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8篇

时间:2022-11-25 14:56:32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篇1

关键词: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24-02

网络教学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网络教学可以使教师在网络虚拟化的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1]文中还强调“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2]目前国内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实例很多,但是建立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的尝试还为之甚少。牡丹江医学院于2011年投资建立网络教学平台,采用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促进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具有操作简单、资源丰富、云存储等特点,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不仅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高阶思维能力。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水平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一、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构成及功能

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是集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互动界面,为医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与学生交流的交互式教学互动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两大功能:1.教师方面:授课教师可以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备课、制作课件、作业、在线批改作业、建立试题库、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个别辅导,并实施个性化的教学;2.学生方面: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可以从教学平台下载学习资源,通过教学平台提交作业,进行自主测试,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

牡丹江医学院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由四大模块构成,即学生学习平台、教学管理平台、教师备课平台、网络测试平台。其具体功能如下。

(一)学生学习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的教学资源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类是基于教学内容安排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课前通过网络平台下载学习内容提前预习,也可以课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第二类是医学专业类的语言知识,教学平台上提供了针对不同医学专业的学习资源,如护理英语、医学英语、药学英语等专业化的学习资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加深医学专业知识,同时也提供了英文医学前沿文献,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第三类是英美文化知识,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为目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英文歌曲、医学体裁的英文电影、新闻英语、四六级资料、考研英语等多个板块,丰富的英语资料和视听内容可以使语言学习更轻松。

(二)教学管理平台

授课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设置教学安排、资源管理、班级管理、成绩查询、教学评价等教学管理工作。通过跟踪记录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以及网络测试情况并查询成绩,全面了解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并记录到形成性评价中。

(三)网络测试平台

牡丹江医学院外语部将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测试系统应用到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中,完善网络测试系统和试题库,加入医学英语试题,学生可以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自主进行测试,测试系统给出的分数只有学生自己知道,无论分数高低都不必在意别人的目光,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四)教师备课平台

授课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选择备课和制作教学课件所需要的医学英语资料、音频视频、相关课件,也可以参考上传的公开课和精品课等教学资源。

二、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实效性

牡丹江医学院按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率先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促进医学英语课堂教学。通过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这种个性化、交互式的现代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为了探究网络教学平台的实效性,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

对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7班20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学习医学英语课程的作用和效果。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出208份,收回195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和客观性,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反复推敲和研究,并对本次调查采用匿名的形式,确保调查的科学性。

(二)数据收集方法

1.Likert-scale分级体系。采用Likert-scale(李克特五分量表法)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学生需要在Likert-scale的五个层次上选择最接近自己的选择,五个层次的分数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分别代表“完全不赞同、有点不赞同、有点赞同、赞同、非常赞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态度和看法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项。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制成量表。

2.开放式问题。本次调查问卷还设置了三个开放式问题:(1)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对课堂教学有何帮助作用?(2)网络教学平台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3)你对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议和意见。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授课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对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看法和态度。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总体态度是认同的,但同时也觉得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1.网络平台资源丰富,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调查显示学生整体上对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持肯定和认同的态度,认为网络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医学英语资料,扩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阅读感兴趣的英文资料,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

2.网络平台能够促进师生交流。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与授课教师互动交流,可以自由提问并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此外,学生可以利用试题库进行在线测试,测试分数只有自己知道,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减少了心理焦虑和学习压力,满足了学生的认知心理需求。

3.网络平台需要加强监控管理。学生认为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还存在一些问题:资料更新不够及时;趣味性不够强;视频音频资料相对少些。有些学生为了加学分才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并没有真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到,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和完善。教师需要对教学平台的资源进行筛选,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给予相应指导,并对网络学习进行监控,确保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

医学英语教师应逐步完善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行教师与学生互动、上机与面授互动,促进英语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向’基于自主学习、促进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模式转变。”[3]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巩固加深课堂所学内容,扩展阅读材料,丰富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平台上选择需要的内容,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营造支持性学习环境,在真实情景中,借助社会交往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实际问题,习得技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由学生自我控制学习进程,自我建构学习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4]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建立的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在资源丰富的网络平台上主动构建知识结构,提高语言能力。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空间,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相比传统课堂单一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以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通过调查和实践研究,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对构建新型医学专业外语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篇2

论文摘要:信息法学是信息管理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是对人类信息活动中产生的信息法律关系规范的制订、完善和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的学科,是大学生的普适课程。本文探讨《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包括平台构成、功能和建设方法,以校园网为依托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更强的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现代高等教育中更多地注重交流、启发、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及信息资源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在外部环境方面打下了基础。

一、《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成

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了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教师大量重复性劳动,同时也为学生获取信息、开拓视野提供条件。《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由资源平台和学习平台两部分构成。

1.教学资源平台。教学资源平台主要由教材、案例、法规及网上相关资源构成。《信息法学》课程的知识资源比较丰富,马海群、周庆山、朱庆华、查先进等国内较知名学者都有信息法学方面的专著,这些专著都可以作为本门课程的教材及参考资料。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信息政策及法规在网上很容易获得,相关案例需要教师不断关注和积累,以向学生提供学习和讨论素材。还有网上的资源,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萨缪尔森教授(Pamela Samuelson)的个人网站主页、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法学院的李特曼教授(Jessica Litman )开设的网络法课程(Seminar:The Law in Cyberspace)、美国坦普尔大学法学院波斯特教授(David G. Post)的网络信息法课程等,这些网上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美国顶尖大学相关领域正在进行的教学和研究情况;此外,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张平教授开设的青苹之末:知识产权法在线教学网站,为了解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2.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平台主要由一些技术模块构成,包括身份认证模块(根据用户身份授予相应权限,可访问不同的资源,确保网络流量负载均衡)、学习跟踪模块(记录登陆自主学习平台的学生的学习时间、点播的内容与使用设备的情况,方便教师监督)、站内检索模块(采用基于内容和基于超链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保证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平台还运用多线程技术、高效的索算法、稳定的Linux平台服器以确保速度)、在线测试模块(设有《信息法学》课程模拟题库,并设置考试分析软件,便于学生随时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学科论坛(师生运用平台上的论坛讨论区进行交流,教师通过该论坛进行答疑,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后台管理模块(通过后台管理以上模块,包括用户身份管理、资源管理、测试功能管理功能、采集信息管理等)。

二、《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6个层次:知识(knowledge)、了解(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其中,书本的知识记忆和领悟属于较低级的思维过程;运用原则,包括解决“新问题”、分析“新问题”的能力属于教高级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的“综合”和“评价”属于更高级的思维过程。现阶段的教学,更多地集中在知识、领会和运用等较低级思维能力的参与上。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则是需要高级思维积极参与的,在学习活动中更为强调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对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两方面。

1.提高学生的网络学习效率。网络教学的形式大多是学生通过教学平台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平台的各类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阅读能力。《信息法学》课程教学资源平台提供的教学及参考资料可以提高学生文本信息的阅读效率,帮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比较、提炼、概括和评价,从而获得更多对学习有价值的信息。《信息法学》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高级思维习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记笔记、回答问题往往是一些较低思维层次的摘抄引用和简单的叙述性回答,而网络学习平台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有助于形成高级思维习惯。《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交流与讨论。平时的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交流和讨论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但网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在平台提供的讨论区进行知识交流,通过交流解决问题并达成一定的共识。

2.提高教师的网络教学效率。进行网络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能够真正地理解学生自我建构进行自组织式学习的重要性。《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提高本课程教师团队的教学效率。第一,《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促进教师熟悉和应用主流网络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稳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结构范式,网络教学模式突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目前网络教学中常用的模式有基于弗莱雷“对话式”教育思想的讨论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协作教学模式、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竞争教学模式和基于个别化学习理论的个性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以适应课程特点。第二,《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督促教师积累网络资源。《信息法学》课程突出案例教学,所以要经常关注最新法律问题,关注相关案件的进展,关注相关网站的最新报道,以及时补充教学资源。第三,《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促使教师掌握基本信息技术,以共享网络平台。网络教学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网络操作技术,了解留言版、作业提交平台等动态环境,从而跟学生一起共享网络平台。

三、以效率为导向的《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不一定需要多么高深的信息技术,也不一定需要多么复杂的网站结构,但一定要注重效率和效益,如,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的重组、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评价标准的确定和学习小组的组织等,都要以效率为导向,尽量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完成即定目标。

1.以校园网依托构建。以校园网为依托构建《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是最能体现效率导向的做法。很多高校都在创建精品课平台,并把这一资源放在校园网上,那么高校开设《信息法学》网络课程完全可以依托校园网构建课程平台,以节省资源。从硬件、软件条件的角度分析,校园网的硬件功能强大,软件更新快,是构建网络教学模式的理想平台,更重要的是,校园网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多媒体网络的建设为教师快速、高效、全面地收集、处理和使用广泛的信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学校开展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教师备课,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校园网的利用率。依托校园网建设《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选择VOD (Video-On-Demand)视频课件同步点播教学模式、网络异步学习模式、实时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等,使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习效率更高。

2.以博客圈模式构建。Blog(博客)是web log的缩写,也就是网络日记,博客并不是纯粹的技术创新,而是一种逐渐演变的网络应用,以博客圈模式构建《信息法学》网络教学平台符合效率和效益原则。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以博客圈模式构建《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成本主要包括:(1)硬件投入。《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博客圈的应用必须保证有足够台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就目前高校已经建立起来的网络,已经可以保障中小规模的信息法学教学博客圈的使用。(2)管理投入。在信息法学教学博客圈建立之后,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安排和管理机制。(3)智力投入。教学博客圈内容及版面的维护更新和特色栏目的创建以及发展与其他博客圈的关系、吸纳人才入圈都需要一定的智力成本。(4)时间投入。信息法学教学博客圈的使用需要教师和学生支出一定的时间。显然,师生交流的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视野的拓宽、社会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其巨大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以博客圈模式构建《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预期收益要远远大于预期成本,同传统的授课方式相比,不仅极大地节约了教学投入,也有效地改善了教学效果,是有效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 刘青.基于网络资源开展信息法学双语教学的思考. 图书情报知识,2006(1):108-111.

[2] 王晶等.高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简述.信息系统工程,2009(5):135-136.

[3]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article/37/37728.shtm (2009-12-10).

[4] 张剑平.把握网络教学的效益与效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5):8-10.

[5] 倪丽娟.网络教学模式研究.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06):69-70.

[6] 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学模式探悉. (2009-12-10)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篇3

关键词:信息法学 网络教学 教学平台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更强的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现代高等教育中更多地注重交流、启发、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及信息资源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在外部环境方面打下了基础。 

 

一、《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成 

 

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了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教师大量重复性劳动,同时也为学生获取信息、开拓视野提供条件。《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由资源平台和学习平台两部分构成。 

1.教学资源平台。教学资源平台主要由教材、案例、法规及网上相关资源构成。《信息法学》课程的知识资源比较丰富,马海群、周庆山、朱庆华、查先进等国内较知名学者都有信息法学方面的专著,这些专著都可以作为本门课程的教材及参考资料。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信息政策及法规在网上很容易获得,相关案例需要教师不断关注和积累,以向学生提供学习和讨论素材。还有网上的资源,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萨缪尔森教授(Pamela Samuelson)的个人网站主页、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法学院的李特曼教授(Jessica Litman )开设的网络法课程(Seminar:The Law in Cyberspace)、美国坦普尔大学法学院波斯特教授(David G. Post)的网络信息法课程等,这些网上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美国顶尖大学相关领域正在进行的教学和研究情况;此外,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张平教授开设的青苹之末:知识产权法在线教学网站,为了解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2.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平台主要由一些技术模块构成,包括身份认证模块(根据用户身份授予相应权限,可访问不同的资源,确保网络流量负载均衡)、学习跟踪模块(记录登陆自主学习平台的学生的学习时间、点播的内容与使用设备的情况,方便教师监督)、站内检索模块(采用基于内容和基于超链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保证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平台还运用多线程技术、高效的索算法、稳定的Linux平台服器以确保速度)、在线测试模块(设有《信息法学》课程模拟题库,并设置考试分析软件,便于学生随时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学科论坛(师生运用平台上的论坛讨论区进行交流,教师通过该论坛进行答疑,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后台管理模块(通过后台管理以上模块,包括用户身份管理、资源管理、测试功能管理功能、采集信息管理等)。 

 

二、《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篇4

    [关键词] 地理  网络教学 平台

    [正文]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知识量、信息量的空前扩容,使地理教学改革向纵向方向发展。加大地理教学的信息流量,提高地理教学效率,让地理教学更贴近生活与生产实际,让学生成为地理教学的主体,有充分时间自主的去探索研究,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已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地理网络教学的蓬勃发展为地理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2005年8月我们申报的《构建高中地理教学网络互动平台的研究》课题确定为2005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此后课题组成员倾力打造亳州二中地理网络教学平台,现在把该平台的构建思想、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向大家介绍一下,以期和广大同仁交流共享。

    一、 地理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理论前提

    目前,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很大程度上还局限在地理课件的开发,而已开发的课件在使用时不方便。如果把课件放在一个平台上,教师使用时就去访问,学生也可在课后访问该平台上的课件和其他学习资源的话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地理网络教学平台正是基于学习资料库建设的基础上,给使用者更大的自由,地理教师进行教学时既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又能够展示教学的个性和专长。

    建构主义理论和以学习者为核心的理论强调:在学习中无论在内容上、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应以学生为核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第一任务是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而因人施教;第二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并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换言之,即教师不是知识之源,知识的源泉应当是图书和各种信息网络。这意味着教师教学时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以Web页为主呈现教学内容的介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时可以很快的找到知识点,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二、 地理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主导思想

    由于因特网上的信息繁杂,学生在网络中容易迷航,因此我们着力打造一个实用干净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进入Web介面后能够一下就清楚自己的位置,在页面跳转时有清楚的导航。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使用该平台我们还编写了详细的使用说明手册。

    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呈现方式多种多样,获取方式也非常便捷。然而当学习者面对五彩缤纷的画面、扑面而来的信息时有时会茫然失去了最初的目标。我们打造的数字化平台就是要避免过多的信息超载,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迅速找到学习目标。在界面的设计中注意色彩的搭配、交互的运用、文本与图片结构的布局以及声音和视频的运用等,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愉快的学习心态,从而真正地融入课程的学习中。

    一直以来,人们一提起网络教学,就想到远距离,学生面对的只是冷冰冰的机器,对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感到担忧。我们打造这个数字化的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完全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平台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这个平台是供师生“教”“学”沟通的工具。

    三、 地理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步骤

    1、模块设置

    经过认真的讨论,我们为平台设置了11个模块:新闻、地理知识专辑、网络课本、课件、论文、试卷、在线考试、作业、BBS论坛、地理游戏、优秀链接。

    新闻页面主要分为国内、国际、和图片新闻三类。如图1是一条国际新闻页面。

    图1新闻模块下的一条国际新闻

    网络课本部分主要是将教材搬到网上,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学习时可以直接观看课本,这样就省去边翻教材边看网站所带来的不便,同时也可以提高同学们对网站的认同感。现在已将高中四册地理教材实现,如下的两幅图分别为目录和内容页面。

    图2 《地理》(必修)上册目录

    图3 《地理》(必修)上册内容

    课件模块主要是提供课件浏览、上传和下载,通过搜集、整理、制作优秀的地理课件放在平台上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图4 课件分类页面

    图5 课件上传页面

    和课件板块架构相同的还有试卷、论文板块,其在网页实现技术上是相同的,只是一些图片和内容不同。

    BBS论坛部分,主要采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动网论坛,能实现几乎所有的论坛功能。

    图6  地理平台论坛

    2、平台管理和完善

    在后台管理中,这些模块都提供了自动上传页面,只要用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就可以上传内容,页面如下。

    图7 论文上传页面

    通过平台学生不仅可自主学习,而且还可以参与平台的建设与教师或计算机技术人员一道不断完善网站的教学功能。

    构建地理网络教学平台的关键就是在整体框架搭建好以后的内容的充实和完善,采集制作是平台建设的关键性工作。其基本流程为:采集制作上传。我们充分调动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采取网上搜索、实地考察、异地邮寄和师生创作等形式不断充实平台建设的内容,目前平台的资源建设,文字达到30多万,图片3000多张,还有近20万字师生原创的材料有待整理上传。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要求上交课题组的素材必须既交印刷文本又交电子文档,资源的上传权限相对集中,仅限于课题组的核心成员,这样便于整个课题研究的管理。

    学习平台挂在因特网上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对内容的审核十分重要。我们课题组专门有人对文本、图片及其它素材进行分类审核。这样保证上传的内容科学、规范。

    四、地理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技术力量

    平台构建是一项规模庞大的工程,它必须要有精通地理学科与地理教学,熟知教育心理学,熟悉电脑操作,具备多媒体CAI应用、评价和课件开发制作技能的地理教师群,又要有计算机,电化教学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完成平台构建的全过程。

    2、平台使用的环境

    平台使用时第一要具备专门的地理网络平台服务器;第二要有平台教学的网络环境即网络教学的计算机教室。目前,我们采用和信息技术课整合的做法,在信息技术课上让学生点击访问平台,由地理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共同指导学生上课,这样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点(比如复制、粘贴、保存等)的同时通过平台学习地理知识点。这主要是因为无法做到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 3、平台的建设与完善

    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地理信息的采集、编制、更新、积累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平台建立后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平台。

    4、平台使用时应操作方便

    无论是教师使用还是学生使用,平台都应能操作方便、传递信息速度快。

    总之,地理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应结合地理教学实际、技术力量,并在科学的总体规划下,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以发挥网络信息化教学的最佳效益,为地理网络教学提供一个实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晓林 网络化教学新模式 充分发挥独特功能 《地理教育》2001年第2期

    2、杨小微.刘卫华主编.教育研究理论与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4、严淡如.新型活动课程指导.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顾明远.教育技术学和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6、李克东.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篇5

关键词:幼儿教师;网络考试;自学平台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下,幼儿教师受到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完成学习,无形中阻碍了幼儿教师的成长。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则可以突破传统学习方式对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可以用过网络学习平成自主考试,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的快速成长。

1构建网络学习考试平台的必要性

1.1促进自主学习与自主考试平台的契合。自主学习与自主考试是实现个人自学、社会助学的有效途径,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一种新型的学习和考试模式,通过开放的自主学习环境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地点方面的限制,形成一个自由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自主考核,有利于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在网络学习平台中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并且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强化学习技能,在网络环境下,幼儿教师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支持系统,尤其是学习的认知阶段,主要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成自主学习,因此同伙网络学习考试平台的建设可以为幼儿教师创造一个自主学习与考试相结合的平台,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学习能力的提升。1.2促进自学考试制度的完善。在我国自学考试体系中,关于个人自学与国家考试的内容体现的较多,但是关于社会助学的元素则经常被忽略;同时,在自主学习环境的建设方面,传统的学习环境无法实现自主学习与考试的统一,学习者无法感受到学习的气氛和校园文化,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短板。通过网络学习考试平台的构建则可以在学习与考试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虚拟的校园环境与考试环境的构建,突破传统学自学模式无法考核的弊端,可以适应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要,形成更开放的学习环境。

2幼儿教师网络学习考试平台构建的问题

当前,幼儿教师网络学习考试平台的建设已经为广大幼儿教师带来了方便,但是在其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平台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课程内容的设计需要完善。幼儿教师网络学习考试平台的课程资源,大多是以自学考试网络中的教学资源为基础,网络平台的建设虽然可以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但是在课程内容方面却不够丰富,缺少层次性和针对性。幼儿教师网络学习考试平台的层次性,体现在课程学习的目标制定、学习过程的设置方面,这些内容都是提前做好计划,而不是根据幼儿教师的学习需求,所以在层次划分方面无法完全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这对于学习的效果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2.2课程的教学形式死板。网络学习考试平台的教学形式主要是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势,由教师讲解再加文字解释,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固化在视频和音频的形式,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十分相似,只是将教学的地点由课堂转变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本文、图片等内容都是来自网络,学习者的任务就是将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不能体现学习的动机和价值。同时,在课程资源的呈现方面也缺乏规范性的计划,学习者无法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内容,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2.3网络教学模式单一。网络学习考试平台的教学活动中存在与传统课堂类似的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通常是教授型学习方法,教师只管教,却忽略了学习者在认知、情感方面的差异,而且缺少互动,显然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同样无法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课后学习方面,虽然设置了在线答疑等功能,但是由于问题的设置缺乏个性化,所以学生的难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3幼儿教师网络学习考试平台的构建要求

3.1满足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是为了给幼儿教师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幼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完善自己的技能,所以在学习的内容和流程安排方面应当满足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为背景,了解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将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容融入到学习平台中,增强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教育观念更新。比如在网络学习考试平台中,可以加入专题报告的模块,针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与园长的共同学习等开展不同的专题学习,同时也可以聘请名师来到学习品台开展讲座,完成幼儿艺术素质、审美观、综合能力培养等相关的学习内容。从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形态可以看出,幼儿教育活的更多精力放在了幼儿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方面,却忽略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可以帮助幼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他们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方面,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教、教什么,帮助幼儿教师形成系统的教育思想,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3.2实现网络学习与教学的一体化。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履行教学责任的同时,也要对自我进行完善,这是一个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教学与学习的两个环节,而是需要将二者有效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学习平台,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实现自我完善,这样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通过网络学习考试平台的构建,幼儿教师可以随时实现与其他教师的沟通,教师也会根据教学需求对幼儿教师开展相应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当幼儿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从教师转变为学生,他们就成为了学习的参与者,更能够理解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满足学生需求,有利于增强幼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针对性。3.3促进幼儿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幼儿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他们的教育事业发展十分重要。通过网络学习考试平台的构建,可以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和空间,同时在学习的内容方面也不断拓宽。幼儿教师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有效的指导。比如,在参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形成虚拟的教学环境,在学习时就可以完成相关的教学实践模拟,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幼儿教师技能的同时,丰富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网络学习考试平台的构建可以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大的学习平台,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考试环节的构建可以完善幼儿教师学习考核体系,伴随着自学考试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完善,幼儿教师自学考试平台的优势也逐渐显露出来,不仅可以拓宽学习渠道,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幼儿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世勇 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程飞.刍议网络环境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平台的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

[2]梅艺华.构建以网络学习平台为中心的自学考试服务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5(33).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篇6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平台

引言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管理、网站建设、防火墙配置等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知识面广,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组建与管理、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发展方向和趋势,为以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近几年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材的选择尽量做到内容新颖,偏重于实践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演示课件结合模拟环境操作,然而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矛盾仍十分突出,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的网络设备的连接及配置方法,在实验课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时,大部分同学无法较好地完成实验任务。通过和学生的广泛交流,我们发现,由于路由器、

二、三层VLAN交换机等计算机网络设备,学生在生活中不曾接触过,设备的连接方法、设备的配置命令、子网的划分等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尽管教师在上课时讲解了命令功能和参数配置,由于缺乏真实的网络环境来演示,学生仍缺乏感性认识,对老师在课堂上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并不能较好地理解,加上课后又缺乏实践的条件,因而在实验课时很多同学无法完成实验任务,老师在上实验课时只能重新演示,个别辅导,效果并不理想。

可以看出,独立的多媒体教室,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仍然不能摆脱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模式。为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对高素质创造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环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其与多媒体技术、Web网页技术和数据库互连技术以及分布式对象技术结合,构建交互式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新形势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

1、开放式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要求。

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创造一个数字化学习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将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优化整合,可以构建出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这种平台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及信息综合性等特点,可以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可以方便地链接到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讨论,自主掌握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材料的展示越来越灵活、形象、生动,是支持新型的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式学习方式的最有力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各门计算机网络课程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辅助。将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融为一体,形成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对这种新形势下的网络教学平台提出了新要求。

①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应当具备计算机网络课程基础知识学习功能,教师应提供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相关的最新技术等教学资料。教学课件制作中应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性能良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科学地表现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快捷、方便、准确地掌握。在内容组织上可以立体交叉,可按照逻辑顺序将各章节统一排列,或以知识单元为中心进行编排。学生可以打开各级目录进入章节,也可以直接进入各知识点。这种编排有利于初学者按照章节顺序步步深入地学习,也有利于复习过程中直接进入不同的章节。

②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同时应有相关网络实验的集成与模拟功能。随着网络带宽的拓宽和网速的全面提升,网络实验课程的发展方向是基于流媒体(实拍教学场景、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和MUD(MOO)技术的虚拟真实教学环境等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虚拟实验环境提供强大的交互功能和虚拟软件友好的人机界面,结合了视、听功能,形象直观,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信息量大,不需实验设备也能进行,从而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网络实验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和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网络规范与组建课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操纵Cisco的虚拟机,直接操作Cisco不同型号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同时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一条指令的执行结果,在这种虚拟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熟悉平时甚少有机会接触的网络设备,同时也不会损坏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这种虚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可以把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其学习效果是仅仅往网上放有关实验课程的文字、图片资料所无法比拟的。

③网络教学平台除了考虑教师的教学需要外,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应提供习题、作业的在线解答功能,通过BBS论坛形式等形式提供一个师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开放式交互式网络平台,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了解专业应用、研究、最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知识拓展功能。这种有利于快速灵活地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教学互动,打破了时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如研究性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2、开放式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建构。

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有力学习工具,并正以其实用性、高效性和交互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教学和教辅导手段。但是,要保证网络教学开展好,构建好的教学平台才是决定因素,所以,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非常重要,而且,这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需求和发展决定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目标。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中,我们着重做到:

①教学内容明确。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大多对资源信息的建设追求大而全,建设的学习资源系统,提供了海量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如课件库、答疑库、试题库等,数量十分庞大,但没有针对学生进行内容定制,因而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己查找所需学习资料。然而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本身还不是非常了解,因此很难在如此浩大的资料库中获取适合其使用的学习内容资料,使得各类资源使用率低下,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这就是所谓“信息过载”问题。

因此,在网络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在于如何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与监控者,教师需要设定教学目标,把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起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根据教学时数、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各知识单元的核心、重点与难点,突出案例和实际应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关键的引导、促进作用,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做动态调整,使学生不至于在信息的海洋中迷航。

②个性化支持。基于网络教育技术下的学习过程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表现在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学生的学习过程已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具自主性。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他们的建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他们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因此在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的构建中,应以自主化、个性化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构建网上教学平台时,可设置导学目录,既方便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也利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每个知识模板的重点及难点,在每个知识模块内部还可设置一个作业点评,用于解决学生在完成作业和习题时易出现的问题,这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解决了学生集中学习时间不足的矛盾。新晨

③良好的互动学习环境。教学中的“互动”是解决学生学习中发现问题的一种较好方法,网络教育平台可以提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互功能,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其团队协作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这种互动是跨越“时空”

限制的,可以采用专题讨论区、QQ群、E-mail等多种方式进行。

3、总结。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篇7

1.网络平台是网络特征与素质教育紧密契合的应然要求

通过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不足。开展网上素质教育效益明显:一是网络信息丰富、时效性强。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给大学网络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因为通过网络教育平台整合网络中丰富的知识内容,学生不但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查阅各种经典著作,更能最快速地了解最新的前沿知识。二是网络打破时空的约束。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网络教育教学内容的传授、信息的传播没有时间的约束,也不需拘泥于一定的空间,只需通过计算机、手机等媒体就可实现。三是网络使学生充分享有自。与课堂教学相比,通过网络开展素质教育,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学习。四是网络素质教育方式更加灵活。传统课堂教学受场地等各方面因素制约,一次授课的范围仅仅几十人,最多上百人。但是网上教育不仅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反复使用,而且教学方式灵活,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比如动画、视频等,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更容易为学生所接收。

2.网络平台是高校教育改革助推素质教育网络化的实然趋势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和改变了高校教育改革的进程,教育改革也内在要求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须符合技术发展要求,满足新时期学生的需要。素质教育网络平台的搭建,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将素质教育的优秀教学经验和优质教学内容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共享,顺应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还使教学资源的内容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教育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生动,更加符合青年学生的特点。2012年以来,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即慕课)在全世界开始迅速流行,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人一起学习一门课程。慕课的出现使课程组织、教学、考核等模式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顶级大学纷纷宣布加入慕课行列。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宣布推出慕课网站EDX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等均先后宣布加入了EDX慕课平台。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框架

建设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需要顺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紧紧抓住网络时代的本质特征,针对传统素质教育中存在时空封闭、手段单一等问题,运用Php+Mysql、Java、流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营造现实与虚拟有机结合和“自主、平等、开放、互动”的素质教育环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师生共建、网上互动、有效评价”的素质教育模式。

1.统筹规划网络,建立科学系统的素质教育内容环境

大学生素质教育可按内容分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专业知识素质教育、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科技人文素质教育和就业技能素质教育等五大板块。为此,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应以此为依据,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科技人文教育和就业技能教育等五个素质教育网络子平台为基础,基于图论最优匹配理论形成“一校、五网、多站”式教育内容体系,满足学生成才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子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子平台应重点整合党建工作、团建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形成三者有机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群,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党建工作网站可通过开设网上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栏目,形成长效的党员先进性教育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的专题网站,可通过重点课程建设、经典文献、课程教案、实践教学等栏目,帮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提升理论素养;团建工作专题网站可通过网上团校、志愿服务、主题团日、政治学习等专题栏目,为全校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三个专题网站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各有侧重、优势互补,把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网络世界。

二是专业知识教育网络子平台。专业知识教育网络子平台应紧紧围绕大学生专业课程、专业知识学习而构建,有效整合学校的精品课程网络,充分体现在线、开放的特征,为大学生个体提供网上学习机会,并逐步探索开放互联网背景下全新的大学课程组织实施模式,撬动传统课堂组织管理模式。同时,与网络课堂相对应的教学管理、选课中心、师生服务等网络载体也应同步跟上,让学生可网上选课、网上评教以及网上查询成绩等,实现教育过程和管理的网络化。

三是身心健康教育网络子平台。身心健康教育网络子平台应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匿名性等特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测试、健康知识普及教育等,通过网络平台训练达到提高身心素质的目的。可探索建立心理辅导与健康专题网站,将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了解身心健康知识,进行身心健康的自我训练和测试评价,也可以在线咨询有关专家,解决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困惑。

四是科技人文教育网络子平台。科技人文教育网络子平台以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积淀为基础,整合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网络力量,打造大学生科技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平台。可依托网络开通人文沙龙、第二课堂等栏目,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同时,学校还可以以问题和课题为中心,设立科技咨询、个性培养等栏目,推进以学生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与素质。

五是就业技能教育网络子平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针对大学生就业技能素质的教育日显重要,很多高校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课程体系,但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就业技能素质培训还在探索之中。就业技能教育网络子平台应主要针对就业技能的训练和就业信息提供而开设,使学生能更加快捷地获得信息和相应的服务。学校可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资源、招聘流程等栏目,使学生掌握就业政策法规、就业技能技巧,开展自助式网上职业倾向、性格特征和综合素质的测试,促进毕业生对自我认知的科学评价。

2.创新网络运行,构建“师生共建、网上互动、有效评价”的素质教育模式

如果说建立系统科学的素质教育内容环境是基础,那么创新网络运行、构建素质教育网络模式则是关键。为此,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和顺畅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运行体系。在网络子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网络栏目上的素质教育菜单,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特长、爱好以及课余时间多寡等因素自行选择每学期参加的网上或网下素质拓展训练计划。在训练计划结束之后,通过网络将参加此次素质拓展训练计划的成绩或收获提交到网络平台上。随后,专兼职辅导员和网络管理人员会根据素质拓展组织单位公布的成绩或参加名单对该名学生参加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网上初审,再通过校级网络平台管理单位进行复审。同时,高校应创新网络素质教育方式,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的有效评价问题。学校可在第一课堂之外构建素质教育的学分体系,将基于网络的素质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分制学籍管理。通过制定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网络实施办法,开发大学生素质拓展专题认证网,实现认证网与网络子平台的互联互通。以网络手段实时记录大学生参加素质教育活动的所有情况,全面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网络认证。让大学生在校四年期间每参加一项素质教育,每参加一个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每取得一个证书,每获得一项奖励,每担任一次学生干部等所有涉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均实现网络全程记录。通过这种师生共建互动的形式推动学生自主参与网络教育活动,并将该项目和成绩自动生成到该名学生的素质拓展网络版证书上。

3.健全网络管理,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运行机制体系

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将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变革与进步,用不好将对教育的效果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面对网络经常出现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现象,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应坚持在教师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运用网络开展素质教育的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教师主导的管理体系。应围绕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建立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工作队伍,包括由班级导师、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师队伍,由相关职能部门教师、专兼职辅导员组成的管理工作队伍,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学生信息员组成的学生骨干队伍。学校可探索成立校领导任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门工作委员会,努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明确工作职责,理顺管理关系,形成了网上素质教育的合力。二是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运行体系。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学生对学校开放的网络平台缺乏内在的兴趣而易导致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为此,我们必须解决对学生的吸引力问题,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运行模式则可以使此问题迎刃而解。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网络时代的实际,如果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网络平台的建设,自然会产生一呼百应、以一带三的涟漪效应。让学生参与网络由被动转为主动,在主动参与中体现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实践的经验启示

1.树立科学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理念是关键

一是坚持“走进现实”的建设理念。根据大学生成才需求,网络建设一定要“贴近学生、走进生活、寓教于乐”。在网络平台的开发上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现实需求,精心选择栏目,如可开设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各种学科栏目,与学生兴趣相关的生活时尚栏目,与学生进入社会需求相关的技能培训栏目等,从而避免简单的说教和将学习生硬地搬进网络。应着力打造一批形式多样、灵活新颖、内容不断更新的教育栏目和板块,在网上形成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的立交桥,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增强素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应坚持“平等互动开放”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观念和模式,以网络参与的平等性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凸显出“学生是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主体”的教育观念。以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跨时空性为基础,促进传统灌输式教育向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教育模式的转变。另外,通过寻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接的切入点,形成虚拟环境下的“第三课堂”,延伸素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使网上和网下育人工作相结合。

2.构建分层分级“一校多站”素质教育网络平台是基础

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是任何一个单纯的网络平台都无法充分满足这种需要,分层分级“一校多站”的模式是大学生需求使然,也是素质教育工作的形势使然。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应坚持“主动积极、正面引导、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形成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以大学生核心素质为指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科技人文教育和就业技能教育五个有机联系的素质教育网络子平台为依托,以每个素质教育网络子平台为基点的分层分级“一校多站”素质教育网络模式。通过这种分层分级“一校多站”式网络平台解决传统素质教育活动零乱、散漫等缺点,形成系统的网络教育体系。总之,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网络平台建设本身,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网络综合体系:通过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娱乐性内容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通过学生课外科技文化基地、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师生宿舍的多点联入,形成了素质教育网上网下工作联动模式;通过学校理念体系、保障体系、应用体系、运行体系、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分工协作,形成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组织体系;通过制订一系列网络和素质教育工作的运行、管理、建设规范和形成相应的工作机制,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制度模式;通过鼓励干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形成了素质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队伍保障模式。通过以上的模式,系统和完整的形成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分层分级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让网络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3.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是网络素质教育的活力所在

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有利于打破传统素质教育在时间、空间和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将素质教育建在网上,实现在网上。如今的大学生都是信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接收新鲜事物能力强,大都喜欢求新、求变,如果在素质教育中适当地引入现代信息技术,那么将会让素质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和充满活力。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积极捕捉新技术方向,将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素质教育网络平台,让学生觉察到网络平台的变化和实时更新,从而提高学生对网络素质教育内在的认同度,在课堂之余主动参与网络世界的教育活动。另外,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也有利于学校主动融入学生的网络世界,搭建学生学习的“第三课堂”。目前,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如果我们不主动尝试融入学生的虚拟世界,就会出现教育的“真空地带”。主动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育,可以有效地形成学生的“第三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可邀请相关专业学院特设与学生专业学习有关的栏目,如通信专业可开设“通信魅力”栏目、光信息与微电子等专业可开设“光电讲座”栏目、自动化与控制科学等专业可开设“智能机器人”栏目、计算机与网络相关的专业可开设“网络无边”栏目等。总之,搭建素质教育网络平台不能为了网络而网络,只有将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将传统课堂与现代课堂相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网络素质教育才能生机无限。

4.与时俱进、革故鼎新是素质教育模式持久发展的源泉

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与更新需要素质教育模式与时俱进,不断革故鼎新。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更新,往往体现在新媒体操作技术、新媒体外在形式以及新媒体环境下交流方式的更新。这些改变不断对大学生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信息技术的更新、交流方式的改变以及心态上的适应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更新发展将会更加频繁。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不断适应新挑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电子信箱、网络聊天室等各种渠道开展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还应不断创新基于网络平台的素质教育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在信息网络时代,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喜好,每位学生有选择自己需要的素质教育的权利,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正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上的虚拟菜单实现这一功能。可以在网络平台开展各种赛事活动,这些比赛完全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从而实现分类培养和专项提高。此外,建立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评价模式一直是教育界公认的难题,而将素质教育网络化、学分化的尝试较为科学、合理和公正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以简便可行的流程在毕业时获得一本素质拓展网络版证书,这本证书将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素质教育的经历,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为他们单独开放的账号到素质拓展网上对学生参加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详细查询。

四、总结

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篇8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MIS系统课程;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TP311.52

1 网络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的网络教育起步于1994年实施“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直至今日,各高校都已大规模实施,同时,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也是国外、国内长期关注和实施的焦点,也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程。因此,各高校大多数课程都已经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予以实施,并得到有效的开展,如通过网络课程通知、公告、课程项目实施流程、在线交流、学习讨论等功能。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资源,便于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有效的学习。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及网络环境的优化,网络教学平台仍无法完全适应高校网络教学的需要,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网络课程的构建。大多数课程都基于简单的资源整合,并没有考虑到网络平台的适用性,不适合学生在线访问。同时,也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与课程的人机交互,且构建的网络课程界面、操作、风格单一,个性化不突出,大多数也不支持教师与课程平台的协同工作,以及日常教学工作和组织与开展,导致无法建设成一个有效的基于WEB的网络课程。

1.2 课程教学管理和在线教学活动组织。大多数网络课程的教学管理都是基于远程教育模式,并没有科学地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管理;在线教学活动的组织方面也比较薄弱,如在线测试、在线考试、在线答疑、在线作业布置和批改等内容。

2 课程网络教学特点及意义

基于WEB的网络课程在实际的组织课程教学应用中,与传统的组织教学模式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也与传统的CAI辅助教学课件存在着差异。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时也打破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如学习交流论坛、网上在线测试、在线答疑等等,便于学生能更好地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2.1 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性。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可以做到24*7小时不间断地提供资源,因此,不同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浏览网络课程,下载相关学习资源和与老师、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和答疑。

2.2 学习信息资源的丰富。无论从形式上、内容上和效用上,都能通过网络课程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如素材、动画、视频、教案等资源,同时,也提供实效的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人机交互功能,更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有效地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进行有效地学习。

2.3 课程任务评价的实效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有效地对课程任务和学生进行快速地测评,打破了原有在对学生和课程进行实效评价过程中大量浪费的人力和物力,不仅教师能在第一时间及时掌握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动态和掌握的知识技能情况,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课程提出的建议和不足,为教师及时改善课程内容和教学平台提供依据。

3 构建MIS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和交流的课程教学平台,就需要设计出大量的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并能有效地为自主学习者提供学习进度参考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及提升自主思维创新的平台。在《MIS系统》课程中,基于WEB网络课程学习系统主要由课程情境、实训指导、电子课件、教学视频库、案例库、作品库、虚拟仿真实验、习题库、在线答疑、自评评价等十个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1

教学情境模块中,针对MIS系统课程设计分层递进关系的教学情境,分别从MIS系统课程的基础知识技能点、实用功能知识技能点到项目工程知识技能点三层递进关系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教学情境的学习能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细节到系统地学习MIS系统课程各个知识技能点。

实训指导模块中,针对MIS系统课程各个知识技能点设计出合理的实训项目任务书,学生可以根据实训设计的学习内容、任务描述、技术要求、教学要求和任务实施几个方面顺利的完成各个实训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训指导模块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MIS系统课程各个知识技能点。

电子课件、教学视频模块中,将MIS系统课程所有知识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电子课件和观看视频就能掌握课程中的各个知识技能点和重难点知识。

教学案例、作品库模块中,是提供MIS系统课程中典型的教学案例或者是实际应用中的实用案例以及优秀作品,让学生通过学习案例和对作品的鉴赏和学习,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虚拟实验室模块中,学生可以有效地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人机交互,也可利用虚拟实验室对各个知识技能点进行有效地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技能点的深入理解。

习题库、在线答疑模块中,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随意地进行在线做作业和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并能随时地了解自己对课程知识技能点掌握程度,和得到问题的解决,从而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

学生自评评价模块,一是学生通过这个模块对自己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一个综合性地评价;二是学生可以对课程各个项目任务知识技能点进行评价。教师通过自评评价模块不仅能及时地掌握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也能及时地掌握学生对课程提出的不足和缺点,便于教师及时地完善和改革课程提供有效性依据。

总之,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平台是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在这种新型的教育体制下,教学与学习完全溶为一体,这是目前乃至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终身教育,是人工智能和协作系统有效结合,我们应看到未来网络资源教育的发展方向,加大研究力度,促使基于网络资源的课程教育应用尽快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谢扬.基于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2]刘鲁平.基于J2EE的高职院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D].电子科技大学,2008.

[3]唐光艳.利用网络资源提升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

作者简介:代飞(1982-),男,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技术;张莹(1984-),女,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