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互联网思维论文8篇

时间:2023-03-16 15:48:16

互联网思维论文

互联网思维论文篇1

相较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人、财、物三类稀缺资源的先天弱势,使得中小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策略围绕着“快”展开,如从事快速消费品行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尽量加快资金和库存周转等。因此,这就对作为具体生产经营的载体———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短期内,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策略是在现有基础上尽量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由依靠劳动力节约和控制物流成本向依靠现代物流设施设备进行转变,实现现代物流的第一个层次转变,即物流技术方式合理化。即使这样,前期高昂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和高风险的投资回报使得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这也是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优先选择物流外包策略的根本原因;这也是典型的控制论思维。这种思维指导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注重成本、质量以及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并不了解当今时代的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各种知识,对于物流的管理基本上是忽视的态度,置于附属的地位,没有将物流看成能够为一个企业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以及优化生产过程的关键。有一部分中小企业意识到现代物流管理对于企业长期利润的重要影响和贡献,一方面能够克服前期成本高于收益的战略障碍,积累渐进性的转变;另一方面,从行业供应链的角度思考企业物流系统的管理。首先从企业内部进行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主要从采购、供应、库存、管理着手,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实现生产物流的系统管理,其核心是物流的运量、物流的质量和物流的速度;其次,以生产为中心向供应链上下两端延伸。向上即采购物流,完成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燃料等采购工作,实现生产企业和供应商的衔接,其核心是价格谈判、经济批量和库存管控;向下即销售物流,完成企业产成品的储存、运输以及交付活动,实现生产企业和流通渠道的对接,其核心是库存管控、价格管控和信用管控。这是典型的系统论思维。这种思维指导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已经进入物流功能整合的初始阶段。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人力、财力等各种各样的制约,使得企业无法形成一个合理的物流组织机构来进行制定相应的物流规划,加上中小企业在物流信息系统方面的管理劣势,中小企业的物流环节处于一种比较散乱的状态,严重割裂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各环节不能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综合性的物流。在企业内部,物流之间的各种职能,相互脱节,对于企业来说,其产、供、销等活动没有形成有效用的价值链。一部分中小企业采用折中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物流。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功能及服务,进一步对自身的资源进行动态的配置,进而在一定成上将企业的外部资源为企业的内部生产经营提供服务。与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3PL来说,通常情况下,通过与第一方、第二方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合作进一步提供其所具有的专业化服务。由于3PL没有商品,并且不参与甲乙双方之间的买卖,它仅仅是以合同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约束的、以双方结盟为基础的物流服务。这种方式一方面便于企业利用TPL对业务优势进行归核,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对客户需求的反映时间,同时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降低生产企业对物流的控制能力,削弱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同时增大客户信息泄漏的风险,TPL对企业的连带经营风险。不管哪种思维指导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其结果却是不容乐观。在国家层面,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物流总费用(201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左右,占工业企业总成本的40%左右,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全社会的物流费用大概只占国家GDP比重大约10%左右,占工业企业总成本的11%,占商业企业总成本的21%。在企业层面,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企业物流活动在整个物流供应过程中占用的时间大概是40%左右,而在我国则是达到80%。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应该应用什么样的思维指导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

2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困境与原因

2.1中小企业物流专业化服务程度低

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在我国加入WTO后,得益于经济贸易的总量增加,从数量到质量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从管理方法到管理技术,引进了很多先进之处,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和成熟企业相比,从物流时间、物流效率到物流成本等多个重要指标,整体落后,中小企业的物流劣势更加明显。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相对落后,或是要借助其他物流公司,产成品从生产线终端开始,要经过储存、装卸、运输等多个环节,最终交付使用。每个环节物流质量较低,物流效率也不高,在这一过程的流通费用却需要占到商品最后售价的一半左右,极大的削弱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而这还仅仅是指的普通的商品,如果是易变易坏的食品等,那么这一过程的流通费用就有可能达到甚至是超过商品售价的三分之二。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现行的一些运输管理体制约束,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有效性等因素,中小企业的流通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2.2物流社会化程度低

技术相对落后从目前来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物流信息技术管理水平、管理手段等方面,我国的中小企业还是比较落后。物流信息化技术在中小企业中还没有得到普及,并且信息交换平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比较缺乏。在信息的处理、跟踪、收集等方面,由于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存在低效性,同时企业对各种物流信息缺乏准确全面、动态的把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物流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他们习惯于自办物流。在仓库、车队等方面,不管企业规模如何,都是一应俱全。但是,企业的这些配备往往又是比较落后的,在机械化、自动化等方面都比较低。在中小企业中,人工作业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2.3生产物流盲目追求

JIT在供应链系统方面,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表现的非常脆弱,容易引发各种问题。例如,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原材料不能及时送到企业,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一定量的库存,在这种情况下会面临停产等料的现象。通过JIT进行管理,能够降低搬运费、运作费的浪费。在第三方物流缺乏可靠性的情况下,采用JIT方式进行管理并不妥当。

3互联网思维与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传统

企业互联网化大致经过以下四个阶段:首先是传播层面的互联网化,即狭义的网络营销,通过互联网工具实现品牌展示、产品宣传等功能;其次是渠道层面的互联网化,即狭义的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实现产品销售;然后是供应链层面的互联网化,通过C2B模式,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和研发环节;最后是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架构企业。中小企业要想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突围,必须实现互联网思维和第三方利润源———物流的完美结合。

3.1用户思维

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企业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互联网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掌握了更多的产品、价格、品牌方面的信息,移动终端设备同时使得这类信息获取的速度不断加快,互联网的存在使得市场竞争更为充分,大部分的市场由企业主导转变为消费者主导,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效应更为明显,消费者时代真正到来。中小企业资源有限,竞争力较弱,但灵活度较高,有可能也必须从市场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乃至售后服务整个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不能只是理解用户,而是要深度理解用户,用物流管理实践活动实现深度理解用户的经营理念。

3.2用户体验至上

用户体验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接触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感受。中小企业始终要理解,价值链实现过程中的环节都是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我们的经营活动是建立在双赢甚至多赢的目标之上的。好的用户体验,应该从细节开始,并贯穿于每一个细节,这种细节能够让用户有所感知,并且这种感知要超出用户预期,给用户带来惊喜。从采购物流,到生产物流,到销售物流,“用户体验至上”应该贯穿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整个链条。

3.3简约专注

互联网思维论文篇2

1.1传统产品设计的核心及流程

作为影响传统硬件企业产品走向的设计层面,产品设计的方法流程上循规蹈矩,没有相对应地跟随市场格局的变化而作出有效的调整。从主要步骤来看,传统工业设计流程基本遵循调研一设计一开发一上市几个关键流程。从前期用户调研到设计开发,最终上市,这一套开发流程在产品主导的消费市场中,属于标准化的定理。

1.2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核心及流程

而在今天这个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市场大环境下,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方法流程变得更加灵活,标准化的产品设计流程已经不太适用于互联网产品设计中了。比起传统产品设计,互联网产品设计更加注重/以用户为中心0,并且深人体现在每一个开发步骤里。互联网产品设计流程大致上也能分为调研一设计一开发一上市一迭代几个步骤,但在更为微观的小幅度流程步骤中,则更加灵活变通,随时依势而变。用户反馈是每个流程步骤中的主要指引要素,而每个流程之间并不是必然的承接关系,用户反馈的情况可以让小阶段的流程不断反复甚至倒退。整个项目的推进也讲求迅速快捷,务求将产品快速投人市场,并取得反馈,以提出相对应完善解决方案,在用户反馈中让产品趋于成熟。

2产品设计的互联网化转变的重点

产品设计处在互联网大时代,函需因时制宜,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更多以互联网思维去思考设计流程的必要性,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融人灵活快速,而又多样化的互联网特性。

2.1传统产品需要更多地让用户参与到设计流程中

2.1.1在前期用户调研中,调研者需要更多关注来自各方面的用户的声音。除了标准的用户研究途径,调研者应让调研的方法更加多元化,多加利用社交网络的自由氛围,善于挖掘在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各种吐槽点。

2.1.2在设计开发阶段,也应该可以让用户作为设计者参与到其中。专门为用户提供参与设计通道,让最了解产品的人为设计开发提供创意。Motorola在2011年被google收购后,于2013推出首款具备gogoel互联网特色的MOTOXphone,在该产品订购页面上,用户可以除了可以选择产品的配色外,还包括机身前后颜色、木质背壳、按键颜色、配件样式、机身雕刻文字,还有存储容量版本、开机欢迎语言、原生壁纸等等,真正让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来,打造用户自己满意的产品。

2.2传统产品设计需站在互联网产品设计商业模式创新的角度重新定义产品。

2.2.1传统产品设计在完善单一产品设计时,需要更多考虑产品的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性除了与自家产品的维系,行业内主流产品环境的匹配,还应该包括有对未来新产品延续的思考。如旧款加hone在新加hone面世后仍然可以通过软件升级达到新产品的服务,同时降价销售,以扩展自家产品线,开拓中低端市场。

2.2.2除了从硬件产品本身获取收益,还应该更多思考跟产品相关产品周边,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小米公司的模式,正是对手机产品价格优势及易用免费的MIUI操作系统营销的成功,另外在商店中的众多收费主题和周边丰富多样的配件等不为人所关注的方面都是其获利的来源。

2.3传统产品设计需要以更快速的开发流程以投人市场,让市场反馈来完善优化产品。

2.3.1产品项目开发流程时间应该尽可能缩短,按阶段性快速推出试验性产品,以市场反应验证设计合理性,并能迅速提出优化方案,让产品不断在用户反馈中成长至成熟,这是所有互联网产品界都遵循的至高法则。不走完美主义道路,先推出具备特色的产品DEMO,用设计概念吸引用户的视线,积累到一定的用户量之后再逐步完善方案。这种快速方案可以降低项目产品开发的成本及风险,以及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2.3.2产品上市后,跟踪产品使用状况。关注用户对于产品使用的反馈,提供多种接收渠道。包括网络,面谈,电话,短信等方面。如提供意见反馈论坛、微信公众平台等。

3结语

互联网思维论文篇3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自1998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由1999年的23.4万人发展到了2012年的171.98万人,其增长速度惊人。在这快速增加的背后,引发了许多问题,使得高校研究生管理难度大大增加,原有的制度和教育管理队伍也渐渐的难以承担重负。研究生的快速扩招与教学资源的相对缓慢的增长,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的主要矛盾。

2.扩招带来的挑战

研究生的传统培养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精英式教学,具体表现在小班上课,获得导师亲身指导,以公开为答辩前提条件等。扩招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教学上的平衡,教学资源出现了匮乏。所谓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导师、教室等),研究资源(经费、课题等),从而导致了研究生质量的下降。

2.1硬件资源

导师人均需要指导的研究生数目增多,原来一个导师带领2-3个研究生,现在则需要带8-10个研究生。教室资源的限制,则使得某些专业还在进行100多人的大班教育。实验室资源的限制,使得学生们没有足够多的资源做实验,从而只能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

2.2研究资源

近年来,高校的科研经费和课题数量在快速增长,但其速度却远低于研究生的扩招速度。高校的许多实验室因为经费缺乏,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不能支撑足够的课题,失去了原有的研究性。

2.3质量下降

经过上述资源的限制,研究生的教育基本就出现了“严进宽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研究生的扩招甚至不能保证“严进”。这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入学“3+1”考试的单一化,使得本科阶段的基础型学习不重要,学生只要把考试所需的部分专业知识熟悉即可。基础不扎实的跨学科研究生以及时间不充裕的在职研究生的存在,给传统的研究生优质教育带来了难度,甚至出现了教师为保证整体进度而降低研究生教学深度的情况,使研究生课程的信息量不够饱满,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科研热情,从整体上降低了学校以及学院名声,形成了恶性循环。

3.互联网思维解决问题的初步探析

教育资源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因而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不能显性的转化为对学生有利的教学资源,而我国快速发展的国情同时又决定了研究生扩招的必要性。因而,想要解决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另辟蹊径。而当下最大的机遇来源,就是互联网。

3.1信息共享

互联网的本质,其实是信息的流动。互联网的作用就是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以往学生从导师处才能获得的信息,现在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就能得到。以往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现在从在线教育课堂就能学到。每周的课程分为多个视频模块,每个模块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通常为10分钟左右。>多种形式的课程作业及评价方式。作业类型包括视频、图片、类型等。>固定的模块测验及灵活的评分策略。这种在线课程如何解决教学资源问题的呢?首先,既然是在线教育,那么信息就被记录了下来,在这里就是视频的方式,这种教学视频再传播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老师们无需再回到三尺讲台就能够桃李满天下。其次,课程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第三,在线课程体现了互联网一贯的“众筹”色彩。例如学生们可以互批作业,因为是多对多互批作业,所以批改质量得到保证,免去了老师们的工作;学生们可以在论坛进行激烈讨论等等。

3.2团队作战

以前的研究生精英式教育中,往往是一个学生研究一个课题,导师从中起指导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产生了爆炸,即便没有扩招,原有的精英式教育也会出现问题,那就是知识的爆炸使得一个人往往很难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研究生的扩招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机遇,那就是研究生团队作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等。如果多个人之间形成一种信息分享的良好机制,那么很多问题可以自行解决而无需咨询导师,这时,导师所起的作用往往是在关键问题方向上给予指导。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导师的工作量,并且提高了效率。

3.3制度变革

以上两点就是本文对互联网思维解决研究生教育问题的初步探析。简要概括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之前这句话也曾提出,不过其所指受众是学校和导师,是希望学校和导师提高对学生的重视程度。本文的认识不同,“以学生为中心”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来解决教学资源不平衡的问题。那么相对应的,应该有以下几种制度来保证其实施:学分保证,建立与在线教育平台的合作制度,并制定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学生培养制度。承认在线教育平台的学分。小组科研制,明确指定科研小组的划分,明确科研小组成员之间的责任和义务。由导师分配给每个小组相应的研究型课题,允许多人以相同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毕业标准统一化、严格化,主要是用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研究生教育“严进宽出”的问题,扩招所带来的生源素质良莠不齐的问题,以及小组科研制带来的吃“大锅饭”的问题。

4.结语

互联网思维论文篇4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党建工作;作用机制

从历史上看,技术对于政治的影响,无不沿着从工具到工具思维的进路,最终沉淀为政治文化,互联网也不会例外。互联网对政党政治和党的建设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其起始进程则源于互联网技术工具带来的震撼,政党在自身建设领域采用“刚度等代”[1]方式“+互联网”,以期通过“传统为体,网络为用”方式实现与时俱进。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广扩散,技术工具对行为体思维和组织意识形态的塑造作用越来越强,党建传统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由技术工具自生的技术思维即互联网思维,对党建的伦理、理论,乃至实践工作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政党转以“网络为体,创新为用”,实施“互联网+党建”“互联网×党建”,抓机遇、应挑战,用互联网技术和逻辑,特别是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和改造传统党建工作。从工具到思维,互联网影响党建工作,虽是政党的自觉过程,但更多的则是时代潮流等外部性因素内渗的结果。就具体过程而言,工具是显性的,而思维则是隐性的,也是根本的,其中的作用机制值得探讨。

一、作用机制中的核心概念厘清

作用机制是有机体各部分之间构造、功能的互动关系方式,它以承认各部分的独立和自主为前提。所以,要探讨互联网思维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机制,必先明确互联网思维和党建工作的独立性,继而探究二者之间的互动方式。这就需要厘清两个核心概念。一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在其诞生领域仍存在争议的概念,随着互联网思维不断跨界外溢和渗透,无论在业界还是在学界,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分歧和争论始终热度不减。支持者不断推陈出新,界定互联网思维的内涵与外延,积极宣介其这一思维颠覆性的影响力。反对者却指出互联网思维并不存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是商业化的投机性外衣或是资本编织的互联网新衣。[2]而调和者则在肯定互联网思维的同时将其去魅,强调互联网思维不是互联网所独有的思维,其思维要素既有纵向跨时代继承的,如迭代化、平台化、颠覆化、参与化等,原来在前互联网时代已经存在,只不过被互联网放大或强化而已,也有横向跨领域借鉴的,比如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体验是20世纪90年代由唐纳德•诺曼提出来的,最早用于人机交互领域。目前,无论学界和业界从何种价值判断出发来定义互联网思维,但列举或描述都是其主要界定方式,只是在切入角度上存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之别。例如,在历时性维度上,有从马克思主义分析生产方式与社会历史形态关系的逻辑出发,构建生产方式与思维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指出:“互联网思维……是与小批量多品种的信息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是智慧思维、社会网络思维、低成本差异化思维、分享的思维。”[3]有从时代转型的角度切入,沿用阿尔文•托夫勒农业、工业、信息革命的路径分析,指出:“互联网思维是按照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的思维、用户需要的思维、按照行业的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而展开的思维。”[4]在共时性维度上,业界和学界把互联网思维归纳为四大、五大、六大思维,乃至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这九大思维等不一而足。当前,互联网发展“三期叠加”,只有抓住三期互联网发展的本质特征,才能给互联网思维一个最小公倍数的定义。互联网思维作为技术工具的意识形态化,即如尼尔•波斯曼所言:“每一种工具里都嵌入了意识形态偏向”[5]。或如史蒂夫•洛尔所定义的“帮助我们重塑世界观”[6]。以此界定互联网思维,即是与网络信息文明相适应,由互联网技术所激发或放大的一种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依据、以互联为工具,强调平等、互动,开放、参与,量化、个性的思维方式。与采猎农牧文明的贤能人经验思维、机电工业文明的经济人理性思维相对应,网络信息文明的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数字人智慧思维。二是党建工作。党建工作也是一个边界模糊的概念,这缘于党建概念本身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党建一般被认为有三层含义:理论科学、实践活动和法规制度,也有学者用三个定位将之分解为:一项工作、一门学科和一个研究对象。[7]但这些只是明确了党建的表现形式,没有廓建的具体边界。实际上,党建广义的界定包括党政关系建设、党群关系建设、党际关系建设以及党自身建设,狭义上仅指党自身的“五大建设”,而党建工作通常是从狭义上理解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工作,在实际执行层面则具体化为党委(党组)建设工作,以及党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等党的工作部门和纪检委的工作。本文所指称的党建工作是从狭义层面理解的,并在这个层面考察互联网思维的作用机制。

二、作用机制的分层解构

互联网思维在党建工作中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范围。首先,党的建设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党建工作受到时代技术、逻辑和思维的全方位影响,面临从机电工业时代向网络信息时代转型的压力,而互联网思维在党建工作外部的成功实践,产生了外源性因素内引的动力,这造就了互联网思维在党建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必然性。但党内数字鸿沟、不适宜互联网思维和非互联网思维仍积极有效的工作领域的存在,是互联网思维发挥作用的边界。其次,党的先进性和自觉性所关联的与时俱进诉求,不言自明地包含了时代技术和思维,即与思俱进。而且党所继承的无产阶级党建传统,十分强调与先进的时代技术和思维结合起来,如,列宁就主张通过“全俄政治报计划”,借用报媒的组织技术、逻辑和思维建党。再次,党员和干部受互联网思维影响,也会在党建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由此可见,互联网思维在党建工作中发挥作用是明确的,但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细化分析,本文拟从技术、制度和理念三个层面进行解构。首先,互联网思维强化互联网技术应用。互联网思维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工具思维,强调互联网技术应用是互联网思维的“下意识动作”。在宏观层面上,党所面临的时代转型已不仅限于十六大提出的两个历史方位转变,而又进一步加上在机电工业向网络信息文明转型背景下,以及在现实网络“双空间交联治理格局”[8]中,如何借助时代技术改善党建制度和工作。互联网思维从宏观上影响党建工作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在党政、党际、党群关系和党自身“五大建设”中强化互联网技术应用;在中观层面上,各级组织为了追求工作绩效,积极借用互联网思维,在纪检、组织、宣传、统战等工作中强化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微观层面上,党员干部为了工作创新和提高效率,也会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受党内部门职权划分和互联网“三期叠加”影响,当前党内互联网技术应用存在“两极分化”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党内数字鸿沟在不同的地区、行业、部门、组织层级以及不同的党员群体和工作中存在,党内互联网普及率虽远高于全国的53.2%,但仍存在相当多的空白和薄弱地带;二是部门分设反映在技术领域,造成基层组织运行和维护上级多部门技术系统,工作负担沉重,技术效能不同程度地被抵消;三是互联网技术应用贪新求多,不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应用不同版本的互联网技术,导致用不如不用、用多不如用少、用新不如用旧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继续增强互联网思维,进行技术再应用,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配置技术资源。其次,互联网思维参与塑造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时代命题,中共中央政治局随后又审议通过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围绕四方面改革任务提出了26项重点举措。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命题与互联网思维共时性生成、发展,命题“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展开的逻辑与互联网思维又存在内在同构性,加之建设制度改革本就是问题导向的求新突破,而互联网思维这一“非导致问题”的新思维借助技术影响力,由外而入顺势参与塑造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则顺理成章。当然,党内不同于业界,互联网思维不可能全要素参与塑造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而是以部分思维要素耗散介入方式影响改革。例如,在党内制度、法规制订过程中,强调“开门立规、民主议纪”契合了互联网思维中的公开、参与思维。在制度、法规修订过程中强调“突出重点、针对时弊”契合了互联网思维中的迭代思维。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量化考核评价、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等,契合了互联网思维中的数据思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新时期党应对党内外新形势新问题的政治自觉,改革的逻辑首先是解决问题,但最终目标却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党的建设制度体系。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诸多非互联网思维并非无所用处,再加之,互联网思维在从党员到组织的传导、从“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损失、延误、变形甚至扭曲、失真,所以,互联网思维参与塑造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仍是零散的、局部的和非系统的。再次,互联网思维参与重构党建工作理念。党建工作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实施的,我们党的党建工作理念不是一维的而是多维的,在政治伦理上体现为党的根本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政治理论上体现为党建原则,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政治技术上主要体现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理念的边界是想象的,某种意义上也是开放的,这三维理念组合的边界同样如此,在与互联网思维接触、碰撞的过程中,产生了三种关系模式。一是逻辑契合模式,即互联网思维中的子思维与党建工作某一理念在逻辑上契合,二者接触即融合形成一体两面的存在状态。例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或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工作理念与互联网思维中的核心思维——以用户为中心,在逻辑上是高度契合的。用互联网思维审视党建工作,人民无疑是最终的也是最重要的“用户”,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党建工作这个“产品”合格与否的最终评价标准。相应地,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反观互联网业态,也同样没有逻辑上的违和感,只有话语表述上的差别而已。二是竞合模式,互联网思维中的子思维与党建工作某一理念存在竞争关系,二者不断碰撞后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如党建工作的工具性与互联网企业的“寄生性”存在相似之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理念与互联网思维中的平台思维也存在相当的一致性,但后者更强调主体性,即平台搭建者的自主性和自利性,而党建工作理念虽然也强调党建平台的引领、带动功能,但在“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的政治自净中祛除了自利性。三是排斥模式,即互联网思维中的子思维与党建工作某一理念存在排斥关系,有些排斥关系是无法调和的。这根源于技术思维与政治思维的不同属性,有些排斥可以调和但需要由实践和时间来验证,如互联网思维强调偏平化决策与既存党建工作垂直多层决策之间需要继续检验并优化。互联网思维在与传统党建工作理念接触、碰撞的过程中,给党建工作理念多维格局注入了新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鲶鱼效应”,刺激党建工作理念在契合、竞合、排斥中继承和创新,并催生党建工作理念新格局的形成。

三、作用机制的功能区分与评价

互联网思维论文篇5

[关键词]互联网;共享平台;思维方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6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1

0 引 言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的出现,更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其主动思维能力、创新思维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论文规范化程度得到了提高,选题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大学生主动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时代潮流。

1 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和大学生主动思维能力概述

1.1 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

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是以互网为依托,以各类数据资源库为载体的数字图书馆,为广大网友提供了资源共享与传播的平台。其是指网上各种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以在线资源网站、大中型数据库、云盘等为代表的可进行检索、采集、获取所需资源的平台。

1.2 大学生主动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和判断力等能力。在不经意间,人们发现网络改变了自己的主动思维能力和做事方法。主动思维能力是指人进行有目的的信息收集、采集、储存和信息交换的活动,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创新性、思维性、科学性及研究性。

2 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对主动思维能力的影响分析

笔者从论文撰写的6个阶段进行问卷设计,并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在各个阶段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影响程度及对主动思维能力的影响体现。

(1)选择研究课题阶段:选题时获取资讯的途径、研究课题的偏向性,涉及学习能力中的知识更新、发现问题与标新立异等能力。

(2)论文研究设计阶段:如何进行论文设计、研究方法和内容等,涉及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交叉知识与逻辑思维等能力。

(3)论文资料收集阶段:收集资料的途径、对待收集材料的态度等,涉及信息检索的能力。

(4)论文资料研究阶段:遇见困难的做法、他人论点是否正确、是否会比较论证的不同观点,涉及直觉思维与批判思维的能力。

(5)论点明确、材料选定阶段:明确论点使用的方法、支撑材料的选择,涉及创新知识水平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6)论文执笔撰写阶段:撰写的文字来源、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对主动思维能力的影响程度。

3 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对主动思维能力的影响

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在结合统计软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归纳出了其对主动思维能力的正面积极影响与负面消极影响。

3.1 积极影响

对比了研究学术资料,激发了研究思路,有助于形成系统的思维框架;对海量信息数据进行了深入挖掘,有助于增强分析概括能力的发展;对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进行了处理,有助于批判性、辩证性思维的形成;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互换性,使思维趋向综合化、整体化、开放化。

3.2 消极影响

只借鉴,不思考,对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产生依赖性、盲从性;提取他人观点,不做自我创新,束缚思维,不利于发展;期刊论文良莠不齐,信息输入碎片化、信息输出片面化。

4 在提高大学生主动思维能力方面的建议

4.1 对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建议

注重对学科前沿资料的阅读和积累,保持完整性、系统性,避免片面化;论文框架设计时“先己后人”,自己设计在前,参考他人补充在后;理论联系实际,辩证性地看待所获得的资料,注重论点、论据的新颖性、创新性、原创性;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是一种工具,内容可以参考,但不能盲从,可借鉴,但不能全盘照搬。

4.2 对学校及导师的建议

适度调整课程的结构,保证基本的研究条件,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并逐渐养成研究的素质;充分发挥导师制的教学,指导学生树立学术研究意识、逻辑思维,提高能力;重视实践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志奎.互联网免费学习资源的收集与共享平台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11).

[2]张淑田.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影响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4(6).

互联网思维论文篇6

赵大伟是和君集团高级咨询师,专注于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与马化腾、李彦宏、杨致远、比尔・盖茨等IT人同属。

主流财经媒体频繁采访或采用赵大伟的互联网思维观点;和君官方微信做的赵大伟专题,迅速被转发十几万人次;刊发赵大伟互联网思维文章的一期《和君视野》杂志被抢要一空;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学府陆续邀请赵大伟去授课;阿里巴巴、复星集团等企业和投资机构纷纷邀请赵大伟去“华山论剑” 。

内容精要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的著作,引言主要阐述了运用互联网思维引导传统企业转型的重大意义。分别从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是未来商业浪潮的主旋律;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商业回归人性;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三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了互联网思维的意义与趋势。

正文主要详细介绍了9大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以专业的视角全方位解读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涉及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组织转型、文化变革等企业经营价值链条的各个方面。

用户思维主要从品牌运营到企业经营,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得“丝”者得天下;兜售参与感;用户体验至上。简约思维强调了大道至简,少即是多,简约即是美。极致思维详细介绍了令人尖叫产品与服务的重要性。迭代思维重视从敏捷开发到精益创业,从小处着眼,微创新。流量思维主要介绍了流量的本质,指出了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的理论。社会化思维强调了社会化媒体与社会化网络的至关重要性。大数据思维指出了数据资产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位和大数据的价值在于挖掘。平台思维指出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必须构建、善用平台。跨界思维告诉读者跨界成为必然趋势,要寻找低效点,打破利益分配格局,挟“用户”以令诸侯,鼓励读者敢于自我颠覆,主动跨界。

各界评荐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互联网将是创造明天的外在动力。创造明天最重要的是改变思想,通过改变思想创造明天。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互联网其实不是技术,互联网其实是一种观念,互联网是一种方法论,我把它总结成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

――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

苏宁的互联网转型关键在于苏宁团队能否转型,从总部管理岗位到终端一线员工,是否能够理解,能否转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意识,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互联网思维论文篇7

如果你还没有听说过“互联网思维”(100ec.cn/zt/hlwsw/),那你就out啦,因为2014年可谓是互联网思维大热的一年,这个词汇甚至出现在了国家领导人的发言中。主席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谈到,“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政府改革需要胆量和气魄,在行政审批改革中要强化互联网思维。那么到底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呢?它究竟有怎样的力量?以下的这十本书,会告诉你答案。

【推荐一】《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

【作者】陈光锋(九元购创始人)

【内容简介】

“中国互联网20年最值得藏阅的百本书之一。第1本系统化阐述互联网思维的力作,深度揭秘12大核心互联网思维,瞬间掌握互联网思维精髓。”

本书是国内首本系统论述互联网思维的书籍,全面揭秘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结合当前的最热事件与高速成长企业背后的成功法门,深刻而系统地解析12大核心互联网思维。

通过剖析轻资产公司对传统巨型公司的颠覆、快公司对慢公司的颠覆、产业下游公司对产业上游公司的颠覆,本书系统化地分析了如何从小企业快速发展成大企业,大中型企业在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如何突破现状,全面掌握互联网思维的真谛。

本书是企业成长的必备参考书,适合每一位致力于企业快速成长及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职场人士阅读,对初创企业、在互联网方面涉足不深,以及处在发展缓慢状态的公司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推荐二】《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

【作者】赵大伟(和君集团高级咨询师)

【内容简介】

“移动商业时代的思维革命,深度揭秘大数据、微信、O2O、平台战略等等运营背后思维逻辑。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思维重构和改善现有的商业模式转型必修课,创业者投身互联网必备的思维利器。”

本书用9大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以专业的视角全方位解读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涉及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组织转型、文化变革等企业经营价值链条的各个方面。这是一部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必读的“孙子兵法”,帮助我们开启对新商业文明时代的系统思考。

【推荐三】《互联网新思维:未来十年的企业变形计》

【作者】戴夫·柯本、特蕾莎·布朗、瓦莱丽·普里查德

【内容简介】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生存环境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是否可以抓住机遇,成功转型,对企业的未来至关重要。在互联网时代,即使你的企业可以拥有一个坚如磐石的商业战略、无限的资源以及最有才华的员工,但如果不具备互联网思维,审时度势,终将成为没落贵族,失去客户的喜爱。而客户的喜好将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不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很难有光明的未来。

本书提供了能够帮助中小企业领导者加速企业成长、盈利、紧跟互联网新浪潮实现企业华丽转身的6大思维,8大法则以及让企业变得深得人心的3个变形计。

【推荐四】《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作者】周鸿祎(中国互联网安全之父,奇虎360公司董事长)

【内容简介】

“柳传志、徐小平、潘石屹、冯仑、任志强、史玉柱、刘永好一致推荐团队互联网思维内训教材,首次公开周鸿祎内部讲话,深度解读360市值百亿美元互联网思维18字诀。”

在本书中,第一代互联网老兵周鸿祎首次讲述了自己的互联网观、产品观和管理思想,厘清了互联网产品的本质特征和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列举了颠覆式创新在现实中的实践和应用。本书首次解密360的产品秘籍和盈利模式,同时,针对目前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焦虑,也提出了一套系统解决方案。

【推荐五】《人性之根:互联网思想的本质》

【作者】陈禹安

【内容简介】

“雷军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不是互联网思维的专利,而那些照着‘七字诀’去做的组织也根本不会有希望。”

无论是互联网的世界,还是正在被互联网颠覆并将与互联网融为一体的传统世界,企业制胜的法宝一定是基于人性层面,却又不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或格式的。因此,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并非天外来仙,它是有根的,这个根就扎在人性上、扎在传统上。在本书中,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传统战略思想的痕迹以及在其基础上的全新的拓展性思考。

在本书中,作者从互联网商业的本质与未来、风险与机遇、谜局与真相、创新之痛,2.0时代的营销导向变化、顾客迁移趋势、垄断路径选择、成本控制方法、供给萃取等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同时对反长尾理论、电商选址、大数据合理运用、搜索引擎的公器化等问题进行讲解,并指出未来的一切行业都是娱乐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提出许多新颖的概念,比如粉丝坍塌、玩具思维、战略早搏、免费商、平台黑洞、屌丝营销等等,令人耳目一新。

本书适合每一位致力于企业快速成长及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职场人士阅读,对初创企业、在互联网方面涉足不深,以及处在发展缓慢状态的公司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推荐六】《互联网思维:新商业模式与运营革命的行动指南》

【作者】罗恩·沙

【内容简介】

本书不是讨论诸如用户至上等互联网思维的虚妄概念,而是给出了行动指南。如:怎样分享社交网络体验?在看似由乌台之众组成的社交网络环境中,如何形成有效的领导?如何巩固已经凸现的领导者的领导力?如何完成社交网络任务?如何找准受众?如何构建社交网络的文化?如何让每一个社交网络成员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只有熟悉这个虚拟社会中的思维方式和规则,才能在新的商业模式中如鱼得水,在运营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你也许一直在孤军奋战,这本书将为你提供专业的行动指南。

【推荐七】《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

【作者】腾讯科技频道

【内容简介】

“第一本全面解读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跨界趋势与机会的著作。腾讯科技耗时半年全行业深度调研,9个行业,80家公司。不读《跨界》,你将被时代淘汰。”

移动互联网是当前的时代趋势,移动互联网大潮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席卷传统行业。在融合与碰撞之间,行业的横向整合和纵向重塑正在进行。

在中国以BAT为首的巨头已经开始一系列应对跨界趋势的并购,其中甚至包括我们熟悉的文化产业。阿里巴巴已经开始众筹电影了,你能想象今后的电影是大家喜欢什么,就能演什么吗?互联网金融迎来春天,智能硬件成为创富新动力,在线教育发芽,吃喝玩乐都在拥抱互联网……本书为你解读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和变化趋势,助你拨云见日,把握发展机会。

【推荐八】《赢在互联网思维:写给下一个十年的企业领袖们》

【作者】大卫·琼斯(汉威士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灵智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环球青年领袖论坛创始人)

【内容简介】

“新技术的浪潮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改变着商业世界的规则。这要求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家只有建立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本书作者将互联网时代企业家所应遵循的思维法则进行归纳总结,对其在企业愿景制定、培养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了生动的分析与讲解。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因拥抱互联网思维而获得惊人成功的企业案例,使读者可以真切感受到新技术思维的巨大商业影响力。

本书推荐给每一个希望把握新技术浪潮带来的商机、使企业跟上时代脚步的企业管理者研究阅读。

【评论】

优秀的企业并不仅仅是一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一国社会的中坚力量。正像大卫·琼斯在这本重要的书中所解释的那样,未来的成功将属于那些坚信自己有能力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能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思维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改变的优秀企业。——戴维·卡梅伦(英国首相)

在本书中,大卫·琼斯举例说明,商业世界的大赢家将是那些理解互联网思维、运营高度透明、重诚信的企业。科技让世界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开放和快速反应必将被纳入企业的经营原则中。琼斯的这本书将激励读者在不断改变的世界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谢丽尔·桑德伯格Facebook首席运营官、《向前一步》作者)

【推荐九】《解密小米: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奇迹》

【作者】磐石之心(知名消费电子和互联网行业专家,资深市场营销、战略顾问)

【内容简介】

“一位让马化腾、张志东、李彦宏、雷军都称赞过的IT独立评论人,他解密的小米一定很耐看!”

互联网思维、粉丝、饥饿营销、抄袭苹果、连接一切、生态系统、全球化、大数据、智能穿戴、硬件免费、服务收费、定位理论、消费心理学、微创新……这些词是不是很火?小米都和他们扯上了关系,为什么小米能从0到300亿,本书给出了答案。

如何选择创业方向?如何进行企业和产品定位?如何进行粉丝营销?“饥渴营销”真的罪孽深重么?互联网思维真的是为了颠覆传统产业么?小米真的能干掉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么?……读了本书,你就会知道答案。

【推荐十】《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移动浪潮下的新商业逻辑》

【作者】项建标(B座12楼发起人)、蔡华(B座12楼联合发起人)、柳荣军(B座12楼联合发起人)

【内容简介】

“2014最不可错过的系统剖析互联网思维与新商业模式的真诚之作。通过30余个典型案例深刻解读互联网思维与新商业模式,抢占风口从本书开始。”

作者基于丰富的行业案例与实战积累,首度在本书中提出: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它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去中心、异质、多元和感性的。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扁平化的企业组织、强烈的情感诉求,以及自传播的媒体属性,让产品本身成为一个有机生命体。

互联网并不是我们习惯上认为的工业时代的延伸,它彻底解构了工业思维,颠覆了我们所熟悉的商业世界。推荐与互联网、商业有关联的人群阅读本书。

【评论】

很多人还没弄明白“互联网思维”是怎么回事,就已经对这个概念厌倦、厌烦了。我也没弄明白,但始终充满好奇心。而正是这种好奇心,使我有机会对这本书视若珍宝并受益无穷。——刘东华(正和岛创始人、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

我们正处在最为互联的时代。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因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而催生的一种创新思维。因此,互联网企业需要掌握,转型升级中的传统企业更加需要掌握。——周国辉(浙江省科技厅厅长)

这是一本全方位描述互联网思维的书,那些没有互联网思维的传统企业一定要来学习与参考。——龚文祥(中国第一电子商务自媒体人)

用互联网的方式去做企业,用互联网的方式去生活,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思考。互联网思维,带来的将是一个新的世界。——鬼脚七(知名自媒体人)

好书的价值在于引人思考,这恰是一本引人思考的书。——黄若(天猫首任总经理)(文/助理分析师陆易瑗)

【关于我们】

中国电商图书馆(100ec.cn/zt/dsts/)是全国最大的电商图书入口平台,围绕电商、互联网金融、O2O三大主题,不定期最新最热的各类电商书籍:包括移动电商、网络零售、网络支付、P2P、众筹、淘宝网店、物流仓储、电商营销等,为读者购买电商类图书提供专业的推荐与参考。中心欢迎各大图书出版商、图书类电商的推荐与合作:LUYY@NETSUN.COM,咨询电话:0571-85337217。

正着手编辑出版《互联网金融时代》、《TOP100海外电商案例》与《O2O时代》三本书,此外,《“电商中心文库”出版合作计划》即将,内容涵盖电商、O2O、互联网金融,中心本着“开放共赢”的理念,欢迎全国有关单位、企业政府协会等专家人士参与合作,敬请关注100ec.cn/zt/dsts/

互联网思维论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信息技术,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不仅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且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思维也进行了巨大革新。由于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的普遍应用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势和发展契机,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感情等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取建设性的指导,探究和激发教育对象的主动性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互联网思维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和运用的一种全新思维。因此,如何顺应时展的要求和满足时展的需要,让高校思政工作和“互联网+”实现有机结合,培育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高校思政工作,着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性、科学性与系统性,就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广泛关注与探析的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模式,更为凸显的是简约极致的服务、共享的信息资源,从而达到快捷便利、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民主化的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信息技术从工具属性到社会生活的普及、应用,进而上升为社会意识,在思维和价值层面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1]。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教育的对象、理念、方式、内容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网络化的思考。所以说,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客体、主体间性转向是互联网思维的基础

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主体平等性逐步在教育者心目中树立。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居主体地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处于客体地位[2]。而互联网思维促成了新型师生关系角色地位的根本转变,教育者的主体性在减弱,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却在不断增强,即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由之前的“主———客”到“主———主”关系转向,从而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概念逐渐模糊[3]。所以说,互联网思维下教育者的主体性在减弱而学生的主体性却在不断增强,传统的教育主客体关系正在向主体间性转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发重视主体平等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向互动性是互联网思维的要求

互联网信息的多向互动性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特性和社交化特点,打破内容生产者与受众的二元对立关系[4]。互联网思维下,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向互动性实现教育主体与受教育者的认知协同[5]。互联网思维下多向互动的实质,是教育者运用网络互动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交流方式之长,补传统交流模式之短,构建具有网络时代特征的交流体系,加强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交流,使他们能理性客观地认识社会各种现象,从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和行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元开放性是互联网思维的关键特征

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使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汇集交织于此、频繁交流碰撞,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的局面,这些价值观共存于互联网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位网络参与者。信息传播无边界使互联网一诞生就自然成为汇聚和分享的平台,它不仅是网络参与者表达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平台,也是诉求群体利益的途径和渠道。相对于现实社会,互联网对人们的表达发声有着更低限度的约束,人们不再满足于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舌尖给予表态和附和式的意见表达,人们在网络空间往往以参与者的姿态进行自主表达,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6]。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应正视社会日益多元开放的实际,根据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多元多样的思想状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问题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受教育者在获取、交流和处理信息时的思维方式、语言特点、行为模式、心理意识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可以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在教育范围、教育内容、教育载体等方面有很大创新和包容度;另一方面,也给其带来了挑战,如教育者主体权威与地位的削弱,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的过于单一薄弱,革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对象传统思维和大学生学习思维等等。

(一)互联网思维的开放多元性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一味生硬的灌输教学内容、空洞说教,这就容易引起主体化与个性化特征明显的教育对像的排斥,从而也弱化教学效果。互联网时代,信息渠道多元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发生根本改变,教育主客体的概念逐渐模糊,双方地位日渐平等。教育模式由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被打破,知识的获取模式更契合时展与学生认知需求,学生可以结合自身需要去挖掘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7]。同时,互联网信息共享为其提供了翔实的素材,使教学内容更为全面和充实,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敏感度。

(二)互联网思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

才队伍素养和满足学生需求多元化的重要桥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塑造大学生品格的重要工作,它是解决大学生思想观念、立场、方法等根本问题的基础性工作。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是做好思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目前,我国高校思政队伍中经常是跨学科的人在从事相关工作,缺乏拥有思政与教育专业的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网络时代的到来,知识渠道的增多,大学生不再单方面被动的全盘接受教育者的灌输,他们更倾向于自己主动获取信息以及与教育者平等交换意见。在信息接收的过程中,大学生不免会受到一些消极、错误的垃圾信息的不良影响,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俱备一定的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就难以及时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大学生。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要与时俱进,提高信息技术能力,改进方式方法,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创新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在创新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将教学实践工作与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机结合,做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与良好信息素质,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三)互联网思维重塑大学生主流价值观

互联网中层出不穷的社会信息掺杂着多元价值观念,其内容良莠不齐。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不再类似于传统媒体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有取向地选择与编辑,因而充斥着各种价值观念,其中也不乏扭曲与错位的价值观念,这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面对海量信息一方面会依据自身的喜好与目的去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也会受一定信息影响来调整甚至改变既定的价值取向。因为对于尚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大学生来说,一旦轻信某些不良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是被一些乱转乱造新闻、散布政治谎言的论坛网站所蒙蔽,则会直接影响其价值取向与政治观点的正确选择。当前,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也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者面对面的传授和主流媒体单方面的报道,他们更习惯于自己上网进行搜索,并借助网络自主地参与信息的创造和,自由地进行交流或发表评论,处理信息的自主能动性越来越强。所以说,信息选择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三、以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运用互联网思维培育和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队伍的思维素养

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互联网思维积极主动融入思政工作的重要举措,其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熟悉网络操作技术、善于运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首先,教育者应更新理念,创新思路,主动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平等的与他们交换意见,尊重他们在信息选择、反馈、方面的权利,实现对他们思想的“教导者”到“引导者”的身份转变。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加强互联网知识的学习,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增强网络信息甄别技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拓展综合技能,提高信息网络素质,增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给受教育者以新的思想力量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创造条件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中的思想信息结合起来,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以及丰富教学内容。互联网时代,教育者要善于运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并茂的特征,选取社会热点、新闻实事与受教育者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将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寓于实例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正面引导。这样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对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就能够在原有认知结构和思想动态的基础上,认同教育者所要传达的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并内化到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正确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想,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网络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中,受教育者实现客体地位到主体地位的转变,接受教育的方式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课堂参与度提高,教育效果也显著提升。

(三)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大学生主流价值观

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顺应时展要求、满足时展需要以及符合大学生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特点。大学生是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群体之一,教育者要主动高效利用网络这一载体,率先抢占新阵地,不断更新教育新理念,拓宽教育新途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8]。高校可以建立专题校园网站,定期在校园网站相关的专题文章,开设专栏大力宣传与主流价值观相关的事件,及时更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热点新闻;建设网上交流论坛,大学生在论坛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意见与建议。教育者通过这些意见建议及时与学生交流谈话以了解其思想动态,从而引导他们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觉悟。在培育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各种想法与需求,善于引导学生,结合大学生实际个性特点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四)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平台目前,高校中各种新媒体文化传播平台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如众多的微信公众平台被广大师生下载和使用,其传播的及时性、互动性等深受欢迎。可以说,借助新媒体,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符合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靠支持。首先,树立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建设,在方法上进行富有建设性的探索,拓展教育新空间;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其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教育平台的监管水平,高效调动教育平台的接收者的监督作用,使之能自由的评论和指出新媒体平台在运行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新媒体平台以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形象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贡献[9]。

参考文献:

[1]白洁.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7(1).

[2]阮俊华.互联网思维与育人机制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5(3).

[3]郭莉,黄柯.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J].江西社会科学,2012(7).

[4]唐金楠.互联网思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3).

[5]黄丽芳.利用网络平台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

[6]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5).

[7]梁彩花.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学术论坛,2015(2).

[8]曹毓民.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