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8篇

时间:2022-08-08 21:26:51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篇1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文化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073-01

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城市的进程与改革。美国城市规划师伊利尔・ 萨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目标与抱负。”城市的发展水平极大的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水平。现代城市生活中,我们依赖于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有着“城市生活家具”之称的公共设施对协调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道路规划,城市建筑是城市整体化的设计,那么公共设施就应该属于城市细节设计,除了体现实用价值以外,也是城市形象、城市文化体现。现代城市不仅需要功能, 更讲究感性文化, 缺少感性文化是没有生气的。公共设施设计作为城市元素, 也受这种规律的左右公共设施设计与文化就具有不可避免的文化联系。

作为城市景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设施设计的视觉形象,直接关系着整个城市空间的视觉品质,并反映出城市发展的经济水平及文化内涵。可以体现人类精神文明的公共设施设计,应通过其塑造的空间、造型形体,色彩体现出一种人文价值和精神创造,正是这种价值和精神才是公共设施得以发展与保留的魅力所在。具备使用功能,同时传承历史、体现时代文化的公共设施,具有较高审美精神价值,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文化价值和道德观念的体现。在现代规划中,很大一部分市政设施建设都不再是简单的使用功能的满足,而是把这种活动潜意识得当作一种文化行为。虽然公共设施的功能仍然是个重要问题,但不再是探讨的主要问题,而是展现更多的文化价值。例如美国的二战纪念雕塑,为了纪念在二战中死亡的人所设计的纪念性雕塑,记录历史,供人追悼作用,现在看来它记录了一段历史,并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性景观。还有巴黎的雄狮凯旋门等在当初是纪念型雕塑,它们记录了城市历史文化,是凝聚城市精神的重要公共性设施。如果这些城市缺少了这些文化性设施,必然会少了迷人的文化魅力。因此,在今天看来,它所纪念人或事迹的功能远不如它产生的城市文化的价值。

另一方面,公共设施又是被文化影响的对象。在公共设施设计时,文化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方面,如果不考虑文化的因素,即使满足了人们的基本使用需求,迟早也会被历史淘汰。造型简陋,材料粗糙的公共设施只存在于极短的时间内。借助文化的力量,利用文化元素来表达,使公共设施设计成为艺术化的活动。如果我们只是把公共设施设计当成一种规划或景观工程活动,那么我们建公共设施应该首先考虑功能、材料、技术这些问题,而把文化感放到其次。但一旦这样去做那么公共设施会简单化,会没有社会认同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美国建筑师查尔斯穆尔设计的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一场圣约瑟喷泉,打破传统的设计手段,将柱体进行重组,错位的表现,让人们对文化进行反思: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历史文化,可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诠释历史,去寻找历史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化价值。在当代公共设施中,对这种重新理解历史的意图的解读方式己经成为一种设计方式,影响更多的公共设施设计。我们还能从地域文化、民俗人文文化以及一些能让人感动的非主流文化得到启示,使他们不同程度地融入公共设施设计。从文化上产生设计,把它作为形而上的精神实践活动,注重高层面的设计思想,使公共设施具备较高艺术价值,只有把公共设施当成文化的设计,使其成为文化依附的目标和文化表现的手段,才能使城市设施具有文化特性,从而显示出设计师的人文关怀。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篇2

首先,这个了解是建立在理论的细致梳理之上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用多达百分之六十的篇幅,言简意赅的叙述了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历史与现状”,朴实无华的书写了公共环境设施的“自然生态”属性,亲和热情的介绍了环境设施的“人文性”,求索严谨的论证了设施与“城市地域”的密切关系,并把“人性化设计”和“设计的构成要素”清晰阐释出来。于是,全书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上述的叙述又是建立在对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历史归纳与中外比较之中,并格外重视中外城市在公共设施建设上的社会理念,由于“审美”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设计体系。因此,这一部分的理论抒写,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更把集合中外的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优长,放在当代性的视野中间。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本书的作者所强调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理念,既讲究中国式的“整体意境”,又重视西方的“在秩序中表达个性”。他们认为:环境与人是公共设施设计的核心,“健全”、“个性”、“人文关怀”和“关照历史文脉”是今天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着眼点,而与自然,与社会,与经济,与城市各方面的“和谐”是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艺术的全过程。显然,《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一书,不是一般的城市设计的专业著作,而是一部反映着中国当代关于公共环境设施领域里的较高层次的理论总结,并且是集工程、研究、教学和艺术审美于一体的人文学术作品。

由于本书的叙述语言和设计语言是在既要学术性又要大众性的维度之中,所以它也是一部深入又生动的讲述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具有科普特征的著作。这是应当提倡的。学术专著要以一定的高度服务于教学和科研,还要以科学的热情活跃在百姓的文化生活中。当年裴文中教授的《北京猿人》就是科研与科普的结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青年。今天城市发展快速而高效,公共设施设计急需深度普及,这既是城市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城市市民宜居素养的需要。《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从一开始就把调研与撰写结合起来,力求系统全面。这就表现出它的知识的综合性,阐述的明确性和介绍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科学性,并把文化的审美贯穿到全书。可以说,每个生活在公共环境中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著作,以提高我们对公共环境的认识,对城市环境质量的理解,和城市建设者、设计者一道去维护城市环境的绿色发展。

其次,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了解还是建立在实践的调研中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一书,有两章关于天津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调查报告。以详尽的数据,尤其是对设施细节的有层次又有序列的记录,把天津近年来的公共设施建设实践收入到研究成果之中。同时配以图片,使全书尤其是调查报告栩栩如生。由于调研是为理论的梳理做前导,而且以此为典型事例,让全书具有全局的概括意义。所以,这一部分的叙述一方面举一反三,另一方面注重特点的示范力量。例如,调研突出了天津地域特色。古文化街的明清韵味,五大道的域外风情和滨海新区的中国当代神采,都被作者凸现出来,并阐释了环境特点和公共设施设计的互相依托关系。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审美既是当代国际的,又是发掘历史传统的。把天津的中外交汇,个性共存,河海通津,近代绚丽等等,从公共设施的文化表现上一一调查分析出来。同时,指出不足,提出更为妥贴完善的设计举措,这些既前瞻又可操作的建议,和本书的理论阐述相互印证。使《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一书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城市建设者、城市管理者,尤其是城市的环卫职工,大家都亲切称之为“城市的美容师”。看了钟蕾和罗京艳撰写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这本书后,我的脑海忽然蹦出了一个“城市理论美容师”的称呼,并想把它刻成铭牌,送给这个团队,以及所有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

城市在发展,对公共环境的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人们面对快速变化的城市,经济繁荣所带来的绚丽,总是在获得某种满意的同时,还需要人文的浸润和精神的提升。这种浸润和提升是可以表现在载体上的,像琳琅满目的城市公共设施,大到立体交通的道桥,小到街巷两侧的垃圾桶指示牌,无不折射着某种惠民的思考,而且其中的舒适方便,甚至雄浑和巧妙,都无不注入着精神的伟力和美的魅力,无不体现着公共设施设计者、实施者的拳拳心灵和辛勤的奉献。居民从中也会享受着情感和爱心的抚慰。而这些,关乎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关乎着城市的发展内涵。

当然,这一切来源于参加城市美容的人们,而理论美容的努力,使城市环境建设有了深入,有了悠远,有了隽永。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作为一部有理论构架,有周密调研的专著,必定会在中国城市快速又高效发展中,起到良好而理性的助推作用。希望本书的作者再接再厉,为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理论在铺了这块基石的基础上,把“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理论美容,推向更高层面。

书名:《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

作者:钟蕾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文化观 设计 公共设施

一、文化观的释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对于文化的解读复杂而多样,就一般意义而言,文化可以以狭义与广义加以诠释。[1]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即“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正如弗莱在《创造与再创造》一文中,对文化做出了一个宽泛的定义,他说:“人不像动物那样直接与裸地生活在自然之中,而是生活在他从自然中建构出来的封套里,这个封套通常被叫做文化或文明。”[1]弗莱此处所说的文化,就是一个大文化概念,它指自然之外人类所建构的一切生活。基于对文化广义的理会与全面的认知,文化观可界定为以广义文化内涵为指导,建立的面对与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方式、方法。依据思维取向的差异,文化观可划分为:以理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科技观与感性思维为主要方式的人文观;按照文化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又可划分为:传统文化观、现代与未来文化观等。

全面理会、认知与把握文化是建立文化观的前提与基础,而清晰、完整与正确的文化观则是审视、考量文化的依托与保障。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未来文化是三种不同形态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积淀与整合形成了现代文化,现代文化的提炼与嬗变构成了未来文化。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与未来文化总是在矛盾中完成和发展。我们要有新而全的文化观概念,摒弃狭隘的文化观。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今天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于明天而言,也将是传统文化。所以,我们不能一提传统文化,就联想到落后;现代与未来的文化也未必就是先进的代名词。

二、设计与文化互动关系诉求以“文化观”的视角来审视公共设施设计

设计是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作为人类创造的诸多文化中的一个门类或领域,设计的文化观建构于设计的特质与属性的认知。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称之为文化活动,它既是“新生文化”的构建、传播与发展,也是对“旧有文化”的传承、梳理与提炼。[2]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相辅相成的。清华大学的柳冠中先生在《事理学论纲》一书中写道:“设计是一种投射文化的活动,是将文化意象物质化的过程;同时,设计对文化具有反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并不仅仅与宗教、政治、伦理或自然因素有关,而且,还与人们创造的、组成生活环境的物(设计)有关。”[3]

作为人类的众多设计造物之一的公共设施设计,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融工业产品设计与空间环境设计于一体的新型设计门类。它是城市的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是城市文化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城市细部文化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城市的使用功能,满足公共环境中人们的生活需求,方便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公共设施是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一种交流媒介,它不但具有满足人需求的实用功能,同时还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与品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定民族、地域的文化是设计构建的原生动力与驱动力,而设计的效应则体现在与特定民族、地域文化的契合与共鸣上。[4]设计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决定了研究设计必然关联文化,而作为设计内容之一的公共设施设计也需着眼与把握文化,并应将其纳入文化的范畴。公共设施设计并非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涉及到城市及交通的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共的信息传播设计、生态环境学、设计心理学、造型学、行为学、美学及人体工程学等一系列的广义文化,是透视一个社会文化内涵、文明程度的载体与标志,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与价值取向的重要构成要素。

三、文化观是架构公共设施设计独特性的有效途径

有些学者不将公共设施划归工业设计的范畴,其主要原因在于工业设计具有机器化、大批量生产的特征。而公共设施设计往往采用专项设计、小批量生产的特点,这与环境设计的特征具有相似之处,因而较多的将公共设施设计视为环境设计的延续。事实上,随着以加工工艺与生产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文化进步,早期工业设计的大批量化生产正在向今天“人性化”、“个性化”的小批量生产方式转移。设计中“人”与“环境”的因素已经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予以考虑,这一点与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特点是一致的。设计意味着创造,而公共设施的创造有别于其他设计之处便体现在其设计的独特性上[4]。公共设施设计的独特性表现为:设计者应根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环境、城市规模等文化因素的差异,对相同的设施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使其更好地与人相契合,与环境相融合。如2004杭州公共环境设施竞赛中有一个名为“框景”公交站台的设计。该设计的独特性体现在准确、巧妙地把握了杭州的传统文化,采用现代文化语言,符合了杭州未来的文化取向。

“设计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创造新的、有用的事物”(李斯维克:《工程设计中心简介》)。要“创造”就需灵感;有“创造”才具独特性。[2]就设计而言,我们不应只停留在就文化论文化的空谈阔论。设计是实实在在的造物活动,公共设施设计更是人们所必需的物质存在。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公共设施设计独特性的架构就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寻觅创造的灵感,用现代文化来获取创造的依据,以未来文化把握创造的方向。

四、文化观是公共设施建构“合理”的基础与保证

就文化观而言,公共设施设计的“合理”可释义为符合理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科技观。正如上文所述,公共设施设计涉猎众多文化门类,其中便包涵了人体工程学、材料学、成型工艺等理性科学技术。

公共设施设计是设计师依靠现实的材料和工具,通过深刻的想象和艺术的直觉而进行的创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为代表的理性文化为公共设施的构建提供了可以信赖与依托的物质基础,更从理性的角度为公共设施的创建拓展了空间。科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既为公共设施的构建注入了“合理”因素,同时也激发了公共设施新语言文化的出现。[5]

公共设施的建构不仅以科技文化为创作手段,而且还以科技文化为实施基础。公共设施的科技文化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设施构建、形成所需的诸如材料、成型、涂饰与人机等科技文化因素;二是通过公共设施语言所蕴涵与传示出的“科技文化感”。

首先,就公共设施的生产成型过程而言,形态的建构包括形成形态所需的材料,材料的加工成型工艺,以及材料成型后的涂饰、组装等工序,可以说每一步工序自身及其实施均体现着科技文化的“存在”。[6]公共设施作为一种物质形式,其基础是构成公共设施的物质材料,材料学自身的发展与材料加工工艺、成型方式的进步为公共设施的建构可行性提供了科学文化依据。就材料而言,它是设计师实现设计的物质条件,技术则是设计师实现设计的有力保障。没有材料,任何设计师也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计将成为纸上谈兵,设计只能停留在构思阶段;缺乏技术,设计师难以实现公共设施造型的物化,即使再高明的设计师也难以造就功能优良的设计。

其次,公共设施作为一种体现设计理念的视觉语言,在其构建中由于科技文化因素的介入,在语义表述上必然存在科技的“身影”,在一定意义上,公共设施便成为科技文化的视觉“代言人”。

五、文化观是公共设施建构“合情”的核心与依托

公共设施设计的“合情”则是指其设计应合乎文化观中感性思维为主要方式的人文观。这个“情”可以解读为:人情、地情与时情;就设计而言,则可诠释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与时间因素。

公共设施作为一种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可以说,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公共设施的存在及构成,物质层面的需求左右着其功能的实施形式,精神层面的活动诉求其审美与价值取向。所以,公共设施设计应该首先着眼于人,而深厚的人文文化底蕴则成为设计的必须要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7]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公共设施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以达到实现“完美人格”。

其次,公共设施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它从属于环境,是环境的有机构成部分。文化观所赋予的社会与历史责任诉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环境因素,包括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注意设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与共生。顺应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环境,通过具有“合情”设计的公共设施这一中介,达到“天人合一”(环境与人的生活的和谐统一)。

再次,文化依据时间的界定分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未来文化三种不同形态的文化。作为文化意象物质化过程的设计活动,公共设施设计也具有时间性。这种“时间性”是全面的、动态的,既表现在公共设施设计与周围环境文化上的呼应与契合,也彰显于公共设施设计对整体环境现代与未来文化的反映、引领上。

注释:

[1]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2] 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3]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4] 左铁峰.产品设计进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5] 彭泽立.设计概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6]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8]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9]张夫也,孙建君.传统工艺之旅[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篇4

关键词:公共设施;地域文化;设计

本文为南阳师范学院校级项目《南阳城市公共设施现状与发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N201202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2月6日

作为城市构成元素的城市公共设施,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城市公共设施这一工业产品看作城市的“家具”。可见,城市公共设施是不可缺少的。

现今,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起步较西方晚,因此城市公共设施开发与设计起步较迟,城市公共设施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现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城市内涵及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共设施的影响,因而看到的是不同城市的公共设施都大同小异,不能体现出城市公共设施的独特性。城市的地域文化是贯穿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脉络,是城市独特性的根本所在。因此,作为城市重要构成元素的城市公共设施,也要从地域文化出发,领会城市内涵,掌握设计的重点,从而改善我们身边的设施环境,对提高整个城市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共设施的关系

1、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共设施的影响。不同城市会有着不同的文化、政治、经济及社会背景,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地域性是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特征,要设计出富有内涵、个性化的城市公共设施,可以从传统的地域文化中寻找设计因素。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审美风格;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气候特征、生活习惯,不同地域和民族对城市环境公共设施的需求也就不尽相同。如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城市公共设施就很有特色,如西安回民街的路灯都采取古代“马灯”的造型,让游客在观景的同时有穿越之感。再如,新修的前门大街,设计上采用了“拨浪鼓”形路灯,体现老北京历史文化韵味。以上都是从造型上加以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共设施的影响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色彩上,南方、北方气候特征、生活习惯不同,我们看到的是北方城市公共设施多用冷色系,南方城市公共设施多用暖色系。

2、城市公共设施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城市文化可以体现城市特色,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及发扬城市文化有着积极作用。城市公共设施是为广大市民服务的,人们通过城市公共设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气息。城市公共设施的造型、色彩、材料都可以很好地反映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如现在的大唐芙蓉园,就很好地传承了西安的地域文化,园内亭、台、楼、阁、榭、桥、廊,一应俱全。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早在历史上,芙蓉园盛名四起的皇家园林。现今的大唐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以“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

可见,作为城市外在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设施可以直接反映城市的气质、城市特色。城市公共设施可以很好地协调人、环境、文化三者之间关系。好的城市公共设施对于传承地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也出现了很多个性化的、体现城市文化内涵的公共设施设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要素分析

1、造型要素。设计通过占据一定空间的造型才能具体实现。这一过程被称为“造型设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造物观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先人造物,不仅考虑到了实用功能,也考虑到审美性,注入个人情感。我国著名的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有精辟的论述:“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担负着特定功能的一厢一盖、一轮一辐也就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传达着无边的深意、无限的深情,而上升为“有意味的形式”。同样,公共设施造型也要从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历史遗迹中去寻找灵感,如城市长期积累下来的古迹、雕塑、文物、文献、绘画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民族风情,倾注着人们的情感,如北京四合院、云南小镇、广州沿街雨廊等不同的公共空间因风土人情的不同有着风格各异的城市公共设施。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我们可以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恰当地运用传统元素,使城市公共设施与城市相融洽。

2、色彩要素。城市公共设施的色彩要与整个城市环境协调一致,可以在与城市色彩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根据周边景观及建筑做出适当调整。这里的城市色彩,是指被感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外部色彩的总和。如,罗马给人的色彩感知是热情的橙色,巴黎给人的色彩感知是地中海气息的蔚蓝色。城市色彩是系统化存在的。因此,在进行公共设施色彩设计时,要使其与城市风格取得一致。因为不同城市风格各异,有现代感十足的城市,有历史韵味浓的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特色。这就要求设计师作针对性的设计。

3、材料要素。材料是造型设计物质基础,每种材料都有其自身属性,不同材质质感不同。质感有温暖、寒冷、粗俗、高雅,等等。每种材质的属性也是不一样的,有皮毛、木材等自然材质,也有橡胶、玻璃等人造材质。不同材质会有不同的设计感。材质的创新对造型设计有很大影响,如史密斯“钢管椅”,丰富了家具造型,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材料设计时,设计师应根据不同的方案要求,选择不同质感的材料。

三、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注意事项

作为城市“家具”的城市公共设施,是服务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的。时下,随着精神文明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越来越向往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富有个性的城市形象受到推崇,城市的公共设施要具有其自身特点,这样才能被人们所熟识。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系统性。城市公共设施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作为设计单体,它是占据一定环境空间的三维物体,但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来看,它是公共设施系统的一分子,在完成自身功能的同时是整个系统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设计城市公共设施时,无论从造型、色彩还是功能、风格,同一城市的公共设施要具有相同的设计因素,使其协调地存在于城市中。这样可以很好地烘托城市特色,使城市面貌整齐有序、焕然一新。

2、功能性。产品设计要遵循“形式追随功能”,在设计中,不论造型、色彩等外在形式多么新颖,功能性始终是第一位的。不同的公共设施可以满足公共场所的不同使用功能,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公共设施的功能性。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人们在公共场所的活动形态,设计要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更还得完善公共设施的功能性。

3、注重设计品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设施品质,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对象是大多数的社会民众,所以在进行公共设施设计时,要考虑社会民众的共同美感、社会习俗等,使所设计的公共设施具有积极向上的主流审美。设计师可以从公共设施的形状、材质、色彩、体量等属性作为出发点,设计更为新颖的公共设施,影响大众。城市公共设施具备了一定的时代和时代审美,这样,公共设施就成为了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不仅仅是占据空间的形体。

4、人的因素。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是环境的主体,因此在设计中,要以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做到以人为本,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该要考虑到不同使用人群的需要。尤其对老人、儿童及残障人士的活动形态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满足其使用性能。设计师要进行人性化的设计风格,就要使不同人群都可以感受到公共设施安全、舒适、方便等良好的性能。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家具”,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在满足其本身使用性能外,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总之,城市公共设施对城市空间有很大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性体现在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城市的发展水平。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系统、合理、创新的设计,使其符合城市形象,从而烘托出该城市的风格特征、文化形象,进而提升城市面貌。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慧,付孝勇.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对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和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2.8.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篇5

城市设计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各地纷纷通过举办设计竞赛和委托方式编制城市设计,并将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相结合,指导城市规划实施与日常管理,从而营造宜人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随着城市设计实践如火如荼地开展,城市设计的理论探讨也逐渐成为国内规划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就其概念而言,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等目标,在形态方面所做的构思,它设计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1,2]。城市设计对象包含从微观到宏观三个层次的内容:城市或区域设计、系统设计和工程项目设计[3]。城市设计理论亦分为形态理论和应用理论,其中应用理论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关于现实生活的问题,与城市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城市形体设计必须作为一个连续的决策过程,即应将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4],规定土地利用、引导城市开发、改善城市环境、体现人文关怀[5]。然而,在目前国内城市设计实践中,对城市设计形态的关注却远胜于对其编制与实施过程的理性分析,这不仅导致城市历史文脉缺失、城市设计成果难以实施,也间接影响土地收益合理分配。首先,城市设计过程中忽略城市经济社会条件和历史文脉,缺乏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深入研究,盲目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形态,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载体被侵蚀,而浮躁崇洋的速食文化则随着“国际化”的城市设计泛滥,极易形成“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6]。此外,由于城市设计过程封闭,缺乏沟通交流,忽视各相关主体利益分析,居民利益在城市设计过程中无法有效表达,难以形成社会共识,从而导致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实施。城市设计缺乏公共性问题,国内虽已有学者提出,然而更多是从提高城市设计法律地位,加强公共参与等角度进行探讨,对于城市设计过程的分析和创新仍有待深入。鉴于此,有必要在理论层面澄清城市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背景下城市设计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在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的方法创新。本文将首先从政策目标、实施手段、演变历程角度对城市设计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加以梳理,然后以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住区灾后重建设计为例,讨论借鉴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优化城市设计过程的可能模式以及存在问题。

1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设计过程

1.1城市设计目标服务于公共利益服务公共利益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7],然而对于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各理论流派却长期存在争议,城市设计所服务的公共利益内容也随着经济、社会环境和公众需求变化而不断演进。以美国为例,早期城市美化运动模仿欧洲的对称轴线、林荫大道、放射型道路广场等古典式设计风格,试图为市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景观,并展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财富与权力。二战后,现代主义兴起,明确功能分区、大尺度的街道与广场、简洁建筑风格成为这一时期城市设计主要特征。城市设计成为专业规划师和建筑师代表公共利益通过理性方式解决城市环境及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而背后起推动作用的则是追求无限利润的资本家和谋求权力的政治家所结成的政体联盟。之后,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受到人文主义学者的从阶层、种族和性别视角的批判[8],塑造整洁、生态、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空间成为城市设计的新目标,土地混合利用、社会多样性、公共空间可达性和可支付性也被列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此外,后现代主义学者还对客观、理性的公共利益是否存在提出质疑,认为预先设定的公共利益并不存在,公共利益是各方政治力量妥协的结果。通过展示未来城市形态方案,城市设计为多元主体提供选择可能,而公共利益内容在此过程中可能被拓展或删减,从而改变受益者和利益损失者[9]。按照此观点,城市设计过程不仅是以规划师为主体的设计过程,更重要的是作为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途径。

1.2城市设计实施需要与其他公共政策衔接城市设计涉及城市空间环境的营造,然而空间环境并非只是由物质要素构成,同时还包括社会行为、文化活动和社会交往等社会要素。实现空间环境的手段并非局限于物质设计,政策制定对于空间环境影响亦随处可见。就此而言,城市设计过程也是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城市空间环境。由于城市设计涉及土地利用、城市开发、改善城市环境、体现人性关怀、低碳节能,因而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公共政策会产生组合效应。如何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与空间相关领域的公共政策相衔接;如何在多元化社会中,选择、整合和取舍公共利益也是城市设计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城市空间环境营造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土地开发经济收益,因此需要与开发控制中的开发权转移政策结合;而采用高层和多层混合的设计策略也为实现各收入阶层多样居住的社区提供了可能。如果城市设计涉及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密不可分,那么就必须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公共利益,而非只是在城市设计成果完成之时才邀请公众参与决策。城市设计过程中对于各社会主体的利益取舍不仅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城市设计实施,同时也会涉及到土地收益的社会再分配。因此,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引入将对优化现有城市设计过程理论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并在实践过程中推进城市设计公共政策属性与工程设计属性有机结合。

2.市设计引入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对于政策过程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公共政策领域核心议题,其理论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阶段启发法”,哈罗德•拉斯维尔结合政策过程和功能性的政策生活周期(PolicyLife),构建出概念图系(ConceptualMap)以指导认识集体行动的主要阶段,随后提出决策过程的七个阶段:情报、提议、规定、合法化、应用、终止和评估。加里•布鲁尔在此基础上,提出创始、预评、执行、评估、终止五阶段决策过程模型,这从概念角度和操作层面为思考公共政策提供了程序性的方法。阶段启发法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成为政策过程分析的主要工具。查尔斯•琼斯、詹姆斯•安德森、彼得•德利翁等学者都或多或少地在研究中关注这个清晰、连续的政策过程框架并从中获益[7]。第二阶段:80年代末期,“阶段启发法”的局限性在研究和教学中凸现。保罗•萨巴蒂尔对“阶段启发法”提出六点质疑:(1)阶段模型并非真正是一个因果关系模型;(2)阶段模型并没有为经验假设检验提供一个明确的基础;(3)启发式阶段在构建时存在描述不严谨的问题;(4)阶段启发法会受条文主义和自上而下关注的困扰;(5)阶段启发法忽视了政府间的关系系统;(6)阶段启发法没有能够为整合政策分析与贯穿公共政策过程始终的政策取向研究提供有效工具。因此,在阶段模型局限性认知的基础上,政策过程理论变得更加多元化,制度、文化、权力、政策传播途径等因素被引入公共政策过程,并相继出现优化和替代模型,如理性选择模型、支持联盟模型、政策传播模型、因果漏斗模型、间断—平衡模型、权力竞技场模型、文化理论模型和建构主义模型[10]。尽管政策科学领域对阶段启发法存有疑虑,然而阶段启发法把政策过程看作是一个启发式方法来帮助分解不同的无缝隙公共政策处理网络,有助于整合政策事件,阶段分析法在政策过程分析中仍居于主导地位[11]。受拉斯维尔的阶段启发方法影响,公共政策过程被分为问题确认、议程建立、政策规划、决策、政策执行、效果评估、政策修正和政策中介八个阶段,其中前四个阶段属于广义决策部分,而后四个阶段属于广义执行部分,如图1所示。与之相比,城市设计过程包括按照编制过程可分为分析、综合和评估;按照运作过程可以分为设计、编制和实施;依照城市设计实践过程可分为立项阶段、设计阶段、选择阶段、执行阶段、使用评价阶段[12]。与公共政策八阶段过程模型相比,城市设计理论界仍习惯于将设计工作作为一个独立阶段,完成公共部门假定已明确的问题。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城市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服务的公共利益往往是模糊的,不明确的,需要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政府、公众和市场三方的沟通来实现。规划师不仅作为价值中性的技术人员,同时还可以介入问题确认阶段,考虑城市设计中可能涉及的社会问题,将其列入议题,并作为媒介帮助实现政府、公众和市场三方有效沟通。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引入问题确认、议程建立、政策规划和决策等公共政策决策过程,将有助于优化传统偏重物质空间的城市设计模式,更好地服务公众。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住区灾后重建城市设计中,规划团队引入问题确认、议程建立、政策规划和决策等公共政策程序,对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与城市设计结合进行实践探索。

3案例分析

3.1项目背景称多县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辖县,东邻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北部、西部与曲麻莱县接壤,东南和四川省石渠县毗邻,西南和玉树县隔河相图1政策过程理论模型(资料来源:谢明.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望。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称文镇位于称多县西部,距玉树州府驻地148km,距省会西宁750km,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造成玉树州州政府所在地玉树县结古镇以及包括称多县在内的周边部分县、镇(乡)房屋倒塌、城市设施损毁严重。在完成应急救灾工作之后,党中央立即组织全国力量开始了灾区重建工作。为更好地推动称多县的灾区重建和提升,受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共同承担称多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服务工作,住区重建城市设计则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与内地相比,称多县城规模偏小,常住人口只有约7000人。县城内很多居住区都是基于农村居民点和村落发展而来,地块划分比较随意,道路设施很不完善。从城市发展长远利益出发,应当借灾后重建的机会对道路设施进行整体改造,这必然涉及到对于居住地块的大规模调整。但是,当地居民对土地归属的意识非常强烈,大规模调整居住地块、改造道路等设施实施难度较大,而让居民灾后在原有地块上重建住房,又无法根本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因此在住区城市设计重建编制过程中,规划项目组借鉴公共政策决策过程,尝试在城市设计中融入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问题确认、议程建立和达成共识等三阶段。首先,在城市设计要素分析中,注重土地产权类型对于城市肌理形成的影响,并将其列为城市设计应考虑的问题。然后,通过对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社区组织和居民访谈和调查问卷,在尊重现有土地产权基础上,制订居住区灾后土地重划方案,并将其作为方案汇报的重要内容进入政府讨论议程。最后,通过方案宣讲与公示,就灾后住区重建城市设计中土地产权分配的议题,在政府工作人员(包括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社区组织代表和居民间展开讨论和沟通,规划师作为媒介促进三方的意见表达和交流。

3.2问题确认—基于土地产权的城市肌理分析:称多县城以居住、宗教、商业和行政办公功能为主,这几类功能的土地产权和城市功能也反映在城市肌理上(图2)。第一类为居民自建房住宅区,土地产权主要是本地户籍居民私人所属宅基地,其中部分宅基地已转让外来居民。此类住区由村落自然发展而成,没有统一规划,道路狭窄曲折,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缺乏。第二类为寺庙用地。多依山而建,以高大的寺庙经堂为中心,周边散落大量寺院僧侣住房。这些僧侣住房由其家庭资助修建,家庭之间的经济条件差异也导致僧侣住房空间面积和建造质量参差不齐。此类用地边界不明确,产权也不清晰。第三类为商业区,其城市形态与居民自建住区类似,但是房屋高度、体量,尤其是沿街部门的体量明显高于一般居住区,其使用权大部分属于居民。第四类为政府和事业单位用地,主要用于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建筑以多层为主,多围合成院落。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但使用权则归各单位,部分用地上盖有单位宿舍楼,使用权归单位职工个人。一般而言,城市肌理分析内容包括物质环境要素(尺度)及其形成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然而此次项目中确认城市设计中的政策问题被列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基于对城市形态的产权分析,规划团队将居民自建房重建产权问题作为住区灾后城市设计的基础工作,引入公共政策过程确定各方接受的土地重划方案,既可以延续原有城市肌理,同时又改善住区基础设施。

3.3列入议程—沟通与达成共识制订合理的土地重划方案的基础需要各方沟通并达成共识。因此,土地重划方案制订所需的基础工作则是收集与住区重建相关的三方主体(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的意见。其中政府和社区工作人员以访谈为主,而居民意见收集则主要采用访图2称多县城城市肌理与土地产权数据来源:自绘谈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访谈,收集到的政府部门主要建议包括:第一,希望重建后该地区风貌有很大提升;第二,尽可能减少居民搬迁数量,以增加设计的可施行性;第三,改善道路、排水、管线等基础设施。社区和行政村的基层组织则更关注规划方案的实施。第一,希望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强,后续工作容易推进。第二,居民自建房用地尽量不要变动。第三,努力配合,作好规划实施的动员工作。而通过问卷方式收集的居民意见则主要关注房屋土地产权。第一,居民大多希望在宅基地原址重建住房(约64%居民选择此方式),即使搬迁,也希望离市中心位置更近。第二,希望政府按照统一标准发放重建资助费用,但是由居民自主支配,这样富裕家庭可在此基础上由家庭出资盖更高标准建住房。第三,希望改善住区的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第四,大部分居民(约80.85%)可以接受消减部分原有宅基地面积用作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其中27%的居民可以接受减少10%的宅基地面积,接受减少20%、30%和40%宅基地面积用于公共设施用地的居民家庭比例分别为24%、13.5%和36%。基于对三方的调研与访谈,规划小组以称多县下庄住区为案例,在尊重土地产权和改善道路与公共设施的前提下,制订了两套宅基地重划方案供居民和政府选择,两方案主要差异在于居民宅基地缩减比例和搬迁人口数量(图3、图4)。如果按照方案一实施,约20%居民需要异地搬迁,留在原址的居民宅基地面积每户减10%,政府所付的搬迁成本较高。依照方案二,居民不需要异地搬迁,留在原址居民每户宅基地需减少25%,该方案不需考虑异地搬迁家庭,政府所支付搬迁成本较低,但是每户居民宅基地面积缩减幅度较大,可能会受到部分居民抵制。方案完成后项目组首先组织了三场宣讲会,分别向政府在职和离退休工作人员、社区组织领导和居民代表详细讲解方案利弊,并接受三方人员的意见回馈进行修改。最终,选择政府、社区组织、居民三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二作为深化方案。在住区土地重划问题上达成共识之后,规划团队再进行城市设计的一般工作程序,对景观、高度、色彩、风格、界面等常规城市设计要素进行控制。事后,通过访谈也证实,政府官员、下庄社区组织和居民三方对采用这种工作方式达成的方案比较认可,住区重建中的社会纠纷减少,城市设计的可实施性强。图3下庄住区居民宅基地范围示意图(作者自绘)图4下庄住区两套宅基地重划方案(作者自绘)此次实践案例说明规划师在着手工程设计之前,可以首先分析城市设计中潜在的公共问题,在问题确认的基础上,将其列入公共议程,组织政府工作人员(包括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社区组织代表和居民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沟通,规划师作为媒介促进三方交流。在问题解决方案达成共识之后,再进入设计阶段,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城市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还有效缓解了土地再开发中的矛盾与冲突。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篇6

有人认为,非凡的建筑才可能成为一座城市文明和现代性的标志,这是曲解了文明,曲解了现代。现代人讲求生活质量,而且更加关心自身的生存环境。在城市化进程迅猛推进的中国,科学的、艺术的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与城市形态、城市功能、艺术形态的关系值得深刻讨论。其中,公共设施的文化表达是构成整体城市景观的重要环节。

目前,各国学者对公共设施所界定的含义各有不同.对于初学公共设施设计的学生来说,景观的概念往往过于宽泛和模糊,明晰景观学的发展历史,深入思考其内涵,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实践公共设施理论与设计方法的同时,重视生态的、历史的、以及现代景观的客观存在,建立有机的设计观。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于2002年开设公共设施专业,迄今已有十余年历史。学院一贯秉承“实践教学型大学”的办学思路,在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设计任务中积极组织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成功的将实践成果和经验反馈到教学中。公共设施专业方向最初是由产品设计分支而来,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总结了一套将公共设施设计与景观设计、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的教学思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晰公共设施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共性与区别

从办学历程来看,作为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公共设施设计从广义概念产品设计分支而来。公共设施设计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公共环境产品设计,有着产品设计单体所具备的形态特征、使用规律,也遵循一般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工艺原则。像所有的产品一样,公共设施设计必须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前提。

公共设施与普通产品的用户群体有所不同。当代社会绝大部分的产品消费基本遵循“谁购买,谁使用”的原则,即使是赠予性质的产品,也可认为是使用者的消费支出被代为承担了。公共设施的消费者一般是政府或企业,使用群体是广大居民,其范围是从全社会到某些特定人群,使用人数庞大,不存在单独使用的情况。公共设施不仅仅是迎合个人或小群体的审美习惯和使用要求,还要满足更广泛人群。而社会中的使用者本身就具有族群、年龄、性别、性格、文化水平、健康状况等等的区别。

公共设施与普通产品的适用环境有所不同。顾名思义,公共设施更多存在于公共空间内,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结合于周边一切环境。包括自然条件、城市环境、建筑空间、人文背景。同时,公共设施设计要遵循城市建设的一切法规和标准,具有专门的系统性和功能性要求。

对于普通的产品设计学生,他们的作业往往是单体设计,把效果图表现在一个白色背景中;而对于公共设施设计的学生,应该在单体设计之外,融入整体概念和规划构想。例如,公共设施的效果图应有环境和光线的补充,在整体设计中考虑空间内的数量和体量,考虑时间上的可更换性和可持续性。

公共设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设施是城市景观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所发挥的作用既包括其本身的使用功能,还要体现装饰性和意象性。公共设施的创意与视觉意象,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这些设施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的景观密不可分,而且能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水准。从街区、局部地域、整体环境的角度来进行公共设施的设计探索,有助于构建一个融城市特征、文化、功能性和装饰性等元素为一体的环境。

景观文化观对公共设施的影响

景观是一个地理学名词,更是一种文化和表达.公共设施不是孤立的单体存在,它与纵向的历史、横向的周边环境,以及营造者与欣赏者的内心交流息息相关。作为景观构成的一部分,通过景观学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公共设施在公共空间内的一些现象,和创造这种现象的动因。公共设施设计借助景观意识,利用文化符号来表达,不仅能强化设施的文化感,也使公共设施设计成为艺术化的造物活动,成为文化的手段。绝不能把公共设施设计仅仅当成一种工程活动,使其简单化、孤立化。

景观学课程促进公共设施教学

公共设施设计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材培养需求。开拓学生的设计视野,使学生全面系统的认识公共设施设计是一个产品设计的新领域,是一个全面的设计系统,理解人的行为与产品设计的关系,了解“人――产品――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关系,确定公共设施在使用中的作用。通过整体性的景观意识培养,使学生更自觉的在设计准备阶段明确对客观环境的分析,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城市环境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对人群角度的理解,包括贯彻人性化思想、需求和行为特征、人流分析、无障碍设计理念。

景观学思想对公共设施设计学生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同时具备美学上的愉悦和环境、经济上的可操作性。二是提高设计者的文化修养和内心境界。

小结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篇7

【关键词】公共设施;城市文化;文化性表达

随着衡阳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空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国际著名的设计师及理论家沙里宁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目标与抱负。”城市公共设施既是现代城市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构成因素之一,可以说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它与城市建筑,城市景观,城市文化共同构筑了一个城市的形象特征。在进行衡阳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时候,要尊重衡阳地域文化的文化,将当地独有的文化内涵融入到设计中去,优化衡阳城市环境质量,打造城市品牌名片。

1 衡阳公共设施现存的问题

城市建设的推进必然会带动公共环境质量的提升,但是公共设施的现状仍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首先,衡阳现有的公共设施跟很多的其他城市一样,衡阳的历史感和地域文化特色并没有体现在城市形象中。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城市形象的千城一面让城市与城市自身的文化脱节,也使得衡阳地域文化面临被同化的危险。第二,人是城市公共设施中的核心,人性化设计比较缺乏。例如衡阳很多街道没有盲道的设置,也没有无障碍通道的设置。第三,各类现有的公共设施审美性不足。我们城市里的公共设施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出门的指示系统,休闲的座椅,公交站,垃圾箱等等,每一个公共设施都在构成城市风景,但是衡阳目前很多的公共设施造型粗糙而单调,缺乏文化艺术性。所以一方面公共设施要满足人们对其使用功能需求:休息功能,安全功能,便利功能,遮蔽功能,界定功能;另一方面,公共设施也要满足人们对其精神功能的需求:地域性、美观性、空间可识别性等。

2 衡阳公共设施文化性表达的方法和策略

2.1 视觉表达

自然地理条件是形成衡阳城市景观特色的基础条件,而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所以不能脱离城市环境存在。衡阳位于中国湖南省的中南部,是湖南省的第二大城市,坐落于南岳衡山的南面,因为山南水北被称为“阳”,衡阳因此得名。滨水是衡阳地理优势,湘江蜿蜒将衡阳市区一分为二。衡阳又称雁城,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市区回雁峰。回雁峰虽然地势不高,却居八百里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寿佛源头。在雁峰公园里建有地标性雕塑大雁塔,回雁峰的“雁文化”渊远流长,象征“雁”的建筑随处可见,有雁雕、雁亭、雁廊、雁壁等。例如在进行衡阳公共设施设计的时候可以将水和大雁作为设计元素,应用在其造型表现上。其次各类公共设施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本地的一些材料。衡阳地域内有很多特色材料,如南岳盛产竹子,界牌的瓷器,演陂的瓦罐陶缸,都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如果能将这些地域特色或特产材料等应用到公共设施设计中,一方面因地制宜顺应气候,另一方面能够唤起城市中的人们对以往生活体验的熟悉感,彰显地方特色。

2.2 情景表达

不同区域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区域城市公共设施的特色,这些潜在于客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能够负担起一定文化传承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衡阳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历史名人辈出,书香气息浓郁。南岳的寿文化深受人们的喜爱,衡阳市的湘剧,祁东的渔鼓、祁剧,常宁的雕刻、版画,衡东的花鼓、剪纸,衡山的皮影都是衡阳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也是留在记忆深处的回忆。雁峰烟雨实堪夸,石鼓江山锦绣华;花药春溪龙现爪,岳屏雪岭鸟喧哗;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试看东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莲花。这些熟悉的场景,记忆中的风景,本应该与我们的城市发展一同存在,但美如画的雁城八景如今基本无处可寻。在进行衡阳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时候,如果既能够满足功能需求又能展示衡阳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将极大的发挥公共设施链接景观环境,人文环境与人之间的作用,也能够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打造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品牌名片。

2.3 交互式表达

公共设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城市中的家具,给城市中的使用者提供便利。随着科技的进步,使用者不单单满足设计者为其提供的已知的便利,也渴望自己去了解,探索,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城市公共设施中交互式表达,就是要让公共设施、使用人群,城市环境三者之间实现信息传达、交流体验感受的双向反馈需求。科技的手段让交互式表达成为可能,让城市文化更加直接的融入到公共设施设计中,也使得城市公共设施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市民、构建和谐城市环境的功能。

3 结语

公共设施设计是一门它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体,透过一个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能看到城市文化内涵以及城市的文明,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与价值取向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当今物质极大丰富的信息时代,衡阳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除了满足其功能性,实用性,美观性,还需要把本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融入到公共设施中,让人感受到衡阳这座城市的个性与魅力。

【参考文献】

[1]张葳,蒋楠楠.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城市公共设施设计[J].中国科技博览,2012.10.

[2]魏溪清.城市空间设计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3]周安伟.现代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广场设计构思[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06).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篇8

【关键词】电子自助服务设施;人性化;人机工程学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逐步的增加,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与城市环境、人与建筑空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公共设施设计更加地关注人的行为方式和环境设施要素之间关系。优良的城市自助服务设施设计丰富了城市人们的生活,完善了公共空间的设施建设,提升了人们生活质量,打造出了具有人文精神及文化艺术内涵的生存空间,满足了人们对科学技术改造下公共设施空间的使用需求和精神追求。

1.城市自助服务设施与人性化设计

1.1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设计

公共设施设计是指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而进行的设计, 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方面。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出现了许多“科技型”的公共设施,我们称这种具有高科技、高效率、包含信息量大等特点的,且使用中通常有人机交互过程的公共设施为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是公共设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公共设施上实现的必然产物。反映出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城市自助服务设施应根据社会新的需求可持续地发展,并在城市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如图一所示)

图一 自动售鞋机

1.2人性化设计本质――“以人为本”

所谓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以人为本、以人为尊,根据人的生理与心理各方面的需求,在原有设计的功能与性能基础上,对设计对象进行优化,最终使受众感到方便和舒适。人性化设计在于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享受与情感需求的设计,充分的体现出人文关怀以及对人的尊重。人性化设计所涉及的学科比较广泛,其中主要于人机工程学、人机交互、心理学、美学等。其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泛,涉及到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领域。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去看待人性化设计就是对于产品内在的深化与拓展,将产品设计中的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在满足大部分人需求的同时,不丢失另一部分人对个性的追求。在现代人口流动频繁的城市中,公共场所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公共设施也就成为服务人群最广的产品,而城市自助服务设施作为公共设施中重要的一项,其设计需要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方式等因素。这就要有人机工程学理论去支撑,使人―机―环境三者相协调,考虑其易用性、便利性、舒适性等,以形式美法则营造出具有人文关怀的电子自助服务设施,并融入环境之中,达到人、机器、环境三者和谐。

2.影响城市自助服务设施人性化设计因素

2.1自然环境因素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也改变不了大自然,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媒介物,使得人们在大自然的环境下,更舒适的生活。对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就必须考虑到大自然的限制性因素,要有合理的利用与适度的改造大自然,将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更好的融入大自然之中。例如,南方沿海地区,气温宜人且四季如春,而北方地区四季分明,设计师在对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北方地区的冬季人们多注重保暖,会带上保暖手套,所以,其在交互界面设计中,应多使用有一定阻尼的按钮式设计,而不应像南方地区使用的电容触屏设计;并且南方沿海比较潮湿,也应考虑其材质是否易被侵蚀;北方地区较为寒冷干燥,其材质可选择具有暖和感特性的。色彩也可更加丰富。气候、地域对于公共设施设计的限制也比较大,特别是降水量、日照度、气湿等都会影响到材料的选择,工艺的处理、色彩的运用等

2.2科学技术因素

现在的公共设施与以前的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特点,公共设施的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的优化与拓展。例如现在的公共汽车站台与城市导航仪,都可以通过手机去传送信息。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导航仪突破了传统的二维界面的操作,运用了三维立体影像的技术,使其更简洁易懂。科学技术改变生活,在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关注前沿的科学技术,并用于其中,更好的服务人们。

2.3地域特点因素

地域环境的不同导致了所能提供的物质基础条件也就不一样,人们的生活习性也就不尽相同。就各国而言,因处于不同的纬度经度,产生不同的语言、建筑风格、等;例如西安的道路是正南正北式的,我们通过这样的空间架构,对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的造型处理、色彩运用、功能需求等方面进行设计。这说明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也是需要我们在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人性化设计中所要顾及的一方面。

2.4人文特色因素

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人文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人文特色;也就体现了不同的需求,不一样的生活习性。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需要根据当地人的需求以及需要弘扬和表现出一个城市深层次的人文特色与与众不同的文化气息,与城市的整体容貌环境相协调。在满足不同城市人群的精神需求,也要折射出不同城市的人文精神。例如2011年在中国深圳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的设计,既要体现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精神,也要表现出深层次的深圳精神―开拓进取,奋勇向前。

2.5人群分类

我们需要对城市人群进行一个细致的分类,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的使用人群层次多样,结构复杂,涉及到老人、儿童、青年、特殊人群的生理心理与行为方式等。“以人为本”不单要满足对物质上的需求,更需满足其精神的需求。作为设计师,要能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还需要融入人文关怀的精神,时刻观察着市场的动态,也要在人机交互方面有一定理解能力,及对于造型的塑造有一定造诣。

3.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3.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无论什么样的公共设施,对于人们来说必须是安全的无害的。在追求其外观效果以及人文关怀的时候,不能忘记最为基本的条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其它作用。为了这一点,设计师应该在产品设计时,注意其造型、材质、色彩等各方面。

3.2易用性原则

我们需要有良好的操作导示,这种引导,可以是通过人机交互与人机工程学相关理论,使用优秀的产品操作界面,方便操作的同时,使用者能也明白其具体操作方式;也可以通过具体简单的操作流程的介绍,让使用者进一步的明白其功能,达到功能使用的最大化。这样的易用性原则,也为了后面的满足人们精神需求起了铺垫作用,在体现人文关怀上更进一步。(如图二所示)

3.3艺术性原则

我们的在对于一个城市的电子自助服务设施进行人性化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了解明白一个城市的文化以及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人们生活节奏的快慢,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因而,设计师在对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设计的时候,要透彻的了解该城市的人文文化与城市精神、城市定位。通过对外观造型、色彩运用、材质选择、装饰与图案应用等方面,结合美学法则相关理论力求达到通过公共设施表达出城市的人文气息,传承城市精神。

图二 需要拥抱的自动售货机

3.4整体性原则

首先是对于城市的整体美化,需要有一个系统的、规范的、整体的布局。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是公共设施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也需要其他方面的公共设施相呼应。其次,就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而言,其建设、管理和工业化生产方式都应该是整体而系统的。综合这两方面,整体性原则是环境协调性原则的基础,它不仅能有效地实施功能,降低建设成本,发挥最佳的综合效益,同时还能增强美感, 塑造城市的完美形象。

3.5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当今社会经济增长迅速与人类的物质需求增涨,人类更加严厉地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生态系统已经不堪重负。因而,对于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首先,在于其材质的运用,过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后,材料是否有利于回收利用;其次,在于其后期的保养与维修问题,从而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将其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最后,设计师必须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是现代设计师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4.结语

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的外观造型通过丰富的艺术手段去表现,并且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成为城市公共设施中重要的一类。我国的公共设施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有着差距,需要我们的设计师与公民共同努力。设计师们只有理解一定时期当地的特殊背景文化;只有深刻地把握住特定民族文化背景;只有将人性化设计领悟透彻,才能打造出符合当代的,拥有丰厚文化内涵的设计;才能找到真正的人性化设计;才能设计出“以人为本”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

【参考文献】

[1]喻斐. 公共设施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探讨[J].包装工程,2011(6):1001-3563 .

[2]贺恋. 信息时代下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特色[J].山西建筑,2011(9):1009-6825.

[3]韩娟娟 许佳. 人性化设计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体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1(6)

[4]张东初 裴旭明. 从工业设计看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J].城市科学,2003(03):1002-203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