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培养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浅析

时间:2022-10-14 15:28:56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中,课文内容以语文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对课文内容自主探究的较少,导致高中生对课文内容的个性化解答不够深刻,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利于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基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应积极转变语文教学方式,以有效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进而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培养 高中生 语文 思维能力

培养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浅析

近几年,语文高考试题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以不断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和应用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积极改变语文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语文教学的中心,积极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阅读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改变被动接受语文知识的方式,逐渐培养学生深入阅读、个性解读、不断创新的思维能力。

一、转变语文教学理念

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在教学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作用,需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语文的方法。基于此,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积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不适应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做法,课堂教学采用新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客观要求出发,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学中积极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自我的个体出发,解读所阅读的文本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教学理念的改变,是教学方式改变的前提,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保障。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老师讲授课文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失去听课的注意力,毕竟这样题材的文章学生是不太感兴趣的。课文的内容是以多行文字的形式进行呈现的,如果教学时让学生听着老师复述课文内容,看着一行行的文字,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转变教学理念后,可给学生读出一段文字,让学生听后,试着用他们的想象去解读文字所包含的意境,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减少对一行行的文字的枯燥感,而不仅仅是老师讲学生听。因此,转变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是培养高中生语文思维的有效手段。

二、多研究学生与教材

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就需要多研究学生,研究学生是否喜欢学习语文,是否喜欢语文老师的授课方式,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是否科学,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是否能够认真听讲,是否能够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是否能够应用个性化思维对所学习的课文进行有效解读,等等。教材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培养与提升语文思维能力的载体,语文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研究每节课的课文内容或语文知识该怎样进行教学,以使学生能够高效地接受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相反,如果不研究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所处的状况,不研究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无法真正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例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课文是文言文,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理解难度更大,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前,语文老师应该了解学生对此课的学习意愿,了解清楚存在哪些困难,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针对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问题,可在教学导入环节给学生介绍荆轲刺秦王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了解荆轲此人的生平、性格等;针对学生学习本文时存在的困难,可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详细的解答,并适当采用微课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在教学课文内容时,语文老师应该首先把课文内容了解清楚,熟练掌握每个字词的具体用法,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预设在教学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生成性问题、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教学时会出现的卡壳情形等。真正做到了有效研究学生,有效备课,才能真正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并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有效的个性化解读,进而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生必须要听的,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参与激情,在教学时可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有些是节选自小说,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内容时,会对课文内容产生疑问,不知道发生的前因后果,从而造成学生无法真正深入地掌握课文内容。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习的课文内容的前因后果,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情况,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拓展。例如,在教学《雷雨》时,这篇课文只是曹禺先生写的话剧《雷雨》中的部分情节。课文《雷雨》中的人物关系复杂,如果学生仅仅诵读课文内容,很难搞清楚课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这部话剧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事情,这个时间段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学生不能够搞清楚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就很难理解课文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时就可以适当地拓展教学内容,以使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了解。比如,教师可将话剧《雷雨》的故事梗概讲给学生听,可把剧中的人物关系和他们之间发生过的事情制作成思维导图,学生通过观看思维导图就会一目了然。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处于封建与半封建思想的影响下,虽然已经建立了共和国,很多人已经接受了新的思想,学习了新的知识,但是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对人影响仍然是根深蒂固的,这是造成课文内容中的人物之间的矛盾爆发的根本原因。学生只有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从语文思维出发探究课文内容,提高语文思维能力。再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此文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教学时,很多学生对林冲的前后性格的变化原因不了解。林冲的娘子被高俅调戏,他受了高俅手下人陆谦等人的气,甚至被流放到草料场,林冲都没有暴力反抗,要知道林冲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而且在江湖上还有很多朋友是绿林好汉,他要是打死高俅和他的手下的人真是易如反掌。但是,林冲竟然没有这样做。针对这样的林冲,学生实在是看不起他,产生了理解困难。林冲被发配到草料场后,高俅仍然不放过他,且派了富安、陆谦等人去追杀他。火烧草料场要置林冲于死地而后快,面对此情此景,林冲不再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而是奋起反抗,杀死了陆谦等人,不但一雪前耻,而且上了梁山,从此活成了自己想活成的样子,敢爱敢恨,成就了自我。此时的林冲,学生又产生了疑问,是什么原因导致林冲有如此的行为?为了使学生清楚了解林冲复仇前后的性格变化,就可以给学生适当拓展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讲梁山好汉的出身构成,让学生了解每个人上梁山的原因,特别是讲解一下封建官僚制度,封建官本位思想。由此学生就可以明白,林冲在复仇前,无论高俅怎样陷害他,甚至被发配,他都会忍气吞声,究其原因是林冲想着官司结束了,无论是否还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至少还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林冲被追杀,高俅想着就是赶尽杀绝,他没有了苟活的丝毫希望,只有奋起反抗,杀死仇人,最终逼上了梁山,上了梁山的林冲可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用再唯唯诺诺地生活,这时的林冲的性格自然就和复仇前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了牵挂,自然就活成了自我的本色。学生了解了这些,对林冲就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再学习其他课文内容时,也会从深处分析,促进了学生语文思维的提升。

四、从思维感知、思维判断、思维创新着手培养

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的感知能力、语文思维的判断能力、语文思维的创新能力。这三种能力对于学生学好语文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意义。语文思维感知能力就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敏感性;语文思维判断能力就是指学生对美与丑等具有正确的批判能力;语文思维创新能力就是指在阅读方面、写作方面能够打破陈旧思维的影响,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跳出来,对原有的思维和认知进行创新。

(一)语文思维的感知能力

学生的思维感知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多积累基础的语文文化知识,这包括两个方面的积累。一是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阅读进行积累。这类的积累需要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每天除了按时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认真地多阅读课外书籍,既包括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也包括天文地理、写作等方面的书籍,通过大量阅读来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二是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与敏感性。这类积累不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与背诵,而是老师根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等设定三维教学目标,然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与学生互动,从更深的层次让学生接受所学习的语文知识,掌握特定的语言知识体系,进而让学生构建起自我的语文认知体系。通过这两方面的积累,到达一定量的时候,学生就有了一定的语文思维的感知能力。

(二)语文思维的判断能力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感知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针对文本中出现的各种情形进行自我的判断。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具有正确的思维判断或批判能力,就需要强化学生对美与丑、善与恶等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的认识,让学生在内心形成一条正确的自我判断标准。而不是根据学生自我的内心认识进行判断与批判,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判断标准,他们在个性化解读的时候,就会出现偏差,从而失去了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功能。基于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特别是在解读相关的课文内容时,要强化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知,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当然,美与丑、善与恶应从狭义和广义上进行定义,以强化学生认识的深度与广度。

(三)语文思维的创新能力

思维创新能力是基于思维感知能力与思维批判能力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就是对传统思维与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主要体现在作文的写作方面,用创新的思维进行写作,跳出传统的思维格局,无论是在文章的布局上、用词上、行文上等都具有新颖性与创新性,才能使写出的文章脱颖而出。在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反思,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与探究,多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与写作,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进而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总之,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应着重转变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敏感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创新性。如此,才能有效培养与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晓.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J].学周刊:上旬,2016(4):114.

[2]周吉娟.浅析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J].求知导刊,2021(16):18-19.

[3]马孝明.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课外语文,2017(30):10.

作者:高远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