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级干部培训计划8篇

时间:2022-04-26 11:15:28

科级干部培训计划

科级干部培训计划篇1

一、进一步明确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和职责分工

1、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是县委、县政府管理干部教育培训的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扎口管理,指导协调,检查监督。在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由县委组织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

2、县委组织部主管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承担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管理职能。其职责是:根据上级和县委的要求,制定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及有关政策,负责协调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实施乡科级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股级干部、参照机关工作人员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训,并承担全县干部外语、计算机培训和考试的组织协调以及机关干部在职自学的实施与考核等工作。

3、县委宣传部负责全县党员干部重点是乡科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规划制订与指导工作,承办“**讲坛”等各类专家讲座,指导、督查各党委(组)中心组学习等工作;县人事局负责全县初任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岗位及职业资格培训;县经贸局负责全县企业干部的培训;县教育局负责全县干部的国民教育学历培训;县级机关党委负责县级机关各部门机关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培训;县委党校负责干部脱产培训和函授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县级机关其他部门负责本系统、本部门干部的培训。

4、为加强县委组织部主管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职能,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合署办公,履行对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负责对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协调、督促、检查,并对部门培训办班实施扎口管理。

二、逐步建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

5、以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逐步建立以需求为导向,计划调训、指导培训和自主参训相结合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营造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

6、凡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的领导干部定期轮训、后备干部培训及省、市明确规定的岗位培训,实行指令性调训,有关单位必须按计划完成;凡县级机关各部门举办的业务短训班,实行指导性管理,由主办单位与有关单位协商抽调,报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干部的学历培训实行审批制度,原则上面向市场,未经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同意,自行参加的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和职称考试等学习培训费用一律由个人自理。

7、全县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要分工协作,形成合力,避免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的倾向。凡需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或考察等活动的,由相关单位或部门将参训、考察人员的条件、活动安排等具体情况形成方案上报县委组织部审核报批,经同意后,具体参训人员或考察人员由县委组织部统一扎口抽调,活动安排由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

三、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办班计划的管理

8、党政群机关干部培训计划,乡科级干部及其后备干部、股级干部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训由县委组织部通盘考虑,负责申报。干部岗位业务知识的培训,县级机关各主办单位凡抽调本系统、本部门以外的干部参加培训的,必须事先填写《干部培训计划申报表》,内容包括培训目的、调训对象、教学计划、办班地点、参加人数、经费来源和收费标准,于每年12月中旬报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平衡,提交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列入下年度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在开办计划内培训班时,须提前一个星期向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办班方案。确属工作需要,但未列入年度计划的班次,须提前一个月向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经同意后方可举办。任何未经批准举办的培训班,被调训单位和学员可以拒绝参训和缴费。

9、初任国家公务员培训计划,按照《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由县人事局扎口,报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列入全县干部年度调训计划后实施。

10、企业干部培训计划,由县经贸局扎口,报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列入全县干部年度调训计划后实施。

11、干部学历培训计划,大中专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力量举办的干部学历班,由县教育局组织管理。中央和省、市委党校举办的干部学历函授班,由县委党校组织管理。

12、凡是组织全县性学术报告、“**讲坛”等专题讲座,并抽调各单位、各部门干部参学半天(含半天)以上,主办单位须事前向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备案后实施。

13、省、市抽调县委管理的干部参加培训,由县委组织部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通知安排。县委和县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的培训,应事前报县委组织部备案。

14、严格控制办班期间外出考察活动。确因教学内容需要,必须组织出县考察的,应坚持自愿和就近的原则。任何单位不得借参观考察之机变相组织干部旅游。

四、严格干部教育培训办班的收费和发证管理

科级干部培训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大及**届**全会精神和全国干部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紧紧围绕我区发展定位、工作思路、目标和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我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实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用现代知识充实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用时代精神和创新力提升干部的培养目标,从而为打造**区中心城区新优势,实现超常规、跨跃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执行新时期新阶段干部教育培训的指导方针,干部教育培训新体系、新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类别、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格局更加合理;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得到优化配置,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更加得力,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全区干部教育要努力实现从素质培训向素质和能力培训相结合转变,引导干部把学习理论、更新知识与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结合起来。要把在加强干部思想理论教育,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的同时,密切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努力把学习理论同运用理论研究解决我区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使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做好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干部培训原则上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分类进行。做到周密组织,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精心指导。逐步健全完善多层次、多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充满活力的干部培训新机制。

(三)突出培训重点的原则。着重抓好科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公务员培训、辖区企业法人和科技人员的培训教育,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人才和其他各类专门人才在内的宏大的人才队伍。

(四)注重培训质量的原则。要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任务,以突出时代性、实用性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计划,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加强培训管理,严格考核制度,努力探索和把握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切实保证培训质量。

四、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全区各级各类干部的培训任务,要按照现行的干部管理范围和干部的类别确定教育培训内容和培训任务。“十一五”期间,计划培训干部10,000人次。

(一)干部培训的基本内容

一是加强对广大干部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搞好对党的重要会议、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理论观点的学习,始终把理论教育放在干部教育的首位,提高全体干部在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执政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干部在理论上、政治上的成熟水平。

二是加强干部业务知识与各种技能的培训,使各级各类干部精通本行业务,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同时还要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学习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知识,加大法律知识培训的力度,积极开展现代管理、现代科技、财政金融、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培训。使全区各级各类干部具有全新的与时俱进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三是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巩固和扩大开展“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在广大干部中深入开展党的宗旨和党的纪律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使各级干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四个文明”建设中和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四是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和事关全局的重要部署,以及社会上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培训。使培训工作直接服从服务于区委、区政府决策的贯彻实施,直接服从服务于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直接服从服务于各部门、各单位推动和促进实际工作的现实要求。

五是不断改善和提高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级各类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促进知识更新,实现学历升级。

(二)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

1、抓好副科级以上干部培训。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规定,对科级干部、职务晋升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培训(轮训)。“十一五”期间,培训人数要分别达到1500人次和200人次。要按照省、市委的要求,安排区级领导干部参加省、市委党校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及时完成上级的调训任务。

2、抓好中青年及后备干部的培训。坚持后备干部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干部的成长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每年要举办1—2期培训班,培训人员100人次,“十一五”期间共500人次。除培训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和锻炼中、青年干部。每年选派10—20名中、青年干部到相关部门或基层单位挂职锻炼。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还可选派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或挂职锻炼,以此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提高他们驾驭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能力和发挥引领作用。

3、抓好各职能部门的培训。主要是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统战部、区委办、人事局、劳动局、计生局、民政局、经计局、司法局、建设局、农委、检察院、工会、妇联、团委等。

4、抓好公务员的培训工作。要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全面实行新录用公务员的初任培训,搞好晋升领导干部职务的任职培训,有计划地开展包括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在内的进修和培训,切实提高全区各级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本领。

5、抓好农村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培训工作。围绕建设农业强区目标和适应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需要,紧紧依托党(干)校阵地和省内外大专院校,对于农业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以及农业科技人员进行政治理论培训和科技培训,提高广大农业干部驾驭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水平。

6、抓好科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全区科技专家和优秀科技人才的政治理论培训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期间,专业技术人员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使8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培训,特别注重培养拔尖人才和跨世纪专业技术人员。

7、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的培训。根据区情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进行调训。

8、强化对社区干部培训。要以街道党(工)委基层党校为阵地,按照社区建设八项重点工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总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社区干部的政策、理论和工作业务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适应社区建设快速发展、功能作用快速提升的迫切需要。

9、加快学历教育发展步伐。根据我区各级各类干部学历调查的统计,全区45岁以下需专科升入本科学历的人员298人,中专以下升入专科学历人员176人,合计474人。“十一五”期间,要扎实推进我区干部学历层次新一轮的进档升级工作。学历教育的主要途径,以在职函授教育为主,以党校系统学历教育为主渠道。学历教育的主要方式,要采取分期分批、逐年推进的方式。学历教育所需经费,原则上以自费为主,对完成学业获得毕业文凭的人员财政可给予全部或部分补贴,也可划分学历层次或人员职位性质给予全部或部分补贴。“十一五”期间,对拟提拔任用的正、副科级干部,原则上要具备本科学历条件。

10、根据形势任务的要求,开展应时性培训。即按照不同时期的实际需要,根据有关要求,适时安排其他各种培训。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区直机关各部门、各街道及相关单位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干部要把培训工作作为全局性、基础性、前瞻性的工作来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定期对培训规划、计划和各项培训要求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及时研究解决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十一五”规划期间,要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的具体要求,发挥主管部门、主办单位、办学单位的积极性,做到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各尽其职、工作到位。

区委组织部主管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承担全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负责对干部培训工作统筹规划、政策协调、综合管理、检查监督。并具体负责区委管理的科级干部、中青年干部等培训。

区人事局负责全区国家公务员的培训,组织实施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

区委宣传部负责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规划和工作指导,负责宣传干部、辖区内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专兼职干部的培训。

区委统战部负责全区派干部、无党派知名人士和非中共后备干部的培训。

区农委负责全区农业干部培训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区民政局负责全区社区干部、村干部的培训。

区劳动局负责全区劳动保障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区计生局负责全区计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区司法局负责全区干部“四五”普法培训。

区财政局负责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和利用。

区直其他各部门负责本单位本系统有关干部的培训。

(三)充分发挥区委党校、行干校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要切实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和同志关于“要充分认识党校的重要地位,把党校工作放到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党的建设的全局中去认识,去把握,去部署,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培训、轮训主渠道作用”的讲话精神,使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和培养造就人才队伍方面发挥其独特的、更大的作用。要积极改善党校、行干校的办学条件。“十一五”期间,要增加对党校、行干校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提高以信息化教学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水平。要按照中央《决定》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把“党校基本建设经费由各级计划部门安排”,把“党校事业费除一般行政费外,还包括教学业务、科学研究、图书资料、教员进行调研、业务指导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实行全额拨款”的规定得到全面落实。要稳定教师队伍,提高素质能力,同时,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聘请专家、学者、各级领导干部到党校授课,提高培训质量层次,增强实际指导作用。

干部教育经费要列入区财政计划,专款专用。并根据需要每年按工资额0.3%拨款。事业单位无论实行何种体制,都要按规定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干部培训。

(四)建立和完善干部培训制度

1、调训制度。培训主管部门按计划采取发文件或《调训通知》的形式,抽调干部参加培训。无论何级干部都必须服从调训。学员所在单位应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干部参加学习。要把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2、申报制度。区直各部门举办涉及全区性的业务骨干、副科级干部培训,一律实行向区委组织部事先提出申报计划,经批准列入区委党校(行干校)年度培训计划,避免多头重复调训。

3、依法培训制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经过党校、行政院校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五年内累计三个月以上的培训,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

科级干部培训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干部队伍为目标,以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为基础,以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培训为重点,全面落实审计署“人、法、技”建设总体部署,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审计发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需要,逐步建立起点高、针对性强、形式多样、讲究实效、与审计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审计干部成长规律、充满活力的审计干部培训新格局和新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意识、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精湛审计技术、作风优良、与时俱进的审计干部队伍,为上海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工作目标

*年至*年,本市审计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根据“*”期间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上级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关精神,按照不同岗位对审计干部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领导素质、业务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实行分类分层施训,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审计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专业业务技能、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管理能力,促进本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期间本市审计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具体目标是:突出重点,加强处级领导干部和青年后备干部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管理能力;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批符合新时期审计工作需要的、与上海国际型城市相适应的高级审计人才队伍;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改进培训方法,逐步建立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形式多样、考培结合的教育培训新格局,切实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审计干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审计机关,提高全市审计机关干部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适应新时期审计人才培养需要,加速建立审计培训师资库和教材库,改善教育培训设施和条件。

三、工作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类实施。对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统筹规划,按照分类、分级、分层、分工的原则组织实施。市审计局重点抓好处级干部培训、业务骨干培训和全员岗位培训,各区县审计局根据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本机关干部的培训。

(二)着眼需要,联系实际,注重实效。教育培训要以需求为导向,根据经济、社会和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要求,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把理论学习与总结经验、研讨问题和改进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审计干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培训管理,加强对培训需求的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

(三)突出重点,考培结合,因材施教。在全面推行审计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实行“以骨干带全员,以重点带一般,以考试促培训”的方法,突出处级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针对我国加入WTO后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突出财税、金融、投资等重点专业和法律、计算机、外语的培训,并把审计业务培训和国家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其他培训结合起来,有效利用多种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干部任职培训制度和在职定期培训制度,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

(四)学用结合,完善机制,正确引导。教育培训要学以致用,要把干部参加培训和学习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建立正确的学习导向,倡导形成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氛围,鼓励审计干部参加较高学历、第二学历或与审计相关的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资质)的学习考试,引导审计干部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

四、主要任务

(一)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围绕“*”期间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总体要求,组织各级审计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教育审计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腐倡廉、爱岗敬业、职业道德和革命传统等教育,坚持和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着力提高各级审计干部思想政治水平。

(二)处级领导干部教育。要有计划、分期分批的选送处级干部参加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学习培训。“*”期间安排处级领导干部脱产轮训一遍。与此同时,结合审计工作重点,适时组织开展处级领导干部集中专题培训或研讨,培训内容突出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领导科学知识以及创新创造能力开发的有关知识,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把学习培训和工作研究结合起来,围绕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讨论研究,促进提高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优秀审计人才培训。在全面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重点加强对优秀青年审计干部和高级审计人才培训,选拔培养一批知识面广、精通业务、意识超前、掌握一至二门外语、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审计及科研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复合型的审计人才。每年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选送优秀青年审计干部参加各种专业培训,鼓励审计干部参加ACCA、CIA、IT审计师等资格考试。要建立优秀审计人才库,完善审计人才综合评价体系,把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积极创造优秀审计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四)全员培训。

1.全员岗位资格培训。根据审计署有关规定,“*”期间全市审计机关全员培训以参加审计署全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为主。第一轮全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的内容为审计干部岗位知识丛书,即《审计干部审计知识读本》、《审计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审计干部经济知识读本》、《审计干部现代科技知识读本》四本教材。第一轮全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到2002年结束。从2003年开始,根据审计署安排开展新一轮全员岗位资格培训与考试。

2.依法行政培训与WTO基本知识培训。根据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有关文件要求,“*”期间要组织开展依法行政培训与WTO基本知识培训。依法行政培训内容主要有通用法律知识和专门法律知识两大部分。通用法律知识培训以、人事部、司法部组织编写的《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为基本教材,以本市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为补充教材,专门法律知识主要是与公务员岗位、职位有关的专门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WTO基本知识培训以人事部组织编写的《公务员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为基本教材。依法行政与WTO知识培训以自学为主,辅以集中辅导。处级领导干部分期分批参加由市委党校组织的专题学习班,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和科以下干部培训由审计机关自行组织,并参加全市统一考试。

3.普通话培训。根据市有关部门规定,自2004年起,本市实行国家公务员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按照以上要求,2002年年底前市局70%以上的干部要通过市普通话等级测试,2003年基本实现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

(五)公务员培训。

1.初任培训。新录用的审计干部必须接受全市统一组织的初任培训和审计机关组织的岗前培训。

2.任职培训。晋升处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必须在一年内接受任职培训。处级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由市行政学院组织实施。各区县审计局晋升科、处级领导职务公务员的任职培训由各区县人事局统一组织实施。

(六)审计业务技能培训。

1.审计业务知识培训。要结合审计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不同行业审计工作的特点开展审计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以审计准则、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操作规范和审计相关领域的其他专业知识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

2.计算机能力培训。在普及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审计软件应用培训、计算机审计技能强化培训、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培训,着重培养计算机审计领域的中级、高级人才,力争在5年内使本市审计机关总人数的15%达到计算机应用中级水平,并培养出5至10名计算机审计应用方面的高级人才。

3.外语培训。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对审计工作的挑战,积极鼓励审计人员努力学习外语,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的外语培训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外语水平。根据审计署要求,组织开展外语达标考试。

4.综合能力培训。在加强审计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根据实际需求组织开展礼仪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努力培养审计人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文字表达和工作创新能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七)学历教育。本着改善审计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引导审计干部参加文化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历教育,鼓励审计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在职自学,进一步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学历层次。“*”期间,争取将研究生学历干部占干部总人数的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本科学历的干部提高25个百分点。继续选送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干部参加MBA、MPA等学习深造。要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实行没有规定学历的干部不能提拔使用的制度。

(八)国(境)外审计业务培训和考察。根据审计业务发展需要,继续组织市局处级干部、区县审计局领导及业务骨干赴国(境)外培训和考察,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技术,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推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全市审计机关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把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单位工作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经常研究,增强做好新世纪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完成各项培训任务。本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市审计机关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实行分层管理,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市审计机关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审定教育培训的目标计划、主要措施和有关重大教育培训事项;市局人事处负责教育培训规划、计划、考核办法的制定和教育培训工作的综合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估以及处级干部的培训;市局机关党委、法规处、信息中心、科培中心等承担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法规教育、计算机技能培训和其他专业知识培训的相应任务;各业务处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组织开展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各区县审计局负责本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和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要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要根据实际需求认真制定干部培训年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各项培训任务。要把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实行教育培训时间累计制,切实保证必要的教育培训时间。要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全面记录干部参加各类教育培训的出勤情况、培训内容和考试考核结果,及时掌握干部学习状况和培训需求,为干部使用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培训工作提供依据。要按照考培结合、学用结合、以考促学的原则,严格考试和考核。干部学习鉴定和考试考核成绩要记入个人学习档案,考试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评选先进和出国学习考察等挂钩。要把经过培训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没有参加过规定培训的人员,原则上不予提拔,如因工作急需而被提拔的,必须要在近期内安排培训。

(三)建立健全师资库和教材库。要广泛吸纳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在职审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按照“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兼职为主、相对稳定、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要紧密结合审计工作的发展,吸收国内外审计、财经领域的先进成果,在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教材的基础上,加强电子教材、网上教材、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等教材的开发利用,树立精品意识,确保教材质量,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有梯次的审计干部教材库。

(四)改善培训设施和条件。要重视培训基地建设,努力改善培训设施和条件。要加快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广电化教育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利用审计系统局域网开展网上培训,拓展教育培训的空间,有效利用多种教育培训资源和手段。要提倡联合办学,建立开放高效的干部培训系统,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效益。要加强教学培训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学培训后勤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落实培训任务,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能力和效率。

科级干部培训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审计中心工作,坚持从审计实践需要出发,以加强能力建设为核心,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方式渠道,合理选择培训内容,注重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审计干部职业胜任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立足审计工作实际,全面提高审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全面提高审计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审计能力,以建设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干部队伍为目标,以提高审计干部依法审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三、主要任务

(一)知识技能补充和更新培训

1.夏、冬季集中培训。培训对象为局机关全体审计干部。7月和12月,采取网络视频、专家讲座、集中培训、交流经验与部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以交流工作经验、讲解优秀审计项目、审计案例介绍为主要内容。达到拓宽思路,交流经验,消除问题,规范工作的目的。(责任科室:综合科、各业务科室)

2.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按照审计署计算机考试安排,组织审计人员参加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班,并参加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通过对审计机关计算机中级人员培养,提高审计干部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开展审计和处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责任科室:办公室)

3.青年审计论坛。组织机关青年干部进行审计论文征集、论文评比、交流,为机关青年干部探索研究和交流审计理论与实务搭建平台,推动审计工作发展。(责任科室:综合科)

(二)法定培训。

4.党校培训。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年内计划和安排,及时报送审计干部参加党校集中调训和专项培训,充实政治理论、管理理论以及新知识、新方法,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责任科室:工会)

(三)初任培训

5.新录用人员培训。对2014年新招录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掌握相关制度和知识,了解机关有关要求,适应岗位要求。(责任科室:工会)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分工负责。年度教育培训工作计划落实情况将纳入年度责任制考核中。各科室要统筹安排处理好培训与审计工作的关系,确保培训计划的全面落实。各责任科室要切实履行职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保证培训计划的内容在规定时限内落实。

科级干部培训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和人才、用先进的知识提高充实干部和人才、用丰富的实践锻炼干部和人才、用优良的传统教育干部和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亲民为民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为实现我县“富民强县”的发展目标、构建和谐**、小康**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各项培训任务得到全面落实,马列主义学风得到进一步弘扬;广大干部和人才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显著增强,培训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办学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培训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干部和人才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为主体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干部和人才教育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重实效的干部和人才教育培训格局更加完善。

三、主要任务

1、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和专业人才学习政治理论。坚持把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干部和专业人才培训的首要任务。要使广大干部和专业人才通过政治理论的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模范遵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2、有组织地开展干部和专业人才思想道德教育。巩固和扩大我县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成果,不断增强干部和专业人才党性观念,提高党性修养。以《中国共产程》和“八荣八耻”等为重点学习内容,经常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使广大干部和专业人才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凝聚群众的人格力量,以自己的表率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有目的地培训干部和专业人才专业知识技能。组织干部和专业人才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等,引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学习外语、计算机、外经外贸、财政金融、国际经济法等知识、技能。要围绕国际、国内、省内、县内若干重大现实、战略问题以及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讨论,努力提高广大干部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4、有步骤地规划干部在岗自学活动。由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委宣传部、两办督查室、县人事局联合组织实施,规范学习内容,统一学习计划,组织精干力量编写学习资料。每个阶段学习结束时进行严格的考试检查,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档次,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以此激励引导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切实搞好在岗自学。

5、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和专业人才参加社会实践。继续坚持组织选派干部和专业人才下派企业担任“县委特派员”、下派农村担任“科技特派员”、下派农村党建工作点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并采用挂职锻炼、跟班学习等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年轻干部。教育广大干部坚定不移地走与群众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帮助广大干部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丰富工作经验,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6、有针对性地派遣干部外出学习培训。根据我县加快发展工业、城乡经济、农业、民营经济等不同需要,认真组织好干部和专业人才到江浙、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外派培训。主要采取挂职锻炼、在当地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坚持以时间短、见效快的短期培训为主,适度少量的进行中长期培训,并且按照专业为主的原则,每年调派一定数量的干部参加。通过切实有效地抓好这项工作,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具体部署

1、县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县级在职领导干部按省、市委规定,五年内分别到中央和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或衡阳市委党校等院校进修一次。根据上级安排,县委书记参加中央党校的培训;县长、县委副书记任期内到省委党校培训一次,时间2个月;其他县级领导五年内到衡阳市委党校培训一次,时间2个月。

2、正(副)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由县委管理的正、副科级干部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规划期间,根据新的形势任务的需要,适时举办正、副科级干部专题研讨班,深入探讨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每年安排在县委党校举办2-3期领导干部进修班,每期培训70人左右,学制2个月,5年计划系统轮训700-1000人。要坚持党委(党组)中心学习,每年不少于12天集中学习研讨制度,坚持经常性的在职自学制度。一般干部每年安排政治、业务学习时间不少于半个月。要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积极选派学员参加调训。

3、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按照“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方针,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培养年轻干部的形式和途径。“十一五”期间,县委党校每年举办1期年轻干部培训班,主要对象为科级后备干部,每期培训60人,5年培训300人,学制不少于2个月。要特别重视年轻干部的使用,积极探索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路子。

4、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实施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工程,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普遍开展以创新思维为主要内容的普及性教育培训。“十一五”期间,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10天。组织、人事及有关部门每年要鼓励、支持并积极组织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人员参加学术研究,参加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培训。

5、基层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县委党校、乡镇远程教育站点及其它教育培训基地,突出抓好乡镇机关干部和基层站、所干部的培训。县委党校要重点抓好农村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社区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每两年集中轮训一遍,每期轮训时间不少于7天。坚持经常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群众路线教育、政策法制教育和无神论教育。

6、县处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县委组织部要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展好县处级后备干部的培训工作。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组织县处级后备干部到衡阳市委党校进行培训,时间半年,每年一期,每期2-3人。

7、新录用公务员的教育培训。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实行新录用公务员的新任培训和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有计划地开展包括专门业务和知识更新在内的进修和轮训。

8、民营企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县委党校每年举办一期民营企业人才培训班,重点培训骨干民营企业主、中层骨干,每期培训40人,主要学习现代企业制度基本规范,WTO基本规则、工商管理知识。选派一批年纪较轻、素质较高、有发展潜力的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员到国内优秀企业、高等院校等地进修学习。企业中层骨干的政治理论和岗位资格培训,由各业务主管部门会同县委组织部规划安排在县委党校培训。

9、其他干部的教育培训。大力加强对全县政法干部的培训,切实增强政法干部政治素质、大局意识、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做到公正执法。继续做好妇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按照妇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特点,每年在县委党校安排一期理论进修班或培训班,时间为15天,每期50人,并积极选派优秀干部进省市党校、干部院校学习。组织干部外派挂职培训,学习外地经验。

10、国内外形势的教育培训。根据国内外形势和本县工作发展需要,每年举办一次形势报告会或一次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领导主讲,参加对象为县科级以上干部、民营企业主和其他人员,了解形势,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

五、主要措施

1、加强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在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中的主渠道作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面向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制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校教学新布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使县委党校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县委党校要加强对本校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发挥党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并要积极开辟县外培训渠道,利用省、市干教培训基地,积极联系培训内容、落实培训任务,认真组织我县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培训。加快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体系开展干部的培训工作。

2、努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对现职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每年选派1-2名在职教师到基层、机关、企业挂职锻炼,同时适当选调1-2名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热爱干部教育工作,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同志充实干部培训师资队伍,此外,聘请一批理论水平高,研究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努力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逐步建立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与竞聘上岗任教制度,全面提高师资教学、科研水平。

3、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根据培训对象和任务的不同,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加大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地调研的份量,增强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展远程教育,拓展培训空间。教学内容方面,要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的实施,科学设置相应课程,加大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使学员带着一个问题来,留下一条对策走。在教学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学分管理制度和考试、考核制度。教材建设要突出时代特色、最新成果和**特点。各培训机构要根据自身承担的任务,组织力量编写有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教材。要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建设的规划、指导、管理和协调,确保教材质量。

4、落实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各单位、各部门在不断加大对干部和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投入的同时,也要把干部和专业人才培训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并争取逐年适度增加。县财政要严格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省、市的要求,对县委党校主体班学员的培训费、资料费、住宿费按人头足额列入年度预算,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县委党校要在县财政支持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多途径、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5、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一是继续坚持干部脱产培训制度。县委管理的党政干部在届期内要到县委党校脱产进修培训2个月以上,拟提拔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干部,必须经过相应的党校培训才能提拔使用。二是严格干部调训学习纪律。坚持按计划指令性调训干部参加培训的制度,任何干部都不得无故不完成组织安排的脱产学习任务,领导干部参加调训学习,必须做好工作安排,保证集中精力搞好学习。三是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领导干部在职学习制度的规定,把参加学习培训作为选用干部必备的资格条件。各单位、部门要建立干部培训考试制度,把培训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建立和完善干部学习档案,及时掌握干部学习状况和培训需求,为干部使用和有计划的开展培训服务。

六、领导管理

1、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宏观管理。各单位、部门要充分认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时要把人才资源开发和干部培训作为重要内容同步考虑,统筹安排,各单位、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注重帮助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科级干部培训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方针,以适应我市现代化建设对干部素质的要求为基本导向,以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为重点,全面开展政治理论、业务能力、工作技能和科学知识培训,突出培养干部的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加快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五”期间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明显成效:

——县局级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市级机关处级干部在五年内进行一次脱产理论进修,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有新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得到加强,运用理论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高层次领导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培训进一步加强,干部的文化程度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专业知识结构更趋合理。通过几年的努力,争取市级机关局级党政领导班子中至少有一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干部;换届时,县局级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干部占有相当比例。

——以党校培训为主渠道,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高等院校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干部培训网络基本形成,师资、教材、现代教学手段等教育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教育培训质量有新的提高。

——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和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分级管理,分类培训,计划调训与自主参训相结合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得到强化和落实。

二、任务和要求

(一)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

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不懈地组织和引导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思想基本原理,用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深入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时代特点、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始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进一步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中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开展党性党风和思想道德教育。经常进行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等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使广大干部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提高全市人民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抓好干部的业务素质培训。大力开展干部的任职培训、岗位培训、业务培训,积极组织干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以及国防、统战理论等方面知识,重视加强经济管理、城市管理、公共行政管理和外语,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和高素质领导人才。

继续推进干部的学历教育。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干部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积极探索干部终身教育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和激励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得用业余时间补知识,组织和引导干部学习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干部教育培训的具体要求。

1、政领导干部培训。坚持县局级领导干部每5年不少于3个月的脱产进修制度。在现职岗位上未经过系统培训或离上次培训间隔超过5年的县局级领导干部,都要安排参加系统培训。市委每年安排200名左右县局级领导干部参加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的理论进修、更新知识培训和岗位任职能力培训,每年安排一期新提任市管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教育培训。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县局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基本原理,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重点学好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高基本理论素养;同时,组织县局级领导干部广泛学习行政管理、法律法规、领导科学、外语、信息技术等各类知识,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习制度。坚持党委中心组织每年不少于12天的集中学习研讨制度,讲求实效,提高质量;坚持领导干部经常性的在职自学制度,加强管理,搞好组织和督导工作。

在安排好县局级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的同时,市委党校每年培训50名左右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纳入市级主体班次培训计划。

2、中青年干部培训。加强对中青年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针对中青年干部的特点,采取多种教育培训形式,着力解决中青年干部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的问题,全面提高中青年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市委党校每年举办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45名左右干部。大力培训懂经济、会管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适应世界经济挑战的复合型、外向型高层次中青年干部。“十五”期间,加大选派中青年干部赴国外培训工作的力度,每年选送一批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干部到国外大学进行中长期的学习进修。继续与国内有关高校联合举办各类紧缺急需专业研究生培训班,每年有重点地选派一批有培养发展前途的中青年干部到国内重点高校学习深造,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中青年干部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组织中青年干部进行实践锻炼。“十五”期间,每年选派一批中青年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挂职锻炼,一批中青年领导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一批县(市)区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市级机关挂职锻炼,培养中青年干部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强化宗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五年培养锻炼500人。

3、市级机关处级干部培训。坚持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加强市级机关处级干部教育培训,并纳入全市干部培训的主体班次计划。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培训内容,在组织处级干部系统学习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突出管理素质培训,提高处级干部参与和执行决策的能力,具有理性务实的思维方法和锐意开拓的精神。“十五”期间,市级机关党工委每年安排2期理论进修班,培训200名左右处级干部。认真落实处级职务公务员的任职培训,市行政学院每年举办一期新任处级干部培训班。

市级机关各部门也应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

4、国家公务员和党群机关等工作人员培训。认真执行国空公务员培训的有关规定,围绕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和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目标,积极开展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理论培训以及更新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十五”期间,全市逐步开办电子政务(商务)、WTO知识、行政法规、创新能力等公共课程培训,每个公务员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0天。

在公务员中积极开展公共行政管理本拉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育,不断提高公务员的学历层次。积极开展办公信息化、自动化和外语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和达标活动,增强公务员的对外交往能力和机关工作效率。通过努力,县以上党政机关干部都掌握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应用等方面的知识;45周岁以下的干部都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核。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群众团体和派机关的工作人员,也要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完善培训制度,努力提高素质。

5、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有计划地安排市委管理的国有控股或参股企业领导人员,参加市委党校的理论培训;继续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积极鼓励国有控股或参股企业的优秀中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每年组织一批市属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及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到经济发达国家进行短期或中长期学习进修。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培训,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6、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制度,全面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十五”期间,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0天。在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的同时,对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培训,重点抓好高新技术领域专业技术骨干和专业人才的培训,抓紧紧缺人才的培养,并为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到国内外学习深造提供条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7、基层干部培训。以乡镇、街道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重点抓好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群众路线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进一步落实乡镇干部素质教育培训三年计划,确保在2002年前对全市乡镇干部普遍轮训一遍。

按照干部培训的职责分工,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抓好非中共产党员干部、妇女干部、政法系统干部和基层干部的培训。

三、主要措施

1、坚持从严治教,落实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的各项制度。严格实行干部培训的申报审批和计划管理制度。坚持干部培训主体班次每年年初一次性下达调训计划、各级各部门统筹安排、统一确定调训各单的做法,增强调训的计划性和严肃性,避免多头抽调和重复培训。

加强干部培训的组织管理和学员的考核、鉴定工作。坚持点各调训和领导干部定期脱产进修学习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各级领导干部到相应的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基地培训。坚持从严治教的方针,加强教学和学员管理,严格组织生活,严肃校纪校规,健全考试考核制度。党政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等主体班次,坚持组织部派人跟班制度,确定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培训任务。

建立健全干部学习期间的考试考核制度,制定和完善党校、干部培训院校主体班次学员考试考核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县局级党政领导干部政治政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对拟任县局级党政领导干部职务的干部实行资格考试。严格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制度,把经过培训作为选用干部必须具备的资格,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任职,未培训暂缓提拔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干部学习档案制度,及时记载干部在职培训的时间、内容和考核情况,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考试成绩、廉洁自律和党性修养等情况,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

2、加强干部培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发挥党校的主渠道作用。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和解决党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市、县两组党校要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调研,合理安排培训项目和教学内容,逐步形成新的适合不同层次培训对象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学习运用现代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手段,大力推进干部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加强对党的建设以及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加大学科建设、科研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现代化建设。

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原则,紧密联系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公务员队伍的素质状况,合理确定和完善班次设置和教学计划,逐步形成适应政府工作需要的公务员培训教学体系,其他各类干部院校、干部培训中心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落实好所承担的干部理论和业务培训任务。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干部培训的生源组织、内容安排、教材编审、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协调和沟通,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干部培训体系。拓展干部培训基地,在搞好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常规基地的同时,积极探索在国内外重点高校、著名大学建立高层次领导人才和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忠诚于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采取挂职锻炼、进修深造、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等途径,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加快培养中青年教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大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逐步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对师资队伍的业务考核。

充分发挥社会界优秀人才的作用,构建高层次、多学科、以党校、干校和高校教师、科研单位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企业家等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师资库”,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广大干部的培训需要。

4、确保干部教育培训费用的投入,严格培训经费管理。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干部教育经费列入各级财政年度计划,作为专项经费列支。对计划外新增的重大培训项目,由财政专项拨款解决。

加强对干部培训收费情况的审批、检查和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对经申报批准,由市干部教育领导小组统一下达的干部培训主体班次和其他干部调训班次,市财政在经费上予以保证。对未列入主体班次和调训计划、以干部为主要对象的各种非指令性培训班、进修班,有关法规、政策没有明确要求的,原则上不得进行培训,确属必需,培训所需经费由主办单位解决,不得向参加培训对象收费。

5、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的同时,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重要内容,同步规划,统筹安排。

坚持在市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主管,市级机关部门分工负责,县(市)区分级管理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制,加强协调和沟通,定期研究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大问题。市委组织部负责制定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市委管理干部、部分优秀中青年干部以及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培训;会同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指导、协调、检查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市委宣传部负责干部的理论学习,抓好党委中心组的学习,落实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有关教材,并组织宣传文化系统干部的培训。市委统战部负责规划和组织统一战线党内外两支队伍的培训。市直机关党工委负责规划和组织市级机关处级干部的理论培训。市人事局负责制定国家公务员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并进行指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由市级机关有关委员负责规划和组织。市教委负责全市干部国民学历教育的管理。市财政局负责制定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有关政策,落实干部教育培训经费。

科级干部培训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坚持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我市实现现代化服务。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履行岗位职责能力、能够担当新世纪历史重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工作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突出培训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发展成果的学习研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兼顾新知识新技能的培养。坚持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科学技术干部和其他战线干部一起抓,重点抓好科级以上干部的教育培训,尤其要抓好中青年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

注重培训效果。注重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教育培训计划,优化培训内容、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省的部署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评估体系,健全考试考核制度。

培训与使用结合。建立健全并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和在职定期进修等各项制度,把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干部提拔任用时,不符合培训资格条件或没有呈报参加培训情况的,党委不予讨论。

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干部政治业务素质要求,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机制。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等观念,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的教育思想,按照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五"期间,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目标是: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制度改革,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茂名特点的干部教育培训的新体制和新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实现全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

加强对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继续把推进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坚持和完善脱产进修、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等制度。通过学习,使广大干部熟悉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坚持不懈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巩固和扩大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成果,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反腐倡廉和党的宗旨、党的优良作风的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等,使广大干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凝聚群众的人格力量。

抓好干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等,还要学习和掌握外语、计算机及其他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把学习各种知识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讨论,努力使广大干部精通本职业务,提高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努力改善干部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鼓励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全市45岁以下的县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基本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以及硕士、博士学位的达到一定比例;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逐步达到70%以上。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

四、工作重点

(一)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

坚持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每5年累计不少于3个月参加脱产进修学习的制度,坚持党委(党组)中心组每年不少于12天的集中学习研讨制度,坚持经常性在职自学制度,健全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对拟任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逐步推行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培训计划,积极做好选送领导干部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等培训机构进修学习的工作。市委党校不定期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五年内计划轮训800人左右。

(二)镇领导干部和市直科级干部

继续举办镇(街道)领导干部培训班,正副书记、镇长(街道办主任)、组织委员,规划期内到市委党校轮训一遍。副镇长(街道办副主任)、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除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参加县(市、区)委党校培训外,按分管工作分期安排参加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有关业务知识培训。继续举办市直科级干部培训班,五年内不定期轮训1000人左右。

(三)中青年干部

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探索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途径和形式。坚持学员选调与后备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认真贯彻"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方针,继续办好市、县党校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市委党校每年举办1至2期,五年内培训400人左右;县(市、区)委党校五年内各举办3至5期,共培训1000人左右。

(四)国家公务员和党群机关等工作人员

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干部队伍的目标,按照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提高效率的要求以及职位和职业发展需要,依据国家公务员制度和法规,有计划地分级分类对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规范初任培训;加强任职培训,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坚持先培训后任职。对处、科级国家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任职培训,可结合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有关班次进行;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更新知识和专门业务培训;抓好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45岁以下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培训;抓好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40岁以下人员的外语培训;在全市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

人大、政协、群众团体和派等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其他政法干部,应根据各自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五)基层干部

以镇、街道为重点,通过在职自学和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及其他各类教育培训基地,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基层干部的培训。培训内容可根据不同类型干部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规定。继续在县(市、区)部门、镇、村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坚持经常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群众路线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科技知识和无神论教育,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

(六)妇女干部、共青团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

妇联、共青团、统战等部门要积极会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有计划地抓好妇女、共青团、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五年内在市委党校各举办2至3期相关干部培训班。

(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

开展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培训,市委党校五年内举办2期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培训班,轮训100人左右。开展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坚持报考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15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根据党校和其它培训机构的职能以及所承担的任务,统一规划,充分发挥现有基地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培训网络体系。对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质量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培养一批既有较高理论造诣、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干部教育专门人才。逐步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有计划地对现职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研骨干进行培训。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实现师资资源共享。聘请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以及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按照提高干部整体素质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必修课程,适应干部的不同发展需要设置有关的选修课程。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等方式以及数字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等开展教学。市、县(市、区)委党校要进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建立网站,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等手段,加快全市干部教育培训系统远程教学网建设。

(四)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

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重要的培训项目,优先安排经费。积极探索改革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不同的经费管理办法,逐步建立根据教育培训任务下拨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模式。

各部门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不断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培训干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培训经费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掌握,专款专用。

(五)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中发〔1995〕4号)和领导干部参加在职学习的有关规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全市干部培训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考评与通报制度,党校主体班次学员学籍管理制度,组织部门了解考察调训干部在学表现制度等。加大调训力度,严肃调训纪律,建立领导干部调训情况通报制度,并列入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考核指标。建立干部培训档案,把干部的培训经历、学习表现和成果纳入干部管理、考核和评议体系之中,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依据。未经党校等干部院校3个月以上培训或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不合格的干部,原则上不能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六)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

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监督和办学质量检查,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及评价体系。按照中组部制定的对干部教育管理部门和承担干部教育任务培训基地的质量评估标准,各培训基地每年要组织一次自评,自评情况报各级党委组织部。在此基础上,按照省的部署和具体要求,组织力量,有步骤、分类别、分层次地对全市各类培训基地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培训质量进行评估,进一步促进干部培训基地建设。

(七)加强干部教育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

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构,保证有必要的编制,配备专人负责,加强对干部教育管理者的培训。各级干部教育管理部门要不断探索和总结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规律,及时把先进的干部教育理论成果运用到工作中去。鼓励干部教育管理者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努力工作,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六、领导管理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注意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抓,带头参加学习培训,切实起到表率作用。

科级干部培训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坚持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我市实现现代化服务。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履行岗位职责能力、能够担当新世纪历史重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工作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突出培训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发展成果的学习研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兼顾新知识新技能的培养。坚持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科学技术干部和其他战线干部一起抓,重点抓好科级以上干部的教育培训,尤其要抓好中青年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

注重培训效果。注重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教育培训计划,优化培训内容、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省的部署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评估体系,健全考试考核制度。

培训与使用结合。建立健全并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和在职定期进修等各项制度,把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干部提拔任用时,不符合培训资格条件或没有呈报参加培训情况的,党委不予讨论。

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干部政治业务素质要求,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机制。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等观念,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的教育思想,按照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五"期间,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目标是: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制度改革,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特点的干部教育培训的新体制和新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实现全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

加强对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继续把推进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坚持和完善脱产进修、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等制度。通过学习,使广大干部熟悉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坚持不懈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巩固和扩大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成果,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反腐倡廉和党的宗旨、党的优良作风的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等,使广大干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凝聚群众的人格力量。

抓好干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等,还要学习和掌握外语、计算机及其他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把学习各种知识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讨论,努力使广大干部精通本职业务,提高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努力改善干部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鼓励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全市45岁以下的县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基本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以及硕士、博士学位的达到一定比例;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逐步达到70%以上。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

四、工作重点

(一)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

坚持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每5年累计不少于3个月参加脱产进修学习的制度,坚持党委(党组)中心组每年不少于12天的集中学习研讨制度,坚持经常性在职自学制度,健全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对拟任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逐步推行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培训计划,积极做好选送领导干部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等培训机构进修学习的工作。市委党校不定期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五年内计划轮训800人左右。

(二)镇领导干部和市直科级干部

继续举办镇(街道)领导干部培训班,正副书记、镇长(街道办主任)、组织委员,规划期内到市委党校轮训一遍。副镇长(街道办副主任)、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除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参加县(市、区)委党校培训外,按分管工作分期安排参加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有关业务知识培训。继续举办市直科级干部培训班,五年内不定期轮训1000人左右。

(三)中青年干部

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探索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途径和形式。坚持学员选调与后备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认真贯彻"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方针,继续办好市、县党校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市委党校每年举办1至2期,五年内培训400人左右;县(市、区)委党校五年内各举办3至5期,共培训1000人左右。

(四)国家公务员和党群机关等工作人员

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干部队伍的目标,按照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提高效率的要求以及职位和职业发展需要,依据国家公务员制度和法规,有计划地分级分类对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规范初任培训;加强任职培训,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坚持先培训后任职。对处、科级国家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任职培训,可结合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有关班次进行;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更新知识和专门业务培训;抓好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45岁以下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培训;抓好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40岁以下人员的外语培训;在全市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

人大、政协、群众团体和派等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其他政法干部,应根据各自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五)基层干部

以镇、街道为重点,通过在职自学和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及其他各类教育培训基地,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基层干部的培训。培训内容可根据不同类型干部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规定。继续在县(市、区)部门、镇、村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坚持经常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群众路线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科技知识和无神论教育,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

(六)妇女干部、共青团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

妇联、共青团、统战等部门要积极会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有计划地抓好妇女、共青团、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五年内在市委党校各举办2至3期相关干部培训班。

(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

开展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培训,市委党校五年内举办2期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培训班,轮训100人左右。开展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坚持报考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15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根据党校和其它培训机构的职能以及所承担的任务,统一规划,充分发挥现有基地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培训网络体系。对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质量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培养一批既有较高理论造诣、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干部教育专门人才。逐步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有计划地对现职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研骨干进行培训。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实现师资资源共享。聘请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以及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按照提高干部整体素质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必修课程,适应干部的不同发展需要设置有关的选修课程。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等方式以及数字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等开展教学。市、县(市、区)委党校要进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建立网站,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等手段,加快全市干部教育培训系统远程教学网建设。

(四)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

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重要的培训项目,优先安排经费。积极探索改革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不同的经费管理办法,逐步建立根据教育培训任务下拨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模式。

各部门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不断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培训干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培训经费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掌握,专款专用。

(五)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中发〔1995〕4号)和领导干部参加在职学习的有关规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全市干部培训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考评与通报制度,党校主体班次学员学籍管理制度,组织部门了解考察调训干部在学表现制度等。加大调训力度,严肃调训纪律,建立领导干部调训情况通报制度,并列入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考核指标。建立干部培训档案,把干部的培训经历、学习表现和成果纳入干部管理、考核和评议体系之中,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依据。未经党校等干部院校3个月以上培训或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不合格的干部,原则上不能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六)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

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监督和办学质量检查,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及评价体系。按照中组部制定的对干部教育管理部门和承担干部教育任务培训基地的质量评估标准,各培训基地每年要组织一次自评,自评情况报各级党委组织部。在此基础上,按照省的部署和具体要求,组织力量,有步骤、分类别、分层次地对全市各类培训基地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培训质量进行评估,进一步促进干部培训基地建设。

(七)加强干部教育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

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构,保证有必要的编制,配备专人负责,加强对干部教育管理者的培训。各级干部教育管理部门要不断探索和总结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规律,及时把先进的干部教育理论成果运用到工作中去。鼓励干部教育管理者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努力工作,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六、领导管理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注意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抓,带头参加学习培训,切实起到表率作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