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图书馆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3-03-16 15:48:16

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管理论文篇1

摘要: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 发展 方向,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文章着重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数字图书馆的模块﹑及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 问题 。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意义 建设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y is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library construction, it is an existence form of the library in fu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d emphatically the definition of digital library﹑Set up the meaning of digital library ﹑Characteristic of digital library﹑Module of digital library And the subject matter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y should be solved。 KEY WORDS: Digital Library;meaning;Construction 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21世纪图书馆迎接 网络 时代 的重要战略,这项工作关系着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虽然21世纪传统图书馆和自动化图书馆暂不会消失,但随着 电子 出版物的盛行,数字图书馆将居首位。未来的图书馆将以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能否迅速占有信息资源并向 社会 提供信息产品将成为衡量图书馆的标准。21世纪信息产业将为GPN提供新的 经济 增长点。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主要方向,它的 研究 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在新世纪数字图书建设这一重要课题。 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 计算 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 文献 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它是一个新生事物, 目前 ,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有定义。从众多的定义表述中其中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包括所有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如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声像资料﹑动画片﹑影视片﹑多媒体资料等: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这一概念尚较为大多数人接受。 2. 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传统图书馆担负着信息采集、存储、传播及版权控制的重任,DL也同样要完成这些任务,只是各项任务的 内容 、采取的手段及服务方式发生变化。建立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意义: 2.1 由于数字图书馆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存贮在无数个磁盘存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形成的一个联机系统。因此,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 2.2 数字图书馆收藏数字形式的信息,除了纸介质的书刊资料外,还收录其它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如视频、音频资料、计算机程序等等,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 2.3 数字图书馆建设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这将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缺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数字图书馆还是保存和延续发展民族文献遗产的最佳手段,所有的珍贵资料都可以经数字化处理后,将原件保存在更适宜的 环境中,而数字化的资料由于实现原件的复制,并不 影响 一般意义上的查阅。 2.4 利用数字化图书馆的用户可以不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直接见面,而只通过网

图书馆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系(所)资料室网络环境专业阅览室专业数据库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共存,在不同的范围内,不同程度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时代的到来,两者还需共存吗?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高校图书馆系(所)资料室的定位

1.1高校图书馆的定位

关于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已明文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应履行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献资源电子化和数字化,特别是中国科教网(CERNET)和校园网的建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得图书馆具有文献资源种类多样化,信息传递网络化,文献利用共享化等诸多特点,真正成为重要的信息枢纽,即信息的集散地、知识的加工地。这样,高校图书馆就能更好地履行情报(信息)职能,教育职能。这样现代化图书馆定位的实现就指日可待了。笔者所在图书馆已筹建数字图书馆,计划将本馆正在建设的“包装文献”全文数据库接上网,以促进文献的开发和资源共享。

1.2系(所)资料室的定位

系(所)资料室应该说是以图书馆为中枢的全校文献信息系统的“末梢”,是专为各系(所)教学、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供应机构,它收集保管的文献信息资源与本学科结合紧,内容专深。因此,在为本系(所)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它只对本系(所)开放,且开放时间少(双休日和晚上一般不开放)。大大降低了文献信息利用率。

2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关系的演变

2.1从时间上来看

在80年代前,它们的关系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自90年代以来,关系渐渐松懈,甚至各自为政。

2.2从业务联系上来看

高校内部各系(所)资料室的编制属系(所),业务归属图书馆统一管理。所以行政、组织人事由系(所)领导。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与提高,专业职称的评定都由图书馆统一管理。当然,这种双重管理模式就形成了“两不管”的管理真空。

2.3从经济关系看

以前,各系(所)资料室的书刊由图书馆统一采购分配。后来,图书由图书馆采购再分配到各系(所)资料室,订刊的经费由图书馆拨到各系(所)资料室自己订购。再后来,图书馆不为各系(所)资料室配置书刊文献。另一方面,各系(所)的经济形势好,有资金自己购置。于是,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的经济关系脱节了,其他联系也就松懈了。

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关系的思考

就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的关系问题,笔者通过电话询问、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方法进行了调查了解。并请教了有关教授、图书馆界的专家及“访问学者”。根据调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思考。

3.1网络环境下,高校系(所)资料室何去何从

调查结果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高校资料室应予裁撤,从而重点建设好图书馆。理论上有专家撰文:“普通高校系资料室应予裁撤。”实践上,长沙有高校已将系资料室的人、财、物收归图书馆。有几所高校领导要求图书馆接收各系资料室,但图书馆方面觉得有些资料室藏书量特大,数据库的建立工作量也大,故暂未实施接收系资料室的计划。第二种:任其自然萎缩或改建分馆。第三种:继续投资建设系(所)资料室。

笔者认为:第一,电子化与网络化是科技进步的需要和标志。将科教兴国战略带来的中国科教网(CERNET)、校园网以及与INTERNET的互联作为依托条件,高校图书馆由传统的模式向着自动化、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转化,将是必然的趋势。数字化图书馆和校园网建立后,全校各处都可以在网上检索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及网上信息。如果继续投资建设现代化系资料室,这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都造成了浪费,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同时,图书馆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也反作用于读者,促使读者对信息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系资料室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难满足读者需求。第二,因为某种评估(如教学评估、学位点评估)要求系专业书刊数量达到某指标,那么各系去加强系资料室建设,使之达到评估指标要求。投资加强系资料室,甚至新建资料室,这种作法是走回头路,值得质疑。能否将评估指标的内涵作出调整呢?如藏书点改在图书馆某室,或学校有某专业书刊多少?这样馆和系资料室(原有的)的书刊都可算数。另外在评估指标体系中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值得有关的职能部门研究。第三,高校系(所)资料室曾经在所在的系(所)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的规模还较大,资料较丰富。如果能维持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那么就维持着,让其继续发挥余热,不必去裁撤,也不必新增文献资料,让其自然地完成它所负的历史使命。换句话说,叫做“任其萎缩”。至于有的学者提出建立分馆,笔者认为,要根据学校的规模与地域分布情况考虑建立分馆与否。如果扩大办学规模,几个学校合并为一所学校,那么有几个校园就办(n-1)个分馆。在同一个校园内倒不必办分馆,只需办学科群的专业阅览室就行了。2002年第1期(No1,2002)彭香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的关系3.2高校的书刊文献集中在图书馆为好

其一,图书馆对文献的采集和管理是规范的、专业化的(图书管理专业已有硕士点、博士点)。书刊的采访、订购、验收、分类、编目、排架都是有序的、专业的、科学的。现在图书馆普遍应用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比图书馆传统的管理在规范化、科学化方面又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随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图书馆将在全新的模式下工作。例如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的采集模式就将呈现新的方式——网上采访。图书馆工作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在系(所)资料室,尤其是新建资料室,图书文献管理难以有序。从人员素质来看,现在资料室工作人员一般是身兼数职,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很少或完全没有经过图书馆专业的业务培训。从工作条件来说,不可能各个系资料室再建一个图书集成管理系统,因为一个这样的管理系统需耗资一、二十万元,而且需不断升级。

其二,图书文献在图书馆便于快速流通,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因为图书的分类、编目、排架、检索、借阅期限以及图书馆设备都影响图书的利用率。图书馆采用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外借,借书有数量,有期限,到时还会催还。这就保证了图书尽快地在不同读者之间流通借阅。如果在系资料室,图书不是计算机集成系统管理,图书的外借期限、数量均难掌握。图书的归还只能靠教师的自觉性。甚至由于老师繁忙等多种原因,使得有的书长期滞留在个别老师手里,而成为“死书”。同时,各系资料室都只对本系教师和毕业班开放,双休日还不开放,使得系管文献资料得不到充分利用。这种服务模式违背了“书是为了用的”原则(即阮冈纳赞先生“图书馆学五定律”)。

其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将其服务融入信息网络的大环境中,实现资源共享,“下载”网络信息以弥补图书馆馆藏的不足。这一点,系(所)资料室难以实现。

其四,可避免书刊的分散,经费的分散以及不必要的重复。因为学科有交叉,某些书刊,几个系科专业都需要,于是这几个系科专业资料室就可能同时订购,对整个学校而言,这就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这些书刊若放在图书馆订购,就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图书馆订购的书各相关专业都可以利用。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今年图书馆征求订购意见时,电气系相当认真,列出了27种中文刊,42种外文刊,其中“工程热物理”、“工程传热进展”等方面的刊,机械系的“设计与理论”专业也需要;而“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都是计算机系需要的。又如,原版刊《Packagingtechnologyandsciences》(包装技术与科学)为包工系老师所钟爱,机械系硕士点有一个专业方向是“包装机械”,也可用得上。以包装为特色的学校,其图书馆一定会将此刊作为特色馆藏采集。如果各自为政的订购,需订购3份,则每年需花费经费约为8,000元×3=24,000元。如果集中订购,一份即可。这样可节省资金16,000元。

其五,系资料室人员的定岗、定编、业务提高及职称晋升等问题受到一些限制,处理较为棘手。这些将影响图书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也影响资料人员的积极性。

可见,在一个校园内,书刊还是集中在图书馆为好。

3.3成立馆系共建的专业数据库或某些学科群的专业阅览室,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

馆系共建分学科的专业数据库或专业阅览室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这种做法可使读者有的放矢,针对性很强地进入某室查询某学科文献,因而方便了读者,为读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我校是全国唯一的以包装学科为特色的高等学府,馆藏特色是“包装”类。因此,我们建立了一个“包装专业图书阅览室”。该室开放几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建立专业数据库和专业阅览室也有利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能更熟练地检索有关专业文献,更好地作好该学科的开发利用工作。这对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发挥好图书馆的作用,优化专业队伍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之,在网络条件下,高校要集中财力、人力、物力,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专业队伍建设,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教学科研作好学术。

参考文献:

1.吴艳玲.普通高校系资料室应予裁撤.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2)

2.马克芬,金玉玲.谈高校系资料室的前景.高校图书馆工作,2000(4)

3.王世伟.论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对当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图书馆建设,2001(1)

4.莫少强.关于建设我国数字图书馆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世纪之交:图书馆回顾与展望.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5.冯白云.网络化与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世纪之交: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6.赵文化.试论网络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2)

ATalkontheRelationbetweenAcademicLibrariesandReferenceRooms

underNetworkEnvironment

图书馆管理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人文管理参与管理自主管理情感管理知识管理文明管理能力管理人才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和新技术信息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信息时代的今天,人民的全方位素质的提高,我们将在一个科学文明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服务机构,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广泛的需求,其工作内容、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也不再只足以前简单的“藏书楼”。“书”与“读者”不再足是借与被借的单一借还关系,管理者与读者也不再是单一的服务与被服务的机械服务模式。以前图书馆界由于缺乏积极的关怀和理解以及人本理念引导,偏重于对学术研究和新技术产品的投入,以硬性管理手段的大众化服务为主,忽视了对人的理解、关心和尊重,没能充分调动广大读者和管理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显然,在图书馆实行人文管理呼唤“人性的回归”势在必行,也是与世界图书馆界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相接轨的。笔者认为注重人文管理主要从参与管理,自主管理,情感管理,知识管理,文明管理,能力管理和人才管理方面着手,在图书馆形成和开辟“现代软性化管理”这一全新的管理领域。图书馆将由传统技术与新的信息产业、新的理解服务相结合向着网络化、信息化、文明化的方向发展。

一、服务台主体与客体的参与自主管理

从人体原理的角度看,图书馆员工是图书馆荼的主体,员工的参与是图书馆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图书馆管理的根本目的,图书馆是带着公益性的“护身符”降临于世的,图书馆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图书馆的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前提充分调动主体与客体的参与管理的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是关键,因而图书馆员工必须向所有“主人”提供服务,与世界管理模式接轨。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行为表现在服务过程中的开放原则、自由平等原则、互助互利原则以扩温馨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图书馆的一切馆藏和设施应都要向读者开放,要求图书馆树立“藏以致用”观念,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要求实施全开架服务方式,尽可能地延长开放时间,图书馆的一切决策都应向读者公开。公开接受读者对员工的监督和评价,形成读者的自主性管理。

(二)自由、平等原则。

自由、平等是国际合作的要求,也是国际上图书馆共同遵循的重要原则。自由与平等原则要求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实施无等级差别服务、无身份服务、无强制服务和无歧视服务,保证读者在图书馆得到自由平等的待遇和服务,实现服务的个性化、自主化和人性化管理模式。

(三)助人原则。

美国学者戴维斯指出:“不管使用的设备和信息系统多么复杂,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助人”。图书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主体服务于客体和满足客体的需要,因此,图书馆的助人理念,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员工对读者的意识和态度上。实现“读者至上,微笑服务,读者为主,我们为仆,永远为你服务,满足各方位需求,是我们必尽的职责”的宗旨。

(四)温馨原则。

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视觉反映是让所有服务机构在视觉感官上留下美好的印象,营造一种设施温馨,色彩温馨,人气温馨的家园读者休憩,停靠,在书海中遨游,让读者感觉像回到自己的家。

二、图书馆的情感管理

(一)馆员是图书馆实现人文关怀的表面层,对他们的素质要求高,无论思想和心理素质还是业务能力都要求层层上进,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具有无私甘为人梯的精神,达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境界。当然在对他们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理解他们,对其工作价值赋予肯定,对其生活给予多的关怀,对其管理体制多注入赏识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其潜力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此外,要关心其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各尽其才,打开其心灵之窗,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做到工作得心应手,生活快乐无比,提高团队凝聚力。

(二)读者层面的情感管理。图书馆是公益性和社会机构,开放为的是读者。读者层面的人文关怀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图书馆的公众形象,关系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度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完善。所以“读者至上”是我们工作的宗旨,对读者要像对亲人,对朋友一样热情,做到人人平等,用换位思考,想读者之所想,做读者之所做,对读者实现人性化服务,不断满足读者需求实现层次的递进,从“自我满足”到“寻求帮助的满足”再到“休闲、阅读、娱乐一体化的满足”从而体现『_图书馆自身服务体系的高效,优质和超值。

三、图书馆知识管理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管理思想和方法,比如图书馆知识性组织,它强凋组织对知识连续不断在学习服务于汝者,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采用新的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加丁和传递信息,实现科学现代化服务。当然知识管理最高价值的创新点在于将人本管理精髓和信息管理的整合技术活力结合,融洽于以智力资源为核心的知识经济这一新的形态之中。因此,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必须要求具备硬件和软件环境实现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从而从图书馆的单一手工服务到读者的自己阅读,使图书馆知识管理通过利用网络共享资源来实现文化传播。形成一个信息自由流动的环境,使图书馆成为一种学习组织。

四、坚持道德,文明管理

在各种思想文化互动的当今世界,社会的变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着影响。加上如今独生子女多,父母对他们溺爱有加,使人类和谐社会要文明的存在。图书馆是公共服务机构以,更要求工作人员和读者多些文明少些争吵,一句好话暖人心。人是需要感情和友谊的,人人都坚持讲文明有礼貌,不论是同事还是读者我们都以朋友相待,互相关心,互相谅解形成一个融洽、协作的工作环境,大家心情好,带给别人的也是微笑和快乐。

五、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力管理。人才管理

新世纪的图书馆,面临来自社会各种信息服务机构的冲击,面临转变职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挑战,因此图书馆必须要求具有一定素质,具有图书以信息情报专业知识训练以信息、计算机、通讯三位一体为核心教育基础的复合型人才从事图书馆事业,推动其事业的发展。显然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力管理,人才管理是一项新的工作。

(一)部室主任可以参加管理研究班,中、高级人员可以参加进修班和研讨班探讨理论问题,解决业务中的大问题,初级人员可以通过成人教育的形式参加培训,取得图书馆学或情报专业学历。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可以参加专题,专项工作技能的短训班,讲习班学习,或听讲坐等,制定措施和创造条件鼓励自学,鼓励学科知识单一的馆员积极参加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以拓宽知识面,在图书馆举办学习班,统一发资料选定每月学习日进行自学,还可以定期分类组织去参观学习交流开阔视野,吸取经验。

图书馆管理论文篇4

〔摘 要〕 创新是当今时展的鲜明特征,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也 在于创新,而作为管理创新主体的优秀的图书馆领导者,也成为图书馆行业的稀有资源,其 作用具有不可交换性。文章还简要分析了图书馆管理创新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图书馆管理 创新 1 创新是时展的鲜明特征 江泽民总书记曾在一次全国科学会议的报告中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 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又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这些精辟论断不仅阐明了创新的历史意义,也提出了创新的现实要求。可以说,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 创新就是淘汰旧东西,创造新东西,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创新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不断变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根据人们的认识和需要,目前已形 成了多种类型,如有促成物质实物的发明或革新的实物创新与提出解决问题新对策的创新对 策,有设计某种新的制度、体制、管理方式方法的制度创新与提出某种理论构想的理论创新 ,还有提出观察事物的新角度、新认识、新观点的认识创新等等。 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最重要的 位置,其它所有部门的发展都依赖知识的增长,因此,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 地开发、传播与应用,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 2 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 创新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普遍行为,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因而在管理活动的每 个环节和每项职能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创新的问题。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指出,管理学 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进步是他们现在都包含人们的精神和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 临,将不可避免地从根本上动摇各类组织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现代图书馆的 管理也概莫能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正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所在。 2.1 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 论》书中,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社会发展之中,论述了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 中的重大作用。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新世纪,谁能感 觉敏捷,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快速作出反应,力争处处先行一步,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胜 利。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 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 敢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2.2 管理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外在需要。以往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设计 ,常常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不犯错误为出发点,有着过多的管制和约束,这种过细过严的 规则,通常会窒息那些最初很难识别的新生事物的嫩芽,致使图书馆管理僵化,抑制了首创 精神。而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时代。 国内外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优势,而决定人 才、科学技术优势的是创新,所以强调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 2.3 管理创新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新世纪是一个蕴育着巨大变革的时代,是一 个从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变时期。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朝纵深的 发展,图书馆运行的外部环境已发生并将还要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图书馆管理的 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图书馆原有的一套管理 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新的运行特点,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 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和取舍。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以适应社 会发展的需要。 3 领导者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主体 管理创新总是不断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使管理系统总体功能不断优化,保持 一种最佳效果的状态。同时也创造条件引导系统环境向有利于管理系统的方向发展。从我国 图书馆目前的情况来看,管理创新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就是要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人的能 力的开发、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上。

图书馆管理论文篇5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图书馆内部的档案、资料、图书等内容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与利用势在必行。

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信息内容服务。因而,科学的组织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各类专题的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下提供统一的信息内容服务是图书与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的核心。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馆各业务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手段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快速、高效的文献资源获取的需要。将量的科技文献、档案与图书等资料进行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就成为建设的重点,数字图书馆建设势在必行。

一、数字图书馆建设探索

1、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方案规划

数字图书馆建设应以数据库建设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共享与网络信息服务为目的,在功能上涵盖信息采集、信息管理、信息服务整个过程。将不同途径、载体、数据类型的信息资源(馆藏文献、网络资源)按统一的格式、标准进行分类、标引建成数据库,通过全文检索、信息的动态、个性化信息服务将数据库中的信息出来。为实现这一目标,建成的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①对纸介质的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与管理,并具备通用格式的文档转换及批量数据分类标引功能;②网上资源的快速智能化采集与获取;③对我馆特色数字资源科学的开发与管理:科技文献、规程规范、科技档案以及部分电子书籍等进行内容管理,并提供强大的信息与全文检索功能,全文检索方式灵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④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无缝结合,能够进行信息的相互调用;⑤能够对馆内一些重大活动的照片与视频、领导照片、史料图片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有效的关联管理,并提供强大的查询服务;⑥异馆资源进行统一的在线查询。

2、数字图书馆的论证

对于图书馆应用系统的开发时间至少需要1年以上,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这显然是不太可能,况且社会上有相关成熟的软件产品。

经过深入的了解和综合分析、考察与论证,天宇公司的CGRS系统在图、文、声、像多媒体关联管理与检索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与实用性;跨库检索与数据库关联检索功能强大;CGRS能够和图书自动化系统无缝连接,并有成功案例:天宇公司在数字图书馆领域拥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中共中央党校数字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近百家图书馆;服务好,用户满意度很高。

3、系统实施

(1)、数字资源库建设。系统平台搭建完成后,我们开始着手建设一些具有本馆特色的全文及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根据广大科研人员及各级领导对数字资源的需求程度,我们初步拟定如下建设内容:①资料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内容涵盖会议资料、实验报告、项目报告及通过其他途径收集的各类技术资料等。②档案数据库。主要是我馆内部一些使用率高的科研档案资料。③图文声像多媒体数据库。收集分散在我馆各个部门的工程图纸、领导照片、重大活动照片与视频等,建立图文声像多媒体数据库。④规程规范全文数据库。收集的一些规程与规范,制作成国际通用的PDF格式,创建规程规范数据库。⑤互联网信息内容库。通过天宇公司提供的互联网信息采集系统,每天自动从互联网上实时收集有关的动态信息内容,丰富互联网信息数据库的内容。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使得以上五类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信息内容初具规模。

(2)、信息资源在线统一查询。信息资源在WEB方式下统一查询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信息服务意味着为广大科研人员与领导节约时间,快出成果,多出好成果。在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初步完成后,我们将数据库内容到馆内部办公信息网上,进行适当的宣传,让全馆科研人员及各级领导了解并使用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全馆用户通过统一的WEB方式,对建成的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进行多种方式的全文检索。

二、数字图书馆的成效分析

在图书馆信息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初步完成,建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在局域网络环境下提供统一的信息查询服务,实施效果十分显著:

1、图书与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以前因为查询手段复杂,效率低,导致图书与档案资料利用率低下。现在只需通过WEB统一查询平台,一个关键词输入进去,很快找到需要的图书档案或资料,这大大提高了图书与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率。

2、档案资料查全率高。CGRS系统具备了跨库检索与关联检索功能,实现了智能化检索,大大方便了科研人员及各级领导使用。用户可以同时在多个数据库进行全文查询,查询结果能很快在WEB界。

3、资料查询方便快捷。原来查找资料与图书需要到资料室来检索,现在足不出户,在网上就能轻易获取想要的档案资料。

4、使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满足了广大科研人员对档案资料快速获取的需要。

5、促进了全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

6、有效的实现了我馆档案资料在全省系统内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三、建立数字图书馆应注意的问题

1、软件系统是关键

一个好的软件系统可以使我们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变得非常顺利、轻松。系统成功的实施与读者良好的反映证明我们当初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CGRS系统为我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管理论文篇6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流程包括五个知识环节:从外部获取知识和信息并生成新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存贮知识、创新知识以及向外部提供增值知识服务。通过知识环节,图书馆实现其知识功能,对内保持可持续知识创新,对外实现知识增值服务。

1.1知识共享与知识网络

知识共享是指图书馆馆员或团队在图书馆内部或跨行业之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如讨论、会议网络和知识库)进行交换和讨论知识,其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知识的效应。知识网络是一种虚拟的网络,它的实体网络架构是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直接的),或者采用间接沟通。知识网络的发展随着组织结构水平发展而发展的。每个人都是知识主体,知识转化发生在一个主体与另一个主体之间。

1.2图书馆知识共享的特征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组织中所有知识的共享水平和知识创新的能力。知识产生于知识共享的过程中,而且交流和共享越丰富,产生出来的新知识就越多。许多创新的产生来自于使自己的知识在不同的学科或组织中交流与联系。因此,通过图书馆员之间相互交流知识和工作经验进行知识的碰撞与融合,从而可能产生思想的火花,产生解决一个问题的新的办法,从而促进图书馆新知识的产生。

2.图书馆知识管理内容

2.1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对象,它贯穿于图书馆工作流程中的每一环节,因此,信息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通过对文献信息等显形知识的收集和加工整理,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挖掘出来,进行分类存储,建立动态的知识库体系,激活固化静态的知识,使其得到有效的流通和应用。

2.2人力资源管理

人的能力资源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创新为目标的知识管理就是要挖掘人的智慧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将存在于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而显性化,推动图书馆的全面有效理管。

2.3信息技术管理

信息技术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图书馆工作的展开和图书馆的知识创新起着工具和保障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知识管理的产生,并根本决定着管理模式的变革。

2.4组织结构管理

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是种金字塔形的构架模式,实行的是从馆长到普通工作人员的等级管理制度,为便于知识在图书馆内迅速有效流通,需将图书馆传统的组织结构转变为扁平、网络化的横向组织体系,打破等级界限,增加横向联系,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促进图书馆的知识创新。

3.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途径

3.1创造知识共享机制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推动组织知识创新。图书馆要实施知识管理,达到提高自身知识服务能力的目的,在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上需要创造知识共享机制,营造知识共享文化,通过激励机制和知识交流机制,鼓励图书馆馆员主动分享知识,达到知识传递的畅通无阻;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人适其所,人尽其才,灵活调配合适的人力资源,发挥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组织的持续学习保证图书馆知识创新的可持续性。

3.2解决知识分散性和利用的矛盾

由于职能部门的划分,图书馆的专业知识分散在各个部门,这对于用户利用信息和各部门根据图书馆业务协调工作和交流知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即使在同一部门,由于图书馆知识共享尚处于较低水平,也会出现多人重复工作,造成图书馆的低效率。如果图书馆长期容忍或者漠视个人垄断知识而拒绝共享,可能导致以下结果:一是管理失控,核心信息被少数人控制,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二是人员外流导致知识资产外流;三是形成知识孤岛的局面,图书馆整体协调困难,效率下降;四是图书馆的知识不能发挥最大效应,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图书馆知识的利用和知识分布分散的矛盾需要通过知识共享来解决。

3.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人是知识管理最核心的管理因素,也是知识管理中最活跃和最主动的因素。图书馆是知识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其工作本身就是在创造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发现新技术。当前,需要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完善馆员培训制度;广纳人才;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配置,如合理设置岗位、吸收优秀的人力资源、完善聘任制度等

3.4完善激励机制

图书馆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图书馆组织内,必须建立起一套促进馆员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行为的有效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和人才流动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还需要加强工作本身的激励,不断开掘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对那些有创造力、有进取心的高绩效馆员委以重任,使馆员产生一种拼搏向上的动力,促进馆员提高绩效。

3.5提升知识导航服务

图书馆的知识导航服务是用户目标驱动的面向解决方案的服务,它需要图书馆馆员具有超前意识,把读者需求调研与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结合起来;重视读者需求分析,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重组来形成符合需要的知识产品,并对知识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与读者的联系更更紧密,建立起针对具体读者或读者过程的服务责任制。

4.小结

图书馆管理论文篇7

以现代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论,大学图书馆是先驱者,其出现远在公共图书馆之前。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信息资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要求。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终身教育成为世界趋势。高校图书馆公益性、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能贴近师生、服务社会。当广大师生把渴求知识、智慧、信息的目光,更加集中地投向图书馆,与过去任何时代相比,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已经明显提高,其社会作用也更为社会所公认。一方面,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广大师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高校中每一位成员都可以在这里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平等地、随心所欲的进行及时学习。高校图书馆通过自己的工作,给广大师生以实际帮助,它可以为涉世不深的青年提供必需的人生知识。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自学深造辅导,为即将毕业者做就业前的指导,为有志创业者提供丰富宝贵的信息,在国际上,图书馆被誉为“大学的心脏”。美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处于世界的首位,其真正的优势就在于具有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图书馆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员,而要让自己真正担当起信息专家、信息向导、信息管理者、信息顾问、系统专家等角色。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经营的微软集团在信息产业界以其强大的实力、新颖的产品、众多的精英人才而称雄于世,其显赫的业绩背后,微软集团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为其决策、科技、产品开发和推广发挥了强大的支持与后盾作用。可见,图书馆事业要发展,要在知识经济中发挥作用。

二、进一步提高完善高校图书馆功能作用的思考

高校与高校图书馆具有荣辱相关、休戚与共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地位更加重要,大学教育的成效和大学图书馆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

1.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建设高校图书馆。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图书馆管理要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创造,工作中也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客观实际出发,既不能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为了出风头,摆花架子,也不能只强调创新而不尊重客观实际或背离客观事实。而应该找到一个高校图书馆现状与将来发展趋势相结合的最佳工作结合点,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在结合点上创造适宜本馆具体情况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2.高校图书馆既是一个辅教部门,又是一个服务性职能部门。在高校图书馆要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发现读者,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图书馆中营造人文氛围,倾注人文情素,弘扬人文精神,具体而言,就是要了解读者、尊重读者、爱护读者,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对读者坦诚相助,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诸如图书馆网点布局,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上照顾读者的需求,为读者营造更为人性化的阅读环境,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更为人性化的服务等。要努力让读者在借阅中获得热情优良的服务,并由衷地感受到对高校图书馆功能和服务上的满意。

3.强化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要提供信息本身的价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提高服务质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图书馆要通过服务,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扩大服务的效果和服务的能力,使高校在网络和信息时代离不开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要利用自己占有信息资源,快速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对电子资源进行浓度分析与重组,提供信息增值服务。图书馆服务人员要掌握信息源,了解信息资源分布状况,信息网络的分布,熟悉网上信息机构,更好地组织网上信息,为广大读者服务好。

4.强化网络条件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实现网络资源配置的优化,网络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与综合信息服务。有计划、分期分批建立不同类型的数字图书馆。促使更多的有中国特色数据库在网上服务。加强与外省高校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的合作,学习先进省份的信息技术,熟悉和掌握各国的信息资源的特点。加强与全国各省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的合作,加快我省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把更多更好的信息介绍到我省,更好地为我省的读者服务。

5.创新人事管理,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之外的另一宝贵资源,图书馆要开发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于社会,靠的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因此人力资源状况决定着文献信息资源的保存和开发状况。人事管理部门要把过以事作为重心,把人降格为“执行指令的机器”,转变到将人作为重心,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既要重视以人择事,也要重视为人设事。如果工作人员的活力得不到激发,人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人对文献资源的开发能力也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即使有了最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如果人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设备的维护和运转也会受到负面影响而使效益受损。

6.完善和充实人才队伍建设。事业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人尽其才是用人之道。图书馆的服务是分层次的,如信息服务与借阅服务是有别的,不同岗位其劳动的复杂程度也不同。同样,人才队伍中,能力、学识、思维因人而异,因此,人才与岗位的配置讲究科学,岗位的要求与人才的特点应结合起来考虑。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可以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7.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推行继续再教育

在人才建设方面,真正的人才永远不会满足现状,总是追求新的目标。图书馆工作能够给予人才的职务、职称和报酬总是有限的,与社会上的高标准相比差距很大。要留住优秀人才,就要提供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不断提高工作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业务水平,以不断地迎接新知识的挑战,同时也将继续再教育作为聘用制度中的一个硬件条件。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对一个图书馆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充分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才能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得到快速、持久、高质量的发展。

图书馆管理论文篇8

全球信息资源逐步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影响了人们获取、分享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购物与交流的目的,他们更迫切希望通过上网就可以浏览到更多的图书信息或下载信息资源。且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呈现了多元性、应用性、以及社会性的趋势,因此,图书馆管理必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拓展其发展空间,通过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文献检索等多元的一体化服务功能才可得以实现。数字网络化必是图书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对传统的图书馆模式进行及时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

2.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下图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1创新是推动图书管理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信息量激烈猛增,为应对这个时代局面,图书管理唯有迅速作出反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及时认清与判断出自身管理的不足之处,并做出与大环境相适应的变革,才可立于不败之地。图书管理创新应着手于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方面,运用科学技术这个工具以精简管理工作流程,最终达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此外,图书馆管理创新还应作长远规划,结合图书事业发展的最新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的决策选择,从而适应新时代环境的变化,使图书管理事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阻碍减少。

2.2创新是“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客观需求传统的图书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设计,主要以基于限制人的行为为视角,这就造成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过于死板,没有弹性。这种旧的制度体系必然阻碍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新兴事物萌芽的发展,从而使图书管理长期保持呆板僵化的状态。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外部环境中的某些因素诸如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变化,在客观上要求管理上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只有面对现状,促进内在与外形上的匹配,对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不断地进行摸索与创新,才能为图书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才能保证图书管理与时俱进,才能使图书管理工作蓬勃发展。

3.面对信息化的冲击传统图书管理模式遇到的挑战

3.1信息资源不足及不能共享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各单位对图书的管理都逐步提出了“信息化”的口号,以使查找资料更加快捷、方便,并组建了各自的图书馆网络检索系统。网络检索这个平台,使得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的学生队伍越来越壮大。一般情况下,学生先根据需要,通过google等网络搜索引擎查到所需资料,再去图书馆网络信息检索系统,然而却可能查不到文献或是查到的相关文献数量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其需要。这种在网上找到的资料却在图书馆中找不到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充分暴露出现有图书馆资料资源不足的缺点。目前,我国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在规划时缺乏前瞻性。虽然学校图书馆都相应地建立了电子图书馆,引入了网络化技术,但在全国范围内,各个图书馆之间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在网络建设建设方面出现了漏端,造成各图书馆之间信息渠道封闭,即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因此,虽然学生在学校的局域网上能够查到自己所需的资源信息,但不能获得其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半封闭现象。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和规模变大,学生更倾向于利用各种渠道学习新知识,而不愿再选择经过复杂的借阅程序去借书,于是信息化管理的问题显现出来,出现了资源浪费现象,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3.2信息资源过于单一化图书馆在资源采购时,采购的信息资源过于单一,并未对现有信息资源实行深入开发,缺乏个性和独特性特色,个性化特色数据库未能得以建立,这会削弱图书馆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3.3学生不良的借阅图书习惯图书馆环境安静静谧,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场所,图书馆存有海量的书籍和资料,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所以经常有学生选择在图书馆从早到晚地看书,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多会在藏书中一次性地找出多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放在身边慢慢阅读。但是由于学生健忘或图书管理意识薄弱,很多学生在看完书后,便将其放置自己的座位上,并未将图书置回原位,这样致使很多书籍未得到整理。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在取走书架上的资料后没有做好标记,当阅读完之后忘记图书原本放置的地方,便放错了位置,从而造成图书资料的放置混乱的状况。另外,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即学生在络图书馆查阅系统上查到相关资料的位置之后,去书架上寻找图书却找不到这种。因此,图书馆虽然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但学生疏于遵守图书管理纪律,同样给图书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

3.4图书管理人才储备不足图书管理人才储备不足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对图书馆的开发和建设。这与当前我国目前的图书馆管理激励机制有关。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人事管理采用终生制聘用也即是传统上成为的“铁饭碗”。评定职称时也大都是论资排辈。这种管理激励机制,严重挫伤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人愿意去深入踏实地钻研图书馆工作。长此以往,造成图书馆严重缺乏高学历、高觉悟、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3.5凸显的安全问题信息化的引入对于图书管理就优缺点来说是双面性的,虽然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拓宽了分享资源的渠道,减少了物理性空间、方便了读者获取信息资源,但也使图书管理领域凸显了网络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涉及到信息被盗、数据丢失等问题。图书管理要加强对网络系统的监管,增强网络系统的防盗性能,从而增强其安全性。

4.基于信息化视角的图书管理的创新思路

4.1着手于管理理念的创新为打破传统图书管理管理模式、为图书管理领域注入新鲜血液,进行图书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当其冲。管理理念创新就是让人重新定义“图书管理”,带着一种新眼光去看待图书管理。创新图书管理理念,为图书管理打开思路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管理理念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加强管理人员的服务精神和管理精神建设。图书管理面对着网络信息技术潮流的冲击,图书管理人员对此不能视而不见或保持麻痹状态,除了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实用价值,还要抱着积极学习的心态,学习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管理中,进而提高图书管理效率。二,探索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图书馆要勇于放弃传统的独立、封闭的经营模式,大胆尝试跨区域合作,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其他图书馆,做到共合作、同发展。三,创新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要以创新的视角加强对图书馆职能和功能的认识,充分发挥创造意识,打开思路,解决网络信息化时代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挑战。

4.2着手于各项制度的创新如果不进行制度体系创新,那么图书管理创新将无从谈起。我们可以从下几方面来考虑进行制度体系创新。一,综合制度的创新,包括职责的细化与界定、根据情况增加新的业务部门等方面的创新。二,行政体制的创新,涉及到晋升奖惩机制办法、人员考核等方面的创新。在明确管理机构各个部门的职责后,不妨在图书馆内设定图书馆服务人员职位,他们的职责就是为学生解决图书借阅、查询等问题;在图书馆考勤方面,更要加强规范,要确保图书馆对学生服务的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减轻学生翻阅及借阅资料的负担。三,业务制度的创新,应结合信息化图书管理,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制定细则及操作规范,使得文献的采、编、放等各工作分工明确,既充盈图书馆知识库,又尽力满足学生对图书的需求。四,与读者服务有关的规范的创新,即加强对读者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与认定。创新图书管理制度,能够为图书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有利于增强图书管理的应战能力。

4.3着手于管理工作人员的创新着手于管理工作人员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树立新的人员管理理念。首先,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管理者的知识和技能,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终身培训的方针,为图书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其次,可以考虑引进网络信息化技术人员,引领他们成为创造出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平台的掌舵人,使学生和读者在图书选择方面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例如,为全面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人员的引进有如下优点:①能够扩大共享资源规模;②增大影像、光碟等数字媒体对学生的开放程度;③使得学生在获得资源途径方面获得更大的自由度,不需要固守在图书馆这个物理性的空间里看书,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得资料。二,完善培训和选拔体制,形成良性的竞争体制。根据图书馆的学科设置,及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务,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结合业绩选拔人才再接受其它培训,从而保持他们的积极学习性,并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以保持人才队伍供给源源不尽。同时,要以实质性的利益作为诱饵,鼓励中青年才俊着眼于自己的未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充电学习相关知识,成为图书管理领域的卓越人才。

4.4着手于技术设备方面的创新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必然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因此创新图书管理工作,网络信息技术则是创新图书管理的硬件。随着信息化进程加快,图书资源也由传统的纸质载体逐渐向电子载体演变,为跟上时代潮流,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应对这种转变,着手于技术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推广电子书,使它成为连接知识资源向读者涌入的的最佳通道。因此,图书馆要不断引进相关设备、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为读者服务的效能。技术作为硬件工具,就是为人服务。图书馆管理要以读者的需求为标尺,以自身的信息和资源为提供对象,以自身的硬件设施工具,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在服务方式方面也不能落后,应保证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5.总结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