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生态农业论文8篇

时间:2022-03-10 14:10:45

生态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篇1

1.1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发展起来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从有机体与环境关系角度为农业提供一些原理与观点。例如资源负担原理、食物链原理、能量金字塔原理、十分之一定律等等。生物体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小麦、棉花多分布于北方冷凉干燥的环境,水稻、甘蔗则多分布于南方高温多湿的环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农业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不足和生态失调等反效果。

1.2“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3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无论其规模如何,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生态学规律,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中国幅员辽阔,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963km2,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km2,占2%,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且以梯田为主,粮食生产难度极高,产量低。

3.2.2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改善基础设施;最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辨别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语

生态农业论文篇2

1.1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分析“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英国农学家M,Worthington于1981年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981年,以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将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的成果与中国国情结合,首次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Ewert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了循环经济3R原则。国内在国外“循环经济”思想上提出了“循环农业(RecyclingAgricultural)”概念,该词语首次见于陈德敏等于2002年发表的文章。从我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概念提出后,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如:生态学家叶谦吉(1988)、吴国凯等(1988)、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991)、著名生态学家孙鸿良(1993)等对“生态农业”概念进行了完善与优化;郭铁民等(2004)、宣亚南等(2005、熊瑶等(2005等对我国“循环农业”的概念进行各自优化定义。两者的概念与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随之得到扩充和发展,其相关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分析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代表性概念,结合我国目前农产品比较丰富,注重产品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将生态农业基本内涵概括为:生态良性循环、产品优质安全、三大效益协调、科技管理支撑、产业复合设计、系统优选调控,另外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间接内涵。将循环农业基本内涵概括为:物质循环利用、环境和谐友好、产业网状依存、科技管理创新、三大效益同步、农业永续发展。通过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分析发现,其共性是二者都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或途径,其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其次,二者都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的支撑;另外,二者都注重多产业复合的复合设计。主要区别在于:

(1)虽然二种农业模式都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但生态农业更加重视生态效益,而对经济效益比较弱化,而循环农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环境改善的融合。

(2)生态农业追求的最终目标虽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满足人类社会持续对农产品的需求方面没有具体措施,因此,生态农业更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

(3)生态农业主要侧重于产品生产环节的环保、绿色,而循环农业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更重视生产环节、生产链和消费领域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自然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消耗。

(4)生态农业注重产品的自然安全,而循环农业在注重经济效益下对产品的安全比较弱化。我国生态农业的提出与发展比循环农业早20年,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科技与社会的进步,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与内涵皆不断更新完善,至今,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两者在内涵上已呈现交叉重叠现象,两者都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除各有侧重点外,直接或间接目标一致。但对生态农业而言,其发展依赖于农村环境,而农村环境又与农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发展到目前,随着农村生产资料、消费商品的丰富,在生产各环节及人们生活过程中,农业生产系统中非自然物质的输入不可避免,而这些物质按照生态学原理,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转化很困难或历时很长,从而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稳定与良性发展,造成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因此,在农业物能循环中必然涉及到非自然性物质的人为循环利用问题,而这个问题是需要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解决的。因此,为了减少概念的重复,取长补短,形成符合现代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建设要求的系统化现代农业概念,将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融合,称之为“循环型生态农业”。

1.2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界定结合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我们认为:循环型生态农业是在系统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理论指导下,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达到资源低消耗与高利用、投入清洁、产品安全、废弃物低排放,从而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优美、公民身体健康的现代农业系统。循环型生态农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高安全、美环境、美人文”,即两低两高两美目标。

2循环型生态农业的内涵

从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出发,明确其内涵本质是应用设计与实践运行的基础。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良性循环。生态良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按照生态学原理,将农业生态建设和绿色消费融合,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污染等,生产过程用养结合,注重生物资源的自然回归利用,最大程度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自给,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农业废弃物的产生与非生态化处理,最大程度地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2)物质循环利用。按照循环经济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通过优化农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使用。综合设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最佳配合方案,尤其是要加强生产、加工、消费环节非自然生态系统废弃物回收利用,使物质与能量的得以顺畅循环流动,达到自然资源低消耗、生产过程低污染、物质高利用、废弃物低(零)排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减少废弃物污染,从而将提高经济效益与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相融合。

(3)产品安全优质。将改善与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与健康的动植物生产紧密融合,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用洁净的生产方式(尽量采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物质输入)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现代管理体系下加工销售食品,倡导绿色消费,促进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4)系统网状复合。在环境保护和产品安全的总旨下,用生态经济学原则和系统科学原理设计并不断优化人工农业生产系统,将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等产业进行合理组配,建立高效循环的产业链。各产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物质利用网络,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

(5)科技管理支撑。农业系统实现物能循环、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并举,在吸收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精华的同时,更需要生产、消费环节大量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支撑。需要现代微生物工程技术、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生物肥料技术、化工材料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生物育种技术、信息工程技术、废弃物的重利用和处理技术等的有效结合,同时需要完善农业生产与产品加工各环节标准,建立科学的社会规范体系。

生态农业论文篇3

1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蓝盛芳等[7]把农业系统作为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来分析、系统地研究了自然属性和经济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解决了能量分析无法克服的不同能质的能量无法比较和加减的难题、得出一系列反映农业生态的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并对系统的能量流,物流和价值流进行综合分析、能量分析只能对系统的部分能流加权计算分析。闻大中[8-11]通过研究描述了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的一些指标、并提出建议。陆宏芳等[12]研究认为能值分析方法用生产某种能量或物质所直接或间接耗用的太阳能值量来衡量该能量或物质的价值、能值分析阶段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方法亦有不足、如能值指标体系缺乏统一性及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综合评价指标、能值转换率的计算过于繁复等、上述问题的解决与能值分析和能量及耗散分析的结合,能值最大功率的明晰化,物质分析及景观结构分析的结合等共同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发展的几大方向。陆宏芳等[13]从成本价值结构和产出效应价值出发、以顺德市农业系统改革开放22年的发展动态为研究对象、以能值理论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环境经济学方法、开展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农业系统生态经济动态的分析与评价研究、探索能值方法与环境经济学方法的整合路径、提出一系列生态经济评价指标、认为能值分析方法和环境经济学方法有着较好的互补性和一致性、但在具体指标体系选择与构建及产出端分支的量化上还有待完善。此外、提出了新的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值指标渊EISD冤=渊能值产出率-能值交换率冤/环境负载率、即EISD=渊EYR伊EER冤/ELR。严茂超等[14]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评估中国大陆各省渊市冤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及其宏观经济价值、分析比较和排序各省区单位面积产出,人均农产品能值占有情况等指标、综合考虑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产出情况、发现山东省产出居全国首位、而通过分析全国农林牧渔业产品的产出指标、发现新疆,等10个省区的土地现实生产力较低。李双成等[15]对中国的经济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院1978要1998年、除1981年,1989年和1990年外、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GDP年增长率都在7%以上。经济总量增幅明显、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然而、用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来衡量、发现中国现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处于下降态势。陈敏刚等[16]研究了中国蚕桑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外界自然,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定量计算反映中国蚕桑生态系统的能值指标、并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比较。结果表明、中国蚕桑生态系统亟须提升科技水平、以促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2省级尺度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曹志宏等[17]用能值理论分析研究了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特征、并对影响该地区投入产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吴磊等[18]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对2008年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反映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院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都比较高、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值投入、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环境复杂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该省的农业产业更趋于可持续发展。王闰平等[19]对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对2005年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进行能值分析、结果表明院该省的农业生态系统仍然主要依赖人力、属于传统农业、畜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果蔬类产值仍然较小。以后的发展要逐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机械化农业。潘安等[20]对四川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研究、得出四川省人均农产品占有量持续增加、农业属于石油型农业、因此该地区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保持种植业的稳步发展、大力发展养殖业、开发四川省的农村劳动力、加大劳务输出、从而增强四川省的农产品竞争力。吴伟程等[21]对江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江西省农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环境负载率为0.61、可持续发展指数为1.63、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能值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增大农技推广力度、以促进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张希彪[22]对甘肃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指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院该省的农业发展对本地资源过分依赖、加之购买能力不足、导致该地区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土地生产水平较低、人均能值用量较低、属于高资源消耗型农业。罗昆燕[23]基于能值理论的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以及王建源,刘继展,王明全,刘自强等人分别对山东,江苏,东北和乌鲁木齐等省份的农业进行的能值分析、得出以上几个省的农业发展处于石油农业阶段。

3市,地区,县级尺度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熊金林等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株洲市2001要2008年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依赖人力、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环境压力大、空间资源利用率低、需根据当地情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孙会东[24]用能值分析法对临洮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和环境负载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净能值产出率为1.18、环境负载率为6.1、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91、属于不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韩清延等[25]以都安自治县为例、分析了该县的能值产出指标、结果显示院该县的能值利用率低、技术文化水平低、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环境的依赖程度高、系统的可持续性较差。高红梅等[26]对天津市的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院该地区的能值产出率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工业辅助能值大幅增加、对环境压力较大、应加大科技投入、降低以化肥为代表的工业辅助能投入、以促进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刘富刚[27]运用能值理论研究了德州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了该区的环境资源和经济特征、结果表明院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应进一步调控工业辅助的能值投入、提高可更新资源利用率及科技含量、保证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岳敏等[28]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院本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现代化程度不高、在生产过程中、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生产效率低、是一种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应采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出能力。杨松等[29]对重庆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院应加强重庆市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科学技术研究、增加能值投入、增大农业推广力度、优化产业结构。

4其他特殊区域,地形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尚清芳[30]对甘肃武威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动态发展态势进行了能值分析、系统研究1986要2005年甘肃武威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指标及其发展态势、定量分析了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靳雪艳等[31]对紫色土区陈家湾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研究了四川紫色土区的投入产出状况、得出该地区的系统生产效率较高、但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经济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应增加能值投入、增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对可更新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提高产出率。周萍等[32]对黄土丘陵区退耕前后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从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结构角度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政策入手、对环境的资源利用,环境压力,能值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院退耕还林后能值产出率大大降低、畜产品的能值产出也有所下降、但是系统优势度有所上升。付晓等[33]通过研究朝阳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对比能值评价指标、分析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现状、发现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了对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由此产生了对不可更新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张希彪[34]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果表明院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是建立在对环境资源过度利用的基础上、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阶段。该地区的能值投入水平较低、系统生产优势度不高、应采取措施增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能力、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5结语

生态农业论文篇4

(一)生态农业生产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生态”主要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协调好发展农业经济与保护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减少农业污染,保证淡水、土地等资源的可持续性使用。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环节能够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的生产技术。目前,洞庭湖区农业生产过程中,面源污染严重,而面源污染主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污染。种植业污染主要指农田污染,又主要是长期使用化肥、磷肥和农药导致的污染;养殖业污染包括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形成污染的原因是,一方面,单一追求农业生产产量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过度依赖化学肥料的投入;另一方面,对农业自身产生的污染物未采取无公害处理,如农业秸杆肆意焚烧、病死畜禽尸体随处乱仍、畜禽粪尿任意排放等,这些农业生产行为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会污染水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畜禽粪尿厌氧分解产生的硫化氢、吲哚、氨、酰胺类、胺等恶臭和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投入,如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良种良法技术、种养优化技术、生态农肥技术、生态饲料技术、生态农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有利于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的生态技术。

(二)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一方面,生态农产品在内涵上与“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并无本质差别,它不仅要求农产品本身安全、营养,而且整个生产加工过程必须符合生态的特点。目前,在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领域,在产地环境、加工技术等方面已经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链的延长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而农业加工技术是实现农业产业链延长的关键环节。洞庭湖区农业资源丰富,形成了一些具备自身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农产品有苎麻、棉花、芦苇、木材、稻谷、柑橘、鲜鱼、鲜肉、蔬菜、油料等,但是由于关键技术问题(如畜、禽肉类深加工)没有重大突破,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滞后,生产经营方式、装备、工艺落后,产品精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只能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部分农产品仍为产业链低端产品,竞争力较弱,使洞庭湖区农产品加工业难以真正发展起来。所以,要加快对农副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安全食品添加技术、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利用,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带动湖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

(三)生态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市场决定流通,流通决定生产,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生产,没有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与快速的物流通道,就会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从而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利益增长和新农村建设。按照流通技术的流程功能分,可以将其分为商流技术、物流技术、货币流技术和信息流技术。商流技术是指在商品所有权转移过程中的技术,主要是商品的采购和销售技术,如电子采购技术、品牌营销技术等。物流技术是指服务于商品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中转移过程的技术,主要有仓储、运输、包装、加工、销售、配送等技术。货币流技术是指应用于资金的结算、划拨以及收款、付款等方面的技术,如电子货币、网上银行、自动结算等。信息流技术指用于商品流通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传递以及处理方面的技术,包括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商品流通技术应用过程中,离不开对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如信息采集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筛选技术、信息共享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但是,由于受湖区农户文化素质的限制、信息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足及计算机应用类技术人才缺乏等的限制,农民获得信息及使用信息的方式仍然十分落后,导致湖区农业生产无法顺利地实现与市场的对接,经常出现“滞销卖难”现象。

二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

库兹涅茨、索罗等经济学家在研究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和原因时,都得出了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的理论,这一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理论界的共识。同样,生态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对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分析,我们从系统的角度对相关技术进行整理,可以将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分为四大子体系。

(一)生态农业环境改良技术体系

一方面,积极研究生态农业各环节的单项技术。如作物栽培技术、畜禽饲养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病虫控制技术、沼气生产技术、果园覆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堆肥生产技术、免耕少耕技术、水土流失控制技术、防护林带营造技术、盐碱治理技术、天敌饲养与释放技术等。另一方面,利用生态经济工程学、湖沼学及其相关学科,在水污染治理、土地污染治理、湿地环境生态平衡、洞庭湖防洪抗旱功能恢复、湖区农业种养环境方面,利用生态农业的层级结构,研发和推广改良种养优化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物质能量多级有效利用技术、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生态技术模式。如段正梁等学者运用灾害学、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生态、系统工程等学科交叉理论与方法,将自然灾害防控技术体系中的生态基础性工程(防浪固堤生态林建设工程、草场建设工程、低产芦苇田改良工程等)、生产性工程(特种鱼及产业化工程,畜禽养殖及产业化工程,优质林、芦荻及产业化工程等)、防洪排涝工程(堤防加固、改造涵闸、疏浚河道等)以及灭螺防鼠工程(水利灭螺防鼠、环境改造灭螺治鼠、兴林固沙抑螺等工程)与湖洲高效生态农业结构的优化机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湖洲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了湖草洲畜、禽、鱼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防洪技术集成模式与荻芦洲荻、芦、林、牧、农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抗洪技术集成模式。李景保等学者设计了洞庭湖垸内居民区庭院循环经济型灭虫防病技术集成模式和垸内生产区水陆循环经济型血防治鼠避洪耐涝技术集成模式。以上四种模式已在华容县的幸福、注滋口2个乡镇区做了典型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生态农产品标准化技术体系

洞庭湖区农业发达,盛产大米、鱼类和棉麻。洞庭湖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已形成了粮食、牲猪、水产、棉花、油料、蔬菜、家禽、饲料、苎麻、楠竹、茶叶、柑橘等支柱产业。因此,必须根据洞庭湖区各地区的主导产业,着重研究与推广有利于生态农产品发展的产地环境监控技术、良种良法技术、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及流通各环节的检验检测技术、绿色品牌营销技术等,从源头上推动生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从技术上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保障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安全,从而达到实现农业生态价值的目的。如平江县中南有机茶生产合作社通过统一的技术培训、统一良种茶苗和生态农药与器械的供应、统一产品开发、统一组织产品加工销售等做法,已经把3000多亩茶园的60%发展为有机茶。

(三)电子信息技术体系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农业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说离不开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生产的产前环节,需要通过网络搜寻市场信息指导农业生产。但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里,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搜索技术、信息筛选技术及信息共享技术等让市场信息精、准、及时反映给每个农户。在农业生产、加工的产中环节,可大力发展精准农业、设施农业,依靠智能管理系统,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电脑控制,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水平。如长沙县春华镇西瓜基地、株洲县设施农业建设基地等这些设施农业的发展为湖区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农业生产的产后环节,可运用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技术、电子交易平台技术等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改进农产品的交易方式。

(四)循环技术体系

发展循环技术,实现“变废为宝”。洞庭湖区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污染表现为上游的工业点源污染及湖区内部农业面源污染,所以要重点突破对工业和服务业排放于农业和农村的废物、农业自身排放的垃圾、农村与城镇生活垃圾再回收利用的循环技术的开发,实现城乡社会的生态互动与和谐发展。具体可包括:第一,农田循环模式。如秸秆堆肥回田模式、稻-鸭模式。这类循环模式简单易行,应首先在湖区得到广泛推广。第二,农牧循环模式。如猪-沼-果模式、鱼一猪一草模式。目前湖区已经广泛推广和应用了沼气技术,所以可在沼气循环模式当中重点开发其它能够实现农牧生态技术循环模式。第三,农村循环模式。如卫生厕所和农家肥堆沤回田模式。第四,城乡循环模式。加工副产物利用模式、城市有机垃圾利用模式。通过利用和结合传统技术及现代高新技术,发展循环技术体系,实现农业内部、农村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生态循环。

三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发展思路

(一)加大对湖区技术项目研发及资金投入

首先,积极鼓励省级高校、科研院所及地方龙头企业申报有利于攻克湖区技术难题的项目。重点开展有利于湖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区域性重大应用技术、实用技术的开发和引进;积极引导地级市高校、农业职业院校、县级农业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引进与推广项目的研究。其次,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投资参与农业科技开发,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独立或合作创办农业科研机构,鼓励企业以购买成果、专利、合作研究开发等形式从事农业科技开发与产业化工作,使企业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促进多主体、多层次、分工有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加快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再次,健全湖区研发项目的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投入,逐步提高农业科技项目支出占农业财政支出的比例;另一方面,引导和建立高新生态农业技术开发的融资平台。可借鉴目前长沙市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模式,湖区发展前景大、效益好的农业技术项目,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牵头,对其进行项目评估,并提供一定的风险资金进行项目担保向各大商业银行机构贷款,以解决农业技术开发前期的资金问题。

(二)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根据湖区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农业职业教育,开展高校特色教育,大力培养农业技术型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首先,在教育助学方面提高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支持力度。如学费减免、贫困助学、助学贷款、提高研究生科研补助比例等。比如将师范类专业毕业后支农的学生减免学费的政策经验借鉴过来,探索农业类院校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学费减免政策。其次,创新农业类专业高等教育。结合地方实际,开展与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课程教学。再次,拓宽农学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途径,如国际交流、校企联合培养、地方政府选拔人才送读等方式。最后,逐步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等具有农业技术研究资格机构的科研项目与湖区涉农科技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及科技示范园区对接,高校的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贫穷社会农民接受一种新农业要素的速度取决于采取和使用该要素的有利性,有利性取决于价格和产量及采用新要素的成本。因此,一方面,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结构合理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并创新农业科技的推广模式。根据湖区产业结构需要,科学选拔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逐步形成以高校、农业科技园及龙头企业的农业科技研发部门的技术人才为技术传播主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民专业大户为科技传播中介,广大农业产业工人为服务客体的一体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通过相应的培训机制,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产品的收益预期。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一样具有效益的外溢性特征,要积极探索各种途径降低农户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成本,提高生态农业技术的传播速度。如降低农户应用生态农业技术的风险,建立生态生产行为的补偿机制、提高生态农机具的价格补贴比例、提高农业科技示范补贴等。

(四)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在农业生态技术模式中,涉及到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机、水利、林业等多个单项技术。不同部门的技术之间是可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共同应用可实现“1+1>2”的生态效果、经济效果及社会效果。但从目前的行政管理机制来看,农业部门各级科研机构分别隶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规划。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在湖区生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方面,建立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粮食及其它涉农部门组成的农业科技协商制度,强化对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加快农业科技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建立生态农业技术采用的激励机制

生态农业论文篇5

(一)发展农村生态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求

新农村建设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的,并且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来协调推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国经历了数百年的稻作农业史,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塑料地膜的污染,乡镇企业、工厂大规模发展而产生的生产废弃物,以及不节制的农业生产带来的水土流失、森林植被破坏、草地退化等等,都为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难以修复、回旋无力的难题。如果不加以紧急治理,大力发展农村生态产业,那就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背道而驰的。反之,发展生态环保的农村产业,在保证农村GDP的同时,实现了农村生存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双重优化,也才能有效、可持续的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发展农村生态产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步骤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和主体,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要以农村的现代化为基点。而新农村建设也仅仅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第一步。中国的农村现代化,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更是要提高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着眼于“三农”,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去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是真正实现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农村长效永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村生态产业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创收,更是给中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动力,为农村建设添加了和煦环保的色彩,帮助农民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运用和再生。

二、农村生态产业的主要类型及发展现状

(一)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强调“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的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使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便开始试点发展生态农业。历经三十多年,我国的生态农业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懂得因地制宜地利用先进科学技术,集中开发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的最优组合,可持续地利用资源的立体系统。当前国内推广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有14种。比如根据地形、海拔所造成的环境差异而进行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利用水陆交接、山地平原交接等各种地形交界处的边缘效应,适应生物多样性特征而开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北方防治沙化的乔木防护林和人工草地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闲置时间和家庭剩余劳动力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有效地结合了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实现了每一寸土地和资源的高效利用。除了上述的几种生态农业模式外,还有生态食物链模式、农林复合系统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开发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等等。我国的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复合农业系统,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带来的生态破坏,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已经产生危机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民增收,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有效途径,更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农村生态工业

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农村面临着城市工业转移和农村大规模开发的双重境遇,这为我国的农村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为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我国的农村工业主要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或个人所有的乡镇企业构成。一般的乡镇企业规模小但数量多,带动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也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国的工业发展有极大的贡献。我国的乡镇企业涉及工业生产的各个门类,从而导致了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面广且种类繁多。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的固体废物排放1.8亿吨,工业粉尘排放1325.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41.1万吨。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污染损失值超过50%,乡镇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主体。因此,农村的生态工业是从防治污染和生态建设两方面来进行的。防治农村工业污染,主要通过严格管理乡镇企业污染源,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污染企业进行限制治理和关停处理,对乡镇企业所在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管理,推行洁净的生产技术等等。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农村生态工业园,合理布局乡镇企业,来建设农村生态工业。如对农村的工业区进行科学规划,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并建设有辐射能力的农村经济、文化中心。除此之外,对乡镇企业进行功能区分,如将废弃物排放多的企业建设在水源地的下游,污染严重的企业建设在远离村民聚居地的地方等等。

(三)农村生态旅游

农村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只有农业产量和产品经济,还包括服务化的农业,农村的生态旅游就是其重要体现。生态旅游是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具有学习、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农村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要建立在科学指导和村民共同规划的基础上,以确保不影响正常、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因地制宜、注重个性品牌战略的同时,也需要开发有度,不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福建省永安市天宝岩保护区村落古木参天,溪流密布,瀑布成群,有极高的旅游价值。为了不破坏生态环境,又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利益,这个村在保存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进行系统的改造,包括村落环境的整治,道路的铺设和整修,农田景观的设计,院落房舍的卫生改造,以及对农民的培训、组织和管理方面。另外对已经发展成熟的农村旅游地,也要推行生态旅游的方式,以期做到缓解旅游地的生态压力和环境污染,给予其休养恢复的空间。安徽省黄山市拥有举世瞩目且保存完好的徽派原始村落宏村和西递,黄山风景区的实际承载力为10324人/d,而实际的旅客接待量却远远超出了其生态环境承载力。因此,在黄山村落地区,实行更生态的旅游规划,分散空间和时间上的客流,对此地的生态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农村生态园区规划

这里的农村生态园区主要指农村生态家园和少量的农村生态工业园,两者都是把生态生产纳入一个系统进行,都是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向协调发展的典型模式。2000年3月,农业部以生态家园为建设目标,制定了家园富民计划。建设生态家园是以农户入手,利用农村可再生资源,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原则,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而发展的农村生态经济方式。典型的技术模式有以沼气利用为主体的方式,如北方的“四位一体”、南方的“猪—沼—果”和西北的“五配套”都是联合改建了沼气池、畜舍、卫生厕所,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来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了清洁的家居生活环境、无害的农业产品和丰厚的经济收入。另外还有对太阳能的利用和小型电源的利用等等技术模式。农村生态家园在布局上,也讲究因地制宜,西北风沙大的地方考虑风力发电,新疆是山、盆地相间的地形就发展绿洲农业。生态工业园区,是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将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寻求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的工业发展模式。农村工业虽然还多是规模较小的乡镇企业,但随着农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的工业水平和环保意识都将有质的飞跃,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工业园一定会得到大力推广。科学规划农村生态工业园区,有助于系统帮助农村产业的发展,取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同时减轻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三、农村生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农村生态产业的认识尚不到位

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新时期的重要议题,围绕生态文明开展的各项研究、讨论、推广和发展也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水平和信息网络的缺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观念乃至生态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往往还是在走“先发展、后治理”或“只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计生态破坏”的老路子,致使经济是发展了,生态环境却一天天恶化。另者由于我国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养成农民各自为阵的习惯,缺乏公共环保意识。加之,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在推广、实践生态产业的时候,片面侧重技术的引进,忽视了对农民生态心理的教育和建设,使得生态产业的综合效益出不来。

(二)建设农村生态产业的项目选择困难

当前的农业生产有时会出现阶段性过剩的情况,由于不注重市场需求和农民的从众心理,盲目选择产品项目,导致生产出来的生态农产品面临买卖困难的窘境。而有些市场急需的产品得不到有效供应,有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村产业也没有开发出来。农民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教育背景的局限,很难科学把控生态农业生产包括项目选择在内的各个细节。还有一些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与当地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有冲突,而导致一些生态项目不被农民接受,无法真正得以实施。在甘肃省临洮县,当地的传统居住方式一是灶在厢房,难以与炕连接,二是当地迷信“灶王爷”不能进正房。这样的传统生活习惯就会对诸如生态家园建设中的沼气系统改造新技术的实施带来阻力,使之难以为继。

(三)建设农村生态产业缺乏实践耐心

由于农村生态产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造就了其发展具有长线性的特征。从农村生态产业的先期规划,到具体实践,再到中期管理,最后到产品销售,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较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广大的农民,都希望自己的辛勤劳作,能早一点收获成果,并且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所以,放弃选择生态产业,而从事更为熟知和见效快的农业生产。但这样缺乏实践生态农业生产的耐心,躲避先进生态农业的普及,是竭泽而渔,只会让现代农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实现不了惠及子孙后代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农村生态产业存在资金缺口

农村生态产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系统,无论于政府、企业、农民本身都有着重大的经济考量。先期的投入,不可能只靠单方面力量,农民、企业往往通过贷款的方式得到政府扶持,再投入大量的人力去建设。可是由于贷款的资金有限,步骤繁琐,有一定门槛,农民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就可能错失了贷款的机会,甚至主动放弃贷款的方式。而这些没有政府贷款又经济困难的农户,空有一腔发展生态产业的热血,是没有办法促成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的。

(五)农村生态产业在部分地区发展“过热”

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生态产业的建设是当今最热的科学发展议题,相关的建设项目也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也有一些地区,在技术力量不充沛,硬件设施不到位,相关人才也严重缺乏,后续服务跟不上的情况下,也不考虑发展的条件是否成熟,大搞“政绩工程”,就盲目开展生态产业建设。这样不仅严重影响生态产业工程建设的质量,甚至有些建设项目发展到半路就夭折了,并且这种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只会引起当地农民情绪上的反感和抵触。

四、发展农村生态产业的若干建议

(一)加强生态伦理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观念

生态伦理意识,强调人们运用伦理道德的眼光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人们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的伦理意识能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实践活动。加强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教育,能引导农民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产、生活中承担一定的生态责任与义务,促成原先粗放型的农业生产向集约型转换,以及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具有生态选择、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等各项权益。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农民懂得自主运用生态权利,才能最大程度上不损害自身利益,又达到生态产业的建设目标。生态伦理意识和生态权利观念的养成,能大大提升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程度,也同时有利于农村的道德、文化建设,是全方位实现生态农村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农村产业化的经营方式

市场需求无疑是产品生产最可靠的风向标,能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注重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运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市场,了解顾客需求,指导生态产业的项目选择和发展。比如,随着人们食物结构的调整,瘦肉型畜产品和草食性畜产品受到青睐,在畜牧业生产中,草食性牲畜将会得到重点发展,发展优质牧草就有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发展优质牧草的生态养殖和瘦肉型、草食性牲畜的生态放养就会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但在农村生态产业发展中,农民由于信息相对闭塞,不是最了解市场的群体。然而,以销售和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产品销售公司和农村龙头企业是市场最敏锐的观察者。所以,公司、龙头企业、农户,通过签约合作,成为利益共同体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应受到鼓励。这样会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规律,帮助农民选择较好的产业项目,从而促进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结合各地区不同的自然地域条件和历史文化优势,有针对性地培育挖掘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生产特色村镇和特色农产品,如优质粮食、高山蔬菜、精品养殖、园艺农业、特色茶园、观光农业等,也是在当前新的历史环境中有长远市场潜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三)重视典型成果示范,培养生态产业发展带头人

由于农村生态产业具有长线性的特征,农民注重眼前利益,所以就容易缺乏实践生态产业的耐心。只有通过典型成果示范,让农民们看到农村生态产业带来的切实利益和好处,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劳动效率。2003年,为治理石漠化,促进荒山植被恢复,广西省平果县果化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当地开展生态农业,种植火龙果。到2011年,火龙果基地挂果上市面积达7公顷多,每公顷产约60000斤,产值达120万元,仅此项该屯人均增收达2390元以上。发展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也是帮助农民增收的好项目。防护林带一般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20%以上,增加土壤含水量9%;在它的防护范围内,可降低风速35%以上;在林带的影响区域范围内,牧草产量可增加100%~200%。广大农民了解到生态农业可以带来如此丰厚的经济回报,定会更加积极地投身其中。另外,农民容易受到感染从众心理的影响,多喜欢向周边的农民朋友学习。所以先引导一批对农村生态产业积极性高、抗压性好的农民优先发展。在这些带头人的带动下和先期成效的影响下,都会争先恐后、团结互助地开展农村生态产业的学习和建设。

(四)加大财政帮扶力度,做好政府管理和后续服务工作

生态农业论文篇6

1.1寒地黑土地理

寒地黑土区域主要位于我国9个一级农业区之首的东北平原。在地理上北起黑龙江,南至辽宁昌图,西界松辽平原,东界三江平原边缘。我国寒地黑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两省的黑土面积占到全国黑土面积的80%以上。剩余部分分散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兴安盟,以及甘肃的临夏、陇南和辽宁的昌图。

1.2寒地黑土土壤气候

寒地黑土是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黑色土壤。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土壤结构性好,氮、磷、钾等有机质的含量比较高。寒地黑土区域主要地处寒温带,夏季温暖湿润短促,冬季漫长寒冷。全年中土壤的冻结时间达120~200d,无霜期为90~140d。

1.3寒地黑土生态

1.3.1生态优势

寒地黑土区域发展生态具有地缘优势、环境优势和产业优势。寒地黑土区域主要位于中国东北,对内多个省市间依托东北发达的铁路、公路、航空网络密切联系;对外与俄罗斯、朝鲜、蒙古等国接壤,是中国在陆路上通往欧洲的重要通道。寒地黑土区域的气候、土质最适合发展农耕。同时林木动物资源极其丰富,有云松、灵芝、蘑菇、东北虎、黑熊等千百种野生动植物,这为山产品、畜牧业的开展又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并且,寒地黑土区域乌苏里江、黑龙江、嫩江、鸭绿江、松花江、绥芬河等水系发达,即使相对干旱的西南地区,地下水资源也较为充沛。寒地黑土生态经济催动了第三产业,如物流业、餐饮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发展了生态理念派生出的文化、教育、旅游、艺术等产业。

1.3.2生态农业

生态建设的关键是走生态农业之路,生态农业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涵盖农林牧渔的各个方面,以绿色生态为理念,最大化的实现了资源和市场的优化重组。如黑龙江省从20世纪80代初就开始了生态农业试点工作,在农业上实施的绿色食品工程、大豆振兴工程、粮食优质工程、养殖业跨跃工程、乡镇企业升级工程及生态农业工程等六大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寒地黑土生态农业重点是要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打造寒地黑土农业品牌。寒地黑土品牌是一个涵盖农产品、水产品、山产品、畜产品等在内的农业产品品牌,是一种高品质质量证明标志,代表着天然、绿色、有机、健康、生态的区域供应。

2寒地黑土生态品牌解读

2.1品牌形式

农业品牌经济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品牌与产品特定的区域密切相关,将区域农产品转化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会促进产业集聚、使区域内生产主体达到协同,从而获得持续的品牌效应。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将寒地黑土品牌作为农业质量品牌的一个范例进行肯定,两任驻华代表3次赴黑龙江考察这一品牌。寒地黑土品牌表征着黑土地域资源特征,证明着出产产品的质量、技术等品质。寒地黑土品牌已经注册有寒地黑土证明商标、原产地商标和服务商标等。并获得了欧盟及美国联邦的全美注册。寒地黑土品牌及产品先后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品牌”,被中国管理科学院企业发展中心和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推介为“中国知名品牌”,荣获农民日报社评选的“全国首届农产品十佳区域性品牌”,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定为“国家合格评定质量信得过好产品”,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和国家商务部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认定为“中国十大诚信品牌”。2012年被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首,品牌价值评估为123.97亿,连续3年蝉联该品牌评比第一名。

2.2品牌内涵

包含环境、文化等多功能的内涵越来越多出现于农业品牌之中,任何一个品牌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有雄厚的文化基础作为积淀。特定区域文化在一定的地域中与环境相融合,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是地域民族的宝贵财富。黑土地域文化是寒地黑土品牌的根基。地处高寒纬度的寒地黑土区域,受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加之特有的人口迁移史、自身文化积淀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以及体制因素等社会生态环境的极大影响,形成了豪放大度、包容性强和敢闯、不拘小节等黑土文化特质。寒地黑土文化是寒地黑土品牌的价值核心,它决定了寒地黑土品牌存在的形式,演变的路径,是品牌的精神理念。

2.3品牌的认证与国际化

国际社会一般通过制定高标准的苛刻和严格的质量认证和合格检验标准,来最大化的保护本国的生态安全和公众利益。有效的认证及标识是创造产品品牌价值的趋势。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按科学程序,借助公正检测做出的认证结论,可以把产品的内在的品质质量安全信息以证书和认证标志等形式反映出来,从而有效传递产品质量安全信号。寒地黑土地域的黑龙江现已有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突破10000个,绿色食品产地认证面积达到446.67万hm2。绿色食品中有39种产品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FDA认证,有18种产品通过了日本粮食和食品安全检验,还出台了一部专门性的绿色食品认证地方性法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树立寒地黑土品牌形象,如何对品牌进行战略管理,开拓世界市场,建立营销网络,将绿色、安全、环保的寒地黑土产品推向国际化之路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3寒地黑土品牌知识产权及法律保护

创造在社会进步中居于源泉和核心地位,知识产权法律一端有效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另一端将才智转化为无尽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农产品区域品牌大多都具备较强的公共性属性。寒地黑土品牌在知识产权类型上是一种集群共有产权,主体多元,产权于集群内部具有非排他性,对外部排他使用;同时,产权的占有不可分、不可让渡,集群成员无权独占,集群品牌不能脱离寒地黑土地域的农业而独立存在。寒地黑土品牌知识产权特指寒地黑土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具体包涵农业专利权、寒地黑土商标专用权、寒地黑土农产品地理标志权、农业遗传资源、寒地黑土网络域名权等权利。

3.1寒地黑土专利权

本意上的农业专利权产生于农、林、畜牧和渔业等产业中,客体范围很广,主要是农业科技和成果。寒地黑土涉农专利权可以是寒地黑土地域产品,比如饮料、食品的加工技术。更主要的应是符合新颖性要求的农产品、山产品等的包装申请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这些专利既要政府制定涉农专利科技、贸易等政策,加强公共财政资助,又要建立健全农业专利科研成果归属和利益分享制度,加大涉农专利行政执法力度,畅通涉农专利侵权诉讼和权利救助渠道。

3.2寒地黑土商标权

商标是商品间为标示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志,除了提高农产品品质外,强化商标意识,加强商标权的应用是发展农业不可忽视的内容。规范运作的商标权不仅是农业品牌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更能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占有率,并且打造知名商标还能积累农业发展资金,实现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增值功能。寒地黑土品牌商标目前已完成质量证明商标、原产地证明商标、寒地黑土服务商标的注册,已然打造了“北大荒”、“完达山”等驰名商标。为了寒地黑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一些黑土区域经营主体商标意识淡漠、商标的培植、应用资金积累有限、商标中介服务机构评估机构不健全,甚至假冒、模仿、封杀等商标侵权行为。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业经营主体的商标意识,开展商标培训活动,完善中介服务质量;其次,寒地黑土地域政府应在政策、信贷等方面为寒地黑土品牌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针对地域特点,结合《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规定,制定地方性规范,加强司法,强化执法,以法律的手段切实维护寒地黑土品牌商标及其主体的合法正当权益。

3.3寒地黑土农产品地理标志权

《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地理标志是标示农产品来源的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特征主要取决于该地域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同时以该地域名称表征特有农产品的标志。而地理标志权则是由法律所规定或认可的由地理标志保护的相关权利。寒地黑土农产品原产地名称标志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知识产权,在权利内容上至少包含地理地域生产者的权利、消费者的权利和地理环境权。寒地黑土地域目前已有海林黑木耳、肇源大米、穆棱大豆、林甸鸡、兰西等六大类82种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海林猴头菇、尚志红树莓等8种地标产品被加入中欧互认推荐清单。这些地理标志产品为区域成员带来了无尽的品质声誉和经济利益,但也出现了一些不法的生产者与销售者伪造地理标志产品产地和经营者采用伪造产地对产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等侵权行为。针对此,强化宣传,增强政府、协会、企业、农户等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意识,推进行业规范化生产体系,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来为寒地黑土农产品地理标志权的发展保驾护航。

3.4寒地黑土农业遗传资源知识产权

农业遗传资源是人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自然物资,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农业遗传资源正面临着“生物剽窃”的威胁,一些国家利用先进的科技优势,通过各种手段窃取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严重侵犯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的产权。寒地黑土地域的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冬青等遗传资源是黑土区宝贵的农业遗传资源,对这些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是植物新品种权。在我国,《专利法》明确排除对植物新品种权的专利保护。所以对植物新品种权主要是依据《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的规定来进行,主要的职能部门是国家农业部和林业局。

3.5寒地黑土网络域名权

生态农业论文篇7

种植业是弱质农业,是人类生存的的根基,比较效益低受环境影响大。一家一户土地面积有限,单纯靠种植粮食棉花是难以致富的。以2014年为例,一般亩产籽棉450斤,每斤籽棉3•1元,毛收益1395元,投入化肥农药种子等成本近450元(不包含土地承包费和采摘费),亩效益在900元。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即:一是改革旧的种植模式采用新的间作套种模式,解决植棉高产低效的问题,如采用瓜棉间作•瓜粮间作•早春西瓜采用拱棚育苗,终霜期及早定植巧打时间差,已取的亩效益的最大化。2013年我镇一村部分村民发展工棚育苗西瓜50亩,亩效益均在4000左右。二是大力发展高效蔬菜种植业名特优新品种提高种植效益。以段家村为代表的辣椒种植已初具规模效益可观。毛坨村成立了占地近300亩津发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台田上面种植葡萄,亩效益均在5000元以上并且带动过了周边农民种值葡萄的积极性,成为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大投入引进推广高产抗病适应机械化的优良品种,推广粮棉间作,我省鑫秋种业公司成功开发出了麦棉两熟双高产配套技术推广模式,亩产小麦440公斤皮棉95公斤,比纯作棉田亩增收1000元,这种种植模式值得我镇汀河工作区部分村推广。

二、加快生态畜牧养殖也建设。

近几年来,我真初步形成了以津合牧业•一村养猪示范基地等为代表的养殖示范小区。下一步应从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入手,充分发货资源优势市场技术优势,探索环保生态养殖模式,以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发展养殖小区,加快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等技术的推广。大力推广生物发酵床自然养殖模式,即根据微生态理论,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在猪舍内铺设锯末•玉米秸等有机垫料,添加微生物菌剂降解猪粪,从源头上实现环保无公害养殖。形成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形成品牌,才会走向产业化,路才会越走越宽。

三、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水产养殖产量稳定,投资小收益高,有利于人工管理和控制,发展潜力大。我镇可养殖水面近8000亩,资源优势明显,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效渔业示范区,实施了科技入户工程和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2014年养殖南美白对虾5000亩,效益可观,随着经济的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但在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新问题,如:南美白对虾病害越来越多,危害性越来越大,养殖环境恶化,虾苗退化严重,抗病能力差等原因养殖户经济效益亏损,农民养殖积极性降低。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应为调整渔业结构。一是推广鱼虾混养技术,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养殖风险实现鱼虾双丰收。南美白对虾可与淡水白昌或漠斑牙鲆混养。二是发展以鱼为主,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立体农业,即台田养鸡养猪,水中养鱼虾,水上养鸭鹅池边种草,鸡粪喂猪,猪粪喂鱼形成了一种鱼草禽畜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模式,农民既增加了收益同时也保护了环境。三是推广鱼藕混作模式,利用鱼藕共生互利的关系,减少了养殖过程废弃物的产生,达到了充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可取得较高效益。四是推广鱼-黑麦草轮作新技术,这对多年淤积严重,清淤困难的连片鱼池,以减少池底污染,防治鱼病和泛塘十分有利,开辟了一条高效生态渔业的新路子。

四、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和观光旅游农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休闲渔业,旅游农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新的渔业增长点。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应向观光农业•旅游业•服务业融为一体得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渔业格局发展。以裕后•光前•陈家等村为中心,在台田上面种植葡萄西瓜等瓜果,池塘养鱼虾,集观景,休闲•采摘•度假•垂钓•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打造黄河三角洲风情的休闲观光农业区,充分发挥农家田园特色,展现田园风光魅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五、积极发展林果业。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镇实施了“三网”绿化工程,乡村文明提示工程,采用乔木灌木相结合的模式扩大了绿化面积。2014年植树30万棵,绿化标准高,树木成活率高,已构成了多树种,多层次•多形式的网•带•片•点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下一步应重点发展林业育苗•果园等,前邵村•四一等村2011年大力发展林业育苗,目前已种植白蜡•柽柳•国槐•法桐等苗木1200亩,苗木远销省内外,效益可观。

六、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以种植养殖业为基础,有利于发展当地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优势产品的发展壮大,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七、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加强水资源保护。

2014年实施了我镇乡村文明建设活动,彻底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局面。村内垃圾集中清运,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村以此为契机教育引导农民改掉陋习,争做卫生模范。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活污水的排放,农药和生产废料,水产超负荷养殖等造成了水质污染,应积极运用现代工程技术,解决农业污染难题。在农业生产上通过配方施肥、科学施肥,提高使用效率,增加有机肥施用量,秸秆还田等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加强农用地膜的回收和利用,有效地控制农业残留物的污染,通过沼气入户工程,解决粪便污染问题。

八、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我镇盐碱地多,对黄河水的依赖性极强,应充分利用“渤海粮仓”示范工程项目,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应不断完善,做到沟、渠、路、林、桥、涵、闸配套,旱能浇、涝能排,促进粮棉产量稳步提高。

九、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农业生产面向市场的情况下,农民更关心的是市场信息,应树立以民为本的推广理念,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用新途径新技术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重视对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做到以点带面,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十、结语

生态农业论文篇8

我国以农业大国著称,但我国受封建社会、战争等影响,经济和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生产也逐渐趋向平稳化,农业技术、化工技术因此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化学肥料居世界首位,与外国的有机农业生产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国外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上要早于我们,他们在经过化学农业侵害后又向生态农业发展,而我国在这方面还需要很长时间去接受和改变。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土地休耕和轮作是很难大面积实现的,而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提高农产品产量,导致化学物质不断渗入到土地和水资源中,一旦达到土地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土地盐碱化、板结等现象,带有污染和有害物质的化学物还会污染地下水,也会影响农作物和牲畜的健康,最终产生恶性的食品链,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在当前新农村大力建设之余,应该倡导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未来生态农业将会占据中国绝大部分的农业市场。

2加强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策略

中专院校是职业院校之一,其办学宗旨和教学目的是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加强生态农业教学成为了中专院校教学的当务之急,只有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正在不断提升,提升生活品质,发展生态农业与当前的社会主流趋势相吻合,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笔者对如何加强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力图为社会输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生态农业技术人员。2.1转变学生的学习观。传统的化学农业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经济效益,节省了很多劳动时间,带来的危害是潜在的,长期化的。生态农业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其在经济效益的获取上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就导致很多农民和学生对此有偏见。因此,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开展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及对农业的偏见,让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中既看到价值也收到效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农产品的绿色化发展[1]。从目前农业的发展态势来看,生态农业必然会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农业的大方向,并且我国的很多农业技术已经在世界农业中实现了高科技的发展。当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生态农业技术人才,利用好我国已经研发的农业高新技术,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化发展。2.2创新学校的办学模式。首先,中专院校生态农业教学要结合当地和各地区的市场需求,实现多元化的新型的办学模式,形成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职业培养等一系列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出校后更好的适应专业的需求。其次,开展学生返乡创业培养的办学机制。鼓励青年学生毕业之后带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返乡带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发家致富,同时学校为他们提供再教育和培训服务。再次,开展农业、中职、高职联合办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再学习的机会,调动各方优秀的学习资源,让致力于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青年有可学习的机会。最后,实行“农林牧副渔”结合的办学模式。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将农业与其他行业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如:增加农产品加工专业、农业旅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服务专业等。通过跨专业课程的开设与学习,能够使专业人才向通用人才发展,培养出更多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人才。2.3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当今社会的竞争简单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中专生态农业教学力图培养高质量的农业技术人才,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主动实践的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的融合起来,同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中专生态农业教学以技术人才培养为主,所以教师要明确生态农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在课堂上不断引进和倡导新理念、新技术,并引导学生逐渐接受这些新思想,增加课堂互动和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真正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好的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2.4拓宽中专就业渠道。就业问题是中专院校发展的关键,学校在为社会输出人才的同时也应该解决本学校生源的就业问题。因此,中专院校要加强与企业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等,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去调整专业和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另外,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能够为学校老师提供调研和学习的机会,丰富教学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之时,中专院校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农业教学研究,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生态农业技术人才,不断创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技能性人才,继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冯海昌 单位:河南省太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