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德育管理8篇

时间:2023-02-28 15:35:10

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篇1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意义,阐述了德育学分制设计的基本内容,建立了大学生德育学分评价指标体系为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的推行提供了可行方案。

一、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的意义

(一)德育学分制是体现以德育为核心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显然,德育学分制是适应高校学分制改革发展,落实以德育为核心,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德育学分制是学生个体德育评估的现实要求

目前,大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过程中,智育较为重视,体育也成为学分制的一部分,而作为“首位”的德育却一直是软而虚,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瓶颈”。高校学生的德育实践环节尚未形成体系,对学生的德育实践评估方式量化评分,在知行统一的育人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个体德育评估呼唤德育学分制的实施。

(三)德育学分制是提高学生自觉接受德育的有效措施

由于高校德育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环节,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使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状况很难在真正意义上与学生的毕业推荐、学生奖惩挂钩,导致学生接受德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德育学分制以学分认定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德育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变管理为引导,促进了学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

二、德育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德育学分的考核范围,应涉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理论学习、思想状况、行为表现、技能水平等。为此,德育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两大部分:德育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相对应的学分分别称之为德育理论学分和德育实践学分。

(一)德育理论学分

德育理论学分是纳入理论教学的德育内容考核学分。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和有关要求安排一定的德育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修有关课程,成绩合格者获得该门课程学分。从德育理论学分考核的适应范围来看,德育理论学分应包括“两课”教学、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毕业教育等内容。

(二)德育实践学分

德育实践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除课堂学习以外的思想政治素养、行为表现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评价的学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作了具体的规定,将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法制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在设计德育学分制的评价指标体系时,本文将德育理论素养归类于德育理论学分的考核范围,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身心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六项指标作为构建德育学分评价体系的内容,从思想道德素质、志愿服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文化艺术素质、社会工作能力、身心健康素质等六个方面建立评价体系。

每个指标的考核均由基本要求和加分项目构成,部分指标设有扣分项目。基本要求是德育培养目标对大学生的一般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德育水平及表现,基本要求划分为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分值,作为学生自我综合评定和集体评定的参考标准。加分项主要考核学生在素质拓展项目中的个性发展水平。扣分项主要考核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行为表现等方面的不足,内容涉及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品德修养、诚信与责任意识等。

三、德育学分制的实施

(一)德育学分评定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健全组织机构

德育学分制的实施,首先要从学校体制上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形成由学校党委领导,相关部门参与,分层次管理的体制,推动德育学分制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思政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组成,负责起草、审定德育学分制实施方案,指导相关部门、二级学院开展德育学分的评定、审核及管理工作;成立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和团委组成的德育学分制管理中心,负责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和管理;二级学院成立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专业导师、主要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本学院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工作。

2.坚持集体评议

随着学分制特征凸现,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功能弱化。但相对集中的教学管理与稳定的专业环境使同一专业的学生彼此之间比较了解,有利于开展公正、公平的民主评议。因此,应以专业为基础进行集体教育和评议。对于人数较多的专业,可按学生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况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评议,减少因专业人数多,学生相互之间不了解而导致评议不公的现象,同时也提高了集体评议的效率。

3.实施个人申报

对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素质拓展的重要经历和优秀成绩,实行个人自主认证、申报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素质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符合学分奖励条件的,可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申报。对于在校期间因各种原因受到了学籍、团籍(党籍)处分的,个人也应当如实申报,经专业和二级学院两级审核后确认,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扣除相应的分值。

(二)德育学分评定的程序

第一,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德育学分制及其管理办法,广泛宣传,指导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组织实施德育学分制。

第二,学生根据德育学分制的要求,对自己的思想状况、行为表现及综合素质进行自我评价,撰写学期德育总结,对照德育学分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评定自己的德育实践学分。

第三,各二级学院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指导各专业开展集体评议。通过组织召开各专业学生会议,审查学生自评结果,确定学生的德育实践学分。

第四,辅导员(导师)鉴定,再次对集体评议结果进行审核。

第五,学院汇总、审核,最终确定学生的德育学分。学生对德育学分评定有异议,可向学院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申诉。

第六,学校教务部门建立德育学分管理系统,对德育学分进行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

[2]原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S].1995.

[3]陈磊.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胡中锋,李方.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德育管理篇2

摘要:“点圆式”工作法外延管理内涵管理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提高,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形势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提出,标志着一个教育新时代的到来。置身于时代的变革之中,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在中心工作中的整合功能,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点圆式”工作法是指以有利于全局利益为原则,以岗位需要和既定的岗位目标定点,工作者以点为圆心,以最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半径绕点画圆,不满足于达成既定岗位目标,而立足于本岗位的需要积极探寻并达成新的岗位目标的工作方法。

“既定岗位目标”外部有许多暂时未知的可以做的工作,它的内部也有许许多多的工作环节。根据串联环节的不同可以将点圆式工作法分为两种主要操作模式摘要:一是在“既定岗位目标”之内串联最多的工作环节;二是既在“既定岗位目标”之外寻找新的岗位目标,又在“既定岗位目标”之内串联最多的工作环节。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都是在自身职责权限范围内以已知为点、以寻找并达成未知为半径画圆。

学校德育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点圆”工作系统,根据“点圆”系统的开放性和整体性,我们可以将学校的德育工作分为对外的外延管理和对内的内涵管理两大工作体系,运用“横向协作”战略开展对外的工作,运用“系统推进,全面提高”战略进行对内的管理工作。

一、运用“横向协作”战略开展德育工作的外延管理

(一)战略的基本内容。就是将学校内部的德育工作确立为“点”的内容,将和学校德育工作相关的外部环境的沟通工作确立为“圆”的内容,形成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体现在学校通过加强和家庭、社会的协作,建立开放式的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综合育人功能。通过和其他兄弟院校间进行交流,借鉴和吸纳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不断推进德育工作上水平、上层次,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落实这个战略的主要依据

依据之一摘要:当今的德育管理应是一个开放的管理范式,它是学校通过对可利用的显性和隐性资源的充分开掘和合理应用,以求得管理最优化的过程。传统的德育管理注重校内的德育资源管理,忽视了对校外的德育资源管理,用“冰山现象”来分析,就是仅对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源进行管理,而忽视了对海面以下的更具开发潜能的资源的管理,对校外资源管理就是要充分挖掘信息、社区、校外实体的资源。依据之二摘要:不同学校由于受德育工作者素养、德育工作环境、德育工作指向对象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德育工作方法、流程并不完全是一样的,存在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

依据之三摘要:社会、家庭是学校之外两个重要德育支柱,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人的教育过程比喻成雕刻大理石。他说摘要:“有许多力量参和人的教育过程,其中第一是家庭,第二是教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假如这些起教育功能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像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然而每个雕塑家都有自己的性格、风格和优点、短处,有时一个雕塑家对另一个雕塑家的技艺和创造持批评态度,不仅力图用刀子在未加工的大理石上精心雕刻,而且总想对另一个巧匠刚刚做好了的地方乱加修补……刀子如同利剑相互交锋,大理石碎屑飞舞,有时整片整片从雪白的大理石上劈落下来……”这样的情景昭示我们,假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得不到及时沟通和协调,它将对学生的正常发展和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成功的教育应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而且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的德育工作由于受环境制约,具有互补性。学校在教育理论、培养目标、实施方法及对学生特征分析等方面较社会、家庭有优势;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广阔实践基地,多角度对学生的渗透教育等较学校、家庭有优势;家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个性了解等较社会、学校有优势。仅就这一点而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必须协力行动才能形成德育教育合力,产生共振效应,进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效益。

(三)实施途径

体现在和兄弟院校的协作方面,可以就某一德育专题进行共同探究,互派德育教师讲授德育课程或做德育学术报告,定期不定期开展德育经验交流,创办“德育论坛”,就德育资料、德育课件、德育探究成果等德育资源进行共享。

体现在和家庭的协作方面,应积极建立高效、快速的信息沟通渠道,学校可通过给家长寄发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通知单,信函电话联系、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借助校报网络等宣传媒体使家长明晰学校的教育方向、培养目标、规章制度、分配政策、教育方法及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那些不同特征,学校采取哪些办法保证教育质量等等,使家长能有针对性地配合。

体现在和社会的协作方面,要努力实现德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挖掘社会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在各用人单位设立相对固定的联络点或通过实地访谈、调研等方式了解社会对人才的方方面面的需求及我们所培养的毕业生的优缺点,组织人员开展专题探究,提出针对性办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落实;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熟悉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邀请社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等,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教育。

二、利用“系统推进,全面提高”战略开展德育工作的内涵管理。

(一)战略的基本内容。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关注圈”由小到大的变化,体现为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放眼于未来时代的要求去洞察、分析、探究德育工作,扩大对于学生的关注半径,不仅关注学生的今天而且关注学生的明天,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重视对德育发展态势的管理。

(二)战略的依据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而且必然带动思想文化、道德及意识形态的变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传统道德和现代文明的冲突随着社会变迁既有新的融合,也有新的挑战,所有这些都不能不反映到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理念、价值观的衍生中来,所以,我们必须以动态的眼光、站在发展的角度去审阅新问题,探究分析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才能真正承载起时代赋予德育工作的使命。

(三)实施途径

第一个层面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成长,以德育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大学三年级、大学四年级德育教育四个子系统为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构建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的,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学生德育实施体系。如单就德育教育的目标而言,我们可以把大学一年级的目标定为“迈好大学第一步,做个合格大学生”;大学二年级的目标定为“迈好专业第一步,做个有志有为的年轻人”;大学三年级目标定为“迈好人生第一步,做个合格的毕业生”;大学四年级的目标定为“迈好职业第一步,做个合格的建设者”。这样,四级目标环环相扣,就使大学生的言行有了准则,努力有了方向。又如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大学新生由于处于大、中学交替时期,对大学学习、生活环境缺乏了解,这一阶段我们应加强管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二年级以后,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主要是鼓励他们参和更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活动,给他们提供实现自我的机会。

第二个层面摘要:各班以年级德育实施体系所确定的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作为点,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划圆。在总目标下建立符合各班实际的分阶段、分层次的近期目标及长远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应当是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以此来检查指导行动,督促规划本班的各项工作,积小成大,创造性地逐步向阶段性目标、长远目标和总的共同目标靠拢。

第三个层面摘要:在班级按“点圆式”工作法规划好自身“圆”的大背景下,各宿舍结合实际,并依照点圆式工作法的理论指导,将自身德育工作的各个职责层面也进行切块定点。

第四个层面摘要:在第三个层面的基础上,每名学生自觉地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需求,自我拟订德育生涯规划,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点圆”工作体系。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每一名学生既是管理者,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的同时锻炼了自我,在被管理的同时又受到了教育,不仅做到了人人参和,人人管理,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而且还能够从中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既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德育成为“主体育德”的过程,又充分体现了点圆式工作法中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和活动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摘要:

德育管理篇3

一、了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背景是做好德育管理工作的前提

1.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当前居民学生对职工下岗的困惑、农村学生对蚕茧价格的调控,学生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行为规范的认识有不少差距。如何以社会主义为导向,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他们施以正确教育,防止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侵入思想道德领域,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不至于论为鼠目寸光,见利忘义的金钱拜物教徒。

(2)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经济、文化生活己以“三个有利于”来判别,学生对民主要求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对政治教育的选择明显增强。我们既要鼓励发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能力,增强法制观念。

(3)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五颜六色纷繁复杂的。如何探求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给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4)其他环境变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心理环境、生活、消费方式变化,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就业方式和职业结构的变化,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思想开放、道德取向多样化。现在学生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求新求异、不崇拜权威,评人论事不拘一格,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人生价值、道德取向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新特点。他们希望拥有一切,但不懂要为他人作奉献或牺牲: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不懂得体谅别人: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追求实惠,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的经济利益。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到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上,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为指南,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办。他们思想言语的独立与行动有较大的反差,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顺利时的独立性与挫折时的软弱性、依赖性很明显。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不成熟。

3.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当前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信息化时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步接受信息,几乎没有提前量,教师对学生接受信息内容和反馈方式又难于把握手口预测,使教育和指导指导增加了许多因难。

二、建立良好的德育管理机制是德育管理的组织保证

建立良好的德育机制主要是解决德育运行中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的题,是把德育目标决策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

1.要健全完善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要建立权丸责任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其中所有的要素都能在其位,行其事,当前学校的党、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德育教师就是一个完整配套的德育组织系统,它既有决策指挥层,又有具体的执行层,职责范围明确合理,较适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新特点的要求、能接德育规律办事。

2.健全完善德育常规管理。上级行政部门,教委颁布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内一日常规,外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活动常规等,可以用来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在这里既有国家立法、政策、法令、条例等宏观内容,又有校内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微观内容。这些管理制度具有基础性、政策性、强制性、可操作性特点。没有德育常规管理,学校的德工作就无章可循,无矩可守。

3.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管理方法。德育管理方法是达到德盲目标,实现德育管理职能所应遵守的活动方式,是取得德育成效的精神工具和手段。它主要有德育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前看是要正确反映客观实际进行德育的决策,后者是控制和协调德育组织内的组成要素,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手段。在实践方法上(一)是可积极采取行政方法和法律方法,它可以直接组织指挥调节德育管理对象,通过权威和服从关系。直接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二)是可采取动机激励法,设置大、中、小、远,中、近具体目标,激发师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广泛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要让学生参与管理,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三)可以采取自我管理的办法,通过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实施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驾驭,要引导学生开展行为方式的训练,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逐步行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构建德育网络是德育管理的必要手段

1.构建校内德育网络。当前各校据上级领导部门均有较完整的校园网络,学校要利用网络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德育作用,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1)从各学科特点出发,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内在德育因素,将知识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结合点”找得好,学生爱听,育人也就落到实处(2)在各教学环节中注意点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3)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和兴趣、能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发展,使教育活动和各科教育得到有机结合,使课内教育得到延伸和升华,从而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开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所谓校内德育网络应包括校级、中层及基层的代表,有条件的学校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新晨

德育管理篇4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德育工作自身结构体系来看,包括系统的学科德育,即“两课”教育;行为德育,即操行规范;渗透在专业学科知识教学中的功能德育,即理性思维素质、治学精神、意志和崇尚真理的精神和献身精神等。德育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共同育人。

从静态来看,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两者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同一性、一致性和包容性,是个体和整体、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包括德育的基本素养、功底和潜能。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各项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德育实践和探索中的一种感悟和突破,是对全面发展教育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它极大地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和外延,使德育的重要地位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意义。

从动态看,素质教育对德育具有反作用,德育最终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两者在过程上具有连续性、递进性和循环往复性,是相辅相成和互为促进的关系。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内核,对素质教育具有导向和辐射功能,从人类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通过外部运行机制和内部作用机制的相互渗透和作用,向人才发展的终极目标进行导向和辐射,达到预期的整合效果,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反之,素质教育奠定人的理性、体能和素养方面的基础,使其在更高的层面上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实际上为德育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机遇和氛围,对德育起着鸣锣开道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诸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1994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教委制定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不仅为德育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也为实现素质教育转变明确了方向。

正确认识德育与素质教育的辨证关系,深刻理解德育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构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体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德育管理包括高校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环节庞大且层次复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德育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在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以及维护高校的稳定,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理论尤其在实践上,一些老问题没能得到根本有效解决,同时又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就高校德育管理而言,目前还较普遍存在体制不顺、规划不实、队伍不稳、落实不力、运行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①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学是融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知识传播场所。社会经济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适应社会、开拓创新、人际交往的能力,宽厚的基础知识,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广博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由于德育自身的内在规定性的制约和历史原因,造成了“重智育轻德育”、“厚专业薄人文”和“强调教育,弱化管理”等现象。近几年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心理调适及行为控制能力、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与智力水平出现明显反差,与社会发展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虽然不能涵盖大学生主体,但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②在教育管理方法与队伍建设上有待进一步改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市场经济的求利竞争、自主等特性在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打上印记,使思想意识、学习态度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育管理观念及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许多高校仍然沿袭或固守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封闭的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效益低下,直接影响着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③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上缺乏力度。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高校逐步改革了招生就业制度,先后引入了完全学分制、收费制以及推行双休日等改革,为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使与日俱增的贫困生问题,勤工助学规范运作和发展问题,学生基础文明建设等问题日益突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难度,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些院校纷纷推出配套管理举措,但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应院校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以教育代替管理的现象仍十分突出,使德育管理处于相对滞后的被动局面,游离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如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给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上述问题在近两年的全国高校八省市大学生滚动调查中较为突出,并呈现出发展态势,表明高校德育管理问题具有不可回避的普遍性。德育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信、行不断发展的完整过程,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当今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到来,将会给高等教育带来重大影响,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诸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德育内在的发展动力使然,也是适应外在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的思路及对策

素质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面对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的高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针对高校德育管理现状和问题,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在增强德育工作的现实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上水平,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学生教育成长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努力开创德育管理新局面,是目前我国高校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落实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决策规划的全面性。改革完善高校德育的领导体制、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方式,是适应素质教育的前提。建立和完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德育的管理体制,是适应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增强质量意识,加强德育的领导,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要进一步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把立足点放在培养合格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功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行全员参与,互联互动的系统管理。

(二)实现高效的现代信息化管理,促进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现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至少在院系学生办公室一级配置计算机等现代管理设施,建立国际互联网络,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国际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利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教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三)适应当前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强化队伍建设的实效性。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德育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要把德育队伍建设问题纳入当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议程,以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再设计,要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促进德育队伍的合理流动。尤其要加强专职德育队伍和管理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四)量化德育工作评价指标,加强检查评估的督导性。强化目标意识,量化管理指标,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估监控体系,是实现素质教育转变的重点。德、智、体等综合测评是对学生个体的素质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力求运用科学手段对人才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进行反馈督导,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德育由虚变实。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校、职能部门和院系班三级评估体系,加强德育评估的督导性,实行多层级评估。在评估的价值取向上,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协调,适应未来与服务当前的互动;在时空观念上,体现个体与群体的结合,质与量的平衡,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链条,使德育由软变硬。加强适应新时期教育管理研究,建立科学的德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发挥职能部门管理效应的当务之急。

(五)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力求实施过程的整合性。明确有关部门的责、权、利关系,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育人的力量,是适应并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教育格局。要充分发挥思想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和优势,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加强教育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增强服务意识,建设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当前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要不断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完善文体活动设施,提供全方位服务,强化管理育人,使学生管理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达到入理、入情、入境的完善效果,继而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作用。

着眼德育管理机制的转换,健全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要结合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教育改革,着力研究和探索学分制、并轨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机制转换,把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德育管理的力度。

进一步加强以宿舍为基础群体单位和管理基本环节的管理机制。要切实加大宿舍管理的力度,改善学生宿舍的软硬环境,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激活主体的深层次需求,使学生能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眼前与长远的相互关系,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健康的寝室文化辐射整个学生群体,促进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带动和推动学风建设和校风建设,形成丰富的、进步的、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德育管理篇5

按教育方式将道德教育分类,可分为两种,即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体系中划出特定的一部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安排专门课程授课,这就是所谓的直接的道德教育。而间接的道德教育指的是在语文等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将思想品德观念渗入其中。此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在校内接触的各种环境因素、各项活动、各类课程等都隐含着德育因素,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潜移默化地渗入德育艺术,这些也都属于德育教育的间接方式。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德育工作应从直接与间接两方面入手,如此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为何要加强高中德育管理

加强高中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是极其重要的。对于现代教育来说,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是其最终目的。鉴于此,必须将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纵然近年来人们对道德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其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人文关怀、急功近利的现象日益突出;另外,将德育隔离于知识教学之外,割裂二者的联系。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三、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1.创设良好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可小觑。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做好德育工作极其重要。要想在学校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那么,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就一定要跟上。如:在校园宣传栏中展出相关模范代表的事迹、起到带头作用;或开展一些校园宣讲活动,定期举办德育讲座;招选一些志愿者,培养学生助人的品德。总而言之,就是将德育渗透到学校风气中。

2.强化教学德育渗透

除了要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外,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更为重要,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属于德育管理的间接方式。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如有可能最好融入示例进行讲解,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活动,使所授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还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德育管理篇6

本次调查于2009年9月在内蒙古、江苏、浙江和广西范围内设立酒店管理专业在五年以上的高职院校中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国四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不同性别、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年级、不同行业经验的毕业生、实习生和在校生。调查采用分级、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首先随机抽取四所满足上述条件的高职院校,再从四所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00人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访问以统一问卷、由调查员严格按照抽样名单直接将问卷交给被抽中者填答和电子填答两种方式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经检验,本次调查的数据用于推断总体情况时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的最大误差将不超过±3%。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全部采集到的数据采用国际通行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从性别构成上看,参加此次调查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中,男生占19%;女生占81%。这一比例与目前酒店用人方面对性别的要求成正比。从政治面貌上看,中国共青团团员占受访者总数量的26.2%、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占71.8%、既非党员又非团员的只占2%。本次调查回收的200份有效问卷中,由一年级同学填答的19份,由二年级同学填答的78份,三年级同学填答的87份,毕业生填答的16份。行业实践情况:本次调查是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左右进行的,在本次调查的一年级受访者中参加过行业实践活动的人数只占2.4%,而在其他受访者中这个人数所占比例上升到97.6%,其中有半年以下工作经验的学生占28.6%,有一年以下、半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生占47.6%,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生占21.4%。从选择酒店管理作为自己的专业的动机上看,最重要的动因依次是:“酒店工作有机会接触知名人士”、“酒店工作人员见多识广”、“酒店工作充满挑战”。选择“酒店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优越”、“酒店工作人员社会地位高”、“酒店工作人员收入高”、“偶然机会被录取到酒店专业”的受访者只占比较小的比例。以上统计数据表明,绝大多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是怀着明确目的进入这一专业学习的,做出这一选择主要动因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根据调查,各高职学院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程度不一。200名被调查学生中有47人学习过职业道德课程,占总数的23.5%,经过回访和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有25人通过其他课程和方式学习过职业道德,占总数的12.5%,且学习过职业道德课程的大部分是以前从事过与酒店相关的实践工作。

这说明大部分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没有设置职业道德课程或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这说明高职院校中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缺陷。问及是否了解酒店管理行业的职业道德时,同学们回答最多的是“一般”,其次是“比较了解”和“很了解”,而调查者对所得数据按照有无实习经历指标进行细分后发现,有实习经历的受访者对目前酒店管理行业职业道德的熟悉程度要高于没有实习经历的受访者。推测在实习过程中,与酒店工作者之间的共事和对酒店工作的实际动手操作,有可能强化了受访者对酒店管理行业职业道德的理解;有76.2%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很重要,只有23.8%学生认为职业道德比较重要;对于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哪个更重要的回答,81%学生回答两者一样重要。这些都足以说明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还不深入、不具体,我们在教学中存在不重视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缺陷。调查关于职业道德教育方式中,教师在讲授涉及酒店工作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时,42.9%的学生表示教师最常用的教学形式是课堂讲授,而较少采用结合教材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聘请企业或社会知名人士参与教育、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组织学生到人才交流市场参观等形式,教学形式比较单一;49.1%的学生表示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是案例教学和讲解教材,而课堂讨论、情景表演、多媒体演示等方式使用较少;53.3%的学生表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涉及到职业道德的教育,对自己职业道德养成影响最大;74.5%的学生表示参加社会实践更有助于是职业道德的培养,比纯理论教学效果好,是最有效的途径;56.6%的学生表示去酒店实习是最有助于提高职业道德的社会实践。因而,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酒店实习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考察受访者对各类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数据表明: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依次是服务技巧、酒店礼仪、外语、人际沟通技巧,次重要的是计算机知识、旅游企业职业道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旅游法规,而受重视程度最弱的是旅游市场、旅游心理学、与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现代饭店财务管理。从数据上看,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中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同学们对外语和计算机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后续访问获得的关于这两门课受到重视的原因是受访者面临着等级考试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而旅游市场、旅游心理学、与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现代饭店财务管理受重视程度最低的原因被表述为:“不实用”。;55.8%学生表示当个人利益与客人或者酒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会将客人或酒店利益放在第一位;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能快速进入状态,转变角色,认清自己所处的境地,已61.9%学生表示能接受实习生比正式员工工资低这一现实,并认为其属于正常现象;16.7%学生表示喜欢所学的专业,没有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厌恶感,38.1%学生表示很喜欢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学生也只有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才会敬业、乐业;职业道德的教育已成为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77.1%学生表示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塑造自身良好形象作用最大。

三、建议

(一)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酒店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酒店工作人员在社会经济生话中的职业行为提出的道德要求,即从道义上规定了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规定了他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并完成本职下作。酒店职业道德规范,除了一般职业道德要求的“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外,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真诚公道、信誉第一、热情友好、宾客之上、不卑不亢、一视同仁、钻研业务、提高技能、锐意改革、勇于竞争。高职学生只有在了解酒店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才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调查发现,大学生虽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却不能全面、准确、深入地看待自身和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开展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一系列专业理论和实际问题;强化专业教学工作的育人功能,引导教师自觉成为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在专业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更多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和思维力方式的教育,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价值认知能力;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认识社会充分利用先进事迹和榜样人物等进行现实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感受变化,增强信念。

(二)树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利益至上的思想在社会上泛滥,体现在社会成员的行动上就成了道德水平的下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处于现实社会的大背景之中,必然也受到其影响。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要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强化集体主义精神,这是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持久、稳定提升的重要保证。集体主义精神要求人们反对自私自利,要求人们克服纯粹的利己思想,只有那些将集体主义精神内化为自身道德品质的酒店工作者才能抵制住诱惑、经受住挑战,自觉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化,以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这里所说的集体主义并不与个人利益发生必然矛盾,集体主义的出发点是维护集体成员的正当个人利益,强调集体对个人权利的重视。集体主义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阐释集体对个人应该承担的义务和个人对集体应尽的责任。具体到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要充分考虑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和接受特征,把道德要求的先进性和广泛性有机结合,以在整个酒店行业形成普遍的集体主义氛围。同时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要注意从我国传统的优秀道德资源那里吸收营养,并继承和发扬,将其运用到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来。必须树立“大旅游企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观念,而不是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孤立起来,只作为一个科目存在。

(三)重塑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基础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

调查发现,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比较重视与酒店工作实践联系紧密的“术”,而对“学”和“德”的课程不那么热情。很多院校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问题上过分强调“实用”和“动手能力”,而忽视学生对基础理论水平的提升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按照培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确定设置全部课程,并规定基础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实践表明,这种课程体系已经与企业发展的需要和高教改革相脱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周大农院长提出,高职教育要突出自身的特色,除了使学生具备专业技能外,还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引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他还提出按照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理念,分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四个层次来进行设计,并由此能力目标来引导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酒店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这必然对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提出重视实践的要求。具体到教学活动中,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酒店管理工作者。但是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客房、餐饮等业务课为重中之重,某种程度上,这种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传授技艺”的学徒式技能培训。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本身更是一种职业训练,而单一的职业训练必然带来负面影响,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和从业者整个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是其最直接和重要的后果。因此,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培养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的目标,而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应该是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的综合体。

(四)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长期一成不变,无法适应不断变动的酒店管理实践的发展,更不适应学生们的认知特点。作为酒店管理专业课之一,旅游企业职业道德在一些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课程表上并不缺席,但是授课方式、方法不优化,无法实现教学效果,而这一教学效果的优劣,将直接并深刻地影响到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工作实践。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道德课程、或与职业道德相关课程设计,都只是形式上的重视,如果教学效果不能保证,那设计这样的课程并没有实际意义。笔者认为,与“职业操守”、“职业信仰”关系最紧密的酒店职业道德教育理应被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对待,而对这一教学内容的重视,单纯地靠设置一门课所远远不能体现的。重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不能用是不是设置这门课程来衡量,这过于简单化了,而需要从根本上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酒店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职业信仰是比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教学任务,这一任务要完成得好,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全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德育管理篇7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把一个刚编凑起来的班级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他必须把全班学生有序地组织起来,并结合班级具体情况,确立共同的风斗目标,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全班学生的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由于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迫切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一、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宜提出整体要求,不宜太多、太细,这叫做粗。一方面这种粗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和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正如英国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的摘要:“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不包办,不当“司令”,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把班集体当作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但“粗”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征、思想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喜好,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细,正是在粗的框架下对粗的完善和丰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

多年来,我们经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熟悉,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学生到了三年级,自我表现欲望增强,有的想当个小干部,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有的会画画,想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有的善于表达,想给大家讲故事等。老师就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实行了干部轮换制,让学生“竞争上岗”,使人人都有机会

二、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情感是人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对人正在进行着的熟悉过程起评价和监督功能。它对主体产生道德需要,形成观念、信念起着中介功能。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功能。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熟悉、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自然它应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的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背名家格言,讲爱国主义故事等,进而引导学生选一条最有针对性的名言作为座右铭,经常带在身上,坚持每日“三省吾身”,让它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选一位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革命领袖、英雄或专家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前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三、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新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老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摘要:①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②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③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摘要:“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④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而是采用受小委屈时可以“瞪一眼”;受大委屈后可以大喊一声“我讨厌你”;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注重抓住社会实践锻炼,组织开展“负重远足”、“山区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艰苦条件下通过磨练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教育者必须注重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师可以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而不包办。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于。

德育管理篇8

一、德育目标素质化———处理好德育实效的长期性和近期效应的辩证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期,这场巨大的变革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稳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能力,能自觉地按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因此也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规定,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中小学德育目标是全面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的过程中,要重视德育目标素质化。德育目标素质化首先表现在增强目标的前瞻性。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代表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而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功能在于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全面的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着眼于未来,要从大处着眼,从长计议。不仅要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还必须重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的发展真正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能适应新世纪的各种挑战。德育目标素质化还表现在促进德育目标内化为品质。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形成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因而确立德育目标既要立足于学生的在校表现,更要考虑到学生终究要由学校步入社会,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学生能否清醒地分辨真假、善恶、美丑,这才是学校德育效果的客观检验。我们认为,研究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处理好德育实效的长期性和近期效应的辩证关系,我们所要求的效果,既要“形于外”,更要“成于心”,要着力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实际提高。

二、德育过程具体化———处理好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要求的关系

德育过程是达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途径。知、情、意、行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机制很不科学,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应试教育”的重要特点是重视教育的“结果”,常常忽视教育过程,特别是重视以分数表现的考试成绩,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学校德育也同样存在着无视教育过程的倾向:对德育的认识,往往片面理解为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德育目标上,只有方向性目标,缺乏过程性的到达目标;在德育的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为了应付形势的需要,以一律的内容、形式去进行一律的活动。如让学生死记硬背时事要闻以表示关心国家大事,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以维护良好的纪律,通过反复的演练以展示班会的生动,用突击打扫代替经常保洁来换取学校或班级卫生的荣誉……这样做,表面上德育工作有声有色,轰轰烈烈,也可能取得一时较好的结果但这个过程过于简单,不仅实际效果不大,而且会引诱、助长教师、学生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没有科学的教育过程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我们必须看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寓于教育过程中,学生正是通过教育过程的积累才形成自身良好的素质。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暂时的结果更应注重德育过程。在德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要求的关系。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它们统一于德育的总目标之中。学校德育必须始终坚持德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旗帜鲜明地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主旋律,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少年学生,把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努力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德育的总目标,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必须牢牢把握,并贯穿于德育的整个过程中。

在这一点上,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否则就无法保证学校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但面对不同的受教育者又必须突出德育要求的层次性。

首先,必须要求适度。适度的要求是增强可接受性的前提条件。比如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方面都应提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要求,从而分出层次,循序渐进,以求实效。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主要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基本的道德观念,如尊敬父母、老师和长辈,不打架,不骂人,爱清洁,认识国旗等。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五爱”为核心内容,着重培养我国公民应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高中又上了一个层次,加重了思想政治法律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指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其中,小学和初中是极重要的阶段,几个层次的德育工作在这里重复和衔接。如果不研究德育对象,盲目提高要求和增加内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其次,必须因材施教,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德育的要求。在学生群体中,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和特殊性。除此之外,由于遗传、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存在着个性差异。因此,德育工作者既要善于把握全体学生的一般特点,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包括心理特点、思想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家庭概况、学习环境等,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的关系,二者是“一以贯之”的螺旋式上升的辩证统一关系,这里要注意把加强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与基本道德、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要把实效性简单地理解为“立竿见影”,当看不到这种效果时,就产生畏难情绪;或认为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是“实”,思想政治教育是“虚”,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三、德育渠道多元化———处理好学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关系

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构成这一系统的诸要素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它们的矛盾运动与协调发展推动着这一过程向着预定的方向前进。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步伐的加快,学校德育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显得更加广泛和复杂。对此,许多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社会环境产生的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因素,于是,在修筑学校德育的铜墙铁壁上狠下功夫: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有的学校连春游也取消了……在如此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纯而又纯的德育,结果如何呢?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不但很难改造社会,创造未来,而且由于缺乏政治、思想、道德的批判能力,连现实社会都无法适应,甚至步入歧途。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