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意识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2-02-26 20:33:52

意识管理论文

意识管理论文篇1

由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可知,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涉及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等多方面的管理。在操作层面上,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或决策对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进行管理,涉及教学管理队伍、教师和学生三个群体。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行政化现象严重,民主氛围不够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主观上以教师和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也在不断强化,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仍存在行政化色彩浓厚的现象。从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到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内容,大多以行政管理方式操作,学术民主管理没有落到实处。专业设置与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选择与排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运行管理等很多工作都带有行政命令烙印,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较低,蕴藏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巨大潜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在学校层面上,教务处包揽过多,院系在教学管理上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在院系层面上,院系管理人员包揽过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展现出来。

(二)管理模式落后,师生的能动性被抑制

目前盛行的效率至上和理性至上的管理理念,均存在对被管理对象个性需求与个体尊重关注过少的问题。管理模式是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媒介,在新建本科院校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中,作为教学活动承担者的教师和学生,由于在教学管理中参与机会太少、个性需求难以得到理解和满足,抑制了个体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内容,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然而受传统精英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理念仍然是以知识为本,而非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本,教师没有真正做到依据社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来重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素质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对学生需求考虑太少,多数教学资源信息不透明,学生往往只能被动使用学校的教学资源。

(三)教学管理队伍专业素质偏低,经验管理多于科学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力度偏小的问题。第一,教学管理队伍中“双肩挑”人员的比例较大,专职人员相对不足,从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工作人员,到院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副主任)、教学秘书、教务员,多是专业教师兼职,然而,兼而难顾,因教学管理投入精力有限,难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管理的行政管理、服务提供和学术研究三大职能。第二,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与知识结构不合理,普遍缺乏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知识,其管理工作实践主要靠经验,能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开展工作的不多,能创造性开展教学管理的更少。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大学,目前都努力探索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这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财力有限,学校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远远不够。

二、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是指应用人本原理,在教学管理中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去实施的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是以师生成长和发展为本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在满足了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求后,将追求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教学管理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教育教学规律为准绳,管理要符合师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要尊重师生意愿。此外,由于高校是培育人的场所,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在尊重、激励人的同时,还要塑造、发展人,要用学校的目标影响教师的价值选择,提升教师的人文境界,最终达到学校目标与个体价值追求的和谐统一,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和师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实现高等教育首要功能的需要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功能,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实质上,高等教育是提供一种满足人发展需求的服务。因此,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理所当然应该以学校师生为本,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师的教学需要为工作的出发点,最大限度地促进师生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入学人口的负增长和国际教育资源的进入,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将发生转变,能否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将成为不久将来高校竞争的关键。

(三)以人为本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根本指导思想

管理学认为,管理要以系统中的关键要素为本,而师生是高校系统中最关键的要素,因此,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思想应当渗透到涉及教师或学生的各个环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任务的分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环节,都要体现出对师生的尊重、理解、信任。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以方便教学、服务教学为宗旨,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要刚柔相济,张弛有度。

三、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的实施

(一)转变思想观念,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管理系统中三大主体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成功推行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的重要前提。主管教学的校领导要深刻意识到,学校竞争力的提升依靠的是高水平的教师和乐于学习的学生,而非行政管理体系。教务处和院系的教学管理人员要转变角色,热情主动地为师生做好教学服务工作。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后,学校层面和院系层面的很多工作的重心将放权下移,教师的自将与肩负的责任相匹配,会由被动接受教学任务改变为主动竞争任务甚至竞争上岗;学生将有更大的自和选择权,会由以前被动接受管理的对象转变为主动管理自己学业的主人翁。当然,师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仅仅依靠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是不够的,必须依靠良好的校园文化来维系。换言之,校园文化必须充分、全面地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

构建并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最终目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含众多的子系统,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教学监控作为体系的核心系统,这样不仅掩盖了质量保障体系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进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且容易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产生对立。构建和执行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正确处理激励与监控的关系

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监控手段是不可少的,但应在以人为本的激励导向下不断地将其完善,从观念上将监控手段合理地置于次要地位,通过激励满足被管理者归属感和被尊重感的需要,促使师生从监控客体转变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体。

第二,要注意激励与监控方法的系统性、多样性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运行中需要借助各种监控手段与激励方法,针对不同对象从不同维度采用不同方式开展工作。监控评价,在纵向层面应包括院系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和教材评估等,在横向层面应包括课堂教学评估、实验教学评估、实习实训评估、毕业论文(设计)评估等。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上,可采用教师教学比赛、教学质量评比、教研项目立项、教学工程项目立项、优秀教学秘书评比、优秀教研室评比等激励手段。

第三,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为了保证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师生广泛参与指标体系制定的基础上,指标体系还需要符合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目标导向性原则。要通过评价的实施,引导和鼓励被评价对象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第四,要淡化教学评估的鉴定性和评比,强化过程性和反馈,变被监控为自我监控。评估、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证明,更是为了改进,这也是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由水平评估转变为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的基本思想。因此,工作重点应放在功能转变上,只有使教学评估真正发挥指导、服务的作用,让教师感受到管理者的真诚服务,才能实现由“被监控”到“自监控”的转变。

(三)提高管理者素质,奠定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的基础

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的实施效果受执行者素质的制约,教学管理人员的观念、素质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其行为方式,进而影响为师生服务的水平。新建本科院校推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必须通过培训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

一是提升行政管理能力

教学管理者作为行政管理人员,要熟悉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各项政策、法规,熟悉本校的教学管理文件,这是有效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的前提;要具有系统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能够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能够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要有较强的计划决策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只有这样,教学管理人员才能在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二是提升教学服务能力

只有懂教学和管理,才能服务好教学。因此,教学管理者要懂得教学规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明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的内涵。另外,大数据时代的教学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能力,能够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实现办公和数据管理,充分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是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教学管理学术研究是教学管理改革的前提,是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源泉。

四、结语

意识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新世纪女性导演女性意识时代背景观看策略话语身份[1]

在倡导男女平等的前提下,由于男性与女性生理及体能的不同,有些职业仍然会不带有任何歧视色彩地在性别的选择上有所偏爱和侧重。“导演”这一职业便是其中之一。假如把我们知道的所有导演的名字列成一个名单的话,或许我们会发现男性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女性则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在电影业,即使是在引领电影发展的欧美国家女性导演都是少之又少。不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我们国家,却拥有着相当数量的女性导演,并且她们和她们的作品都是中国电影成长之路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从新中国建立后走上影坛的第一批女导演王苹、董克娜到80年代、90年代相继出现并逐渐成为中国电影核心力量的、以张暖忻、李少红等人为代表的第四代、第五代女导演,她们以女性作者的身份在银幕上大胆地书写生活、表达自我,她们的作品既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又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这样一个集阴柔与刚强于一体的创作群体引起了人们的格外重视。进入新世纪,当这些曾经意气风发的女性们或逐渐淡出影坛或继续创作和探索的时候,新一代的女性导演开始渐渐浮出地表。徐静蕾(《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李玉(《红颜》)、李虹(《黑白》、《诅咒》)、小江(《电影往事》)、马晓颖(《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些美丽的名字和面孔可能还不为广大观众所熟悉(徐静蕾除外),但是她们的作品已经引来了国内和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对女性主义研究颇有建树的学者戴锦华教授曾在其文章中对上一世纪的女性导演有过这样的描述:“和当代女作家不同,在绝大多数女导演的作品中,创作主体的性别身份甚至绝少呈现为影片的风格(所谓‘女性清丽、越轨的笔致’)成因之一。”[2]“清丽”、“越轨”曾经是鲁迅先生评价女作家萧红的小说《生死场》的词语,后来被人们引为经典用来形容女性作者的作品独有的风格和气质。如果我们以这两个古老而又时尚的词语为标尺来评判新世纪女性导演的创作风格的话,或许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她们未如前辈般成为一个明显的代际或群体,她们的名字也因其作品的数量有限而未如前辈般响亮抢眼,但是她们在书写生活、表达自我上决不逊色于前辈,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对题材选择之大胆、对女性关注之敏感,比其前辈有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超越。笔者撰述此文即源于对这些青年女导演及其创作的关注,并以期通过此文将她们的创作与前辈女性导演做一简要对比,从而对她们创作中呈现出的共性与个性、形式与风格、优势与局限等进行梳理和归纳。

一、语境:理论背景、历史回放与现实际遇

对女性导演的研究必然涉及对其女性意识的思考,而女性意识则是通过作品本身呈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概念来自女权主义电影理论,这一理论寓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社会背景之中,当女权主义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具体的政治运动转向整体的文化批判”[3]以后,女权主义电影批评便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声音。这一声音对经历了长期信息隔绝以后正在如饥似渴地汲取现代电影理论的中国电影学术界无疑注入了新鲜有力的能量。但是“与充满思辨色彩的西方女权理论相比,中国的女性研究可以说尚未真正展开。这里既没有发生过女权意义上的社会运动,也不具备起码的理论形态。中国的女性研究往往表现为对女性创作或女性形象的艺术阐释……”[4]。有学者曾这样解释女性意识:“一是指影片编导或影片文本中应蕴含、具有和体现出女性独立自主、自强自重的精神气质和男女平等,互敬互补的平权意识。二是指影片编导和影片文本不把女性形象作为男性的被动观赏对象,而是力求刻画和呈现女性自我的命运遭遇、价值观念和心理特征的形象塑造仪式。”[5]这种说法未见得是最精准的厘定,但是大家在将这一西方电影理论本土化的时候确是不约而同地围绕这两个层面来展开的。

认定新世纪女性导演创作风格之新锐、女性意识之强烈是基于对其作品的深刻读解,并以先前女导演的作品为参照系而得出的结论。这一比较不仅包括对于作品中的女性创作或女性形象的横向对照;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纬度则是对女性导演们的生活时代的纵向对比。

社会环境对文艺创作影响之大使得我们很难说清是这些女性导演导演了时代还是被时代所导演。在对女导演的研究中大多会以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作为研究的起点。然而这位因执导了《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槐树庄》、《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经典影片而永载中国电影史册的女导演在很多学者的眼中并不算是具有女性意识的作者,原因在于:“她对于所谓‘女性题材’——除却它可以成为一种社会变迁的政治寓言——没有任何特定的关注,而所谓女性表达或性别立场则无疑是一种遥不可及的虚妄。似乎是对男性创作者作品中的女英雄形象的一个准确对位:就电影的制作与电影的表达而言,她是一个成功地、不曾被识破的、被指认的‘花木兰’”[6]。或者说“王苹的意义似乎更多地在于她作为一个女人在电影业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不体现于个人艺术创造中的自我意识”[7]。学者们的论述显然站在时代背景下的思考,但是如果我们对照上述关于“女性意识”的解释我们又会疑惑地发现在王苹导演的影片中,这些女性形象尽管不是叙事的主体,但与“女性意识”的“界定”又完全吻合。这难道不是作者女性意识的体现吗?既然是在时代的背景下来思考,那么我们就更应该注意到时代精神对人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革命接纳了女性,她们的自我意识在革命运动中萌生,她们的个人成长伴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因而她们本能地把社会革命当作自身的革命。”[8]作为一个进步的文艺革命者,王苹不仅具有与生俱来并在后天得以锤炼的文艺素养,同时她也因文艺而亲历了革命,在战斗中成长、成熟,因此当她有机会通过电影来表达自己的情怀的时候,她以真实、真诚的态度拍出那些经典的作品,那里蕴含着她的个人感受,包括对女性的理解和思索。或许我们可以说这种思索和理解就是女性意识的最初体现,它是时代的产物,而非某个人的创作局限。

70年代以张暖忻为代表的“第四代”女导演推出了一批以女性为中心的影片,80年代,以李少红、胡玫为代表的“第五代”女导演迅速崛起,这是被压抑已久、有着强烈表达愿望的一代人。于是中国影坛呈现出师生两代共同建构女性话语的繁荣图景。在这一大的历史时期内,女导演的创作类型万千,既有以女性为表现对象的影片(如《沙鸥》、《青春祭》、《人·鬼·情》、《山林中的头一个女人》、《女儿楼》等),也有都市片(如《北京,你早》)、青春片(如《青春万岁》)、儿童片(如《火焰山来的鼓手》)等。在这些导演中没有一个人始终如一地坚持于女性题材的表现,这种多方面探索的创作心理或许可以看作是女导演希望自己可以超越性别局限、在表现题材和内容上可以与男性同行比肩的迫切愿望所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女性意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吧。

不可否认的是,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将女性作为叙事主体来加以表现已经成为女性导演的一种自觉行为。在经历了大的社会动荡以后,女性导演们对人生、对自身的命运都有了新的思考。这种思考也影响到了她们的创作。“作为第四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张暖忻在其《沙鸥》中,将第四代的共同主题:关于历史的剥夺、关于丧失、关于‘一切都离我而去’,译写为一个女人——一个‘我爱荣誉甚于生命’的女人的生命故事”[9],而第五代的胡玫则在《女儿楼》中回溯政治运动中女性本我的丧失,充满了悲哀的意味。此间的女性电影繁多不再做过多的个案举例,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这些带有女性意识的影片大多带有悲剧的色彩,女性处于一种迷失或需要拯救的状态,而影片的结尾则基本是两种方向:一为编导也未能给予她们光明或明确的答案;或者女性获得拯救或是回归,而拯救他们的一定是占据强势地位的男性。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一种发现问题却无力解决问题的遗憾。不仅如此,还有学者进一步论述说:“这些女导演拍摄的、有着‘自觉的’‘女性意识’的、以女人为主人公的影片中,不仅大都与经典电影的叙事模式一般无二,而且电影叙事人的性别视点、立场含糊、混乱;这些关于女性的影片中,女人似乎愈加为‘不可见’的雾障或谜团,成为混乱、杂糅的话语场;在女性表象出演的地方,制作者试图表达的某种关于女性的真实似乎更深地消隐在不可知、不可解的矛盾表述之中。”[10]如此看来刚刚呈现出的女性意识又在深层次的文化批评与阐释中被质疑了。这问题的存在仍然要归结为时代的局限。首先,女性导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对很多问题的反思未见得透彻清晰,剧中人的迷惑正是她们在生活中的自我感受,面对未来的人生走向她们也感到茫然和束手无策,因此对剧中人的结局的选择只是她们的想象或是美好的愿望。其次,人们在经历了一次长达十年的文化浩劫之后,人们对话语的表达变得谨慎而多虑,那些藏于心中的真实感受或许我们永远无从知晓。

新世纪的女性导演生存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之中,现代语境使她们拥有了充分自由表达自我的权利和空间。她们可以思想的将触角触及任何一个时代和地方,她们可以大胆地表现那些近乎边缘的人物与情感。尽管她们不像前辈那样经历了大的社会波折,缺少痛定思痛后的历史厚重感、社会责任感,但是她们的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恰是处在社会转型期之中,社会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她们的身体、心理、思想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化,这种同步变化虽于无形之中,但生性敏感、敏锐、善于思考的她们却从中收获了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因此当她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时候,多年的对人生和女性命运的思考必然会通过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从作品生产的角度来说,曾经电影的生产由国家和电影制片厂来控制管理,属于体制之内的行为,那个时候导演想拍哪部片子并不是自己说了算的,把那些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剧本当作任务去拍也是常有的事情。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之后,电影的制作也进入了市场运行的范畴,因此拍片较之以前变得更为容易。在剧本通过审查的前提下,只要找到合适的投资,导演就可以拍摄自己喜欢的片子。在这样的条件下,女导演和男导演拥有了平等的话语权和拍片的机会。对女性导演来说,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胶片上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因此在这样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语境下,女性导演可以充分极致地表达自己,其作品中呈现的女性意识更为鲜明和激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导演时代与被时代导演是一对互为因果的关系,对新世纪女性导演的研究必然要在一个时代的背景下展开,所有的比较和归纳离开了这个背景都是没有说服力的。

二、立场:当“观看”成为一种“策略”

女权主义电影批评的目的就“在于瓦解电影业中对女性创造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11]英国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借助了拉康关于看(look)、凝视(gaze)作为欲望器官的眼睛的论述,指出了主流商业电影中的男人/女人、看/被看、主动/被动、主体/客体的一系列二项对立间的叙述与影像序列。女性在电影中成为男性观看的对象,成为一种景观,由此为观众提供了视觉愉悦。穆尔维用“视淫”(scopophilic)和“认同”(identification)这两种在与电影产生联系之前就普遍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基本的心理机制解释了这种主体从客体那里获得的视觉。

西方电影理论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中国的,那么把时间从此时倒推至新中国成立,我们可以说在这段时间内,不仅学术界从未用上述的理论话语对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女性意识做过分析,对于电影制作者来说恐怕也没有有意识、自觉地去拒绝“观看”。“十七年”的电影中男女之间的感情主要表现为父女情、兄妹情和同志般的友情,“爱情”是绝少出现的,大家的共同目标是为了革命、为了建设新中国,岂有“儿女情长”的容身之地,更不要说“观看”了。当学术界用女权主义电影理论对“十七年”电影进行分析时,有学者作出了这样的阐释:“在由1949—1959年、从无到有、逐渐完善的革命经典电影形态中,逐渐消失了的,不仅是男望视域中的女性形象;而且在特定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及一套严密的电影的政治修辞学中,逐渐从电影的镜头语言中消失了欲望的目光”[12]。

在“第四代”、“第五代”的女导演中很大一部分人毕业于电影学院,这些学贯中西、倡导“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女导演们对“女性意识”有着明确的认识。这一点从她们的影片中便可窥见一斑。她们塑造的女性形象性情坚强、人格独立,她们可以委曲求全、忍辱负重,但决不会妥协、退让,她们要做命运的主宰,而绝不依附于男人、寄生于社会。总之女导演们力图通过影片叙事树立女性的主体地位,表现她们的隐忍、坚强和伟大。这样的女性形象绝对不会成为男人“观看”的对象,只会让男人尊敬、钦佩甚至自愧弗如。

而与前辈不同的是,新世纪的女导演们却喜欢在影片中塑造一些弱小、卑微、甚至受损害的女性。这些女性形象因其社会位置的低下而处于一种被居高临下观看的境地。在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作为叙事主体的“我”甚至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片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称呼她为“姜小姐”,只有一次在游园中介绍了她的名字,声音之小、速度之快则完全让人听不清、记不住)。“我”始终爱着一个男人,一个风流成性的作家,而他却不知道我对他的爱。“我”的身份开始只是学生,在与他的“”之后我有了他的孩子,而他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生存后来“我”成了一个交际花,生活上依附于一个年轻的军官。这样的边缘化的形象显然是被双重“观看”的对象。首先在剧中作为交际花显然是男人眼中的花瓶和;其次这样一个被爱所困的女性形象同样满足男性观众的现实心理需要,因此说她是被银幕内外的男人观看的对象。在李玉的《红颜》中,主人公小云在少女时意外怀孕,从此都是人们指点耻笑甚至轻薄的对象,在她以后的生活中再没得到真正的爱情,那些亲近她的男人都是为了满足肉体的欲望而绝无感情可言。她与一个十岁的小男孩有着近乎暧昧的感情,这份感情是她生活中的亮色和希望,而当她得知这个孩子正是她10年前被告知已经死了的孩子时,所有的美好旋即死亡,她能做的也只有离开。在这部影片中小云更是一个典型的被“观看”的形象,并且具有三个层面。首先,小云是一名戏曲演员,演员自然要被观众观看。所以说,演员的身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被观看的能指。当小云站在舞台上被人观看时,台下低俗的观众起哄让她改唱流行歌曲时,她无奈地扮着戏装改唱那些男人爱听的《恰似你的温柔》。这形成了一种侮辱性的观看,一群男人在观看一个出洋相的女人!当小云在露天演出时,她的情人的妻子带领家人找上门来,小云在舞台上被当众殴打,而台下的观众充当着真正的看客,观看一出难得的好戏,其无动于衷令人不禁想到鲁迅笔下那些“麻木的民众”。其次,小云的未婚先孕众人皆知,这对一个女孩来说是最大的耻辱,因此她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侧目、指戳,甚至,那种被羞辱感觉仿佛裸身游街一般。最后,这样一个被损害的女性形象同样是引起男性观众兴趣的,这是最后一个层面的观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与前辈女导演的拒绝观看相反的是,年轻的女导演们采取主动观看的形式。在黄蜀芹的《人·鬼·情》中秋芸同样是个戏曲演员,但是她扮演的恰恰是男性角色,这种观看在一种性别的置换中消解了,形成了对“观看”的拒绝。而李玉的《红颜》则不同,作者将“观看”作为一种叙事的策略,女主人公的职业身份将女性处于被观看的位置这一问题强化。

除此之外,新一代女性导演也不避讳在影片中出现不多的的场面,这也是她们创作观念的前卫大胆之处。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红颜》中都有相关场面的出现,前者处理得唯美,后者处理得简短,两者的共同特点是点到为止,虚化处理。在这两部影片中导演并非刻意以此场面为噱头和卖点,而是将它们作为必要的叙事环节。但是由此我们必须指出,新一代导演在创作上已经摆脱了世俗观念的禁忌和限制,她们在尊重同性的前提下,将女性内在的东西越来越真实地展现出来,不怕别人的观看。这种对女性意识的大胆表现不得不说是女性导演在创作上的进步。

在笔者看来新一代青年女导演直面“观看”并非女性意识的倒退,而是将“观看”作为一种“策略”。仔细阅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其实作者是在将“观看”作为一种隐形的武器,作者无意对男性发出谴责和声讨,而是一种怜悯和嘲笑,这正是这一武器的巨大杀伤力。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我”在临终之前将自己的暗恋故事以书信的形式向“我”的爱人娓娓道来,尽管“我”不是在抱怨,但是男作家的心情是复杂的、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这一点从影片的最后一个长镜头便可体会到:漆黑悠长的院落里,镜头模拟男作家的视线缓缓推近,对面的窗户中女孩少女时期的清秀面庞愈渐清晰。导演用这样一个镜头结尾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个爱情故事的态度。徐静蕾曾经在无数次的访问中表达了自己在10年前后阅读原小说的不同感受,她说“曾经觉得这是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而今再次看这个故事觉得其实这个女人是非常幸福的,因为她的爱情是独立完整的,而那个男人其实才是可怜的。”[13]在李玉的《红颜》中我们会发现男人同样是被鄙视和嘲笑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故事中的三个女性(小云、妈妈、小云男友的姐姐)都生活在没有男人的世界里,或者说她们曾经都有过男人,但是他们很快就消失了。故事中被表现的几个男人不是登徒子就是胆小鬼,她们对女人不能保护反而损害,反倒是女人敢于承担和面对一切,活得独立而坚强。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新一代的女性导演以“观看”作为一种自陈的策略,不仅是她们大胆而独特的地方更是她们智慧而敏锐的表现。她们以自身的柔弱衬托男人的软弱,以自身的完整反观男人的缺憾。让有“觉悟”的男人在“观看”过后觉得尴尬脸红,至于那些除了观看还是观看的人就没有较真的必要了。

三、呈现:相同的角色传承不同的话语陈述

在“男女平等”的社会要求得以实现之后,女性除了担当女儿、妻子、母亲的家庭角色之外,也拥有了承担社会角色的权利。女性电影的叙事、矛盾冲突的发生则也围绕着她们所担负的形形的角色而展开。“女性的生活模式,女性的社会形象,女性的婚姻问题以变幻的形式不断重复出现。”[14]有些影片中女性的社会角色仅仅是被虚化的背景,故事的矛盾交织在女性在家庭角色的三种身份之中,也有的影片将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这对二元对立的矛盾作为叙事的核心,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女导演在影片的叙事形式与风格、表现的技巧和手段上不断地变化,但是女性形象的角色设置、女性因自身的多重身份而产生的种种矛盾却是创作中的恒定因素。

母亲的形象始终是女性导演们比较钟爱表现的形象之一。“母亲形象成了一座浮桥,连接起当代中国两个历史时期(1949—1976年,1976年—至今)关于女性的电影叙事。”[15]在不计其数的母亲形象中,母亲的经历和遭遇不尽相同,但是传达出一个共同的主题:母亲的伟大坚强、忍辱负重,从某种程度上说,母亲给人的力量感和安全感甚至可以超过父亲。这一点可能是几代女导演不谋而合的共识。此外,在电影的修辞学中,母亲的形象还有着更多的指代,我们常把大地比作母亲、把党比作母亲、把祖国比作母亲,这种意识形态的修辞方式将母亲的形象提升到了一个最高的位置,如果我们从把本体和喻体的位置互换的角度来考虑,这实际上是对母亲形象的最伟大最光荣的赞扬。

[page_break]

尽管同是把母亲作为最神圣的形象,新一代的女导演则把对母亲的赞颂变换了新的角度。青年导演马晓颖在处女作《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中描述了一个女作家和自己重病的母亲的感情故事,“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通过女作家对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终离世界前后的经历,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忙忙碌碌中我们为母亲做过些什么?我们所做的是母亲心里所想、所能接受的吗?”[16]当母亲去世以后,女作家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责备之中,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表现一个关于孝顺和理解的主题,而在这个主题背后我们窥见母亲宽厚、包容、深深地爱自己的子女的伟大情怀。

除了女性的形象外,女性是否拥有话语权同样是衡量女性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标尺。在第一代女导演的创作时代,女性角色在工农兵文艺政策指导下的主流影片中还处在配角的位置,根本不具备掌握话语的权利。在第四、第五代女导演的作品中,随着女性成为叙事主体而具有了说话的主动权,并且在此时作者经常以女主角的自陈作为影片的叙事方式。就叙事而言,当本文选定了一个女性叙述人时,它就表明了一种叙述态度,一种让女性说话或写作的立场。女性的声音作为影片的结构者和推动者也表明了女性的主体地位和叙述能力。这种采用女性第一人称进行叙事的方式为张扬女性意识提供了有力的通道。这种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一直受到作者的青睐,当下的很多作品依然采用了这种形式,比如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而《来信》这部影片在处理上更为巧妙的是作者借助了“来信”这一特殊的载体,将平面的文字转化为立体的声音,使声音的来源更为有据可循。

为了争得女性说话的权利有些女导演甚至不满足于让女性仅仅作为第一叙事者,她们所幸让女性直接面对镜头去讲述自己、讲述女人的故事。女导演宁瀛的新片《无穷动》就是一部“女人在说话”的影片。影片中说话的四位女性只有一位是专业演员,其他的都是文化名人。影片讲述了洪晃扮演的妻子怀疑丈夫与另外3个女人有染,便在大年初一将她们约在家中聊天。其中大胆涉及性话题和性观念,意识十分前卫。大量的对话/观点成为了影片的主要内容,影片想告诉大家在这些人成功自信的外表下,是过去遗留下来的情感歉疚与内心深处无穷涌动的欲望体验。其实这种以让人物直接说话作为表现方式的影片,在国内很早就出现过。在西方女权运动的早期,在“个人即政治”的女权运动口号的影响下,导演们用直接电影的手法拍摄了大量纪录片,在这些纪录片中女性直接对着镜头述说她们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在这个人人都想获得话语权的时代,女性导演以她们特有的思维和情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话语环境,真正以女性的身份和视点去拍摄女人的电影。从这一点来说的确是创作的进步。

四、身份:创作着美丽着

新一代女导演作为电影作者毫不掩藏自己的女性身份,这也是与前辈导演的区别之处。戴锦华教授曾在文章中写道:“女导演群,是一种特定的花木兰式的社会角色,是一些成功地妆扮为男人的女人;似乎她们愈深地隐藏起自己的性别特征与性别立场,她们就愈加出色与成功。相反,‘暴露’了自己的性别身份,或选取了某些特定题材、表述某种特定的性别立场的女导演,则是等而下之者,自甘‘二、三流’的角色。于是,大部分女导演在其影片中选择并处理的,是‘重大’的社会、政治与历史题材;几乎无一例外的,当代女导演是主流电影、或艺术电影的制作者,而不是边缘的、或反电影尝试者与挑战者。”[17]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第一代女导演王苹、董克娜等人的身上,在她们之后的女导演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秉承了她们的叙事和创作风格,创作没有性别特色的主流/主旋律电影。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女导演都有着同样的创作倾向,在第四代、第五代中还有一部分女导演,尤其是学院派的女导演,她们更倾向艺术电影的表现方式,把自己感兴趣、想表达的思想注入到影片当中。比如李少红(《血色清晨》)、宁瀛(《找乐》)、刘苗苗(《家丑》)等。但是这些女导演虽然在题材的表现上拥有的更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但是她们同样隐藏了或者说没有彰显自己的女性身份。在那些更深刻的主题背后,并没有更多的女性意识呈现。女导演们也从未强调过自己的女性身份和女性立场。

而与前辈不同的是,新一代的女导演对自己的性别身份不再躲闪,而是将自己的女性身份作为一种标志甚至是优势。她们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创作之中,以女性的细腻敏感来表现女人的丰富世界。新一代的女性导演不只将兴趣投向女性本身。她们同样喜欢尝试其他类型和风格的影片的创作。比方说,李玉的《红颜》原剧本名为《坝上街》,写的就是一个犯了罪的男人的故事;李虹拍摄了像《黑白》、《诅咒》这样带有悬疑、恐怖色彩的商业影片;徐静蕾曾经有过要拍一部战争片的打算;李少红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恋爱中的宝贝》尽管引来了很多的争议,但是这不失为女性导演的一次大胆的创作尝试。新世纪女性导演涉猎更多的题材和类型并不是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也无意与男性导演一争高下,她们只是在一个平等的创作环境中,以平和的心态尽情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并将自己的性别优势融入到创作之中,与男性导演共同建筑一个绚丽多彩的影像世界。在新世纪性别属性已经再不是女导演的负担,她们不需要花心思去掩饰或者抗衡,只需自由、自信地去创作。导演徐静蕾的话或许可以作为佐证,她对媒体坦言:“中国现在是男女平等,而不是以前的男尊女卑,女性做事情反而比男性更容易些。我觉得没有压力。”[18]其实女性导演的称谓已经不仅不再是负担,反而已经成为一种可以“利用”的“价值”,一种可以用于“宣传”的“策略”。比方说《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就打出了“十位女导演拍摄十部短片”的口号。至于为何选择十位女性作为导演,除却如影片制片人所说的“她们有着大导演们已经逐渐消减的锐气,而女性又是最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外,恐怕这里也包含着“商业卖点”的元素吧。如此看来人们对女性导演的关注已经逐渐从女性作品本身发展到她们的社会地位和内在价值上来。这种关注的变化对女导演的创作来说或许是有利的。尽管有人对“女导演”、“美女导演”的称呼嗤之以鼻,甚至认为这是对女性歧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但在笔者看来,倒不如笑而纳之。毕竟,女性导演着美丽着电影的世界,而电影也让她们有着别样的美丽。既然现在已是一个男女平等的时代,那就让女导演们大胆、从容地去书写那“清丽、越轨的笔致”吧。

结语

新世纪,女导演们以一个崭新亮丽的姿态出现在男性同行之中,她们未想与男性比肩,就已经令男性刮目相看。她们的创作因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多元而变得灵活宽泛,她们的表达因没有了过多的限制和束缚而真实动听。曾经震天撼地的“我要为他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呐喊宣誓在今天看来已经有些苍白无力,甚至可笑,今天女导演们已经大胆镇静地发出了“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爱情宣言。在这样一个“消费美丽”[19]的时代,女导演不再隐藏自己的性别身份,并且以自己的身份为骄傲,她们享受着“美女导演”的称呼,她们用自己美丽的心灵美丽着自己,美丽着银幕。前不久在《精品购物指南》上看到一条小资讯,说徐静蕾与陆川、许巍等人一起登上时尚杂志《时尚先生》的封面,评述写道:很少曝光的她展现了自己柔媚中略带坚强的另一面。从报纸上的照片看,这很像一张学生时代的毕业照,四男一女白衣黑裤红领巾,表情略显严肃。这个造型显然是精细设计出来的,画面感觉淡雅美丽。徐静蕾在四个男士中格外显眼,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丽,更因为她是一个有才气的导演。看到这张照片,笔者在想,或许以后我们可以不再分开来说女导演、男导演,世界上只有一个称谓:导演。在电影这个学校里,大家都是努力学习的学生,都希望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里留下自己更多的作品。

注释:

[1]鲁迅论萧红作品《生死场》的语句。

[2]戴锦华文:《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电影》,选自《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133页。

[3]远婴文:《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选自《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111页。

[4]远婴文:《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选自《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113页。

[5]李显杰、修倜文:《论电影叙事中的女性叙述人与女性意识》,载《当代电影》1994年第6期,第30—31页。

[6]戴锦华文:《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50页。

[7]远婴文:《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选自《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118页。

[8]远婴文:《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选自《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115页。

[9]戴锦华著:《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60页。

[10]戴锦华文:《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电影》,选自《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135页。

[11]远婴《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选自《当代电影理论文选》,第112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2]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电影》,选自《当代电影理论文选》,第128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3]摘自《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演阐述,载新浪网。

[14]远婴文:《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选自《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116页。

[15]戴锦华文:《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电影》,选自《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129页。

[16]马晓颖的导演阐述,摘自网易娱乐频道。

[17]戴锦华著:《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50页。

意识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本位,寓教于乐,艺术深度

在少年儿童越来越多地接触媒体的社会环境下,电视节目已成为少年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少儿的健康成长与电视节目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据最新的统计,我国0—18岁之间的青少年达3.6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9.6%。少年儿童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未来主体力量,所以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先进文化和知识的良性传播,有识之士早已呼吁建立部级的专业化少儿频道。作为中央电视台本年度频道专业化建设的压轴之作——少儿频道即将推出,实乃大势所趋,现实需要。那么如何才能创建一个构架合理、风格独特、深受少儿喜爱的专业化频道呢?笔者认为我们少儿电视的工作者在进行频道设计和节目创作时一定要强化好少儿本位、寓教于乐、艺术深度“三意识”。

一、“少儿本位”意识

中国少儿电视的实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少儿节目成人化”成为我国少儿节目的通病之一。在少儿节目里,“成人规定的行为太多,儿童自发行为太少;说教灌输的东西太多,启发创造的东西太少;成人幕后操纵的痕迹太重,儿童自主发挥的空间太小”,成人的社会视角,成人的思维方式,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比如,有的少儿节目主持人、嘉宾小朋友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语言神态无不同成人一样成熟老练,失去了孩子应有的天真和童趣。有的现场采访,让孩子背诵成人为其撰写的“台词”,使人啼笑皆非。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在于节目编导人员“少儿本位”意识的缺乏或是理解的简单化。

所谓“少儿本位”意识是指电视节目的创作者在心理上为特定观众群着想的那种意识和观念,具体来说就是创作者在创作之前和创作之中对少儿受众的需求和意愿的考虑,对作品将在受众中产生何种效果的关注。它是贯穿全过程的一种创作意识,对少儿电视的创作具有绝对的普遍意义。在这些节目中,儿童成为节目的真正主人,儿童的创造权得到鼓励,儿童的愿望得到尊重,思维的空间被启迪激活。那种仅仅把片中人物是儿童或记录有少儿生活场景和镜头的节目就理解为少儿节目的认识是简单和肤浅的。他们虽然也都把少儿当作节目的主体来对待,然而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少儿本位”的深刻内涵。那么电视工作者在设计创建少儿频道的过程中怎样贯彻、实施这种本位意识呢?

1、要把握少儿电视的对象特征。少儿频道的受众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这个阶段的观众具有与他们的年龄相应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我国著名儿童问题专家孙云晓指出:当今中国少年总体上自身发生着四大变化,(1)更关注自我发展,重视个人选择和权利,关心个人生活质量。(2)与人相处更注重规则意识,求同存异,道德价值观念更追求“新”“独”“特”。(3)得益于计算机时代认知的广度越来越大,求知的迅速扩大,个人生活空间以前所未有速度扩展。(4)面对新环境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少儿生存与发展的压力然增大。此外,他们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对周遭的事物、成人的经验、媒体的示范等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情感单一,信任自己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幻想,具有较强的创造力。从人本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什么样的心理常常呈现出相应的心理需要,并且这种心理需要满足后又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根据观察,少儿在观看电视节目时,表现出的心理需求有:奇特的幻想心理,奇趣的贪玩心理,强烈的偶像崇拜以及争强好胜的心理等。当然,青少年儿童是一个大的群体,就其更小的每一阶段而言,青少幼也还存在很大差别,如幼儿能够领会的知识就极有限,十岁左右的孩子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这就要求在设计频道和创作节目时应把服务对象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定位。

2、以少儿视角观察社会,理解生活。少儿视角是指以少儿的眼光、少儿的思维去认识社会、了解大自然、学习知识。这一点可以说是设计少儿电视频道的一个最核心的理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它要求电视工作者不能依照成人的主观经验行事,不能用大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而应该有一颗童心,理解孩子,宽容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未来充满幻想。美国克罗迪恩电视台总经理塔克曼在谈到他们的优势时说:“我们是从少儿的观点和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的。这反应在我们制作的一切节目当中。”一般来说,孩子们比较喜欢感性、直观、形象的事物,而对那些理性、思辨、抽象的事物往往是敬而远之。在这方面,以央视《大风车》为代表的一些少儿节目做得比较好,贴近少儿生活,贴近少儿心理需求。

3、让孩子参与到节目中来,加强节目互动。强烈的参与意识是孩子们的天性,一直以来,我国的少儿节目传受互动性较差,少儿参与节目不够,这成了制约节目向前发展的一个巨大障碍,甚至是致命弱点。少年儿童能不能参与、如何参与、参与的形式无疑是办好少儿频道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少儿频道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途径使少年儿童能够亲身参与媒介的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便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开拓频道的影响力。参与互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让孩子们参与儿童电视节目的制作,参与电视节目的讨论,通过网络与电视台进行交流,也可以开辟专门的论坛,让儿童有机会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有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校园电视台,少儿频道不妨专门开设一个版块,播放青少年自己的作品,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在这些环节和形式中,大人不应过多地干涉,要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表现自己的审美能力,融入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page_break]

二、“寓教于乐”意识

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体,承载着社会的希望。对儿童的教育自古以来都是成人的一种社会责任,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和知识传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当然也是文化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按照大教育观理论,电视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和形式,应该说电视对青少年儿童获取信息、知识和娱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传统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根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概念,由此对儿童的教育也没有脱离这个思考,强调思想道德的教化及系统性地给予相关知识。反映在电视节目上,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的少儿节目跟国外的有很大区别,而且据调查,中国的青少年儿童更希望看的是一些国外的少儿节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节目太偏向于教育,往往侧重的是醉心于提出如何教育少儿的“教育问题”,而忽略了真正的教育对象的特征。

客观地讲,少儿电视可以而且应该有教育的主题。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诚如有人所说,当今时代我们已迎来了一个“屏幕文化”、“读图时代”——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把电视的教育功能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来认识它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有一点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少儿电视,我们不能无限度地夸大教育性,更不能以“教育”来涵盖少儿电视的所有属性。事实上,对青少年儿童来说,电视是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扇窗户,是他们娱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但决不能代替学校的教育,只能算作是学校教育的补充。由此看来,片面地追求少儿电视的教育性会给少儿电视的繁荣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也达不到其教育少儿的初衷。

少儿专家最近作了一个大型调查——对儿童电视节目的喜好程度和儿童对电视节目的期望。研究发现,按学生对不同节目内容的喜好程度排名,动画片位居第一,以后依次是:介绍动物类内容节目,介绍认识周围世界内容的节目,儿童游戏,手工制作,讲故事,记录我们的生活等等。此外,在学生期望能从电视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方面,有48.2%的学生希望从电视节目中了解到有趣的事情,排在首位。这个调查进一步证明了少儿节目要想吸引观众,被观众接受和认可,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它的趣味性、娱乐性。因此,央视要办好少儿频道,要实现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的良好愿望,则必须从频道、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增强趣味性和娱乐性,把娱乐性与教育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之间使少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儿童应该是快乐的,成人们应该负起责任来敲碎儿童的地狱,建立儿童的乐园。”颇受孩子们欢迎的幼儿节目《天线宝宝》的原作者、英国幼教专家安妮·伍德女士也认为,最容易吸引幼儿注意的莫过于由他们的经验和视野能领会的事物和环境,而幼儿们理解这一讯息的途径就是“玩乐”。事实确实如此,传统的说教型、沉闷型的少儿节目一般是留不住孩子的,少儿节目不宜强调组织性的逻辑严密的讯息,不管是认知的或是情感的生活。所以少儿频道必须设计和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节目样式,以开启少儿心智为突破口,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中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使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page_break]

三、艺术深度意识

少儿电视经常被称为“小儿科”,言下之意是肤浅、幼稚和轻飘。诚然,在时下大量的少儿节目当中,存在着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毛病。有的把自然主义的记录误认为就是反映童真童趣,有的把一些简单肤浅的手法运用于儿童节目的创作,认为儿童的智力就是节目的档次,有的节目看上去眼花缭乱却是华而不实。所以被人认为浅显简单也就在所难免。

“童年不仅仅只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它还联系融合着历史的古老、现状的年轻和未来的无限可能。”其实儿童的内心世界并不狭小,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一个事实,就是每个儿童都有丰富的想像力和最纯真美好的情感形态。那么我们的电视编导在表现少年儿童的这种想像力和纯真情感时,是采用低智商的幼稚呢还是进行审美的处理,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少儿电视的深度就体现在这种表现上,它的价值体现在人类对愿望和真情实感的追求。少儿天生的这种充满想像的特性和天真、纯朴、热情的自然情感与诗的性质相同。因此,少儿电视中体现出的这种价值以及创作者这种对想像的追求和情感的追求,有人称之为诗性的深度。这种深度不会因儿童的幼稚而浅显,这种深度应是一种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深度。所以我认为少儿电视的深度意识不但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且必须得到广泛地重视。少儿频道在栏目的设定、内容选取和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必须始终贯穿这种意识。

意识管理论文篇4

论文摘要:成本管理是企业效益的源泉, 而成本意识是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沃土。本文介绍了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论述了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和成本意识的作用,着重提出了构建企业成本意识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成本意识;成本管理;作用;构建成本意识 1 成本意识与成本管理的基本含义 企业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研究对象,在企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决策、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和。 成本意识是现代成本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包括节约成本观念和控制成本观念。而职工的成本意识是指人们在以某种资源组合方式达到一定目的或完成一定任务的过程中,为了减少代价所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的总和。 2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多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落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成本管理范畴狭窄 具体体现在: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而忽视了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重投产后的成本管理,而忽视了投产前产品设计和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只注重财务成本核算,而忽视了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的核算等。 2.2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在传统成本管理的思想中,企业将成本管理直接等同于减少支出、降低成本,然而,成本不可能无条件、无限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企业效益。因而这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成本管理。 2.3 成本管理手段老化 目前,我国大多企业的成本管理仍采用手工操作方法,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因而,很难获得及时的、全面的、准确的成本信息。 3 成本意识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成本,即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成本直接影响着收益,成本越高收益越低,成本越低收益越高,因此,要提高收益就必须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特别是伴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精确的计算产品的成本和加强成本控制尤为重要。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首先获得成本优势,继而发挥和保持这种优势,这是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的主要途径。而成本优势的获得不限于成本本身,必须从管理的高度挖掘成本降低的潜力。只有企业的每位员工,都充分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时刻秉着降低成本的思想,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注重节俭,节约一度电、一升水等,一线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减少操作上的失误,虽然看起来都是小事,但这些细小的环节加在一起,就决定了一个公司的成败。 丰田公司在办公用品的使用上节省得近乎苛刻,譬如公司内部的便签要反复使用4次,第一次使用铅笔,第二次使用水笔,第三次在反面使用铅笔,第四次在反面使用水笔;厕所水箱里放块砖头用来节水。 伊利集团的成本意识渗透在工作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对每个卫生间定量配发卫生纸;办公室楼的用电用水进行量化控制,办公用纸重复使用,空调温度设置上下限;食堂的自助餐不允许剩一点儿饭菜,否则将受到重罚。 因此,在成本管理地位日益凸显的今天,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构建企业的成本意识。鉴于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成本意识的构建更为重要。 4 如何构建企业的成本意识 企业成本意识的构建要以全体员工为对象,以培训教育和管理主体的带头作用为媒介,树立现代成本意识,建立企业节约文化。 4.

意识管理论文篇5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施工企业面临建筑业市场化、工程管理国际化的形势,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对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现状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筑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与完善。2004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满3周年了,这意味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3年保护过渡期结束,2004年12月11日起建筑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中资、外资企业都将享受“国民待遇”。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逐步对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支柱的建筑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另外,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法律强制性,因此在建筑领域逐渐出台了《合同法》、《招投标法》、《建筑法》等以合同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合同是联系各合同主体的纽带,任何一方违反合同,必然要受法律的制裁,从建筑市场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利润减少,合同的风险加大。只有重视合同,重视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增加企业利润。

2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

我国加入WTO后,施工企业与国际交往逐渐频繁,到国外承包的工程及在国内承包的国际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严格的合同管理是这些国际工程的惯例,一般都严格使用FIDIC合同条件。

就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缺乏完全法制化的社会环境。建筑和合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部分法律条文不够严谨,有空子可钻。另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2)缺乏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业主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提出苛刻的合同条件,施工单位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业主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随意性太强,存在不按合同、不按规则和惯例办事的现象。

(3)施工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管理层对投标、签约工作还比较重视,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统计、考核、奖惩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4)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对合同管理人才培养不够重视。我国的合同管理起步较晚,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另外,由于外部环境不规范的因素太多,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重合同的意识和重视合同管理人才培养的环境。

在建筑市场上,不慎签订的一个合同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的窘境,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加强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3.1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

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建筑法》,更要学习《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使他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处以合同为依据,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按合同办事,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工程中,合同管理更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尤其对承包商来讲,可以说其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是否顺利,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

3.2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

一个合理的合同管理机构,以及对合同管理部门的权责及与其它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面的合理界定,是合同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合同管理人才,需要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需进行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内容有《合同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促进人,

3.3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制度没,这些环节应包括:介绍信的开具、信息的跟踪、合同的草拟、洽谈、评审、用印、交底、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索赔、违约、解除、终止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减少失误。

3.4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是合同管理的窗口。为了能及时掌握合同的实施情况,合同文件、变更记录、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各方的来往函件等文件要及时传递给合同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合同管理应建立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合同管理,可以建立局域网,信息网站等。

4总结

合同管理是一项高智能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面对我国建筑领域市场化的推进以及我国建筑业国际化的趋势,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就不能实行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就不能顺利的完成工程预期目标,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意识,只有合同管理规范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的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2]韩风光,中小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意识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基层管理;公关意识;企业形象

基层管理者是企业中直接负责日常生产与经营活动的管理人员,与广大员工和顾客公众有着最直接、广泛的联系,是企业有效管理与企业形象建立的基础,更是管理层与员工、企业与顾客公众沟通的桥梁——企业基层“公关人员”。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形象的建立,员工对于企业目标和管理决策的理解都要通过基层管理者的工作来实现。企业基础管理的优劣也取决于企业基层管理者的水平。无论企业引进哪种国外的先进管理理论和模式,不重视基层管理工作,不关心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企业效率和企业执行力就无法实现。如果要真正提升基层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就不能单凭招聘阶段人才的选拔与有限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更要重视基层管理者公关意识的培养。

1公关意识在企业基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公关意识,即公共关系意识的简称,它是公共关系的原理和公关实践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内化,包括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沟通意识、服务意识、协调意识等。基层管理者不断增强自身的公关意识,(1)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公众关系,有效实现基层管理目标。一方面,基层管理者肩负着企业管理层需求与员工需求实现的双重任务,也是二者沟通的中介和桥梁,基层管理者的公关水平高,就能准确理解企业管理层的任务与要求并圆满完成,也能将基层员工的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向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时传递。另一方面,基层管理者难免要经常与顾客公众交往,而当前市场的竞争性要求卖方必须以优质的产品、有竞争力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同买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基层管理者忽视员工的服务意识教育,漠视与顾客的沟通,就容易使顾客不满意甚至引发危机。

(2)基层管理者如果具备较强的公关意识,就能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机整合,使员工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方向,让高层领导知晓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基层管理者良好的公关意识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它是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作风、管理水平、人才实力、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等要素的综合反映。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让企业得到公众的肯定和支持,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发展机遇,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但企业形象的树立并非独属公关部的任务,企业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是企业形象的塑造者。企业要把公关思想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环节,开展全员公关,就必须先增强基层管理者的公关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指挥、协调和监督作用。

2企业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公关意识

2.1形象意识

形象是公众对特定组织或某个人的总体印象或综合评价。形象意识指在决策和行为中高度重视声誉和形象,重视形象的塑造和管理,将树立和维护良好的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基层管理者的形象意识主要涉及到个人、管理者群体以及企业三个层面的形象。

(1)个人形象。对基层管理者个人而言,塑造良好的形象对获得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良好的个人形象使基层管理者更易赢得内外部公众的信任和好评,促进公众对其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关心。基层管理人员要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不仅应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与技巧,更应该遵循诚实守信、实事求是这一公关基本原则,对待公众客观、公正,工作中决策科学,正确处理员工之间、员工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这样基层管理人员就能充分展现其人格魅力,发挥其吸引力和凝聚力。

(2)管理者群体形象。基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与员工和顾客公众的联系最为紧密。公众对企业管理层的印象往往是通过与某个或某几个基层管理者的直接互动形成的,不可能与每一个管理人员交流后再做出总体评价。因此,基层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不光代表着他个人,也代表着企业管理层的群体形象。

(3)企业形象。所谓企业形象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环境下,公众对企业及其日常行为产生所产生的各种感知、印象、看法、感情和认识评价的综合体现。对企业而言,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转化为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源于企业良好的行为,它离不开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较长时间的投入与积累。基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链承上启下的枢纽,是企业执行力的具体实现者,基层管理人员对企业形象的认识与理解不但影响着广大基层员工的认识,而且会通过其自身行为与基层员工行为进一步影响顾客公众对企业的看法和评价,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形象。基层管理人员不但要重视自身的形象塑造,还要教育引导每一位员工自觉重视企业的形象与声誉,时刻注意维护本企业的形象。

2.2公众意识

公众指与特定的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意识就是指企业要自觉地将公众的意愿和利益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积极引导和影响公众,使企业与公众在长远利益上取得统一。公众对企业的评价取决于企业行为的好坏和公众需求的状况。为公众服务、让公众满意已成为任何一个企业存在的前提。企业要在竞争中发展,就必须获得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必须真正将企业的生存发展与自觉维护公众利益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为公众服务,让公众满意。

对于员工,基层管理者一方面要敢于按照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等要求他们,身体力行,把规定转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共同遵守,并以自身高尚的人格、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术和创新精神赢得下属信赖,根据上级领导的指导积极引导下属参与管理;因才用人,处理问题公正合理及时果断,有效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不滥用权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从工作、生活等多方面了解基层员工的需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支持他们继续学习和创新,以关爱之心帮助员工认识自我,改进不足之处,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

对于顾客公众,基层管理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能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并满足消费者随时变化、发展的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要及时关注顾客的特殊需要和困难,尽力帮他们排忧解难,妥善解决顾客的产品和服务问题,加深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和好感,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

2.3传播沟通意识

传播是个人、组织、社会之间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分享与双向沟通的过程。传播沟通意识指企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与沟通方式,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活动的意识。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必须通过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充分了解公众对本企业的评价,及时改进工作。因此,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与方式将本企业的目标、工作重点、宗旨、取得的成绩等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地传递给公众,进行广泛宣传,让公众对企业及其行为有良好的认知;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时刻关注公众需求、建议与意见的变化,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以监测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为企业的科学决策与社会环境发展的趋势预测提供依据。基层管理者肩负企业内部信息传递、企业与外部公众交流信息的重任,是否具备传播沟通意识关系到企业与公众互动的效果,并会进一步影响公众对企业的评价。传播沟通意识要求基层管理者重视与公众的沟通,不仅要有主动与公众交流的意识,还要追求交流的效果。

(1)对内传播沟通,形成企业内部融洽的工作氛围。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之一,就是沟通企业内部上下之间、成员之间的信息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是基层管理者与其部属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离开了传播沟通,下属无从了解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也无法了解员工。基层管理者与员工的传播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传播;基层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误解,也往往是由于沟通不足或信息失真造成的。对内传播沟通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层级传播和内部媒介进行,如会议、内部刊物、企业网站、内部广播、领导信箱、人际传播等方式,不但把管理层的决议、决定、计划等传播下去,而且要积极与员工交流,倾听员工的心声,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形成基层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融洽的关系,提升员工对管理者、对企业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对外传播沟通,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也即任何一个企业都要与外界发生方方面面的联系,如消费者、新闻媒体、社区邻居、合作伙伴、政府部门等。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具有现代公关意识的基层管理者,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就应着力运用公关传播手段和方式,与公众建立联系、交流信息,使外部公众了解本企业,获得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效果。

2.4服务意识

公关意识中的服务意识,就是要真心实意地为公众服务,替公众着想,让公众满意,并以此为企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及时调整、改进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服务意识是企业赢得公众长期信赖,密切与公众关系,树立企业形象的关键,也是企业在竞争中形成自身优势,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基层管理者要做好公众的服务工作,一方面,必须增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关注外部公众,尤其要引导员工重视顾客公众的需求与困难,尽力帮他们排忧解难。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细胞。他们每天要与许多顾客打交道,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他们在工作中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蔼可亲的微笑都会给顾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因此,员工在企业生存与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搞好员工关系,基层管理者就要力争了解员工多方面的需求,尽可能满足员工合理的需求。首先要重视员工的物质需求,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员工收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使员工及其家属的生活有保障。其次,要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让员工共享有关企业的信息,唤起并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肯定员工价值,使员工产生归属感;通过鼓励员工参加培训、继续教育,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不断适应新的技术、工作的需要。

顾客公众是企业最重要,最不稳定的公众,也是基层管理者经常接触的一类公众。顾客的多少与评价,决定着企业的存亡与兴衰。由于商品的不断增长与同类企业竞争的加剧,顾客真正成为市场的真正主宰,充分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由此,要让顾客满意,有效吸引顾客,基层管理者就必须让员工充分理解“顾客至上”的理念,即除了货真价实、物有所值外,无论在何时,都要真诚服务、细心周到,满足顾客的需求;使员工知晓顾客教育的重要性,使其盲目消费变为自觉消费;还要妥善处理各种纠纷,及时、认真、耐心、诚恳对待顾客投诉。

当然,除了顾客公众,基层管理者还有可能会与媒介公众、社区公众、政府公众产生联系,也要尽可能满足这些公众的需求,正视他们的批评。对于内容属实的批评表示感谢,并迅速查明事件真相及其原因,及时上报企业高层,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对于失实之处,应诚恳地向他们提供真实情况,澄清事实。

2.5协调意识

协调意识即企业充分认识到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性,千方百计通过调整自身行为,以协调企业与公众的关系,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由于企业与公众在利益和目标追求上总是存在差别,导致企业与公众之间出现矛盾与隔阂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公众对企业的理解与支持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能实现。对于公众的需求,企业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让公众牺牲自己的利益,应该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对环境和公众的适应性,缓解双方矛盾,以较小的代价实现共同协调发展。

基层管理者要有效地开展工作,就必须善于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使企业内求团结、外求和谐发展。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关系善于运用公关策略,按程序与上级有效协调,对员工之间的矛盾恰当处理,与其他管理者要经常交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与员工开诚布公地讨论建议、意见,从而达成企业内部的共识,增强凝聚力。另一方面,对外部公众,要实事求是地传播企业相关信息,出现危机时,应坦诚说明事实真相,宣传企业的处理措施,引导公众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企业。

参考文献

[1]张克非.公共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纪华强.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谢玉华.公共关系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意识管理论文篇7

(1)整体服务意识薄弱,服务管理质量亟待提高

酒店服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树立酒店服务意识,提升酒店服务质量,它是酒店管理工作的关键一环。但是,就现阶段我国的酒店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来看,我国酒店行业的整体服务意识薄弱,酒店服务人员的服务热情不够,整体的服务管理急需调整,酒店服务管理质量还亟待提高。酒店工作人员成为服务的口头拥护者,各种服务意识仅停留在口号标语的层面,"微笑服务","顾客是上帝"这些具体的服务理念仅仅局限于表面,没有真正融入具体的实际服务中,没有落到实处,服务人员没有真正致力于提升酒店的整体服务意识,酒店各部门工作人员缺乏积极主动的良性互动,实现工作的有效配合和分工协作,整体的团队意识薄弱,没有整体服务的思想意识。

(2)酒店的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酒店服务质量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而言,与酒店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酒店的服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就是酒店的活动名片,所以,酒店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要严格要求,培养高素质专业酒店管理人员和酒店服务人员,吸纳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但是就目前我国酒店的整体状况而言,酒店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使酒店行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酒店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在酒店管理中,整体意识的具体应用及影响

提升酒店管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首先要让酒店从业人员实现观念的转变,倡导酒店服务宗旨,树立整体服务意识,培养服务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秉承酒店核心理念,形成整体服务意识观念,用正确的服务意识指导人民进行具体服务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服务素养和专业服务技能。整体服务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专业的培训学习,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要想全面提升酒店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不断增强酒店服务人员的整体服务意识

我们要扭转酒店经营管理的传统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必须树立整体服务意识,整体服务意识是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酒店服务人员专业服务技能的关键,它直接影响酒店的经济效益,是酒店实现长足发展的基础。在具体的酒店服务工作中,酒店服务人员必须树立整体服务意识,将高质量的服务作为酒店文化的核心元素,加强对酒店职工进行整体服务意识的定期培训,让酒店员工转变传统服务意识观念,充分认识到整体服务意识在酒店发展中的重要性,多为顾客考虑,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问题,强化顾客至上的整体服务观念。

(2)不断培养和加强酒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加强酒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树立增提服务意识的重要环节。酒店服务人才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酒店不断进步和发展。酒店从业人员代表了酒店的形象,他们是顾客对酒店的印象,是酒店的活动名片,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员工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

(3)逐渐完善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地推动整体服务意识的形成。完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以顾客的需求为基础,制定出彰显科学性、规范性的管理制度,将整体服务的理念贯穿于酒店管理和酒店服务的各个环节,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

3结语

意识管理论文篇8

(1)整体服务意识薄弱,服务管理质量亟待提高

酒店服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树立酒店服务意识,提升酒店服务质量,它是酒店管理工作的关键一环。但是,就现阶段我国的酒店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来看,我国酒店行业的整体服务意识薄弱,酒店服务人员的服务热情不够,整体的服务管理急需调整,酒店服务管理质量还亟待提高。酒店工作人员成为服务的口头拥护者,各种服务意识仅停留在口号标语的层面,"微笑服务","顾客是上帝"这些具体的服务理念仅仅局限于表面,没有真正融入具体的实际服务中,没有落到实处,服务人员没有真正致力于提升酒店的整体服务意识,酒店各部门工作人员缺乏积极主动的良性互动,实现工作的有效配合和分工协作,整体的团队意识薄弱,没有整体服务的思想意识。

(2)酒店的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酒店服务质量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而言,与酒店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酒店的服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就是酒店的活动名片,所以,酒店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要严格要求,培养高素质专业酒店管理人员和酒店服务人员,吸纳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但是就目前我国酒店的整体状况而言,酒店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使酒店行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酒店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在酒店管理中,整体意识的具体应用及影响

提升酒店管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首先要让酒店从业人员实现观念的转变,倡导酒店服务宗旨,树立整体服务意识,培养服务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秉承酒店核心理念,形成整体服务意识观念,用正确的服务意识指导人民进行具体服务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服务素养和专业服务技能。整体服务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专业的培训学习,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要想全面提升酒店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不断增强酒店服务人员的整体服务意识

我们要扭转酒店经营管理的传统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必须树立整体服务意识,整体服务意识是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酒店服务人员专业服务技能的关键,它直接影响酒店的经济效益,是酒店实现长足发展的基础。在具体的酒店服务工作中,酒店服务人员必须树立整体服务意识,将高质量的服务作为酒店文化的核心元素,加强对酒店职工进行整体服务意识的定期培训,让酒店员工转变传统服务意识观念,充分认识到整体服务意识在酒店发展中的重要性,多为顾客考虑,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问题,强化顾客至上的整体服务观念。

(2)不断培养和加强酒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加强酒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树立增提服务意识的重要环节。酒店服务人才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酒店不断进步和发展。酒店从业人员代表了酒店的形象,他们是顾客对酒店的印象,是酒店的活动名片,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员工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

(3)逐渐完善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地推动整体服务意识的形成。完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以顾客的需求为基础,制定出彰显科学性、规范性的管理制度,将整体服务的理念贯穿于酒店管理和酒店服务的各个环节,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

3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