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8篇

时间:2023-03-07 15:05:22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篇1

与其他行业不同,石油化工行业在生产完成后,还需要对产品进行物理、化学、传质以及传热等多道工序的处理,对整个生产条件要求十分严格,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效果。例如生产中常见的蒸汽裂解,所需反应条件为超过1000℃的温度,而深冷分离加工则需要-100℃的温度环境,并且很多物料在加工生产过程中的自身温度已经超过燃点,想要保证其能够正常生产,必须要以严谨的与态度与规范的操作来保证生产条件的合理性[2]。

2石油化工生产安全优化措施分析

2.1及时更新安全管理方案

面对日益增大的生产规模,企业管理人员应认识到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对现有管理方案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完善,并从已经运行的技术与工艺出发,研讨出最为合适的管理措施,合理控制好每一个生产环节,不断提高生产安全性。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管理行为的落实性,在根本上决定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因此,企业应全员提高生产安全意识,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所有参与生产人员的重视程度,例如在内部进行安全三级培训、日常安全教育以及特殊作业安全培训等,营造一个安全第一的生产氛围。另外,还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此来对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所有行为都可以严格按照行业规范来进行,使生产人员可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将安全生产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

2.2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体系的存在对降低事故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一旦事故发生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将事故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目的是预防事故的发生,即结合以往生产经验,安排专业班组进行日常巡查、重点巡查等确定存在的事故隐患,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将所有信息记录在案,作为后期管理的数据支持。所有生产人员都具有正确识别生产危险源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找出潜在的工艺缺陷以及失误要素,日常会议时对所有信息进行汇总并确定预防重点,建立近期与长远防治计划,由专业班组对预防重点进行动态检测,争取可以及时报警及时整改[3]。另外,安全事故隐患的应急处理系统应围绕石油生产中具体环节,有针对性的来编制风险评估、预警以及处理方案,以有效的措施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3结语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篇2

关键词:石油企业 安全管理 问题 原因

近些年,石油企业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石油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的频繁发生,对该职业从事人员危害严重,从而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企业的安全投入不足,对石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石油企业管理者应对企业的安全卫生工作足够重视,建立“安全经济观”意识,因为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安全就是效益。

一、目前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尽管当前众多石油企业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石油生产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认真总结事故的经验教训,探求石油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此积累了大量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的经验,但是在石油企业生产和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缺乏系统理论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几乎都来自西方,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寥寥无几,这从大学安全工程教材中就可以看出。理论的缺乏导致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经验,缺乏系统理论支持。西方由于发展时间较长,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在管理理论上也已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总结了一系列系统的事故控制理论,如风险分析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单因素理论等,在这些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可以根据其现实情况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二)石油企业就事论事多,但追根溯源少

采用一系列有效的分析方法来对涉及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人和物进行危险预测分析,变安全管理中的事故后处理为事故前预防,这也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对于事故的超前预防控制,需要对事故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以达到对企业的宏观指导的目的。

(三)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说教多,理论推广很少

作为高风险的石油企业,逐渐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该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有了较大的改进。从1997年起国内石油行业陆续了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等多个行业标准文件,标准性文件的颁布有利于提高国内石油企业的健康和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推动我国国内石油企业尽快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节约企业成本,改善企业形象。与此同时,国内率先建立HSE管理体系的部分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二、石油企业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我国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目前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其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对安全事故隐患的处罚力度不够

事故隐患的存在是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事故发生源于安全隐患的存在,所以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讲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但同时依据法律规定,只要没有出现重大的事故,对于个人只能追究行政责任,通常就是限期整改或者罚款为主,我们知道企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对于地方保护主义来说实在是缺少震撼感。为此相关专家提出应将安全事故隐患纳入刑法的范围,事故发生后要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加大事故的处罚力度,给予相关企业和责任人强有力的威慑,从而使安全事故发生机率降到最低,保证石油企业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二)石油企业日常安全的执法检查力度不够

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事故频发的企业,并非缺乏好的政策支持,而只是各种相关政策和法规很难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落到实处。现在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在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已在安全生产、经营方面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也较多。《安全生产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安全法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相关部门开始注重安全生产的法制方面建设,也是石油行业职业从业人员盼望已久的结果,开创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安全法制体系。作为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大法,《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制度、安全中介服务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从业人员权利义务制度等七个方面,其中对于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责任进行了完整、清晰的界定,对于现实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指导性等。《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对于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切实落实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着重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化、规范化及制度化的进程,以防范石油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于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三)石油企业的职工权利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较差

经研究发现,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企业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尤其是在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许多职工的生产环境非常险恶。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国际劳工组织所组织的研讨会上,根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铁民所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安全生产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五个原因,是对现代化国家劳工行政一体化的任意践踏,而其中许多重大安全事故的最大受害人则是第三方即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处于被雇佣的位置,无法自由的表达他们的意志,也没有组织成一支强大的力量,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企业生产者及相关政府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保障石油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石油企业安全投入成本不足,淡化安全经济观

石油企业资金投入不足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通过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不可否认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举措之一。要实现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加大安全资金投入,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可以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篇3

关键词:石油企业 安全管理 问题 原因

近些年,石油企业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石油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的频繁发生,对该职业从事人员危害严重,从而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企业的安全投入不足,对石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石油企业管理者应对企业的安全卫生工作足够重视,建立“安全经济观”意识,因为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安全就是效益。

一、目前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尽管当前众多石油企业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石油生产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认真总结事故的经验教训,探求石油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此积累了大量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的经验,但是在石油企业生产和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缺乏系统理论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几乎都来自西方,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寥寥无几,这从大学安全工程教材中就可以看出。理论的缺乏导致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经验,缺乏系统理论支持。西方由于发展时间较长,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在管理理论上也已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总结了一系列系统的事故控制理论,如风险分析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单因素理论等,在这些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可以根据其现实情况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二)石油企业就事论事多,但追根溯源少

采用一系列有效的分析方法来对涉及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人和物进行危险预测分析,变安全管理中的事故后处理为事故前预防,这也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对于事故的超前预防控制,需要对事故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以达到对企业的宏观指导的目的。

(三)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说教多,理论推广很少

作为高风险的石油企业,逐渐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该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有了较大的改进。从1997年起国内石油行业陆续了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等多个行业标准文件,标准性文件的颁布有利于提高国内石油企业的健康和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推动我国国内石油企业尽快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节约企业成本,改善企业形象。与此同时,国内率先建立hse管理体系的部分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二、石油企业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我国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目前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其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对安全事故隐患的处罚力度不够

事故隐患的存在是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事故发生源于安全隐患的存在,所以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讲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但同时依据法律规定,只要没有出现重大的事故,对于个人只能追究行政责任,通常就是限期整改或者罚款为主,我们知道企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对于地方保护主义来说实在是缺少震撼感。为此相关专家提出应将安全事故隐患纳入刑法的范围,事故发生后要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加大事故的处罚力度,给予相关企业和责任人强有力的威慑,从而使安全事故发生机率降到最低,保证石油企业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二)石油企业日常安全的执法检查力度不够

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事故频发的企业,并非缺乏好的政策支持,而只是各种相关政策和法规很难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落到实处。现在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在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已在安全生产、经营方面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也较多。《安全生产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安全法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相关部门开始注重安全生产的法制方面建设,也是石油行业职业从业人员盼望已久的结果,开创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安全法制体系。作为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大法,《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制度、安全中介服务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从业人员权利义务制度等七个方面,其中对于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责任进行了完整、清晰的界定,对于现实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指导性等。《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对于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切实落实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着重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化、规范化及制度化的进程,以防范石油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于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三)石油企业的职工权利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较差

经研究发现,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企业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尤其是在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许多职工的生产环境非常险恶。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国际劳工组织所组织的研讨会上,根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铁民所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安全生产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五个原因,是对现代化国家劳工行政一体化的任意践踏,而其中许多重大安全事故的最大受害人则是第三方即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处于被雇佣的位置,无法自由的表达他们的意志,也没有组织成一支强大的力量,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企业生产者及相关政府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保障石油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石油企业安全投入成本不足,淡化安全经济观

石油企业资金投入不足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通过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不可否认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举措之一。要实现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加大安全资金投入,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可以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篇4

【关键词】 石油企业 安全管理 问题 原因

中国石油伴随着祖国的发展,从无到有,到跻身世界企业500强,是几代石油人,用青春和汗水,乃至生命建下的功勋。半百年来,石油人一直走在奉献者的前列。在今天这个张扬的时代,我依然把石油人的奉献当成荣耀,而正是这种荣耀促使我倍加热爱工作。这荣耀让我领悟,能为石油行业做点贡献,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啊!也许我讲的离安全太远。但事实上,安全与石油人,是密不可分的。从勘探、采输到炼化,石油的整个生产过程,处处都充满了安全风险。就说天然气采输生产吧:天然气易燃、易爆,而且多含有有毒气体。就是空气中,充满10%的净化天然气,也会导致人眩晕甚至死亡。天然气在管道内输送的压力,通常是大气压的数十倍,而在采气井口,甚至达到几百倍。

我们日常生产操作环节,稍有不当,就可能酿成大祸。2003年12月24日上午。我们作业区的技安人员,凌晨去支援开县井喷抢险的消息。虽然发生事故的单位和我们无关,但出于职业习惯,大家仍然很关注。25日上午,支援开县抢险的同事回来,大家不约而同的围了上去。那位技安人员惊魂未定的讲述:凌晨三点,他们向事发地点迈进。沿途是数万人的仓皇逃离,一路警车红灯闪烁,政府工作人员维持着秩序。在他们离罗家16H井大约10公里的时候,携带的硫化氢监测仪就开始报警了。空呼,只能管30分钟,他们只能把安全器材送到大约5公里的地方,再往里,已经了。他叹了口气说,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8人死亡,但据中心逃离的村民谣传,5公里以内,倒下的人,不计其数。

我们所管辖的气田,也是高含硫,我们清楚硫化氢的厉害。听了技安人员的话,大家更加紧张沉重。当天傍晚,同事打电话来,告诉我事故死亡人数已增加到了133人。我慌忙打开了网站,而就在我留完言,对此表示悲痛和哀悼后,刷新页面的一瞬间,那个数字变成了165。晚上10点左右,成了191。

这数字,令人震撼,悲痛,乃至愤怒。很快,这些愤怒就指向了造成事故的源头。无数责问声如潮水般涌向中国石油。人们在网上激愤的留言,很多甚至是在骂:中石油管理混乱,不懂安全,缺乏监管,盲目追求利润,不顾人死活等等。那些过激的言辞,字字句句刺在我的心上。石油人,这个令我骄傲的称谓,此刻倍受指责。我感到很委屈,于是,我也疯狂的留言,希望大家知道,石油人其实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我们爱岗敬业,奉献远大于索取。我们懂安全、重视安全,我们管理一直很严格。我们吸取过教训,也承受过安全事故带来的痛苦,我们的生产场所,也许都是火药桶。我们怎么会拿生命开玩笑呢?

从我参加工作的采气四队,到现在垫江采输气作业区,我们是金牌队,我们是红旗作业区。我们工作很辛苦,但我一直觉得很光荣。是荣誉感支撑着我在任何艰辛的时候,依然乐观。可是,事故调查结果令我惊愕,甚至让我的荣誉感失落。曾几何时,我们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们有不怕艰险无私奉献的气概。曾几何时,我们欣然看着天然气输送到川渝大地,以创造的价值为骄傲。但,再大的贡献也无法挽回无辜的生命啊!黑色的“12.23”,甚至影响到了社会对中国石油的认同。几个人的操作违章,葬送了243条生命,少数人的安全麻痹,让百万石油人也蒙羞。“12.23”不是天灾,是人祸啊,这不仅令我们惭愧,这是我们的耻辱啊!

开县井喷事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12.23”铭刻在了我的心里。他让我认识到,安全工作,事关荣辱。

1 目前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尽管当前众多石油企业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石油生产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认真总结事故的经验教训,探求石油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此积累了大量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的经验,但是在石油企业生产和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缺乏系统理论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几乎都来自西方,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寥寥无几,这从大学安全工程教材中就可以看出。理论的缺乏导致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经验,缺乏系统理论支持。西方由于发展时间较长,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在管理理论上也已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总结了一系列系统的事故控制理论,如风险分析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单因素理论等,在这些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可以根据其现实情况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1.2 石油企业就事论事多,但追根溯源少

采用一系列有效的分析方法来对涉及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人和物进行危险预测分析,变安全管理中的事故后处理为事故前预防,这也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对于事故的超前预防控制,需要对事故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以达到对企业的宏观指导的目的。

1.3 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说教多,理论推广很少

作为高风险的石油企业,逐渐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该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有了较大的改进。从1997年起国内石油行业陆续了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等多个行业标准文件,标准性文件的颁布有利于提高国内石油企业的健康和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推动我国国内石油企业尽快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节约企业成本,改善企业形象。与此同时,国内率先建立HSE管理体系的部分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2 石油企业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我国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目前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其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对安全事故隐患的处罚力度不够

事故隐患的存在是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事故发生源于安全隐患的存在,所以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讲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但同时依据法律规定,只要没有出现重大的事故,对于个人只能追究行政责任,通常就是限期整改或者罚款为主,我们知道企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对于地方保护主义来说实在是缺少震撼感。为此相关专家提出应将安全事故隐患纳入刑法的范围,事故发生后要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加大事故的处罚力度,给予相关企业和责任人强有力的威慑,从而使安全事故发生机率降到最低,保证石油企业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2.2 石油企业日常安全的执法检查力度不够

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事故频发的企业,并非缺乏好的政策支持,而只是各种相关政策和法规很难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落到实处。现在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在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已在安全生产、经营方面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安全法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相关部门开始注重安全生产的法制方面建设,开创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安全法制体系。作为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大法,《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制度、安全中介服务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从业人员权利义务制度等七个方面,其中对于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责任进行了完整、清晰的界定,对于现实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指导性等。《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对于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切实落实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着重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化、规范化及制度化的进程,以防范石油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于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2.3 石油企业的职工权利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较差

经研究发现,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企业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尤其是在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许多职工的生产环境非常险恶。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国际劳工组织所组织的研讨会上,根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铁民所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安全生产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五个原因,是对现代化国家劳工行政一体化的任意践踏,而其中许多重大安全事故的最大受害人则是第三方即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处于被雇佣的位置,无法自由的表达他们的意志,也没有组织成一支强大的力量,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企业生产者及相关政府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保障石油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4 石油企业安全投入成本不足,淡化安全经济观

石油企业资金投入不足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通过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不可否认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举措之一。要实现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加大安全资金投入,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可以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奉献能源,创造和谐,这至高无上的企业形象,永远代表着石油人的荣誉。这荣誉,激励着几代石油人,忘我的付出。这荣誉,支撑起我们献身石油的信念。石油行业千千万万的平凡岗位,维系着纵横祖国大地的石油生产系统。任何岗位上的安全疏忽,都可能把石油人的荣誉玷污。我们必须清楚,只要穿上了红色的信号服,我们肩上,就背负起了,沉甸甸的中国石油。

强三基,反三违,以人为本,落实安全责任制,石油人义不容辞。我们要“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抓安全,促生产,为了祖国的建设,也是为了,再塑石油人的荣誉。

参考文献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篇5

关键词:石油石化企业 安全管理 特点 管理模式

石油石化企业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与国民生计紧密连接的工作部门,企业的任何生产问题都会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近年来,石油石化企业事故的频发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成为其工作的关键点。然而,石油石化企业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其在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时往往会存在一些缺陷,企业继续一种适合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对企业的安全保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相关特点,谈论了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几种形式。

一、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是实施特点

石油石化企业作为一个危险系数极高的企业,其生产工作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毒害腐蚀、连续性及生产线长等特点,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的灾害事故,从而给企业和国家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加强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一直是企业工作的重点,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建立了一种由国家、企业、行业、群众共同发挥作用的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曾经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当今时期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

以及管理要求的提升,探寻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就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而言,其安全管理的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首先,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目标当作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根据不同的组织方式以及管理形式,将安全管理的目标落实到企业生产的施工采油质量、工程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安全生产和事故控制等方面,从而发挥安全管理目标的指引作用。但是,当前很多的石油企业厂长往往会为了赶生产任务而忽视掉安全目标,这就埋下了一些安全的隐患。

再者,石油石化企业还建立了一些实施安全管理的工作机构,比如安全与环保科、安全委员会等,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实施指导及控制。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这些企业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职能不清,对于管理事情的安排没有明确的规定;再如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职能部门众多,使得一些部门存在着对于工作的敷衍,从而使得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缺陷。而且,石油石化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工作还各自有各自的管理方法及特点,或是岗位责任制,或是安全激励及约束机制,或是群众质量管理等等,企业的各环节工作都设立了一定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员。

二、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模式分析

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一直都非常重视,其安全管理模式大致与其他的国有企业类似,分为以管理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这样两种大的管理模式。而具体来讲,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形式来阐释:

1.安全管理模式以岗位责任制作为中心

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在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时,大多数都设立了岗位管理工作责任制度,其中有很多企业都以此作为中心来构建安全管理模式。这种境岗位责任制度作为安全管理模式中心的管理模式,可以切实地把每一项安全质量的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使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加入到质量及安全管理中来,从而保证企业安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做到具体人员负责。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没能做到有效地将质量以及安全管理的地位摆正,而是依然只看重产量,这就使得安全以及质量管理的任务很难实现。

2.安全管理模式以安全生产委员会为中心

通过安全生产委员会这样一个组织来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是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的前提下,使企业的各单位及工作人员自觉的进行安全工作,它有助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科学合理的指导,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在优化的领导及组织环境下得以顺利实施。但是,企业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只是一个虚拟的机构,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负责,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严重地缺乏实际的监督指导,这就导致了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出现。

3.专职部门及安全生产委员会合作的管理

石油石化企业采用专职部门与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合作的形式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委员会对企业的重大问题实施指导及监督,推动专职部门按照委员会的指导来安排具体的安全及质量管理活动,这样两者一为指导一为执行,可以有效地将促进工作的落实。这种模式更加适合组织化的安全管理的计划,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管理的专业化的程度,从而利于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的实施。专职部门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合作进行管理的模式,在现代的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中是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

4.HSE的管理模式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HSE是当今时代比较流行的一种安全管理模式,它兼顾健康、安全、环境问题,应用控制理论和信息理论来实施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达到对于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使石油石化企业的职业健康及安全、环境的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从而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标准化运作,对于企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很多的石油石化企业都在积极地引进这种先进模式,试图通过这种先进模式实现安全管理与国际的接轨。

三、结语

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不仅与企业的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联系,还事关国家和人们的利益。因此,加强对于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是当今时期石油石化企业必须实现的一项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吴进来. 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借鉴杜邦安全管理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08(04)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篇6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绿色生产也变得越来越深入,天然气是清洁能源越发显得重要起来,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用来储存与加工身材天然气的液化天然气接受站也变得越来越多,每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安全管理模式都不一样,其生产工艺与生产规模也不一样,并且液化天然气所带来的危险性大家也不少很熟悉,很多原因都给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带来的很多安全生产上的问题。

1.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1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比起国外发达国家还在发展阶段,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许多石油天然气的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还仅仅在于整体框架上,还未对其进行细化,也无法责任到人。在实际的工作中,石油天然气企业在生产的时候,若是操作不当,安全事故非常容易发生,势必会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在这个时候,石油天然气企业的领导层就一定要对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国家财产负责。必须要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且一定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来执行。1.2石油天燃气安全生产设施的质量不合格在石油天燃气生产的安全管理中,安全生产的设施是非常重要的。质量合格的安全生产设施可以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出现之后能够做到控制事故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及时救援,安全生产设施在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安全生产设施不合格的情况一般主要有:(1)目前在我国许多石油天然气生产的配套设施还不够成熟,还做不到完全国产化,而所引进的配套设施在平时的维护中,或者在设施出现问题进行维修的时候非常不方便。(2)石油天然气企业在平时的安全管理中,不够重视对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使得安全设施的工作状态不合格。(3)有效石油天然气企业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往往会降低在安全设施上的资金投入,使得安全设施的质量不合格,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1.3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对安全生产的培训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尤其是像石油天然气化工企业这样的企业,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之前一定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工作。石油天然气企业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以及特殊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进行专门的培训,并且还要进行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上岗工作。我国许多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往往不重视对培训结果的考核,使得企业员工也不重视安全培训,往往意识不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无法将所学到的安全生产知识运用的生产当中,进而形成安全隐患。

1.4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完善

石油天然气企业一定要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使得企业员工树立起安全防范的观念,并且通过安全生产的教育使得企业员工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方面技术与知识,并且在实际的安全生产中得以运用。目前我国许多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上还不够完善,只是进行简单的安全组织活动,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方面还不够重视,当然也认识不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

2.1分析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石油天然气企业中安全管理历经了几个发展模式,其中事后的安全管理工作室最传统的一个陌生,这种安全管理模式非常的传统,能够起到的安全防范作用也非常小,一般来说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某项安全事故发生进行总结研究分析,然后进行安全工作,其安全工作不够全面,所考虑到的内容不全面。对于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其生产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找出安全生产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前进行预防工作,这种方法虽然很有效,但是没有办法形成系统管理。在石油天然气企业中,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优化模式,这种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主动,其管理形式非常科学化,可以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经过实际的工作检验来优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可以确保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依据,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的有效建立无法脱离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过多,也不可以与石油天然气企业的组织结构相违背。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工作经验来验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有效,可以用量化考核的指标来考核规章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我们要对安全隐患进行动态的分析,对那些可能出现问题的工序进行标明,并且要对这个工序的安全生产的规范要更加的明细,提高其防范意识。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及时的针对相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来修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2.3加强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对于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来说,企业员工一定要积极的参与到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当中,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轨迹是归纳和演绎相互结合,并且通过逻辑思维来进行的,例如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可以通过激励制度来号召企业员工积极的参与到找出生产中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并且分析安全隐患所产生的原因以及所引发事故的后果,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4通过专项管理盯防安全设备设施

安全设备设施的重要性极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安全预警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起对安全设备设施的专项管理,从部门到人员,再到工作流程,结合设备设施的全生命周期设置专项管理实施细则,确保安全设备设施正常运转,并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维修和养护。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生产企业的管理当中,安全管理是其中的难点,尤其是在石油天然气企业当中,一定要更加的重视,这样的企业存在着许多的不可预知性,其安全管理往往无法规范的进行,因此,石油天然气企业往往会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安全管理模式,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提高其安全管理工作,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的完善,使得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陈相儒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宝兰,肖宝玉.浅析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石油化工企业,2015,27(20):283-285.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篇7

关键词:国民经济;安全生产;石油化工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是企业的不断追求和目标。尽管很多石油化工企业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管理工作,但由于制度、资金、人员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为此,结合石油化工企业实际情况,探讨分析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策略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1、安全管理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想要达到过程的完整性是需要按照步骤多方面进行配合操作的。当原材料和辅助材料重装上阵,尽管他们是可燃性很强并且易爆炸的物料,但他们是半成品走向成品的必经之路,也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还有,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排除的是在控制条件异常的情况下产生的高压、高温、低温等现象。为安全造成危险的源头还有很多,电源、火源、热源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石油化工工作者每天都在与那些充满危险性的物品打交道,我们只有从自身到部门走好安全管理中的每一步,才能够将安全隐患扼杀在生发期。石油化工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振兴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2、石油化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系统理念不足

理论作为一种指导人类行为的武器,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及其匮乏,几乎所有该方面的理论来自西方国家。没有理论的支撑,石油企业的安全管理只能一味的依靠过去的经验,这对于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的进步非常不利。西方国家由于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的自身发展,其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理论渐趋成熟,已经发展了诸如轨迹交叉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风险分析理论等等一系列知道安全生产的理论体系,企业依据这些理论设计了很多有效的具体安全管理实施条例。

2.2设施的安全投入不足

当前一些小型化工企业使用的生产设备陈旧和生产工艺落后,而且有的设备甚至是带病运行,严重危害员工的人身安全。有部分化工企业发展的时间较长,使用的厂房和仓库是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而且电器设备的线路老化,已经完全无法适应新世纪企业的安全生产规范,极大的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尽管有部分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管理水平,对生产厂区进行了改建,但是在改建中却愿意讲资金投入到整改企业安全隐患当中,导致表面接近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规范,在安全管理方面却大大落后于实际要求。

2.3员工安全教育的培训力度较小

我国多数中小型化工企业虽然会定期给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但是力度较小,且多数都是流于形式,而且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员工学习的内容进行检查和考核,无法保证安全教育的效果。个别小型化工企业的教育内容范围比较狭窄,课堂的秩序相对混论,员工根本无法真正的获得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使培训难以起到切实的作用,而且企业的安全教育知识集中在某一段特殊的时期,平时生产过程中没有安全生产指导和规范,车间和厂区内基本看不到提醒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标语,安全生产无法成为员工内心潜在的意识,因此浪费了企业有限的投入,安全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3、改善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安全管理机构

建设建立健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需要注意加强协调两个部门间的紧密合作,一个是领导部门,它主要起到决策的作用,是石油化工生产管理工作的最高的领导部门,主抓劳动安全、健康、环保以及企业的技术革新等项目,制定长期、短期的规划目标,指导下属生产部门来执行。一个是职能部门,它主要起到安全生产的维护、监督作用。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主抓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日常事务工作,并负责落实领导部门下达的相关规定。

3.2提高安全意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我国石油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竞争,还需要逐渐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基于这种情况,石油企业管理者要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坚持将党的方针政策作为一切工作开展的关键,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另外,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实现党建与管理制度有机结合,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制度,引导员工按章办事,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员工责任感,促使员工能够与企业紧密结合,从而促进石油企业健康发展。

3.3提高安全组织体系的严密性

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行之有效的方式便是建立金字塔形管理体系,通过分级负责,风险共担以及各司其职统一管理的理念对安全生产进行指导。具体而言,企业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安全管理机构,如安全委员会、安全总监以及安全管理部门等等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具体事宜进行负责和管理,保证职责明确,权利义务分明,提高管理效率。除此自外,对于车间内部,通过设立生产领导小组以及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最终形成网络化管理模式,保证各项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

3.4加强生产设备的检修力度与次数

化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设备安全管理,比如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生产设备设施台账制度等等。重点要加强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大型生产设备、储罐、仓库存储设备以及安全装置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测维修,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及时处理。

3.5提高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主要是针对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非正常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新技术新措施。非正常状态主要包括过渡、异常、事故、灾难等几个阶段,其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连续稳定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的手段之一。Frank将故障诊断方法分成基于知识的、基于解析模型的和基于信号处理等三种方法。Purdue大学的VenkatasuBramanian将故障诊断方法再分为定量模型方法、定性模型方法和过程历史方法,还有学者提出了数据驱动方法。

3.6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注重对施工现场巡查工作,建立完善的巡视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巡视工作,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排除,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从而促进现场生产安全进行,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7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石油化工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资金的支持。因此,企业需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工作人员素质提高奠定基础。在研发新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并注重技术创新,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加大安全生产管理的资金投入,用于完善制度,更新设备,提高工作人员待遇等方面,并完善对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3.8落实安全事故责任制度

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对违反法律法规,对安全事故处理不力,导致事故损失不断扩大,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工作人员技能培训,导致事故发生的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处罚。另外,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应急预案,做好制度、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的充足准备,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处理和应对,从而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点。

3.9完善安全教育体系

安全教育对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非常有益,通过定期的安全教育,可以对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以及事故处理能力均会起到明显的效果。石油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企业员工接受安全教育的机会和安全教育的效果,如通过厂级、基层车间级以及班组级等各种不同级别的安全教育,通过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施效果。安全教育应该起到提高石油企业内部各级员工安全态度、安全技能以及安全知识的目的。安全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何使安全教育成为车间生产过程中一种制度化经常化的必要活动是对石油企业安全教育的一种考验。

结束语

根据上文所述,安全生产作为石油企业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石油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石油企业要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并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日常工作有机结合,促进石油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从而促进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阳.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能源与节能,2011,11:2+89.

[2]陈宾雁.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2,04:133-134.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篇8

[关键词]工程实践 教学模式 综合实验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84-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专业)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加工利用为背景进行人才培养,满足国家能源化工发展重大战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化工专业具有鲜明的石油石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石油加工类专业课程的开设,包括“石油加工工程I”、“石油加工工程II”与“有机化工工艺”3门专业限选课,“近代炼油技术”专业选修课,以及40学时的“石油加工工程实验”必修课;2.在国有大型石化企业设立了实习实践基地,以此为依托开展专业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3.绝大多数专业教师有着良好的石油实践背景,不仅讲课案例多与石油有关,而且为学生提供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及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题目也多与石油相关;4.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是石油石化企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单位。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我校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通过实验、实习、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进行培养,其中在专业实验与实习方面进行了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项目导向的研究式专业综合实验模式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石油加工工程实验是我校化工专业的重要专业实验课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研究与实践能力,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石油加工工程实验的开设以项目研究为导向,主要内容包括30学时的油品综合评价实验和10学时的中试演示试验,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协作意识与表达交流能力。

油品综合评价实验以原油评价为核心,先通过对原油的实沸点蒸馏切割得到汽油、煤油、柴油、减压馏分和减压渣油等不同馏分油,然后让学生分组完成各个馏分油的性质测试,最后小组内部汇总各位同学的测试数据,撰写综合实验报告,提出原油的可行加工方案,并答辩汇报。[1]通过这一研究式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原油蒸馏和馏分油性质测试的基本方法,模拟了石化企业对原油评价的整个研究过程,体会了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的内涵,学会了针对原油性质确定合适的加工方案,不仅学习巩固了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并通过最后的答辩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中试演示试验依托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大的科研平台和化学工程学院中试科研基地而开设,主要内容涉及原油的二次加工过程,包括渣油溶剂脱沥青、多功能提升管催化裂化、固定床催化加氢、碳四烷基化以及冷模流态化。学生分组参加中试演示试验,指导教师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讲解各中试装置的用途、原理、特点、工艺流程以及相应技术的工业应用状况等,并进行现场提问与讨论。通过中试试验的训练,引导学生了解了石油化工工艺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放大意识以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和实践热情。

二、“校内―校外―校内”的三段式实习模式

实习是工科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将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深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途径。我校化工专业的实习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三部分。其中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分别在大二暑假和大三暑假进行,主要依托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来开展。但是目前大型石化企业的自动化和技术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在企业“安全第一”的要求下,学生几乎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在企业现场的实习“只能看,不能动”,致使实习效果不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学校在校内建设了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实践基地,包括设备拆装实验室和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了“校内―校外―校内”的三段式实习模式。学生首先在校内实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到校外实习基地(炼油企业)进行现场实习,最后回到校内实践基地进行操作训练。

(一)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炼油企业,对企业、生产车间、生产装置有个初步的印象和概念,简单了解主要的炼油工艺过程、原油及石油产品,掌握加热炉、换热器、蒸馏塔、反应器、泵、风机、压缩机、管道、阀门等常见单元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主要用途等,并为《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认识实共2周时间,首先在校内花约2天时间学习加热炉、换热器、蒸馏塔、反应器、机泵等常见单元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主要用途。然后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一周的现场实习,主要是在炼油厂参观典型化工设备,如泵、风机、换热器、过滤机、精馏塔、反应器等,请企业技术人员讲解设备的操作、维护与保养。另外,简单了解石化企业对原油的加工流程、典型加工过程,如常减压、催化裂化、加氢、重整装置等。通过现场学习,使学生对石化企业单元过程设备以及由其组成的工艺过程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回到校内的设备拆装实验室,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现场的参观实习,对照图纸进行设备拆装实习,了解化工设备内部的实际结构及特点,如蒸馏塔的塔盘及装填方式,压缩机活塞、进气阀和排气阀、离心泵的轴承座等的机械密封结构,安全阀和控制阀的执行机构的特点等。通过拆装实习,学生对设备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有了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二)生产实习

我校化工专业生产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炼油企业的生产过程,熟悉原油特点、实际加工方案及主要加工过程的工艺流程,了解或掌握某一生产车间的原料与产品、工艺流程与原理、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与控制方法,加深理解主要工艺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与环保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并为《石油加工工程》、《有机化工工艺》和《近代炼油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生产实共4周时间,具体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首先结合炼油企业的具体实习车间,在校内用两三天时间学习原油加工方案与主要工艺过程的原料、产品、工艺流程、操作参数等理论知识。然后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两周的现场实习,并采用“集中-分散-考核-集中”的现场学习模式。[2]第一个“集中”是指学生进入企业后,请企业培训人员向学生集中介绍企业概况、车间概况、安全与环保规范及案例等,并到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接受与企业员工类似的安全培训。“分散”指的是将学生分配到具体的车间进行岗位实习,熟悉学习车间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原料处理、产品精制及用途、装置特点及作用、工艺操控、事故处理方案等。“考核”是指岗位实习一段时间后,由指导教师逐一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现场考核。最后一个“集中”是指现场实习结束前一两天,由指导教师分组带领学生对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对各车间以及其之间的联系有一个宏观的了解。通过现场实习,培养学生的生产安全与环保意识,了解石化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生产车间与岗位的工作环境与规范要求,熟悉工艺过程与生产原理。最后回到校内的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学习主要炼油工艺过程的原理、流程,特别是产品收率与质量调控方法,并进行操作模拟,了解装置的开停工操作,掌握工艺参数调整对产品收率与质量的影响规律、生产事故的排查与处理方法。通过仿真实践环节,解决了现场实习“能看不能动”的缺陷,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运行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要完成生产实习报告和仿真培训报告,按照标准绘制现场实习车间与仿真单元的详细工艺流程图。

图1 生产实习实施步骤示意图

三、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实践基地是开展工程实践教学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习质量与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实验室与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3]为更好地实践三段式实习模式,我校在校内建设了设备拆装实验室和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并在燕山石化、华北石化、石家庄炼油厂等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与燕山石化共同建设了部级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

(一)设备拆装实验室

设备是拆装实验室的主体。为此,从石化企业引入了一批典型设备,如换热器、压缩机、热油泵(单级与多级)、计量泵、螺杆泵、控制阀、安全阀等设备;专业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的蒸馏塔盘;设计建造了加热炉、往复泵、轴流泵、蒸馏塔、反应器等有机玻璃动态演示模型。

(二)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学校于2010年建成了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炼油化工过程的仿真培训系统和催化裂化半实物工艺流程仿真系统两部分。

炼油化工过程的仿真培训系统基于霍尼韦尔先进的ePKS(即Experion过程知识系统)DCS控制系统及Unisim模拟平台。该系统与目前石油石化企业仿真培训系统一致,与企业保持技术零距离。该系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包括一套ePKS DCS控制系统;第二部分包括5套Unisim仿真模拟系统和5个标准工艺模型(常减压CDU、连续重整CCR、柴油加氢DHDS、加氢裂化HCU、催化裂化FCCU),其中催化裂化FCCU模型为定制开发,与所建设的半实物工艺流程仿真装置匹配。

催化裂化半实物工艺流程仿真系统按照真实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进行8:1比例缩小建设,包括反应再生设备、塔、压缩机、机泵、换热器、空冷器等设备构件,体现提升管反应、两段再生、外取热、原料掺渣油、小回炼、催化裂化产物分离、液化气生产、汽油处理和稳定等过程的特点。装置内不运行实际物料,部分重要输入输出数据与真实DCS相连接,以DCS控制系统为中心,获取操作员仿真培训系统中催化裂化五套标准工艺模型的数据,反应―再生和分馏系统的重要数据在实物装置上显示,重要阀位数据可现场显示和调节双向传送。

(三)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

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是我校与燕山石化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建立的。在基地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燕山石化公司的设备、人力、场地、师资条件,并融入学校在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了实训基地的技术水平。该实训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实训基地位于燕山石化教育培训中心,包括基本安全技能实训室、现场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技能实训室、提高型安全实训室三部分。基本安全技能实训室包括个人防护基本技能实训室、抢险救护基本技能实训室、安全监测技能实训室、公用工程现场模拟实训室、危险品标识实训室五部分。现场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技能实训室包括电气安全实训室、危险化学品物性测试实训室、现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技能实训室、应急救援能力实训室、事故模式预测实训室。提高型安全实训室包括人机工程安全实训室、设备危险性预测实训室、综合现场管理实训室。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科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教学环节,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对工程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强化工科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教育的实施需要依托有良好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更要有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专业创建了良好的专业实验教学条件与稳定的大型国企实习基地,并拥有中试研究基地、设备拆装实验室、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等特色校内实践基地,以及石油化工安全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多年来致力于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具有石油特色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如项目导向的研究式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校内―校外―校内”三段式实习模式。良好的工程实践硬件设施与可行的实践模式相结合,必将培养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瑞丽, 徐春明. 石油加工工程综合实验的教学与实践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24,(4): 108-109.

[2] 孟祥海, 孙学文, 周亚松. 提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措施 [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S2): 124-126.

[3] 刘淑芬. 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提升工科高校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J]. 大学教育, 2012, 1(8): 27-2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