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8篇

时间:2023-03-23 15:10:34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篇1

【论文摘 要】环境艺术是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就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课程实践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注重居住环境的艺术性和舒适性。环境艺术设计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师的需求旺盛并显示出高度的生命力。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目前,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建设尚不完备;未能打破纯艺术与艺术设计极度专门化的壁垒;重视艺术表现,轻视创新精神的培养;轻视专业理论、技能操作和专业实践,缺少实际性的项目课程。因此,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课程实践教学研究有着主要的现实意义。

一、环境艺术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一)偏重理论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具体实践

我国高校现有的环境艺术教学体系,教师多采用比较传统的授课方法,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在这种教学体系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由探索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师的教学偏重理论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具体实践,造成很多同学对工程中涉及的材料规格、尺寸、构造以及施工工艺等问题了解较少,所以做出的设计离现实太远。

(二)学生设计的作品偏重形式

在环境艺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际设计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训练,由于这些训练多数是建立在假想设计上,学生在“理想状态”下,所设计的作品仅仅是为了美观,实用性不强。

(三)实践教学执行力度不够

高校为有效解决学科的实践教学问题,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在课程建设上,专门设立了实践学环节,以课程纲要的形式规定某一学科的实践课时。应该说这些措施是积极的,对促进学科的实践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一些高校对专业教育的管理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健全,实践课程只是在课程计划里,在教学中并没有具体实施,形同虚设。

二、环境艺术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一)明确环境艺术课程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

1.环境艺术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立足各专业方向教学目标,注重实践,强调学生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的综合训练。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各自创新特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通过集中与分散、学习与实践、设计与交流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系列创新设计活动,通过创意训练、课题训练、项目训练掌握多元化的环境设计艺术设计运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的设计与创作;辅导学生参加设计公司实际项目。

2.环境艺术课程实践教学要求

环境艺术工作室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训练的教学平台,在加大学习力度,积极倡导创新设计的基础上,力求使参加工作室教学实践的学生夯实基础理论底蕴,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工作室以辅导与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导师指导与自我实践相结合,以自我创新主;本土考察与外地学习相结合,意在团队合作,以团队合作为主的方式开展学习和实践。从而推动学生适应社会市场为最终目的。

(二)具体的措施

1.理论讲授与实践结合

学生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解决设计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把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参观,教师进行现场教学的组织形式把理论知识学习与具体的设计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到每个设计原理在实践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直接性。

2.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在高职教育中,技术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训导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实践教学。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上,必须紧扣环境艺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助于学生获取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练就专业的实际工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造就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爱岗精神,同时也必须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和对现代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3.大力开展教学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通过在设计单位或其他相关单位实习,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设计行业的一般设计方法、工艺流程,了解最新的设计思维,认识行业、市场的现状,达到对社会需求的认知,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行业法律法规的了解,为下一阶段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准备必要的实践基础。

在实习目标方面,主要掌握一般环境艺术设计的各设计环节、各工艺流程,设计思维的形成与主题、功能、风格的关系,设计交流,初步感性认识环境艺术设计、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材料应用、工程计量与计价、内业技术资料的整理和编制、施工安全措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环境艺术设计生产一线基层的设计、技术及管理岗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初步具备顶岗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具有处理工作中突发问题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

在实习的内容方面,主要了解所实习工程对象的全部施工图纸,熟悉与施工内容有关的图纸;掌握环境艺术各设计环节、材料的应用、各工艺流程、工种的操作方法;熟悉实习工程对象有关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操作规定、安全技术规程、质量评定标准、劳动定额等;掌握与实习工程对象有关的生产组织计划、工艺技术组织措施等内容,有条件可参加新工程的图纸会审、施工预算编制和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熟悉环境艺术设计施工企业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职责、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等各项业务;学习实习工程对象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装饰构造、材料选择和结构问题;学习实习工程对象对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方法;了解环境艺术设计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经营管理、经济承包、经济效益等方面内容;了解施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和使用新材料方面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蓝青,仇宏洲. 克兰布鲁克艺术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篇2

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我们对于培养模式自身进行改革和创新,“工作室”模式既注重理论结构,又注重其实践感悟,提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重构人才的培养模式,既获得结果性知识,也获得过程性知识,去体验专业知识发生展开的过程,形成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科学态度,从根本上完善人才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

工作室环境;艺术设计;培养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所研究和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可操作的界面——环境,在乡村和城市环境重构的重要历史时期,物质主义、城市化以及全球化需要环境艺术设计学直面三大挑战:文化身份认同的挑战、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带来的可持续挑战、重建精神信仰的挑战,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处于对环境这一媒介设计和调控的特殊地位。在环境界面上,社会和精神过程、历史和文化过程、以及各种自然和生物过程发生并相互影响和推动,而环境艺术设计本质上就是协调这些过程的科学艺术。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上呈现出整体水平不高,模仿主义、拿来主义、拼贴主义盛行,缺乏特色和创意,环境设计碎片化严重,其根源在于僵化的脱离实践的流水线化工业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一)“工作室”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强、重实践的学科,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怎样体现以能力为主导,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结合起来;怎样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将教学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方向。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运行程序来看,一套完整的流程应该包括:立项、设计、施工、视觉传达。因此也就意味着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不能仅是一个绘图员,而是能够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做出人文和自然相融合的设计作品,同时具有对设计作品个性化的表达与美学呈现的设计水准,而且其设计意图是可以通过现阶段的工程控制、施工技术和物资条件得以充分的呈现,并且这种呈现能够为业主和大众所认知。因此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狭义的设计的要求,如果从专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导致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缺乏创意的一大原因,同样也是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相应创造思维教学的缺位。“工作室”模式充分利用科研机构、单位、社会其他力量等各种渠道的教育资源,将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学校的优势进行互补,将学校的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放性思维、创新能力和专业竞争力。“工作室”模式既是在学生完成基础课程后,在专业基础课及初级的专业设计课内容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把实际的设计项目引入“工作室”,采取“工作室”内项目跟单式教学,由专业导师指导参与实际的设计项目的各项岗位工作,针对工作完成过程中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及时补充人居环境理论,环境生态学、园艺理论,施工与管理理论,规划与设计理论等等知识。学生在各个学科的相互交叉互动的过程中,更加深了对设计理论的理解和拓展。“工作室”模式即注重艺术设计的成果,结果是一个长远的目标,而不是短期得到的;更重视的是艺术设计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积累,注重成长的过程,而非结果,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学到方法和思想,才能达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

(二)“工作室”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特征

1.“工作室”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将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改变学校只重视理论教育的缺点,将学生带到现场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让学生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达到设计艺术教育的目的,培养适应当前形势的既有专业水平,也有实践经验的人才。2.“工作室”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将学生的视角从微观环境艺术设计的层面延伸开去——主要设计对象是视觉感受,因此追求造型艺术的应用,追求材料的肌理对比,追求色彩的运用,追求空间的变换,追求美的视觉呈现等成为的设计目标。“工作室”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帮助学生理解设计方案完美与现实的结合,理解设计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的困难与制约因素,理解设计方案个性化表达与人文和环境的融合。3.“工作室”模式下将学生定位于工作者的地位,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积极性、能动性和压力感,根据项目要求按照现实规范来完成项目的制作,“工作室”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一次变革,实际的项目的设计命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不断地根据社会的需求,提高学习的效果,锻炼自身各方面的综合能力。4.学生在“工作室”通过资料整理、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手绘图、材料的选用、风格的定位)、初步设计(效果图制作)、施工图、现场服务、总结(验证、社会评判)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流程并熟悉各个岗位环节的工作职责和流程衔接。直接参与实际操作项目过程中,学生即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其在未来工作环境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也加强了个人的管理和操作技能和创造性思维及创造能力,可成为能够担负起一系列环境艺术设计相关工作(效果图制作、投标报价等)的专业人才。“工作室”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式,不仅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多样化上,还在专业理论的涵盖面广上,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它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是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孵化器,一方面为在校学生提供最清晰的专业发展动态,有助于把握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脉动,紧跟信息潮流;一方面还可以为校企合作提供一个较高层面的平台,并争取尽可能多的社会横向项目纵向交流;为社会开展设计与技术服务,使专业教师和学生与企业能面对面的交流,一起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一起进步,也使学生能符合社会要求。体现了学科教育的要求,也可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并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三)“工作室”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展望

环境艺术设计与创造力息息相关,它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体,是一项需要摒弃传统的思维在自觉性创新意识下创造性思维的活动。通过“工作室”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将书本上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体会抽象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他们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加生动、更加有活力。每个学生的想法基础都是不一样的,教育的关键就是因材施教,学校不仅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也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工作,教师应该去努力了解学生的想法,对其提出意见和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进步和变化。

参考文献:

[1]杨珺.中国当前环境艺术教育的调查报告.湖北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07.

[2]刘文君.论环境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文学教育,2012,(03).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化工;工艺设计;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化工工艺设计是化工生产可以实施的前提,除了要严格、正确地执行政府法规、标准规范,还应该加强工艺过程的安全性。因此在当前化工工艺设计中,工艺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化工行业的重视,在设计中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本文主要对化工工艺设计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工艺控制及发展建议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化工工艺设计理论概述

众所周知,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设备布置、工艺流程和管道布置是化工工艺设计的3个重要方面。化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工艺计算绘制工艺流程图,提供给设备专业绘制设备图纸的相关参数,并提出工艺控制方面的参数供自控专业仪表选型,然后工艺专业根据工艺流程图完成初步的设备布置图,最后由管道专业结合设备布置图进行管道配管并完成最终的管道布置图纸。

化工工艺设计要紧跟时展,同时将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巨大的功效。化工工艺设计包括不同的种类,主要有概念设计、中试设计、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这些不同种类的设计在化工工艺的实践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如下问题:设计的基础资料不完整,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不如常规装置;化工工艺设备种类繁多,规格特殊,对设备的设计和选用都提出了特殊要求;化工工艺设计工作量大,管道设计要作特殊考虑;设计周期短,为尽快占领市场,化工工艺设计往往边开发边设计,边建设边更改设计;规模大小不一,为节约投资,某些设计不可能完全按照规定去做。这些特点无疑会造成化工工艺设计的安全隐患,对化工设计的安全有很大的影响,也是引发化工工艺设计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 化工工艺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与控制策略分析

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生产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和损失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化工工艺设计中要不断增强危险识别意识,积极控制事故隐患,尽量防止不安全技术,避免危险物品及设备的使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提出预防、降低甚至消除危险性,提高工艺安全高效运转的措施及建议。

2.1 对工艺物料方面安全问题的控制

化工工艺生产中的原材料、半成品、中间产品、副产品、产品以及贮存中的物质分别以不同的状态存在,即气、液、固态,这些物质都有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一定状态下会产生危险或危害。因此,对这些物质的危险特性进行了解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增强对这些物质稳定性、化学反应、毒性等的识别意识,进而做出评价和分析,防止或降低危害的发生。

2.2 化工工艺路线方面的安全问题与控制

化工设计中的一种反应往往会涉及几条工艺路线,在设计中要考虑采用哪条路线能使生产更安全或把危害降到最低。这个过程中对物料、生产条件、设备等的使用都要做出最完善的考虑。要尽量使用无害的或低危险性的物料;降低生产条件的苛刻程度来缓解反应的剧烈程度;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要减少三废(废气、废液、废固)排放,并积极实施三废的回收循环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 化工反应装置方面的安全问题与控制

化工反应是产品生产的核心,通过化工反应在获得所需产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安全性问题,甚至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因此反应装置的设计和选择都需要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计算。化学反应的种类多样,在反应安全控制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在化工反应中也存在着反应失控的潜在危机,如何控制反应物的反应速度或热效应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工艺设计中采用减少进料量、控制某种物料的加热速度、加大冷却能力如外循环冷却器的方法或采用多级反应等措施来控制反应。在反应器的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容器超压而变形甚至遭到破坏的现象,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容器上安装压力释放装置必不可少。

2.4 管道方面的安全问题与控制

通常管道输送的物料多属易燃、易爆甚至腐蚀性或毒性物品,如果管道中某些部分出现泄漏,各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就会漏出,这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化工生产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管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管道的材料选择、布置和应力分析等可能造成管道泄漏的因素。例如管径、材质等的合理选择,尤其是注意管道连接处和拐弯处弯头的材料和管径选择,同时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管道都必须可靠地与地面连接。

3 促进化工工艺设计良性发展的建议

3.1 化工工艺设计要注重降低能源消耗量

能源成本是化工生产总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能源消耗量是化工工艺设计和研究的重要方面。首先要选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最优化的工艺流程,从源头上控制能源的消耗,其次在工艺设计上要求流程简练、设备选型合理、布置紧凑、能量利用合理,同时还应尽可能采取物物换热设计,实现能量的分级使用和回收,以节约能源的消耗,根据工艺参数选择最佳的流程和最适宜的管径,降低流体输送阻力损失,降低能耗。

3.2 积极改善生产环境

当前化工污染问题不可忽视,解决污染问题就要减少污染源并对废物进行回收利用。从工艺过程上要减少污染就必须重视现有装置的更新和污染物的终端处理两个问题。针对这两种情况就要不断提高化学反应和能源分离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转化率在生产过程中的损失,这不仅能增加产业效益而且能减少处理废物时的费用;积极应用HEN分析方法不断改进和更新装置,节约用水,并对废水进行再次回收利用,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

3.3 工艺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协调发展

当前工艺设计应用亟待拓展,这就需要将研究开发与设计建设联系起来综合发展,并积极开发新的工艺设计方式。新的工艺设计方式应该是开发一个带有能量平衡流程、热力学软件包及研究容器设备的一个简单经济模型,摒弃传统方式过于程序化且生产效率较低的发展方式。新的发展方式应更重视推测和估算,目的是将试验计划尽快涉及到工艺的关键技术和相关经济问题,并通过专门的试验成果不断更新工艺发展的模型。总之化工工艺设计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并与时代的最新发展技术相接轨从而发挥其巨大功效。

4 结束语

本文对化工工艺的概念、特点及分类进行阐述,并分析化工工艺设计中工艺物料、工艺路线、反应装置、管道方面的安全问题及其控制,并提出通过降低能源消耗量、积极改善生产环境、工艺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协调发展等途径提高化工工艺生产的高效运转,促进化工工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红林,陈砺.化工设计简明手册[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篇4

关键词:校园网;设计艺术;网络教学;教学资源库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设计艺术教育应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为教学服务;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络应用的普及,为设计艺术教育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整合融通平台。依托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并进行艺术设计教学管理及资源共享,成为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浪潮影响的日趋深入,国内各艺术设计院校已经开始利用校园网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建设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服务的网络平台。我们认为设计艺术院校建设校园网应紧紧围绕当代艺术设计教学实践性强、强调个性创新及信息整合等特点开展,面向师生,服务教学。校园网为设计艺术教学提供的服务包括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教学与实践的协同平台、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库、专业网站、艺术设计交流平台等方面。

网络教学平台

设计艺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调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教学,是设计艺术类专业教学的一个特点,这就需要有与之相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网络环境是一个多元化的虚拟平台,这一特点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学双方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和学,使教学的实施过程更具灵活性,从而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对于设计艺术教育而言,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爱好,在一定的体系框架内自由选择课程、时间和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

设计艺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是也是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要提高设计艺术教学质量,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知识量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教学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当前网络与多媒体结合运用不仅能够扩大信息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方便的利用网络这种新的手段去接触广阔的世界,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开放的思维观念、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提供者,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现,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到现阶段,已经为搭建结构良好、功能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网络教学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尤其是设计艺术教学,需要传送大量图片、视频信息。XML及其相关技术、数据库技术、海量存储以及数据库技术使我们可以对网络教学产生的数据进行高效的保存、操作、标准化以及分析处理;宽带网络技术为网络教学提供更快更丰富的课件展示与传输方式,构造更好的交流环境;软件工程保证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效率与质量。

在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下,网络教学为设计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教育部自2003年开始,为了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解决我国设计艺术教育规模迅速增长造成的教学资源紧张问题,建设了部级精品课程网上共享平台

其中也包括诸如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广告学概论、电影摄影创作、数字图像处理等设计艺术类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的内容不仅包含了所授专业课程的全部知识点,而且列出了世界著名的设计流派和组织、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与设计师介绍,公布相关的教学计划、教案、教材,推荐阅读的书籍,以及课程教学录像和学生的作业,内容丰富且易于检索,为设计艺术类教学资源、优质师资的共享开创了新天地,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模式。在国内设计艺术院校中,也不乏应用网络教学的例子,有些艺术院校自2002年以来数次成功地与国外同类型院校进行同步、即时的网络互动教学实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虽然网络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它却是一种有前景的辅助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我国设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设计艺术教学与实践的协同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单个计算机的性能不管怎样提高始终是有限度的,只有将它汇入计算机网络的洪流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现在许多设计艺术人员都在使用互联网,主要应用集中在资料、信息的收集,以及各种创作素材、设计效果图及动画作品等电子文件的传递、交流和上。网络协同工作平台的应用,为在共同完成大型设计艺术项目的设计师之间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可在各自的网络终端上进行,同时在分布式协同设计技术的支持下,身处异地的设计师犹如处于同一工作室,高效、紧密地完成设计任务。协同工作平台为设计师们的设计艺术项目提供了协同合作的空间,使得设计艺术的合作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协同设计技术在当前已日趋成熟,在设计艺术领域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CSCW技术、分布式技术、工作流技术的发展为校园网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得分布在不同网络节点的计算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虚拟环境下协同工作成为可能。协同工作平台可广泛应用于学生的协同学习、教师的协同教学、设计实践与设计研究,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协同管理中。目前协同工作功能在设计艺术院校的网络应用中还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但协同平台必然成为设计艺术院校基础的网络应用。

设计艺术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建设好教学资源库就找到了在信息化时代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改革相一致的途径,因此我们要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设计服务生活,甚至引导生活,设计艺术专业教学应紧贴人们生活时尚的潮流,走在消费的前面,因而对新鲜信息资源(尤其是图像及影音等视觉性的信息资源)的依赖度较高,网络恰恰是一个优于其它媒体的信息流转的技术平台。

目前在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中已大量引进多媒体技术,如ppt、pps、pdf、swf等格式的多媒体课件以及mp3、wav、dat、rm、avi等音频视频格式的影音教学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但应用中存在很多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往往是由教师个人自行开发的,内容不系统,不规范,不易共享,无法涵盖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内容;二是这些教学软件、课件一般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的教师无法根据自己的课程、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应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中。所以,就必须开发建设以校园网为基础,整合可共享资源的教学资源库。

一般的教学资源库中保存的是本学科的教学资源标准件或知识、信息元素。设计艺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则是本专业教学资料的集合,它由文字、图像及影音等形式的信息素材组成,供师生在教和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各取所需。资源库中的素材一定要做到全面、丰富,覆盖本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不仅应包括设计艺术类电子图书和优秀论文著作,还应包括教学中用到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作品,以及设计和创作实践所需要用到的原始素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优秀教学课件、教学资料与学生的优秀设计作品以及名师精品课程的课堂影音资料等都可以整理入库。

专业网站

建设专业网站,也是校园网服务教学的一种方式。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要把基础理论知识学好,同时还要注重拓宽视野,培养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世界设计的理念和潮流瞬息万变,学生获取的学习资源不能仅靠教师传授、书本知识或教学课件,还应有意识地培养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通过专业网站,及时掌握世界上最前沿的设计资讯、设计思想和设计潮流,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设计艺术专业网站的建设,主要应着力于网站结构模块的设置以及资源建设。各设计艺术院校要根据自身特色以及教学的需求来规划设计专业网站,使其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专业网站的成功案例有很多,《设计·中国》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个。该网站立足于设计艺术类专业媒体的定位,提供设计资讯、设计文论、设计类教程、作品欣赏、名家访谈等设计信息资源,同时通过招聘求职、设计艺术论坛(BBS)等栏目强化了网站的互动功能。《设计·中国》网站还充分发挥了专业媒体的作用。例如,对2005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暨首届“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展览、2006国际摄影双年展暨世界大学生摄影双年展等事件进行了全程跟踪,为设计艺术界提供了全面即时的新闻资讯和深入报道。《设计·中国》成立一年多的时间,凝聚了国内一批设计艺术界的专家学者,设计类教学资源的积累已达300GB,日均访问量(IP)超过万余次,整理国内设计界名家访谈百余篇,成为艺术院校师生开阔眼界、接触前沿的重要途径。

设计艺术交流平台

设计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传播与交流是自我发展促进的重要方面。网络传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传播方式多方面的限制,有利于设计艺术的交流与沟通、观点的碰撞与融合以及创意的激发与实施。设计艺术高校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捕捉当下设计艺术思潮的新意识,交流创作技巧,拓展个人的设计理念。现有比较流行的网络互动交流平台有网络论坛(虚拟社区、BBS)、博客(blog)圈、播客(Podcast)等形式,打破了传统的交流模式。

网络论坛类似于网上沙龙的性质,用户可以就设计艺术理论、设计作品、设计心得等方方面面进行自由沟通,在交流中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的灵感。各设计艺术院校意识到设计交流的必要性,纷纷建立了设计艺术交流平台。例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设计艺术论坛、湖北美术学院的美术前沿、西安美术学院的西美论坛、天津美术学院的天美艺术等。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艺术论坛为例,注册用户以校友为主,通过“发帖/回帖”、“站内短信”等形式进行话题讨论、交流学习、展示作品甚至找工作、洽谈合作项目等,成为一个具有社区性质的信息交流平台。在这样的交流平台中,注册用户的归属感很强,有些学生甚至毕业多年仍然通过论坛保持着跟学校的密切联系,不仅在设计艺术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情感的交流方面也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博客即网络日志,与网络论坛相比更加强调个人化。博客圈则是由多个志同道合的博客组成的社区,设计艺术高校的师生可以把博客和博客圈当作个人信息及与同行交流的平台。2006年7月,《设计·中国》与新浪网合作建立了中国设计圈,作为设计艺术的博客社区,目前成员已超过6000人,日更新稿件5000余篇,成为一个完全由成员个人创造的设计艺术信息资源库。

播客与博客都是个人通过互联网信息的方式。播客与博客的主要区别在于,博客所传播的信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而播客传递的则是音频和视频信息。随着流媒体技术发展,播客与博客结合使用成为一种更加自由的网络交流平台。播客投入应用时间较短,但是其多媒体组合的优势使之在设计艺术教学中更具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辉,文华,谢琪.应用数字化网络建设设计艺术教学资料库的实践.艺术教育[J].2006年第4期:111.

2、林硕蕾,王凌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设计教育发展.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6年4月第5卷第2期:34-37.

3、朱夕曙.刍议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设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2004.02:81-82.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篇5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006年,电子科技大学罗小蓉老师强调将教师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陈卉2016年提出“微电子器件”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201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王蔚提出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整合角度出发,将“微电子工艺”课程的教学模式、内容、教材等将课堂、实验、实习3种不同教学形式作为一个课程模块穿插讲授,理论与实践彼此相互促进,编写教材,进行初步实施及评价,获得学生和微电子课程群其他课程主讲教师的肯定,评教结果为“A+”。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廖荣提出微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改革探索。加快发展我国微电子产业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高校必须为民族微电子产业做出贡献,让学生在校期间熟悉双极型和MOS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流程,了解集成电路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具体实施方案

1.课堂理论教学及学生学习效果实施标准建设。根据“微电子工艺学”知识点较多且抽象、工艺流程复杂等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将讲解为主体改变为讲解——学习双主体。方法如下:首先,精简讲授时间,增加课堂讨论环节,给出课堂讨论结果的评价标准。对于“微电子工艺学”难度较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学生独立思考尤其重要。增加课堂讨论环节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最好方法,但会减少理论课的时间,需要建立以下实施方案:①每堂课都要仔细设计该课主题,明确重难点,精简讲授时间;②合理设计和安排思考题和讨论题的内容以及实施方法;③合理设计和安排讨论效果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增加教学专题的seminar,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能理解基本理论,同时能结合应用,学会基本、常用的微电子器件工艺制造方法。2.习题试题库建设及理论考核标准。课堂练习题和思考题题库建设。根据该门课的特点,合理设计和安排本课主题下的思考题和练习题,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调动学生积极性,循序渐进地接受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目前,我校没有完善的“微电子工艺学”考试试题库。本项目拟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我校实际和教学大纲编写试题库,使具有不同题型、不重复题目的试卷达10套以上。具体理论考核标准:测试项目一:课堂表现考核、考核内容、课堂表现情况;考核形式:以第一次形成性考核的条件及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为基础进行,主要内容为课堂回答问题、专题讨论、口试等。考核时期:课程结束为周期。测试项目二:作业考核,包括平时作业考核和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的考核两部分;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的考核。测试项目三:课堂卷面考核内容:课程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考核形式:抽取题库中的试题进行卷面考试;考核时期:课程教学的最后两节课。3.实践教学实施标准与实验教学改革。本项目拟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制定实施和测试标准。进一步调整实验课程方案,安排一次对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调查研究和一周的器件工艺流程仿真的课程设计。根据实验课程设置目标,编制“微电子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案。拟设置的工艺设计的具体内容:利用器件仿真软件Medici和工艺仿真软件Tsuprem4,完成LDMOS和IGBT新结构的器件和工艺仿真设计,以汇报、答辩且最终以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目的:学会利用模拟工具观察新结构的基本特性;通过实验设计掌握器件的工艺流程;在设计过程中体会设计器件结构的各个参数的折中关系和流程的烦琐性,初步建立工艺设计的思维。实践教学内容需要在教学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更新,根据学生情况增减内容和调整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测试标准:测试项目一:集成电路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前沿调研报告。考核内容:对集成电路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前沿的调研。考核形式:按时提交集成电路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前沿调研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考核时期:课程结束2周内完成。测试项目二:工艺仿真设计和小论文撰写考核内容:结合工艺仿真软件Tsuprem4,完成LDMOS和IGBT系列新结构的设计论文。考核形式:以报告形式答辩,最终提交LDMOS和IGBT新结构的设计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考核时期:课程结束1周内完成。4.专业见习。学生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学院筹建中的实验平成工艺相关实验,如微电子工艺实验室。主要功能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微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器件特性参数的测试分析方法、信息功能材料的制备和结构性能测试方法。内容涵盖CMOS工艺,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制备工艺、LTCC材料制备和封装工艺、多芯片组件技术,MEMS传感技术及微系统构建工艺等,如微系统封装与测试实验室。该实验平台功能用于微系统封装与测试。实验内容包括各种可用于微系统封装的基板材料及其封装技术研究,系统级封装三维复杂结构的电磁场、热场分析建模、电特性、热特性快速仿真、复杂混合信号完整性分析、电磁兼容、热效应问题的认识和优化处理,封装工艺、可靠性与测试技术研究。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通过一系列特定加工工艺,将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器件和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按照一定电路互连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如硅或砷化镓)上,封装在一个外壳内,用以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的电子器件。该实验室平台主要用于集成电路设计。5.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网络资源,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课程创建和内容填充、作业功能、互动功能、阅读资源等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下参加讨论与交流、提交与查阅作业,还可以进行一对一的答疑解惑等。本文结合微电子工艺学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课堂设计、课程考核标准、题库建设、实验环境建设、见习实习和网络平台建设等多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具体来说:①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参考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实施方法,制定学生课堂表现的考核标准,给出如增加课堂讨论、专题seminar、学生项目PPT展示的环节的具体实施建议,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②期末考核中,参考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重点,编写一套能极大指导学生学习的试题库和习题库,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③根据微电子行业的发展和我校实际,建立一整套合理的实验内容和实验体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微电子工艺学的核心技术和方法;④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实际工艺流程,完成CMOS以及BCD工艺设计;⑤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解决难题,实现师生互动,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通过这门重要专业课学习,在掌握微电子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具备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勇于创新的能力,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当代微电人。

作者:吴丽娟 宋月 张银艳 雷冰 唐俊龙 谢海情 刘斯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罗小蓉,张波,李肇基.《微电子工艺》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05

[2]陈卉,文毅,张华斌,胡云峰.“微电子器件”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等学刊,2016.01

[3]王蔚,田丽,付强.微电子工艺课/实验/生产实习的整合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

[4]廖荣,刘玉荣.微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8

[5]高云,杨维明,叶葱.微电子器件与工艺模拟实验讲义[D].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2015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篇6

关键词:设计艺术;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研究走向

设计艺术,也即是设计(Design),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由于设计、制造的分离而产生的新学科,在20世纪初就作为新式教育的学科引进到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以“工艺美术”的学科名称存在下来。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在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发展的产物,与西方主流的现代设计相比差异明显。

一.设计艺术的发展的两条主线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设计艺术发展主干上开始出现“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两条分支,它们是设计艺术理论领域中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的主要理论思想、主要差异也都在“设计艺术”的框架下延续了下来,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仔细探究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的异同,对我们真正理解设计、理解现今设计的状况及走向是十分必要的。

1.工艺美术论

工艺美术的核心理论是张道一的“造物文化论”,张道一工艺美术理论的文化内涵大致上有三个源头:中国近现代的现代化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的思想,早期“图案”学科的文化品质,现代设计发展中威廉·莫里斯“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精神。

在中国近现代的现代化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与主张全盘西化两种针锋相对的思想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张道一的设计理论无疑更倾向于前者。从世界范围的现代设计发展来看,与中国工艺美术最有思想渊源的是英国威廉·莫里斯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他的核心理念一直指引着现代设计的发展,即艺术要为大众服务,艺术要用来改造机器生产。中国的工艺美术无疑延续了这一思想。艺术的社会责任,艺术要用来改善人们的生活,一直都是工艺美术先驱者们的理想。并且在艺术的终极目标下,手工时代的设计与工业时代的设计是相通的。设计艺术总是艺术与技术(工艺)的结合,不论是现代技术还是手工艺技术都只是设计的表面形式,其内在的目标是不变的。

2.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最核心的理论是柳冠中的“设计文化论”,其文化的含义包括文明、工业体制、生存方式等等广泛的领域,它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文明,又似乎指向了一种统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思维能力。它既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方法,指向目标的“文化论”与指向过程的“方法论”都统一在了其中。

以理性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中心,从文化的角度解决社会、经济问题,这些正是柳冠中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设计文化论”的主要内容。柳冠中的设计理论也正是文化与技术的统一体,是“文化论”与“方法论”的统一体。

柳冠中工业设计理论的“文化”是文化与技术的统一,是“文化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它既具有认识的能力,也具有实践的能力,它主要是一种思维与观念。

二.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比较

工艺美术的“文化”主要是“造物”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向、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内容。它重视历史、重视传统、重视民间、重视艺术。工业设计的“文化”则是包括器物层次、组织层次和精神层次的整体文化体系,行为方式是文化体系的中心。

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设计艺术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主要思想。它们的差异构成了中国设计艺术理论的丰富性、多样性;它们的共通之处则构成了中国设计艺术理论发展的主要特征。

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都强调现代设计观念,反对纯美术观念对设计领域的侵蚀。不管是以张道一为代表的工艺美术的自我革新,还是以尹定邦、柳冠中为代表的工业设计的兴起,其主要的目标都在于此。

工艺美术的典型理论是“造物的文化论”,其“文化”是立足于本土、立足于传统、立足于生活的,技术、工艺是它的表现手段,艺术是它的存在形式。

工业设计的典型理论是“设计文化论”(设计事理学),其“文化”是文化与技术的统一,是“文化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它既具有认识的能力,也具有实践的能力,它主要是一种思维与观念。

三.现今理论研究的趋势

在理论框架逐渐确立、知识体系逐渐完整的基础上,现今设计理论研究的一个显著倾向就是,对与设计实践密切相关的设计应用理论形成热点的专题研究,如感性工学、设计管理、设计中的符号学研究等等。还有对使用者认知的研究,设计实例的分析,研究设计教育流程的模型,设计管理的研究,设计管理的应用,设计中应用的方法,设计调查的方法,概念设计的方法,设计评估方法,工程中人类学的应用等。

近年来感性工学方面的研究以人的认知、感性为中心,试图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将这些捉摸不定的个人感受定性化、乃至定量化。由于有工程技术与数学模型作支撑,这类研究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当代设计理论的发展脉络大致如下:设计哲学—设计概论—设计体系—重点专题。此外,在这条主干上,还有横向上的两个层面的理论研究:也即是设计哲学层面上对设计本质、设计体系的宏观建构;与设计“知识”层面上对设计框架中子体系、子学科的充实与完善。前者着眼于从哲学、历史、社会的大视野去定义设计、规划设计、发展设计,后者则着眼于在具体的理论范畴、逻辑论证中去解释设计、分析设计、实践设计。

四.结论、当代设计艺术的反思

80、90年代的设计理论,其主题主要集中在设计的“文化”意义上,主要作用在于“思想”的启蒙。在当下,设计理论逐渐形成体系,各种设计(艺术)的“概论”络绎不绝的出版发行,相应的各种设计丛书纷纷出版。理论研究慢慢向“学术”的方向转变,即在“思想”大致划出的框架中作精细、规范、严谨的“学术”构建。尽管在设计理论研究的大方向上仍然存在不同的理解,但关于设计概念的内涵、外延及不同理解的区别已不构成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提倡创新、提倡成果转化的大环境下,设计理论如何指导、应用于具体的实践环节成为了首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篇7

关键词:旅游工艺品;创新思维;项目教学法

我校地处五溪流域,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随着旅游产业渗入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旅游工艺品逐渐受到游客的青睐。但是市场上的旅游工艺品存在粗制滥造、“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国内高校鲜有开设“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即便是有,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应以地域化为着眼点,根据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建立课程模式。下面仅以怀化学院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为例,对如何基于地域视角的“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旅游工艺品设计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对旅游工艺产品及其市场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课程的定位可以看出“旅游工艺礼品设计”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知识的串联、综合和全面应用的作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但是从学生作业的反馈中看到,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知识吸收的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学生的设计分析能力还太弱,知识储备还是比较贫瘠,创新思维能力较弱,不愿开动脑筋而习惯进行复制摘抄。

究其原因:(1)产品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缺失,学生的市场认知能力较弱。(2)教师的教授方式还过于保守,还在沿袭着“讲―听―讲”,教师先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在接受知识以后,通过相应的实训课题进行分析和产品的设计,再由学生的理解和作品进行展示阐述,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

二、旅游工艺品设计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本课程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我认为应该在传统课程上进行调整,结合五溪流域的地域特色以及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对课程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

1.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好作品的构思需要很多创意的发散。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创新思维的方法,增设“改良性工艺品设计”“创新性工艺品设计”等课程,将创意思维应用在产品设计上。

2.实践考察环节的增加

本门课程的时长设置是72个课时,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是1:2,这种比例设置十分合理,那么实践环节包括前期的调研,而我校地处怀化,周边有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和旅游市场。可以制定一条专门的考察路线,用12个课时完成这条路线的考察,深入到实际市场来考察现有的旅游产品的市场情况以及少数民族风俗、工艺、图形创作等。

3.双轨制导师教学方式

对于传统工艺的了解仅仅是理论学习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实际操作训练,否则学生所设计的方案和最后的模型总会有很大的出入。所以需要增设传统技艺的学习课程,可以请民间技艺传承人来开展这一部分的教学。再结合专业老师理论知识的教授,把理论和技艺结合在一起,才能设计出具有现代元素的民族旅游工艺品,使其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环境。

三、旅游工艺品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1.项目教学法

将学校校企合作项目作为课程作业,在安排具体设计方向之后,划分小组完成项目的所有流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明确项目目标、把控项目进度、检测项目质量的作用,整个项目发展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在项目过程中共同进步。

2.情景体验教学法

模拟组成项目产品开发团队,在与企业相关部门工作流程相一致的情景条件设定下,把学生分为客户组、市场营销组、产品研发组等进行项目讨论。由市场营销组就市场调研情况进行介绍与产品类别统筹,由客户组提出消费者的要求,再对所有信息进行梳理和总结,反馈到产品研发组确定产品开发的方向,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准备。

3.案例教学法

将某些地域的优秀案例进行介绍,比如常州梳篦,从梳篦的起源、常州的人文环境特点着手,使得学生对一件旅游产品的开发到流通所有环节有了充分的了解,这使他们在项目作业的实施上有迹可循,可引导学生思考旅游产品设计各环节的灵活运用。

4.启发引导式教学

“引导―发现式”教学法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以老师的“启发”为媒介,以学生的“发觉”为前提,打破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搜集市面上常见的旅游产品,以5~8人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找出产品的问题进行提炼总结,找出1~2个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投票讨论得出最优化方案进行设计,以这样的方式设计出来的方案经过了萃取和锻造,相对于学生各自闭门造车的方式更为成熟。

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高等院校有着良好的资源依托,这为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考察市场。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对“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面进行改革,为培养出优秀的地方旅游工艺品设计研发人才提供支持。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篇8

关键词: 当代艺术设计; 现代设计教育;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084-02

当代艺术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艺术流派自由发展的时代。各个艺术流派通过各自的作品鲜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又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或兴起或衰败。但无论时间长短,无论作品多少,他们都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画下了绚丽的色彩,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没有现代艺术流派相互之间的碰撞,就不会有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上了《艺术思潮与流派》这门课,加深了我对艺术的理解,也改变了我对艺术的看法。或者说是艺术流派中那些鲜活的人物,让我对艺术有了新的理解。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说过:“所有杰作都出自精神病患者之手”,所以我就以为,艺术是高高在上,是一种玄之又玄只有艺术家才能鉴赏的神秘物。可是很多当代的艺术家越来越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大众,用他们的眼发现生活中的艺术,所以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实只要我们带着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每个人都能欣赏艺术带来的快乐。

一、现代当代艺术对设计的启示

1.艺术的审美功能帮助大众更好的接受设计

2.对艺术的学习研究能给设计师设计灵感

3.艺术流派对设计的促进

4.艺术家的精神值得设计师学习

现当代艺术的设计的启发是多方面且深远的,设计离不开艺术。当今的设计不再是技术的叠加,它更要求设计师具有审美的高度。这样才能为社会设计出更具美感的作品。所以每一个当代设计师都应熟知了解艺术的发展过程,对中国和世界艺术史有深刻的了解,商业设计师还应该了解学习现代工艺美术史,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启示。

二、当代艺术设计与现代设计教育

据调查,2000年以来大学商业美术设计类学生数量呈几何状增长,短短10年间,不论是美术学院或者综合院校,甚至各类矿业、石油、医科、外语等专科学院,都设置了艺术类课程。从人才需求的角度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商业繁荣是商业设计专业扩招的主要动因;从教育体制的角度来讲,大专院校的多元化发展亦是必然趋势。

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动机,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固然是良好的愿望,但是不能仅仅通过扩招来解决,还要提高商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保证优秀人才的诞生与成长,这一点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职能部门的充分重视。

三、现代设计教育面临的困惑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设计教育应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改革。而现存的实际情况是,一些纯艺术院校由于市场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原本设立的一些专业学科并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艺术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的调整和增加,三大构成、材料应用、现代设计技法基础,再加上一些实用课程的配合,便完成了初步的课程设置转变。这种转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起到过渡作用,是可行的,但从商业设计教育长远的发展来看,必须建立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而建立这种体系便需要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四、解决办法

(一)艺术与商业并重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对人的灵魂有直接的改造提升功能。而商业为满足人类物质追求或某种欲望而存在。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艺术在作为个人追求时可以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但当它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时其商业价值就体现了出来。

“艺术设计”就其表现语言来说,应当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当它应用于商业目的时才具有了商业属性。绘画、文学、摄影、书法等艺术是它的思想基础。因此,艺术设计首先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与实用艺术的时候,商业理念就开始时刻影响着它。我们不得不考虑观众的口味与商业上的成功与否。艺术设计作为艺术,同样需要商业化的理念。因此,“商业艺术设计”既有“艺术性”又强调“商业性”,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思想基础。

(二)大学教师自身要具有开放式的教育思想

1.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备综合素质

现代商业设计教育体系是一个综合门类的教育体系,它集合了各个艺术门类优秀的艺术成果和艺术形式:绘画、音乐、摄影、人体工程学、建筑学等。单纯将其局限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是很片面的。作为教师要涉猎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作为院系,公开资源、增进交流并且及时吸收其他院校以及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是现代商业设计教育开放式思想的体现。

2.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商业意识的培养

大多数高校教师的个人经历是这样的:从正规艺术院校毕业,考取研究生,然后留校任教,一直在学校内工作,他们缺少了一个参与商业实践的工作经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达的是美学、纯艺术的信息,而忽略了学生们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我们并不提倡所有的教师都涉足真正的商业领域,去做公司,去给学生真正的“商业”资讯,但是,教师的关注范围是可以扩展的:除了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可以与设计公司或广告公司有长期的接触与互动关系,并从中汲取最新的商业动态、设计趋势、就业信息等,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增加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注他们这个阶段最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制定有效可行的就业计划。

(三)教育软环境的改善

目前艺术类专业学科的硬件条件已经较为完备,但软环境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商业艺术设计的学习来说,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比较优良的外部环境条件。这包括艺术教育群体努力奋斗的志向与力量和其营造出的艺术设计良好的教育学术氛围,以及设计界与教育界联手为学生提供的有效的社会实践、实习机会。

(四)教学重点的转移

1.培养复合型的、一专多能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身的设计人才

在实际工作当中,企业或公司并不需要某一专业极强、其他方面平庸的员工。企业或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应认识到这种需求的变化,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选修课,拓宽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大多数学生具有专业的宽泛性、实用性和对岗位要求的应变能力。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一般的作业、设计都是由自己完成的,时间也较充裕,没有市场因素控制。但在工作当中,资料收集、整理、创意、设计表现、制作都是由不同的人和部门合作完成的,这就必然涉及到一个问题――合作与交流。顺畅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完善出品质量。

现代商业设计要求的人才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广泛的社会知识,对于很多的边缘学科也要有所涉猎。这也给我们现在的教育机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怎样引导学生把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是未来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现代的设计教育和商业艺术设计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它们不是相对立的关系。

(五)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现在大学的教学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与市场脱节,学生做的设计作品往往不能适应市场。与市场接轨的主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更是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主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1.大学生去施工现场实践教学的探讨,是指学生在施工现场教学,了解和学习材料,材质,以及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才能做出好的有深度的设计作品。在提升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的同时有助于他们对市场情况、客户需求、实际空间深入了解,也成为培养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条重要途径。

2.学校在教学中应当与相关的设计生产以及施工单位合作,让学生参与实习,在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大学生还能够及早地熟悉社会,参与到社会建设当中。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专业专长,在实践的同时能不断补充理论知识,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进步。

3.针对社会情况作一次有意义的调研报告,能让更多的学生更清晰的去了解社会发展方向,一些好的意见将会得到不断的补充,社会前进的动力也将会得到不断的增强。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4.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创造力包含了知识、想象和评价的能力。”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当好参谋,因材施教,也要有不断探索、寻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个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