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德育与心理健康8篇

时间:2023-08-08 09:22:51

德育与心理健康

德育与心理健康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 人生观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B82-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28-01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再加上信息十分发达,所以受到的诱惑也就多了,因此,在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要。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是否一致,我们有待区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在多方面是可以相互借鉴、互相渗透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联系

两种教育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通过某种方式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从而使受教育者受到相应的教育效果。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包含的较大比例的内容是与德育教育相吻合的。例如: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良好性格的塑造,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的培养与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等等,这些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所体现,也在德育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要为整个社会服务,同时具有社会性与个性的认同感,只有具备融合进社会的个性和道德品质,才能具有真正的幸福感。这一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衔接点。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绝不等同于德育教育,它们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

首先,二者的出发点不同。根据德育教育的概念,可以看出它的出发点是满足共性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它主要侧重对下一代的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对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侧重的是根据受教育者个人已具备的水平发展个体的价值,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也就是注重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二者的评价标准和目的不同。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以社会共同的品德、行为标准为参照标准;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则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是否健康、是否积极来作为参考标准。德育教育的目的根据社会的需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位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好公民;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使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达到个人幸福的目的。

第三,二者的方式方法不同。德育教育由于它的目的及教育特点是要将社会的需要“强制性”地传递到下一代,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些强制性。因此,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抵触情绪。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更注重学生个体的价值体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都希望通过事实上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以实现学生身心积极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又不能通过简单的教学来完成。因此,要把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其生活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看待,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

(二)缺乏合格的教师

许多德育工作者在行为上勇于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但常常事与愿违,原因就在于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的德育工作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

(三)缺乏环境的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在学校里不仅老师,而且许多学校领导也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思想上轻视,实践中忽略。另外,一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只有得了心理疾病的人才去心理医生那里。

(四)缺乏载体与舞台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整合,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还应该回到实践中,二者整合的舞台来自于学生的真情实感,来自于学生周围的环境,来自于老师对学生的人性关怀,因此二者的整合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

三、整合中的对策

1.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互相渗透,德育工作在关注共同要求的同时,注意学生的个别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方法,使德育教育工作者更具有人本主义的特点。空洞的说教式德育教育是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该掌握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不能只考虑学生个性的需要,还要看到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使学生认识到道德标准在自己的社会适应中的重要意义,在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的同时,调动学生主动积极适应社会要求的内在积极性。

2.培养一支心理健康的教育队伍。高校不仅要开设德育课程,而且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这就要培养一批教师队伍,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德育与心理健康篇2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是以科学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情感和性格的健康教育。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在教学中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的德育教育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和情感,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应付挫折、职业选择等方面达到健康标准,能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形成和发展健全的人格。两者在具体教育目标、教育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虽不相同 ,但在塑造健全人格这一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目标也是一致的,都必须作用于学生主体。对于学生来说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都在于通过教育塑造学生,使其健康成长。

二、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能使两者围绕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1、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建立积极的教育态度。传统的德育教学,往往是说教多于启发,指责多于疏导,给人以势压人之感 。因此,德育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枯燥的说教,教师将固有的规范灌输给学生 ,这种说教、灌输和压服的方法使学生被动学生造成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强调教师不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设计者, 更是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德育工作者应在平等、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德育工作,这样,才能学生才能消除顾虑,敞开心扉,让德育教育起到实质性作用。

2、重视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形式多样,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德育课,同时要重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另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的服务和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充分发挥德育系统中各个要素的作用,才能发挥最佳德育功能。从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侧重心理健康课程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却忽视了学科课堂教学的渗透。而事实是通过学科课堂教学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将心理影响积淀于学生心理结构之中。因此,学校应建立这样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不仅仅是德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而是全体教师共同的任务。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生道德影响

宏观角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做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从微观角度来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名学生在学习、交往、恋爱、择业、耐挫等日常生活中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应有的关注和培养。所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它是系统的、高层次的导向教育,它的内容理论性极强,对人的培养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所以德育在中学生眼里是高高在上的与现实相脱离的,也因而使他们感到德育内容空洞、难以接受。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吸取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益的成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方方面面,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出发的,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当教师在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现状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的德育内容实施教育时,就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共鸣,学生在接受这些德育内容时也就有了一定的认同度和主动性,不再觉得德育是死板的理论、空洞的说教,从而增强了德育的实效。德育的方法主要有榜样示范、说服教育、品德评价等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则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会谈、心理测量、角色扮演、沟通分析、技巧训练、行为矫正等方法,它所强调的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从而使学生主动求发展。德育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吸取一些方法作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如借助心理测评和心理档案来客观了解学生的个性状况、长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也可采用会谈等心理咨询的方法,以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从而为实现道德内化提供方法的支持。如同样是人生观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比较、交流不断内省,来澄清自己的人生观 ,了解他人的人生观,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认识到人生观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和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存在。因此,德育工作者要增强德育实效性,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育与心理健康篇3

关键词:德育教育;心理健康;结合

现阶段,我国的义务教育正在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型。但社会和家庭对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的具体概念及内容缺少正确的认识,学校对于小学生的教育仍然只停留在传统化的应试教育时期,仅仅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对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一、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现状的分析

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教育的整合工作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德育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所处的领域截然不同,因此想要进行整合就必须要将学科原有的界限打破,在对两种学科进行对比研究的同时,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同点,进而科学有效地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对不同学科间进行整合的人才相对缺乏。一些学校内主要负责德育教育的教师同时也在从事行政工作,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足,教育方法也掌握得不多;一些心理教育工作者对于德育教育的开展无从下手,缺乏教育的知识,没有专业化的指导。并且,大部分德育教育工作者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教育经验不足,即使对心理学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仍然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其次,现阶段的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合缺少环境支持。只有部分教师能够将心理健康应用到德育教育中,大部分的教师及校方领导都未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这些外界因素都干预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完善。针对此现状,就要在长期的发展变革及强化思想教育中改进,推进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工作的实现。

二、优化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工作的措施

(一)在实践中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整合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合应该以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为基础。就小学而言,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以传授思想理论知识为课堂核心内容,教师在此基础上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融合到课程的教育体系中。第一,教师可以运用适当的方式将怎样与人交流、如何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自己等内容纳入到课堂中;第二,教师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采用心理健康统计调查对学生进行分析,有目的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的调查;第三,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程,以及道德楷模的优良事迹等相关论坛课,加大对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

想要将德育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工作更好地开展,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关心其生活,了解学生的个人生活习惯和规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感受德育学习的快乐。如以小组、班级为单位,开展有关德育生活化的大讨论、沙龙活动等,组织和指导学生走进生活,探究、思考人生发展的道路,感悟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恼;开展“我是小交警”“我是清洁工”“参观工厂”“绿色环保小卫队”等社会生活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和岗位锻炼,在相应的角色活动中自觉履行角色义务,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与完善。

(三)学校与家长共同配合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生活环境就是家庭与学校。要顺利开展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工作,就要将学校与家庭整合到一起。教师要多与家长交流,掌握学生在家庭中的成长环境及表现。比如,教师要了解到学生与父母之间相处是否和谐、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及孩子的成长状况等。学校可组织主题班会,请家长谈一谈对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合的看法。学校还可以举办相应的亲子活动,通过活动,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合作,让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教师也可从中了解到家长与孩子间的相处模式,从而与家长共同指导孩子的品德及心理。

三、结语

在现代化教育中,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效率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对学生进行语言性的开导、行为上的纠正、情感方面的关爱等。然而,在小学生的培养教育中,仅采用这些方法是不够的,只有在此基础上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作者:郭文华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菜园子镇大泡秀村小学

参考文献:

[1]孙剑.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经验分析[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6(3):186,188.

德育与心理健康篇4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对策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是一个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德育工程,是社会发展、国家兴旺、民族繁荣的根基。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独特作用,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为了进一步深化中职学校的育人效果,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向统一”,即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推进二者融合,以期达到育人目的,实现“中国工匠”培养。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

要想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融合,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需要教师明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找准二者教学融合的共通点。首先,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本质上是一致的,目的都是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者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具体教育目标以及内容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共通性,这也决定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次,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又有所区别。德育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行为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入手,德育政治性、社会较高,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所以二者从本质上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必要性

在把握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响应教育要求,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具有必要性,其必要性是影响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推进二者融合的动力支撑。

(一)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增强中职生道德内化效果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双向融合本身就是现代教育的新要求。中职学校积极推进二者融合是响应教育发展、推动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它能够顺应时展、满足育人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中职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任务,从而从二者融合的角度增强中职德育内化效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提供心理基础准备

学生的道德形成、思想发展、行为选择,实际上都需要在心理上适应与过渡。在德育课堂上并没有丰富、专业且具体的内容说明这一切,这会导致学生在接受德育包括在接受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适应。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它能够丰富德育课堂的内容,将情绪把握、心理调适、心理引导等多个内容代入中职德育课堂,让学生具备心理接受基础,这样既能从侧面提高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能够实现教育内容的创新丰富。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提供新的落实途径

德育实质是通过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是个体把社会要求内化的过程。但在传统的德育课堂上,过分强调道德准则,过分要求学生的道德素养发展,严重忽略了学生心理需求。导致学生在“灌输式”模式下兴趣不高、积极性较差。而推进二者融合,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它的出现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德育受教积极性,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道德知识,从而实现选择、分化、融合、顺应,中职学校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的都能够顺利达到[1]。二者融合打破了原本单一的模式,它的融合方式多种多样,创新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方式方法,能够重新激活课堂,实现教学创新。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与道德素养发展现状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中职学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半迷茫、半独立的特殊阶段,处于转折期的他们心理发展特点鲜明。第一,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表现明显。他们有着较强的自尊心,但由于自制力、毅力相对薄弱,且没有经历过什么坎坷,一旦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自卑、悲观、失望等。第二,他们的情绪复杂多变,发展剧烈。他们的情绪更为外露,有时热情有时绝望,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被称为“疾风怒涛”时期,很容易影响学生正确心理的形成。第三,他们缺乏正确的情绪认知,没有认识到自身情绪的错误,也没有掌握基本的情绪疏导方式,导致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日益堆积,越来越严重,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影响言行举动。

 (二)中职生道德素养发展现状

纵观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发展状况,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进行罗列。第一,大部分中职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正确的道德意识,但不能有效将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对接,在行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道德行为非常态化。第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们有越来越多的空间、渠道接触不同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严重影响学生们正面价值观的形成,甚至会导致学生们“误入歧途”,严重摧毁学生们的道德防线。学生们不具备信息剖析、筛选能力,受到负面信息影响。第三,大部分学生处于青春动荡期,很讨厌教师的说教、指导,这导致他们对道德教育的接受程度不高,道德素养自然无法得到有效发展。

四、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对策

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融合必要性。因此,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之间的关联,从学生的道德素养现状以及心理健康发展现状入手,探析有效举措,推进二者融合,升华教育效果。

(一)创设合适学校环境,环境育人,优化教育

1.转化教师认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实际上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要求和挑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必要性。教师是推进二者融合的第一执行人,这也决定教师必须从专业素质方面做好教学准备,优化教育工作。这要求中职学校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深化教师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认识,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2]。且从教师层面而言,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调控、发展意识,要积极参与培训,认识二者关联,从而完善教学能力,支撑、推进、落实二者融合。2.营造和谐环境,润物无声引导教育。校园文化是对学校主体文化的反映,具有直接的影响、熏陶、教育作用。中职学校要想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就要在开展教育工作中从文化环境入手,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这样能够随时随地从环境层面感染、熏陶学生,融合教育的效果也会更突出。3.丰富教育内容,找准二者融合契机。上述我们提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从内容层面关联、补充,教师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充实,更具有说服力。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也能够潜移默化影响、教化学生。如我校为了推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重新进行了校本教材的开发,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了集中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我们深刻分析了二者共同点以及不同点,如情绪对行为的导向作用、负面心理的滋生与调控等。搜集了诸多生活案例做教学补充,从真实且立体的案例入手让学生也能够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联。4.利用单独活动,对症下药指导学生。中职学生在学习、成长、生活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看待且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成为中职学校教师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契机[3]。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这样的契机,抓住机会,对症下药指导学生,从心理抚慰、道德引导角度入手,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优化学生道德的形成、价值观的发展。

(二)创设合适家庭环境,家校共育,提升效果

家庭教育也是推进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拉近与家庭教育的距离,让家长愿意配合学校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多种途径沟通,寻求家长支持配合。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沟通途径出现在教师面前,中职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和家长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如利用微信、QQ、语音电话等,或利用钉钉、蓝墨云班课等。这都能够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也能让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的重要性,从而优化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这样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学校、在家中都沐浴在爱与温暖之下,从而实现心理良性发展,道德正面形成[4]。2.引导家长反馈,推进二者深度融合。中职教师应当给予家长表现、展示、反馈的场所,可以通过建立家委会,定期开展活动。让家长及时就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家庭教育情况发表意见、及时分析,教师倾听、指导。这样能够从家长和学校教师相互配合的层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双向结合,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主体也会因此而丰富,效果提升。

 (三)科学利用社会资源,延伸教育,补充教学

 中职学校是培养“中国工匠”的主阵地,学生更早接触企业、接触社会、接触工作。中职学校必须把握自身教育特点,在推进二者融合的行动中要科学利用社会资源,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让社会环境成为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补充。教师要充分认识,社会本身就是一本“活”的育人教材,具有教育作用。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时,中职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带领学生走入社会、适应社会。同时要及时跟进校企合作,将社会上的各种动向带入课堂。这样能够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做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补充,能够推进二者融合达到教育目的[5]。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重要关联,将二者相互融合是教育发展新路径,也是育人新方法。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从积极的视角看待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要明白融合的必要性,更要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道德素养发展现状出发,明方向,探路径,推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融合。这样的融合才有效,才科学,才到位。

【参考文献】

[1]刘晓.论中职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有机结合的必要性[J].学周刊:下旬,2016(04).

 [2]杨永明.如何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J].学周刊,2020(29).

 [3]邹凯茵.新形势背景下中职生德育教育方法探究[J].启迪,2019(08).

[4]刘晓民.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11).

德育与心理健康篇5

[关键词] 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有机整合,才能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给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以帮助和启发的过程,是一种技术性服务,根本指向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其理论依据、包含内容及其实施方法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一)理论基础有区别

德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教育学等为理论指导。

(二)目标侧重点有区别

德育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

(三)内容有区别

德育内容始终充满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等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阶级性,主要包括心理卫生、智力发展、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内容。

(四)学生观有区别

德育把学生当作塑造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强调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当作帮助、服务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强调人性。

(五)教育原则有区别

德育的主要原则是政治方向性原则,有明确的是非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培养心理能力。

(六)工作方法有区别

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说服、评价、模仿、规范等,要求个体必须接受教育者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开否定、批评惩处等,具有集体性、公开性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方法是测量、矫正、咨询等,虽然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的参照标准,但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构建、改造其心理世界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本着尊重、理解、信任、保密的原则,没有对学生的心理予以否定的权利,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特点。

(七)教育后果有区别

德育工作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思想更加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心理健康教育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心理问题加重,严重者可能轻生、自杀、精神分裂[1]。

(八)教育者的要求和角色有区别

德育工作要求人人做,德育工作者要居主导地位,其任务是进行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具备一定心理专业技能的人员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处于辅导地位,主要扮演参谋、顾问、朋友的角色,其任务是询问、帮助、指导对方[2]。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主要表现在:

(一)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有相互交叉的内容

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心理层面的东西,德育解决诸如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文明行为等思想道德层面的东西。

(三)有互相衔接的职能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德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积极影响,二者协同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有密不可分的工作方式

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配合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排除。

(五)有类似的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社团工作、校园宣传阵地、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家校配合、谈话谈心等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采取的途径。

(六)有一些可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

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正面教育为主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发展,都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遵循的规律。

(七)有融为一体的实际操作过程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道德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作用、共同进行来加以解决。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要懂得德育原理,会做德育工作[1]。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从机理上能够相互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而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东西。没有健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就不可能建构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必须首先学会适应社会、应付挫折、调整情绪、人际交往、设计生活目标等。另外,只有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顺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地悦纳自己。他们一般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人生目标,并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及时调整自我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确立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德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掌握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在工作中尊重学生个性,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达到心理相容;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3]。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具有调节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协调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的关系,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是系统的、高层次的导向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内容理论性极强,对人的培养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使德育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与现实脱离;在教育方法上,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更使学生觉得内容空洞,难以接受,从而采取消极应付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又坚持自愿、平等的教育原则,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逆反心理。

(五)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向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在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通过丰富的德育实践,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丰富健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4]。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整合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提高德育实效;结合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只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才有助于提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在德育理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坚持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二)在德育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在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变成他们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四)在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不仅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内容纳入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5]。

(五)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切入点”

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整合基础。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能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使个体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6]。

(六)教育实施者相结合

学校由同一个组织或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一计划、统一研究、统一实施,防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德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德育工作,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既做德育工作,又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2,(2):210-211.

[2] 赵美艳.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5):81-84.

[3] 路 琴.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1):18-21.

[4] 张继文.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J].焦作大学学报,2003,(4):89-90.

德育与心理健康篇6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有机整合,才能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给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以帮助和启发的过程,是一种技术,根本指向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其理论依据、包含内容及其实施方法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一)理论基础有区别

德育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教育学等为理论指导。

(二)目标侧重点有区别

德育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

(三)内容有区别

德育内容始终充满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等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阶级性,主要包括心理卫生、智力发展、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内容。

(四)学生观有区别

德育把学生当作塑造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强调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当作帮助、服务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强调人性。

(五)教育原则有区别

德育的主要原则是政治方向性原则,有明确的是非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培养心理能力。

(六)工作方法有区别

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说服、评价、模仿、规范等,要求个体必须接受教育者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开否定、批评惩处等,具有集体性、公开性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方法是测量、矫正、咨询等,虽然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的参照标准,但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构建、改造其心理世界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本着尊重、理解、信任、保密的原则,没有对学生的心理予以否定的权利,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特点。

(七)教育后果有区别

德育工作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思想更加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心理健康教育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心理问题加重,严重者可能轻生、自杀、精神分裂[1]。

(八)教育者的要求和角色有区别

德育工作要求人人做,德育工作者要居主导地位,其任务是进行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具备一定心理专业技能的人员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处于辅导地位,主要扮演参谋、顾问、朋友的角色,其任务是询问、帮助、指导对方[2]。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主要表现在:

(一)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有相互交叉的内容

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心理层面的东西,德育解决诸如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文明行为等思想道德层面的东西。

(三)有互相衔接的职能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德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积极影响,二者协同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有密不可分的工作方式

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配合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排除。

(五)有类似的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社团工作、校园宣传阵地、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家校配合、谈话谈心等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采取的途径。

(六)有一些可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

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正面教育为主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发展,都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遵循的规律。

(七)有融为一体的实际操作过程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道德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作用、共同进行来加以解决。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要懂得德育原理,会做德育工作[1]。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从机理上能够相互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而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东西。没有健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就不可能建构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必须首先学会适应社会、应付挫折、调整情绪、人际交往、设计生活目标等。另外,只有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顺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地悦纳自己。他们一般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人生目标,并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及时调整自我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确立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德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掌握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在工作中尊重学生个性,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达到心理相容;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3]。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具有调节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协调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的关系,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是系统的、高层次的导向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内容理论性极强,对人的培养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使德育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与现实脱离;在教育方法上,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更使学生觉得内容空洞,难以接受,从而采取消极应付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又坚持自愿、平等的教育原则,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逆反心理。

(五)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向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在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通过丰富的德育实践,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丰富健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4]。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整合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提高德育实效;结合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只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才有助于提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在德育理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坚持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二)在德育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在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变成他们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四)在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不仅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内容纳入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5]。

(五)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切入点”

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整合基础。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能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使个体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6]。

(六)教育实施者相结合

学校由同一个组织或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一计划、统一研究、统一实施,防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德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德育工作,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既做德育工作,又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2,(2):210-211.

[2]赵美艳.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5):81-84.

[3]路琴.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1):18-21.

[4]张继文.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J].焦作大学学报,2003,(4):89-90.

德育与心理健康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德育 融合

一、引言

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气和活力的高知识群体,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各种信息的畅通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能够快速的认识新生事物和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并且通过思维和心理活动能做出判断和选择。虽然大学生的生理机能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经验的匮乏,认知、思维能力的薄弱,自我控制能力的欠缺,其心理相对脆弱,近年来学生犯罪越来越多、学生打架斗殴、恋爱、少女妈妈、学生杀人、跳楼自杀、投毒......这些日益突出的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德育工作者易以老自居,以权压人,而当代的学生平等意识又是最强烈的。所以德育工作者仍是以一种“说道者”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受到了学生的反感,德育收不到实效,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培养他们积极、健康进取的思想意识,帮助他们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只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才有助于提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营造良好的融合环境

高校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征和现状缺乏足够的了解,缺乏针对性。因此出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现象。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在高校实施,取决于学校各级领导与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没有正确的认识,能否树立“育心”观念,能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高校各级领导对此应有充分认识,因为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条件,是完成学业、胜任今后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领导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强投入,组织得以落实,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育人”的根本宗旨联系在一起,作为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大举措来抓。

(二)两者原则的融合

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人的心理紧张程度加剧。今天校园里许多使教师和家长焦虑的问题学生,大多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可以说,德育遇到的许多实践问题其实不过是心理教育问题,因此理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调整为以构建学生和谐人格的人格教育为核心,要求不仅要对大学德育的内容进行革新,而且要在方法上引入和借鉴心理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结合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才能保证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

(三)教育方法与技术的融会贯通

杜威指出:“德育内容永远不是从外面灌进去的。学习是主动的,它包括心理的积极开展,包括着从心里内部开始的有机同化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讲解法、疏导法、活动参与法、游戏法、陶冶法等。德育中也有类似的,说服法、实践法、锻炼法和陶冶法。心理健康教育力图采取多种方法,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情绪、情感上受到感染,用升华、幽默、合理化等手段调节对事物得失的认识,以求得心理平衡。所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技术运用到德育工作中来,可以改善德育工作的成效。

(四)在德育课程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对一国家和民族而言,是铸造灵魂的根本。学校德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精神风貌、意志气节和社责任心等素质的基础教育。而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正是弥补了传统课程的不足。可以优化德育教育的课程结构,是德育现代化的标志。

心理素质是德智体美劳各育的结合点,在德育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又可以达成师生的默契配合,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创造最佳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有助于教师的学生观的转变。有利于德育模式的更新。学校德育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方面的要求,而对学生心理生活空间不够重视。因此,学生即使完全的接受德育的影响,也不能成为具有完美个性的人。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以塑造完美人格为目标,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在社会里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和主动意识,使德育目标更加完善。

(五)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主题活动课是根据教育理念、学生心理发展及道德形成特点,在对传统主题班会加以改进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主题活动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其核心概念是“活动”、“感悟”、“分享”、“转化”。主题活动课就是要创设情境和模拟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心理和道德素质。

总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既有共同的部分,也各有其独自的特点、不同的使命,形成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因此,新时期学校的教育要注意避免出现“心育问题德育化”或“德育问题心育化”的倾向。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将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走入误区。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很多工作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作为教育者,我们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单靠传统的高校德育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好可以弥补高校德育工作的不足,给学生以正确的心理疏导。将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不仅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提高当前高校德育实效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维胜、张仕清:《浅析心理教育与德育》,载《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2):44-46.

[2]陈光春,心育与德育和谐共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0):46-48.

[3]甘昭良: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结合,[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6):97-99.

[4]张秀莲,冯建民.强化学校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J].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2004.(4).

德育与心理健康篇8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得到教育部门重视的一项教育活动,而对于它的定位,却没有一个较统一的认识,较多的是把它归于德育范畴。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而心理健康教育在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他们之间的关系虽密切,却有其不一样。

一、对二者关系的错误认识

1.在当今许多教育者的心中,许多德育问题皆归于心理健康问题来看待,如:某班学生上课从来不听课,注意力都放在了交友、打扮等上面,且交友选择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追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及长期的行为习惯不良造成,也许这些也引起了她看待问题的眼光和常人有很大的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她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的成长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一直是处于自己摸索阶段,既然是摸索,那就可能出现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而误入歧途,所以这不能完全归于是她的心理健康问题。她所缺少的是正确的道德规范的引导,因为没有引导,所以未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而这些并不是仅仅通过心理咨询或者心理引导可以解决的(况且她自己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以需要结合家庭与学校,从根本原因着手来解决问题。

2.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这是现在很多学校的误区,认为有了德育就不用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目的虽都是为了健全学生的人格,可侧重点不一样,德育侧重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所以不能混为一谈。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途径

从上表中发现,培养健全人格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在对象、内容、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有很好的补充作用。那到底该怎样整合二者,使其发挥最佳效果?

1.教育力量的整合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社会、家庭德育是构成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因素系统,三者必须有机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教育环”、“教育网”,学校德育才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且富有成效。但目前我国中学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够,很多班主任、政治教育者担当起了心理教师的职责。而在教育主体上,家长都是一只重要的校外教育力量,所以也是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校通、定期家长会等形式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过程中,也要注重校内力量的整合。班主任协调与学生、任课老师及学校各部门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端正学生心态,形成相互理解与信任,支持与合作的局面,为学生开展活动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课程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老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除授课、心理辅导外,还与学校的德育常规活动紧密结合,整合学校教育力量。

2.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相互补充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于注重学生本身,注重学生的内心发展,而德育注重外在规范,德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基础,在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要求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体的心理素质,吸纳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丰富拓展德育的内容体系。

(1)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补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往往是首先由价值观的冲突引起的。当社会出现不良现象,产生道德问题时,学生对此的敏感性往往比教育者想的要强的多,学生会利用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对事情做评估,当评估的结果当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困惑,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对于这类问题,教育者往往容易简单的定位于学生心理和精神本身,单纯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处理,结果效果很差。所以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结合德育方法,从道德观念入手,和学生结成道德同盟,帮助他们消除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道德价值观的冲突。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