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思维导图学习计划8篇

时间:2023-03-08 14:56:57

思维导图学习计划

思维导图学习计划篇1

【关键词】思维导图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创新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学生知识与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发挥着重大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模式,能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两者的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推动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思维导图属于一种高效的思维模式,以可视化的方式清晰的表达观点,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思维导图基本概述

1.基本内涵。思维导图理念是一种思维认知的、高效的可视化工具,通过激发与整理人内部的思维,以发散性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表达。通常情况下,在创建思维导图时,主要围绕着某个中心点后以发散式方式做非线性笔记。

2.基本特征。就特征方面而言,思维导图具有以下特点:思维导图围绕着一个中心点所展开,而这个中心点正是整个文章的中心点。因此,思维导图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中心点;思维导图的主干部分也就是整个思维导图的重要骨架,思维导图的各个主干部分,都可作为一个分支进行非线性质的放射;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主要由于关键词汇与图形所构成,而且将各个分支划分为若干个话题分支;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相互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由此构建为完整性的知识网络。

3.基本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本学院14级中文班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思维导图理论,同时教学中对学生的词汇、句子结构、段落分析到整个语篇的结构都融入思维导图理论;对14级物理班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求学生用传统的思路学习。经过长期的对比教学,两个班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所以,思维导图对学生和教师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对学生的作用。帮助做笔记。学生在记录英语阅读、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等过程的关键内容时,可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做好相关记录,以连线方式记录所接受的重点信息及词汇,助于学生的复习与记忆;便于学生温习。学生可采用绘制思维导图方式,将获得资料与脑海中的思路绘制出来,或者是在纸上重现以往绘制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为预备演说做好充分准备,理顺学生的思路,深化学生记忆等。采用思维导图方式,便于学生组织思路,明确思想与意念等;利于开展小组学习。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先由各个小组成员绘制自己所知的资料与思路,而后汇总每个小组成员的思维导图,并以讨论的方式明确重要的部分,同时添加部分全新的意念,而后形成最终的小组共同的思维导图。笔者对两个班综合能力进行PBL数据统计分析对比情况如下:

从分析数据:14级中文班(93.44±3.33),14级物理班(18.66±2.88)(P

(2)对教师的作用。帮助教师准备讲课笔记。教师在记录备课笔记时,采用思维导图方式,不仅可以促使教师掌握整体内容,更可以提高备课笔记效率。教案对于教师掌控教学课堂来说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为课堂教学提供整体框架,不仅帮助教师平衡自由谈话与即兴讲演关系,更可以保障教师讲话结构的严谨性;利于教师制定年度计划和学期计划。通过应用思维导图方式,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年度计划,以绘制思维导图方式,合理的安排各个学期的分段与课程内容。此外,教师可采用更小的思维导图,细致的划分整个年度计划,从而形成各个学期计划。也就是说,在这个思维导图中,学年计划是一个主干部分,而学期计划则属于重要分支;辅助课堂与讲演。教师借助于黑板、挂图、白板以及投影机等形式,相应的绘制课程中思S导图。通过外部设备的应用以展现思维回忆的整个过程,从而理顺课程的结构。该方式的应用,除了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深化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思维导图应用到大学英语的教学中,促进教师的教学创新。

二、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价值

1.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不会受到教材限制,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广泛的摄取感兴趣的信息。由此一来,不但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体系,更拓宽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顺应学生的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等心理特点。同时,思维导图方式的应用对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开拓学生视野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2.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通常情况下,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性,自主的绘制思维导图。为此,在这个绘制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口语能力等得到充分的锻炼,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更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增强学生整体规划能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紧紧的围绕着语篇分析这一重要内容,通过辅助应用思维导图形式,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文章中知识与主题间关系,帮助深化学生对信息理解与掌握。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中,先深入的分析理解与组织整篇文章,紧接着进行合理规划与总体布局,由此形成系统性的思维导图。在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后,学生在规划与设计方面的能力将得到提升。

4.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学生组织思路与语言的高效工具,具有化繁为简,提升问题趣味性作用。为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记忆力,更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的有效方式。

思维导图学习计划篇2

关键词:课程改革;核心素养;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3/14-0176-0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研究学生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以结果和成绩为导向的教育弊端。教师通常只能通过考试结果,了解学生是否学习了,是否学会了。然而,学习分为学的过程和习的过程。现在的考试只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没有关注其学的过程。换个说法,教师无法有效检测学生学的过程,也无法观测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思维运作的情况,更无法有效地帮助他们。那么,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工具,能够让学生学的过程清晰明了,或者说,能够演化出学生学的过程,让教师能显而易见地发现或判别学生学的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纠正?从这一思路出发,笔者在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中引入了思维导图工具,通过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了解其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偏差,从而观测学生学的过程,实现有效指导。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是通过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层级图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地图”。

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先提取关键信息点,再由关键信息点发散出与之相关的次关键信息点,用有颜色的曲线将主信息点与子信息点联想在一起,在曲线上配上精简的文字说明。其优点是:①思维导图可以有力地激发联想,通过一个关键词激发出更多的关键词,然后再衍生出更多的图示等,能起到激发思维的作用。②具有思维暂存的作用。人在思考一个复杂事物的时候,会冒出很多很多想法,但是人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能力又十分有限,所以如果没有很好的方式把灵感都记录下来,它们就很可能马上溜走,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思维导图鼓励用一种灵活的方式,把想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③它能将碎片化知识变得更有逻辑和体系化。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四个要素。其中,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计算思维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所包含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数字化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信息责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由上述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可以看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将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其中包括: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将其迁移到相关的问题解决之中;掌握相关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运用其从事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思维导图设计举例

在讲授第二章信息获取的最后一节《信息技术基础》时,笔者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几节的内容,设计一个旅行计划。学生按照课本模式,采用了电子表格的方式进行旅行计划的设计。表格设计由于是线性结构,无法突出学生的自主化和个性化,无法达到恰当处理信息的目的。于是,笔者尝试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制作一个关于旅行计划的思维导图。

1.机房环境

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安装XMIND8.0版本软件,机房内有多媒体投影设备。

2.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内容,笔者设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明确了任务的评价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合理进行了小组划分。

3.课堂实施

(1)布置课堂任务

学生设计旅游计划,分小组进行讨论,明确旅行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旅行目的、兴趣爱好、时间、费用、交通工具、成员以及其他因素等),讨论完成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如何获取。教师展示XMIND设计的旅行计划思维导图的任务流程,讲解设计旅行计划的框架(如图1)。

(2)学生活动

学生在任务流程思维导图中添加详细的小组成员和旅游因素,根据旅游因素在内容修改中完善旅游计划表,并由小组成员讨论该设计是否满意,如不满意,小组再次进行讨论完善,最后进行活动任务,将其在QQ教学群中,这也为后期开展详细计划奠定基础。

(3)学生任务

学生根据前期所制订的旅游规划流程图,设计合适的思维导图,有的小组以旅游目的地为关键点进行设计,有的小组则以时间和交通工具作为关键点进行设计,教师将两种设计的优劣作为一个话题让学生讨论,比较哪种方式更合适自己的旅游习惯。这时,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已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合作伙伴。由于以旅游地点或旅游时间为关键信息点所表现出的设计会有很大区别,因此,很多小M设计出了具有自己小组特色的旅游计划思维导图。例如,有的学生用形象的飞机、火车、汽车图标代替文字,并将时间和交通工具作为核心的信息点,其分支还包括了花费、游玩地、美食等,配以各类鲜艳有趣的图标,让整个旅游计划变得生动形象。

(4)作品评价

学生通过QQ教学群上传小组作品。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对旅行计划设计方案思路进行介绍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投票评选。学生绘制的旅行计划如图2所示。

思维导图在培养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1.有效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效率

思维导图的主干为关键词,也就是信息的关键点。教师要对目标任务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分清任务的主次,将任务分为主关键点和次关键点,并通过层次关系让学生明确完成一项任务的核心是找准任务的问题所在,同时了解制约解决任务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任务有哪些影响。由此得出,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2.能综合运用现有信息,进行问题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思路进行研究,对产生的疑问通过网络工具进行求助。在思维导图绘制模式下,学生可以更自主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更浓厚,更能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判别的能力。

3.能有效运用各类信息碎片,提高学习效率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成绩,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也是作为学习主导者的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学习的过程。同时,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增加了课堂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建强.思维导图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14).

[2]施建国.超前部署整体推进构建更有效的教育技术支撑基础――写在《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之际[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3):31-35.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4).

思维导图学习计划篇3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中科学 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初中科学这门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比,具有目标新、容量大、构架广的特点,因此,给师生的教学过程都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初中科学是一门内容繁杂的学科,传统的教法以及学法根本不能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学生难以掌握学科的精髓,但是,思维导图可以将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学生的思维清晰,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1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可以将思维导图比作一张城市地图,是由城市的中央,一层层的向外扩建,各层之间通过主干道相连,同时还存在有很多的小路,彼此交错形成网状连接。思维与图的中央是应用者设计的中心主题,其可以是一个复习的重点、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一个奇思妙想等,然后可以根据这个主题展开想象,在它的连接一些相关的分支,并向外扩散,这里所呈现的就是人类的放射性思维。

2在教师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2.1利用思维导图编制教学计划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计划的编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利用思维导图的规划作用,教师可以实现完成教学计划的完美编制。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编制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标注出哪些内容是必须要进行讲解的,哪些是扩展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编制每日的教学计划,将科学课教学中的细节内容记录下来,比如,学习任务、课题等。

2.2利用思维导图法备课

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若是将其应用于课前的准备阶段,教师就可以根据每年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科学课备课的内容进行完善、更新,从而避免备课内容重复、杂乱无序的现象。通过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可以发现,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程序更加严谨,内容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发散思维。鉴于此,教师应在科学学科的备课中应用思维导图,保证课堂讲解内容的严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利用思维导图法评价教学效果

教师开展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根据课堂讲解的知识构建相关的思维导图模型,通过研究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结果,教师可以准确的了解学生对于科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单独的辅导或调节课堂讲解的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顾导图中难度比较大的部分,让教师可以充分的把握整体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导图观察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这种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方面的应用

3.1思维导图在科学习题中的应用

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其除了可以应用于课堂问题内容的设计之外,还可以应用于习题讲解之中,改变传统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将一个问题引申到其他的科学内容上去,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运用导图的方式,将题目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总结同类型的题目,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

例题:某学生在完成浮力内容的学习之后,想通过以下几种器材对浮力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请结合该同学提供的器材,探讨有关浮力的问题。器材主要包括1个小石块,1个测力计,桶装水,细绳若干。这道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选择性极多,教师可以添加一些器材,包括:钩码以及塑料瓶(大小均一个),小石块和小木块,1个滑轮一袋细沙,让学生根据这些器材构建思维导图。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通过将其划分为几个分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3.2思维导图在学生听课中的应用

听课过程的应用思维导图提出者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最主要的作用是记笔记,他认为传统笔记采用线性笔记录,与人脑思维存在一定差异,会抑制人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传统笔记难以突出关键点,因此他提倡“导图式笔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可根据教师的思维导图法记录笔记,这样不仅能够准确把握知识结构,还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思考过程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出来;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点,还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深度;不仅能消减学生对复杂科学课的知识的掌握难度,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3.3思维导图在学生复习中的应用

对于学生而言,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内容的记录,从而为学生之后的复习打下基础。由于思维导图具有逻辑性、构建性的特点,因此,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

比如:在讲解“力”的相关内容时,学生课堂笔记就可以运用导图的方式进行,从而保证与“力”相关的知识都更加具体。由于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因此,学生可以观察物体运动状态以及形状变化的研究力的方向。当学生在解Q完力的相关问题之后,可能还会存在疏漏之处,这时,学生就要利用图画的形式进行记忆,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掌握。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上文内容,对思维导图进行合理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完成学习任务,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促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俊.思维导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06:27-31.

思维导图学习计划篇4

【关键词】思维导图;头脑风暴;专业改革

1.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发明的,托尼·巴赞一直对记忆和大脑方面的研究特别感兴趣,最初他发现全世界关于大脑科学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医学的脑研究,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完成这一部分科学空白。之后通过长期的研究,他发明了思维导图,他对思维导图的定义是“思维导图的结构和人类的大脑及其相似,是一种放射性思维,充分调动人类的左脑,是一种非常好的图形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工作、教学、生活等,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2.思维导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中的应用

2.1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概括

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采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安排,可以对我们的专业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很多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收获。

(1)帮助老师和学生掌握更加有效的学习策略,老师可以更有效的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促进教学的质量,提高效率。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设计到如何快速的阅读以及内容的整理。在绘制和整理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关键词和核心的内容查找也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对所掌握知识的深沉理解,加以巩固。

(2)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对大学学习的所有课程进行高效的资源整合,抓住重点,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系统、科学而又有效。利用思维导图来代替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应用,会让师生意识里创造出整个框架图,进一步加强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也会提高一个档次,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和实际需求情况作出具体合理的调整。

(3)思维导图的互动性也非常的强。可以打过一直以来的老师一个人授课的教学模式。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加以引导,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发回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回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在整个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并且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比较自由的交流和沟通,这可以最大发挥大学生的个人空间,对于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2.2 思维导图在专业改革中的应用实例

根据某高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规范,课程间存在前后关系,即在学习了某门课或者某几门课之后才能开始学习其他的课程。在采取通常手段进行课程安排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有部分课程的前一门课居然是在后一个学期才进行开设,甚至有些课学完之后会间隔多个学期才开设他的后续课程。这种不合理的课程安排一方面会影响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对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是有些阻碍的。普通方式想找出课程中的关联也有一些难度,让学生很难把握学习中的重点,以及对自己未来方向的规划。而思维导图就能快速而又有效的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利用思维导图Xmind最后得到如图1所示的课程表或者教学计划表:

通过这样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发现几个问题。

(1)概率、线性代数、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所以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必须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一定的数学修养也是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计算机科学可以说是数学的一个分支。软件工程需要图论,密码学需要数论,同时在计算机程序的编制过程中,我们会用到更多的数学,这保护离散数学、统计学还有微积分等。

(2)根据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侧重学习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

从思维导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计算机专业的学习方向主要有软件开发、硬件系统、网络技术三个方向。

软件开发方向,主要课程有算法分析、数据库、java程序设计等。毕业后主要从事软件开发方面的项目。

硬件系统方向,主要课程有汇编、组成原理、嵌入式系统等。该方向侧重点是硬件,毕业生毕业以后可以从事嵌入式操作系统、单片机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系统等工作。

网络技术方向,主要课程有面向对象、java web编程等。主要从事网络类IT工作。

(3)思维导图也能够让老师更好更合理的分配每个学期的学习任务。为各个方向合理的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由于计算机极快的发展速度以及向各个行业的渗透,为了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所侧重。这就要求学校将对于不同方向的学生开放不同的课程。所以,我们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可以以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为基础教学,大三开始根据学生的特点并且依据市场的人才需求来划分若干专业方向,使得毕业生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基本职业能力后,朝着专业化、行业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王曰芬,浦晓斌.个人知识管理绩效评估研究及实证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9):57-62.

[2]沈建强.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比较[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7(4):34.

[3][英]博赞.思维导图使用手册[M].丁大刚,张斌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吴正豪.思维导图:图解大脑使用手册[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

思维导图学习计划篇5

一、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优势

1.思维导图能直观地表达思维

思维导图是人脑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有效图形工具。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表达时理清思路,把握全局,使讲解和学习流畅自然、重点突出。有了思维导图的帮助,学生就不需要阅读大量文字资料,而是边听边对照思维导图进行思考,从整体上体会讲解内容,将注意力集中于感兴趣的内容上。如教学“地球的圈层结构”一节时,将思维导图作为先行组织者,由学生依据所给资料和教科书内容,首先通过小组合作共绘地球的圈层结构图,从而有效地、直观地表达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后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完善地球的圈层结构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思维导图有利于信息加工和意义建构

思维导图的优点之一是层次隶属关系十分清晰,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的加工和整理。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构建自己的认知图式,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个体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节的教学中,学生自绘地球的圈层结构图,就是对相关资料和教科书内容的有意义的建构,同时也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鸡蛋的圈层结构)中找到与新的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产生联系的已有知识,从而掌握了新的学习内容。

3.思维导图可有效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促进合作学习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师生交流障碍的状况。教师可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中,发现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否有问题,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程度;教师也可从每张作品中了解学生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从而做到在关注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关注个体,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同样,学生也可以互相观看各自绘制的思维导图,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头脑风暴”的教学策略,大家就同一个主题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需要追求想法的系统性和合理性。

4.思维导图可有效地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及计划

在完成了某一单元或某科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学习心得和成果展示出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和总结,同时还可以检查自己的认知结构是否合理,从而起到自我测评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计划。在进行分析和计划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先以思维导图结点的形式罗列出所有需考虑的因素,包括目标、局限、后果、可行性等,再将所有因素按重要程度进行重组,把所有想到的观点绘制出来,最后整理成清晰的计划表。

5.以思维导图为主轴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的融合

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学设计过程。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把一堂课、一章节、一学期需要考虑的每一个要素作为一个结点,再分别考虑每个要素的细节,逐级扩展下去。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表示,若再将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个个结点汇聚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每个单元汇聚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学期的教学设计。这样教师可以将积累起来的所有教案、课件等组建成个人资料库,以备后续教学的参考,需要调整教学设计时,可以直接在原来的思维导图上修改,非常方便。这会大大地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从而真正使教学资源达到整合和有效利用的目的。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设计教学环节时,可使用思维导图将本节课内容进行有效整理,从而使本节的教学流程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内容清晰可见。如我在设计“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教学时,利用思维导图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找准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措施,而在此之前必须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城市历史景观,它有什么特色,“特”在哪里,保护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在构建了这些背景知识后,师生再来共同探讨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措施。

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思维导图。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先行组织者,从而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思维导图还可以作为本节课最直观的脉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学知识和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维导图可以作为本节课的归纳和总结,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后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自己的反思过程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清晰明了地展现在自己面前,这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注意事项

首先,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工具,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使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思维导图。从学生反馈来说,思维导图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使用,效果更加突出,学生通过绘制单元知识思维导图可以检验自己的单元知识结构是否完整有效,教师也可从学生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存在漏洞。

思维导图学习计划篇6

 

引入思维导图改进中职计算机教学,不断探索思维导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所谓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指通过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为学习者的阅读、复习、笔记和备考等提供更好地知识信息支撑,其实质是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与笔记方法,是表达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认知策略与技术,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更好地运用思维导图为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服务呢,下面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抒一己之见以期能抛专引玉。

 

1 运用思维导图呈现教学资源,实现知识建构

 

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很快,而我们中职用的课本知识往往赶不上变化,课本上的知识较陈旧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的课堂教学,而我们处于网络信息时代,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需将将众多的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效的体系,有条理化地呈现给学生。

 

PPT是我们经常用的教学工具,但个人认为PPT还是较偏重线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把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消化、理解,学生往往需要花很多时间阅读多余的词语,才能够接触到问题的核心,况且PPT在呈现知识结构方面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自由拓展延伸。

 

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是一个典型的资源组织工具,它支持图标的插入、超链接,可以将教学的知识框架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在生动呈现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同时,能将各类资源(如有关的图片、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素材)有效地归并到一起,它弥补了知识呈现零散化的缺陷,只需点击任一概念,即可呈现相应的内容。

 

2 运用思维导图实现知识建构,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其中很多章节识记的知识较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下面忙于记笔记,也没听清老师讲授些什么,影响学生们吸收、消化,造成事倍功半的低效课堂。而利用思维导图,首先我要求学生在课前把上课所要学的知识用白纸画出思维导图,结果显示:

 

这幅思维导图既包含了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又包含了在预习过程中学到的新知识。通过观察这幅思维导图,我们会吃惊地发现,原来学生对于这一章节已经掌握的知识比我们预想的多很多,而且无形当中担高了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进而间接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需要讲授的知识点标注才图中,通过这一张全面的、具体的包括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图表可以摆脱传统章回式的教案首页,在教学过程根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课堂反馈,可以参照教学设计的思维脉络,能及时调整授课节奏,便于教师把控课堂,担高教与学的效率。

 

3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项目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项目教学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特别适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类操作性较强的课堂。

 

例如,在项目教学法的其中一个环节: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主要是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当要求学生制定计划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把自已的想法先写出来,再标出想法的先后顺序,这样就拟出一个清楚美观具体的计划。

 

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思考,不至于迷失方向,完成设计后就可以轻易地组织和报告的编写。至于其它的环节:

 

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展示成果等环节。学生也都可以在老师引导下通过制作个人思维导图打开思路,然后再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以此激发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创意与灵感,同时小组内所有成员都要把发言者的创新想法加入到自己的思维导图中,不断扩展并改进彼此的思维导图,从而形成一幅集百家所长的集体思维导图。

 

每一幅集体思维导图就是一个达成共识的小组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只需按照这个决策来执行便可事半功倍,如遇到不可预测的困难时,可以通过再次讨论制作集体思维导图来解决。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的项目教学活动中引入集体思维导图的制作,不仅可以照顾到计算机基础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发挥小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可以促使学生自发开展头脑风暴式的小组讨论,训练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4 运用思维导图凸现思维过程,帮助学生记忆。

 

思维导图具有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明白、激发联想的特点,其特有的图形化比文字材料更容易在大脑中长久保持,凸现思维过程,对强化记忆效果更好,更适用于复习备考。

 

例如:在一次计算机班的学生在准备参加技能考证时,由时间紧任务重,而其中基础知识部分,知识点多而杂,大部分识记的较多,于是我就利用思维导图,把这部分学生见了就头痛的基础识,整理成结构清晰,一目了然,内容紧凑而又丰富多彩的几张纸,学生大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很快的浏览完毕,再也不用去翻阅厚厚的书本,大大的节约学生的复习时间,并且有利于学生长期记忆的形成,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从而也提高了取证率。这说明思维导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是顺应其学科特点要求,符合计算机教学规律的。

 

教学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可将思维可视化、知识结构化,利用思维导图改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是可以取得一定成效的,但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还有很多,需要广大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不断探索和推广,才能不断提高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思维导图学习计划篇7

关键词:思维导图;PBL教学法;高职内科护理教学

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理论知识比较多、实践性比较强、内容比较丰富等特点[1]。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过于侧重于护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实践知识的培养,教学方式单一,使得学生的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2]。另外,随着多媒体教学融入医学教育实践中,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严重影响内科护理教学质量,严重影响学生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提升。为了提升内科护理的教学质量,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思维导图的脸型、绘制等形式融入到PBL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便调动学生学习内科护理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内科护理的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护理专业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研究对象,运用抽签的形式将其分成实验班和常规班,实验班45人,常规班44人。两个班在进行实验之前的平均成绩、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没有差异,是归属于一个教师进行授课。可见,两个班的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教学方法。常规班中,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主导,口头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训练。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案例分析法和讲授法,给学生安排相关的内科护理的问题并安排学生进行护理计划的书写。实验班中,教师运用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教学法作为教学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1.课前教学准备。在内科护理知识的讲授之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认真分析内科护理知识的基础概念、历史发展等相关知识,将相关知识构建成适合学生的思维导图。构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还应该学生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认知能力等方面,使得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养成运用思维导图的习惯,使学生能够系统的学习内科护理知识。

2.教学使用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教学法。在教学之前已经完成了相关的思维导图的构建,根据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认识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教学法的作用和意义。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内科护理的教学内容,向W生下方相应的预习思维导图,告知学生的基本病情和护理要点。其次,根据所选的疾病情况在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评价等方面向学生设计或提出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式主要是以“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为主,鼓励学生可以查找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思维层次性解读并绘制而出,有效地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识别、分析、治疗疾病的过程,教师应该应该注重在旁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护理工作的重点和要点。

(三)评价指标。分析和比较两个班的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评价。

(四)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二、结果

(一)两个班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班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常规班,两个班数据比较有差异,P

(二)两个班的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评价。实验班学生的各项评价明显高于常规班,两个班数据比较有差异,P

三、讨论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知识的思维工具,能够快速地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掌握内科护理知识的重难点,系统性认识和学习内科护理知识。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有效的自学工具,学生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爱好,本研究表明,教师在实验班中运用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教学法作为教学方式之后,各项指标都优于常规组,可见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综上所述,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教学法应用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效果显著,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保障内科护理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标准。

参考文献:

思维导图学习计划篇8

关键词:建构主义 思维导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72

1 引言

近年来,建构主义思潮正日益影响着我国的学校教育与教学设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独立地进行意义建构;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是协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只是一种理论思想,只有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使广大师生真正把握其内涵,才能在教学中展现其意义与作用。

20世纪60年代,学者Tony Buzan创作的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思维导图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将其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促使学生自由想象、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有之意。英国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1]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也已经开始对思维导图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关注和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探索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2 思维导图的使用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在契合

2.1 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者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围绕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展开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活动及影响而形成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2] 思维导图在运用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了包含这四大要素的学习环境。

首先,“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与学习的课程主题有关。而把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中,恰好为学生提供了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其次,“协作”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小组之间为达成一致的学习结论而进行交流协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激励每个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再次,“会话”包含于协作过程,通过会话,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可以交流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并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协作。最后,“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3]教师要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即引导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当前所学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时,学生的先前经验是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基础,以此为基础,学生可以进行个人思维的发散,在自己的大脑中回忆并提取相关资料,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加以思考,通过同化机制或顺化机制,最终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2.2 关于学习的方法

有关学习方法,建构主义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而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般,在学生能够自主地创作思维导图之前,教师需要提供一些思维导图实例供学生模仿;而在学生可以自主地绘制思维导图之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以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学习主题。这样,在某一知识点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拥有自由的想象空间,可以自由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而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引导者,从而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论观。

3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3.1 学习计划的制定

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学习者要主动地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新知识、新信息进行意义建构,也就是说学习者要主动地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

因此,在学习中,可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在课程学习之前,结合教师的教学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制定出脉络清晰的个人计划。

3.2 多维记忆学习笔记的制作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反映,而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对事物建构的一种解释,对同一知识不同的学习者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多维学习笔记的制作。

学习笔记是帮助学生记录学习内容和学习问题的一种有用的笔记。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笔记的制作时,首先应画出与笔记的中心主题相应的中心图像,然后以这个中心图像为中心画一系列连线,在连线上分别绘制出其它关键主题,并将这些主题逐次分解,最终可建立一个多维的、色彩丰富的、带笔记的思维导图。

3.3 知识框架的构建

建构主义理论观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的相互作用,获得对事物新的理解,从而以个体独特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知识。[4]因此,当学完某一知识后可让学生把相关知识组织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这将有助于学习者系统地储存收集到的资料并进行快速的撷取。

思维导图利用发散思维的特点,把注意的焦点放在中央图形上,其它知识点作为节点围绕中央图形向外发散,再把中央图形及相关节点图形通过线条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发散的结构,即知识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种知识网进行调整和改变。

3.4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有之意,这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思维导图可以使思考过程可视化,为学生创设多样的、合适的学习情境,方便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协商和知识共享,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不断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能够进行自我指导和自主学习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刘晓宁.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5):111-116.

[2]李建珍.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J].电化教育研究,2003,(3):70-73.

[3]李志聪,王建华.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应用型教育教学方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3):124-126.

[4]辛自强,林崇德.创新素质培养的建构主义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06,(5):5-2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