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生态城市论文8篇

时间:2023-03-27 16:38:48

生态城市论文

生态城市论文篇1

1.1生态网络在城市绿色网络体系中的渗透发展

1898年,霍华德(E.Howard)提出“花园城市”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广泛关注。20世纪以来,城市绿色网络的建设致力于大尺度的城市绿色网络建设,如德国斯图加特绿U(Stuttgart’sGreenU)等,大尺度的城市绿色网络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降低碳排放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1世纪是“生态世纪”。面对更加严峻的环境问题,城市绿色网络体系建设从功能单一的景观绿化体系升级成为多功能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包括传统的公园、绿化带、城市林地等,并且衍生发展出了都市农业、雨水花园、绿房顶、绿墙面等多功能的绿化空间,城市绿色网络在其功能、形态和价值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微绿化”的发展,使城市绿色网络进入到了更细小的空间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起居环境,同时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市民的广泛参与,使“微绿化”的社会价值大大提升,实现了城市绿色网络和城市生活网络的相互渗透,标志着城市绿色网络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环境和经济层面,开始具备了丰富的社会价值。2008年英国城乡规划协会(TCPA)对城市绿网建设提出了10条建议标准:

1)将城市绿色网络建设作为主要考虑对象;

2)城市绿色网络应建立内在联系体系;

3)考虑土地价值和建筑密度;

4)具有可达性且可作为交通体系的一部分,分担交通压力;

5)具有本土特色,反映地域文化;

6)符合绿色基础设施体系规划策略;

7)具有多功能性;

8)绿色体系的实施与城市整体规划、实施和管理体系相结合;

9)实现在形式和功能上的连贯统一;

10)作为永久项目,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和养管维护措施由此可见,城市绿色网络作为城市生态网络的源头,在未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必将与城市的其他体系的建设相结合,且具备更加丰富的功能和社会属性,城市绿色网络与城市其他重要系统之间的相互渗透正在逐步实现。

1.2生态网络在城市蓝色网络中的渗透发展

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城市“蓝色网络”的基本构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换言之,城市“蓝色网络”本身即是城市生活网络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末,“雨水花园”的概念在美国马里兰州发源,并迅速应用到实践领域。“雨水花园”概念意味着人类对于雨水处理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将人工水处理系统与自然水循环系统进行整合,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的循环使用,降低了人们对处理过的水的需求量。更重要的是,由“雨水花园”概念所衍生出的“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的概念,促使设计师开始反思如何设计和经营城市空间,用贯穿于城市内部的蓝色水网,形成了一套与自然水循环系统相结合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得城市蓝色网络与城市绿色网络成为了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使得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另外,“雨水花园”与生态建筑的结合,使建筑与花园和绿地一起构成了城市中立体的生态网络体系,为城市注入了新鲜的生活元素。“当前,大规模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时机已经成熟,绿色建筑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仇保兴,2012)。城市蓝色网络的发展,使得城市生态网络的触角能够触及到更加细微深入的生活层面,最大限度地密集城市生态网络,使生态网络能够全面地渗透进城市空间角落以及市民的生活过程当中。

1.3生态网络在城市空间网络和社会生活网络中的渗透发展

生态网络与城市生活网络的完全融合,需要将生态网络的理念运用于城市空间和城市管理运营,从而使城市生态网络从单纯的生态空间转化成为与城市生活的空间、时间以及文化相结合的全维度生态网络,从而实现绿色网络、蓝色网络和城市生活网络之间的全面渗透和联动发展。

1.4城市生态网络的“全渗透”发展趋势与工作模型探索

城市生态网络的“全渗透”工作模型是将生态网络的理念根植于理论探讨中对宏观愿景的规划,作用于在动态规划时技术路线的选择,最后呈现于城市管理运营过程中对生活方式改变的长效联动发展机制,并在整个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向公众全面展示城市生态网建设的全过程,提高市民参与度,促进城市生态网络与城市空间制造,多维绿网建设,城市蓝色网络建设,城市生活网络以及地域文化等体系之间实现相互渗透,联动发展,扩大生态网络建设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的现状问题和目标方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生态文明时代已经到来,在规划层面上关注生态网络的全面建设迫在眉睫。我国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应当由单点突破的缓解(mitigation)恶化进程的模式,向理论导向、动态规划和监督运营三位一体的“全渗透”型可持续生态网络发展模式发展,从而适应(adaptation)环境的改变。近年来,我国积极进行生态新城建设探索实践,城市生态网络规模已初见雏形,然而,大规模新建的生态新城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总结我国目前城市生态网络发展的现状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生态城市的理念仍在探索阶段,大规模全面实践项目相对较少;

2)新能源及高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尚未全面与空间规划和全维度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相结合并形成体系,未能形成多系统间的联动发展;

3)先进理念在实践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人文文化特点,造成实施困难。我国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的现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建型,即新兴生态城的生态网络建设,另一种是更新型,即旧城改造过程中对城市生态网络的修复和改善。针对前者,“全渗透”发展模型的运用可以使新兴城市生态网络得以迅速全面的发展,并且能够持续保持活力;对于后者,由于旧城生态元素多为碎片化,难以形成网络,而“全渗透”发展模型能够高效利用土地,利用向微空间“渗透”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密集城市生态体系,从而形成网络,并且能不断作用于老城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城市生态网络不断更新。

3结语

生态城市论文篇2

1、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城市绿地不应局限于仅仅作为视觉的欣赏对象,还应满足城市绿化的外在形象美观。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包括: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在此区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留、维护或模仿。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的生态绿化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和合理性。在目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的一片呼声中,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城市新区绿地的开辟,城市中心区绿化、老城区绿化缺乏应有的关注目光,新、老城区绿化建设的“两极分化”也由此而生,“最需要绿的地方反而最缺乏绿色”。针对此现象,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城市公共绿地在新区与市民聚居的中心区、老城区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平衡的发展。

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在城市的生态绿化中要应用城市与自然共生原理,广泛使用生态技术。如目前国际上开始推广应用的污水处理墙,装置的原理很简单,只是利用温室原理和植物、生物技术来处理污水,这种方法是全生物型的,不向大自然排放毒素。另一种生态设计方法是人工社区湖,即在社区内的某个街段设一个这样的湖,既能作为水量存储,更重要的是采用生态技术处理和净化社区废水,并用太阳能来保持池水的温度,经过净化的水可以循环使用。此外,日本科学家发明的生态路灯能吸收道路上汽车排放的各种废气,我国科学家发明的生态水泥能吸收水体中的污染有害物质,这些都是生态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绿化的例子。在城市绿化中大量运用生态技术,既能提高绿化工作的科技含量,更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2、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来衡量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质量,这对于我国也有借鉴意义。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如伦敦中心城区的海德公园、中山市的歧江公园,都是较好的例子。中国大多数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与外部大自然断绝联系,但通过划分城市的生态功能区,构建城市的“绿楔”、“绿廊”以及“绿网”,能够恢复城市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市内部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特别是在草地生态、森林生态、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交换关系,不仅要求是水平向的而且应该具备垂直向的承载条件(如自然坡岸、湿地、攀缘面等)。城市在引入自然群落运行机制时,宜划分正常生态区、过渡生态区、变异生态区、半自然区等不同区域,确立各级生态功能区之间、城市生态区之间与外部生态区之间的生境通道和生态走廊,为不同丰度、不同干扰承载力的生物群落之间的基因系统和调节创造条件”。

绿地群落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应改变绿化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改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绿化所用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维护费用。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形成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把握地带性群落和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被,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物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而优美的城市自然景观。

3、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同时慎重而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还应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养改良的优良品种。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又如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良好,生态效应高的植物,像华南地区的幌伞枫、秋枫、海南蒲桃、野牡丹等优良植物品种乏人问津;而南洋杉、海枣、红刺露兜树等滥用;大王椰、台湾草、黄金榕铺天盖地。由于我们对植物生存环境特性缺乏了解,出现了将一直生活在阴凉环境的罗汉松大树千里迢迢移栽在干热的岗顶上,结果只能是枯萎死亡。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生态城市论文篇3

一、生态城市的时空定位

我们知道人类聚居是受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的历史范畴,即人类聚居的发展受制于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并与之相适应。笔者认为应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以及人类住区的历史演变的广度来认识、理解生态城市,才有可能正确把握生态城市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理念。

文明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进化、更替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决定的。人类文明史也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历史。人类社会第—次革命—农业革命使人类由游牧生活进入了—种新的生存方式—定居生活。农业不仅解决了早期人类的生存危机,而且取代了畜牧业(渔猎采集)成为社会的中少产业。这—时期世界人口数量不多,社会组织程度不高,政治文化专制—统,经济的主体是农耕经济,能源动力主要是薪材、畜力、人力等,技术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有所认识,但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的能力还比较低,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还比较小,虽然也有局地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但从整体上看,人类对自然的作用还远未能达到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程度,崇拜自然、依赖自然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城市就产生于农业文明时期。这—时期城乡空间混沌、并存,城市与乡村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文化上基本上是统—的。但就城乡关系而言,城市在政治上统治着乡村,但在经济上却受制于乡村。农业文明是在地球表土的基础上创造的,它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土地的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文明是建立在“掠夺”式地利用土地的基础上的,所以有人将农业文明称为黄色文明。

十八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成为社会的中心产业,工业生产大量开发利用以煤、石油为主的化石燃料,提供了比农业社会大得无法比拟的动力,工业文明带来了农业文明无法想象的物质财富,人类社会也空前繁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善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驾驭、主宰自然的机械论思想盛行。人类住区在工业社会也得到迅速发展。如果说农业革命使城市诞生于世界,那么工业革命则使城市主宰了世界。城市数量、规模剧增,城市成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虽然乡村也得到了发展,但城市凭借生产周期短、产值高、利润大的大机器工业迅速崛起,加之这种工业生产是以剥夺农业资源为特征的,使得本来就处于劣势的农业经济雪上加霜,出现工业经济高度增长,而农业经济相对滞后的现象,在文化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其它方面城市也明显优于乡村,城乡发展极不平衡、极不平等,城乡差异日益加大,城乡矛盾日益加深,城乡开始分化、对立,形成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特征的二元社会。“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步发展的阻碍,这种阻碍在目前已深深地感到了…。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的全体成员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恩格斯)。城市与乡村,由—体到分离,再由分离到融合,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

建立在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工业文明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要的社会价值方向,引发了—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威胁到地球上各种生命体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有人将工业文明称为黑色文明。“我们在征服自然的战役中,己经到达了—个转折点。生物圈己经不容许工业化再继续侵袭了”(托夫勒),这意味着工业文明已达到其最高成就,因其固有问题的严重化,已经开始走向衰退,而—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正在兴起,人类社会将进入新的生态文明阶段,

生态文明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是人类在认识、利用自然过程中的—次质的飞跃。生态文明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反对通过掠夺自然的方式来促进人类自身的繁荣,同时也反对自然中心主义,而强调人、自然的整体和谐[1],实现人、自然双赢式发展,所以有人称之为绿色文明,它以知识、信息生产为主的知识经济取代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资源的开发方向由自然转向人,这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关键,因为人与自然矛盾的实质是自然资源使用过度,而人力资源开发不足,这正是基于对人、自然整体和谐发展认识的结果。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从而形成和创造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这—时期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两者相互协调、平等地发展,互为补充。在经济上,城乡形成统—的产业体系,产业划分不再带有城或乡地域特征,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相对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最低,但能与其共同协调、稳定、健康发展。在社会文化上,城乡社会建立起统—的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医疗服务体系,人口素质获得共同的提高和进步,形成统—的文化价值体系;消除城乡户籍制,全体社会成员,无所谓城市人,还是乡村人,人尽其才,大部分人从事非农产业,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较低,这些人就像在工厂、企业从事劳动的人—样,同样享受城市的自由与方便,只是分工上的不同。在社区建设上,原来十分分散、孤立的乡村居民点实现相对集中式发展,形成—定规模的聚居地,有相应的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享有与城市社区基本相同的文明条件,人类住区表现为“城乡融合体”,此即生态城市。

可见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在对工业文明时代城乡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更为高级的人类生存空间系统,可以说是人类住区(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从地理空间上看,生态城市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的概念了,是—高度城市化区域,抛弃传统以“农业”、“非农业”作为划分聚居的标准,而是强调了聚居作为人类生活场所的本质上的同—性,表现为—种新的城乡关系格局,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形成城乡网络结构[2].从人—自然系统角度看,生态城市不仅促进人类自身健康地进化、发展,成为关心人、陶冶人的“爱之器官”,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同时也重视自然的发展,生态城市成为能“供养”人与自然的新的人居环境,在这里人、自然相互适应、协同进化,共生共存共荣,体现了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统—性,强调在人、自然系统整体协调的基础上考虑人类空间和经济活动的模式,实现“天地人和”,从而达到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解开辟道路。可见生态城市不仅改造了现有人类住区的形式与功能,更重要的是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己,创造—种新文明、新文化。简而言之,生态城市就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对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定地域空间内人、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

生态城市追求的人—自然的和谐并不是绝对的和谐,而是有“冲突”的和谐,即—种动态的平衡,它既包含合作,也包含斗争,表现为矛盾的对立统—体,即人—自然系统各要素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不过这些或对立或互补或—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形成的合力能保持在可承受的生态稳定阈值或生态稳定门槛内波动,表现为由非平衡平衡非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即自组织的动态平衡,这种过程从局部、短期看是动荡的、不平衡的,但从整体、长期看,是—种“发展过程的稳定性[3]”,从而保持系统整体持续稳定,达到整体协同进化、螺旋式发展。

生态城市的形成是社会文明进化的结果,它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城市是—个“进化”的定义,这—“进化”的概念,反映了生态城市不是—个理想的终极目标,而是—个“动态目标”,或者说是—个协调、和谐的进化过程。这种“进化”式发展过程不是强调发展的数量和速度,而是更重视发展的质量及要素间的协调、平衡,以不断提高其整体质量水平,或者说发展的目标是“整体功能的完善,而不是组分的增长[4]”,以不断保持人、自然和谐。

二、生态城市的思想内涵

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次质的飞跃,它意味着又—场社会革命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生态革命(ecologicalrevolution),而这场革命是全方位的、全球性的,包括文化革命、思想革命、信仰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行为革命、教育革命、伦理革命、财富观革命、人生观革命等内容,这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格局。生态城市作为面向生态文明时代的人类住区,其内涵必将反映生态文明的思想,它不仅需要对现有人类住区物质环境、空间形态的重建、重构,还必须有变革传统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下面从哲学、文化、经济、技术等四个层面来解析生态城市的内涵思想。

(一)生态哲学层次

现代哲学是由笛卡尔·牛顿的机械论的世界观所支撑着的,主张通过人对自然的改造确立人对自然的统治地位,是—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要原则的哲学。在这种哲学的指导下,发展了控制自然的技术和“反自然”的实践。人类作为自然征服者的地位观,成为工业文明时代的行动哲学。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就是机械世界观,要改变现代社会的危机局面,就必须超越旧的世界观,而转向—体化宇宙的、生态学的世界观—生态世界观,并在这种新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去进行—场真正世界意义的文化革命[5].

生态哲学是从广泛关联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作为—种新的世界观,它的主要特点是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发展到人——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网络结构,超越了机械论的世界观而引向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宇宙观,形成对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生态学原则的正确认识:“我们是自然界的—部分,而不是在自然之上,我们赖以进行交流的—切群众性机构以及生命本身,取决于我们和生物圈之间的明智的、毕恭毕敬的相互作用。忽视这个原则的任何政府或经济制度,最终都会导致人类的自杀[6].生态世界观决定了生态城市是在人—自然系统整体协调、和谐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人、自然的局部价值都不能大于人—自然统—体的整体价值。

(二)生态文化层次

生态城市作为承载社会文化的建筑空间,展示着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观念、理想和抱负。它是生态文化的产物,又是生态文化的创造者。生态文化摒弃了“反自然”的文化,抛弃了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是—种人、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达到两者的双赢式发展,从而实现人、自然矛盾的消解。这是生态城市的主流文化,从微观层面上看,它又是多元化的,反映生态城市社会生活民主化、多样化、丰富性的特点,即生态文化体现的是从人、自然整体的角度来协调、统—不同背景下文化的发展,不同信仰、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能共同和谐地生活在—起,而不是专制、单—、缺乏活力的,更不是统—在—种宗教或意识形态而排他的铁板—块。

生态城市从其文化观念意识的深处,崇尚健康、节约、控制、人道、平等、公正、民主、正义、协调、共存、精神追求与物质满足的协调、多种文化的互补与渗透等,而反对浪费、挥霍、放纵、自私、特权、侵略、征服、掠夺、急功近利、、沙文主义、技术至上主义等[7].

生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方面保持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动态发展的统—,另—方面在全球化浪潮中保存—种比较完整的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生态。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文化也成为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

(三)生态经济层次

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最少的花费、最快的速度、最短的周期去谋取最多的利益,即以“最少、最快、最短、最多”为价值导向追求经济无限增长,认为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物质财富的持续增加将带来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的幸福。但这—观念却掩盖了经济增长测量手段本身是否合理、社会财富分配是否公正、人们生活质量是否提高、人类是否因此付出其它代价等诸多问题的存在。根据经济学的原理,财富来源于劳动、物质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三要素。因此,经济的发展质量可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的总量及其比例来衡量[8].在—般情况下,生活消费的总量随人口和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自然资本和由自然资本转化而来的物质资本的总量则相应减少。如果没有人才资本的弥补,经济发展是无法长期持续的。人力资本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经济模式的最大缺陷在于其过度使用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是—种“外在化”的资源经济。而生态城市建立的是—种以人力资本占主体的“内在化”的知识经济,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生产的产品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资源与资金的配置,对社会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经济结构进行根本变革。传统产业智力资源开发比重小、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大,而知识经济是智力资源的综合物化,且不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智力成为生态城市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是非物质性的知识信息,而不是物质资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非物质财富的增长成为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同时在知识生产和基本物质生产中注重提高—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知识、信息运转高效,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达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尽可能实现资源的区内闭路循环、收支平衡、自给自足,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并实现外部“生态成本”的“内部化”,从根本上解决资源(能源),短缺以及资源(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实现以最少量的能源、资源投入和最低限度的生态环境代价,为社会生产最多、最优质的产品,为人们提供最充分、最有效的服务。另—方面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投入、保护和增值,保持并扩大自然资源总量和供给能力。

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是集约内涵式的,经济活动(生产、生活、流通与分配)也是有益于社会和环境的,资金是“清洁”的、合乎伦理的(不是通过掠夺生物圈而获取的),经济成果的分配是公正的。

(四)生态技术层次

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近代第—次技术革命导致了第—次产业革命,以机械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技术,使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农业、工业社会,19世纪中叶以后发生的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的发明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得农业、工业社会过渡到工业化社会。这两次工业文明的技术革命迅速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物质文明,然而这种技术方式由于建造机理的本质缺陷和社会文化条件的弊病,给自然、社会和人的存在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性影响,严重影响了生物圈系统的生态稳定和有序,出现了种种危机[9].这种技术方式是“浪费型”的,是“反自然”的、“反人性”的。

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由于其“固有的缺陷”使之不可避免地从兴盛走向衰落,而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和发展,它们是利于人、自然和睦相处的新的技术形式,生态技术体系,它是以知识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取代建立在经典物理学基础上,以理化技术为核心的传统工业技术,是人、自然和社会高度协调的新技术体系,是科学知识高度密集的科学化技术群。

生态城市正是主要凭借生态技术这—物质手段超越现代城市实现自我发展的。生态技术主张和其它生命物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对资源和能源进行可再生利用,只投入少量的能量,只有很低的污染或完全没有污染,它根据自然生态规律确定技术发展的界限,在价值观上,它不以经济增长为唯—的目标,还有人类健康、环境保护目标,它的组织原则是循环的,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生态城市对技术选择的基础不仅仅是技术的考虑和论证,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环境、能源和社会条件的标准。但仅仅通过科学技术方面的变革,而不考虑社会功能、人类生态、道德伦理、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变革的“技术解决”是不可能创造生态城市的,必须同时进行文化革命,创造相应的社会文化。

三、结语

生态城市论文篇4

1.1城市森林概念的提出

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城市森林”(UrbanForest)这一名词。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ERICJORGENSEN教授首次完整提出“城市林业”(UrbanForestry)的概念。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对于城市森林的定义为“城市森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理、社会和社会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及培训市民”。中国有关学者将城市周围或附近一定范围内以景观、旅游、运动和野生动物保护为目的的森林称为城市森林。

1.2城市森林的指标

城市森林应有其相应的指标,如果没有指标,城市只有较少树木都可称为城市森林,那么城市森林就失去了其基本内涵。城市森林的指标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

(1)生物量的主体地位。绿地生态系统中5m以上的乔木生物量达到和超过城市绿地总生物总量的50%。

(2)生态效益的主体地位。森林的吸碳制氧、调节气温、净化环境、保持水土等方面功能居主体地位,功能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功能的50%。

(3)枝叶覆盖率的优势地位。乔木覆盖面积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面积的40%。

(4)景观格局的合理性。景观分布合理,大、中、小型斑块分布均匀,并有绿色廊道连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物种的交流及生物运动。

(5)经营的可持续性。大小森林斑块应保持地面土壤,防止任何形式的人工硬化,保证城市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使叶落归根,形成枯落物层,促进物质循环,保持水土,促使林木天然更新。2城市森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森林已成为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城市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且直接的调节作用。目前,通过在全国12个示范点的城市森林建设,以及对城市森林的建设理论、发展规划、构建模式、树种选择、城市森林功能与效益、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对我国城市森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示范和推动作用。

城市森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污染的区域内人均有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坪,空气就能保持新鲜。据日本科学家测算,1hm2常绿阔叶林每年可吸收29tCO2放出22tO2。针叶林为22tCO2和16tO2,落叶阔叶林为14tCO2和10tO2。另据管东生等人对广州城市绿地的研究计算,广州城市绿地植物光合作用的固碳量相当于人口呼吸释放碳量的1.7倍,而绿地的放氧量为2242788t/a,相当于城市人口耗氧量的1.9倍。

(2)净化空气,削减噪音。城市森林对粉尘颗粒有着很好的过滤、吸附和阻挡作用,故能减少城市空气的粉尘污染。据测定,在居住区墙面种有五爪金龙的地方与没有绿化的地方相比,室内空气含尘量减少了22%。在用大叶榕树绿化的地段则含尘量减少18.8%。各种植物对于一些如SO2、HF、Cl2等有毒有害气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城市中的森林植物带还能消减城市噪声,提供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绿篱、乔灌草混合结构带可以降低噪音3至5分贝或6至8分贝。

(3)调节城市小气候,消除城市“热岛效应”。由于植物叶子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的作用,再加上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有研究表明,在片林和林荫道下,夏季能够降低气温3℃左右,缩短高温持续时间3-8小时。

(4)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城市人为开发建设活动,使城市的风沙和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深圳、珠海、中山等三个城市,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845.7km2,直接经济损失达9.5亿元。城市森林的阻挡、截留雨水,减弱风速和根系的固土功能,起到贮水保土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松树树冠可拦截雨水40%,阔叶树可拦截20%。

(5)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尤其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城市在人才、技术、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有义务也有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城市森林范围较广,所以它能够较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真正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和谐相处。

3结语

“城市森林”这门学科的出现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和所受到的重视却是空前的。这说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城市森林的发展和建设。波兰的华沙在市郊营造了6.7万hm2的城市森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引进我国的泡桐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建成了长150km、宽115km的环城森林绿带;朝鲜的平壤和我国的香港城市森林面积已分别达到城市总面积的86%和40%。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表明,2001年我国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已达到28.15%和2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3m2。城市森林的这种发展形势无疑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较多的。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城市森林,仍是需要政府部门和科学工作者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摘要】从城市森林建设的分析入手,阐述了城市森林的内涵,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政府部门和城市林业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森林城市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J].学通报,1999,44(5):464-477.

[2]聂道平,徐德应,王兵.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1997,5:33-40.

[3]阎志平,秦素玲等.城市森林发展的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41.

生态城市论文篇5

1.1城市森林概念的提出

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城市森林”(UrbanForest)这一名词。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ERICJORGENSEN教授首次完整提出“城市林业”(UrbanForestry)的概念。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对于城市森林的定义为“城市森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理、社会和社会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及培训市民”。中国有关学者将城市周围或附近一定范围内以景观、旅游、运动和野生动物保护为目的的森林称为城市森林。

1.2城市森林的指标

城市森林应有其相应的指标,如果没有指标,城市只有较少树木都可称为城市森林,那么城市森林就失去了其基本内涵。城市森林的指标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

(1)生物量的主体地位。绿地生态系统中5m以上的乔木生物量达到和超过城市绿地总生物总量的50%。

(2)生态效益的主体地位。森林的吸碳制氧、调节气温、净化环境、保持水土等方面功能居主体地位,功能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功能的50%。

(3)枝叶覆盖率的优势地位。乔木覆盖面积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面积的40%。

(4)景观格局的合理性。景观分布合理,大、中、小型斑块分布均匀,并有绿色廊道连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物种的交流及生物运动。

(5)经营的可持续性。大小森林斑块应保持地面土壤,防止任何形式的人工硬化,保证城市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使叶落归根,形成枯落物层,促进物质循环,保持水土,促使林木天然更新。

2城市森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森林已成为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城市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且直接的调节作用。目前,通过在全国12个示范点的城市森林建设,以及对城市森林的建设理论、发展规划、构建模式、树种选择、城市森林功能与效益、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对我国城市森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示范和推动作用。

城市森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污染的区域内人均有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坪,空气就能保持新鲜。据日本科学家测算,1hm2常绿阔叶林每年可吸收29tCO2放出22tO2。针叶林为22tCO2和16tO2,落叶阔叶林为14tCO2和10tO2。另据管东生等人对广州城市绿地的研究计算,广州城市绿地植物光合作用的固碳量相当于人口呼吸释放碳量的1.7倍,而绿地的放氧量为2242788t/a,相当于城市人口耗氧量的1.9倍。

(2)净化空气,削减噪音。城市森林对粉尘颗粒有着很好的过滤、吸附和阻挡作用,故能减少城市空气的粉尘污染。据测定,在居住区墙面种有五爪金龙的地方与没有绿化的地方相比,室内空气含尘量减少了22%。在用大叶榕树绿化的地段则含尘量减少18.8%。各种植物对于一些如SO2、HF、Cl2等有毒有害气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城市中的森林植物带还能消减城市噪声,提供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绿篱、乔灌草混合结构带可以降低噪音3至5分贝或6至8分贝。

(3)调节城市小气候,消除城市“热岛效应”。由于植物叶子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的作用,再加上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有研究表明,在片林和林荫道下,夏季能够降低气温3℃左右,缩短高温持续时间3-8小时。

(4)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城市人为开发建设活动,使城市的风沙和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深圳、珠海、中山等三个城市,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845.7km2,直接经济损失达9.5亿元。城市森林的阻挡、截留雨水,减弱风速和根系的固土功能,起到贮水保土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松树树冠可拦截雨水40%,阔叶树可拦截20%。

(5)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尤其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城市在人才、技术、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有义务也有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城市森林范围较广,所以它能够较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真正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和谐相处。

3结语

“城市森林”这门学科的出现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和所受到的重视却是空前的。这说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城市森林的发展和建设。波兰的华沙在市郊营造了6.7万hm2的城市森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引进我国的泡桐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建成了长150km、宽115km的环城森林绿带;朝鲜的平壤和我国的香港城市森林面积已分别达到城市总面积的86%和40%。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表明,2001年我国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已达到28.15%和2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3m2。城市森林的这种发展形势无疑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较多的。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城市森林,仍是需要政府部门和科学工作者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摘要】从城市森林建设的分析入手,阐述了城市森林的内涵,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政府部门和城市林业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森林城市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J].学通报,1999,44(5):464-477.

[2]聂道平,徐德应,王兵.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1997,5:33-40.

[3]阎志平,秦素玲等.城市森林发展的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41.

生态城市论文篇6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建立的条件和步骤,并提出了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紧缺,循环经济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城市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理论萌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具体原则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提出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的思路是改变传统经济中“资源一一产品一消费一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模式为“资源一产品~消费一再生资源”的自然生态模式.其理想境界是追求污染的“零排放”,最基本的精卒叶I足清洁生产。总之.就是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最早利用循环经济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搞得最好的国家是日本,而我国的循环经济娌沦是从2003年起才进入了实践推进阶段。

1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慨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巾提出的。是代表一定地域空问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服的城市类型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具体的说,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巾,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问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一个城市不管多么贫穷或富有,只要能高效利用资源,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城市拥有充沛的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予健康状态,即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因此,根据现代化进程生态城市可以被分为工业型生态城市、人文型生态城市。

1.2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

国内外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发展持续的社会一自然一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而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大原则,其实也就是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五大条件:第~,生态保护战略。就是把整个生态城市建立成为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理想城市、健康城市、无污染城市、绿色城市和风景城市的综合体。第二,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可以包括污染净化处理设备、能源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服务体系、社会基础设施等。第三,居民的生活标准。作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完善的资源利用体系、舒适清洁的环境、齐全的区域生态格局、良好的城市生态基础、可恢复的生态系统。第四,文化历史的保护。就是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文生态文明体系,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第五,将自然融入城市在发展高效增长的城市经济体系巾,优化投入产出的生产系统,布置合理的经济产业格局,发展绿色产业体系,不会因为城市发展而破坏环境。

1.3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步骤

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虽然人们都认为生态城市不同于以往“绿色城市”、“健康城市”,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却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态系统和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没有以循环经济模式来估量生态城市的系统,即包含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人文、肖费等各方面的设置。要建立好一座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其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是,首先减少进入生产和肖费体系的物质消耗量}其次,通过精良的售后服务等手段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和服务时间;最后,通过工业净化等人为或自然净化的手段来将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经过循环经济的实施,就可以将工业废料或半成品用于农业,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把种养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从而将工业、农业、消费连接成为大的循环圈。

2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2.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2.1.1发展生态农业。耍积极开发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使农业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还原土地原始状态,形成了生态大农业的良性循环。

2.1.2发展生态工业。工业发展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在产业方向上,关、停、并、转一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对新上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实行集中布点或将其放在非城区的下风方向,避免空气污染物对城市的排放,保持城市使用清洁能源,恒久保持清洁生产,以符合国家的需求

2.1.3发展生态旅游业。良好的环境和自然生态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以红色旅游闻名于世的南昌,不仅制定了南昌一吉安一井冈山线、赣州一瑞金一于都~会昌一长汀一上杭一古田线、井冈山一永新一茶陵一株洲线和黄山一婺源一上饶一弋阳一武夷山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而且在泰井等高速公路种植了四季常绿的易活植物,树立了一系列井冈山斗争题材的雕塑,让游客们感受到“历史红、山林好”的特色,是典型的文化生态之路。

2.1.4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途径,2002年10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在方案中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未来5年内,中国将建30家垃圾气体回收填埋场,计划到2015年,建~_3oo家这样的垃圾处理场,年处理垃圾l亿吨。利用垃圾等废弃物发电不仅无污染而且能解决大部分城市的供电不足,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较好运用。

作为被国家授予的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贵阳市分批启动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支撑保障体系等6大类254个项目,总投资达479亿元。可见,未来的产业结构将是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为主体的大循环体系

2.2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环境优美、宜人是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标志,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带来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了鼓励个人、企业和城市建设者们提高环境保护的综合能力,应加大立法步伐合理的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对个人,应赋予原先“谁污染,谁付费”条例新的内容,提高个人污染的罚款力度;对企业作到优惠政策引导,从价格、税收、资金、水电等方面优惠那些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对于城市建设者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深度,鼓励节约用水,为此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如涉及到筹建污水处理厂以及铺设相应的管网项目,应尽量参考国际惯例将厂、网分开,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全部进入市场,而污水管网投资则仍主要由政府承担。目前,我国全国人大已经通过并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是从法律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

2.3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

绿色消费应包括绿色产品、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其不仅应涵盖生产过程,还应和人们生活消费过程息息相关。要树立绿色?肖费观和价值观,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法律上,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令、法规来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加大罚款力度和强制实施ISO14000等措施;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加强“道德”、“意识”方面的宣传和社会舆论来自觉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充分意识到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以及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已经逐步认识到,环境的破坏,必将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所以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和绿色食品特别畅销。

2.4推行住宅生态化

进入21世纪后,购房和装修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之一。生态住宅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也随着房地产热和经济发展渐入人心。生态住宅是应符合以下三大主题的住宅,即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居住的环境作为生态住宅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城市居住环境的系统化、生态化、经济化和人性化,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在建设部的《绿色生态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的征求稿意见中,对能源、燃气的优化、室内外公用场所等环节都有了相应的规定。

2.5完善绿色循环经济核算体系

生态城市论文篇7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构建;河南洛阳

洛阳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黄河中游的南岸,东傍嵩岳,西依秦岭,南有伊阕耸立,北有邙山屏障,中有伊、洛、瀍、涧4条河流贯穿其中,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增强洛阳市经济综合实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势必要求改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而工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要求发展和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用来维持环境的生态平衡。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的主体,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绿色植物是21世纪城市的生命,人们对被污染城市人工环境的厌恶及重返大自然怀抱的渴望,必须靠发展城市生态园林来解决。

洛阳市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以悠久历史文化为依托,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现代化气息浓郁和适宜人类居住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动员全市居民广泛参与,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位。

1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

所谓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一个生态城市应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高效的投资创业环境和良好的人居环境[1]。在这样一个城市里,发展任何产业都必须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所有的原材料和能源得到最合理、相对最高效率的利用,善待自然、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公德和人民的自觉行为准则;到处是绿荫草地、青山绿水的城市景观,人的行为与大自然有机结合,相互协调。

要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2]。要营造生态城市的绿色景观,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地的覆盖率,同时丰富城市的园林景观,加大植树种草的力度。宏观层次上城市大环境绿化景观要精选树种,多种树,种好树,大力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中观层次上要大尺度开发道路绿化景观,对洛南新区道路绿化,东、西出入口绿化,老城区道路绿化带的改造都统一规划设计,突出各绿化带的主导树(花草)种和特色景观,营造色彩丰富和季节变化明显的复层混交林结构;微观层次上社区园林景观要强化精品意识,着重丰富园林绿化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公园和街头绿地中,营造“一园一特色,一路一景观,一街一景点”的绿化新格局,在这3个层次上建立起来的风景园林绿地系统不仅可以优化本系统在当地的生态防护、基础设施配套等功能,而且可以满足人对自然的需求,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体现出文化休憩、景观形象的功能以及自然属情、审美情趣和精神文化内涵等。

2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绿化规划是龙头,是创建园林城市的先导,是园林绿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为了避免绿化建设的随意性、盲目性,洛阳市园林局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制定了《1991~2000年洛阳市园林绿化发展规划》,随后下发了《洛阳市大环境绿化规划》。1995年5月,洛阳市园林局又制定了《1994~2010年洛阳市园林绿化系统规划》。近几年,又先后完成了《王城公园总体规划及景区规划》《龙门东山风景区详细规划》《洛浦公园总体规划及景区规划》《城市出入口绿化规划》。

编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以指导城市建设,使各项城市活动逐步纳入生态城市建设的轨道,并在规划指导下做到有效、有序地完善和提升现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结构,改善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各系统再生能力,促进现行的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营向生态城市全面转变。建立强有力的生态城市建设协调机制,强化政府机构在政策导向、规划执行和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统一、高效、有序、协调的生态规划建设体制和综合管理机制。

3生态规划和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基础[3]。传统城市规划设计往往是把绿地系统作为附属规划,其所关注的内容仅仅是城市产业的结构布局,导致园林绿化只能在不适于搞建筑的破碎空间中见缝插绿,绿地的布局往往缺乏生态指标的研究,至于绿地的功能、生产单位对绿地的要求,则都是在城市物质形体建设完成后才考虑到的,其结果往往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也破坏了城市人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而建成后的城市环境无论如何也不会考虑到现代人居住对生态绿地的合理要求,因此现代的城市规划设计必须以保护自然景观资源为基础,有景观规划师参与,从整体出发对整个规划区进行综合分析,使其景观结构、格局、自然特征和城市建设相适应,从而达到绿地系统的整体优化利用。

近年来,洛阳市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实行严格的城市绿化管理制度,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合理划定,切实保证绿化用地,做到片、线、点结合,通过调整和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充分利用原有的人文和自然条件,扩大绿地比例,不断增加绿化面积,恢复生态功能和植物多样性。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将园林植物材料进行科学的、艺术的组合,以满足园林各种功能和审美的要求,创造出生机盎然的园林境域。“多样性导致稳定性”是一个最基本的生态原理。园林绿地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园林绿地系统越稳定,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是建立在生物多样性基础上,生态园林本身就意味着生物多样性。植物是生态园林的主体和基础,单调的植物种类建立起来的园林失去人类的维护是不稳定的;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提高群落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需要复层绿化,这一点没有植物的多样性是无法办到的;同时,应优先选用当地植树种类,以保证园林植物的成活率。

丰富城市景观也需要植物的多样性,再优美、再好看的植物和景观,如果一味地复制也会单调乏味。同样,城市环境状况的多样性,也需要植物的多样性。城市的环境状况复杂多样,夏季城市温度高,需要种植耐热的植物;工厂有污染,需要种植抗污染的植物;缺水的城市需要种植耐旱的植物;盐碱地需要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墙体和立交桥绿化需要种植丰富的爬藤植物。总之,要做到适地适树,才能保证植物的多样性。

4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品位

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的主体,对于调节气候、防风降尘、减少噪音、保护物种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同时,园林绿化是城市的形象工程,也是一种生产力,一座美丽的园林城市,公园绿地就像一颗颗明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最贴近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具有实用性,也最能反映城市绿化的功能性。洛阳市城市绿化建设紧紧围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这个目标,全面启动生态城市建设,突出抓好洛河两岸城市生态景观带建设,发挥洛河在洛阳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独特优势。洛浦公园的景观形象已经得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称赞,生态优势突显,要继续完善提高,抓好植物的调整、更新和补植,增强丰富的植物群落,进行湿地保护,建设“情人岛”,进一步提高文化品位,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城市园林的生态管理

5.1搞好植保工作,逐步放弃化学农药的使用,利用生物和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古代森林中,昆虫和植物是食物链的关系,保持着一种生态平衡,一般达不到危害的程度,这得益于生物的多样性和物种之间的相互制约[5]。城市的园林植物种类相对比较单一,如果没有农药的保护,植物将彻底毁于病虫害。但近几十年,使用大量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杀伤有益生物,逐渐引起了对病虫害生物防治的重视。目前生物防治已成为综合防治当中的重要内容。生物防治有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防治法主要包括:①微生物的利用。②鸟类、益虫等的利用。③生物农药的利用。生物农药就是利用昆虫的生育原理防治害虫和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的一种方法。通过保护和增加城市中天敌、鸟类、周氏啮小蜂、线虫、苏云金杆菌等,实际上也是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生态园林需要植物的多样性,还需要动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需要鸟类、蛇、青蛙、昆虫、微生物等这些天敌,缺乏生物多样性,会导致病虫害的猖獗繁殖,给园林植物带来毁灭性的危害。

5.2自觉保护城市园林绿地

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应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园林绿化成果[6]。一是加强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态园林的意义,不断教育市民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文明行为,倡导人们爱护绿地、保护绿化成果;同时保护鸟类和益虫,培养市民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自觉地保护环境;二是开展各种活动来保护绿化成果,如开展“大树认养”、“爱绿护绿”、“老年林”等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增加广大市民爱绿护绿的自觉性;三是制订一些保护城市绿化和环境的条例和规章,以约束人们的行为,逐渐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绿地的社会氛围,营建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城市环境;四是加强绿化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园林绿化法律法规。

a

从传统园林发展到生态园林是我国园林发展的总趋势,它要求我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环境保护学、行为科学、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大环境绿地规划,逐步实现园林建设在城市中到城市融于园林中的过渡。从指导思想上,应将园林环境效益放在园林综合效益的首位,以植物造景为主,进行大面积普通绿化,保护与发展自然风景区,大力发展城市生态园林绿地。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7]。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持之以恒地做好工作,创造更加适宜人们居住和创业的良好环境,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机遇和挑战,洛阳市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和吸收各国和各地区的先进经验,以期进一步加快洛阳市生态园林建设,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6参考文献

[1]徐志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林式城市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14):6774-6775.

[2]姚晔,刘清波.浅谈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J].广东农业科学,2008(6):116-117.

[3]陈烨.谈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72.

[4]李喜平.浅谈城市的生态园林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108.

[5]许伟,张喜凤.中国生态型城市的建设[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5):791-793.

生态城市论文篇8

工业文明200多年历史中人类使用科学技术和金融资本两样武器挑战自然,但是人们逐渐发现,自然在报复我们人类。我们本来是想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但是现在感觉正在走向相反的方向。一方面我们的资源环境到了非常严峻的境地,另外一方面物质主义对人精神层面的摧残到了非常沉重的境地———我们以为利用科学技术和金融资本两件武器可以战胜自然、获取一切。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在自然之中”跳到了“在自然之外”,甚至“自然之上”。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工业文明的发展让当前城市处于危机高发时期,而且呈现不断蔓延的趋势,许多大城市得了各种“城市病“,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安全缺失,两极分化,资源短缺,千城一面,水泥森林,等等,而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也面临着生活异化、精神失落、家园丧失等全面危机。人类已经到了要进入新的文明境界即人跟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的时候,这也是中国有可能对世界的贡献。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平衡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而来的。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在反思人与自然之间尖锐冲突中产生了代表绿色发展思潮的生态中心主义,批判“人类中心”价值观。绿色思潮的产生,抑或为20世纪70~90年代绿色生态运动的主要指导思想。生态中心主义把各个生物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认为人类和自然都是这个系统中的平等成员,而且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存在物都有其“内在价值”。他认为“人类中心”价值观是生态危机的所在,因此主张将道德关怀扩展到一切存在物。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变革从个体价值观、经济观到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生态学的核心本质有:一是强调共生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生命、微生物、动物、植物都是共存共融的,一个物种的发展不能侵害和毁灭别的物种;二是强调循环发展,其认为所有东西都可以再生,世界上没有垃圾,所有垃圾都可以再生利用,包括人死去以后的骨灰也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生命状态;三是强调自然发展,其认为推动地球发展的原动力是太阳。人类社会发展应倡导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自然发展、依托太阳的自然循环再生。这些共生、循环、自然发展的表征形式最后可以衍生到生态的本质就是协调、平衡、友好。而对于人跟自然的关系,人是在自然之中的,人不能挑战自然,更不可能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否定,但并不是说把工业文明创造的科学技术、伟大的思想理论、艺术成就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全部否定了,而是反思和改善我们跟自然的关系,要终结的是一种时代文明的模式,而不是终结人类文明的历史。

2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展望

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化正在中国的大地上四处蔓延。中国现在处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迅速改变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资源和能源利用结构,而模式上主要是在模仿英美,特别是美国,即线性的发展模式———采用自然采掘、利用化学能源、利用小汽车、生产产品、追求舒适、最后产生垃圾的填埋、不可持续。中国这种发展模式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0年奥巴马访问澳大利亚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这么说:“如果十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如果中国人要达到美国人一样的生活消费水平,所需的资源可能要增加三个地球。如果全世界人口都像美国人一样生活的话,地球要增加五个。中共“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再次重申:“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这在中共历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从未有过。足见高层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忧虑与重视。报告第八部分专门阐述了这个问题,一些提法令人振聋发聩,比如,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天蓝、地绿、水净”关乎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关乎到“全球生态安全”,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伦理的支持。首先,应表现对自然尊重的整体和谐理念。现代生态学中在生物圈中每一物种所具有的特征都是对某一特殊环境适应的结果。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够单独生存和发展,他们只能在共同维护生命、维护系统存在、促进生物圈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生存进化。因此,人类必须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为前提,必须建立合理的生态价值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理念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立在人与万物的同源性上。人并不能离开天地万物而独立存在。虽然这种“天人合一”思想以最朴素的形式呈现,但它以直接的经验为基础,真切地把握了人类与自然界的有关联系。其次,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表现出对社会生态持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生态危机的本质来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协调、不公平、不合理。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公平正义作为基本目标。生态伦理必须关系到人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呼吁全社会坚持公共伦理,既反对只顾及某种体制的本位伦理,也反对当代人剥削后代人的生态权益。第三,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体现抵制科技及消费的异化,倡导绿色、文明、适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需求适度的价值理念。现代人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危害,而且这种危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日俱增。科学技术让人类成为巨人,又将人改造成“非人”,这就是它的异化现象。同时人的生活在消费领域也出现了严重的异化现象。奢侈的、无良的消费功能出现,炫耀性消费等种种异化现象随之产生,科学技术与消费领域的异化出现,让人类陷入了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人性扭曲等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之中。抵制这类异化所产生的负效应,必须用理性和智慧的生存伦理来指导和约束科技和消费发展方向,倡导适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社会生活的反自我行为上全面践行绿色、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意识全面渗透到人类的所有活动中。

3生态文明将决定新的城市文化的诞生

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居住者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居住者们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通常所讲的城市文化,主要是指狭义城市文化,它是与经济、政治并列的城市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等具体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技、教育、习俗、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产品,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影响是根本的和长远的。城市文化深受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文明形态产生了特有的城市文化。农耕文明产生了传统商业文明、工业文明产生了现代工业城市。城市是人类发展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人类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工业文明造成的城市危机追根到底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问题。面对城市危机,仅仅靠科学技术来改造和创新新的城市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加重危机。更重要的在于要改造人类的生活方式,创造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产生的将是生态城市的生活方式。生态城市核心价值观包括①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自然为本),②多元多样、循环利用、和谐共生(多样循环),③以人为本,提升质量、共守理念(美丽幸福)。

3.1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了新的生长的城市文化

按照城市文化的定义,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居住者们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生态文明正是我们历经工业文明200多年之后,在长期的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属于已经萌芽正在茁壮成长的城市文化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执政理念,本身是一种民心所向。当前,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们的城市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PM2.5、交通拥堵、房价过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可能提高了,但我们的生活质量却似乎在下降。当空气、食品、水这些关乎人最基本生存的东西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住房、教育、医疗的问题解决也就是空谈。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人们心中的价值取向已经逐渐由追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化生活转向了对“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居住优美的环境,实现世界多元多样、资源循环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追求。城市文化的本质就是追求,对某一种状态的崇尚与追求,生态文明建设虽然为我国的执政党所提出,但确确实实是自下而上的民声,发源于人们对于理想城市生活的追求,是一种正在发展的城市文化。

3.2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发展导向

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应该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对过去精华的继承,二是对现在创新的鼓励。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几百年之后遇到种种问题解决不了的情况下,适时提出的。这种情况下,就是新的文明对过去文明的包容和完善,而不是全盘否定。建设,绝对不是推倒重来。那么对于过去的传承,要传承什么?笔者认为,梳理城市文化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去选择对于过去的保护与传承。比如,北京的城市文化,就包含了胡同文化、天桥文化、皇家文化等,我们有没有把这些类别都保护传承下来,这就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另一方面,现在有一种风气,讲文化,讲历史,古旧的东西必然是好的,不能拆不能动。然而,每一个现在都是未来的历史,如果你现在不去创造,仅仅是保护旧有的,那么多少年之后,回过头看现在,就是什么都没有留下。当年在巴黎建设埃菲尔铁塔,很多人都持批评意见,觉得跟巴黎的整体城市风格不一致。但是,很多年之后,埃菲尔铁塔已经成了巴黎的象征,似乎比凡尔赛宫的标志性作用都大。类似的比较,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建设至今,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觉得跟周围城市环境很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古代都城北京的城市特色。但是,谁又知道,多少年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会不会就是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呢?

3.3城市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

新的文明不仅仅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涵养,为蓝天白云绿树碧水的自然环境努力奋斗,他本身是在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前提下的一种发展。城市产业升级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城市文化产业要尤其重视。城市是文化创新和交流的中心,城市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突显,文化产业化现象令人瞩目。文化活动包含了科技、教育、文艺、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馆藏、旅游、娱乐休闲等各种活动。文化产业以其智力型、清洁型、增值型的特点,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城市经营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崛起的重要支柱产业。如在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已超过IT产业,成为美国第二大产业;在日本,文化产业经营收入也超过其国内的汽车工业年产值,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我们的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应当大力挖掘城市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

3.4实现生态文明需要探索多元的城市文化路径

不同的城市,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文化,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实现生态文明,也要根据不同的城市文化探索相应的路径。我们目前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各种分类依据,比如:按城市规模划分: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按城市群划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湘株潭等;按城市的行政等级划分: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县级市等等;按主导产业划分:矿业城市、旅游城市、港口贸易城市等等。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按照城市文化的角度去考虑实践生态文明的分类路径选择。比如,北京、南京、西安这样的古都城市,对于生态文明的具体定义和实施路径与成都、青岛、烟台这样的休闲城市必然是不一样的。生态文明是一个总的理想,具体的实现形式还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多种多样就应该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不同的城市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追求形式。

4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现象

4.1“汽车文化”还是“单车文化?”———生活方式的抉择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除了蒸汽机、电灯之外就是汽车,汽车对世界影响巨大,一点不能否认汽车文化的到来,中国人十年前很难想象会有今天这样的影响,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汽车时代。过去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的大国,曾经自行车让人骄傲,但是现在自行车已经进入到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当年我们骑自行车的记忆都是曾经的美好———父亲让母亲学车子,我们当年上学都骑自行车。潘石屹骑自行车参加会议被拦住,他发了一个微博说“你们应该核对人,核对证件,不应该只看交通工具,不认人。”自行车实际上是一个绿色的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是一个很健康的运动,对自行车这种交通方式的崇尚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重大。为什么现实中人们对自行车不感冒,甚至把一种交通工具作为一个人身份、地位的标志从而闹出了哭笑皆非的笑话?因为在现实中,一个人拥有的交通工具的价值往往与一个人的经济实力成正比,什么收入层次的人一般会使用对应的交通工具。而在这样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身份地位又往往与经济实力成正比。所以交通工具就成为一个人身份地位的标志了。我们怎么对待汽车文化时代的自行车?如何突破“一个人拥有的交通工具的价值往往与一个人的经济实力成正比”这个很多人的固有观念?笔者认为,这需要从各个角度更多地提倡自行车这样的绿色交通工具,特别是在身份地位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人中间推崇自行车,当他们广泛地使用自行车的时候,自行车本身就不会被认为是某一阶层的身份标志。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才会获得应有的尊重。自行车文化才会得以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低碳理念才会在城市交通中更好地实现。

4.2“攀高比新”还是“传承文化?”———建筑形态的崇尚

我们以为现代化就是高楼大厦,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就是我们要的生活环境。在中国大地上,我们看着一座座冰冷刺骨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原本的街道风格被破坏,车行道越来越宽,人行道却越来越窄,资本正以一种令人不忍目睹的方式改变着旧有城市的面貌,资本不仅剥夺了我们的权利,也剥夺了我们的社区。这座城市除了房子所剩无几。全球十大摩天大楼中国已经占了七座(图8),最近远大集团还提出要建世界第一高楼,称之为“天宫城市”。“龙西国际大酒店”、“白宫会议厅”、“天安门”、“金塔”等等建筑形式,代表了中国很多地方的一种追求理念。在全国的城镇化进程当中千城一面。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已经失去了过去的一些城市记忆,比如北京的老胡同,川西的民居;另一方面,我们有很多山寨白宫,还有山寨的天安门。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是不是一定要以高以大为象征?反过来想,北京的天安门其实不高,但在我们的心里,它的地位非常之高。建筑形态的崇尚问题,这是一种对自身城市文化自信与否的表征。30年前,我们国家就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规划专家们对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已经不仅仅30年了。可现实中,为什么还是会此起彼伏地出现“白宫”、出现各种又高又大的巨型山寨建筑?是因为我们的城市建设者,自身对自己的传统城市文化没有自信,他们对别的城市、外面的文化更崇尚。说开去,中国文化的传承困难,也同样来自于中国人民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来自于1840年在西方冲击下的一败涂地,所以之后我们拼命学习西方,进行现代化,到头来现在得了跟西方一样的病,又急急忙忙地去找祖宗求真经。当把现象放在历史背景下去考虑,也就比较容易宽容与接纳。而当我们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是自信,那么破解的路径也就呼之欲出。每个中国城市,成长到今天,一定都是经历了历史的雕琢,有自己的文化,这种城市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正是这份独一无二让每个中国城市都可以自信。当每个中国城市都挖掘到自己的独一无二,都自信起来的时候,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就是水到渠成,建筑形态的崇尚问题也就不会再成为困扰了。

4.3“城乡分离”还是“城乡融合”?———社会结构的变迁

我们现在正处于新型城镇化过程当中,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变成市民。但是农民都往城市里面走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乡村的衰落。大家现在说乡村基本就是指农村,农村里存在的都是“386170”,38就是妇女,61就是儿童,70就是老人,这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古代非常强调空间治理,中华文明之所以千年不坠,空间治理是至关重要的保障,从地区、城市到县、村镇,分级布局,秩序井然。在空间治理过程中,人居环境及其相关的制度设计以其整体的思考,关系着整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在空间上的实现,维系着中华文明的延续,这是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发展所揭示的独特的战略价值。而历史上,工业文明以后英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基本设想是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模式。他指出“城市应与乡村结合”。希望用城镇—乡镇这种新型的城市结构形态和土地归社区所有,来代替现行的城乡对立的结构形态和土地私有,以实现社会的和平改革。对城乡互融的崇尚由来已久,城乡分割的观念也有其历史溯源,如户籍制度、城乡迥异的各项关乎人民生活的公共政策,等等,造成中国城市的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非常突出。当前,我国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美丽的中国一定是有美丽的乡村、美丽的城市和美丽的人民组成。城市与乡村本身就是两个并列存在又相互交融的不同空间形态,对任何一方生活地域选择的价值导向都是不应该的。我们应当回归到本来的面目中去,在公共政策等各个方面注重城乡互融的理念。

4.4“人定胜天”还是“天人合一”?———价值理念的取舍

城市的地位非常重要,城市以占全球2%的表面积容纳了全球约50%的人口,在创造全球80%以上GDP的同时,也同时消耗着全球85%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总量,排放着同等规模的温室气体。城市是我们财富创造的中心,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中心。工业文明的时候,我们觉得人定胜天,但是现在我们发现有问题了。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如今,我们发现城市变得不安全,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交通越来越拥堵,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当然不可否认的,我们在城市得到了很多文化、娱乐、医疗等方面的优质享受,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更好的生活这个理想似乎越来越远。很多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科学技术和城镇化一样两面性,比如氟利昂可以制冷,但是他破坏臭氧,小汽车、手机互联网等等,这些先进的科技产品都具有两面性。所以到了如今,确实应该问问自己,我们到底追求什么样的境界?我们需要用生态的概念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是永恒的主题。中国古人有“究天人之际”的传统,在人类繁衍和建设人居环境的过程中一直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把“人定胜天”的思维模式摒弃的时候,就是我们迈向“天人合一”的第一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用这样的建设方式。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在自然之外,更不在自然之上,人在自然之中。

5小结

推荐期刊