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8篇

时间:2023-02-08 22:16:48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1

关键词:建筑材料;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建筑材料》课程是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涵盖了常用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天然石材、屋面材料、金属材料、木材、防水材料、绝热和吸声材料、装饰材料等。材料品种繁多,基本涵盖了土木工程中所用的常用材料,主要学习土建材料的基本组成、性质、应用及行业标准、检测方法、储存、运输和保管等知识。它为后续的专业课《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建筑材料》是一门应用技术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材料的采购、计量、验收、入库、台账管理、取样检测等技能,这些是今后从事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材料员等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技能。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及其试验检测技能,以便在今后实践工作中能正确与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同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是我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认真备课准备教学内容

开学前,我把所用教材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建筑材料》仔细阅读,了解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整本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全面了解教材的系统性以后,要进一步分清主次,明确哪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哪些是对学习某一部分教材有决定性作用的知识,即通常所说的抓住重点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再制订出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内容、进度和时间。备课时务必采用按章备课、分节讲授的办法,不能备一课,讲一课。因为只有做好章节备课,对一个章节的教材作出全盘考虑,将知识加以集中归类,找出每节课的中心、线索和内在联系,体会其重点和关键,才能联系《建筑材料》的教学目标确定每章节和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材料》应重点突出水泥、混凝土、钢材等结构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并应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工程案例补充到课堂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各种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因此有必要做出相应调整与补充,以便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更好地使教学内容反映出当前建筑材料的新发展。总之,认真做好每节课前得备课,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合理安排好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讲授好《建筑材料》的前提。

二、结合专业实际进行课堂教学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能力低,没有学习学习习惯且存在消极逆反的自卑心理的问题。《建筑材料》课程具有专业知识多,文字叙述多,牵涉专业知识多,工程实践内容多,学生学习时无条理可循,易感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逐渐失去学习自信心。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就必须强调《建筑材料》在整个专业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好第一节绪论课。中等职校的学生学习建筑材料的目的是学会如何应用材料,而不是深入研究材料,需要的知识面较广,但内容不宜深,所以对于教材内容可以讲解得浅一些、范围广一些,知识更新要快,以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传统材料如石膏、石灰、木材等不宜讲得过多、过细。各种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施工技术不断涌现,因此有必要做出相应调整与补充,以便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更好地使教学内容反映出当前建筑材料的新发展。在讲授传统材料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新材料的优异性能,以及先进技术与新工艺在专业实际中的惊人之处,使学生耳目一新、眼界大开,这样让同学们对《建筑材料》课程的学习更加重视。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建筑材料是有形、有色的实体,我们可以把一些便于携带的建筑材料带到课程上,教学效果更直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讲到钢筋的时候,我带来了几根钢筋,通过观察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钢筋是光圆的、什么样的是带肋的。通过几根钢筋有裂纹、掉鳞、机械损伤等外观缺陷的引出钢筋混凝土的预制板产生的裂缝往往都是有缺陷的钢筋造成的,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材料性能,找出实际中出现工程问题的原因。生活中不乏与建筑材料有关的现象,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使用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学习砌筑砂浆时,就一个学生看到他们家用普通水泥砂浆在墙面上铺贴的瓷砖会脱落,巧妙地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影响砂浆黏结强度的因素:(1)砂浆本身的抗压强度;(2)砖石本身的表面状态、清洁程度、湿润状况;(3)施工操作水平及养护条件。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找出瓷砖脱落原因。这些现实生活中实例,促使学生主动对学习建筑材料产生兴趣。再如冬季混凝土浇筑完后要在上面覆盖草帘并洒水,为什么红砖用得越来越少?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每一章的学习更加连贯,而且让学生掌握了遇到问题首先分析,然后通过分析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以后更好地将自己学习的建筑材料专业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多样化得教学评估

学习建筑材料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建筑材料知识,具有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建筑材料专业课的方法。当前的教学评估主要以卷面考试为主,学生的主要目的、最终目的都是应付考试,这种教育评估违背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因此,要改变当前的教学评估方式,改变当前的卷面考试方式,使学生将重心转移到能力培养上,使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注重自己个人素质的提高,使自己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成绩应该包括考试的卷面成绩、平时的作业、课堂讨论,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重视平时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建筑材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学主体作用;结合学生实际,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利用教学媒介进行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特点与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评估,准确判断学生掌握情况,建筑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故该课程不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方法手段上都应紧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更新,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杨 单位:安徽省蚌埠建设学校

参考文献:

[1]李业兰.建筑材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2

化学新课程新教材教学研究与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教材设计的指导思想、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和建构性的教材体例结构上,都力求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近几年来的新课程、新教材实验中,在没有模式范例的情况下,教师需要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的认识,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化学教学与构建水平。

一、整体把握模块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点

高中化学课程是由两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组合构建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深入领会每个课程模块在整个化学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整体把握课程模块的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课程模块的设计具有基础性和整体性,通过两个模块的学习,使全体高中学生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为学习其它化学课程模块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初中化学课程的衔接,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注重整体性,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质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在学习必修课的过程中,要为相应的选修模块预留接口,搭建平台,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生活性是化学教学的联系点

化学教学的生活性是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是学习动力的直接来源。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材中编入了大量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材料,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例如,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可以联系大量自然变化、考古研究、建筑材料、热电能、科技发展等一系列生活、生产事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有效获取化学知识,并促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情感和良好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又如,“化学与生活”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三、实验探究性是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这些特点。如人教版化学1 中就编入了27个实验,7个“科学探究”和7个“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要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技能与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有效的课堂设计是化学教学的关键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基于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必备的技术甚至是艺术。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活动为基本点进行思考和设计的,是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以达成三维目标。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内容: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意义,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况,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教学中三维目标和知识框架的设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评价与教学反思。

在具体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把握好四个有效性,即教学内容选择的有效性,包括处理好选修与必修内容的关系;教学问题设定的有效性,包括把握重点、找准“着眼点”、明确目的、因材施教等;学生活动与探究的有效性,包括课堂教学氛围、环节设计、问题设计、交流与创新;例题和课堂练习选择的有效性。由于新课改下化学学科课时少,内容多,所以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化学教学的突破点

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展的学习方式,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过程体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化学1关于“铁的氢氧化物”的教学中,可将[实验3-9]改为分组实验,做Fe(OH)2的生成实验时,有的同学按照基本的操作规程进行:将NaOH溶液滴加在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里。由于氧气氧化的作用,学生得到的是灰绿色沉淀,这与课本上所讲的Fe(OH)2是白色沉淀不同;有的同学使用了长滴管吸取NaOH溶液,并将长滴管伸入到FeSO4溶液中将NaOH溶液挤出,得到了白色沉淀,但很快又变成灰绿色沉淀。实验方法不同带来实验效果的不同,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提出,学生积极的思考、合作交流,带来的思维与智慧的碰撞,思维方式、学习过程中闪光点的发现等。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把机会交给学生,使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带来了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使学生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学,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实现了化学教学的突破。

六、生成性是化学教学的亮点

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新课程的亮点。新课程强调生成,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践创新和批判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把课堂向无数不确定性开放,机智敏锐地把教学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纳入教学过程,使课堂生成性资源更好地为预设目标服务。

如在有关SO2的漂白性教学时,围绕“二氧化硫能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这一现象的反应原理,会引发学生激烈的争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在起作用”;“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由于亚硫酸的酸性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而褪色”。如何验证原理?验证过程中,操作方式,各种药品性质、浓度、现象的解释等都有可能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如能很好把握时机、整合预设与生成,都将会使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由此看来,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精心、精细的预设――课堂教学情景下智慧的交融――新的课程资源的生成――预设与生成的巧妙整合――预设目标的达成与适度延伸。

七、问题设计是化学教学的兴奋点

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问题的设计必须把握以下策略:把握重点,找准“着眼点”;明确目的,有的放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颖别致,循循善诱;重视差异,因材施教。

例如,在进行选修模块4中“原电池”一节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动手实验:将锌片与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进一步验证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的结论。然后,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再同时插在稀硫酸中,发现铜片表面立即有大量气泡逸出,而锌片表面则几乎没有气泡产生。这个“一反常态”的实验现象,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思维特别活跃。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问题讨论,定能收到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

八、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化学教学的发散点

化学世界实在是太丰富了,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如学校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媒体资源和学生资源等。

新教材是一种筛选了的课程资源,但教师仍应当进行再度开发。这需要教师认真专研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度开发与整合,依托教材而不唯教材。如,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的智慧利用,化学研究性课题中各种课程资源的利用等。

九、教材的灵活使用体现教材的价值点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材与旧教材有着很大的区别。旧教材是知识、技能的载体,知识体系较完整,是学生所学知识的较为完整的呈现。因此,旧教材是用来教知识的。新课程对学科的综合要求很高,但在综合过程中许多知识点在衔接上有疏漏;内容具有开放性强、系统性弱等特点。新教材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创设学习环境、形成知识、技能及价值观的载体,是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学中应当把它作为范例使用。这是新教材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要依照自己的专业理念、科学精神与智慧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以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体现新教材的价值。

十、独立思考和提高思考能力层次是化学教学的核心点

就学习过程而言,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习化学重在理解,要弄懂原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虽然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核心点。人教版教材化学1 中设置了19处“思考与交流”,有9处“学与问”,所有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直接相关的,必须运用好。

十一、过程性是化学教学的着眼点

高中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过程性目标作为在新课堂教学中实现的三维目标中的两个目标。这就表明在化学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在化学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即强调体验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这就说明过程性是化学教学的着眼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材(人教版)中的“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每一章后的“归纳与整理”等,都是学生过程性学习体验的好素材,要切实利用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刘仕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与探索[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10.

[3]龚雄飞.高中新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5.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3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206-02

"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一直被视为衡量化工高等教育水准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它也成为各高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例如,在自2003年启动的国家精品课程评选中,先后有6所高校的6门"化工原理"课程被评选为国家精品课程,数量占全部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国家精品课程的35%。

1."化工原理"课程教材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化工类本科的《化工原理》教材约有20余种,多数以介绍化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其工艺计算为主要内容,少数结合"传递过程"和"分离工程"的相关内容,为改革类教材。

(1)天津大学主编的三套《化工原理》教材

由姚玉英主编的《化工原理》教材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化工原理"课程教材之一,其第一版于1992年出版,于1999年和2004年分别进行了修订。由于该教材基本概念阐述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连贯性强,工程观点突出等优点,长期以来且直至目前一直被许多高校所选用。

为适应时代以及不同专业对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所提出的新的需求,2005年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倾力打造了适合于化工、石油、生物、制药、环境、食品、材料等多专业使用的《化工原理》新教材。这套教材以化工传递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方法论为两条主线,系统并简明地阐述了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过程计算、典型设备和过程或设备的强化途径。它的最大特点是拓展了内容,增加了适合于不同专业的知识点和实例。现在,这本新教材正在被越来越多高校所了解和认可,使用学校逐年增多。

(2)陈敏恒(华东理工大学)主编《化工原理》教材

该教材于20世纪80年代问世,在内容上与以往教材相比,加强了传递内容,并以传递原理将单元操作分类,体现了单元操作的过程共性。该教材在当时全面改革了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特色,因此获得了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目前此书以进行了两次修订,其第三版于2006年出版。在多学时的《化工原理》教材中,这本教材有着较大的影响力,目前使用学校较多。

(3)王志魁(北京化工大学)主编《化工原理》教材

该教材自1987年问世,至今已出版第三版,主要适合于70-100学时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使用。作为少学时"化工原理"课程教材,该教材主要介绍了流体在管内的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沉降、过滤、传热、吸收、蒸馏及干燥等单元操作,其章节体系、内容多少和深浅程度受到使用者的好评。同时,由于目前与化工专业相关的交叉专业、新型专业招生量的不断扩大,这本教材的目前市场销售情况和前景都比较好。

目前出版本科《化工原理》教材的出版社包括化学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及众多的高校出版社。可以看出,"化工原理"课程作为化工等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其教材的建设和出版受到各高校和出版社的普遍重视,国内化工专业排名前十位的高校几乎都编写和出版过《化工原理》教材。但是从影响力和市场的调研结果来看,编写学校实力较强、编写历史悠久的经典教材以及适用面更广或者特色更加鲜明的新编教材更加受到用户的青睐。

2."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现状浅析

随着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辅助技术手段在教学中日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师开始关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例如,前面列举的五套《化工原理》教材都配套有相应的电子教案或教学课件,为使用者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的支撑和服务。

除了与教材的配套资源之外,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北京东方仿真技术公司等很多单位都开发和研制了为"化工原理"课程服务教学多媒体课件。其中天津大学开发了多达八套的多媒体课件,可用于不同体系的"化工原理"全程授课使用。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则开发了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同时也有多个高校开发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CAD设计软件。在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中,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分别建设了"化工原理及实验"的网络课程,其中天津大学的网络课程被评为优秀网络课程,目前点击量已达到了十万余次。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教指委和多所高校共同开发的"高等化学教学资源库"中的"化工基础子库"则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发展的另一重要成果。

不难看出,现有的"化工原理"课程的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开发教学适用性更强、使用更灵活、交互性能更好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将成为未来"化工原理"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余国琮. 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改革的研究与实施项目成果汇编[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柴诚敬.化工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化工原理[M].3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4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建材建设;教学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是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后续专业课的基础课程。由于扩招和社会实际需要,很多高校都加大了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投入,包括教材的编写,课件的开发,实验室建设等。渤海大学是省属二本院校,鉴于生源状况和社会需求,从2003年开始,我们着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研究。依据多年教学经验,综合考虑了课程内容的多学科、教学对象的多层次、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解决问题的多角度等不同层面的要求,综合运用了各种媒体并发挥其各自优势,形成媒体间的互动,强调各种媒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了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化教材体系,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五年的教学实践表明,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化教材体系的构建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满足了多样化、个性化和实用化的教与学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课程改革中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1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是一种根据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编写的供教学人员使用的知识信息符号载体,教材内容围绕语言自身的语法,很少涉及应用,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忽略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机会,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深度和例题习题配置上,使大多数学生感到不适应。其主要原因是实例少,例题和习题的配置过于数学化,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过程虽使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手段进行讲授,但很多课件都是教材内容的复制,讲授的内容还是围绕语言自身的语法,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依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点、生源状况和实际需要,编写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材,采用灵活有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研究的指导思想

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确定教材内容;正确处理新理论、新技术与旧内容的关系,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少而精的教材建设原则;以知识结构为主线,以程序设计为中心,融入科学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立体化教材建设

立体化教材是指以形成教学能力为目标,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及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立体化教材主要包括:主教材、教学参考书、电子教案、试题库、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等。

3.1主教材建设

在立体化教材建设中,主教材建设通常是重点建设内容。2003年,依据课程特点和生源实际出版了《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对常规的C语言教材体系结构[1-2]进行了适当调整,将指针部分分散到相应的章节中分别进行讲授,增加了C语言图形绘制和C程序与DOS、BIOS接口两部分内容。强调学练结合、注重实践,与汇编语言课程形成紧密联系,便于学生掌握低级语言与高级语言的接口。依据同行专家、主讲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修改,2005年,编写了《C语言程序设计》,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作为普通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特色教材出版。该教材整合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和数据结构课程的重叠内容,结合经典案例,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中心,在知识结构、内容安排、文字表述和习题配置等方面都根据生源做了反复认真地推敲,达到了教材难度与学生接受能力的最佳平衡[3-4]。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多所高校选作教材。

3.2实验指导书建设

依据主教材结构和实际需要,出版了《C语言程序设计习题解答和上机指导》。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应用设计了16组具有代表性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个与当前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题目,写出实验报告并演示程序。设计了10个综合性的实验题目,目的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利用,检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书的特点是体现教材的重点的难点,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3电子教案建设

依据主教材内容,编写了与纸质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电子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对知识点的把握及明确的教学方法,体现教材内容的精华, 也是学生复习的重要指南。

3.4多媒体课件建设

依据主教材内容,设计开发了“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演示系统”,其特点是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功能强大、内容丰富完善、互动性好,能显著改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逻辑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005年由大连理工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已被省内外多所高校使用。

3.5网络资源建设

开发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包括课程学习、电子教案、辅导答疑、网上考试、在线讨论、素材检索、重点难点、实验实训、习题与答案等大量功能模块及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利用此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价。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完善,信息量大,特色鲜明,能满足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交互性、个性化、及时反馈、学习者控制、协作学习等原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网络课程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多样性的基本要求,为师生创设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完全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而变得轻松、灵活,为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实施性强、操控性好的教学平台。

3.6试题库建设

为了做到既客观又公平,据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建立了试题量大、覆盖面全、难易程度符合生源素质的笔试试题库和上机试题库。试题库按章节进行分类,试题类型以程序设计和分析为主,笔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程序分析、程序填空、程序改错和程序设计,上机题型包括为程序改错、程序填空和程序设计。设计开发了笔试考试系统和上机考试系统,2005年由大连理工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已被多所高校使用。试题的抽取和评卷都由计算机完成,使之科学化、现代化。保证了组卷、评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多元化教学方法

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指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地使用任务驱动式、案例式、类比式、讨论式、引导式和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特别是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并借助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这些方法得以有效实施[5-9]。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在讲授C语言概述时,通过几个典型案例介绍C语言的特点和功能。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值、学有所用,增强了学生学好C语言的欲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确保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依据生源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动态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例如,将排序过程和函数递归调用过程形象地用课件展示,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为教学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讨论题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在讲授函数的参数时,要求学生讨论普通变量和指针变量作为函数的参数的区别。通过学生讨论,印象会更加深刻,理解会更加透彻。

教室课堂与网上课堂相结合。将电子教案、多媒体演示系统和项目案例都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复习和自学。

面对面答疑和网上答疑相结合。规定时间和地点组织学生进行答疑,开发了网络答疑系统,开设了专题BBS,对观点不一致的问题定期进行面对面讨论并讲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5结语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主教材建设、实验指导书建设、电子教案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试题库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06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2004年,“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法研究”获渤海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C语言程序设计》被评为渤海大学精品教材。2008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研究”获渤海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具有专业特色和适合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材体系优化了课程体系,整合了教学内容,反映了当前程序设计的主流技术和发展趋势。强调学练结合、注重实践、可操作性强。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保证了整个教学活动以程序设计为主线,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立体化教学平台保证了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校学生的程序设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程序员考试合格率连续5年均超过了50%。在毕业实习中和毕业以后,大多数学生都能迅速胜任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学生就业率提高了21%。为其他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 C程序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何钦铭. C语言程序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马靖善,秦玉平. C语言程序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蔡开裕,朱培栋,徐明. 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8):69-70.

[5] 林小茶.“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12):24-25.

[6] 王振岩,张玲.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C语言教学中应用的一些体会[J]. 计算机教育,2008(6):63-64.

[7] 范红,吴怡之. “C语言程序设计”趣味实例教学方法的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9(10):58-59.

[8] 王冰.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9(2):142-144.

[9] 严悍,衷宜,赵学龙. 编程语言教学实践中QDeV 方法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8(5):56-58.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Method Research on C Language Programming Course

QIN Yu-ping, MA Jing-sh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00,China)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5

【关键词】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做”一体化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7-02

一、引言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以湖南电气职院机械类专业为例,目前每届学生人数达500人以上,这给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工艺特点、热处理以及质量控制等。该课程由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理论课程内容多、各章节独立性强、专业术语多、应用性强;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实训教学也难以保证学生能主动完成相关实训。因此,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中“教”的技巧

教”即为教师的“讲”。本课程传统教学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教”,教师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内容较抽象,教师不得不过于详细讲解教学内容,从而占整节课的时间。如何教好该课程,首先要给学习对象“把脉”,结合学院实际办学条件就地“取材”,以取得实效。本校学生主要来自本省,以湘潭及周边地区居多,多数学生的高考成绩不太理想,很多学生的课外时间用在上网或玩手机上。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充分利用职教新干线等相关资源,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引入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课堂讨论、分析判断,提问、研讨、互提互答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在课堂上成为“学习主体”,把平时表现作为期末考核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企业优质现场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及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要起主导作用,教师要经常阅读相关文献,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和相关课题研究,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中“学”的方法

“学”即为学生的学习反应。课程内容繁杂、概念抽象、理论枯燥等,使得学生难记忆,难理解,教师难讲解。对于本课程的教学,不仅有课堂的理论教学,还要有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该课程相关知识,因此,合理组织教学显得尤为关键。

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材料的性质、成分、热处理方式及其应用领域等通过实例图片或实验视频等进行演示,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如工程材料热处理的“四把火”,从加热、保温到冷却方式等。这种“学”,不仅需要教师拓宽专业知识面,而且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宏观把握,既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注意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密切注意学生“学”的状况,不能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否则学生失去对“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注意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带着问题“学”,让学生归纳总结。学生若能抓住“学”的主线,理顺课堂讲授的重点、难点,就能保证在“学”的环节上获得材料选择、正确使用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学”,如采用互联网、图书馆、职教新干线网络教学平台等查询相关资料,通过企业生产实习和日常生活中接触例子,获取材料应用知识。

四、课程中“做”的学问

“做”即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手做实验、实训。实验、实训是材料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实验、实训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常用材料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材料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热处理方法等。除了课堂上传统教学以外,可利用仪器展示、实验演示、动画模拟,企业生产现场观摩等,以达到教学效果。有些实验可能无法安排学生“做”,例如有色合金、非金属材料实验和材料表面热处理等,也可利用以上方法,这样既可节约教学资源,又可达到学习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机械零件、刀具材料等相关图片到课堂中去,学生通过对实物信息的获取,提高感性认识,鼓励学生思考,并设置一些创新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项目等措施,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

对于学生的“做”,教师应身体力行,亲自动手做实验并参与工程实践,丰富自己的动手能力,成为“能工巧匠”,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做”。

五、课程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既是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又是学生对学生方式的一种尝试。对职业教育而言,无论是对职业教育发展影响颇深的德国模式,还是美国的“欧林工学院”模式,都是世纪大工程背景下“教学做”的成功案例。坚持“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达到“做”的核心。在设置学习情境时,通过项目化工作任务,按照认识学生规律、职业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工作任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使学生由学生主体向职业人角色的逐步转变。

总之,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口头表达和积极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与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迎.《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03).

[2] 衣雪梅等.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6

【关键词】新型电池材料课程 模块化教学 评价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支持新能源发展,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提升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研发技术,而且能让学生通过创新性训练提高创新研发能力。采用模块化教学对于组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动力。

一、新型电池材料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开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高校为数不多。华南师范大学作为广东地区唯一开设本专业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对于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在国内建设时间较短,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较为贫乏。《新型电池材料》作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进行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对于提升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MES)又称模块式教学法,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法是在深入分析每个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将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发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形成的组合式教学方式。其教学目标明确,每个模块的课程设置是在分析学生的专业能力后,根据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尽量精简次要内容,按需施教、学用一致。模块化教学目的在于提高教学及考核内容的透明度,从而提高整个学习的灵活度,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新型电池材料模块化设计

新型电池材料模块化设计是对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锂硫电池、锂空电池、锌空电池、全钒液流等多类型电池新型正负极材料的文献调研和研究,结合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采用模块化的模式组织基础教学内容。以锂离子电池模块化教学为例,首先按照正负极材料将其分为两个子模块,正极材料子模块下又依据晶体结构类型进行分类,如尖晶石结构、层状结构、橄榄石结构等,每一种对应一个次级子模块。而每一个次级子模块中包含符合此种结构类型的多种新型电池材料相关知识,如详细结构特点、合成方法、性能缺陷、性能对比、改进措施和应用实例等。每一个模块都构成独立的教学单位,教学目标明确,不仅提高了学习的灵活度,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模块化设计还针对改革本科教育课堂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研究,推行“教、研、做、产、改”相结合的“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即通过教师教学、学生研究讨论、学生做实验、学生到生产企业参观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进等过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动手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新型电池材料课程评价改革

《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列为重点发展目标,而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需要从专业整体规划角度系统开展研究。通过对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学环节、教学组织和评价体系等进行设计与创新,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可见,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适应模块化设计,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和技能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和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依据上述模块化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评价等制定适应模块化教学法《新型电池材料》课程标准。

五、总结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也正在发生快速的变革,对于新开设的专业,没有过多的教学模式束缚,更加容易与时代接轨。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和定位,结合新型电池材料课程特点,将较先进的模块化教学与之融合,通过模块化教学设计、“五位一体”教学实施和“三结合”课程评价,将有效提高课程授课质量,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玲,梅丽雪.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探讨[J].华章,2009(09):81,90.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7

关键词:复合材料结构;课程设计;重点;基本内容

课程设计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才能进行的强化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和初步形成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1-2]。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越来越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一线工程师,因而本科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课程设计环节,虽然教学用时少,但内容却相当丰富,是与实际工程应用结合最紧密的过渡性课程,而这种设计类的课程和教学在理工科教育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材料学科课程设计一般在2周左右,课程设计时间集中又短暂,因此要求设计针对性强。设计内容一般包含工艺设计和设备设计两大类,而对于厂房、工艺布局等整体设计要求并不高。通常的设计任务是针对某一种材料生产过程的具体环节所需设备进行计算,选型和设计。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一种材料的制备或加工方法、流程以及材料在制备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提高他们方案论证、分析比较以及使用网络检索和计算机绘图等多方面能力,达到课程设计的最初目的[3]。而复合材料结构课程设计与一般课程设计有很大的区别,课程设计的重点不是工艺和设备,而是材料的结构设计与计算。因为复合材料有着与常规材料完全不同的材料概念,它本质上是结构物[4]。因此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也应该有与常规材料结构设计不同的观念,使之更符合复合材料的特点,这样才有利于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1复合材料结构课程设计的教学流程与重点课程设计的教学流程图

如图1所示,其中重点环节是选题、指导与管理、考核。其中选题是整个设计任务能否完成并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指导应讲究技巧,管理是过程控制,二者完美结合是课程设计顺利进行的保障;考核是对设计文本和作品最终的检验,考核结果也是该课程成绩的直接体现。

1.1选题

课程设计的选题应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相一致,并尽量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难易程度适中[5]。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可设计性、灵活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内容难度要以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为依据。在多数课程设计中选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设计题目雷同、枯燥、陈旧,与现实脱节。如果小组间设计题目相似或历年来变化不大,那么在设计过程中很容易让某些学生偷懒,将别人或以往的设计结果在数据上加以修改即可完成自己的设计,这样便失去了该课程的意义;如果设计选题总是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学生做起来又会觉得很枯燥,毫无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致的潜能;如果选题仅仅是符合了教学任务,却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那么学生又会认为该设计并不实用,没有任何意义,导致学生消极对待。由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这门理论课程涉及的都是复杂的公式计算,确实枯燥无味,且复合材料是新学科,在我校尤其如此,还缺少详细的全面的相关的课程设计指导材料和相关实践经验,所以在指导复合材料结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时,作为指导老师我还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行。虽然我自身没有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工程经验,对复合材料在常用领域航空航空器上的应用理论基础也不够了解,但是化工专业出身的我对化工设备的应用与设计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所以在从事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实践教学之初,我的设计选题多与化工储罐相关。这样即与工程应用相关,又能保证适当的难易程度,并有大量化工储罐类设计指导材料作为依据;此外,化工类储罐又是复合材料专业学生接触不多的设备,且看似简单的储罐按容积大小和应用形式不同又分为立式、卧式、拼装式、两支座、三支座等不同形式,设计计算方法就有很大差别,这样既能保证了选题的合理性和难易程度,又具有了一定的可设计性、灵活性、挑战性和趣味性。

1.2指导与管理

虽然课程设计的教学形式相对于理论课程具有极大有灵活性,但并不是分配任务完成即可,过程中还不能缺少相应的指导和管理,目的是为了提高设计质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重在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之后采取集中辅导和个别答疑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在指导课程设计前指导老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构思设计思路,拟定方案,并根据设计目标确定设计内容、步骤和重点、难点,然后在布置设计任务时,连同成果要求、参考资料等向学生介绍清楚。导论环节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的设计进程顺利与否。对于“玻璃钢化工储罐”课程设计而言,设计目的在于掌握玻璃钢制化工储罐的设计方法,重点是储罐壳壁的结构设计,即复合材料的铺层设计,难点在于力学分析和计算,为此,应在这些方面给予侧重。尽管第一次接触复合材料结构课程设计学生有很多茫然,但课程设计的过程还是要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潜力为主,而不应是老师一步步教着做,照葫芦画瓢,做完了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这一课程上我个人很喜欢按照国外的教学方式,任务布置好了,由学生自己努力去完成,是一个很好的发掘潜力的过程。因此对课程设计的指导便是把共性问题应进行集中辅导,指出方向和思路,至于学生具体碰到的具体问题再给予个别答疑。为保证在短期内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设计任务,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和时间节点的安排尤为重要。

1.3考核

考核是对课程设计的最终检验,也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成绩。课程设计的评判不像考试试卷有标准答案,难以有着统一的标准。由于是分小组合作完成,所以在评定时更是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除了看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的完成质量外,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及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尽量做到公平。因此,在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体系分为平时成绩(30%)、设计文本(50%)和答辩(20%)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核:出勤率、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每日进度完成质量。平时成绩对督促懒惰学生的设计进程有一定好处,同时也对是否表现认真且独立完成有一定的公平性判据。设计文本成绩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核:设计思路是否正确,设计步骤安排是否合理;造型、选材及工艺是否合理,结构计算是否准确;设计图纸是否规范、设计说明书书写是否详细清晰等。纳入答辩环节便于更客观、公正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掌握程度。答辩中,学生通过与指导教师面对面交流,可以加深对设计的理解,对知识点上的盲点与误区有更好的反馈和弥补,并且答辩可以锻炼学生表达与应变能力;指导老师也可以通过答辩清楚了解学生对设计思路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并且通过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加以整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强化。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对优秀的设计者和设计作品,予以表扬鼓励,以调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对不认真完成设计或未达目标要求者要求其进行整改或限期重做。

2复合材料结构课程设计文本的基本内容

以“**立方玻璃钢卧式盐酸储罐为例”,设计的任务是确定产品的结构,技术、经济指标和主要零部件,并编制必要的技术文件。故完整的设计文本应包括以下内容:封面设计任务书目录前言(主要介绍设计的目的及复合材料储罐的应用及优势特点等)选型设计(依据设计标准选定储罐的基本造型、封头、支座等,并确定筒体直径、长度、伸壁长、跨距、封头高度、支座宽度和包角等相应的数值)性能设计(依据使用条件和各材料的性能选定材料,并明确该材料的性能参数,如克重、模量、体积含量、许用值等)结构设计(重点是载荷分析和计算,包括轴向应力、剪应力,环向应力等,从而确定筒体及封头的壁厚和铺层数,注意边设计边校核)工艺设计(根据以上设计的内容选择成型工艺方法,并完成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等)零部件设计(主要指确定各种接管如人孔、进料口、排气口、液位计、出料口、排污口、压力计、液封等的数量及尺寸等)安装设计(确定各接口的安装位置及储罐整体的安装等)制品检验(制品的检测方法)附图(本课程设计只要求绘制总装配图,其中要把构成产品的全部各种零件,部件,标准件,配套件等表示出来,同时将局部放大的铺层设计图表示出来。

3复合材料结构课程设计的教学体会与改进措施

经过两年来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体会,以此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奠定基础。(1)学生起初对课程设计虽然不够了解,但了解后十分感兴趣,说明相对于枯燥的理论授课,学生更喜欢这种形式灵活的、能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教学方式,因此,对于该类实践课程应加大重视,并投入精力去研究和改革。(2)课程设计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自主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设计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文献资料的检索收集能力不强,融会贯通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较弱,以后教学中应就此点进行强化。并且,在布置任务初期,应利用一定时间教授学生如何有效进行文献检索和收集。(3)设计过程中,团队合作不仅能够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设计任务,而且还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但仍有个别学生独立性差,不爱动脑思考,对团队成员的依赖性过大,有待于进一步有效控制。具体可通过考勤、检查设计草稿、及加大考核力度等措施进行过程控制。(4)课程设计对指导老师是极大的挑战,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故“双师型”教师更为合适。指导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还应不断思考,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提升学生设计能力的途径。与企业进行友好的沟通与合作是一个直接有效的途径(如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进入课堂参加指导)。(5)现有的课程设计形式虽然使学生在设计方面有了基础的锻炼,但已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如能配合复合材料结构专用设计软件的使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设计效率,进而适当扩充设计内容,而且更能与专业设计人员的工作接轨,对培养应用型的大学生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冬敏.高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9):72-73.

[2]徐文娟.课程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8):59.

[3]于岩.材料学科本科生课程设计改革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3):58-59.

[4]张汝光.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基本观念[J].玻璃钢,1997(2):26-31.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8

关键词:高等环境化学;教材;内容;大纲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202-02

一、前言

《高等环境化学》是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点的学位课程,目前尚无一本统编教材,在教学过程主要是参考著名的教材和专著:叶常明等主编的《21世纪的环境化学》[1],戴树桂主编的《环境化学进展》[2],唐孝炎,张远航,邵编《大气环境化学》[3]等,选取其中部分内容进行讲授。因此有必要编著一本适合农林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高等环境化学》教材,并体现教材编写组的最新教改成果,这样将有助于高校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建设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较高推广和应用价值。

二、教材建设内容

1.教学内容的确立。《高等环境化学》的教学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文献阅读工作,借鉴了国内外同行在该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撰写了大纲的初稿,并在不同级别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修订会上进行讨论,集思广益,从课程目的、教学内容、授课方法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而确定了该门课程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张锡辉著,《高等环境化学与微生物原理及应用》[4]中的1~4章”、“叶常明等主编的《21世纪的环境化学》[1]中的3.2~3.4,4.2、4.4节”、“陈景文等编著的《环境化学》[5]中的6~7章”等内容作为适合环境类专业的“高等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结构、性质以及水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方面”的教学内容。选取唐孝炎等编写的《大气环境化学》[3]中的第3、4、7章作为大气环境化学授课内容。根据高等环境化学内容的特点,建设其教学辅助资源,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扩大他们的科研视野。

2.教材编写大纲。《高等环境化学》立足于应用现代化学、微生物学、生态学领域的新知识,对环境污染物的性质、行为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主要应用现代结构理论(宏观结构、几何连接结构、轨道电子构型、综合光谱结构和量子化学结构等几个层次)在解析环境污染物的性质、存在、迁移、转化、毒理效应等领域的应用过程和特点。同时注重环境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污染生态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典型成果。

其大纲内容主要包括:污染物的结构、性质与环境毒理学(结构与基本性质、传质迁移过程、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进展,包括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水污染化学大气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污染生态化学)

主要大纲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污染物的结构、性质

第一章 污染物的结构与基本性质

第二章 污染物传质迁移过程

第二部分:环境毒理学

第三章 污染物结构与环境毒理学

第三部分:环境化学进展

第四章 水污染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第五章 大气污染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 土壤污染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第七章 污染生态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3.其他辅助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在教材建设的同时,按照目前授课情况先后建设该课程的讲义、多媒体课件、难点、疑点解析、最新研究进展内容、经典高水平研究成果进展以及图表和图片库、期刊杂志、专著文章等。充实教学内容,作为教材的辅助材料发挥作用

三、教学过程探讨

高等环境化学的讲授内容涉及环境化学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和最新进展。在课堂教学方面,依据“污染物的结构、性质方面”的化学理论较为深入、公式较多的情况,一方面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清楚这些基本的原理,同时给他们介绍应用这些原理研究相关科学问题的实例,尤其是授课老师在这方面的成果,让同学掌握这些基本原理的应用方法与途径。在“环境毒理学”与“环境化学进展”教学过程中采用“核心知识块结合关键知识点”的教学结构向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同时,又将这相关内容关联讲授,做到承上启下,知识学习具有连贯性。依据“水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方面综述内容较多的情况,通过课堂的细致讲授,并辅助给同学介绍相关的英文文献,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别人的综合出的研究成果,而是要求同学们探讨这些成果是如何得出的,在这个综述索源的过程中让同学们熟悉和体会综述性结论的获取过程,注重科研思维的灌输。

除此之外,通过课堂提问、讨论、文献解析等多种形式来调节课堂气氛,并有针对性的让学生了解在相关领域里头的一些轶闻趣事,增加趣味性,最终实现课堂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组编.叶常明,王春霞,金龙珠,主编.21世纪的环境化学[M].科学出版社,2004.

[2]戴树桂.环境化学进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学与应用化学出版中心),2005.

[3]唐孝炎,张远航,邵敏.大气环境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