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舆情工作汇报8篇

时间:2022-02-15 20:47:11

舆情工作汇报

舆情工作汇报篇1

一、区网络舆情工作的现状:

区人口密度大,网民基数高,呈现出网龄年轻化,思维活跃化的现状。这些网民既关心家乡建设,关注党委政府的民心工程,又对一些热点舆情表现出既监督,又使其传播的新态势。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依托网这个网上宣传阵地,加强正面引导,把握舆论导向让正面舆论起主导作用。同时通过网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以疏通社情民意。总体看,目前网上舆论态势正在呈现积极变化,正面舆论越来越成为网上的主流。在正面舆论的引导下,网上公共舆论逐渐理性,支持党和政府的声音越来越强。区委、区政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都通过网及时,出现负面舆情,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主动权。

在开展网上正面宣传的同时,我们也不断探索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通过不断的探索,区网上舆论监管和引导工作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健全了舆情收集机制,每天都有专人负责舆情监控,做到热点舆情提早掌握,提早主动,事情处理后要出《舆情摘报》,给我区一些部门敲警钟,让他们绷紧弦,时刻不能麻痹大意,轻视网络舆情;二是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建立了舆情监看联络员队伍,这些联络员每天上网,及时掌握本单位网络舆情,一有问题,马上汇报,我们也能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三是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四是建立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在全区相关部门和主要区直单位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网评员队伍。针对热点、敏感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根据事态及时运用网络语言,开展网上舆论引导。这些工作机制的建立,使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初步形成了配合有力、联动有序、处置有方的工作格局。

虽说区的这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面对快速发展的网络形式和日益变化的舆情传播渠道还不适应,与中央提出的把“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建设成为传播社会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民健康精神文化的新空间,对外宣传的新渠道”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认识和形势发展有差距。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把这项工作真正提升到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思维、行为方式,缺乏对网络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网络舆情信息特点和规律的掌握,不善于借助网络了解社情民意。

二是处置网上舆情能力还未达到强势影响。尽管以网、政府网站为主的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初具规模,但总体上说,数量少、影响力弱,从网络媒体看,宣传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舆论引导的力量看,总体素质不高,力量薄弱,对网络评论的特点把握不够。舆论引导的主动性不够,战斗力不强,在论坛的引导存在着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影响了网上舆论引导的效果。

三是网络管理还没有形成联动作战和快速处置的机制。在应对网上热点敏感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党委宣传、外宣部门和事发地或当事部门的联动作战和快速处置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普遍存在着提供情况滞后,配合联动迟缓的问题。当事部门要求网上删除、封堵的多,主动组织参与正面引导的少,在第一时间权威信息,抢夺舆论话语权、主动权的意识更是缺乏,致使网上不少热点的舆论引导工作延误最佳时机,形成网上评论热潮,给工作造成被动。

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上级舆情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县区舆情信息工作的监管指导。让县区舆情信息工作单位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当前最新的舆情动向,得到市部对县区网络舆情工作开展的指导意见,上传下达,查漏补缺。

舆情工作汇报篇2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信息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网络信息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相比传统媒体,互联网具有信息丰富,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种类多等优势,还能提供论坛、博客、聊天工具等互动平台,成为越来越多民众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渠道。

一、什么是舆情监控

舆情监控,就是把群众的观点、言论、行为等集中起来,一边掌握其发展趋势,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由于互联网的流行,舆情监控主要指网络舆情监控。

二、舆情监控的重要性

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社会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会通过互联网在第一时间广泛传播到各地,一方面有利于民众监督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煽动人民群众,使得整个网络成为鱼龙混杂的场所。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实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舆情监控和企业的关系

中石化作为国内国有控股大型企业,不仅创造经济效益,同时还肩负重大社会责任。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不断走高,成品油供求矛盾逐渐凸显,互联网上经常出现一些关于中石化的负面报道和消息。经查实,这些负面报道和消息部分是因我们企业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应接受监督并及时纠正整改;但更多的是因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的误报,有些甚至是无端的造谣和毁谤,由于互联网的特性,这些负面信息平时很难察觉,而且传播速度很、范围广,一旦造成负面影响后很难消除,严重损害了中石化的企业形象。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正确引导舆论,维护企业形象,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四、舆情监控的内容

1.互联网监控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工监控,不间断地访问重要站点。监控人员不断地访问各大网站、社区、博客去获取内容,了解第一手内容。二是搜索引擎监控,反复搜索关键词了解全网动态。在资讯搜索、网页搜索、博客搜索等栏目定期搜索关键词,宏观了解全网动态。

2.信息筛选

当搜索到与本企业有关的信息后,根据内容进行筛选甄别,如有负面信息应及时上报,有关信息网页应作为证据摘录保存。如遇正面报道也应及时上报,为企业今后决策提供参考。

3.信息处理

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真实性调查,经调查属实的,责成有关部门、单位整改纠正,经调查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要与负面信息的新闻媒体或网站接触,要求撤除负面信息的报道或更正声明。对于无端造谣、毁谤,诋毁中石化形象的不法分子可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相关刑事或民事责任。

舆情工作汇报篇3

[关键词] 舆情信息 工作体系 舆情报送 舆情分析

[分类号] G203

1 舆情信息工作体系的发展现状

舆情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舆情指在一定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广义的舆情指由于各种事件刺激而产生的通过某一载体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舆情的核心形态是舆论和民意。舆论是公众对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舆论一般借助媒体来呈现。民意是民众的意愿,也就是民心、民愿,包括民众的心理意识、思想取向。民意一般借助民意调查、测验等方式来呈现。严格地讲,舆论与民意有交叉和重合部分。

随着大众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的兴起与发展,媒介所提供的互动、反映、表达、聚合等功能使公众有了发表自我想法、意见、观点、诉求、情感的空间和渠道。随着公众权利意识、表达意识、个性意识等张扬,公众也越来越需通过各种媒体表达自我话语,这导致舆情呈现爆发式增长之势。从态势上看,大量舆情指向了执政党、政府及其部门,而执政党和政府为把握公众对公共事件、政策和社会现象的态度、意见、看法和评判,开始注重对舆情工作体系的制度化构建。舆情信息工作体系,指执政党和政府内部系统构建的用来监测、汇集、研判、预警和反馈公众对公共事件、政策、活动、现象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一整套工作机构、管理制度、技术平台、工作方法等。目前初步形成的舆情信息工作体系可从机构、队伍、制度、理论和技术等层面来呈现。

1.1 机构建设

2004年6月成立了舆情信息局,是依托中央和地方宣传思想工作的系统,专门开展全国性舆情信息汇集、分析和报送等工作。舆情局下设网络舆情处、社会舆情处、舆情分析处等机构。随后大部分省(市、区)宣传部门也成立了舆情信息处、科、室或中心等,一些县(市)也设立了舆情机构。除党的宣传系统外,国务院下属教育部、公安部、新闻办等也构建了舆情信息汇集报送体系。另外,政法系统以及一些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也形成自己的舆情汇集与报送体系。

1.2 队伍建设

目前,一批专门从事舆情搜集、汇总、分析和预判工作的人才队伍已初步形成,并开始成为舆情信息工作的中坚力量。除了队伍构建外,及地方党委和政府舆情部门也通过各种形式的舆情信息工作会议、舆情培训班、新媒介应对研讨会等形式来培训各级舆情工作者,以提高舆情工作者的舆情搜集、分析和预判能力。

1.3 制度建设

一方面,舆情部门通过建立考核、评价、奖励等制度建立舆情工作机构和舆情工作者考核奖惩机制,如通过承担任务次数、领导批示次数、好信息加分等指标作为考核舆情机构和舆情工作者的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日常工作规则、规范等构建了舆情专报制度,如宣传系统将舆情信息分舆情摘报、舆情参阅、舆情专报、分析报告、网上舆情和业务通讯等类型。另外,舆情部门还通过预案、预警等方式建立了重要舆情信息快速汇报与反馈体系。

1.4 理论建设

自1999年开始,以舆情理论分析为主的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撰写了《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等舆情理论专著。2004年该所还与合作编写了《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一书。也组织专家和事务工作者编写了《舆情信息工作概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等书籍。这些书籍为舆情机构和舆情工作者做好舆情信息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1.5 技术建设

近年来舆情分析技术平台或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舆情分析平台或由软件公司独立开发,或由政府部门与高等院校等合作研发。如以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为依托开发的方正智思舆情监测分析系统,深圳广道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为公安部开发的高校校园网舆情分析预警智能管理系统平台等。这些系统大多通过对网站、新闻组、BBS、BLOG等信息源的实时监测,帮助各级政府部门及时把握当地社会舆论、市民热点讨论的话题及突发事件的意见等。

2 舆情信息工作体系的发展困境

虽然舆情信息工作体系在机构、队伍、制度、理论和技术等层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但现有的工作体系仍然存在系列问题,如图1所示:

2.1 基层舆情信息机构未能有效建立

目前,在“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下,中央和省级舆情信息工作机构大多已建立并有效运转,然而,涉及市县的基层舆情机构基本未成立。虽然中央或省级机构为掌握基层舆情信息而设立了一些直报点或舆情直报员,但由于缺乏机构、经费等支持,直报点及直报员并没有长期的工作热情。在基层舆情信息不能有效向上报送的情况下,舆情工作价值及舆情部门反映基层事件或群众态度、情绪的功能受到了约束或限制。

2.2 舆情信息工作具体内容不明确

不少干部和舆情工作者未能明确舆情信息工作具体职责,将舆情与情报或新闻相混淆。其实,舆情汇集与情报搜集有很大不同,情报注重对性内容的发掘,通常是涉及国家安全、领土完整、政治运行的信息,由国家安全部门的专门人员来搜集。而舆情主要反映民众对政党、政府、官员及公共事件、政策或现象的态度、情绪、反应和行为倾向等,具有公开性、普遍性、大众性等特征。另外,舆情汇集与新闻报道也有区别。新闻是记者在深入事件或热点现象第一线基础上和报道的事件地点、规模、发展态势等信息,注重客观性、描述性、形象性和生动性。而舆情反映民众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态度、情绪或倾向等,注重分析性、反应性和归纳性等。

2.3 舆情信息科学化报送机制未形成

现行舆情报送体系存在几个突出问题:①忽视舆情报送的地方性、独特性。不少舆情机构或工作者忽视对本地事件、现象及民情的关注,尤其忽视对基层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关注,而偏重于对普遍化、表面化及大众化舆情的报送;②舆情工作者出于维护地方利益及地方关系考虑,不及时报送本地发生的对本地政府及官员不利或负面的事件或现象;③注重在数量上规定舆情直报点或舆情工作者汇报量,忽视质量,导致上级部门获得了大量一般性信息,而缺乏有价值信息;④忽视舆情报送深度性和持续性。一些舆情机构及其工

作者只反映民众直接态度或情绪,而不注重态度或情绪背后的深层因素,不注重前瞻性预判。而一些舆情工作者习惯于不断对新问题或新现象的报送,而忽视对特定事件或现象的持续追踪和深度分析。

2.4 对舆情工作者的激励与培训不完善

舆情工作者是舆情信息的工作主体,其工作态度、面貌和精神直接影响舆情报送的数量和质量。虽然目前初步建立了舆情工作者考核和奖励机制,但考核着眼于舆情工作者所报信息采纳量,而奖励也着眼于信息采用和批复情况。这一激励方式可能使舆情工作者在短期内有工作积极性,但长期的舆情报送工作可能消磨工作激情。因此,未来激励机制需探讨长期状态下如何保持舆情工作者敏感、主动、积极的意识和状态。同时,一些舆情工作者没有主动意识和自我见解,不能对舆情态势做分析和概括,也无法对舆情演化做预判和对舆情引导提建议。另外,舆情工作者对网络舆情迅猛发展和巨大威力缺乏认识和准备,在汹涌的网络舆情面前被动、盲目、惶恐且反应不当。

2.5 舆情信息未分层导致信息过多过杂

舆情信息是多元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网络等多领域。同时,舆情信息的重要性各不同,有些是国家层面决策和领导人需关注和了解的信息,有些则是地方层面的决策所依据的信息,有些信息不是决策所需或基本无用。目前由于没有有效的信息区分机制,舆情工作者和报送机构不知哪些信息是国家所需,导致大量无用、无效和无序信息汇集到国家部门,地方决策和领导施政所需信息却无人报送,出现了舆情信息工作单位只求为中央负责而不为地方服务的问题。另外,舆情工作者未能很好地区分舆情特征、范围、量级、程度,往往将一般舆情严重化、将个别舆情普遍化、将简单舆情复杂化。

2.6 舆情信息的主动采集机制未有效发展

不少单位和舆情工作者着眼于网络信息、报纸新闻及民众话语的搜集和归纳,着眼于对已显现事件或已表达言论的汇集,而这属于较低层级的信息集合和归纳。实际上,舆情信息工作要大力借鉴西方比较成熟的民意调查体系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和方式,要主动调查和了解民众的意愿和潜在情绪。因为就现实情况看,公众有时并不在网络、报纸等媒介上批露或展现自我的认知、判断和情绪,这就需要通过调查或测验等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舆情调查或测验是改变舆情工作被动和应对局面,实现主动出击的有效方式。

2.7 舆情信息的内部共享机制未有效构建

目前,不少单位都构建了舆情信息工作体系。中央既有党委宣传系统,也有教育部、新闻办等政府系统构建的舆情工作体系。从工作机制看,各舆情系统独立运作,为本部门及直接上级机构或领导服务,没有形成合力。虽然多元体系有利于舆情汇集,但增加了舆情汇集成本,各部门或单位独立运作会带来重复采集、重复汇报等弊病,也增加了更高层机构和领导区分、筛选和剔除信息的工作任务。另外,不同部门或人员汇集到的信息,往往会带来取向不同的多版本信息,导致更高机构或领导无所适从。

3 舆情信息工作体系的发展走向

为完善舆情信息工作体系,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适应未来的施政或工作需要,就舆情信息工作的制度、机制和工作方法等提出以下建议。具体工作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

3.1 完善舆情信息工作网络和机构

舆情机构不仅要“自上而下”,也要“自下而上”,即未来舆情信息机构和队伍建设要倾向于基层,特别是乡村、厂矿、县镇。为保证基层有人员、有经费、有机构从事舆情汇报和调查,可考虑在整合现有诸如统计局调查队、新闻机构派出记者、基层宣传工作者等力量基础上构建能够全面覆盖乡村、厂矿的县级舆情工作基地,并提供经费和人员保障,招聘或培训一批专职舆情工作者,吸纳一批兼职舆情工作者。同时要完善舆情工作机构和人员体系,使基层舆情能快速有效地反映到省级和部级部门的决策和视野中,保证基层民情、民愤、民怨及民愿等能直达上层,保证有机构和人员来完成上层或领导想了解的民众对某个可能出台政策的态度和建议等。

3.2 完善舆情工作的合作与交流机制

为扩展舆情工作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部门要与其他部门开展多方面合作、沟通与交流。舆情部门可与报社、网站构建交流机制,报社、网站可将不宜报道但对决策和领导有用的信息反馈到舆情部门,舆情部门也可向媒体提供热点事件的公众态度等。另外,舆情部门应积极与政府部门合作,如与部门合作,将热点问题及民众反映的舆情进行汇总、分析并将成果及时报送决策机构和领导。总的来说,政府内部部门掌握了大量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如果通过舆情渠道汇报往往能取得快捷、及时和受关注的效果。

3.3 完善舆情工作者的激励和发展机制

要提升舆情工作者工作待遇,保证有编制有岗位。要扩大舆情工作者奖励面和奖励度,改变仅依靠舆情信息采用量来定奖励的局面,可建立基于舆情信息质量和重要性的奖励机制。同时,还要构建舆情工作者职业发展机制,使舆情工作者有上升的空间和机会。另外,要加强舆情工作者培训体系,要在一年一度舆情信息工作会议基础上,开展更大范围和更多层级的舆情信息培训机制。而地方机构也可通过培训工作促使舆情工作者了解本地政府的施政取向或信息需求,为地方性施政活动服务。

3.4 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的区分标准

制定及时更新的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注热点及施政需求指南,使舆情工作有方向并重点避免报送盲目性。一般而言,中央比较关注思想动态、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价值观、社会心理等深层舆情,而地方政府比较关注具体政策和行政活动的舆情。另外,要让舆情工作者了解各类事项归属管理部门并建立特定部门舆情报送通道,使舆情工作者明确所汇总信息该报向哪个部门,而获得信息的单位可对舆情工作者报送的舆情信息的有用性进行反馈。

3.5 保证舆情信息的及时反馈与应对

虽然舆情信息反馈与应对不是舆情信息工作部门任务,但舆情信息工作机构要倡导舆情机构和舆情工作者就舆情做出分析和判断,并提出具体化反馈和应对建议。对于特别有价值的舆情反馈与应对建议,舆情工作部门要对建议提出者进行奖励和表彰。另外,舆情工作部门也可考虑建立舆情反馈机构或制度,如舆情发言人制度,就公众关注而又不充分了解的舆情热点进行,而对于其他类型的舆情信息则通过报送渠道上报。

3.6 建立科学有效的舆情调查和监测体系

舆情部门应与新闻、宣传和媒介部门等有所区分,舆情信息工作应减少简单的媒介信息搜集,而要特别注重原生态公众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汇集,包括公众对可能采取的重大活动、政策和方略的态度、判断和认知及公众心理潜在的未公开表达的信息和情绪等。为了更全面掌握未在媒介上公开的公众情绪、态度和看法等,需利用科学有效的调查、测量和分析工具,要大力引进、消化和利用民意调查的工具、方法、技术和理论。

3.7 构建舆情信息的内部共建共享共用机制

为减少重复性工作,推进舆情信息共享,要建立更权威更具整合性的舆情信息工作单位,以改变各部门或机构各自为政、独立作为的工作方式。同时,建立具有信息共享功能的内部技术系统或平台,避免信息重复采集,实现信息互通有无,防止信息偏向或疏漏。另外,还可考虑建立基于共享舆情的共同决策和应急体制,即依据共享的舆情,在多部门或多层级机构和领导支持和参与下,出台和制定更具整合性、协调性、一体化和配套性的政策、规章和规划。

舆情工作汇报篇4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 工作职责 机构设置与人员构成 选任机制 培训与考核机制

网上言论具备的自由、无界、及时、交互、隐匿等特性,使得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仍可归类为“沉默的大多数”的众多大学生一旦登陆网络便开始了“话语的狂欢”。这种场域和身份的转换(从现实生活到网络世界,从大学生到网民)所带来的表达欲望的释放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的课题:

一方面,上述特性使得这种网络舆情信息与传统渠道(如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班干部汇报)得来的信息相比更为快捷与真实,因此更有利于高等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意愿和诉求以及决策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进而增强决策制定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以及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恰恰也是上述特性使得某些言论有时会有所偏颇。这种偏激在网络上会迅速被放大,使得高校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进而给高校的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不良的影响②。

基于上述判断,建设高校网络舆情①工作队伍,在及时了解网络舆情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研判,为高校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提供依据,并在必要的时候引导网络舆论,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想而知。下面笔者将就此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的工作职责

(一)制定本校网络舆情工作规划。

这种规划既包括常规规划又包括特别规划。所谓常规规划是指确定在一定时期(一般是一个自然年度)内本校网络舆情工作重点关注的对象(如对那些网站上的哪些方面的信息予以关注),网络舆情分析报告的写作报送周期(一般为周报,预警报告则要求第一时间上报),以及网络舆情工作人员的选任和培训计划等。而特别规划则是因决策者明确提出的舆情信息需求或工作人员根据特定时期的需要进行的特定工作主题的规划。

(二)进行网络舆情信息的汇集整理。

所谓汇集是指对自然出现的舆情信息,以及在特别规划下舆情工作人员通过发帖等调研方式“引发”的舆情信息的搜集。而整理则是依据舆情的主体和客体进行的初步的分类以及根据舆情信息的具体内容进行的更为细致的划分③。

(三)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并写作网络舆情报告报送决策者。

在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汇集整理的基础上,工作人员通过分析与讨论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并视情况写作常规舆情报告或预警报告报送决策者。决策者从常规报告中了解学生的意愿和诉求以及决策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为增进今后决策制定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以及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提供有效的依据。对于预警报告,决策者通过研判确定进行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工作的具体行动方案。

(四)遵循行动方案,开展网络舆论的引导与管理。

对于一般性的存有误解的言论,工作人员应通过主动导贴、积极跟帖、适时结帖力求做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在多变中谋和谐;对于明显具有煽动性的侮辱诽谤或恶意攻击等性质的言论则视程度寻求或进行锁帖或删帖的处理。通过上述工作最大程度地消除各种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五)抓实际,搞研究。

结合工作实际,对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基础理论,如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形成的主要模式与变动的主要规律,以及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方法和技术等基础理论④进行研究。

二、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的机构设置与人员构成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应实现统一领导、统筹规划与归口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率先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如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专用办公场所、专项工作经费并实现联席工作会议的固定化。

条件暂时不允许的学校也应成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宣传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党政领导任组长,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思想理论教学部、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和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书记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小组的秘书处单位可设在学工部或宣传部,上述所列单位作为执委单位。

在领导小组下设具体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又可根据不同的工作职能与权限进行相应的划分:首先,是网络舆情评论工作小组,由上述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专家、教师组成,负责网络舆情工作的总体规划、全校舆情报告的写作、重点舆情引导方案的制作;其次,是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整理工作小组,由宣传部、学工部或团委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将搜集的舆情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递送网络舆情评论员并在后者的指导下开展一般的舆情引导工作;再次,是网络舆情信息搜集工作小组,由专职政治辅导员和学生舆情信息员组成,负责深入各网站、论坛、博客、QQ空间、QQ群进行舆情信息搜集或调研,并将舆情信息定时报送给信息汇集整理工作小组。此外,信息搜集工作小组还应及时对网络舆情中事务性的咨询性的问题予以及时的回复以服务学生,并在情况需要时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协助进行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最后,是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工作小组,由教育技术中心工作人员组成,负责有害信息的过滤与网络监控,以及与各网站、论坛负责人联系及时删除虚假的或违法违纪的信息等。

三、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的选任机制

(一)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人员的选任条件。

1.具有较好的理论素养、较强的分辨能力与敏锐的洞察力。网上舆情信息数量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以及舆情与舆论间相互转化的速度之快都要求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者具备上述素质,如此才能及时准确地从海量的舆情信息中汇集整理出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判断确定何为常规信息,何为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预警信息。

2.富有使命感,热心服务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人员尤其是其中的学生工作人员一定要将自己定位于“公众利益的公诉人”,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改进和学生正当利益诉求获得尊重与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去工作,消除部分学生对此项工作的偏见,为能够在更加透明的环境与更为善意的互动中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3.了解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尤其是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政策以及国家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有关规定。自由与秩序的关系是个亘古常新的问题,如何在尊重、珍视学生的知情权与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以上述规定为依据开展工作无疑是一个可行的理想的选择――这不仅源于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现实要求,而且因为法律价值中内在的就已对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做了预设。

4.了解本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熟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只有对学校相关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对学生的各种现实需求作出及时的回应,做好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而网络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某些方面具有了共同的关注。了解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基本方法有助于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者了解工作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将服务、管理与育人相结合,提升工作效果,深化工作内涵。

5.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无论是面向决策者的舆情报告的写作还是面向网民的网络评论的写作,都要求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者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与良好的文字功底,能够在纷繁的舆情信息中清晰地把握民意的脉络并且诉诸于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文字。

6.熟悉常用网络站点,善于运用网络语言。对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关注的站点及其上舆情的活跃度了然于胸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善于运用网络语言消除与学生网民的距离感,则是增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效果的有力保障。

(二)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人员的选任办法。

网络舆情评论工作小组,以及网络舆情信息汇集、管理工作小组中的工作人员,可采用单位指定或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办法产生。网络舆情信息搜集小组的学生工作人员则采用招聘的方式通过笔试、面试、考核等程序产生。

四、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的培训与考核机制

(一)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的培训。

高校网络评论员的培训既包括岗前培训也包括平时的定期、不定期的培训,培训可采用专家讲授、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实践写作等方法开展,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

1.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意义。鉴于对此项工作偏见的普遍存在,在培训中一定要对此重点强调,并让工作人员了解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重点与常态是发挥网络舆情信息在高校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中的作用,而非对网络言论进行“监控”以实现维稳的目的,与此相应,工作人员的身份定位应是公众利益的公诉人而非其他任何单位或集体的代言人。

2.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宪法》、《民法》、《刑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中的相关内容及对此进行研究所得的理论成果。

3.高校网络舆情相关要素的特征。如大学生网民作为青年群体与网民群体双重身份交互下的主体的心理特征、网络语言的特征与类型、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变动规律、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密集的网络站点的分布情况等。

4.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方法。这种方法既包括如何通过议题设置的方式引导学生想什么、通过培养意见领袖的方式引导学生怎么想,以及通过现实中的新闻发言与网络上的评论互动的方式增强舆论引导的效果等较为宏观层面上的方法,也包括在具体的评论写作时遵循“四讲、四不讲”的原则(讲真话、讲实话、讲有感而发的话、讲符合学生网民的阅读习惯易于被学生网民接受的话,不讲假话、不讲空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不讲“官话”)、“尽早讲,持续讲,准确讲,反复讲”、掌握“欲扬先抑”的方法,以及如何撰写引人注目的标题等具体的技巧。

(二)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的考核。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的考核应结合工作人员自身的年度述职,搜集网络舆情信息、回复学生在网上的事务性提问、撰写网络评论文章的数量、质量及时效性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于考核优秀者应以精神上的奖励为主,少采用或不采用物质上的激励。

注释:

①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大学生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所有自己关心的公共事务以及上述主体之外的民众对自己关心的高等教育方面的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各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②仅近三个月在网络上热议的便有“香水女生事件”、“和服门”事件、大学女生找外国男友事件等。在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香水女生事件”,一些商业性媒体和“网络推手”经过策划与操作掌控网络舆论导向的运作流程经知情人士披露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而这也使得我们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

③高校网络舆情的不同主体和客体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当主体为大学生和高等教育工作者时,其对应的客体为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所有为主体关心的公共事务;当主体为上述之外的其他民众时,其客体则为与高等教育有关的公共事务。因此,可据此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初步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舆情信息指向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类,比如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后勤服务、机关作风等方面的信息应归于不同的小类。

④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仍相当匮乏。《网络舆情概论》是国内第一本对网络舆情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的著作。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者应吸取、学习其理论成果,并结合工作实际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研究作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刘毅.网络舆情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舆情工作汇报篇5

[关键词]情报学;大数据管理;舆情分析;课程建设

1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组织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作为现代情报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把适合军队信息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研究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能够架构起深度的教研内容体系,是培养情报学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

1.1建设理念与设计思路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建有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等专题。该课程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情报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的重要专业课。根据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我国情报管理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该课程对培养学员信息管理工作理论素养和信息技术,加强学员情报管理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依据我国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专门情报管理人才为目标,遵循课程教学规律,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坚持因材施教,突出教员主导、学员主体,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能力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设计思路是深化情报学教学改革,认真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既要充分讲透教材,又要扩充前沿内容,把网络舆情分析与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架构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实施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

1.2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数字环境下情报管理正在经历从宏观层次的文献向微观层次的情报、知识和信息转换。情报管理越来越关注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网络信息管理、数据库和信息内容安全等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关注信息管理系统、情报网站系统、舆情分析系统等的研究。本课程围绕情报管理的总目标,介绍情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专门情报与情报整编研究、信息管理与情报技术研究,重点研究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分析和服务。精选代表性论著和专题核心文章布置研究生认真研读,选择部分专题进行研讨和技能训练。按照培养需求,不断完善专题内容,以进一步加快研究生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内容标准就是通过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的教学,要求研究生对情报管理方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高层次理性认识,从研究和应用的多个层次上了解和熟悉情报管理的先进设计和先进技术。学习内容分为以下8个环节: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

1.3教学实施方案

依据内容标准制定的8个环节,给出以下实施方案。教学要求总体是:教学内容紧跟发展趋势;以教员课堂讲授、经典文献导读、交流讨论和课外阅读研究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为:①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研究;理解和掌握学重点是涉情报报管理理论前沿的基本问题。②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掌握情报研究方法的基本要素;理解情报研究方法在军事情报研究中的应用;熟悉军事情报整编的研究。③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技术;理解情报工作中的大数据挖掘问题。④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理解信息建模的基本原理;掌握社会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⑤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理解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的一般技术;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⑥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掌握涉情报报获取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实现机制。⑦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掌握舆情情报分析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实现机制。⑧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理解和掌握涉情报报服务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实现机制。

1.4教学组织与论著研读

通过基本著作阅读,编写教学实施计划,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力训练方案等工作,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组织采用讲课和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教学相长、双向互动,提高研究生开发和管理信息数据库、舆情分析系统,以及掌握相关应用技术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组织研究生对有关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和分析;个别专题内容按任务和对象需求进行调整和选择;课程进行期间组织学员进行研讨;围绕教学,组织好讨论、答疑等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舆情应用系统的开发。授课教室具备现代多媒体教学条件,原型系统研发具备网络连通的教学条件。考核内容主要是研究报告写作成绩和平时成绩。基本阅读著作,教材是笔者所编著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版)。参考文献主要包括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著作评介》、刘慧等《军事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王能斌《数据库系统原理》、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周荣庭《军事信息管理概论》、傅会民等《军事信息技术》、马费城等《信息管理学基础》、肖占中《军事信息管理》、刘继贤《军事管理学》、黄晓斌《网络信息挖掘》、史忠植《人工智能》、刘瑞挺《信息管理实用技术教程》、翟延富《数据库与网络技术》、樊月华《Web技术应用基础》、方兴东《网络舆情蓝皮书》等。

2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实践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实践环节系统地探研涵盖网络舆情采集、网络舆情处理和网络舆情服务的情报大数据管理技术,并构建其演示训练系统,力求在学术上拓展情报学科领域的研究空间和深度,提高相关知识和成果的利用水平。该课程实践方法的核心之一是深度融入网络舆情分析技术,以下阐述相关教研内容。

2.1能力实践综述

主要研究互联网上主题舆情的分析技术,以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理论体系和信息智能处理技术为基础,将国内外先进的知识技术运用于网络舆情智能化分析的全过程,促进图书情报界在网络舆情采集、处理和服务方法与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一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采集。网络舆情情报规划与获取研究,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研究,舆情网页内容和链接相关性的判定研究等;二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处理。主题网络舆情的本体构建研究,语义层的舆情信息聚类和分类研究,基于情感本体的舆情倾向性分析研究等;三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服务。舆情事件网页内容的词汇关联分析研究,基于网络论坛的舆情话题追踪研究,网络舆情检索系统中的查询主题分类研究等。

2.2课程实践之一: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

网络舆情的信息管理。包括:①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网络舆情的采集方法、搜索引擎的研究进展、网络信息的分类及其抽取。②舆情话题的搜索技术。话题搜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主题爬行的实现。③网络舆情的信息处理。网络舆情的处理方法、网络舆情的信息内容分析。④网络舆情的内容分析与服务。知识技术及其应用、主题舆情内容分析框架。⑤基于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动力学性质。网络舆情信息抽取和整理。包括:①舆情网页的结构特征与分块处理。话题标记和页分块、内容分块、布局分块、结构分块。②基于主题爬行的舆情网页分块。网页的预处理、网页分块的特征提取、舆情内容块的整合。③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网络舆情语义的特征、特征抽取及其改进、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与整合。网络舆情的情报价值与情报支援;网络舆情情报支援系统。

2.3课程实践之二:网络舆情的信息分析

舆情网页与话题相关性的判定。包括:①内容相关性的判定方法。元数据方法、链接标签数据方法、链接结构分析方法、页面语义信息方法。②链接相关性的判定方法。、主题链接上下文信息提取、基于语义相似度计算的链接判定。③舆情网页内容相关性的分析。主题特征的选择、待识别网页模型的建立、话题文本识别算法的选择。④舆情网页链接相关性的分析。基于信息链接关系的分析、增加主题分析的改进算法。基于本体的网络舆情分析。包括:①通用本体构建的几种方法。②基于本体的主题网络舆情知识模型。舆情的本体知识源、本体的主题舆情构建策略、知识模型中的本体库架构。③主题网络舆情本体的实现方案。本体构建的规则、本体的实现步骤、一个舆情事件的本体实例。基于情感本体的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包括:①网络舆情的倾向性分析。②网络舆情倾向性识别方法及比较。基于文本分类的倾向性识别、基于语义规则的倾向性识别、基于情感词的倾向性识别。③情感本体的构建方法。领域语料的情感概念选择、基于情感本体的领域语料整合多情感概念的情感本体构建、本体话题构建。④基于情感本体的主题舆情倾向性分析。特征词情感倾向度、增加程度级别的特征词权重、基于情感本体的倾向性分析。⑤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实验与结果分析。

2.4课程实践之三:网络舆情的信息服务

舆情工作汇报篇6

[摘 要]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作为现代情报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把适合军队信息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研究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架构起深度的教研内容体系。试图建有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信息管理与大数据挖掘、信息建模与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等动态专题;在实践环节中系统地探研涵盖网络舆情采集、网络舆情处理和网络舆情服务的情报大数据管理技术,并构建其训练系统。学术上拓展提高了我国情报学科知识和成果的利用水平,实践上促进对当前涉军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研发能力和开创情报大数据管理的前沿性研究。

[关键词] 情报学;大数据管理;舆情分析;课程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2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28- 03

1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组织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作为现代情报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把适合军队信息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研究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能够架构起深度的教研内容体系,是培养情报学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

1.1 建设理念与设计思路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建有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等专题。该课程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情报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的重要专业课。根据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我国情报管理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该课程对培养学员信息管理工作理论素养和信息技术,加强学员情报管理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依据我国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专门情报管理人才为目标,遵循课程教学规律,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坚持因材施教,突出教员主导、学员主体,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能力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

设计思路是深化情报学教学改革,认真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既要充分讲透教材,又要扩充前沿内容,把网络舆情分析与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架构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实施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

1.2 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数字环境下情报管理正在经历从宏观层次的文献向微观层次的情报、知识和信息转换。情报管理越来越关注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网络信息管理、数据库和信息内容安全等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关注信息管理系统、情报网站系统、舆情分析系统等的研究。

本课程围绕情报管理的总目标,介绍情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专门情报与情报整编研究、信息管理与情报技术研究,重点研究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分析和服务。精选代表性论著和专题核心文章布置研究生认真研读,选择部分专题进行研讨和技能训练。按照培养需求,不断完善专题内容,以进一步加快研究生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内容标准就是通过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的教学,要求研究生对情报管理方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高层次理性认识,从研究和应用的多个层次上了解和熟悉情报管理的先进设计和先进技术。学习内容分为以下8个环节: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

1.3 教学实施方案

依据内容标准制定的8个环节,给出以下实施方案。教学要求总体是:教学内容紧跟发展趋势;以教员课堂讲授、经典文献导读、交流讨论和课外阅读研究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为:①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研究;理解和掌握学重点是涉情报报管理理论前沿的基本问题。②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掌握情笱芯糠椒ǖ幕本要素;理解情报研究方法在军事情报研究中的应用;熟悉军事情报整编的研究。③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技术;理解情报工作中的大数据挖掘问题。④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理解信息建模的基本原理;掌握社会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⑤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理解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的一般技术;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⑥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掌握涉情报报获取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实现机制。⑦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掌握舆情情报分析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实现机制。⑧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理解和掌握涉情报报服务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实现机制。

1.4 教学组织与论著研读

通过基本著作阅读,编写教学实施计划,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力训练方案等工作,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组织采用讲课和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教学相长、双向互动,提高研究生开发和管理信息数据库、舆情分析系统,以及掌握相关应用技术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组织研究生对有关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和分析;个别专题内容按任务和对象需求进行调整和选择;课程进行期间组织学员进行研讨;围绕教学,组织好讨论、答疑等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舆情应用系统的开发。授课教室具备现代多媒体教学条件,原型系统研发具备网络连通的教学条件。考核内容主要是研究报告写作成绩和平时成绩。

基本阅读著作,教材是笔者所编著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版)。参考文献主要包括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著作评介》、刘慧 等《军事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王能斌《数据库系统原理》、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周荣庭《军事信息管理概论》、傅会民 等《军事信息技术》、马费城 等《信息管理学基础》、肖占中《军事信息管理》、刘继贤《军事管理学》、黄晓斌《网络信息挖掘》、史忠植《人工智能》、刘瑞挺《信息管理实用技术教程》、翟延富《数据库与网络技术》、樊月华《Web技术应用基础》、方d东《网络舆情蓝皮书》等。

2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实践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实践环节系统地探研涵盖网络舆情采集、网络舆情处理和网络舆情服务的情报大数据管理技术,并构建其演示训练系统,力求在学术上拓展情报学科领域的研究空间和深度,提高相关知识和成果的利用水平。该课程实践方法的核心之一是深度融入网络舆情分析技术,以下阐述相关教研内容。

2.1 能力实践综述

主要研究互联网上主题舆情的分析技术,以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理论体系和信息智能处理技术为基础,将国内外先进的知识技术运用于网络舆情智能化分析的全过程,促进图书情报界在网络舆情采集、处理和服务方法与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一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采集。网络舆情情报规划与获取研究,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研究,舆情网页内容和链接相关性的判定研究等;二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处理。主题网络舆情的本体构建研究,语义层的舆情信息聚类和分类研究,基于情感本体的舆情倾向性分析研究等;三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服务。舆情事件网页内容的词汇关联分析研究,基于网络论坛的舆情话题追踪研究,网络舆情检索系统中的查询主题分类研究等。

2.2 课程实践之一: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

网络舆情的信息管理。包括:①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网络舆情的采集方法、搜索引擎的研究进展、网络信息的分类及其抽取。②舆情话题的搜索技术。话题搜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主题爬行的实现。③网络舆情的信息处理。网络舆情的处理方法、网络舆情的信息内容分析。④网络舆情的内容分析与服务。知识技术及其应用、主题舆情内容分析框架。⑤基于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动力学性质。

网络舆情信息抽取和整理。包括:①舆情网页的结构特征与分块处理。话题标记和页分块、内容分块、布局分块、结构分块。②基于主题爬行的舆情网页分块。网页的预处理、网页分块的特征提取、舆情内容块的整合。③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网络舆情语义的特征、特征抽取及其改进、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与整合。网络舆情的情报价值与情报支援;网络舆情情报支援系统。

2.3 课程实践之二:网络舆情的信息分析

舆情网页与话题相关性的判定。包括:①内容相关性的判定方法。元数据方法、链接标签数据方法、链接结构分析方法、页面语义信息方法。②链接相关性的判定方法。、主题链接上下文信息提取、基于语义相似度计算的链接判定。③舆情网页内容相关性的分析。主题特征的选择、待识别网页模型的建立、话题文本识别算法的选择。④舆情网页链接相关性的分析。基于信息链接关系的分析、增加主题分析的改进算法。

基于本体的网络舆情分析。包括:①通用本体构建的几种方法。②基于本体的主题网络舆情知识模型。舆情的本体知识源、本体的主题舆情构建策略、知识模型中的本体库架构。③主题网络舆情本体的实现方案。本体构建的规则、本体的实现步骤、一个舆情事件的本体实例。

基于情感本体的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包括:①网络舆情的倾向性分析。②网络舆情倾向性识别方法及比较。基于文本分类的倾向性识别、基于语义规则的倾向性识别、基于情感词的倾向性识别。③情感本体的构建方法。领域语料的情感概念选择、基于情感本体的领域语料整合多情感概念的情感本体构建、本体话题构建。④基于情感本体的主题舆情倾向性分析。特征词情感倾向度、增加程度级别的特征词权重、基于情感本体的倾向性分析。⑤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实验与结果分析。

2.4 课程实践之三:网络舆情的信息服务

网络舆情信息聚类和分类。包括:①语义特征的抽取转换。语义转换及概念特征生成、概念映射匹配算法分析。②网络信息的聚类与分类方法。Web文本信息的聚分类、本体的聚分类、语义聚分类分析。③基于本体的语义相似度计算。④基于语义的主题网络舆情信息聚类。舆情信息聚类流程分析、基于语义相似计算模型的凝聚层次聚类。⑤基于语义的主题网络舆情信息分类。舆情信息分类流程分析、基于语义相似计算模型的分类算法。

舆情采集与处理的功能实现及评测。包括:①原型系统的功能和开发平台。②舆情采集实验与结果分析。实验数据选取和测试指标、URL与主题相关性判定算法测试、舆情采集应用分块方法的效果测试。③舆情信息聚类实验与结果分析。④舆情信息分类实验与结果分析。

面向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信息服务。包括:①基于网络论坛的舆情话题追踪。基于文本图的话题追踪模型、文本概念图的生成与关键词识别、语义相关度的计算及追踪话题的更新、舆情话题追踪实验与结果分析。②网络舆情检索系统中的查询主题分类。基于语义知识的查询分类模型;文档目录图上的查询词扩展、目录图上的查询分类识别、查询主题分类实验与结果分析。③舆情事件网页内容的词汇关联分析。基于词跨度的事件内容关键词获取、基于共现次数统计的词汇关联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词汇关联实验与结果分析。

舆情工作汇报篇7

xx认真贯彻落实《网路舆情隐患风险排查工作的方案》的通知要求,坚持“防范为先、有效控制、加大排查、化解纠纷”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全面排查,确保以各项任务稳步推进。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认真落实《通知》要求,强化舆情管控工作力度,确保“国庆”期间不发生非正常上访和负面舆情,xx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就此项工部署安排,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密切关注所属职工及相关人员动态,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遇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

二是紧抓重点,严密排查。xx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紧紧围绕“队伍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职工自媒体使用情况”、“队伍涉负面网路舆情问题”、“敏感时期内部越级访隐患”、“重点人员现实表现”等五个方面在对内部开展全面排查,通过“一对一谈话”“与家属沟通”、“召开形势分析会”等方式全面摸排当前可能存在的涉网络舆情问题隐患,准确掌握职工的真实想法,现实困难和有关诉求,有针对性做好谈心谈话、教育疏导、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舆情工作汇报篇8

xx认真贯彻落实《网路舆情隐患风险排查工作的方案》的通知要求,坚持“防范为先、有效控制、加大排查、化解纠纷”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全面排查,确保以各项任务稳步推进。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认真落实《通知》要求,强化舆情管控工作力度,确保“国庆”期间不发生非正常上访和负面舆情,xx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就此项工部署安排,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密切关注所属职工及相关人员动态,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遇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

二是紧抓重点,严密排查。xx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紧紧围绕“队伍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职工自媒体使用情况”、“队伍涉负面网路舆情问题”、“敏感时期内部越级访隐患”、“重点人员现实表现”等五个方面在对内部开展全面排查,通过“一对一谈话”“与家属沟通”、“召开形势分析会”等方式全面摸排当前可能存在的涉网络舆情问题隐患,准确掌握职工的真实想法,现实困难和有关诉求,有针对性做好谈心谈话、教育疏导、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