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化妆品化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5 10:44:39

化妆品化学论文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1

【关键词】功能对等 化妆品品牌 翻译

就化妆品品牌名的功能而言,其具有鲜明地功能性和实用性,主要是为了施加影响、传达信息,以起到鼓动、指导、宣传、劝导等作用。根据翻译原则中的“功能对等”理论,化妆品品牌名称的翻译要保持译文与原文功能上的对等,这就要求翻译者既要考虑译名受众的习惯和心理,又要考虑译文信息对原文信息的“忠实度”。化妆品品牌名在结构形式和语言上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切实遵循这些特点,准确传递化妆品品牌名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在翻译化妆品品牌名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寻找合适的“对等语”,尽量遵循文化传递的等效性,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兴趣。

一、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翻译语言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得不舍弃原来语言的字面意,转而采用能够表达产品品特点的名称,以求实现功能对等。美国翻译家奈达就曾指出,如果形式接近的翻译可能造成意义误解,就必须及时改动译文,这也是实现功能对等的重要手段。因此,当直译有可能造成意义空白或误解,致使译文无法保留原文的形象意义和表面意义时,就应当适当改变翻译形式,将原文中的品牌名称翻译为受众较为熟悉的概念,从而达到最终语用目的,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对等。例如,法国化妆品Biotherm就被翻译为“欧碧泉”,其中Bio是指人类皮肤的生长状态,therm则是指矿物温泉,二者结合象征了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交融。同时,法国确实有一种矿物温泉可以滋润肌肤,“欧碧泉”这一品牌名称既反映了产品的特质,又能带给人美好想象。再如,美国的化妆品利H2O用海藻精华及海洋矿物质作为原料开发护肤品,以求达到美白保湿的功效,提出“以水为本”的产品理念。H2O不仅容易辨别,而且容易引导消费者联想到保湿、补水等功能。因此,相应的中文名称应为“水芝澳”,表明了该品牌正是以水作为奥秘来滋润肌肤的。

二、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音译法

所谓的音译法是指根据原文的发音特征,选用译语中与之发音相近的语言来翻译。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用音译法翻译的化妆品牌。例如,Maybelline翻译为中文品牌名即为“美宝莲”,不仅取其宝贵珍贵,使人美丽漂亮之意,还能够让人联想起美丽纯洁的莲花。因此,这一品牌翻译历来被视为化妆品品牌翻译的典型案例。再如法国化妆品Oreal,其中L’是在法语中使表示名词阴阳性的le的缩写,之后的单词发音则为“欧黑阿乐”但若采用直接音译法显然不具审美感,因此,译者就对其发音加以修饰,翻译为“欧莱雅”,让人不禁产生美好联想。此外Lancome 采用音译法被翻译为“兰蔻”,Clean&Clear 则为“可伶可俐”,郑明明译为“Zheng Mingming”,Pantene 被翻译为“潘婷”,欧诗漫被译为“Osmum”。

三、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创造性翻译法

创造性翻译法是指不适合意译、音译,以及不译的翻译方法。创造性翻译法主要是针对那些很难在翻译语言中找到对等意义语言的品牌名称。译名和原名在功能上也未能实现完全对等,但这并不影响消费者的感受。例如,我国化妆品佰草集就被翻译为“Herborist”,其中herb表明这种化妆品原料属于纯天然植物成分,ist的后缀语则表示做某项工作的人,因此,Herborist就是指用护肤专家用纯天然成分帮助人们呵护肌肤。再如,化妆品“草木年华”的英文名称为“Herbelle”,之所以采用这个译名主要是为了突出品牌的天然植物特点。Herb在英语中表示无任何添加剂,elle在法语中的意思是“她”,即英文中的“she”,这就显示了该品牌的服务对象,同时,belle在英语中也有“美人”之意。

综上所述,化妆品的品牌名称也是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和欲望,因此,只有增强品牌名称的接受程度,才能提高产品的营销额度。而化妆品品牌的命名常受到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的影响,因此,化妆品品牌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还是一种文化层面的沟通交流。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化妆品品牌原名与译名的功能对等,就必须切实遵循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尽量实现表达效果和意义特征上的对等,带给读者近似或同等的感受,让受众充分了解该品牌的产品特点和优势,进而实现品牌效益。

参考文献:

[1]马会娟,苗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朱耀先.漫谈文化因素与商标翻译[J].河南大学学报,2003.

[3]黄晓.浅析化妆品商标名的翻译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1.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2

关键词: 目的论 化妆品商标 汉译技巧

一、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将商标(trade mark)定义为“刻在或印在一种商品的表面或包装上的标志、记号(图画、图案形文字等),使这种商品和同类的其他商品有所区别”。[1](P1677)(本文所指商标特指其文字部分。)商标作为产品的个性化名片,对商品的形象、功能和代表的企业文化等进行宣传推介,具有极强的导购促销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成为世界最具潜力的商品市场。同时,女性是商品交际中较为活跃的消费群体,与此相关的化妆品产业也成为市场经济中极具前景的新兴产业。大量的国外化妆品牌纷纷涌入中国。以女性消费者为主要目标群的国外化妆品牌要想其商品成功拓展中国市场,赢得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有效的商标翻译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在德国功能派的主流理论目的论的指导下,倡导化妆品商标翻译尤其以女性消费者为取向,争取达到吸引消费者认可购买产品的目的。目的论作为对传统翻译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补充,为化妆品牌商标翻译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

二、化妆品商标的特点

化妆品商标是化妆品的形象代表。要想在第一时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具有持续吸引力,有效的化妆品商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和分析,笔者概括出化妆品商标具有如下特点。

(一)内容上常用人名、地名及暗示美好意象的词汇来命名。(1)化妆品商标中人名多为是品牌创始人的姓名,如Givenchy(创始人纪梵希),Estee Lauder(创始人雅诗兰黛)。品牌有时也用其他知名人名命名。澳大利亚品牌Aesop(伊索)命名,使人一下子联想到伊索寓言,很好地宣传了产品简洁朴实理念。(2)化妆品商标中地名体现品牌发源地或寓意品牌理念。如Suiss Programme(发源地瑞士Swiss),Albin(英国一处海岸白垩质峭壁名,寓意一片洁白无瑕的美丽国度)。(3)用暗示美好意象的词汇的品牌有Agle(angle法国品牌天使丽人),Academie(academy法国品牌爱琪美)等。

(二)形式上精简,字符较少,以方便记忆传播。如H2O, DHC,VOV等。部分化妆品品牌因以人名命名,而人名较长不便于记忆,也采取了缩略形式,如CD(Christian Dior),YSL (Yves Saint Laurent),CK(Calvin klein)等。

(三)音韵、音效上往往或清脆悦耳,或柔和绵软,能激发消费者心理上的和谐和舒适,产生共鸣,乐于接受。如日本护肤品牌Clean&Clear,两个单词都以/kl/开头,压头韵,富于节奏,使人联想到一个干净清丽、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加拿大品牌Pretty Rally两个单词都有两个音节,并都以/i/结尾,发音清晰响亮,给人清脆跳跃的节奏感。

三、目的论视角下化妆品商标的汉译原则及技巧

(一)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 theory)由上世纪70年代德国著名翻译家汉斯・威密尔最早提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要求所有翻译遵守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三大原则。目的原则它要求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目的通常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要达到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在目标文化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连贯原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必须能够让受众理解和接受,并在目标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原则指原文本与译文之间应该符合语际连贯的标准。语际连贯表现为忠实于原文,其程度和形式决定于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目的原则在三大原则中居首,忠实原则从属于连贯性原则,连贯性原则从属于目的法则,即三大原则发生冲突时,以目的原则为准。

在目的论框架中/系统内,决定翻译目的的最为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也就是译文的读者,他们有着自己的背景文化知识、对译文的期待和实际需求。“在目的论中,翻译被认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文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应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语读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源语文本的信息选择、翻译策略的选择”(贾文波,2004)。化妆品商标的汉译既要符合受众――消费者,特别是中国女性消费者的认知心理,同时也要达到翻译委托人即化妆品企业的目的――对外推介商品、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获得更多收益。

(二)目的论视角下化妆品商标的汉译功能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提出语言具有信息功能、表情功能、美感功能、呼吁功能、元语言功能及酬应功能等六大功能。化妆品商标作为一种特殊的具有文化交流、艺术欣赏和商业广告于一身的产物,为了吸引消费者达到促销的目的,具体来看,要求化妆品商标汉译主要体现三大功能:信息功能、审美功能、呼吁功能。

1.信息功能。信息功能指的是化妆品商标作为受众接触产品的第一信息,能够成为产品吸引顾客的题眼,为消费者提供一些有关化妆品的基本信息,比如化妆品的产品系列、功用、特色等。如色彩地带(Color-zone),使人一看就可以猜出它属于彩妆系列;美体考究(bodywave)、美体小铺(the Body Shop)表明商品主要用于美体。在化妆品商标汉译的过程中,译者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达到并尊重原商标中所提供的信息并避免提供错误的信息,从而消费者能都根据商标中的信息来加以选择。

2.审美功能。审美功能能给受众带来一定的美感,具有欣赏性。品牌化妆品名风格各异,或实或虚,或雅或古典或时尚。化妆品商标的汉译需要特别针对中国女性消费者的特殊审美文化心理需求,使译名具有细腻含蓄、清新典雅的美感,具有女性味,激发中国女性消费者的审美共鸣。翻译词的选择必须符合中国女性的文化心理,精心选择趋吉求利的褒义词。如法国香水Poison的汉译避免使用其原意“毒药”,而选择一个美好的名字“百爱神”。化妆品牌的汉译选取与女性气质相适应的具有抒情或描写性质的字和词,多采用“苏、丽、薇、黛、兰、诗、莲、雅、芳、姿、蔻、茉莉”等汉字,以迎合广大女性的消费观念,充分考虑汉语的语言特点和汉民族的语言心理,选用内容美好、声韵娇甜的字词,且发音响亮、节奏分明,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美的享受。如Amore(爱茉莉)、Clarins(娇韵诗)、Vichy(薇姿)、illume(伊)、Clinique(倩碧)、Lancome(兰蔻)等。另外,化妆品商标汉译引经据典,以浓厚的汉文化的色彩,促进中国女性消费者的民族文化审美情趣。如日本化妆品Shiseido的汉译“资生堂”,来源于《易经》“至哉坤元,万物紫生,乃顺承天”,原意赞美大地的美德,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如大地一般孕育新生命的女性。同时,“堂”字的选取也很合乎中国传统招牌的特点。因而化妆品商标的汉译,作为以中国女性消费者为主要目标,女性追求高雅和美丽的心理需求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审美决定了化妆品名的汉译对审美功能的更高要求。

3.呼吁功能。化妆品商标的翻译不应该只是考虑语言文化间的转换,更应该注意商业经济下产品销售这个商业目的。商品品名的交际意图十分明确,有一种明显的呼吁功能,即宣传某种产品或劳务,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行为。因此,化妆品商标的汉语译要突出其在中文语境中呼吁功能的再实现,强调译文是否有感染力,以及能否增强广告功效,更多地注重翻译语言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当然,化妆品商标汉译的呼吁功能必须在前文所涉及的信息功能、审美功能等的辅助下才能够实现。

(三)目的论视角下化妆品商标的汉译技巧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可以根据不同商标文本功能的不同,使用音译、零翻译、意译、杂译等翻译技巧对化妆品商标进行翻译。

1.音译

音译是指要参照源语商标的发音特点进行翻译,其中还可进一步分为直接音译、寓意音译、加减音译等,是所译商标保留源语的一些发音特色,促进源语商标的进一步推广和被认可。例如,Lancome译作“兰蔻”Amore译作“爱茉莉”Maybelline译作“美宝莲”Schwarzkopf译作“施华蔻”,Kissme译作“奇士美”等,都采用与原英文读音接近的汉字,方便记忆,便于推广。化妆品商标音译时翻译词的特别需要考量,需要选取更“雅”的词汇,如德国化妆品牌Nivea的现在通用的翻译“妮维雅”优于20世纪30年代的“能维雅”。

2.意译

意译是指根据商品在源语言的含义直接翻译或商品本身的功用等发挥想象创造含有另外意义的商标。如Impress(印象之美),Natural Beauty(自然美),Herborist(佰草集),Museum(美素),Aqua Label(水之印)等。

3.混译

混译指的是将意译、音译相结合,半音半意的翻译技巧。如Clean-Clear的汉译“可伶可俐”既谐音,又体现了它的目标群体是少女。H2O译作“水芝澳”,“水”表达了商标的含义,“澳”字为O的音译,“芝”字为“之”的谐音,与2形似。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Face Shop(菲诗小铺)等中shop翻译为“小铺”亦音译亦意译,很是玄妙。

4.零翻译

零翻译,特别是完全零翻译,是在翻译时对源语材料不加变动,直接移入目标语言的方法,既非音译也非意译。此方法特别盛行于专有名词类的翻译。美国翻译理论家Edwin Gentzler曾感慨:“对专有名词之类的词汇采用零翻译的方法居然如此盛行,实在是让人始料未及。(Non-translation within a translation(proper names, etc.)seemed to be much more prevalent than initially anticipated.)”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的传统,和世界全球融合的趋势使得零翻译的现象将与日俱增。如CK,SK-Ⅱ,UP2U等。还有一些化妆品牌尽管有相关的音译等汉译,但其零翻译的形式更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如VOV(薇欧薇),DHC(蝶翠诗),AQUA(雅呵雅)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使我们对化妆品商标翻译有了更实际、更准确的认识。化妆品商标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实现通过商标向以女性为主体的目标消费群,展现商品形象,使其接受并引起共鸣,成功销售商品,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因此,目的论视角下的化妆品汉译应特别具体体现信息功能、审美功能、呼吁功能等三大功能,灵活采用音译、意译、杂译、零翻译等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胡开宝,陈在权.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与英语商品名称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0,(5).

[2]罗映兰.女性美容用品商标汉译的美学彰显[J].湖南工业大学学,2007,(5).

[3]汤新兰,张蕾.目的论视域下的零翻译与英语姓名汉译研究[J].外国语文,2010,(1).

[4]吴丽冰.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2010,(2).

[5]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化妆品;新专业;课程设置

G434;TQ658-4

一、化妆品行业的发展状况

化妆品行业为美丽行业,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对美的追求使化妆品行业拥有持久的生命活力。从2000年开始,世界化妆品行业销售额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急剧升温,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化妆品销售市场。国内化妆品市场的迅速发展,市场规模的增长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加入到制造商和营销商的行列。十二五期间,我国化妆品行业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等措施。 随着行业的发展,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也显得越来越迫切,而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将进一步促进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化妆品企业急切需要高职大专层次实用型人才,他们既有专业技能,同时又能下得去、留得住,工作稳定性强。

二、化妆品专业的课程设置依据

“所有的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不管采取什么教学形式都必须先从课程的决策开始。”[1]教育家泰勒为课程开发提出了著名的基本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估学习经验[2]。这一原理一直以来都是普通基础教育课程决策的经典立论,对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同样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化妆品技术与管理是我校新申报专业,我们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做到一下几点。

首先面向行业开展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确定课程内容,让学生的培养与市场接轨。目前,浙江省的化妆品行业发展较快,但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化妆品行业的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缺失,在调研的企业单位中,很多岗位主要由高中生占主导地位,技术与管理水平低等。因此,化妆品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提从业人员的素质。

其次参考兄弟院校已有的课程设置体系。目前,国内有一些高职院校学校开设了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我们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了开设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并与专业负责人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调研课程设置情况及每门课程的作用。

再次根据高职课程体系特色进行课程设置。作为高职院校,本专业主要是面向化妆品行业,提供一批从事化妆品生产、美容、检验、配方设计、品质管理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强、岗位胜任度高、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都必须借助“课程”这一平台才能实现。高职课程的内容应当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增加课程内容的科技含量,保证课程内容的时代气息和前沿品质,使课程内容始终跟上时展的步伐[3]。因此,本专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坚持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原则,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坚持按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的课程设置原则。针对职业岗位群设计课程,体现出职业特征,即高等性、职业性、能力性,适应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最后,在初步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聘请行业专家和高校专家进行论证,对设置内容和课程设置方案进行论证,提出指导性意见。以职业能力素质为架构,科学合理地组织适合化妆品职业岗位特点的课程体系,完成课程体系设置。

三、妆品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专业是为化妆品行业培养从业人员的一种高等职业教育,本专业课程体系以工作能力进阶式培养为原则,将工作任务与专业理论知识整合,将职业工作岗位的综合素质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强调对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因此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课程平台,专业类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模块和拓展平台。经过充分的调研,高职化妆品技术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专业能力培养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医学微生物知识和化妆品知识。高职化妆品专业教育应做到,贴近日化行业发展办专业,贴近化妆品企业岗位开课程,贴近学生确定实际教学内容[4]。除专业能力的培养外,还要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人文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高职课程的内容应该侧重于理论技术,以经验技术为基础,高职课程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实践课程的比例达到50%以上(表1)。

表1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知识结构 相应课程

通识课程平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专业类基础课程平台 药用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化妆品原料、胶体与界面化学、香料香精应用、美容皮肤科学

专业课程模块 微生物检验技术、化妆品安全与有效评价、洗涤剂生产技术、化妆品管理与法规、化妆品市场营销、化妆品质量检验技术、化妆品配方与生产技术、专业C合技能训练化工基础、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拓展平台 精细化工概论、仪器分析、药学伦理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统计基础、化妆品制剂学、化妆品设备与维护、中药化学、化妆与美容技术

四、结语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行业必将得到更快发展,培养一批从事化妆品生产、美容、检验、配方设计、品质管理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强、岗位胜任度高、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符合适应化妆品行业对基层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作为新开设的专业,其专业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都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可能会存在一定不足,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约翰. S. 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王承绪,等,译. 浙江:浙江高等出版社,2001

[2]Raiph W. Tyler.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 罗康,等,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4

关键词:化妆品说明书 图式 对接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学界对于化妆品说明书翻译的研究方兴未艾。众学者主要从目的论、顺应论、接受理论、语言特点等不同角度对化妆品说明书翻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但是,目前鲜有学者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模式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图式理论为基点,对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中的图式对接模式进行探讨。

二、图式理论

“图式”的探讨可追溯至古希腊,原意为“外观、形象”。后来,康德首先将“图式”一词引入哲学领域。他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纯概念的东西,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王寅,2007)。1932年,巴特利特(F.C.Bartlett)首次将图式概念应用到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把图式看作是认知或智能结构,这一概念成为他后来所创立的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的重要基础(卢植,2006)。此后,图式理论在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尽管各家对“图式”含义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基本认同图式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总体而言,图式就是指人类关于客观事物的具有结构层次的认知单元,是人类在和环境的不断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结构或认知模式,是一种业已抽象了的知识表征(王文斌,2008)。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人脑中业已形成的各类图式。我们认为,图式主要可分两种类型: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指人们所掌握的语言知识结构及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关于某种语言的字、词、句、语法、文本文体等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内容图式指关于实践知识、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等表征体系,即除了语言之外的百科知识结构。由于翻译过程既涉及译者对源文本的理解又涉及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这就需要译者在对源语解码过程中充分激活与文本相关的图式,而在对译语进行编码时,译者应尽力做到有利于激活译语读者的已有图式(刘明东,2002)。由此可知,图式在翻译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图式理论为我们分析解读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模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视角。

三、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中的图式对接模式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实际上反映了译者的主体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是译者对源语的解码和重新编码的过程,其核心是译者对图式的不断调整和对接。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汉译也不例外,其翻译过程事实上就是译者的认知活动过程。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汉译过程主要包括两个认知阶段,即译者对源文本的认知解读阶段和译者用目标语对源文本进行认知诠释阶段。第一个认知阶段是译者对源文作者所要传达信息的理解过程,即源语言图式激活阶段;第二个认知阶段是译者根据源文所传达的信息,用译语对目标读者进行源文解读的认知过程,即目标语图式激活阶段和译语建构阶段。这一翻译过程是译者对英汉两种语言和图式不断调整、对接和转换的过程,即译者对源语、图式、译语不断进行对接转换,从而获得最佳翻译效果。由此,我们将基于图式理论的翻译模式称为图式对接翻译模式,简称图式对接模式。通过探讨,我们发现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汉译主要有三种图式对接翻译模式,即直接对接模式、间接对接模式和零对接模式。

(一)直接对接模式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现其大脑中业已存在的英汉语言结构图式和内容图式几乎完全吻合一致,直接通过其脑海中固有的图式将两种语言对接联系起来,即直接将源语翻译成目标语。我们将这种图式翻译模式称为直接对接模式。众所周知,化妆品说明书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和宣传推销,因此,英汉语必然在选词和句法等方面有着诸多共性: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大多采用常用词,通常使用简单句、祈使句、省略句等。试看下面例句:

(1)Warning: Keep out of eyes.

译文:警告:勿靠近眼部。

例(1)是化妆品“雅诗兰黛”产品说明书警告部分的一句英文及其译文。不论是词汇图式、句法图式还是由此所激活的内容图式,英汉语都极为相似。因此译者可以通过其脑海中所储存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直接将这两者对接起来,也就是说译者可以直接根据英文的字面语义和句法结构将其翻译成汉语。由于此类直译模式简单明了,我们在此不展开论述。

(二)间接对接模式

间接对接模式也可称为调整对接模式,指在翻译过程中,英汉语中的语言图式或内容图式并不完全相同,无法进行直接对接,译者只能通过对其大脑中已存图式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处理才能完成两种语言和图式成功对接的翻译模式。英汉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势必造成他们不尽相同的语言表达,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此加以充分考虑,不断做出相应的图式调整与对接,进而取得两种语言功能对等的效果。间接对接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具象化对接模式、转换对接模式和扩充对接模式。

1.具象化对接模式

具象化对接模式指译者把抽象图式调整为具体图式之后再进行语言图式对接的翻译模式。试看瑞士顶级化妆品品牌La Pairie乳液使用说明书中的句子及译文:

(2)The lightweight texture leaves a silky veil on the skin for easy makeup application.

译文:这款质地轻盈的乳液还会在肌肤表面形成一层如丝般嫩滑的薄膜,使之后的妆容更完美细致。

句中的名词“veil”原意为“遮盖物”,作者在译文中将其具体化为“薄膜”。译文文本中的“薄膜”比起抽象的“遮盖物”更加具体化,也同时反映了“veil”“遮挡”以及“薄”的语义特征。相对而言,抽象表达法在英语里相当普遍,而汉语用词更倾向于具体化(连淑能,2006)。此处译者正是考虑到英汉语的差异,将“遮盖物”抽象模糊的语义用具体的词语“薄膜”加以阐释,使其更容易激活汉语读者头脑中的固有图式及其内容特征,从而对该化妆品的功效展开联想,迅速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因此,这种翻译模式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喜欢具象思维的特点。

2.转换对接模式

转换对接模式指译者先把现存的图式进行词类、句型等各种转换,然后再进行英汉语言和图式对接的翻译模式。我们以兰寇紧致修复眼霜的功效描述为例,对此模式加以分析。

(3)Puffiness is diminished,dark circles are less visible,wrinkles appear reduced.

译文:可改善眼部浮肿,有效减轻黑眼圈,并明显减少皱纹。

例句中英文用的是被动句,而汉语译文用的却是主动句。译者通过英语源文,激活了大脑中存在的英汉语言共同的概念内容图式,然后经过比较、对接英汉语言图式,英语语言图式中的被动句式被转换成了汉语语言图式中的主动句式。

3.扩充对接模式

扩充对接模式指译者为了更好地实现两种语言最有效地翻译,把其固有的图式进行扩充或增加,然后再进行英汉语言和图式对接。试看下例:

(4)It combats external stress factors and the damaging effects of the environment,helping restore tone,suppleness and elasticity to the skin.

译文:有效提升皮肤免疫力,对抗外在压力与环境伤害,使肌肤变得明亮、柔软有弹性。

“有效提升皮肤免疫力”是译者的增译部分,属于对源语图式的扩充,因为源语并无对应的语言上的明显表达,但译文增加的部分却有效地对整个显性句子的内含语义进行了总结归纳,使译语读者看了译文以后对产品功能一目了然,强调了法国化妆品Sisley全能乳液的非凡功效,并对译文起了总领的作用。

又如迪奥雪晶灵幻白亮采细致乳液中的说明书:

(5)This light and fresh fluid helps regulate sebum for perfectly translucent skin.

译文:轻盈清新的乳液质地,卓效调节油脂分泌,缔造无暇透白雪肌。

首先,源文中的介词“for”被译成动词“缔造”,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英汉词类图式及其内容进行了转换,以便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其次,源文中的“skin”也没有被直译为“肌肤”,而是增加了“雪”对肌肤进行具体描述,符合汉民族喜欢语言具象化的特点,同时充分表明译者深知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之道,即化妆品说明书不仅具有解释说明功能,更具有宣传推广促销功能。“雪肌”之译不仅立刻激活了读者心中对于雪美白的意象图式,道出了产品的美白功效,而且同时激起所有拥有爱美之心人士的购买欲望,岂不妙哉。此例为译者对图式转换对接、具象化对接与扩充对接翻译模式的综合运用,充分表现了译者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自由驾驭和灵活转换的能力。

(三)零对接模式

所谓零对接模式,也称图式新创模式,指译者用源语来翻译源语,并试图在译语读者大脑中创建新的图式来解释源语所蕴含的概念。有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英语所激活的某些图式在汉语民族中并不存在,两种语言无法进行顺利对接,这就需要译者尝试为译语读者新创图式并使其逐渐接受。我们发现,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中的图式新创模式通常适用于对其品牌的翻译,而且往往也比较容易被译语读者接受,因为大多数国际著名化妆品品牌在商场的专柜标识经常以原文的品牌名出现,人们对此习以为常。试看下面化妆品La Prairie说明书中的一句汉语译文:

(6)鱼子精华琼贵眼霜作为La Prairie鱼子精华系列最新的成员,能显著改善7大眼部衰老问题。

一般的化妆品消费者看到这句译文就知晓La Prairie应该是化妆品的品牌名称。换言之,即使消费者一开始并不知道La Prairie是瑞士的知名化妆品品牌名称,他们一看到这个句子就会马上激活大脑中已存的抽象的化妆品品牌图式,然后试图在该图式下形成一个具体化的特定化妆品名称的新的次图式,即La Prairie化妆品品牌图式。随着人们对这个品牌熟悉程度的逐渐加深,其图式也会越来越详尽完整并逐步固化。

四、结语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图式在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中的图式对接翻译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直接对接模式、间接对接模式和零对接模式。此外,间接对接模式大致可分为具象化对接模式、转换对接模式和扩充对接模式三种。图式理论在英文化妆品说明书汉译中的应用,进一步表明了翻译的实质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活动和认知过程,反映了作者、译者、读者三者间的思维活动和思维表达方式。

(本文得到浙江省社联科研项目“语境认知构建与交替传译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2012Z170]”和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翻译精品课程团队的资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孙广平.认知图式关照下的商务英语翻译[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5).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Bartlett F.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4]卢植.认知与语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王文斌.论英汉形状量词“一物多量”的认知缘由及意象图示的不确定性[J].外语教学,2009,(2).

[6]刘明东.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2002,(6).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5

    [关键词] 目的论 化妆品 品名翻译

    在经济全球化和商品市场国际化的今天,商品品名已成为商家、企业和广大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重要信息来源,而成功的品名翻译是对外推销商品、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重要保证。女性品牌化妆品名风格各异,或实或虚,或雅或俗,或古典或时尚,因此要翻译成何种风格,不仅要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点,还要考虑目标市场的群体心理、兴趣追求和语言倾向等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翻译目的论和化妆品名特点的阐述,对化妆品名翻译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翻译目的论

    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认为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性,翻译行为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获取经济效益)、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自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商品品名的交际意图十分明确,有一种明显的指示功能,即宣传某种产品或劳务,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行为。因此,化妆品名的翻译要突出其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指示功能或祈使功能的再实现。

    翻译目的论有三条基本规则:第一是目的规则。即翻译应能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而该目的是由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向译者提出要求,并和译者协商决定的;第二为连贯性原则,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达到语际连贯,与译语接受者的交际情境连贯一致,让译语接受者接受理解;第三为忠实原则,译文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程度和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二、化妆品名语言特点与翻译目的

    化妆品是女性日用化学产品,其受众的美学特点决定了其产品译名的重要性。化妆品译名,首先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是由语言这个物质材料表现出来。从语言的存在形式看,化妆品名称表现为口头语音形式和书面文字形化妆品名称犹如一个人的名字,也是对语音、文字等进行精心设计,多选用声韵调非常和谐,化妆品品牌特点女性气质相适应的具有抒情或描写性质的字和词。但是化妆品名的翻译不应该只是考虑语言文化间的转换,更应该注意商业经济下产品销售这个商业目的。女性化妆品的消费对象是广大女性,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女性对美的追求和渴望是女性购买商品的永动力。女用化妆品名的翻译应符合女性消费者追求高雅和美丽的心理。因此,这就决定了化妆品名的翻译对美的要求更高。

    化妆品品名的交际性强,原文和译文的最终目的一致,这就决定了化妆品名翻译讲求的是功能上的对等。翻译的目的是要实现化妆品的销售目标,因此化妆品名翻译不仅是一个语义对等问题,更是在于译文是否有感染力以及能否增强广告功效,更多地注重翻译语言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在功能派翻译理论中,评价译文的标准不再是“对等”(equivalence),而是合适(adequacy)。这里指译文是否符合翻译行为以期达到的社会效果,亦即译文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其在语境情境和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化妆品品名翻译是以取得社会效应为最终旨归,因此翻译的应重点放在社会效益和受众群体的接受和反应,即强化化妆品本身的美学意境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这也是化妆品名翻译的目的。

    三、个案分析

    化妆产品CLEAN CLEAR的中文译名是“可伶可俐”,产品本身的英语词汇CLEAN(清除)和 CLEAR(干净)点出了化妆品的特性,正好与它专治青春痘这一功能相合,让人联想到一张干净明亮没有青春痘的脸庞,而中文译名没有单纯的翻译为清除干净,而是用“可伶可俐”来代替,看似是音译,其实是基于对中国女性的温柔、委婉特点的认识,既利用了原名的谐音,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汉语中的双声,不仅读起来声音清脆,韵律和谐,而且节奏明快,富有乐感,又充分反映出商品的功能;再来看美国的洗涤用品“海飞丝”HEAD-SHOULDERS的中文译名“海飞丝”。海是 HEAD的音译,丝是 SHOULDERS的音译,合起来会让人联想到宽阔的大海和飘扬的发丝,将产品的功能巧妙地寓于美的意境当中。上海着名品牌“美加净”得宜于汉语单字表意的特点,取“美丽更添干净之意”,若译为“BEAUTIFUL-CLEAN”显得拖沓冗长,不符合商标名简洁的审美特点,译名 MAXAM在发音上接近 MAXIMUM(最大化),让人对产品产生了无尽的遐想,“最大化”也许就是洗面奶洗得最干净,而且,首尾都是“M”也体现了原来汉语品名的“美”字。

    “UP2U”最新流行的口红品牌,采用了英文与数字灵活组合的形式,同Up to you的发音一致,广受时尚青年的喜爱。Avon的中文译名是“雅芳”既考虑到了产品本身的英文名,还体现了女性对优雅和芬芳的追求。德国着名美发品牌schwarzkopf的中文译名有两个,一个是“黑人头”是品名的意译,而另一个“施华蔻”是品名的音译。两个译名各有千秋,前者是体现了产品的某些功效和应用领域,而后者是考虑到受众多是女性群体,用字趋于优雅温婉的女性化,试图吸引女性顾客。考虑到化妆品名的翻译目的,后者的翻译比前者要更胜一筹。化妆品牌amore的中文译名是“爱茉莉”前两个字是偏于音译,而最后一个字是顺承译名的第二个字而来。而不是简单的翻译为“艾莫尔”。译名的每个字又富有女性特点或是受女性钟爱的字眼特点,而译名本身又有一定的含义,便于受众记忆同时又带来美的感受,可谓一箭双雕。BIOTHERM的汉译名“碧欧泉” 源语商标名内涵丰富,Bio-意为皮肤的生命, -therm是指矿物温泉,因为在法国南部山区就有一种矿物温泉,它对人体,特别是对肌肤有着特殊功效,而BIOTHERM产品的有机活性因子P.E.T. PTM正是从这种矿物温泉中提炼出来的。其汉译名中,“碧”使人联想到碧水蓝天、绿意盎然,“欧”、“泉”指代了产品的诞生之地更让人产生清新自然、优雅纯净的感觉。化妆品Maybelline,汉译名为“美宝莲”。“美”暗示其功能是使消费者更美丽,“莲”暗示其效果是使消费者如莲花般漂亮,既取其音,又取其义,两种语言融会贯通,且发音响亮、寓意美好,不失为一上乘之作。

    总之,化妆品名译名多采用“芳”、“黛”、“诗”、“兰”、“玉”、“姿”等汉字,给人以清新芳香、典雅纯洁、婉约美丽之感,迎合了广大女性的消费观念,考虑了汉语的语言特点和汉民族的语言心理,选用内容美好、声韵娇甜的字词,且发音响亮、节奏分明,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美的享受。这种翻译以译文的读者为中心,既考虑到原品名,又迎合了中国读者的心理,打开了中国的销售市场。反之,在广告翻译中,如果不对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加以了解,然后进行适当的文化转换,那么,即使质量:一流的产品也很可能无人问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使我们对化妆品名翻译有了更实际更准确的认识。化妆品品名是受众接触产品的第一信息,是产品吸引顾客的题眼。因此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灵感的翻译,而产品的功能要求品名的译文必须接近读者,以读者为中心,从而达到宣传商品和劝购的目的。因此化妆品品名的翻译不单纯受语言文化的制约,还应该考虑到翻译目的的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胡开宝 陈在权: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与英语商品名称的翻译[J].中国翻译, 2000.5

    [2]李存颉 朱桂成:论审美价值、文化心理和社会影响力在商标翻译中的作用[J].河海大学学报, 2006.3

    [3]吕 政:从受众心理角度谈商标的翻译[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7

    [4]肖美清:女用商品商标汉译的美学原则和翻译方法[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4.6

    [5]张 凌:化妆品商标翻译的语用失效现象[J].广西轻工业,2007.6

    [6]张庆云:女性化妆品名汉译的文化蕴涵与审美情趣.[J]双语学习,2007.7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6

[关键词] 目的论 化妆品 品名翻译

在经济全球化和商品市场国际化的今天,商品品名已成为商家、企业和广大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重要信息来源,而成功的品名翻译是对外推销商品、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重要保证。女性品牌化妆品名风格各异,或实或虚,或雅或俗,或古典或时尚,因此要翻译成何种风格,不仅要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点,还要考虑目标市场的群体心理、兴趣追求和语言倾向等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翻译目的论和化妆品名特点的阐述,对化妆品名翻译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翻译目的论

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认为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性,翻译行为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获取经济效益)、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自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商品品名的交际意图十分明确,有一种明显的指示功能,即宣传某种产品或劳务,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行为。因此,化妆品名的翻译要突出其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指示功能或祈使功能的再实现。

翻译目的论有三条基本规则:第一是目的规则。即翻译应能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而该目的是由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向译者提出要求,并和译者协商决定的;第二为连贯性原则,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达到语际连贯,与译语接受者的交际情境连贯一致,让译语接受者接受理解;第三为忠实原则,译文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程度和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二、化妆品名语言特点与翻译目的

化妆品是女性日用化学产品,其受众的美学特点决定了其产品译名的重要性。化妆品译名,首先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是由语言这个物质材料表现出来。从语言的存在形式看,化妆品名称表现为口头语音形式和书面文字形化妆品名称犹如一个人的名字,也是对语音、文字等进行精心设计,多选用声韵调非常和谐,化妆品品牌特点女性气质相适应的具有抒情或描写性质的字和词。但是化妆品名的翻译不应该只是考虑语言文化间的转换,更应该注意商业经济下产品销售这个商业目的。女性化妆品的消费对象是广大女性,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女性对美的追求和渴望是女性购买商品的永动力。女用化妆品名的翻译应符合女性消费者追求高雅和美丽的心理。因此,这就决定了化妆品名的翻译对美的要求更高。

化妆品品名的交际性强,原文和译文的最终目的一致,这就决定了化妆品名翻译讲求的是功能上的对等。翻译的目的是要实现化妆品的销售目标,因此化妆品名翻译不仅是一个语义对等问题,更是在于译文是否有感染力以及能否增强广告功效,更多地注重翻译语言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在功能派翻译理论中,评价译文的标准不再是“对等”(equivalence),而是合适(adequacy)。这里指译文是否符合翻译行为以期达到的社会效果,亦即译文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其在语境情境和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化妆品品名翻译是以取得社会效应为最终旨归,因此翻译的应重点放在社会效益和受众群体的接受和反应,即强化化妆品本身的美学意境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这也是化妆品名翻译的目的。

三、个案分析

化妆产品clean clear的中文译名是“可伶可俐”,产品本身的英语词汇clean(清除)和 clear(干净)点出了化妆品的特性,正好与它专治青春痘这一功能相合,让人联想到一张干净明亮没有青春痘的脸庞,而中文译名没有单纯的翻译为清除干净,而是用“可伶可俐”来代替,看似是音译,其实是基于对中国女性的温柔、委婉特点的认识,既利用了原名的谐音,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汉语中的双声,不仅读起来声音清脆,韵律和谐,而且节奏明快,富有乐感,又充分反映出商品的功能;再来看美国的洗涤用品“海飞丝”head-shoulders的中文译名“海飞丝”。海是 head的音译,丝是 shoulders的音译,合起来会让人联想到宽阔的大海和飘扬的发丝,将产品的功能巧妙地寓于美的意境当中。上海著名品牌“美加净”得宜于汉语单字表意的特点,取“美丽更添干净之意”,若译为“beautiful-clean”显得拖沓冗长,不符合商标名简洁的审美特点,译名 maxam在发音上接近 maximum(最大化),让人对产品产生了无尽的遐想,“最大化”也许就是洗面奶洗得最干净,而且,首尾都是“m”也体现了原来汉语品名的“美”字。

“up2u”最新流行的口红品牌,采用了英文与数字灵活组合的形式,同up to you的发音一致,广受时尚青年的喜爱。avon的中文译名是“雅芳”既考虑到了产品本身的英文名,还体现了女性对优雅和芬芳的追求。德国著名美发品牌schwarzkopf的中文译名有两个,一个是“黑人头”是品名的意译,而另一个“施华蔻”是品名的音译。两个译名各有千秋,前者是体现了产品的某些功效和应用领域,而后者是考虑到受众多是女性群体,用字趋于优雅温婉的女性化,试图吸引女性顾客。考虑到化妆品名的翻译目的,后者的翻译比前者要更胜一筹。化妆品牌amore的中文译名是“爱茉莉”前两个字是偏于音译,而最后一个字是顺承译名的第二个字而来。而不是简单的翻译为“艾莫尔”。译名的每个字又富有女性特点或是受女性钟爱的字眼特点,而译名本身又有一定的含义,便于受众记忆同时又带来美的感受,可谓一箭双雕。biotherm的汉译名“碧欧泉” 源语商标名内涵丰富,bio-意为皮肤的生命, -therm是指矿物温泉,因为在法国南部山区就有一种矿物温泉,它对人体,特别是对肌肤有着特殊功效,而biotherm产品的有机活性因子p.e.t. ptm正是从这种矿物温泉中提炼出来的。其汉译名中,“碧”使人联想到碧水蓝天、绿意盎然,“欧”、“泉”指代了产品的诞生之地更让人产生清新自然、优雅纯净的感觉。化妆品maybelline,汉译名为“美宝莲”。“美”暗示其功能是使消费者更美丽,“莲”暗示其效果是使消费者如莲花般漂亮,既取其音,又取其义,两种语言融会贯通,且发音响亮、寓意美好,不失为一上乘之作。

总之,化妆品名译名多采用“芳”、“黛”、“诗”、“兰”、“玉”、“姿”等汉字,给人以清新芳香、典雅纯洁、婉约美丽之感,迎合了广大女性的消费观念,考虑了汉语的语言特点和汉民族的语言心理,选用内容美好、声韵娇甜的字词,且发音响亮、节奏分明,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美的享受。这种翻译以译文的读者为中心,既考虑到原品名,又迎合了中国读者的心理,打开了中国的销售市场。反之,在广告翻译中,如果不对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加以了解,然后进行适当的文化转换,那么,即使质量:一流的产品也很可能无人问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使我们对化妆品名翻译有了更实际更准确的认识。化妆品品名是受众接触产品的第一信息,是产品吸引顾客的题眼。因此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灵感的翻译,而产品的功能要求品名的译文必须接近读者,以读者为中心,从而达到宣传商品和劝购的目的。因此化妆品品名的翻译不单纯受语言文化的制约,还应该考虑到翻译目的的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胡开宝 陈在权: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与英语商品名称的翻译[j].中国翻译, 2000.5

[2]李存颉 朱桂成:论审美价值、文化心理和社会影响力在商标翻译中的作用[j].河海大学学报, 2006.3

[3]吕 政:从受众心理角度谈商标的翻译[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7

[4]肖美清:女用商品商标汉译的美学原则和翻译方法[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4.6

[5]张 凌:化妆品商标翻译的语用失效现象[j].广西轻工业,2007.6

[6]张庆云:女性化妆品名汉译的文化蕴涵与审美情趣.[j]双语学习,2007.7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7

1、教材建设滞后

教材建设对保证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具有重要作用。但现有的化妆品教材类别参差:一是面向化工行业,重视化妆品原理与制备介绍的;二是针对医学美容专业,偏重医疗美容技术的;三是适合广大读者,内容通俗易懂,科学性不强的。至今尚未有适合工科院校学生通识教育的功能性化妆品教材,并且化妆品行业发展迅速,对教材的更新要求较高,现有教材滞后影响课程教学。

2、实践教学薄弱,教学方法不佳

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妆品课程受学科型教育的影响,老师们总觉得理论不讲透,学生就没法运用,而总课时是有限的,所以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牺牲实践教学的时间,导致师生缺乏交流和互动,难以调动课堂气氛。功能性化妆品是一门讲究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易养成被动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考核方式单一

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和方法。但现有的课程考试方法过于简单生硬,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落后的评价方式无法反映同学们真正的学习情况,也难以调动其学以致用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易滋长投机取巧的心理,形成不良的考风和学风。

二、提高功能性化妆品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探索

1、抓住重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在通识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功能性化妆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开发是关键。由于是面向全校的公共选修课,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首先,我们改革了传统化妆品课程专业教育的模式,对关于产品组分及结构的基础理论部分,介绍化妆品配方组成的机理及制备等难理解也不会影响学习整体性的部分,大量地进行删减,以每种不同功能性化妆品单独为章节,分别介绍各类化妆品的功效、基本成分、适用人群及使用原则,增加了在生活中如何科学使用和挑选化妆品的专题介绍。其次,我们引入迁移式教学概念,在化妆品专业知识的教育中,增加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内容,穿插介绍化妆品行业及其衍生行业的职业类型及职业素养,使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与今后职业的关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思考方向。再次,针对化妆品技术发展迅速,化妆品行业新兴事物不断涌现,尤其现代化妆品的各种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在教学中增添了化妆品行业的最新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学习、掌握化妆品行业的最新动向,跟上学科的发展。改革后的功能性化妆品课程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重点突出,既保留了科学性,涵盖应用性和实用性,同时不失趣味性和时尚性,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

2、编写适合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功能性化妆品课程教材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深感编写一本有特色,适合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融入实践教学内容的科普型“功能性化妆品”教材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但教材的编写需要严谨的思路,全局观的课程体系设计,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学团队成员的配合和共同努力。我们功能性化妆品通识教育教学团队也正在合作编写教材,体现学校因需施教的办学理念。

3、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功能性化妆品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针对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不佳的情况,本人认为最佳的出路就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教学实践的内容和方式,构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合理的比例关系。在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下,我们把功能性化妆品的课程实践分为体验式实践和课外调研性实践两种类型:体验式实践内容如“卸妆油的使用方法演示”,“不同SPF防晒产品的使用感官对比”,“自制晒后修护面膜并对比使用功效”等,课外调研实践内容如“超市殊口腔用品类型的调研”,“如何识别不同化妆品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标记方法”,“广东省特有防老抗皱食疗方法调研”等,体验式实践能给学生直观真实的学习感受,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洞察与总结的能力;调研式实践教学具有启发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吸引学生观察生活,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和独立思考、比较判断的能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教师应改变过往说教式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行动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勤于提供咨询、帮助,提供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情景实例教学法等转换,引导学生开展研讨式教学。如在讲述抗痤疮化妆品的章节时,我们先提出一个患者案例,然后分析此患者患痤疮的原因,在讲述抗痤疮化妆品的不同种类、有效成分、功效和适合人群后,让学生讨论患者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抗痤疮化妆品,促使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组织语言并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学生成分课堂的真正主人,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化妆品及其相关行业由于其时尚性,长久以来都是网络上关注的热点,在网上也很容易搜索到关于功能性化妆品的资料和视频。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也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化妆品知识。但由于网络的随意性,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其中也充斥着伪科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并给与学生正确指导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课题组设计并建立了课程的学习网站,将课程内容和我们筛选过的网络资源推荐进网站,引导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继续自主、有效的学习。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改变通识教育课程考核往往是笔试或是一纸论文的传统考核方式,我们大胆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通过加大平时成绩的分值,鼓励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勇于表现,在体验式教学和研讨教学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即时逻辑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考核中增加调研报告内容,请同学们结合已经学习到的功能性化妆品知识,选取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并阐述选此产品的原因及对其中有效成分的认识和功效评价,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不是目的,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要通过考核,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改革成效

化妆品化学论文篇8

一、翻译目的论

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认为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性,翻译行为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获取经济效益)、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自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商品品名的交际意图十分明确,有一种明显的指示功能,即宣传某种产品或劳务,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行为。因此,化妆品名的翻译要突出其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指示功能或祈使功能的再实现。

翻译目的论有三条基本规则:第一是目的规则。即翻译应能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而该目的是由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向译者提出要求,并和译者协商决定的;第二为连贯性原则,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达到语际连贯,与译语接受者的交际情境连贯一致,让译语接受者接受理解;第三为忠实原则,译文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程度和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二、化妆品名语言特点与翻译目的

化妆品是女性日用化学产品,其受众的美学特点决定了其产品译名的重要性。化妆品译名,首先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是由语言这个物质材料表现出来。从语言的存在形式看,化妆品名称表现为口头语音形式和书面文字形化妆品名称犹如一个人的名字,也是对语音、文字等进行精心设计,多选用声韵调非常和谐,化妆品品牌特点女性气质相适应的具有抒情或描写性质的字和词。但是化妆品名的翻译不应该只是考虑语言文化间的转换,更应该注意商业经济下产品销售这个商业目的。女性化妆品的消费对象是广大女性,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女性对美的追求和渴望是女性购买商品的永动力。女用化妆品名的翻译应符合女性消费者追求高雅和美丽的心理。因此,这就决定了化妆品名的翻译对美的要求更高。

化妆品品名的交际性强,原文和译文的最终目的一致,这就决定了化妆品名翻译讲求的是功能上的对等。翻译的目的是要实现化妆品的销售目标,因此化妆品名翻译不仅是一个语义对等问题,更是在于译文是否有感染力以及能否增强广告功效,更多地注重翻译语言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在功能派翻译理论中,评价译文的标准不再是“对等”(equivalence),而是合适(adequacy)。这里指译文是否符合翻译行为以期达到的社会效果,亦即译文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其在语境情境和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化妆品品名翻译是以取得社会效应为最终旨归,因此翻译的应重点放在社会效益和受众群体的接受和反应,即强化化妆品本身的美学意境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这也是化妆品名翻译的目的。三、个案分析

化妆产品CLEANCLEAR的中文译名是“可伶可俐”,产品本身的英语词汇CLEAN(清除)和CLEAR(干净)点出了化妆品的特性,正好与它专治青春痘这一功能相合,让人联想到一张干净明亮没有青春痘的脸庞,而中文译名没有单纯的翻译为清除干净,而是用“可伶可俐”来代替,看似是音译,其实是基于对中国女性的温柔、委婉特点的认识,既利用了原名的谐音,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汉语中的双声,不仅读起来声音清脆,韵律和谐,而且节奏明快,富有乐感,又充分反映出商品的功能;再来看美国的洗涤用品“海飞丝”HEAD-SHOULDERS的中文译名“海飞丝”。海是HEAD的音译,丝是SHOULDERS的音译,合起来会让人联想到宽阔的大海和飘扬的发丝,将产品的功能巧妙地寓于美的意境当中。上海著名品牌“美加净”得宜于汉语单字表意的特点,取“美丽更添干净之意”,若译为“BEAUTIFUL-CLEAN”显得拖沓冗长,不符合商标名简洁的审美特点,译名MAXAM在发音上接近MAXIMUM(最大化),让人对产品产生了无尽的遐想,“最大化”也许就是洗面奶洗得最干净,而且,首尾都是“M”也体现了原来汉语品名的“美”字。

“UP2U”最新流行的口红品牌,采用了英文与数字灵活组合的形式,同Uptoyou的发音一致,广受时尚青年的喜爱。Avon的中文译名是“雅芳”既考虑到了产品本身的英文名,还体现了女性对优雅和芬芳的追求。德国著名美发品牌schwarzkopf的中文译名有两个,一个是“黑人头”是品名的意译,而另一个“施华蔻”是品名的音译。两个译名各有千秋,前者是体现了产品的某些功效和应用领域,而后者是考虑到受众多是女性群体,用字趋于优雅温婉的女性化,试图吸引女性顾客。考虑到化妆品名的翻译目的,后者的翻译比前者要更胜一筹。化妆品牌amore的中文译名是“爱茉莉”前两个字是偏于音译,而最后一个字是顺承译名的第二个字而来。而不是简单的翻译为“艾莫尔”。译名的每个字又富有女性特点或是受女性钟爱的字眼特点,而译名本身又有一定的含义,便于受众记忆同时又带来美的感受,可谓一箭双雕。BIOTHERM的汉译名“碧欧泉”源语商标名内涵丰富,Bio-意为皮肤的生命,-therm是指矿物温泉,因为在法国南部山区就有一种矿物温泉,它对人体,特别是对肌肤有着特殊功效,而BIOTHERM产品的有机活性因子P.E.T.PTM正是从这种矿物温泉中提炼出来的。其汉译名中,“碧”使人联想到碧水蓝天、绿意盎然,“欧”、“泉”指代了产品的诞生之地更让人产生清新自然、优雅纯净的感觉。化妆品Maybelline,汉译名为“美宝莲”。“美”暗示其功能是使消费者更美丽,“莲”暗示其效果是使消费者如莲花般漂亮,既取其音,又取其义,两种语言融会贯通,且发音响亮、寓意美好,不失为一上乘之作。

总之,化妆品名译名多采用“芳”、“黛”、“诗”、“兰”、“玉”、“姿”等汉字,给人以清新芳香、典雅纯洁、婉约美丽之感,迎合了广大女性的消费观念,考虑了汉语的语言特点和汉民族的语言心理,选用内容美好、声韵娇甜的字词,且发音响亮、节奏分明,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美的享受。这种翻译以译文的读者为中心,既考虑到原品名,又迎合了中国读者的心理,打开了中国的销售市场。反之,在广告翻译中,如果不对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加以了解,然后进行适当的文化转换,那么,即使质量:一流的产品也很可能无人问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