新型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方式,在三大图书馆系统中广泛宣传推广,激发广大图书馆员对慕课的热情,吸引他们积极参与;二是探索慕课继续教育模式的激励机制,以学分激励、奖学金激励等手段激励图书馆员认真学习,完成学分;三是探索与图书馆员终身学习相结合的职业规划制度,以增加图书馆员自身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为前提,对图书馆员自身职业素养与慕课课程做相应的规划,力图达到图书馆员终身学习、职业晋级等目的。

4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数字化信息化的深入,图书馆要满足日益增加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的需求,图书馆员需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强化职业能力,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慕课作为当今一种秉持优质教育资源在线共享的先进教学模式,不仅解决了优质师资力量和优质课程资源的问题,还能凸显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公益性、均等性与高效性。慕课学习平台建立后,不仅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带来新的机遇,而且将推动全国各级各地图书馆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图书馆教育教学类慕课的出现,将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教学和培训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成为推动图书馆员知识更新的关键因素,并将加快提升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与社会地位,创造我国图书馆继续教育工作的新经验,从而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传夫等.图书馆员去职业化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4-18

2.苗文菊.浅谈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图书情报工作,2008(增刊2):220-223

新教育图书馆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青年管理员 再教育

历史已经跨入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图书馆的各项业务管理之中,多数图书馆早已应用电子计算机管理,并开通因特网,到2010年,大部分图书馆将变为网络化、多媒体化的文化信息中心。随着计算机成为各种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的同时,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也渐渐被开放性图书馆、各高校图书馆广泛使用,图书馆职能也由以收藏为主转向以检索为主,馆藏文献资料也由单一的印刷型文献资源向印刷型、声像型、电子资源型方向发展,而图书馆服务则由自存自用的封闭状态向资源共享的开放型状态发展。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时展的要求,高校必须对图书馆员,特别是青年馆员加强再教育工作,为此进一步提高青年馆员的各项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再教育的可能性

(一)青年馆员自身素质相对较高。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为适应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善图书馆整体素质不高和整体年龄偏大的现状,在新进人员上严格把关,引进了一些年纪较轻、素质较高的图书馆员。

(二)青年馆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青年馆员大多接受过正规高等院校的全面素质教育,接受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知识面相对较宽,加之脑子活、手脚快、做事干净利落,能很快学习并掌握好图书馆工作。

(三)青年馆员创造性强。

青年馆员不保守,思想活跃,重视建功立业,有较强的创造性,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更能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四)青年馆员独立性强。

青年馆员不盲从,朝气蓬勃,喜欢怀疑和争论,独立自主性较强。

二、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重视青年馆员继续教育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图书馆的迅速应用,大大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方式。在这种环境下,只有对青年馆员进行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技能,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二)重视青年馆员继续教育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青年馆员在图书馆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更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力量。但从目前看,青年馆员受所学专业限制,知识层次相对单一,不能满足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需要。图书馆要发展,必须使图书馆员特别是青年馆员适应这一变化和需求,为此继续教育能否正常实施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重视青年馆员继续教育是高校图书馆主要职能得以实现的要求。

高校图书馆是透视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其职能主要体现在教学育人和服务育人上。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情报服务,重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性的知识和技能。青年馆员作为实现这一主要职能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作为实现这一主要职能的必要保障,接受继续教育就尤为重要。

(四)重视青年馆员继续教育是避免人才流失的有效方法。

高校图书馆人才流失相对严重,很多青年馆员只要有流动到其他部门的机会就纷纷跳槽。高校图书馆之所以人才流失严重,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青年馆员认为在图书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重视青年馆员,尤其是青年馆员的继续教育,才能有效避免人才的流失。

三、加强青年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一)实施新进青年馆员轮岗制度。

对于新进青年馆员,试用期即为轮岗期,在此期间轮岗,可以使青年馆员到各个端口更快地熟悉图书馆各项工作,熟悉操作流程,更快地融入到图书馆工作中来,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独立完成读者服务工作。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图书馆的服务性质要求馆员具有“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因此,要通过继续教育,使青年馆员增强对图书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三)加强现论知识教育。

1.加强专业图书情报知识教育。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员由传统意义上的保管员、服务员转变为“知识导航员”、“信息咨询专家”等角色,所以青年馆员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图书情报知识,能独立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独立完成读者的咨询服务。

2.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外语知识教育。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要求青年馆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网络知识、检索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利用现代化手段快速获取信息资源,加工和传播信息产品。例如,能熟练操作ILASS系统,能独立网上购书、接发电子邮件等。因此,高校对青年馆员必须加强计算机应用技能、网络知识和相关外语知识的继续教育。

四、青年馆员继续教育的途径

(一)鼓励青年馆员自主选择继续教育。

图书馆应当鼓励青年馆员在不影响工作的条件下,根据自身特点、自身专业,有目的地选择继续深造,如攻读高校教育硕士、图书情报硕士等,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也为图书馆培养了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二)图书馆自主继续教育。

主要是利用图书馆自身独特的教育环境对青年馆员进行继续教育。图书馆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培训,有选择地为青年馆员提供有关书刊、组织讲座等,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自身电子阅览室对青年馆员进行计算机技能、网上教育培训等,使他们边工作、边学习、边研究,这种方法灵活、简便易行,既无需工作人员脱离岗位,又可节约经费。

(三)外出进修和短期培训。

这是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式,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等特点。各馆应破除论资排辈旧观念,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和计划,定期选派青年馆员外出进修、短期培训,以及参加学术活动和专业进修班。

(四)有计划地“走出去”和“请进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青年馆员外出参观、考察,以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扩展思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另外,高校还可以用“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达到既能使青年馆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又能提高图书馆工作和服务水平的目的。

五、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存在的问题

面对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以顺应时代需求已成为图书馆员的共识。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对图书馆继续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规范,导致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存在下列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力不从心。

有的培训单位把再教育作为计划外创收的途径,乱收费、名不符实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盈利、旅游性质培训班充斥其间。培训质量与效果难以保证,此外,高昂的培训费让僧多粥少、经费紧缺的高校图书馆难以承受。一方面,广大的图书馆员工迫切需要接受再教育的培训,另一方面培训费的水涨船高让高校图书馆望而却步,严重制约着图书馆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图书馆员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各自为政。

在总体上缺乏统筹规划,协调合作,造成分布的不均衡及资金投入的分散,使培训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导致高校图书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基础设施及培训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高校再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形式、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1.培训的课程设置陈旧,教材内容过时。课程设置从根本上影响着教育质量,既要教授馆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符合时代变化需求,应不断推陈出新,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与适用对路。

2.教学形式单一,呈封闭式教学。培训基本上采用“填鸭式”授课,没有着重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针对性不强,学习效果不显著。

3.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改进培训模式。培训基本上是传统的短期集中培训,高校图书馆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馆员素质偏低,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再教育培训经费短缺等问题而难以全面实施普及式继续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不但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难题,而且经济实用,可惜其迄今为止仍未能在高校图书馆的再教育培训中普及。

六、图书馆再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通过立法来规范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

1.对馆员继续教育的学科、专业、内容、目标作出明确的规定,使高校图书馆再教育的培训标准化、规范化。

2.制定高校图书馆再教育证书制度,设立上岗证制度,规范岗位任职资格。

3.通过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宏观调控,对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公平竞争,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呈现良性循环。

(二)依法建立与完善高校图书馆再教育规章制度。

高校应对经费调拔、组织管理、时间规定、激励机制、业务水平评估行业标准及评估制度等方面都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实现再教育与人事制度的挂接,确保再教育的顺利贯彻实施与显效。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建立新的高校再教育培训模式。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图书馆再教育的培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多媒体教学光盘、网上培训、远程教育等新的培训方式的利用为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授课内容以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媒体形式“固化”在光盘上或到因特网(或局域网)上,使受训者能自主选择任意的学习内容、时间、地点,比传统的培训模式更具优势与发展潜力。它们具有以下优点:使培训内容与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由图书馆界知名专家学者、软件专家共同设计制作的课件,教学质量与水平一流,由于使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及声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使培训内容生动直观,教学效果好,免受人为因素干扰。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只有大力开展对青年馆员的再教育,使他们树立对图书馆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事业心,并不断更新、拓宽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从而完成高校图书馆传播知识、交流信息的使命。

参考文献:

新教育图书馆工作计划篇3

铁岭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99所、幼儿园929所,教职工3万人,学生33.5万人、在园幼儿6.5万人。近年来,我市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在2007—2010年首创开展了“教育年”活动,使铁岭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工作是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市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工作也经历了从小到大,逐步扩充,不断完善,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目前,我市中小学有图书馆(室)671所,藏书864万册,馆舍面积9.4万平,生均图书29册,电子图书20多万种,有专兼职图书管理员807名,有省级中小学图书馆示范校102所,涌现出了银州区实验小学、昌图县北山小学、西丰县东方红小学等一批图书馆工作先进校。此项工作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为促进铁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办馆理念、办馆条件和服务水平有了一个新的飞跃,特别是在规模小、起步低的基础条件下,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一、明确目标,加大投入,全面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建设

(一)加强领导,合理规划。我局十分重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工作,在“教育年”活动中,将此项工作纳入了义务教育“两类新三片”“普九”规划达标工程和基础设施规范建设工程,从政府整体规划的角度加快了发展步伐。多次召开了全市校长会议,研究制定图书馆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落实图书馆(室)建设和管理的目标。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坚持分层次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下发了《分片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方案》,以调兵山市、西丰县、开发区为第一片,铁岭县、银州区、清河区为第二片,开原市、昌图县为第三片,市直中学为第四片,确立了划片发展的模式。拔出专项经费给全市高中、初中、乡镇中心学校图书馆(室)配置电脑、打印机、阅读器、图书管理软件等设备,对不同类的学校提出图书馆各种用房的建设标准和图书资料的配备标准,对图书馆人员的数量、质量、专业水平、业务能力等也作了明确规定,有效促进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大投入,优化馆藏。“教育年”活动开展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政策,努力从多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图书馆运行经费的投入比例不低于学校事业费总量的2%,各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本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优先实施人才培养以及特色专业的图书资料采购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我市图书馆的基础设备和条件。一是全面实行了图书馆(室)计算机网络管理。我市把图书馆建设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从2007年开始每年拔出专项资金,为图书馆单机版管理的学校全部换成网络版管理。安装图书馆管理软件,配置了大量电子图书,实现了馆藏图书信息网上检索和借阅电子化;在图书馆附近设立报告厅,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实现了阅读、研讨、展示一体化。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把信息技术引入图书馆,使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二是强化了图书馆(室)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制定了《铁岭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对各类学校的书库、阅览室、资料室、书架、报刊架、图书数量、期刊种类以及教师和学生的阅览坐位、安全设施、图书保护性设备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对图书馆舍建设也日益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馆舍状况,不仅是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有一流的馆舍条件,在一些普通学校里,也拥有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室),基础馆舍建设为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三是创新多种方式优化馆藏。“教育年”里我们每年都计划拔出80万元经费给全市学校购置图书,并利用“捐资助教工程”争取了社会支持和有偿公益性支持。在购置图书内容上,我们确定教育教学为重点、以学生为中心,变“应试型”藏书为“素质型”藏书,并改变图书供配办法,一方面通过省装备中心采购,另一方面与新华书店批销中心挂钩,还经常带领由学校组织的教研组人员和图书管理员直接到各省市大书店当面选购。学校在购书前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以保证所购图书的选用性、实用性,在“纳新”的同时,不断“吐故”,剔除废、残、损、滞书籍,优化馆藏。“教育年”活动期间我们为全市中小学添置了15万册电子图书,配置了电子管理平台,各学校根据自己的特色需要进行添加和删减,构建自己的文献信息资源库。建有电子阅览室的学校进行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和国内外教育前沿信息的搜集、分类整序,扩充馆藏。现在有条件的学校正着手筹建多媒体数字化图书馆,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四年的“教育年”活动期间,全市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图书馆(室)441个,新增图书馆专用室4万多平方米,为学校配置了图书架、阅览桌椅等设备3800多套,新增图书432万册,使学校图书馆基础设施改善、藏书量剧增、更新率和利用率明显提高。

(三)优化环境,强化功能。各学校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标准》要求,不断强化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职能。在新建图书馆时,充分考虑师生使用的便利,紧靠教学区,图书馆外观造型除了与学校原有建筑风格对应外,强调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人文意蕴,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在旧馆改造中,各学校进行精心的设计,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对馆内各种功能配置和布局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做到科学实用、宽敞明亮、通透感强,桌椅高矮适中,书架期刊排列、放置要缩小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亲和力。提倡藏、借、阅一体化,根据读者的要求和习惯,按照知识主题组织书刊,体现对读者的理解、尊重和人文关怀。教师阅览室要求尽量增加文化娱乐休闲功能,努力营造出高品位、文化艺术氛围浓郁的、富有时代气息与学校特色的育人环境。

二、建立机制,强化管理,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水平

几年来,我们按照现代基础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规律的要求,理顺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业务工作规范,明确岗位职责。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严格标准,加强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一)明确职责,完善制度。结合我市的实际,我们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教师资料室规则、学生阅览室规则、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体制、电子阅览室规则等印发给学校。使图书馆工作有章可循,各室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并要求各校根据要求落实措施,查漏补缺,切实把图书馆工作抓深抓实。

(二)统一标准,加强评估。“教育年”期间,对全市统一使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分图书,对图书条形码和借书证条形码作了统一编排,并要求学校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利用寒暑假组织力量,对图书馆进行重新整编。制定了《铁岭市中小学图书馆(室)评估标准》,列入政府的督导评估内容中,每年定期定项目评估,并且与学校等级考核相结合,促进了我市中小学图书馆(室)标准化、规范化。

(三)强化培训,优化队伍。各校根据办学规模、资源数量、服务项目配备了相应的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对图书馆工作的关键业务部门人员实行上岗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并不断对现有人员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三、创新模式,立足服务,充分发挥图书资源使用效益

在图书馆建设工作中,使用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要想改变中小学图书馆边缘化的状态,就要对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地位、功能等做出新的定位。为此,我市立足为师生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积极引导师生多读、善思、会写、能行,使中小学图书馆(室)成为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重要场所和“第二课堂”,成为了学校信息化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成为了学校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的保障中心、导航中心、指导中心和整合中心。

(一)创新利用形式。从2007年“教育年”活动之初开始,我们就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清泉源头”读书活动,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的不同需求,配合各科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有利于学生思想、知识、技能、个性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确定了不同学科、不同读者群体的必读书目,引导学生完成在校期间的阅读计划,拓宽延伸课堂教学功能。各县(市)区和学校针对自身特点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调兵山市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银州区开展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开原市和市直学校召开家长会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开展了师生同读、亲子阅读及读书演讲、征文活动等。我们还把图书馆建设放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空间进行,班级里有图书角、专业图书架、期刊架,学校的走廊、大厅也设有师生阅读的桌椅。读书氛围的营造,为图书馆的充分利用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二)改善服务方式。新时期的图书馆工作,不仅是为读者查资料、找信息,更重要的是为资料、信息找需要的读者。在服务方式上,我们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实行全开架借阅,对教师全天候开放,对学生开放时间每周不低于25小时。工作人员要研究读者需要,调查读者阅读倾向,了解教师教学进度,编辑教学参考目录索引等,变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设立新书专柜、馆藏文献专柜、工具书专柜、读书活动推荐用书专柜等,密切配合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认真做好文献复制、音像视听、电子阅览室等服务工作,做到了个性化服务与广泛性服务的有机结合。

新教育图书馆工作计划篇4

【摘要】图书馆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为思想教育和科研工作提供服务的信息机构。这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报刊资料这一既有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此,本人结合平时工作,对图书管理工作与创新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工作

一、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针对现有的优越的硬件条件,要使我站的图书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得扎实,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逐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征订工作中,及时把好图书的质量关,根据需求征订血站各类业务管理方面的杂志书籍,并逐年采购一定数量的适宜血站工作的书籍报刊资料。同时科学、规范地整理书刊,并及时上架,做好验收、登记、分类、著录、入藏、借阅等各类手续工作。

二、加强图书馆创新工作

图书馆管理手段要从手工管理转变为利用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只有不断开拓新的服务方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体现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即使是传统的外借、内阅服务,也必须融入导读工作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以前以手工操作为主的馆际互借也可以通过E-mail快速实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光盘数据库的大量购入,图书馆可在咨询服务、定题跟踪、情报检索等方面大显身手,同时也使科技查新、引文分析等服务项目的开展成为可能。全新服务项目的开展,必然扩大读者的受益面,直接提高服务效果。

面对多元和迅猛发展的阅读需求,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承担起向全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重任,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推进图书馆联盟和互动势在必行。

1.要加强图书馆合作的宏观调控和规划。目前,由于纵向约束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导致了图书馆整体发展的无序和图书馆合作难以顺利开展。如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数字图书馆,从表面上看,各个图书馆都力求功能齐全,尽善尽美。但这种各自为政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数据库质量不高、软件互不兼容、共享程度低、规模偏小等,反而削减了图书馆综合功能和整体实力。

2.加强图书馆协作网建设。图书馆协作网是图书馆合作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或平台,在这种平台上,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建设馆藏、联机合作编目、馆际互借和文献检索等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资源共享才能变为现实。因此,要本着平等、互利、自愿的原则,加强地区性图书馆协作网的建设,为馆际之间的合作奠定基础。

3.加强对光盘数据库资源及网上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以来,很多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停留在基础工作阶段,只满足于编制一些馆藏目录、索引等二次文献检索工具来满足读者的一般阅读需求。由于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需要图书馆有针对性地利用一、二次文献加以分析探究,编制各种专题参考资料等检索工具。

4.图书馆馆员除把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及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向其他专业渗透,不能仅停留在充当“保管员”的角色上图书馆员应具备特定的专业知识,以便了解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增强自身的文献搜集、整理、加工、贮存、检索等能力,真正把馆藏文献中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开发出来,将有用的文献信息快速、准确地提供给读者。为此,图书馆必须从整体上采取专业培训、外出进修、岗位学习等办法强化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同时应按现代图书馆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配置年龄结构、学科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比较合理的人才队伍,以保证图书馆发展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5.争取潜在的读者,以壮大读者队伍,为此,图书馆必须做好宣传推广工作,编写读者指南,定期对读者进行入馆教育,不定期举办图书馆专题知识讲座等,让更多的读者充分了解图书馆。另外,各个服务窗口都应开展针对读者的参考咨询工作,以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图书馆还应高度重视读者的反馈信息和读者服务效益调查。可通过采访、座谈会、调查表、问卷、意见箱等形式,了解和把握读者的有关情况,以利改进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三、发挥图书室功能,增强服务意识

发挥图书室的特殊—“窗口”功能,对市民适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图书室成为进行德育教育的基地,成为提高全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的前沿。根据不同对象特点,通过针对性地推荐书刊,做好有益书刊资料的宣传,抓好日常性管理。

四、培养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服务水平

馆员的业务能力决定着图书馆工作效率和效益,高水平的医脘图书馆专业人员,要具有医学知识,外语知识,还要学习掌握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能多功能的开展信息与情报服务.热爱图书馆专业,用高水平的技能,高质量的服务,努力开展图书馆的工作,使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使市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从而改善医院图书馆的条件。

五、制定实施计划和保证措施远期发展规划的落实

必须有分阶段实施计划做保证,同时连需有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如经费,人员,设备条件,管理体制等等,这些条件的改善,均需取得主管领导,人事,财务,后勤部门的支持与合作.经费,是当前各图书馆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图书馆馆长最感困扰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图书馆要发展事业仅靠上级拨款是不够驹,必须多途径争取经费.如科研费,教育费,社会资助等等,但这些经费的取得,必须以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去争取,因为这些部门都是图馆的读者(用户),图书馆应主动向他们提供信息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信息,使他们认识到对图书馆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和值得的。

参考文献:

[1]初景利.图书馆实施创新简论[J].图书馆杂志,2002,(3).

[2]徐树栋.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工作的若干思索[J].情报杂志,2003,(4).

[3]刘兴坤.浅论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J].图书馆表报工作,2002,(6).

[4]罗良道.评析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的若干新问题[J].图书馆建设,2004,(5).

新教育图书馆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资源 发展现状 解决策略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传递的加速,已成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有效途径。随着知识信息“爆炸式”增长,知识信息传递更新速度加快,学校师生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图书馆作为贮存人类知识的宝库,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已成为现代社会主要信息机构之一。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是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重要辅助机构,一所学校的科研及教学水平与该校的图书馆规模息息相关。

一、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1.信息资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大部分中职学校罔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都缺乏整体规划,没有一个长期的文献信息资源采购计划。文献信息资源较泛滥,质量不高,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及时补充,或者说更新慢,不利于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2.信息资源及管理设施落后。中职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大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上,采、分、编、图书加工、借阅流通一系列业务工作仍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劳动量大、速度慢,不规范,造成了图书馆基础工作效率的低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出版物大量涌现,已打破了传统的印刷品一统天下的局面。中职学校馆的绝大部分设备相当落后,深层次的参考咨询和情报检索开展不起来,信息资源及设备落后,使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图书馆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

3.术人才相对缺乏。实现中职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首要的因素之一。随着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手段不断在图书馆中得到应用,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结构。但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人员比例较小,图书馆专业人员更是寥寥无几,以致馆员对业务学习和馆际交流学习机会较少,业务学习一般停留在馆内交流上。

4.图书馆数字化水平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全社会对数字图书馆的重视,高校和大型图书馆的数化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在资金和技术上都加大了投入。然而,与此相反的是,中职学校图书馆大都成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旁观者。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员要求很高,中职学校图书馆一般不具备从事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技术力量。网络建设的进行,需要有专职部门负责管理全馆的系统网络并进行维护和应用开发。而传统的中职学校馆系统维护部门往往为兼。

5.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在图书馆服务中,就是要以读者为本,把满足读者需求作为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图书馆要始终坚持以人本,以读者的利益为向导,切实维护和保障读者在利用图书馆中的各种合法权益,尊重读者、平等享受图书馆服务、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权益。要尊重图书馆馆员成就事业的和谐的人文环境,形成全体图书馆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对策

1.合理地规划信息资源建设。要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经费充足的前提下,网书馆管理人员要做好科学的计划,依据“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建用并重、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信息资源的建设。每年年初和月初应做好当年和当月的采编计划,在计划内应科学、全面地进行采编。逐步形成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比例协调、实用性强的中职学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结构。

2.中职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馆藏规模,各中职学校图书馆根据学校专业设置,专业特色建立了完整的馆藏体系。随着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传统图书馆的印刷型文献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因此要加大现代技术的投入,网络下的图书馆建设离不开先进的软硬件环境的支持和不断的更新、维护,因此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在图书馆内部有条件地逐步将本馆的特色馆藏数字化,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将文献载体形态由印刷型向数字化电子化方向发展,建立自己的馆藏书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和网上信息资源导航数据库,使中职学校图书馆馆藏保持自己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使用性。

3.特色馆藏,打好信息网络化基础。面对大量的印刷型文献、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建设特色化馆藏对中职学校图书馆得尤为重要。网络资源大大丰富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取代馆藏资源,一是网络信息资源多是在印刷型文献基础上形成的,以二次文献居多,利用价值低,二是网络信息杂乱无序,任何人都可在网上消息,可信度低,另外,有价值的信息都需要付费,一般的小型馆难以支付。从现实来看,“无纸社会”时日尚早,电子文献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文献。印刷型文献浏览方便,还是很适合大多数人,是信息交流的主要资源。在21世纪,实体图书馆是不会被取代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将会并存互补。小型图书馆应该继续以搞好自己的特色馆藏为主。

4.队伍建设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图书馆的采访、分编、典藏、流通、咨询等每项工作都需要有经验的人员去完成,特别是互联网在图书馆应大力应用,如果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图书馆学术研究队伍是无法稳定支撑图书馆这座大厦的。在当前的图书馆工作中,除了要认真完成一般的借阅服务、情报服务等外,网络下的图书馆员,还应当努力掌握网络知识,掌握不断深人的情报检索技术,适应网上人机对话的需求。在工作中除了应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当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主要读者群的专业知识,新兴学科的发展动态,边缘学科、交叉科学等知识,并积极开展继续教育,不断充实新知识,使图书馆员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得到补充、拓宽、提高。要形成以图书馆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多方参与的信息资源建设队伍。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重点工作,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中职学校图书馆在进行史献信息资源规划时,要努力克服现状中的不足,结合本地和本学校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丰富、优化馆藏资源。

新教育图书馆工作计划篇6

1我馆人员认真遵循《图书馆岗位职责和业务工作细则》、《图书馆三年发展规划》、《图书馆20*年年度工作计划》等一系列制度计划,并以此来规范服务行为,减少工作盲点,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程序,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工作标准。

2.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图书馆管理软件来提升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管理。目前,我馆已全面实现图书采编、流通、检索自动化管理,图书馆的各项内务统计都已实现电脑操作、有序化管理。我馆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已有三年,数据库数据建立,即有大量图书,为了确保数据库数据安全与规范,我们采取必要措施,对数据库进行经常性的、制度性的维护,同时做好2台服务器、学生电脑的维护保养工作。除此之外,我馆利用完备的现代化设施和信息技术手段,为师生提供课题研究资料检索及复印、刻录等服务,并坚持每月更新图书馆网页,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资料服务及信息的网络化。

二.优化基础服务

在这一年中,我馆继续把师生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贯穿到各项基础服务工作之中。

1.满足师生需求,增加开放时间。随着学校的发展,师资队伍壮大,学生人数增多,使图书馆直接面对的学生对象达到4446余人,教员工263余人。为满足师生需要,我们增加各室的开放时间,如小学、初中借阅室、教师阅览室实现每天连续上午8点——下午5点10分开放制度,电子阅览室有专职教师上课。此外,还为寒暑假的师生借书服务。接待师生借阅人次和去年全年相比有较大幅度提高。

2.完善排架,更新导引标识。为了使各项服务工作更加贴近读者,我馆遵循图书分类排架规则,对图书室现有图书进行全面倒架、整架,实现严密规范排架。为了让读者利用图书资源更加得心应手,我馆还对全馆书架进行了重新标识,设置各类图书导引本许多种,使图书标引更加规范。

图书馆的基础服务还包括教材分发、期刊订购、新书采购、书刊加工等诸多工作,全馆人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以高涨工作热情及吃苦耐劳精神,做好师生服务工作。

在图书馆硬环境建设取得了极大改观的基础上,我馆及时调整建设思路,把工作重点从硬环境建设转移到软环境建设,明确发展目标,健全各项制度,优化管理软环境。

三、拓展图书馆功能

从传统的借还服务到教育和信息导航的功能转化,是当前教育形式下对学校图书馆工作的全新要,基于这一要求,我馆努力探索工作新路子,不断拓展图书馆的各项教育功能。

1.开展利用图书馆教育。对学生进行入馆教育;组织学生图管员,开展图书情报知识、怎样利用图书馆资源及读者借阅制度等培训;参与学生图书资源利用研究型课题研究;开设网络资源信息检索拓展性课程。通过一系列培训教育,吸引了更多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今年馆办读书活动4次,主题是:《传统阅读与电子阅读比较》读书讲座、《我与学校图书馆》征文交流、《博览群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示,。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小学刊物比赛,组织学生读书读报制作小报活动,如新书阅读、读书征文及《电脑作品》制作,初中、小学参加学生数人,我馆荣获学校优秀组织奖。

3.开展图书馆宣传。开展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调查,了解学生阅读需求,定期向学生推荐新书和优秀书。每月通过本馆网页、《图书苑》小报及新书专架,向学生报道图书馆动态,新书通报,好书借阅排行榜,开展图书评论及阅读交流。

4.开展教育情报服务。坚持每年编制各学科教育期刊题录及有关教育文摘,开展教师课题研究或教学用资料检索服务,为学校建立和谐发展的教育资源优化的实践研究分课题及子课题提供有关资料检索服务。

四、提升馆员素质

管理的岗位职责要求,安排了本科学历的耿春琴主任和图书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人员朱小娟负责图书馆工作,充实了图书馆的技术力量,其他在职人员读本科继续充电,学校领导关心图书馆发展,利用激励机制激发了全馆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

1.加强业务学习。不少馆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进行图书情报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的学习。

新教育图书馆工作计划篇7

200*年是实施“十五”发展规划最后一年,也是我院迎接教育部教学水平评诂最关键的一年。去年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勤奋工作,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绩,开了个好头,为今年更好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年我们的任务仍很艰巨,任务繁重,我们要以200*年学院党政工作要点为指导,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继续以迎评工作为重点,认真整改;以服务工作为中心,开拓创新;以提高馆员素质为根本,强化教育。在基础设施、文献资源、人员队伍建设及科学管理、读者服务等方面要不断完善和拓展。为明确任务,齐抓共管,高质量完成200*年图书馆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年度图书馆党政工作计划。

一、加强党支部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

1、按照院党委的布置和要求,利用周三下午时间认真组织好政治理论学习,联系工作实际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时间落实。

2、严格支部组织生活。坚持每月一次支部活动,每学期一次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并结合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找差距、提意见、定措施、抓整改,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不求进取、理想淡漠、先锋作用不突出等问题,从而提高党员的自觉意识、先锋意识、群体意识和荣誉意识,增强观念,转变作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优良传统。

3、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一是按时召开支部大会,做好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二是加强青年馆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年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队伍中来,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4、加强党支部廉政建设。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防腐倡廉意识,从而自觉遵章守纪,争做清政廉洁、公道正派的好党员好干部。

5、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继续以以人为本、无私奉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馆里的精神支撑,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优质服务”、“馆荣我荣,馆衰我耻”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品质休养和文化素质。

6、调整人员专业结构。目前图书馆22名工作人员中,没有科班毕业的图书馆专业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仅有一名专科毕业生。如此的专业结构,已经影响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我院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计划下一步我们将以存储传播知识信息为工作重点,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中心,要形成一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没有专业人员企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根据图书馆目前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向学院提出用人计划,今年引进图书信息情报专业人员2名、计算机专业人员1名。

7、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根据图书馆任务多,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组织骨干人员,分期分批参加省内有关业务短期培训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

8、增强馆际交流和协作,扩大宣传我院、我馆的知名度,分期分批组织骨干力量到市内有关高校图书馆参观学习。以此达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推进图书馆各项工作不断进步。

9、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围绕当前高校乃至我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化建设及管理与服务创新”、“现代图书馆人性化管理与服务”、“图书馆采购工作重心偏移与发展趋势”、“情报服务机制与重点专业、学科跟踪服务模式探讨”等热点问题组织研讨会,计划每学期组织一次。并积极组织人员申报科研课题和论文、著作的撰写工作。

10、调整部分岗位人员。开学伊始对99楼借书处及教学楼借书室岗位人员进行调整,同时加强采编部力量,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个馆员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基础设施建设。

1、调整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藏书布局,解决存放图书的问题。随着近2年学院下拨图书经费大幅度增加,馆藏图书总量由7万增至17万,这些书分布于教学楼借书室及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截止目前99楼所有书架已达到饱和状态,到馆的新书已无处摆放,加之200*年还要预购10万册图书。为解决藏书紧张的实际问题,我们已向学院递交方案请示,待学院领导同意后马上进行此项工作。该方案是把99楼阅览区取消,改为藏书室,该室能存约35万册图书,可解决近2年采购图书的存放问题。此举目的:一是利用现有的条件,即可解决燃眉之急;二是有利于采编人员接收新书、验收、加工、录入数据,运书上架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异地搬运,浪费人力和时间的问题;三是为学院节省开支,减少重复上设备;四是馆藏图书集中,既利于工作人员管理,又便于读者借阅。与此同时,要完成书架订购及99楼专业文献借 阅室图书重新布局任务。

2、制定图书馆房屋维修计划。地处教学楼的图书馆各借阅室、办公室墙面破旧需维修、粉刷。

三、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1、完成10万册纸质图书、5万册电子图书、10种体育文献数据库的采购任务;自建外文期刊数据库;继续进行中文图书及专业期刊录入数据工作。

2、制定200*年文献信息采购计划。一是按照《20__─20__年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计划》及目前馆藏实际情况,制定今年采购计划;二是根据目前馆藏各类图书比例及今年采购数量,调整各类文献资源采购比例。首先要加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比例,形成馆藏特色;其次要保证学院重点扶持的新兴学科的文献比例;再次要重视基础学科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资源采购比例,控制文学类采购比例。同时要加大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的采购力度,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

3、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文献资源采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建立“学科选书员制度”,以保证馆藏建设质量。在各部系设一名资料员,各学科、各专业确定一名教师做选书员,负责向图书馆提出本学科、本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及勾选订单参与选书。图书馆与各部系来往通过资料员沟通。如:资料员把订单交给选书员,并负责收集订单,统一交送到图书馆采访人员。图书馆采编部设专人指导,下发订单、收集、、汇总、订购。

二是按照学院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由采编部整理出各学科、各专业的文献采购编目,在此基础上详尽确定采购比例和范围。

三是对人体科学等难以采集的文献资源,继续实行聘请教师协同采购的办法。

四是对学生采取召开读者意见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图书采购意见。本文

五是积极参加高校集团采购,尽可能以较少的经费购置价格昂贵的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

六是继续采取网上点击订购、电话联系、走出去采购现书、请进来建立采购关系、增加采购网点,保证完成10万册纸质图书与电子资源的采购任务。

四、加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和建设。

1、加强对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研究,保证图书馆建设可持续性和共享性。

2、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满足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服务的需要。加强与学院网络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合作,使图书馆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运行,保证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3、完成电子阅览室机房装修及存储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及验收工作。

4、各种文献数据库的存储,要积极与有关人员联系,力争上半年完成数据存储工作,下学期投入使用。

五、加强读者服务工作

1、服务理念、服务手段要不断改进,强化工作人员由传统借还“保管员”服务向人性化、自动化、网络化服务转变。

2、服务工作重点强化文献资源的广为利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要采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1)、应用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复印服务、咨询服务、定题服务、报导服务等方式,有效地满足读者对文献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2)、电子信息服务。一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网络化技术为服务手段,以网上阅览、检索、参考咨询和查新服务为主要形式;二是充分发挥图书馆网页的服务功能,通过主页中“新书推荐”栏目为读者推荐优秀图书、电子出版物及网络信息;利用网页“读者意见箱”及时了解并尽快解决利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三是挖掘ilas服务功能,开展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工作。

(3)、开展文献信息调研服务。一是要经常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与综合,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充实完善的办法;二是要了解和掌握预购文献资源的市场占有量,研究文献信息的发展状态,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采购。

(4)开展“利用图书馆知识”宣传教育。一是完成好“体育文献检索”利用课的教学任务;二是利用图书馆宣传栏,及时报导文献信息、图书布局、揭示馆藏,帮助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读者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对每年入学后的新生要利用图书馆宣传栏进行图书馆概况、地位、作用、藏书情况、服务设施等方面知识的介绍,使新生能尽快地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三是开展“新书展览”活动。新书到馆后经过验收和简单的登记,选择部分专业图书及其它类优秀图书,在99楼研究生阅览室开架展出,坚持一月一展出,一月一更换,这样既可解决部分新书到馆后因未及时加工造成积压存放,不能尽快与读者见面的弊端,又使图书在动态流动中加快周转和流通,同时又能唤起读者的阅读意识与信息意识。

3、继续延长“书刊阅览室”、“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开放时间,周开放时间保证在72.5小时,网上资源做到每天24小时开放服务。

4、组织开展“读者评馆”活动,促进图书馆建设和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请读者来评议图书馆的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召开读者座谈会、设立评议箱等多种形式收集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制定整改措施。

六、加强管理,严格制度。

1、继续做好考勤工作,严格执行学院及馆里请销假制度和考勤办法,坚持每月如实上报,并向全体人员通报。

2、各岗位业务工作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各借阅室图书、期刊摆放整齐,录入图书数据、图书贴标及期刊装订要按照规范要求加工,保证质量。

3、各借阅室要保持环境清洁,物品摆放整齐,积极主动为读者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空气清新的阅览环境。每个馆员要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接待好每位读者,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4、补充和完善电子阅览室及自动化借还图书等有关规章制度。

5、强化日常服务及各项工作的管理。馆里将继续坚持每半个月对各部室工作和卫生进行检查和评比,一月一 总结,评比的结果作为评选先优模依据。

6、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学院提出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梳理目标,确立任务,把图书馆“十一五”规划做实、做细、做好,使其成为今后工作的提纲契领。

新教育图书馆工作计划篇8

1因校制宜,突出中专学校图书馆的特色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于此相适应的是中专学校与技术类学校一般都具有多种专业。同时各校的专业设置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到现在的二十几个专业。而至于中专图书馆发展的因素一方面是专业逐年增加变化,另一方面是书价猛涨而经费有限,购订书刊受到限制,在图书馆尚未建立管理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的今天,为保证专业教学、教改的需要,笔者认为:首先,要保证拳头专业书籍的购、订和藏,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拳头专业,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以会计、计算机为龙头专业的,并且全市的会计上岗证、会计电算化考试、培训均在我校进行。因此,我校图书馆和阅览室对这方面的书籍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新。其次,灵活分配购书经费,比如,我校现有普通中专、“三、二”连读和大专会计长短期培训,鉴于教育的对象不同,培养的目标不同,图书馆根据学校发展和对书刊文献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新书采购计划,灵活分配经费。在选购新书时,除了专业书以外,注意选择新科技、新方法、新思维的书籍,让可塑性极大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汲取丰富的营养。同时,还要有超前意识。就业难与职业空缺并存是经济结构和就业变迁中的必然现象。一方面是经济建设需要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是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各个学校领导的重视。作为图书馆应该改变工作方式,要及时了解学校发展和增设专业的变化,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2000年初和2011年我馆曾了解到学校下学期将开设广告设计、证券投资和市场营销几个新专业,就有计划地预订了这几方面的书籍,这样既及时满足了学校教学参考的需要又方便了学生的借阅。另外,还要主动做好宣传介绍图书馆的工作,为了使馆藏图书馆资料更好更快地让教师和学生了解,要对学生着意进行新书介绍、文化信息讲座,把学生引进图书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培养学生积累、思考、分析、综合判断能力。针对新购进的教工用书,要及时把与教学教研相关的书籍用小黑板的形式介绍给广大的教工,或直接打电话(内部)通知各教研组,甚至将部分新书直接送到相关教研组,就地办理借阅手续。这种做法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2配合学校,充分发挥图书馆育人作用

2.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积极主动地开展全方位的教育工作,客服和防止只重视智商而忽视德育的不良倾向,要摆正德育在人才教育中的位置,全面发挥育人作用。就思想政治而言,学校馆藏必须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情操等方面的健康成长,一部优秀的作品可能成为学生成才的催化剂;一部有害的书籍有可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腐蚀剂。

2.2做好导读工作,提高阅读质量

中专学生由于年龄、文化知识、社会阅历、求知欲望不同,其阅读倾向常有较大的差异,导读工作如何服务于学校精神建设,如何增强导读活力、强化导读功能?一方面在导读内容上针对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偏重武侠、言情、影视等的不良倾向,引导他们增加对所学专业、法律常识以及有关人生观、价值观、优秀传记文学、爱国主义等方面的书籍的阅读。在导读形式上,要在传统的黑板报、书评等形式的基础上尽快融入具有直观性的现代教育媒体。在导读方法上,要改变“一锅煮”的工作模式,要针对各个学生的实际进行导读。如刚入学的新生,可侧重于基础学科、科技、人文、社会知识及专业文献的导读;而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则侧重于敬业爱岗、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书籍的导读。

2.3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图书馆育人服务工作中,要增强“素质教育”的强烈意识,要着重营造“知书达礼”的育人氛围,使图书馆的环境美与文化氛围和谐统一。可以在图书馆各个层面张贴名人画像和人生座右铭,告知进入图书馆的读者,勤奋、高尚、创造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读者置身其中,可以收到美的熏陶和高尚情趣的感染。

3与时俱进,切实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增强自身的职能意识和服务意识,为人师表,管理育人,和学生交朋友,以爱心焕发学生成才的热情。在工作中热心周到,为学生提供一切方便,把图书馆办成学生求知的乐园,办成温馨的学习场所,办成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课堂。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多元化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增强责任感,有意识、有计划、有措施地加大提高学生素质的工作力度,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己任,一丝不苟,人人真真地围绕素质养成和素质培养这个目标扎实工作,积极探索,不断总结,为中专教育的辉煌贡献自己的才智。

参考文献:

[1]张志弘,王玉山,张怀珠.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